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4c 页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空集卷六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示众云。显晦殊途终无异萼。细细商量款款卜度。欲
出还同未出时。任伊水底胡捞摸。
举僧问净众禅师。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八八六十四)。众
云菡萏满池流(滩下接取)。僧云出水后如何(九九八十一)。众
云叶落不知秋(无意凉人人自凉)。
师举参同契云。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
道。运足焉知路。若也于斯履践明白。开口动舌自知
下落。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有僧曾问智门光
祚禅师。莲花未出水时如何。门云莲花。僧云出水后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5a 页 X67-0365.png
如何。门云荷叶。天童拈云。灵龟无卦兆。空壳不劳钻。
拈净众前段云。李陵持汉节。潘阆倒骑驴。林泉道。世
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若是桶底脱的人。自然七通
八达了无凝滞。不见道。有句非宗旨。无言绝圣凡。本
欲教伊超情离见去伪存真。扳倒系驴橛。掣脱黄金
索。左右既逢原。纵横难执捉。若能恁么。何必随言定
旨逐语分宗。本无情绪萦缠。岂有意根滋孕。论甚池
心沼内岸侧堤边。风递清香。波摇素艳。任游人之采
折。信兰棹之挨排。但能离染绝尘。自不拖泥带水。还
见么。五月临平山下路。果然无数满汀洲。颂曰。
白藕未萌非隐的(隐而弥彰)。红花出水不当阳(显而不露)。游
人莫用传消息(何必忉忉)。自有清风递远香(牢收鼻孔)。
师云。真如不变何碍随缘。当体本空何妨成事。未萌
时元非隐的。近睹分明。出水处那肯当阳。远观不审。
若具正法眼。必證涅槃心。𦘕船虽唱采莲歌。兰棹拨
残新水令。稀逢赏鉴难遇知音。徒劳趁閧游人。不必
妄传消息。自有清风匝地绿漪连空。看时暗递远香
来。历劫使伊恓省去。休便寻言逐句。直须叱妙呵玄。
当设化城示渠宝所。还识芙蕖本来面目么。对人风
味浑消洒。谁信芳姿似六郎。
* 第八十二则 同安二机(对机)
示众云。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忽然树倒藤枯。未审句
归何处。非同老鼠入油缸。他家别有通霄路。且道谁
能纵横自在。
拈净众前段云。李陵持汉节。潘阆倒骑驴。林泉道。世
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若是桶底脱的人。自然七通
八达了无凝滞。不见道。有句非宗旨。无言绝圣凡。本
欲教伊超情离见去伪存真。扳倒系驴橛。掣脱黄金
索。左右既逢原。纵横难执捉。若能恁么。何必随言定
旨逐语分宗。本无情绪萦缠。岂有意根滋孕。论甚池
心沼内岸侧堤边。风递清香。波摇素艳。任游人之采
折。信兰棹之挨排。但能离染绝尘。自不拖泥带水。还
见么。五月临平山下路。果然无数满汀洲。颂曰。
白藕未萌非隐的(隐而弥彰)。红花出水不当阳(显而不露)。游
人莫用传消息(何必忉忉)。自有清风递远香(牢收鼻孔)。
师云。真如不变何碍随缘。当体本空何妨成事。未萌
时元非隐的。近睹分明。出水处那肯当阳。远观不审。
若具正法眼。必證涅槃心。𦘕船虽唱采莲歌。兰棹拨
残新水令。稀逢赏鉴难遇知音。徒劳趁閧游人。不必
妄传消息。自有清风匝地绿漪连空。看时暗递远香
来。历劫使伊恓省去。休便寻言逐句。直须叱妙呵玄。
当设化城示渠宝所。还识芙蕖本来面目么。对人风
味浑消洒。谁信芳姿似六郎。
* 第八十二则 同安二机(对机)
示众云。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忽然树倒藤枯。未审句
归何处。非同老鼠入油缸。他家别有通霄路。且道谁
能纵横自在。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5b 页 X67-0365.png
举僧问同安志禅师。二机不到处如何举唱(不是知音
人不知)。安云。偏处不逢。玄中不失(两头俱坐断。独露一真常)。
师云。洪州同安志禅师。嗣先同安丕禅师。丕将示寂
上堂曰。多子塔前宗子秀。五老峰前事若何。三举未
有对者。末后师出曰。夜明帘外排斑立。万里歌谣道
太平。丕曰须是这驴汉始得。住后僧问二机不到处
如何举唱。这僧若是动弦别曲。何消品笛搊筝。为也
认影逐声。不免无事生事。所以对他道。偏处不逢玄
中不失。这僧若是无手能遮日。钓鳌不犯竿的汉。便
能委悉不逢不失底道理。不见僧问风穴。语默涉离
微。如何通不犯。穴云。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
花香。一则和光惹事。一则刮笃成家。一则有意气时
添意气。一则不风流处转风流。于此四句语中若不
沾牙著齿。便能见性识心。不消攫雾拿云。何必追风
捕影。汝若不信。请问丹霞。颂曰。
这边那畔总难逢(他日寻不得。有时还自来)。一句无私不处中
(争肯坐着)。红日暮沉西嶂外(个里十分忘影像)。空留孤影照溪
东(就中一点最分明)。
师云。不居南北与东西。透脱无依类莫齐。觉照圆明
活鱍鱍。何劳垂手强提携。咦。周遍十方心不在一切
处。岂止这边那畔难逢而巳哉。既云一句无私。想必
十分有理。不见道。夜深不向芦湾宿。迥出中间与两
头。非彼此之可评量。非放纵之可计较。飘飘一叶隐
显全该。浩浩千江往来无间。须知远烟浪。别有好思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5c 页 X67-0365.png
量。所以道。风力扶帆行不棹。笛声唤月下沧洲。一任
西沉东涌。嶂外溪心非唯孤影团团。况乃清光耿耿。
随流得妙住岸不迷。当此之际。想四智之难明。忖二
机之不到。同安举唱千载徽猷。谁是知音肯来断和。
还知么。胡笳不犯宫商曲。玉笛同将劫外吹。
* 第八十三则 广德言语(对机)
示众云。会得也目前包裹。会不得也目前包裹。若能
秉此权衡。莫不深明至理。有灵笼剔透者向未开口
时荐取。
举僧问广德义禅师。古人云。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此理如何(低声低声)。德云。弥勒涅槃知几劫。护明犹未
降迦维(昔本不曾生。今亦未尝灭)。
师举三祖大师信心铭结句云。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这僧借此以为问端。故广德不
负初心分明指示。虽是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不可以
有意求。不可以无意会。不可以寻言逐句违背真宗。
不可以究妙穷玄差殊妙趣。有偈云。萨埵超十一。雪
山越六双。淹泥超八劫。馀九石门傍。昔释迦因中为
萨埵王子时。舍身喂饿虎超弥勒十一劫。雪山六年
苦行超十二劫。值然灯出世布发淹泥超八劫。翘足
赞底沙。世尊入火光三昧定说偈曰。天地此界多闻
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
无等。即超弥勒九劫。释迦未成佛时号护明菩萨。离
兜率天宫降迦维罗国。随父王姓故曰释迦。昔与弥
西沉东涌。嶂外溪心非唯孤影团团。况乃清光耿耿。
随流得妙住岸不迷。当此之际。想四智之难明。忖二
机之不到。同安举唱千载徽猷。谁是知音肯来断和。
还知么。胡笳不犯宫商曲。玉笛同将劫外吹。
* 第八十三则 广德言语(对机)
示众云。会得也目前包裹。会不得也目前包裹。若能
秉此权衡。莫不深明至理。有灵笼剔透者向未开口
时荐取。
举僧问广德义禅师。古人云。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此理如何(低声低声)。德云。弥勒涅槃知几劫。护明犹未
降迦维(昔本不曾生。今亦未尝灭)。
师举三祖大师信心铭结句云。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这僧借此以为问端。故广德不
负初心分明指示。虽是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不可以
有意求。不可以无意会。不可以寻言逐句违背真宗。
不可以究妙穷玄差殊妙趣。有偈云。萨埵超十一。雪
山越六双。淹泥超八劫。馀九石门傍。昔释迦因中为
萨埵王子时。舍身喂饿虎超弥勒十一劫。雪山六年
苦行超十二劫。值然灯出世布发淹泥超八劫。翘足
赞底沙。世尊入火光三昧定说偈曰。天地此界多闻
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
无等。即超弥勒九劫。释迦未成佛时号护明菩萨。离
兜率天宫降迦维罗国。随父王姓故曰释迦。昔与弥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6a 页 X67-0366.png
勒菩萨同时发心。由释迦修行猛利超弥勒四十劫
也。今此反用意。盖宗门有所谓也。林泉道。休从兔角
询长短。莫向空花问浅深。是是非非何日了。本无过
现可萦心。颂曰。
妙湛圆明第一机(落七落八)。降生成道涅槃时(原始要终。一并
拈出)。迦维摩竭双林树(生灭灭巳。寂灭为乐)。认著元来不是伊
(枉劳心力)。
师云。示迹迦维罗。成道摩竭陁。说法波罗奈。入灭拘
尸罗。此皆从妙湛圆明第一机处。弄暂时光影应物
现形而巳。昔护明菩萨应运适至。即遣金团天子选
示生处。乃以迦维罗卫国处阎浮提中白净饭王种
刹帝利家世胄绵远。圣后摩耶具大人相。堪为父母。
菩萨乃舍天寿。圣后是夕梦菩萨乘旃檀楼阁日轮
王象趣于右胁。及期诣岚毗尼园无忧树下。其花方
妍后欲取之。举手圣自右胁示生。当周昭王二十四
年四月八日也。神龙澍水以浴之。地涌金莲以承之。
周行七步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后出家逾城至檀特山修道。始于阿蓝迦蓝处三年。
学无所有处。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
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
经于六年。故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
道。先历试邪法。示诸方便。发诸异见。令至菩提。普集
经云。菩萨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无上道。号天人
师。时年三十矣。当穆王二年癸未岁。既而于鹿野苑
也。今此反用意。盖宗门有所谓也。林泉道。休从兔角
询长短。莫向空花问浅深。是是非非何日了。本无过
现可萦心。颂曰。
妙湛圆明第一机(落七落八)。降生成道涅槃时(原始要终。一并
拈出)。迦维摩竭双林树(生灭灭巳。寂灭为乐)。认著元来不是伊
(枉劳心力)。
师云。示迹迦维罗。成道摩竭陁。说法波罗奈。入灭拘
尸罗。此皆从妙湛圆明第一机处。弄暂时光影应物
现形而巳。昔护明菩萨应运适至。即遣金团天子选
示生处。乃以迦维罗卫国处阎浮提中白净饭王种
刹帝利家世胄绵远。圣后摩耶具大人相。堪为父母。
菩萨乃舍天寿。圣后是夕梦菩萨乘旃檀楼阁日轮
王象趣于右胁。及期诣岚毗尼园无忧树下。其花方
妍后欲取之。举手圣自右胁示生。当周昭王二十四
年四月八日也。神龙澍水以浴之。地涌金莲以承之。
周行七步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后出家逾城至檀特山修道。始于阿蓝迦蓝处三年。
学无所有处。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
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
经于六年。故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
道。先历试邪法。示诸方便。发诸异见。令至菩提。普集
经云。菩萨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无上道。号天人
师。时年三十矣。当穆王二年癸未岁。既而于鹿野苑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6b 页 X67-0366.png
中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皆證道果。自摩竭
陀及波罗奈至拘尸那化缘巳毕。示现有疾。于熙连
河侧娑罗双树间右胁累足泊然大寂。此皆示相门
中诱迷导物。拟议认著是皆蹉过。不见道。如来者无
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还知言语道断非去来
今处么。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 第八十四则 广德久负(镜扇)
示众云。无价宝珠沉埋衣内。甘受贫穷可怜迷昧。有
朝一日酒醒时。方信相知心不背。有具眼者么。
举僧问广德。久负不逢时如何(惭惶杀人)。德云。扇开人
不遇。陋巷莫能收(难寻恰好)。
师云。历历心珠射斗牛。襟怀秘隐几经秋。可怜尘昧
人难识。觌面相呈祇恁休。盖为情存向背见爱偏枯。
虽然用意多时。争奈当头蹉过。若解慎初护末返本
还源。百草头荐得老僧。闹市里识取天子。不见布袋
和尚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
皆不识。争免武帝道。见之不见逢之不逢。今之古之
悔之恨之。这僧问处以已方人。自来首身岂干我事。
所以广德道。扇开人不遇陋巷莫能收。此亦偏处不
逢玄中不失之本意也。虽是隐而弥彰。显而不露。亦
须定只宗眼始得。颂曰。
妙体堂堂相好全(描不成画不就)。青霄独步蹑金莲(悉达犹在)。
千华台上犹慵坐(既能脱尘离俗)。弊垢襕衫岂肯穿(〔经〕不黏皮
著骨)。
陀及波罗奈至拘尸那化缘巳毕。示现有疾。于熙连
河侧娑罗双树间右胁累足泊然大寂。此皆示相门
中诱迷导物。拟议认著是皆蹉过。不见道。如来者无
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还知言语道断非去来
今处么。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 第八十四则 广德久负(镜扇)
示众云。无价宝珠沉埋衣内。甘受贫穷可怜迷昧。有
朝一日酒醒时。方信相知心不背。有具眼者么。
举僧问广德。久负不逢时如何(惭惶杀人)。德云。扇开人
不遇。陋巷莫能收(难寻恰好)。
师云。历历心珠射斗牛。襟怀秘隐几经秋。可怜尘昧
人难识。觌面相呈祇恁休。盖为情存向背见爱偏枯。
虽然用意多时。争奈当头蹉过。若解慎初护末返本
还源。百草头荐得老僧。闹市里识取天子。不见布袋
和尚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
皆不识。争免武帝道。见之不见逢之不逢。今之古之
悔之恨之。这僧问处以已方人。自来首身岂干我事。
所以广德道。扇开人不遇陋巷莫能收。此亦偏处不
逢玄中不失之本意也。虽是隐而弥彰。显而不露。亦
须定只宗眼始得。颂曰。
妙体堂堂相好全(描不成画不就)。青霄独步蹑金莲(悉达犹在)。
千华台上犹慵坐(既能脱尘离俗)。弊垢襕衫岂肯穿(〔经〕不黏皮
著骨)。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6c 页 X67-0366.png
师云。磊磊落落巍巍堂堂。具大人相万德全彰。非一
朝一夕蕴藉妙体之相好者也。盖自无始以来人人
本有个个不无。但不辜负已灵埋没家宝。何时不于
青霄独步足蹑金莲。所以道高高标不出。杳杳望难
穷。千花台上懒坐正偏床。百宝阶前倦行芳草地。何
况弊垢襕衫腲鮾襟袖出。乖弄丑玷辱门风。可怜留
恋色尘中。伤感奔驰形影里。虽是撞头磕额。还同背
父寻耶。林泉恁么分析将来。汝还认得也无。头头垂
示处。子细好生观。
* 第八十五则 广德波浪(舟楫)
示众云。汪汪洋洋莽莽荡荡。无涯无岸非浅非深。莫
有截流得度者么。
举僧问广德周禅师。波浪之中如何得妙(风力扶帆行不
棹。笛声唤月下沧洲)。德云。桡棹不施兼底脱。往来终不借浮
囊(虽道过河须用筏。那知到岸不须船)。
师云。心源浩渺性海澄渟。识智掀扬业风飘荡。使六
道四生沉沦生死无有出期。古不云乎。张愚痴帆。随
无明流。入生死海。这僧问处恐中此疾。故求妙药。所
以广德依方修合对證评量道。桡棹不施兼底脱。往
来终不借浮囊。只如广德恁么道。是答他话是与他
说。是格外说话是就上商量。具眼者辨看。不见洞山
道。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
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
如。当时洞山过水睹影大悟。此岂非波浪之中得妙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7a 页 X67-0367.png
者也。据洞山具此神通得大三昧。何借浮囊而得渡
邪。其馀道不到处分付丹霞。颂曰。
一句相酬难取则(且忌道着)。轮王不化阎浮国(至治无为)。无
边刹海浪痕平(一体同观)。独驾泥牛耕月色(无〔力〕始是功)。
师云。三句明一句。一句明三句。三一不相涉。分明向
上路。只如向上一路合作么生。登陟出门总是长安
道。紧系芒鞋慢慢行。恁么相酬是堪取则不堪取则。
诸人试定当看。若也定当得下。如轮王出世至化无
为。遍阎浮提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设使无边刹海莫不风恬浪静。虽则独驾泥牛而耕
月色。一任无中出有空里拿云。不犯宫商自歌自弹。
可谓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当于忘功业。超
语默。出是非。离得失处著意参详。便见丹霞针线功
夫。还端的么。无目绣双凤。冲虚透碧霄。
* 第八十六则 云光作牛(牛鹿)
示众云。因不收。果不管。迥出常情。把得住。放得行。非
同别报。当可就中委悉。不应相上观瞻。具眼禅和岂
容造次。
举僧问石门彻禅师。云光作牛意旨如何(吽)。门云。
陋巷不骑金色马。回途却著破襕衫(改头换面人难识。只是东
村李二郎)。
师云。异类横身作者知。休随形质强支离。本来真性
无移易。枉被皮毛占杀伊。师一日上堂云。一切众生
本源佛性。譬如明月当空。祇为浮云翳障不得显现。
邪。其馀道不到处分付丹霞。颂曰。
一句相酬难取则(且忌道着)。轮王不化阎浮国(至治无为)。无
边刹海浪痕平(一体同观)。独驾泥牛耕月色(无〔力〕始是功)。
师云。三句明一句。一句明三句。三一不相涉。分明向
上路。只如向上一路合作么生。登陟出门总是长安
道。紧系芒鞋慢慢行。恁么相酬是堪取则不堪取则。
诸人试定当看。若也定当得下。如轮王出世至化无
为。遍阎浮提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设使无边刹海莫不风恬浪静。虽则独驾泥牛而耕
月色。一任无中出有空里拿云。不犯宫商自歌自弹。
可谓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当于忘功业。超
语默。出是非。离得失处著意参详。便见丹霞针线功
夫。还端的么。无目绣双凤。冲虚透碧霄。
* 第八十六则 云光作牛(牛鹿)
示众云。因不收。果不管。迥出常情。把得住。放得行。非
同别报。当可就中委悉。不应相上观瞻。具眼禅和岂
容造次。
举僧问石门彻禅师。云光作牛意旨如何(吽)。门云。
陋巷不骑金色马。回途却著破襕衫(改头换面人难识。只是东
村李二郎)。
师云。异类横身作者知。休随形质强支离。本来真性
无移易。枉被皮毛占杀伊。师一日上堂云。一切众生
本源佛性。譬如明月当空。祇为浮云翳障不得显现。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7b 页 X67-0367.png
为明为照为道为路。为舟为楫为依为止。一切众生
本源佛性亦复如是。时汾阳昭和尚在众出问。明月
海云遮不得。舒光直透水晶宫时如何。曰。石壁山河
非障碍。阎浮界外任升腾。云。千圣共传没底钵。时人
皆唱太平歌。曰太平曲子如何唱。云不堕五音非关
六律。曰还有人和得么。云请和尚不吝慈悲。曰仁者
善自保任。林泉道。出群须是英灵汉。敌圣还他师子
儿。旧说云光法师坦率自怡不事戒律。志公谓曰。出
家何为。光曰吾不斋而斋。食而非食。后招报作牛拽
车于泥中。志公召曰云光。牛举头。公曰何不言拽而
非拽。牛堕泪号咷而逝。林泉道。当时解扯芒绳断。蹄
角分明索许伊。所以石门道。陋巷不骑金色马。回途
却著破襕衫。恰似道佛祖位中留不住。却于异类受
轮回。入廛垂手悲心重。幸勿临机莫左猜。赖有丹霞
为伊雪屈。颂曰。
瑞草丛中懒欲眠(任伊𨁝跳)。徐行处处任翛然(纵横自在)。披
毛戴角人难识(罕逢明鉴)。为报芒童不用鞭(何消费力)。
师云。兀兀无知水牯牛。纵横争肯混常流。何劳溪上
东西牧。一纵鼻绳六不收。由是瑞草丛中懒欲眠而
优游自在。灵苗科里聊举步而放荡逍遥。著意而来
徐行而往。莫不翛然洒落。无非豁尔安闲。垄云耕月
而妙绝功勋。戴角披毛而微通玄奥。沩山书字意在
其中。王老横身情知在内。何必芒童鞭起。那消野父
愁耘。空劫地无畔无边。中心树非荣非悴。任伊履践
本源佛性亦复如是。时汾阳昭和尚在众出问。明月
海云遮不得。舒光直透水晶宫时如何。曰。石壁山河
非障碍。阎浮界外任升腾。云。千圣共传没底钵。时人
皆唱太平歌。曰太平曲子如何唱。云不堕五音非关
六律。曰还有人和得么。云请和尚不吝慈悲。曰仁者
善自保任。林泉道。出群须是英灵汉。敌圣还他师子
儿。旧说云光法师坦率自怡不事戒律。志公谓曰。出
家何为。光曰吾不斋而斋。食而非食。后招报作牛拽
车于泥中。志公召曰云光。牛举头。公曰何不言拽而
非拽。牛堕泪号咷而逝。林泉道。当时解扯芒绳断。蹄
角分明索许伊。所以石门道。陋巷不骑金色马。回途
却著破襕衫。恰似道佛祖位中留不住。却于异类受
轮回。入廛垂手悲心重。幸勿临机莫左猜。赖有丹霞
为伊雪屈。颂曰。
瑞草丛中懒欲眠(任伊𨁝跳)。徐行处处任翛然(纵横自在)。披
毛戴角人难识(罕逢明鉴)。为报芒童不用鞭(何消费力)。
师云。兀兀无知水牯牛。纵横争肯混常流。何劳溪上
东西牧。一纵鼻绳六不收。由是瑞草丛中懒欲眠而
优游自在。灵苗科里聊举步而放荡逍遥。著意而来
徐行而往。莫不翛然洒落。无非豁尔安闲。垄云耕月
而妙绝功勋。戴角披毛而微通玄奥。沩山书字意在
其中。王老横身情知在内。何必芒童鞭起。那消野父
愁耘。空劫地无畔无边。中心树非荣非悴。任伊履践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7c 页 X67-0367.png
看我抽牵。在今时而不落今时。居物外而岂留物外。
非止优哉悠哉。况乃快矣乐矣。只如恁么。还解受用
也无。饥餐嫩草无拘系。渴饮寒泉任往还。
* 第八十七则 太原数家(斋粥)
示众云。情存向背就中便有高低。见处偏枯个里非
无逆顺。他既舒心舍施。汝应普例均摊。莫有不生异
念者么。
举僧问太原隐禅师。数家檀越请。未审赴谁家(撒手
悬崖下。分身万象中)。原云。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一即一切。一切
即一)。
师云。三祖大师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不憎爱。洞
然明白。既能垂意伸三请。那比饥鹰待一呼。况宾头
卢尊者日赴四天下供。何止数家而巳哉。这僧小器
不大量。僻执不通方。都来数家却早应副不下。若非
太原卒难祗对。虽道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巳往
观来。特似将高就下。屈已从他。借路经过藉言显理。
若能出情量离言诠。忽规模超语默边会得。自不破
珠求影记剑刻舟。权向今时路头呼么喝六配紫抽
青。莫便作合头语系驴橛般折倒。舜老夫初自洞山
来武昌求乞。先至一居士家。居士高行为郡所敬。意
所与夺莫不从之。乞士至必首谒之。舜老夫方年少。
不知其饱参颇易之。居士曰老汉有一语问上人。语
相契则开疏。如不契即请却还新丰。问古镜巳磨时
如何。曰照天照地。未磨时如何。曰黑如漆。居士曰却
非止优哉悠哉。况乃快矣乐矣。只如恁么。还解受用
也无。饥餐嫩草无拘系。渴饮寒泉任往还。
* 第八十七则 太原数家(斋粥)
示众云。情存向背就中便有高低。见处偏枯个里非
无逆顺。他既舒心舍施。汝应普例均摊。莫有不生异
念者么。
举僧问太原隐禅师。数家檀越请。未审赴谁家(撒手
悬崖下。分身万象中)。原云。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一即一切。一切
即一)。
师云。三祖大师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不憎爱。洞
然明白。既能垂意伸三请。那比饥鹰待一呼。况宾头
卢尊者日赴四天下供。何止数家而巳哉。这僧小器
不大量。僻执不通方。都来数家却早应副不下。若非
太原卒难祗对。虽道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巳往
观来。特似将高就下。屈已从他。借路经过藉言显理。
若能出情量离言诠。忽规模超语默边会得。自不破
珠求影记剑刻舟。权向今时路头呼么喝六配紫抽
青。莫便作合头语系驴橛般折倒。舜老夫初自洞山
来武昌求乞。先至一居士家。居士高行为郡所敬。意
所与夺莫不从之。乞士至必首谒之。舜老夫方年少。
不知其饱参颇易之。居士曰老汉有一语问上人。语
相契则开疏。如不契即请却还新丰。问古镜巳磨时
如何。曰照天照地。未磨时如何。曰黑如漆。居士曰却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8a 页 X67-0368.png
请还山。舜即驰归举似聪禅师。聪为代语。舜即趍问
曰古镜未磨时如何。聪曰此去汉阳不远。磨后如何。
曰黄鹤楼前鹦鹉洲。与前答辞云月是同溪山各异。
故浮山曾设九带以一贯之。非久参衲子莫可得而
知也。丹霞所以就虎添斑因斋庆赞。为伊颂出。颂曰。
妙圆无相劫前人(相逢不对面。对面不相逢)。随类权分百亿身
(时时示时人。时人皆不识)。月夜御楼才报晓(潜通造化)。平明六国尽
逢春(泄漏天机)。
师云。天台山佛窟岩惟则禅师曰。天地无物也。物我
无物也。虽无物也而未尝无物也。如此则圣人如影
百姓如梦。孰能生死哉。况妙圆无相空劫前。人非四
大之可成褫。非六根之可砌合。无影无形无示无识。
虽曰圣人无已而岂知靡所不已。故能随类权分千
百亿身。尘尘尔刹刹尔。何啻数家而巳哉。既来曲为
今时。暂别空劫。垂手为人焉能有间。端如月夜漏声
长咫尺。御楼才报晓平明。六国处处逢春。方信道一
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 第八十八则 梁山日用(对机)
示众云。张口吃饭。粒米不曾嚼。舒手穿衣。寸丝曾不
挂。纵横得妙左右逢原处还会得么。
举僧问梁山观禅师。如何是日用事(头头常显现。物物尽圆通)。
山云。碧玉点破琉璃色。满目红尘不见沙(指示分明)。
师云。拈匙并举箸。运水及般柴。物物无非已。头头用
不乖。鱼军容问忠国师曰。师住白崖山。十二时中如
曰古镜未磨时如何。聪曰此去汉阳不远。磨后如何。
曰黄鹤楼前鹦鹉洲。与前答辞云月是同溪山各异。
故浮山曾设九带以一贯之。非久参衲子莫可得而
知也。丹霞所以就虎添斑因斋庆赞。为伊颂出。颂曰。
妙圆无相劫前人(相逢不对面。对面不相逢)。随类权分百亿身
(时时示时人。时人皆不识)。月夜御楼才报晓(潜通造化)。平明六国尽
逢春(泄漏天机)。
师云。天台山佛窟岩惟则禅师曰。天地无物也。物我
无物也。虽无物也而未尝无物也。如此则圣人如影
百姓如梦。孰能生死哉。况妙圆无相空劫前。人非四
大之可成褫。非六根之可砌合。无影无形无示无识。
虽曰圣人无已而岂知靡所不已。故能随类权分千
百亿身。尘尘尔刹刹尔。何啻数家而巳哉。既来曲为
今时。暂别空劫。垂手为人焉能有间。端如月夜漏声
长咫尺。御楼才报晓平明。六国处处逢春。方信道一
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 第八十八则 梁山日用(对机)
示众云。张口吃饭。粒米不曾嚼。舒手穿衣。寸丝曾不
挂。纵横得妙左右逢原处还会得么。
举僧问梁山观禅师。如何是日用事(头头常显现。物物尽圆通)。
山云。碧玉点破琉璃色。满目红尘不见沙(指示分明)。
师云。拈匙并举箸。运水及般柴。物物无非已。头头用
不乖。鱼军容问忠国师曰。师住白崖山。十二时中如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8b 页 X67-0368.png
何修道。师唤童子来。摩顶曰。惺惺直言惺惺。历历直
言历历。巳后莫受人谩。林泉道。却是你谩我。瑞岩居
常自召云。主人公。惺惺著。莫受人谩。汝诸禅者但肯
念兹在兹。不被色尘所染声利所惑。得失所侵死生
所沮。日日时时所用之事何虑而不办哉。梁山虽道
碧玉点破琉璃色。满目红尘不见沙。若非具正法眼
得涅盘心者。敢只向舌尖口角得少为足。而不能跳
出玄关踏翻义海。唱胡笳曲咏无声诗。知无味之味
其味恒然。唇不快哉。若然。则无师智自然智不待子
言而悉知矣。由是丹霞于不立一尘处安邦定国立
计成家。颂曰。
劫火洞然无相宅(见之则燎却眼孔。视之则烁皱面门)。金门不睹玉
楼家(司空见惯应为寻常)。宝天云淡银河冷(彻底分明)。浩浩波澜
岂动沙(识情难测)。
师云。仁王经班足王取千王头以祀摩诃迦罗大黑
天神。巳得九百九十九唯少一王。末后乃得普明王。
其普明王白班足言。愿听一日礼敬三宝。命百法师
讲说般若。第一法师为说偈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须弥巨海。磨灭无馀。此偈凡三十二句。宅既无相人
必皆空。泯迹忘踪宁容住著。金门恢廓五目不睹其
容。玉宇栖迟四智难穷其奥。洞明千载炳焕一时。光
映丛林而叶缀花联。影分禅苑而根深蒂固。既尺璧
之非宝。必寸阴之可竞。不见道。莫向老来方学道。孤
坟多是少年人。须知日用无多事。一念回光妄即真。
言历历。巳后莫受人谩。林泉道。却是你谩我。瑞岩居
常自召云。主人公。惺惺著。莫受人谩。汝诸禅者但肯
念兹在兹。不被色尘所染声利所惑。得失所侵死生
所沮。日日时时所用之事何虑而不办哉。梁山虽道
碧玉点破琉璃色。满目红尘不见沙。若非具正法眼
得涅盘心者。敢只向舌尖口角得少为足。而不能跳
出玄关踏翻义海。唱胡笳曲咏无声诗。知无味之味
其味恒然。唇不快哉。若然。则无师智自然智不待子
言而悉知矣。由是丹霞于不立一尘处安邦定国立
计成家。颂曰。
劫火洞然无相宅(见之则燎却眼孔。视之则烁皱面门)。金门不睹玉
楼家(司空见惯应为寻常)。宝天云淡银河冷(彻底分明)。浩浩波澜
岂动沙(识情难测)。
师云。仁王经班足王取千王头以祀摩诃迦罗大黑
天神。巳得九百九十九唯少一王。末后乃得普明王。
其普明王白班足言。愿听一日礼敬三宝。命百法师
讲说般若。第一法师为说偈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须弥巨海。磨灭无馀。此偈凡三十二句。宅既无相人
必皆空。泯迹忘踪宁容住著。金门恢廓五目不睹其
容。玉宇栖迟四智难穷其奥。洞明千载炳焕一时。光
映丛林而叶缀花联。影分禅苑而根深蒂固。既尺璧
之非宝。必寸阴之可竞。不见道。莫向老来方学道。孤
坟多是少年人。须知日用无多事。一念回光妄即真。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8c 页 X67-0368.png
还能恁么么。尘中能作主。化外自来宾。
* 第八十九则 梁山祖意(祖教)
示众云。春兰秋菊香味虽殊。夜月朝曦光明无异。虽
云显晦全彰。大抵是非一揆。凤凰飞在梧桐树。自有
傍人话短长。
举僧问梁山。祖意教意是同是别(索〔另〕先穷)。山云。金乌
东上人皆贵。玉兔西沉佛祖迷(出没任渠分昼夜。往来终不离乾坤)。
师云。云门一日上堂道。你若不相当。且觅个入路。微
尘诸佛在你舌头上。三藏圣教在你脚跟底。不如悟
去好。还有悟得底么。出来对众道看。又云。尽十方世
界乾坤大地。以拄杖画云。百杂碎。三乘十二分教达
磨西来放过即不可。不放过。不消一喝。林泉道。有劳
神用。若会祖意即是教意。若会教意即是祖意。其实
祖意教意本无二岐。情封则触途成滞。理契则妙用
纵横。昔屏山赞达磨叙别传之说云。岂吾佛教外复
有所传乎。特不泥于名相耳。真传教者也。非别传也。
如来末后拈花示众。复以空不空之真宗。有不有之
妙说。令一切众生离妄想执著而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能禅教融通宗说无滞。使僻见之流合达人之论。
抉江河同归大海。撤藩篱通为一家。何有今日之矛
盾者也。故梁山答以金乌玉兔东上西沉。人虽皆贵。
暂时光影尔。佛祖迷者。理极之谓欤。更看丹霞信手
拈来。直教无星秤上两头平。没底船中同著棹。向分
来毫去处试辨别看。颂曰。
* 第八十九则 梁山祖意(祖教)
示众云。春兰秋菊香味虽殊。夜月朝曦光明无异。虽
云显晦全彰。大抵是非一揆。凤凰飞在梧桐树。自有
傍人话短长。
举僧问梁山。祖意教意是同是别(索〔另〕先穷)。山云。金乌
东上人皆贵。玉兔西沉佛祖迷(出没任渠分昼夜。往来终不离乾坤)。
师云。云门一日上堂道。你若不相当。且觅个入路。微
尘诸佛在你舌头上。三藏圣教在你脚跟底。不如悟
去好。还有悟得底么。出来对众道看。又云。尽十方世
界乾坤大地。以拄杖画云。百杂碎。三乘十二分教达
磨西来放过即不可。不放过。不消一喝。林泉道。有劳
神用。若会祖意即是教意。若会教意即是祖意。其实
祖意教意本无二岐。情封则触途成滞。理契则妙用
纵横。昔屏山赞达磨叙别传之说云。岂吾佛教外复
有所传乎。特不泥于名相耳。真传教者也。非别传也。
如来末后拈花示众。复以空不空之真宗。有不有之
妙说。令一切众生离妄想执著而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能禅教融通宗说无滞。使僻见之流合达人之论。
抉江河同归大海。撤藩篱通为一家。何有今日之矛
盾者也。故梁山答以金乌玉兔东上西沉。人虽皆贵。
暂时光影尔。佛祖迷者。理极之谓欤。更看丹霞信手
拈来。直教无星秤上两头平。没底船中同著棹。向分
来毫去处试辨别看。颂曰。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9a 页 X67-0369.png
灵山会上言虽普(出一人口。入万人耳)。少室峰前句未亲(却救
得一半)。瑞草蒙茸含月色(非无花果志)。寒松蓊郁出云霄
(必有岁寒心)。
师云。七七年来感圣缘。灵山九会演真诠。三乘五教
周沙界。半满区分阐妙玄。由是言言虽普。双丸塞耳
而闻似不闻。字字分明。两叶遮晴而见如不见。岂惮
倾心吐胆。宁辞利道拔生。应须粉骨碎身。不可辜恩
负德。非止心心相印。还曾祖祖相传。少室峰前嵩山
岩畔。九年曾不语。一句悉能该。觅心虽未得。豁尔解
安排。立雪神光几曾蹉过。偶见蒙茸瑞草含月色以
腾辉。灼烁心花藉风光而挺秀。未若苍松蓊郁奇柏
峥嵘。任岁寒之不凋。保根株之常在。联芳续焰自古
及今。不见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 第九十则 梁山空劫(法器)
示众云。冰河发焰。铁树开花。非从造化之机。岂在阴
阳之彀。向混沌未分之际试定省看。
举僧问梁山。如何是空劫巳前事(不劳闲打听。切忌漫商量)。山
云。击动乾坤鼓。时人听不闻(孤岩无耳却知音)。
师云。无羁木马高超威音之前。没足石人独步劫空
之后。方信道。妙有元非有。真空本不空。无依活卓卓。
历劫用无穷。故知此事非空非有非一非二。非同非
别非即非离。拟之则差议之则错。常时拈向面前。可
惜抛在脑后。深悯此辈水中捞月不知月之在天。空
里采花不知花之无蒂。寻香逐气认影迷头。尽力推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9b 页 X67-0369.png
敲分毫不釆。所以梁山道。击动乾坤鼓。时人听不闻。
林泉道。群生虽有耳。几个是知音。更看丹霞如何断
和。颂曰。
虚空为鼓须弥槌(鼕鼕)。击者虽多听者稀(枉劳心力)。半夜
髑髅惊破梦(休寱语)。满头明月不思归(切忌坐着)。
师云。杭州盐官齐安禅师示众云。虚空为鼓。须弥为
槌。甚么人打得。众无对。南泉云。王老师不打这破鼓。
林泉道。自是和尚手懒。法眼别云。王老师打不。林泉
道。只恐傍人不知下数。雪窦拈云。打者甚多。听者极
少。且问谁是解打者。莫谤盐官好。南泉道。王老师不
打这破鼓。法眼云。王老师不打。两个既不奈何。一个
更是懡㦬。又云王老师不打。还肯得诸方也无。代云。
千年田。八百主。林泉道。屈指从头数莫真。恁么看来。
岂免丹霞道。击者虽多听者稀。半夜髑髅。初惊破梦。
三更露柱。偶尔放光。有具眼者分明辨取。直待满头
明月两𩯭霜华。流落今时不思劫外。所以洞山道。向
道莫去。归来背父。且作么生得个恰好去。还知么。不
离花下路。游遍洞中天。
* 第九十一则 大阳上堂(示众)
示众云。行取说不得的。说取行不得的。若能行说俱
到。何必厮挨厮靠。有不识好恶者么。
举大阳明安禅师上堂云。嵯峨万仞。鸟道难通(纵横
如得妙。左右自逢原)。剑刃轻冰。谁当履践(男儿欲要富。无过险处做)。宗乘
妙句。语路难陈(吾师举似且低声)。不二法门。净名杜口(不答
林泉道。群生虽有耳。几个是知音。更看丹霞如何断
和。颂曰。
虚空为鼓须弥槌(鼕鼕)。击者虽多听者稀(枉劳心力)。半夜
髑髅惊破梦(休寱语)。满头明月不思归(切忌坐着)。
师云。杭州盐官齐安禅师示众云。虚空为鼓。须弥为
槌。甚么人打得。众无对。南泉云。王老师不打这破鼓。
林泉道。自是和尚手懒。法眼别云。王老师打不。林泉
道。只恐傍人不知下数。雪窦拈云。打者甚多。听者极
少。且问谁是解打者。莫谤盐官好。南泉道。王老师不
打这破鼓。法眼云。王老师不打。两个既不奈何。一个
更是懡㦬。又云王老师不打。还肯得诸方也无。代云。
千年田。八百主。林泉道。屈指从头数莫真。恁么看来。
岂免丹霞道。击者虽多听者稀。半夜髑髅。初惊破梦。
三更露柱。偶尔放光。有具眼者分明辨取。直待满头
明月两𩯭霜华。流落今时不思劫外。所以洞山道。向
道莫去。归来背父。且作么生得个恰好去。还知么。不
离花下路。游遍洞中天。
* 第九十一则 大阳上堂(示众)
示众云。行取说不得的。说取行不得的。若能行说俱
到。何必厮挨厮靠。有不识好恶者么。
举大阳明安禅师上堂云。嵯峨万仞。鸟道难通(纵横
如得妙。左右自逢原)。剑刃轻冰。谁当履践(男儿欲要富。无过险处做)。宗乘
妙句。语路难陈(吾师举似且低声)。不二法门。净名杜口(不答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69c 页 X67-0369.png
当渠痛处锥)。所以达磨西来。九年面壁始遇知音(功多业就。
水到渠成)。大阳今日也太无端。珍重(只知开口阔。不觉更舌长)。
师云。郢州大阳警玄禅师(或曰廷。避庙讳)。江夏张氏子。依智
通禅师出家。十九为大僧。听圆觉了义讲席。无能及
者。遂游方。初到梁山问无相道场。深达玄旨。因嗣续
焉。因一日上堂。举此嵯峨万仞鸟道难通等语。况斯
一事。非智可知非识可识。若嵯峨万仞剑刃轻冰。睹
之则眼眩思之则意乱。端的宗乘妙句寔语路之难
陈。祖域玄纲非机关之可隘。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
文殊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巳。仁者当说何等是菩
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文殊叹曰。善哉。乃至
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梵语维摩诘。此云
净名。达摩大士自西而来。至金陵见武帝不契。渡江
至洛京。居嵩山少林。面壁九年。始遇神光立雪断臂
求安心之旨而得髓焉。岂非知音者也。大阳今日也
太无端。如斯举唱皆为剩语。故自首身据款结桉道
各自珍重。丹霞终不證父攘羊。而反称赞。颂曰。
不挂唇皮一句奇(必是舌在口外)。少林冷坐最慈悲(知恩有几
人)。须知此道非传授(本自圆成)。立雪神光巳强为(果是遭人
点检)。
师云。若知无说说。自解不闻闻。未挂唇皮处。分明指
示君。一自拈花之后面壁巳来。或竖拂拈槌。或扬眉
瞬目。或吐纳言辞。或嚬呻𡄇咳。设使千句万句。终不
离此一句。是其所以奇特也。菩提达摩虽则少林冷
水到渠成)。大阳今日也太无端。珍重(只知开口阔。不觉更舌长)。
师云。郢州大阳警玄禅师(或曰廷。避庙讳)。江夏张氏子。依智
通禅师出家。十九为大僧。听圆觉了义讲席。无能及
者。遂游方。初到梁山问无相道场。深达玄旨。因嗣续
焉。因一日上堂。举此嵯峨万仞鸟道难通等语。况斯
一事。非智可知非识可识。若嵯峨万仞剑刃轻冰。睹
之则眼眩思之则意乱。端的宗乘妙句寔语路之难
陈。祖域玄纲非机关之可隘。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
文殊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巳。仁者当说何等是菩
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文殊叹曰。善哉。乃至
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梵语维摩诘。此云
净名。达摩大士自西而来。至金陵见武帝不契。渡江
至洛京。居嵩山少林。面壁九年。始遇神光立雪断臂
求安心之旨而得髓焉。岂非知音者也。大阳今日也
太无端。如斯举唱皆为剩语。故自首身据款结桉道
各自珍重。丹霞终不證父攘羊。而反称赞。颂曰。
不挂唇皮一句奇(必是舌在口外)。少林冷坐最慈悲(知恩有几
人)。须知此道非传授(本自圆成)。立雪神光巳强为(果是遭人
点检)。
师云。若知无说说。自解不闻闻。未挂唇皮处。分明指
示君。一自拈花之后面壁巳来。或竖拂拈槌。或扬眉
瞬目。或吐纳言辞。或嚬呻𡄇咳。设使千句万句。终不
离此一句。是其所以奇特也。菩提达摩虽则少林冷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0a 页 X67-0370.png
坐九年。用尽慈悲未有知恩解报恩者。然是人人本
具个个圆成。理本自如道非传授。亦假无丝玉线穿
没鼻金针。联古锦于空劫以前。绣丹凤于成平之际。
用斯勤恳未得心安。宁不刳肱特来立雪。非是神光
勉强。不得巳而为之也。此乃奋先觉觉后之心。兴自
利利他之志。为禅苑规模丛林榜样。幸勿未得为得
未證为證。而懒堕不趣无上菩提者也。只如到此。合
作么生行履即是。还知明安丹霞大意么。妙舞纵饶
回雪态。三台须是大家催。
* 第九十二则 大阳家风(家风)
示众云。密室不通风。何消来壁听。纵横契本真。妙用
无非应。有知音可嘉者么。
举僧问大阳。如何是和尚家风(朝看云片片。暮听水潺潺)。阳云。
满瓶倾不出。大地没饥人(圆同太虚无欠无馀)。
师云。门庭施设万别千差。入理深谈一了百当。世尊
在楞伽山告大慧大士曰。非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
者是作相耳。或有佛刹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
眉。或有动睛。或叹或欠。或𡄇咳。或念刹土。或动摇。乃
至如是说法得无生法忍及殊胜三昧。以至蚊蚋虫
蚁无言而各办事。又弃诸盖大士问世尊曰。禅门秘
要为有一门为有多门。若有多者。法即有二。若是一
者。云何容受无量无边众生而不迫迮。世尊曰。此禅
要门亦非是一亦非是多。一切众生性同虚空。虽同
虚空各于身心自有禅门。寔不共修。何以故。息口不
具个个圆成。理本自如道非传授。亦假无丝玉线穿
没鼻金针。联古锦于空劫以前。绣丹凤于成平之际。
用斯勤恳未得心安。宁不刳肱特来立雪。非是神光
勉强。不得巳而为之也。此乃奋先觉觉后之心。兴自
利利他之志。为禅苑规模丛林榜样。幸勿未得为得
未證为證。而懒堕不趣无上菩提者也。只如到此。合
作么生行履即是。还知明安丹霞大意么。妙舞纵饶
回雪态。三台须是大家催。
* 第九十二则 大阳家风(家风)
示众云。密室不通风。何消来壁听。纵横契本真。妙用
无非应。有知音可嘉者么。
举僧问大阳。如何是和尚家风(朝看云片片。暮听水潺潺)。阳云。
满瓶倾不出。大地没饥人(圆同太虚无欠无馀)。
师云。门庭施设万别千差。入理深谈一了百当。世尊
在楞伽山告大慧大士曰。非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
者是作相耳。或有佛刹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
眉。或有动睛。或叹或欠。或𡄇咳。或念刹土。或动摇。乃
至如是说法得无生法忍及殊胜三昧。以至蚊蚋虫
蚁无言而各办事。又弃诸盖大士问世尊曰。禅门秘
要为有一门为有多门。若有多者。法即有二。若是一
者。云何容受无量无边众生而不迫迮。世尊曰。此禅
要门亦非是一亦非是多。一切众生性同虚空。虽同
虚空各于身心自有禅门。寔不共修。何以故。息口不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0b 页 X67-0370.png
言冥合于理。口为禅门。摄眼分别。混合无异。眼为禅
门。耳所闻声。了知虚妄毕竟寂灭。犹如聋人耳为禅
门。乃至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摄诸尘劳入不二门。
旷彻清虚湛然凝定。此盖吾佛略阐家风万分之一
也。故我衲僧门下。心心相印祖祖相传。利道拔生妙
用纵横亦非一也。大阳道满瓶倾不出大地没饥人。
子细看来。所得甚简施设弥宽。不负问端尽情吐露。
具眼衲僧分明荐取。颂曰。
荆山美玉何须辨(非智可知)。赤水玄珠不用拈(非识可识)。罔
象无心黄帝重(理契则神)。卞和有智楚王嫌(情封则物)。
师云。荆山美玉卞和三献而祸及于身。赤水玄珠罔
象一见而肯加于已。抱璞之事巳具投子颂古。而备
述之兹不复云。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丘。
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
之不得。使吃诟索之亦不得。乃使象罔象。罔得之。见
庄子。吃口懈切。诟口豆切。罔象当作象罔。此谓无心
合道。道合无心。既大阳家丑外扬。惹丹霞如斯评品。
幸勿献直得曲逐句寻言。矢上加尖空中著楔。问你
诸人作么生免得不恁么去。热则趁凉寒向火。莫将
闲事挂心头。
* 第九十三则 投子宗风(法属)
示众云。穷源究本。岂容攃蹉丝毫。列祖分宗。那许自
谩方寸。既尔恩归有地。非无禀受承袭。欲要大家知。
尽情须吐露。
门。耳所闻声。了知虚妄毕竟寂灭。犹如聋人耳为禅
门。乃至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摄诸尘劳入不二门。
旷彻清虚湛然凝定。此盖吾佛略阐家风万分之一
也。故我衲僧门下。心心相印祖祖相传。利道拔生妙
用纵横亦非一也。大阳道满瓶倾不出大地没饥人。
子细看来。所得甚简施设弥宽。不负问端尽情吐露。
具眼衲僧分明荐取。颂曰。
荆山美玉何须辨(非智可知)。赤水玄珠不用拈(非识可识)。罔
象无心黄帝重(理契则神)。卞和有智楚王嫌(情封则物)。
师云。荆山美玉卞和三献而祸及于身。赤水玄珠罔
象一见而肯加于已。抱璞之事巳具投子颂古。而备
述之兹不复云。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丘。
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
之不得。使吃诟索之亦不得。乃使象罔象。罔得之。见
庄子。吃口懈切。诟口豆切。罔象当作象罔。此谓无心
合道。道合无心。既大阳家丑外扬。惹丹霞如斯评品。
幸勿献直得曲逐句寻言。矢上加尖空中著楔。问你
诸人作么生免得不恁么去。热则趁凉寒向火。莫将
闲事挂心头。
* 第九十三则 投子宗风(法属)
示众云。穷源究本。岂容攃蹉丝毫。列祖分宗。那许自
谩方寸。既尔恩归有地。非无禀受承袭。欲要大家知。
尽情须吐露。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0c 页 X67-0370.png
举僧问投子青禅师。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见如
还不见。闻似不曾闻)。子云。威音前一箭。射透两重关(英雄力破重围)。
僧云如何是相付底事(一狐疑了一狐疑)。子云。全因淮地
月。得照郢阳春(清光迥照。左右逢原)。僧云恁么则入水见长
人(认着依然元不是)。子云。祇知荆玉异。那辨楚王心(智识徒劳
测圣情)。子随后以拂子敲禅床一下(若将耳听终难会。眼里闻声方
得知)。
师云。舒州投子山义青禅师。初参蒋山元不契。复依
浮山远。会远预梦获俊青鹞。既见师至远为曰。汝应
其祥矣。令看外道问佛因缘。前后三载。一日远曰。汝
记得话头么。试举看。师方举。远蓦以手掩其口。师豁
然大悟。先浮山远见郢州大阳明安禅师。机相契遂
传宗旨。明安以皮履布直裰付之。远辞曰。某巳有得
处。安叹曰吾一枝遂无人也。远曰洞上宗风实难绍
举。和尚年尊无人承嗣。某当持此衣信转相付嘱。安
许之曰。他时得人。以吾偈證明。遂书偈曰。阳广山头
草。凭君待价焞。异苗翻茂处。深密固灵根。其末云。得
法后潜众十年方可阐扬。暨师相契付大阳顶相衣
颂嘱曰。代吾续大阳宗风。善自护持。咦。迄至于今。儿
孙不坠。枝叶兴荣。此岂非应异苗翻茂之远谶者邪。
这僧恁么问。投子与么答。宗中辨的量外转机。事存
函盖合。理应箭锋拄。还晓会得也无。其或莽卤漫汗。
更看丹霞分析。颂曰。
珊瑚枝上玉花开(异苗翻茂处。千载果希奇)。风递清香遍九垓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1a 页 X67-0371.png
(无处不闻)。勿谓乾坤成委曲(休错商量)。韶阳亲见睦州来(有条
攀条。无条攀例)。
师云。阴阳不测谓之神。异种同根漏泄春。薝卜林中
金果树。玉花琼药叶常新。自此联芳续焰光映丛林。
匝地普天香分觉苑。勿谓乾坤委曲。休云根种非同。
诸方仰羡而接活灵枝。一雨普沾而不离心地。韶州
云门山文偃禅师初参睦州陈尊宿。扣其门。陈问曰
阿谁。门曰文偃。陈开门把住曰道道。门无语。陈曰秦
时𨍏辂钻。遂托开以门掩。折右足。门因发明大意。陈
指游雪峰。升堂乃出众云。项上三百斤铁枷何不脱
却。峰下座把住曰。因甚到与么。门以手拭目。后嗣雪
峰。道振丛林。后迁云门。名重天下。投子云门异派同
流。至今源远不绝。续佛慧命。大显曹溪之道者皆出
二师。道力致之然也。还有知恩报恩者么。笑把金针
穿断线。殷勤分付到儿孙。
* 第九十四则 投子示众(飞走)
示众云。静沉死水应须换。步移身动落今时。切忌走
南掠北。非止理圆言偏。其由言生理丧。只如空劫以
前合作么生话会。
举投子示众云。若论此事(老老大大自扬家丑)。如鸾凤冲霄
不留其迹。羚羊挂角那觅其踪(神心莫究。佛眼难窥)。金龙不
守于寒潭。玉兔岂栖于蟾影(密移一步六门晓。无限风光大地春)。其
或宾主若立。须威音路外摇头(动容剔古路)。问答言陈
乃玄路傍提为唱(不墯悄然机)。若能如是。犹在半途(向道
攀条。无条攀例)。
师云。阴阳不测谓之神。异种同根漏泄春。薝卜林中
金果树。玉花琼药叶常新。自此联芳续焰光映丛林。
匝地普天香分觉苑。勿谓乾坤委曲。休云根种非同。
诸方仰羡而接活灵枝。一雨普沾而不离心地。韶州
云门山文偃禅师初参睦州陈尊宿。扣其门。陈问曰
阿谁。门曰文偃。陈开门把住曰道道。门无语。陈曰秦
时𨍏辂钻。遂托开以门掩。折右足。门因发明大意。陈
指游雪峰。升堂乃出众云。项上三百斤铁枷何不脱
却。峰下座把住曰。因甚到与么。门以手拭目。后嗣雪
峰。道振丛林。后迁云门。名重天下。投子云门异派同
流。至今源远不绝。续佛慧命。大显曹溪之道者皆出
二师。道力致之然也。还有知恩报恩者么。笑把金针
穿断线。殷勤分付到儿孙。
* 第九十四则 投子示众(飞走)
示众云。静沉死水应须换。步移身动落今时。切忌走
南掠北。非止理圆言偏。其由言生理丧。只如空劫以
前合作么生话会。
举投子示众云。若论此事(老老大大自扬家丑)。如鸾凤冲霄
不留其迹。羚羊挂角那觅其踪(神心莫究。佛眼难窥)。金龙不
守于寒潭。玉兔岂栖于蟾影(密移一步六门晓。无限风光大地春)。其
或宾主若立。须威音路外摇头(动容剔古路)。问答言陈
乃玄路傍提为唱(不墯悄然机)。若能如是。犹在半途(向道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1b 页 X67-0371.png
莫去)。更乃凝眸。不劳相见(归来背父)。
师云。理极忘情莫可追。了无毫忽涉思惟。不留踪迹
虽为妙。点检将来未是奇。不见道。莫守寒岩异草青。
坐著白云宗不妙。直得偏圆互换事理该罗。触处自
由纵横无碍。岂留朕迹那堕偏方。万叠群峰倚晴空
而耸翠。一轮杲日升晓嶂以堆红。由是耀古腾今辉
天鉴地。直得金龙踊跃玉兔奔驰。明暗全彰形容不
露。拟从问答。不无玄唱玄提。将欲敷扬。并却狂情狂
解。直饶脱体无依。未是十成一句。还有具通方眼者
么。便能觌面相呈。毕竟是何眼孔(瞎)。颂曰。
水澄月满道人愁(欢喜未尽。烦恼早来)。妙尽无依类莫收(千自
由百自在)。劫外正偏兼带路(七通八达)。不萌枝上辨春秋(高着
眼看)。
师云。语忌十成。正虽正而不应居正。机贵回互。偏虽
偏而莫滞于偏。所以道澄源湛水尚棹孤舟。古佛场
中犹乘车子。争肯教伊向死水里作活计。到此地面
活鱍鱍转辘辘。方有少分相应。虽则水澄月满一念
万年。正是道人可愁虑处。何也。有德非为德。无功始
是功。到这里。直得妙尽无依功成不处。万类千般莫
能收管。有时横身劫外。有时垂手[厂@(邱-丘+墨)]中。正去偏来无
非兼带。这边那畔不滞有无。只此建化玄门便是抄
直要路。若也于斯洒洒落落了了明明。不枉向不响
山中善通音耗。未萌枝上能辨春秋。咦。还达此意么。
若解无中能唱出。方知元不在宫商。
师云。理极忘情莫可追。了无毫忽涉思惟。不留踪迹
虽为妙。点检将来未是奇。不见道。莫守寒岩异草青。
坐著白云宗不妙。直得偏圆互换事理该罗。触处自
由纵横无碍。岂留朕迹那堕偏方。万叠群峰倚晴空
而耸翠。一轮杲日升晓嶂以堆红。由是耀古腾今辉
天鉴地。直得金龙踊跃玉兔奔驰。明暗全彰形容不
露。拟从问答。不无玄唱玄提。将欲敷扬。并却狂情狂
解。直饶脱体无依。未是十成一句。还有具通方眼者
么。便能觌面相呈。毕竟是何眼孔(瞎)。颂曰。
水澄月满道人愁(欢喜未尽。烦恼早来)。妙尽无依类莫收(千自
由百自在)。劫外正偏兼带路(七通八达)。不萌枝上辨春秋(高着
眼看)。
师云。语忌十成。正虽正而不应居正。机贵回互。偏虽
偏而莫滞于偏。所以道澄源湛水尚棹孤舟。古佛场
中犹乘车子。争肯教伊向死水里作活计。到此地面
活鱍鱍转辘辘。方有少分相应。虽则水澄月满一念
万年。正是道人可愁虑处。何也。有德非为德。无功始
是功。到这里。直得妙尽无依功成不处。万类千般莫
能收管。有时横身劫外。有时垂手[厂@(邱-丘+墨)]中。正去偏来无
非兼带。这边那畔不滞有无。只此建化玄门便是抄
直要路。若也于斯洒洒落落了了明明。不枉向不响
山中善通音耗。未萌枝上能辨春秋。咦。还达此意么。
若解无中能唱出。方知元不在宫商。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1c 页 X67-0371.png
* 第九十五则 投子拈香(帝王)
示众云。金轮统御应须端拱酬恩。玉烛垂祥当可殷
勤贺德。通方衲子何必怀疑。本分宗师自知下落。有
解山呼者么。
举僧问投子和尚。适来拈香祝寿。且道当今皇帝
寿年多少(芥城劫石知无数。枉了区区漫校量)。子云。月笼丹桂远。星
拱北辰高(瞻之仰之实难思议)。
师云。问在答处答在问处。问答交驰不劳思虑。虽是
言言见谛句句超宗。莫使四臣递相钝滞。他既舌头
无骨。汝合眼里有筋。别辨青黄品度甘苦。自古以来
世法佛法了无二体。君圣臣贤兮则内外相应。河清
海晏兮则中边宁谧。是故曹洞宗风全明尊贵一路。
傍参回互拱密威严。不犯当头潜通妙用。由是投子
答以月笼丹桂星拱北辰。若使向高远边折倒。徒劳
斫额枉费精神。当于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处得言
句总持。具游戏三昧。不枉辅朝辅国尽孝尽忠。更看
丹霞若为话会。颂曰。
六国清平贺圣年(万岁万岁万万岁)。珠帘高卷月明前(光含
万象。影浸千江)。金轮那肯当堂坐(至化无为)。不用丹墀击静鞭
(宫漏密传人悄悄。宅香轻袅院沉沉)。
师曰。楞严经道。一处成休复。六根皆解脱。高沙弥亦
云。长安虽闹。我国晏然。是知心王安帖。六贼难侵。根
根尘尘而不涉干戈。莽莽荡荡而了无边徼。所以道
十二处忘闲影响。三千界放净光明。以此清平贺圣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2a 页 X67-0372.png
年则不亦乐乎。直得珠帘高卷玉殿深沉。团团皎月
当天。细细清风击竹。金轮圣主坐不当堂。凤阙朝臣
行须出户。何必丹墀鞭响画鼓声催。心城稳帖而同
贺尧年。性海澄渟而咸歌舜德。理无不遍事无不周。
忠孝两全是非一揆。还能如此知恩报恩么。日月光
天德。山河壮帝居。
* 第九十六则 天宁谁家(法属)
示众云。一花五叶密固灵根。万古千秋屡呈嘉瑞。若
不侵陵雪色。焉能漏泄春光。个中灵利衲僧不可漫
汗莽卤。
举僧问东京天宁楷和尚。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
谁(知音不在频频举。达者须知暗里惊)。宁云。金凤夜栖无影树。峰峦
才露海云遮(不教人见转风流)。
师云。东京天宁芙蓉道楷禅师。沂州崔氏子。自幼学
辟谷。隐伊阳山。后游京师籍名术台寺。试法华得度。
谒投子于海会。乃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
外别有为人处也无。子曰。汝道寰中天子敕。还假尧
舜禹汤也无。师欲进语。子以拂子摵师口曰。汝发意
来。早有三十棒也。师即开悟。再拜便行。曰。且来阇黎。
师不顾。子曰汝到不疑之地邪。师即掩耳。淘汰有年
遂嗣其法。开堂后数迁大刹。大兴祖道。大观二年春
开封尹李公孝寿奏师道行卓冠丛林。宜有褒显。即
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内臣持敕命至。师迎谢曰。某
辞父母出家时尝陈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用资
当天。细细清风击竹。金轮圣主坐不当堂。凤阙朝臣
行须出户。何必丹墀鞭响画鼓声催。心城稳帖而同
贺尧年。性海澄渟而咸歌舜德。理无不遍事无不周。
忠孝两全是非一揆。还能如此知恩报恩么。日月光
天德。山河壮帝居。
* 第九十六则 天宁谁家(法属)
示众云。一花五叶密固灵根。万古千秋屡呈嘉瑞。若
不侵陵雪色。焉能漏泄春光。个中灵利衲僧不可漫
汗莽卤。
举僧问东京天宁楷和尚。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
谁(知音不在频频举。达者须知暗里惊)。宁云。金凤夜栖无影树。峰峦
才露海云遮(不教人见转风流)。
师云。东京天宁芙蓉道楷禅师。沂州崔氏子。自幼学
辟谷。隐伊阳山。后游京师籍名术台寺。试法华得度。
谒投子于海会。乃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
外别有为人处也无。子曰。汝道寰中天子敕。还假尧
舜禹汤也无。师欲进语。子以拂子摵师口曰。汝发意
来。早有三十棒也。师即开悟。再拜便行。曰。且来阇黎。
师不顾。子曰汝到不疑之地邪。师即掩耳。淘汰有年
遂嗣其法。开堂后数迁大刹。大兴祖道。大观二年春
开封尹李公孝寿奏师道行卓冠丛林。宜有褒显。即
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内臣持敕命至。师迎谢曰。某
辞父母出家时尝陈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用资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2b 页 X67-0372.png
九族。苟渝愿心当弃身命。父母以此听许。今若不守
本志。窃冒宠光。则佛法亲盟背矣。于是修表具辞。复
降旨京尹坚俾授之。师确不回。以拒命坐罪。奉旨下
棘寺与从轻。寺吏闻有司欲徙淄州。有司曰有疾与
免刑。及吏问之。师曰无疾。吏曰何有灸瘢耶。曰昔者
疾今日愈。吏令思之。曰。巳悉厚意。但妄非所安。乃恬
然就刑而行。从之者如归市。师以法语施之。获益尤
众。灵源清禅师评曰。夫楷公大士也。其建志立行当
素有根本。岂悠悠者之所能知。因赞其像曰。惟唐正
观。灵润投驩。匪移所守。能适其安。乃曰此行略有三
益。一酬往谴。二顺厌生。三成大行。今日淄州楷公亦
云。严天大雪始见松筠。媚草夭花亦成造化。苟窃世
荣。实辜恩者。师抵淄川僦居。学者愈亲。明年冬敕令
自便。庵于芙蓉湖心。道俗川凑仅数百人。日食粥一
杯。故多引去。政和七年冬赐额曰花严禅寺。八年五
月十四日索笔书偈付侍僧曰。吾年七十六。世缘今
巳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
腾任运何拘束。移时而逝。当遭黜时佛光饯云。面皱
如冰裂。脊骨硬似铁。著緉破草鞋。踏退澄潭月。韩国
饯云。不受囊封老古锥。到头脱下祖师衣。一场弄险
惊天地。谁信长空利剑挥。恁么举来。还知芙蓉家风
么。还知所嗣宗风么。伶利汉领略取。当向金凤夜栖
无影树处子细[占*支]详。试于峰峦才露海云遮处分明
体究。既恁正偏兼带。不无事理融通。休做有心知。莫
本志。窃冒宠光。则佛法亲盟背矣。于是修表具辞。复
降旨京尹坚俾授之。师确不回。以拒命坐罪。奉旨下
棘寺与从轻。寺吏闻有司欲徙淄州。有司曰有疾与
免刑。及吏问之。师曰无疾。吏曰何有灸瘢耶。曰昔者
疾今日愈。吏令思之。曰。巳悉厚意。但妄非所安。乃恬
然就刑而行。从之者如归市。师以法语施之。获益尤
众。灵源清禅师评曰。夫楷公大士也。其建志立行当
素有根本。岂悠悠者之所能知。因赞其像曰。惟唐正
观。灵润投驩。匪移所守。能适其安。乃曰此行略有三
益。一酬往谴。二顺厌生。三成大行。今日淄州楷公亦
云。严天大雪始见松筠。媚草夭花亦成造化。苟窃世
荣。实辜恩者。师抵淄川僦居。学者愈亲。明年冬敕令
自便。庵于芙蓉湖心。道俗川凑仅数百人。日食粥一
杯。故多引去。政和七年冬赐额曰花严禅寺。八年五
月十四日索笔书偈付侍僧曰。吾年七十六。世缘今
巳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
腾任运何拘束。移时而逝。当遭黜时佛光饯云。面皱
如冰裂。脊骨硬似铁。著緉破草鞋。踏退澄潭月。韩国
饯云。不受囊封老古锥。到头脱下祖师衣。一场弄险
惊天地。谁信长空利剑挥。恁么举来。还知芙蓉家风
么。还知所嗣宗风么。伶利汉领略取。当向金凤夜栖
无影树处子细[占*支]详。试于峰峦才露海云遮处分明
体究。既恁正偏兼带。不无事理融通。休做有心知。莫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2c 页 X67-0372.png
作无意会。宗中辨的量外转机者。自有丹霞为伊开
解。颂曰。
等闲无问岂安排(何必忉忉)。一句全提隐显该(分身两下看)。
薄雾依依笼古径(难辨高低)。孤峰终不露崔嵬(那分向背)。
师云。洪钟在架任扣击以腾声。明镜当台从媸妍而
现影。苟或不扣不击无妍无媸。何声影而可烦耳目
者哉。既待临机不让。应须为众全提。非图半暗半明。
莫便似见不见。若解该罗法界。休愁不入玄门。倜傥
纵横自忘计较。可惜依依薄雾笼古径以萋迷。伤嗟
矗矗孤峰隐崔嵬而不露。虽恁韬光晦迹安排接物
利生。不消更问谁家。试听无生妙曲。汝诸禅者还曾
闻么。若将耳听终难会。眼里闻声方得知。
* 第九十七则 天宁夜半(对机)
示众云。空手把锄头。今秋决好收。步行骑水牛。念念
不停留。拟涉思惟处。堤防害口羞。
举僧问天宁。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如何是不露底
句(开口即错)。宁云。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花(但得随流妙。何妨苦
缆舟)。
师云。日午犹亏半。乌沉始是圆。几人能晓会。明暗未
分前。当于空劫之际眹兆之初。一念不生纤尘不立。
净裸裸赤洒洒处转身吐气。不守寒岩不沉死水。运
心月以恒明。使迷云而殄灭。所以道人牛不见处。正
是月明时。故向第二门头入𢌅垂手。接物利生。虽则
念念释迦出世。步步弥勒下生。而岂知周遍十方心。
解。颂曰。
等闲无问岂安排(何必忉忉)。一句全提隐显该(分身两下看)。
薄雾依依笼古径(难辨高低)。孤峰终不露崔嵬(那分向背)。
师云。洪钟在架任扣击以腾声。明镜当台从媸妍而
现影。苟或不扣不击无妍无媸。何声影而可烦耳目
者哉。既待临机不让。应须为众全提。非图半暗半明。
莫便似见不见。若解该罗法界。休愁不入玄门。倜傥
纵横自忘计较。可惜依依薄雾笼古径以萋迷。伤嗟
矗矗孤峰隐崔嵬而不露。虽恁韬光晦迹安排接物
利生。不消更问谁家。试听无生妙曲。汝诸禅者还曾
闻么。若将耳听终难会。眼里闻声方得知。
* 第九十七则 天宁夜半(对机)
示众云。空手把锄头。今秋决好收。步行骑水牛。念念
不停留。拟涉思惟处。堤防害口羞。
举僧问天宁。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如何是不露底
句(开口即错)。宁云。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花(但得随流妙。何妨苦
缆舟)。
师云。日午犹亏半。乌沉始是圆。几人能晓会。明暗未
分前。当于空劫之际眹兆之初。一念不生纤尘不立。
净裸裸赤洒洒处转身吐气。不守寒岩不沉死水。运
心月以恒明。使迷云而殄灭。所以道人牛不见处。正
是月明时。故向第二门头入𢌅垂手。接物利生。虽则
念念释迦出世。步步弥勒下生。而岂知周遍十方心。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3a 页 X67-0373.png
不在一切处。是知虽在今时而不落今时。这僧若能
心不附物。语不立玄。何必低情下意取覆他人。致使
天宁摇篙鼓棹罢钓收纶道。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
花。可惜不遇金鳞。空使虚劳心力。宁免丹霞向正明
不露处。依稀越国彷佛扬州。颂曰。
星流水国夜然灯(一点分明)。月印江天明似镜(十分光彩)。隐
显无私位不该(二边莫立)。依稀拟动成偏正(中道难安)。
师云。眼似流星心如湛水。六国安宁非无仪轨。向更
深夜静浪止风恬杜绝辞源时。慧灯沉影。照烛壶天。
况兼皎月复印澄江。上下冥通。若轩辕之宝镜。内外
交彻。胜照胆之良规。隐显无私。晦明有准。虽是排班
无位次。屈指不伦流。其间该括意趣非轻。拟之则动
落今时。边方虽有令。不是太平年。议之则静沉死水。
莫守寒岩异草青。坐著白云宗不妙。直得正偏兼到
事理双明。不偏枯无窒碍。放教活鱍鱍。免致死郎当。
方有些子少分相应。还能恁么措置么。密移一步六
门晓。无限风光大地春。
* 第九十八则 天宁上堂(法身)
示众云。法报化三身。是非只为多开口。体相用三大。
烦恼皆因强出头。离心缘。莫错寻思。离言说。休胡议
论。有吃火不烧舌的衲僧。且道是谁。
举天宁上堂云。法身者理妙言玄。顿超终始之患
(黄金虽贵。落眼成尘)。诸仁者。莫是幻身外别有法身么(用破木杓
作先祖髑髅)。莫是幻身便是法身么(认马鞍鞒作你耶下[(厂@((既-旡)-日+口))*页])。若也
心不附物。语不立玄。何必低情下意取覆他人。致使
天宁摇篙鼓棹罢钓收纶道。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
花。可惜不遇金鳞。空使虚劳心力。宁免丹霞向正明
不露处。依稀越国彷佛扬州。颂曰。
星流水国夜然灯(一点分明)。月印江天明似镜(十分光彩)。隐
显无私位不该(二边莫立)。依稀拟动成偏正(中道难安)。
师云。眼似流星心如湛水。六国安宁非无仪轨。向更
深夜静浪止风恬杜绝辞源时。慧灯沉影。照烛壶天。
况兼皎月复印澄江。上下冥通。若轩辕之宝镜。内外
交彻。胜照胆之良规。隐显无私。晦明有准。虽是排班
无位次。屈指不伦流。其间该括意趣非轻。拟之则动
落今时。边方虽有令。不是太平年。议之则静沉死水。
莫守寒岩异草青。坐著白云宗不妙。直得正偏兼到
事理双明。不偏枯无窒碍。放教活鱍鱍。免致死郎当。
方有些子少分相应。还能恁么措置么。密移一步六
门晓。无限风光大地春。
* 第九十八则 天宁上堂(法身)
示众云。法报化三身。是非只为多开口。体相用三大。
烦恼皆因强出头。离心缘。莫错寻思。离言说。休胡议
论。有吃火不烧舌的衲僧。且道是谁。
举天宁上堂云。法身者理妙言玄。顿超终始之患
(黄金虽贵。落眼成尘)。诸仁者。莫是幻身外别有法身么(用破木杓
作先祖髑髅)。莫是幻身便是法身么(认马鞍鞒作你耶下[(厂@((既-旡)-日+口))*页])。若也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3b 页 X67-0373.png
恁么会去。尽是依他作解。蒙昧两岐(画马不成驴亦失)。法
眼未得通明(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不见僧问夹山。如何是
法身(清风两槛竹)。山云法身无相(承言者丧)。如何是法眼(白露
一庭松)。山云法眼无瑕(滞句者迷)。所以道吾云。未有师在
(明眼人前一场漏逗)。忽有人问老僧。如何是法身。羊便乾处
卧(六六三十六)。如何是法眼。驴便湿处尿(九九八十一)。更有
人问。作么生是法身。买帽相头(水长船高)。作么生是法
眼。坑坎堆阜(泥多佛大)。若点检将来。夹山祇是学处不
明(起初不遇作家。到底番成骨董)。如流俗闺閤里物不能舍却(养病
丧𨈬)。致使情关固闭。识锁难开(自作自受)。老僧今日若不
当阳显示。后学难以知归(为怜三岁子。用尽一生心)。劝汝诸人
不用求真。唯除息见(伹得本莫愁末)。诸见若息。昏雾不生
(眼中除幻翳。元不有空花)。自然智鉴洞明。更无他物(犹有这个在)。诸
仁者。还会么(气急杀人)。良久云(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夜闻)。珠中有火
君须信。休向天边问太阳(傥能明自已。何必问他人)。
师云。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
道。把住则真金失色。放行则瓦砾生光。纵汝恁么会
得。须知向上别有一窍。只如向上一窍汝还会得么。
老僧遥指猿啼处。别有露踪在上方。恁么看来。不是
依他作解。亦非蒙昧两岐。若要法眼通明。除是恁般
会取。虽夹山住润州荆口竹林时如此祗对法身法
眼。巳被道吾点检。指见华亭。若不因流水。还应过别
山。不见道。起初不遇作家。到底翻成骨董。所以天宁
聘不唧留。忍俊不禁。向石头上栽花。虚空里钉楔。非
眼未得通明(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不见僧问夹山。如何是
法身(清风两槛竹)。山云法身无相(承言者丧)。如何是法眼(白露
一庭松)。山云法眼无瑕(滞句者迷)。所以道吾云。未有师在
(明眼人前一场漏逗)。忽有人问老僧。如何是法身。羊便乾处
卧(六六三十六)。如何是法眼。驴便湿处尿(九九八十一)。更有
人问。作么生是法身。买帽相头(水长船高)。作么生是法
眼。坑坎堆阜(泥多佛大)。若点检将来。夹山祇是学处不
明(起初不遇作家。到底番成骨董)。如流俗闺閤里物不能舍却(养病
丧𨈬)。致使情关固闭。识锁难开(自作自受)。老僧今日若不
当阳显示。后学难以知归(为怜三岁子。用尽一生心)。劝汝诸人
不用求真。唯除息见(伹得本莫愁末)。诸见若息。昏雾不生
(眼中除幻翳。元不有空花)。自然智鉴洞明。更无他物(犹有这个在)。诸
仁者。还会么(气急杀人)。良久云(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夜闻)。珠中有火
君须信。休向天边问太阳(傥能明自已。何必问他人)。
师云。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
道。把住则真金失色。放行则瓦砾生光。纵汝恁么会
得。须知向上别有一窍。只如向上一窍汝还会得么。
老僧遥指猿啼处。别有露踪在上方。恁么看来。不是
依他作解。亦非蒙昧两岐。若要法眼通明。除是恁般
会取。虽夹山住润州荆口竹林时如此祗对法身法
眼。巳被道吾点检。指见华亭。若不因流水。还应过别
山。不见道。起初不遇作家。到底翻成骨董。所以天宁
聘不唧留。忍俊不禁。向石头上栽花。虚空里钉楔。非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3c 页 X67-0373.png
唯与伊解黏去縳。抑亦教汝脱洒罄快。辄不可作粗
俗语计较。亦不可用理趣研穷。不见天宁责罚夹山
学处。如流俗闺閤里物被情关识锁累带平生。所以
天宁向直截紧要处不惜唇皮为伊指示。于良久处
再三捞摝。苦口叮咛。是汝本有真性。何须向外驰求。
未免丹霞重宣此义。颂曰。
道合平常绝异端(以一贯之)。行人何必历艰难(不劳费力)。从
今莫买孙宾卜(祸福无门)。龟壳无灵不用钻(唯人自召)。
师云。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其实道合平常。平常
合道。故云是处语言皆合道。谁家弦管不传心。决非
攻乎异端斯害也巳。而校其万一者邪。修行之人若
能如此行历。何必忙拖竹杖紧系行缠。撞东磕西走
南掠北。向枯骨上困咬。毕竟有甚么汁。恁么省去。不
消你相形问命而取吉凶。孙宾。卜者。按本传。孙宾孙
武子后。善兵法。设减灶之术。败庞涓于马陵。以此名
播天下。世传其兵法。今禅门谓设铺市卜。不知于何
而得是说。学者详焉。宾因膑其足。故更名。膑毗忍切。
膑盖刑名。去膝之谓也。钻龟者。庄子云。宋元君梦人
被发曰。予自宰路之渊。予谓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
余且得予。觉而占之。神龟也。渔者果有余。且网得白
龟。其圆五尺。君欲活之卜之。曰杀龟以卜吉凶。及刳
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咦。眹兆巳前如委悉。何消搯
算问阴阳。
* 第九十九则 保寿上堂(杖笠)
俗语计较。亦不可用理趣研穷。不见天宁责罚夹山
学处。如流俗闺閤里物被情关识锁累带平生。所以
天宁向直截紧要处不惜唇皮为伊指示。于良久处
再三捞摝。苦口叮咛。是汝本有真性。何须向外驰求。
未免丹霞重宣此义。颂曰。
道合平常绝异端(以一贯之)。行人何必历艰难(不劳费力)。从
今莫买孙宾卜(祸福无门)。龟壳无灵不用钻(唯人自召)。
师云。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其实道合平常。平常
合道。故云是处语言皆合道。谁家弦管不传心。决非
攻乎异端斯害也巳。而校其万一者邪。修行之人若
能如此行历。何必忙拖竹杖紧系行缠。撞东磕西走
南掠北。向枯骨上困咬。毕竟有甚么汁。恁么省去。不
消你相形问命而取吉凶。孙宾。卜者。按本传。孙宾孙
武子后。善兵法。设减灶之术。败庞涓于马陵。以此名
播天下。世传其兵法。今禅门谓设铺市卜。不知于何
而得是说。学者详焉。宾因膑其足。故更名。膑毗忍切。
膑盖刑名。去膝之谓也。钻龟者。庄子云。宋元君梦人
被发曰。予自宰路之渊。予谓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
余且得予。觉而占之。神龟也。渔者果有余。且网得白
龟。其圆五尺。君欲活之卜之。曰杀龟以卜吉凶。及刳
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咦。眹兆巳前如委悉。何消搯
算问阴阳。
* 第九十九则 保寿上堂(杖笠)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4a 页 X67-0374.png
示众云。信手拈来无非恰好。全身放下何必商量。较
得撺向面前。免致横檐背后。有会得的么。
举大洪保寿恩禅师上堂拈拄杖云。得自天台绝
比伦(少卖弄)。从来无叶又无根(看怎生)。有时扶过断桥
水(同行无疏伴)。几度伴归明月村(步步镇相随)。虽然如是。也
不得无过(知人得)。击香台一下便下座(象骨嵓前弄蛇手。儿时做
处老知羞)。
师云。隋州大洪山报恩禅师。卫之黎阳人。族刘氏。世
以武进。家喜事佛。其母祷子梦佛。所谓阿罗汉舁之。
既妊生师。果有殊相。未冠举方略擢第。调官北都。忽
厌尘境。请于朝愿谢簪绂求出世法。上诘其故。师曰。
臣祖死王事。何足以报厚恩。唯有熏修之功庶资冥
福。神宗叹异。亲洒宸翰。赐名报恩。就都福寿寺受戒。
谒投子。子问天明也未。云明矣。曰明则卷帘。师从之。
忽开悟白子。子印之。巾侍有年。丞相韩公请住少林。
绍圣初诏改大洪律居为禅林。命师为第一世。崇宁
二年诏住京之法云。五年复迁大洪。宗风大振。居一
日上堂拈拄杖云。得自天台绝比伦。从来无叶又无
根。古人为人至切。彻底情深。要汝等诸人向拄杖头
荐取。本分一事虽无枝叶。根苗巳早狼藉遍地。又道。
扶过断桥水。伴归明月村。果然克已从他。道虽然如
是也不得无过。知之减半。何必云云。故击禅床一下
便下座。方信道不如归去便归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蕲州北禅悟通寂禅师。嗣云门。上堂拈拄杖曰。过去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4b 页 X67-0374.png
未来现在诸佛。微尘菩萨。一时在拄杖头上转大法
轮。尽向诸人鼻孔里过。还见么。若见。与我拈将来。若
不见。大似立地死汉。良久曰。风恬浪静。不如归堂。林
泉道。放去较危。收来太速。虽然两段不同。大抵用处
不异。更看丹霞如何科判。颂曰。
此树不从天地生(何处将来)。登山涉水承渠力(知恩有几人)。
如今掷向乱峰前(甚底大如割舍)。免致丛林为轨则(已是强生
节目)。
师云。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匪假阴阳而可生成。岂干
造化而能制就。不须九节何用过头。比筇竹无影无
形。类灵寿非长非短。虽是登山涉水承他恩力。其奈
倚墙贴壁伴我安闲。不如掷向峰前抛在脑后。不劳
解虎宁用敲风。禅床角忒立多时。法座傍暂别少顷。
略置丛林轨则。且停觉苑规模。但肯念兹在兹。较得
无事生事。何也。幸自可怜生。
* 第百则 三界唯心(示众)
示众云。头头上显。莫教鹞过新罗。物物上明。休似蝇
钻故纸。撞头磕额兮时时示时人。拦街截卷兮时人
皆不识。有具眼者辨看。
举保寿上堂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槛
外云生。檐头雨滴(逐物意移)。涧水湛如蓝。野花开似织
(弄假像真)。此时若不究根源。谩向当来问弥勒(差之毫厘。失之
千里)。还会么(按牛头吃草)。不劳久立(深谢慈悲)。
师云。神鼎諲禅师。少年时与数耆宿游南岳。一僧举
轮。尽向诸人鼻孔里过。还见么。若见。与我拈将来。若
不见。大似立地死汉。良久曰。风恬浪静。不如归堂。林
泉道。放去较危。收来太速。虽然两段不同。大抵用处
不异。更看丹霞如何科判。颂曰。
此树不从天地生(何处将来)。登山涉水承渠力(知恩有几人)。
如今掷向乱峰前(甚底大如割舍)。免致丛林为轨则(已是强生
节目)。
师云。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匪假阴阳而可生成。岂干
造化而能制就。不须九节何用过头。比筇竹无影无
形。类灵寿非长非短。虽是登山涉水承他恩力。其奈
倚墙贴壁伴我安闲。不如掷向峰前抛在脑后。不劳
解虎宁用敲风。禅床角忒立多时。法座傍暂别少顷。
略置丛林轨则。且停觉苑规模。但肯念兹在兹。较得
无事生事。何也。幸自可怜生。
* 第百则 三界唯心(示众)
示众云。头头上显。莫教鹞过新罗。物物上明。休似蝇
钻故纸。撞头磕额兮时时示时人。拦街截卷兮时人
皆不识。有具眼者辨看。
举保寿上堂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槛
外云生。檐头雨滴(逐物意移)。涧水湛如蓝。野花开似织
(弄假像真)。此时若不究根源。谩向当来问弥勒(差之毫厘。失之
千里)。还会么(按牛头吃草)。不劳久立(深谢慈悲)。
师云。神鼎諲禅师。少年时与数耆宿游南岳。一僧举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4c 页 X67-0374.png
论宗乘颇博敏会。野饭山店中供办。而僧论说不巳。
諲曰。上人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
色。何人之语。僧曰法眼大师偈也。諲曰其义如何。对
曰。唯心故根境不相到。唯识故声色枞然。諲曰。舌味
是根境否。对曰是。諲以箸挟菜置口含胡而言曰。何
谓相入耶。坐者相顾大惊莫能加答。諲曰。路途之乐
终未到家。见解入微不名见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
阎罗大王不怕多语。林泉道。苦口是良药。逆耳是忠
言。端的了达唯识唯心之旨。方寸间何物而可窒碍
者耶。故保寿云。槛外云生。檐头雨滴。涧水湛如蓝。野
花开似织。寿禅师唯心诀亦云。岩树庭柯各挺无边
之妙相。猿吟鸟噪皆谈不二之圆音。此岂非尘尘尔
法法尔。若也于斯蹉过。枉盻龙华。不如各自归堂。免
劳久立。保寿既恁慈悲。丹霞怎不赞咏。颂曰。
灵然不涉去来今(一言道断处。千古意分明)。三界都卢一点心
(认着依前还不是)。槛外桃花春蝶舞(色即色时轻话会)。门前杨柳
晓莺吟(声非声处细参详)。
师云。觉性圆明灵知不昧。十世古今无非毕备。过去
过去兮雷击真空。未来未来兮波渟性水。何止欲界
色界无色界总乎一心。尽空法界亦由唯识相分所
摄。而岂知僧问琅琊觉和尚。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
河大地。觉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此之所
谓迷时三界有。悟后十方空。至若槛外桃花。门前杨
柳。任翩翩之蝶舞。纵恰恰之莺啼。那消个。听之不听
諲曰。上人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
色。何人之语。僧曰法眼大师偈也。諲曰其义如何。对
曰。唯心故根境不相到。唯识故声色枞然。諲曰。舌味
是根境否。对曰是。諲以箸挟菜置口含胡而言曰。何
谓相入耶。坐者相顾大惊莫能加答。諲曰。路途之乐
终未到家。见解入微不名见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
阎罗大王不怕多语。林泉道。苦口是良药。逆耳是忠
言。端的了达唯识唯心之旨。方寸间何物而可窒碍
者耶。故保寿云。槛外云生。檐头雨滴。涧水湛如蓝。野
花开似织。寿禅师唯心诀亦云。岩树庭柯各挺无边
之妙相。猿吟鸟噪皆谈不二之圆音。此岂非尘尘尔
法法尔。若也于斯蹉过。枉盻龙华。不如各自归堂。免
劳久立。保寿既恁慈悲。丹霞怎不赞咏。颂曰。
灵然不涉去来今(一言道断处。千古意分明)。三界都卢一点心
(认着依前还不是)。槛外桃花春蝶舞(色即色时轻话会)。门前杨柳
晓莺吟(声非声处细参详)。
师云。觉性圆明灵知不昧。十世古今无非毕备。过去
过去兮雷击真空。未来未来兮波渟性水。何止欲界
色界无色界总乎一心。尽空法界亦由唯识相分所
摄。而岂知僧问琅琊觉和尚。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
河大地。觉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此之所
谓迷时三界有。悟后十方空。至若槛外桃花。门前杨
柳。任翩翩之蝶舞。纵恰恰之莺啼。那消个。听之不听
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 第 375a 页 X67-0375.png
闻之不闻。声色纯真了无异念。还能如是么。山河草
木扬真谛。花月楼台演妙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六(终)
木扬真谛。花月楼台演妙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