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丹铅续录卷一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a 页 WYG0855-01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丹铅续录卷一      明 杨慎 撰

  经说

  易

  云从龙风从虎

  张璠从音随从之从去声云出则龙必从之风出则
虎必从之犹曰龙从云虎从风也今按此说甚异诸
家而理至凡龙起必云而谓龙能致云非也虎出必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b 页 WYG0855-0124b.png
风而谓虎能致风非也犹蚁徙必雨乃雨气感蚁蜥
蜴聚必雹乃雹气感蜥蜴谓蚁能雨蜥蜴能作雹可
乎古人多倒语成文后人不达便成滞义古乐府云
虎啸谷风起龙兴景云浮无怪乎今之误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汉书谷永传引此文孟康注云膏者所以入润肌肤
爵禄亦所以养人也小贞臣也大贞君也遭屯难饥
荒君当开仓廪振百姓而反吝则凶臣吝啬则吉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a 页 WYG0855-0125a.png
鹤山魏氏云周礼有大贞谓太卜如迁国立君之事
贞不训正也

  今按二家皆古说也本义谓处大事虽正亦凶是圣
人教人不正也易为君子谋如是乎

  需于沙衍在中也

  衍宽平之地也左传地名有昌衍汉书地名有鄜衍
衍之文亦承需沙为义也孟喜易文辞作需于沙衍

  位正当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b 页 WYG0855-0125b.png
  毛晃云易当位不当位皆作平声读俗作去声读误
今按小象如位正当也叶大有庆也位不当也叶何
可长也毛晃之言良信

  地中有水师

  古者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
川上有路无事则正疆界而备旱潦有事则可以通
粮运而给军需战国策所谓牛田水通粮也其详具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a 页 WYG0855-0125c.png
六韬农器篇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

  刘子新论利西南就土顺也不利东北登山逆也

  以杞包瓜

  太玄苍木维流厥美可以达于瓜苞

  帝乙归妹

  帝乙殷之贤君尚书所谓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
德慎罚是也史记云帝乙时殷道益衰此背经之说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b 页 WYG0855-0125d.png
也后世注易者因史记之言遂以帝乙为成汤则易
与尚书又相矛盾矣信史而疑经其蔽有如此者呜
呼一代之君声迹岂微乎其善恶之名传信传疑一
彼一此况史之纪录一人一事之得失可尽信乎

  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今文作序陆德明曰虞翻本序作象吕东莱曰作象
乃与下义合象者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也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a 页 WYG0855-0126a.png
  日在牵牛则寒东井则暑牵牛水宿远人故寒东井
火宿近人故温也(星经说)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或曰虞度也非也忧则悔矣度何以吝乎古字虞与
娱同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如也战国策颜斶云晚
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
虞注虞娱同毛诗小序以礼自虞汉书郊祀歌神嘉
虞又合好效欢虞太乙魏相传君安虞而民和睦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b 页 WYG0855-0126b.png
  冶容诲淫

  冶销也遇热则流遇冷则合与冰同志故冶字从冰
女之艳媚亦令人销神流志故美色曰冶也(三苍)

  立成器以为天下利

  汉纪引易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朱子本义云立下
疑有缺文盖使人深考而自得之也

  阖户之谓坤

  朱子曰先言坤者由静而动也魏鹤山云周易备三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a 页 WYG0855-0126c.png
易之义阖户之谓坤即归藏终万物始万物盛乎艮
即连山也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易大传制器尚象取诸离取诸益取诸噬嗑取诸乾
坤取诸涣取诸随取诸豫取诸小过取诸暌取诸大
壮取诸大过取诸夬凡十三卦而乾坤合为一而不
分朱汉上云上古衣裳相连乾坤相依君臣一体也
至秦始取衣裳离之而尊君卑臣上下判隔岂非服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b 页 WYG0855-0126d.png
妖之大乎昔人谓礼失求诸野今獠川苗寨多衣统
裙上下相连犹是古法字书作裙解云南夷关头
衣也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安公石作易牖此解极为超迈自唐宋诸儒未有是
说也朱子尝有一半逆一半顺之疑矣而终未能自
决之也公石之说曰天下之事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易为知来而作故其数逆数也数往者顺盖因下句
丹铅续录卷一 第 6a 页 WYG0855-0127a.png
而并举之非为易有数往之顺数也公石于经妙契
超诣有如此赵子崇为予言此惜未见其全也予谓
解圣贤之经当先知古人文法古人之文有因此而
援彼者有从此而省彼者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
之则藏颜子固未尝用也易曰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潜龙固未有所谓行也治则进乱则退伯夷固未尝
进也皆因此而援彼也禹稷三过其门而不入稷未
尝三过门也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禹未尝躬稼也润
丹铅续录卷一 第 6b 页 WYG0855-0127b.png
之以风雨风无润也暖之以日月月无暖也沽酒市
脯不食酒非可食也左传曰马牛皆百匹牛不可言
匹也玉藻云大夫不得造车马马不可言造也皆从
此而省彼也故必晓古人文法而后可以解圣贤之
经噫安得起公石于九原而语此哉

  慎谓易画自下而上图自右而左故曰逆数凡上下
下曰顺下上上曰逆左徂右曰顺右徂左曰逆史称
伏羲太昊氏太昊春也邵子以易配春大戴礼言伏
丹铅续录卷一 第 7a 页 WYG0855-0127c.png
羲氏以木德王画卦自下而上即木之自根而干干
而枝也其画三木之生数也其卦八木之成数也重
卦亦两其三八其八尔木行春也春贯四时木德仁
也仁包四端伏羲所以为群圣首而易为五经之源


  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

  坎中一画即心体故八卦惟习坎有孚惟心亨心居
中虚于坎可见然心肾皆属坎水火未尝离也今人
丹铅续录卷一 第 7b 页 WYG0855-0127d.png
以素问所载坎离为心肾在易坎言心亨又言心病
于木亦为坚多心而离不言心何也愚谓中孚彖传
柔在内而刚得中柔在内者中虚信之本也先儒云
天下惟一无对惟中无对坎离无对中也乾坤无对
一也中孚无对以其似离小过无对以其似坎又曰
中孚是大底离又曰中孚是双夹底离以此推之离
虽不明言心中虚之义该之矣

  易坎为心离亦为心坎中实心之体离中虚心之用
丹铅续录卷一 第 8a 页 WYG0855-0128a.png
宋儒所谓有主则实无主则虚也坎为耳离亦为耳
鼎黄耳噬嗑上爻灭耳象传云聪不明也听之不明
视之不聪耳目同用也列子所谓能以耳视而目听
此非深于易者孰能知之

  艮三爻厉薰心即心病也以其互卦有坎素问金在
志为忧水在志为恐恐则甚于忧故为加忧讼之有
孚窒惕中即加忧也加忧即心病也艮之厉薰心以
互体有坎也水藏在肾开窍于耳而水在志为恐恐
丹铅续录卷一 第 8b 页 WYG0855-0128b.png
则伤肾故为耳痛气阳运动常显血阴流行常幽血
在形如水在天地间故坎为血卦王万里时患耳痛
魏文靖公劝以加青盐鹿茸煎雄附为剂且言此药
非谓虚损易中坎为耳痛是经中已著病證矣竟饵
之而良愈愚谓深明乎易不必读素问及五运六气
可以为医矣昔人乃云注本草误杀人而注易误无
害岂知此理哉

  为心病

丹铅续录卷一 第 9a 页 WYG0855-0128c.png
  庄子云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
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或问坎为心亨而此曰心病何其反也曰有孚则心
亨矣加忧则心病矣心一也顾用之何如耳孚之亨
也是盈科而进也成章而达也泰宇定而天光发也
忧之病也是孟所谓饥渴害心者也为心之茅塞者
也庄所谓万物铙心也为性之苇萑者也又曰天之
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其加忧之说乎又曰
丹铅续录卷一 第 9b 页 WYG0855-0128d.png
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其心
病之说乎故曰心当实以理不当实以欲又曰心欲
有所主不欲有偏主噫尽矣晰矣

  致饰然后亨

  郑玄音享献之亨许两切

  井道不可不革

  后汉书礼仪志引古礼云立秋浚井改水冬至钻燧
改火改水即井道之革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0a 页 WYG0855-0129a.png
  书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昔有人问柳仲涂曰朱鸟者南方之宿以主于夏也
既观其星以正其候则龙星乃春之星也春主于东
方可观之以正其候也今不曰日中星龙何也仲涂
曰岁周其序春居其始四星各复其方圣人南面而
坐以观天下故春之时朱鸟之星当其前故云观之
以正仲春矣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0b 页 WYG0855-0129b.png
  慎按柳氏之说超古注疏矣然犹未尽也殷之为言
正也正即正朔也故春颁春朔夏颁夏朔秋颁秋朔
冬颁冬朔所谓四殷者即四朔也皆敬天时而勤民
也故下文遂言民事厥民析者冬寒无事并入室处
春事既起丁壮就功重春耕也厥民因者老弱因就
在田之丁壮以助农也急夏芸也厥民夷老壮在田
与夏平也及秋收也厥民隩民改岁入此室处以辟
风寒也谨冬藏也此皆勤民事也今之蔡传但云验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1a 页 WYG0855-0129c.png
气之和验气之平是平居无事观物隐居者之养生
月览耳不待帝尧钦若历象不待羲和寅宾敬致也
观尚书所以不可废古注欤或问杨子曰子于诸经
多取汉儒而不取宋儒何哉荅之曰宋儒言之精者
吾何尝不取顾宋儒之失在废汉儒而自用己见耳
吾试问汝六经作于孔子汉世去孔子未远传之人
虽劣其说宜得其真宋儒去孔子千五百年矣虽其
聪颖过人安能一旦尽弃旧而独悟于心邪六经之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1b 页 WYG0855-0129d.png
奥譬之京师之富丽也谈京师之富丽河南山东之
人得其十之六七若云南贵州之人得其十之一二
而已何也远近之异也以宋儒而非汉儒譬云贵之
人不出里闬坐谈京邑之制而反非河南山东之人
其不为人之贻笑几希然今之人安之不怪则科举
之累先入之说胶固而不可解也已噫

  西倾因桓是来 和夷底绩

  古和桓华同音和夷底绩即西倾因桓之桓见水经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2a 页 WYG0855-0130a.png
注桓楹即和表和表又转为华表见汉书桓东少年
场注桓谭新论隋志作华谭

  厥篚织文

  九州要记云睢涣之间出文章天子郊庙御服出焉
所谓厥篚织文也述异记睢涣二水波文皆若五色
其人多文章故名缋水文选陈琳书云游睢涣者学
藻缋之䌽杜诗衣冠迷适越藻缋忆游睢

  阳鸟攸居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2b 页 WYG0855-0130b.png
  日之行夏至渐南冬至渐北鸿雁南北与日进退随
阳之鸟故称阳鸟也

  九河

  郑玄云齐桓公塞九河为一河今河间弓高以东至
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遗处春秋纬宝乾图云移河为
界在齐吕填阏八流以自广言阏八流拓境塞其东
流八枝并使归于徒骇也是曲防之禁桓自犯之又
为百世之害由于重好利轻变古也宋王安石欲泄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3a 页 WYG0855-0130c.png
梁山泊之水以为田则又愚矣

  道菏泽被孟猪

  阚驷十三州记曰不言入而言被者明不常入也水
盛方乃覆被矣

  王朝步自周

  大夫不徒行也何以步也黄公绍曰步步辇也谓人
荷而行不驾马也兹说吾取之

  诗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3b 页 WYG0855-0130d.png
  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诗大序)

  文选吕向注云哀盖字之误也哀当为衷谓中心念
恕之也余旧疑哀字之难解见吕说乃豁然矣

  诗云一发五豝吁嗟乎驺虞

  驺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兽者也天子佐舆十
乘以明贵也贰牲而食以优饱也虞人翼五豝以待
一发所以复中也人臣于是所尊敬者不敢以节待
敬之至也甚尊其主敬慎其所掌职而忠厚尽矣作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4a 页 WYG0855-0131a.png
此诗者以其事深见良臣顺下之志也(贾谊新书)

  此诗说与毛氏异汉世诗始萌芽惟尚齐鲁二家韩
氏晚出毛氏最晚此盖鲁说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王度记曰天子鬯诸侯薰大夫芷兰士蒹庶人艾蒹
葭者士之贽也

  四月秀葽

  诗注物成自秀葽始刘更生说苦葽也徐铉曰狗尾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4b 页 WYG0855-0131b.png
草也尔雅葽绕棘宛注今远志严氏诗缉曰四月阳
气极于上而微阴已胎于下葽感之而早秀

  考槃在涧

  涧按韩诗作干章句云地下而黄曰干又水曲曰干
江干长干是也况干与宽为韵自协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师旷禽经曰鸟向飞背宿燕向宿背飞此物理也故
庄姜以为送归妾之比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5a 页 WYG0855-0131c.png
  惄如调饥

  调韩诗作朝薛君章句云朝饥最难忍其义晰矣毛
诗作调本属鲁鱼而郑氏求其说而不得乃云调音
稠又改字作輖调饥也稠饥也輖饥也三者均之不
通也愈解而愈离真不若朝饥之为长也焦氏易林
云仿如旦饥晋郭遐周诗言别在斯须惄焉如朝饥
汉晋去古未远当得其实耳

  瑟彼玉瓒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5b 页 WYG0855-0131d.png
  广苍瑟作琗诂云玉华相带如琴弦

  南山有枸

  注枳枸也陆玑疏云枸树高大似白杨生子著枝端
大数寸甘美如饴八月熟谓之木蜜诗诂云状似枅
栱土人谓枅栱木通作椇本草枳椇广韵枳椇实如
珊瑚是白石木之子说文作极字从禾䅩极也徐锴
云䅩极屈曲不伸之意䅩极之果其状诘屈亦取此
为名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6a 页 WYG0855-0132a.png
  肃肃其羽

  字本作䎘所六切文字音义云鸟飞其掌蹜在腹下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诗缉李氏曰启明即太白长庚不知何星毛氏云一
星后世因之遂以长庚为太白故李白母梦长庚名
白字太白郑樵曰故明金星长庚水星金在日西故
日将出则东见水在日东故日将没则西见实二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6b 页 WYG0855-0132b.png
  今注一星一与二字画多少之间误耳元注二星也

  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墨子曰古者国君诸侯之闻见善也皆驰驱以告天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气相属润相滋也常棣之华鄂
不韡韡体相亲意相承也

  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7a 页 WYG0855-0132c.png
  尹和靖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美土可以变恶味食
我桑葚怀我好音美味可以变恶声

  维师尚父

  鲁诗说曰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周自平王遭父子之变去丰而迁洛周始东也故曰
大东自敬王遭兄弟之争子朝居王城曰西王敬王
居狄泉曰东王周又东也故曰小东周有二东之变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7b 页 WYG0855-0132d.png
王迹熄矣王室乱矣大国攻战会盟小国贡赋奔走
故空其杼柚而怨刺作也曰然则诗词何以先小也
曰自今而追昨故先小而后大也曰诗篇名何以又
曰大东也曰纪乱之原也凡诗篇名多择章首二字
此诗名独越首章而取次章不曰有饛而曰大东吾
不知作者名之与删定者名之与有旨哉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古注物象也则法也性有象情有物五性本于五行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8a 页 WYG0855-0133a.png
故仁义礼智信象金木水火土也六情本于六气故
喜怒哀乐爱恶法乎阴阳风雨晦明也孝经援神契
曰性生于阳以理执情生于欲以系念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
替职兄斯引

  首二倒字句也昔时之富善人是富今兹之疚君子
在疚也兹年也古人谓兹为年取草木繁茂之义也
吕氏春秋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文选为乐当及时谁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8b 页 WYG0855-0133b.png
能待来兹昔时之富不如言君子之得志也今兹之
疚不如言君子之失志也君子疚则小人肆故曰彼
疏斯粺疏斗粟而米十为疏疏谓之粝斗粟而米九
为粺粺谓之精粝加于精疏斯粺矣是小人而加于
君子不自审其分也替并立一下也彼为肆行之小
人胡不自替以避君子而使我心专专然怆恍引长
而不能自已也

  不日成之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9a 页 WYG0855-0133c.png
  古注不设期日也今注不终日也愚按不设期日既
见文王之仁亦于事理为协若曰不终日岂有一日
可成一台者此古注所以不可轻易也

  间关车之牵兮

  诗传以为燕乐新婚之诗按礼云婚礼不贺人之序
也又曰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新婚安得
有燕耶小序云幽王无道诗人思得贤女以配君子
此义为长此序说所以不可轻变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19b 页 WYG0855-0133d.png
  往近王舅

  毛苌曰近巳也郑玄曰近辞也慎按近音记毛注曰
已已亦音记也郑玄辞者谓语助辞也朱子集传用
郑说今之解者或不通此义黄东发谓之诸舅犹有
南土者谬之甚矣又按诗彼其之子礼记作彼记之
子或又作忌又作巳又作㤅如叔善射忌之例然则
近也忌也其也巳也㤅也皆语助辞也朱公迁又按
说文近从□从丌丌音基楷书作䢎与近相似而误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0a 页 WYG0855-0134a.png
也其说尤究极根源然则不识字者安可解经哉

  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

  张衡应云利端始萌害渐亦牙速速方谷夭夭亦加
欲丰其屋乃蔀其家据此则以天夭为夭夭也衡去
古未远疑得其真且佌佌速速夭夭连文为是不应
速速下又特出天夭也夭夭之义自然天夭之说强
勉王介甫诗栩栩幽人梦夭夭老者居亦祖张说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0b 页 WYG0855-0134b.png
  韩诗注犬喜雪马喜风豕喜雨

  是类是祃

  埤苍祃马上祭也

  按马上祭曰祃其字从马犹车下祭曰軷其字从车


  夙夜基命宥密

  毛苌云宥宽仁也密安静也孔颖达云宽仁所以止
苛刻静密所以息暴乱岂不明白正大而得帝王之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1a 页 WYG0855-0134c.png
体也今之诗传解宥为宏深密为静密以字义言之
宥者宽宥也未闻宥为宏深也宏深静密既于基命
不切又不知宏深静密者为何事辅广又改云不宏
则体不尽不深则用不彻不静不到冲漠无眹处不
密则不到万象森罗处其言愈谬圣人治天下大经
大法易晓易见冲漠无眹森罗万象是老氏虚无之
语岂可以解诗哉诗道性情恐不如是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1b 页 WYG0855-0134d.png
  古注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锡福毛苌以为文王锡
之郑玄以为天锡之朱传以为诸侯锡成王以祉福
而惠我以无疆使我子孙保之也此三说不同要之
毛郑于事情近之不失天子戒诸侯之体若朱传之
说首足倒置矣洪范天子敛福以锡民未闻诸侯反
锡天子以福也唐末藩镇之强行辞降敇犹不若是
其委靡也此无他义理本明白无二说朱晦翁必欲
别立一说以胜前人故不自知其说之害理至此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2a 页 WYG0855-0135a.png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纬曰契母有娀氏浴于玄丘之水睇玄鸟衔卵而
坠之契母得而吞之遂生契自此说一出太史公因
之朱文公诗传亦因而不反愚切疑之夫卵不出蓐
燕不徙巢何得云衔即使衔而误坠未必不碎也盖
解诗者求其说而不得假之神怪以欺俗也或曰然
则玄鸟之诗何解也曰玄鸟请子之候鸟也月令玄
鸟至是月祀高禖以祈子意者契母以玄鸟至之月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2b 页 WYG0855-0135b.png
请子有应诗人因其事而颂之曰天命曰降者尊之
神之贵之若曰实自天降也按毛诗诂云玄鸟至日
以太牢祀高禖记其祈福之时故言天命玄鸟来而
谓之降者重之若自天来此说得之矣大氐古人脩
辞兴深意远若曰仲春之月祷而生商斯为言之不
文矣如黄帝之生虹电绕枢盖生之时值始电见之
候也帝俊生十日谓有十子而以甲乙丙丁名之也此
而可诬亦将曰黄帝生于虹帝俊生十日乎诗又曰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3a 页 WYG0855-0135c.png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亦本其生之地而神之便谓甫
申为岳神所生可乎傅说为箕星生之日直箕萧何
为昴生之日直昴也楚辞曰摄提贞于孟陬兮庚寅
吾以降屈原岂摄提之苗裔乎汉柳敏碑言敏本柳
星之后人皆知笑之而不疑玄鸟之事者盖以经故
岂知经旨本不如是耶

  鲁颂泮宫

  戴埴曰鲁泮宫汉儒以为学宫予观泮水序止曰颂僖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3b 页 WYG0855-0135d.png
公能脩泮宫而诗言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则征伐之
事言顺彼长道屈此群丑则克敌之功言淮夷攸服
既克淮夷淮夷卒获则颂淮夷之服借曰受成于学
献馘献囚可也于此受琛龟象赂南金可也曰济济
多士克广德心似矣而继以桓桓于征逖彼东南不
过从迈之多贤曰载色载笑匪怒伊教似矣而先以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不过宴乐之和乐合序与诗皆
无养才之说其可疑一也春秋所书莫大于复古僖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4a 页 WYG0855-0136a.png
公登台望气小事也左氏犹详书之学校久废而乍
复盖关吾道盛衰何经传略不一书其可疑二也坰
序言史克作颂以脩伯禽之法足用爱民务农重榖
数事使果能兴崇学校何不表而出之以侈君之盛
美其可疑三也上庠虞制也东序西序夏制也左学
右学商周之制也孟子言庠序校皆古之学使诸侯
之学果名泮宫何他国略无闻焉其可疑四也记礼
多出于汉儒其言頖宫盖因诗而讹郑玄解诗言泮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4b 页 WYG0855-0136b.png
半也解礼记頖言班也以此班政教使郑氏确有据
以泮为学何故随字致穿凿之辞其可疑五也予意
僖公作宫于泮池乐成之际诗人善祷欲公戾止于
此永锡难老而服戎狄于此昭格孝享而致伊祜于
此献馘献囚而受琛贡此篇与宣王考室之诗相表
里也又按通典言鲁国有泗水县泮水出焉然后知
泮乃鲁水名僖公建宫于上因水以名宫如楚之渚
宫晋之虒祈也泮水泮宫泮林一也以泮水为半水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5a 页 WYG0855-0136c.png
泮林亦为半林乎又求之庄子言历代乐名黄帝有
咸池尧有大章禹有夏汤有濩文王有辟雍为天子
学亦非也诗言于论鼓钟于乐辟雍亦无养才之意
庄子去古未远当得其真汉儒因解泮水求之义不
可得故转辟为璧解以圆水

  予谓戴氏之见卓矣其辨博矣按左氏晋侯济自泮
泮果水名足證矣近世曲为说者曰春秋经也鲁颂
亦经也鲁颂既载春秋可略此说又滞矣高克一事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5b 页 WYG0855-0136d.png
诗咏清人春秋书郑弃其师他如庐漕城楚丘木瓜
硕人无衣诗与春秋互见不厌其复安有诗载而春
秋可略乎或又曰事亦有特载而不见于经传者季
氏伐颛臾之类也曰颛臾之事将然而未举也故论
语载之而经传略焉泮宫已成之迹春秋岂容不书


  愚尝总春秋与诗而论之信鲁颂之文则僖公为鲁
之贤君伯禽以下无其匹者也以春秋所书考之则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6a 页 WYG0855-0137a.png
僖公齐襄卫灵之流乌得为贤哉盖颂乃臣子颂祷
之辞例多溢美如今人之亲知贺寿轴文也春秋所
书则其实迹素行如今官府之考语也今称人之贤
可例信贺轴而略考语哉观其灭项伐邾取须句取
訾娄取济西田以楚伐齐皆其恶之大者也至其闺
门不肃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夫人会齐侯于
卞其女季姬始遇鄫子于防而公不至中使鄫子来
而公不耻终归于鄫而公不拒淫风流行如此桑中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6b 页 WYG0855-0137b.png
大车不作于鲁而駉与有駜犹以为颂吾谁欺欺天
乎夫子存鲁颂见当时上下相蒙好谀悦謟而非以
为美也后之学者皆信颂而忽春秋是犹监察取人
以贺轴而不稽考语天下皆龚黄卓鲁矣有是理乎
又按辟雍泮宫为学名始于王制之傅会吴澄礼纂
言曰诗言镐京辟雍又言在泮饮酒未有以见其必
为学宫之名也

  礼器云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注谓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7a 页 WYG0855-0137c.png
頖宫告后稷也此又頖宫非学之一證

  说文辟雍作廦廱解云廦墙也廱天子飨宴廦廱也
亦不言辟雍为学名也今据诗云镐京辟雍又曰于
乐辟雍颂云于彼西雍考古图器名有胥雍疑皆为
宫名

  春秋

  隐公元年

  元年鲁隐公元年也郑渔仲云诸侯旧用天子之年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7b 页 WYG0855-0137d.png
至平王失政诸侯并称元年陈傅良曰古诸侯止谓
世 慎按共和之世诸侯始分国立元其说见和峤
汲冢纪年渔仲亦以意言之而失考也

  春秋大一统所谓一统天下咸奉元朔也天子立元
而诸侯遵也天子颁朔而诸侯行也自共和以来诸
侯如蜂房蚁穴不用天子之元年矣晋曲沃庄伯改
建夏正则有不奉天子之朔矣春秋所以托始于隐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8a 页 WYG0855-0138a.png
  隐公不书即位左氏曰摄也刘道原曰惠公爱少子
立为太子而国人不与而立隐隐曰吾将让焉太子
桓公徯望十年不获而羽父弑隐立桓桓曰隐摄也
吾取之左氏信桓之欺故曰摄公谷信隐之诈故曰
让皆失之

  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卫侯晋卒(桓公十二年)

  谷梁曰再称日决日义也

  杜预曰再书丙戌国史成文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8b 页 WYG0855-0138b.png
  胡安定曰羡文也 郑渔仲曰丙戌一日也不应再
书丙戌非后申则前子

  杨慎曰一日而再举者非两之也同日异地也曷言
乎同日异地盟地于武父赴地于鲁都故再日之也
若曰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卫侯晋卒嫌于同地
矣曷谓嫌乎同地后人习其读而失其传将曰卫侯
卒于盟地云尔是故谨而再日之故曰再称日决日
义也日盟者即而日日赴者追而日国史之体也故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9a 页 WYG0855-0138c.png
曰国史成文也文有两而非羡者虽春秋之谨严不
得而损也谷梁解也婉杜预解也深咸知其解也安
定曰羡盖惑之渔仲直改焉则妄矣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庄公七年)

  此记星出之迟也

  杜预曰辛卯夏四月五日月光尚微盖时无云日光
不以昏没日光不匿恒星不见

  孔颖达曰此言夜者夜未至中谓初昏之后耳非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29b 页 WYG0855-0138d.png
夜不见星也慎曰此记日光不匿列星不见之祥也
左传以为夜明是也汲冢纪年书天再旦亦是也书
曰夜明则称而不隐书曰再旦则曲而不中春秋书
曰夜恒星不见圣人之文称而隐曲而中于是为不
可及矣

  谷梁作昔恒星不见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昔初夜
也夜中夜也昔何以谓之初夜昔之为字从日从
音残日残为昔也昔又与夕通夕之为字从月半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0a 页 WYG0855-0139a.png
见日残月半见正初夜之时也

  夜明五行志所云昼晦宵光是也汉书武纪书有如
日夜出盖此类也通鉴纲目不达班氏之意增一字
云有月如日夜出则谬矣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庄公二十五年)

  慎曰救日古礼也救水非古礼也救日何以为古礼
日之食人力不可救也故鼓以充阳也水之灾人力
可救也鼓庸愈哉自古水灾莫大于尧之九年鼓何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0b 页 WYG0855-0139b.png
鼓牲何牲乎

  己卯晦震夷伯之庙(僖公十六年)

  公羊曰晦者何冥也

  谷梁曰晦冥也

  慎按晦非冥也月之三十日也春秋书晦者二此及
成公十六年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
子郑师败绩是也公羊乃曲为之说于是月六鹢退
飞过宋都之传曰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何以不日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1a 页 WYG0855-0139c.png
晦也晦则何以不言晦春秋不书晦也朔有事则书
晦虽有事亦不书公羊之言何其野哉善乎刘歆之
言曰及朔书朔及晦书晦刘原父曰晦朔天之所有
取朔弃晦乖伪之深者甲午书晦则无说矣左氏家
曲说以为阵不违晦故败噫楚以晦而败晋不晦而
胜乎是皆剿说之无理者也

  陈侯午卒(襄公四年)

  高闳曰玄经有云日月之逝改于尸尚未晚也陈成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1b 页 WYG0855-0139d.png
公既为鸡泽之盟而卒则已变于夏矣曾子曰吾何
求哉

  愚谓高氏之说奇矣然春秋之例书卒秪从赴告耳
非必有褒也

  天王入于成周(昭公二十六年)

  邵泉齐曰成周下都也王既入成周矣曷不遂入王
城也子朝之馀党在焉故也故苌弘之建议城成周
也谓之迁都其任怨也大矣洛诰曰我卜涧水东瀍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2a 页 WYG0855-0140a.png
水西是谓王城又曰我又卜瀍水东是谓成周

  业诗说曰大东小东大东平王东迁也小东敬王入
成周也王城下都皆周公之所营也一则藉平王之
迁一则藉敬王之入东而又柬西方之人远矣悲夫

  盗窃宝玉大弓(定公八年)

  得宝玉大弓(九年)

  升庵曰阳虎将杀季孙不克说甲如公宫取宝玉大
弓入欢阳关以叛明年乃得之堤下谷梁曰阳虎以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2b 页 WYG0855-0140b.png
解众也得其情矣黄东发曰阳虎窃之无所用故复
归之也此岂知巨猾之深奸邪虎初窃时已知无用
矣以鲁宝之知必追之以与之则必释已西方有狗
国中华人入之窃其箸而逃狗追啮之人以箸投之
必衔而返数返则追无及矣阳虎盖欲狗国鲁也乎
晋明帝觇王敦逃归湖阴以七宝鞭获免盖祖虎之
故智云尔

  左传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3a 页 WYG0855-0140c.png
  君日不悛以乐慆忧

  乐以忘忧则可以乐慆忧则不可陆贾之燕喜平勃
交欢忘忧也太康逸豫汉惠淫乐慆忧也忘忧待时
慆忧玩时忘为在下言也慆为在上戒也

  晋于是乎作爰田

  爰田国语作辕皆假借字也爰当作许慎曰
易居也爰田之制古者田三岁一易以同美恶商鞅
始开阡陌今民各复常业不复之易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3b 页 WYG0855-0140d.png
  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臧宣伯令修赋缮完

  缮也完也葺也一义也一墙也缮未足而又加完与
葺焉于义为复矣是谚所谓一个孤僧独自归也古
人修辞体要若此乎哉审思完字乃宇字之误曰缮
宇葺墙辞无复义亦昭矣然此非余臆说也唐李祭
酒涪云尔修赋缮完亦当作宇不然则缮完何物哉

  为七音以奉五声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4a 页 WYG0855-0141a.png
  陈旸曰五声者乐之指拇也二变者五声之骈枝也
又曰左氏七音之说盖八音耳八音以土为主而七
音非土不和故书之益稷礼之乐记其言八音既虚
其土犹大衍之虚其一也大衍虚其一无害其为五
十七音之虚其土无害其为八音也若为七音为二
变在焉是以五声奉五声岂其理耶

  不樵树不采蓺

  采音菜谓取人园圃种蓺为菜也旧注非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4b 页 WYG0855-0141b.png
  礼记

  曲礼

  曲者一偏一曲之谓中庸言致曲易大传言曲成老
子云曲则全庄子云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易又言其
言曲而中指人言曰心曲衷曲地名曰韦曲杜曲皆
同义曲礼者言礼之小节杂事而非大体之全文也

  敖不可长

  王肃本敖五刀切遨游也以遨游作平声古人燕游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5a 页 WYG0855-0141c.png
曰归之义此胜郑说若傲者不可有也而可长乎长
亦平声读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邵渊曰用器之为便而祭器之为贵亵衣之为便而
衮冕之为贵哀欲其速而申之三年乐欲其不已而
不得终日此不妄说人之谓或贵于多而大或贵于
高而文庭实旅百之仪四海九州之荐此不辞费之
谓旧说谓不废于言辞岂经旨乎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5b 页 WYG0855-0141d.png
  或云说读如檀弓税人之税

  慎曰颜路请车孔子不许不妄说人也旧馆人丧孔
子脱骖不辞费也

  水潦降不献鱼鳖

  王充曰水潦降蛇虫新化为鱼鳖故不献

  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三代有车马无车骑吉行则六马四马师行则元戎
小戎自晋公乘小驷始有骑至废井田去车战始有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6a 页 WYG0855-0142a.png
骑兵然则此制亦秦法也

  女子许嫁缨

  缨有二一是少时当佩香缨内则云女子未冠笄紟
缨也二是许嫁时系缨昏礼主人亲脱妇缨郑注妇
人十五许嫁笄而礼之因著缨是也盖以五采为之
又内则曰妇事舅姑紟缨以此而言知有二缨也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寇曰兵羽鸟曰降四足曰渍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6b 页 WYG0855-0142b.png
  列言天子诸侯大夫之死别其名义而以羽鸟四足
终之何耶旧说谓羽鸟之死降落牛马之死染渍如
其说也人与畜比天子诸侯之尊而下同禽兽乎予
叔父瑞虹先生云古有羽虫之孽猛兽之害或指此
也大胜旧注必有印可者

  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公羊传周召分陜而治出于一时非定制也汉儒作
王制遂据以为例亦固矣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7a 页 WYG0855-0142c.png
  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

  吴幼清曰孟子言周公使管叔监殷殷书序亦言三
监及淮夷叛说三监者或以为武庚管叔蔡叔或以
为管叔蔡叔霍叔皆非也盖武王分殷之故地为邶
鄘卫三国而使管叔蔡叔康叔君之管叔君邶蔡叔
君鄘后因叛而废其国惟康叔之卫独存故书言王
启监周官言立其监皆谓诸侯之君非谓别以人而
监侯国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7b 页 WYG0855-0142d.png
  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视元士
慎按春秋隐公八年郑伯使宛来归祊公羊传曰祊
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周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
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许慎作五经异义
駮之云若如此周千八百诸侯尽京师地不能容之
不合事理之宜善乎左氏之说曰诸侯有功德于王
室京师有朝宿之邑泰山有汤沐之邑鲁周公之后
郑宣王母弟有汤沐邑其馀则否胡安国合二说而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8a 页 WYG0855-0143a.png
为说云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故特赐之许田为朝
宿之邑如皆有焉尽天下之郊不足为其地矣宣王
以郑伯母弟懿亲故特赐之祊田为汤沐之邑如皆
有焉尽泰山之旁不足为其邑矣其说可谓明尽足
破公羊之谬也予按公羊解经之谬如乡村教督不
知城市事漫言以诳儿童至汉儒刺六经作王制又
踵公羊之谬而益之曰视元士果如其说则天子元
士视附庸附庸亦五十里千八百诸侯各有五十里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8b 页 WYG0855-0143b.png
之汤沐邑则是二十五万之地而后足也又各有朝
宿邑亦二十五万里而后足也合之五十万里尽五
倍禹贡疆界而不足不独京师与泰山之傍矣汉儒
之固陋若此譬犹舞文胥吏具成数取口给以对上
官不待一讯而可知其诬矣虽然王制似此类十之
七八辨其一可推其馀宋儒乃以孟子班爵禄之制
不与王制合为疑是以委之乱流而罪源孙之犯法
而坐祖也异哉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9a 页 WYG0855-0143c.png
  祭有祈焉有报焉有辟焉

  祈谓祈福祥求永贞也报若穫禾报社辟读为弭谓
弭灾兵远罪疾也由用也于辟言由者以非祭之常
体或有因而用之也

  慎按素问古之病者祝由而已今医院十三科终于
祝由科由亦用也素问云祝由者倒言之郊特牲云
由辟者顺言之也

  命以坊欲

丹铅续录卷一 第 39b 页 WYG0855-0143d.png
  命以坊欲即孟子所谓性也有命焉

  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身儳焉如不终日

  儳参差不齐之貌心无所检束而纷离散乱遂至儳
焉错出外既散乱而不整内亦拘迫故如不终日也
慎按儳焉如不终日即孟子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
乡也俛焉日有孳孳可也儳焉如不终日不可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劳而功
半又从而怨之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0a 页 WYG0855-0144a.png
  辅汉卿云颜子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
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
之末由也己所谓又从而庸之也公孙丑曰道若登
天然似不可几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
也所谓又从而怨之也

  旦明

  古文晨字作旦从日出地上一地也日出一上为旦
日入一下为□□古昏字也故旦明即辰明辰又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0b 页 WYG0855-0144b.png
作神也今陇蜀呼辰与神同音盖古音也

  圜丘方泽

  宋陈襄郊仪云祀必以冬至日者以阳复也故宫用
夹钟于震之宫以帝出乎震也而谓圜钟者取其形
以象天也祭必以夏至日者以阴萌也故宫用林钟
于坤之宫以万物致养乎坤也而谓函钟取其容以
象地也

  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有物将至其兆必先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1a 页 WYG0855-0144c.png
  此与礼记孔子閒居文同有物礼记作耆欲其兆礼
作有开朱子曰耆下曰亦似有开上门亦似兆若说
耆欲则非美意则此文当以家语为正也

  水泽腹坚(月令十二月候)东风解冻(月令正月候)

  七十二候终于水坚始于冻解皆水也一岁之运其
可知也始于水终于水天地一元之运其可知也故
曰水含太一之中精五行之始也浮天而载地

  文王之为世子(止)文王之为世子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1b 页 WYG0855-0144d.png
  教世子(止)养世子不可不慎也

  卫孔悝之鼎铭曰(止)此卫孔悝之鼎铭也

  子贡见师乙而问焉(止)子贡问乐

  古书传例题标于篇首又结于篇终观汲冢周书可
见贾谊治安策陈三表五饵其序三表三端末皆缀
以一表二字至韩退之柳宗元犹有此体六经中礼
记为多若文王世子篇首此曰文王之世子终之曰
文王之为世子也结之若曰文王之为世子其事如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2a 页 WYG0855-0145a.png
上文所云也又始之教世子三字发其端终之曰养
世子不可不慎也总其义也卫孔悝鼎铭及子贡问
乐皆同此义宋儒不达妄为之解石梁王氏云文王
之为世子也七字衍文教世子三字衍文金华邵氏
云手舞足蹈乐之至于此有非歌之所能尽者矣故
终之以子贡问乐其言似眯目而道黑白哉异哉嗟
乎不能达古文之文而能达古人之义者鲜矣是以
贵属辞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2b 页 WYG0855-0145b.png
  荔挺生

  郑玄曰荔挺马薤也(此说非也)易通卦验玄图曰荔挺不
出则其国多火灾说文曰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蔡
雍高诱皆云荔以挺出然则郑玄而以荔挺为名者
亦误之甚矣

  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

  黔首共饮食莫之知也(内经)

  李斯刻石颂秦曰黔首康定太史公因此语遂于秦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3a 页 WYG0855-0145c.png
纪谓秦更民曰黔首朱子注孟子亦曰周言黎民秦
言黔首盖因太史公之语也然祭统内经实先秦世
黔首之称古矣恐不自秦也

  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

  焉使倍之焉使弗及倒字法也若后人则云使倍之
焉使弗及也焉左氏传云鲁故之以今人则云以鲁
之故也此古今文体之殊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3b 页 WYG0855-0145d.png
  其日甲乙其日丙丁其日戊巳其日庚辛其日壬癸
礼月令春其日甲乙以日行东陆也夏其日丙丁以
日行南陆也秋其日庚辛以日行西陆也冬其日壬
癸以日行北陆也中央其日戊巳以土旺四季之下
弦日行黄道黄土属也至季夏谓之正旺日行牵牛
之所起牛亦属土此其义也

  论语

  无友不如己者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4a 页 WYG0855-0146a.png
  或问必择胜为友则胜己者必以我为不如己而不
吾友矣曰人之禀有薄厚也学有先后也不可槩以
齐不可强以跻而志趣则不可不高进为则不可不
力也若有人焉志浮于禀学倍其功虽稍不如己固
益友当近也何也可与共适道也若夫志不上达力
也中画虽或胜己固损友当远也何也难与并为仁
也此固夫子言外意也论语载孔子他日之言曰譬
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4b 页 WYG0855-0146b.png
吾往也荀子载孔子之言曰如垤而进者吾与之如
丘而止者吾已矣圣人岂以为垤胜丘哉贵进而恶
止也知斯说者知取友矣

  觚不觚觚哉觚哉

  古者献以爵而酬以觚说文所谓乡饮酒之爵也博
古图载其制云觚口容一爵足容二爵韩诗外传所
谓三升曰觚是也腹之四棱削之可以为圆故史记
云破觚而为圆也足之四棱汉宫凤阙效之以为角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5a 页 WYG0855-0146c.png
文选云上觚棱而栖金雀也下为四象礼所谓象觚
也此所云觚皆酒器也后世以木简谓之觚急就章
所谓急就奇觚与众异陆士衡文赋云或操觚而率
尔是也孔子所叹之觚则酒器而非木简也何以知
其然以觚为简起于秦汉以后孔子未尝见之也又
以势言之酒觚可削而圆木简不可削而圆也木简
而规圆之岂不成赶面杖耶是以知孔子之叹盖酒
器而非木简也然则孔子何以叹也曰古人制器必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5b 页 WYG0855-0146d.png
尚象以一觚言之上圆象天下方象地且又取其置
顿之安稳焉春秋之世盖已有破觚为圆者矣徒取
其于工之易铸而不知失其象便于人之易持而不
计其顿之危也孔子于献酬之际见而叹之其事虽
小而轻变古制不师先王已有秦人开阡陌废井田
焚诗书尚法律之渐矣与春秋大复古而讥变法同
一旨欤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6a 页 WYG0855-0147a.png
  吾我一也古人互用之于文取其便诵读耳无二义
也左传云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彼则惧而协以
谋我又曰我为吾家又曰我食吾言庄子云吾丧我
又曰吾无粮我无食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今之说曰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若如其说则孔
子之视舜劣而小之甚矣且孔子尝曰乐则韶舞又
曰韶尽美矣非不知韶也非不知舜也舜之大圣其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6b 页 WYG0855-0147b.png
乐尽美固其所也而曰不意非小之乎譬今有二士
一有文名一素无积学有闻而登高科闻者以为固
其所也素无积学而登高科人必曰不意至于如此
也使舜而非圣则曰不意作乐至此盛可也其说病
甚矣按古注相传谓不意齐之作乐至此耳盖舜为
君夔典乐则其盛宜也君非舜工非夔而忽见于齐
廷诧齐也非诧舜也此一说也或曰齐之田氏乃舜
裔舜以揖逊有天下而田恒乃弑其君故孔子闻韶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7a 页 WYG0855-0147c.png
而叹曰不意盛德之后而乃篡弑乎有所感也此又
一说也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后汉书引此注曰立谓立事立功逸尚书云立事立
功可以永年

  去丧无所不佩

  王逸曰行清洁者佩芳德光明者佩玉能解结者佩
觿能决疑者佩玦故孔子无所不佩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7b 页 WYG0855-0147d.png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

  说文殖脂膏久也考工记凡昵之类不能方注脂膏败
䐈䐈黏也疏今人头发有脂膏者谓之䐈毛诗予发
曲局注䐈也则殖与䐈通用货殖谓盖藏积而不用
如脂膏久而致殖也今以兴生射利者为殖盖借用
字耳后世遂以殖训生非也尚书曰弗殖货利训之
为生特不然矣韩文公李郱墓志家无䐈财或作腊
财皆用此义今人不知妄作积财浅矣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8a 页 WYG0855-0148a.png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朱子集注引胡氏曰仲尼此举先发后闻可也

  黄氏东发曰沐浴而朝告于哀公君臣之义尽矣责
以先发后闻是以仲尼为未足也

  慎按孔子时已致仕家无藏甲身非主兵何所为发
必欲先发是非司寇而擅杀也聚众则逋逃主也独
往则刺客靡也二者无一可焉而曰先发后闻谬矣
此在论语注第一碍而不通者人知之而不敢非是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8b 页 WYG0855-0148b.png
敢于非圣人而不敢于议宋儒也即有疑者亦谓胡
氏之失耳详考胡氏此言见于春秋宋公陈侯蔡人
卫人伐郑之传引孔子此事而继之曰邻有弑逆声
罪致讨虽先发后闻可也盖指宋陈三国之君移兵
以讨州吁为言而非谓孔子也朱子引之增仲尼此
举四字不惟上诬孔子亦下诬胡氏矣此于道理所
系甚重故特考究其原而论之若可以先发孔子当
先为之不待后人之纷纷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9a 页 WYG0855-0148c.png
  史鱼

  史鱼以尸谏卫灵公虞世南梦进谠言于唐太宗忠
臣之奇节史册之异闻也

  鲁卫之政兄弟也

  司马迁曰此为卫出公鲁哀公发也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郑阳曰此孔子为哀姜发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49b 页 WYG0855-0148d.png
  后汉杜密传引此言云云言耆恶之本同而迁染之
涂异也

  亚饭干适楚

  白虎通德论曰王平居中央制御四国平旦食少阳
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脯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
阴之始也

  孟子

  转附朝舞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0a 页 WYG0855-0149a.png
  二邑名朝音朝夕之朝齐有朝舞卫有朝歌皆以俗
好嬉游名其地淳于髡云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
歌岂即此地与

  圣贤之君六七作

  朱子注云由汤至于武丁中间太甲太戊祖乙盘庚
慎按尚书无逸称殷之贤君曰其在太戊其在高宗
其在祖甲又总之曰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
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以祖甲与中宗高宗并称而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0b 页 WYG0855-0149b.png
不言太甲则祖甲并美二宗而贤于太甲明矣以祖
甲与周文王而并言则其贤益明矣朱子称殷之贤
君独不及祖甲何哉予详考而思司马迁作史记未
见古文尚书乃取国语帝甲乱之一语而衍之曰祖
甲淫乱孔安国注尚书遂以祖甲为太甲甚矣安国
之愚也不信经而信史不信周公而信司马迁即使
祖甲为太甲无逸之书何以置祖甲于中宗高宗之
后言之至再其序皆然周公不如此之颠倒也朱子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1a 页 WYG0855-0149c.png
不称祖甲者盖亦信史记及孔安国之过也王伯厚
曰祖甲之贤与高宗侔在殷亦当称宗特以世数未
及祧期而殷亡故不及崇宗号耳此说得之

  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
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
动气气壹则动志也

  志之所在气必至焉故曰志至气次至者至到之至
而非极至之至次者次舍之次而非次第之次也思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1b 页 WYG0855-0149d.png
冰而寒思火而热此志自内至而气次焉之验也惊
而汗出哀而泪下此志自外至而气次焉之验也以
文观之则曰至曰次似志甲而气乙也以气验之岂
志甲而气乙云乎公孙丑不达实以为甲乙之差故
复有问而孟子有志壹气壹之辨亦既晓然矣今之
说者犹以至次为甲乙则公孙丑之问为是而孟子
之言虚矣

  舜避尧之子(止)禹避舜之子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2a 页 WYG0855-0150a.png
  尧授舜舜授禹舜禹受尧舜天下非私也何有避之
理受终于文祖受命于神宗天之历数在尔躬见于
尚书著于论语矣何至孟子乃有此论乎舜受尧之
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既言之矣如其不当受则显辞
于庭何必俟君薨而后避如其当受而伪为逊避则
如曹操司马懿鬼蜮狐媚之术也而谓舜禹为之乎
且尧舜不以天下私其子恐以一人病天下也舜禹
固私丹朱商均为一人之私德而忘天下之大计又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2b 页 WYG0855-0150b.png
岂圣人之心乎今日方避而明日偃然又来是何举
措乎至谓益避禹之子尤为无稽禹未尝禅于益孟
子尝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矣何其言之自相戾乎
孟子于武成取二三策善观孟子者例是可也荀子
云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此类之谓乎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问有所不必答不答是也答之非也不答可也两儿
论日孔子不答其事有无不可知传之者正以见圣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3a 页 WYG0855-0150c.png
人存而不论也孟子于桃应之问不答可也必再三
言之愈起后人之议是不若不答之为愈也予又思
为之说曰人之杀人者虽其凶悖然亦必有由非有
犯之则有求而不得也瞽瞍既为天子父尊之至谁
则犯之以天下养何求不得而杀人耶使瞽瞍而兽
也猘犬也醉象也则不可驯兽而少有知则梁鸯之
虎可媚也况亦人类乎即使其果杀人则议贵之辟
在臣下且然乌有天子之父一犯法而遽拘于狴犴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3b 页 WYG0855-0150d.png
亲伏欧刀乎即使皋陶果执之舜果逃也则大宝将
安归士师将何以自解于天下乎桃应之言果如小
儿之辨惜乎孟子不能如孔子之不应也或曰此非
孟子之言盖法家者流剿入之以尊其说观者不知
择焉亦自陷于诐放矣

  不屑之教诲

  屑苏骨切劳也谓不劳力之教也今注屑洁也非此
屑解为洁则不屑不洁又何解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4a 页 WYG0855-0151a.png
  国语

  天根见而水涸

  唐一行历引周书时训曰天根朝觌爰始收潦国语
之文本周书也

  杜伯射王于鄗

  注引周春秋其文不悉按颜之推冤魂志亦引周春
秋颇详文又奇玮令补载之周杜国之伯名为恒为
周大夫宣王之妾曰女鸠欲通之杜伯不可女鸠诉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4b 页 WYG0855-0151b.png
之宣王曰恒窃与妾交宣王信之囚杜伯于焦其友
左儒争之王不许曰汝别君而异友也儒曰君道友
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师友以违君王怒曰
易而言则生不易而言则死儒曰士不枉义以从死
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之过以正杜伯之无罪九
谏而王不听王使薛甫与司工锜杀杜伯左儒死之
杜伯既死即为人见王曰恒之罪何哉召祝而以杜
伯语告之祝曰始杀杜伯谁与王谋之王曰司工锜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5a 页 WYG0855-0151c.png
也祝曰何不杀锜以谢之宣王乃杀锜使祝以谢杜
伯杜伯犹为人而至曰臣何罪之有宣王告皇甫曰
祝也与我谋而杀人吾所杀者又皆为人而见奈何
皇甫曰杀祝以兼谢焉又无益也皆为人而至祝亦
曰我焉知之奈何以为罪而杀臣也后三年游于圃
田从人满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衣司工锜为左祝
为右朱衣朱冠超于道左执朱弓朱矢射宣王中心
折脊伏于弓矢而死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5b 页 WYG0855-0151d.png
  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国语管子同)

  贾侍中云有蔽言可依蔽也渠弭裨海也尹知章管
子注曰使海于有蔽或遇水灾教令泄于海使有蔽
尽也渠弭于有渚教之穿渠弭亘于河渚也环山于
有牢教之立国城必依山以为纲纪而有牢固按尹
说比贾有发明宜表出之

  史记

  九鼎入秦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6a 页 WYG0855-0152a.png
  昭襄之世既书九鼎入秦矣始皇二十八年曷又书
使千人没泗水周鼎不获乎吁此太史公深意也秦
有并吞天下之心非得鼎无以自解于天下九鼎入
秦之说虚言以欺天下也秦史矇书以欺后世也太
史公从其文而不改又于始皇纪言鼎没泗水以见
其妄鼎果在秦曷为人入水以求之乎又于辛垣平
传言九鼎沦于泗其事益白矣然则鼎曷能没于泗
舒雅云威烈王时九鼎震之者沦之兆也既震矣曷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6b 页 WYG0855-0152b.png
为不能没哉宋太丘社亡自亡也社能自亡鼎之自
没亦理也且秦之金人十二灵爽劣矣魏人徙之则
潸然下泣况神禹之鼎乎龙泉之剑入平津湛卢之
剑去楚国彼固非鼎匹也神物义不污秦明矣宋子
虚曰事有若实而妄者秦得周鼎也有若诬而实者
鼎入泗水也杨子曰予观关侯上玉玺笺云玺潜汉
水伏于渊泉晖景烛曜灵光彻天叹曰玺者楚璞秦
刻尔何光怪若是况夫鼎者斗苞著之乾象羲文垂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7a 页 WYG0855-0152c.png
之易卦创于禹历三圣之神圣乎郦道元曰东周显
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渊泗秦始皇时见于斯水始
皇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系而行未出龙齿断其
系故语曰称乐太早绝鼎系此则孟浪之谈予无取


  楚王戊与吴王濞通谋申公白生谏不听乃胥靡之衣
之赪衣使使杵臼雅舂于市

  宋祈曰相雅皆助乐者此雅谓舂而雅歌以相舂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7b 页 WYG0855-0152d.png
以雅相舂以诗礼发冢以论语文奸儒之辱经甚矣

  王吉曰延及儒生述旧礼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
之域

  济今俗本作跻非吉本传亦作济颜氏注域界也若
是跻字合注登陟之义域平履之区非有崇高之意
何故以登陟之文舒子史纂曰未济则民在夭横之
乡既济则民履仁寿之域济字之义为长而世俗作
跻莫知其故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8a 页 WYG0855-0153a.png
  乾称蜚龙鸿渐于般裴龙驹注云般水涯堆也

  所引易文今文般作磐水涯堆之训为是今易解作
太石鸿固不栖石也因磐字从石而误其说耳经书
所以贵古文也

  杂

  方马埋轮未足恃也(孙武子)

  旧注方马练马也埋轮恃不动也此言专难不如权
巧今按方马如方舟之方绊马足不使行如兀术用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8b 页 WYG0855-0153b.png
拐子马也埋轮不动不过以金柅轫车非真埋之行
师而方马埋轮犹作乐者胶柱鼓瑟也故曰专难不
如权巧

  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人谓之曰子未可以去乎
下惠曰苟与人之异何所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
于故国耳(韩非子)

  此与论语所载同一事也论语所载衍而明韩非所
载简而峭朱子言刻薄人善作文字信然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9a 页 WYG0855-0153c.png
  橘踰淮而北为枳鸲鹆不踰济貉踰汶则死此地气然
(周礼及列子汤问篇)

  郑玄曰汶水在鲁城北先儒相因以为鲁之汶水皆
大误也按史记汶与岷同武巾切谓汶江也山海经
云大江出汶山郭云东南绕蜀郡东北绕巴东江夏
至广陵入海韩诗外传云江出汶山其始也足以滥
觞楚词云隐汶山以清江固可明矣且周礼及列子
通言水土性异则迁移有伤故举四渎以言之按今
丹铅续录卷一 第 59b 页 WYG0855-0153d.png
之汶水阔不踰数十里源不过二百里揭厉皆渡斯
须往还岂狐貉暂游生死顿隔乎说文云貉狐类也
皆生长丘陵旱地今江边人云狐不渡江是明踰越
大水则伤本性遂致死也此说余闻之唐殷敬顺云
按汶古岷字晋王羲之书游目汶岭尚不改古今蜀
有汶川县即岷江发源处因水名之而俗呼作问川
字学不明地理亦谬岂有蜀川而可冒鲁汶乎无惑
乎王莽呼圁阴为圆阴也

丹铅续录卷一 第 60a 页 WYG0855-0154a.png
  救日蚀太子堕井则止(白虎通)

  此礼之逸文见于白虎通及晋书孔坦传所引者予
以为汉之戆儒枉死叔孙通辈所傅会也太子有傅
母有师有保井有幕有干有阑楯焉有太子而堕井
者乎



丹铅续录卷一 第 60b 页 WYG0855-0154b.png








  丹铅续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