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468-04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
            唐 李吉甫 撰
  江南道
越州(会稽都督府/)
  (开元户十万七千六百四十五/元和户二万六百八十五) (乡二百一十五/乡一百四十)
  今为浙东观察使理所(管越州婺州衢州处州温/州台州明州 管县三十)
  (七/) (都管户十万四千三百六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468-0443b.png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越周礼吴越星纪之分夏少
康封少子无馀以奉禹祀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于兹
矣后代句践称王与吴王阖闾战败之槜(音/醉)(故城在/今嘉兴)
(县南三/十七里)夫差立句践复伐吴灭之并其地遂渡淮迁都
琅邪朝贡周周锡命为伯至六代王无彊为楚所灭秦
以其地并吴立为会稽郡后汉顺帝时阳羡令周喜上
书以吴越二国周旋一万一千里以浙江山川险绝求
得分置遂分浙江以西为吴郡东为会稽郡自晋至陈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468-0444a.png
又于此置东剔州隋平陈改东剔州为吴州大业元年
改为越州武德四年讨平李子通置越州总管六年陷
辅公祏七年平定公祏改总管为都督
州境(东西六百二十八里/南北三百六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五百三十里/西北至东都二千六百七十里)
  (东至明州二百七十五里里/东南至台州四百七十五)
  (西南至婺州三百九十里/西北至杭州一百四十里)
贡赋(开元贡/ 赋) (甘橘/纻布) (甘蔗/) (葛根/) (石蜜/) (交梭/)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468-0444b.png
  (自贞元以后凡贡之外别进异文吴绫及花鼓歇/单丝吴纱吴朱纱等织丽之物凡数十品 案前)
  (此惟同州泽州怀州襄州唐州随州房州利州凤/州常州苏州杭州湖州睦州兼载开元元和贡又)
  (惟润州与此越州论及贞元以后进奉其他府州/仅载开元贡稽之杜佑通典所列开元天宝时诸)
  (郡常贡名目亦不尽同当是傅写既多缺佚复/有舛讹今参校各本不异悉仍其旧附识于此)
 管县七
  会稽 山阴 诸暨 馀姚 萧山 上虞
  剡
会稽县(望郭下/)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468-0444c.png
山阴越之前故灵文国也秦立以为会稽山阴汉初为
都尉隋平陈改山阴为会稽县皇朝因之吴越春秋云
禹巡行天下会计修国之道因以会计名山仍为地号
宋略云会稽山阴编户三万号为天下繁剧
重山大夫种葬处
会稽山在州东南二十里
兰亭山在州西南一十一里
大海在州东四十里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468-0444d.png
镜湖后汉永和五年太守冯臻创立在会稽山阴两县
界筑塘蓄水水高丈馀田又高海丈馀若水少则泄湖
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所以无凶年堤塘
周回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顷
山阴县(望/)
山阴县秦旧地也隋改为会稽垂拱二年又割会稽西
界别置山阴大历二年刺史薛兼训奏省山阴并会稽
七年刺史刘少游又奏置今复并入会稽(案傅写各本/以此五十八)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468-0445a.png
(字错置前以会稽名山仍为地号之下而别标同/会稽三字于此今就丈义参合各县叙例移正)
诸暨县(望东北至州一百四十四里/)
秦旧县也界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越王允常所居
鸟带山在县北五十里出紫石英
馀姚县(𦂳西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
本汉旧县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曰馀姚隋平
陈废武德四年复立仍置姚州七年废州
四明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468-0445b.png
大海在县北三十里
萧山县(紧东北至州一百里/)
本曰馀暨吴王弟夫槩邑吴大帝改曰萧山以县西一
里萧山为名
浙江在县西二十五里
浦阳江在县南一十五里
上虞县(上西至州九十六里/)
故城西枕上虞江(案上虞本汉/旧县此未详)隋平陈废贞元元年刺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468-0445c.png
史王密复奏置
上虞江在今县西二十八里
剡县(望西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
汉旧县故城在今县理西南一十二里吴智高为令移
理今所隋末陷于李子通武德中以县为嵊州六年废
州县依旧
天姥山在县南八里
剡溪山县西南北流入上虞县界为上虞江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468-0445d.png
婺州(东阳上/)
  (开元户九万九千四百九/元和户四万八千三十六) (乡一百九十八/乡二百)
禹贡剔州之域春秋时为越之西界秦属会稽郡今之
州界分得会稽郡之乌伤太末二县之地本会稽西部
尝置都尉孙皓始分会稽置东阳郡陈武帝置缙州隋
开皇九年平陈置婺州盖取其地于天文为婺女之分
野隋氏丧乱陷于寇境武德四年讨平李子通置婺州
六年辅公祏叛州又陷没七年平定公祏仍置婺州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468-0446a.png
州境(东西三百三里六里/南北四百五十)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九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三十五里)
  (东南至处州二百六十里/西至衢州一百九十里)
  (正北微东至越州三百九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正北微西至睦州一百六十里)
贡赋(开元贡/ 赋) (藤纱/纻布)
  (元和贡/) (纤纩/) (白藤细纸/)
 管县七
  金华 义乌 永康 东阳 兰溪 武义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468-0446b.png
  浦阳
金华县(望郭下/)
本汉乌伤县地献帝初平二年分乌伤置长山县属会
稽郡隋平陈改为吴宁县十二年又改为东阳县十八
年又改为金华县其长山一名金华故取名焉
东阳江有二源一南自永康县界流入一东自义乌县
界流入至县界南合为一谓之东阳江
金华山在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处出龙须草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468-0446c.png
义乌县(紧西南至州一百五十一里/)
本秦乌伤县也孝子颜乌将葬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
伤时以为纯孝所感乃于其处立县曰乌伤武德四年
于县置绸州县属焉又改乌伤为义乌
永康县(望西北至州一百九里/)
本汉乌伤县地吴大帝分乌伤之南界置隋废武德四
年于县置丽州八年废州县属婺州
东阳县(望西至州一百五十里/)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468-0446d.png
本汉乌伤县地垂拱二年分义乌县置取旧东阳县名

兰溪县(紧东南至州五十里/)
咸通五年割金华县西界置
兰溪在县南七里东北流入东阳江
武义县(上北至州九十里/)
天授二年分永康西界以为武义县
浦阳县(上西南至州一百二里/)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468-0447a.png
天宝十三年分义乌县北界置
浦阳江在县西北四十里出双溪山岭东入越州诸暨

衢州(信安上/)
  (开元户六万二千二百八十八/元和户一万七千四百二十六) (乡一百二十四/乡一百七)
本旧婺州信安县也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于信安县置
衢州以州有三衢山因取为名六年陷辅公祏废州垂
拱二年复置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468-0447b.png
州境(东西六百一十里里/南北二百一十五)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九十五里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一百三十)
  (东至婺州一百九十里里/东南至处州四百五十)
  (东南至建州七百里里/西至信州二百五十)
贡赋(开元贡/ 赋) (绵纸/纻布)
  (元和贡/) (绵纸席黄连/龙须) (葛粉/) (簟/) (扇/)
 管县四
  信安 常山 龙丘 须江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468-0447c.png
信安县(望郭下/)
本春秋姑蔑之地汉太末县也献帝初平三年分太末
立新安县属会稽郡晋太康元年以弘农有新安故改
名信安皇朝置州县属焉
常山县(上东至州八十里/)
本太末县地隋初置定阳县隋末废咸亨三年于今县
东四十里置常山县因县南有常山为名广德二年本
道使薛兼训奏移置于旧县西四十里即今县是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468-0447d.png
龙丘县(紧西至州七十二里/)
本春秋姑蔑之地越西部也杜注云今东阳太末县越
绝书谓之姑婺州吴大帝赤乌三年改太末为龙丘因
县东龙丘山为名隋末废贞观八年又置
须江县(上北至州北十五里/)
武德四年置衢州分信安县南境置须江县八年并废
永昌元年秋复置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盈川县本汉太末县地如意元年分龙丘县置(案唐书/地理志)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468-0448a.png
(元和七年/省入信安)
縠水江在县东南一里
处州(缙云上/)
  (开元户三万三千二百七十八/元和户一万九千七百二十六) (乡七十六/乡三十六)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为越国秦灭楚置会稽郡后越王
无诸七代孙闽君摇佐汉有功立为东越王都东瓯今
温州永嘉县是也后以瓯地为回浦县属会稽后汉改
回浦为章安晋立为永嘉郡梁陈因之隋开皇九年平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468-0448b.png
陈改永嘉为处州十二年又改为括仓大业三年复改
为永嘉郡武德四年讨平李子通复立括州仍置总管
府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废府天宝元年为缙云
郡乾元元年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以与德宗庙讳同
音改处州贞元六年刺史齐抗以旧州湫隘屡有水灾
北移四里就高原上
州境(案州境里/数傅写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二百五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二百九十五里)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468-0448c.png
  (西北至婺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衢州四百五十里)
  (东北至台州四百九十里十里/东南水路至温州二百七)
  (东南至建州水路九百里陆路四百九十里/)
贡赋(开元贡/ 赋) (蜡布蜜/纻) (绵/)
  (元和贡/) (丝绢/) (绵䌷/) (小绫/) (麻布/) (树皮布/)
 管县六
  丽水 松阳 缙云 遂昌 青田 龙泉
丽水县(上郭下/)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468-0448d.png
本后汉松阳县地隋平陈乃分松阳县之东乡立括苍
县取括苍山为名属处州后因之不改大历十四年改
为丽水丽水本名恶溪以其湍流阻险九十里间五十
六濑名为大恶隋开皇中改为丽水故皇朝因之以为
县名
松阳县(上东至州一百九十二里/)
本汉回浦县之地属会稽后汉分立此县(案后汉书郡/国志但云以)
(章安县东瓯乡为县此云分立松阳当别有所据旧唐/书地理志亦云后汉分章安之南乡置松阳县于此相)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468-0449a.png
(合/)有大松树大八十围因取为名隋开皇元年废十二
年复置皇朝因之
缙云县(上西南至州八十五里/)
万岁登封元年分丽水县东北界婺州永康县南界置
因山为名
缙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缙云黄帝鍊丹于此
遂昌县(上东至州三百四十里/)
吴赤乌二年分太末县置平昌县晋太康元年改为遂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468-0449b.png
昌武德八年废景云二年刺史孔琮复奏置
青田县(中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丽水县之乡名也景云二年刺史孔琮奏于此分置
青田县
青田溪在县西南一十八里
龙泉县(中东至州三百五十里/)
乾元二年越州刺史独孤峻奏割遂昌松阳二县置
龙泉洞在县南二里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468-0449c.png
温州(永嘉上/)
  (开元户三万七千五百五十四/元和户八千四百八十四) (乡七十八/乡一十六)
本汉会稽东部之地初闽君摇有功于汉封为东瓯王
晋大宁中于此置永嘉郡隋废郡地入处州武德五年
杜伏威归化于县理置东嘉州寻废六年辅公祏为乱
于丹阳永嘉安固等百姓于华盖山固守不陷凶党高
宗上元元年于永嘉县置温州
州境(东西二百四里里/南北七百二十)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468-0449d.png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五百二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五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处州二百七十里/东至大海八十里)
  (正北微西至台州五百里一千八百里/西南至福州水陆路相兼)
贡赋(开元贡/ 赋) (绵布鲛鱼皮/纻)
  (元和贡/) (鲛鱼皮三十张/)
 管县四
  永嘉 安固 横阳 乐成
永嘉县(上郭下/)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468-0450a.png
即汉回浦县之东瓯乡晋立为县上元二年于此置温
州县移在州东百八十步
永嘉江一名永宁江在州东三里
华盖山在州东一里
安固县(上北至州七十七里/)
本汉回浦县地后汉改回浦为章安吴分章安于此立
罗阳县少帝改曰安阳晋太康元年更名安固前上元
二年自处州割入温州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468-0450b.png
安固江在县南一里
横阳县(上北至州一百五里/)
本晋太康元年分安固南横屿屯置隋平陈废入安固
县大足元年又分安固县再置
横阳山在县南二百七十里东临大海
横阳江在县南一百里
乐成县(上北至州一百二十四里/)
本汉回浦县地东晋孝武帝分永宁县置隋废载初元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468-0450c.png
年复置
大海在县东一十一里
台州(临海上/)
  (开元户五万数乡一百一十五/案元和户乡 传写缺)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越地秦并天下置闽中郡汉
立南部都尉本秦之回浦乡分立为县扬雄解嘲云东
南一尉西北一候是也后汉改回浦为章安县吴大帝
时分章安永宁置临海郡隋平陈废郡为临海县武德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468-0450d.png
四年讨平李子通于临海县置海州五年改海州为台
州盖因天台山为名六年辅公祏叛州从陷没七年平
定公祏仍置台州
州境(东西三百九十三里/南北四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五百里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一百四)
  (东至大海一百八十里里/正南微东至温州五百)
  (东北至越州四百七十五里里/正西微南至处州四百九十)
贡赋(开元贡/ 赋) (乾姜三百斤/纻布)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468-0451a.png
  (元和贡/) (甲香三十斤/) (鲛鱼皮一百张/)
 管县五
  临海 唐兴 黄岩 乐安 宁海
临海县(紧郭下/)
本汉回浦县地后汉更名章安吴分章安置临海县属
会稽武德五年改置台州县属焉
临海江有二水合成一水一自始风溪一自乐安溪至
州城西北一十三里合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468-0451b.png
唐兴县(上东南至州/)(百一十里/)
三国时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晋武帝以雍州有始平
改为始丰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
天台山在县北一十里
赤城山在县北六里实为东南之名山
黄岩县(上北至州一百五里/)
前上元二年割临海南界置
黄岩山在县西南二百三十里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468-0451c.png
大海在县东七十里
乐安县(上东至州一百五里/)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分始平南乡置乐安县属临海郡
历代因之隋开皇九年废上元元年复置于孟溪之侧
今县是也
乐安溪源出县西冯溪山流经县南又东入临海县界
宁海县(上西南至州二百五十里/)
晋穆帝永和三年分会稽之鄞县置宁海县属临海郡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468-0451d.png
隋开皇九年废郡并入章安县永昌元年于废县东二
十里又置载初元年移就县东一十里
大海在县东六里
明州(馀姚上/)
  (元和户四千八十三和乡数并传写缺/案开元户乡数与元)
本会稽之鄮县及句章县地也春秋越王句践平吴徙
夫差于甬东韦昭云即句章东浃口外洲是也武德四
年于县立鄞州八年废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浣奏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468-0452a.png
分越州之鄮县置明州以境内四明山为名句章故城
在今州西一里
州境(案州境里数及开/元贡赋并传写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八百五里五里/西北至东都二千九百四十)
  (东北至大海七十里五里/西至越州二百七十)
  (东南至台州临海县一百六十里至州二百五十/里)
贡赋(元和贡/) (海肘子/红虾鲊) (橘子骨红虾米/乌□) (鰿子/)
 管县四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468-0452b.png
  鄮县 奉化 慈溪 象山
鄮县(中郭下/)
本汉旧县也属会稽郡隋平陈省入句章武德八年冉
置仍移理句章城后属明州
大海在县东七十里
翁洲入海二百里即春秋所谓甬东地也越灭吴请吴
王居甬东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乃缢其洲周环
五百里有良田湖水多麋鹿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468-0452c.png
奉化县(上北至州六十里/)
本汉之鄞地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浣奏置
赤苋山在今县东一十里
慈溪县(上东南至州七十里/)
本汉鄮县地开元二十六年齐浣奏置
慈溪在县南二十二里
大海在县北六十里
象山县(中西北至州水陆相兼一百六十里/)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468-0452d.png
本汉鄞县地神龙元年监察御史崔皎奏于宁海县东
界海曲中象山东麓彭姥村置县东至大海二十里南
至大海三十五里东北至大海四十里正北至大海一
十五里惟西南有陆路接台州宁海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