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鉴总类 卷十上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a 页 WYG0461-06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总𩔖卷十上     宋 沈枢 撰
  礼乐门
   汉曹褒著成汉礼
元和三年博士曹褒上疏以为宜定文制著成汉礼大
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章帝知诸儒
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以时立乃拜褒侍中班固
以为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章帝曰谚言作舍道边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b 页 WYG0461-0605b.png
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
作大章一夔足矣
   唐太宗奏秦王破陈乐
贞观元年太宗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太宗曰朕昔受
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
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
之足比太宗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
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a 页 WYG0461-0606a.png
   魏徵言乐在人和不在声音
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为梁陈之音多吴楚周齐之
音多胡夷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声作唐雅乐凡八十
四调三十一曲十二和诏协律郎张文收与孝孙同修
定孝孙等奏新乐太宗曰礼乐者盖圣人缘物以设教
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御史大夫杜淹曰齐之将亡作
伴侣曲陈之将亡作玉树后庭花其声哀思行路闻之
皆悲泣何得言治之隆替不在乐也太宗曰不然夫乐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b 页 WYG0461-0606b.png
能感人故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
非由乐也将亡之政民必愁苦故闻乐而悲耳今二曲
俱存朕为公奏之公岂悲乎右丞魏徵曰古人称礼云
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诚在人和
不在声音也
   明皇自教法曲于梨园
开元二年旧制雅俗之乐皆𨽻太常明皇精晓音律以
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a 页 WYG0461-0606c.png
教俗乐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之使又选乐工数百人
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又教宫女使习
之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礼部侍郎张廷圭酸
枣尉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
士尚朴素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明皇虽不能用欲
开言路咸嘉赏之
   萧嵩定开元礼
二十年初明皇命张说与诸学士刋定五礼说薨萧嵩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b 页 WYG0461-0606d.png
继之起居舍人王仲丘请依显庆礼祈榖大雩明堂皆
祀昊天上帝嵩又请依上元敕父在为母齐衰三年皆
从之以高祖配圆丘方丘太宗配雩祀及神州地祗睿
宗配明堂新礼成上之号曰开元礼
   后周窦俨请有司讨论礼乐
显德四年中书舍人窦俨上疏请令有司讨论古今礼
仪作大周通礼考正钟律作大周正乐
   王朴上疏定律吕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a 页 WYG0461-0607a.png
六年王朴素晓音律世宗以乐事询之朴上疏以为礼
以检形乐以治心形顺于外心和于内然而天下不治
者未之有也昔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
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
相为宫以生七调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调而大备
遭秦灭学历代治乐者罕能用之唐太宗之世祖孝孙
张文收考正大乐备八十四调安史之乱器与工什亡
八九至于黄巢荡尽无遗时有太常博士殷盈孙按考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b 页 WYG0461-0607b.png
工记铸镈钟十二编钟二百四十处士萧承训校定石
磬今之在县者是也虽有钟磬之状殊无相应之和其
镈钟不问音律但循环而击编钟编磬徒悬而已丝竹
匏土仅有七声名为黄钟之宫其存者九曲考之三曲
协律六曲参涉诸调盖乐之废缺无甚于今臣尝学律
吕谨如古法以秬黍定尺长九寸径三分为黄钟之管
与今黄钟之声相应因而推之得十二律以为众管互
吹用声不便乃作律准十有三弦其长九尺皆应黄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a 页 WYG0461-0607c.png
之声以次设柱为十一律及黄钟清声旋用七律以为
一均为均之主者宫也徵商羽角变宫变徵次焉发其
均主之声归乎本音之律迭应不乱乃成其调凡八十
一调此法久绝出臣独见乞集百官校其得失诏从之
  音乐门
   晋刘裕不习音乐
义熙元年尚书殷仲文以朝廷音乐未备言于刘裕请
治之裕曰今日不暇给且性所不解仲文曰好之自解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b 页 WYG0461-0607d.png
裕曰正以解则好之故不习耳
   燕主叹太乐不备
五年南燕主超朝会群臣叹太乐不备议掠晋人以补
伎领军将军韩曰先帝以旧京倾覆戢翼三齐陛下
不养士息民以伺魏衅恢复先业而更侵掠南邻以广
雠敌可乎超曰我计已定不与卿言
  议礼门
   汉陈球等议窦太后当合葬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a 页 WYG0461-0608a.png
熹平元年曹节等欲别葬窦太后而以冯贵人配祔诏
公卿大会朝堂令中常侍赵忠监议既议坐者数百人
各瞻望良久莫肯先言廷尉陈球即下议曰皇太后自
在椒房有聪明母仪之德遭时不造援立圣明承继宗
庙功烈至重家虽获罪事非太后今若别葬诚失天下
之望且冯贵人无功于国何宜上配至尊忠省球议作
色俛仰蚩球曰陈廷尉建此议甚健球曰陈窦既冤皇
太后无故幽闭臣常痛心天下愤叹今日言之退而受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b 页 WYG0461-0608b.png
罪宿昔之愿也于是公卿以下皆从球议曹节王甫犹
争以为梁后家犯恶逆别葬懿陵武帝黜废卫后而以
李夫人配食今窦氏罪深岂得合葬先帝李咸复上疏
曰臣伏惟章德窦后虐害恭怀安思阎后家犯恶逆而
和帝无异葬之议顺朝无贬降之文至于卫后孝武皇
帝身所废弃不可以为比今长乐太后尊号在身亲尝
称制且援立圣明光隆皇祚太后以陛下为子陛下岂
得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宜合葬宣陵一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a 页 WYG0461-0608c.png
如旧制灵帝省奏从之
   魏太后代行祭事
梁天监十四年太后以魏主尚幼未能亲祭欲代行祭
事礼官博议以为不可太后以问侍中崔光光引汉和
熹邓太后祭宗庙故事太后大悦遂摄行祭事
   齐源师叹礼废齐亡
陈大建四年源文宗子师为左外兵郎中摄祠部尝白
高阿那肱龙见当雩阿那肱惊曰何处龙见其色如何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b 页 WYG0461-0608d.png
师曰龙星初见礼当雩祭非真龙也阿那肱怒曰汉儿
多事强知星宿遂不祭师出窃叹曰礼既废矣齐能久

   唐太宗不依阴阳书
贞观五年有司上言皇太子当冠用二月吉请造兵备
仪仗太宗曰东作方兴宜改用十月少傅萧瑀奏据阴
阳书不若二月太宗曰吉凶在人若动依阴阳不顾礼
义吉可得乎循正而行自与吉会农时最急不可失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a 页 WYG0461-0609a.png
   长孙无忌等上新礼
显庆三年长孙无忌等上所修新礼诏中外行之先是
议者谓贞观礼节文耒备故命无忌等修之时许敬宗
李义府用事所损益多希旨学者非之太常博士萧楚
材等以为豫备凶事非臣子所宜言敬宗义府深然之
遂焚国恤一篇由是凶礼遂阙
   祝钦明言皇后助祭
景龙三年中宗将祀南郊国子祭酒祝钦明司业郭山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b 页 WYG0461-0609b.png
恽建言古者大祭祀后祼献以瑶爵皇后当助祭天地
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駮之以为郑玄注周礼内司服
惟有助祭先王先公无助祭天地之文皇后不当助祭
南郊韦巨源定仪注请依钦明议中宗从之以皇后为
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助执豆笾钦明又欲以安乐
公主为终献绍钦绪固争乃止以巨源摄太尉为终献
   孙平子不能胜礼官之议
开元五年伊阙人孙平子上言春秋讥鲁跻僖公今迁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9a 页 WYG0461-0609c.png
中宗于别庙而祀睿宗正与鲁同兄臣于弟犹不可跻
况弟臣于兄可跻之于兄上乎若以兄弟同昭则不应
出兄置于别庙愿下群臣博议迁中宗入庙事下礼官
太常博士陈贞节冯宗苏献议以为七代之庙不数兄
弟殷代或兄弟四人相继为君若数以为代则无祖祢
之祭矣今睿宗之室当亚高宗故为中宗特立别庙中
宗既升新庙睿宗乃祔高宗何尝跻居中宗之上而平
子引跻僖公为證诬罔圣朝渐不可长时论多是平子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9b 页 WYG0461-0609d.png
明皇亦以为然故议久不决卒从礼官议平子论之不
已谪为康州都城尉
   韦绦奏定丧服之礼
二十四年绦又奏丧服舅缌麻三月从母外祖父母皆
小功五月外祖至尊同于从母之服姨舅一等服则轻
重有殊堂姨舅亲即未疏恩绝不相为服舅母来承外
族不如同㸑之礼窃以古意犹有所未畅者也请加外
祖父母为大功九月姨舅皆小功五月堂舅堂姨舅母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0a 页 WYG0461-0610a.png
并加至袒免韦述议曰圣人究天道而厚于祖祢系族
姓而亲其子孙母党比于本族不可同贯明矣今若外
祖及舅加服一等堂舅及姨列于服纪则中外之制相
去几何先王之制谓之彝伦奉以周旋犹恐失坠一紊
其叙庸可止乎请依仪礼丧服为定杨仲昌议曰郑文
贞公魏徵始加舅服至小功五月虽文贞贤也而周孔
圣也以贤改圣后学何从窃恐内外乖序亲疏夺伦情
之所沿何所不至记曰无轻议礼明其蟠于天地并彼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0b 页 WYG0461-0610b.png
日月贤者由之安敢损益也敕姨舅既服小功舅母不
得全降宜服缌麻堂姨舅宜服袒免
   裴耀卿议太子册命之仪
二十六年太子将受册命仪注有中严外办及绛纱袍
太子嫌与至尊同称表请易之左丞相裴耀卿奏停中
严改外办曰外备改绛纱袍为朱明服明皇御宣政殿
册太子故事太子乘辂至殿门至是太子不就辂自其
宫步入是日赦天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1a 页 WYG0461-0610c.png
   蒋乂谏借吉成昏
贞元十三年光禄少卿同正张茂宗许尚义章公主未
成昏茂宗母卒遗表请终嘉礼德宗许之秋八月起复
茂宗左卫将军同正左拾遗义兴蒋乂上疏谏以为兵
革之急古有墨衰从事者未闻驸马起复尚主也德宗
遣中使谕之不止乃特召对于延英谓曰人间多借吉
成昏者卿何执此之坚对曰昏姻丧纪人之大伦吉凶
不可渎也委巷之家不知礼教其女孤贫无恃或有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1b 页 WYG0461-0610d.png
吉从人未闻男子借吉娶妇者也太常博士韦彤裴堪
复上疏德宗不悦命趣下嫁之期
   礼院奏禘祭祝文
会昌六年礼院奏禘祭祝文于穆敬文武四室但称嗣
皇帝臣某昭告从之
   李景让请迁庙议不决而止
大中十年吏部尚书李景让上言穆宗乃陛下兄敬宗
文宗武宗乃兄之子陛下拜兄尚可拜侄可乎是使陛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2a 页 WYG0461-0611a.png
下不得亲事七庙也宜迁四主出太庙还代宗以下入
庙诏百官议其事不决而止时人以是薄景让
   后梁敬翔请行郊礼
贞明三年租庸使户部尚书赵岩言于均王曰陛下践
祚以来尚未南郊议者以为无异藩侯为四方所轻请
幸西都行郊礼遂谒宣陵敬翔谏曰自刘鄩失利以来
公私困竭人心惴恐今展礼圆丘必行赏赉是慕虚名
而受实弊也且勍敌近在河上乘舆岂宜轻动俟北方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2b 页 WYG0461-0611b.png
既平报本未晚均王不听如洛阳阅车服饰宫阙郊祀
有日闻扬刘失守道路讹言晋军已入大梁扼汜水矣
均王惶骇失图遂罢郊祀奔归大梁
   后唐马缟请七庙之外别立亲庙
天成二年中书舍人马缟请用汉光武故事七庙之外
别立亲庙中书门下奏请如汉孝德孝仁皇例称皇不
称帝明宗欲兼称帝群臣乃引德明皇帝例请立庙京
师明宗令立于应州旧宅自高祖考妣以下皆追谥曰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3a 页 WYG0461-0611c.png
皇帝
   后周祀南郊于大梁
广顺三年太祖欲祀南郊又以自梁以来郊祀常在洛
阳疑之执政曰天子所都则可以祀百神何必洛阳于
是始筑圆丘社稷坛作太庙于大梁
  奉先门
   汉杨终乞罢匈奴之役
建初元年校书郎杨终上疏曰间者北征匈奴西开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3b 页 WYG0461-0611d.png
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陛下宜留念省察章
帝下其章第五伦亦同终议牟融鲍昱皆以为孝子无
改父之道征伐匈奴屯戍西域先帝所建不宜回异终
复上书曰文公毁泉台春秋讥之曰先祖为之而已毁
之不如勿居而已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作三军昭
公舍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今伊
吾之役楼阑之屯兵久而未还非天意也章帝从之
   蔡邕论上陵之礼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4a 页 WYG0461-0612a.png
熹平元年车驾上原陵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
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
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礼有烦而不可省
者此之谓也
   楚王玄宗庙之祭不及祖
晋元兴三年桓玄以其祖彝以上名位不显不复追尊
立庙散骑常侍徐广曰敬其父则子悦请依故事立七
庙玄曰礼太祖东向左昭右穆晋立七庙宣帝不得正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4b 页 WYG0461-0612b.png
东向之位何足法也秘书监卞承之谓广曰若宗庙之
祭果不及祖有以知楚德之不长也
   宋改孝建以来制度
大明八年罢南北二驰道及孝建以来所改制度还依
元嘉尚书蔡兴宗于都座慨然谓颜师伯曰先帝虽非
盛德之主要以道终始三年无改古典所贵今殡宫始
撤山陵未远而凡诸制度兴造不论是非一皆刋削虽
复禅代亦不至尔天下有识当以此窥人师伯不从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5a 页 WYG0461-0612c.png
   齐诏太庙四时之祭
永明八年诏太庙四时之祭荐宣皇帝起面饼鸭𦞦孝
皇后笋鸭卵高皇帝肉脍菹羹昭皇后茗粣炙鱼皆所
嗜也武帝梦太祖谓己宋氐诸帝常在太庙从我求食
可别为吾致祠乃命豫章王妃庾氏四时祠二帝二后
于清溪故宅牲牢服章皆用家人礼
   唐立王圭家庙
贞观十三年王圭性宽裕自奉养甚薄于令三品已上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5b 页 WYG0461-0612d.png
皆立家庙圭通贵已久独祭于寝为法司所劾太宗不
问命有司为之立庙以愧之
   有司请增宗庙笾豆之礼
开元二十四年明皇命有司议增宗庙笾豆之荐太常
卿韦绦奏请宗庙每坐笾豆十二兵部侍郎张均等议
曰圣人知孝子之情深而物𩔖之无限故为之节制人
之嗜好本无凭准宴私之馔与时迁移故圣人一切同
归于古屈到嗜芰屈建不以荐以为不以私欲干国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6a 页 WYG0461-0613a.png
典若以今之珍馔平生所习求神无方何必泥古则簠
簋可去而盘盂杯桉当在御矣韶濩可息而箜篌筝笛
当在奏矣既非正物后嗣何观岂可废弃礼经以从流
俗太子宾客崔沔议曰祭祀之兴肇于太古茹毛饮血
则有毛血之荐未有曲蘖则有玄酒之奠施及后王礼
物渐备然以神道致敬不敢废也国家由礼立训因时
制范清庙时飨礼馔必陈用周制也园寝上食时膳具
设遵汉法也职贡来祭致远物也有新必荐顺时令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6b 页 WYG0461-0613b.png
苑囿之内躬稼所收蒐狩之时亲发所中莫不荐而后
食尽诚敬也但当申敕有司无或简怠则鲜美肥浓尽
在是矣不必加笾豆之数也明皇固欲量加品味绦又
奏每室加笾豆各六四时各实以新果珍羞从之
  奉亲门
   汉筑复道朝长乐宫
元年惠帝以朝太后于长乐宫及閒往数跸烦民乃筑
复道于武库南奉常叔孙通諌曰此高帝月出游衣冠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7a 页 WYG0461-0613c.png
之道也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惧曰急坏之
通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矣愿陛下为原
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乃诏有司
立原庙
   毛义之喜乃为亲屈
元和元年毛义郑均皆以行义称于乡里南阳张奉慕
义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安阳令义捧檄
而入喜动颜色奉心贱之辞去后义母死徵辟皆不至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7b 页 WYG0461-0613d.png
奉乃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
   唐肃宗不敢诣西内
上元二年初李辅国与张后同谋迁上皇于西内是日
端午山人李唐见肃宗肃宗方抱幼女谓唐曰朕念之
卿勿怪也对曰太上皇思见陛下计亦如陛下之念公
主也肃宗泫然泣下然畏张后尚不敢诣西内
   后周王溥侍立父侧
显德四年以王祚为颍州团练使祚溥之父也溥为宰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8a 页 WYG0461-0614a.png
相祚有宾客溥常朝服侍立客坐不安席祚曰豚犬不
足为起
  封建门
   汉诏诸侯王分子弟邑
元朔二年主父偃说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彊弱
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
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以法割削之则
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8b 页 WYG0461-0614b.png
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
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
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武帝从之诏曰诸侯
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
名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黄河如带泰山若厉
太初三年初高祖封功臣为列侯百四十有三人时兵
革之馀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9a 页 WYG0461-0614c.png
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其封爵之誓曰使黄河
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之信重
以白马之盟及高后时尽差第列侯位次藏诸宗庙副
在有司逮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
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逸多抵法
禁陨身失国至是见侯才四人罔亦少密焉
   晋封燕王慕容皝
咸康七年刘翔至建康成帝引见问慕容镇军平安对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19b 页 WYG0461-0614d.png
曰臣受遣之日朝服拜章翔为燕王皝求大将军燕王
章玺朝议以为故事大将军不处边自汉魏以来不封
异姓为王所求不可许翔曰自刘石构乱长江以北剪
为戎薮未闻中华公卿之胄有一人能攘臂挥戈摧破
凶逆者也独慕容镇军父子竭力心存本朝以寡击众
屡殄彊敌功烈如此而惜海北之地不以为封邑何哉
窃惜圣朝疏忠义之国使四海无所劝慕耳岁馀众议
终不决翔乃说中常侍彧弘曰石虎苞八州之地带甲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0a 页 WYG0461-0615a.png
百万志吞江汉自索头宇文暨诸小国无不臣服惟慕
容镇军翼戴天子精贯白日而更不获殊礼之命窃恐
天下移心解体无复南向者矣弘为之入言于成帝乃
以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幽州牧大单于燕王备物
典策皆从殊礼
   唐袭封刺史长孙无忌不愿之国
贞观十三年太宗既诏宗室群臣袭封刺史左庶子于
志宁以为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侍御史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0b 页 WYG0461-0615b.png
马周亦上疏以为尧舜之父犹有朱均之子傥有孩童
嗣职万一骄愚兆庶被其殃而国家受其败正欲绝之
也则子文之治犹在正欲留之也而栾黡之恶已彰与
其毒害于见存之百姓则宁使割恩于已亡之一臣明
矣然则向所谓爱之者乃适所以伤之也臣谓宜赋以
茅土畴其户邑必有材行随器授官使其人得奉大恩
而子孙终其福禄会司空赵州刺史长孙无忌等皆不
愿之国上表固让又因子妇长乐公主固请于太宗且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1a 页 WYG0461-0615c.png
言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
徙何异太宗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义意欲公之后
嗣辅朕子孙共传永久而公等乃复发言怨望朕岂强
公等以茅土耶诏停世封刺史
  封禅门
   汉光武却群臣请封禅
建武三十年车驾东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
泰山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1b 页 WYG0461-0615d.png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
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于是群臣不敢
复言
   光武感河雒文而封禅
中元元年光武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
光武感此文乃诏虎贲中郎将梁松等按索河雒谶文
言九世当封禅者凡二十六事于是张纯等复奏请封
禅光武乃许焉诏有司求元封故事当用方石再累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2a 页 WYG0461-0616a.png
检金泥光武以石功难就欲因孝武故封石置玉牒其
中梁松争以为不可乃命石工取完青石无必五色车
驾东巡幸鲁进幸泰山
   梁许𢡟议封禅非盛德之事
天监八年高祖祀南郊大赦时有请封会稽禅国山者
上命诸儒草封禅仪欲行之许𢡟建议以为舜柴岱宗
是为巡狩而郑引孝经钩命决云封于太山考绩柴燎
禅乎梁甫刻石纪号此纬书之曲说非正经之通义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2b 页 WYG0461-0616b.png
舜五载一巡狩春夏秋冬周遍四岳若为封禅何其数
也秦始皇尝封太山孙皓尝遣兼司空董朝至阳羡封
禅国山皆非盛德之事不足为法然则封禅之礼皆道
听所说失其本文由主好名于上而臣阿旨于下也后
者祀天祭地礼有常数诚敬之道尽此而备至于封禅
非所敢闻高祖嘉纳之
   唐魏徵谏太宗封禅
贞观六年文武官复请封禅太宗曰卿辈皆以封禅为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3a 页 WYG0461-0616c.png
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
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
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
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犹请之
不已太宗亦欲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太宗曰公不欲
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国
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榖未丰邪曰丰
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3b 页 WYG0461-0616d.png
虽有此六者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
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
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
至于海岱烟火尚希雈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少示
之以虚弱也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
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
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张说首建封禅之议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4a 页 WYG0461-0617a.png
开元十三年群臣屡上表请封禅制以明年十一月十
日有事于泰山时张说首建封禅之议而源乾曜不欲
为之由是与说不平
   明皇出玉牒示群臣
明皇备法驾至泰山足御马登山留从官于谷口独与
宰相及祠官俱登仪卫环列于山下百馀里明皇问贺
知章曰前代玉牒之文何故秘之对曰或密求神仙故
不欲人见明皇曰吾为苍生祈福耳乃出玉牒宣示群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4b 页 WYG0461-0617b.png
臣明皇祀昊天上帝于山上群臣祀五帝百神于山下
之坛其馀仿乾封故事祭皇地祗于社首明皇御帐殿
受朝觐赦天下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
张说多引两省吏及以所亲摄官登山礼毕推恩往往
加阶超入五品而不及百官张九龄谏不听又扈从士
卒但加勋而无赐物由是中外怨之
  巡幸门
   唐姚崇劝上幸东都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5a 页 WYG0461-0617c.png
开元五年太庙四室坏明皇将幸东都以问宋璟苏颋
对曰陛下三年之制未终遽尔行幸恐未契天心灾异
为戒愿且停车驾又问姚崇对曰太庙屋材皆苻坚时
物岁久朽腐而坏适与行期相会何足异也明皇大喜
从之褚无量上言隋文帝富有天下迁都之日岂取苻
氏旧材以立太庙乎此特谀臣之言耳愿陛下克谨天
戒纳忠谏远谄谀明皇弗听
   群臣谏幸华清宫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5b 页 WYG0461-0617d.png
元和十五年穆宗将幸华清宫宰相帅两省供奉官诣
延英门三上表切谏且言如此臣辈当扈从求面对皆
不听谏官伏门下至暮乃退未明穆宗自复道出城幸
华清宫独公主驸马中尉神策六军使帅禁兵千馀人
扈从晡时还宫
   李德裕箴讽出游幸
宝历元年敬宗游幸无常昵比群小浙西观察使李德
裕献丹扆六箴六曰防微以讽轻出游幸略曰乱臣猖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6a 页 WYG0461-0618a.png
蹶非可遽数玄服莫辨触瑟始仆柏谷微行豺豕塞路
睹貌献餐斯可戒惧敬宗优诏答之
   敬宗幸骊山
敬宗欲幸骊山温汤仆射李绛谏议大夫张仲方等屡
谏不听拾遗张权舆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
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宫骊山
而禄山乱先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敬宗曰骊山若此
之凶耶我宜一往以验彼言幸温汤即日还宫谓左右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6b 页 WYG0461-0618b.png
曰彼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
   裴度谏幸东都
二年敬宗自即位以来欲幸东都宰相及朝臣谏者甚
众敬宗皆不听决意必行已令度支员外郎卢贞按视
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裴度从容言于敬宗曰国家
本设两都以备巡幸自多难以来兹事遂废今宫阙营
垒百司廨舍率已荒弛陛下傥欲行幸宜命有司岁月
间徐加完葺然后可往敬宗曰从来言事者皆云不当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7a 页 WYG0461-0618c.png
往如卿所言不往亦可
  田猎门
   唐唐俭谏太宗罢猎
贞观十一年太宗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太宗
引弓四发殪四豕有豕突前及马镫民部尚书唐俭投
马搏之上拔剑斩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
耶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
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太宗悦为之罢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7b 页 WYG0461-0618d.png

   柳范奏弹吴王恪
吴王恪数出畋猎颇损居人侍御史柳范奏弹之恪坐
免官太宗曰长史权万纪事吾儿不能匡正罪当死柳
范曰房玄龄事陛下犹不能止畋猎岂得独罪万纪太
宗大怒拂衣而入久之独引范谓曰何面折我对曰陛
下仁明臣不敢不尽愚直上悦
   高宗出畋遇雨罢猎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8a 页 WYG0461-0619a.png
永徽元年高宗出畋遇雨问谏议大夫昌乐谷那律曰
油衣若为则不漏对曰以瓦为之必不漏高宗悦为之
罢猎
   武宗阅谏疏出畋稍希
会昌元年武宗颇好畋猎及武戏五方小儿得出入禁
中赏赐甚厚尝谒郭太后从容问为天子之道太后劝
以纳谏武宗退悉取谏疏阅之多谏游猎自是武宗出
畋稍希五方无复横赐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8b 页 WYG0461-0619b.png
   高少逸谏上幸泾阳
二年武宗幸泾阳校猎谏议大夫高少逸郑朗于閤中
谏曰陛下比来游猎稍频出城太远侵星夜归万机旷
废武宗改容谢之
   后唐明宗仁及鸟兽
长兴二年敕解纵五方鹰隼内外无得更进冯道曰陛
下可谓仁及鸟兽明宗曰不然朕昔尝从武皇猎时秋
稼方熟有兽逸入田中遣骑取之比及得兽馀稼无几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9a 页 WYG0461-0619c.png
以是思之猎有损无益故不为耳
  养老门
   后周行养老之礼
陈天嘉四年周主将视学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
谨上表固辞不许仍赐以延年杖周主幸太学谨入门
周主迎拜于门屏之间谨荅拜有司设三老席于中楹
南向太师护升阶设几谨升席南面凭几而坐周主升
阶立于斧扆之前西面有司进馔周主跪设酱豆亲为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29b 页 WYG0461-0619d.png
之袒割谨食毕周主亲跪授爵北面立而访道谨起立
于席后对曰木受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明王虚心纳谏
以知得失天下乃安乂曰去食去兵信不可去愿陛下
守信勿失又曰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
恶者日止又曰言行者正身之基愿陛下三思而言九
虑而行勿使有过天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人莫不知愿
陛下慎之周主再拜受言谨荅拜礼成而出
  圣节门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0a 页 WYG0461-0620a.png
   唐太宗生日不宴乐
贞观二十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今日吾生日世俗
皆为乐在朕翻成伤感今君临天下富有四海而承欢
膝下永不可得此子路所以有负米之恨也诗云哀哀
父母生我劬劳奈何以劬劳之日更为宴乐乎
   源乾曜请以生日为千秋节
开元十七年明皇以生日宴百官于花萼楼下左丞相
乾曜右丞相说帅百官上表请以每岁八月五日为千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0b 页 WYG0461-0620b.png
秋节布于天下咸令宴乐寻又移社就千秋节
   张九龄上千秋金镜录
二十四年千秋节群臣皆献宝镜张九龄以为以镜自
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乃述前世兴废之源为书
五卷谓之千秋金镜录上之明皇赐书褒美
  丧葬门
   汉文帝以北山石为椁
前三年张释之从行至霸陵文帝谓群臣曰嗟乎以北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1a 页 WYG0461-0620c.png
山石为椁用纻絮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
释之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
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
   光武初作寿陵
建武二十六年初作寿陵光武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
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
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独完受其
福岂不美哉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1b 页 WYG0461-0620d.png
令流水而已使迭兴之后与丘陇同体
   晋武帝欲行三年之丧
泰始元年文帝之丧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既葬武
帝亦除之然犹素冠疏食哀毁如居丧者羊祜谓傅玄
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
主上至孝虽夺其服实行丧礼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
亦善乎玄曰以日易月已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
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愈乎玄曰主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2a 页 WYG0461-0621a.png
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也乃止
群臣奏请易服复膳诏曰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
之礼以为沈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
以相解也遂以疏素终三年
   陈逵杜预议丧服
十年葬元皇后于峻阳陵武帝及群臣除丧即吉博士
陈逵议以为今时所行汉帝权制太子无有国事自宜
终服尚书杜预以为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同齐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2b 页 WYG0461-0621b.png
斩既葬除服谅闇以居心丧终制君子之于礼存诸内
而已礼非玉帛之谓丧岂衰麻之谓乎太子出则抚军
守则监国不为无事宜卒哭除衰麻而以谅闇终三年
武帝从之
   盗发汉霸杜二陵
建兴三年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得金帛甚多
朝廷以用度不足诏收其馀以实内府
   梁武帝往临冯道根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3a 页 WYG0461-0621c.png
普通元年左军将军冯道根卒是日武帝春祠二庙既
出宫有司以闻武帝问中书舍人朱异曰吉凶同日今
可行乎对曰昔卫献公闻柳庄死不释祭服而往道根
虽未为社稷之臣亦有劳王室临之礼也武帝即幸其
宅哭之甚恸
   北魏高澄虚葬高欢于漳西
梁太清元年高澄入朝于邺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
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3b 页 WYG0461-0621d.png
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
   唐虞世南谏厚葬
贞观九年诏山陵依汉长陵故事务存隆厚期限既促
功不能及秘书监虞世南上疏以为圣人薄葬其亲非
不孝也深思远虑以厚葬适足为亲之累故不为耳昔
张释之言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刘向言死
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伏惟
陛下圣德度越唐虞而厚葬其亲乃以秦汉为法臣窃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4a 页 WYG0461-0622a.png
为陛下不取虽复不藏金玉后世但见丘陇如此其大
安知其中无金玉邪且今释服已依霸陵而丘陇之制
独依长陵恐非所宜疏奏不报世南复上疏以为汉天
子即位即营山陵远者五十馀年今以数月之间为数
十年之功恐于人力有所不逮太宗乃以世南疏授有
司令详处其宜房玄龄等议以为汉长陵高九丈原陵
高六丈今九丈则太崇三仞则太卑请依原陵之制从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4b 页 WYG0461-0622b.png
   太宗自为终制
十一年太宗以汉世豫作山陵免子孙仓猝劳费又志
在俭葬恐子孙从俗奢靡自为终制因山为陵容棺而

   公主当服三年之丧
永徽元年太宗女衡山公主应适长孙氏有司以为服
既公除欲以今秋成昏于志宁上言汉文立制本为天
下百姓公主服本斩衰纵使服随例除岂可情随例改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5a 页 WYG0461-0622c.png
请俟三年丧毕成昏高宗从之
   严善思疏谏合葬
神龙元年太后将合葬乾陵给事中严善思上疏以为
乾陵玄宫以石为门铁锢其缝今启其门必须镌凿神
明之道体尚幽玄动众加功恐多惊黩况合葬非古汉
时诸陵皇后多不合葬魏晋已降始有合者望于乾陵
之傍更择吉地为陵若神道有知幽涂自当通会若其
无知合之何益不从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5b 页 WYG0461-0622d.png
   令狐峘谏厚葬
大历十四年制应山陵制度务从优厚当竭帑藏以供
其费刑部员外郎令狐峘上疏谏其略曰臣伏读遗诏
务从俭约若制度优厚岂顾命之意邪代宗荅诏略曰
非唯中朕之病抑亦成朕之美敢不闻义而徙
   唐李建勋戒勿封土立碑
后周广顺元年唐司徒致仕李建勋病且死戒家人曰
时事如此吾得良死幸矣勿封土立碑听人耕种于其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6a 页 WYG0461-0623a.png
上免为它日开发之标及江南之亡也诸贵人高大之
冢无不发者惟建勋冢莫知其处
   后周太祖有纸衣瓦棺之戒
显德元年太祖屡戒晋王曰昔吾西征见唐十八陵无
不发掘者此无它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当衣以纸衣
敛以瓦棺速营葬勿久留宫中圹中无用石以甓代之
工人役徒皆和雇勿以烦民勿修下宫勿置守陵宫人
勿作石羊虎人马惟刻石置陵前云周天子平生好俭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6b 页 WYG0461-0623b.png
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汝或吾违吾不
福汝
  交友门
   汉郦寄为卖友
八年班固赞曰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
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臣而又执劫虽摧吕禄
以安社稷谊存君亲可也
   朱勃上书明马援之谤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7a 页 WYG0461-0623c.png
建武二十五年初朱勃年十二能诵诗书常候马援兄
况辞言娴雅援裁知书见之自失况知其意乃自酌酒
慰援曰朱勃小器速成智尽此耳卒当从汝禀学勿畏
也及援为将军封侯而勃位不过县令援后虽贵常待
以旧恩而卑侮之勃愈身自亲及援遇谗唯勃能终焉
   吴程普与周瑜交若饮醇醪
建安十五年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下之终
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7b 页 WYG0461-0623d.png
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魏傅嘏不受何晏为交
正元元年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邓飏俱有盛名欲交尚
书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问之嘏曰太初志
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
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
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
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将败家远之犹恐祸及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8a 页 WYG0461-0624a.png
况昵之乎
   唐李翰为张巡作传表
至德二载议者或罪张巡以守睢阳不去与其食人曷
若全人其友人李翰为之作传表上之以为巡以寡击
众以弱制疆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师师至而巡死巡之
功大矣而议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臣窃痛之
设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计损数百之众以全天
下臣犹曰功过相掩况非其素志乎臣敢撰传一卷献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8b 页 WYG0461-0624b.png
上乞编列史官众议由是始息
   后周王峻荐故人申师厚
广顺元年王峻有故人曰申师厚尝为兖州牙将失职
饥寒望峻马拜谒于道会凉州请帅于朝廷太祖以绝
域非人所欲募率府供奉官愿行者月馀无人应募峻
荐师厚于太祖以师厚为河西节度使
  学校门
   汉幸辟雍行养老礼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9a 页 WYG0461-0624c.png
永平二年上幸辟雍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
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下说诸儒执
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
计于是下诏赐荣爵关内侯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
养终厥身
   晋李辽请修孔子旧庙
太元十七年李辽上表请敕兖州修孔子旧庙给户洒
扫仍立庠序收教学者曰事有如赊而实急者此之谓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39b 页 WYG0461-0624d.png
也表不见省
   后周谒孔子庙
广顺元年太祖如曲阜谒孔子祠既奠将拜左右曰孔
子陪臣也不当以天子拜之太祖曰孔子百世帝王之
师敢不敬乎遂拜之又拜孔子墓命葺孔子祠禁孔陵
樵采访孔子颜渊之后以为曲阜令
   蜀中文学复盛
三年自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毋昭裔出私财百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0a 页 WYG0461-0625a.png
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
复盛
  文学门
   汉招选文学之士
建元三年武帝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
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
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庄助最先进后又得吴人朱
买臣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吴人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0b 页 WYG0461-0625b.png
枚皋济南终军等并在左右每令与大臣辨论中外相
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屈焉然相如特以词赋得幸朔
皋不根持论好诙谐武帝以俳优畜之虽数赏赐终不
任以事也朔亦观上颜色时时直谏有所补益
   唐十八学士登瀛洲
武德四年高祖以秦王世民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
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世民以海内浸平乃开
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出教以王府属杜如晦记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1a 页 WYG0461-0625c.png
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
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
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
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
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直宿
供给珍膳恩礼优厚世民朝谒公事之暇辄至馆中引
诸学士讨论文籍或夜分乃寝又使库直阎立本图像
褚亮为赞号十八学士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1b 页 WYG0461-0625d.png
登瀛洲
   高祖置弘文馆于殿侧
九年高祖于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馀万卷置弘文馆
于殿侧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
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
之隙引入内殿讲论前言往行商𣙜政事或至夜分乃
罢又取三品已上子孙充弘文馆学生
   中宗置修文馆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2a 页 WYG0461-0626a.png
景龙二年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
二员选公卿以下善为文者李峤等为之每游幸禁苑
或宗戚宴集学士无不毕从赋诗属和使上官昭容第
其甲乙优者赐金帛同预宴者惟中书门下及长参王
公亲贵数人而已至大宴方召八座九列诸司五品以
上预焉于是天下靡然争以文华相尚儒学忠谠之士
莫得进矣
   明皇置丽正书院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2b 页 WYG0461-0626b.png
开元十一年明皇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徐坚等或
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以总之有司供给优厚
中书舍人洛阳陆坚以为此属无益于国徒为縻费欲
悉奏罢之张说曰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之时莫不崇
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延礼文儒发挥典籍所益者大
所损者微陆子之言何不达也明皇闻之重说而薄坚
   更名集仙殿为集贤
十三年明皇与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集仙殿明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3a 页 WYG0461-0626c.png
皇曰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济理之具朕今与
卿曹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其书院官五品以上为学
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以张说知院事徐坚副之明皇
欲以说为大学士说固辞而止
   军国大事与学士谋
元和五年白居易复上奏以为臣比请罢兵今之事势
又不如前不知陛下复何所恃是时宪宗每有军国大
事必与诸学士谋之尝踰月不见学士李绛等上言臣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3b 页 WYG0461-0626d.png
等饱食不言其自为计则得矣如陛下何陛下询访理
道开纳直言实天下之幸岂臣等之幸宪宗遽令明日
三殿对来
   明宗置端明殿学士
天成元年明宗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
重诲亦不能尽通乃奏称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
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愿仿前朝
侍讲侍读近代直崇政枢密院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4a 页 WYG0461-0627a.png
以备应对乃置端明殿学士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4b 页 WYG0461-0627b.png
 
 
 
 
 
 
 
 通鉴总𩔖卷十上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5a 页 WYG0461-062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总𩔖卷十下     宋 沈枢 撰
  文章门
   梁徐摛谓之宫体
中大通三年太子以侍读徐摛为家令兼管记摛文体
轻丽春坊尽学之时人谓之宫体武帝闻之怒召摛欲
加诮责及见应对明敏辞义可观意更释然因问经史
及释教摛商较纵横应对如响武帝甚加叹异宠遇日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5b 页 WYG0461-0627d.png

   魏苏绰作大诰
梁大同十一年晋氏以来文章竞为浮华魏丞相泰欲
革其弊魏主飨太庙泰命尚书领著作苏绰作大诰宣
示群臣戒以政事仍命自今文章皆依此体
   隋李谔言文体轻薄
陈至德二年隋主不喜辞华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
录治书侍御史李谔亦以当时属文体尚轻薄上书曰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6a 页 WYG0461-0628a.png
魏之三祖崇尚文词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
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
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于是闾里童
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
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指儒素为古拙用
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
模构无用以为用也今朝廷虽有是诏州县仍踵弊风
躬仁孝之行者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工轻薄之艺者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6b 页 WYG0461-0628b.png
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遵风教请普加采
察送台推劾诏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四方
   唐张昌龄以辞华见黜
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幸翠微宫冀州进士张昌龄献翠
微宫颂太宗爱其文命于通事舍人里供奉初昌龄与
进士王公谨皆善属文名振京师考功员外郎王师旦
知贡举黜之举朝莫晓其故及奏第太宗怪无二人名
诘之师旦对曰二人虽有辞华然其体轻薄终不成令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7a 页 WYG0461-0628c.png
器若置之高第恐后进效之伤陛下雅道太宗善其言
   刘晓言取士以文艺为末
上元元年刘晓上疏礼部取士专用文章为甲乙故天
下之士皆舍德行而趋文艺有朝登甲科而夕陷刑辟
者虽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况尽心
卉木之间极笔烟霞之际以斯成俗岂非大谬夫人之
慕名如水趋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陛下若取士以德
行为先文艺为末则多士雷奔四方风动矣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7b 页 WYG0461-0628d.png
   四方表奏华而不典
开成元年文宗与宰相语患四方表奏华而不典李石
对曰古人因事为文今人以文害事
   晋王缄草露布不知故事
后梁乾化三年晋王方宴将吏擒守光适至王命掌书
记王缄草露布缄不知故事书之于布遣人曳之
  经术门
   汉隽不疑以经术明大谊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8a 页 WYG0461-0629a.png
始元五年有男子乘黄犊车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
以闻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
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
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瞆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
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
遂送诏狱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
当用有经术明于大谊者繇是不疑名声重于朝廷在
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廷尉验治何人竟得奸诈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8b 页 WYG0461-0629b.png
   诏诸儒会白虎观
建初四年校书郎杨终建言宣帝博徵群儒论定五经
于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
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则章帝从之诏太
常将大夫博士郎官及诸儒会白虎观议五经同异使
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
决作白虎议奏名儒丁鸿楼望成封桓郁班固贾逵及
广平王羡皆与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9a 页 WYG0461-0629c.png
   后唐田敏刻九经板
后周广顺三年初唐明宗之世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
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板成献之
由是虽乱世九经傅布甚广
  学术门
   吴孙权谓吕蒙不可不学
汉建安十五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49b 页 WYG0461-0629d.png
当涉猎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宋徐傅言论不复以学问为长
永初三年以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羡之起自布衣
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廊庙朝野推服咸谓
有宰臣之望尝与傅亮谢晦宴聚亮晦才学辩博羡之
风度详整时然后言郑鲜之叹曰观徐傅言论不复以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0a 页 WYG0461-0630a.png
学问为长
  用儒门
   汉宣帝不听太子用儒生
甘露元年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太子尝侍燕
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
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
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
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0b 页 WYG0461-0630b.png
   樊准乞下诏博求幽隐
延平元年尚书郎樊准以儒风寝衰上疏曰臣闻人君
不可以不学光武受命中兴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然犹
投戈讲蓺息马论道孝明庶政万机无不简心而垂情
古典游意经蓺每飨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四方
欣欣又多徵名儒布在廊庙每宴会则论难衎衎共求
政化是以议者每称盛时咸言水平今学者益少远方
尤甚博士倚席不讲儒者竞论浮丽忘謇謇之忠习諓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1a 页 WYG0461-0630c.png
諓之辞臣愚以为宜下明诏博求幽隐宠进儒雅以俟
圣上讲习之期太后深纳其言诏公卿中二千石各举
隐士大儒务取高行以劝后进妙简博士必得其人
   灵帝诏诸儒正五经文字
熹平四年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议郎蔡邕为古文篆
𨽻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咸取正
焉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
   后唐择名儒辅导从荣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1b 页 WYG0461-0630d.png
天成二年明宗谓安重诲曰从荣左右有矫宣朕旨令
勿接儒生恐弱人志气者朕以从荣年少临大藩故择
名儒使辅导之今奸人所言乃如此欲斩之重诲请严
戒而已
  制科门
   唐策试制举之士
元和元年策试制举之士于是校书郎元稹监察御史
独孤郁校书郎白居易前进士萧俛沈传师出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2a 页 WYG0461-0631a.png
   韦贯之署牛僧孺等为上第
二年上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时牛僧孺皇甫湜李
宗闵皆指陈时政之失无所避户部侍郎杨于陵吏部
员外郎韦贯之为考策官贯之署为上第宪宗亦嘉之
诏中书优与处分李吉甫恶其言直泣诉于宪宗且言
翰林学士裴垍王涯覆策湜涯之甥也涯不先言垍无
所异同宪宗不得已罢垍为户部侍郎涯为都官员外
郎贯之为果州刺史后杨于陵为岭南节度使亦坐考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2b 页 WYG0461-0631b.png
策无异同也僧孺等久之不调各从辟于藩府
   白居易为牛僧孺等上疏
白居易上疏以为牛僧孺等直言时事恩奖登科而更
遭斥逐并出为关外官杨于陵等以考策敢收直言裴
垍等以覆策不退直言皆坐谴调卢坦以数举职事黜
庶子此数人皆今之人望天下视其进退以卜时之臧
否者也一旦无罪悉疏弃之上下杜口众心恟恟陛下
亦知之乎且陛下既下诏徵之直言索之极谏僧孺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3a 页 WYG0461-0631c.png
所对如此纵未能推而行之又何忍罪而斥之乎
   李合乞回所授以旌蕡直
贤良方正裴休李合等二十二人中第皆除官考官冯
宿等见刘蕡策皆叹服而畏宦官不敢取诏下物论嚣
然称屈谏官御史欲论奏执事抑之李合曰刘蕡下第
我辈登科能无厚颜乃上疏以为蕡所对策汉魏以来
无与为比今有司以蕡指切左右不敢以闻恐忠良道
穷纲纪遂绝况臣所对不及蕡远甚乞回臣所授以旌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3b 页 WYG0461-0631d.png
蕡直不报蕡由是不得仕于朝终于使府御史
   后周设贤良方正等科
显德四年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
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等科
  贡举门
   唐以礼部侍郎试贡举人
开元二十四年旧制考功员外郎掌试贡举人有进士
李权陵侮员外郎李昂议者以员外郎位卑不能服众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4a 页 WYG0461-0632a.png
敕自今委礼部侍郎试贡举人
   达奚珣不敢黜国忠子
天宝十二载杨国忠子暄举明经学业荒陋不及格礼
部侍郎达奚珣畏国忠权势遣其子昭应尉抚先白之
抚伺国忠入朝上马趋至马下国忠意其子必中选有
喜色抚曰大人白相公郎君所试不中程式然亦未敢
落也国忠怒曰我子何患不富贵乃令鼠辈相卖策马
不顾而去抚惶遽书白其父曰彼恃挟贵势令人惨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4b 页 WYG0461-0632b.png
安可复与论曲直遂置暄上第
  科举门
   唐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
载初元年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
   选举宜得实才
长寿元年补阙薛谦光上疏以为选举之法宜得实才
取舍之间风化所系今之选人咸称觅举奔竞相尚諠
诉无惭至于才应经邦惟令试策武能制敌止验弯孤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5a 页 WYG0461-0632c.png
昔汉武帝见司马相如赋恨不同时及置之朝廷终文
园令知其不堪公卿之任故也吴起将战左右进剑起
曰将者提鼓挥桴临难决疑一剑之任非将事也然则
虚文岂足以佐时善射岂足以克敌要在文吏察其行
能武吏观其勇略考居官之臧否行举者赏罚而已
   杨绾上疏请考实行
广德元年杨绾上疏以为古之选士必取行实近世专
尚文辞自隋炀帝始置进士科犹试策而已至高宗时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5b 页 WYG0461-0632d.png
刘思立始奏进士加杂文明经加帖从此积弊转而成
俗朝之公卿以此待士家之长老以此训子其明经则
诵帖括以求侥倖又举人皆令投牒自应如此欲其返
淳朴崇廉让何可得也请令县令察孝廉取行著乡闾
学知经术荐之于州刺史考试升之于省任各占一经
朝廷择儒学之士问经义二十条对策三道上第即注
官中第得出身下第罢归代宗命诸司通议李栖筠贾
至严武并与绾同至议以为今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6a 页 WYG0461-0633a.png
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风流颓弊诚当釐改然自东晋
以来人多侨寓士居乡土百无一二请兼广学校保桑
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敕礼部具条目以
闻绾又请置五经秀才科
   段文昌言钱徽取进士不公
长庆元年李德裕吉甫之子也以李宗闵尝对策讥切
其父恨之宗闵又与元稹争进取有隙杨汝士与钱徽
掌贡举时段文昌李绅各以书属所善进士于徽及榜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6b 页 WYG0461-0633b.png
出文昌绅所属皆不预焉及第者郑朗覃之弟裴撰度
之子苏巢宗闵之婿杨殷士汝士之弟也文昌言于穆
宗曰今岁礼部殊不公所取进士皆子弟无蓺以关节
得之上以问诸学士德裕稹绅皆曰诚如文昌言穆宗
乃命中书舍人王起等覆试诏黜朗等十人贬徽宗闵
汝士等或劝徽奏文昌绅属书上必寤徽曰苟无愧心
得丧一致奈何奏人私书岂士君子所为邪取而焚之
时人多之自是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7a 页 WYG0461-0633c.png

   南唐江文蔚取士专任至公
后周广顺二年唐主好文学故韩熙载与冯延巳延鲁
江文蔚潘佑徐铉之徒皆至美官当时唐之文雅于诸
国为盛然未尝设科举多因上书言事拜官至是始命
翰林学士江文蔚知贡举进士王克贞等三人及第唐
主问文蔚卿取士何如前朝对曰前朝公举私谒相半
臣专任至公耳唐主悦中书舍人张纬前朝登第闻而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7b 页 WYG0461-0633d.png
衔之时执政皆不由科第相与沮毁竟罢贡举
   徐铉言贡举不宜遽罢
三年唐祠部郎中知制诰徐铉言贡举初设不宜遽罢
乃复行之
  荐举门
   汉王章为王凤所举不亲附凤
阳朔元年王章素刚直敢言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
亲附凤乃奏封事言日食之咎皆凤专权蔽主之过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8a 页 WYG0461-0634a.png
   宋弘荐桓谭责其鼓琴
建武二年以太中大夫宋弘为大司空弘荐桓谭为给
事中光武令谭鼓琴爱其繁声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
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且曰能
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
大会群臣光武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光武怪而
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
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光武改容谢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8b 页 WYG0461-0634b.png
   闵仲叔辞侯霸而去
五年侯霸为大司徒闻太原闵仲叔之名而辟之既至
霸不及政事徒劳苦而已仲叔恨曰始蒙嘉命且喜且
惧今见明公喜惧皆去以仲叔为不足问邪不当辟也
辟而不问是失人也遂辞出投劾而去
   周举劾奏左雄
永和三年初尚书令左雄荐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既
而雄为司𨽻校尉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任将帅直尝坐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9a 页 WYG0461-0634c.png
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雄曰诏书使我选武猛不使我
选清高举曰诏书使君选武猛不使君选贪污也雄曰
进君适所以自伐也举曰昔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厥
以军法戮宣子仆宣子谓诸大夫曰可贺我矣吾选厥
也任其事今君不以举之不才误升诸朝不敢阿君以
为君羞不寤君之意与宣子殊也雄悦谢曰吾尝事冯
直之父又与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是吾之过也天下
益以此贤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59b 页 WYG0461-0634d.png
   皇甫规荐张奂自代
延熹六年初张奂坐梁冀故吏免官禁锢凡诸交旧莫
敢为言唯规荐举前后七上由是拜武威太守及规为
度辽将军到营数月上书荐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
从众望朝廷从之以奂代规为度辽将军以规为使匈
奴中郎将
   袁涣不肯作书骂先主
建安元年先主在豫州举袁涣为茂才涣为吕布所留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0a 页 WYG0461-0635a.png
布欲使涣作书骂辱而涣不可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
之则生不为则死涣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
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
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
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
乎布惭而止
   魏卢毓荐管宁韩暨崔林常林
景初二年明帝问吏部尚书卢毓谁可为司徒者毓荐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0b 页 WYG0461-0635b.png
处士管宁明帝不能用更问其次对曰敦笃至行则太
中大夫韩暨亮直清方则司𨽻校尉崔林贞固纯粹则
太常常林以韩暨为司徒
   晋韦忠不从张华之辟
元康九年裴頠荐韦忠于张华华辟之忠辞疾不起人
问其故忠曰张茂先华而不实裴逸民欲而无厌弃典
礼而附贼后此岂大丈夫之所为哉逸民每有心托我
我常恐其溺于深渊而馀波及我况可褰裳而就之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1a 页 WYG0461-0635c.png
   苻秦命牧伯守宰举人
升平五年秦王坚命牧伯守宰各举孝弟廉直文学政
事察其所举得人者赏之非其人者罪之由是人莫敢
妄举而请托不行士皆自励虽宗室外戚无才能者皆
弃不用当是之时内外之官率皆称职
   谢安举兄子玄
太元二年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
以镇禦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郗超闻之叹曰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1b 页 WYG0461-0635d.png
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
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
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刘牢之等
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
北府兵敌人畏之
   宋殷景仁引刘湛反成猜隙
元嘉十二年领军将军刘湛与仆射殷景仁素善湛之
入也景仁实引之湛既至以景仁位遇本不踰已而一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2a 页 WYG0461-0636a.png
旦居前意甚愤愤俱被时遇以景仁专管内任谓为间
已猜隙渐生景仁对亲旧叹曰引之令入入便噬人乃
称疾解职
   北魏李彪不藉举主
齐建武四年初魏中尉李彪家世孤微朝无亲援以文
穆公李冲好士倾心附之冲亦重其材学荐于魏主且
为之延誉于朝公私汲引及为中尉弹劾不避贵戚魏
主贤之以比汲黯彪自以结知人主不复藉冲稍稍疏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2b 页 WYG0461-0636b.png
之冲浸衔之及魏主南伐彪与冲共掌留务彪性刚豪
数与冲争辨形于声色自以身为法官它人莫能紏冲
不胜愤乃积其前后过恶禁彪于尚书省上表劾彪称
臣与彪相识以来垂二十载见其才优学博议论刚正
愚意诚谓拔萃公清之人后稍察其为人酷急自大驾
南行以来彪兼尚书日夕共事始知其专恣听其言如
振古忠恕之贤校其行实天下佞暴之贼依事求实悉
有成验如臣列得实宜殛彪于北荒以除乱政之奸所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3a 页 WYG0461-0636c.png
引无證宜投臣于四裔以息青蝇之谮有司处彪大辟
魏主宥之除名而已
   隋杨素屡荐封德彝
开皇十五年杨素负贵恃才多所陵侮唯赏重德彝每
引之与论宰相职务终日忘倦因抚其床曰封郎必当
据吾此座屡荐于文帝文帝擢为内史舍人
   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
贞观元年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太宗诘之对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3b 页 WYG0461-0636d.png
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太宗曰君子用人如
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
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常何荐家客马周
三年茌平人马周客游长安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六
月旱诏文武官极言得失何武人不学不知所言周代
之陈便宜二十馀条太宗怪其能以问何对曰此非臣
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太宗即召之未至遣使督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4a 页 WYG0461-0637a.png
促者数辈及谒见与语甚悦后奉使称旨太宗以常何
为知人
   魏徵坐缪举仆碑
十七年初魏徵尝荐杜正伦及侯君集有宰相才请以
君集为仆射且曰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
马宜委君集专知太宗以君集好誇诞不用及正伦以
罪黜君集谋反诛太宗始疑徵阿党又有言徵自录前
后谏辞以示起居郎褚遂良者太宗愈不悦乃罢叔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4b 页 WYG0461-0637b.png
尚主而踣所撰碑
   高宗责侍臣不进贤
乾封二年高宗屡责侍臣不进贤众莫敢对司列少常
伯李安期对曰天下未尝无贤亦非群臣敢蔽贤也比
来公卿有所荐引为谗者已指为朋党滞淹未𫉬伸而
在位者先获罪矣是以各务杜口耳陛下果推至诚以
待之其谁不愿举所知此在陛下非在群臣也高宗深
以为然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5a 页 WYG0461-0637c.png
   郭翰荐狄仁杰
垂拱二年狄仁杰为宁州刺史监察御史郭翰巡察陇
右所至多所按劾入宁州境耆老歌刺史德美者盈路
翰荐之于朝徵为冬官侍郎
   狄仁杰举其子为郎
圣历元年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
光嗣拜地官员外郎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
矣通事舍人元行冲博学多通仁杰重之行冲数规谏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5b 页 WYG0461-0637d.png
仁杰且曰凡为家者必有储蓄脯醢以适口参术以攻
疾仆窃计明公之门珍味多矣行冲请备药物之末仁
杰笑曰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
   狄仁杰荐张柬之
久视元年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
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
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
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6a 页 WYG0461-0638a.png
后擢东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
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
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
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
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张循宪请以己官授张嘉贞
长安二年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有疑事不能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6b 页 WYG0461-0638b.png
决病之问侍吏曰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吏言前平
乡尉张嘉贞有异才循宪召见询以事嘉贞为条析理
分莫不洗然循宪因请为奏皆意所未及循宪还见太
后太后善其奏循宪具言嘉贞所为且请以己之官授
之太后曰朕宁无一官自进贤邪因召嘉贞入见内殿
与语大悦即拜监察御史擢循宪司勋郎中赏其得人

   韦嗣立荐岑羲不以伯父为累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7a 页 WYG0461-0638c.png
四年太后命宰相各举堪为员外郎者韦嗣立荐广武
令岑羲曰但恨其伯父长倩为累太后曰苟或有才此
何所累遂拜天官员外郎由是诸缘坐者始得进用
   明皇薄魏知古负姚崇
开元二年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
同为相崇意轻之请知古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崇
二子分司东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颇招权请托知古
归悉以闻它日明皇从容问崇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7b 页 WYG0461-0638d.png
也崇揣知上意对曰臣有三子两在东都为人多欲而
不谨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问之耳明皇始以崇
必为其子隐及闻崇奏喜问卿安从知之对曰知古微
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
敢干之耳明皇于是以崇为无私而薄知古负崇欲斥
之崇固请曰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
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明
皇久乃许之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8a 页 WYG0461-0639a.png
   卢怀慎荐宋璟等
四年黄门监卢怀慎疾亟上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
从愿并明时重器所坐者小所弃者大望垂矜录明皇
深纳之薨家无馀蓄惟一老苍头请自鬻以办丧事
   陈少游以纳贿换职
大历元年以陈少游为桂管观察使少游为吏彊敏而
好贿善结权贵以是得进既得桂州恶其道远多瘴疠
宦官董秀掌枢密少游请岁献五万缗又纳贿于元载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8b 页 WYG0461-0639b.png
子仲武内外引荐数日改宣歙观察使
   杨绾荐颜真卿与关播
十二年杨绾常衮荐湖州刺史颜真卿代宗即日召还
以为刑部尚书又荐淮南判官关播擢为都官员外郎
   贤人岂肯随牒举选
十四年湖南王国良为盗代宗遣关播招抚之辞行代
宗问以为政之要对曰为政之本必求有道贤人与之
为理代宗曰朕比以下诏求贤又遣使广加搜访庶几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9a 页 WYG0461-0639c.png
可以为理乎对曰下诏所求及使者所荐唯得文词干
进之士耳安有有道贤人肯随牒举选乎代宗悦
   陆贽请台省长官各举其属
贞元八年陆贽请令台省长官各举其属著其名于诏
书异日考其殿最并以升黜举者未几或言于德宗曰
诸司所举皆有情故或受货赂不得实才德宗密谕贽
自今除改卿宜自择勿任诸司贽上奏其略曰宣行以
来才举十数议其资望既不愧于班行考其行能又未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69b 页 WYG0461-0639d.png
闻于阙败而议者遽以腾口上烦圣聪请使所言之人
指陈其状某人受贿某举有情付之有司覈其虚实谬
举者必行其罚诬善者亦反其辜何必贷其奸赃不加
辨诘私其公议不出主名使无辜见疑有罪获纵枉直
同贯人何赖焉又曰今之宰相则往日台省长官今之
台省长官乃将来之宰相但是职名暂异固非行举顿
殊岂有为长官之时则不能举一二属吏居宰臣之位
则可择千百具僚物议悠悠其惑斯甚盖尊者领其要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0a 页 WYG0461-0640a.png
卑者任其详是以人主择辅臣辅臣择庶长庶长择佐
僚将务得人无易于此又曰则天举用之法伤易而得
人陛下慎简之规太精而失士德宗竟追前诏不行
   郑注举李款自代
太和九年以郑注兼御史大夫注始受之仍举仓部员
外郎李款自代曰加臣之罪虽于理而无辜在款之诚
乃事君而尽节时人皆哂之
   文宗谓宰相荐人勿问亲疏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0b 页 WYG0461-0640b.png
开成二年文宗谓宰相荐人勿问亲疏朕闻窦易真为
相未尝用亲故若亲故果才避嫌而弃之是亦不为至
公也
   韩偓荐赵崇王赞自代
天复三年初翰林学士承旨韩偓之登进士第也御史
大夫赵崇知贡举昭宗返自凤翔欲用偓为相偓荐崇
及兵部侍郎王赞自代昭宗欲从之崔胤恶其分己权
使朱全忠入争之全忠见昭宗曰赵崇轻薄之魁王赞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1a 页 WYG0461-0640c.png
无才用韩偓何得妄荐为相昭宗见全忠怒甚不得已
贬偓濮州司马昭宗密与偓泣别偓曰是人非复前来
之比臣得远贬及死乃幸耳不忍见篡弑之辱
   后周严连坐之法
显德二年初令翰林学士两省官举令录除官之日仍
署举者姓名若贪秽败官并当连坐
  铨选门
   北魏选举失人自崔亮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1b 页 WYG0461-0640d.png
梁天监十八年北魏官员既少应选者多吏部尚书李
韶铨注不行大致怨嗟更以崔亮为吏部尚书亮奏为
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月日为断沈滞者皆称
其能亮甥司空咨议刘景安与亮书曰殷周以乡塾贡
士两汉由州郡荐才魏晋因循又置中正虽未尽美应
什收六七而朝廷贡才止求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唯
论章句不及治道立中正不考才行空辨氏姓取士之
途不博沙汰之理未精舅属当铨衡宜须改张易调如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2a 页 WYG0461-0641a.png
何反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士子谁复脩厉名行哉又
薛琡上书言黎元之命系于长吏若以选曹唯取年劳
不简贤否义均行雁次若贯鱼执簿呼名一吏足矣数
人而用何谓铨衡书奏不报后因请见复奏乞令王公
贵臣荐贤以补郡县诏公卿议之事亦寝其后甄琛等
继亮为吏部尚书利其便已踵而行之魏之选举失人
自亮始也
   北齐辛术选士必以才器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2b 页 WYG0461-0641b.png
承圣元年北齐辛术迁吏部尚书自魏迁邺以来大选
之职知名者数人互有得失袁叔德沈密谨厚所伤者
细杨愔风流辩给取士失于浮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
必以才器循名责实新旧参举管库必擢门阀不遗考
之前后最为折衷
   唐刘祥道杜正伦欲清入流
显庆二年以吏部侍郎刘祥道知吏部选事祥道以为
今选司取士伤滥每年入流之数过一千四百杂色入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3a 页 WYG0461-0641c.png
流曾不铨简即日内外文武官一品至九品凡万三千
四百六十五员约准三十年则万三千馀人略尽矣若
年别入流者五百人足充所须之数望有釐革既而杜
正伦亦言入流人太多高宗命正伦与祥道详议而大
臣惮于改作事遂寝
   裴行俭张仁祎定铨选之法
总章二年时承平既久选人益多是岁司列少常伯裴
行俭始与员外郎张仁祎设长名姓历榜引铨注之法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3b 页 WYG0461-0641d.png
又定州县升降官资高下其后遂为永制无能革之者
大略唐之选法取人以身言书判计资量劳而拟官始
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
便利己注而唱集众告之然后𩔖以为甲先简仆射乃
上门下给事中读侍郎省侍中审之不当者駮下既审
然后上闻主者受旨奉行各给以符谓之告身兵部武
选亦然课试之法以骑射及翘关负米人有格限未至
而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入等者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4a 页 WYG0461-0642a.png
得不限而授其黔中岭南闽中州县官不由吏部委都
督选择土人补授凡居官以年为考六品以下四考为

   时人谓之南选
仪凤元年敕桂广文黔等都督府比来注拟土人简择
未精自今每四年遣五品已上清正官充使仍令御史
同往注拟时人谓之南选
   魏玄同言铨选之弊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4b 页 WYG0461-0642b.png
永淳元年魏玄同为吏部侍郎上言铨选之弊以为人
君之体当委任而责成功所委者当则所用者自精矣
故周穆王命伯囧为太仆正曰慎简乃僚是使群司各
自求其小者而天子命其大者也乃至汉氏得人皆自
州县补署五府辟召然后升于天朝自魏晋以来始专
委选部夫以天下之大士人之众而委之数人之手用
刀笔以量才案簿书而察行借使平如权衡明如水镜
犹力有所极照有所穷况所委非人而有愚闇阿私之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5a 页 WYG0461-0642c.png
弊乎愿略依周汉之规以救魏晋之失疏奏不纳
   品官皆委尚书省奏拟
景云元年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
以下敕授皆委尚书省奏拟文属吏部武属兵部尚书
曰中铨侍郎曰东西铨中宗之末嬖倖用事选举混淆
无复纲纪至是以宋璟为吏部尚书李乂卢从愿为侍
郎皆不畏彊禦请谒路绝集者万馀人留者三铨不过
二千人服其公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5b 页 WYG0461-0642d.png
   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
开元四年或言于明皇曰今岁选叙大滥县令非才及
入谢明皇悉召县令于宣政殿庭试以理人策惟鄄城
令韦济词理第一擢为醴泉令馀二百馀人不入第且
令之官四十五人放归学问吏部侍郎卢从愿李朝隐
皆左迁刺史从愿典选六年与朝隐皆名称职初高宗
之世马戴裴行俭在吏部最有名时人称吏部前有马
裴后有卢李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6a 页 WYG0461-0643a.png
   吴兢言选人书判宜委有司
十三年明皇疑吏部选试不公时选期已迫御史中丞
宇文融密奏请分吏部为十铨以礼部尚书苏颋等十
人掌吏部选试判将毕遽召入禁中决定吏部尚书侍
郎皆不得预吴兢上表以为万乘之君岂得下行铨选
之事凡选人书判并请委之有司停此十铨明皇虽不
即从明年复故
   裴光庭奏用循资格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6b 页 WYG0461-0643b.png
十八年以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先是选司注官惟视其
人之能否或不次超迁或老于下位有出身二十馀年
不得禄者又州县亦无等级或自大入小或初近后远
皆无定制光庭始奏用循资格各以罢官若干选而集
官高者选少卑者选多无问能否选满则注限年蹑级
毋得踰越非负谴者皆有升无降其庸愚沈滞者皆喜
谓之圣书而才俊之士无不怨叹宋璟争之不能得光
庭又令流外行署亦过门下省审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7a 页 WYG0461-0643c.png
   官吏入任涂多
二十一年制自今选人有才业操行委吏部临时擢用
流外奏甲不复引过门下虽有此制而有司以循资格
便于己犹踵行之是时官吏入仕之涂甚多不可胜纪
   张奭面试曳白
天宝二年李林甫领吏部尚书日在政府选事悉委侍
郎宋遥苗晋卿御史中丞张倚新得幸于明皇遥晋卿
欲附之时选人集者以万计入等者六十四人倚子奭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7b 页 WYG0461-0643d.png
为之首群议沸腾安禄山入言于明皇明皇悉召入等
人面试之奭手持试纸终日不成一字时人谓之曳白
遥晋卿倚皆贬太守同考判官礼部郎中裴朏等皆贬
岭南官
   杨国忠徇时人所欲
十一载杨国忠欲收人望建议文部选人无问贤不肖
选深者留之依资据阙注官滞淹者翕然称之国忠凡
所施置皆曲徇时人所欲故颇得众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8a 页 WYG0461-0644a.png
   刘乃以选事未善
十二载中书舍人宋昱知选事前进士刘乃以选法未
善上书于昱以为禹稷皋陶同居舜朝犹曰载采有九
德考绩以九载近代主司察言于一幅之判观行于一
揖之间何古今迟速不侔之甚哉借使周公孔子今处
铨廷考其辞华则不及徐庾观其利口则不若啬夫何
暇论圣贤之事业乎
   沈既济上选举议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8b 页 WYG0461-0644b.png
大历十四年协律郎沈既济上选举议以为选用之法
三科而已曰德也才也劳也今选曹皆不及焉考校之
法皆在书判簿历言词俯仰而已夫安行徐言非德也
丽藻芳翰非才也累资积考非劳也执此以求天下之
士固未尽矣今人未土著不可本于乡闾鉴不独明不
可专于吏部臣谨详酌古今谓五品以上及群司长官
宜令宰臣进叙吏部兵部得参议焉其六品以下或僚
佐之属许州府辟用其收守将帅或选用非公则吏部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9a 页 WYG0461-0644c.png
兵部得察而举之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黜大正
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今选法皆择才于吏部试职
于州郡若才职不称紊乱无任责于刺史则曰命官出
于吏曹不敢废也责于侍郎则曰量书判资考而授之
不保其往也责于令史则曰按由历出入而行之不知
其他也黎庶徒弊谁任其咎今诸道节度都团练观察
租庸等使自判官副将以下皆使自择纵其间或有情
故大举其例十犹七全则辟吏之法已试于今但未及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79b 页 WYG0461-0644d.png
于州县耳利害之理较然可观向令诸使僚佐尽受于
选曹则安能镇方隅之重理财赋之殷乎
   后唐郭崇韬欲革选人伪滥之弊
同光二年自唐末丧乱选人伪滥者众郭崇韬欲革其
弊请令铨司精加考覈时南郊行事官千二百人注官
者才数十人涂毁告身者十之九选人或号哭道路或
馁死逆旅
  考课门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0a 页 WYG0461-0645a.png
   晋杜预言黜陟之法
泰始四年诏河南尹杜预为黜陟之课预奏古者黜陟
拟议于心不泥于法末世不能纪远而专求密微疑心
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魏氏
考课即京房之遗意其文可谓至密然失于苛细以违
本体故历代不能通也岂若申唐尧之旧制取大舍小
去密就简俾之易从也夫曲尽物理神而明之存乎其
人去人而任法则以文伤理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0b 页 WYG0461-0645b.png
岁第其人言其优劣如此六载主者揔集采案其言六
优者超擢六劣者废免优多劣少者平叙劣多优少者
左迁其间所对不钧品有难易主者固当准量轻重微
加降杀不足曲以法尽也其有优劣徇情不叶公论者
当委监司随而弹之若令上下公相容过此为清议大
颓虽有考课之法亦无益也事竟不行
   北魏广陵王羽奏三载考绩法
齐建武元年魏录尚书事广陵王羽奏令文每岁终州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1a 页
镇列属官治状及再考则行黜陟去十五年京官尽经
考为三等今已三载臣辄准外考以定京官治行魏主
曰考绩事重应关朕听不可轻发且俟至秋
   魏主亲考公卿善恶
魏诏曰三载考绩三载黜陟可黜者不足为迟可进者
大成赊缓朕今三载一考即行黜陟欲令愚滞无妨于
贤者才能不拥于下位各令当曹考其优劣为三等其
上下二等仍分为三六品已下尚书重问五品已上朕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1b 页
将亲与公卿论其善恶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者
守其本任魏主之北巡也留任城王澄铨简旧臣自公
侯已下有官者以万数澄品其优劣能否为三等人无
怨者魏主临朝堂黜陟百官谓录尚书事广陵王羽曰
汝为朕弟居机衡之右无勤恪之声有阿党之迹今黜
汝录尚书又谓尚书令陆睿曰叔翻到省之初甚有善
称比来偏颇懈怠由卿不能相导以义今夺卿禄一期
又谓左仆射拓跋赞曰叔翻受黜卿应大辟今解卿少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2a 页
师削禄一期又谓左丞公孙良右丞乞伏义受曰卿亦
应大辟可以白衣守本官冠服禄恤尽从削夺又谓尚
书任城王澄曰叔神志骄傲可解少保又谓长兼尚书
于果曰卿不勤职事数辞以疾可解长兼削禄一期其
馀守尚书尉羽卢渊等并以不职或解任或黜官或夺
禄皆面数其过而行之
  务农门
   北魏韩麒麟乞劝课农桑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2b 页
齐永明五年魏春夏大旱代地尤甚诏内外之臣极言
无隐齐州刺史韩麒麟上表曰古先哲王储积九稔逮
于中代亦崇斯业入粟者与斩敌同爵力田者与孝悌
均赏今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参分居二自承
平日久丰穰积年竞相矜夸遂成侈俗贵富之家童妾
炫服工商之族仆𨽻玉食而农夫阙糟糠蚕妇乏短褐
故令耕者日少田有荒芜榖帛罄于府库宝货盈于市
里衣食匮于室丽服溢于路饥寒之本实在于斯愚谓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3a 页
劝课农桑严加赏罚数年之中必有盈赡往年校比户
贯租赋轻少臣所统齐州租粟才可给俸略无入仓虽
于民为利而不可长久脱有戎役或遭天灾恐供给之
方无所取济可减绢布增益榖租年丰多积岁俭出赈
所谓私民之榖寄积于官官有宿积则民无荒年矣诏
有司开仓赈贷听民出关就食
   后唐李琪言税农养兵之弊
同光三年庄宗以军储不足谋于群臣吏部尚书李琪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3b 页
上疏以为古者量入以为出计农而发兵故虽有水旱
之灾而无匮乏之虞近代税农以养兵未有农富给而
兵不足农捐瘠而兵丰饱者也今纵未能蠲省租税苟
除折纳纽配之法农亦可以小休矣庄宗即敕有司如
琪所言然竟不能行
   冯道诵聂夷中诗
天成四年明宗问冯道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道曰农
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惟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4a 页
农家为然臣记进士聂夷中诗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
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语虽俚鄙曲尽田家之
情状农于四人之中最为勤苦人主不可不知也明宗
悦命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
   吴越王不税垦田
后汉乾祐二年吴越王弘俶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
税由是境内无弃田或请纠民遗丁以增赋仍自掌其
事弘俶杖之国门国人皆悦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4b 页
   后周窦俨疏谏增履亩之税
显德四年窦俨上疏曰累朝以来屡下诏书听民多种
广税止输旧税及其既种则有司履亩而增之故民皆
疑惧而田不加辟夫为政之先莫如敦信信苟著矣则
田无不广田广则谷多谷多则藏之民犹藏之官也
   世宗留心农事
五年诏左散骑常侍艾颍等三十四人分行诸州均定
田租诏诸州并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世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5a 页
宗留心农事常刻木为耕夫蚕妇置之殿庭
  税赋门
   隋苏威奏减赋役
陈大建十三年隋以苏威兼度支尚书初苏绰在西魏
以国用不足为征税法颇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
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之威闻其言每以
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简隋主悉从之
   唐杨炎作两税法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5b 页
建中元年赦天下始用杨炎议命黜陟使与观察使刺
史约百姓丁产定等级作两税法比来新旧徵科色目
一切罢之二税外辄率一钱者以枉法论唐初赋敛之
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
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
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多随意
徵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
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6a 页
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民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
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
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
入户无土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
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
之税秋夏两徵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皆揔统于度支
德宗用其言因赦令行之
   赵赞奏行税间架除陌钱法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6b 页
四年初行税间架除陌钱法时河东泽潞河阳朔方四
军屯魏县诸道军环淮宁之境旧制诸道军出境则仰
给度支德宗优恤士卒每出境加给酒肉本道粮仍给
其家一人兼三人之给故将士利之各出军才逾境而
止月费钱百三十馀万缗常赋不能供判度支赵赞乃
奏行二法所谓税间架者每屋两架为间上屋税钱二
千中税千下税五百吏执笔握算入人室庐计其数或
有宅屋多而无他资者出钱动数百缗敢匿一间杖六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7a 页
十赏告者钱五十缗所谓除陌钱者公私给与及卖买
每缗官留五十钱给它物及相贸易者约钱为率敢隐
钱百杖六十罚钱二千赏告者钱十缗其赏钱皆出坐
事之家于是愁怨之声盈于远近
   吴徐知诰蠲丁钱税榖帛
后梁贞明四年吴徐温还镇金陵揔吴朝大纲自馀庶
政皆决于知诰知诰以吴王之命悉蠲天祐十三年以
前逋税馀俟丰年乃输之以宋齐丘为谋主先是吴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7b 页
丁口钱又计亩输钱钱重物轻民甚苦之齐丘说知诰
以为钱非耕桑所得今使民输钱是教民弃本逐末也
请蠲丁口钱自馀税悉输榖帛䌷绢匹直千钱者当税
三千或曰如此县官岁失钱亿万计齐丘曰安有民富
而国家贫者耶知诰从之由是江淮间旷土尽辟桑柘
满野国以富强
   楚王不征商旅
后唐同光三年初楚王殷既得湖南不征商旅由是四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8a 页
方商旅辐凑湖南地多铅铁殷用军都判官高郁策铸
铅铁为钱商旅出境无所用之皆易它货而去故能以
境内所馀之物易天下百货国以富饶湖南民不事桑
蚕郁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杼大盛
  催科门
   唐陆贽奏定徵税期限
贞元十年陆贽论税限迫促其略曰建官立国所以养
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明君不厚其所资而害其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8b 页
所养故必先人事而借其暇力先家给而敛其馀财又
曰蚕事方兴已输缣税农功未艾遽敛榖租上司之绳
责既严下吏之威暴愈促有者急卖而耗其半直无者
求假而费其倍酬望更详定徵税期限
   阳城抚字心劳徵科政拙
十四年左迁阳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赋税
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城自署其考曰抚字心劳徵科
政拙考下下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至州城先自囚于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9a 页
狱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
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不复归馆门外有故门扇横
地城昼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辞去其后又遣他判
官往按之他判官载妻子中道逸去
   李渤排度支徵远年逋欠
长庆二年判度支张平叔奏徵远年逋欠江州刺史李
渤上言度支徵当州贞元二年逃户所欠钱四千馀缗
当州今岁旱灾田损什九陛下奈何于大旱中徵三十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89b 页
六年前逋负穆宗诏悉免之
   卢携乞停徵残税
乾符元年翰林学士卢携上言以为陛下初临大宝宜
深念黎元国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若秋冬培
溉则春夏滋荣臣窃见关东去年旱灾自虢至海麦才
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贫者硙蓬实为面蓄槐叶为
齑或更衰羸亦难采拾常年不稔则散之邻境今所在
皆饥无所依投坐守乡闾待尽沟壑其蠲免馀税实无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90a 页
可徵而州县以有上供及三司钱督趣甚急动加捶挞
虽撤屋伐木雇妻鬻子止可供所由酒食之费未得至
于府库也或租税之外更有它徭朝廷傥不抚存百姓
实无生计乞敕州县应所欠残税并一切停徵以俟蚕
麦仍发所在义仓亟加赈给僖宗从其言而有司竟不
能行徒为空文而已
   晋赵季良劝王爱百姓
后梁龙德二年魏州税多逋负晋王以让司录赵季良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90b 页
季良曰殿下何时当平河南王怒曰汝职在督税职之
不修何敢预我军事季良对曰殿下方谋攻取而不爱
百姓一旦百姓离心恐河北亦非殿下之有况河南乎
王悦谢之
   后唐刘煦奏蠲免逋租
清泰元年初潞王以王玫对左藏见财失实故以刘煦
代判三司煦命判官高延赏钩考穷覈皆积年逋欠之
数奸吏利其徵责丐取故存之煦具奏其状且请察其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91a 页
可徵者急督之必无可偿者悉蠲之韩昭胤极言其便
诏长兴以前户部及诸道逋租三百三十八万虚烦簿
籍咸蠲免勿徵贫民大悦而三司吏怨之
   后晋张铸乞缓税垦田
天福三年金部郎中张铸奏窃见乡村浮户非不勤稼
穑非不乐安居但以种木未盈十年垦田未及三顷似
成生业已为县司收供徭役责之重赋威以严刑故不
免捐功舍业更思他适乞自今民垦田及五顷以上三
通鉴总类 卷十上 第 91b 页
年外乃听县司徭役从之
   后周夏税以六月秋税以十月
显德三年世宗谓侍臣近朝徵敛榖帛多不俟收穫纺
绩之毕乃诏三司自今夏税以六月秋税以十月起徵
民间便之
 
 
 通鉴总𩔖卷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