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书(一)¶
书(一)¶ 第 349c 页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八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 书(一)

** 与郑方水大宗伯

顷在樵阳。闻德星光临栖凤。及拜领佳什。珠玑满案。
铿锵作声。至讲经座。本以无舌證一章。贫衲甚喜。大
居士不易到此田地。必有大发明处。非彼常情润饰
词华。供诗料者也。昔夹山大师。嘱洛浦云。且莫草草
匇匇。截断天下人舌头即不无。怎教无舌人解语。彼
时赤尾金鳞。早向齑瓮里腌杀矣。仰山偈云。一二二
三子。平目复仰视。两口一无舌。此是吾宗旨。伶俐衲
僧。二三十年做工夫。到此。未免结舌。芙蓉云。无舌儿
童能继和。正所谓向上一路滑如苔。大居士何以得
之便利若此。贫衲恨未亲接台颜。徒于言下。操勺蠡
以测无涯。倘再借清光照临薜萝。共谈海印三昧。使
灵源几片石。咸为点头。乃佛法之灵验耳。

** 与詹定斋廉宪

自去岁奉谒。奇遇欣跃。谓禅与净土。居士兼有之矣。
翰教远颁。若犹有意于愚师弟者。何谦抑亦至于此。
窃谓。毗卢性海。人人具有。从上诸圣语言。及诸家公
案。无非发明兹义。总在学者见解何如。居士书中。超
脱之见。即是此境现前。一了百了。更无二语。若曰明
于此。或昧于彼。恐尚是意识中得来。非性地上彻悟
书(一)¶ 第 350a 页 X72-0350.png
耳。虽然。大善知识。种福田。植慧根。何难于此道也。即
以居士勋业。较量之闱中品士。尺幅證心。塞外阅兵。
一鼓作气。文经武纬。用无不宜。第令持此向最上乘
中。直是玄鉴洞观单刀直入气象。贫衲将翘首居士。
了一大事因缘也。

** 与郑云梅司理

别传之道。自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二十七祖。传之菩
提达磨。观其宗旨深奥。非大圣无由开化。趣用整密。
非圆机无以领略。大士航海而来。直接上根。每遭耻
斥。故面壁九年。俟时扬化。至二祖安心。断臂流血而
见骨髓。三祖忏罪。疯颠病差作良模。信大师徵诘。明
佛性于少年。卢行者风幡。烹真金于大冶。自后金鸡
衔粟。南岳厩里跳出马驹。而秉命寻思。青原山中笑
看麟角。江西一蹋。四十八员。断命根于彼时。捏转鼻
头。尽大地人。领全机于此际。及乎五家派出。或扬眉
瞬目。竖指擎拳。打鼓吹箫。挥戈舞剑。无非助扬一大
事而巳。岂有他哉。五宗则首出沩山。父子唱和。暗机
圆合。撼茶则体用双彰。耕田则事理俱显。临济则直
下妙用。活中要个死人。一语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
要。有照有用。立主立宾。非上根利智。孰能究其涯量
哉。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栗棘蓬从此浑吞。有时
一喝。如踞地狮子。金刚圈凭斯返掷。仍观法眼一派。
则何止惟心。全提正令。耳色眼声。六用互施矣。云门
则高低一顾。万象齐彰。拟议之间。则横尸万里。故云。
书(一)¶ 第 350b 页 X72-0350.png
顾盼犹倍句。扬眉落二三。独洞下宗旨。不附物。不立
玄。以宝镜三昧。照学者之肺肝。君臣五位。以辩金鍮。
云水交参。而分玉石。不犯当头。不居正位。若机纽衔
于枢口。转处幽微。以丝纱吐于梭肠。用时绵密。大理
本无二致。门庭施设万端。岂非云月是同。溪山各异
耶。如上所言者。居士本自具足。又何待贫衲葛藤如
此知。居士是个中人。必證个中话。敢惜乎口业也。居
士欲要大安乐处。须向者葛藤里。一一透过始得。还
肯么。此时若不究根源。且待当来问弥勒。

** 与赵□□司理

贫衲草野疏陋。承奖借过分。且诏以灵光独露之旨。
使振百丈家声。自愧何堪。诚知。大居士得此光明幢
相三昧久矣。故能以此光。回照一切。每惟末法中。士
大夫不骂佛谤法幸矣。如台下深心力护。如已眼目。
非彻照佛乘广行慈愿。孰肯担荷如此耶。然知大居
士。虽作如是广大佛事。亦不作佛事之想。虽发露此
光。而光非存照。故盘山祖师云。心月孤圆。光吞万象。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此正与大居士。机理相契处。然
下文云。光境俱忘。复是何物。者里到得。便知云似地
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学道
入得此个境界。自然生死心破。智不能知。识不能识。
如来禅。祖师禅。一并打彻矣。教中所谓绝心生死。伐
心稠林。浣心垢浊。解心执著。尘劳佛事。皆为游戏。出
世入世云乎哉。大抵贵在一念生死心破。自肯承当。
书(一)¶ 第 350c 页 X72-0350.png
而一切处自然法身独露。如青天白日。一毫遮障不
得。若有丝毫疑情未尽。即障道眼。古人云。一翳在眼。
空花乱坠。昔长庆棱禅师。坐破七个蒲团。因捲帘。廓
然大悟。乃作偈云。万象之中独露身。惟人自肯乃方
亲。多年误向途中觅。今日看来火里冰。此即生死心
破。承当自肯样子也。古人深山二三十年。草衣木食。
真参力究。盖为此耳。贫衲自幼出家。参寻颇力。情关
理路。百揭千翻。直得伎俩自穷。所谓独露者。虽欲隐
而弥彰。不知其然而然。至今吃粥饭。始知甜耳。以台
下家里人。说家常话。非敢驰骋机解。自扬家丑。盖承
以灵光下照故尔。借光放光。然亦自知。不揣其量。

沩山云。此宗最妙。难得其人。末法宗风。扫地久矣。僧
中寥寥。不意缙绅先生犹见居士。所谓清献公再来
非耶。承大教辩明实际。无物不有。无物不空。真俗二
谛。于中影现。无法也而假名为法。无身也而假名为
身。此真性一段光明。开发显露。清净无翳。如朗月处
空无不现者。至云潜思于髫年。根力纯熟。如此则十
二时中。固不待提撕话头。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一
超直入。巳是渐言耳。第禅宗向上。不说法身边事。要
在机用回互。深舍独占。古人云。怀州牛吃禾。益州马
腹胀。天下觅翳人。灸猪左膊上。此语亦不可作道理
会。亦不可作机锋契。要知十二时中潜行密用。筑著
磕著。不差毫发。彻见佛祖骨髓命脉。则如居士所云。
纵横自在。御风而行者也。若然者。不把绳头。而绳头
书(一)¶ 第 351a 页 X72-0351.png
自把。即此绳头。复是何物。上堂洵口而道。为好事者
录而成集。忽被居士觑破。又添一重公案也。第捧读
佳制。霍然忘暑。所谓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倘因
合刻。永戴法云。

** 上憨山大师乞寿昌塔铭

恭惟。大师最大圆慈。无上善聚。睹慈容而入道。聆謦
咳以销烦。末世法幢。昏衢慧炬。某于髫稚。便耳鸿名。
几欲向往。未遂瞻光。虽私淑慧灯。而衷心菀结。丙申
年参见先师寿昌和尚。把茅之下。量兔角之短长。顿
拳之间。捋虎须之返复。稍知去就。便尔樵牧之间。于
兹二十馀年矣。去岁为先师入塔。得睹师赞章。悲喜
交集。哀哉。切心自忻。谓先师大光明藏。于斯透露不
泯。即欲趋领教益借慧润。以展遐思。多历障缘。行行
中止。今春缙绅先生辈。乞铭灵塔。某谓。非大师笔力。
不能传先师之神。众咸默然。悉从末议。敬遣小徒辈。
登山丐请。伏惟慈允。以慰渴思。岂但不肖等。得沾濡
法恩。即先师于大寂光中。致谢无巳耳。

** 与沈东华廉宪(三)

春日得闻报知。福星照冰溪也。此非小缘。皆湖东子
民善因所致。惟林下人。踯躅不敢前。盖公门中。非僧
家行处。祇焚香遥祝而巳。承翰教丰仪。仍问及宗乘
中事。岂但为僧者。得沾惠泽。即三千七百祖师公案。
亦复重宣也。临济大师云。一语中具三玄。一玄中具
三要。此善知识。临机慧辩。三玄三要未兆之先。巳通
书(一)¶ 第 351b 页 X72-0351.png
身突露。非临时凑泊。如旃檀本香。借火爇则分外香。
若以火论香。则辜负旃檀。若以言句中讨玄要。大可
笑也。诸家录中皆下语。大似以鹤粉喻雪。虽色相似。
去雪实霄壤。惟汾阳颂云。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
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月菊花新。灼有
真旨。大居士切欲发明斯道。在临济吃棒因缘上会
去。则待客迎宾。拈匙把箸。三玄三要。不问可知。其或
未然。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我本来面目。乌纱盖顶。黄
金束腰。傀儡一棚。不加线索。则生死暗然无寄。本来
面目。是甚么碗脱丘。三玄三要。留待台驾入山时。再
作个话会也。

读翰教。不能释手。知居士灵机浚发。皆夙生般若慧
之所成就。非常情可及也。惟祖师门下言句。如煮木
札羹。如炊铁钉饭。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惟悟与
悟。乃能明了。若谓某为三玄句。某为三要句。某为先
照而后用句。某为照用不同时句。正所谓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多见其不知量也。大居士决欲发明此一
件大事。赤肉团上无位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不得当面错过。若错过时。百劫千生。未有了底日子。
将前解路。如斩一握丝。一断一切断。更不相续。无位
真人。是甚么乾屎橛。但恁么究去。一朝知痛痒时。向
大愚肋下。筑三拳。是大丈夫作略。非分外也。若依草
附木。东引西證。说心说性者。可请一义学沙门。将三
经五论。细说一遍。禅之一字。抛向万丈深坑。过不可
书(一)¶ 第 351c 页 X72-0351.png
说不可说劫后。再可谈不了之缘。未为晚也。不识大
居士。于此宁甘心乎。

昨承谕。入道贵在真实。真实二字。诚入道基本也。不
识。居士于真实处。曾入道乎。少林大师云。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乃可入道。果得心如墙壁。则真
实二字。不言可喻。若心中揣摩。生诸解路。早是不真
实。欲得心如墙壁。安可得乎。果得心如墙壁。正堪入
道。若以心如墙壁。便欲住足。祇是个心如墙壁汉。不
堪与语道也。然心如墙壁。不容易到。有一等人。将妄
心遏捺。令心不起。谓之心如墙壁。大似水上按葫芦。
从少至壮。从壮至老。欲得心如墙壁。无有是处。真是
个究心人。将一句话头。才方提起。如吹毛利剑。触其
锋者。即丧身失命。欲其别生一念。了不可得。连真实
二字。安亦不住。斯二字诚为入道之基本也。大居士
日用以此可坐进斯道。不然。则弹指一生。可谓错过
了也。真实云乎哉。

** 与林季翀大宗伯(二)

隙驹易流。与大居士。两易寒暑。以慧照观之。靡隔朝
夕矣。适捧翰教。忭跃无量。经世出世一大因缘。撞破
从前关棙。自是有力大人也。居士当一肩担荷。又何
虑误堕落哉。夫性命者。宜直下会去。如会去。则眼见
耳闻。与法界体同。无纤毫渗漏。圆觉疏云。德用无边。
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廓尔。
居士于斯见彻。忧虑不能萦。生死不能系。游戏世间。
书(一)¶ 第 352a 页 X72-0352.png
京都邺都浩浩。皆菩提道场也。更彻见净土宗旨。白
太傅。须要让居士一筹耳。其或未然。但看念佛者是
谁。行里坐里。一切事物里。只要看破此谁字。忽朝摸
著鼻孔。阿弥陀佛不向别求也。

旧冬承翰教。谓人生五十。不知性命所在。此为诚言。
非套子语也。当知。此事万劫难逢。千生罕遇。既知有
此关棙。若不发明。肯甘心耶。祖师答见性偈云。在眼
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又云。遍现该周
沙界。收摄在一微尘。大居士可将此偈细看一遍。眼
所见。耳所闻。不逐声色。毕竟是何物也。世人都被声
色所转。轮回六道。无有了期。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可
惊可怖。可惧可畏。如有智者。当于此著忙。世间功名
富贵。决定羁绊不得。何也。身非我有。况身外乎。看破
此境界。十二时中。深追力究。念念不移。决欲发明而
后巳。若能返照。直下无第二人。动转施为。无亏实相。
视生死如梦幻。观世界等空花。永嘉云。大千沙界海
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如此。做一个凡圣不拘底大
快活人。世间之乐事。百千万倍。胡足为比。他日向栖
凤岭头。拍掌一笑。何也。笑此老婆心葛藤语耳。

** 与余毓蟾郡丞

逢人即问。知居士贵恙未瘥。甚是挂意。良以。生此极
恶世界。有身即有苦。不待病时是苦。从少至壮。乃至
出仕做官。种种运为。莫不悉是苦境。公曾在苦中穿
下过来。何云今日方才是苦。要知法身苦不能及。劫
书(一)¶ 第 352b 页 X72-0352.png
火洞然。我土安隐。居士当确实正念。不以此苦退菩
提心。不以此苦生退堕心。当看此身。如弊垢衣。如梦
中像。生欢喜心。管他今日去。明日去。如船子和尚水
丧。降魔和尚火化。是谓之舍苦趋乐。如此拌得。寿亦
可延。病亦可愈。古云。外其身而身存。斯之谓也。纵是
便行当抚掌莞笑。做个倔强底汉子。使后人发心。不
可畏首缩项退他人信心。公之福也。我忝知识。不得
不尽情。向公道破。

** 与沈□□孝子

接来书。知居士操履不群。三十年前。酒色场中耽阁
半世。三十年后。始发清净心。看即肿即臭即烂。顿起
疑情。即陈眉公启迪也。余每看眉公书。似挫抑禅门。
此开示学者。又似傍禅家门户。孔子颜曾思孟。决无
此等语。此语似初心禅者口气。但使人在色身上作
活计。不能深入性地。何但死了便臭烂。即今色身。水
火稍不通流。即臭烂。又何足疑。闽僧又云。发毛爪齿
不知痛痒。此是简眉公脚迹走底汉子。即今幻妄色
身。还知痛痒么。烂坏底是甚么。临济大师云。赤肉团
上。有一无位真人。汝等诸人好看。又云。无位真人是
甚么乾屎橛。此是出生死底要津。断知解底利器。此
无位真人。还烂坏得么。一朝病来。手忙脚乱。便是认
定个色身。不肯放下。生平行履。总不究竟。正所谓担
佛傍家走。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居士将平生所知
所解底。尽情放下。但看个无位真人。是甚么乾屎橛。
书(一)¶ 第 352c 页 X72-0352.png
深追力究。顿发疑情。行里坐里。著衣吃饭里。只讨个
下落。忽朝打失鼻孔。始知烂坏臭烂底。是场笑具耳。
余普说板在苏州。是余生平行履。居士请一本。可以
坐进斯道。他日漆桶脱时。还几双草鞋钱未晚也。

** 与余文台居士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来谕最为肯綮。但要发明生死
二字。将此二字。做个贴肉汗衫。行住坐卧。看生从何
来。死从何去。或单提一句亦可。若一句上彻去。千句
万句。一时彻去。无边佛法。自然通晓。毗卢遮那佛。华
藏世界。悉自心受用。大小二藏。从自心流出。非外来
境也。心外既无境可得。生死二字安放甚处。居士决
明此事。但恁么看去。决不可图个小歇场。亦不可拨
弃世缘。守著静谧。亦不可从人语句上。生出解路。亦
不可作儱侗解会。自生满足想。只教生从何来一句
子。扑得粉碎。始是大安乐田地也。不然。尽是落草落
水。认著能讲能谈底。唤作一灵真性。正所谓认贼作
子。即今贵境。称善知识。指示于人。如是师。如是徒。以
燕石而宝之。以瓦砾而珍之。他时生死到来。自然七
颠八倒。胡思洞里閒神野鬼。搬弄将去。镬汤炉炭。剑
树刀山。饶他不得。为伊平日称口头快。便破佛毁法。
谤善知识。坑陷人家男女也。居士伹如贫衲所示。或
看禅关策进。博山警语。及径山回书。悉能助发机缘
也。

** 与吴观我太史(二)
书(一)¶ 第 353a 页 X72-0353.png

往返生生社。与居士清谈。将半月。如坐毗耶城。正所
谓彼上人者。难以詶对。然不二门向上。更有事在故。
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譬如入都城。四会之衢。
非行到。不能亲历诸境。嗟夫此道闭之久矣。投子远
录公。将五百馀载。其间提唱者。罕得其人。生死分中。
似不可以解心敌。如南岳见六祖。德山见龙潭。大有
样子。居士于此。但当尽心单提一句话头。孜孜不舍。
以期大悟。若彻见根源。即无明结使。不断而自消。根
识境缘。不澄而自殒。可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自不
与诸法门较优劣。纵不悟站定脚跟。终有到家日子。
如不信斯道。三阿僧祇劫。始能成就。古德云。拌此一
生乃至三生。必能打彻。岂欺我哉。如看一口气不来。
毕竟向甚么处去。此处字上要切要紧。切不可将经
书引證。如教中谓无去无来等。斯是毒药。不可沾著
一点。伹贵深追力究。决定要讨个下落。如前教乘中。
有相应法。急须吐却。或澄心瞑目。寂照相治。虚灵不
昧。观法无我。乃至究竟不即不离。及事事无碍等语。
在佛法中。谓之入理深谈。在参禅人分上。谓之野狐
涎。所以云。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居士不可不慎。
贫衲不得不尽情吐露也。

贫衲生少智慧。唯参究一念子盖切。今与居士。论及
宗乘中事。譬如居海者。不问江河淮泗。惟以海印印
之耳。所谓看话头。六代相传未之有。问答之际。一语
中放不过。便顿发疑情。如能大师问南岳。大有样子。
书(一)¶ 第 353b 页 X72-0353.png
自后诸家激励。皆曹溪一个印子上来。居士于此须
发起大信心。要彻生死。决从斯门而入。舍此别求。是
岐路。非禅门捷径。于此事上。决不可生疑。决不可以
教乘中印證。所云散位独头。倏起倏灭者。祇须切之
一字。是破意识利斧也。禅警语。大慧回书。禅关策进。
悉能助发。如参究一日。得一日实用。纵一生不明。亦
不妨具成佛作祖底基本。古所谓但办肯心。必不相
赚。承谕浮山圣道场处。自有天龙拥护。贫衲似不能
应命。山居人事丛杂。年腊渐长。兼以病魔日至。每欲
舍众入深山邃谷。以度馀年。说法境缘。付嘱于大地
有情。待时节发生耳。齐群玉居士。才发信心。须臾即
没。无奈死魔坏菩提心印。大可叹息。唯居士体认自
已本命元辰。莫管他世界成坏。永嘉云。大千沙界海
中沤。况沤中一邻虚起灭耶。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