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灵峰藕益大师自传(前后有门人私识三则附记一通)¶ (自动笺注)
*靈峰蕅益大師自傳(前後有門人私識三附記一通)
(先大師生平不曾乞緇素一字。
不唯佛法難言知己難得,亦鑒尚虛名陋習,而身為砥
也。
西逝時,誡勿乞言,徒增誑誤
嗚呼冰操如彼,治命如此,安敢不遵。
今刻老人自傳一通
述其意於首。
門人靈晟稽首。)
公元1592年
(先師壬辰秋決志肥遯緇素道不得
請述行腳
長水營泉寺,念行腳未盡致,復述
公元1593年
茲傳。
癸巳春,過古吳,有老人二三舊友或謂傳既寓名,則宗譜法號可弗出
或謂一生
跡可述,夢感等嫌自言,老人一笑慨然刪改
時從古吳,傳至留都,與長水本數不同
堅密子成時,謂傳收著述未盡,請補。
於是與古吳本又增數句矣。
同門刻傳,命南酌同
異。
南思老人一生苦心,唯佛祖知之,餘難知者
不獲已述傳,令後裔有聞,此四宏法門
三祇誓海,可以古人自作別傳之例例之也邪
允宜從營泉本,照第三補遺書,閑字不
妨互證。
僉曰善,錄定本如左。
門人照南稽首。)
*八不道人傳(老人親筆評語三處附。
取中八不梵網八不之旨)
八不道人震旦逸民也。
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
道人蹴然不敢
今亦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
艴然不屑
故名八不也。
俗姓鍾名際明又名聲字振
之。
先世汴梁人
始祖南渡,居古吳木瀆
母金氏,以父
仲公,持白衣大悲咒十年,夢大士送子而生。
蓋萬
歷二十七年己亥,五月三日亥時也。
七歲茹素,十二
歲就外傅,聞聖學,即千古自任,誓滅釋老
開腪酒,作
數十篇闢異端,夢與孔顏晤言
十七歲,閱自知錄
序,及竹窗隨筆,乃不謗佛,取所著闢佛論焚之。
二十
歲,詮論語,至天下歸仁不能下筆
廢寢忘餐晝夜
大悟孔顏心法
喪父,聞地藏本願發出世心
二十
二歲專志念佛
盡焚窗稿二千餘篇
二十三歲,聽大
佛頂經,謂世界在空,空生大覺遂疑何故有此大覺
致為空界張本悶絕無措
但昏散最重,功夫不能
片,因決意出家體究大事
二十四歲,夢禮憨山大師
哭恨緣慳相見太晚。
師云,此是苦果,應知苦因,語未
竟,遽請曰,弟子志求上乘不願四諦法。
師云,且喜
居士有向上志雖然不能如黃臨濟但可巖頭
德山。
心又未足,擬再問,觸聲而醒。
因思古人安有
下,夢想分別耳。
一月中三夢憨師,師往曹谿不能
遠從。
乃從雪嶺剃度命名智旭
雪師,憨翁門人也。
夏秋作務雲棲,聞古德法師唯識論一聽了了,疑
與佛頂宗旨矛盾
請問,師云,性相二宗不許和會
怪之,佛法豈有二岐邪。
一日問古師云,不怕念起,只
怕覺遲。
且如中陰入胎,念起受生縱令速覺,如何
脫。
師云,汝今入胎也未。
道人微笑
師云,入胎了也
無語
師云,汝謂只今此身,果從受胎得來者邪。
公元1594年
道人流汗浹背不能分曉,竟往徑山坐禪
次年夏,逼
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
因知此身,從無始來,當
出生隨處滅盡但是堅固妄想所現之影,剎那
那,念念不住的確從父母生也。
從此性相二宗,一
透徹,知其本無矛盾但是交光邪說,大誤人耳。
一切經論,一切公案無不現前,旋自覺悟,解發
為聖證,故絕不一人
久之胸次空空不復留一
字腳矣
二十六歲受菩薩戒
二十七歲遍律藏,方
知舉世積訛。
二十八歲母病篤,四刲肱不救痛切
肝。
(既悟此身非父母生,何故又刲肱救母,參。
)葬事畢,焚棄筆硯,矢往深山
道友鑒空,留掩關松陵關中大病,乃以參禪工夫
求生淨土
三十歲,出關朝海,將往終南道友雪航,願
律學
留住龍居,始述毗尼事義集要,及梵室偶談。
是年遇惺谷歸一兩友,最得交修之益。
三十一歲,送
惺谷至博山薙髮,隨無異禪師金陵盤桓百有十
日,盡諳宗門近時流弊,乃決意宏律。
然律解雖精,而
煩惱習強,躬行多玷。
故誓不為和尚
(三業未淨,謬有知律之名,名過
於實,此道人生平之恥。
)三十二歲,擬註梵網,作四鬮問佛,一曰
賢首,二曰宗天台,三曰宗慈恩,四曰自立宗。
頻拈
台宗鬮。
於是究心台部,而不肯台家子孫
以近
世台家,與禪宗賢首慈恩各執門庭不能和合故也。
(時人以耳為目皆云道人獨宏台宗
謬矣謬矣。
)三十三歲秋,惺谷壁如二友
去世,始入靈峰過冬為作請藏因緣
三十五歲,造西
湖寺,述占察行法
三十七歲,住武水,述戒消災略釋,
公元1595年
持戒犍度略釋,盂蘭盆新疏。
三十八歲,住九華
次年
述梵網合註
四十一歲。
溫陵
大佛玄義文句
四十二歲,住漳州,述金剛破空論,蕅益三頌齋經
註。
四十四歲,住湖州,述大乘止觀釋要。
四十六歲,住
靈峰,述四十二章經遺教經八大人覺解。
四十七歲,
石城,述周易禪解。
是秋,住祖堂
二年,述唯識心
相宗八要直解彌陀要解四書蕅益解。
五十一歲
靈峰法華會義。
次年占察疏,重治律要。
十四歲,住晟谿,草楞伽義疏,遷長水而始竟。
尚有閱
知津法海觀瀾圓覺維摩起信諸疏,厥願未完,姑
後緣而已
生平有言曰,漢宋註疏盛,而聖賢
法晦,如方木入圓竅也。
隨機羯磨出,而律學衰,如水
添乳也。
指月盛行,而禪道壞,如鑿混沌竅也。
四教
流傳,而台宗昧,如執死方醫變證也。
是故舉世
儒若禪若律若教無不目為異物,疾若寇讎
道人
曰,知我者,唯釋迦地藏乎。
罪我者,亦唯釋迦地藏乎。
孑然長往不知所終
(先大師示寂不肖時謬同門嚴命,輯靈峰宗論。
輯成,載老人自傳卷首
因念老人
公元1593年
癸巳甲午二年中,行腳還山,并所有著述
乙未正月末後一段光明,皆缺然無紀。
同門
又謬謂不肖侍行腳,知其事為詳,理應附記,辭不獲合十稽首記曰。)
公元1652年
靈峰蕅益大師自傳,成於壬辰臘月
次年癸巳,老
公元1653年
人五十五歲,夏四月新安,結後安居,於歙浦天
馬院,著選佛譜,閱宗鏡錄刪正法涌,永樂法真
人所竄雜說引經論之誤,及歷來寫刻之訛,於三
百六十餘問答,一一定其大義,標其起盡
閱完,作
校定宗鏡錄四則
又汰袁宏道集,存一冊,名袁
子。
秋八月,遊黃山白嶽諸處
冬復結制天馬,著起
公元1654年
信裂網疏
次年五十六歲甲午,於正月豐南
義院請,法施畢,出新安
二月後褒灑陀日,還靈峰
公元1653年
臥病,選西齋淨土詩,製贊補入淨土九要,名淨
十要
竟,病愈
七月儒釋宗傳竊議
八月
大藏竟。
九月成閱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
月病,復有獨坐書懷四律
中有庶幾二三子,慰我
一生思之句。
十一月十八日有病中口號偈。
臘月
初三有病偶成一律
中有名字中真佛眼,未
畢竟何人之句。
是日口授遺囑,立四誓,命以
照南等慈二子五戒
菩薩戒,命以照南靈晟性
三子代座代應請。
闍維後,磨骨和粉麵,分作
二分一分鳥獸一分鱗介,普結法喜同生西
方。
十三起淨社,有願文。
嗣有求生淨土六首
公元1655年
夕有艮六居銘,有偈。
乙未元旦有偈二首
二十日
復發二十一日晨起病止。
午刻趺坐繩床角,向
西舉手而逝。
時生年五十七歲,法臘三十四。
僧夏
公元1683年
癸亥臘月至癸酉自恣日,又從乙酉春至今
公元1655年
正月共計十有九。
丁酉冬門人如法茶毗,髮
長覆耳,面貌如生趺坐巍然牙齒俱不壞,因不敢
公元1717年
從粉骴遺囑,奉骨塔於靈峰大殿右。
(丁酉下四十二字,係
公元1718年
戊戌春茶毗補記
)嗚呼,痛哉。
世閒眼滅,正法幢摧。
惡心
佛之魔邪,誰與救正
好心遭毒之男女,誰與扶持
良以吾輩業重不能哲人久住故耳。
老人傳末
云,尚有閱藏知津法海觀瀾圓覺維摩起信諸疏,
厥願未完,姑俟後緣
又閱藏畢,然香願文中云,一
者竊見南北兩藏,並皆糢糊失次,或半滿不辨,或
經論互名,或真訛不分,或巧拙無別,雖有宋朝
標目明朝彙目義門並未盡美盡善
今輒不揣
謬述閱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儻不背佛旨,乞得
成就流通
二者如圓覺維摩彌陀地藏乃至大涅
槃經,夙有微願,再加解釋,并僧史寶訓,亦願增修,
仰求庇護,令得速成
又定嗣註經目有行願品續
疏,圓覺經新疏,無量壽如來會疏,觀經疏鈔錄要,
十輪經解賢護經解藥師七佛經疏,地藏本願
疏,維摩補疏,金光明最勝王經續疏,同性經解,無
法門疏,十二頭陀經疏,仁王續疏,大涅槃合
論,四阿節要十善業道經解,發菩提論解,摩
訶止輔行錄要僧史刪補緇門寶訓,共二十一
種。
上三處所列,唯閱藏知津法海觀瀾起信疏告
成,餘俱不可復得矣。
雖然老人著述頗富,識取
宗,更何所欠,況大用方新,願輪正轉,珍池受記
後,速入娑婆收拾有緣喘息未了公案當可頓完。
吾輩現在未來,皆可親受學,勿以時方形骸不
實之相,貳其心可也
但成時受恩最深,負恩最重,
緬想哲人閒出妙法難逢,又念大事因緣關繫
萬世,雖流通有時,而眾生障難殷繁,爰然香一千
炷,捨身洪流一報師恩,助轉願輪,二供妙法生生
值遇,三轉劫濁,救苦眾生四代粉骴,滿師弘誓,五
重罪,決生珍池
嗚呼知我罪我,唯大地眾生乎。
公元1655年
順治乙未臘月十二日不肖門人成時稽首謹記
*附記
公元1651年
靈峰大師入滅八年壬寅七月門人性旦病逝
先書囑語,面乞不肖成時,并胞兄胡淨廣,粉遺
公元1714年
骨,代先老人滿甲午臘月初三日所命。
先是
時邀淨侶禮佛說佛名經,旦就壇然頂燈,以報
公元1655年
法乳深恩
至是復有此囑,謹就八月,集眾修行
藥王本事晝夜,而作法焉。
時法通玄
骴,成時說偈曰,無身何必摧殘,只為無身
不貪。
此意許誰能會得前三三與後三三。
旦出
新安績邑胡氏望族年三十三歲。
退居近住。
不畜徒眾,故無傳
為學精細少年槁木
死灰
性相圓明,而以未悟為恥,以愚拙為懼,
不敢法道
孱弱苦行不為敬憚,而
不文其過。
病中初現業相。
哀籲於佛,乃見彌
接引
去時耳根離,唯蹲坐微笑不已
著有
公元1656年
西齋淨土詩,及圓覺疏,未行。
旦逝之次年
月,道友程從焜感其事,亦力疾念佛西逝,自聞
異香越數日,猶趺坐巍然舉手昂視。
焜歙之
公元1723年
塘人,其近事菩薩兩戒,皆稟於先老人者。
癸卯
公元1655年
,成時稽首附記
*靈峰日大師私諡竊議
古歙門人成時稽首百拜
蕅益老人遷化靈峰
門人時議行私諡。
或曰,有典
乎。
曰,自柳下惠後,有王文中朱文忠陶靖節蕭文元
諸人,皆門人為道尊師尊師明道
由周而來,昭
昭也。
曰,世閒法耳,出世有典乎。
曰,志磐師佛祖
紀,興道八世無師號者,悉立私諡
志之曰,是蓋尊
祖之大義也。
世出世何閒哉。
曰,聞其典,知其義矣,未
悉其故,豈無力請於朝,或位不在龍錫之列邪,抑朝
有所諱,定論不得不在野邪。
曰,蔡邕元結,豈不能為
朱穆元延祖易名漢唐之世乎。
文忠靖節,載在
漢書宋史功令何嘗拘,聖明何嘗諱乎。
然則何故,曰
不失其實也。
世閒聖賢,有舉世不見其心者,柳下
士師三黜不去,欲護生於刀鋸鼎鑊閒也。
不能
行其道,以期無刑則不羞不卑,隨地救民於死,其
和也所以行其惠也。
此意當時不知,唯中饋知之。
惠之一言,而柳下隱矣。
一字斷金柳下之心見,千古
聖賢心學亦見。
不失其實者,利澤天下萬世無疆
也。
若夫出世宗匠,道為心性全體大用,心合生佛,慈
力悲仰,難知難見,尤甚
正法不為難末法魔強
法弱,正衰邪熾,則誠難。
觀行相似以上,猶不為難
凡夫,以肉眼佛眼用,則尤難。
既難知難見如此
不惟嘉號缺然,堪為法道之懼,即過推神聖智勇
不足發潛德而迪後彥
從來及門遠裔,皆
深引為慮,而仁人哲士,亦不得不憫其衷而韙其說。
不忍概以愚賤斥之也。
大宗哲匠淵懿不彰
雖靈
山王臣,咸以為恥,百世苗裔,咸以為憂。
而其罪不得
不屬及門流亞
門內瞢瞢王臣何所採。
當世寂寂
曠代何從聞。
噫,大矣哉,私諡所由來也。
或人於是
懼曰,幸從子聞其典,知其義,復究其故。
已之,是不仁
也。
愚賤避罪,是不智也。
與聞蕅益老人師號
是成時謹稽首百拜議曰,佛法之盛也,三學一源
季也,三學鼎足
其衰也,三學互諍。
至其極也,三學
証,至內訌一切人皆為破法之人,一切法賊人
法。
斯時也,非溯其源,曷救正哉。
今日支那三學其內
訌也甚矣。
先大師生當其世,自號孤臣孽子,力揭
三學一源以救之。
其於律也,以斷有漏法為宗,洞開
遮,會同異,融大小,顯修證,純乳無水,即律即教即禪,
一如先佛世尊之律,師未嘗一行也。
稽諸古宣公
不逮
若夫恒轉三輪深契二共,師尚不敢雲棲
二師
東林天台臨濟諸老,其於教也,以破我法
二執為宗,教觀並明,性相互融,權實不二,性修交徹,
純乳無水,即教即律即禪,一如先佛世尊之教。
師未
嘗有一字也。
稽諸古荊谿清涼不逮
若夫五品誕登
三因圓發,師尚不敢擬幽谿,矧天台慈恩永明諸老。
至師之禪,徹悟心源深契方便,法法皆通,法法皆備,
而無一法可得。
即禪即律即教,允為曹谿永明之徒。
而師終以戒之定道未深,教之理果未剋,故遂不敢
謬膺祖位,墮邇來妄語覆轍
蓋唯真實識法,是
真實之懼。
豈非名字中大宗匠之正標榜哉。
日之方昇也,大地未盡蒙光,而普天胥旦。
濃夢者雖
瞻明,而夜遊伏匿作務興成,其師之象歟。
尊稱
為始曰大師
謹按志磐法師,諡道興法智諸祖也,曰,
他日能考懿德,上之清朝,賜以徽諡者幸當
定名庶乎不失其實
先大師貫徹三學,力振頹流
著述若釋論,若宗論,皆慧命所關,津梁斯在,上考
先佛,下俟後聖,當必有乘願大士,受靈山囑者,為之
入藏流通
諡定名幸存今議。
不敢過,不敢不及也。
補傳後一日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序
佛法無他,諦而已矣。
佛說法,常依二諦
二諦即三
諦也,即四諦也,即一切諦也,即一諦也,即無諦也。
如此,諸諦亦然
心本具之法,非思議所行境界
不可說也。
有因緣,亦可得說。
要言之,無可說
之諦,無不可說之諦,如是而已矣。
不見此則無教,無
教則行無由起,理無由顯,果無由剋。
如是言說,皆
臆見也。
見此,則為真覺悟
有教有行理果,如是
言說,皆妙法也。
正像既遠,末世抑何言說之多哉。
或見諦未全,則雜。
中者如摩尼瓦礫,不掩其光。
未免一言天下萬世
或見諦未精則執,與之
成一家言,奪之則無同異中。
見同見異未免墮分
飲水覆轍
或見諦未神妙則跡,抑揚建蕩,總不
能為解粘去縛,起必死沈痾
金錍不在手,言言
與目以明,言言增目之膜。
至其下者,博而似雜,實全
無所中也,戲論也。
僻而似專,實非專家也,鬥諍法也。
或蛇為龍,襲取神妙
非特而已也,罔之徒也。
昔魔
王害佛不得
誓曰,當於後世,入佛法中,破壞佛法
曰,自壞耳。
法可壞哉。
由是觀之,下者不足論,論其上,
若而人自利未入圓門利他安得無弊。
得失無端
倪,利害潛相倚伏,欲裂大綱,令大地眾生咸歸大處
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靈峰蕅益大師之以言教也,
徹悟心性全體,復深入不思議願輪。
一切一切處,
一切事中,悲智雙運,解行互融,實無一法可得,故無
峻豎之門庭
實無一法不通不備,故無隔垣之音響
發明三學,一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為宗趣。
全性
起修無實非權。
全修在性,無權非實
非實非權。
而權
而實。
其獨契法身向上,以一人萬古欲絕之學,得
以是歟。
嘗論之,師之三學,即一大事也。
真律真教
真禪,適還吾心之律教禪,適還先佛世尊之律教禪,
未曾一言也。
未曾一言故無雜也。
律既為真
律,教既為真教,則何同異,何大小,何律之不即教即
禪,教之不即律即禪乎。
禪既為真禪,則何分佛祖,何
有宗支。
何禪之不即律即教乎。
是故唯精故不執,無
事事無礙法界,無諍三昧也。
夫言不神妙,以雜與
執也。
不雜不執,則不自立宗。
自立宗,則縱橫變化
不可方物
是以師之言,盡脫窠臼,頓起膏肓一歸
堂堂正正
如唐三代禮樂
不俟干戈天下
平也。
識者末法以來,建大法幢,擊大法鼓,其味醇
平,其道光明,唯師一人而已
師具開演二智,作廣略
二說
一四句偈不為少,汗牛充棟不為多。
疏外稿
七部,今輯為全書,以文為類。
原在稿外別行者,亦
以次收入
三藏,凡高僧撰述,悉入阿毗曇論藏
二種,專釋一經者,曰釋論。
概宗十二部經,自成名
句文者,曰宗論。
今以釋論收靈峰諸疏,而七部稿總
以宗論收之。
合十大卷
分三十八子卷
嗚呼,成時不
肖,老人在日不能實學不思議諦,如醉轉屋。
哲人
雖逝,遺書尚存敢不自淑,以報師恩於萬一。
亦願凡
遇是書者,勿離文字而說解脫,勿即文字而忘真月。
因是見諦,則離即雙超。
圓契自心則不雜,圓收萬
法則不執,圓說圓泯則不跡。
千百世而後,必有其人。
時願先捨此身命以供之矣。
抑更有慮焉。
凡言之
揣摹擬議而得者,亦可揣摹擬議得之
若夫引商
刻羽,不涉思議,非從真聞以起思修,則若雜若執若
跡之禍,嘗伏於揣摹議擬之下而不覺
時願與天
萬世之遇是書者,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以階於
篤行可也
補傳後二日門人成時百拜撰。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序說(有小引)
成時輯老人七稿成,通序大意
越一日,作序說
其言別,故不入序。
不屬科,故不立例。
凡十五段。
達磨大師懲專逐名相之陋,力為學明宗
不立
文字一語,遂為昧宗者所執。
執之既久,由狂入癡。
永明大師大開教眼,以明宗鏡。
至寂音師,且說文字
禪。
紫柏大師,寂音再來
憨山師,直顏其全書曰紫
集。
憨集最富,未傳。
紫竹林顓愚師,為憨大師獨契,
亦自顏其書為紫竹林集。
諸老懲無聞之禍,救不立
文字之弊,心良苦矣。
竊恐此風既盛,凡沙門稍擅世
譽者,皆思以文相炫。
夫文盛道亦必衰。
試觀唐宋儒,
多以文字成名號稱作者,深為宮牆之辱,可使釋子
復覆其轍乎。
故雖老人別顏七稿,多自稱集。
不敢
以集行,然亦不敢名為錄。
何故,今之祖錄天壤矣。
老人齒及,則痛心泣血,故亦不敢也。
陽明子在日,有傳習錄附錄數冊行世
公薨,出文
外集等。
華亭新建諸公,懼學者克盡讀也,彙
成全書以傳。
作者,非有意行其言也。
閱歲月,涉山
川,接人物,幻成文勢,不得不別。
久也,書不全,道亦
不彰
言既散,傳必不盛。
聖君賢臣,採藏天府,皆無統
可遵
有會一者,恐失其舊。
是故言之始,不得不分,
不得不合,勢也。
今輯七稿為一,作者海印炳現,讀
古鏡全收,庶天朝採錄,無零落割裂之虞矣。
大卷唯十,避繁也。
一一卷中,復開子卷,備梵冊也。
文以類出取便耳,非以文體也。
文則昧道,因文則
明道,達文則證道。
證道,而後文無體也。
公元1768年
不肖戊子歲,始晤大師
一日予曰,吾昔年念念
思復比丘戒法邇年念念西方耳。
時大駭,何不
復佛世芳規邪。
久之,始知師在家發大菩提,願以為
之本。
出家一意宗乘徑山大悟後,徹見近世禪者
病,在絕無知見,非在多知見
在不尊重羅提
叉,非在著戒相也。
抹倒禪之一字,力以戒教匡救
尤志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興。
後決不可得
一意西馳,冀乘本願輪,仗諸佛力再來與拔。
至於
隨時著述竭力講演,皆聊與有緣下圓頓種,非法界
眾生一時成佛直下相應太平無事初志矣。
佛法有偏痛快
偏精細者,則性快心細之人各偏好
之。
唯此論。
快性者必失麤淺
細心者必失廉纖,縱高
不敢綱宗不敢名相
綱宗只作綱宗會,名
相只作名相會,終為俗學
若能知非綱宗非名相,而
麤淺廉纖二病頓超者,雖為執鞭,所欣慕焉。
自人不悟圓宗,諸佛願海無能隨順修學者。
知非
真實發大菩提心,一切盡成虛解。
縱有為生死志,亦
必入小乘權曲境界
若並無此志,直成修羅魔外。
老人一生法界三寶前,緣法眾生殷勤發願
今願文一卷,直顯不思境界
真無醍醐也。
吾見
有憎者。
謂為繁瑣
讚歎者。
讀其文惟恐臥。
有感
流淚者。
然亦未遑直下承當徹悟修之致。
嗟乎,何
公元1655年
真法不易讀若此。
子時,敬然臂香四十八炷,普
為法眾生,等供安養願王
乞吾師願文,於一切
閒大作佛事,願遇者興起感觸徹悟諸佛即自心本
性,庶不令一切願王,久淪於異生界也。
淨土一門真參學教持戒者所共趨。
彌陀寂光
即自心理智,由不悟故,橫生邪慢取笑識者
讀宗論,
徹底薦取,則無邊法藏一以貫之矣。
棒打石人頭,
暴暴實事
八十翁入場不是小兒戲。
是之謂乎。
學佛僻謬者,皆法外取心。
世之本來面目向上一著
是也
計此必成惡取空見,佛目此病,為不可救
圓覺
經誡取圓覺大乘止觀誡先觀真如,諸祖深訶邪禪
暗證,意皆在此。
今論示第一義心,圓妙明快千古
有。
讀者諦審諦觀,字字從繩言言破的,或得之
先師自行不過流俗知見,於現前一念,了一切法
而已
法語中,亦唯以此剖心膽傾腸腹,而發明介爾
一念,在續集寱餘尤詳。
蓋鼓兩片皮既久,唯覺此話,
大神至明也。
雖然,失之亦成話柄,得之不外言詮
不敢謂有是語,尤不敢謂無是語也。
法語書柬中,諸名公鉅卿遵大師原稿但書姓氏,概
不書尊稱
末法,道則僧體日卑,爭務乞靈人爵,俗
我相日重,終難覷破浮雲
兩者皆生死根株,於道
何啻霄壤
若非各懋盛德安能共扇真風
今唯重道
誼,以副護法天龍之望。
宗隱覆之說,非深契法華三昧,及華嚴事事無礙
法界未易拈提。
曲盡同異之致,匯歸一實,千百世
來,大師一人而已
孔子顏子文中子,後陽明子,處隱
顯閒,蕅益子繼之,大闡顯之道,緬想時會,應非偶
然。
而後吾人一實事,會其有極,歸其有極也夫
雖然
蕅益子云非行之艱,知之尤艱。
敢告
忠孝至佛始極。
不知其極,或以愛論俗典揀之,竟成
無君無父,全違金口誠言
或以至德要道收之,又墮
有漏有為,全乖出世正軌
大事乖張僻謬久矣
讀宗論,但貴用極,不貴株守
守則揀,不守則收。
子臣
弟友,丘未能一。
嗚呼,一大事之彰明會一久矣
先師著述,除宗論外,其釋論,則有阿彌陀要解(一卷),占
玄疏(三卷),楞伽義疏(十卷),盂蘭新疏(一卷),大佛玄文(十二
卷),準提持法(一卷),金剛破空論附觀心釋(二卷),心經略
(一卷),法華會義(十六卷),妙玄節要(二卷),法華綸貫(一卷),齋經
註(一卷),遺教解(一卷),梵網合註(八卷)後附授戒法、學戒法、梵
懺法問辯(共一卷),優婆塞經受戒品箋要(一卷),羯磨
文釋(一卷),戒本經箋要(一卷),毗尼集要(十七卷),大小持戒
度略釋(一卷),戒消災經略釋(一卷),五戒經略解(一卷),沙彌
戒要(一卷),唯識心要(十卷),八要直解(八卷),起信網疏(六卷),大
止觀釋要(四卷),大悲法辯訛(一卷)附觀想偈略釋、法
性觀、懺壇軌式(三種),四十二章經解(一卷),八大人覺經解
(一卷),占察行法(一卷),禮地藏儀(一卷),教觀綱宗釋義(二卷),閱
知津(四十四卷),法海觀瀾(五卷),旃珊錄(一卷),選佛譜(六卷),重訂
諸經日誦(二卷),周易禪解(十卷),闢邪集(二卷)。
共四十七種(板俱
嘉興府楞嚴寺),是為靈峰二論目錄
(大記,明咒行法四書蕅益解未行。)
宗論全部可取其中讚戒者,別為戒波羅密之書,讚
淨土者,別為祕藏指南之書。
或合上二者,別為不昧
因果之書。
儻能盡美盡善,則有大利無害
未遑
刻,附記於此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總目錄
*卷首
*自傳
*續傳
*附記
*私諡竊議
*序
*序
*序說
*總目
*第一卷
*卷一之
*願文一
*卷一之
*願文二
*卷一之
*願文三
*卷一之
*願文之四
*第二卷
*卷二之
*法語
*卷二之
*法語
*卷二之
*法語
*卷二之
*法語
*卷二之
*法語
*第三卷
*卷三之
*答問
*卷三之
*答問
*卷三之
*荅問三
*第四卷
*卷四之
*普說
*茶話
*卷四之
*說
*文
*卷四之
*偶錄
*第五卷
*卷五之
*書一
*卷五之
*書二
*卷五之
*論
*辯
*議
*記
*第六卷
*卷六之
*緣起
*序一
*卷六之
*序二
*卷六之
*序三
*卷六之
*序四
*第七卷
*卷七之一
*題跋
*卷七之二
*題跋
*卷七之三
*疏一
*卷七之四
*疏二
*第八卷
*卷八之
*傳
*卷八之
*壽序
*卷八之
*塔誌銘
*祭文
*第九卷
*卷九之一
*頌一
*卷九之二
*頌二
*銘
*箴
*詞
*卷九之三
*贊一
*卷九之四
*贊二
*第十卷
*卷十之一
*詩偈
*卷十之二
*詩偈
*卷十之三
*詩偈
*卷十之四
*詩偈
靈峰藕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
古歙門人成時編輯
*願文一
公元1621年
**四十八願(天啟元年,歲次辛酉,七月三十日時名大朗優婆塞)
稽首三身圓滿尊,一切真如覺性海。
稱彼法界等虛
空,種種莊嚴大願海。
果因交徹不思議菩薩一切
行海
亦禮阿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地藏
我為慈親
罔極恩,遍憫一切眾生界。
發生如實上心修行
佛勝方便
深信淨土攝受門,廣大誓願普皆被。
妙戒
為舟智慧舵,方便為帆佛力風。
未來際渡眾生,終
不一念捨五濁
諸佛願海如帝珠,攝於我願重重現。
我願亦如摩尼王,諸佛願海悉皆攝。
願輪橫遍於十
方,亦復豎窮於三際
一切智智之所乘,故我至心
修習
第一願,我本發心上報慈父鍾之鳳生恩。
三寶力,
令我無始慈父,咸生淨土,速證菩提令聞我名者,亦
報父恩。
第二願,我本發心上報母金大蓮養育
恩。
三寶力,令我無始悲母,咸生淨土,速證菩提,令
聞我名者,亦報母恩
第三願,度法眾生成佛竟,
方取泥洹
第四願,我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
聞我名者,永斷婬根。
第五願,我殺害業習滅盡
餘。
令聞我名者,遍生慈力。
第六願,我癡闇謗三寶
滅盡無餘。
令聞名者正信三寶
第七願,我諸
不善業悉得清淨
令聞我名者,安住梵行
第八願,
我決生極樂世界,速證無上菩提分身塵剎,盡未來
際,度生無厭
第九願,我生不忘本願,於五濁世,
善化眾生
第十願,我處處通正法,無諸魔障
十一願,得無智慧,達一切佛法
十二願,得無
辯才,開迷降外,一切無畏,如師子吼
十三願,得無
神通,遍十方國,承事如來,及善知識一切海會,無
不得與。
十四願,我能出種種妙音,盡未來際,讚歎
三寶令眾生知所歸依。
十五願,隨意出生種種
供,供養三寶,為眾生作大福田
十六願,隨喜一切
眾生所有功德,令成無上菩提
十七願,十方如來
正覺時,我先勸請,轉大法輪,開示眾生無上覺路
十八願,十方如來般涅槃時,我悉勸請,莫入涅槃,
常住世閒,饒益含識
十九願,一切海會,推我為大
法王子,佛讚我功德智慧慈悲願力,如觀世音地藏
王,等無有異。
二十願,以大悲光,照諸地獄,觸我光
者,應時變諸苦事,悉成妙樂
二十一願,以大悲光,
照諸餓鬼,觸我光者,應時捨身淨土生。
二十二
願,以大悲光照諸畜生,蒙我光者,離諸怖畏捨身
後得淨土生。
二十三願,以大悲光,照諸鬼神,蒙我
光者,悉捨瞋心開悟佛道,捨諸醜陋,得清淨身
十四願,以大悲光,照諸苦惱眾生,蒙我光者,疾病
除,六根具足厄難恐怖悉皆解脫,無病延年,發菩提
意,若臨命終,即生淨土
二十五願,以大悲光,照有
無形有想無想,及諸魔外,令其身心,捨諸邪見,通
佛乘
二十六願,以大悲光,照觸人天,令不迷欲
樂,及欣厭定,勤求無上菩提
二十七願,以大悲
聲聞緣覺令捨無為,速趣佛乘
二十八願,以大
悲聲,令一切眾生決定明悟,不戀三界不樂餘乘,唯
無上菩提
二十九願,以大悲神力隨順眾生,種
種所求,俾於我法,生深信心。
三十願,以救度眾生
故於十方現作佛身,或淨土攝取,或穢土調伏方便
無量
三十一願,救度眾生,故隨類現身,一一類中,
種族尊勝威德自在,令諸同類敬愛受教直至菩提
三十二願,以大悲方便,現於一切,無佛法處,法滅
處,佛法不能行處隱顯大化,為長夜燈,救拔沈冥,出
苦海
三十三願,恒於眾生饑渴之時,現作飲食
疾疫現作藥草,寒作衣服熱作涼風險阻津梁,一
切所須,皆現作之,若服若食,若倚若履,咸得安樂,發
菩提心。
三十四願,樂求佛乘眾生,聞我名已,不捨
肉身得佛菩提
三十五願,莊嚴佛土菩薩,聞我名
已,其國踰於極樂,欲現穢土,則得無方便善化
強。
三十六願,令欲見諸佛土,聞法眾生,皆得見聞
三十七願,令欲往無數世界供養三寶眾生一念
之閒,普得周遍
三十八願,令欲生佛眾生,聞我
名號,即隨願往生
三十九願,令同我誓願眾生
得無智慧方便威德自在
四十願,令樂小乘
眾生,速登聖果,即回心菩薩乘。
四十一願,十方
修行菩薩,聞我名號直至菩提,永無魔事
四十二
願,十方魔外,聞我名號,即捨邪見同歸正覺
四十
三願,以大悲心力,使五逆十惡四棄八棄,當墮大獄
眾生,知求哀懺悔,隨現勝妙色身摩頂安慰,令罪根
永拔,發菩提心。
四十四願,以平等慈悲力,能滅
謗我法,詈我名者,極重惡障,速趣菩提
四十五願,
慈眼最極清淨,普視盡虛空界,乃至極苦處,悉令
安樂極惡眾生,悉令賢善
四十六願,我印手最極
莊嚴,於念念中,出一切供養雲,珍寶雲衣服雲,眾具
雲,飲食雲,醫藥雲,三昧雲,總持雲,辯才雲,光照雲遍
虛空界,盡未來際,利益眾生
四十七願,我名號
十方界靡不周遍,彼法滅處,我名不滅,恒令聞稱,悉
得解脫。
四十八願,我色身極微妙,以不可說
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大人相,而自莊嚴,一一相有不
可說不可佛剎極微塵數隨形好,一一好有不可
不可佛剎極微塵數光明,一一光作不可說不
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色,嚴飾國界,演不可說不可說
佛剎極微塵數聲,宣揚妙法,出不可不可佛剎
極微塵數香華飲食衣服眾具,普供一切,現不可說
不可佛剎極微塵數化佛教化一切,一一佛有不
可說不可佛剎極微塵數諸化菩薩,一一菩薩
不可不可佛剎極微塵數殊勝莊嚴,一一嚴作
不可不可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事,一一事於
不可不可佛剎極微塵數世界利益眾生有見
一佛事,則得見我微妙色身見我身者,則能與我平
等,則能速得成佛
公元1624年
**受菩薩戒誓文(天啟四年歲次甲子十二月二十二日)
如是戒品,我今於一切三寶前,誓願受持修學,盡未
來際不復捨離
假使持戒因緣,百千萬劫恒受困苦,
不以苦故,退失今日道心
假使破戒因緣,百千萬
劫恒受安樂,誓不以樂故,退失今日道心
以此學戒
功德,願我及眾生無始眾罪,盡得消滅
一切眾生
定業當受報者,我皆代受,遍微塵國界,歷諸惡道,終
無厭悔,令彼眾生,先成佛道。
我所發願真實不虛
十方三寶,現為我證,令我道心日夜增長
文殊智海,
念念清淨
普賢行海念念圓成
命終之後,生諸佛前,
證度迷流,同登覺岸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公元1658年
**刺血書經願文(戊戌)
菩薩戒弟子智旭刺舌血書大乘經律,先於三寶前,
臂香十二炷,發十二願。
亡父無始慈父斷無
我執,生樂土,受佛記
亡母無始悲母,斷根本
煩惱蓮華生,佛授記
現在同行過去一切真善
知識,皆先圓滿菩提
願普與法界眾生,破二執,斷眾
苦,得金剛身,淨三聚戒,圓正定,證實慧,發菩提心,得
退轉,歸無上覺。
以上發心發願善力因緣普施
界,同了無無生無得無作,永離虛妄,會證常樂
**書佛名經回向文
比丘智旭,書佛名畢,然香發願。
三炷供如是三寶,願
法界眾生紹隆佛種,入智慧藏,登解脫門。
六炷懺
六根罪,願與法界眾生,常睹佛色,聞法音,嗅法香,宣
法味,服慚愧衣,悟如來藏
二炷祈父母親緣,國土人
民,入九蓮胞胎獲三福祐
四炷保常僧伽和合
說戒淨業善友嚴淨毗尼禪堂清眾熏修大乘
職事
諸師,名標蓮蕊
三炷保比丘某某一切善友,身康
祿熾,正向菩提
如是功德普施含靈同生安養
**為雪航楫公講律刺血書願文
公元1629年
崇禎己巳春正月十有五日菩薩戒比丘智旭,為同
比丘智楫,講四分戒本,然香十炷,發十大宏願
願法一切地獄眾生,同得解脫,永不受果,永不
造因
二者願一切餓鬼道,同得解脫。
三者願一切
生道,同得解脫。
四者願一切阿修羅,捨憍慢習。
五者
一切人道,發菩提心。
六者一切天道,永斷諸漏
七者一切聲聞,回小向大。
八者一切辟支發起
大悲
九者願一切菩薩,盡無明源。
十者仰願一切
來,更增法樂
又願以此功德,令道友智楫,蕩滌流俗
知見拔除儱侗邪思赤歷歷荷擔正法不惜身命;真
懇懇哀憫眾生善能度脫
若其無始來,至於昨日
所有一切惡業,應受報者,智旭悉皆代受,令得解脫。
所有一切善業,應受報者,普施法界眾生,同成正覺
從今已去執持禁戒,塵業不侵,嚴護威儀蜎飛無損
正法之妙幢,作人天之模範
更願智旭,恒於盡虛
空遍法界三惡道中,普代眾生,受無量苦,經於不可
不可微塵劫海,備嘗楚毒,終無厭悔。
使法界眾
生,無一不成佛竟,我方解脫
以此發心發願功德,仰
願諸佛大慈加被大悲拔濟令一一字放無量光,一
一光無量國,一念之頃,悉周法界普施眾生究竟
法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持咒白文
智旭臂香五炷,願持滅定業真言百萬,觀音靈感
七佛滅罪,藥師灌頂往生淨土真言,各十萬。
次當結
壇,持大悲咒十萬。
又三炷供證明比丘廣鎬等,鎬各
然三炷,隨喜助發。
所願如來正法復興末世弊端
革,光明壽命,稱性量而無量福德智慧,等虛空而不
空,普與含生同生安養
**禮大報恩塔偈(同然香者一十五眾)
稽首大悲堅固藏,普現色身妙寶塔。
隨求感應思議哀愍我等及群生
願舒無畏光明,令我等除惡道怖,出入遊戲六道中,度脫一切如幻眾。
舒清淨大光明,令我等除破戒垢,毗尼嚴淨清涼,息諸六道煩惱熱。
願舒三昧光明,令我等除雜亂想,照了法界無分別,起諸無作大神通
願舒智慧光明,令我等盡無明漏。
願舒如意光明,令我等滿隨心願。
以茲啟迪群蒙,令皆歡喜深信
護持法永不滅,實義熾然千古
寧使身碎如微塵,終不退捨菩提願。
寧使永劫眾苦,終不忘失大悲心
唯願三寶天龍,證知宏誓攝受我。」
**為母三周拔濟
敬禮十方三寶阿彌陀佛,及二大士,清淨海眾
復禮
現前真實善友悉同啟請
伏願慈善力悲救心,為
亡母優婆夷金大蓮,隨意課持經咒
哀令我母未
淨土決定得生,已生淨土決定見佛。
若已見佛,增
公元1630年
品位
母棄不肖已經三載
省己躬,無德可報,實
深慚愧,痛自悔責,負世閒孝道,乖出世本期,自非
提攜,恐貽未來深累。
唯願廣菩提心,廣菩提願,廣
菩提行,普為法眾生經生父母歷劫親緣,運無緣
慈,興同體悲,令一一咒,功沾沙界,福等虛空
願智
旭為最後得解脫人,盡見一切眾生,皆先解脫
仰憑
十方三寶淨土聖賢現前善友攝受救護
**為母發願回向文
菩薩戒比丘智旭一心歸命法界三寶
伏為亡母
公元1629年
婆夷金大蓮,今六月初一日棄世三周,敬然臂香
炷,供十方三寶釋迦文佛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阿
彌陀佛,觀音勢至等諸大菩薩地藏大士十方
菩薩現前清淨真實善友普同供養
伏蒙善友,為
我母誦種種經咒(列比丘沙彌及諸佛子,共十一人禮懺二堂,持諸經十六部,諸咒品
二萬三千一百,佛菩薩名四十三萬,自持諸經十二部。
三世三千佛。
不錄)。
願母罪因
果,淨盡無餘,智種福基,具足無減
法界藏身,入普
行海
智旭又為父母乃至歷劫親緣,亦為現前
友,所有歷劫親緣廣及法界眾生,悉為歸依懺悔,發
誓願盡法眾生無始至今一切殺罪,願得消除
自今以去,更不復造。
定業應受刀山劍樹等,智旭
普皆代受,令彼安住大悲
一切盜罪消除,更不復造。
定業應受考逼酬償等,智旭普皆代受,令彼成就
捨。
一切婬罪消除,更不復造,定業應受鐵床銅柱等,
智旭普皆代受,令彼圓滿梵行
一切妄語消除,更
不復造,定業應受拔舌犁耕等,智旭普皆代受,令彼
真實法。
一切飲酒消除,更不復造,定業應受灰
河沸屎等,智旭普皆代受,令彼得大智慧。
一切貪罪
消除,更不復造,定業應受積寒堅冰等,智旭普皆代
受,令彼永獲清淨
一切瞋罪消除,更不復造,定業
猛火燒然等,智旭普皆代受,令彼發起大慈。
一切
癡罪消除,更不復造,定業應受盲聾頑鈍等,智旭
皆代受,令彼滿足菩提
一切塵沙等罪消除,更不復
造,定業應受種種塵沙苦等智旭普皆代受,令彼究
竟涅槃。
以此功德伏願一切地獄等受安樂一切
鬼等獲飽滿一切畜生等蒙解脫一切修羅等證慈
忍,一切人道等悟無生一切天道等盡諸漏一切
聞等發大願一切緣覺等起大悲一切菩薩等滿菩
提,一切如來等增法樂
又願現前比丘增長壽命
增長大悲開發深智,昭明慧眼
四佛子,盡一切習,速
梵行
三沙彌,戒根永淨,捨諸瞋掉。
又願智旭生生
處處,常得承事供養一切善友善友成佛,為影響眾,
未來際,不念疲勞
仰唯法界三寶,大慈覆護大悲
拔濟,令我所願,疾得滿足,普與含生,同圓種智
**持準提咒願
智旭向以十二願,然香十二炷,散持準提咒一百二
十萬。
今束為三願,然香三炷,結壇持三十萬。
一願
尼實義,昭揭中天,教觀禪那,盡除流弊靈山共睹儼
然,淨土同期托質
二願修治大藏,昭佛祖慧命,救
眾生普法界之慈緣。
三願無邊法門窮正覺心
源,竟法海涯底,折舉一廢餘之魔見,導萬有不齊
群機
讚戒讚聞,無人秉真說。
宏禪宏淨,無處不轉
正輪。
如此三願不為自圖名利安樂出生死,證菩提
為法眾生,同具如來十號,證涅槃四德,至究竟
安隱處,超二種生死苦,圓四智菩提果,居上寂光
土。
仰唯法界三寶大準提王,速如所願,盡未來際,行
普賢妙行,披地藏誓鎧,眾生不度盡,不取般涅槃
**禮大悲銅殿
稽首圓滿大悲尊,慈心普覆虛空界。
陀羅尼力妙威神,誦者隨求皆獲願。
我本仰承咒力生,我父夢中覺悟
我幼持齋嚴肅,夢感大士曾相召。
我以無始惡業緣,盲無慧眼從邪教。
破齋毀佛詬大士大士於我恒憐憫
無非妙德加被,令我終獲堅固信。
我今已發菩提心,誓忘身持正法。
憾我障重惑業深,恒與大士相隔
三漏三垢熾然三德三身覆蔽
我今哀懇發深誠,願求大士恒悲救。
我雖具有無邊罪,大士能令悉消滅
我雖無有勝善根,大士能令悉具足
我然臂香滿十炷供養大士十界身。
誦持神咒滿十萬,懺除無始十惡業。
願我永斷十惡業,願我究
**起咒文
歸命法界三寶,護咒神王
願展慈威,俯垂折攝。
智旭
向持種種神咒緣深厚,煩惱重濁,仍紆雜想,每
犯威儀,克己省躬,實增慚懼。
由是重生悲切,再展真
誠,易慮洗心,懲前創後。
然香七炷,供七伽陀
十一月
初一日始,日誓持大佛頂首楞嚴咒七遍
以次
滿諸咒,次香三炷,先供地藏真言諸咒,俟時次第
養,將此哀忱,必求加被
伏願戒根永淨,定慧圓明,廣
眾生,咸歸淨土
**己巳除夕三寶
菩薩戒比丘智旭第三律藏畢,敬然臂香三炷,供
本師釋迦牟尼三劫三千諸佛,一切為首,及
一切尊法彌勒菩薩優波離尊者,及西天東土宏律
大師
又三炷,代同學某等供養三寶伏念諸佛滅後,
以戒為師,唯有如說修行,名為正法住世
丁茲末運
競騖虛名
別解脫經,罕知端緒
羯磨法,罔識範模
文字法師狂妄禪客,同為師子身蟲,形服沙門,羺羊
持律,並致魔軍侵侮,爰發勝心,誓勤守護
仰願諸佛
菩薩應世聖賢,以本願大悲救拔折攝。
令我等永杜
因循苟且之心,速奏挾持匡濟之力,再補第一義天,
重浴尸羅法日
三塗而息苦,覆六道常安
淨治
三業契會寂光圓證五身,遍遊塵剎
公元1630年
**閱律禮懺總別二疏(庚午)
某等歸命三寶,及現前同行
伏念以戒為師,最後
誨,因戒生定,無漏初基
憫世競裂其綱維,慶我猶逢
正教,爰發勝懷,同心披覽檢閱將終,懺摩發願
丘受籌,然頂香三炷,臂香十四炷,智旭臂香二十
八炷,性泓然臂香十炷道援臂香四炷,及某等
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等諸佛
心,發無作誓,殷勤慈悲道場懺法
仰願大哀曠濟
拯劫濁沈淪神力冥資,錫初心福慧,闡毗尼秘旨
禪那與教觀齊彰,補佛處之宏猷,暗證與依文俱竄,
見聞得真隨喜習學可實修持,合彌陀攝受之符,操
淨土莊嚴之劵。
稽首邪,無漏淨藏
建立宏通,并如說行者
我今為自身,亦為諸含識,彙釋成集要,唯垂哀攝受。」
智旭法界眾生無始至今,迷寂滅性,開有漏門,背
解脫城,造三業罪,或不知聖戒,或受已不持,辜負
恩,折損福慧
致使多病苦,心繞昏愚,生逢末運,世
魔軍
深慈,獲睹正教,復承微善,稍達義塗。
是發護法心,立宏通願。
又以業重障深,德涼解淺,切
懷慚愧,哀望加持
然香三炷,普為國王宰輔,父母
緣,信施檀護,供十方法界無盡三寶
又二十五炷,供
本師釋尊,願正法久住
過去七佛,願戒法流傳
阿彌
導師,願同生淨土
琉璃光佛,願圓滿尸羅
逸多慈氏
願常來教授
三十五佛,願遮障消除
及供觀虛空藏
經,願戒身成就
毗尼法藏,願過犯永清
及供虛空藏
菩薩,願滅除重罪
地藏本尊,願轉我定業
文殊普賢
大士,願智行圓滿
觀音勢至大士,願攝歸極樂
藥王藥上大士,願修法供養
金剛藏準提總持
等諸大士願得陀羅尼
優波離大師願得上律
儀。
迦葉阿難尊者,及翻譯受持大法師願遊化無
礙。
兼供達觀可大師報刊大藏重振僧風之德。
宏和尚,報遺規私淑之恩。
憨山清師祖,報初緣發
心,夢中攝受之德。
雪嶺峻師,報剃度之恩。
古德賢法
師,報證明學戒之德。
無異艤禪師,報勸讚付梓之緣。
壁如鎬兄,歸一籌兄,報參訂商確之力。
現在六師
未來一切同行善友,願並扶法運
季賢獻師,淨空
師,外護知識等,願同入法流
伏願一切眾生,悟圓通
門,證王三昧,破二十五有輪,顯二十五我性,共入蓮
邦,齊成佛道。
**安居論律告文
稽首真如清淨性,具足圓滿無減修。
無學地諸功德,及我同欣梵行人。
願興同體大悲心,愍此沈淪迷倒世。
昭正法善毗尼,遍破眾生惑業苦。」
弟子智旭
為法眾生求於諸佛無上菩提正法輪故,專心
披閱毗尼藏,彙輯要詮,便諸學習
又以業重福輕,障
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性罪僅持,遮罪多犯,言
之似易,行之實難,自淑未遑利人奚望。
是以自慚
愧,徹底策新。
然香四炷,供三寶善友,發十種增上誓
願。
盡法眾生,有一未捨婬業,未忘婬法,未絕婬緣,
未斷婬因,我終不取正覺。
有一未捨殺盜業,未忘法,
絕緣,未斷因,我終不取正覺。
有一未捨妄言兩舌
惡口綺語業,未忘法,未絕緣,未斷因,我終不取正覺。
有一未捨貪瞋邪見業,未忘法,未絕緣,未斷因,我終
不取正覺
願法三寶,以本誓願力,證知哀憫,令
黑業永除,善法增長,克偕善友,淨滿圓成
**為母四周願
稽首大孝尊,孝順至道法,及一切三乘同修道者,我以哀懇心,為母重發願法界師友,咸垂哀護持。」
智旭自惟,居家多染,世孝非真,捨慈母以披緇,擬克
果而廣濟
無柰業障深,慧行福淺,未盡三心,罔遵
二利,既虧就養無方,復恣負債受用
是以增慚愧,
再瀝丹忱
慈母棄世四周,修稱性無作四誓啟善
同體之悲,作淨土增上之行(列比丘沙彌淨人十五人共持經部
三百三十六,咒品二萬三千四百十四,佛名五十一萬六千,禮千佛名經一部,其文悉不錄)。
智旭
仍向十方三寶,及一切善友,然香九炷,要九界以同
歸。
以此功勳,悉回向父母,及無始親緣,並證寂光
速躋正覺
又願現前十大比丘,圓行輪,明戒體,離偽
因,破俗見,滋慧命普慈心,遠魔事,脫情染,邪正了辨,
戒乘俱急。
三沙戒身早復,折慢幢,袪邪見
淨人
威儀,離惡友。
又願諸友生身父母歷劫親緣同遊
四德之城,悉入二嚴之地。
又願智旭恒與諸友為影
響眾,諸友成佛,請轉法輪,請久住世,滅後護持正法
末季重使昭明
乃至一切發心者令發,已發心
令熟,已成熟者令證。
眾生界成正覺,我始自取
涅槃。
仰願三寶,證明攝受
**為父十二周年薦拔
智旭泣血稽顙同修淨業上善勝友座下
伏為先嚴
公元1629年
捐世,已十有二年。
負債出家,方自救不了
十一月
五日,爰屬諱日
預於六月二十九日,對三寶前,然臂
香三炷,供善友知識
啟請廣運慈悲,同垂濟拔,佛名
神咒,經律懺悔隨意樂為,悉資淨業,功沾沙界,果極
法身無任哀祈,肅茲遍叩。
**結壇水齋大悲咒願文(十一月初五日)
智旭自惟障緣深厚,慧力衰微行濁言清,始勤終惰,
生我重恩,背慈尊明誨。
四十八願,僅托空言
一十
二求,罔希實果。
悠悠歲月,病與業俱增。
罔罔胸懷,志
與形並邁,捫心扼腕驚慮悽神。
重策舊圖,思收新益。
言念智旭七歲斷肉未知出世正因
十二學儒,乃造
謗法重業
善根未絕,每潛轉默移一觸念於自知
之序,次旋意於寂感之譚,禮藥師妙典,知佛與神殊。
地藏昔因,知道從孝積。
既懷喪父之哀,復切延慈
之想。
慈悲懺法矢志尸羅,聽大佛頂經,決思離俗
捨母披緇剋期取果。
無柰夙因力弱現行惑強,觸境
多乖,反躬無似
又復喜談人過,鮮克己非,每忽人長,
不知己短。
時時發願,亦數數廢忘。
猛厲自訶,復
紆回自弛,身汩浮沈之浪,云何度他。
心纏愛見之絲,
公元1689年
云何脫彼。
是以再瀝丹忱追補昔願。
己巳春,已立
公元1629年
誦持之誓,及仲冬月,又新懲創之功。
於今咒數雖完,
心仍未淨,豈不愈堪慚愧,更可悲哀。
敬對三寶大悲
菩薩,然香十炷,結七七壇,謹服水齋至心大悲
滿神咒十萬八千,以此功德,必求加被
願從今去,戒
根永淨,遮性無虧定慧齊彰,寂用自在三塗息苦,九
品蓮敷,共睹須彌毫相,同圓法界藏身
**為父回向文(日月同上)
歸命無上尊,及以寂滅法。
解脫眾僧海,同垂哀護持。」
智旭二十喪父,已萌孝感之懷。
廿四出家,未紆男女
之業。
本期普利塵沙,奚止願超九世
所憾業障深纏,
克果莫就,追思罔極遺憾終天
今集自他經咒(列諸佛菩
薩名七十八萬八千,諸經部卷一千四百九十一,咒品十三萬八千五百二十,懺一部自持諸經七部,咒
品七萬,佛名諸菩薩名二十三萬,文不錄),然香三炷,供法界三寶
伏願
之鳳,速昇淨界,早悟寂光
又願過去父母親緣,永離
妄緣,咸會常樂
現前善友同行,共報慈恩同合悲仰。
恭惟三寶,證明攝受
公元1691年
**楞嚴壇起咒及回向二偈(辛未)
稽首慈悲救護末劫者。
我念末劫苦,破戒第一
我思救苦方,無越毗尼藏。
毗尼住世,正法永不滅
行成果斯剋,教不屬空言
或因持戒力,速成淨滿尊。
或因淨尸羅嚴淨佛土
或因別解脫,作獨覺聲聞
或因善戒力,生禪及天道
作人中勝,福樂好名稱
如是差別果,皆由戒所得
近果說差別究竟歸一乘。
如是勝妙法,願為昭明普度長夜中,無依無怙眾。
故以一百日,棲身清淨壇。
持於圓滿咒,具足十萬輪。
又增持一萬,滅定業五萬。
回向菩提同生極樂國
唯冀三寶尊,證明哀攝受。」
歸命明行足,顯密清淨輪。
種種勝修持,學無學功德
慚愧發心,入壇持神咒
足心尚雜,威儀亦未淨。
**續持回向
稽首善逝尊,無上顯密藏。
三乘賢聖眾,地藏滅業咒。
以大菩提最初清淨心。
為善友眾,持四十八萬。
若有禪思士,善入三昧
不起上慢,恒修勝法忍
持經者達義,如說得修行
營福隨心畏罪佛乘
住戒者增明,已汙速歸真
未住秉威儀,尊重正法教。
或有重禁,願令發深慚。
拔除罪犯根,速達無生理
今我然香炷供養三寶尊。
願我及含識滅除一切業。
又然香三炷,悔三業諸惡
從今誓永斷,起無作善根
敬依占察經,擲輪決疑惑。
以此妙法流通益世閒。
我誓以身心奉上藏主
隨於剎塵劫,永處眾苦中。
普代眾生苦,令得先成佛
劫石或可移,此願終不改。
我所修福業,懺悔宏願
種種勝善根,體性法界
一一皆回向普施含識
悉願證真常同歸寂光土。」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
*願文二
公元1692年
**龍居大悲懺文(壬申)
歸命威德勇猛師子
不共無畏大悲救世者。
歸命照世燈,真實出要法。
顯密思議,破愛見網者。
歸命眾生父,慈願無比尊。
帶果示行因,住不思議者。
歸命降魔外,忿怒大明王。
真實慈悲調伏難調者。
我今發宏願,誓斷惡修善
然頂香四炷,陳白深心。」
弟子智旭,自惟障緣深重,過罪多端,惑染既殷,業累
斯積。
歸信前,已造無邊邪謗。
學道後,尚纏無量
愆尤
四誓秉懷,固欲並乎往哲
七支身口,每負墮於
前賢
內因力微,外感復亂。
野犴爭鳴大地,羺羊遍
處於域中
不唯乳雜水而飲者增痾,方且毒為食而
嘗者喪命
是以痛心疾首哀告慈尊。
一期方便,三七
熏修
願鍚群盲,速圓福慧
勿壞如來正教,勿摧出世
寶幢
願我同行以及檀那,外護諸賢,見聞大眾,各秉
深志,共策玄猷
清性遮而畢淨,嚴篇聚以無虧
悟無
諍之真源,除微細法執
師子吼,滅戲論愚。
又願
現前眾等,遍及含靈資生眾具,學道因緣,罔不隨心
悉能滿願
三毒為三脫,轉六道六通
淨土
目前,證菩提於當念。
性修不二,具種種行門
事理
融,興重重法化
彌陀之願璽,滿自在悲心
**結壇大悲咒
歸命無畏大悲救世尊。
神妙祕密輪,及一切三寶
我業深如海,努力禪定
半身楚酸,實由三毒根。
慚愧剋責,然臂香三炷。
結一七淨壇,持大悲一萬。
誓當勤精進,護佛法正輪。
不惜身命財,唯宣一乘教。
我今以身心奉上三寶尊。
唯願平等悲,究竟加護。」
**結壇往生咒
稽首無量壽,拔業障根本
觀世音勢至海眾菩薩僧。
**結壇念佛回向文
稽首阿彌陀,諸佛護念法
淨土聖賢,唯垂哀護持。」
智旭無始來,迷常住理,失智慧明。
自性而枉受輪
迴,取妄心而永違真境
善根雖發,投正教以捨家。
宿
習偏濃,熏三昧而罔就。
矢心淨域,誓出苦輪。
機感
專,聖應莫顯
悠悠歲月罔罔襟期
可痛可悲,無洲無
公元1629年
渚。
今依釋迦誠訓,七日持名,用投無量慈光一生
度,棲身淨壇,專稱洪號,若定若散,有記無記,仗佛悲
輪,功無唐棄。
願以功德,及諸善根,悉共眾生回向
養。
所冀現生魔障消除,捨報正念決定
一剎那頃,生
如來前。
菩提記,滿本願輪。
**結壇大悲懺
智旭眾生,自迷覺性,恒處昏蒙
眼隔圓常,耳違微
妙。
未知要時,枉役聽聞之用。
思求道後,反虧聰
利之功。
法語則乍憶還忘,展經典則遺前失後。
使無上醍醐莫由染識,圓明珠體,弗克映心。
觀行
奏功豈能自利
辯才短於章句,安望利他。
是以
知過稽顙求哀
諦信大士悲心歸命總持神力
頂香三炷,供大悲三寶
願以智慧光,灌我頂門
以聞
持水,洗我心垢
使速離暗鈍,蚤獲開明
遙聞諸佛轉
妙法輪,永無遺失。
常讀三乘甚深法藏過目不忘
眾生,同開佛慧
性修交徹,頓證圓常
**補總持
敬禮慈尊地藏王神咒善能定業
普救無邊五濁苦,紹隆三寶不斷。」
智旭法界眾生,迷本淨心,已
造定業,無明所覆,不自覺知。
於今日,同嬰苦報,遠
正法遭遇魔邪,倒說大乘誣毀了義
後世微勣,
教主典型
設宣實道,反被譏訶
雖解真乘,仍虧智
斷。
同修落落,嗟外護之冥冥
果豈他尤,因原自
造。
捫心內悔,悲仰求哀。
恭念地藏大士無上醫王
滅業真言無邊神力,定能拔三障苦,施三德樂
是以
專心持誦,速望冥加。
向持三百二十萬,一百萬,四十
八萬竟。
今復為某等(廣列比丘沙彌居士等,不錄),各各有差至心
共持一百四十萬。
伏願一切比丘增長福慧成就
根,斷世愛網,摧我見山。
一切沙彌,志慕大僧克臻
行,增修戒慧,棄捨幻緣期許誓同先哲舉止不類
流。
一切檀護,明識是非了達邪正
以願作眾生之眼,
將身佛法之城。
又願各信淨土玄猷,共勗樂邦
行。
具諸戒品讀誦大乘
深信因果,解第一義
為人
法藏遠因彌陀現果。
諸有情,咸脫苦輪,畢獲安
樂。
又願智旭與諸知識,互為主伴,恒轉法輪
誓滅三
定業,妙暢安養真詮
恭干三寶聖尊,同體攝受
**為父母普求拯拔
公元1599年
不肖智旭,生於萬歷己亥
是時嚴慈,並年四十,止一
子,撫育倍殷。
年二十,先嚴捐館
未展一日孝養,徒
終天痛憾。
嗣聞佛法稔知世孝非真。
廿四捨母逃
逝,本期剋時取果,總報四恩,詎謂業重障深,久滯
地。
至廿八慈母復棄,而旭於出世大孝反躬無似,倍
公元1629年
罔極之悲,終墜憂虞之網。
出家白業無成
公元1630年
捫心,可慚可懼。
明歲六月一日,為先慈金大蓮七
十一月五日,為先嚴鍾之鳳十五周之期。
自力
微,應乞恩師友
法施為最,豈祕吝庸愚
同體
大悲,作無緣與拔。
智旭此生解脫,誓處處同為影
響,或今身沈淪,願永永代受眾苦
自持定業
言二千萬,金光明空品二千,梵網上卷一千,為我
母,耑懇同仁,互為增上勝因並入彌陀願海
**再禮金光明懺文
歸命能仁福慧尊,最勝金光明性海
信相功德大吉祥,同賜慈悲攝護。」
智旭等(列六人不錄),普為眾生,求滅
罪障轉正法輪
法建金光明經吉祥妙懺,至誠
十方三寶功德大天普願圓慈,速垂妙應
伏念
迷金光明性,備起貪瞋癡業。
著我,我所橫生是非
智慧真源妄求世智。
喪聖財之法樂,妄愛俗財。
使瞞因昧果,藐法欺心
感報墮三塗劇苦,餘殃使百
無貲
今始覺悟痛改前非
五體投誠,瀝一心
悔罪
願我等無始至今三業六根,所作重障,煩惱
惡業花果報殃,以金光明三寶功德,及吉祥大天
本願威神,於一念閒,悉皆消滅
顯發自性慧輪成就
本來福聚,紹隆三寶,普利塵沙。
又願智旭身無眾病,
心悟總持自證法門清淨演說
痛念娑婆深求
法。
身心一致福慧並修。
明了正法剖斷狐疑,懲流
俗心希先哲行。
猛省無常,力除瞋慢。
反躬自勵,不
念人非。
某廣發大願善學古人
某永離掉舉,成就
因。
開發蒙憒,增長信根。
願執運力隨喜見聞
同植勝因,等沾殊利。
乃至法界含識,均藉經威。
仰資
懺力,頓空二死,並證三身
恭惟金海聖天,見知證攝。
**結壇禮懺回向持咒
智旭眾生,於同體法,幻成十界之殊。
真常境,謬
三世之異。
既隔遮那妙體罔知正法要津
正轉像,
像轉末,誰思砥柱中流
輕成重,重成定,誰達緣生
性。
我今仰藉觀音大聖地藏慈尊,真實圓悲,始蒙覺
悟。
三無差別之理,十界不離一心
佛性常住
宗,三世不移當念。
由是廣大心,修真言行,誓滅自
定業,重興正法毗尼
曾持大悲咒十萬八千,加被
毗尼集要,流通益世。
今復六時行道,一七熏修,然香
三炷,回向佛乘
唯願千手千眼真實勝慈。
專憫剛強
速垂折攝。
使如來正法,再顯支那
末運迷津,重歸至
化。
汙道慚愧之心,不淪空見
羺羊獲聞思之慧,不
凡愚
又為緇素等,補持滅定業真言一百四十萬
已竟,并然香三炷,總申回向
伏願三塗息苦,八難
災。
業海波濤,摧惑林之根蔕
五住圓消,三輪
淨。
戒體而果極法身,達性遮而行同淨滿。
大小
偏圓之執,普會一乘
浮囊草繫之思,範圍法界
宗說二通,禪教不二
修事一致因果同符
彌陀
安養,輔彌勒龍華
情與無情咸臻常樂
**禮大悲懺願文
頂禮邊際三寶威德尊。
觀世音地藏,同垂哀護持。」
智旭眾生,自迷性德,恒造業緣,障於覺體
了法
因,能所熾然自他橫隔
沈淪六道困頓三塗
乃至
得人身,仍遭諸障。
投躬正教,未識妙津。
良由業重,致
坎坷
復念生死根株愛染第一
潛伏藏識,難斷難
除。
我雖密承大士三寶加持有生不習無慚穢行
無始惡習,時與念俱。
身貪諸觸,口喜惡言
三業六根
實無量。
己躬未淨,何以導人
扼腕論心,誠堪愧恥。
今於大悲淨壇之次,日課梵網戒經一卷修行四十
八願,念阿彌陀佛千聲,持金光明經空品一卷
復總
大悲咒萬遍,佛頂咒千遍
以為斷惑方便,及為過
某等各持經咒,耑申回向
建壇日然頂香五炷,今
完滿日,復然臂香二十一炷,供盧舍那佛,釋迦牟尼
阿彌陀佛千光王靜住佛,九十九億殑伽沙佛,正法
明佛,十方三世諸佛。
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大般涅
槃經,大悲心陀羅尼,悉怛多般怛囉神咒,滅定業
言,顯密一切法藏。
觀世音地藏菩薩大勢至總持
王,曰光,月光寶王藥王藥上菩薩華嚴,大莊嚴寶藏
德藏,金剛藏,虛空藏菩薩彌勒普賢文殊師利十方
三世一切菩薩
摩訶迦葉優婆離阿難一切聲聞
覺賢聖僧
初來震旦摩騰竺法蘭,初往西乾
顯尊者,淨土教主遠公尊者求見舍利康僧會尊者
禪宗初祖達磨尊者天台智者大師相宗玄奘法師
清涼澄觀國師會歸宗鏡永明大師重振僧風達觀
大師,及私淑戒法雲棲宏和尚,現夢接引憨山清師
祖等,如是一切三寶師僧,我供養已,投地披肝,作如
是白,願我三業究竟清淨,身不犯纖塵,口無諸掉失,
意永離愛見。
父母無始父母眾等,同生淨土
同行比丘(九人)發深悲願披堅忍鎧
願外護比丘某等
(列名八人),深愛正法曲體眾僧。
隨喜比丘某,成就
力,密法門
某等(列名三人)痛懲時弊,力追古風
同盟比丘某,平等大悲愍念剛惡。
願某深開教眼,精
毗尼
願某成就開智廣達真宗
某等(列名七人)克
習氣深入法門
願某痛念無常深思出要,永除諂
誑,成就真因。
願外護沙彌行人某等(列名十人)成就
深因,希求實果。
某等(列名九人)精求出要,矢志蓮邦
某等(列名八人)三學兼修二嚴等備。
破戒闡提
等(出四名)從緣警悟,頓革邪心,深信因果,早求滅罪。
檀護某,以圓通慧,修稱性福
某等(列名十六人)成出世
法,脫愛使纏。
亡故比丘(十一人),沙彌某等(列名六人)處
士某,俱脫幽塗,徑歸樂土。
亡故往生淨土優婆夷
盧智福,蓮開上品,果記一生,以如意通廣度含識
上然香發功德上報佛恩,下挽劫濁。
一切持律
者,實洞開遮持犯之源,深悟定共道共之法。
不以
自私不以習陋滅法。
常補佛處,不類羺羊。
一切
教者,解行雙修,教觀並舉精嚴律檢,通達禪思不同
說食數寶,善能隨文獲證。
一切禪思者,明識是非,了
邪正,不墮暗證坑,不起上慢真參實悟,信戒信
聞。
一切淨業者,信即事之玨,悟即佛之心,不撥相
高譚自性,不輕視認作退休,披菩提誓鎧,合法
藏願輪。
一切瑜伽者,深達顯密圓宗,清淨三輪
化,革除戲習,守護禁儀,不妄教授,不輕舉行,蒙諸佛
矜憐,免鬼神瞋罰。
一切營福業者深信罪福,嚴持因
果,遠離世法,興揚正化,回有為業,趣無漏乘。
又願以
前諸願,悉嚴淨土,總向西方
臨命終時,更無他念。
睹慈尊,聖眾接引
應時化生,旋聞妙法,隨證無生
十種身輪,廣度法界含識
觀音大士地藏慈尊
哀愍覆護,令我願不退不沒不失不忘,滿菩提行。
公元1633年
**禮淨土懺文(癸酉)
比丘智旭等,曠大劫來,至於今日,既迷本性,恒在輪
迴,三業六根無惡不造
五趣八難無苦不嘗
識相
傳,曾弗覺悟
死生浩漫解脫何期
茲值大乘得生
信。
快聞淨土宜速知歸
勤精進而已憾其遲,更怠緩
而擬將何及。
爰發懇心,共期三昧,修往生之願儀,矢
公元1630年
七日以無雜。
時行道,四威攝心。
仰叩圓悲,必垂妙
應。
深求正法,不染情塵
行與志齊,道追古聖。
盡捨
緣務痛念無常
八風不動,四誓莫移。
乃至護行人,
並植深因,同歸淨土
師僧父母歷劫親緣法界靈蠢,
現有情,蒙法藏願光
阿彌之慈力,三障頓除,
四土等淨。
以此發願功德,總報三有四恩,同圓種智
**西湖安居
一心歸命,梵網教主盧舍那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菩薩心地品,毗邪藏,三乘十二分教一切尊法
音勢至,文殊普賢地藏彌勒等,一切菩薩
優波離,迦
阿難西天東土一切聖師
願展慈光,同垂悲濟。
念諸佛滅後,以戒為師。
三無漏學,以戒為首
羯磨
而如說修行,名為正法住世
律藏和合共學,斯
僧寶不澌。
深嗟末運,罔識良模。
持犯總自不知,源
何嘗略討。
恣行非法,或癡若啞羊,或離事談空
執相迷旨。
致使覺皇巧便埋沒湮沈邪見稠林,蔓
滋茂
既忝如來之胤,寧無離黍之悲。
爰發勝心,糾
同志
結期蘭若討論毗尼(敘外護緇素回向,皆不錄)。
伏願外魔
不擾內障不侵。
紹隆僧種,圓證佛乘
悟開權顯實之
旨,合扶律談常之印。
淨戒真因,登淨土極果
津梁
劫濁,摧伏魔邪
釋迦深恩,滿阿彌大願
**前安居日供鬮文
公元1633年
崇禎癸酉安居日,菩薩戒比丘智旭然香十炷,奉
供遍一切處淨滿大覺,示滅雙林真實常住本師
父。
一體三寶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
佛。
梵網尊經,毗邪藏,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地藏
勒,兩土二侍,金剛藏,虛空藏藥王藥上玄通華光主。
華光王大智明等,十方三世一切菩薩
優波離,迦葉
阿難馬鳴龍樹一切僧寶
以大慈悲力,折伏剛強
力,攝受善根力,現前證明。
智旭,本謗法人
幸聞地藏
尊經發心救苦,書慈悲懺法
斷酒辛,聽大佛頂經,
決志出家
憨山方便語,矢心參究
捨母逃逝,誓明
大事
既多障緣,仍悲法亂。
思誠訓,以戒為師。
俯仰
斯時誰堪作範
乃棄衣單千里陳情
雲棲塔前頂受
四分戒本。
一載後,求菩薩律儀
遂檢全藏輯錄要略
但圖自利未暇化他。
不意事成,漸至流布
然既再三
翻讀,深知時弊多端
不忍隨俗淆訛,共蝕如來正法
而自受具,心雖殷重,佛制未周。
爰作八鬮,虔問三寶
智旭比丘戒,從心感得,十行持當得作和尚鬮。
若得戒前,輕犯未淨,當得禮懺作和尚鬮,先行懺法
若未得不成遮難,或已得未堪作範當得相好
和尚鬮,禮懺求相。
若不成難而未得,當得重受鬮,如
法秉受,更滿十
若成盜難而通懺,當得禮懺重受
鬮。
若已成難,當得薩沙彌鬮。
若不許沙彌法,當得
菩薩優婆塞鬮。
一切戒法悉遮,當得三歸鬮。
呼,不敢師心者,此生出處
不可忘廢者,曠劫之弘
誓。
進退語默,弱識豈能自知
逆順與奪正覺自然
隨器
仰對三寶,刳瀝一心
若得作和尚等三鬮,誓忘
身命護持正法
寧受劇苦,真聲聞。
不為利名作假
大乘
若得重受等二鬮,敦弟子職,誓不藐法
若得菩
薩沙彌鬮,誓尊養比丘護持僧寶
若得菩薩優婆塞
鬮,誓以身命正法,終不迷失菩提心。
若得但三歸
鬮,誓服役佛法僧閒,種種方便,摧邪顯正
我以質直
心,殷重心,護正法心,度眾生心,伏魔外心,除巧偽
一體三寶,供如是鬮。
如是願,從今日迄自恣日。
現前大眾,日持大悲咒一遍自修梵網懺法一時,以求
加被
三寶大眾護法天龍,同垂哀鑒,重復說偈曰,
三寶一切同體差別
我悲劫濁苦,法亂邪風熾,願續正法燈照世迷惑
內護及外護,未卜安從
救世大悲者,知我夙世根。
應以何等位,自利及利他。
願扶律談常,從境而發諦。
徹悟聲聞法,同歸無上印。
終不作對待,隔別邪見
哀迷惑者,觸事生執著。
律昧持犯源,唯事衣與缽。
教失觀行旨,但著名句味。
禪道綱宗,流入一機境。
或但尚工夫,或專求向上
或強鑿悟門,或并棄正解
執藥反成痾,戲論妨實詣。
淨土頓法,多視作權機
不發菩提心,但作偷閑法。
不修淨戒因,空希淨妙果
部大威神,翻成世流布
穢雜不堪聞,幾同兒豎戲。
如來無量劫修習殷勤
得此難思法,度我諸含識
云何至今日,衰替不忍觀。
**自恣拈鬮
稽首法界淨滿覺,正法毗尼性海
權實聖賢常住懺,一體證知垂攝受。」
智旭無始至今,迷三寶本性
六道以往還。
僻稟邪宗,恒違出要,妄希捷徑不了
真乘
尚幸夙因微善,獲聞正法毗尼,於前安居日,供
陳志
今三月告終,僧將自恣
復供頂香六炷,三炷
求鑒根機,授我明決,唯聽聖命,心無適莫
三炷隨鬮,
皆發三誓。
得三歸鬮,盡未來際,誓不離佛,誓不離
法,誓不離僧。
優婆塞沙彌鬮,誓不忘菩提心,誓作
外護,助興正法,誓供養法比丘
得二重受鬮,誓不
違奉師之則,誓五夏依止,誓十未滿不為師。
得相
好鬮,誓忘身修懺,誓不違願先畜弟子,誓未見相不
講演,除結伴清淨法施
得餘二鬮,誓不濫度人,貽羞
法道,誓不改法名,誓與同志如說行,不逐名利涉
世事,但秉正法,以俟後賢
三寶龍天,必垂哀攝。
**禮淨土懺文
敬禮能仁無量壽二土法寶行理
觀音勢至海眾僧,無邊三寶加護。」
薩沙彌智旭,與法界眾生
真起妄,背覺合塵。
惑業無窮苦果不息
無始至今,從
未覺悟。
雖逢出要,罔識進趣
由是往還六道沒溺
塗。
造惡因,備嬰劇苦。
今以夙時微善,獲遇真乘
染習偏強,淨功莫剋。
出家初志,負佛祖深慈
論心,慚天愧地。
爰立勝志,七日為期
修行淨土
儀,願成念佛三昧
時行道,一意持名。
叩佛圓悲,必
妙應
然香三炷,供二土三寶
三心圓發,三障
除。
又十四炷,拈十四種鬮。
一決行藏有四事,二定占
行法之時有三種三至十定占察行儀八事,十
一決光明懺有三種,十二定誦滅定業之時有七
種,十三決般舟三昧五種,十四定註經前後緩急
有十八種。
是中詳悉,佛自見知,願賜洪慈,除我疑惑。
伏願分毫之善,等施含生
法性無窮,乘願輪而
自在
見聞隨喜,惡滅善生
契會寂光同歸常樂
盡法
有情,無一不生極樂
極樂不增,盡法界微塵,無
一不現極樂
極樂不減徹悟無生,而熾然往生
不去,而確爾求去,大闡彌陀法化
廣破儱侗邪宗
深符釋迦願輪。
力挽支離淺學,度五濁九品,淨四
土於一心
虛空可隕,我願不灰。
佛法僧,證明攝受
公元1634年
**禮金光明懺文(甲戌)
智旭自念,生逢法亂,不遇真乘
內因既微外緣亦薄。
魔障數侵,淨業罔就。
觀人省己,愧慮驚心
幸值最勝
吉祥妙懺,更幸清淨僧眾如法行持,爰發虔心
香供養。
一奉釋迦文佛阿閦佛等,一切世尊,願
一切眾生,速發菩提心,紹隆佛種
奉供大乘
光明十二部經,願與一切眾生,速得深廣慧,悟入
法海
三奉信相菩薩,金光明一切三乘聖眾,願
一切眾生,速證入解脫,同登法流
四為梵釋八部
聖眾供三寶,願增長威神護持梵行
五為第一威德
吉祥大天三寶,願不違本誓,示我吉祥
六至十一,
奉供某師(列六師并願語不錄)。
十二至十四,奉為恩師某供三
寶。
假稱悟道妄評公案之罪,妄造懺法謗毀先聖
之罪,損剋大眾錯因味果之罪,諸如此罪,願悉消除
不可除,願皆代受。
現前病苦,速得痊安
若大
莫逃,竟登安養
十五至十七,奉為外護沙彌(列名六人),
檀越(列名三人)行人眾等供三寶
十八至二十,奉為比
丘某知友(列五居士),亡友(列名三人)供三寶(上願語俱不錄)。
二十一
普為見聞若不見聞,及十方三世無窮無盡一切
生,供三寶
願皆頓悟光明海,永斷惑業苦輪,唯願
三寶,證明攝受
重復至誠五體投地,然香三炷。
一奉
比丘某供三寶,願堅固忍力,不弛弘願
二奉為震
國主兆民三寶,願常享太平豐樂,不遭離亂饑
荒,魔外潛蹤,正法昌熾
三為自身三寶,願憫凡愚
必加哀護,從今以後淨業日增夙習煩惱心心伏斷,
脫愛見輪,證寂光境,念念不違慈父時時得睹樂邦
普與含生,齊成正覺
公元1635年
**講金光明告文(乙亥)
智旭法界眾生,自迷法性,幻作塵勞
貪瞋癡慢,日
熾然
婬盜殺妄,長時不息
致使三塗鼎沸八苦
煎。
災異頻仍饑荒洊至
干戈搔擾,魔外縱橫
悲同分
妄見長夜難開。
痛循業自招出離無助
茲遇邀請
大天發心專求拯拔
補助懺儀一卷,日隨喜
一壇
圓滿日,然香二十一炷。
一二三,奉供本師
寶華琉璃四方四佛等,盡金光明經一切諸佛,大
乘金光明十二部經信相菩薩盡經內一切聖眾。
四五,奉為大梵帝釋護四王等,第一威德成就
事大功德天三寶
伏願增長威神,令此國中風祥
雨順物阜時雍干戈永息,疾疫消除
聖主仁慈
化,群臣竭忠藎之良。
六七八,自懺身口意業三寶
伏願慈威,折伏攝受
九至十二,奉為四師(列四師名,不錄)。
三至十五,奉為懺師外護隨喜三寶(上願語俱不錄)。
十六,
奉為結伴同修諸友三寶
願各秉遠志,共集真猷。
十七,奉為護正法輪發弘誓某等(列五居士)供三寶
願各增福慧,自離障緣。
十八,奉為緇門實德志賢
人道震照渠等供三寶
伏願解行齊修,二嚴克備。
九,代為惡魔眷屬外道流裔某某某某某某等供三
寶,深求懺悔伏願三寶威神,愍彼見濁。
默示感通
反邪歸正,還度群迷
或速彰黜罰,令消除退散,莫
凡愚
罪惡障力,決不悔悟消融
智旭願皆代
受,若善根斷盡,終不可速救者,智旭願以無始至今
所有一毫之善,皆施與之,令其速悟。
二十二十一,奉
十戒闍黎出家闍黎,及某等覺靈亡父母及一切
親緣眷屬三寶(願語俱不錄)。
以此香發功德,悉施
法界眾生
願皆悟入光明海,以清淨業,感吉祥天,
擁眾常護。
皆能以財以法,攝化一切各各改惡從善
反邪歸正
皆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
皆知鼠即鳥空
之解為非
皆知佛法自有真脈,非可僭傳。
皆知聰明
穿鑿家活計,徒增謗法之愆,不療生死之苦。
皆能
忘身捨命,專求正法,自利利他
由能應念修行一切
供養奉供三寶故,心常清淨無染著。
由能了達一切
法空故,不捨莊嚴佛土成就眾生
由能了達淨穢
等故,熾然求生極樂世界
由能深信心佛眾生三無
差別故,精修念佛三昧不作無佛無眾生想。
由能徹
證持犯性空故,以三聚淨戒攝化一切
由能遠離
辟支佛意故受持比丘清淨戒律,常能演說
摩訶衍
由能了知法性增減進退故,方便增進
善根
由能深入大定故,恒普現威儀
能究竟無
智慧故,不捨一切諸相
由能悟入離文字法故,不
離文字談解脫相。
由能證徹無依無住般涅槃故,
數示生滅,於三界中廣利益
由能念念遍知一切
法界眾生事故不捨方便,示學一切法門。
由能遊
生死故,而無染汙。
由能深觀涅槃故,而不取證。
了知煩惱生死菩提涅槃故,不作一想不作
想。
由能念念沐浴法流故,不捨作法取相之事,常能
演說一一法,一一相,皆即法界當體無生
已發如是
大願竟,廣大法界究竟虛空
恭唯金光明海,同
三寶成就眾事
功德天,速如所願,滿菩提願。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
*願文三
公元1636年
**九華地藏塔前願文(丙子三月)
稽首慈悲大願王,本源心地如來藏
安慰說真救世,現聲聞相護法者。
願承本誓眾生,鑒我微忱加護。」
智旭夙造深殃,丁茲末世,雖受戒品,輕犯多端
雖習禪思,粗惑不斷
讀誦大乘,僅開義解。
稱念名號
未入三摩
外睹魔黨縱橫痛心疾首
內見煩惱紛動,
愧地慚天。
復由惡業,備受病苦。
娑婆弊惡,歎沈
之無端。
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
菩提永劫
付身命於浮雲
臂香六炷,三炷供忉利勝會化身
數,大集勝會,現聲聞相,六根聚會善巧說法地藏
摩訶薩
一炷三業重失生來殺業婬機,謗三寶
罪,口過惡念乃至舊歲染疾後,種種不盡如法如是
等願盡消除
一炷為求四願,律儀清淨,斷惑證真,長
康無病廣作福事。
一炷決疑網,若先禮懺,求淨律
儀。
若先習禪,斷除煩惑
若先閱藏,以開慧解
若先
行,以廣福緣。
唯願救世真士大智開士一切知見者,
於諸眾生得不忘念者,必垂哀鑒,開我迷雲
我復於
慈悲父前,瀝血銘心,作如是願,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先自泥洹
夙業因緣,牽入惡道,願菩薩
慈,常覺悟我,使我念念菩提心,令菩提心相續不
斷。
若夙障稍輕,願大士威神,令我早成念佛三昧,決
阿彌陀佛世界
本願力,無邊剎海化度有情,盡
未來際,無有疲厭
公元1633年
**十周願文(六月初一日)
稽首釋迦大聖尊,十方克盡人倫者。
真實至孝真實忠,真實禮誼師友
所說究竟真實法,真實如法修行僧。
我今哀請護持慈悲同作證。」
智旭生逢
末世福慧並微。
二親獨養深恩罔知攸荅。
始則違
教命造謗佛誹法重愆。
既而稍解真乘棄生事死
葬俗典,雖欲剋期取果,頓捨家緣,實乃夙障偏多,久
滯凡地。
初志涕泗慚惶,念未來痛心酸鼻
出世法,均資未得。
生後世報,嬰苦無疑。
由是自持
咒(列經三千卷,咒二千萬佛名號一萬,俱不錄),然香三炷,匯諸善友所持
經咒(列比丘沙彌優婆塞三十八人共持諸經律四千八百零七部,背經論一部,偈一百萬,諸咒
品二百二十萬零三千五百九十六,又持一字大輪真言七日,佛菩薩名七百一十五萬禮佛三萬拜,俱
不錄),以此薦父鍾之鳳,母金大蓮,伏願決生淨土,速證
無生
授記十方,度含靈五濁
又香三炷,轉為
緇素善友乞恩三寶
伏願比丘某,痛念正法之衰,某
克證真實之法,某等(列名四人)圓修定慧之業。
沙彌
某,發深固志,成忍辱力。
某等(列名四人)戒德日懋慧性
開朗
優婆塞某,離諸障緣,成就二利
某某了悟塵緣
增長信力,捨惡住善,堅固菩提
又願智旭病消障淨,
所有誓願無不圓成
所有著述,允可佛意。
所有佛事
速辦無難
所有開化悉皆領悟
釋迦正法支那
彌陀輔弼樂土
地藏家業,入普賢行門
以勢
念佛三昧自度度他。
迦葉結集深心護法護眾,
邪魔外道遁影藏蹤,使教戒禪那,日昭月朗
恭唯
三寶垂慈,滿菩提願。
**持咒
智旭夙生業重現世罪深。
豈但不能剋期取果,普報
四恩亦且不能傳修聖道,弘範三界
悠悠歲月放恣
因循
致使他緣逼迫惡疾纏身,眩累緇素供養護持
反躬內忖,何德堪消,靜言思之,實增慚懼。
爰屏他緣,
結壇專誦二總持奉報外護。
九炷臂香供養三寶,及
地藏自在眾生者。
比丘正見卓然,能轉時流
不被流轉
沙彌某某內外一如始終一致
山房某等
(列名十人)於世法中,增長信根。
優婆塞身心永安,智
慧如海。
了知恩愛猶如桎梏自然伏斷煩惱罪根。
某某求子凡心成真善之聖行
沙門某等(列名者三
十六人)慧命堅固成就道果
優婆塞某(十人),及信女某等
(列名五人)欲行惡法不成,欲修善速成就,關閉
諸惡趣門,開闡人天涅槃正路
又願智旭病苦
除,福德生長,速完閱藏之鬮,早遂斷惑之志,著述
人天眼目,字字皆懸契佛心,與諸緇素同生樂邦,世
生生,為影響眾,直至道場,永無隔礙
決疑拈鬮
供香一炷,願所拈鬮決定靈應從此一意行持無疑
無悔自利利他,功無虛棄,滿菩提願,廣度眾生
**閱藏願文
歸命法界大醫王,種種應病妙法藥。
觀音地藏看病母,願賜慈悲同哀護。」
智旭眾生,背一真性,起諸幻
疾。
三惑為眾罪根元四大百病窟宅
妄念而塵
不肯捨離,受毒身而輪迴無有窮絕
幸獲人倫,仍
眾苦
叨成僧相,尚纏惑根。
禪那教觀,徒有虛名
總持,咸無實義。
致使魔軍得便障難頻侵。
身則眾
交煎,心則他緣逼迫
行善事,每不能成。
是以
慚愧諦信因緣
歸命觀音地藏二大慈尊,求哀
悔,懇賜護持
為療惡瘧,持完大悲章句二百七十堂,
而瘧漸愈。
然香三炷,供養三寶
願與眾生,離病因緣
病苦報,身心安樂真性現前發起大心,行諸妙行。
復然三炷,今日為始,暫減恒課,續閱藏經
此番
無障緣,從始至終,字字明解
外則事事豐饒行人
順,毫無片節擾心。
內則精義入神,隨聞入證,決得聞
勝力
普與眾生,開頓悟門,成正修路,摧魔外邪幢。
奪權僻執沈痾立起。
枯槁旋生,恭唯慈覆。
公元1637年
**完梵網告文(丁丑)
歸命華臺盧舍那,千華上佛千百億。
梵網契經地藏玄通光大智明
亦禮彌陀大願王,觀音勢至大海眾。
及我地藏勝慈尊,同賜哀憐拔濟。」
菩薩戒
智旭竊念梵網尊經久秘,龍藏下卷雖有義疏,古
多含,人罕妙解
上卷兩家草創,皆隔門牆致使
修證要塗千秋貿貿
旭以宿因微善,得遇靈文
再四
潛心宛如故寶。
不辭鄙拙合註斯成。
敬然臂香二十
一炷回向真乘
一二三奉供三身一體盧舍那佛,梵
心地行理經,玄通華光主,華光王大智明,及文
殊,普賢藥王藥上金剛藏,虛空藏彌勒金剛手等,盡
梵網海中發趣長養金剛十地菩薩摩訶薩
伏願
旭,無始至今身口意不善業謗毀僻謬種種罪惡,皆
消除
一切善根,皆得堅固
四供極樂世界阿彌陀
佛,依正宣揚,二侍眾海。
伏願智旭,捨此幻身定生
樂,華開見佛,滿大願輪。
五供地藏慈尊,伏願智旭
智開明,大悲增上,離諸煩惱廣度眾生,滅諸罪障,廣
代群苦。
六供靈峰藏經,願早莊嚴
七八為父母亡屬,
及請主先亡供三寶,願仗良因同生淨土
九為剃度
十戒兩師道友某等(五人)供三寶
滅除罪垢,得宅九
蓮。
十為在俗邪正兩師三寶,願邪捨邪見不受
報,正增正信成就正修。
十一為請主道比丘供三
寶,願成千古真品,作末世藥樹
十二十三為比丘(四人)
沙彌某等(列名七人)供三寶,願令破除習氣成就剛骨。
十四為一切隨喜結緣眾供三寶,願深植善根,永為
道種脫離塵網趣向菩提
十五至十七為菩薩戒
婆塞(二人)居士某等(列名七人)供三寶,願令轉父母親族
邪心,離盜賊奸雄之害意。
十八奉為虛空法界
切曾受菩薩戒者供三寶,願令戒品堅牢細過無犯,
定共道共以同彰,攝善攝生而圓證,由三十心,登體
性地速成正覺滿足法身
十九奉為虛空法界一切
菩薩戒有毀犯者供三寶,願令罪障消除戒品
淨,重輕故誤一切蠲除
二十奉為法界含識雖未受
戒曾聞梵網名者供三寶,願仗良因同生覺悟發心
秉受如法修持
二十一奉為法界含識,雖具梵網真
佛性從不聞此名者供三寶,願以大慈悲力,不思
議力,同體法性真實威力
從今去,咸聞此微妙
門,正信正解
三塗,超八難,決登戒品,並事真修
誘化,同證菩提
惡障所纏,不能自拔昏迷倒惑
不能覺悟者,願三寶究竟大功智慧慈悲力,阿彌
陀佛無邊願力地藏菩薩勇猛誓力,令速覺悟,盡拔
苦輪。
設其定業,決應受報。
智旭早生淨土隨乘
輪,普于十方不可不可世界海,阿鼻等獄中,代
受苦
彼眾生,先證菩提
假使法界唯一眾生,未
正覺智旭甘于無量獄,代受楚毒,盡一切劫,無厭
無疲
智旭今日誓願悉同三世佛菩薩所發,悉是一
切佛菩薩所加。
智旭無始惡業應墮大苦趣中,神
昏迷,違今日大心大願大行者,仰望舍那慈父,釋
本師彌陀願王地藏悲母,哀我護我,覺悟于我,令
于苦中憶今本願,不捨于苦,而度眾生
又願以今然
香發功德因緣令正法重昭于震旦
邪風絕扇于
恒沙持律洞明持犯,善識開遮
習教深知義理
了達性修。
坐禪者擴悟心源,不遭魔外。
念佛事理
圓融自他不隔
又願一切法門,人皆通達,永無鬥諍
堅固之愆,盡革門庭施設之見,念念佛祖心燈,法
法匯梵網性海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滅定業咒壇懺願文
稽首性如虛空滿分解脫滅障者。
我今持誦伽陀,願滅自他定業
無邊福慧莊嚴成就希有功德
見聞隨喜菩提心地性藏圓證。」
婆伽婆佛陀(妙覺無上地)摩訶一和沙(無相無垢地)阿
羅弗(明行法雲地)阿那(慧光妙善地)阿尼羅漢(變化生不動地)
 阿羅漢(過三有遠行地)阿那含(薄流現前地)斯陀含(度障難勝
地)須陀洹(觀明燄地)須陀迦(流照明地)須阿伽一波(道流
離垢地)鳩摩羅伽(逆流歡喜地)達磨邊伽波羅提
陀波訶諦師羅叉伽羅叉必佛度阿法
必陀必白伽羅沙羅羅諦流沙度叉一
婆度佛阿度阿訶度沙必度生婆諦度
利他度和差度只羅度安爾度伽阿流
山迦必阿羅必叉伽阿毘跋毘跋致安
婆沙流摩阿流羅伽流諦伽度流伽度
信念定慧戒向護捨願一切菩薩摩訶薩
唯願大
三寶,若聖若凡,同加護念,同作證明。
智旭今日
至心懺悔,滿今日廣大願輪。
胡跪合掌瀝膽刳肝,作
如是白,智旭迷真性,枉入妄流,隨逐無明增長
業。
無始至今,曾未覺悟,所積罪障無量無邊
賴遇地
菩薩定業咒,既勸同仁共持十萬萬,兼復自勵
公元1633年
專持五百萬。
十日方便百日正修。
如法淨壇,受一
勝行,仍于道場將畢,默課行法助成
恭然臂香
炷,供法界三寶
仰祈占察壇法,早獲流通
又念種種
定業由身口意三,廣造十惡
惡法既成如弦發箭,勢
遠到,理無中止
大士悲心真言神力不可思議
亦須新殃永斷,方可故愆俱亡。
撫躬內省慚悚
增。
我實婬機,盜意,殺習未除,云何使人除身三惡
業。
我實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種現未消云何使人
消口四惡業。
我實貪瞋癡起現不停云何使人永停
三惡毒。
嗚呼檢點一身渾是短,驚惶半世已成虛。
扼腕痛心號天慟地
更然三炷,深自悔責,亦為法界
眾生求哀悔過
伏願從今已後十惡消,三業淨。
不造
因,不受果。
又香一炷,供五臺妙峰老師,及雲棲和尚
憨山師祖,紫柏大師密藏尊者一切善知識
願以
福慧力,同加覆護
令我九華銅殿之願,速得滿足
香五炷,一為九華二寮持二十萬,二為藏櫥普塔及
助成緇素持二十萬,三為聽法結緣眾持十萬,四
往來流寓持十萬,五為某某舊持五十萬,及每日
大悲咒十四遍。
加持真言十萬,上五臂香供養
寶,悉代彼地藏真子,皆紹我地藏願王
又為沙彌
舊持百萬,今加五萬。
供香一炷,願令培福壽基,離作
輟習,立躬如泰山喬嶽矢志必函乾蓋坤。
又為沙彌
(三人)各持五萬,供香一炷,願令從事入理成就五根,發
五力
向為比丘每日持三百,十為期,及別持
悲咒,每日七遍成器為期
曾為某某各持五十萬,今
加持十萬。
供香一炷,願某捨攀尋枝葉之習,悟直
根蔕之功,析義庖丁解牛得理鵝王擇乳
專求己過,毋責人非,知將就苟且出生死牢關,信
駑駘顛蹶不可橫超淨土
猛策新猷,莫仍故轍
某慎
思明辨,沈細精微
痛革浮氣麤心,未會先會。
專求深
自得,若無若虛。
文字三昧,似獨繭抽絲
能入
深談,必敲骨而取髓。
又為沙彌某舊持百萬,某今
持十萬,某每日別持悲咒七遍成器為期
今共加真
言五萬,供香一炷
願某折伏貢高斷除我慢,深培福
壽,專務思修省己之短,慕人之長,下學上達即事
心。
某戒根永固,某籓垣頓剖。
又為比丘某某持十萬,
供香一炷
願某莊嚴大藏,速得圓成
名心霧散,覺
目明,莫念鼻孔撩天但願腳跟著地
又為比丘(二十
人)持二十萬,供香二炷。
某等煩習永斷,荷擔正法
某等勤修出要,永離妄因。
又為一切禪者學者持律
者,念佛者,瑜伽者,及邪命雲遊務農者,絓是著如來
衣,現僧伽相,踐伽藍地,冒出家名,盡三天所有
流,共持三十萬,供香三炷。
伏願狂誕狐禪,盡轉而為
宗說俱通之龍象
鑽紙蠅學,盡轉而為隨文入觀之
獅猊。
羺羊戒子,盡轉而為定共道共之律麟。
狼狽
宗,盡轉而為猛智慧行之角虎。
優倡瑜伽,盡轉而為
三昧授受之神僧。
禿頭商賈,盡轉而為六度萬行
導主。
雲遊賊住,盡轉而為頭勝行之芳標。
農事
民,盡轉而為法界園田之靈種。
又為菩薩優婆塞
日持悲咒七遍脫難為期
今加真言五萬,為某某
持二十萬,某等(列名五人)今持十萬,共供香二炷,願各
正信,長悔心
不與同食,福不與並行
永作
金湯進趨覺路
又香一炷,供地藏慈尊,將此持咒
功德,并向為父母,及法界有情共持三千萬。
為一
師友同學弟子,檀護怨親知識等,所持若九十萬,
三百二十萬,四十八萬等,乃至延生薦亡悔過除災。
自為若為他。
所持若多若少,至心散心
普化
素持十萬萬,若化未化,完未完,過現未來一切功德
今皆攝取現前普同回向
深心信解真言威力不可
思議
一一字圓具法界無邊功德一切字亦如是
重重無盡不可思議德威神,令我一切得如所
願,滿菩提願。
又香四炷,供法界三寶,及地藏大士
第三輪相,或依占察法,先悔罪障。
或住阿蘭若,先
修禪定。
著述弘經,先修觀智。
或植諸善本,行眾三
昧。
懇乞大慈分明指示,令我此生不致浪死
又三炷
淨土三寶以此功德悉皆迴施法界眾生
願共捨
一期報身決定同生極樂世界
離苦苦果,速
菩提涅槃。
公元1638年
**陳罪求哀疏(戊寅)
稽首大孝能仁父,孝順為宗梵網經。
地藏目連達孝尊,修證孝慈諸聖眾。
今然香炷前愆,願賜慈悲拔濟。」
假名菩薩戒汙道沙彌智旭泣血稽顙,敬白常
寂光土,一體三寶,耑懇大慈大悲,俯垂感應
言念
旭,少年主張理學,妄詆三寶過犯彌天,應墮無閒。
世閒忠孝,根於至性,罔敢或忘。
後蒙三寶密加,返邪
歸正,頓發出世心,圖其遠者大者,祈究竟報我君親
公元1643年
意謂剋期取證,決定無疑
詎料於今十六年,竟成虛
度。
修行至道,仰彌高而鑽彌堅,翦除惑業,根益深而
益茂
死期將至,初志何成。
扼腕撫心,厥罪曷罄。
公元1639年
出家後,即能度脫歷劫親緣,今母逝十二年,父亡
公元1647年
二十載,而天眼未開茫然不知生處,是第一大負,負
我生恩也。
始願出家後,即能戒律永淨,定慧圓明,今
根本戒外,違犯多端雜亂散心,全無正定名字聞慧
不登五品,是第二大負,負我性靈也。
始見假善知識
宗門正印,願出家後,福慧莊嚴,遍降魔外,今但能
自識邪正,而孱無道力,空言何補,是第三大負,負我
宗門也。
始見末運,僧體日卑,願以一身,力振其頹,今
德薄行荒,不足為人天表率,是第四大負,負我僧相
也。
始見末運,僧無律行,願以一身為其倡始,今自檢
律行,缺誤尤甚不足為他師範,是第五大負,負此名
位也。
始閱律時,稔知末世種種非法,誓集同志五人
若過五人如法共住,令如來正法復興,而自既障深
業重不克比丘列,復失方便,乖我良朋,是第六
負,負正法輪也。
始見外寇猖獗饑疫洊臻國政乖張
元氣侵蝕,願修成道力興隆正法,默扶皇運,今自救
不了坐視內寇邪魔,付之莫可如何,是第七大負,上
負帝主弘護深恩下負普為眾生所發菩提心願也。
嗚呼負茲莫大七罪,復淹淹殘喘九死一生半體
楚,已經十有餘年。
三日惡瘧,更纏三年之外,儻地獄
前茅邪。
過惡雖重,而一線菩提願力護法苦心,稍
寂光悲智,令轉重報於生前,俾輕受邪。
展轉慚惶
未知攸底。
悲形夢寐,歎徹庭闈,僅賴一線心願未忘,
杯水救焚車,益增恐懼
然諸佛誠言菩提心寶,
不可思議
如少金剛,能穿大地,少獅乳,能徹海乳,一
苟存敢不痛自努力
今值先嚴諱日,敬捐衣缽
資,營供常住三寶
然香七炷懺七大負。
復四炷,啟請
薩比丘沙彌(四人)同心修禮慈悲水懺
以此功德
回向伏祈鍾之鳳,暨大蓮優婆夷金氏,早敷淨土
之華,頓悟惟心之旨,惑業冰消於片念,苦輪永斷於
未來
次祈比丘深信微塵中之法界經卷篤志
心求剖出,斷除識田內之沈細愛見,剛毅敏達建法
幢。
直信觀心法門,真發菩提大願
沙彌某於一切
事中,悉見第一義諦一切時中,不忘無上道心。
某入
無邊無底法海,超久習久染之凡情
次祈災亂冰
消,邪說鼠竄皇仁蕩蕩佛化暘暘
次祈智旭病苦
除,戒身清淨福德成就止觀圓明,襄盛世皇猷,護如
正法
又復以此功德普施一切眾生
願盡除一切
煩惑罪根,斷一切有漏雜業,捨一切生死苦報,離一
惡魔惡友,歸一大乘三寶,見一切諸佛世尊,生
一切莊嚴淨土,開般若一切種智,證不可思議解脫
無上清淨法身
如是法界眾生,畢獲如是究竟
利益已,智旭乃當克證無上菩提
**為如是師六七禮懺疏(已卯)
菩薩戒沙彌智旭一心歸命釋迦慈父三世千佛,極
導師阿彌陀佛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大佛如來
密因修證了義菩薩萬行楞嚴經,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菩薩,二十
圓通諸大菩薩,大阿羅漢文殊師利菩薩金剛藏
王菩薩,地藏菩薩摩訶薩,及十方三世無窮無盡
三寶
願展慈光,同垂哀鑒。
伏為菩薩戒比丘道昉
身故,雖正念分明往生可卜,而福慧未滿,華開未期
邀同行,禮三千佛,恭然臂香六炷,供養千佛,及法
三寶
一者以此禮佛功德回向道昉,願乘此心開,
一念中悉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得一切時中不
忘念法門
二者以今著述大佛頂經,及前合註梵網
心地功德回向道昉,願無始諸罪悉銷鎔所有善根
圓滿,斷微細愛根,破人我瞋習,決增上慢水,豁暗
癡雲
戒體圓成,性業與遮業皆淨。
定力深遠昏昧
與掉舉並亡。
慧性開明實智權智齊顯。
心善巧,
未學與有學等觀,乃至得記不越一生,華開不移
念。
三者合上功德,代道昉資一切覺靈(列名三代),願同登
淨土
四為孝徒某等頂禮三寶,願永無乖諍之心,不
獅蟲之誡。
五為湛然中一檀信頂禮三寶,願
剃髮者作導師想,於染衣者作賢聖想,乃至於諸
行童足履伽藍地者,一切皆作未來佛想,確遵十
嚴訓,長為三寶金湯
六者代道昉轉伸酬謝同行
某等,願因懺過而頓顯無過之體,因度他而密悟無
他之宗。
恭惟兩土法界聖賢,證明攝受
**盂蘭盆大齋報恩普度道場總別合疏(巳卯)
智窮實相,冥法界而融絕千如。
悲極無緣,稱同體
普攝十界
惟能所之俱寂,乃感應以圓彰。
智旭歸命
祇園教主大孝大慈之世雄貝葉傳持,即事即理
妙典,啟教目連尊者三乘十聖眾僧。
願展慈光,同垂
昭鑒
某等盂蘭盆道場(敘晝夜經懺不錄)普供大齋,用饗
十方三寶一切僧伽
以此功勳,專伸奉薦。
各各七世
父母歷代親緣
在三八難,永脫苦輪。
人道天仙
倍增福樂。
已育蓮臺當下花開見佛。
奉聖主,速蒙
授記度生。
又復以此功德普施法界含識
伏願豎窮
橫遍一切眾生,若怨親,若非怨親,若見聞若不見聞
同體法性力故,無緣慈悲誓故,令其皆得妙益,地
獄息苦,餓鬼離饑,畜生無驚,修羅捨鬥。
人免八苦,天
五衰二乘枯寂坑,菩薩無明箭。
又復以此
德,莊嚴無上菩提
伏願豎窮橫遍法界含識不求人
天偽樂,亦不希求偏真涅槃。
貪權因果,亦不別
緣事外理性。
惟發廣大菩提心,速趣究竟正覺
以此功德,當體融入不思議理
伏願文宣處,即
作法,即取相,即無生,三障圓消於片念。
佛號稱時,即
假名,即報化,即法身四德圓顯剎那
於食等者,於
法亦等,十界同飽醍醐
行說者,亦如說行,教行同
歸理性。
了知自他從來惟一真如
徹悟果因,始終
非實相。
又願我等,于事事念念中,具修如上三種
回向已。
所生功德,仰冀四海太平之休,六合沾出
世之化。
從今以去,盡於未來
紹隆三寶,使不斷絕
大乘,令無壅蔽。
折攝無私,慈威並運。
善不善,平
濟度
日照海納地載天涵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
*願文四
公元1642年
**鐵佛寺禮懺文(壬午)
菩薩戒沙彌智旭,自惟障重不逢盛時
目擊時艱,倍
愀愴
斗米幾及千錢,已歎民生之苦。
病死日以千
計,尤驚業報之深。
良由同分惡緣,感此非常幻相,了
知心無法何容坐視漠然
茲遇盂蘭道場,然香五
炷,供養法界三寶,發五種願。
一願當今皇帝寬裕
柔,尊賢容眾
視臣猶如手足膏澤徹於寰區
慈心
三昧降伏魔軍
無作四弘紹隆佛種
二願檀越
某某,廣及當朝宰輔海內群臣,各得仕無虞
威有實。
三願苕溪境內震旦國中疾疫消除刀兵
息,風雨順時穀稼豐稔廣興法化同出苦輪。
四願我
各各師僧父母歷劫親緣,善惡知識同學眷屬,造
檀越十方信施,無不超越四流圓證三德自利
竟,利他遍周
五願虛空界,抱識含靈,等悟真因,咸
妙果,空九界夢幻歸一心之本源塵塵物物,無
寂光,法法頭頭顯發妙行,遍微塵國,不聞魔外之
名,盡未來時,不起愛見之濁。
恭惟法界三寶,證知護
念。
公元1644年
**甲申七月三十日願文
歸命能仁無上尊,大孝大慈真法性
三乘權實威神,願賜哀憐攝受。」
弟子智旭,自惟夙障,纏此幻形
復以深愆,丁茲劫濁,三寫烏焉
佛法衰亂五逆
橫作
國步艱難朝野改過之心。
緇素覆轍
之踐,良由共識相種惡業同牽,同分妄見,眚緣共起。
徹底思惟決無外實境。
由衷悔憾,須勤體內漚和。
與同行,并集檀那,普為國王帝主,父母親緣土境
萬民法界含識頂禮慈悲道場懺法供養歷代知識
道容,然香三炷,供常住三寶
又三炷,奉供幽冥教主
地藏慈尊。
伏願大行皇帝,滅燬像之重尤,解殺戮
積怨,頓蒙解脫,速悟無生
今日主臣進賢遠佞,發真
實悲救兆民之心。
捐利去名,竭真實不顧身家之悃。
次願我等各各生身父母歷劫親緣師友知識眷屬
檀護等,已命過者,長辭八難托質九蓮
現在者,不
兵祲,永離驚慴
願執運力營福業者一念
無私,共轉國家禍亂
三輪不昧,等消君父之愆亡。
又願見聞隨喜,廣及法界眾生,普植良因,等成妙種。
五濁之幻染,證三德性真
虛空界,悉悟圓常
智旭乃當,成等正覺
**佛菩薩上座懺願文
頂禮十方大威德,五分嚴身慈勇王
以不思議本誓願,同賜哀憐拔濟我。」
弟子智旭,敬然頂香三炷,供養
十方法界去來現在無窮無盡一切三寶
剖瀝肝心
自責曰,嗚呼,從古解超佛祖之前,行落凡庸之後
未有甚於罪旭者也。
智旭,於未識佛時,未識法時
未識僧時,誤聽邪師,妄以千古理學自任,造無量
三寶罪,應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阿僧祇劫劇苦。
觀音地藏二大士力,種種感觸,拔我邪心,令得歸向
佛法正信出家
不謂出家後,仍被夙業所障,僅發解
慧,不沾法流
復因損已利人,遂致心欲定而反亂,念
欲淨而偏染。
二十餘年,略無實詣。
今者反躬無似,內
省多愆。
念及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真堪慟地號天,追
思剃染初心離俗本志何啻斷腸裂膽
外無化他之
實,內妨自行之功。
在世既溺邪見濁流出家為法
汙道
進退失措,慚憾何窮
竊思向年力詬大士,大
尚自哀憐
今已深信三寶,三寶寧攝受
秖由無
始障濃,自隔同體悲應。
然障無實法,惟心所生。
既從
心生,還從心滅。
理障必須理除,事障應須事遣。
多生以來,急乘緩戒,薄事尚理,久墮三塗偶獲
出。
所以一聞宗教徹底知歸力學毘尼,偏多違犯
妙理,無精細不入
相好觀門,雖少分而罔成。
病源理須良藥
曾聞造像功德最能滅罪除愆。
拜懺摩,實可洗心滌慮
爰發虔誠集資改造一佛
菩薩像。
發誓願,恒禮占察行法
不論年月,耑祈純
輪相
眾生雖垢重,諸佛不厭捨。
以大慈悲哀愍
度脫我。
使我從今以後,心無掉舉,身得輕安,護口過
勿出綺語惡言淨意地而不起雜思欲覺,速得清
三輪
克臻自他二利普化眾生同生淨土
公元565年
**大悲行法道場願文(乙酉五月初三日)
頂禮真實大悲心究竟分證二覺者。
無始來墮虛妄循環生死暫停
失本性樂枉受苦,今欲與拔自無力。
大威同體緣,不捨本誓垂哀濟。」
弟子智旭
自惟曠大劫來,言不顧行,口與心違
今雖幸廁緇流
不能故轍
簡點一生,有六大罪,而小過無數
焉。
明知向上一路,而不能親到佛祖受用處。
明知
頓教觀,而不能五品以淨六根
明知大小毘尼
不能清淨性遮諸業。
明知殺業刀兵劫因,而殺
尚未永忘。
明知偷盜饑饉劫因,而偷心尚未全
斷。
明知婬欲疫病劫因,而婬機尚自熾然
是以
業資乎同分,現行感於共種。
三災洊臻,悲四生
之無賴。
徒懷曠濟之心,反受俱溺之害。
捫心自憾,血
淚何裨。
幸遇濟生禪院大悲心行法道場發心
隨眾熏修
願滌自他塵垢適值母難之辰。
然頂
六炷,供十方法界佛法僧寶,極樂教主阿彌陀佛,大
悲心咒,總持祕要千手千眼觀音大士
六種願,一
干戈永息,二五穀豐稔三兆正信三寶,四靈峰古
復興,五六智旭多生惡習,速得剋除,煩惱脂消,功
德圓滿,及永無意逆順二緣,早完閱藏著述二願
又然臂香十炷,供十方三寶,發十種願,一期主淨障。
同行成器
三香侍者事理齊修。
四外同行
乘俱急。
五常一切職事執勞運力助緣營福者,不
有漏
六一切護法宰官捨財檀越,深悟解脫。
七一
見聞隨喜,若緇若素遇影蒙塵,功無虛棄,永為道
種,速證圓常
靈峰住山沙門,及某等早得清淨
相,圓成福慧二嚴
深念苦空,專求出要。
九三塗息苦,
八難超昇
蝡動蜎飛均沾勝益。
以前功德回向西
方,普與含靈同生淨土
**禮千佛告文
弟子智旭,與法界含識自從無始至於今生,昧我法
本空,起遍計情執。
具迷事迷理二無明作分段變
易二死根本
貪瞋癡慢,邪見紛紜,殺盜婬欺,飲啖
倒。
依於三業六根,廣造五逆十重
致使三塗鼎沸,八
雲攢
乃至幸獲人身,仍遭劫濁。
疾疫饑荒洊至,巳
寒心
干戈兵革頻興,尤堪喪膽
父母妻孥莫保,骨
身首分離
百骸潰散,誰思一性常靈。
萬鬼聚號,肯
三緣自召。
悠悠長夜,淚與血而俱枯。
漠漠荒郊,魂
與魄而奚泊。
哀哉同體之痛,慘矣切膚之悲。
道力
未全,徒懷悽愴
拯援無策,秖裂肺肝
爰鳩同志,五
投誠代為大地被難眾生頂禮三劫三千諸佛,臂
香炷,心發菩提,仰願大悲拔苦,大慈鑑機,大智慧
光,爍群盲之積闇。
大神通力,出苦海沈淪
今日
海內海外江北江南,巳命過者,速脫九橫之城,徑超
九蓮之土。
未命過者,即離驚竄之怖,永享太平之安。
又願諸佛菩薩,興慈運悲,憫此劫波,來膺眾許。
又願
遇影蒙塵蜎飛蝡動,廣及法界一切有情
從今巳去,
乃至菩提,常知警悟,不搆惡緣,永滅三塗頓消八苦
同居而橫徹寂光,不僧祇而圓登妙覺
**祖堂大悲壇懺文
頂禮大悲尊,及法界三寶
不厭眾生始終垂哀拯。」
智旭自惟,無始來至於今日,積惡逾於須彌,招苦浮
大地
雖蒙諸佛菩薩種種提攜,薄解真乘無柰
煩惱淵淵深厚,時牽現行
無論歸信前,厥罪
無量,即追思出家後,愆累尤多
大悲行法道場
業五與勝會,乃雜亂障垢,終不與三昧相應,虛消檀
脂膏辜負人天屬望
撫心扼腕慚懼何窮
茲又恭
幽棲禪寺,建清淨壇。
施主供養之誠,期主極殷
重之悃。
智旭以下凡夫沙門汙道不惟叨陪法席
兼復謬主行儀
反躬無似驚悚彌增。
爰於方便結界
之始,敬然臂香三炷,奉供大悲同體三寶
又三炷,供
九位同行懺師。
伏願同體三寶,憫智旭沈淪,速垂
拔濟同行九人智旭不逮,咸賜匡扶
一期中,
內障外擾以潛消,理觀事儀皆成就。
智旭又於十方
三世三寶前,現在同行九人前,胡跪合掌,剖肝瀝血
如是白。
智旭無始來,至於前世所有種種煩惱
惡業苦報,無明覆故,已不自憶,今悉懺悔,願盡消除
智旭少年三寶業,今尚憶知,誠心懺悔,願盡消除
智旭出家已來,挂菩薩比丘虛名不能如法行持,所
有性遮諸罪,若憶不憶,無量無邊,今悉懺悔,願盡消
除。
智旭於四十六歲,自反多愧,退作但三歸人,勤禮
千佛萬佛,及占察行法
幸蒙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於
公元1644年
今年正月元旦,錫以清淨輪相,稍自慰安。
無柰夙習
根深,不能自拔,出壇後又起種種身口意業乃至
生菴修大悲行法,然香懺悔以後,默簡長夏初秋,仍
復多諸違犯
嗚呼,佛稱二種健兒一自不作罪,二作
已能悔。
夫作已能悔者,必悔已不更作,故可稱健兒
也,數數悔,又數數犯,豈健兒乎。
智旭,今猶墜廁人,身
口耳鼻,皆陷糞中,獨明信因果,不謗大乘清淨正眼
未沒溺耳。
設諸佛菩薩現前善友不乘此時拯拔
之,正恐淹漬日久清淨正眼并從淪隱可不哀哉
反覆自思,本以真實為生死心決定菩提心。
不來利名,亦不牽染恩愛如法出家因地頗正,胡
墮落至此久滯凡地,不預聖流。
即欲逃名晦跡,獨
深山筋力漸衰,不堪行邁,且愛見慈悲,漫縈纏
婆和學侶
致使枉尋直尺,擔麻棄金。
如此痛傷,惟諸
菩薩能知,亦唯有諸佛菩薩能救耳。
且向年力
三寶惟有罪障
諸佛菩薩尚自矜憐今日宏通大乘
亦有微善,諸佛菩薩豈反終棄邪
是以披揭愚衷,仍
加被
願我煩惱脂消,功德肉肥,三學圓明二嚴滿
足。
捨此幻軀,決生極樂
未來際,廣度群迷
又願同
九人各各剋除習氣成就總持
自利利他棟梁
廈。
又願期主福慧增長檀越信行堅固乃至隨喜
素,執勞運力見影聞聲,悉悟顯密圓通,咸了性修不
二,直至菩提,不遭岐曲。
又願風調雨順物阜民安,干
戈息而烽火無驚,疾疫除而醫藥無用菽粟如水火,
陌路至親,挽末劫頹風不異正法住世,超娑婆
惡,同歸安養蓮胎。
公元566年
**占察法願文(丙戌)
歸命慈威無等尊,拔苦與樂真出要。
定力能除三劫災,救世真士垂悲拯。」
弟子智旭痛念劫濁難逃刀兵
競起
雖云同分妄見,實非無因誤招。
往業莫追,來事
公元1644年
可諫。
偕同某等(十人)各捐淨資,營修供養,三日
便,七日正修,如法結清淨壇頂禮占察行法,六時行
道,五悔鍊心。
哀籲同體大悲懇乞無緣拔濟
伏念
生障垢,雖至重至深。
三寶洪慈,終不厭不捨
一念
改過,必隨許以自新
釋迦本師勇猛稱最。
地藏
大士誓願無忘。
幼弱父愛偏強,兒不肖母憐益甚
憫茲匍匐入井之愚,賜以身手衣裓之用。
俾毫光照
處,消兵戈為瑞日祥雲
法雨霑時,轉邪櫱為道芽靈
種。
所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正教流通魔邪竄絕
比丘智旭,身無病苦,心脫結纏,定與慧而等持,戒
並乘而悉淨。
期主某法社雖復三年攝護如一日。
某等各各為生死,發菩提心,剋除習氣,臻修法門,
三學圓成二嚴克備,續佛慧命,普利人天。
又祈外壇
隨喜緇素,悟知一實,開顯三因二觀圓修,三忍圓證
又祈外護助緣,廣及法界含識,若見若聞,若不聞見
等植良因均霑勝益。
又祈江北江南乃至震旦域內
近日兵難者,種種債負消除,一一怨嫌解釋,脫幽
冥之劇苦,胎蓮萼超昇
恭千法界三寶地藏聖師
真實證知,真實攝受
**大悲前願
歸命頂禮十方常住三寶大悲觀世音菩薩地藏
摩訶薩
伏祈同賜哀憐,俯垂拔濟
切惟智旭,向於
九華拈得閱藏著述一鬮,遂復安心
重理筆硯,適於
祖堂輪現,所患盡之語,理應併意,徑馳樂邦
獨可
痛者,閱藏未完,則私願未滿,教觀無繼,則法輪無傳
且梵網佛頂,雖已竭一隙之明,如塵培嶽,而楞伽
識,猶復錮繁言之障,如霧迷空
自非假我數年,何以
了茲陳債。
自非洪慈庇護安能不擾他緣。
敬然臂香
十炷供養十方慈父大悲觀音地藏本尊法界三寶
伏願智旭從今以去,永離違緣,決定閱完大藏,得成
閱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
決能撰述成唯識論觀心
法要,及相宗八要直解,決能解楞伽尊經,及占察
輪度世要典。
決能闡明無量壽會,彌陀賢護淨土
津梁
決能發暢般涅槃,扶律談常,最後垂範
又願
學侶乃至現在未來諸有志者,決能戒根永淨,福慧
圓成壽命延長,解行雙到。
又願智旭煩惱冰鎔,智慧
火熾十惡根枯,六情性露。
又願萬民三災之苦,四
姓伐邪見之林。
又願以此功德普施法界眾生臨命
終時,決定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親承供養大悲
觀音得無無邊三昧神通總持智慧,同地藏慈尊,
普入法界大地獄,救度一切苦惱眾生乃至分形
散體,橫遍豎窮,十界現身三輪施化
如一眾生未成
佛,終不於此泥洹
公元574年
**閱藏畢願文(甲午九月初一日)
敬禮邊際去來現在佛,等空不動智,救世大悲尊。」
弟子智旭,敬然臂香四炷,供養十方三世一切
佛,一切尊法一切菩薩一切聖賢
痛念智旭年三十
公元1644年
幻寓龍居第二閱律,遂復發心遍閱大藏,於一夏中
僅閱千卷,旋以事阻。
至三十三歲,甫進靈峰,結冬時
公元613年
山中無藏
癸酉春藏至未裝,丙子季春遁跡九華,於
公元622年
抱病,閱千餘卷
壬午山中藏裝成,癸未結制簡閱
千餘卷,又被他緣所牽。
幻寓祖堂,及石城北,共閱
二千餘卷
巳丑歸山,因註法華占察二經改治律要,
公元632年
未遑展閱
壬辰秋,擬進山畢茲夙願
又值幻緣牽至
公元634年
長水借閱千卷
直至甲午春,方獲歸臥林泉
又以
公元632年
一夏病緣居半,乃於仲秋月畢,僅獲完滿
竊計發心
看藏,已經二十七年,出入茲山,亦匝二十三載。
凡歷
龍居九華漳州泉州祖堂石城長水靈峰八處,方獲
竣事
中前後閱律三遍,大乘兩遍小乘經及大
小論,兩土撰述,各止一遍而已
嗚呼緬想法緣不易
可勝涕泗滂沱
今幸仗三寶力,已畢微願,是以然香
更求加被
一者見南北兩藏,並皆糢糊失次,或半
滿不辨,或經論互名,或真偽不分,或巧拙無別
雖有
宋朝法寶標目明朝彙目義門並未盡美盡善
今輒
不揣,謬述閱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儻不背佛旨,乞
成就流通
二者如圓覺維摩彌陀地藏乃至大涅
槃經,夙有微願,再加解釋,并僧史寶訓,亦願增修,仰
庇護,令得速成
三者大殿半傾前殿盡倒,觸目
心,實難為力,今以付與天龍,願蚤成就。
四者念此荒
野之地,久不聞佛法名,實賴大楫法主,大粹靜主,大
頎期主,以創其端。
至於請藏,則戒周首發大心,道晉,
如源等,助成其美。
印刷則受籌之功。
裝潢則心見之
力。
苦守不墜,則成瓊為最。
助緣成就,則善信是資。
願巳上過去者,以今然香功德三障頓消四生永脫,
蓮開上品之華,佛授一生之記。
現在道心堅固,福
增長壽命延長智慧開發
又願學人(六人),及堂內
上下靜室一切法眷,各各剋除習氣趣向菩提,戒
定慧增明福壽康而如意
又願智旭從今以去,病
消除煩惱冰釋,不遭逆順兩魔,恒得安著述
法施功德回向西方淨土,普與法界眾生同生
樂世界。
**大病啟建淨社願文(十二月十三日)
公元1654年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薩戒弟子智旭一心歸命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清淨海眾,及十
三世一切三寶
痛念智旭,本為生大事,二十四
歲出家,絕無半點好為人師之念。
不意幻緣所逼,謬
為人師,二十餘年,雖有弘法微善,而虛名所累,觀行
荒疏,弗能折伏煩惱,以登五品
病患纏身,心雖明
了,力不自由痛哭號呼罔知攸措。
幸仗佛慈,殘喘
絕。
設非急勗淨業何以永脫苦輪。
爰發虔心,敬就靈
峰藏堂,邀同法侶(十人)及外護菩薩沙彌(五人)合一
心,結社三載
每日三時課誦,稱禮洪名二時止靜,研
大藏,教觀雙修,戒乘俱急。
願與法界眾生決定
極樂
智旭從今以去,誓不登說法,除同志執經
問義,不敢倦荅。
敷文演義,自有照南,靈晟,性旦略
可宣傳,誓不背佛平坐,除稍偏及對像坐。
誓不登壇
授戒,若授戒學律,自有照南,等慈可以教授
不應
在家人請齋,除寺院靜室中。
仰乞三寶證明攝受,令
智旭諸緣未盡早就輕安大限難逃,徑歸安養
生則
念佛著述,死則不墮亦不退
又願同行法侶無論
旭存與否,堅志同修有始有卒
又願外護沙彌無論
旭存與否誠心營事,勿懈勿失
以此殊勝淨因回向
無上極果,普與含生,咸歸祕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