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宗教答响一¶
宗教答响一¶ 第 316c 页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一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 宗教答响一

** 参悟品第一

刘胤平弘炳太史问。宗教二门是一是二。今云。参悟
是第一义。一切教乘。可尽废耶。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有不疑者。作何开发。终不悟者。作何究竟。又复一种
熟读公案。谬认当机。此云證否。更复教中多明了者。
此于悟门。为有差别。为无差别。

师云。释迦大师坐道场四十九载。末后拈花示众。故
有教外别传之旨。果教外别有传乎。宗乃教之纲。教
乃宗之目。举一纲则众目张。祗知理目。而不识其纲
者。是不知宗教之道合一之旨。所谓岐路中。又有岐
路也。肯就岐路。径循其纲者。诸教中皆有宗旨。得其
旨。则一言一字。皆最上之机。如不识其旨。泥于文字。
宗教答响一¶ 第 317a 页 X72-0317.png
则宗亦教矣。

华严经云。如日当空照。童稚闭其目。自言何不睹。多
闻亦如是。又云。如贫数他宝。自无半钱分。法华经云。
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贪著于名利。多游族姓家。
楞严经云。纵能宣说十二部经。不如一日脩无漏业。
圆觉经云。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将萤火
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此教自料拣。而不知宗者。在
人非在教也。良以教有千差。宗归一致。教在博通文
义。宗贵直下真参。博通非一日之功。真参无顷刻之
间。非一日之功。寻其流也。无顷刻之间。得其源也。寻
流而得其源者有之。得源而弃其流者亦有之。此又
在人不在教也。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又颂云。如世有良医。以妙药救病。诸佛亦如是。为物
说惟心。既是以心为宗。当勘破文字。楞严经云。圆明
了知。不因心念。大凡地前众生。日用中无非心念。如
不真参实究。其心念何能了之。动止思惟。莫非心念。
究竟坚固。终不得矣。是故当知。宗衍于教。一而二也。
教归于宗。二而一也。其真参实究捷经。名第一义。教
中具载。非废教也。高峰大师云。无量妙法门。参禅第
一义。若真狮子儿。不入他群队。法华未开口时。入无
量义定。无量义者。非第一而何。至舍利弗三请说法。
佛云。吾今为汝分别说法。文中云。一大事因缘。开示
悟入佛之知见。本文翻案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
能解。即此非思量九个字。作么生领会。若不真参实
宗教答响一¶ 第 317b 页 X72-0317.png
究。是谓入海算沙。非究竟也。繇此观之。教不可废。要
在得其纲领。果得其纲领。教则为指。为筏。为导引。为
开辟。为助缘。又安可废乎。

又谓。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有不疑者。作何开发。若果
为生死心切者。安得不疑。如不疑。是生死心不切耳。
如云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不究心时。被善
恶业牵引去。既不随善恶业牵引。毕竟向甚么处去。
既不知去处。安得不疑。如不疑者。是不堪共语人。又
何必别求开发耶。若果发真疑者。纵不悟。站定脚跟。
不起第二念。此即成佛作祖底基本。如别求究竟。即
非究竟也。熟读公案。谬认当机者。千圣出头。救渠不
得。安敢曰證。譬如平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非细事
也。近时妄称知识者。行棒行喝。入门便打。入门便骂。
不论初心晚进。妄立个门庭。皆是窃号之徒。鼓动学
者一片识心。妄兴问答。竖指擎拳。翻筋斗踢飞脚。大
似弄傀儡相似。使旁观者相袭成风。殊不知。古之所
是。今之所非。将来镬汤炉炭。决定少他不得。是谓之
善因恶果。良可痛欤。若于教中多明了者。与悟门中。
较其优劣。实霄坏也。虽不能与悟门较其优劣。而代
佛扬化。非世间功德之可比。书写读诵。尚不可思议。
况说法乎。此皆诣实之语。学者可善而择之。

** 净土品第二

问。念佛参禅。近分二帜。能兼修否。既云念佛。恐以观
门。为第一义。临终往生。作何指引。念时修观。作何摄
宗教答响一¶ 第 317c 页 X72-0317.png
受。

师云。禅净无二也。而机自二。初进者。似不可会通。当
求一门深入。如上帝都也。维扬至东兖亦到也。荆楚
至中州亦到也。岂以维扬会荆楚。为一道乎。若寻维
扬而会通荆楚。寻荆楚而会通维扬。岂但不能会通。
余恐头白齿黄。终滞于维扬荆楚。而不能到帝都也。
是故求一门深入。不可滞祖师权语。又不可滞抑扬
之说也。如永明料拣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无
禅有净土。十人九得度。此多于净土。非多于净土。是
扬教也。是适机也。永明意总不在此。若以此见永明。
是谓之痴人面前不得说梦。是谓之逻赃人吃棒也。
祖师亦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又云。念佛一声三日
漱口。祖师意总不在此。若以此见祖师。是谓之痴人
面前不得说梦。是谓之逻赃人吃棒也。然禅净二门。
非别立标帜。求一门深入者。似不得不二也。如会通
之说。亦权语耳。果发明大理。不妨念佛。世缘尚不碍
道。况念佛乎。浊界尚不碍生。况乐邦乎。如专意净土。
当发大心。其大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者不为自求
故。不为一人得生净土故。不为一人得成佛道故。如
上品上生章云。一者至诚心。起信论云直心。直心者
无委曲故。欲生净土。万牛而不可挽也。北宗云。直心
真实。菩提道场。又云。至诚为入道基本。六祖亦云。行
直不用参禅。亦此意也。二者深心。谓心与境冥。境与
神会。惟心惟境。而互摄互融。故云无边刹海自他不
宗教答响一¶ 第 318a 页 X72-0318.png
隔于毫端。故知十万亿刹之外。不出一心。果心外别
有净土耶。然行人念佛。正当发愿往生。不可执目前
净土。大方之家。安可滞一隅。谓之心净土净。正所谓
弃大海认浮沤为全潮者。不亦迷乎。云栖师翁云。执
事而背理。类蒙童读古圣之书。执理而背事。比贫士
获豪家之券。据此则多于事土。而略于理土。蒙童读
书。虽不解义。而终有开晓之时。贫士获劵。纵堆积如
山。终无管业之理。果将一句弥陀。念教不念自念。究
竟到一心不乱。则惟心之理。不言可喻。又何妨发愿
往生乎。净土诀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斯达惟
心之境。终日生而不妨无生。终日无生而不妨往生
也。又何况念空真念。生彻无生乎。

夫观门者。亦净土一义耳。据弥陀一经。祇教一心不
乱专持名号。虽言西方种种妙境。未明示其观相也。
无量寿经出十六种观门。首曰日轮悬鼓。乃至佛菩
萨。宝池楼阁。及花开九品。总杂等观。则随脩一观。即
得往生也。惟楞严经大势菩萨云。忆佛念佛。现前当
来必定见佛。忆者观也。此观念相继。自得心开。不待
往生。又不妨往生。亦摄念佛者往生。斯菩萨化仪。为
弥陀辅弼。自利利他。不妨兼举也。此净土一门。仗果
位中佛发大弘誓。广摄念佛行人。比于诸法门中。似
省力也。如单提一句弥陀。当以信行愿为资粮。信者
信自心有成佛底种子。信有弥陀可见。信有净土可
生。信我念佛将来毕竟见佛。毕竟成佛。更无疑虑也。
宗教答响一¶ 第 318b 页 X72-0318.png
行者念念无间。如人行路。直至到家乃可。愿者愿生
净土。将我念佛功德。发愿回向大地众生。同生净土。
同成佛道。斯亦菩提之心。比为巳生者。日劫相倍也。
祇念佛决得往生。况有果位中佛接引摄受耶。

** 止观品第三

问。止观二义。诸书备具。惟种种法繁漫难脩。有一二
门。当总持否。即如观持准提咒者。观镜观像。观诸梵
字。法更繁衍。以何为的。其不知者。误认假相。不宜摄
观。是耶非耶。

师云。恶世有情。生无慧目。从无始巳来。根本烦恼俱
生无明。从劫至劫。不能暂舍。其不思议熏。不思议变。
业转现识。发六粗境。招因带果。吸引众生。轮回世间。
生死相续。无有穷巳。所以诸佛世尊。以大慈故。缘于
众生。以大悲故。救于众生。险恶道中。为卫护。为导师。
苦海岸边。为援引。为舟筏。于黑暗长夜。为炬。为明。于
怠隋深坑。为警。为策。说浊边之过患。示净界之庄严。
演无量之法门。开三观之妙旨。单复圆脩。随机利钝。
但从一门深入。如登弥勒楼阁。诸门顿开。此止观一
法。是不可思议之要径也。智者大师云。止者乃伏结
之初门。观者是断惑之至要。止者则爱养心识之善
资。观者策发神解之妙术。止则禅定之胜因。观是智
慧之繇藉。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以此则知。
不脩止观法。无以成。自尚不利。云何利他。又当知。止
观摄一大藏教。一大藏教不出止观二法。若人精修
宗教答响一¶ 第 318c 页 X72-0318.png
止观。可谓寻流而得其源也。若修止观者。第一要三
归五戒。如增受菩萨戒者。其法最易成就。名上品行
人也。第二要持戒清净。无诸毁犯。第三要明信因果。
熟烂教乘。第四要忏悔巳作众恶。不更覆藏。第五要
发菩提心。永无退转。志求大乘。欲度人故。更当诃欲
澄心。止缘入观。又如智者大师云。方便行中。当具五
法。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故。欲得一切诸
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
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
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故。二者精进。坚持戒禁。
弃于五盖。(五盖者。一贪欲盖。即贪毒。二嗔盖。即嗔毒。三睡眠。四疑。此二法即痴毒。五掉悔。即是
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具八万四千恶法故)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
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道法。三者念。念世间
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
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
是为可贵。故名为念。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
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
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閒旷。
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
五者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
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
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
一心。据此则止观定慧。无不开发也。又当观诸法念
念不住。此名体真止。如上体真止。妄念不息。当返观
宗教答响一¶ 第 319a 页 X72-0319.png
所起之心。过去巳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
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
皆无。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
觉知念起。又观此心念。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
对。故有识生。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
生。伹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
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如更驰散。当以对治法治
之。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恚。界分别观
对治著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此不分别也。二者
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
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能
所双泯。斯即还源。此据智者小止观。略引之。倘遍修
者。当看全文。更有摩诃止观。具载藏乘。此不繁引。如
三观中随修一观。即摄诸观。既摄诸观。随修一观。即
名总持法门也。

如持准提咒者。当观诸法无性。蕴界无我。法界理成。
浑成一大圆镜智。又名一心。然后观镜。观像。观诸梵
字。如宝镜当台随念随现。似无繁衍。像现咒声。如空
谷响。应此为的也。其不知者。误认假相。当以前义导
之。如不摄观。虽持曰事。不名入理。当深思之。倘欲深
入法性。如显密圆通□法界观法。又不可不以彼为
的据。华严经云。若有欲识佛境界。标也。当净其意如
虚空。示也。远离妄想及诸取。止也。令心所向皆无碍。
观也。此四句。亦标示止观之大纲也。
宗教答响一¶ 第 319b 页 X72-0319.png

清凉大师疏云。听许说中分二。一诫识劝修。净意如
空。总以喻显。下二句别显。一离妄取。如彼净空无云
翳故。斯即真止。二触境无滞。如彼净空无障碍故。斯
即真观。此观不作意以照境。则所照无涯。此止体性
离而息妄。故诸取皆寂。斯则不拂不莹。而自净矣。无
净之净。则闇蹈佛境矣。此为心要。请后学思行。据清
凉深入止观法要修行者。如体会斯意。大得便宜也。

** 戒律品第四

问。念佛参禅。俱精戒律。诸如沙弥比丘等戒。断不宜
犯。律有明条。至有在家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发心持
戒。当受何品。恐于世缘不无干碍。作何通融。为广示
义。

师云。识心炽盛。犹如奔马。无暂停息。造诸恶业。遍法
界故。凡欲修行。翻前恶境。并起善心。其断恶修善。以
戒为基本。若无戒律。一切善法。悉无以成。南山大师
云。戒德难思。冠超众象。为五乘之轨道。实三宝之舟
航。禅定智慧。以戒为基。菩提涅槃。以戒为本。发趣万
行。戒为宗主。戒为却恶之前阵。戒为入道之初章。譬
如世间造楼阁相似。必先造其基址。若无基址。徒架
虚空。必不能成就也。

遗教经云。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如贫
人得宝。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若人能持净戒。则诸善
功德。皆悉能生。是故修道者。当持净戒。东坡云。禅律
并行。不相留碍。如念佛无戒。有慧无福。纵得为人。福
宗教答响一¶ 第 319c 页 X72-0319.png
慧浅薄。轮回诸有。亦未可知。参禅不持戒者。斯谓之
狂人。将持戒束身。藉以口实。以祖师门下破执之谈。
都作个实法会去。殊不知。洗钵水倾地。亦施主物。犹
为过犯。况其他乎。清凉大师九岁出家。十一岁背通
三岁。十四岁发明南宗大理。犹以十戒严身。六祖亲
传衣钵。亦登坛受戒。是故当深信戒法。疾得出世。华
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若不信戒。而得禅定。而明
佛理。无有是处。是知必发信心。乃能得戒。如得戒者。
世出世法。悉皆成就。故云庄严法身。戒为璎珞。破除
热恼。戒作清凉。戒经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
尘菩萨众。繇是成正觉。尼乾子经云。如来功德身。以
受戒为本。若不受戒。尚不能得疥癞野干之身。况功
德法身耶。然戒有多种。五戒八戒名近住解脱。又名
近事戒。为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受此二戒。以亲近出
家二众故。沙弥受十戒。为策进心行故。二百五十戒
名别相解脱。谓条相多故。若受此戒。但超小乘阿罗
汉果。不得常住佛性。广化众生。如菩萨三聚净戒。若
受之者。报圆佛果。相好无边。三达五眼。十力无畏。一
切功德。无不具足。斯戒具权实二门。以五戒八戒谓
之权。三聚净戒谓之实。权无实而不名权。实无权而
不名实。如在家居士。初入门者。当以五戒导之。此五
戒者。在儒名五常。在释名五戒。乃名别体同。故曰仁
者不杀。义者不盗。礼者不邪淫。信者不妄语。智者不
饮酒。佛言。五戒不持。人天路绝。宋儒云。天堂有君子
宗教答响一¶ 第 320a 页 X72-0320.png
登。地狱有小人入。其君子小人。贵有常理。不在衣冠
也。如位执权衡秦桧李林甫之类。皆曰小人。贩夫灶
妇果具常理。名曰君子。又不可执有常理。而不受五
戒。如不受五戒者。虽念佛参禅。止名白衣。不名法子。
若坚持五种净戒。念佛一声。则灭无量罪。参禅一日。
则开无量慧门也。又有一等。尘缘纷杂。婚嫁之间。未
能圆备于此五戒。似未能全持者。先以戒杀一戒。为
之初因。次以八关斋。为之增长。八关者。谓立春。春分。
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八日精持八戒。五
戒外加不著香花鬘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故往观
听。不坐高广大床。此名八关。更加过午不食。谓之斋
也。以此植因。待世缘稍脱。必欲常持五戒。或增上菩
萨戒者。为之极善。念佛必超常寂光土。上品上生。或
顿悟自心。报圆佛果也。良以尘缘间隔。有在家出家。
要知了生死入佛乘。僧俗一致。何分别之有也。是故
当发大心。以期出世。幸勿以世缘。汩没甘心下贱。宿
门外草庵也。大心者。必欲成就三聚净戒故。三聚者。
一者誓断一切恶。所谓淫杀盗妄。身口非为。一切过
失。皆悉止断。因断成功。名为断德。将来果上證法身
佛。二者誓修一切善。所谓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习行
方便。无善不修。善繇智修。因善成功。名为智德。将来
果上證报身佛。三者誓度一切众生。前之二愿。是自
利行。今者普度含识。皆悉令得无上佛果菩提。是利
他行。以恩及物。名为恩德。将来果上證应身佛。又当
宗教答响一¶ 第 320b 页 X72-0320.png
缘境发心。同虚空量故。心缘于境。境从心现。境即戒
体。体即戒因。以体起用。方发无作。到此则无持戒之
名。又安有犯。故云。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到此不持
不犯。非初学者所及。如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便
初心开发慧命。更为稳便也。

** 布施品第五

问。布施一门为六度首。金刚经云。不住于相。此最胜
义。又复破除悭贪种子。或复不能随心如愿。广作功
德。量力而行。非悭惜耶。

师云。观心如幻。观法亦然。四大假缘。无实主宰。身心
尚不我有。况身外乎。良以世人认定个色身。坚著我
相。贪图利乐。资养无明。长悭贪业。从劫至劫。不能暂
舍。纵其贪染。吸引众生。堕于地狱。即此贪心本无休
止。故地狱有不息之机。因果历然。深为可惧。若是智
者。肯以有限之身。造无穷之业耶。是故诸菩萨藉此
而行妙行。破众生悭业。无有穷巳。般若云。若菩萨住
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不住法
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故诸菩
萨。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无尽施。无厌施。从劫至
劫。广行妙行。圆满菩提。内施者。舍头目髓脑。如弃涕
唾。外施者。国城妻子。象马七珍。内外施者。施上二种。
无所吝惜。无尽施者。施心不竭。无满足故。无厌施者。
心无疲倦。常精进故。此菩萨达诸法性本来空寂。非
内非外。内外搜求。本无所有。内不见有能施之人。外
宗教答响一¶ 第 320c 页 X72-0320.png
不见有所施之物。无施者。无受者。三轮体空。以此妙
慧而行布施。然后为一切有情。说诸妙法。利益众生。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诸布施中。法布施最。华严十行
品中。功德林菩萨。说十种布施。文云。佛子。何等为菩
萨摩诃萨施藏。此菩萨行十种施。所谓分减施。竭尽
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
究意施。分减施者。谓菩萨禀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
美味。先与众生。然后方食。若受食时。预作念言。施自
身中八万四千尸虫等。又以此食。惠施众生。愿我于
身永断贪著。是名分减施。竭尽施者。饮食香华。资生
之具。一切皆舍。乃至尽命。亦无所吝。是名竭尽施。内
施者。谓菩萨年方少盛。端正美好。乃至头目髓脑。以
济众生。念巳施之。心无所悔。是名内施。外施者。名华
上服乃至王位。我今宜应随彼所求。充满其意。即便
与之。是名外施。内外施者。如上所说。悉皆施之。是名
内外施。一切施者。假使十方人来求上所欲。悉皆施
与。是名一切施。过去施者。闻过去诸佛菩萨所有功
德。闻巳不著。了达非有。不起分别。不贪不味。亦不求
取。无所依倚。见法如梦。无有坚固。但为教化所著众
生。成熟佛法。而为演说。又复观察过去诸佛。十方推
求。都不可得。作是念巳。于过去法。毕竟皆舍。是名过
去施。未来施。谓此菩萨闻未来诸佛之所脩行。了达
有非。不取于相。乃至作念。若法非有。不可不舍。是名
未来施。现在施者。谓此菩萨闻诸天乃至声闻缘觉
宗教答响一¶ 第 321a 页 X72-0321.png
具足功德。其心不迷。无有贪著。又观诸行。如梦不实。
为令众生舍离恶趣。心无分别。修菩萨道。成就佛法。
而为开演。是名现在施。究竟施者。谓诸菩萨舍一切
所有。满足众生巳。然后开导一切众生。令于众生不
生贪爱。悉得成就清净智身。是名究竟施。此名施藏。
是得忍菩萨所行妙行。非初心者能行。凡在有情分
中。不可不知。不可不学。不可不行。但功力不及。当随
分行之。如一色一香一抟之食。悉名布施。增而广之。
有所馀畜。悉行布施。成解脱心。破悭贪业。不可以小
善小施而不行也。如不行者。则失无量利益。又施者
心有优劣。教中载。一长者施一槟榔。与病僧。得九十
一劫如意报。贫妇施一衣。现感王兴供养。此谓之施
心胜故。田亦胜故。田有二种。一者敬田。二者悲田。敬
田者。供养三宝。国主天地。及父母师僧。人所易发。凡
诸所有。不生吝惜。于有情分中。则生分别矣。二者悲
田。见病者。老者。贫穷者。残疾者。乃至负命之者。当起
同体大悲。资其所欲。而行布施。谓之悲田。其福胜故。
用此幻化之财。作真实无相功德。以世间利乐千分
万分。百千万亿分。不足为比也。其或有无厌之求者。
不与者不得罪。何以故。纵彼贪心。陷彼慧命故。又或
自身本无所有。而区区乞醯于邻里者。似不可以布
施解脱之心。而较其优劣也。大凡施者当随分。而无
吝心。体上三轮空意。及菩萨无尽藏施。成就檀波罗
密门。又不可不学也。
宗教答响一¶ 第 321b 页 X72-0321.png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