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题跋一¶ 第 370c 页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一
古歙门人成时编辑
* 题跋一
** 题对峰禅师血书受戒文后
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以不达自性清净,为客尘所污,
遂有三界升沈。故欲出苦轮,莫先持戒。欲净戒根,莫
先悔过。经云,波罗提木叉,是众等大师。又云,有二种
健儿,一自不作罪,二作已能悔。乃末世既毁梵行,复
事覆藏,戴高山履巨海,虽遇真善知识,安能救济哉。
对峰弘师血书誓文,历年几四十载,手泽如新。一传
鉴空宁公,再传智度泓公,匪藉坚固大愿,弗克有此。
梵网谓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讵不信然。此文当
与戒性同其不坏,普令未来见闻,同悟自性清净戒
体,不异亲禀紫柏大师前也。
** 刻十二头陀经跋
头陀以抖擞尘劳为义,具十二法。迦叶尊者,终身奉
行。世尊谓正法住世,全赖此人。迨兹末运,妄以须发
当之,尚不知比丘戒为何事,矧头陀法邪。予虽根劣,
仅持一二,然一番展读,辄一番愧感。例诸贤达,想亦
当尔。重录梓行。伏愿见闻随喜者,发增上心,少多奉
持,庶重兴正法,不日可望耳。
** 血书经品跋(为钜沙弥)
每念大法难值,如优昙花。戊辰秋,沥舌端血,书梵网
地藏等经。今仅得数品,合为帙。首决定明诲,次安乐
行,十二头陀,八大人觉及大乘戒经。所以息众恶之
源,广慈悲之道。次宝华敷会,得闻十方佛名。终势至
圆通,摄归西方净土。噫,具诸戒行,读诵方等,上上品
生,斯其劵矣。然天台云,一一生因,皆判九品,随治惑
浅深,分位次高下。是则三阶,四土,宝地疑城,问心不
论事,是在不负最初欢喜顶受之一念而已。合掌跋。
古歙门人成时编辑
* 题跋一
** 题对峰禅师血书受戒文后
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以不达自性清净,为客尘所污,
遂有三界升沈。故欲出苦轮,莫先持戒。欲净戒根,莫
先悔过。经云,波罗提木叉,是众等大师。又云,有二种
健儿,一自不作罪,二作已能悔。乃末世既毁梵行,复
事覆藏,戴高山履巨海,虽遇真善知识,安能救济哉。
对峰弘师血书誓文,历年几四十载,手泽如新。一传
鉴空宁公,再传智度泓公,匪藉坚固大愿,弗克有此。
梵网谓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讵不信然。此文当
与戒性同其不坏,普令未来见闻,同悟自性清净戒
体,不异亲禀紫柏大师前也。
** 刻十二头陀经跋
头陀以抖擞尘劳为义,具十二法。迦叶尊者,终身奉
行。世尊谓正法住世,全赖此人。迨兹末运,妄以须发
当之,尚不知比丘戒为何事,矧头陀法邪。予虽根劣,
仅持一二,然一番展读,辄一番愧感。例诸贤达,想亦
当尔。重录梓行。伏愿见闻随喜者,发增上心,少多奉
持,庶重兴正法,不日可望耳。
** 血书经品跋(为钜沙弥)
每念大法难值,如优昙花。戊辰秋,沥舌端血,书梵网
地藏等经。今仅得数品,合为帙。首决定明诲,次安乐
行,十二头陀,八大人觉及大乘戒经。所以息众恶之
源,广慈悲之道。次宝华敷会,得闻十方佛名。终势至
圆通,摄归西方净土。噫,具诸戒行,读诵方等,上上品
生,斯其劵矣。然天台云,一一生因,皆判九品,随治惑
浅深,分位次高下。是则三阶,四土,宝地疑城,问心不
论事,是在不负最初欢喜顶受之一念而已。合掌跋。
题跋一¶ 第 371a 页
** 水心持金刚经跋
自五祖以金刚般若印心,此经遂为世宝。然世人依
语生解,一味荡相明空,大失无住生心之旨。经云,后
五百岁,有持戒修福,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又云,发菩
提者,不说断灭。噫,只此二语,可思矣。盖无住超凡外
之著有,生心超二乘之沈空。无住则十界俱非,生心
则十界俱即。遮照同时,生佛不二。中流两岸,一齐坐
断。当知文字般若(万象万行,与音声点画同名文字般若),与观照实相
非一非异。如此受持,可救空宗之失矣。
** 刻较正梵网上下跋
梵网之流通东土,自罗什始。而下卷之独弘,传自智
者。始智者之时,道法盛而根性利,人淹教典,博洽大
乘,故独揭重轻戒相,以便行持。今人根日钝,学日荒,
登坛受戒,徒挂虚名。心地法门,茫无所晓。既不能广
学多闻,并上卷尚未寓目,安能于三十心中,一一解
其次第法用。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即为自诳,亦诳
他人。俨称菩萨戒子,宁不污于至教乎。予滥膺法服,
忧切杞人,拟合注上下,兼谋梓梵本。但上卷久秘,鲁
鱼犹少。下卷传世,亥豕实多。唯云栖古本,雅合义疏,
的可依承。又义疏,从偈颂开章,而经名梵网因缘,已
指上卷乃藏本上卷,终十地,将付嘱奉持之文,反置
下卷首。今细玩文义,从贤劫品中说以上,确是上卷
结文。从尔时释迦以下,确是下卷序分。敬用每朝刻
藏,分一卷为二卷,合二卷为一卷之例,以义定其节
段。至于重轻戒相,本是疏家科文,藏本原无,不应窜
入经中,但可别列经后。又此戒相,传自先贤,智者仍
之,已有不定。今依律藏推析,不无更有可商。爰注各
条下,以便酌取。普愿见闻随喜,读诵受持,同悟梵网
明珠,顿契本源心地。
** 刻头陀遗教与梵网同帙跋
题跋一¶ 第 371b 页
莲洲居士,书梓梵网,复合刻头陀遗教。议者曰,大小
两乘,教道既别,旨趣天殊。梵网利生涉俗,不舍尘劳。
遗教头陀,物外萧然,唯祈自了。离之双美,合乃两伤。
今并一函,不令诵者泣岐乎。解者曰,两乘虽别,金口
是同。日月照临,并行不悖。又解者曰,菩萨有二种,智,
增上者先空后假,悲,增上者先假后空。方便多门,归
元无二。嘻,此皆未达圣教微旨,未识流通至意者也。
夫从井救人,宣尼所否。瓮外运瓮,举世所知。岂有自
疾不疗能疗他者。婴儿病行,圣梵同符。天行未明,徒
增戏论。故华严二普酬倡,名离世閒。非竖精进幢,奉
远离戒,何能深入心地,把臂三贤十圣,不被爱见吞
噬邪。菩萨戒本经云,声闻深乐涅槃,畏厌烦恼,百千
万倍,不及菩萨深乐涅槃,畏厌烦恼。谓诸声闻但为
自利,菩萨不尔,普为众生。彼习不染污心,胜阿罗汉
成就有漏,离诸烦恼。读此一章,群疑顿释。三经恰恰
相成,非前非后。合则双美,离乃两伤。愿读诵者,以无
著心行菩萨道,以菩提心修远离行。如普门示现,照
五蕴皆空,而度苦厄,地涌高流,住下方空中而弘法
华,不唯春兰秋菊,正是一鼻孔出气也。
** 寄南开士血书法华经跋
血书一法,摄归普贤行海,条列梵网戒章。特所以然
之故,未有揭示,致狂慧之徒,蔑为有相。夫无始生死
根本,莫甚身见。出世妙法,莫先摧破萨迦邪山。萨迦
邪见破,则生死轮永息,是名尊重正法,是名以法供
养如来。法华楞严,深叹然臂指及然香功德,亦以此
耳。或谓断烦恼臂,然无明身,岂在区区血肉閒。不知
众生结习浓厚,虚幻血肉,如翳眼中脂,当体即是无
明烦恼。僧问紫柏,如何是生死根本。曰,只汝身是。云
恁么则死了便出生死。师震威一喝。呜呼,大人作用,
岂义学所知。盖实从半偈悟彻,故示人自亲切也。人
题跋一¶ 第 371c 页
能刺血然香,纵未明理,亦破敌前茅。傥高谈理性,不
入行门,身见高山,何由摧碎。予每见此妙行,必深心
随喜。况妙经开权显实,举手低头,皆成佛道,人能尽
发此心,行此行,不但灵山未散,安知支那边地,不三
变而成净土也。寄南开士,即紫柏孙,必能悟一喝意。
他年坐道场,紫柏当涌宝塔以證之矣。
** 云麓居士持金刚经跋
大般若云,有菩萨成就开智,一句中解无量义。有成
就演智,一句义作无量说。所以般若一法,或说六百
卷,或说三十卷,或说一卷,或说一章。广略虽殊,与甚
深般若相应一也。苟得开演二智,多少无碍。若但作
文字观,只般若二字,已自葛藤,非直攀枝附叶者为
有过也。末世法师,心无实悟,徒向口耳边起见,或喜
繁文,或喜简略,总名遍计情执,何由入佛智慧。佛智
慧者,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一中解无量,无
量中解一。荆棘林中,横身直过。洁白地上,掉臂不留。
又何舍一从一,始誇直捷哉。维摩云,无离文字说解
脱。法华云,言辞相寂灭故,知四依大士,弘演科章,横
说竖说,皆与般若不相违背。未达者,自绕葛藤,非说
法过。设埽之而众生处处生著,于要言中,愈滞情尘。
古人云,若以不立文字为高,只不立二言,即是文字。
废多执少,痴执弥深。愿由心经一章,进之金刚一卷。
又进之摩诃般若三十,大般若六百,于三藏十二部,
透尽言说差别之旨,总归理性般若之宗。则文字观
照实相,举一即二,言三即一,左右逢源,不可思议,孰
为根本,孰为枝蔓。视固守简易,自称直截明白者,不
啻夜郎王矣。偈曰,
「 太阿藏匣已惊神,举向当阳不用硎。错节盘根迎刃解,虚空割碎岂留痕。」
** 白牛十颂自跋
学道既不可廉纤,亦无容卤莽。诸佛说法,有片喻,有
入行门,身见高山,何由摧碎。予每见此妙行,必深心
随喜。况妙经开权显实,举手低头,皆成佛道,人能尽
发此心,行此行,不但灵山未散,安知支那边地,不三
变而成净土也。寄南开士,即紫柏孙,必能悟一喝意。
他年坐道场,紫柏当涌宝塔以證之矣。
** 云麓居士持金刚经跋
大般若云,有菩萨成就开智,一句中解无量义。有成
就演智,一句义作无量说。所以般若一法,或说六百
卷,或说三十卷,或说一卷,或说一章。广略虽殊,与甚
深般若相应一也。苟得开演二智,多少无碍。若但作
文字观,只般若二字,已自葛藤,非直攀枝附叶者为
有过也。末世法师,心无实悟,徒向口耳边起见,或喜
繁文,或喜简略,总名遍计情执,何由入佛智慧。佛智
慧者,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一中解无量,无
量中解一。荆棘林中,横身直过。洁白地上,掉臂不留。
又何舍一从一,始誇直捷哉。维摩云,无离文字说解
脱。法华云,言辞相寂灭故,知四依大士,弘演科章,横
说竖说,皆与般若不相违背。未达者,自绕葛藤,非说
法过。设埽之而众生处处生著,于要言中,愈滞情尘。
古人云,若以不立文字为高,只不立二言,即是文字。
废多执少,痴执弥深。愿由心经一章,进之金刚一卷。
又进之摩诃般若三十,大般若六百,于三藏十二部,
透尽言说差别之旨,总归理性般若之宗。则文字观
照实相,举一即二,言三即一,左右逢源,不可思议,孰
为根本,孰为枝蔓。视固守简易,自称直截明白者,不
啻夜郎王矣。偈曰,
「 太阿藏匣已惊神,举向当阳不用硎。错节盘根迎刃解,虚空割碎岂留痕。」
** 白牛十颂自跋
学道既不可廉纤,亦无容卤莽。诸佛说法,有片喻,有
题跋一¶ 第 372a 页
全喻。牧牛公案,可喻宗乘现世机缘,亦喻佛道僧祇
修證者也。况圆人善超,六而常即。岂以圆融碍行布,
而必怀增上慢于理性,方名不落阶级邪。有病此颂
位位分配,不似衲僧气象。予谓之曰,且喜老兄会祖
师禅,如来禅未梦见在。
** 重定授菩萨戒法自跋
窃观比丘受戒,律有定式。五部虽殊,大同小异。故应
专遵四分,削后窜之繁文。菩萨受法,经论各异。梵网
璎珞,地持善戒以及心地观等,被机既别,详略互殊。
是以制旨教行等,各抒己意,增设科条,虽辞美意详,
并殚其致,然或义因文隐,反不若经论之痛快直捷
也。今梵网受法,己失其传,仅存影略。唯地持璎珞,的
可依承。敬酌三家,会成一式。庶俾详简适中,而授者
受者,皆得明白简易,以免紊杂之过耳。
** 梵网合注自跋
夫本源心地,含生共有。无染性戒,日用不知。翳目而
华舞太空,梦蚁而寻膻阶下。然晴虚之体依然,轮王
之身如故。哀哉妄惑,枉受幻轮。劳我慈尊,现身同患,
示成不倦于八千,垂化无偏于尘刹。一滴之心地既
敷,积劫之沈迷立醒。而琅函久锢,半珠仅呈。繄我愚
蒙,得探全宝,竭思殚机,尘培泰岳。思法缘之匪易,辄
涕泗以滂沱。愿我同仁,深思力学,解行同遵,自他俱
利。庶得上报佛恩,不负己性矣。
** 积如开士刻般若照真论跋
般若无名,一切法皆般若别名也。一切法无体,般若
即一切法自体也。一切法不可名,故般若亦不可名。
般若无别体,故一切法咸无别体。世有欲借语言,绝
语言而显般若者,皆未达甚深般若圆融三德者也。
何谓圆融三德,一实相般若,名法身德。二观照般若,
名般若德。三文字般若,名解脱德。此三非三,亦非定
修證者也。况圆人善超,六而常即。岂以圆融碍行布,
而必怀增上慢于理性,方名不落阶级邪。有病此颂
位位分配,不似衲僧气象。予谓之曰,且喜老兄会祖
师禅,如来禅未梦见在。
** 重定授菩萨戒法自跋
窃观比丘受戒,律有定式。五部虽殊,大同小异。故应
专遵四分,削后窜之繁文。菩萨受法,经论各异。梵网
璎珞,地持善戒以及心地观等,被机既别,详略互殊。
是以制旨教行等,各抒己意,增设科条,虽辞美意详,
并殚其致,然或义因文隐,反不若经论之痛快直捷
也。今梵网受法,己失其传,仅存影略。唯地持璎珞,的
可依承。敬酌三家,会成一式。庶俾详简适中,而授者
受者,皆得明白简易,以免紊杂之过耳。
** 梵网合注自跋
夫本源心地,含生共有。无染性戒,日用不知。翳目而
华舞太空,梦蚁而寻膻阶下。然晴虚之体依然,轮王
之身如故。哀哉妄惑,枉受幻轮。劳我慈尊,现身同患,
示成不倦于八千,垂化无偏于尘刹。一滴之心地既
敷,积劫之沈迷立醒。而琅函久锢,半珠仅呈。繄我愚
蒙,得探全宝,竭思殚机,尘培泰岳。思法缘之匪易,辄
涕泗以滂沱。愿我同仁,深思力学,解行同遵,自他俱
利。庶得上报佛恩,不负己性矣。
** 积如开士刻般若照真论跋
般若无名,一切法皆般若别名也。一切法无体,般若
即一切法自体也。一切法不可名,故般若亦不可名。
般若无别体,故一切法咸无别体。世有欲借语言,绝
语言而显般若者,皆未达甚深般若圆融三德者也。
何谓圆融三德,一实相般若,名法身德。二观照般若,
名般若德。三文字般若,名解脱德。此三非三,亦非定
题跋一¶ 第 372b 页
一,以一切皆实相,皆观照,皆文字故。是故六百卷非
多,二百六十馀言非少。乃至后贤述作,无虑数十百
家,了得即字字解粘,不了则字字加缚。澄公照真论
亦其一也。愿见者当下与甚深般若相应,不便作借
言绝言会。若于此不借不绝,则六百卷一大藏,悉不
借绝。一星之火,遍烧原野矣。
** 血书法华经跋
一切佛语皆群灵眼目,千圣慧命也,况无上妙法乎。
一切读诵受持,皆般若真因,度苦宝筏也,况刺血为
墨乎。掠虚禅者,高谈名理,罔知实行,彼未悟理耳。设
真悟理,则一切行无非妙理,有何事相可薄,理性可
尊邪。况众生无始,我执恒重。若宗若教,对治咸急。正
宜借此微因,充至三祇大行,俾正使习气,一齐破尽。
可谓即事而理,即渐而顿矣。奈何弃此真实,以空谈
当妙悟哉。乳生法友,夙植正信,年方应法,作此不思
议功德,是故历参知识,不染近时禅病。将来亲见灵
山一会,方知血肉点画,全体法华三昧,无相安乐行,
果不在有相安乐行外也。
** 蕴谦书法华经跋
此经五种法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也。夫受持,读诵,
解说,能生解成观,自轨轨他,谓之法师固宜。彼书写
胡亦称法师哉。然书写尤可自轨轨他,尤易生解成
观。请言之。均一纸笔墨也,一手腕也,以此写淫辞艳
曲,成三涂因。写世閒典籍,成人天因。写阿含三藏,成
出世因。写大乘方等,成菩萨因。写妙法莲华,则唯是
佛因。傥纸墨笔手不能写妙法者,亦必不能写淫辞
艳曲以溺人也。傥能写淫辞艳曲者,亦必能写妙法
以昭人也。是同一性灵也,一缘助也,一功能也。十界
升沈,不分而分,如此矣。且淫辞艳曲,虽三涂因,亦具
十界。如闻他若无心我也休,顿明心地,非佛因乎。佛
多,二百六十馀言非少。乃至后贤述作,无虑数十百
家,了得即字字解粘,不了则字字加缚。澄公照真论
亦其一也。愿见者当下与甚深般若相应,不便作借
言绝言会。若于此不借不绝,则六百卷一大藏,悉不
借绝。一星之火,遍烧原野矣。
** 血书法华经跋
一切佛语皆群灵眼目,千圣慧命也,况无上妙法乎。
一切读诵受持,皆般若真因,度苦宝筏也,况刺血为
墨乎。掠虚禅者,高谈名理,罔知实行,彼未悟理耳。设
真悟理,则一切行无非妙理,有何事相可薄,理性可
尊邪。况众生无始,我执恒重。若宗若教,对治咸急。正
宜借此微因,充至三祇大行,俾正使习气,一齐破尽。
可谓即事而理,即渐而顿矣。奈何弃此真实,以空谈
当妙悟哉。乳生法友,夙植正信,年方应法,作此不思
议功德,是故历参知识,不染近时禅病。将来亲见灵
山一会,方知血肉点画,全体法华三昧,无相安乐行,
果不在有相安乐行外也。
** 蕴谦书法华经跋
此经五种法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也。夫受持,读诵,
解说,能生解成观,自轨轨他,谓之法师固宜。彼书写
胡亦称法师哉。然书写尤可自轨轨他,尤易生解成
观。请言之。均一纸笔墨也,一手腕也,以此写淫辞艳
曲,成三涂因。写世閒典籍,成人天因。写阿含三藏,成
出世因。写大乘方等,成菩萨因。写妙法莲华,则唯是
佛因。傥纸墨笔手不能写妙法者,亦必不能写淫辞
艳曲以溺人也。傥能写淫辞艳曲者,亦必能写妙法
以昭人也。是同一性灵也,一缘助也,一功能也。十界
升沈,不分而分,如此矣。且淫辞艳曲,虽三涂因,亦具
十界。如闻他若无心我也休,顿明心地,非佛因乎。佛
题跋一¶ 第 372c 页
尚具,他可知矣。妙法莲华虽佛界因,亦具十界。如经
明谤斯经者,获罪无量,非地狱因乎。地狱尚具,他可
知矣。嗟嗟,手腕功能一也,纸笔墨缘助一也,性灵知
觉一也,十界非此俱不成,十界因此遂互具。既成而
互具矣,则必有如是相性体力等,百界千如,炳然在
一纸墨閒,一手笔閒,一性灵閒。性德三因,修德三因,
性修相成,性修不二,可洞然于实相渊府矣。又示读
诵者,俾解成观发,非自轨轨他之最胜者乎。愿写者
阅者,荐此性具实相妙理,以为妙修之本,毋曰姑结
远因于久后也。妙法之师,当仁不让,其在是与。
** 愿弥血书法华经跋
如来一切经典,法华称王。行人一切供养,血书为最。
盖五时八教,至法华而理无不尽,机无不收。所以一
句沾神,一言作种,必至成佛,矧全经功德乎。吾人难
舍,莫若己身。至刺血为墨,而殷重极矣,身见破矣。与
药王之然身臂,岂有二焉。每慨末世,专尚虚解,口头
三昧,遍传寰宇。四安乐行,置若弁髦。开士非时食戒,
严似远公。万善庄严,勤同寿老。又发胜心,成此功德。
岂五种十种供养,所能较量哉。
** 达权书法华经跋
此经名平等大慧,亦名诸经中王。夫慧平等,法亦平
等,何故独称王哉。盖法虽平等,众生迷故,妄见差别。
故一代时教,巧逗迷情,于无差中作差别说。至灵山
极倡,方明差本无差。是会一切法皆成佛法者,全由
法华之功。回视华严兼,阿含但,方等对,般若带,皆无
与并者。况本门极倡三世益物。番番种,番番熟,番番
脱。前非始自大通威音,后不穷于薪灰火尽。凡如来
竖穷横遍之化工,施设教网之纲要,彻底显示,罄无
馀蕴,所以难遇过于优昙,受持功齐法界也。然佛法
妙,生法妙,不离心法之妙。现前一念妙心,是名莲华。
明谤斯经者,获罪无量,非地狱因乎。地狱尚具,他可
知矣。嗟嗟,手腕功能一也,纸笔墨缘助一也,性灵知
觉一也,十界非此俱不成,十界因此遂互具。既成而
互具矣,则必有如是相性体力等,百界千如,炳然在
一纸墨閒,一手笔閒,一性灵閒。性德三因,修德三因,
性修相成,性修不二,可洞然于实相渊府矣。又示读
诵者,俾解成观发,非自轨轨他之最胜者乎。愿写者
阅者,荐此性具实相妙理,以为妙修之本,毋曰姑结
远因于久后也。妙法之师,当仁不让,其在是与。
** 愿弥血书法华经跋
如来一切经典,法华称王。行人一切供养,血书为最。
盖五时八教,至法华而理无不尽,机无不收。所以一
句沾神,一言作种,必至成佛,矧全经功德乎。吾人难
舍,莫若己身。至刺血为墨,而殷重极矣,身见破矣。与
药王之然身臂,岂有二焉。每慨末世,专尚虚解,口头
三昧,遍传寰宇。四安乐行,置若弁髦。开士非时食戒,
严似远公。万善庄严,勤同寿老。又发胜心,成此功德。
岂五种十种供养,所能较量哉。
** 达权书法华经跋
此经名平等大慧,亦名诸经中王。夫慧平等,法亦平
等,何故独称王哉。盖法虽平等,众生迷故,妄见差别。
故一代时教,巧逗迷情,于无差中作差别说。至灵山
极倡,方明差本无差。是会一切法皆成佛法者,全由
法华之功。回视华严兼,阿含但,方等对,般若带,皆无
与并者。况本门极倡三世益物。番番种,番番熟,番番
脱。前非始自大通威音,后不穷于薪灰火尽。凡如来
竖穷横遍之化工,施设教网之纲要,彻底显示,罄无
馀蕴,所以难遇过于优昙,受持功齐法界也。然佛法
妙,生法妙,不离心法之妙。现前一念妙心,是名莲华。
题跋一¶ 第 373a 页
悟心莲华,一切法无非莲华。心是经王,心是平等大
慧。达此实义,方名达权。勉之哉。
** 三学血书华严经跋
一代时教,华严为根本法轮。以为实施权,流出无量
法门,开权显实,还归法界性海故也。然法门权实,虽
复不同。而性修要旨,初无少异。此经首题大方广者,
即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三德秘藏之性。佛华严者,即
指称性所起圆顿修德之功。不达性体三德,万行何
所庄严。不以佛庄严而为庄严,性德何足贵重。佛华
庄严者,戒定慧三学而已。戒学定学福德庄严,无上
慧学智慧庄严。慧固佛慧,福亦佛福。迥异旧医三法,
高超权教三修,一一皆名佛华。经不云乎,具足受持
威仪戒法,能令三宝种性不断。戒既全体佛戒,定慧
何莫非佛。以圆顿佛华,庄严大方广之心性。斯则全
性起修,全修在性。而遮那身土,不离下凡一念心矣。
傥高推圣境,漫云我是凡夫,则何谓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傥执性德,漫云实齐诸圣,则我大方广性本自
平等,又何以高超九界,成等正觉邪。禅师三学,血书
经王。余为发明三皆佛学,俾滴滴血,皆从普贤毛孔
中流出。一一滴中,具大千经卷。无别有也。
** 法华纶贯自跋
李白登黄鹤楼,见崔灏诗,遂阁笔,知不可胜也。智者
大师,亲證法华三昧,光宅尚破,馀家可知。后人纷纷
置喙,未具青莲学识耳。诸友请余解法华,坚以此意
辞之。适达际督梓梵文,欲撮全经大旨,以便初学。敬
依玄文,节取大纲,名为纶贯。庶述古而不妄作云。
** 妙玄节要自跋
一字法门,海墨不尽。九句谭妙,奚足云多。且九旬四
辩,文义何限,章安所记略矣。乃末世钝根,犹畏其繁。
望妙玄而如海,甘蛙守以不前。无上醍醐,罔沾一滴,
慧。达此实义,方名达权。勉之哉。
** 三学血书华严经跋
一代时教,华严为根本法轮。以为实施权,流出无量
法门,开权显实,还归法界性海故也。然法门权实,虽
复不同。而性修要旨,初无少异。此经首题大方广者,
即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三德秘藏之性。佛华严者,即
指称性所起圆顿修德之功。不达性体三德,万行何
所庄严。不以佛庄严而为庄严,性德何足贵重。佛华
庄严者,戒定慧三学而已。戒学定学福德庄严,无上
慧学智慧庄严。慧固佛慧,福亦佛福。迥异旧医三法,
高超权教三修,一一皆名佛华。经不云乎,具足受持
威仪戒法,能令三宝种性不断。戒既全体佛戒,定慧
何莫非佛。以圆顿佛华,庄严大方广之心性。斯则全
性起修,全修在性。而遮那身土,不离下凡一念心矣。
傥高推圣境,漫云我是凡夫,则何谓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傥执性德,漫云实齐诸圣,则我大方广性本自
平等,又何以高超九界,成等正觉邪。禅师三学,血书
经王。余为发明三皆佛学,俾滴滴血,皆从普贤毛孔
中流出。一一滴中,具大千经卷。无别有也。
** 法华纶贯自跋
李白登黄鹤楼,见崔灏诗,遂阁笔,知不可胜也。智者
大师,亲證法华三昧,光宅尚破,馀家可知。后人纷纷
置喙,未具青莲学识耳。诸友请余解法华,坚以此意
辞之。适达际督梓梵文,欲撮全经大旨,以便初学。敬
依玄文,节取大纲,名为纶贯。庶述古而不妄作云。
** 妙玄节要自跋
一字法门,海墨不尽。九句谭妙,奚足云多。且九旬四
辩,文义何限,章安所记略矣。乃末世钝根,犹畏其繁。
望妙玄而如海,甘蛙守以不前。无上醍醐,罔沾一滴,
题跋一¶ 第 373b 页
可痛也。窃闻大智度千卷,罗什十倍略之。摩诃止观
全书,荆溪录其大意。因仿厥旨,辑为妙玄节要。凡二
卷。庶几一脔染指,渐充法味。然后遍讨玄文,深證法
华三昧。斯举也,未必非循循善诱之一术也。若仅守
节要,终置全珍,予固智者章安之罪人,而彼又予之
罪人矣。
** 题若水关主手卷
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铁围。高峰云,今有起佛见法
见,合掌赞叹。何故,时节若到,其理自彰。此出格超方
手也。宗门作略,与大医王相似。急治标,缓治本。又有
顺治逆治之不同,期于起病,不执陈方,责其无验也。
末世禅学,谬自立宗,不知了因缘因,恒相资藉,固有
了因性发,缘因顿具者,亦有缘因性熟,了因忽发者。
如舟与水,相资有济,不可谓水可缓,舟应急,舟可缓
水应急也。若水关主,久阅大藏,尽了了否。若了了而
仍未瞥,则佛见法见应贬铁围。若未尽了,是闻有馀
而慧不足,正可向此求开慧性。所谓时到理彰,逆治
之不可,则顺治之也。试揣平日对经卷时,与上蒲团
提话时,孰得力,孰不得力,孰能克除习气,孰不能。夫
发药治病,听诸良医。有效无效,还须自检。昔有人素
服砒,因久缺遂病。医醉,误投以砒,霍然病起。今三藏
虽如砒毒,恐既久服,未必不以此得霍然也。
** 题至孝回春传
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盖报恩心
出于万不可解之情。如黄会卿,以刲股疗母痼疾,母
享年八十有二,皆真情所感也。是情也,谓为世法,实
是菩提之基。谓为出世,不过爱欲之妄。君子于此,不
可不学,不可不达。昔曾母啮指而子为心痛。达此可
悟同体法性,知唯心法门,即世孝成出世孝矣。
** 题独省编
全书,荆溪录其大意。因仿厥旨,辑为妙玄节要。凡二
卷。庶几一脔染指,渐充法味。然后遍讨玄文,深證法
华三昧。斯举也,未必非循循善诱之一术也。若仅守
节要,终置全珍,予固智者章安之罪人,而彼又予之
罪人矣。
** 题若水关主手卷
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铁围。高峰云,今有起佛见法
见,合掌赞叹。何故,时节若到,其理自彰。此出格超方
手也。宗门作略,与大医王相似。急治标,缓治本。又有
顺治逆治之不同,期于起病,不执陈方,责其无验也。
末世禅学,谬自立宗,不知了因缘因,恒相资藉,固有
了因性发,缘因顿具者,亦有缘因性熟,了因忽发者。
如舟与水,相资有济,不可谓水可缓,舟应急,舟可缓
水应急也。若水关主,久阅大藏,尽了了否。若了了而
仍未瞥,则佛见法见应贬铁围。若未尽了,是闻有馀
而慧不足,正可向此求开慧性。所谓时到理彰,逆治
之不可,则顺治之也。试揣平日对经卷时,与上蒲团
提话时,孰得力,孰不得力,孰能克除习气,孰不能。夫
发药治病,听诸良医。有效无效,还须自检。昔有人素
服砒,因久缺遂病。医醉,误投以砒,霍然病起。今三藏
虽如砒毒,恐既久服,未必不以此得霍然也。
** 题至孝回春传
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盖报恩心
出于万不可解之情。如黄会卿,以刲股疗母痼疾,母
享年八十有二,皆真情所感也。是情也,谓为世法,实
是菩提之基。谓为出世,不过爱欲之妄。君子于此,不
可不学,不可不达。昔曾母啮指而子为心痛。达此可
悟同体法性,知唯心法门,即世孝成出世孝矣。
** 题独省编
题跋一¶ 第 373c 页
余幼事理学,辄以辟佛为任,恶异也。稍长,又辄以为
同。习久始知亦同亦异。今也知其非同非异,仍不妨
说同说异矣。永邑周子,儒而玄,玄而禅,禅而又儒者
也。退藏之暇,出独省编。夫不睹不闻,儒所谓独也,而
大本达道存焉。玄之又玄,老所谓独也,而众妙之门
在焉。觅心了不可得,释所谓独也,而百界千如具焉。
此真混而弗齐,类而弗隔,要亦为未省者言耳。省之
何一何异,何独非独。寂然不动,独亦不可得。感而遂
通,至赜不可乱。正寂时万感炳现。正感时当体寂然。
天下归仁之后,更无操存舍亡之惧矣。子其省之。
** 观泉开士血书法华经跋
经云,譬如高原,凿井求水,若渐至泥,去水必近。菩萨
发大心,亦复如是。若得逢此法华经王,即近阿耨菩
提。儒亦云,有为者,若掘井九仞,不及泉犹为弃井。噫
约教论泉,则五时四教,无如法华。法华即泉也。约观
论泉,则文字如土,闻慧如湿,思慧如泥,而修慧泉也。
开士若以阿含为土,方等为湿,般若为泥,应于此经
一文言,一滴血,皆作清冽香泉观。若求修慧之泉,应
随文入观。正如不离高原,施功及水,凿之既久,幽泉
必迸。亦莫离此文言滴血,令成弃井也。
** 莲洲书佛顶经跋
经云,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
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成安乐国。顾一念至微,何
力用如此。须知一念之性,本竖穷横遍。一切事理性
相,从不在现前一念之外。故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
悟轮回顿息。试思平日,起惑造业,毕竟是谁。今书经
忏悔,又毕竟是谁。此造业忏悔之念,在内在外在中
閒邪,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邪,过去现在未来邪,果觅
之了不可得,则罪福无主,名真忏悔。阿难所以顿获
法身,性比丘尼所以成阿罗汉也。若于无可得中,妄
题跋一¶ 第 374a 页
计有心可得,则旋犯旋悔,既悔仍犯,如隔日疟,有何
了期。然大乘缘种,不可思议。勉强力行,功无虚弃。出
世善根渐胜,世閒漏种渐消,如明破暗,亦决不诬也。
** 题灵异杂录
子不语怪力乱神。怪神如力乱,非无也。百姓狃于见
闻惯习,偶一事出惯习表,则怪之。讵思只今一身,眼
耳胡以见闻,口足胡以尝与语,止与行不亦至怪与。
佛證心性之妙,不为惯习所局,亦何灵异。百姓视之,
不胜灵异矣。谓佛灵异,此不知心性本妙者也,并佛
灵异之迹而不见不闻不觉不知,此又井蛙夏虫之
甚者也。虽然,井蛙夏虫孰非灵异,唯灵异之性原等,
故仍得以灵异觉之。觉此灵异,又觉此即非灵异,可
与语不语之语矣。
** 搉古题辞
圣人往而经史存。经史固不足传圣人之心,而善会
圣心者,初未尝离经史也。既于经史会圣心,谓圣人
果往,可乎。文王没,文在兹,天不能丧,人不能死。吾是
以知不善读经史者,古未尝不今。善读者,今未尝不
古也。今而古,则言即无言,文即无文,勿起二见可矣。
** 毗舍浮佛偈跋
紫柏大师云,生平持毗舍浮佛半偈。句半熟,半句未
熟,更熟此半句,生死脱然矣。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
在,结庄严劫之终,开贤劫之始。故此半偈,最为良药。
众生病虽不一,其源不过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而已。今以四大观身,知身非身。
以缘影观心,知心非心。既达妄计之身心,即非身心,
焉往而不自在。然则毗舍浮佛,不在庄严劫,在吾一
念无身心之智而已。果达身心本空,奚止舍浮不离
当念,尽十方世界过现未来诸佛,皆不离当念也。
** 血书金刚经跋
了期。然大乘缘种,不可思议。勉强力行,功无虚弃。出
世善根渐胜,世閒漏种渐消,如明破暗,亦决不诬也。
** 题灵异杂录
子不语怪力乱神。怪神如力乱,非无也。百姓狃于见
闻惯习,偶一事出惯习表,则怪之。讵思只今一身,眼
耳胡以见闻,口足胡以尝与语,止与行不亦至怪与。
佛證心性之妙,不为惯习所局,亦何灵异。百姓视之,
不胜灵异矣。谓佛灵异,此不知心性本妙者也,并佛
灵异之迹而不见不闻不觉不知,此又井蛙夏虫之
甚者也。虽然,井蛙夏虫孰非灵异,唯灵异之性原等,
故仍得以灵异觉之。觉此灵异,又觉此即非灵异,可
与语不语之语矣。
** 搉古题辞
圣人往而经史存。经史固不足传圣人之心,而善会
圣心者,初未尝离经史也。既于经史会圣心,谓圣人
果往,可乎。文王没,文在兹,天不能丧,人不能死。吾是
以知不善读经史者,古未尝不今。善读者,今未尝不
古也。今而古,则言即无言,文即无文,勿起二见可矣。
** 毗舍浮佛偈跋
紫柏大师云,生平持毗舍浮佛半偈。句半熟,半句未
熟,更熟此半句,生死脱然矣。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
在,结庄严劫之终,开贤劫之始。故此半偈,最为良药。
众生病虽不一,其源不过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而已。今以四大观身,知身非身。
以缘影观心,知心非心。既达妄计之身心,即非身心,
焉往而不自在。然则毗舍浮佛,不在庄严劫,在吾一
念无身心之智而已。果达身心本空,奚止舍浮不离
当念,尽十方世界过现未来诸佛,皆不离当念也。
** 血书金刚经跋
题跋一¶ 第 374b 页
论云,菩萨观智,所守者约,而观境遍,剋果大。故喻金
刚两头阔,把手处细也。是故菩萨,但观一念心性,觅
之了不可得。炳现万法,无能无所,无是非是,则达三
般若,皆如金刚,是真能把者。行幻佛子血书最上乘,
此金刚邪,抑已善能把邪。佛子莫作二视,可也。
** 题牧牛图
牧牛喻修證,本诸经论,非创谈也。然毕竟牛是何物,
牧者何人。普禅为颂,云栖锓图。菂中法友,又绘成卷。
予更下一注脚,如牛入窗棂,头蹄都过了,却有尾巴
过不得。且道此尾白邪,黑邪,有邪,无邪。会得者个俏
息,不妨云边月外与汝相见。
** 重刻三颂自跋
不信教外别传,是谤宗也。谓教外果有别传,是谤教
也。抑不信教外别传,是谤教也。谓教外果有别传,是
谤宗也。舍此二涂,作何折合。不见道,恁么也不得,不
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又道恁么也得,不
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虽然,毫釐差,天地隔。山
纳甘堕无閒,漫作三颂,未审教外邪,教内邪,别传邪,
非别传邪。傥遇无眼人观,无耳人听,必有能辨之者。
** 性学开蒙自跋
此别荅十问之第四问也。良以两家性学,世罕兼通。
儒未必习佛,习亦难窥堂奥。佛未必习儒,习亦不肯
精研。予年十二就外傅,粗知书义,便以道学自任,于
居敬慎独之功,致知格物之要,深究之。年二十,看颜
渊问仁章,窃疑天下归仁语,苦参力讨,废寝忘餐者,
三昼夜,忽然大悟,顿见孔颜心学真血脉真骨髓。因
识孔子闻知之传,诚待其人,非汉宋诸儒能拟议也。
越四年,知出世大法,发心离俗。先参少室禅宗,后学
天台教观,不啻皆如渤海相似,十五六载,仅沾一滴,
方为向若之叹。反观向所悟孔颜心学,又今一滴中
题跋一¶ 第 374c 页
之一滴矣。嗟乎,道旷无涯,为若此也。世之沾沾自足
者,何啻井蛙也哉。然又知一滴之性,即大海性。故身
为释子,喜拈孔颜心学示人,知与不知,任诸旦暮。此
问同志未谙,固请予略明梗概,遂于一滴海中,复出
滴许。如此,知必为大方所笑。然神龙得之,安知不即
此兴云澍雨,又安知不藉此腾归沧溟也。
** 遗教解自跋
旭未出家,读遗教,便知字字血泪。既获剃染,靡或忘。
所憾障深,廿馀年空无剋获。非道人,又非白衣,方抚
心极愧,而甫敦沈居士固请解此经。嗟夫,予不能臻
修世出世功德,徒以文言作诸天说法鸟邪。然一隙
或明,弗忍终吝。藉此功德,破障策新,普与同患,回向
西方,仍作迦陵频伽,代弥陀广宣法要可矣。
** 弥陀要解自跋
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呜
呼,今其时矣。舍此不可思议法门,其何能淑。旭初出
家,亦负宗乘而藐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后因大
病,发意西归。嗣研妙宗圆中二钞,始知念佛三昧,无
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吾友去病,
欲令此经大旨,辞不繁而炳著。予方愿普与有情,同
生极乐,不可辞。举笔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日,脱稿
于十月初五日。所愿一句一字咸作资粮,一见一闻,
同阶不退。信疑皆植道种,赞谤等归解脱。仰唯诸佛
菩萨摄受證明,同学友人随喜加被。
** 周易禅解自跋
曩游温陵,有郭氏问易,遂举笔属稿。先五传,次上经。
而下经解未及半,以应请旋置。今商大乘止观之馀
拈示易学,始竟前稿。嗟嗟,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馀
里。从辛巳冬至今乙酉夏,时不过千二百馀日。乃世
事幻梦,万别千差,交易邪,变易邪。至历尽差别,时地
者,何啻井蛙也哉。然又知一滴之性,即大海性。故身
为释子,喜拈孔颜心学示人,知与不知,任诸旦暮。此
问同志未谙,固请予略明梗概,遂于一滴海中,复出
滴许。如此,知必为大方所笑。然神龙得之,安知不即
此兴云澍雨,又安知不藉此腾归沧溟也。
** 遗教解自跋
旭未出家,读遗教,便知字字血泪。既获剃染,靡或忘。
所憾障深,廿馀年空无剋获。非道人,又非白衣,方抚
心极愧,而甫敦沈居士固请解此经。嗟夫,予不能臻
修世出世功德,徒以文言作诸天说法鸟邪。然一隙
或明,弗忍终吝。藉此功德,破障策新,普与同患,回向
西方,仍作迦陵频伽,代弥陀广宣法要可矣。
** 弥陀要解自跋
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呜
呼,今其时矣。舍此不可思议法门,其何能淑。旭初出
家,亦负宗乘而藐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后因大
病,发意西归。嗣研妙宗圆中二钞,始知念佛三昧,无
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吾友去病,
欲令此经大旨,辞不繁而炳著。予方愿普与有情,同
生极乐,不可辞。举笔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日,脱稿
于十月初五日。所愿一句一字咸作资粮,一见一闻,
同阶不退。信疑皆植道种,赞谤等归解脱。仰唯诸佛
菩萨摄受證明,同学友人随喜加被。
** 周易禅解自跋
曩游温陵,有郭氏问易,遂举笔属稿。先五传,次上经。
而下经解未及半,以应请旋置。今商大乘止观之馀
拈示易学,始竟前稿。嗟嗟,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馀
里。从辛巳冬至今乙酉夏,时不过千二百馀日。乃世
事幻梦,万别千差,交易邪,变易邪。至历尽差别,时地
题跋一¶ 第 375a 页
俱易而不易者,依然如故。吾是以知,日月稽天而不
历,江河竞注而不流,肇公非欺我也。得其不易,以应
其至易。观其至易,以验其不易。常与无常,二鸟双游。
吾安知文王之羑里,周公之被流言,孔子息机于周
流而韦编三绝,不同感于斯邪。因阁笔,复为之跋。
** 唯识心要自跋
宗镜云,智慧合其多闻,终不执诠认指。多闻度其智
慧,免成孤陋面墙。设一微尘未了,此犹有无明在,以
不了处为障翳故。况自身根门之内,日用之中,有无
量应急法门,全未明一。若欲为人,凭何剖析,只成自
诳,反堕无知。自眼未明,焉问他目。须三量定其是非。
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然后十因四缘,
辨染净之生处。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若不达三
量,真妄何分。不知四分,体用俱失。又云,一心实相悉
是诸法。诸法所生,皆从现行,善恶熏习。第八识含藏
种子为因,发起染净差别报应为果。若不微细剖析,
问荅决疑,何由到一心总别之源,彻八识性相之际。
提纲意在张网,不可去网存纲。举领意在著衣,不可
弃衣取领。故事理双明,方通圆旨,教观齐运,始达一
乘。又云,不因教所指,何由识自心。设不因教发明,亦
须凭教印可,不然皆成自然外道。闇證禅师,直饶生
而知之,亦多生闻经熏种,诸圣本愿冥加。呜呼,永明
大师,以法眼嫡孙,悟齐诸祖,而苦心苦口,劝诫若此。
谁谓成唯识论,非佛祖传心要诀乎。予憾障深惑重,
不能剋證,而性相源头,颇窥一线,诚或诸圣冥加,故
亦不敢自秘,聊竭隙明,和盘托出。举笔于丁亥三月
廿五日,脱稿于五月廿五日。阅两月,述成观心法要
十卷。伏愿见闻随喜,不退菩提,若信若疑,咸成妙种。
同生极乐净邦,先觐阿弥陀佛。还人龙华初会,影响
弥勒世尊。尽未来,广度含识众生尽,方證涅槃。
历,江河竞注而不流,肇公非欺我也。得其不易,以应
其至易。观其至易,以验其不易。常与无常,二鸟双游。
吾安知文王之羑里,周公之被流言,孔子息机于周
流而韦编三绝,不同感于斯邪。因阁笔,复为之跋。
** 唯识心要自跋
宗镜云,智慧合其多闻,终不执诠认指。多闻度其智
慧,免成孤陋面墙。设一微尘未了,此犹有无明在,以
不了处为障翳故。况自身根门之内,日用之中,有无
量应急法门,全未明一。若欲为人,凭何剖析,只成自
诳,反堕无知。自眼未明,焉问他目。须三量定其是非。
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然后十因四缘,
辨染净之生处。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若不达三
量,真妄何分。不知四分,体用俱失。又云,一心实相悉
是诸法。诸法所生,皆从现行,善恶熏习。第八识含藏
种子为因,发起染净差别报应为果。若不微细剖析,
问荅决疑,何由到一心总别之源,彻八识性相之际。
提纲意在张网,不可去网存纲。举领意在著衣,不可
弃衣取领。故事理双明,方通圆旨,教观齐运,始达一
乘。又云,不因教所指,何由识自心。设不因教发明,亦
须凭教印可,不然皆成自然外道。闇證禅师,直饶生
而知之,亦多生闻经熏种,诸圣本愿冥加。呜呼,永明
大师,以法眼嫡孙,悟齐诸祖,而苦心苦口,劝诫若此。
谁谓成唯识论,非佛祖传心要诀乎。予憾障深惑重,
不能剋證,而性相源头,颇窥一线,诚或诸圣冥加,故
亦不敢自秘,聊竭隙明,和盘托出。举笔于丁亥三月
廿五日,脱稿于五月廿五日。阅两月,述成观心法要
十卷。伏愿见闻随喜,不退菩提,若信若疑,咸成妙种。
同生极乐净邦,先觐阿弥陀佛。还人龙华初会,影响
弥勒世尊。尽未来,广度含识众生尽,方證涅槃。
题跋一¶ 第 375b 页
** 书慈济法友托钵养母序后
戊子仲秋,慈济法友乞余重书前序。余于是反躬自
责,不胜涕泪交流也。予少有养志之愿。年二十而丧
父,恨彻终天。廿四出家,舍母不养。盖欲剋期取果,用
报亲恩。不谓廿八岁,母复捐世,哀哀之痛,肝肠寸裂。
然犹曰,矢入深山,冀得一当,或可赎弥天罪愆耳。逮
三十一,被道友牵偪,渐挂名网,而潜修密證之志,益
荒矣。今者年满五十,先人弃我足三十年。既不能如
目犍连之自获果證,每思结一净坛,邀十友修净土
忏法,无柰囊钵萧然,拙于行乞。每向中夜,展转悲号。
而慈济乃以一钵千家,承欢膝下,真不思议乐也。善
达缁素,乃以粒米茎薪,助渠孝养,真不思议福也。余
无此福,故无此乐,宿生业重,夫复何言。敬于此福此
乐,深生随喜。以此随喜善根,普施法界有情,同得此
福此乐。直至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永离不肖无
福无乐之苦。于是拭泪而复书此。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一
题跋一¶ 第 375c 页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二
* 题跋二
** 贝林师书大佛顶经跋
予闻贝师善梵书,为芥庵凡夫诸友所钦。适沈甫受
示师手书大佛顶经,每书一字,必致一礼,精诚端楷,
千古罕见其俦。至梵文及明王像,不异五天亲授。盖
真得诸定中,非聊尔也。师栖神安养,誓愿弘深。示寂
茶毗,骨皆五色。甫受专修净业,与师臭味最合,故得
手泽最多。呜呼,世藐教乘,薄净土,安得如师者以主
之。又安得人人如甫受者,而得其所主也。
** 题玉浪施茶册
性水本然,周遍法界。随心应量,或为镬汤沸尿,或为
脓血清泉,或诸天甘露之药,或净土八功德水,皆循
业现,非因缘,非自然性也。夫性真既举体随心应量
矣,则凡镬汤八德等,何非本然周遍法界乎。而遍计
情执,横于性真中,分水,分火,分寒热,饥渴。故诸佛权
智随情,不与世诤,因寒热而温凉之,因饥渴而饮食
之,因所见水火而调济之,遂开施食,施茶种种法门。
只此法门,有昧因果者,又出三涂法界。著相计我者,
出修罗法界。勉为善者,出人天法界。了本空者,成二
乘法界。深入缘起广演行门者,成菩萨法界。通达实
相无入不自得者,成诸佛法界。虽依此法门,具出十
法界已,仍于事相不增减,亦于法性不增减。是故不
变常随缘,理具还成事造。随缘常不变,事造还该理
具。是故能施所施及受施者,悉具两重三千。此所谓
三轮体寂,缘起无生,三千无性者也。岂离现前日用,
别有向上一著哉。玉公作此不思议法,徵文于藕益
旭子。旭为拈曰,不了则受此茶者,堕阿鼻地狱,施此
茶者,亦堕阿鼻地狱。了得则施者成无上菩提,饮者
亦成无上菩提。虽然,此犹迷悟情量边语。毕竟超情
* 题跋二
** 贝林师书大佛顶经跋
予闻贝师善梵书,为芥庵凡夫诸友所钦。适沈甫受
示师手书大佛顶经,每书一字,必致一礼,精诚端楷,
千古罕见其俦。至梵文及明王像,不异五天亲授。盖
真得诸定中,非聊尔也。师栖神安养,誓愿弘深。示寂
茶毗,骨皆五色。甫受专修净业,与师臭味最合,故得
手泽最多。呜呼,世藐教乘,薄净土,安得如师者以主
之。又安得人人如甫受者,而得其所主也。
** 题玉浪施茶册
性水本然,周遍法界。随心应量,或为镬汤沸尿,或为
脓血清泉,或诸天甘露之药,或净土八功德水,皆循
业现,非因缘,非自然性也。夫性真既举体随心应量
矣,则凡镬汤八德等,何非本然周遍法界乎。而遍计
情执,横于性真中,分水,分火,分寒热,饥渴。故诸佛权
智随情,不与世诤,因寒热而温凉之,因饥渴而饮食
之,因所见水火而调济之,遂开施食,施茶种种法门。
只此法门,有昧因果者,又出三涂法界。著相计我者,
出修罗法界。勉为善者,出人天法界。了本空者,成二
乘法界。深入缘起广演行门者,成菩萨法界。通达实
相无入不自得者,成诸佛法界。虽依此法门,具出十
法界已,仍于事相不增减,亦于法性不增减。是故不
变常随缘,理具还成事造。随缘常不变,事造还该理
具。是故能施所施及受施者,悉具两重三千。此所谓
三轮体寂,缘起无生,三千无性者也。岂离现前日用,
别有向上一著哉。玉公作此不思议法,徵文于藕益
旭子。旭为拈曰,不了则受此茶者,堕阿鼻地狱,施此
茶者,亦堕阿鼻地狱。了得则施者成无上菩提,饮者
亦成无上菩提。虽然,此犹迷悟情量边语。毕竟超情
题跋一¶ 第 376a 页
过量不属迷悟,又作么生。不妨借赵州老婆舌头,徐
徐荅曰,吃茶去。
** 憨大师书唐修雅法师听法华经歌跋
甚矣,心之妙也。三世佛依此成道,十二类依此轮转,
山河日月依此幻现,文字音声依此发宣。心不可以
言语形容,然言语未尝不即心也。随一一语,必揽心
之全体大用。然尽未来际,演无量言语,亦不罄一念
心之妙也。人各具妙心,得释迦老子法华妙经,庶几
注脚。法华妙经,得修法师听法妙歌,庶略赞扬。此歌
绝妙好词,得吾憨翁绝妙手笔,庶称二绝。世有不知
自心妙法华妙及此歌之妙者,但珍憨翁妙笔,日夕
玩之,安知不因字知歌,因歌识经,因经悟心也哉。然
则妙字,妙歌,妙经,无不从妙心流出,无不还归妙心。
谁谓心外有法,法外又别有心也。
** 十大碍行跋(十大碍行出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韝者。佛四圣谛,苦
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
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閒哉。美
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锻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
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
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
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土因,方如莲出淤泥,超登
不退。傥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
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须于此十大碍
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唯增念佛
心,明苦空观,不尤不怨,庶莲萼日滋,称三昧宝王矣。
** 唐氏女绣金刚经跋
世之绣花鸟者,曰绫与线也,手也,心也。以美绫,细线,
灵心,妙手而绣花鸟,则花鸟矣。转而绣般若,则般若
矣。谓般若与花鸟异,绫线心手果且有异乎哉。谓花
徐荅曰,吃茶去。
** 憨大师书唐修雅法师听法华经歌跋
甚矣,心之妙也。三世佛依此成道,十二类依此轮转,
山河日月依此幻现,文字音声依此发宣。心不可以
言语形容,然言语未尝不即心也。随一一语,必揽心
之全体大用。然尽未来际,演无量言语,亦不罄一念
心之妙也。人各具妙心,得释迦老子法华妙经,庶几
注脚。法华妙经,得修法师听法妙歌,庶略赞扬。此歌
绝妙好词,得吾憨翁绝妙手笔,庶称二绝。世有不知
自心妙法华妙及此歌之妙者,但珍憨翁妙笔,日夕
玩之,安知不因字知歌,因歌识经,因经悟心也哉。然
则妙字,妙歌,妙经,无不从妙心流出,无不还归妙心。
谁谓心外有法,法外又别有心也。
** 十大碍行跋(十大碍行出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韝者。佛四圣谛,苦
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
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閒哉。美
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锻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
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
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
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土因,方如莲出淤泥,超登
不退。傥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
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须于此十大碍
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唯增念佛
心,明苦空观,不尤不怨,庶莲萼日滋,称三昧宝王矣。
** 唐氏女绣金刚经跋
世之绣花鸟者,曰绫与线也,手也,心也。以美绫,细线,
灵心,妙手而绣花鸟,则花鸟矣。转而绣般若,则般若
矣。谓般若与花鸟异,绫线心手果且有异乎哉。谓花
题跋一¶ 第 376b 页
鸟与般若同,升沈苦乐果且有同乎哉。以美绫细线
绣花鸟,犹云法身流转,名众生也。即以此绣般若,犹
云苦即法身,为实相般若也。以灵心绣花鸟,犹云菩
提即烦恼也。即以此绣般若,犹云烦恼即菩提,为观
照般若也。以妙手绣花鸟,犹云涅槃即生死也。即以
此绣般若,犹云结业即解脱,为文字般若也。夫三般
若只在一转关閒,而绫线不转,心不转,手不转。谓转
三障为三德可,谓即三障是三德可。六祖所云但转
其名,无实性也。使无绫线,无心手,不可绣般若,亦岂
可绣花鸟。谓花鸟非美绫细线灵心妙手所成,吾不
信也。知此则蛣蜣六即,思过半矣。唐善女,所见金甲
神,即自心所具执金刚神。乃彻悟此心,三般若无二
体,而以同体大悲愿力,护此文字般若,令法界众生,
因斯起观照,而證实相者也。览者信唐女之感应,便
可信自心感应。信自心感应,便可信感应即非感应。
非感应则无所不感,无所不应。是谓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是谓感应道交难思议,是究竟般若,是究竟花
鸟。
** 去病公书大佛顶经跋
如来藏不变随缘,举体为善恶。善恶随缘不变,举体
即如来藏。如日出天下明,日没天下暗,虚空随明随
暗,非明暗能增减也。去病公因一念迷而破犯,今一
念悟而力疾书大乘,日巳出矣。心性依然无恙,请勿
更疑,则更不迷暗矣。
** 四十八愿卷跋
大般若云,恒沙菩萨,发无上心,或一二得不退者。盖
无善巧方便,虽多劫勤行六度,不免退堕声闻辟支
佛地,况不能勤行六度者乎。然法华云,若闻一句一
偈,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又何也。须知
法华乃原始要终之论。纵堕尘劫,后必成佛。以无人
绣花鸟,犹云法身流转,名众生也。即以此绣般若,犹
云苦即法身,为实相般若也。以灵心绣花鸟,犹云菩
提即烦恼也。即以此绣般若,犹云烦恼即菩提,为观
照般若也。以妙手绣花鸟,犹云涅槃即生死也。即以
此绣般若,犹云结业即解脱,为文字般若也。夫三般
若只在一转关閒,而绫线不转,心不转,手不转。谓转
三障为三德可,谓即三障是三德可。六祖所云但转
其名,无实性也。使无绫线,无心手,不可绣般若,亦岂
可绣花鸟。谓花鸟非美绫细线灵心妙手所成,吾不
信也。知此则蛣蜣六即,思过半矣。唐善女,所见金甲
神,即自心所具执金刚神。乃彻悟此心,三般若无二
体,而以同体大悲愿力,护此文字般若,令法界众生,
因斯起观照,而證实相者也。览者信唐女之感应,便
可信自心感应。信自心感应,便可信感应即非感应。
非感应则无所不感,无所不应。是谓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是谓感应道交难思议,是究竟般若,是究竟花
鸟。
** 去病公书大佛顶经跋
如来藏不变随缘,举体为善恶。善恶随缘不变,举体
即如来藏。如日出天下明,日没天下暗,虚空随明随
暗,非明暗能增减也。去病公因一念迷而破犯,今一
念悟而力疾书大乘,日巳出矣。心性依然无恙,请勿
更疑,则更不迷暗矣。
** 四十八愿卷跋
大般若云,恒沙菩萨,发无上心,或一二得不退者。盖
无善巧方便,虽多劫勤行六度,不免退堕声闻辟支
佛地,况不能勤行六度者乎。然法华云,若闻一句一
偈,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又何也。须知
法华乃原始要终之论。纵堕尘劫,后必成佛。以无人
题跋一¶ 第 376c 页
出佛性外故。而大通佛时结缘众,今有住声闻地者,
乃至未来声闻弟子,犹十六王子所化。则般若所明
退堕之多,读法华而益验矣。夫一闻佛名,毕竟成佛。
退不退迟速天渊。然退堕之缘,在一时耳。乃流转五
道,动经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劫,受无量苦。试一深
思,能不寒心丧胆也哉。释尊成道,以佛眼观过去同
发心者,或在三涂,方婴剧苦。或在人天,正耽欲乐。或
生色无色界,固守痴顽。或證声闻辟支,保空滞寂。嗟
嗟,与释尊同发心者,尚尔稽迟。从王子初结缘者,何
疑久坠。吾人旦夕稍有病苦难缘,尚觉难忍。乃甘一
念之错,招长时头出头没之殃,岂非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者哉。何谓善巧方便,般若明观一切法空,度一
切众生是也。观一切法空,何名利之足萦怀。度脱一
切众生,何苦行不能黾勉。观空不度生,堕二乘地。度
生不观空,堕爱见慈。况恣我慢并无世慈。贪利名并
障偏理,一芥翳天,一指蔽目。摩尼愿宝,长隐淤泥,甚
可惜矣。然一芥一指,亦何难撤,不肯撤耳。果念念缘
此愿王,不负初心因地,杲日当空,雾霭消灭。法藏比
丘所以速成正觉,由此而已。
** 张兴公乔梓梅花咏借题
予少酷嗜梅实,啖辄数百,然竟不知梅花丰韵也。今
齿力渐衰,而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态犹如故。且知梅
花清芬逸雅,岁寒独秀,其见赏于高人才士又如此。
嗟夫,啖其实,不知其花。知其花,不复能嗜其实。窃怪
夫今适知花,咏花者竞出奇调,向久嗜实。咏实者,曾
无一人也。昔世尊以莲花巧喻妙法,天台大师以权
实义释之。为实施权,如为莲故花,意在于实。开权显
实,如花开莲现,意须于权。噫,昔嗜实无咏实者,病在
不施权。今知权而多咏权者,功在于能忘实乎。顾权
实之不易辨也甚矣。为实施权,则权外无实。是故执
乃至未来声闻弟子,犹十六王子所化。则般若所明
退堕之多,读法华而益验矣。夫一闻佛名,毕竟成佛。
退不退迟速天渊。然退堕之缘,在一时耳。乃流转五
道,动经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劫,受无量苦。试一深
思,能不寒心丧胆也哉。释尊成道,以佛眼观过去同
发心者,或在三涂,方婴剧苦。或在人天,正耽欲乐。或
生色无色界,固守痴顽。或證声闻辟支,保空滞寂。嗟
嗟,与释尊同发心者,尚尔稽迟。从王子初结缘者,何
疑久坠。吾人旦夕稍有病苦难缘,尚觉难忍。乃甘一
念之错,招长时头出头没之殃,岂非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者哉。何谓善巧方便,般若明观一切法空,度一
切众生是也。观一切法空,何名利之足萦怀。度脱一
切众生,何苦行不能黾勉。观空不度生,堕二乘地。度
生不观空,堕爱见慈。况恣我慢并无世慈。贪利名并
障偏理,一芥翳天,一指蔽目。摩尼愿宝,长隐淤泥,甚
可惜矣。然一芥一指,亦何难撤,不肯撤耳。果念念缘
此愿王,不负初心因地,杲日当空,雾霭消灭。法藏比
丘所以速成正觉,由此而已。
** 张兴公乔梓梅花咏借题
予少酷嗜梅实,啖辄数百,然竟不知梅花丰韵也。今
齿力渐衰,而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态犹如故。且知梅
花清芬逸雅,岁寒独秀,其见赏于高人才士又如此。
嗟夫,啖其实,不知其花。知其花,不复能嗜其实。窃怪
夫今适知花,咏花者竞出奇调,向久嗜实。咏实者,曾
无一人也。昔世尊以莲花巧喻妙法,天台大师以权
实义释之。为实施权,如为莲故花,意在于实。开权显
实,如花开莲现,意须于权。噫,昔嗜实无咏实者,病在
不施权。今知权而多咏权者,功在于能忘实乎。顾权
实之不易辨也甚矣。为实施权,则权外无实。是故执
题跋一¶ 第 377a 页
权为实者非也。泥权为权者亦非也。开权显实,则实
外无权。是故离实求权者非也,舍权谈实者亦非也。
今天下有谈实者,大似说梅止渴,曹瞒伎俩已耳。夫
以梅为梅,不若以非梅为梅也。以非梅为非梅,不若
以梅为非梅也。梅一恒河也,恒河一梅也。舍鱼龙人
天所见,固别无一河。舍诸君子所咏,岂别有一梅哉。
诸君子各咏梅花,自是梅花各铺天匝地矣。兴翁之
沈毅,僧持之颖拔,复从而后先赓之。若俱发明,则有
俱现。云何复问不相容者,斯之谓与,斯之谓与。诸君
子既借梅花,各写所欲言,予借借而戏为之题。
** 法华会义自跋
呜呼,圆顿妙法,旷劫难逢。繄我愚蒙,何缘幸遘。每一
披阅,恍若夙闻。岂非普贤威力及释迦守护之功邪。
智者大师,不可复作。后贤坚执,斗诤滋生,圆融绝待,
法门几成彼此是非情见。弘之者,城堑益高益深。望
之者,疑畏日新日盛。耳闻目击,扼腕痛心。不揣疏庸,
聊为介绍。举笔于己丑十一月初五日。甫成一序,病
卧半月。至十九日,方得勉强从事。旦夕孳孳,手不停
书,目不停阅。腊月二十六日,仅完会义八卷,歇节三
日。庚寅元旦随试笔,又历一月告成。共计会义一十
六卷,足运心力六十八日。嗟嗟,古人一炷香,朗诵华
严一部。旭也钝,矻矻乃尔,可嗤矣。然诱接初学,令得
渐悟法华实相,不终按剑,亦不望洋。则释迦普贤,及
与智者,必悯旭之钝置,而益鉴旭苦心也夫。
** 占察疏自跋
忆辛未冬,寓北天目。有温陵徐雨海,法名弘铠,说此
占察妙典。予特遣人往云栖请得,展读之,悲欣交集。
癸酉冬依经立忏。乙亥夏讲演分科。是时即有作疏
之愿。病冗交沓,屈指十五年来,梵网,佛顶,唯识,法华
皆已注释,独此夙愿,尚未填还,可叹也。今庚寅年,阅
外无权。是故离实求权者非也,舍权谈实者亦非也。
今天下有谈实者,大似说梅止渴,曹瞒伎俩已耳。夫
以梅为梅,不若以非梅为梅也。以非梅为非梅,不若
以梅为非梅也。梅一恒河也,恒河一梅也。舍鱼龙人
天所见,固别无一河。舍诸君子所咏,岂别有一梅哉。
诸君子各咏梅花,自是梅花各铺天匝地矣。兴翁之
沈毅,僧持之颖拔,复从而后先赓之。若俱发明,则有
俱现。云何复问不相容者,斯之谓与,斯之谓与。诸君
子既借梅花,各写所欲言,予借借而戏为之题。
** 法华会义自跋
呜呼,圆顿妙法,旷劫难逢。繄我愚蒙,何缘幸遘。每一
披阅,恍若夙闻。岂非普贤威力及释迦守护之功邪。
智者大师,不可复作。后贤坚执,斗诤滋生,圆融绝待,
法门几成彼此是非情见。弘之者,城堑益高益深。望
之者,疑畏日新日盛。耳闻目击,扼腕痛心。不揣疏庸,
聊为介绍。举笔于己丑十一月初五日。甫成一序,病
卧半月。至十九日,方得勉强从事。旦夕孳孳,手不停
书,目不停阅。腊月二十六日,仅完会义八卷,歇节三
日。庚寅元旦随试笔,又历一月告成。共计会义一十
六卷,足运心力六十八日。嗟嗟,古人一炷香,朗诵华
严一部。旭也钝,矻矻乃尔,可嗤矣。然诱接初学,令得
渐悟法华实相,不终按剑,亦不望洋。则释迦普贤,及
与智者,必悯旭之钝置,而益鉴旭苦心也夫。
** 占察疏自跋
忆辛未冬,寓北天目。有温陵徐雨海,法名弘铠,说此
占察妙典。予特遣人往云栖请得,展读之,悲欣交集。
癸酉冬依经立忏。乙亥夏讲演分科。是时即有作疏
之愿。病冗交沓,屈指十五年来,梵网,佛顶,唯识,法华
皆已注释,独此夙愿,尚未填还,可叹也。今庚寅年,阅
题跋一¶ 第 377b 页
世已五十二岁,百念灰尽,偶同志数人,仍来结夏北
天目,究心毗尼。予念末世,欲得净戒,舍占察轮相之
法,更无别涂。爰命笔于六月朔,越十四日成稿。输一
滴以益大海,捧一尘以培须弥,虽无补于高深,庶善
钻于乳酪,公我同志,共享醍醐。
** 菩萨戒本经笺要自跋
予述梵网合注,已将此经所有开遮持犯,尽会入十
重四十八轻矣。比因黑白月诵此本,有坚请笺释者。
予恐犯重繁过,辞之再三。更请曰,末世钝根,或不能
遍阅合注。若不令诵者略知大意,岂不犯无知罪乎。
于是勉笺其最切要处,以便初学。若夫菩萨比丘,自
应遍学大小律藏,即菩萨沙弥及优婆塞,亦应广学
大乘经律。岂容守此一滴而弃大海哉。
** 金刚经跋
金刚般若大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足以蔽之。
盖无住,正所谓应住。生心,正所以降心也。而生心二
字,尤为下手工夫。以凡外不生出世心,故恒住生死。
二乘不生上弘下化深心,故恒住涅槃。唯菩萨不住
六尘而行六度,故能如所教住,名第一义住,亦名住
于佛住。试玩经中劝生心处,不一而足。如云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云应如是生清净心。又云信
心清净,则生实相。又云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
施。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乃
至于法不说断灭相等,而中閒一处,直云应生无所
住心。由是观之,若不生心修六度,则住断灭相矣。故
余尝谓此经,以实相为体,观照为宗,文字为用。旧云
无相为体,无住为宗者,非也。
** 题画
见山忘道,古人所诃。况著意描山水,作古董玩具邪。
画者求者,各领三十棒。虽然,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果
天目,究心毗尼。予念末世,欲得净戒,舍占察轮相之
法,更无别涂。爰命笔于六月朔,越十四日成稿。输一
滴以益大海,捧一尘以培须弥,虽无补于高深,庶善
钻于乳酪,公我同志,共享醍醐。
** 菩萨戒本经笺要自跋
予述梵网合注,已将此经所有开遮持犯,尽会入十
重四十八轻矣。比因黑白月诵此本,有坚请笺释者。
予恐犯重繁过,辞之再三。更请曰,末世钝根,或不能
遍阅合注。若不令诵者略知大意,岂不犯无知罪乎。
于是勉笺其最切要处,以便初学。若夫菩萨比丘,自
应遍学大小律藏,即菩萨沙弥及优婆塞,亦应广学
大乘经律。岂容守此一滴而弃大海哉。
** 金刚经跋
金刚般若大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足以蔽之。
盖无住,正所谓应住。生心,正所以降心也。而生心二
字,尤为下手工夫。以凡外不生出世心,故恒住生死。
二乘不生上弘下化深心,故恒住涅槃。唯菩萨不住
六尘而行六度,故能如所教住,名第一义住,亦名住
于佛住。试玩经中劝生心处,不一而足。如云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云应如是生清净心。又云信
心清净,则生实相。又云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
施。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乃
至于法不说断灭相等,而中閒一处,直云应生无所
住心。由是观之,若不生心修六度,则住断灭相矣。故
余尝谓此经,以实相为体,观照为宗,文字为用。旧云
无相为体,无住为宗者,非也。
** 题画
见山忘道,古人所诃。况著意描山水,作古董玩具邪。
画者求者,各领三十棒。虽然,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果
题跋一¶ 第 377c 页
然会得,一切法趣画,坐画道场,转画法轮,度画人物,
證画佛像。则予三十棒,便是普贤广兴供养矣。
** 题邵石生集陶近体三则
古今奇绝诗文,无非各从良知变现。而昧者以为定
属古今,不知皆吾自心影也。故为诗文所用,不能善
用诗文。此集真善用陶者乎。虽曰陶诗,实邵影耳。(其一)
戛玉敲金,非以其工也。镕凡铸圣,非以其才也。苟
壅其血脉,臂不能使腕,腕不能使指。况身外物乎。苟
达其性情,龙可豢,虎可驯,况诗句乎。虽然,龙虎特易
伏耳。不善用诗句,则诗句之怒,殆有甚于龙虎者矣。
(其二)
邵非不知自律也,集陶者忘其自也。邵非不知
仍陶也,为律者,忘其陶也。忘自陶亦自矣,忘陶自亦
陶矣。天下有不忘而能用者乎。手忘故持,足忘故履,
目忘故视,口忘故语。庄子云,鱼相忘于江湖,庶几近
之。夫忘其用,乃为大忘。亦忘其忘,乃为大用。邵君其
当进于此乎。
** 题铁心桥册
大佛顶经明众生色阴,不过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夫
妄想谓之坚固。则非坚固明矣。是以山可移也,海可
竭也,金石可令流也,世界可坏空也,乃至虚空可消
陨也。何有于区区一桥者乎。桥有铁心,犹人肉团耳。
铁尚可盗,则肉团可易夺,益不难矣。肉团一期质碍,
尚不难易夺,则缘影之乍生乍灭者,尤不难矣。是故
缘影非唯不是真心,亦复不是妄想也。夫妄想者,无
体无相,无方无所,而遍为五阴作本者也。是以虽甚
不真,亦甚难夺也。众生无始以来,用此妄想,牢不可
夺,唯佛能不夺而夺。所谓令其妄想作佛,妄想念佛,
唯以不可夺之妄想,即令还念不可夺之本性,此所
以为究竟坚固首楞严王三昧也。傥舍妄想,别觅真
心念佛,何处更有真心可得。傥以不念为真,则又堕
證画佛像。则予三十棒,便是普贤广兴供养矣。
** 题邵石生集陶近体三则
古今奇绝诗文,无非各从良知变现。而昧者以为定
属古今,不知皆吾自心影也。故为诗文所用,不能善
用诗文。此集真善用陶者乎。虽曰陶诗,实邵影耳。(其一)
戛玉敲金,非以其工也。镕凡铸圣,非以其才也。苟
壅其血脉,臂不能使腕,腕不能使指。况身外物乎。苟
达其性情,龙可豢,虎可驯,况诗句乎。虽然,龙虎特易
伏耳。不善用诗句,则诗句之怒,殆有甚于龙虎者矣。
(其二)
邵非不知自律也,集陶者忘其自也。邵非不知
仍陶也,为律者,忘其陶也。忘自陶亦自矣,忘陶自亦
陶矣。天下有不忘而能用者乎。手忘故持,足忘故履,
目忘故视,口忘故语。庄子云,鱼相忘于江湖,庶几近
之。夫忘其用,乃为大忘。亦忘其忘,乃为大用。邵君其
当进于此乎。
** 题铁心桥册
大佛顶经明众生色阴,不过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夫
妄想谓之坚固。则非坚固明矣。是以山可移也,海可
竭也,金石可令流也,世界可坏空也,乃至虚空可消
陨也。何有于区区一桥者乎。桥有铁心,犹人肉团耳。
铁尚可盗,则肉团可易夺,益不难矣。肉团一期质碍,
尚不难易夺,则缘影之乍生乍灭者,尤不难矣。是故
缘影非唯不是真心,亦复不是妄想也。夫妄想者,无
体无相,无方无所,而遍为五阴作本者也。是以虽甚
不真,亦甚难夺也。众生无始以来,用此妄想,牢不可
夺,唯佛能不夺而夺。所谓令其妄想作佛,妄想念佛,
唯以不可夺之妄想,即令还念不可夺之本性,此所
以为究竟坚固首楞严王三昧也。傥舍妄想,别觅真
心念佛,何处更有真心可得。傥以不念为真,则又堕
题跋一¶ 第 378a 页
在空散消沈,及枯槁妄想窠臼中矣。故曰,断除妄想
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也。若以妄想心,炽然念佛,
是谓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 题之庵冻云图
经明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夫心既举体为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矣,更唤何者为心,又唤何者非
心。故心也者,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者也。然唯变所
适,而终不可变也。宣圣有得乎此,知此心性,不唯不
可目为器,亦复不可目为道,但云智及之,仁能守之
而已,知之,好之,乐之而已,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
求之而巳。学而时习之。学之,问之,思之,辩之,行之而
已。涉江居士目其庵曰之庵。问庐山静主湛公曰,如
何是之庵景。公曰,纳曩住仰天坪,云冻于山腰,雨霈
于山足,日朗于山顶。其之之变态乎,涉江喜,遂图之。
予曰,吾人介尔一念,顿具十界,百界,千如,理具事造,
无馀无欠,炳然齐现,而无事安排也。如一念,一切诸
念亦如是。如心法,一切色法亦如是。如实法,一切假
名亦如是。是谓之庵,之冻,之云,之笔,之墨,之纸,之腕,
之主,之客,之缁,之素,之能,之所,一一无非之之全体
大用也,五眼不能尽观也,五耳不能尽听也。无之而
非庵,无庵而非之也。湛公,涉江各各大笑,而以之图,
归于念之,佛之子若。
** 恒正上座受持朱元介所书经跋
世之宰官,略有五类。一乘大愿轮,上弘下度。此已悟
无住生心之旨,能普门示现,恒以八大人觉,自觉觉
他者也。二已有省发,未断习染。一念之误,偶堕洪福,
仍能不忘本因,在欲思脱。山谷东坡是也。三夙向三
宝,植福根深,今享宰官,虽未顿悟心源,而极力弘护。
陆五台是也。四宿为苦行僧,道眼未明,尘心未断,见
荣贵境,深生欣慕。虽乘苦行善根,遂获如愿,而纵恣
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也。若以妄想心,炽然念佛,
是谓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 题之庵冻云图
经明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夫心既举体为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矣,更唤何者为心,又唤何者非
心。故心也者,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者也。然唯变所
适,而终不可变也。宣圣有得乎此,知此心性,不唯不
可目为器,亦复不可目为道,但云智及之,仁能守之
而已,知之,好之,乐之而已,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
求之而巳。学而时习之。学之,问之,思之,辩之,行之而
已。涉江居士目其庵曰之庵。问庐山静主湛公曰,如
何是之庵景。公曰,纳曩住仰天坪,云冻于山腰,雨霈
于山足,日朗于山顶。其之之变态乎,涉江喜,遂图之。
予曰,吾人介尔一念,顿具十界,百界,千如,理具事造,
无馀无欠,炳然齐现,而无事安排也。如一念,一切诸
念亦如是。如心法,一切色法亦如是。如实法,一切假
名亦如是。是谓之庵,之冻,之云,之笔,之墨,之纸,之腕,
之主,之客,之缁,之素,之能,之所,一一无非之之全体
大用也,五眼不能尽观也,五耳不能尽听也。无之而
非庵,无庵而非之也。湛公,涉江各各大笑,而以之图,
归于念之,佛之子若。
** 恒正上座受持朱元介所书经跋
世之宰官,略有五类。一乘大愿轮,上弘下度。此已悟
无住生心之旨,能普门示现,恒以八大人觉,自觉觉
他者也。二已有省发,未断习染。一念之误,偶堕洪福,
仍能不忘本因,在欲思脱。山谷东坡是也。三夙向三
宝,植福根深,今享宰官,虽未顿悟心源,而极力弘护。
陆五台是也。四宿为苦行僧,道眼未明,尘心未断,见
荣贵境,深生欣慕。虽乘苦行善根,遂获如愿,而纵恣
题跋一¶ 第 378b 页
五欲,不能自拔,则朱元介是也。五本不信三宝,因信
福善,获宰官身,往往自高自大,不知皈依奉持戒品。
其仍行世善者,复受修罗鬼神杂报。若恣行诸恶者,
永堕三涂而已。大集会一切菩萨,向世尊痛哭流涕,
发大誓愿,未證无生法忍已前,恳佛加护,宁堕地狱,
不为王臣宰官。盖深见富贵过患,堕落十不啻九,升
进百无其一故也。嗟乎,富贵浮云耳,何能陷人。朱元
介之陷溺,不在为状元时,在为匡山老僧时矣。然陷
溺中,犹能书此法宝,所称食少金刚,毕竟不消者,非
邪。此经谓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又谓佛法即非
佛法,是名佛法。元介能知此义,将错就错,就路还家。
富贵陷溺之涂,何异普门示现之像。惜元介往矣,予
为跋所书经,聊作未来得度因缘。所愿后之阅是经,
见是跋者,未为宰官,勿欣其荣,蹈其覆辙,已为宰官,
急用此为殷鉴,早图就路还家可也。恒正上座,日持
此经,兼念阿弥陀佛,专求净土,岂有误堕之惧。恒公
不堕元介覆辙,元介必随恒公登乐土矣。予损己利
人,未阶一心不乱,独宰官窠臼,勘破已久。将来必与
恒公元介共晤言于珍池宝地。记取今日此语,共印
之世尊大士,何如何如。
** 题乐愚尊宿付嘱朱本莲十八高贤卷
出家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念佛又极圆顿事,
非寻常禅教律师所能也。远公髫年,文名藉藉。出家
后结社东林,天子不能屈其节,真万古高蹈。无怪乎
十八高贤,同心宗仰。而陶谢名士,仅曳裾门外也。后
世释氏之学渐衰,禅讲律师,无不仰一二宰官,售知
人世。呜呼,以视远公何如哉。己巳秋,曾晤乐愚尊宿。
观其棱棱骨气,犹有先辈风。较近时龌龊寒酸,及趋
炎附势者,胜百千倍矣。公有志中兴莲社,从匡山携
得此卷,不付缁门徒辈,独付朱居士本莲。或深见缁
福善,获宰官身,往往自高自大,不知皈依奉持戒品。
其仍行世善者,复受修罗鬼神杂报。若恣行诸恶者,
永堕三涂而已。大集会一切菩萨,向世尊痛哭流涕,
发大誓愿,未證无生法忍已前,恳佛加护,宁堕地狱,
不为王臣宰官。盖深见富贵过患,堕落十不啻九,升
进百无其一故也。嗟乎,富贵浮云耳,何能陷人。朱元
介之陷溺,不在为状元时,在为匡山老僧时矣。然陷
溺中,犹能书此法宝,所称食少金刚,毕竟不消者,非
邪。此经谓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又谓佛法即非
佛法,是名佛法。元介能知此义,将错就错,就路还家。
富贵陷溺之涂,何异普门示现之像。惜元介往矣,予
为跋所书经,聊作未来得度因缘。所愿后之阅是经,
见是跋者,未为宰官,勿欣其荣,蹈其覆辙,已为宰官,
急用此为殷鉴,早图就路还家可也。恒正上座,日持
此经,兼念阿弥陀佛,专求净土,岂有误堕之惧。恒公
不堕元介覆辙,元介必随恒公登乐土矣。予损己利
人,未阶一心不乱,独宰官窠臼,勘破已久。将来必与
恒公元介共晤言于珍池宝地。记取今日此语,共印
之世尊大士,何如何如。
** 题乐愚尊宿付嘱朱本莲十八高贤卷
出家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念佛又极圆顿事,
非寻常禅教律师所能也。远公髫年,文名藉藉。出家
后结社东林,天子不能屈其节,真万古高蹈。无怪乎
十八高贤,同心宗仰。而陶谢名士,仅曳裾门外也。后
世释氏之学渐衰,禅讲律师,无不仰一二宰官,售知
人世。呜呼,以视远公何如哉。己巳秋,曾晤乐愚尊宿。
观其棱棱骨气,犹有先辈风。较近时龌龊寒酸,及趋
炎附势者,胜百千倍矣。公有志中兴莲社,从匡山携
得此卷,不付缁门徒辈,独付朱居士本莲。或深见缁
题跋一¶ 第 378c 页
门无可付嘱,而居士素有出尘志。又二子皆先薙发,
三人中有一人焉,能脱时流恶习,复振远祖家风者
乎。
** 余一素居士楷书华严大典跋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直显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也。
心性体无对待,故大。相无欠缺,故方。用无边涯,故广。
心性本无不觉,曰佛。本无不含,曰华。本无不显,曰严。
众生迷此,枉受轮回。如以大千经卷,闭微尘中。诸佛
菩萨悟此,得大解脱,如剖微尘,受用大千经卷。是以
正觉初成,海印炳现。十会不离刹那,一处顿周刹海。
重重无尽,似帝网明珠。法法互融,若秦镜涉影。随举
一字,悉具六相十玄。苟悟片言,必彻千如百界。圆融
行布,分之而愈合。事理性修,混之而愈著。吞教海之
万流,混同一味。派禅源之涓滴,广注百川。故龙树始
谓利根,自许超佛。既睹龙藏,不觉丧吾。况末世之諓
諓者邪。迩年周籍湮埋,诸侯僭窃,甚至陪臣执命,全
未闻礼乐影响。窃为大言欺世曰,善财五十三参,正
眼看来,未免刺首入胶盆。超脱汉子,那得有如许落
索。噫,此野夫吃脱粟饭,笑傲王公,宁止夜郎王而已。
一素既能庄严此现前一念,华严性海,岂有不直下
承当,又岂有得少为足哉。
** 西有寱馀自跋
戌子幻寓叶园。名漫藁。为西有寱馀,盖虽念念思归
乐土,而利人之梦仍未忘也。己丑秋。归卧灵峰。庚寅
冬辛卯夏,复鼓唇祖堂长干两地。逮壬辰秋,波旬效
力,助破梦中利人之想。萍漂吴水,楩泛吴波,寱语从
此息矣。此后如孤云野鸟,虽同在无明长夜中,别是
一番幻梦。纵有啼笑,不容复续此编。
** 较定宗镜录跋四则
圣贤示现出世,觉悟群迷,不得巳而有言。言此无言
三人中有一人焉,能脱时流恶习,复振远祖家风者
乎。
** 余一素居士楷书华严大典跋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直显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也。
心性体无对待,故大。相无欠缺,故方。用无边涯,故广。
心性本无不觉,曰佛。本无不含,曰华。本无不显,曰严。
众生迷此,枉受轮回。如以大千经卷,闭微尘中。诸佛
菩萨悟此,得大解脱,如剖微尘,受用大千经卷。是以
正觉初成,海印炳现。十会不离刹那,一处顿周刹海。
重重无尽,似帝网明珠。法法互融,若秦镜涉影。随举
一字,悉具六相十玄。苟悟片言,必彻千如百界。圆融
行布,分之而愈合。事理性修,混之而愈著。吞教海之
万流,混同一味。派禅源之涓滴,广注百川。故龙树始
谓利根,自许超佛。既睹龙藏,不觉丧吾。况末世之諓
諓者邪。迩年周籍湮埋,诸侯僭窃,甚至陪臣执命,全
未闻礼乐影响。窃为大言欺世曰,善财五十三参,正
眼看来,未免刺首入胶盆。超脱汉子,那得有如许落
索。噫,此野夫吃脱粟饭,笑傲王公,宁止夜郎王而已。
一素既能庄严此现前一念,华严性海,岂有不直下
承当,又岂有得少为足哉。
** 西有寱馀自跋
戌子幻寓叶园。名漫藁。为西有寱馀,盖虽念念思归
乐土,而利人之梦仍未忘也。己丑秋。归卧灵峰。庚寅
冬辛卯夏,复鼓唇祖堂长干两地。逮壬辰秋,波旬效
力,助破梦中利人之想。萍漂吴水,楩泛吴波,寱语从
此息矣。此后如孤云野鸟,虽同在无明长夜中,别是
一番幻梦。纵有啼笑,不容复续此编。
** 较定宗镜录跋四则
圣贤示现出世,觉悟群迷,不得巳而有言。言此无言
题跋一¶ 第 379a 页
之旨,即文字非文字,不离文字而说解脱,岂非实相,
观照,文字三般若,本非一异并别可思议哉。永明大
师,相传为弥陀化身,得法于韶国师,乃法眼嫡孙。宗
眼圆明,梵行清白。睹末运宗教分张之失,爰集三宗
义学沙门于宗镜堂,广辨台贤性相旨趣,而衡以心
宗,辑为宗镜录百卷,不异孔子之集大成也。未百年
法涌诸公,擅加增益,于是支离杂说,刺人眼目。致袁
中郎辈,反疑永明道眼未彻,亦可悲矣。予生也晚,不
遇先辈宗匠,但留心己躬下事,已三十馀年。又时寻
了义至教,颇窥一线。阅此录已经三遍,窃有未安。知
过在法涌,决不在永明也。癸巳新秋,删其芜秽,存厥
珍宝。卷仍有百,问荅仍有三百四十馀段,一一标其
起尽。庶几后贤览者,不致望洋之叹,泣岐之苦矣夫。
(其一)
西土诸祖,宗说兼通,故能续佛慧命,普利人天。
此土如北齐南岳智者杜顺,未尝不以禅关为本。达
磨六祖,五宗诸老,未尝不以圣教为印。断未有师心
自是可名禅,算沙数宝可名教者也。降至唐末五季,
禅教相非,性相角立,台贤互讪,甘露反成毒药矣。永
明大师于是乎惧,爰成宗镜百卷,以诏后人。虽被法
涌杂糅,然具眼者观之,金沙可立辨也。如百两真金,
投以十两鋀石,顿失光彩。一斛白粲,投以数升稗谷,
遂觉芜秽。苟去其鋀稗,金之光彩如故,米之精粹不
改也。嗟嗟,后贤未获差别法眼,慎勿于先圣著作,妄
事增益也哉。予手点此录,于今四遍。每寻讨必有新
益,实是观心之助,断不可作世閒文字道理会也。虽
然,愁人莫向无愁说,说向无愁总不知。俟之子期而
已。(其二)
古人云,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
魔说。盖至言也。自禅教分门,佛冤魔说遍海内,非古
佛现身,实未易救。细读宗镜问荅引證,谓非释迦末
法第一功臣可乎。然唯彻悟无言之宗,乃能曲示有
观照,文字三般若,本非一异并别可思议哉。永明大
师,相传为弥陀化身,得法于韶国师,乃法眼嫡孙。宗
眼圆明,梵行清白。睹末运宗教分张之失,爰集三宗
义学沙门于宗镜堂,广辨台贤性相旨趣,而衡以心
宗,辑为宗镜录百卷,不异孔子之集大成也。未百年
法涌诸公,擅加增益,于是支离杂说,刺人眼目。致袁
中郎辈,反疑永明道眼未彻,亦可悲矣。予生也晚,不
遇先辈宗匠,但留心己躬下事,已三十馀年。又时寻
了义至教,颇窥一线。阅此录已经三遍,窃有未安。知
过在法涌,决不在永明也。癸巳新秋,删其芜秽,存厥
珍宝。卷仍有百,问荅仍有三百四十馀段,一一标其
起尽。庶几后贤览者,不致望洋之叹,泣岐之苦矣夫。
(其一)
西土诸祖,宗说兼通,故能续佛慧命,普利人天。
此土如北齐南岳智者杜顺,未尝不以禅关为本。达
磨六祖,五宗诸老,未尝不以圣教为印。断未有师心
自是可名禅,算沙数宝可名教者也。降至唐末五季,
禅教相非,性相角立,台贤互讪,甘露反成毒药矣。永
明大师于是乎惧,爰成宗镜百卷,以诏后人。虽被法
涌杂糅,然具眼者观之,金沙可立辨也。如百两真金,
投以十两鋀石,顿失光彩。一斛白粲,投以数升稗谷,
遂觉芜秽。苟去其鋀稗,金之光彩如故,米之精粹不
改也。嗟嗟,后贤未获差别法眼,慎勿于先圣著作,妄
事增益也哉。予手点此录,于今四遍。每寻讨必有新
益,实是观心之助,断不可作世閒文字道理会也。虽
然,愁人莫向无愁说,说向无愁总不知。俟之子期而
已。(其二)
古人云,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
魔说。盖至言也。自禅教分门,佛冤魔说遍海内,非古
佛现身,实未易救。细读宗镜问荅引證,谓非释迦末
法第一功臣可乎。然唯彻悟无言之宗,乃能曲示有
题跋一¶ 第 379b 页
言之教。今人须藉其言,以契无言,始不死于言下。傥
直以是为宗,而不知离指得月,纵解悟了了,仍是三
世佛冤耳。昔宋太祖欲伐江南,后主遣一辩士谒见
曰,江南事陛下如事父,奈何以父伐子。太祖曰,父子
异居可乎。辩士愕然,无以为对。噫,读宗镜不悟心,吾
恐遇阎老时,其为愕然者多矣。然设使弃而不读,又
何异因噎废饭也。(其三)
教下人不肯坐禅,与坐禅人
不肯学教,虽其师匠之过,亦由人未发真正大菩提
心也。夫大菩提心,未有不知痛为生死大事者也。果
为生死大事,安肯以文义相对,以暗證自守乎。如欲
至长安,口必诹道,足必不停。诹而不走,终不能到。走
而不诹,必遭岐曲。今之封文义者,何异诹弗走,守暗
證者,何异走弗诹邪。呜呼,以是求出生死,成无上道,
难矣。宗镜一录,既示厥道,复加痛策,可谓彻底慈悲。
设复借之以资谈柄,是犹据榻看皇舆考及长安志,
广向村侬誇说途中都中诸事,非不可惑动愚夫。吾
恐一遇曾到长安之人,必不胜懡㦬者矣。
** 裂网疏自跋
起信论者,佛祖传心之正印,法性法相之总持也。如
来以大乘阿毗昙付弥勒,摩诃般若付文殊。般若破
执有而显妙有,毗昙破恶空而显真空。一音所宣,曾
无异旨。佛灭五百年后,异见滋生。马鸣大士,应佛悬
记,重兴正法。始则示为计我外道,后乃广显二空妙
宗,作无我大师子吼,破凡外二乘偏执,宗百洛叉大
乘经典,造略论,申畅一心二门。即生灭而显真如,收
般若真空不空之妙旨。即真如而辩生灭,阐毗昙幻
有不有之玄诠。厥后龙树依般若而造中论,还以空
义成一切法。护法依毗昙而解唯识,还以幻有显二
种空。故知马鸣龙树护法三大菩萨,同契佛心,无稍
乖异。奈何依文解义,泥名相而昧旨归,伐异党同,竖
直以是为宗,而不知离指得月,纵解悟了了,仍是三
世佛冤耳。昔宋太祖欲伐江南,后主遣一辩士谒见
曰,江南事陛下如事父,奈何以父伐子。太祖曰,父子
异居可乎。辩士愕然,无以为对。噫,读宗镜不悟心,吾
恐遇阎老时,其为愕然者多矣。然设使弃而不读,又
何异因噎废饭也。(其三)
教下人不肯坐禅,与坐禅人
不肯学教,虽其师匠之过,亦由人未发真正大菩提
心也。夫大菩提心,未有不知痛为生死大事者也。果
为生死大事,安肯以文义相对,以暗證自守乎。如欲
至长安,口必诹道,足必不停。诹而不走,终不能到。走
而不诹,必遭岐曲。今之封文义者,何异诹弗走,守暗
證者,何异走弗诹邪。呜呼,以是求出生死,成无上道,
难矣。宗镜一录,既示厥道,复加痛策,可谓彻底慈悲。
设复借之以资谈柄,是犹据榻看皇舆考及长安志,
广向村侬誇说途中都中诸事,非不可惑动愚夫。吾
恐一遇曾到长安之人,必不胜懡㦬者矣。
** 裂网疏自跋
起信论者,佛祖传心之正印,法性法相之总持也。如
来以大乘阿毗昙付弥勒,摩诃般若付文殊。般若破
执有而显妙有,毗昙破恶空而显真空。一音所宣,曾
无异旨。佛灭五百年后,异见滋生。马鸣大士,应佛悬
记,重兴正法。始则示为计我外道,后乃广显二空妙
宗,作无我大师子吼,破凡外二乘偏执,宗百洛叉大
乘经典,造略论,申畅一心二门。即生灭而显真如,收
般若真空不空之妙旨。即真如而辩生灭,阐毗昙幻
有不有之玄诠。厥后龙树依般若而造中论,还以空
义成一切法。护法依毗昙而解唯识,还以幻有显二
种空。故知马鸣龙树护法三大菩萨,同契佛心,无稍
乖异。奈何依文解义,泥名相而昧旨归,伐异党同,竖
题跋一¶ 第 379c 页
门庭而坚斗诤,谬谈圣旨,错解真乘,千百年来竟同
长夜。哀哉末叶,诚可痛心。旭业障深缠,未登正位,夙
因微善,游刃圆宗。客岁尽散学人,志图修證。今春入
新安,寓歙浦回龙,窃解兹论,凡十一日草疏成。是役
也,上藉诸佛菩萨马鸣大师加被力,略无疑滞。又赖
允持循法主外护,无他缘。至于性相关头,种种问辩,
则戒子坚密时公之启予者多矣。
** 吴大年居士书法华经跋
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非不能到也,于无人
中,妄计有人,所以终日行而不自觉也。苟达一切法
无我人众生寿者,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则微尘刹土,
十世古今,总是一部妙经。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又何能到不能到之可分
别哉。灵山会上,深叹一念信解,及受持书写功德,非
虚话也。大年居士,书妙典至三部。孙粲如珍藏供养。
藕益道人展阅随喜。到邪,未到邪,勿措思议可也。
** 书吴孟开居士泊岸卷后
分段为此岸,则有馀无馀二种涅槃为彼岸。变易为
此岸,则无住大般涅槃为彼岸。夫唯无住,则无所不
住。亦唯无所不住,方成无住。故曰,不彼岸,不此岸,不
中流而度众生。又曰,在天同天,在人同人。审如是,何
往非岸,何岸不可泊哉。是故不必问所泊何岸,第问
能泊何法耳。以爱见泊,所泊无非生死岸也。以空观
泊,所泊无非二乘岸也。以六度万行泊,所泊无非菩
萨岸也。以甚深般若泊,所泊无非实相法界岸也。孟
开之筑泊岸轩也,盖孝思也。有世閒孝,未离爱见也。
有出世閒孝,空观幻度相应者也。有出世閒上上孝,
甚深般若是也。孟开斋戒已久,非甘为世孝者。由出
世孝,遵出世上上孝,则是轩也,其般若舟乎。愿居士
乘是舟,以佛度为桂棹,以佛行为兰桨,以诸佛洪名
长夜。哀哉末叶,诚可痛心。旭业障深缠,未登正位,夙
因微善,游刃圆宗。客岁尽散学人,志图修證。今春入
新安,寓歙浦回龙,窃解兹论,凡十一日草疏成。是役
也,上藉诸佛菩萨马鸣大师加被力,略无疑滞。又赖
允持循法主外护,无他缘。至于性相关头,种种问辩,
则戒子坚密时公之启予者多矣。
** 吴大年居士书法华经跋
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非不能到也,于无人
中,妄计有人,所以终日行而不自觉也。苟达一切法
无我人众生寿者,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则微尘刹土,
十世古今,总是一部妙经。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又何能到不能到之可分
别哉。灵山会上,深叹一念信解,及受持书写功德,非
虚话也。大年居士,书妙典至三部。孙粲如珍藏供养。
藕益道人展阅随喜。到邪,未到邪,勿措思议可也。
** 书吴孟开居士泊岸卷后
分段为此岸,则有馀无馀二种涅槃为彼岸。变易为
此岸,则无住大般涅槃为彼岸。夫唯无住,则无所不
住。亦唯无所不住,方成无住。故曰,不彼岸,不此岸,不
中流而度众生。又曰,在天同天,在人同人。审如是,何
往非岸,何岸不可泊哉。是故不必问所泊何岸,第问
能泊何法耳。以爱见泊,所泊无非生死岸也。以空观
泊,所泊无非二乘岸也。以六度万行泊,所泊无非菩
萨岸也。以甚深般若泊,所泊无非实相法界岸也。孟
开之筑泊岸轩也,盖孝思也。有世閒孝,未离爱见也。
有出世閒孝,空观幻度相应者也。有出世閒上上孝,
甚深般若是也。孟开斋戒已久,非甘为世孝者。由出
世孝,遵出世上上孝,则是轩也,其般若舟乎。愿居士
乘是舟,以佛度为桂棹,以佛行为兰桨,以诸佛洪名
题跋一¶ 第 380a 页
为高帆,以往生诸佛净土弘愿为迅风,则必与尊人
同泊华池珍岸,然后尽十方世界,无非乐土矣。
** 书知足歌后
木必具火,遇缘乃发。心具般若,亦复如是。老病死生,
皆发般若之胜缘也。愚夫习气重,善根薄,如湿木不
能发火。唯往昔久种善根,生平惑业轻眇者。虽不见
其勤修,而千年暗室,一灯顿破。读济翁知足歌,信矣。
子孟开,笃信三宝。孙真信,幼而茹素,般若心灯,正未
有艾也。锡类之义,孝慈皆然。吾深为之助喜。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二
同泊华池珍岸,然后尽十方世界,无非乐土矣。
** 书知足歌后
木必具火,遇缘乃发。心具般若,亦复如是。老病死生,
皆发般若之胜缘也。愚夫习气重,善根薄,如湿木不
能发火。唯往昔久种善根,生平惑业轻眇者。虽不见
其勤修,而千年暗室,一灯顿破。读济翁知足歌,信矣。
子孟开,笃信三宝。孙真信,幼而茹素,般若心灯,正未
有艾也。锡类之义,孝慈皆然。吾深为之助喜。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二
题跋一¶ 第 380b 页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三
* 疏一
** 化持灭定业真言一世界数庄严地藏圣像疏
释迦佛谓定业不可救,所以寒造罪之心。地藏菩萨
说灭定业真言,所以慰穷途之客。旭少习东鲁,每谤
西乾。承观音大士感触摄受,后闻地藏本愿尊经,始
发大心,誓空九界。今得与僧伦染神乘戒,皆慈愿冥
加,不可诬也。爰念娑婆毙恶,惑业苦三,如恶叉聚。无
上醍醐,悉成毒药。持律者唯事衣钵,作犯止持,茫无
所晓。习教者唯事口耳,禅那理观瞀无所得。参宗者
流入机境,播弄精魂,心佛真源,毫无亲證。净土一门,
稍切时机,亦苦多成退托,未合不思议大乘。良由业
重障深,浊智流转,虽有圣者,末如何也。唯地藏慈尊
悲深愿重,专悯刚强,尚能转我当年殷厚邪心,使得
正信出家,岂难转大地众生无知过犯,使归真际乎。
故于三宝前发心,欲造万佛铜殿,中供大士,永镇九
华。爰受一食法,结百日坛,持灭定业真言五百万。又
化大心缁素,或持十万,或百千万,共成十万万,表三
千大千世界数,以其总数,供大士像中,作尽未来广
化十方左劵云。
** 造毗卢佛像疏
世人侈谈无相理,不达实相印,谬以豁达空为清净
法身。谁知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托事表法,华藏
玄门。此所以末法时,以造佛形像为第一功德也。庄
严土木,即庄严法身。十身相海,全在一微尘里。是故
一尘之施,可以入如来无尽相好光明。而一瞻一礼,
可以證如来无边功德海藏。某开士既欲塑毗卢像,
但作如是观,不患助缘无人。诸上善,设欲悟如是理,
但种此缘因,不患正因不显。此缘若就,此观若成,方
信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沙界,炽然说法,无有閒歇也。
* 疏一
** 化持灭定业真言一世界数庄严地藏圣像疏
释迦佛谓定业不可救,所以寒造罪之心。地藏菩萨
说灭定业真言,所以慰穷途之客。旭少习东鲁,每谤
西乾。承观音大士感触摄受,后闻地藏本愿尊经,始
发大心,誓空九界。今得与僧伦染神乘戒,皆慈愿冥
加,不可诬也。爰念娑婆毙恶,惑业苦三,如恶叉聚。无
上醍醐,悉成毒药。持律者唯事衣钵,作犯止持,茫无
所晓。习教者唯事口耳,禅那理观瞀无所得。参宗者
流入机境,播弄精魂,心佛真源,毫无亲證。净土一门,
稍切时机,亦苦多成退托,未合不思议大乘。良由业
重障深,浊智流转,虽有圣者,末如何也。唯地藏慈尊
悲深愿重,专悯刚强,尚能转我当年殷厚邪心,使得
正信出家,岂难转大地众生无知过犯,使归真际乎。
故于三宝前发心,欲造万佛铜殿,中供大士,永镇九
华。爰受一食法,结百日坛,持灭定业真言五百万。又
化大心缁素,或持十万,或百千万,共成十万万,表三
千大千世界数,以其总数,供大士像中,作尽未来广
化十方左劵云。
** 造毗卢佛像疏
世人侈谈无相理,不达实相印,谬以豁达空为清净
法身。谁知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托事表法,华藏
玄门。此所以末法时,以造佛形像为第一功德也。庄
严土木,即庄严法身。十身相海,全在一微尘里。是故
一尘之施,可以入如来无尽相好光明。而一瞻一礼,
可以證如来无边功德海藏。某开士既欲塑毗卢像,
但作如是观,不患助缘无人。诸上善,设欲悟如是理,
但种此缘因,不患正因不显。此缘若就,此观若成,方
信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沙界,炽然说法,无有閒歇也。
题跋一¶ 第 380c 页
** 写书本大藏疏
爰自法流东土,绵延千五百馀年。三藏所摄,几七千
轴。巍巍乎雪山王,众药皆备。浩浩乎大海水,众宝悉
充。健步者不能跻其巅,善游者不能测其量。又奚怪
仰视而足心酸涩,望洋而惊怖无极者哉。然普贤行
愿品云,书写经卷,积如须弥。夫过量事,唯过量人能
办耳。说者曰,佛法无多子,何用此一落索为。咄,无离
文字说解脱也。果荐无多子佛法,一大藏亦岂属多
否。即令不识一丁,正自落索不少。当知多少有无,俱
是虚妄分别。尝慨习教者,置向上于罔闻。坐禅者拨
佛法为外物。何异疗饥画饼,之楚北辕邪。龙居月心
开士,于此事已信得及。自谓根性驽劣,机缘未偶,乃
以持戒为要行,净土为指归,并欲悉书一大藏教为
助缘。此真今时不思议事也。学禅不毁戒,是今第一
不思议。又不非净土,是今第二不思议。又不埽教,是
今第三不思议。又大藏阅者罕竟,何况能书。是尤古
今大不思议也。如是发心,已入过量人数。当见一锱
一铢,庄严法海,即檀度而为般若。是名不思议檀。一
点一画,悟入真源,即书写而为修證,是名不思议书。
如是若檀若书,本因果报,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
余以数量人,言此过量事,亦复不可思议也。
** 剌血书华严经疏
予读华严,至善财见普贤一毛孔中,悉有微尘数佛
刹,海会围绕,游历经微尘劫,终无有尽。抑何身相之
不思议也。及普贤自述愿王,则云,剥皮为纸,刺血为
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经卷,积如须弥。故知非
殊胜大行,无以严毗卢法界。非一乘妙法,无以圆广
大愿王。苟于一乘妙法,深心信解,依解起行,当知华
藏庄严,岂唯在普贤一毛孔中明见,亦即于吾人介
尔心内荐取。此月心开士所以矢志刺血书写也。八
题跋一¶ 第 381a 页
十一卷,可八月奏成。于中若纸笔、若香、若庄严成就、
若饮食供馔,须十三金。表此世界,适当第十三重也。
每金作十缘,表十界也。每缘作十分,表十愿也。一一
愿,咸摄十界。一一界,总周刹海。俾施者受者,互融于
帝网光明。而若法若财,交映于杂华璎珞。
** 永庆寺平治道涂疏
持地菩萨平地待佛。佛摩顶谓之曰,善男子,当平心
地,则世界自平。此为事度人,示唯心法门,令因事入
理也。唯兹事理二涂,混不类,分不开。以平地之法平
心,一切唯心。以平心之法平地,一切唯地。唯心虽妙,
犹待于粗。唯地之妙,始称绝待。且如永庆山前一条
大路,本来坦坦,何须更平。然高下之见未忘,斯平治
之功可效。功虽有作,行实无为。行积于无量劫波,心
开于一言摩顶。因该果彻,唯是一乘。傥离地谈心,心
复乌有。画空作绘,非圆顿乘。是役也,一砖一砾,同證
究竟寂光。一两一铢,悉入首楞三昧。
** 灵岩寺请藏经疏
一切如来,从无言说道,方便说法。一切菩萨,从语言
三昧悟入无言,言说性空,是真解脱。若离文求理,即
暗證痴禅,非正法眼藏也。予本弃儒学佛,亦妄谓单
传之道,实出教外,一味作蒲团活计。一切经论置诸
高阁。后见真寂、博山等耆宿,反照古今得失,方知末
世禅病,正坐无知无解,非关多学多闻。与唐宋学人
厥證相反。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善知识语,诚不我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儒宗实语,亦于此益信。乃发心遍阅大藏,备采众药,
自疗疗他。适欲先注梵网,提律学纲宗,以阄问佛,定
安居处。乃九阄中。独得灵峰山灵岩寺之百福院。拟
于此一年注经,仍向他方,完阅藏初心。有六具周沙
弥,捐资若干,倡请大藏,留予久住。雪航法主,为集众
若饮食供馔,须十三金。表此世界,适当第十三重也。
每金作十缘,表十界也。每缘作十分,表十愿也。一一
愿,咸摄十界。一一界,总周刹海。俾施者受者,互融于
帝网光明。而若法若财,交映于杂华璎珞。
** 永庆寺平治道涂疏
持地菩萨平地待佛。佛摩顶谓之曰,善男子,当平心
地,则世界自平。此为事度人,示唯心法门,令因事入
理也。唯兹事理二涂,混不类,分不开。以平地之法平
心,一切唯心。以平心之法平地,一切唯地。唯心虽妙,
犹待于粗。唯地之妙,始称绝待。且如永庆山前一条
大路,本来坦坦,何须更平。然高下之见未忘,斯平治
之功可效。功虽有作,行实无为。行积于无量劫波,心
开于一言摩顶。因该果彻,唯是一乘。傥离地谈心,心
复乌有。画空作绘,非圆顿乘。是役也,一砖一砾,同證
究竟寂光。一两一铢,悉入首楞三昧。
** 灵岩寺请藏经疏
一切如来,从无言说道,方便说法。一切菩萨,从语言
三昧悟入无言,言说性空,是真解脱。若离文求理,即
暗證痴禅,非正法眼藏也。予本弃儒学佛,亦妄谓单
传之道,实出教外,一味作蒲团活计。一切经论置诸
高阁。后见真寂、博山等耆宿,反照古今得失,方知末
世禅病,正坐无知无解,非关多学多闻。与唐宋学人
厥證相反。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善知识语,诚不我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儒宗实语,亦于此益信。乃发心遍阅大藏,备采众药,
自疗疗他。适欲先注梵网,提律学纲宗,以阄问佛,定
安居处。乃九阄中。独得灵峰山灵岩寺之百福院。拟
于此一年注经,仍向他方,完阅藏初心。有六具周沙
弥,捐资若干,倡请大藏,留予久住。雪航法主,为集众
题跋一¶ 第 381b 页
缘,令此无佛法地,忽作六种震动,冤与魔而并遣,罔
与殆而双袪,佛印儒宗,交芦倚树。信心缁素,谁不为
之助喜也。
** 化念阿弥陀佛同生净土疏
自唯心本性之理不明,学道者率尚玄理而薄事相,
甚至认断空为寂光,疑西方为非实,相与判作权乘,
视同乌有。于是不可思议功德,终成难信之法,长溺
迷津,可胜痛哉。不知事理一致,生佛同源。八万四千
相好光明,显然在十万亿方,即灼然居一真心内。心
既竖穷横遍,土亦竖穷横遍,佛亦竖穷横遍。既不信
佛土之实,又宁知心性非虚。若真悟心性本源,则了
达十界染净,咸由一心。心染故六趣升沈,娑婆之恶
境宛然。心净故一道清宁,极乐之庄严法尔。奈何于
娑婆则见其有,于极乐则惑其无。又高称圆顿,哆谈
无碍,以忻厌是迂涂,取舍为两橛。然果悟圆宗,忻厌
何尝不圆,果證无碍,取舍亦岂有碍。必欲离净土而
谈唯心,舍弥陀而言本性,横隔自他,割裂事理,如实
料简,仅成恶取空见。岂若炽然存念,决定求生,了则
念即无念,生即无生。不了亦无念之念,无生之生。以
诸佛心内众生,念众生心内诸佛,不问智愚,咸归觉
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是本觉,念
是始觉。始本相合,当下究竟,能所历然,能所性绝,至
圆至顿,真实无碍,超越一切法门,名为三昧中王。此
六方调御,所以极力称扬,历代祖师,所以尽心修劝
也。胜超大德,矢修净业,欲使大千众生,各各承当此
事,爰立大册,广劝缁素。或自念,或转请,或以口赞,或
别册襄,自念则念念吻合佛性,化人则人人顿会菩
提,用心善且广矣。特序之,为同有佛性者告。
** 象岩禅人化斋十万八千僧疏
人但知佛法重,不知僧之重也。但知僧以佛法重,不
与殆而双袪,佛印儒宗,交芦倚树。信心缁素,谁不为
之助喜也。
** 化念阿弥陀佛同生净土疏
自唯心本性之理不明,学道者率尚玄理而薄事相,
甚至认断空为寂光,疑西方为非实,相与判作权乘,
视同乌有。于是不可思议功德,终成难信之法,长溺
迷津,可胜痛哉。不知事理一致,生佛同源。八万四千
相好光明,显然在十万亿方,即灼然居一真心内。心
既竖穷横遍,土亦竖穷横遍,佛亦竖穷横遍。既不信
佛土之实,又宁知心性非虚。若真悟心性本源,则了
达十界染净,咸由一心。心染故六趣升沈,娑婆之恶
境宛然。心净故一道清宁,极乐之庄严法尔。奈何于
娑婆则见其有,于极乐则惑其无。又高称圆顿,哆谈
无碍,以忻厌是迂涂,取舍为两橛。然果悟圆宗,忻厌
何尝不圆,果證无碍,取舍亦岂有碍。必欲离净土而
谈唯心,舍弥陀而言本性,横隔自他,割裂事理,如实
料简,仅成恶取空见。岂若炽然存念,决定求生,了则
念即无念,生即无生。不了亦无念之念,无生之生。以
诸佛心内众生,念众生心内诸佛,不问智愚,咸归觉
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是本觉,念
是始觉。始本相合,当下究竟,能所历然,能所性绝,至
圆至顿,真实无碍,超越一切法门,名为三昧中王。此
六方调御,所以极力称扬,历代祖师,所以尽心修劝
也。胜超大德,矢修净业,欲使大千众生,各各承当此
事,爰立大册,广劝缁素。或自念,或转请,或以口赞,或
别册襄,自念则念念吻合佛性,化人则人人顿会菩
提,用心善且广矣。特序之,为同有佛性者告。
** 象岩禅人化斋十万八千僧疏
人但知佛法重,不知僧之重也。但知僧以佛法重,不
题跋一¶ 第 381c 页
知佛法以僧重也。无僧则法轮息,法轮息斯佛慧命
绝矣。故较福田于末世,无尚供僧也。僧固不同,有真
实僧,有清净僧,有哑羊僧,有无惭僧。夫真实名胜义,
清净名世俗。非胜义则世俗不尊,非世俗则胜义无
寄。故应真大士,地上菩萨,每现身世俗中。不但同修
清净,亦且混迹无惭。所以警肉眼凡夫,令知僧相不
可忽也。是故为僧者,应善自料简,诫无惭、哑羊之行,
由清净而进真修。供僧者,应一切恭承,视哑羊、无惭
之俦,如真实之偕净侣。然后触目所遇,罔非胜田。职
此之由,感贤格圣。傥心生分别,虽供五百罗汉,不如
值一凡夫僧矣。象岩开士,欲置僧田百亩,历三祀未
成,因询余所以难成之故。予为屈一指曰,僧田置,必
代得善继,否非废则私。又为屈第二指曰,一亩半亩
人畏不前。又为屈第三指曰,庵田不遍十方,狭且陋。
开士憬然曰,然则当如何。余曰,莫若放开怀抱,直下
消豁,普化若腴若瘠之人,等供在彼在此之众。一文
一粒,总投胜田。杜未来愚人私废造业之愆,开现在
是人多寡随心之善。驯致之数奚止十万八千,地奚
局江左浙右,时奚限三载告完。念念中普与法界含
识供养法界僧宝,尽未来际,无有疲厌,一一檀那,一
文一粒,悉能遍供一切僧伽。一一僧伽,一齿一颊,悉
能遍受一切供养。论施福洪纤无碍,论受用凡圣交
参。只此现前日用,的是普贤所行境界。其谛信力行
之。
** 募刻校正梵本诸大乘经疏
窃观初祖传道,楞伽印心。五叶流芳,金刚證悟。盖真
能解脱文字者,方为寂灭言辞也。西来大意不明,东
土群儿失眼。以魔说而拟解佛冤,以不通而妄称不
立,自他俱误,宗说两伤。嗟乎,昔日欲豁醒沈酣,秖贵
点开生面。今日欲力振时弊,必须率由旧章。譬如为
绝矣。故较福田于末世,无尚供僧也。僧固不同,有真
实僧,有清净僧,有哑羊僧,有无惭僧。夫真实名胜义,
清净名世俗。非胜义则世俗不尊,非世俗则胜义无
寄。故应真大士,地上菩萨,每现身世俗中。不但同修
清净,亦且混迹无惭。所以警肉眼凡夫,令知僧相不
可忽也。是故为僧者,应善自料简,诫无惭、哑羊之行,
由清净而进真修。供僧者,应一切恭承,视哑羊、无惭
之俦,如真实之偕净侣。然后触目所遇,罔非胜田。职
此之由,感贤格圣。傥心生分别,虽供五百罗汉,不如
值一凡夫僧矣。象岩开士,欲置僧田百亩,历三祀未
成,因询余所以难成之故。予为屈一指曰,僧田置,必
代得善继,否非废则私。又为屈第二指曰,一亩半亩
人畏不前。又为屈第三指曰,庵田不遍十方,狭且陋。
开士憬然曰,然则当如何。余曰,莫若放开怀抱,直下
消豁,普化若腴若瘠之人,等供在彼在此之众。一文
一粒,总投胜田。杜未来愚人私废造业之愆,开现在
是人多寡随心之善。驯致之数奚止十万八千,地奚
局江左浙右,时奚限三载告完。念念中普与法界含
识供养法界僧宝,尽未来际,无有疲厌,一一檀那,一
文一粒,悉能遍供一切僧伽。一一僧伽,一齿一颊,悉
能遍受一切供养。论施福洪纤无碍,论受用凡圣交
参。只此现前日用,的是普贤所行境界。其谛信力行
之。
** 募刻校正梵本诸大乘经疏
窃观初祖传道,楞伽印心。五叶流芳,金刚證悟。盖真
能解脱文字者,方为寂灭言辞也。西来大意不明,东
土群儿失眼。以魔说而拟解佛冤,以不通而妄称不
立,自他俱误,宗说两伤。嗟乎,昔日欲豁醒沈酣,秖贵
点开生面。今日欲力振时弊,必须率由旧章。譬如为
题跋一¶ 第 382a 页
圣为贤,舍六经四书无准的。成佛作祖,唯大乘经典
为司南。顾法道陵夷,淆讹匪一,不但不能如教起修,
抑且不能善解义趣。不但不能善解义趣,抑且不能
校正文言。如梵网戒经,僧徒传诵,而错谬尤多。金刚
般若,举世受持,而增损愈甚。法门衰替,有自来矣。呜
呼,末世行人,根日钝,障日深,空腹高心,盲修瞎鍊。既
同夜郎之诮,且落无闻之殃。非具总持者,校其差迟,
正其文义,何以开发妙解,策进真修也哉。莲洲居士
觅此诸经,校正善本,手书重梓,用广流通。诚希有良
缘,最胜法喜也。大心缁素,感深今昔者,其蚤暮速成
之。
** 化铁地藏疏
洪钟具无边音性,一击而顿彻铁围。地藏圆同体大
悲,瞻礼而顿蒙与拔。幽冥之觉悟可期,现在之障缘
宜转。灵峰心怀礼公,既已铸钟打钟,复思是像作像。
虽丹青刻画,咸皆性同虚空,而鍊就纯钢,可表坚固
不坏。四德非尘,藉一尘而圆显。三身无像,即影像以
妙彰。寄语高贤,共行檀施。助铁者,如正因心发,法身
妙果可登。助炭者,如了因心发,般若光明可悟。助食
用者,如缘因心发,解脱神通可基。从大士而发其心,
正是全性起修。由众信而成此像,正是全修在性。如
是事,如是理,如是因,如是果,真语实语,谛思谛行。
** 五蕴禅人掩关化供给疏
从古学人,未有不拨草瞻风,广参博访者。未闻枯守
一室,能坐进此道也。然具眼乃可参方,力学方能具
眼。顾力学之法,或决择于师友,或藉境以鍊心。至若
咿唔一室,又力学之变局也。五蕴禅人拟闭关习教
律。从关转关,在禅人决当,由世界而忽悟。对治之益,
因事成事。在善信正可借外护而密操教授之权,直
待翻转关捩子时,方信自他功德,皆不诬矣。
为司南。顾法道陵夷,淆讹匪一,不但不能如教起修,
抑且不能善解义趣。不但不能善解义趣,抑且不能
校正文言。如梵网戒经,僧徒传诵,而错谬尤多。金刚
般若,举世受持,而增损愈甚。法门衰替,有自来矣。呜
呼,末世行人,根日钝,障日深,空腹高心,盲修瞎鍊。既
同夜郎之诮,且落无闻之殃。非具总持者,校其差迟,
正其文义,何以开发妙解,策进真修也哉。莲洲居士
觅此诸经,校正善本,手书重梓,用广流通。诚希有良
缘,最胜法喜也。大心缁素,感深今昔者,其蚤暮速成
之。
** 化铁地藏疏
洪钟具无边音性,一击而顿彻铁围。地藏圆同体大
悲,瞻礼而顿蒙与拔。幽冥之觉悟可期,现在之障缘
宜转。灵峰心怀礼公,既已铸钟打钟,复思是像作像。
虽丹青刻画,咸皆性同虚空,而鍊就纯钢,可表坚固
不坏。四德非尘,藉一尘而圆显。三身无像,即影像以
妙彰。寄语高贤,共行檀施。助铁者,如正因心发,法身
妙果可登。助炭者,如了因心发,般若光明可悟。助食
用者,如缘因心发,解脱神通可基。从大士而发其心,
正是全性起修。由众信而成此像,正是全修在性。如
是事,如是理,如是因,如是果,真语实语,谛思谛行。
** 五蕴禅人掩关化供给疏
从古学人,未有不拨草瞻风,广参博访者。未闻枯守
一室,能坐进此道也。然具眼乃可参方,力学方能具
眼。顾力学之法,或决择于师友,或藉境以鍊心。至若
咿唔一室,又力学之变局也。五蕴禅人拟闭关习教
律。从关转关,在禅人决当,由世界而忽悟。对治之益,
因事成事。在善信正可借外护而密操教授之权,直
待翻转关捩子时,方信自他功德,皆不诬矣。
题跋一¶ 第 382b 页
** 涵白关主礼忏持咒募长生供米疏
迷真起妄,谁不造业。业有轻重,果报随之。于中转重
令轻,转轻令尽,独赖有忏悔一门耳。重业而能深悔,
业遂冰消。轻罪而不革心,终成定业。故经叹二种健
儿,一不作罪,二作已能悔。不作罪,固是稳当。作而能
悔,悔力若深,弥称勇健。三世诸佛,始从名字初心,极
至等觉后际,罔不以五悔为进修方便。当知作法忏,
能灭业障。取相忏,能灭报障。无生忏,能灭烦恼障。三
障圆灭,三德圆成,三身圆显,直捷痛快。所谓屠刀放
下,便成佛也。涵白开士,痛念前非,善思补过。拟掩关
普为法界众生,改往修来。当知甫发此心,定业已转。
予为授大悲心咒行法,并授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总为净除根尘习气种子之良药,勤行之六时不缺,
一心不乱,则自度度他,法皆具足。勿忧助道乏缘也。
人谁不有无量业,谁不欲与真实行人同入忏摩清
净海中。随喜一法,无俟他人劝也。
** 玄素开士结茅修止观助缘疏
教观之道不明,天下无真释。如学思之致不讲,天下
无真儒也。儒之道在尽心知性,故笃行一事,必在学
问思辩之终。大易略思辩,益以宽居。宽居即思辩异
名也。以其心领神会,故曰宽以居之。以其善巧决择,
故曰慎思明辩。圣学渊源,必须向此关透去,方无卤
莽灭裂之虞。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为方便。信行秉教,岂废观心。法行观心,岂容离教。是
以西天诸祖,无不贯通三藏,深入诸禅。南岳天台,弘
通般若法华,亦未尝不以观心为要。目足并运,入清
凉池,否则钻他故纸,终招说食数宝之讥。冷坐蒲团,
未免暗證无闻之祸。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也。法
流东土,门庭渐岐。立法者本属一时救病权宜。展转
相传,遂成水火。宗教相非,性相相角,台贤相排。原其
题跋一¶ 第 382c 页
故则各是,执其辞则并非。而又教下之人,罔思修證。
宗乘之士,多落险涂。致令行果无成,教道几熄。惟台
岭一宗,始从智者章安,中历荆溪四明诸老,近复得
妙峰幽溪诸大师,相继而兴,教观双举,信法两被,故
能超贤首慈恩诸教之观道寥寥,亦胜曹洞、临济等
宗之教法贸贸。东南一丝,信可系佛法九鼎于不坠。
末世津梁,舍此安从邪。玄素开士,儒林隽雅,忽悟无
常,顿从剃落。依栖台岭,足不出幽溪之户者数年。抱
病参求,晨昏不废学问思辩之功,可称弗得弗措者
矣。笃行一事,今正是时。拟遵如来顾命,以头陀行,住
阿兰若。但欲正修,先须方便。五缘之内,四事为先。是
在有志为真儒者,助成此真释事业。余每谓非真释
不足以治世,是以一切三宝,常能拥护世閒,而真儒
亦足以出世。是以一切有道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常
能忆持佛嘱。具正眼者,必能深达此意,知世閒福田
有在矣。
** 刻占察行法助缘疏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书
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
百殃。因果报应之说,未尝不彰明较著于世閒也。但
儒就现世论,未足尽愚者之疑情。自释典入支那,备
明三世果报,益觉南宫所悟,及孔子尚德之称,事理
不诬。然三藏权诠,祇明因缘生法,未直明因缘无性。
故云,佛能转一切业,不能转定业。逮大乘会中,始广
明格外深慈,建胜异方便。依万法唯心、缘生无性之
理,设取相无生二忏,以通作法之穷。然后罪无大小,
障无浅深,依教行持,悉堪消灭。如赫日当空,霜露顿
收也。昧者谓重罪许忏,开造罪门,盖不惟罔识佛菩
萨之弘慈,亦岂知儒者之了义。孔子曰,过而不改,是
谓过矣。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盖明示
宗乘之士,多落险涂。致令行果无成,教道几熄。惟台
岭一宗,始从智者章安,中历荆溪四明诸老,近复得
妙峰幽溪诸大师,相继而兴,教观双举,信法两被,故
能超贤首慈恩诸教之观道寥寥,亦胜曹洞、临济等
宗之教法贸贸。东南一丝,信可系佛法九鼎于不坠。
末世津梁,舍此安从邪。玄素开士,儒林隽雅,忽悟无
常,顿从剃落。依栖台岭,足不出幽溪之户者数年。抱
病参求,晨昏不废学问思辩之功,可称弗得弗措者
矣。笃行一事,今正是时。拟遵如来顾命,以头陀行,住
阿兰若。但欲正修,先须方便。五缘之内,四事为先。是
在有志为真儒者,助成此真释事业。余每谓非真释
不足以治世,是以一切三宝,常能拥护世閒,而真儒
亦足以出世。是以一切有道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常
能忆持佛嘱。具正眼者,必能深达此意,知世閒福田
有在矣。
** 刻占察行法助缘疏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书
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
百殃。因果报应之说,未尝不彰明较著于世閒也。但
儒就现世论,未足尽愚者之疑情。自释典入支那,备
明三世果报,益觉南宫所悟,及孔子尚德之称,事理
不诬。然三藏权诠,祇明因缘生法,未直明因缘无性。
故云,佛能转一切业,不能转定业。逮大乘会中,始广
明格外深慈,建胜异方便。依万法唯心、缘生无性之
理,设取相无生二忏,以通作法之穷。然后罪无大小,
障无浅深,依教行持,悉堪消灭。如赫日当空,霜露顿
收也。昧者谓重罪许忏,开造罪门,盖不惟罔识佛菩
萨之弘慈,亦岂知儒者之了义。孔子曰,过而不改,是
谓过矣。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盖明示
题跋一¶ 第 383a 页
人以自新之端矣。夫罪有重轻,事非一概。世法不能
治,佛法治之。作法不能治,取相治之。取相不能治,无
生治之。则究竟离苦解脱之法,不得不归功佛门。又
不得不归功观音地藏诸大士也。观音应十方世界,
尤于五浊有缘。地藏游五浊娑婆,尤于三涂悲重。如
父母等爱诸子,而于幼者及无能者,尤所钟情。此占
察善恶业报经,诚末世多障者之第一津梁也。坚净
信菩萨殷勤致请,释迦牟尼佛珍重付嘱。三根普利,
四悉咸周。无障不除,无疑不破。三种轮相,全依理以
成事,故可即事达理。二种观道,全即事而入理,未尝
执理废事。又复详陈忏法,即取相,即无生,初无岐指。
开示称名,观法身,观己身,顿同一致。乃至善安慰,说
种种巧便,不违实理。此二卷经,已收括一代时教之
大纲,提挈性相禅宗之要领,曲尽佛祖为人之婆心
矣。予依经立忏,程用九居士捐资,并募善信助成之。
此正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之极致也。谁谓学佛非儒
者分内事哉。
** 万钵缘疏
一滴水耳,龙得之为云为雾,普洽寰区。其功果在水
邪,在龙邪,抑非水与龙之功邪。谓功在水,则均此一
滴,胡遇曝炙而遂乾,渴人饮之不润其舌。谓功在龙,
则置诸高原,尚不免热砂之痛,宛转之苦。谓功不在
龙与水,胡二物相遇,遂得相成,龙既不可思议,水亦
不可思议。噫,此可悟法界妙理矣,而更可喻修證要
门。盖水犹福也,龙犹慧也。水龙之性,即真如法性也。
傥水性非真如性,本不能周遍法界者。纵遇真龙,岂
能令其腾波涌浪。傥龙性非真如性,本不能神明出
没者。纵遇真水,岂能令其变化飞腾。惟以称性之龙,
御称性之水,龙灵而水亦灵。以称性之水,得称性之
龙,水妙而龙更妙。福慧二涂,亦复如是。修福不修慧,
治,佛法治之。作法不能治,取相治之。取相不能治,无
生治之。则究竟离苦解脱之法,不得不归功佛门。又
不得不归功观音地藏诸大士也。观音应十方世界,
尤于五浊有缘。地藏游五浊娑婆,尤于三涂悲重。如
父母等爱诸子,而于幼者及无能者,尤所钟情。此占
察善恶业报经,诚末世多障者之第一津梁也。坚净
信菩萨殷勤致请,释迦牟尼佛珍重付嘱。三根普利,
四悉咸周。无障不除,无疑不破。三种轮相,全依理以
成事,故可即事达理。二种观道,全即事而入理,未尝
执理废事。又复详陈忏法,即取相,即无生,初无岐指。
开示称名,观法身,观己身,顿同一致。乃至善安慰,说
种种巧便,不违实理。此二卷经,已收括一代时教之
大纲,提挈性相禅宗之要领,曲尽佛祖为人之婆心
矣。予依经立忏,程用九居士捐资,并募善信助成之。
此正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之极致也。谁谓学佛非儒
者分内事哉。
** 万钵缘疏
一滴水耳,龙得之为云为雾,普洽寰区。其功果在水
邪,在龙邪,抑非水与龙之功邪。谓功在水,则均此一
滴,胡遇曝炙而遂乾,渴人饮之不润其舌。谓功在龙,
则置诸高原,尚不免热砂之痛,宛转之苦。谓功不在
龙与水,胡二物相遇,遂得相成,龙既不可思议,水亦
不可思议。噫,此可悟法界妙理矣,而更可喻修證要
门。盖水犹福也,龙犹慧也。水龙之性,即真如法性也。
傥水性非真如性,本不能周遍法界者。纵遇真龙,岂
能令其腾波涌浪。傥龙性非真如性,本不能神明出
没者。纵遇真水,岂能令其变化飞腾。惟以称性之龙,
御称性之水,龙灵而水亦灵。以称性之水,得称性之
龙,水妙而龙更妙。福慧二涂,亦复如是。修福不修慧,
题跋一¶ 第 383b 页
福则有漏,有为,有分剂,有穷尽。修慧不修福,慧则无
光,无燄,无力用,无庄严。惟以称性之福,资称性之慧,
如得水之龙,虽小亦不可欺。称性之慧作称性之福,
如遇龙之水,虽少亦不可尽。而福慧二轮,又以同一
法性故,皆不可思议。傥一尘福聚不等法界,胡能使
二钱微供,顿超匿王四十里灯。傥一念真明,不彻全
体,胡能使一放屠刀,便预贤劫千佛大数。是以修慧
必须真,莫类蛇虺之不能腾驾。修福不须择,莫如海
鳖之但誇水多。然慧门严真伪之辩,取舍贵精。福门
融大小之岐,随缘愈妙。所以出家三学,讨究归于师
友。日用四事,供膳托于檀那。师友必择而后精,檀那
必等而后普。欲行等慈,诚莫若万钵缘之设矣。人输
一钵,为力甚易。集众成万,为福甚多。如一室中具足
万灯,一一灯明,各遍室内。当知施一钵者,即已圆具
万钵功德,又况灯灯相续,燄燄转明。熟食除暝,功遍
一切。宁止万钵功德而巳。多亦法界,少亦法界。少法
界故,一钵不必愧其薄。多法界故,无数钵不宜见其
奢。古人云,善人行善,惟日不足。华严云,十大愿王,无
厌无足。请于此法性海中,兴大法云,注大法雨,滴滴
总归大海。莫问斯水何来,亦莫问斯水何去矣。
** 蕴空精舍募建华严阁疏
法流震旦,经帙琳琅,最富莫若华严,最简莫若心经。
究其指趣,广略互收。如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一语,人
皆知之,未审以何为照也。若照以邪慧,谓死后无相
为空。照以声闻般若,则六分推析,觅我了不可得为
空。照以缘起般若,则体虚无性如幻如梦为空。照以
不共般若,则二边叵得离过绝非为空。惟照以甚深
般若,则色等诸法,全即法界,体绝纤尘,量穷横竖。遍
具遍含,无障无碍为空。依此修观,则法法随心,名观
自在。尘尘圆具,亦名普贤。妙智融彻,亦名文殊。大慈
光,无燄,无力用,无庄严。惟以称性之福,资称性之慧,
如得水之龙,虽小亦不可欺。称性之慧作称性之福,
如遇龙之水,虽少亦不可尽。而福慧二轮,又以同一
法性故,皆不可思议。傥一尘福聚不等法界,胡能使
二钱微供,顿超匿王四十里灯。傥一念真明,不彻全
体,胡能使一放屠刀,便预贤劫千佛大数。是以修慧
必须真,莫类蛇虺之不能腾驾。修福不须择,莫如海
鳖之但誇水多。然慧门严真伪之辩,取舍贵精。福门
融大小之岐,随缘愈妙。所以出家三学,讨究归于师
友。日用四事,供膳托于檀那。师友必择而后精,檀那
必等而后普。欲行等慈,诚莫若万钵缘之设矣。人输
一钵,为力甚易。集众成万,为福甚多。如一室中具足
万灯,一一灯明,各遍室内。当知施一钵者,即已圆具
万钵功德,又况灯灯相续,燄燄转明。熟食除暝,功遍
一切。宁止万钵功德而巳。多亦法界,少亦法界。少法
界故,一钵不必愧其薄。多法界故,无数钵不宜见其
奢。古人云,善人行善,惟日不足。华严云,十大愿王,无
厌无足。请于此法性海中,兴大法云,注大法雨,滴滴
总归大海。莫问斯水何来,亦莫问斯水何去矣。
** 蕴空精舍募建华严阁疏
法流震旦,经帙琳琅,最富莫若华严,最简莫若心经。
究其指趣,广略互收。如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一语,人
皆知之,未审以何为照也。若照以邪慧,谓死后无相
为空。照以声闻般若,则六分推析,觅我了不可得为
空。照以缘起般若,则体虚无性如幻如梦为空。照以
不共般若,则二边叵得离过绝非为空。惟照以甚深
般若,则色等诸法,全即法界,体绝纤尘,量穷横竖。遍
具遍含,无障无碍为空。依此修观,则法法随心,名观
自在。尘尘圆具,亦名普贤。妙智融彻,亦名文殊。大慈
题跋一¶ 第 383c 页
普覆,亦名弥勒。法身真常,亦名毗卢。上中下三部华
严,一语可蔽。巍巍宝阁,焕乎在心目閒。何俟谋诸土
水邪。然华严六相明宗,不有坏之,孰成之。不有别,孰
彰其总。不有异,孰显其同。则土木一案,正十玄门所
谓托事表法生解也。惺凡,请以此自惺惺他。
** 海灯油疏
劫初人有身光,不假日月。身光渐减,日月出生。而日
月有时不照,则继以膏火。此膏火功德,不惟等于日
月而已。日月属悲田,灯火供养,悲敬双具。又况地藏
大士,以无缘慈力,同体悲心,示居九子峰头,遍救尘
沙含识。肉身灵塔,四海归依。由是有海灯之供。当知
一茎光照,全彰自性妙明。缘善既孚,正了同显。傥谓
是事相是尘缘无关修證者,则离事谈理,离境觅心。
理若龟毛,心同兔角。谁与万善庄严成两足果哉。昔
有盗寺物剔佛灯者,尚感多劫身光之报。况以好心
施供,藉大士慈悲,俾燄燄普烛幽涂,方将续如来慧
灯,耀法界宝炬。若自若他,同开长夜幽关。又岂止生
死中乐报已邪。请速发心,毋贻后悔。
** 九华芙蓉阁建华严期疏
子每谓地藏本愿一经,当与八十一卷华严并参。华
严明佛境界,称性不可思议。本愿明地狱境界,亦称
性不可思议。一则顺性而修,享不思议法性之乐。一
则逆性而修,受不思议法性之苦。顺逆虽殊,全性起
修,全修在性,一也。一念迷佛界不思议性,则常寂光
土,应念化成刀山剑树炉炭镬汤。一念悟地狱不思
议性,则泥犁苦具,应念化成普光明殿,寂灭道场。迷
悟虽殊,性德无增无减,又一也。然性德虽无增减,非
逆顺不属迷悟。而迷之为九界逆修,遂感分段变易
二死苦报。悟之为佛界顺修,遂成菩提涅槃二种转
依。迷为三惑,悟为三智。逆修为十恶五逆,顺修为六
严,一语可蔽。巍巍宝阁,焕乎在心目閒。何俟谋诸土
水邪。然华严六相明宗,不有坏之,孰成之。不有别,孰
彰其总。不有异,孰显其同。则土木一案,正十玄门所
谓托事表法生解也。惺凡,请以此自惺惺他。
** 海灯油疏
劫初人有身光,不假日月。身光渐减,日月出生。而日
月有时不照,则继以膏火。此膏火功德,不惟等于日
月而已。日月属悲田,灯火供养,悲敬双具。又况地藏
大士,以无缘慈力,同体悲心,示居九子峰头,遍救尘
沙含识。肉身灵塔,四海归依。由是有海灯之供。当知
一茎光照,全彰自性妙明。缘善既孚,正了同显。傥谓
是事相是尘缘无关修證者,则离事谈理,离境觅心。
理若龟毛,心同兔角。谁与万善庄严成两足果哉。昔
有盗寺物剔佛灯者,尚感多劫身光之报。况以好心
施供,藉大士慈悲,俾燄燄普烛幽涂,方将续如来慧
灯,耀法界宝炬。若自若他,同开长夜幽关。又岂止生
死中乐报已邪。请速发心,毋贻后悔。
** 九华芙蓉阁建华严期疏
子每谓地藏本愿一经,当与八十一卷华严并参。华
严明佛境界,称性不可思议。本愿明地狱境界,亦称
性不可思议。一则顺性而修,享不思议法性之乐。一
则逆性而修,受不思议法性之苦。顺逆虽殊,全性起
修,全修在性,一也。一念迷佛界不思议性,则常寂光
土,应念化成刀山剑树炉炭镬汤。一念悟地狱不思
议性,则泥犁苦具,应念化成普光明殿,寂灭道场。迷
悟虽殊,性德无增无减,又一也。然性德虽无增减,非
逆顺不属迷悟。而迷之为九界逆修,遂感分段变易
二死苦报。悟之为佛界顺修,遂成菩提涅槃二种转
依。迷为三惑,悟为三智。逆修为十恶五逆,顺修为六
题跋一¶ 第 384a 页
度万行。生死为三界四相,转依为三身四德。苦即法
身,惑即般若。业即解脱,谚谓推人扶人,只是一手。赞
人毁人,只是一口。大佛顶谓如水成冰,冰还成水。讵
不信然。然则芙蓉九朵,信可与华严九会同其表法。
岂谓地藏本愿经,仅谈地狱因果事相而已。况华藏
世界,安住大莲华中。如来成道,亦坐宝莲华。而优钵
罗波头摩等地狱,亦复名青莲华赤莲华。可见一名
一喻一事一法,皆悉具足十界。在当人迷悟顺逆何
如耳。不思议法性,体非群相,不碍诸相发挥。又奚閒
于地狱及寂光哉。愿诸开士,率诸檀越,即以此为顺
修因缘,开发正悟,则铁围两山,即是金刚菩提道场,
无令火燄幻作金莲。斯大妙矣。
** 九华山营建众僧塔疏
福田有二,曰敬曰悲。敬田以田胜。悲田以心胜。供舍
利而福等虚空,敬田也。泽及枯骨,万世称为仁主,悲
田也。一田功德,已不思议,况悲敬具足者乎。夫罗汉
四果,證入无生,永离我执。既入涅槃,不爱枯骨。凡夫
比丘,未断思惑,傥尸骸暴露,则神识不安。神识不安,
可悲也。堂堂僧宝,可敬也。矧凡圣莫测,神圣渊府,龙
蛇混居。安知肉眼所谓凡僧,非即大士曲示乎。是故
随供一骨,罔不具悲敬二田。九华为天下第一名山,
乃荒原暴骼,悚目伤心。予初到山,首以此事经怀。适
有众耆快为鼓舞,不揣陋拙,倡作先声。其有见闻随
喜,无论若缁素,若少若多,既投最胜之因,必克无上
之果。敬则成佛道而有馀,悲则度众生而无量。系以
偈曰,
「 僧相堂堂,福德之海。纵令朽骨,福性奚改。起塔供养,应至梵天。况复丈许,讵云不然。大士示形,遍在生死。青淤朽骨,黄金锁子。弹指合掌,的的真因。谁为證佐,妙法华经。」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三
身,惑即般若。业即解脱,谚谓推人扶人,只是一手。赞
人毁人,只是一口。大佛顶谓如水成冰,冰还成水。讵
不信然。然则芙蓉九朵,信可与华严九会同其表法。
岂谓地藏本愿经,仅谈地狱因果事相而已。况华藏
世界,安住大莲华中。如来成道,亦坐宝莲华。而优钵
罗波头摩等地狱,亦复名青莲华赤莲华。可见一名
一喻一事一法,皆悉具足十界。在当人迷悟顺逆何
如耳。不思议法性,体非群相,不碍诸相发挥。又奚閒
于地狱及寂光哉。愿诸开士,率诸檀越,即以此为顺
修因缘,开发正悟,则铁围两山,即是金刚菩提道场,
无令火燄幻作金莲。斯大妙矣。
** 九华山营建众僧塔疏
福田有二,曰敬曰悲。敬田以田胜。悲田以心胜。供舍
利而福等虚空,敬田也。泽及枯骨,万世称为仁主,悲
田也。一田功德,已不思议,况悲敬具足者乎。夫罗汉
四果,證入无生,永离我执。既入涅槃,不爱枯骨。凡夫
比丘,未断思惑,傥尸骸暴露,则神识不安。神识不安,
可悲也。堂堂僧宝,可敬也。矧凡圣莫测,神圣渊府,龙
蛇混居。安知肉眼所谓凡僧,非即大士曲示乎。是故
随供一骨,罔不具悲敬二田。九华为天下第一名山,
乃荒原暴骼,悚目伤心。予初到山,首以此事经怀。适
有众耆快为鼓舞,不揣陋拙,倡作先声。其有见闻随
喜,无论若缁素,若少若多,既投最胜之因,必克无上
之果。敬则成佛道而有馀,悲则度众生而无量。系以
偈曰,
「 僧相堂堂,福德之海。纵令朽骨,福性奚改。起塔供养,应至梵天。况复丈许,讵云不然。大士示形,遍在生死。青淤朽骨,黄金锁子。弹指合掌,的的真因。谁为證佐,妙法华经。」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三
题跋一¶ 第 384b 页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四
* 疏二
** 募造敬字庵疏
娑婆世界,以音声语言为教体。故一一文字,皆佛祖
慧命,圣学源流所关也。敬字即敬文宣至圣与迦文
世尊。其开昏愦而培智种者,岂浅鲜哉。温陵为文献
之邦,素称佛国。今者有敬字庵之设。此洙泗道源所
浚,亦西竺心光所映也。人皆可以为尧舜。凡有心者,
皆得作佛。请从事于斯语,则凡点画纸墨之委弃者,
皆可见尧于墙,见佛于瓦砾矣。抑更有告焉,一切字
纸断断可与六经三藏同观,而六经三藏断断不可
与一切字纸同视。庵成请勒斯语。
** 净然沙弥化念佛疏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
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
是以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普摄一切三昧。修此
三昧,凡有三种。一者惟念他佛,二者惟念自佛,三者
自他俱念。修虽有三,成功则一。一念他佛者,托阿弥
陀佛果德庄严,为我所念之境,专心注意而忆念之。
或忆名号,惑想相好,或缘四十八愿往昔洪因,或思
力无畏等现在胜德,或观正报,或观依报。总名为念
他佛。贵在历历分明,一心不乱,则三昧功成,径登净
域。如东林诸上善人,即其證也。二念自佛者,观此现
前一念,介尔之心,无体无性,横遍竖穷,离过绝非,不
可思议,具足百界千如,种种性相。与三世佛,平等无
二。如此观察,功深力到,圆伏五住,净于六根,豁破无
明,顿入秘藏。如西天四七,东土六祖,及南岳大师,天
台智者,即其證也。三自他俱念者,了知心佛众生,三
无差别。众生是诸佛心内众生,诸佛是众生心内诸
佛。托彼果上依正,显我自心理智。如观经云,是心作
* 疏二
** 募造敬字庵疏
娑婆世界,以音声语言为教体。故一一文字,皆佛祖
慧命,圣学源流所关也。敬字即敬文宣至圣与迦文
世尊。其开昏愦而培智种者,岂浅鲜哉。温陵为文献
之邦,素称佛国。今者有敬字庵之设。此洙泗道源所
浚,亦西竺心光所映也。人皆可以为尧舜。凡有心者,
皆得作佛。请从事于斯语,则凡点画纸墨之委弃者,
皆可见尧于墙,见佛于瓦砾矣。抑更有告焉,一切字
纸断断可与六经三藏同观,而六经三藏断断不可
与一切字纸同视。庵成请勒斯语。
** 净然沙弥化念佛疏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
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
是以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普摄一切三昧。修此
三昧,凡有三种。一者惟念他佛,二者惟念自佛,三者
自他俱念。修虽有三,成功则一。一念他佛者,托阿弥
陀佛果德庄严,为我所念之境,专心注意而忆念之。
或忆名号,惑想相好,或缘四十八愿往昔洪因,或思
力无畏等现在胜德,或观正报,或观依报。总名为念
他佛。贵在历历分明,一心不乱,则三昧功成,径登净
域。如东林诸上善人,即其證也。二念自佛者,观此现
前一念,介尔之心,无体无性,横遍竖穷,离过绝非,不
可思议,具足百界千如,种种性相。与三世佛,平等无
二。如此观察,功深力到,圆伏五住,净于六根,豁破无
明,顿入秘藏。如西天四七,东土六祖,及南岳大师,天
台智者,即其證也。三自他俱念者,了知心佛众生,三
无差别。众生是诸佛心内众生,诸佛是众生心内诸
佛。托彼果上依正,显我自心理智。如观经云,是心作
题跋一¶ 第 384c 页
佛,是心是佛。由我心性本具功德不可思议,诸佛果
中威力不可思议,故感应道交,自他不隔,极果圆因,
称理映发。如永明寿,楚石琦所修法门,即其證也。方
便多门,归元无二。随行一辙,俱得到家。切勿疑虑,自
隔要津。今净然沙弥栖心净土,兼以此法广化有缘,
当知只此一念,便可作大势至法王子眷属。慎无自
轻自屈。更愿见者闻者,深心随喜,共登莲籍。亦慎无
自藐藐他,庶几同圆种智,而五浊可空也。勉之哉。
** 忍草沙弥化念佛疏
弥陀如来,以四十八愿,摄化十方。势至大士,以念佛
三昧,游此世界。当知末世众生,舍净土一门,而求脱
生死,不可得矣。佛法无多子,久常难得人。一时勇猛,
不若终身无倦。所以慈云大师,示晨朝十念法门。飞
锡尊者,阐一念得生妙旨。今忍草沙弥,发心普劝缁
素,修此念佛三昧,每日从十万起以至一百,或惟十
声,下至日念一声,不拘数之多寡,但以终身不閒断
为则。将此饥餐渴饮工夫,用作宝地珍池左券。傥能
一念中顿破无明,便超寂光净土。顿断尘沙,便超实
报净土。顿断见思,便超方便净土。纵未断惑,五浊渐
澄,佛光渐露,登同居净土,永脱轮回,固无惑矣。普愿
见者闻者,于此便作东林胜会想,于一切登名莲簿
者,便作十八高贤想。则一心普念三世佛,而念佛三
昧了了现前矣。
** 建盂兰盆会疏
予观世出世至德要道,皆无有胜于孝慈者也。世閒
非孝慈,无以成圣贤。出世非孝慈,无以作佛祖。顾孝
慈之名一耳,实则有四焉。养父母育子孙,令皆得欢
喜者,世界悉檀也。前可继,后可传,令皆得生善者,为
人悉檀也。顺几谏,严庭训,令皆得灭恶者,对治悉檀
也。底豫允若,佑启咸正,令皆得入理者,第一义悉檀
中威力不可思议,故感应道交,自他不隔,极果圆因,
称理映发。如永明寿,楚石琦所修法门,即其證也。方
便多门,归元无二。随行一辙,俱得到家。切勿疑虑,自
隔要津。今净然沙弥栖心净土,兼以此法广化有缘,
当知只此一念,便可作大势至法王子眷属。慎无自
轻自屈。更愿见者闻者,深心随喜,共登莲籍。亦慎无
自藐藐他,庶几同圆种智,而五浊可空也。勉之哉。
** 忍草沙弥化念佛疏
弥陀如来,以四十八愿,摄化十方。势至大士,以念佛
三昧,游此世界。当知末世众生,舍净土一门,而求脱
生死,不可得矣。佛法无多子,久常难得人。一时勇猛,
不若终身无倦。所以慈云大师,示晨朝十念法门。飞
锡尊者,阐一念得生妙旨。今忍草沙弥,发心普劝缁
素,修此念佛三昧,每日从十万起以至一百,或惟十
声,下至日念一声,不拘数之多寡,但以终身不閒断
为则。将此饥餐渴饮工夫,用作宝地珍池左券。傥能
一念中顿破无明,便超寂光净土。顿断尘沙,便超实
报净土。顿断见思,便超方便净土。纵未断惑,五浊渐
澄,佛光渐露,登同居净土,永脱轮回,固无惑矣。普愿
见者闻者,于此便作东林胜会想,于一切登名莲簿
者,便作十八高贤想。则一心普念三世佛,而念佛三
昧了了现前矣。
** 建盂兰盆会疏
予观世出世至德要道,皆无有胜于孝慈者也。世閒
非孝慈,无以成圣贤。出世非孝慈,无以作佛祖。顾孝
慈之名一耳,实则有四焉。养父母育子孙,令皆得欢
喜者,世界悉檀也。前可继,后可传,令皆得生善者,为
人悉檀也。顺几谏,严庭训,令皆得灭恶者,对治悉檀
也。底豫允若,佑启咸正,令皆得入理者,第一义悉檀
题跋一¶ 第 385a 页
也。又一世之父母固然矣,推而极之,不有无始以来
历劫生身之重恩乎。一家之子孙固然矣,扩而充之,
不曰法界含灵皆犹吾赤子乎。是以儒者且尽其道
于目前,佛氏并充其致于累劫。儒者且举其端于宇
内,佛氏并穷其量于刹海。儒非故为拘虚,而佛非故
为荒诞也。儒者引而不发,以示厥始。佛氏充无不尽,
以究其终,不啻如金声玉振焉。所以自大法东渐,千
有馀载,达人高士,罔不会心。至若昌黎晦庵辈,虽极
力诋之于前,不免倾心味之于后。良以孝慈宗旨,终
无閒然故也。今七月十五日,为大目犍连度母设供
之辰。夫目连果證应真,六通第一,而欲报慈恩,尚须
三宝众僧之力,况吾辈乎。吾辈生匪空桑,心非顽石,
念罔极之深恩,怀终天之永戚。自非托事盂兰,曷以
略伸积悃。所言盂兰盆者,此翻解倒悬器。盖冥涂之
苦,不啻倒悬。今以净器备陈佳供,能令剧苦永脱故
也。凡厥孝子慈孙,慎勿徒为大言,以自饰曰,吾父吾
祖,灵应在天,何当久滞三涂。咦,难言之矣。既未闻出
世四谛法门,又未必遵行三归五戒十善,轮回之苦,
谁能免者。傥于此日,悬悬致望子若孙之福济,而竟
置之漠然,于心安乎。且经又言之矣,若父母现在者,
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此则功
德利益,又不止于仅解倒悬而已。仁人君子,宜何如
努力以共成斯会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吾甚
为儒之希圣贤,释之希佛祖者望之。
** 敷先开士守龛助缘疏
有世閒孝道,有出世孝道。世閒之孝,就养无方,立身
行道是已。出世之孝,精修道业,广度累劫是已。至世
出世孝,两擅其美,如黄梅睦州者,殆不多得,今于敷
先开士见之。开士青山名族,世习东鲁礼乐。方壮之
年,发心学佛,遍游真寂博山之门,以法力愿力,劝其
历劫生身之重恩乎。一家之子孙固然矣,扩而充之,
不曰法界含灵皆犹吾赤子乎。是以儒者且尽其道
于目前,佛氏并充其致于累劫。儒者且举其端于宇
内,佛氏并穷其量于刹海。儒非故为拘虚,而佛非故
为荒诞也。儒者引而不发,以示厥始。佛氏充无不尽,
以究其终,不啻如金声玉振焉。所以自大法东渐,千
有馀载,达人高士,罔不会心。至若昌黎晦庵辈,虽极
力诋之于前,不免倾心味之于后。良以孝慈宗旨,终
无閒然故也。今七月十五日,为大目犍连度母设供
之辰。夫目连果證应真,六通第一,而欲报慈恩,尚须
三宝众僧之力,况吾辈乎。吾辈生匪空桑,心非顽石,
念罔极之深恩,怀终天之永戚。自非托事盂兰,曷以
略伸积悃。所言盂兰盆者,此翻解倒悬器。盖冥涂之
苦,不啻倒悬。今以净器备陈佳供,能令剧苦永脱故
也。凡厥孝子慈孙,慎勿徒为大言,以自饰曰,吾父吾
祖,灵应在天,何当久滞三涂。咦,难言之矣。既未闻出
世四谛法门,又未必遵行三归五戒十善,轮回之苦,
谁能免者。傥于此日,悬悬致望子若孙之福济,而竟
置之漠然,于心安乎。且经又言之矣,若父母现在者,
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此则功
德利益,又不止于仅解倒悬而已。仁人君子,宜何如
努力以共成斯会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吾甚
为儒之希圣贤,释之希佛祖者望之。
** 敷先开士守龛助缘疏
有世閒孝道,有出世孝道。世閒之孝,就养无方,立身
行道是已。出世之孝,精修道业,广度累劫是已。至世
出世孝,两擅其美,如黄梅睦州者,殆不多得,今于敷
先开士见之。开士青山名族,世习东鲁礼乐。方壮之
年,发心学佛,遍游真寂博山之门,以法力愿力,劝其
题跋一¶ 第 385b 页
乃尊,长斋修道,躬奉甘旨二寒暑。又劝以圆现僧相,
几一载而西逝。盖年已八十六矣,仍停龛虎丘麓,日
夕梵呗。将以愧天下之为人子而不孝者,并一洗佛
门无父之冤。噫,惟学佛然后知儒,亦惟真儒乃能学
佛。不肖出家,父未葬,母未养。本图大事既明,然后作
织屦计,而夙障深重,致令慈母舍我西驰,终天之憾,
寤寐永叹。开士独能生尽其养,死尽其诚,旭也真愧
死无地矣。方外云踪,不能稍助薪水,聊赘空言,遍为
仁人孝子宣此至情。其有喜心乐助,俾开士完此一
段最后孝思,亦锡类弘慈也。
** 善生开士饭僧功德疏
买死马头,则千里之马至。饭寻常僧,则三乘圣僧格。
此必然之理,无足怪者。世人妄生分别,竞欲舍凡取
圣。而郭永定居士知凡圣一体,自发心饭万僧,复化
人饭万僧。非自行檀施,不足转化他人。非广化结缘,
不足满自愿力,可以劝矣。
** 重修观音庵疏
普门示现,无刹不是全身,何成何坏。须知示坏示成,
皆与吾人作增上缘耳。苟向大士施一文一粒,譬如
投滴水于大海,顿同海体,尽未来时,决不消竭。兹者
躬逢大慈悲父,借大板巷倾颓之古观音庵,为说法
处,借恒元开士为说法人。恒元深达此妙借法门,又
借予代为普门说法。予谓恒元曰,有助此嘉猷者,弗
问多少,汝悉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可矣。
** 大悲圆行疏
观音大士与娑婆最有因缘。而大悲陀罗尼,尤为密
传心印秘要法门。盖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语,则不
思议熏,不思议变。真如螟蛉咒子,不觉其肖之速也。
顾此咒自四明尊者设立行法后,从元至明,未尝绝
倡。一传于天台,再传入武林。坛仪供具,于斯为盛,而
几一载而西逝。盖年已八十六矣,仍停龛虎丘麓,日
夕梵呗。将以愧天下之为人子而不孝者,并一洗佛
门无父之冤。噫,惟学佛然后知儒,亦惟真儒乃能学
佛。不肖出家,父未葬,母未养。本图大事既明,然后作
织屦计,而夙障深重,致令慈母舍我西驰,终天之憾,
寤寐永叹。开士独能生尽其养,死尽其诚,旭也真愧
死无地矣。方外云踪,不能稍助薪水,聊赘空言,遍为
仁人孝子宣此至情。其有喜心乐助,俾开士完此一
段最后孝思,亦锡类弘慈也。
** 善生开士饭僧功德疏
买死马头,则千里之马至。饭寻常僧,则三乘圣僧格。
此必然之理,无足怪者。世人妄生分别,竞欲舍凡取
圣。而郭永定居士知凡圣一体,自发心饭万僧,复化
人饭万僧。非自行檀施,不足转化他人。非广化结缘,
不足满自愿力,可以劝矣。
** 重修观音庵疏
普门示现,无刹不是全身,何成何坏。须知示坏示成,
皆与吾人作增上缘耳。苟向大士施一文一粒,譬如
投滴水于大海,顿同海体,尽未来时,决不消竭。兹者
躬逢大慈悲父,借大板巷倾颓之古观音庵,为说法
处,借恒元开士为说法人。恒元深达此妙借法门,又
借予代为普门说法。予谓恒元曰,有助此嘉猷者,弗
问多少,汝悉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可矣。
** 大悲圆行疏
观音大士与娑婆最有因缘。而大悲陀罗尼,尤为密
传心印秘要法门。盖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语,则不
思议熏,不思议变。真如螟蛉咒子,不觉其肖之速也。
顾此咒自四明尊者设立行法后,从元至明,未尝绝
倡。一传于天台,再传入武林。坛仪供具,于斯为盛,而
题跋一¶ 第 385c 页
法式理观,不免有字经三写,乌焉成马之虞。余向游
吴越,每欲稍正其讹,乃久诵水潦鹤者,竞嫌昏耄,付
诸永叹而已。祖堂湛持开士,思如法搆坛严像,余喜
此方缁素,未染讹习,犹可与正其始也。爰赘片言,使
坛仪供具,如法先成,庶法式理观,次第毕举。如是则
若显若密,若禅若教,皆一以贯之矣。
** 结社修净业兼阅华严大钞助缘疏
阿弥陀佛,以法界藏身,示成道于极乐,则有四十八
愿,广摄群机。毗卢遮那佛,亦以法界藏身,示成道于
娑婆,则有普贤十大愿王,导归安养。是故欲求生净
土,须究华严宗。欲识华严宗,须求生净土。或笑曰,华
严事事无碍法界,当处即常寂光,何为舍此求彼邪。
应之曰,既事事无碍,即于此求彼,又何碍也。既当处
即常寂光,即西方亦常寂光也。常寂光固无可舍无
可求,亦何碍舍何碍求。如是舍寂光秽,求寂光净,生
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则实不生,去则决定去。何
碍之有。其人罔措,余曰,汝若不会,请问之毗卢遮那。
汝若不能见毗卢遮那,请问之普贤愿王。汝若不能
见普贤愿王,请向十字街头合掌,语诸人曰,乞施我
一文钱,当必有告汝者矣。
** 募刻憨山大师全集疏
此方之机,以文字为教体。故儒号文宣,佛号迦文。由
性天垂文章,文章可闻,即性天可闻也。由文章达性
天,性天不可闻,即文章亦岂可闻哉。佛法入支那,渐
事义解。达磨初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洗文字习
气,可谓炙病得穴,然仍以楞伽印心。文章性天,未始
判然为二明矣。数传后,楞伽一经,又复流为名相。于
是诸大宗匠,竞出手眼,拯济挽回之。要皆超情离见,
解粘去缚,破尽凡夫心识,令与修多罗合而已。未有
敢违背佛语,自张见帜者也。流至今日,五宗公案,不
吴越,每欲稍正其讹,乃久诵水潦鹤者,竞嫌昏耄,付
诸永叹而已。祖堂湛持开士,思如法搆坛严像,余喜
此方缁素,未染讹习,犹可与正其始也。爰赘片言,使
坛仪供具,如法先成,庶法式理观,次第毕举。如是则
若显若密,若禅若教,皆一以贯之矣。
** 结社修净业兼阅华严大钞助缘疏
阿弥陀佛,以法界藏身,示成道于极乐,则有四十八
愿,广摄群机。毗卢遮那佛,亦以法界藏身,示成道于
娑婆,则有普贤十大愿王,导归安养。是故欲求生净
土,须究华严宗。欲识华严宗,须求生净土。或笑曰,华
严事事无碍法界,当处即常寂光,何为舍此求彼邪。
应之曰,既事事无碍,即于此求彼,又何碍也。既当处
即常寂光,即西方亦常寂光也。常寂光固无可舍无
可求,亦何碍舍何碍求。如是舍寂光秽,求寂光净,生
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则实不生,去则决定去。何
碍之有。其人罔措,余曰,汝若不会,请问之毗卢遮那。
汝若不能见毗卢遮那,请问之普贤愿王。汝若不能
见普贤愿王,请向十字街头合掌,语诸人曰,乞施我
一文钱,当必有告汝者矣。
** 募刻憨山大师全集疏
此方之机,以文字为教体。故儒号文宣,佛号迦文。由
性天垂文章,文章可闻,即性天可闻也。由文章达性
天,性天不可闻,即文章亦岂可闻哉。佛法入支那,渐
事义解。达磨初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洗文字习
气,可谓炙病得穴,然仍以楞伽印心。文章性天,未始
判然为二明矣。数传后,楞伽一经,又复流为名相。于
是诸大宗匠,竞出手眼,拯济挽回之。要皆超情离见,
解粘去缚,破尽凡夫心识,令与修多罗合而已。未有
敢违背佛语,自张见帜者也。流至今日,五宗公案,不
题跋一¶ 第 386a 页
几又成名字学问乎。惟吾憨翁大师,乘夙愿力,本从
西方再来,始出长干,发足行脚,便有香象截流气概。
后五台雪里,绝后再苏,沛若江湖,落笔无滞。悯末世
无闻暗證,既昧佛语,亦失佛心,故多有著述。而法语
诗文等四十二卷,皆老人随自意语,尤多醒发人处。
法眷虚中缮写成帙,呈诸牧斋钱太史。一无赖沙门,
冒从太史公处诒稿而去。今高足某,继乃师志,乞余
一言,转白檀信。余感师翁梦中接引深恩,愧无以报,
爰涕泣书此。
** 庐山五乳峰法云寺重造大殿疏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
切惟心造。盖自无始以来,直至尽未来际,惟此一心,
无有一时一刻不造种种五阴,造种种世閒,造种种
国土者也。造而成也,无所从来。造而坏也,无所至去,
可不谓惟心乎。故世有达惟心者始可与商所造,亦
惟有善所造者,始可与悟惟心耳。今人局视此心,曾
不能知心外无法,又复卑视事造,曾不能知事外无
理。故语以庄严佛刹,辄云不必著相。嗟嗟,相固不必
著矣,非相又安可著邪。若达惟心,则相即非相。是心
造殿,是心是殿,何著之有。设不以其心造殿,又将以
其心造种种敝恶依正,安得顷刻有不造时。而造殿
为佛界妙缘,缘因若熟,了因必发。了因若发,正因必
彰。方知造即非造。回视枉此心力,造馀杂业,驾言无
造,终不免轮回者,岂可同年语哉。匡庐五乳峰法云
寺日遂颓圮,其徒某不离吾人心内,创此良缘,而吾
为缁素之愿造佛界,不愿造九界者告如此。
** 念豆儿佛疏
雪山有药,名毗伽摩。眼若见之,眼得清净。鼻若嗅之,
鼻得清净。身若触之,身得安隐。若以涂鼓,军中击之,
所有毒箭,应身拔出。嗟嗟,一茎草耳,何以厥功若此。
西方再来,始出长干,发足行脚,便有香象截流气概。
后五台雪里,绝后再苏,沛若江湖,落笔无滞。悯末世
无闻暗證,既昧佛语,亦失佛心,故多有著述。而法语
诗文等四十二卷,皆老人随自意语,尤多醒发人处。
法眷虚中缮写成帙,呈诸牧斋钱太史。一无赖沙门,
冒从太史公处诒稿而去。今高足某,继乃师志,乞余
一言,转白檀信。余感师翁梦中接引深恩,愧无以报,
爰涕泣书此。
** 庐山五乳峰法云寺重造大殿疏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
切惟心造。盖自无始以来,直至尽未来际,惟此一心,
无有一时一刻不造种种五阴,造种种世閒,造种种
国土者也。造而成也,无所从来。造而坏也,无所至去,
可不谓惟心乎。故世有达惟心者始可与商所造,亦
惟有善所造者,始可与悟惟心耳。今人局视此心,曾
不能知心外无法,又复卑视事造,曾不能知事外无
理。故语以庄严佛刹,辄云不必著相。嗟嗟,相固不必
著矣,非相又安可著邪。若达惟心,则相即非相。是心
造殿,是心是殿,何著之有。设不以其心造殿,又将以
其心造种种敝恶依正,安得顷刻有不造时。而造殿
为佛界妙缘,缘因若熟,了因必发。了因若发,正因必
彰。方知造即非造。回视枉此心力,造馀杂业,驾言无
造,终不免轮回者,岂可同年语哉。匡庐五乳峰法云
寺日遂颓圮,其徒某不离吾人心内,创此良缘,而吾
为缁素之愿造佛界,不愿造九界者告如此。
** 念豆儿佛疏
雪山有药,名毗伽摩。眼若见之,眼得清净。鼻若嗅之,
鼻得清净。身若触之,身得安隐。若以涂鼓,军中击之,
所有毒箭,应身拔出。嗟嗟,一茎草耳,何以厥功若此。
题跋一¶ 第 386b 页
愚者未免疑之。阿弥陀佛,万德尊主,因积僧祇,果圆
十劫。愿王无尽,福慧无穷。散心一称其名,亦灭八十
亿劫生死重罪。彼疑一茎草者,又安能深信无惑哉。
有念佛者,不纪以珠纪以豆,又将豆供海众,使其沦
肌肤浃骨髓,乃至遍身毛孔,咸放佛光,八万四千户
虫,咸得度脱。此之功德,难议难思。念豆施豆,功德平
等。豆为法界,十方诸佛,三世导师,皆在一粒豆上转
大法轮,现宝王刹。此豆邪,非豆邪,非豆非非豆邪。能
信此一粒豆者,可以无疑于一茎草矣。重说偈曰,
「 此豆泥丸突出难分剖,非豆咽下分明无处躲。非豆非非豆,大家倾出摩竭斗。」
** 金陵三教祠重劝施棺疏
三教深浅,未暇辩也,而仁民爱物之心则同。夫仁爱
非外铄也,行于荒原旷泽,见骸体纵横,枯骨狼藉,未
有不怵惕恻隐者。充恻隐之心,仁不可胜用。儒以之
保民,道以之不疵疠于物,释以之度尽众生。如不龟
手药,所用有大小耳。故吾谓求道者,求之三教,不若
求于自心。自心者,三教之源。三教皆从此心施设。苟
无自心,三教俱无。苟昧自心,三教俱昧。苟知此心而
扩充之,何患三教不总归陶铸也哉。心足以陶铸三
教,乃名能尽其性,亦能尽人物之性。尽人物之性,乃
知民不止吾胞,物不止吾与。是故一民饥,我之饥也。
一民寒,我之寒也。一枯骨未葬,我未葬也。合天下之
苦,以为己苦。合天下之善,以为己善。故莫大乎与人
为善。俾一滴善,同归至善海中,无分剂,无穷尽。斯可
与言尽性之道也已。金陵三教祠,自癸亥倡施棺,主
其事者,为了玄大德,二十年施三万馀具。了玄去世
兼值变更,事遂寝。今流离茕独,倍于昔时,狐狸蝇蚋,
遍于野壑。仁人君子,急议续行,亦此心万不容己者。
而吾因得引其说而申之。昔孟子谓孝子掩亲诚是,
十劫。愿王无尽,福慧无穷。散心一称其名,亦灭八十
亿劫生死重罪。彼疑一茎草者,又安能深信无惑哉。
有念佛者,不纪以珠纪以豆,又将豆供海众,使其沦
肌肤浃骨髓,乃至遍身毛孔,咸放佛光,八万四千户
虫,咸得度脱。此之功德,难议难思。念豆施豆,功德平
等。豆为法界,十方诸佛,三世导师,皆在一粒豆上转
大法轮,现宝王刹。此豆邪,非豆邪,非豆非非豆邪。能
信此一粒豆者,可以无疑于一茎草矣。重说偈曰,
「 此豆泥丸突出难分剖,非豆咽下分明无处躲。非豆非非豆,大家倾出摩竭斗。」
** 金陵三教祠重劝施棺疏
三教深浅,未暇辩也,而仁民爱物之心则同。夫仁爱
非外铄也,行于荒原旷泽,见骸体纵横,枯骨狼藉,未
有不怵惕恻隐者。充恻隐之心,仁不可胜用。儒以之
保民,道以之不疵疠于物,释以之度尽众生。如不龟
手药,所用有大小耳。故吾谓求道者,求之三教,不若
求于自心。自心者,三教之源。三教皆从此心施设。苟
无自心,三教俱无。苟昧自心,三教俱昧。苟知此心而
扩充之,何患三教不总归陶铸也哉。心足以陶铸三
教,乃名能尽其性,亦能尽人物之性。尽人物之性,乃
知民不止吾胞,物不止吾与。是故一民饥,我之饥也。
一民寒,我之寒也。一枯骨未葬,我未葬也。合天下之
苦,以为己苦。合天下之善,以为己善。故莫大乎与人
为善。俾一滴善,同归至善海中,无分剂,无穷尽。斯可
与言尽性之道也已。金陵三教祠,自癸亥倡施棺,主
其事者,为了玄大德,二十年施三万馀具。了玄去世
兼值变更,事遂寝。今流离茕独,倍于昔时,狐狸蝇蚋,
遍于野壑。仁人君子,急议续行,亦此心万不容己者。
而吾因得引其说而申之。昔孟子谓孝子掩亲诚是,
题跋一¶ 第 386c 页
然仁人过之。虽非亲友,颡亦必泚,视亦必睨。当知一
切有情,本来同体,是名一本。然则视父母同路人者,
恶之至也,薄之极也。视路人同父母者,善之大也,慈
之厚也。一人善,致天下祥。一念慈,回宇宙泰。况合众
善为善,普众慈为慈,功德可思议哉。昔天帝与阿修
罗战,乍胜乍退者再。由世有一人,欲作善事,辄欲止
者再故也。或问予曰,匹夫一念进退,何遂关天帝胜
负。予曰,如天平,两处各二十两。傥以一分益彼一处,
彼则偏重矣。故曰,天下者,天下之天下。又曰,以身观
身,以天下观天下。今各捐分文铢两,俾泽及枯骨。观
身观天下胥在此巳。
** 水陆大斋疏
佛祖统纪云,梁武帝梦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
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拔济之。帝问沙门,无知者。唯志
公劝广寻经论,必有因缘。帝即遣迎大藏,积日披览,
创立仪文,三年而成。乃建道场于夜分,亲捧仪文,悉
停灯烛,而白佛言,若理协圣凡,愿拜起灯烛自明。或
体式未详,灯暗如故。言讫,一礼,灯烛皆明。再礼,宫殿
震。三礼,天雨华。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就金山寺修
设,帝临地席,诏祐律师宣文。当时灵响,不能备录。周
隋之际,此仪不行。至唐咸亨中,西京法海寺英禅师,
梦泰山府君,请往说法,独坐方丈,见异人前告曰,向
于泰山府君处,窃睹尊容,世有水陆大斋,可益幽品,
文是梁武所集,今大觉寺吴僧义济得之,愿师往求,
如法修设。师寻诣大觉,果得其文。遂于月望修斋。斋
毕,向之异人,与徒属十数,来谢曰,弟子秦庄襄王也。
又指其徒曰,此范睢,穰侯,白起,王剪,张仪,陈轸,皆秦
臣也。咸坐本罪,囚幽阴府。昔梁武金山设会,前代纣
王之臣皆得脱免,弟子是时亦暂息苦,以狱情未决,
未获脱。今弟子与此辈,并列国君臣,皆承法力,得生
切有情,本来同体,是名一本。然则视父母同路人者,
恶之至也,薄之极也。视路人同父母者,善之大也,慈
之厚也。一人善,致天下祥。一念慈,回宇宙泰。况合众
善为善,普众慈为慈,功德可思议哉。昔天帝与阿修
罗战,乍胜乍退者再。由世有一人,欲作善事,辄欲止
者再故也。或问予曰,匹夫一念进退,何遂关天帝胜
负。予曰,如天平,两处各二十两。傥以一分益彼一处,
彼则偏重矣。故曰,天下者,天下之天下。又曰,以身观
身,以天下观天下。今各捐分文铢两,俾泽及枯骨。观
身观天下胥在此巳。
** 水陆大斋疏
佛祖统纪云,梁武帝梦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
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拔济之。帝问沙门,无知者。唯志
公劝广寻经论,必有因缘。帝即遣迎大藏,积日披览,
创立仪文,三年而成。乃建道场于夜分,亲捧仪文,悉
停灯烛,而白佛言,若理协圣凡,愿拜起灯烛自明。或
体式未详,灯暗如故。言讫,一礼,灯烛皆明。再礼,宫殿
震。三礼,天雨华。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就金山寺修
设,帝临地席,诏祐律师宣文。当时灵响,不能备录。周
隋之际,此仪不行。至唐咸亨中,西京法海寺英禅师,
梦泰山府君,请往说法,独坐方丈,见异人前告曰,向
于泰山府君处,窃睹尊容,世有水陆大斋,可益幽品,
文是梁武所集,今大觉寺吴僧义济得之,愿师往求,
如法修设。师寻诣大觉,果得其文。遂于月望修斋。斋
毕,向之异人,与徒属十数,来谢曰,弟子秦庄襄王也。
又指其徒曰,此范睢,穰侯,白起,王剪,张仪,陈轸,皆秦
臣也。咸坐本罪,囚幽阴府。昔梁武金山设会,前代纣
王之臣皆得脱免,弟子是时亦暂息苦,以狱情未决,
未获脱。今弟子与此辈,并列国君臣,皆承法力,得生
题跋一¶ 第 387a 页
人閒,言讫而隐。自是英公,常设此斋,流行天下。至有
宋咸淳年閒,有谓金山越王疏旨,专为平昔仕宦,报
效君亲,未见平等修供之意。力挽志磐法师,续成新
仪六卷,绘像二十六轴。自宋至明,又历五百馀岁,云
栖大师,依此仪稍事改削,行之古杭。智旭曾于云栖
躬逢盛举,见其坛法精严,事理备明,罗十法界于一
堂,运三观心于刹海,真不思议功德也。丙戌,游金山,
索彼仪文观之,汗漫模糊,不可寻究。盖由磐公较定
后,行于四明,世称南水陆。而金山旧仪,被宋元以来
世谛住持,附会添杂,但事热闹,用供流俗士女耳目,
世称为北水陆也。云栖大师具择法眼,故不从北从
南,每设供结界密护,除主坛一人,表白二人,斋主一
人,香灯五人外,馀人例于幕外瞻礼,不得入内坛。坛
内人出入,必皆易衣澡浴,所以得名如法供养。不似
诸方滥张圣像,任男女杂沓游观,致使饮酒食肉,吞
烟啖蒜之人,皆得熏秽尊仪也。新都郑千里长公完
德,三藏殿主人七净,新都杨长公,江宁陈旻昭欈李
谭埽庵,欲令此法重得流通,津度靡极,顾此法源流,
惟旭颇能考知其详。敢僭述缘起,为贤达告。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四(终)
宋咸淳年閒,有谓金山越王疏旨,专为平昔仕宦,报
效君亲,未见平等修供之意。力挽志磐法师,续成新
仪六卷,绘像二十六轴。自宋至明,又历五百馀岁,云
栖大师,依此仪稍事改削,行之古杭。智旭曾于云栖
躬逢盛举,见其坛法精严,事理备明,罗十法界于一
堂,运三观心于刹海,真不思议功德也。丙戌,游金山,
索彼仪文观之,汗漫模糊,不可寻究。盖由磐公较定
后,行于四明,世称南水陆。而金山旧仪,被宋元以来
世谛住持,附会添杂,但事热闹,用供流俗士女耳目,
世称为北水陆也。云栖大师具择法眼,故不从北从
南,每设供结界密护,除主坛一人,表白二人,斋主一
人,香灯五人外,馀人例于幕外瞻礼,不得入内坛。坛
内人出入,必皆易衣澡浴,所以得名如法供养。不似
诸方滥张圣像,任男女杂沓游观,致使饮酒食肉,吞
烟啖蒜之人,皆得熏秽尊仪也。新都郑千里长公完
德,三藏殿主人七净,新都杨长公,江宁陈旻昭欈李
谭埽庵,欲令此法重得流通,津度靡极,顾此法源流,
惟旭颇能考知其详。敢僭述缘起,为贤达告。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四(终)
题跋一¶ 第 38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