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854-05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识遗卷六        宋 罗璧 撰
  阙疑        读书致用
  先天太极一理    蜡腊异祭
  井田        牛耕
  卜决疑       佛入中国
  豚犬斥子      迂阔
  祭求阴阳      周公瑾
卷六 第 1b 页 WYG0854-0571b.png
  司马懿       事非智力所及
  史记世系
   阙疑
宋儒释经高出前古者以不袭汉晋以来训诂旧脚迹
及溺于谶纬巫怪之说考其同异正其讹缪析之以理
然亦有过处寥寥千古焚于秦杂于汉所谓六经多未
全之书是也而必證三代之是则几于凿独朱文公尝
著阙疑之说盖夫子作经赞易自伏羲而下序书自尧
卷六 第 2a 页 WYG0854-0571c.png
舜而下删诗自汤文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南陔白/华孝子)
(之诗华黍崇丘由庚由仪岁丰之诗/有其义而亡其辞汉儒皆阙不录)典有五而逸其三
坟有三而不存其一皆就其可知者录之左氏志怪颇
多春秋关于人事则书论语弟子记善言于鬼神曰敬
远又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于死生曰未知生焉知死
与夫罕言命凡茫昧不可知者不究论也子贡号明敏
而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皆不以臆说
强通为学颜闵圣门高弟可法于后世只是不迁怒不
卷六 第 2b 页 WYG0854-0571d.png
贰过箪瓢陋巷不改其乐与不间于父母昆弟之言非
是常人全所不能者故圣人训戒有多闻阙疑不知为
不知论皆晓人以平实之学孟子七篇之书虽多援古
而述尧舜之道曰孝弟而已正救齐梁不出仁义二字
及论古制则但举其概滕问井地曰此其大略也北宫
锜问周室班爵禄曰其详不可得而闻论诗曰以意逆
志论书曰吾于武城取二三策皆就其可据信者述之
所以诏万古为法言史记汉儒采取于坑焚之后缪妄
卷六 第 3a 页 WYG0854-0572a.png
固多然疑而未定辞例曰盖曰或如舜葬苍梧盖三妃
未之从也周公盖祔孔子盖寝疾七日而没(易系十三/卦制作皆)
(云盖取诸某卦孝经论天子诸侯之孝皆曰盖至士庶/人之孝独指之曰此释者例谓盖为疑辞刘昡曰盖犹)
(梗槩也刘欣曰盖者不终尽之辞皇/甫侃曰盖者略陈如此未能究竟也)鲁人或谓之齐衰
或曰大功诵可也之类皆疑辞缘周衰礼坏杂以诸侯
僭制故耳目近事亦不敢指的为论而况妙出人事之
外者乎后之学者穷天地索鬼神辨风霆訾古始皆未
达圣人阙疑之旨也庄子曰天地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卷六 第 3b 页 WYG0854-0572b.png
邹衍著书推天地未生及海外山川之事扬子云曰迂
而不信司马公辟后生为学便高谈性命欧阳子曰君
子之学不穷远以为能而阙所不知慎所傅之惑世也
朱文公于易有疑亦谓上无关于义理之本原下无资
于人事之训戒何必苦心极力以求之斯言足警谈玄
索怪者矣
   读书致用
胡致堂曰人主读书与经生学士异经生学士则尚辩
卷六 第 4a 页 WYG0854-0572c.png
疑解惑使传授不差人主之书则在致用然天生人才
以维斯世读书致用不特人主当然圣贤述经之精义
无非鸣道之大略扬子云曰学行之上也又曰君子事
之为尚古人之学无所不讲圣门弟子必以四代礼乐
论学诗必责其使于四方而专对称许子路冉求各曰
从政周礼六德六行外曰六艺伊尹乐尧舜之道曰尧
舜君民(先儒说伊尹乐尧舜之道曰钦明文思温恭允/塞道之体也明德亲民恊和万邦平章百姓道)
(之用也凡尧舜所以治唐虞者尹耕莘时尽讲究来故/出便能以天下自仕升于之举则兵法具学王临川谓)
卷六 第 4b 页 WYG0854-0572d.png
(古者庠序之教兴礼乐政刑士素讲其精故皆足为天/下国家用苟不可用天下国家者不教也如射御亦男)
(子事苟无疾病无有去射不学者也故学校以射祭祀/以射宾客以射凡礼乐俱寓以射故居以为大卿出则)
(将大军比闾族党之师皆伍两卒旅之师后世惟以为/无赖者之任而学士大夫轻訾之乃弊精神于课试文)
(章及𨽻于仕始卒然责以天下之事故平日之教祗以/坏事慈溪学记又谓古乡射饮酒合乐尊贤劳农囚馘)
(等事皆寓之学亦是平日习士以/政裕他日之用不待以政学也)又尝推之咎夔稷契
生文字仅有之世虽无书可读而尧舜稽古皆以名言
善行为万世法程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则其书非直言
语也张子房圯上一编颠嬴蹶项诸葛孔明读书但观
卷六 第 5a 页 WYG0854-0573a.png
大旨马伏波少受诗不能守章句陶渊明读书不求甚
解隋苏威曰读孝经足以立身治国而数君立节皆不
同宋赵普二代相业各用论语之半盖昔贤各知用书
之要不在徒为章句也故学贵知要不在贪多用贵适
时不专泥古然后为善读书论语说安昌侯张禹持禄
保位中庸称天下胡公乃后世托经文奸庄子所以有
诗书发冢之议也若近时理学诸贤于心性切切究论
又未免有刍狗事为之弊倘不经世与记诵词章均为
卷六 第 5b 页 WYG0854-0573b.png
无补故书益多效益寡
   先天太极一理
先天图总六十四卦为一圆图先儒以为心法也玩图
当自心始图中心白太极也其外左阳画三十二右阴
为三十二两仪也又其外十六阳十六阴相错为四四
象也又其外八阴八阳相错为八八卦也又其外八分
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而卦备
图成矣明道谓加一倍法者此也朱文公谓本是小变
卷六 第 6a 页 WYG0854-0573c.png
成大到那大处又变成小小变成大者中心白圈积成
大圆图是也大又变成小者图成而六十四卦备一卦
只管一事是也故曰只是个盈亏消息之理小则必大
大则复小也康节玩图每事怕太盛直看得此理透濂
溪图太极只是散布先天图法明此理其上白圈先天
中心太极也其次黑白相错一圈白阳动黑阴静两仪
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曰动静互根成四象也又其次
木金水火土各以圈布曰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者坎离
卷六 第 6b 页 WYG0854-0573d.png
震兑包乾坤艮巽而成八卦也其下二圈乾道成男坤
道成女万物化生者八卦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
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各正性命之象也先天图是会万
为一太极图是散一为万是或一理也周子察先天精
故图太极妙近时兴国冯亿可说二图最明其辞曰先
天图心学也太极图性学也先天图总万为一以为天
地造化万物万事皆主于心太极图散一为万以为天
地造化万物万事皆摄于理惟其总万为一也故两仪
卷六 第 7a 页 WYG0854-0574a.png
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统体一太极其在人则心之谓也
所谓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是也惟其散
一于万也故二气五行乾男坤女万物化生物具一太
极其在人则性之谓也所谓天下无外性之理而性无
不在是也然而心外无性性外无心是或一道也是故
理无与于象而观象则可以明理所以有贵于图也先
天图之为象也如众星之丽于天而共辰也如三十六
辐之周于轮而凑毂也如万矢之围的也如群材之聚
卷六 第 7b 页 WYG0854-0574b.png
于根万而一也太极图之为象也如木之根而干干而
枝枝而叶也如水之源而𣲖𣲖而流流而委也一而万
也人能观先天图之为象而得此心之所以为心则居
中而运四旁处静而制群动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
之生在彼而乾坎坤离震艮兑巽之体在我所谓天地
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此心之为也人
能观太极图之为象而得此性之所以为性则无有不
备无有不善无物不具无时不然阴阳五行万物万事
卷六 第 8a 页 WYG0854-0574c.png
虽纷纭乎无穷而健顺五常人伦事物之理莫不为之
管摄所谓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
此性之为也二图该说心性理既明备图亦粲然冯名
亿可兄弟皆第进士开庆已未悉戕于兵云
   蜡腊异祭
史记秦惠文王十年初腊郑康成蔡邕因谓腊即周蜡
祭和岘亦曰蜡者腊之别名余考玉烛宝典云腊祭先
祖蜡报百神则蜡与腊异蜡祭因飨农以终岁勤动而
卷六 第 8b 页 WYG0854-0574d.png
息之也腊者猎也猎取禽兽祭先祖重本始也二祭寓
意不同所以腊于庙蜡于郊唐贞观初丑蜡百神卯祭
社稷辰腊宗庙开元定礼始蜡腊同日宋初蜡腊犹分
其后依和岘议三祭同用戌日岂以先秦无腊准古只
尝蜡一祭乎
   井田
周末开阡陌罪商鞅又谓秦并天下李斯尽坏六国井
制然鞅特秦一国之佐尔而鲁税仓亩郑丘赋滕使毕
卷六 第 9a 页 WYG0854-0575a.png
战问井制孟子说齐梁制民之产则诸国井制俱紊难
专罪鞅也其实尽坏又不起斯也近代儒先如伊川横
渠皆尝有志井田然叶水心谓其法繁密非一世可行
自黄帝至成周封建制定诸侯皆家传世守畎浍沟洫
民守而田之故历唐虞三代如一日后世郡县制行吏
且数易井制能一朝定乎(孟子言夏五十而贡殷七十/而助周百亩而彻皆什一也)
(朱文公谓先王疆理天下畎浍沟洫具有成制若五十/更为七十七十更为百亩则古制尽废岂不劳扰故疑)
(孟子言难拘又况地有肥瘠不等倘一拘于五十/七十百亩阔狭定制岂不偏颇或古人别有权衡)又上
卷六 第 9b 页 WYG0854-0575b.png
古田在官今行井制须夺民田归官然后贫富可均人
情能保不骚然乎兼畎遂沟洫环田为之地之不得耕
者甚众今世大陂长堰因高为原视便潴蓄波及千顷
较彼不为徒劳乎上古生齿未繁计口授田犹或可给
后世生齿日众设遇歉岁官发既空私廪亦尽啼饥犹自
不免在官之田能遍给乎按今中原陆田居多详禹贡
除荆扬外无非陆田冀曰厥土白壤兖曰厥土黑坟青
曰厥土白坟徐曰厥土赤埴坟豫曰厥土惟壤下土坟
卷六 第 10a 页 WYG0854-0575c.png
垆梁曰厥土青黎雍曰厥土黄壤独荆扬曰厥土惟涂
泥释壤者曰土无块释坟者曰起曰肥则七州土皆高
肥独荆扬涂泥可为水田又参经言黍稷多于禾稼兵
食俸给例以粟计周礼职方氏别九州亦荆扬专言稻
馀州别诸种色则中原水田无几盖异荆扬而禹贡一
书千古地理之證也但沟遂浍洫费地既多致水又劳
不知古人何乐此也想明井画外因旱备尔
   牛耕
卷六 第 10b 页 WYG0854-0575d.png
古以牛引重任载次则供祀六经载祀外无言牛服耕
者周礼牛人掌养公牛以待国之政令曰享牛求牛膳
牛犒牛奠牛兵车之牛亦不及耕盖古人尚耦耕耦者
人力两相佐助共发地通畎亩长沮桀溺耦而耕诗曰
十千维耦千耦其耘礼曰以岁时合耦于锄贾公彦礼
疏谓教民牛耕自汉赵过始按过为搜粟都尉创代田
之法始言用耦犁二牛三人但余考孔门弟子冉伯牛
司马牛皆名耕以牛释耕周末已然似不始汉也
卷六 第 11a 页 WYG0854-0576a.png
   卜决疑
近代工易者三家而各不同康节易主数伊川易主理
晦庵易主卜筮易经羲文周孔四大圣之笔后世阴阳
占验之书有易似者哉三代而上事之神者一倚卜而
亦不专徇焉舜传位于禹首曰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
孔氏释志定然后卜故必朕志先定询谋佥同然后曰
鬼神其依龟筮恊从洪范言龟从筮从必曰卿士从庶
民从又曰谋及乃心谋及卿士是人已之意见合复假
卷六 第 11b 页 WYG0854-0576b.png
卜筮断之乃古人审重之至也周公都洛决择于瀍涧
东西亦是宅中之志素定而瀍涧东西则审尔卫文徙
楚丘升望降观始曰卜云其吉皆非卜而后居也所以
卜但曰决疑庄子史记述蓍龟之神皆数百言至备述
见梦元王之事而庄记仲尼之言曰神龟能梦于元王
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无遗策而不能避
刳肠之患如是则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其神龟无
几矣汉武尝聚占家问某日可娶妇五行家曰可堪舆
卷六 第 12a 页 WYG0854-0576c.png
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
天人家曰小吉大乙家曰大吉辩讼不决至以状闻吁
已见人谋之不详而欲一倚占候鲜不惑此褚先生所
以拳拳于日者傅也
   佛入中国
后汉西域传云明帝时佛始入中国按汉武故事昆邪
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武帝置之甘
泉宫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帝使依其国俗祀之又
卷六 第 12b 页 WYG0854-0576d.png
时作昆明池掘得黑灰东方朔曰可问西域道人则前
汉时佛流中国矣况帝事四夷枸酱竹杖犹入玉府又
方事神仙佛以超度为术张骞等肯贱佛书乎刘向列
仙传序言仙者一百四十六人而七十四人见佛经向
成哀时人其言如此则前汉有佛经矣向又曰余览载
籍往见有经洪庆善因言周时久流释典按列子仲尼
篇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详禦寇郑人在孔子后孟子
先其时已说西方圣人则佛传中国晚周也就后汉言
卷六 第 13a 页 WYG0854-0577a.png
之光武闭玉门谢西域佛岂有不通者何必待明帝迎
而后有耶通鉴著其始于明帝盖本西域传岂以帝者
尚佛自明帝始固特本西域传表之耶
   豚犬斥子
豚犬斥子详语意疑贱之之称按二字出越语范蠡欲
速报吴使国民众多令国人女子十七不嫁丈夫二十
不娶皆罪父母生丈夫与酒三壶犬一生女子与酒一
壶豚一盖幼之之事论语六尺之孤周礼国中七尺野
卷六 第 13b 页 WYG0854-0577b.png
外六尺皆不从征亦谓幼者六尺年十六七尺年二十

   迂阔
田文以鸡鸣狗盗之客脱一时之急苏氏谓道德礼义
之士则能救之于未危无用于客也盖六经道制治于
未乱隆古君臣崇礼尚义思患预防所讲明所设施动
为久长远大之图无急利近功之意凡逆节乱萌窒之
平居不待著而为之地故治安长保后世务求近效旁
卷六 第 14a 页 WYG0854-0577c.png
蹊捷出行险侥倖幸而集事则曰吾不假彼之深谋远
计而功业以就不知一有疏虞横溃四出而不可支此
叔世所以乱日多而治日少也儒本六经言往往张皇
于安平之日及事至而为之图必推迹祸原乱夲之所
在察其端萌而图之而舍经行权又所不屑故见儒之
迂阔乃大远之谋谟深长之思虑也余谓时君世主仓
卒名知务者閒暇多迂阔儒者仓卒似迂阔而閒暇则
知务也
卷六 第 14b 页 WYG0854-0577d.png
   祭求阴阳
祭与际同人与神接际也人死魂气归天属阳体魄入
地属阴故祭所以求诸阴阳也古人灌用郁鬯按郁鬯
香草以鬯酿酒加郁和之酌则酒气氛氲上下求死者
于阳也灌之地求死者于阴也祭者无所不用其情或
死者之可格也殷人求诸阳用声乐周人求诸阴用郁
灌乐为阳礼为阴也程泰之衍繁露谓秦汉以前五岭
未通祭用郁鬯(王度记云天子鬯诸侯蕙/大夫芝兰士萧庶人艾)五岭通旃檀
卷六 第 15a 页 WYG0854-0578a.png
之类行上国郁鬯遂废然则今神事尚香火求诸阳也
尔雅祭天燔柴祭地瘗埋与夫日食击鼓雩舞女巫皆
随阴阳施之郑玄释禋曰烟亦以气上通也
   周公瑾
周瑜事吴世第以赤壁战奇之余按三国与权颉颃者
曹操刘备二人而皆入瑜计度中方刘备依权瑜请徙
备置吴宫馆女色以豢之分关张各一方以事攻战临
死又表权曰刘备寄寓有似养虎而权不从曹操赤壁
卷六 第 15b 页 WYG0854-0578b.png
败还瑜说权取蜀结韩逐马超于关中睨操后还据襄
阳䠞操北方可图也权亦不从二说皆中曹刘肯綮使
权从之更假瑜以年功业当超赤壁数倍备之帝操之
篡可复许乎瑜捷赤壁年二十四死才二十六此虽夭
死则亦足矣
   司马懿
诸葛孔明司马仲达相际一时孔明前后六出伐魏而
仲达不敢西向发一矢孔明用草创仅存之蜀而仲达
卷六 第 16a 页 WYG0854-0578c.png
抚操丕积强之魏人才不待较而知矣然尝闻石埭其
令君曰仲达谲虽不如孔明正而仲达高于料敌斜谷
之役懿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兵众依山而东如西
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已而亮果登原遂以败闻亮遣
使至懿营懿不问军事闻使言亮日食三四升罚二十
以上皆亲览懿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已而
亮果卒相持既久懿知亮锐于一战但坚垒困亮虽遗
巾帼而不辱且谲为辛毗制已不露怯战之机使亮堂
卷六 第 16b 页 WYG0854-0578d.png
堂之阵更无所施李左车之策不行于当日之陈馀而
行于异时之司马懿谓懿不智可乎及亮以丧归懿按
行亮之营垒曰天下奇才也亦有为而发时有所忌者
在行懿谓孔明如此奇才尚困于我彼不逮孔明者当
如何盖借此形彼也凡此皆仲达谲处史未究见故没
不书石埭读书最慱奥僻无不搜根未叩所忌为谁
   事非智力所及
东坡叙两汉之变曰高帝平天下所忧者韩彭英卢而
卷六 第 17a 页 WYG0854-0579a.png
巳四王相继仆灭及吕氏之祸则由后族吕氏既灭而
吴楚之忧几至亡国方韩彭吕氏之祸惟恐同姓之不
蕃昌也至其为变则又过于异姓文景之世以为诸侯
破弱则汉可百世无忧至武帝诸侯之难已衰匈奴之
患方炽又以为天下之忧止此矣及昭宣元成之世诸
侯既无足忧丐奴又已臣事于汉然卒至于中绝不救
则所不虑之王氏也世祖既立上惩韩彭之难中监七
国之变下悼王氏之祸于是尽侯诸将不任以事裁减
卷六 第 17b 页 WYG0854-0579b.png
同姓之封黜削王公之权以为前世之弊尽去矣及其
衰也宦官之权盛党锢之祸起士大夫相与游谈以为
一日诛宦者解党锢则天下犹可以无事于是外召诸
将诛宦官无遗类而董卓曹操因以亡汉所忧者凡六
变而乱与亡辄出于其所不忧数语尽汉曲折余尝因
是合古今世变论之秦革封建限匈奴焚诗书虑至悉
矣而祸反出于揭竿之戍卒魏制母后不得临朝禁御
诸王有同奴𨽻而奸臣窃鼎历晋隋如出一辙唐惩安
卷六 第 18a 页 WYG0854-0579c.png
史之乱倚重藩镇而藩镇卒为祸胎宋惩五代之弊削
弱诸侯而前后两团北狩由此观之天下事殆非智力
所及也
   史记世系
子由古史讥司马迁史记轻信而疏略今以所纪世系
求之其言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
生敬康敬康生勾望勾望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
舜自黄帝至舜凡九世及叙禹系曰黄帝生昌意昌意
卷六 第 18b 页 WYG0854-0579d.png
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去黄帝止五世禹继舜兴何舜
远而禹近也叙黄帝至汤凡十七世汤至纣又二十九
世通四十八世而叙黄帝至武王但十九世武王后汤
六百年兴去黄帝乃止二十世何纣远而武近也后之
论世系者多本史记殆未考迁之缪也
 
 
 识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