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五
卷七十五 第 1a 页 WYG0343-04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五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宋纪七十五(起彊圉协洽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
  帝
治平四年春正月庚戌朔群臣上尊号册于大庆殿太
尉奉册授閤门使转授内常侍由垂拱殿以进是日大
卷七十五 第 1b 页 WYG0343-0403b.png
风霾 契丹贺正使在馆故事赐宴紫宸殿时上不豫
命宰臣就馆宴之 丁已帝崩于福宁殿神宗即位时
年二十百官入福宁殿发哀听遗制见上于东楹皆如
嘉祐之仪惟入垂拱殿后门乃哭为异帝初晏驾急召
太子未至帝复手动曾公亮愕然亟告韩琦欲且止勿
召琦拒之曰先帝复生乃一太上皇愈促之帝始为皇
子被召入戒舍人曰谨守吾舍上有适嗣吾归矣及即
位每命近臣必以官而不名大臣从容以为言帝曰朕
卷七十五 第 2a 页 WYG0343-0403c.png
虽宫中命小臣亦未尝以名也 戊午大赦除常赦所
不原者百官进官一等优赏诸军悉如嘉祐故事惟百
官拜赦不舞蹈舞蹈者嘉祐之失也 己未尊皇太后
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以宰臣韩琦为山陵使
御史刘庠言礼居丧不饮酒食肉仁宗之丧百官及诸
军朝晡皆给酒肉京师羊为之竭请给百官素食礼官
以为然执政不从(此据刘庠墓铭/及司马光日记) 庚申群臣拜表请
听政不久表三上乃从之 枢密院召礼官问诏辽母
卷七十五 第 2b 页 WYG0343-0403d.png
后书当何称欲自称重侄称彼为大母判太常寺李柬
之同判太常寺宋敏求等以为当称侄孙叔祖母从之
 三司使韩绛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奏疏曰祖宗平
天下收敛其金帛纳之内帑诸库其所以遗后世之业
厚矣自康定庆历以来发诸宿藏以助兴发百年之积
惟存空簿近奉赦书诸军将校赏给已行支散外至于
文武百官既迁官加职其诸赐赉若更循嘉祐近例窃
虑国家财力不堪供给伏乞检会真宗上仙及仁宗即
卷七十五 第 3a 页 WYG0343-0404a.png
位旧事施行此乃先朝体例非自今日裁损所营山陵
制度遗诏戒从省约乞下三司及经由州县凡系科率
所及路分当职官吏各据确数明立期会务在爱惜官
私物力今日月犹赊足以办集至于诸色用度非所急
者不以小啬为无益而弗为不以小费为无伤而不节
深虑经远之计以底烝民之生方今之切务莫先于此
矣太子右庶子韩维言臣窃闻故事大行皇帝当有遗
留物分赐臣下臣伏思承平日久用度无节以致公私
卷七十五 第 3b 页 WYG0343-0404b.png
匮乏又国家不幸四年之内两遭大故营造山陵及优
赏士卒所费不赀若用嘉祐之例厚行赐赉臣恐为损
不少陛下若以为奉承先志理不可罢则望阅诸府库
取服用玩好物以充用才足将意便可不须过为丰侈
所有金帛诸物可以赡兵恤民者愿赐爱恤以救当世
之急弊奏入诏遗赐令内侍省取旨裁减山陵制度令
三司奉行遗制 初议山陵上以手诏赐执政于资善
堂曰国家多难四年之中连遭大丧公私困竭宜令王
卷七十五 第 4a 页 WYG0343-0404c.png
陶减节冗费且谓执政曰仁宗之丧先帝避嫌不敢裁
减今则无嫌也 癸亥内出遗留物赐宗室近臣有差
上谓执政曰仁宗御天下四十馀年宫中富饶故遗留
特厚先帝御天下才四年固难比仁宗然亦不可无也
故所赐皆减嘉祐三分之一 丙寅始御迎阳门幄殿
听政见百官三司乞内藏钱三十万缗助山陵支费从
之 癸酉群臣拜表请御正殿不许表三上乃许之
戊寅以王陶为群牧使 二月己酉始御紫宸殿见群
卷七十五 第 4b 页 WYG0343-0404d.png
臣退御延和殿视事龙图直学士韩维陈三事一曰
从权听政盖不得已惟大事急务时赐裁决馀当简略
二曰执政皆两朝顾命大臣宜推诚加礼每事咨询以
尽其心三曰百执事各有其职惟当责任使以尽其材
若王者代有司行事最为失体其末又曰天下大事不
可猝为人君施设自有先后惟加意谨重并注释滕世
子问孟子居丧之礼一篇因推及后世变礼以申规讽
上嘉纳焉 立安国夫人向氏为皇后 丙戌御垂拱
卷七十五 第 5a 页 WYG0343-0405a.png
殿辛卯白虹贯日 壬辰上手诏曰朕尝侍先帝左右
恭闻德音以本朝旧制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者辄皆
升行以避舅姑之尊习行既久义甚无谓朕常念此寤
寐不平岂可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序乎可诏有
司革之以励风俗朕闻谕之始钦仰称叹至于再三不
幸先帝后婴疾疹其议中寝朕恭承遗旨敢不遂行可
令中书门下议降诏有司以发扬先帝盛德于是令陈
国长公主行见舅姑之礼王师约更不升行公主行见
卷七十五 第 5b 页 WYG0343-0405b.png
舅姑之礼自此始 三月以枢密直学士礼部郎中王
陶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陶入对便殿上引书咸
有一德谕陶曰朕与卿一心不可转也问以时事陶请
谨听纳明赏罚斥佞人任正士复转对以通下情省民
力以劝农桑先俭素以风天下限年艺以汰冗兵 命
天章阁侍制陈荐同修撰仁宗实录 降工部侍郎御
史中丞彭思永为给事中知黄州主客员外郎殿中侍
御史里行蒋之奇为太常博士监道州酒税先是监察
卷七十五 第 6a 页 WYG0343-0405c.png
御史刘庠劾参知政事欧阳修入临福宁殿衰服下衣
紫衣上寝其奏遣使谕修令易之朝论以濮王追崇事
疾修者众欲击去之其事无由有薛良孺者修妻之从
弟也坐举官被劾冀会赦免而修乃言不可以臣故徼
幸乞特不原良孺竟坐免官怨修切齿修长子发娶盐
铁副使吴充女良孺因谤修帷簿事连吴氏集贤校理
刘瑾与修亦仇家亟腾其谤思永闻之间以语其僚属
之奇之奇始缘濮议合修意修特荐为御史方患众论
卷七十五 第 6b 页 WYG0343-0405d.png
指以为奸邪求所以自解及得此遂独上殿劾修乞肆
诸市朝上疑其不然之奇引思永为证伏地叩首坚请
必行之奇初不与同列谋之后数日乃以奏稿示思永
挽思永自助思永以为帷簿之私非外人所知但其首
建濮议违典礼以犯众怒不宜更在政府上乃以之奇
思永所奏付枢密院修上章自列乞选公正之臣为臣
辨理上初欲诛修以手诏密问天章阁待制孙思恭思
恭极力救解上悟复取之奇思永所奏以入并修章付
卷七十五 第 7a 页 WYG0343-0406a.png
中书令思永之奇具传达人姓名以闻之奇言得自思
永而思永辞以出于风闻年老昏缪不能记姓名因极
陈大臣朋党专恣非朝廷福修复言臣忝列政府动系
国体不幸枉遭诬陷惟赖朝廷推究虚实使罪有所归
章凡三上而充亦上章乞朝廷力与辨正虚实明示天
下使门户不致枉受污辱于是上复批付中书令思永
等不得妄引浮说具传达人姓名并所闻因依明据思
永与瑾同乡力为瑾讳乃言臣待罪宪府凡有所闻合
卷七十五 第 7b 页 WYG0343-0406b.png
与僚属商议故对之奇说风闻之由然暧昧无实尝戒
之奇勿言无所逃罪而之奇亦奏此事臣止得于思永
遂以上闻如以臣不当用风闻言大臣事臣甘与思永
同贬故二人同降黜上手诏赐修曰数日来以言者污
卿以大恶朕晓夕在怀未尝舒释故数批出诘其所从
来讫无以报前日见卿文字力要辨明遂自引过今日
已令降黜仍榜朝堂使中外知其虚妄事理既明人疑
亦释卿宜起视事如初无恤前言他日上谓吴奎曰蒋
卷七十五 第 8a 页 WYG0343-0406c.png
之奇敢言而所言暧昩既罪其妄欲赏其敢奎曰赏罚
难并行乃止(考异李焘曰墨史孙思恭传云思恭性不/忤物犯之不校欧阳修初不知思恭以为)
(诈及修为言者所攻上将诛修手诏密问思恭思恭极/力救解朱史以为言者攻修先帝加诘问既辨明赐手)
(诏召之岂有诛修之意遂删之按司马光日记以之奇/等奏付枢密院后数日乃复取入密诏问思恭必非墨)
(史之妄今仍/掇取附见) 权知贡举司马光等上言所考试合格
进士许安世以下三百五人分四等明经诸科二百一
十一人分三等诏进士第一第二第三等赐及第第四
等赐同出身明经诸科第一第二等并赐及第第三等
卷七十五 第 8b 页 WYG0343-0406d.png
赐同出身敕下贡院放榜安世及第二第三人并为防
禦团练推官其馀注官守选如例 丙辰命提点开封
府界公事祠部郎中陈汝羲判三司都磨勘司以知开
封县都官员外郎罗恺代其任恺入见上问府界事皆
不能知上不悦及见汝羲问之应答详敏翼日谓执政
曰恺不才宜复用汝羲仍与馆职执政言汝羲资序已
高复为提点则下迁宜但令试馆职而已上从之知制
诰邵必言陛下新即位以言语擢汝羲如汉文赏上林
卷七十五 第 9a 页 WYG0343-0407a.png
啬夫恐臣下争以利口求进乞罢之不从 昌王颢乐
安郡王頵乞解官行服诏两制与太常礼院详定典礼
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等言谨按大行遗制丧服以日
易月自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并依先朝典故惟宗室出
则惨服居则衰麻以终制盖一法度所以尊天子也皇
帝承大统奉宗庙昌王乐安郡王当与宗室同例不容
以私恩为异从之 丙寅钱明逸罢翰林学士为端明
殿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先是御史蒋之奇言臣累奏弹
卷七十五 第 9b 页 WYG0343-0407b.png
明逸奸邪及吴申刘庠亦尝论列先帝属疾未及施行
臣与明逸素无嫌隙但以倾险憸薄在仁宗朝附贾昌
朝夏竦王拱辰张方平之党陷杜衍范仲淹尹洙石介
之徒朝廷一空天下同疾况文辞纰缪政术乖疏贪赃
有闻沈酒污滥岂可冒居禁苑而同知諌院傅卞亦有
言执政召明逸示以台谏章疏使自引疾因改命之
丁卯三司言在京粳米约支五年以上虑岁久陈腐欲
令发运司于上供年额权住起发五十万石于榖价贵
卷七十五 第 10a 页 WYG0343-0407c.png
处减和籴之数变市金银绢输𣙜货务封桩分给三路
以备军须从之 壬申尚书左丞参知政事欧阳修罢
为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彭思永等既以论修
贬而知杂事御史苏寀御史吴申言犹不已修亦三表
乞罢故命出守初英宗以疾未视朝太皇太后垂帘修
与二三大臣主国论每帘前奏事或执政聚议事有未
同修未尝不力争台谏官至政事堂论事事虽非已出
同列未及启口而修已直前折其短士大夫建明利害
卷七十五 第 10b 页 WYG0343-0407d.png
及所请前此执政多媕阿不明白是非至修必一二数
之曰某事可行某事不可行用是怨诽者益多英宗尝
称修曰性直不避众怨修亦常诵故相王曾之言曰恩
欲归已怨使谁当既出守遂连六表乞致仕不从修年
方六十也 癸酉以枢密副使礼部侍郎吴奎参知政
事上欲用奎宰相言陈升之有辅立陛下功上曰奎辅
立先帝其功尤大遂越次用之奎入谢日进治说三篇
上尝语以追尊濮王事与汉宣帝异奎对曰然宣帝于
卷七十五 第 11a 页 WYG0343-0408a.png
昭帝祖行昭穆不相当又大臣所立岂同仁宗能以义
立先帝为子先帝入奉大统天下欣戴虽先帝素有令
闻良由仁宗命之为子所以人无异言因言仁宗本意
止在先帝更无他择为大臣间有异议者遂辍终能决
意建立此天地之恩不可忘也追尊事诚牵私恩上深
然之又言此为欧阳修所误奎对曰韩琦于此事亦失
众心臣数为琦所荐天下公论不敢君前有所隐他日
奎进言陛下宜推诚以应天天意无他合人心而已若
卷七十五 第 11b 页 WYG0343-0408b.png
至诚格物物莫不以至诚应于上自然感召和气今民
力困极国用窘乏直须顺成然后可及他事也帝王之
职所难在判别忠邪自馀庶务各有司存但不使小人
得害君子君子常居要近则自治矣上因言尧时四凶
犹在朝奎对曰四凶虽在不能惑尧之聪明圣人以天
下为度何所不容未有显过固宜包荒但不可使居要
近耳 太常礼院言准嘉祐诏书定太庙七世八室之
制今大行皇帝祔庙有日僖祖在七室之外礼当祧迁
卷七十五 第 12a 页 WYG0343-0408c.png
将来山陵毕请以大行皇帝神主祔第八室僖祖文懿
皇后神主依唐故事祧藏于西夹室以待禘祫自仁宗
而上至顺祖以次升迁伏请下两制待制以上参议翰
林学士承旨张方平等言同堂八室庙制已定僖祖当
祧合于典礼请依礼院所奏诏恭依 乙亥赠太师尚
书令兼中书令定王久良卒赠太师有司以允良起居
无度反易晦明谥曰荣易 初蒋之奇劾欧阳修上怒
曰先帝大渐邵亢建垂帘之议如此大事不言而抉人
卷七十五 第 12b 页 WYG0343-0408d.png
闺门之私乎之奇以告吴申申即劾亢事下中书上徐
知其妄中书亦寝申所奏亢时同知贡举及出上殿自
辨曰臣在先帝时若有是请必不为先帝所容且先帝
不豫以来群臣莫得进见臣无由面陈必有章奏愿陛
下索之禁中若得之臣当伏诛不然则谗臣者岂得不
问愿下狱考实上曰朕不疑卿吴申所奏已不行矣
闰月癸未太白昼见 甲申夏国主谅祚遣使来献方物
谢罪请戒饬酋长守封疆如去冬所赐诏旨复以诏答
卷七十五 第 13a 页 WYG0343-0409a.png
之曰苟封奏所叙忠信弗渝则恩礼所加岁时如旧仍
赐绢及银各五百疋两 己丑以京西转运使刑部郎中
刘述兼侍御史知杂事于是苏寀迁度支副使中书奏
以述代之中丞王陶言述任非所长上因赐陶手诏曰
朕固疑述朝望不著士大夫罕有称者方欲以访卿而
卿适有论列甚符朕意岂得不谓君臣一心览章赏叹
至于三四反凡执政选言事者利在循嘿录录辈此意
了然可见诚如卿论吕诲傅尧俞朕固知其方正可使
卷七十五 第 13b 页 WYG0343-0409b.png
止为先朝所逐未欲遽用俟其岁月稍久任之亦未晚
也知杂御史谁可当者朝夕密以名闻然上亦竟用述
 御史吴申言窃见先召十人试馆职而陈汝羲亦预
渐至冗滥兼所试止于诗赋非经国治民之急欲乞兼
用两制荐举仍罢诗赋试策三道问经史时务每道问
十事以通否定高下去留其先召试人亦乞用新法考
试明诏两制详定以闻其后翰林学士承旨王圭等言
宜罢诗赋如申言于是诏自今馆职试论一首策一道
卷七十五 第 14a 页 WYG0343-0409c.png
 庚子诏曰朕以菲德承至尊托于公卿兆民之上惟
治忽在躬夙夜兢兢上思有以奉天命下念所以修政
事之统愧不敏明未烛厥理夫辟言路通上下之志欲
治之主所同趣也其布告内外文武群臣若朕知见思
虑之所未及至于朝之阙政国之要务边防戎事之得
失郡县民情之利害各令直言抗疏以闻无有所隐言
若适用亦以得人观其器能当从甄擢惟尔文武其各
体朕兹令之非徒也 御史中丞王陶言臣奉诏别举
卷七十五 第 14b 页 WYG0343-0409d.png
台官缘有才行可举之人多以资浅不应敕文欲乞许
举三任以上知县资序人为御史里行从之先是陶乞
复用吕大防郭源明执政以为意欲逼已不悦 工部
郎中知制诰王安石既除丧诏令赴阙安石屡引疾乞
分司上语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累召不起或以为不
恭今召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耶曾公亮对曰安石文
学器业时之全德宜膺大用累召不起必以疾病不敢
欺罔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备见其护前自用
卷七十五 第 15a 页 WYG0343-0410a.png
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上未审奎重言之癸
卯诏安石知江宁府众谓安石必辞龙图阁直学士韩
维言臣今日闻除王安石知江宁府窃以为非所以致
安石也何则安石知道守正不为利动其于出处大节
料已素定于心必不妄发安石久病不朝今若才除大
郡即起视事则是安石偃蹇君命以要自便臣固知安
石之不肯为也所可致者惟有一事即陛下向所宣谕
亦臣向所开陈者是也若人君始初践阼慨然想见贤
卷七十五 第 15b 页 WYG0343-0410b.png
者与图天下之治孰不愿效其忠伸其道哉使安石甚
病而愚则已若不至此必翻然而来矣议者以为安石
可以渐致而不可以猝召是不知安石者之言惟贤者
可以义动而不可以计取陛下断而行之母以前议为
疑则天下幸甚(李焘曰韩维论王安石据维奏议/具载之足明安石进退失据也)已而
诏到安石即诣府视事不复辞也学士院言屯田员
外郎夏倚雄武节度推官章惇诗赋中等诏以倚为江
南路西路转运判官惇为著作佐郎 甲辰诏诸路帅
卷七十五 第 16a 页 WYG0343-0410c.png
臣及副总管或有移易可依庆历故事中书枢密院参
议 以龙图阁直学士知蔡州吕公著龙图阁直学士
兼侍讲司马光并为翰林学士光累奏固辞不许上面
谕光曰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
扬雄兼之卿有文学尚何辞光曰臣不能为四六上曰
如两汉制诏可也光曰本朝故事不可上曰卿能举进
士高等而不能为四六何耶光趋出上遣内侍至閤门
强光受告光拜而不受趣光入谢光入至庭中犹固辞
卷七十五 第 16b 页 WYG0343-0410d.png
诏以告置光怀中光不得已乃受他日上问王陶曰公
著及光为学士当否陶曰二人者臣尝论荐矣用人如
此天下何忧不治 丙午以屯田员外郎刘攽著作佐
郎王存为馆阁校勘太常丞张公裕殿中丞李常为秘
阁校勘著作佐郎胡宗愈为集贤校理并以召试学士
院诗赋入等也攽试入优等故事当除直馆又员外郎
例不为校勘而攽素与王陶有隙陶及待御史苏寀共
排之故才得馆阁校勘攽敞之弟也 夏四月以殿中
卷七十五 第 17a 页 WYG0343-0411a.png
丞唐淑问为监察御史里行帝谕曰朕以家世用卿卿
当谨家法人臣病外交阴附卿宜自结主知比言者尚
抉剔细故以为能浊乱人聪明无益也论事必务大体
乃为称职淑问介子也 庚戌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
 召还陜西宣抚使判渭州郭逵同签书枢密院事御
史中丞王陶言韩琦引逵二府至用太祖出师故事劫
制人主琦必有奸言惑乱圣聪愿罢逵为渭州帝不可
曰逵先帝所用今遽罢之是章先帝任人之失也 先
卷七十五 第 17b 页 WYG0343-0411b.png
是御史台以状申中书云检会皇祐编敕常朝日轮宰
臣一员押班近据引赞官称宰臣更不赴窃虑此编敕
仪制别有冲替伏乞明降指挥中书不报中丞王陶因
以状白宰相又不报乙卯陶遂劾奏韩𤦺曾公亮不押
常朝班至谓𤦺跋扈引霍光梁冀专恣事为谕甲子𤦺
公亮上表待罪帝以陶章示𤦺𤦺奏曰臣非跋扈者陛
下遣一小黄门至则可缚臣以去矣帝为之动而陶连
奏不已帝以问知制诰滕甫甫曰宰相固有罪然指为
卷七十五 第 18a 页 WYG0343-0411c.png
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丙寅帝徙陶为翰林学士
司马光权御史中丞两易其任丁卯光入对言自顷宰
相权重今陶以论宰相罢则中丞不可复为臣愿俟宰
相押班然后就职许之时光中丞诰已进入而王陶学
士之命中书独持之不下戊辰吴奎赵槩面对坚请黜
陶于外帝不许复请授群牧使许之既而直批送中书
以陶为翰林学士时宰相琦方在告不出奎即具奏言
闰月以来寒暄不节暴风屡作今兹时雨愆亢螟螣孳
卷七十五 第 18b 页 WYG0343-0411d.png
生过不在他一王陶而已昔唐德宗疑大臣信群小斥
陆贽而以裴延龄等为腹心天下称为䦣主今陶挟持
旧恩排抑端良如韩琦曾公亮不押班事盖以向来相
承非由二臣始废今若又行内批除陶翰林学士则是
因其过恶更获美迁天下待陛下为何如主哉陶不黜
陛下无以责内外大臣展布四体已已奎遂称疾求罢
帝封奎劄子以示陶陶复劾奎附宰相欺天下六罪侍
御史吴申吴景奏乞留陶依旧供职并劾奎有无君之
卷七十五 第 19a 页 WYG0343-0412a.png
心数其五罪帝以手札赐知制诰邵亢趣进入陶学士
诰亢遂言御史中丞职在弹劾阴阳不和咎由执政奎
所言颠倒失大臣体帝由是有逐奎意龙图阁直学士
韩维言宰相跋扈王法所当诛也陶言是宰相安得无
罪陶言非则安得罢台职而已今为翰林学士是迁也
愿廷对群臣使是非两判庚午帝批付中书王陶吴申
吴景过毁大臣陶出知陈州申景各罚铜二十斤吴奎
位执政而弹劾中丞以手诏为内批三日不下其罢知
卷七十五 第 19b 页 WYG0343-0412b.png
青州帝语张方平曰奎罢当以卿代方平辞且言韩琦
久在告奎免必不复起琦勋在王室愿陛下复奎位手
诏谕琦以全始终之分司马光言奎名望素重今为陶
罢奎恐大臣皆不自安纷纷引去陛下初即位于四方
观听非宜辛未公亮入对亦请留奎帝许之壬申召奎
对延和殿慰劳之使复位曰成王岂不疑周公耶奎既
复位邵亢更以为言帝手札谕亢曰此无他欲起坚卧
者耳盖指琦也初王陶事琦甚谨琦深器之东宫始建
卷七十五 第 20a 页 WYG0343-0412c.png
英宗命以蔡抗为詹事琦固荐陶文彦博私谓琦盍止
用抗𤦺不从及帝即位颇不悦大臣之专陶料必多所
易置欲自规重位故视琦如仇力攻之彦博谓琦曰颇
记除詹事时否琦大愧曰见事之晚真宜受挞陶既至
陈州谢表诋宰相不已中书拟再贬光言陶诚有罪然
陛下欲广言路屈已爱陶而宰相独不能容乎乃止
罢诸州岁贡饮食果药凡四十三州七十种 癸酉诏
陜西河东经略转运司察主兵臣僚怯懦老病者以闻
卷七十五 第 20b 页 WYG0343-0412d.png
 中丞司马光上疏论修身之要三曰仁曰明曰武治
国之要三曰官人曰信赏曰必罚其说甚备且曰臣昔
为谏官即以此六言献仁宗其后以献英宗今以献陛
下平生力学所得尽在是矣是月录京师系囚遣使循
行陜西河北京东西路体量安抚 五月辛巳以久旱
命宰臣祷雨 韩𤦺曾公亮言臣等近以王陶弹奏不
过文德殿押班先尝面奏旧以前殿退晚及中书聚厅
见客日有机事商议故不及押班为岁已久即非始自
卷七十五 第 21a 页 WYG0343-0413a.png
臣等今检详唐及五代会要每月凡九开延英则明其
馀不坐之日宰臣须赴正衙押班及延英对宰臣日未
御内殿前令閤门使传宣放班则宰臣更不赴正衙押
班明矣本朝自祖宗以来继日临朝宰臣奏事祥符敕
宰臣依故事赴文德殿押班行之不久渐复隳废缘中
书朝退后议政动踰时刻若日赴文德押班则机务常
有妨滞乞下太常礼院详定司马光言旧制当押班不
须详定癸未诏自今昼刻辰正垂拱奏事未毕听宰相
卷七十五 第 21b 页 WYG0343-0413b.png
不赴文德殿令御史台放班退未及辰正并依祥符敕
令永为定制 甲辰以屯田员外郎张唐英为殿中侍
御史里行从翰林学士王圭范镇之荐也唐英初调榖
城令县圃岁畦姜贷种与民还其陈复配买取息唐英
至空其圃植千株柳作柳亭于其中闻者咨美英宗初
立唐英上谨始书言为人后者为之子恐他日有引定
陶故事以惑圣听者愿杜其渐既而濮议果起圭镇谓
唐英有先见之明故荐之 乙已宝文阁成置学士直
卷七十五 第 22a 页 WYG0343-0413c.png
学士待制官奉英宗御书藏于阁戊申辽有司奏新
城县民杨从谋反伪署官吏辽主曰小人无知此儿戏
耳独流其首恶馀释之 河北旱民流入京师待制陈
荐请以便籴司陈粟贷民户二石从之司马光上疏曰
圣王之政使民安土乐业而无离散之心其要在于得
人而已以臣愚见莫若择公正之人为河北监司使察
灾伤州县守宰不胜任者易之然后多方那融斗斛使
赈济土著之民居者既安则行者思反若县县皆然岂
卷七十五 第 22b 页 WYG0343-0413d.png
复有流民哉于是诏河北运司约束州县倍加存恤
己未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赵抃知谏院入谢帝
谓抃曰闻卿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
耶故事近臣自蜀还者必登省府不为諌官大臣以为
疑帝曰吾赖其言耳倘欲大用何必省府乎抃上疏言
任道德委辅弼别邪正去侈心信号令平赏罚谨机密
备不虞勿数赦容諌诤十事又言吕诲傅尧俞范纯仁
吕大防赵鼎马默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搢绅
卷七十五 第 23a 页 WYG0343-0414a.png
之望复论五费谓宫掖宗室官滥兵冗土木之事多见
纳用 辛未诏天下官吏有能知差役利害可以宽减
者实封条析以闻先是三司使韩绛言害农之弊无甚
差役之法重者衙前多致破产次则州役亦须重费向
闻京东民有父子二丁将为衙前父告其子云吾当求
死使汝曹免于冻馁遂自经而死又闻江南有嫁其祖
母及与母析居以避役者又有鬻田减其户等者田归
官户不役之家而役并于同等见存之户望令中外臣
卷七十五 第 23b 页 WYG0343-0414b.png
庶条其利害委侍从台省官集议裁定使力役无偏重
之患则农民有乐业之心帝纳其言故有是诏役法之
议始此 陜西转运使薛向言知青涧城种谔招西人
朱令陵最为横山得力酋长已给田十顷宅一区乞除
一班行使夸示诸羌诱降横山之众诏增给田五顷谔
世衡之子也向在英宗时尝献西陲利害十五篇去冬
又上疏陈禦边五利一曰任将帅以制其冲二曰亟攻
伐以罢其敌三曰省戍兵以实其力四曰绝利源以敝
卷七十五 第 24a 页 WYG0343-0414c.png
其国五曰惜经费以固其本疏奏英宗称善尝置诸左
右帝见而奇之会边臣多言横山族帐可招纳者是日
召向入对凡向所陈计策帝皆令勿语两府自以手诏
指挥 知汀州周约进桐板二片其木成文有天下太
平四字赐奖谕付史馆 乙亥御史张纪言近岁以来
百司庶务多禀决于中书臣谓政府不当侵有司之职
有司亦不当以细务汨政府诏中书枢密院应细务合
归有司者条析以闻后中书具三十一事枢密院具六
卷七十五 第 24b 页 WYG0343-0414d.png
十二事皆归之有司 秋七月庚辰翰林承旨张方平
等言本朝典礼循唐之旧真宗仁宗皆祀于明堂以配
上帝今季秋大享明堂伏请以大行皇帝配诏恭依
诏察富民与妃嫔家婚姻夤缘得官者 己丑命户部
郎中赵抃刑部郎中陈荐详定中外封事帝以命张方
平司马光至是复令抃等同之 辛卯告大行皇帝谥
于天地宗庙社稷 壬辰上宝册于福宁殿 帝初即
位内臣以覃恩升朝者皆罢内职独勾当御药院高居
卷七十五 第 25a 页 WYG0343-0415a.png
简等四人留如故司马光疏言居简资性奸回工谗善
佞久处近职罪恶甚多顷在先朝依凭城社物论切齿
及陛下继统乃复先自结纳使宠信之恩过于先帝愿
明治其罪以解天下之惑帝曰祔庙毕自当去光曰闺
闼小臣何系山陵先后舜去四凶不为不忠仁宗贬丁
谓不为不孝帝从之癸巳居简罢为供备库使 乙未
以三司检法官吕惠卿编校集贤书籍惠卿与王安石
雅相好安石荐其才于曾公亮公亮遂举惠卿馆职惠
卷七十五 第 25b 页 WYG0343-0415b.png
卿晋江人也 辛丑荧惑昼见凡三十五日(考异宋史/神宗纪天)
(文志皆无今据辽/史道宗纪书之) 丙午文州曲水县令宇文之邵上
书指陈得失之邵汉州绵竹人为曲水令转运使以轻
缣高其价使县配卖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
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转
运使怒会帝即位求言乃上书曰千里之郡有利未必
兴有害未必除者转运使提点刑狱制之也百里之邑
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郡制之也前日赦令应在
卷七十五 第 26a 页 WYG0343-0415c.png
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督之愈甚使上泽
不下流而细民日困如择贤才以为三司之官稍假郡
县以权则民瘼除矣然后监番棸蹶楀之盛以保安外
戚考常棣角弓之义以亲睦九族兴坠典拔滞淹远夸
毗来忠谠凡所建置必与大臣共议以广其善号令威
福则专制之如此则太平可拱而俟也书奏不报喟然
曰吾不可仕矣遂以太子中允致仕时年未四十自强
于学不易其志屏居十五年而终司马光曰吾闻志不
卷七十五 第 26b 页 WYG0343-0415d.png
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行视富贵如土芥今于之邵见
之范镇亦曰之邵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少我二十
一岁而先我挂冠使吾慊然 夏国遣使奉慰及进助
山陵 八月丁未朔太白昼见 辛亥司马光言臣窃
闻陛下好令内臣采访外事及问以群臣能否臣愚窃
以为非宜陛下内有两府两省台谏外有提转牧守皆
腹心耳目股肱之臣也陛下诚能精檡其人使之各举
其职则天下之事犹一堂之上陛下何患于不知哉今
卷七十五 第 27a 页 WYG0343-0416a.png
深处九重询于近习采道听涂说之言纳曲躬附耳之
奏不验虚实即行赏罚臣恐谗邪得以逞其爱憎而陛
下为之受其讥谤也 戊午复西夏和市 张方平司
马光奏所详定内外封事帝令中书参议光对延和殿
言封事善者在陛下决行之帝曰大臣多不欲行光曰
陛下询刍荛以广聪明斯乃社稷之福而非大臣之利
也帝曰如有言无行何光曰然不知言无以知人要面
询乃试以事则真伪自辨矣癸亥诏详定封事所奏如
卷七十五 第 27b 页 WYG0343-0416b.png
其中有难行者可召详定官赴中书问难令述利害以
进 己巳京师地震帝问辅臣曰地震何祥也曾公亮
对曰天裂阳不足地震阴有馀帝曰谁为阴公亮曰臣
者君之阴子者父之阴妇者夫之阴外国者中国之阴
皆宜戒之吴奎曰但为小人党盛耳帝不怿 癸酉葬
宪文肃武宣孝皇帝于永厚陵庙号英宗 是月判河
阳军富弼上疏曰帝王都无职事惟别君子小人然千
官百职岂尽烦帝王辨之乎但精求任天下之事者不
卷七十五 第 28a 页 WYG0343-0416c.png
使一小人参用于其间自莫不得人矣陛下勿谓所采
既广所得必多其间当防小人惑乱圣听奸谋似正诈
辞似忠疑似之际不可不早辨也 九月丁丑诏减诸
路逃田税额 壬午祧僖祖及文懿皇后乙酉祔英宗
神主于太庙乐曰大英之舞 戊子减两京畿内郑孟
州囚罪一等民役山陵者蠲其赋 辛卯徙封昌王颢
为岐王乐安郡王頵为高密郡王 遣孙思恭等报谢
于辽且贺生辰正旦 壬辰录周世宗从曾孙贻廓为
卷七十五 第 28b 页 WYG0343-0416d.png
三班奉职 甲午辽遣耶律好谋等来贺即位 戊戌
召知江宁府王安石为翰林学士 辛丑韩琦吴奎陈
升之并罢琦历相三朝或言其专自王陶论劾后曾公
亮因力荐王安石欲以间𤦺𤦺因称疾求去帝不许以
诏书慰抚琦又疏有四当去复不许厚陵复土琦更不
入中书请甚坚于是帝夜召张方平议且曰琦志不可
夺矣方平遂建议宜罢以两镇节钺且虚府以示复用
乃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守司徒检校太师兼侍中判
卷七十五 第 29a 页 WYG0343-0417a.png
相州帝复召知制诰郑獬草奎知青州及方平赵抃参
知政事制赐双烛归舍人院外廷无有知者明旦獬进
草遂降付中书升之初名旭避帝嫌名故以字行帝始
擢任杨定升之屡谏不宜生边事由是忤旨以母老乞
便郡遂出知越州 以枢密副使吕公弼为枢密使翰
林学士承旨张方平知谏院赵抃并参知政事三司使
韩绛知开封府邵亢并枢密副使 先是薛向种谔奏
蕃部威明山有归附意壬寅司马光对延和殿言谅祚
卷七十五 第 29b 页 WYG0343-0417b.png
称臣奉贡不当诱其叛臣以兴边事帝曰此外人妄传
耳光曰陛下知薛向之为人否帝曰固非端方士也徒
以其知钱榖及边事耳光曰钱榖诚知之边事则未也
又言张方平文章之外奸邪贪猥帝曰有何实状光曰
请言臣所目见者帝作色曰每有除拜众言辄纷纷非
朝廷美事光曰此乃朝廷美事也知人帝尧难之况陛
下新即位万一用一奸邪若台谏循默不言陛下从何
知之帝曰吴奎附宰相否光曰不知也帝曰结宰相与
卷七十五 第 30a 页 WYG0343-0417c.png
结人主孰贤光曰结宰相为奸邪然希意迎合观人主
趣向而顺之者亦奸邪也 潮州地震 癸卯同签书
枢密郭逵罢为宣徽南院使判郓州从张纪唐淑问赵
抃言也逵至郓七日徙帅延州 权御史中丞司马光
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以滕甫权御史中丞光言
臣昨论张方平参政不协众望臣识浅材下其言不足
采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与台谏官共言方平奸
邪贪猥乞尽令检取言方平章奏及开封府陈升之两
卷七十五 第 30b 页 WYG0343-0417d.png
处推勘刘保衡公案即知臣所言非一人私论也所有
新命臣未敢祗受光等诰敕下通进银台司吕公著具
奏封駮帝手诏谕光曰朕以卿经术行义为世所推今
将开迩英之席欲得卿朝夕讨论敷陈治道以箴遗阙
故换卿禁林复兼劝讲非为前日论奏张方平也吕公
著封还盖不知此意耳于是取诰敕直付閤门趣光等
受职公著又言诰敕不由本司则封駮之职因臣而废
帝手批其奏曰俟开迩英当谕朕意 韩𤦺既得判相
卷七十五 第 31a 页 WYG0343-0418a.png
州入对帝泣下𤦺亦垂涕称谢诏𤦺出入如二府仪又
赐兴道坊宅一区擢其子秘书丞忠彦为秘阁校理帝
曰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𤦺曰安石为翰林学
士则有馀处辅弼之地则不可帝默然 冬十月丙午
漳泉诸州地震 丁未富弼罢判河阳 戊申建州邵武兴
化军地震 己酉初御迩英阁召侍臣讲读经史讲退
独留吕公著语曰朕以司马光道德学问欲常在左右
非以其言事不当也公著力请解职许之他日又谓公
卷七十五 第 31b 页 WYG0343-0418b.png
著曰光方直如迂阔何公著曰孔子上圣子路犹谓之
迂孟轲大贤时人亦谓之迂况光者岂免此名大抵虑
事深远则近于迂矣愿陛下更察之先是御史台门无
故自坏后十馀日而光罢 命御史中丞滕甫考诸路
监司课绩旧制审定殿最格法自发运使下至知州皆
归考课院专以监司所第等级为据至考监司则总其
甄别部吏能否副以采访才行合二事为课悉书中等
无高下帝即位凡职皆有课凡课皆责实监司所上守
卷七十五 第 32a 页 WYG0343-0418c.png
臣课不占等者展年降资而治状优异者增秩赐金帛
以玺书奖励之若监司以上则命御史中丞侍御史考
校 参知政事张方平以父忧罢 庚戌给陜西转运
司度僧牒令籴榖赈霜旱州县 癸丑诏翰林学士御
史中丞侍御史知杂事举材堪御史者各二人 甲寅
翰林学士司马光初进读通志于迩英阁帝赐名资治
通鉴亲制序以赐光令候书成写入又赐颍邸旧书二
千四百二卷序略曰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
卷七十五 第 32b 页 WYG0343-0418d.png
刑之总会册牍之渊林矣 癸酉知青涧城种谔复绥
州夏将威明山部落在绥其弟夷山降于谔谔使人因
夷山以诱之赂以金盂明山小吏李文喜受而许降而
明山未之知也谔即奏言谅祚累年用兵人心离贰尝
欲发横山族帐尽过兴州族帐皆怀土重迁其首领威
明山欲以横山之众取谅祚以降帝信之知延州陆诜
言以情伪未可知戒谔母妄动谔持之力诏诜召谔问
状且与转运使薛向议抚纳乃共画三策令幕佐张穆
卷七十五 第 33a 页 WYG0343-0419a.png
之入奏穆之阴受向指诡言必可成帝意诜不协力徙
之秦凤谔不待报悉起所部兵长驱而前围其帐明山
惊援枪欲斗夷山呼曰兄已约降何为如是文喜因出
所受金盂示之明山投枪大哭遂举众从谔而南得酋
领三百户万五千胜兵万人将筑城于其地诜以无诏
出师召谔还军次怀远敌众四万人坌集城下谔出兵
击走之遂城绥州初谔言明山约降帝将令边臣招纳
其众司马光上疏极论以为明山之众未必能制谅祚
卷七十五 第 33b 页 WYG0343-0419b.png
幸而胜之灭一谅祚生一谅祚何利之有若其不胜必
引众归我不知何以待之臣恐朝廷不独失信于谅祚
又将失信于明山矣若明山馀众尚多还北不可入南
不受穷无所归必将突据边城以救其命陛下独不见
侯景之事乎帝不听及谔取绥州费六十万西方用兵
盖自此始矣(考异东都事略种谔传云银台监军司牙/吏史屈子托言威明山来报内附谔即上)
(闻不俟报募可使者通蜡书于明山与屈子定计领所/部期日会于绥州谔起所部蕃汉兵会于怀远砦移折)
(继世赴银夏应接长驱入绥州夜度大理水驻师离思/曲厥明屈子及诸酋长胁明山开门迎纳折继世亦领)
卷七十五 第 34a 页 WYG0343-0419c.png
(兵会于师遂筑绥州城按此文与宋史/种谔传小异而宋史较为详确今从之) 种谔既取绥
州夏人乃诈为会议诱知保安军杨定等杀之朝廷谋
西讨邵亢曰天下财力殚屈未宜用兵唯当降意抚纳
俟不顺命则师出有名矣因条上其事诏报曰中国民
力大事也兵兴之后不无倍率人心一摇安危所系且
动自我始先违信誓契丹闻之将不期而自合兹朕所
深忧者当悉如卿计于是欲弃绥州知延州郭逵言贼
既杀王官而又弃绥不守见弱已甚且威明山举族来
卷七十五 第 34b 页 WYG0343-0419d.png
归当何以处之帝不听 十一月丁丑诏近臣各举才
行可任使者一人 文彦博言于帝曰诸路帅臣转运
使职任至重一道惨舒系焉所宜择人久任又言两府
堂陛之重亦当久任使其下不能倾危乃可立事韩绛
曰汉王嘉以为二千石尊重难危乃可使下况堂陛之
势乎 戊寅诏求直言 诏御史台每遇起居日令百
僚转对 丙戌诏曰故事二府初入举所知者三人将
以观大臣之能比年多因请谒干誉荐者不公其令中
卷七十五 第 35a 页 WYG0343-0420a.png
书枢密院举人皆明言才业所长堪任何事以副朕为
官择人之意 改命韩𤦺判永兴军兼陜西路经略安
抚使赐手札趣令治装琦言边臣肆意妄作搆怨外蕃
臣朝夕引道非难但须禀朝廷成算愿召二府亟决之
琦入辞曾公亮等方奏事乞与琦同议帝召之琦曰臣
前日备员政府所当共议今藩臣也惟奉行朝廷命令
耳决不敢与闻又言王陶指臣为跋扈今陛下乃举陜
西兵柄授臣复有劾臣如陶者则臣赤族矣帝曰侍中
卷七十五 第 35b 页 WYG0343-0420b.png
犹未知朕意邪 丁亥诏令天下州军各上所辖县令
治状优劣其条约令考课院详定以闻 戊子分命宰
臣祈雪 置马监于河东交城县 庚寅诏近臣以举
官不当经三劾者中书别奏取旨 壬辰夏国遣使进
回鹘僧金佛梵觉经于辽 乙未诏内外文武官各举
所知二人见任两府三人或耻于自媒久淹下位或偶
因微累遂废周行者咸以名闻 帝以向傅范知澶州
兼京东西路安抚使傅范敏中之子也知谏院杨绘言
卷七十五 第 36a 页 WYG0343-0420c.png
后族不当领安抚使请易之以杜外戚干进之渐文彦
博曰傅范累典郡有政声非由外戚帝曰得谏官如此言
甚善可以止他日妄求者己亥命改知郓州他日绘又
言曾公亮不当用其子孝宽判鼓院帝谓滕甫曰鼓院
传达而已何与于事甫曰人有诉宰相者使其子传达
可乎且天下见宰相子在是岂敢复诉事帝为寝其命
绘亦解諌职改兼侍读绘固辞甫言于帝帝诏甫曰绘
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彊禦知无不为朕一见许其
卷七十五 第 36b 页 WYG0343-0420d.png
忠荩擢寘言职信之亦笃矣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
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耳卿其谕朕意绘曰谏官不
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卒不拜未阅月复知谏
院 十二月辛酉诏以来岁日食正旦自乙丑避正殿
减常膳罢朝贺 壬戌诏起居日增转对官二人 丙
寅诏曰狱者民命之所系也比闻有司岁考天下之奏
而瘐死者多其具为令提点刑狱岁终会死者之数以
闻委中书检察或死者过多官吏虽已行罚当更黜责
卷七十五 第 37a 页 WYG0343-0421a.png
 己巳辽遣萧杰等来贺正旦 夏人求以亡命景询
易威明山郭逵曰询庸人也于事何所轻重受之则不
得不还明山恐自是蕃酋无复敢向化矣是月逵诇得
杀杨定等首领姓名谍告将斩之于境以谢罪逵曰是
且枭死囚以绐我报曰必执李崇贵韩道喜来夏人言
杀之矣逵命以二人状貌物色诘问夏情得乃锢而献
之 夏国主谅祚殂年二十一伪谥昭英皇帝庙号毅
宗葬安陵子秉常即位时年七岁梁太后摄政 是月
卷七十五 第 37b 页 WYG0343-0421b.png
韩𤦺至永兴初薛向郭逵等议欲存绥州诏𤦺度其可
否𤦺奏贼今已诱杀杨定等绥州不可弃也及谅祚病
死其子秉常方幼𤦺因奏当此变故尤非弃绥之时文
彦博吕公弼耻于中变督促弃绥如初𤦺亦条陈不已
帝遣入内押班王昭明赍手诏访𤦺利害𤦺复具奏言
绥不可弃乃诏如𤦺议 是岁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
致仕胡宿卒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临事重慎不
辄发发即不可回尤顾惜大体其笃行自励至于贵达
卷七十五 第 38a 页 WYG0343-0421c.png
常如布衣时 辽南京旱蝗
 
 
 
 
 
 
 
卷七十五 第 38b 页 WYG0343-0421d.png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