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法华经¶
法华经¶ 第 176b 页
一贯别传卷五
西蜀忠州聚云寺沙门 广真 著

** 法华经

「总说。」

【法华经者乃华严会上未了公案只因二乘学人在菩
提场中不知身汩大海中犹然叫渴不知头触极箩边
犹然叫饿世尊只得曲为中下向鹿野苑调跛驴医瞎
马暂以涅槃一日之价延之彼等自甘满足不求向上
一路复对大乘菩萨而痛加贬斥故号方等会也然贬
斥之间尚尔安恬不识言忠逆耳又复命广宣摩诃衍
法以导菩萨而彼等只作传言送语于自本性不相干
涉所以无量义经无量义定由是而入由是而说也原
始要终总是如来藏身华藏世界中事分之五时一之
半满而巳此经家序经之法也若在衲子分上则二乘
人在菩提场中未了者正是广度众生四弘大愿也惟
虑遮那藏身大了小不得庄严世界多了少不得末代
儿孙将何悟入以何抵止不免妆聋卖瞽含声忍气庶
几世尊改废绳墨变其彀率矣吹万颂曰蝶脸苍胡才
老叟一回换面叫孩儿分明为人千人耳雪曲巴歌转
变吹又云唤马何曾马呼牛未必牛四十九年无一字
将华翳日教谁瘳。】

「佛说此经巳结跏趺坐。」

【世尊上座文殊白椎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
下座二十七祖曰贫道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
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六祖谓法达云三车是假为
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
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
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
劫手不失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梵天荅须菩提曰
尊者无说我本无闻无说无闻是名真说般若传大士
法华经¶ 第 176c 页
上座才按尺宝志公曰大士讲经竟士便下座据此数
端从上佛祖相传真经更不假文字语言搬弄唇舌也
故法华首序经者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
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巳结跏趺坐等语正见此
部真经乃诸大菩萨方能究竟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
知其能知者特文字语言耳所以一部法华从趺坐后
人定放光疑问宣说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成七卷较
之为菩萨说者巳落第二义矣古德云饶汝道得只道
得八成谓非闭门打睡接上上者之机也盖无量义者
即诸法知义也自觉觉他其妙无穷其义无量开口道
著举步踏著睁眼观著张耳听著动手捧著起念忆著
所谓夜夜同眠朝朝共起也故文殊白椎者白此经也
二十七祖所转者转此经也六祖付嘱法达者付此经
也梵天所荅须菩提者荅此经也传大士所讲者亦讲
此经也是则是只恐无人担荷得空教明月落秋波。】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至起七宝塔。」

【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第此路人人本有个个不无
秪因迷悟不同见有差殊如世尊上座文殊白椎在在
师子嚬呻处处象王动步乃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良
由二乘声闻含有悲愿不免代诸众生受苦欲令世尊
旁通一线也所以入于无量义处三昧放东方万八千
光光中影现六凡四圣世出世间一切诸相即布袋和
尚所谓把一个囫囵囵的太极儿弄得粉花碎矣幸物
物各有一太极在且喜弥勒起疑文殊说破二人打鼓
弄琶引往證今重翻一层公案直尔现前将来有个入
处儒云易邦之字曰国此则易佛性之字曰光光中所
现万象森罗即无形之理也弥勒即慈心也文殊即妙
智也盖此光此理此心此智在众生中日用而不知故
六祖云一切众生自蔽光明宝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
驱驰便劳他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
法华经¶ 第 177a 页
以此观之则放光东照又示全部法华矣故中郎先生
曰一光东照巳尽了法华经之大旨其后种种方便譬
喻因缘皆不过法华经之注解耳昔古灵禅师行脚回
受业师遣令执役一日因澡身命师去垢乃拊背云好
所佛殿而佛不圣本师回首视之师曰佛虽不圣且能
放光又古德云汝等诸人各自有无价宝珠从眼门放
光照见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采领善恶音响如是六门
昼夜常放光明吙万曰且道此光与佛眉间所放者是
同是别若道同枯藤破衲公何事若道别依旧南山一
色青。】

「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至
于声闻辟支极其神力度量皆不可得此固然也其不
退菩萨者巳到等觉亦何缘而不能知耶吹万曰思求
二字即障蔽第一希有难解之法的种子亦由异熟未
空故如是耳六祖云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
量也故谓门人曰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恁么时那个是
上座本来面目以此观之正所谓离心意识参绝凡圣
路学也。】

「五千人退席。」

【此退席四众人不知是从菩提场中来者亦不知是法
华会中来者若是菩提场中应与舍利弗等一髅同参
何得退席若是法华会中犹皆倍于舍利等乐闻亦不
合退席此等何因而出此心行耶吹万曰退席者谓法
执未空故增上慢乃于佛法中若聚聋而鼓是心退而
身未退也佛说决定毗尼经曰若有比丘作是思惟欲
断贪欲欲断瞋恚欲断愚痴名增上慢贪欲法瞋恚法
愚痴法异诸佛法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见有所得有所
證有解脱见诸法空见于无相见于无作见有诸行见
有诸法一切法不可思议不应思议诸法空无何用精
法华经¶ 第 177b 页
进名增上慢五千人或是耽著此法所以退于佛席也
怎如百丈卷却席只得马祖退归方丈去。】

「如是妙法诸佛如来至言不虚妄。」

【世尊自趺坐入定放光无不在转此妙法而舍利犹然
三请正所谓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也世尊至此亦
藏闭不住只得手示明珠绝其五色故云如是妙法盖
如是者只这是也即趺坐入定日用寻常中事就是这
个妙法若无此法安显寻常日用所以诸佛如来时时
在说这时字即因时行焉之时字乃自不能隐者何尝
隐乎尔也优钵昙花乃灵瑞之物极难遭遇其花有树
名尊树王若此花一生世即有佛如瞻部州轮王之路
轮王未出此路则被海水所覆这两种亦特喻耳时一
现之时字即此妙法所现之时正若此花此路之难值
所谓过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见也何耶谓妙法即人人
本具之真性此一迷则沉沦沙劫即似优昙之不开王
路之不现倘直下承当见自本性證真如佛即若优昙
之时现王路之出水也如执相为待时之义观则如花
之遇果有至多之年然而世尊于四十年前未曾说也
若果未曾说则善财童子无言童子睹良久之外道供
欢梧之梵志受掌珠之天王竖茎章之帝释此又作何
而悟作何而说也亦必待优昙之间而说耶亦必待王
路之现而悟耶若四十年前未说于此法华始说则世
尊临涅槃时文殊白言请世尊再转法轮世尊咄文殊
我住世四十九年更未曾说出一字汝请我转法轮是
吾曾转法轮耶此又何为而然哉盖如是妙法无说而
说不闻而闻岂若如是我闻信受奉行之类可比也有
以远近观大小论者请看李长者云无边刹海自他不
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又观汝等当信
佛之所说言不虚妄乃可。】

「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华经¶ 第 177c 页

【土尊以佛知见为一大事因缘盖知属心而见属日何
楞严又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于
此大相矛盾耶吹万曰诸佛众生通共一知见以相举
之则尘劳先起故云心目为咎以性用之则海印发光
故曰大事因缘然开示悟入四字总为众生边事谓即
众生知见而开示悟入诸佛之知见也返流旋真因见
而缘知缘知而超脱任运即常因知而缘见缘见而无
住皆从一性上起用故云大事故云妙法故云出现孔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词虽异而理则一也
慧聚菩萨曰无明爱出即是佛出贪恚痴出即是佛出
以是观之则诸佛知见何尝离于众生而众生亦何尝
不用哉故六祖云一大事即佛知见也汝慎勿错解经
意见他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
乃是谤经毁佛也佛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
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体古人云道在眼曰
见在耳曰闻在鼻辩香在舌谈论知者唤是佛性不识
唤作精魂汝等且道那个是佛性那个是精魂。】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巳成佛道。」

【古德云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
不离声色言语今之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者盖称
处即成处此道即佛道也吹万曰人人有个塔庙人人
心常散乱柰何散乱而不入入而不念佛吾末如之何
也巳矣。】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至导师方便说。」

【法本法无法何尝有性以其无性故能性其一切法性
此慧足也佛性本无可见因缘然后得见故云从缘起
然起处见处缘处说处无不是此一乘之法此福足也
大集经慧聚菩萨曰一切疑网烦恼者即是佛出何以
故若如是等法不出世者佛以何缘出现于世虚空藏
菩萨曰若不见有法从自性他性生者则见因缘若见
法华经¶ 第 178a 页
因缘则见法若见法者则见如来若见如来者则见如
若见如者则不滞于断亦不执常若不常不断者即无
生无灭以此观之则二大士先得法华之妙旨矣但此
妙法本无定位不居世间亦不离世间在圣不增处凡
不减处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变不迁不来不
去以其无定位故能住于一切法位盖法位即六凡四
圣之十法界所以世间之相即常住之相夫如是则举
足下足无非道场然此道场惟佛与佛乃能知之复能
作导师而方便为人解说签判刘经臣曰种种方便皆
是亲切为人然秪为太亲故人多罔措。】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巳
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

【人人在空劫以前佛未出世时本是一个圆陀陀光灼
灼的东西志愿具足只为翻觔斗落将下来所以见闻
觉知色声香味种种烦恼种种无明当面热瞒并将圆
陀陀光灼灼志愿具足的东西悉忘之矣或时暂得心
念寂然不向外驰如急流水望如恬静自谓巳得涅槃
不趣竿头一步今日被如来老古锥于舍利面门痛劄
渠也只得眼见如盲口说如哑向空劫以前承当佛未
出世时会取方知道不远人人之于道犹鱼之于水未
常须臾离也惟其迷巳逐物故终身由之而不知古德
云万年仓里恓饥馑大海中住尽长渴当初寻时寻不
见而今避时避不彻到这里授的记的从来因果不昧
如龙女呈珠当阳出现故号以华光如来为人天师提
刑郭祥正曰白云岩畔旧相逄往日今朝事不同夜静
水寒鱼不食一炉香散白莲峰六处授记者亦复如是
 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李长者云若废文殊存普贤所有行门皆有漏若废普
贤存文殊所有寂定是二乘若废佛存文殊普贤佛是
觉义无觉者故今之久坐道场尚不得佛法现前而成
法华经¶ 第 178b 页
佛道者则以寂静与觉具足而普化行门未满也然佛
法为度众生而有必待所化者现前佛法亦现前也自
觉觉他觉行圆满方为了当佛境界经世尊问文殊曰
诸佛境界当于何求文殊言诸佛境界当于一切众生
烦恼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
界故觉义名佛不觉名众生佛具众生之全体众生具
佛之大用不觉而后觉众生而后佛也佛證众生之本
源众生显佛之性体即不觉而觉即众生而佛也若是
空劫以前消息何更有许多络索佛字亦空尚何法之
有故般若经文殊师利荅舍利弗云佛非佛不可得无
有言者无有说者庄严菩提心经云若于一切法无所
得是名为菩提为始行众生故说有菩提又云若于一
切法无所得是名得菩提然于是中亦无有心亦无造
心者亦无有菩提亦无造菩提者亦无有众生亦无造
众生者乃至亦无有佛亦无成佛者大众既无有佛因
何号曰大通智胜吹万曰古人道恁么恁么几度白云
溪上望黄梅花向雪中开不恁么不恁么嫩柳垂金线
且要应时来。】

「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

【经云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
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能说是法华经者
具此三法则全身皆法矣何更别有法华耶彼其慈则
上与诸佛同一慈力其悲则下与六道众生共一悲仰
而忍辱者即如如不动之真法空者即诸法如义之旨
故有其慈悲则吾性之观音能施三十二应矣有其忍
辱则吾性之药王能燃身供养矣有其法空则吾性之
妙音能入现一切色身三昧矣若离此三法而说者即
为谤经毁佛又岂能脱落皮肤而见真实脱落繁柯而
见旃檀哉昔谏议彭汝霖居士手写观音经施圆通通
拈起曰这个是观音经那个是谏议经公曰此是某写
法华经¶ 第 178c 页
的通曰写的是字那个是经公笑曰却了不得也通曰
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公曰人人有分通曰莫谤经好
公曰如何即是通举经示之公拊掌大笑曰嗄通曰又
道了不得公礼拜所以古人常以自巳之法利人更不
数借他人珍宝签判刘经臣居士曰余一夕开悟凡目
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口之所谈手足之所运转
无非妙旨得之既久日益见前每以与人人不能受试
观此老数转语令天下禅和子垂涎流涕去也噫。】

「见宝塔品。」

【昔南阳忠国师将示化辞肃宗宗曰师灭度后弟子将
何所施师曰告檀越造取一所无缝塔帝曰就师请塔
样师良久曰会么宗曰不会师曰贫道去后弟子应真
却知此事宗后问应真真良久曰圣上会么帝曰不会
真述偈曰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金充一国无影树下
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据此一段公案则见宝塔不
离释迦之全身而多宝如来又岂外能仁之妙性哉盖
全身无相借宝塔以现形妙性无声托多宝而呈响所
以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然多宝实华藏之体释迦
诚藏身之用全用是体全体是用故华严会中将娑婆
世界置华藏界里法华会上移华藏世界置娑婆界中
且释迦按指而开塔多宝分座而令坐二世尊之所示
者得无现从本体起用之消息摄用归体之奥窍乎经
云如来不久当入涅槃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但
以此二字要看得重不是白纸黑字唤作妙法华经也
不是黄绢赤轴唤作妙法华经也正谓此一大部经密
而示之则曰定曰光曰昙华曰知见显而示之则曰塔
曰多宝如来曰释迦曰十方化身时时顿在诸人面前
只是无人觑著不肯流通吹万曰只为有妙法华经在
所以诸人当面错过不能担荷若是服了巴豆大黄的
即如大心凡夫一肩担荷了也何以故但得雪消去自
法华经¶ 第 179a 页
然春水来。】

「提婆达多品。」

【昔提婆在地狱时佛令阿难问你在地狱安否曰我在
地狱如三禅天乐又令问还求出否曰我待世尊来便
出阿难云佛是三界导师岂有入地狱分曰佛既无入
地狱分我岂有出地狱分据此数转语则提婆果能
说法华矣或问教中常云提婆劫劫害佛而此经云昔
为说法今为授记者果何义也吹万曰舍迷求悟不知
迷是悟之钳锤爱圣憎凡岂识凡是圣之炉鞴要知提
婆于刀山剑树上转大法轮释迦于镬汤炉炭里成等
正觉也无提婆安知能仁之广大无能仁孰晓提婆之
劝助正所谓妄想兴而涅槃现(尘劳)起而佛道成故佛昔
于饥世化为赤目大鱼闭气不喘示为死相木工五人
先以斧斫其肉佛时誓言于当来世先度此等先愿与
其无生佛后为忍辱仙人又被歌利王截其肢体今少
会中憍陈如者即昔之木工与歌利王也由此二翻之
割截成就释迦之慈悲不然则饥世之檀度深山之忍
辱复何缘而得耶盖提婆善说法华即木工歌利之法
也世尊今与授记即先度憍陈之誓也所以憎心妙法
原同体冤家知识本不异。】

「龙女献珠。」

【击竹醒昔时之未悟此香严也睹花呈今日之当机此
灵云也是二老者得不与龙女同其事业哉盖龙女所
献者非天王所观之珠乃世尊所示之珠也此珠人人
本具个个圆成非久参旧学之可比即八岁亦得之也
非四生六道之可择即畜生亦现前也要知此个因缘
若斗春之万卉时节到来妙理自彰何更假授记之后
而始證耶即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者李长者云南方
为明为正以上离故离为明为日为虚无即无垢也举
众遥见者明三乘权学信而未自證故故言遥见大法
法华经¶ 第 179b 页
界一真自他相彻若当自得焉得称遥见也应知龙女
不履三乘而了在一乘之旨不倚权门而真达单传之
性妙法华经付嘱有在于此也古人道若人生百岁不
会诸佛机不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龙女盖如是乎。】

「药王妙音观音三菩萨。」

【药王然身供养日月净明表空我法二执故菩萨名喜
见三昧名现一切色身妙音以伎乐宝钵供养云雷音
王亦表空我法二执故菩萨名妙音而三昧亦名现一
切色身观音出供养古观音如来故菩萨名观音得身
成三十二应是三菩萨名虽不同所證三昧无二要知
药王之忍辱妙音之法空观音之慈悲密而言之通
一个如来全身也显而示之又是一部妙法华经也能
持此经者若忍辱而不得法空则心量不大若證法空
而不行慈悲则教化不广必须入此三种法门方得流
通何以见为如来之全身盖忍辱得色身之妙法空得
音声之妙慈悲得观音之妙是色身中有妙音妙音中
有能观者也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郡子曰冬至子
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
淡太音声正希斯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羲妙音观音须
从这里过。】

** 华严经

「总说。」

【一部华严世界海惟一毗卢遮那身具之此毗卢遮那
身惟一释迦妙性具之此释迦妙性惟一众生心具之
众生之烦恼无边故诸佛之法界亦无边众生之念念
无际故现相之菩萨亦无际众生之分别无穷故文殊
之观察妙慧亦无穷众生尘刹之妄想无尽故普贤应
化之行门亦无尽然是中有因有果有体有用全果是
因全因是果全用是体全体是用入法界品之善财乃
自性之觉体文殊普贤及五十馀员善知识乃性中所
法华经¶ 第 179c 页
得之心法斯则全因是果全体是用也世主妙严至离
世间品品中之毗卢遮那乃如来藏身之觉体文殊普
贤及信住行向地之诸菩萨乃华藏世界之本根斯则
全果是因全用是体也故知心性觉圆则藏身与法界
全彰智行具足则文殊与普贤共命所谓应观法界性
一切惟心造也古德有云若端的一回汗出便向一茎
草上现琼楼玉殿若未端的一回汗出纵有琼楼玉殿
却被一茎草盖蔽吹万曰蟭螟人蚊眉不觉为甚不觉
只因太近。】

「世主妙严品。」

【佛是众生之主众生是世界之主世界是太空之主如
之何其然耶有而不有无而不无者体也不有而有不
无而无者用也若是则世界不离太空而立则诸佛亦
岂外众生而别有哉要知太空世界诸佛众生共有所
主之者一声落地威音之那畔巳来一息成氤华藏之
前境俱布所以天得之而上地得之而下四维得之而
为经纬表里二仪得之而为升降循环万物得之而为
生为杀鬼神得之而为吉为凶在佛得之而为天中之
天圣中之圣矣今之所谓世主妙严者何耶盖此世界
中天龙八部等类类皆得此妙而解脱皆得此妙而盖
严显大威德示大神变者此也入圣降凡弘音广赞者
亦此也由世而现即世间之主也住世而尊即世间之
尊也妙严之称岂徒然哉文殊问维摩曰善不善孰为
本荅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荅曰欲贪为本又问欲
贪孰为本荅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荅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荅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荅曰无住则无本且道世间主与无
住本是同是别。】

「普贤三昧世界成就华藏世界。」

【普贤菩萨乃毗卢遮那之用神彼佛从无量劫前修普
法华经¶ 第 180a 页
贤行故于菩提场中始成正觉然始不离终全终是始
既修普贤之行而成普贤之德则种种三昧种种正受
种种光明应合普贤知之也盖理智无边名之为普智
随根益称之曰贤此无边之理随根之智在最初毗卢
巳先得之乃尔举果劝乐生信亦不免遮那之齿传神
于普贤之舌又岂外清净之源假托于万类之真哉如
云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遮那
如来藏身者则化母之机春象之锦巳尽漏泄矣所以
世界成就品中广说诸佛十种之智海世界之依住世
界之差别形由业世界之差别体世界之庄严差别所
修行之方便愿力世界之劫住不同由业劫随业而转
变净秽一切世界中如来出现无差别等法若决江河
沛然莫之能禦此非万行之长子孰能于斯善简众法
也或问曰普贤才说众生世界成就复说华藏世界果
且两世界乎吹万曰众生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迷去真如成儱侗佛法不是鲜鱼那怕烂却悟来佛性
是颟顸又隔一重关这里会得何妨华藏与众生不同
如或未然依旧天堂与地狱相对古德云身在海中休
觅水日行岭上莫寻山莺啼燕语皆相似莫问前三与
后三。】

「毗卢遮那品。」

【或问毗卢云种种遮那云光明遍照谓此佛以法身悲
智设种种教行之光遍照一切破众生之业暗者也然
而品中唯言过去世界劫城之严华轮现佛王臣之供
独不说其遮那之体为何如合论云此一品经来文未
是未有结终之处共说果否吹万曰合论之言特究其
经文之起结耳若揆其大旨则喜见善慧土之太子大
威光者见胜云佛之光明巳以昔所修善根力故即时
證得十种法门而承事供养此佛灭度巳次复有佛名
波罗蜜善眼庄严王复行供养即得念佛三昧庄严王
法华经¶ 第 180b 页
涅槃后第三如来出现名最胜功德海大威光巳即王
位随以眷属人民七宝而行供养又得大福德普光明
三昧复有佛出号名称普闻莲华眼幢是时大威光巳
终神生寂静宝宫天城中复于彼城来于佛所供养还
归本处而止自予观之则佛华之毗卢遮那即胜音之
威光太子也此就其来文未是之处说若是于这里会
得则毗卢全身是世界遮那妙性是光明以妙性映全
身则遍体无不照矣以光明耀世界则种种无不彻矣
故世界名胜音劫名种种庄严香水海名清净光明城
名燄光明道场名宝华遍照佛名一切功德山须弥胜
云光名起发一切善根音王名喜见善慧太子名大威
光此非种种光明遍照而谁耶即而印之以世界海城
道场为遮那可也以现佛光明王臣为遮那亦可也前
所云遮那者遍照也吾人行住坐卧视听言动何常不
在遍照只恐才移净瓶来又道古佛过去达。】

「观察十方。」

【十者满数也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盖一三五七九天之阳数也阳以生之二四
六八十地之阴数也阴以成之故云天数五地数五又
云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此数既就则根身世界由此而
立即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亦不外此而成
也故经之八部天龙夜叉波罗蜜门及信住行向定忍
所有诸佛菩萨皆以十数而表之者亦此义也所以一
念观察十方俱遍性固有之矣。】

「如来名号四圣谛光明觉菩萨问明净行贤首六品。」

【性理云天之道尽之于地矣地之道尽之于物矣天地
万物之道尽之于人矣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人也乃所
以为人也故天地万物以之而成形以之而得名佛之
名号亦复如是大名号之所由来又不外乎众生也盖
种种无明种种烦恼种种颠倒种种妄想乃众生之苦
法华经¶ 第 180c 页
谛众生之集谛若在这里拽转头来即如来之道谛如
来之灭谛所谓贪瞋运菩提正路痴爱成解脱真源也
或问文殊以何因缘而善能分别一切诸法才说名号
四圣巳而于光明品中复现百亿世界百亿文殊百亿
贤首等菩萨百亿不动等智佛何也吹万曰因该果海
果彻因源这一光照正是如来将无量劫前因地修證
尽行披露欲令众生自信担荷去也合论云法界乘中
以根本智为信心谓直信自心分别之性是法界性中
根本不动智等佛金色等世界是自心无染之理文殊
是自心善简择妙慧觉首目首等菩萨是随信心中理
智现前之义通云十者正显圆满无欠之根信也所以
文殊十问通身是病通身药觉首主荅遍界全真遍界
尘智首菩萨一百一十问者为成十信之行自呈白净
无染之智也文殊说其一百四十净愿之门者欲令众
生便于生死海中所有见闻觉知一切诸行悉皆清净
得入普贤行愿也盖贤首者以佛文殊普贤之果行而
成信者之初首也然妙慧出三业之源智理随一心之
变无我无文殊无我无贤首遮那岂外乎日用哉无边
刹海之圣众十世古今之仪范总归遮那本具之事业
耳弟吾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似乎达之矣若即情达
本即想会心夫何远之有李长者云能随缘自在者即
此毗卢遮那也旨哉斯言。】

「有胜三昧名方网等颂。」

【或问此方网三昧菩萨处乎其中或东入而西出乃至
馀方入而馀方出或眼根入而色尘出乃至意根入而
法尘出或童子入而壮年出乃至天身入而龙身出或
一毛孔入而一切毛孔出乃至一微尘中入而一切尘
中出或佛光明入而于河海出乃至天宫殿中入而于
空中出此果难思难议者请释其旨吹万曰方网者费
而隐也不入而藏不动而扬也此个正定自空劫以来
法华经¶ 第 181a 页
佛出世时向落于森罗万象众生世界中久矣然森罗
万象众生世界纯是一定体但吾人日用而不知耳经
云菩萨入定出定者非入其定而出其定也乃入亦定
而出亦定所以定之在东而东在西而西在方而方在
隅而隅在天而天在地而地若居吾这里又作么生即
吾之眼能见而耳能闻鼻能嗅而舌能味意能知而身
能触一可以散于六一为无量也六可以入于一无量
为一也无入也无出也而无不入也而无不出也我既
如是则人亦如是根身如是则世界亦如是众生如是
则诸佛亦如是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本自不可思议何必思议乎所谓那伽常在
定无有不定时也以此。】

「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

【或问经云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向帝
释殿时天帝释在妙胜殿前遥见佛来即以神力庄严
此殿置普光明藏师子之座既云上升须弥而犹不离
菩提树下则帝释以何为遥见又云何为佛来则殿置
何所而座设何处也吹万曰心佛众生云无差别易曰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
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皇极经世书曰至于人则
得天地之全寒暑昼夜无不变雨风露雷无不化性情
形体无不感走飞草木无不应目善万物之色耳善万
物之声鼻善万物之气口善万物之味盖天地万物皆
阴阳刚柔之分人则兼备乎阴阳刚柔故灵于万物而
与天地参矣又云自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自太
极观天地则天地亦物也人而尽太极之道则能范围
天地曲成万物而造化在我矣以是观之则吾人一身
浑是一个华藏世界菩提在此须弥在此何升何离若
夫身心荡然光明朗彻帝心之所以遥见也真空不二
妙有全彰天性之所以佛来也有则不立一尘无则横
法华经¶ 第 181b 页
遍十方此妙胜殿也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此师子
之座也遮那之身故如是乎信者自取勿生狐疑始得。】

「法慧菩萨说十住法。」

【金刚经云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
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巳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盖信此为实者即直信自心分别之性乃根本不动智
佛也由信然后发心之际与佛齐等则五位一时兼备
矣纵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总不离根本不
动智佛亦不离实信之一时一念一法一行上而有也
如王宝印一印无差谓以一心大智之印印无始三世
总在一时无边诸法智印威遍者也所以十住位中云
集之菩萨则同一慧也所来之世界则同一华也所事
之如来(则同)一月也夫住者立也不变之义也谓此性不
变随缘随缘不变因事得名以理成位也经云发心治
地修行生贵具足方便正心不退童真法王子灌顶者
此法中之事也名位也然历其名而不变者以其性中
本有之法也故云住。】

「十行品。」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有功用之行也于身无所取于
法无所修于生无所度于佛无所證此无功用之行也
孔子曰巳欲立而立人巳欲达而达人此法性固有之
理盖人亦巳也巳亦人也能无巳所以成巳能无人所
以成人其德若林木之荫覆因号曰功德林故十行者
乃无功用行之一行也菩萨于此欢喜饶益则外无违
逆内无屈挠彼此心无痴乱矣夫如是则能现行于一
切法中而无所著故号难得之行也此难得之行即至
善之法也真实之行也思大禅师曰三世诸佛是我一
口吞尽有何众生可度此真实之行也与。】

「十回向品。」

【万松云巍堂磊落皆大丈夫相干戈林里拱身直过荆
法华经¶ 第 181c 页
棘丛中摆手便行脚跟下无五色线舌头上无十字关
鼻端无泥痕眼中无金屑岂不是安乐快活底汉只此
数转语若体会得便可将一茎一念相应草于镬汤炉
炭里医苦恼众生然众生无苦恼则道谛不生矣菩萨
绝有情则悲智不发矣所以全俗是真白云影里怪石
露全真是俗绿水光中枯木青金刚幢由是而持也亦
由是而回真入俗利生也故回向者本无救护故能救
护一切众生本无坏不坏故能显发不坏之实信本无
等不等故能等于一切诸佛本无至处故能至于一切
处本无尽不尽故能成无尽之功德藏本无平等善根
可入故能入于一切平等善根本无随顺故能随顺一
切众生本无真非真故能显其真如相本无缚无解故
能成其无著之解脱法界本无出入故能入无量之法
界以是之故故能圆融真俗起兴大愿以成悲智而不
偏于静乱矣佛谓阿难曰乞食时至汝当入城要识七
佛仪式阿难白佛言如何是七佛仪式佛云托钵去吹
万曰欲知混俗之幢者当于此荐取。】

「十地品。」

【或问前信住行向菩萨各说本住法位说巳即释此十
地菩萨说巳不释必待解脱月等三请世尊放光然后
释之此故何也吹万曰地者实际理谛也世界未形而
此理巳具根身未相而此性先端世出世法无不在此
心地中流出也故必待诸菩萨各现实信之根而好乐
然后释之亦必待遮那世尊于眉间放出果光而證盟
然后解之要知前位菩萨当位者止于十而此位菩萨
后有三十七者何也盖心法至此而极等功川至此而
会融所以三十七品助道之法一时现前矣然此地非
权乘之地有渐次乃如来一乘之地无渐次也一可以
散为十而十可以摄于一者也楞伽经云于彼演说乘
皆是如来地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
法华经¶ 第 182a 页
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
有何次旨哉言乎。】

「十一地十定品至如来出现。」

【刹尘心念可数之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
无能叹尽佛功德此古人赞佛之功德无量也夫佛之
功德皆以智行力转其一切烦恼贪欲而成所以世尊
放光令普贤入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而
说华藏世界者遮那之因果全现也文殊承佛神力而
说名号圣谛复现百亿文殊世界者遮那之体用双彰
也若有普贤无文殊则功行尽成有漏若有文殊无普
贤则寂定皆属二乘故智行相融于觉体乃名为佛也
彻始彻终俱是智行二法为眼目试观贤自得文殊之
用而说十信是可与适道也法慧得普贤之体而说十
住是可与立也此两者亦何外乎智行哉信住既坚智
行巳实则功德如林之严秘故能兴慈运悲而为十行
是可与权也然信住行三者巳备于性中是必有诸内
而形诸外也复令金刚幢而说回向法位者欲人人回
真向俗以利生也布袋和尚曰他的咱却原来就是我
的你真俗自然会融盖由此也若夫十地者又何由而
设之要知此地非权乘之地有渐次也此经自十信乃
至十一地总不越根信中一时一行而有岂于此十地
位里果置渐次之迹耶纵立欢喜至法云等地一妙性
中一念固有之事也所以金刚藏菩萨所入三昧名一
切佛国土性体三昧入此三昧时一切大众皆自见身
在金刚藏菩萨身内并见种种世界种种菩提树种种
诸佛种种师子座庄严之事楞严经云是诸菩萨从此
巳往修习功毕功德圆满者正此义也然十一地者乃
觉际入交等觉之菩萨位也有云此品在三禅天说其
文未来予以为似是而非何也观夫十定之名如来自
说十定之用令普贤说盖以佛自说显根本智之体也
法华经¶ 第 182b 页
普贤说者显差别智之用也此以觉际人交之模范耳
且此经自世主妙严品至十地如来但只放光未曾出
语此表初发心人从实信起渐进五位修持只得如来
之法光未得见自本性面礼真如佛也至于等觉位则
我之自性与如来之性相接故于此品聊露一线也品
中以普眼不见普贤者谓以眼见而不以耳见也故必
定中一念然后得之由定而神通由通而得忍夫忍者
如如不动也楞严云从乾慧心至等觉巳是觉始获金
刚心中初乾慧地故阿僧祗品以心王菩萨问而如来
亲说寿量品菩萨住处品又令心王菩萨说总谓初发
心时不知心由性生一向背性缘法到这里本无一法
可得摄心归性则性为妙明心为妙慧全心是性全性
是心依前只是旧时人也后之方画妙觉成无上道者
即青莲华藏所说佛不思议法是忠夫何以谓之青莲
华藏也谓心之妙慧曰华华之周遍无穷曰藏有是无
穷之华藏始显佛法之不思议也得非妙觉者乎又普
贤复说十身相海如来自说随好光明普贤又说普贤
行此三品之义明示如来十身由普贤功德而成有是
身故现随好之光明故种种光明遍照者终不越普贤
之行也然行由智力文殊亦在其中矣以是观之此非
住持圆觉也欤哉亦非具足圆觉也欤哉或曰既巳具
足圆觉而住持圆觉则文殊普贤互相问荅其出现品
者又何义也吹万曰此一品经单显如来从始至终之
广大行愿广大妙慧周易云震为长男艮为少男谓帝
出乎震也艮也者乃万物成始而成终者也故此经以
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少男正见遮那之佛德以普贤为
行愿文殊为妙慧也所以如来常以光明灌文殊之顶
普贤之口是遮那之身皆借之于功行妙慧而文殊普
贤又自遮那之性而起也品中文殊又号如来性起妙
德菩萨何丕显哉出现之说尽于是巳经云破尘取经
法华经¶ 第 182c 页
喻正见一切处遮那一切处文殊普贤也此经付佛真
子者正见大心凡夫可以担荷处也噫如上所云特予
之管窥以顺文立义耳若在衲子分上又不然赵州云
有时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有时将丈六金身却作一
茎草用建立在我扫荡亦在我我说法即诸佛说法诸
佛说法即我说法说即有若干不说即无若干我为法
王于法自在吹万曰纵你遮那有无量之功德文殊有
无边之妙慧普贤有广大之行愿不免云门南泉文喜
三个老汉打的打赶的赶拂的拂一时摈出何以故只
谓这里容你閒佛閒菩萨不得咦要得种种光明遍照
除是有杀佛杀祖的手段便有担荷分。】

「离世间品。」

【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今云离世间者果
能有出现之人而必离于世间耶古德云尽大地是尘
劳门把手拽不出又云尽大地是解脱门把手拽不入
复又云若知尘劳即解脱何必拽出拽入要知离于世
间者正如春雨及时农者披蓑顶笠讴歌以耨之行者
滑石滥泥颠沛以蹈之冬雪严寒乘兴者泛舟鼓枻优
游以适之冻馁者含霜忍冽惨切以当之是皆同一界
也一时也而其境各有所不同也离世间不离世间当
于此一决。】

「入法界品。」

【或问曰前云离世间而此云入法界不知所入之法界
者是遮那之法界耶释迦之法界耶文殊之法界耶善
财之法界耶荅华严四十品经以入法界为宗馀则为
伴盖善财乃一念性起之心此心才动故号童子文殊
者大智也智有三谓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
品中之释迦摩尼者乃毗卢遮那之化身本觉明妙也
华藏之毗卢遮那者乃释迦摩尼之法身性觉妙明也
遮那而释迦者即无极而太极也夫如是则知遮那之
法华经¶ 第 183a 页
全身为释迦之法界释迦之全身为文殊之法界文殊
之全身又为善财童子之法界也所以释迦易遮那而
往祗园依空而现有也文殊辞释迦而到人间从定而
慧也善财礼文殊为始参之知识者最初净信之智
也第法界中之五十三员圣者乃普贤之行门隐而修
之为善财之心法显而證之为五位之法位俱在南方
何也易以离居南离中虚又为心故必虚其心而参之
得成心法也然而心法五位总不离众生根本烦恼相
应心所故执心虚明纯是智慧名乾慧地者即始参之
文殊也十信位中善财童子至妙峰山参德云比丘见
彼比丘从别山来即从真妙圆重发真妙之信心住也
又参胜热婆罗门令善财登其刀山入其火聚而得清
凉即入其烦恼转其逆境而證菩提乃安住无为得无
遗失之戒心住也十住位中自在主童子者所修书数
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慧门可见诗书
六艺亦有成佛之种子此即心中发明如净琉璃之治
地住也无厌足王谓善财曰我为调伏彼众生故化作
恶人造诸罪业受种种苦令其一切作恶众生见是事
巳心生惶怖心生厌离此又是愚痴中有般若淫怒中
有梵行即身心合成日益增长之不退住也十行中之
舡师者住海岸上而有百千商人围绕此表能
什生死海者即知法海中之诸宝也故号善能利益一
切众生之饶益行至于十回向之知识皆是女身通号
夜神谓此位乃回真入俗利生之位以女身者坤为地
为女能以慈悲长养一切也又能归藏众类也十地位
中摩耶夫人能为三世诸佛一切菩萨之母又云无量
诸佛将成佛时皆于斋中放大光明来照我身及我所
住宫殿屋宅彼最后生悉为母此即于大菩提善得通
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之欢喜地也德生童子有德童
女谓一智一悲圆满之理也且此地修习毕功功德圆
法华经¶ 第 183b 页
满慈荫妙云覆涅槃海所以告善财曰我巳證得幻住
解脱门见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缘所生故乃至一切菩
萨众会变化调伏诸所施为皆幻住愿智幻所成故也
及到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前一心愿见弥勒菩萨
乃见弥勒从别处来叹其功德现其神力示其解脱门
复摄神力入楼阁中弹指作声告善财言起法性如是
此是菩萨知诸法智因缘聚集所现之相尔时善财即
得菩萨三昧住不可思议自在解脱又问弥勒曰此庄
严事何处去耶弥勒荅言于来处去曰从何处来曰从
菩萨智慧神力中来依菩萨智慧神力而住无有去处
亦无住处非集非常远离一切盖善财参至楼阁而弥
勒从别处来正是等觉十一地中所谓如来逆流如是
菩萨顺行而至此楼阁即最初尸多林中大庄严楼阁
也善财所以顺至弥勒所以逆流故云觉际入交也弥
勒复指再参文殊而善财经游一百一十城到普门国
谓五十五位去来往返则是一百一十也文殊遥伸右
手过一百一十由旬至普门城摩善财顶示教诲巳还
摄不现谓离其初智过是五十五位而还故有如是之
由旬也所谓从乾慧心至等觉巳是觉始获金刚心中
初乾慧地正如古德云我当初未曾出家时但见山是
山水是水出家后遍参知识有个趣入处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到于今休息之际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也
然而文殊劝令入普贤之行正是劝登妙觉之果海也
所以善财参至如来前众会之中得见普贤身于一一
毛孔出微尘数世界微尘数诸佛复入普贤毛孔刹中
行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尽未来劫
不能知一毛孔中事者正见不思议之解脱门也故云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夫何以谓之
普贤也夫修行人念念是道息息是真举动则万境皆
如放下则全真独露永嘉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
法华经¶ 第 183c 页
体安然纵遇风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閒閒能如是则
无贤不普无普不贤也玄沙云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
双眼尽十方世界在沙门眼里诸人若透得沙门眼便
可入得普贤身知得毛孔事吹万曰善财为甚么于毛
孔中行过不可说世界而不能知一毛孔中事噫只为
太亲切。】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古德云觉得心放便是工夫不怕念起惟恐觉迟觉速
止速二妙相宜知非改过瞿颜可师只此数语即懒安
之牧牛妙喜之拽转正受之认得五阴主人也盖吾人
之烦恼业识无量无边从劫至劫有不可说不可说者
若在这里认得的识得破便可于一毛孔中现佛刹微
尘数世界一念念中放佛刹微尘数妙光礼敬在此称
赞在此供养在此忏悔在此随喜在此转法在此佛住
在此佛学在此恒顺在此回向在此也或曰遮那不惜
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剌血为墨书写经
典既巳剥皮析骨矣而能书写者复是谁耶曰吾人只
为有我故此经不现今既剥析而布施其身则吾
矣到这里全身是经遍地是偈一长天于秋水齐孤鹜
于落霞从劫至劫手不失经从昼至夜无不书时也炊
万曰一部微尘世界华少男长子关如麻谁识三七日
中说却在寻常百姓家既是却在寻常百姓家何不朝
朝书写夜夜捧诵噫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愁。】

* 跋语

千夙世木主聚落鲜矣恼害众生故兹生得个和尚封
皮而少病苦不作戒贤之梦莫感三大士之垂训耳蹉
跎林下座中谁在支那来徙倚堂前门外未看阇黎笑
只得将古人口头公案拈为自巳臆地婆心总令人人
脱落繁柯直取旃檀也巳或谓曰怛问五千卷伯阳五
法华经¶ 第 184a 页
千言尚不免布袋呵且叹也仲尼删诗定礼而叔山无
趾犹以为諔诡幻怪之名闻岂以萋萋菲菲之说而欲
宠乎山龙华虫之目耶吹万曰若非可以语道也彼狗
子无佛性一语紫阳氏得之而有个中无人荐之题且
刍荛之言圣人择焉子又安知予笔底之真如舌上之
楼阁也与劝请诸仁勿视之以目而观之以耳始得与
二世诸佛把手共行去。


一贯别传卷五(终)

* 跋

经云一切辩才光色清净犹如虚空是刻之谓也得非
恒伽私陀波浚笔尖信度縳刍流弘纸上者乎复谛观
所说要皆随顺世间缘起方便众生应得润洽调伏只
恐齑粥蔬羹胡麻馎饦彼贪醢者苦惄者不测自然茶
饭乃去此入彼啖而席嗜啜而蛀蠹矣倘有息意忘缘
得饮食之正者能知甘茹与是刻结为知巳润洽调伏
自尔驯诣尚何性溺命沉而贪醢苦惄之与有方且如
抱卵守鳞莫知其然而然也未可谅巳诸耳目肯倾注
否慎勿负斯辩才失巳指南也可。

门人慧泽撰。

* 音释


(〡折惧也)

(〡详学也)

(〡戾)

(〡集敬也)

(〡竹静也安也)

(〡博〡饦也)


(〡托馎〡也)

(奴锡切饥也思也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