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WYG0851-05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容斋三笔卷一(十四/则)    宋 洪迈 撰
  晁景迂经说
景迂子晁以道留意六经之学各著一书发明其旨故
有易规书传诗序论中庸洪范传三传说其说多与世
儒异谓易之学者所谓应所谓位所谓承乘所谓主皆
非是大抵云系辞言卦爻象数刚柔变通之类非一未
尝及初应四二应五三应六也以阳居阳以阴居阴为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WYG0851-0541b.png
得位得位者吉以阳居阴以阴居阳为失位失位者凶
然则九五九三六二六四俱善乎六五六三九二九四
俱不善乎既为有应无应得位不得位之说而求之或
不通则又为承乘之说谓阴承阳则顺阳承阴则逆阳
乘柔则吉阴乘刚则凶其不思亦甚矣又必以位而论
中正如六二九五为中且正则六五九二俱不善乎初
上三四永不得用中乎卦各有主而一槩主之于五亦
非也其论书曰予于尧典见天文矣而言四时者不知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WYG0851-0541c.png
中星禹贡敷土治水而言九州者不知经水洪范性命
之原而言九畴者不知数舜于四凶以尧庭之旧而流
放窜殛之穆王将善其祥刑而先丑其耄荒汤之伐桀
出不意而夺农时文王受命为僭王召公之不说类乎
无上太甲以不顺伊尹而放群叔才有流言而诛启行
孥戮之刑以誓不用命盘庚行劓殄之刑而迁国周人
饮酒而死鲁人不板干而屋诛先时不及时而杀无赦
威不可讫老不足敬祸不足畏凶德不足忌之类惟此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WYG0851-0541d.png
经遭秦火煨烬之后孔壁朽折之馀孔安国初以隶篆
推科斗既而古今文字错出东京乃取正于杜林传至
唐弥不能一明皇帝诏卫包悉以今文易之其去本几
何其远矣今之学者尽信不疑殆如手授于洙泗閒不
亦惑乎论尧典中星云于春分日而南方井鬼七宿合
昏毕见者孔氏之误也岂有七宿百九度而于一夕閒
毕见者哉此实春分之一时正位之中星非常夜昏见
之中星也于夏至而东方角亢七宿合昏毕见者孔氏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WYG0851-0542a.png
之误也岂有七宿七十七度而于一夕閒毕见者哉此
夏至一时之中星非常夜昏见者也秋分冬至之说皆
然凡此以上皆晁氏之说所辩圣典非所敢知但验之
天文不以四时其同在天者常有十馀宿自昏至旦除
太阳所舍外馀出者过三之二安得言七宿不能于一
夕閒毕见哉盖晁不识星故云尔其论诗序云作诗者
不必有序今之说者曰序与诗同作无乃惑欤且逸诗
之传者岐下之石鼓也又安睹序邪谓晋武公盗立秦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WYG0851-0542b.png
仲者石勒之流秦襄公取周地皆不应美文王有声为
继伐是文王以伐纣为志武王以伐纣为功庭燎沔水
鹤鸣白驹箴规诲刺于宣王则云汉韩奕崧高烝民之
作妄也未有小雅之恶如此而大雅之善如彼者也谓
子衿候人采绿之序骈蔓无益樛木日月之序为自戾
定之方中木瓜之序为不纯孟子荀卿左氏贾谊刘向
汉诸儒论说及诗多矣未尝有一言以诗序为议者则
序之所作晚矣晁所论是否亦未敢辄言但其中有云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WYG0851-0542c.png
秦康公隳穆公之业日称兵于母家自丧服以寻干戈
终身战不知己而序渭阳称其我见舅氏如母存焉是
果纯孝欤陈厉公弑佗代立而序墓门责佗无良师傅
失其类矣予谓康公渭阳之诗乃赠送晋文公入晋时
所作去其即位十六年衰服用兵盖晋襄公耳传云子
墨衰绖者也康公送公子雍于晋盖徇其请晋背约而
与之战康公何罪哉责其称兵于母家则不可陈佗杀
威公太子而代之故蔡人杀佗而立厉公非厉公罪也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WYG0851-0542d.png
晁诋厉以申佗亦为不可其论三传谓杜预以左氏之
耳目夺夫子之笔削公羊家失之舛杂而何休者又特
负于公羊惟榖梁晚出监二氏之违畔而正之然或与
之同恶至其精深远大者真得子夏之所传范宁又因
诸儒而博辩之申榖梁之志其于是非亦少公矣非若
杜征南一切申传汲然不敢异同也此论最善然则晁
公之于群经可谓自信笃而不诡随者矣
  邳肜郦商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WYG0851-0543a.png
汉光武讨王郎时河北皆叛独钜鹿信都坚守议者谓
可因二郡兵自送还长安惟邳肜不可以为若行此策
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公既西则邯郸之兵不
肯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逃亡可必也光武感其
言而止东坡曰此东汉兴亡之决邳肜亦可谓汉之元
臣也肜在云台诸将中不为人之所标异至此论出识
者始知其然汉高祖没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
帝为编户民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WYG0851-0543b.png
发丧郦商见食其曰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
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
皆诛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亡可蹻足待也食其入言
之乃发丧然则是时汉室之危几于不保郦商笑谈閒
廓廓无事其功岂不大哉然无有表而出之者迨吕后
之亡吕禄据北军商子寄绐之出游使周勃得入则郦
氏父子之于汉谓之社稷臣可也寄与刘揭同说吕禄
解将印及文帝论功揭封侯赐金而寄不录平勃亦不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WYG0851-0543c.png
为之一言此又不可晓者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
惜哉
  武成之书
孔子言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所谓服事者美其能于纣之世尽臣道也而
史记周本纪云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
其后改法度制正朔追尊古公公季为王是说之非自
唐梁肃至于欧阳东坡公孙明复皆尝著论然其失自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WYG0851-0543d.png
武成始也孟子曰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今考其
书云大王肇基王迹文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及武王
自称曰周王发皆纣尚在位之辞且大王居邠犹为狄
所迫逐安有肇基王迹之事文王但称西伯焉得言诞
膺天命乎武王未代商已称周王可乎则武成之书不
可尽信非止血流标杵一端也至编简舛误特其小小
者云
  象载瑜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WYG0851-0544a.png
汉郊祀歌象载瑜章云象载瑜白集西颜师古曰象载
象舆也山出象舆瑞应车也赤蛟章云象舆轙即此也
而景星章云象载昭庭师古曰象谓悬象也悬象秘事
昭显于庭也二字同出一处而自为两说按乐章词意
正指瑞应车言昭列于庭下耳三刘汉释之说亦得之
而谓白集西为西雍之麟此则不然盖歌诗凡十九章
皆书其名于后象载瑜前一行云行幸雍获白麟作自
为前篇朝陇首览西垠之章不应又于下篇赘出之也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WYG0851-0544b.png
  管晏之言
孟子所书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
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脩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
对曰天子诸侯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
助不给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
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
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景公说大戒于国管
子内言戒篇曰威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WYG0851-0544c.png
斛南至琅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巳何谓也对曰先王
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
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
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民无荒亡之行于身
威公退再拜命曰宝法观管晏二子之语一何相似岂
非传记所载容有相犯乎管氏既自为一书必不误当
更考之晏子春秋也  共工氏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WYG0851-0544d.png
礼记祭法汉书郊祀志皆言共工氏霸九州以其无录
而王故谓之霸𠪾志则云虽有水德在火木之閒非其
序也任知刑以彊故伯而不王周人□其行序故易不
载注言以其非次故去之史记律书颛帝有共工之陈
以平水害文颍曰共工主水官也少昊氏衰秉政作虐
故颛帝伐之本主水官因为水行也然左传郯子所叙
黄帝炎帝五代所名官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
名杜预云共工氏以诸侯伯有九州者在神农之前太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WYG0851-0545a.png
昊之后亦受水瑞以水名官盖其与炎黄诸帝均受五
行之瑞无所低昂是亦为王明矣其子曰后土能平九
州至今祀以为社前所纪谓周人去其行序恐非也至
于怒触不周之山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此说尤为诞
罔洪氏出于此本曰共左传所书晋左行共华鲁共刘
皆其裔也后又推本水德之绪加水于左而为洪云尧
典所称共工方鸠僝功即舜所流者非此也时以名官
故舜命垂为之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WYG0851-0545b.png
  汉志之误
昔人谓颜师古为班氏忠臣以其注释纪传虽有舛误
必委曲为之辨故也如五行志中最多其最显显者与
尚书及春秋乖戾为甚桑榖共生于朝刘向以为商道
既衰高宗乘敝而起既获显荣怠于政事国将危亡故
桑谷之异见武丁恐骇谋于忠贤颜注曰桑榖自太戊
时生而此云高宗时其说与尚书大传不同未详其义
或者伏生差谬按蓺文志自云桑榖共生太戊以兴鸣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0851-0545c.png
雉登鼎武丁为宗乃是本书所言岂不可为明證而翻
以伏生为谬何也僖公二十九年大雨雹刘向以为信
用公子遂遂专权自恣僖公不寤后二年杀子赤立宣
公又载文公十六年蛇自泉宫出刘向以为其后公子
遂杀二子而立宣公此是文公末年事而刘向既书之
又误以为僖颜无所辨隐公三年日有食之刘向以为
其后郑获鲁隐注引狐壤之战隐公获焉此自是隐为
公子时事耳左传记之甚明宣公十五年王札子杀召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0851-0545d.png
伯毛伯董仲舒以为成公时其他如言楚庄始称王晋
灭江之类颜虽随事敷演皆云未详其说终不肯正诋
其疵也地理志中沛郡公丘县曰故滕国周懿王子叔
绣所封颜引左传郜雍曹滕文之昭也为證亦云未详
其义真定之肥累菑川之剧泰山之肥城皆以为肥子
国而辽西之肥如又云肥子奔燕燕封于此魏郡元城
县云魏公子元食邑于此因而遂氏焉常山元氏县云
赵公子元之封邑故曰元氏不应两邑命名相似如此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0851-0546a.png
正文及志五引滹池河皆注云虖音呼池音徒河反又
五伯迭兴注云此五伯谓齐威宋襄晋文秦穆楚庄也
而诸侯王表五伯扶其弱注云谓齐威宋襄晋文秦穆
吴夫差也异姓诸侯王表适戍彊于五伯注云谓昆吾
大彭豕韦齐威晋文也均出一书皆师古注辞而异同
如此
  汉将军在御史上
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位上卿银印青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0851-0546b.png
绶前后左右将军亦位上卿而金印紫绶故霍光传所
载群臣连名奏曰丞相敞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度
辽将军明友前将军增后将军充国御史大夫谊且云
群臣以次上殿然则凡杂将军皆在御史大夫上不必
前后左右也
  上元张灯
上元张灯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
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而今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0851-0546c.png
史记无此文唐韦述两京新记曰正月十五日夜敕金
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本朝京师增为五夜俗言
钱忠懿纳土进钱买两夜如前史所谓买宴之比初用
十二十三夜至崇宁初以两日皆国忌遂展至十七十
八夜予按国史乾德五年正月诏以朝廷无事区宇乂
安令开封府更增十七十八两夕然则俗云因钱氏及
崇宁之展日皆非也太平兴国五年十月下元京城始
张灯如上元之夕至淳化元年六月始罢中元下元张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0851-0546d.png

  七夕用六日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诏七夕嘉辰著于甲令今之习俗
多用六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且名为七夕而用六
不知自何时以然唐世无此说必出于五代耳
  宰相参政员数
太祖登极仍用周朝范质王溥魏仁浦三宰相四年皆
罢赵普独相越三月始创参知政事之名而以命薛居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0851-0547a.png
正吕馀庆后益以刘熙古是为一相三参及普罢去以
居正及沈义伦为相卢多逊参政太宗即位多逊亦拜
相凡六年三相而无一参自后颇以二相二参为率至
和二年文彦博为昭文相刘沆为史馆相富弼为集贤
相但用程戡一参惟至道三年吕端以右仆射独相而
吏部侍郎温仲舒兵部侍郎王化基工部尚书李至户
部侍郎李沆四参政前后未之有也
  朱崖迁客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0851-0547b.png
唐韦执谊自宰相贬崖州司户刺史命摄军事衙推牒
词云前件官久在朝廷颇谙公事幸期佐理勿惮縻贤
当时传以为笑然犹未至于挫抑也卢多逊罢相流崖
州知州乃牙挍为子求昏多逊不许遂侵辱之将加害
不得已卒与为昏绍兴中胡邦衡铨窜新州再徙吉阳
吉阳即朱崖也军守张生亦一右列指使遇之亡状每
旬呈必令囚首诣廷下邦衡尽礼事之至作五十韵诗
为其生日寿性命之忧朝不谋夕是时黎酋闻邦衡名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0851-0547c.png
遣子就学其居去城三十里尝邀致入山见军守者荷
枷絣西庑下酋指而语曰此人贪虐已甚吾将杀之先
生以为何如邦衡曰其死有馀罪果若此足以洗一邦
怨心然既蒙垂问切有献焉贤郎所以相从者为何事
哉当先知君臣上下之名分此人固亡状要之为一州
主所谓邦君也欲诉其过合以告海南安抚司次至广
西经略司俟其不行然后讼于枢密院今不应擅杀人
也酋悟遽释之令自书一纸引咎乃再拜而出明日邦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0851-0547d.png
衡归张诣门悔谢殊感再生之恩自此待为上客邦衡
以隆兴初在侍从录所作生日诗示仲兄文安公且备
言昔日事乃知去天万里身陷九渊日与死迫古今一
辙也
  张士贵宋璟
唐太宗自临治兵以部陈不整命大将军张士贵杖中
郎将等怒其杖轻下士贵吏魏徵谏曰将军之职为国
爪牙使之执杖已非后法况以杖轻下吏乎上亟释之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0851-0548a.png
明皇开元三年御史大夫宋璟坐监朝堂杖人杖轻贬
睦州刺史姚崇为宰相弗能止卢怀谨亦为相疾亟表
言璟明时重器所坐者小望垂矜录上深纳之太宗明
皇有唐贤君也而以杖人轻之故加罪大将军御史大
夫可谓失政刑矣
  韩欧文语
盘谷序云坐茂林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
茹钓于水鲜可食醉翁亭记云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0851-0548b.png
而繁阴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山殽野蔌杂然而前陈欧公文势大抵化韩语也然钓
于水鲜可食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采于山与山殽
前陈之句烦简工夫则有不侔矣
 
 
 
 容斋三笔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