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WYG0851-060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容斋三笔卷

(十七/则)    宋 洪迈 撰
  词学科目
熙宁罢诗赋元祐复之至绍圣又罢于是学者不复习
为应用之文绍圣二年始立宏词科除诏诰制敕不试
外其章表露布檄书颂箴铭序记诫谕凡九种以四题
作两场引试唯进士得预而专用国朝及时事为题每
取不得过五人大观四年改立词学兼茂科增试制诏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WYG0851-0608d.png
内二篇以历代史故事每岁一试所取不得过三人绍
兴三年工部侍郎李擢又乞取两科裁订别立一科遂
增为十二体曰制曰诰曰诏曰表曰露布曰檄曰箴曰
铭曰记曰赞曰颂曰序凡三场试六篇每场一古一今
而许卿大夫之任子亦就试为博学宏词科所取不得
过五人任子中选者赐进士第虽用唐时科目而所试
文则非也自乙卯至于绍熙癸丑二十榜或三人或二
人或一人并之三十三人而绍熙庚戌阙不取其以任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WYG0851-0609a.png
子进者汤岐公至宰相王日严至翰林承旨李献之学
士陈子象兵部侍郎汤朝美右史陈岘方进用而予兄
弟居其间文惠公至宰相文安公至执政予冒处翰苑
此外皆系已登科人然擢用者惟周益公至宰相周茂
振执政沈德和莫子齐倪正父莫仲谦赵大本傅景仁
至侍从叶伯益季元衡至左右史馀多碌碌而见存未
显者陈宗召也然则吾家所蒙亦云过矣
  唐夜试进士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WYG0851-0609b.png
唐进士入举场得用烛故或者以为自平旦至通宵刘
虚白有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之句及三
条烛尽之说按旧五代史选举志云长兴二年礼部贡
院奏当司奉堂帖夜试进士有何条格者敕旨秋来赴
举备有常程夜后为文曾无旧制王道以明规是设公
事须白昼显行其进士并令排门齐入就试至闭门时
试毕内有先了者上历昼时旋令先出其入策亦须昼
试应诸科对策并依此例则昼试进士非前例也清泰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WYG0851-0609c.png
二年贡院又请进士试杂文并点门入省经宿就试至
晋开运元年又因礼部尚书知贡举窦正固奏自前考
试进士皆以三条烛为限并诸色举人有怀藏书册不
令就试未知于何时复有更革白乐天集中奏状云进
士许用书册兼得通宵但不明言入试朝暮也
  纳䌷绢尺度
周显德三年敕旧制织造絁䌷绢布绫罗锦绮纱縠等
幅阔二尺起来年后并须及二尺五分宜令诸道州府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WYG0851-0609d.png
来年所纳官绢每匹须及一十二两其絁䌷只要夹密
停匀不定斤两其纳官䌷绢依旧长四十二尺乃知今
之税绢尺度长短阔狭斤两轻重颇本于此
  朱梁轻赋
朱梁之恶最为欧阳公五代史记所斥詈然轻赋一事
旧史取之而新书不为拈出其语云梁祖之开国也属
黄巢大乱之馀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候内辟污莱厉以
耕桑薄以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纪之间俄成霸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WYG0851-0610a.png
业及末帝与庄宗对垒于河上河南之民虽困于辇运
亦未至流亡其义无他盖赋敛轻而丘园可恋故也及
庄宗平定梁室任吏人孔谦为租庸使峻法以剥下厚
敛以奉上民产虽竭军食尚亏加之以兵革因之以饥
馑不四三年以致颠陨其义无他盖赋役重而寰区失
望故也予以事考之此论诚然有国有家者之龟鉴也
资治通鉴亦不载此一节
  坎离阴阳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WYG0851-0610b.png
坎位正北当幽阴肃杀之地其象于易为水为月董仲
舒所谓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然而谓之
阳离位正南当文明赫赫之地于易为日为火仲舒所
谓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然而谓之阴岂非
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邪司马正云天是阳而南是
阳位故木亦是阳所以木正为南正也火是地正亦称
北正者火数二二地数地阴主北方故火正亦称北正
究其极挚颇似难晓圣人无所云古先名儒以至于今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WYG0851-0610c.png
亦未有论之者
  前执政为尚书
祖宗朝曾为执政其后入朝为他官者甚多自元丰改
官制后但为尚书曾孝宽自签书枢密去位复拜吏部
尚书韩忠彦自知枢密院出藩以吏书召李清臣蒲宗
孟王存皆尝为左丞而清臣存复拜吏书宗孟兵书先
是元祐六年清臣除目下为给事中范祖禹封还朝廷
未决继又进拟宗孟兵部右丞苏辙言不如且止左仆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WYG0851-0610d.png
射吕大防于帘前奏诸部久阙尚书见在人皆资浅未
可用又不可阙官须至用前执政辙曰尚书阙官已数
年何尝阙事遂已胡宗愈尝为右丞召拜礼书吏书自
崇宁已来乃不复然
  河伯娶妇
史记褚先生所书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问民所疾
苦长老曰吾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
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WYG0851-0611a.png
河伯娶妇与祝巫分其馀钱持归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即聘娶为治斋宫河上粉饰女浮之河中而没其人家
有好女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豹曰至
娶妇时吾亦往送遂投大巫妪及三弟子并三老于河
乃罢去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予按此事盖
出于一时杂傅记疑未必有实而六国表秦灵公八年
初以君主妻河言初者自此年而始不知止于何时注
家无说司马贞史记索隐乃云初以君主妻河谓初以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WYG0851-0611b.png
此年取他女为君主君主犹公主也妻河谓嫁之河伯
故魏俗犹为河伯娶妇盖其遗风然则此事秦魏皆
之矣
  六经用字
六经之道同归旨意未尝不一而用字则有不同者如
佑祐右三字一也而在书为佑在易为祐在诗为右惟
维唯一也而在书为惟在诗为维在易为唯左傅亦然
又如易之无字周礼之法视薧鲜齍罪㮚斞杀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WYG0851-0611c.png
字他经皆不然今人书无咎无妄多作无失之矣孝宗
初登极以潜邸为佑圣观令玉册官篆牌奏云篆法佑
字无立人只单作右字道士力争以为观名去人恐不
可安迹有旨特增之
  鄂州兴唐寺
鄂州城北凤凰山之阴有佛刹曰兴唐寺其小阁有钟
题志云大唐天祐二年三月十五日新铸勒官阶姓名
者两人一曰金紫光禄大捡挍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WYG0851-0611d.png
陈知新一曰银青光禄大捡挍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
杨琮大字之下皆当有夫字而悉削去观者莫能晓五
代新旧史九国志并无其说唯刘道原十国纪年载杨
行密之父名怤怤与夫同音是时行密据淮南方破杜
洪于鄂而有其地故将佐为讳之行密之子渭建国之
后改文散诸大夫为大卿御史大夫为御史大宪更可
證也鄱阳浮洲寺有吴武义二年铜钟安国寺有顺义
三年钟皆刺史吕师造题官称曰光禄大卿捡挍太保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WYG0851-0612a.png
兼御史大卿然则亦非大宪也王得臣尘史尝辨此事
而云行密遣刘存破鄂州知新琮不预志傅皆略而不
书予又按杨溥时刘存以鄂岳观察使为都招讨使知
新以岳州刺史为团练使同将兵击楚为所执杀则知
新乃存偏裨非不预也
  祢衡轻曹操
孔融荐祢衡以为淑质正亮英才卓跞志怀霜雪疾恶
若雠任座史鱼殆无以过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数称述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WYG0851-0612b.png
于曹操操欲见之衡素相轻疾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
怀忿因召之击鼓裸身辱之融为见操说其狂疾求得
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宴衡乃坐于营门
言语悖逆操怒送与刘表衡为融所荐东坡谓融视操
特鬼蜮之雄其势决不两立非融诛操则操害融而衡
平生唯善融及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融修皆死于操手衡无由得全汉史言其尚气刚傲矫
时慢物此盖不知其鄙贱曹操故陷身危机所谓语言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WYG0851-0612c.png
狂悖者必诵斥其有僭篡之志耳刘表复不能容以与
黄祖观其所著鹦鹉赋专以自况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如云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虽周旋
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翼于众禽
又云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
驯扰以安处又云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以崄巇岂言
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又云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
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卒章云苟竭心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WYG0851-0612d.png
于所事敢背惠以忘初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
予每三复其文而悲伤之李太白诗云魏帝营八极蚁
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
超群英锵锵振金石句句欲飞鸣挚鹗啄孤凤千春伤
我情此论最为精当也
  禁中文书
韩魏公为相密与仁宗议定立嗣公曰事若行不可中
止陛下断自不疑乞内中批出帝意不欲宫人知曰只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0851-0613a.png
中书行足矣淳熙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寿皇圣帝自
德寿持丧还宫二十五日有旨召对与吏部尚书萧燧
同引中使先谕旨曰教内翰留身既对乃旋于东华门
内行廊下夹一素幄御榻后出一纸录唐贞观中太子承乾监国事以相示萧先退上与迈言欲令皇太子参
决万几使条具合行事宜仍戒云进入文字须是密迈
奏言当亲自书写实封诣通进司上曰也只剪开不如
分付近上一个内臣迈又言臣无由可与内臣相闻知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0851-0613b.png
惟御药是学士院承受文字寻常只是公家文书傅达
今则不可欲俟捡索典故了日却再乞对面纳上曰极
好于是七月间三得从容乃知禁廷机事深畏漏泄如
(其详见于所/记见闻事实)
  老子之言
老子之言大抵以无为无名为本至于绝圣弃智然所
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乃似于用机械而有心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0851-0613c.png
者微言渊奥固莫探其旨也
  孔丛子
前汉枚乘与吴王濞书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
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
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
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孔丛子嘉言篇载子贡
之言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之于无极之
高下垂之于不测之深旁人皆哀其绝而造之者不知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0851-0613d.png
其危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重而镇之系绝于高坠
入于深其危必矣枚叔全用此语汉书注诸家皆不引
證唯李善注文选有之予按孔丛子一书汉蓺文志不
载盖刘向父子所未见但于儒家有太常蓼侯孔臧十
篇今此书之末有连丛子上下二卷云孔臧著书十篇
疑即是已然所谓丛子者本陈涉博士孔鲋子鱼所论
集凡二十一篇为六卷唐以前不为人所称至嘉祐四
年宋咸始为注释以进遂傅于世今读其文略无楚汉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0851-0614a.png
閒气骨岂非齐梁以来好事者所作乎孔子家语著录
于汉志二十七卷颜师古云非今所有家语也  小星诗
诗序不知何人所作或是或非前人论之多矣唯小星
一篇显为可议大序云惠及下也而继之曰夫人惠及
贱妾进御于君故毛郑从而为之辞而郑笺为甚其释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两句谓诸妾肃肃然而行或早或
夜在于君所以次序进御又云裯者床帐也谓诸妾夜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0851-0614b.png
行抱被与床帐待进御且诸侯有一国其宫中嫔妾虽
云至下固非闾阎贱微之比何至于抱衾而行况于床
帐势非一己之力所能致者其说可谓陋矣此诗本是
咏使者远适夙夜征行不敢慢君命之意与殷其雷之
指同
  桃源行
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系
卷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0851-0614c.png
之以诗曰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
亦云逝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自是之后诗人多赋
桃源行不过称赞仙家之乐唯韩公云神仙有无何渺
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世俗那知伪为真至今傅者武陵
人亦不及渊明所以作记之意按宋书本傅云潜自以
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
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
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故五臣注文选用其语
卷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0851-0614d.png
又继之云意者耻事二姓故以异之此说虽经前辈所
诋然予窃意桃源之事以避秦为言至云无论魏晋乃
寓意于刘裕托之于秦借以为喻耳近时胡宏仁仲一
诗屈折有奇味大略云靖节先生绝世人柰何记伪不
考真先生高步窘末代雅志不肯为秦民故作斯文写
幽意要似寰海离风尘其说得之矣
  司封赠典之失
前所书司封失典故偶复忆一事尤为可笑绍兴二十
卷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0851-0615a.png
八年郊祀赦恩资政殿学士楼炤父已赠少师乞加赠
司封以资政殿学士系只封赠一代父既至少师不合
加赠独改封其母范氏欧阳氏为秦国魏国夫人盖楼
公虽尝为执政而见居官职须大学士乃恩及二代故
但用侍从常格资政殿学士施钜父仲说已赠太子太
保加为宫傅亦不及祖也乾道六年仲兄以端明殿学
士知太平州是年郊赦伯兄已赠祖为太保而转运司
移牒太平州云准吏部牒取会本路曾任执政官合封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0851-0615b.png
赠二代者仲兄既具以报又再行下时祖母及父母已
至极品于是以祖为言遂复赠太傅命词给告殊非端
殿所当得不知省部一时何所据也
  辰巳之巳
律书释十母十二子之义大略与今所言同唯至四月
云其于十二子为己巳者言阳气之己尽也据此则辰
巳之己乃为矣音其他引二十八宿谓柳为注毕为浊
昴为留亦见于毛诗注及左氏傅如诗谓营室为定星
卷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0851-0616a.png

 
 
 
 
 
 
 
卷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0851-0616b.png
 
 
 
 
 
 
 
 容斋三笔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