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七
卷七十七 第 1a 页 WYG0343-044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七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宋纪七十七(起屠维作噩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
  仁圣孝皇帝
熙宁二年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 戊辰
夏国主遣使诣辽谢封册 初知同州赵尚宽知唐州
卷七十七 第 1b 页 WYG0343-0440d.png
高赋知齐州王广渊皆条奏置义仓事知陈留县苏涓
亦言臣劝谕百姓立义仓以备水旱因条上措置事义
仓自庆历中罢帝善其法将复之会王安石主青苗己
巳言于帝曰民有馀粟乃使之输官非良法也乃止
庚午诏御史中丞举可为御史者不限官高卑赵抃争
之弗得于是侍御史知杂事刘述言旧制举御史官须
中行员外郎至太常博士资任须实历通判又必翰林
诸学士与本台丞杂互举盖众议佥同则各务尽心不
卷七十七 第 2a 页 WYG0343-0441a.png
容有偏蔽私爱之患今专委中丞则爱憎在于一己苟
非其人将受权臣属托自立党援不附己者得以媒糵
中伤其弊不一夫变更法度重事也今止参知二人同
书劄子且宰相富弼暂谒告曾公亮已入朝台官今不
阙人何至急疾如此愿收还前旨俟弼出与公亮同议
然后行之弗听述湖州人也 甲戌太保凤翔雄武军
节度使东平郡王允弼卒帝临哭之恸允弼镇恭懿王
元偓之子也性端重时然后言诸宫增置学官允弼己
卷七十七 第 2b 页 WYG0343-0441b.png
贵犹日至讲席延伴读官读孟子一节领宗正三十年
与濮安懿王共事相友爱为宗属推敬 辛巳立淮浙
江湖六路均输法条例司言天下财用无馀典领之官
拘于弊法内外不相知盈虚不相补诸路上供岁有常
数丰年便道可以多致而不能赢年俭物贵难于供亿
而不敢不足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徒使
富商大贾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敛散之权今发运使
实总六路赋入其职以制置茶盐矾酒税为事军储国
卷七十七 第 3a 页 WYG0343-0441c.png
用多所仰给宜假以钱货资其用度周知六路财赋之
有无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令预知中都帑藏年支见在之定数所当供
办者得以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稍收轻重敛散之
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
农民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诏本司具条例以闻而
以发运使薛向领均输平准事赐内藏钱五百万缗上
供米三百万石时议者虑其为扰多言不便帝弗听向
卷七十七 第 3b 页 WYG0343-0441d.png
既董其事乃请设置官属从之 壬午赈恤被水州军
仍蠲竹木税及酒课 癸未帝谓辅臣曰人君不可怠
于政朕非乐为劳苦盖思少壮精神可惜欲乘时有为
以济生灵至于兵乃圣人之大权所以安天下但不可
轻用非独杀人心所弗忍亦恐天道不祐也 诏自今
文臣换右职须实有谋勇曾著绩效即得取旨 甲申
日下有五色云 帝御资政殿因语及选任知州未得
善法曰朕每思祖宗百战得天下今以一州生灵付之
卷七十七 第 4a 页 WYG0343-0442a.png
庸人常痛心疾首卿等谓如何则可文彦博奏以为责
在监司宜得至公之人可任按察吕公弼曰朝廷能择
诸司长官及十八路监司则无不济矣 乙丑韩琦等
上仁宗实录二百卷曾公亮等上英宗实录三十卷
八月侍御史刘琦监察御史里行钱顗等言薛向小人
假以货泉任其变易纵有所入不免夺商贾之利条例
司检详文字苏辙言昔汉武外事四夷内兴宫室财用
匮竭力不能支用贾人桑弘羊之说买贱卖贵谓之均
卷七十七 第 4b 页 WYG0343-0442b.png
输虽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足然法术不正吏缘为奸
掊克日深民受其病孝昭既立学者争排其说霍光顺
民所欲从而予之天下归心遂以无事今此论复兴众
口纷然皆谓其患必甚于汉何者方今聚敛之臣材智
方略未见有桑弘羊比而朝廷破坏规矩解纵绳墨使
得驰骋自由惟利是嗜其害必有不可胜言者矣权开
封府推官苏轼亦言均输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然广置
官属多出缗钱豪商大贾皆疑而不敢动以为虽不明
卷七十七 第 5a 页 WYG0343-0442c.png
言贩卖既已许之变易而不与商贾争利未之闻也夫
商贾之事曲折难行其买也先期而予钱其卖也后期
而取直多方相济委曲相通倍称之息由此而得今先
设官置吏簿书廪禄为费已厚非良不售非贿不行是
官买之价比民必贵及其卖也弊复如前商贾之利何
缘而得朝廷不知虑此乃捐五百万缗钱予之此钱一
出恐不可复纵使其间薄有所获而征商之额所损必
多矣帝方惑于王安石言皆不行乃进向天章阁待制
卷七十七 第 5b 页 WYG0343-0442d.png
遣太常少卿罗拯以手诏赐向曰政事之先理财为急
朕托卿以东南赋入皆得消息敛散之而卿忠诚内固
能备举职业导扬朕意底于成绩朕甚嘉之览奏虑流
言致惑朕心匪石岂易转也卿其济之以彊终之以不
倦以称朕意然均输法讫亦不能成 癸卯侍御史刘
琦贬监处州盐酒务监察御史里行钱顗贬监衢州盐
税王安石争谋杀自首之律踰年不决先是诏临时奏
听敕裁安石又言律意因犯杀伤而自首得免所因之
卷七十七 第 6a 页 WYG0343-0443a.png
罪仍从故杀伤法若已杀从故杀法则为首者必死不
须奏裁为从者自有编敕奏裁之文不须复立新制时
文彦博以下皆主司马光议唐介数与安石争论于帝
前介曰此法天下皆以为不可首独曾公亮王安石以
为可首安石曰以为不可首者皆朋党也至是帝卒用
安石言敕自今并以去年七月诏书从事侍御史知杂
事兼判刑部刘述率同列丁讽王师元封敕还中书者
再安石白帝令开封府推官王克臣劾述罪于是述率
卷七十七 第 6b 页 WYG0343-0443b.png
琦顗共上疏曰安石执政以来未踰数月中外人情嚣
然胥动盖以专肆胸臆轻易宪度无忌惮之心故也陛
下任贤求治常若饥渴故置安石政府必欲致时如唐
虞而反操管商权诈之术规以取媚遂与陈升之合谋
侵三司利柄取为己功开局设官用八人分行天下惊
骇物听动摇人心去年因许遵妄议按问自首之法安
石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章辟光献岐
邸迁外之说疏间骨肉罪不容诛吕诲等连章论奏乞
卷七十七 第 7a 页 WYG0343-0443c.png
加窜逐陛下欲许其请安石独进瞽言荧惑圣听陛下
以为爱已隐忍不行先朝所立制度自宜世守勿失乃
欲事事更张废而不用安石自应举历官尊尚尧舜之
道以倡率学者故士心归向靡不称贤陛下闻而知之
遂正位公府遭时得君如此之专乃首建财利之议务
为容悦言行乖戾一至于此刚狠自任则又甚焉奸诈
专权之人岂宜处之庙堂以乱国纪愿早罢逐以慰安
天下元元之心曾公亮位居丞弼不能竭忠许国反有
卷七十七 第 7b 页 WYG0343-0443d.png
畏避之意阴自结援以固宠久妨贤路亦宜斥免赵抃
则括囊拱手但务依违大臣事君岂当如是疏上安石
奏贬琦顗司马光上疏曰臣闻孔子曰守道不如守官
孟子曰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此古今通义人臣之
大节也彼谋杀己伤许令自首天下皆知其非朝廷既
违众议而行之又罪守官之臣臣恐天下将以言为戒
也琦顗所坐不过疏直乞还其本资以靖群听不报殿
中侍御史孙昌龄素附安石顗将出台于众中责昌龄
卷七十七 第 8a 页 WYG0343-0444a.png
曰平日士大夫未尝知君名徒以昔官金陵奴事王安
石宛转荐君得为御史亦当少思报国奈何专欲附会
以求美官顗今当远窜君自谓得策我视君犬彘之不
若也即拂衣上马去昌龄不得已亦言王克臣阿奉当
权欺蔽聪明乙巳贬昌龄通判蕲州顗后自衢徙秀家
贫母老至丐贷亲旧以给朝晡怡然无谪官之色苏轼
遗以诗有乌府先生铁作肝之句世因目为铁肝御史
 丙午同知谏院范纯仁罢初纯仁自陜西转运副使
卷七十七 第 8b 页 WYG0343-0444b.png
召还帝问陜西城郭甲兵粮储如何对曰城郭粗全甲
兵粗修粮储粗备帝愕然曰卿之才朕所倚信何为皆
言粗对曰粗者未精之辞如是足矣愿陛下且无留意
边功若边臣观望将为他日意外之患拜起居舍人同
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
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帝问何
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是也帝嘉纳之曰卿善论事且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
卷七十七 第 9a 页 WYG0343-0444c.png
监戒者乃作尚书解以进且曰其言皆尧舜禹汤文武
之事也治天下无以易此愿深究而力行之加直集贤
院同修起居注帝切于求治多延见疏逖小臣咨访阙
失纯仁言小人之言听之若可采行之必有累盖知小
忘大贪近昧远愿加深察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
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已深于恤物
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均失弼与先臣素厚臣
在谏院不敢私谒以致忠告愿示以此章使之自省又
卷七十七 第 9b 页 WYG0343-0444d.png
论吕诲不当罢御史中丞李师中不可守边及薛向行
均输法于六路又言臣尝亲奉德音欲修先王补助之
政今乃效桑弘羊均输之法而使小人为之掊克生灵
敛怨基祸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
民之道讲五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
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斥公论为流俗合意者为
贤异已者为不肖刘琦钱顗等一言便蒙降黜在廷之
人方大半趋附陛下又从而驱之其将何所不至且道
卷七十七 第 10a 页 WYG0343-0445a.png
远当驯致事大难速成人材不可急求积弊不可顿革
倘欲事功亟就必为憸佞所乘宜速还言者而退安石
以答中外之望又言曾公亮年老不退廉节已亏且欲
见容惟务雷同赵抃心知其非凡事不能力救退有后
言帝皆弗听遂求罢谏职改判国子监去意愈确政府
使谕之曰毋轻去已议除知制诰矣纯仁曰此言何为
至于我哉言不用万钟非所顾也 戊申河徙东行张
巩等因欲闭断北流帝意向之司马光言巩等欲塞二
卷七十七 第 10b 页 WYG0343-0445b.png
股河北流臣恐劳费未易幸而可塞则东流浅狭堤防
未全必致决溢是移恩冀深瀛之患于沧德等州也不
若俟三二年东流益深阔堤防稍固北流渐浅薪刍有
备塞之便帝命光与张茂则往视王安石曰光议事屡
不合今令视河后必不从其议是重使不安职也乃独
遣茂则茂则奏二股河东倾已及八分北流止二分巩
等亦奏大河东徙北流已闭诏奖谕之已而河自许家
东决汎滥大名恩德沧永静五州军境果如光言
卷七十七 第 11a 页 WYG0343-0445c.png
夏国请从旧蕃仪诏许之 范纯仁前后章疏语多激
切帝悉不付外纯仁尽录申中书于是在位大臣俱列
名露章求罢帝以优诏答之富弼自此不复出视事安
石乞重贬纯仁帝曰彼无罪姑与一善地己酉命知河
中府寻徙成都路转运使以新法不便戒州县无得遽
行安石怒其沮格以事左迁知和州未至徙庆州 庚
戌条例司检详文字苏辙罢辙与吕惠卿论事动皆不
合会遣八使于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
卷七十七 第 11b 页 WYG0343-0445d.png
皆莫敢言辙往见陈升之曰昔嘉祐末遣使宽恤诸路
各务生事还奏多不可行为天下笑今何以异此又以
书抵王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升之止之
至是乞别除一差遣帝阅辙状问辙与轼如何观其学
问颇相类安石曰轼兄弟大抵以飞钳捭阖为事帝曰
如此则宜合时事何以反为异论诏依所乞除河南府
推官 甲寅朝神御殿 辛酉以秘书省著作佐郎河
南程颢太原王子韶并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
卷七十七 第 12a 页 WYG0343-0446a.png
颢自晋城令改著作佐郎至是吕公著荐为御史帝素
知其名数召见每将退必曰频求对欲常常见卿一日
从容咨访报正午始趋出庭中中官曰御史不知上未
食乎颢前后进说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为
先不饰辞辩务以诚意感悟主上帝尝使推择人才
颢所荐数十人以父表弟张载及弟程颐为首又劝帝
防未萌之欲及勿轻天下士帝俯躬曰当为卿戒之帝
尝召颢问所以为御史对曰使臣拾遗补阙裨赞朝廷
卷七十七 第 12b 页 WYG0343-0446b.png
则可使臣掇拾群下短长以沽直名则不能帝叹赏以
为得御史体居职数月章疏屡上皆系教化之本其论
君道曰君道之大在乎稽古正学明善恶之归辨忠贤
之分晓然趋道之正故君志贵乎先定君志定而天下
之治成矣所谓定志者一心诚意择善而固执之也夫
义理不先定则多听而易惑志意不先定则守善而或
移惟以圣人之训为必当从先王之治为必可法不为
后世驳杂之政所牵制不为流俗因循之论所迁惑自
卷七十七 第 13a 页 WYG0343-0446c.png
知极于明信道极于笃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必期致世
于三代之隆而后巳也然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
志亦戒乎渐习故古之人君虽出入起居从容閒燕必
有诵训箴谏之臣左右前后无非正人所以成其德业
伏愿陛下礼命老成之儒俾日亲便座讲论道义以辅
养圣德又择天下贤俊使得陪侍法从朝夕延见开陈
善道以广闻听如是则圣智益明王猷允塞矣又论时
务十事大略以为圣人创法皆本诸人情极乎物理虽
卷七十七 第 13b 页 WYG0343-0446d.png
二帝三王不无随时因革踵事增损之制然至于为治
之大原牧民之要道则前圣后圣同条而共贯后世能
尽其道则大治或用其偏则小康此历代彰明之效也
苟徒知泥古而不能施之于今姑欲循名而遂废其实
此固陋儒之见不足与论治道然傥谓今人之情皆已
异于古先王之迹不可复于今趣便目前不务高远则
亦恐非大有为之论而未足以济当今之极弊也且如
衣服饮食宫室器用之类苟便于今而有法度者岂亦
卷七十七 第 14a 页 WYG0343-0447a.png
遽当改革哉惟其天理之不可易人所赖以生非有古
今之异圣人之所必为者固可槩举然行之有先后用
之有缓速若夫裁成运动周旋曲当则在朝廷讲求设
施如何耳帝皆嘉纳之 开封狱具同判刑部丁讽审
刑院详议官王师元皆诬伏侍御史知杂事兼判刑部
刘述独谓朝廷不当劾言事官三问不承王安石欲置
之狱司马光与范纯仁争之乃止壬戌贬述知江州讽
通判复州师元监安州税 九月甲子朔诏閤门引编
卷七十七 第 14b 页 WYG0343-0447b.png
校书籍吕惠卿校勘王存登对皆王安石所善也存丹
阳人 交州来贡 丁卯立常平给敛法 戊辰初开
经筵 出内库缗钱百万籴河北常平粟 初陜西转
运使李参以部内多戍兵而粮储不足令民自隐度粟
麦之嬴先贷以钱俟谷熟还官号青苗钱行之数年廪
有馀粮至是条例司言诸路常平广惠仓钱谷敛散未
得其宜故为利未博今欲以见在斗斛遇贵量减市价
粜遇贱量增市价籴可通融转运司苗税及钱斛就便
卷七十七 第 15a 页 WYG0343-0447c.png
转易者亦许兑换仍以见钱依陜西青苗钱例愿预借
者给之令随税输纳斗斛半为夏料半为秋料内有愿
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从其便如遇灾伤许
展至次料丰熟日纳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民既受贷
则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又常平广惠
之物收藏积滞必待年凶物贵然后出粜所及不过城
市游手之人今通一路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
价使农人得以趋时赴事兼并者不得乘其急凡此皆
卷七十七 第 15b 页 WYG0343-0447d.png
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焉是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
敛补助之意也欲量诸路钱谷多寡分遣官提举每州
选通判幕职官一员典干转移出纳仍先自河北京东
淮南三路施行俟有绪推之诸路其广惠仓除量留给
老疾贫穷人外馀并用常平转移法从之初王安石既
与吕惠卿议定出示苏辙曰此青苗法也有不便以告
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
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
卷七十七 第 16a 页 WYG0343-0448a.png
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踰限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
不胜烦矣唐刘晏掌国计未尝有所假贷有尤之者晏
曰使民侥倖得钱非国之福使吏倚法督责非民之便
吾虽未尝假贷而四方丰凶贵贱知之未尝逾时有贱
必籴有贵必粜以此四方无甚贵甚贱之病安用贷为
晏之所言汉常平法耳今此法具在而患不修公诚有
意于民举而行之晏之功可立俟也安石曰君言诚有
理当徐思之由是逾月不言青苗会京东转运使王广
卷七十七 第 16b 页 WYG0343-0448b.png
渊言方春农事兴而民苦乏兼并之家得以乘急要利
乞留本道钱帛五十万贷之贫民岁可获息二十五万
从之其事与青苗法合安石始以为可用召至京师与
之议广渊请施之河北安石遂决意行之次第及于诸
(考异宋史食货志云安石因苏辙之言逾月不言青/苗会河北转运司干当公事王广廉召议事广廉尝)
(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陜西转运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安石意合至是请施之河北安石乃决意)
(行之苏辙传同东都事略苏辙传亦作河北转运王广/廉按宋史王广渊传庆历中上曾祖明家集诏官其后)
(广渊推与弟广廉而自以进士得官是广廉乃广渊之/弟熙宁二年四月遣八人行诸路察农田水利赋役广)
卷七十七 第 17a 页 WYG0343-0448c.png
(廉其一也不闻为河北转运且陜西河北各一漕司河/北转运岂得散钱于陜西盖广渊欲行青苗援李参之)
(事以请后遂讹为行之陜西耳安石尝言广渊力主新/法而遭劾刘庠故坏新法而不问是知附会青苗者广)
(渊也非广廉也/今悉从广渊传) 辛卯废奉慈殿 壬辰以秘书省著
作佐郎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从王安石荐
也 王安石独奏事帝问曰程颢言不可卖祠部度牒
作常平本钱如何安石曰颢所言自以为王道之正臣
以为颢未达王道之权也今度牒所得可置粟四十五
万石若凶年人贷三石可全十五万人如是而犹以为
卷七十七 第 17b 页 WYG0343-0448d.png
不可岂为知权乎 冬十月丙申富弼罢王安石专权
自恣弼度不能争常移病不入中书久之遂辞位章数
十上许之问曰卿即去谁可代卿者弼荐文彦博帝默
然良久曰王安石何如弼亦默然加检校太师以武宁
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弼初诣阙即除司空兼侍
中固辞得免及罢不复加恩盖帝意不乐故也 以尚
书右丞知枢密院事陈升之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故
事宰相以侍郎为之而无左右丞拜者学士王圭当制
卷七十七 第 18a 页 WYG0343-0449a.png
以为言升之于是躐迁尚书升之资历高于安石而素
与安石相表里故安石劝帝先用之 诏城绥州先是
韩缜与夏人议许令纳安远塞门二砦还以绥州郭逵
曰此正商于之地六百里也时已有诏使逵焚弃绥州
逵曰一州既失二砦不可得中国为夏人所卖安用守
臣为藏其诏不出上言绥州具存且自劾违诏之罪诏
褒逵曰渊谋秘略悉中事机有臣如此朕无西顾之忧
矣及誓诏已降夏人犹不归二砦且遣旺蒙额来言欲
卷七十七 第 18b 页 WYG0343-0449b.png
先得绥州逵命机宜文字赵卨等如夏交所纳二砦且
定地界旺蒙额曰朝廷本欲得二砦地界非所约卨曰
然则塞门安远二墙墟耳安用之二砦之北旧有三十
六堡以长城岭为界西平王祥符所移书固在也旺蒙
额语塞卨以夏人渝盟请城绥州不以易二砦从之改
名绥德城 己亥司马光入对帝问近相陈升之外议
云何光曰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
皆楚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天下风俗何以
卷七十七 第 19a 页 WYG0343-0449c.png
得更淳厚帝曰升之有才智晓民政边事他人莫及光
曰但不能临大节而不可夺耳凡才智之人必得忠直
之士从旁制之此明主用人之法也帝曰然光曰富弼
老成有人望其去可惜帝曰朕留之至矣光曰弼所以
去者盖其所言不用与同列不合故也帝又问王安石
何如光曰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
拗耳帝曰韩琦敢当事贤于富弼然为人木彊光曰琦
实有忠于国家之心但好遂非此其所短也帝因历问
卷七十七 第 19b 页 WYG0343-0449d.png
群臣至吕惠卿光曰惠卿憸巧非佳士使王安石负谤
于天下者惠卿也近日不次进用大不合众心帝曰惠
卿应对明辩亦似美才光曰江充李训若无才何以能
动人主乎 戊戌以蕃官礼宾使折继世为忠州刺史
左监门卫将军嵬名山为供备库使赐姓赵名怀顺
丙辰诏御史请对并许直由閤门上殿时御史里行张
戬程颢言每欲上殿奏事必俟朝旨既许上殿又伺候
班次动经旬日台谏言责既均则进见之期理无殊别
卷七十七 第 20a 页 WYG0343-0450a.png
何独宪臣隔绝疏异况往复俟报必由中书万一事干
政府则或致阻格乞推原天禧诏书之意使依谏官例
牒閤门求对或有急奏仍许越次上殿庶几遇事入告
无忧失时帝从其言故有是诏戬长安人也 己未夏
国遣使来谢封册 十一月乙丑命枢密副使韩绛同
制置三司条例陈升之深狡多数善傅会以取富贵为
小官时与王安石相遇淮南安石深器之及安石得政
务变更旧制患同列不从奏设制置条例司与升之共
卷七十七 第 20b 页 WYG0343-0450b.png
事凡所欲为自条例司直奏行之无复龃龉升之心知
其不可而极力赞助或时为小异阳若不与安石同者
安石不觉其诈甚德之故推升之使先为相升之既登
相位于条例司不复肯关预因言于帝曰臣待罪宰相
无所不统所领职事岂可称司安石曰古之六卿即今
执政有司马司徒司寇司空各名一职何害于理升之
曰兹事当归之三司何必揽取为已任安石大怒二人
于是乎始判帝谓安石曰向者升之在密院今俱在中
卷七十七 第 21a 页 WYG0343-0450c.png
书以制置条例并归中书何如安石曰升之以制词云
金谷之计宜归内史故耻任此职陛下置司本令中书
密院各差一人今若差韩绛共事甚便帝曰善遂命绛
安石每奏事绛必曰臣见安石所陈非一皆至当可用
陛下宜省察安石恃以为助 帝欲用苏轼同修起居
注王安石谮之乃罢轼不用用蔡延庆孙觉 甲戌诏
裁宗室授官法惟宣祖太祖太宗之子择其后一人为
公世世不绝其馀玄孙之子将军以下听出外官袒免
卷七十七 第 21b 页 WYG0343-0450d.png
之子更不赐名授官许令应举初吕夷简在仁宗时改
宗室补环卫官骤增廪给其后费大而不可止韩琦为
相尝议更之而不果至是遂行之 丙子罢诸路提点
刑狱武臣帝以武臣罕习吏文不足以察举所部人才
故复用文臣时皆以为便 颁农田水利约束 庚辰
御迩英阁司马光读通鉴至汉曹参代萧何事曰参不
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衣食滋
殖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光曰何独汉也使
卷七十七 第 22a 页 WYG0343-0451a.png
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帝
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宣帝之政而汉
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壬午吕惠卿
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一岁一变者月令季冬饬国典
以待来岁之宜周礼始和布法于象魏是也有数岁一
变者唐虞五载修五礼周礼十一岁修法则是也有一
世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有数十世而变者夏贡
商助周彻夏校商序周庠之类是也有虽百世不变者
卷七十七 第 22b 页 WYG0343-0451b.png
尊尊亲亲贵贵长长尊贤使能是也臣前日见司马光
以为汉惠文景三帝皆守萧何之法而治武帝改其法
而乱宣帝守其法而治元帝改其法而乱臣按何虽约
法三章其后乃以为九章则何已不能自守其法矣惠
帝除挟书律三族令文帝除诽谤妖言除秘祝法皆萧
何法之所有而惠与文除之景帝又从而因之则非守
萧何之法而治也帝召光前谓光曰其言如何光曰布
法象魏布旧法也何名为变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
卷七十七 第 23a 页 WYG0343-0451c.png
狩则诛之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是
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
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
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公卿侍从皆在此愿陛
下问之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两府
侵其事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
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足矣今为看详中书条例司何
也惠卿不能对以他语诋光帝曰相与论是非耳何至
卷七十七 第 23b 页 WYG0343-0451d.png
是光又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
况县官督责之威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不
强也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
不强富民亦不强也昔太宗平河东立和籴法以给戍
卒时米斗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
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帝曰陜
西行之久矣民不以为病光曰臣陜西人也见其病未
见其利朝廷初不许有司尚以病民矧法许之耶帝问
卷七十七 第 24a 页 WYG0343-0452a.png
坐仓籴米何如坐者皆起曰不便惠卿独曰京师坐仓
得米百万石则减东南岁漕百万石转易为钱以供京
师光曰东南钱荒而粒米狼戾今弃其有馀取其所无
农末皆病矣侍讲吴申起曰光言诚至论也初帝用仪
鸾司官孙思道言行坐仓籴米法王安石以为善坐仓
者以诸军馀粮愿粜入官者计价支钱复储其米于仓
也光以为民有米而官不用其米民无钱而官必使之
出钱非通财利民之道故因问极言其害(考异王应麟/玉海云熙宁)
卷七十七 第 24b 页 WYG0343-0452b.png
(二年十一月庚辰司马光读通鉴汉纪曹参事因言参/得守成之道宋史神宗纪是月壬午书御迩英听讲而)
(庚辰之讲不书按东都事略司马光传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云云又曰前日光言非是所谓前)
(日者乃庚辰也所谓后数日者乃壬午/也宋史司马光传混而为一今分系之) 赐汴口役兵
钱 己丑减天下囚罪一等 徒以下释之 闰月庚
子诏调镇赵洺磁相州兵夫六万浚御河以寒食后入
役从刘彝程昉言也 壬寅以张载为崇文殿校书载
少喜谈兵以书谒范仲淹仲淹曰名教中自有可乐何
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
卷七十七 第 25a 页 WYG0343-0452c.png
老累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后与程颢兄弟语道
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焉用旁求时帝将一新
百度思得才哲之士与之谋御史中丞吕公著言载学
有本原四方学者皆宗之乃自渭州佥判召见问以治
道对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帝悦遂有是擢他
日见王安石安石曰新政方行欲求助于子载曰公与
人为善则人以善归公如教玉人琢玉则宜有不受命
者矣载戬之兄也 戊申夏国主秉常遣使诣辽乞赐
卷七十七 第 25b 页 WYG0343-0452d.png
印绶 壬子差官提举诸路常平广惠仓兼管勾农田
水利差役事从条例司请也时天下常平钱谷见在一
千四百万贯石诸路各置提举管勾官凡四十一人而
常平广惠之法遂变为青苗矣 诏置交子务于潞州
条例司言交子之法行于成都府路人以为便今河东
公私苦运铁钱劳费请行交子之法仍令转运司举官
置务从之 十二月癸亥朔复减后妃公主及臣僚推
恩 癸酉增失入死罪法 乙亥帝问王安石以真宗
卷七十七 第 26a 页 WYG0343-0453a.png
时边事安石曰臣按实录当时君臣议论未尝深究本
末上下皆灭裂而已何以待远方乎 帝以卿监监司
知州有老不任职者当与閒局王安石亦欲以处异议
者丙戌增置三京留司御史台国子监及宫观官使不
限员 是月知通进银台司上蔡祖无择以事下秀州
狱初无择与王安石同知制诰故事词臣许受人馈谓
之润笔时有馈安石者辞不获取置院梁上安石忧去
无择用为公费安石闻而恶之及得政讽监司求无择
卷七十七 第 26b 页 WYG0343-0453b.png
罪会知明州苗振以贪闻御史里行王子韶出按其狱
迎安石意发无择知杭州时事自京师逮对而以振付
狱张载苏颂言无择列侍从不当与故吏对曲直张戬
亦救之皆不听狱成无贪状但得其贷官钱按部民坐
及乘船过制而已遂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安石因言于
帝曰陛下遣一御史出即得祖无择罪乃知朝廷于事
但不为未有为之而无效者无择少从孙复学以言语
政事为时名卿用小过锻鍊放弃终身士论惜之 有
卷七十七 第 27a 页 WYG0343-0453c.png
中旨下开封府减价买浙灯四千馀枝直史馆权开封
府推官苏轼言陛下留心经术动法尧舜岂以灯为悦
此不过以奉两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
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
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轼因上书极论时政凡七千馀
言其略曰臣之所欲献者三言而已曰结人心厚风俗
存纪纲人主所恃者人心也自古及今未有和易同众
而不安刚果自用而不危者祖宗以来治财用者不过
卷七十七 第 27b 页 WYG0343-0453d.png
三司今陛下又创制置三司条例司使六七少年日夜
讲求于内使者四十馀辈分行营干于外以万乘之主
而言利以天子之宰而治财君臣宵旰几一年矣而富
国之效茫如捕风徒闻内帑出数百万缗祠部度五千
人耳以此为术人皆知其难也汴水浊流自生民以来
不以种稻今欲陂而清之万顷之稻必用千顷之陂一
岁一淤三岁而满矣陛下使相视地形所在凿空访寻
水利堤防一开水失故道虽食议者之肉何补于民自
卷七十七 第 28a 页 WYG0343-0454a.png
古役人必用乡户徒闻江浙之间数郡顾役而欲措之
天下自杨炎为两税租调与庸既兼之矣奈何复欲取
庸青苗放钱自昔有禁今陛下始立成法每岁常行虽
云不许抑配而数世之后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乎昔
汉武以财力匮竭用桑弘羊之说买贱卖贵谓之均输
于时商贾不行盗贼滋炽几至于乱臣愿陛下结人心
者此也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
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
卷七十七 第 28b 页 WYG0343-0454b.png
贫陛下当崇道德而厚风俗不当急功利而贪富强仁
祖持法至宽用人有序专务掩覆过失未尝轻改旧章
考其成功则曰未至言乎用兵则十出而九败言乎府
库则仅足而无馀徒以德泽在人风俗知义故升遐之
日天下归仁议者见其末年吏多因循事不振举乃欲
矫之以苛察济之以智能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
切速成之效未享其利浇风已成近岁朴拙之人愈少
巧进之士益多惟陛下哀之救之以简易为法以清净
卷七十七 第 29a 页 WYG0343-0454c.png
为心而民德归厚臣愿陛下厚风俗者此也祖宗委任
台谏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
无官长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
借之重权者将以折奸臣之萌也臣闻长老之谈皆谓
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今者物论沸腾怨讟交至公
议所在亦知之矣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
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臣愿陛下存
卷七十七 第 29b 页 WYG0343-0454d.png
纪纲者此也王安石见而深恶之 是岁辽加北院枢
密使耶律伊逊守太师诏四方有军旅许以便宜从事
由是伊逊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凡阿顺者蒙荐擢
忠直者被斥窜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