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2c 页

**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 说

* 潞安 沈王祈男为作积善生男说(一 二)
* 骷髅图说
* 劝修作福念佛图说
* 归戒图说
* 六斋月斋图说
* 念佛追荐亡灵往生图说
* 戒杀生祀神说
* 钓弋说
* 弭盗说
* 释客愠
* 纪孝
* 闽陈居士广缙字说
* 江居士广䆜字说
* 自闻说
* 字张翁三子说
* 偈颂

* 慈圣皇太后遣内侍问法要敬以偈对
* 法华疏偈
* 劝修四料简
* 五十初度自咏(六偈)
* 示广位
* 示广照
* 示大闻
* 因性灵示众
* 僧大文求偈字无外号含空
* 示大琸
* 僧自恣日
* 为恶口比丘忏罪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3a 页
* 性祥更性常求语
* 新春日示众
* 宿地藏院
* 还俗僧复祝发入灵隐
* 答台州王敬所侍郎
* 采蕨叹
* 七夕
* 放螺蛳有感
* 走马灯
* 示省吾
* 示沈居士见衡
* 向偈附此以戒妄言
* 古语四颂(大音希声 大器晚成 大智如愚 大巧若拙)
* 赞铭

* 多宝如来赞
* 包氏绣法华经赞
* 虚谷师像赞
* 般舟心灯广传监寺像赞
* 大司成真实居士冯公禅像赞
* 方伯吴本如居士像赞
* 许都阃元真像赞
* 陈居士养源像赞
* 履素吴仲虚居士像赞
* 读刘母贞寿编
* 江阴冯居士像赞
* 兰谷居士郁公像赞
* 画像自赞(三首)
* 石像自赞

诸铭具载共住规约集。


* 诗歌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3b 页

* 警悟四首(有序)
* 斋僧
* 起会
* 修造
* 装塑
* 说戒
* 讲经
* 即事(十首)
* 义不可背
* 恩不可忘
* 情不可系
* 怨不可藏
* 示孙居士无高
* 读渊明诗有感因拟
* 乞身
* 有感
* 示牙虫
* 驱乌叹
* 行脚歌
* 乔村瞽
* 跛脚法师歌自嘲
* 自恣有感
* 华亭万竹林元宵有感
* 鬼子母揭钵图
* 答头陀袁希贤
* 观螟蛉二章
* 摈僧
* 直夜叹
* 上方开放生池
* 即事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3c 页
* 有感
* 云栖积雪(有序)
* 腐渣叹
* 送吴方伯蕴庵之任太常
* 沈居士广珊八十
* 雪弥勒(得红字)
* 万历钱
* 答张居士次韵
* 答詹恤部赴潼关备兵(附原唱)
* 题涅槃堂(有序)
* 宗乘净人落发
* 山阴兴浦庵次韵酬张阳和太史
* 张太史搆山房见留再用前韵奉谢
* 兴浦庵夜话用前韵寄张大华
* 兴浦庵夜话用前韵寄王龙溪武部
* 兴浦庵夜话用前韵寄王泗源
* 净慈讲圆觉经雪中送别皖城刘景孟方伯
* 次韵答朱春城太守(附原唱)
* 次韵答王百谷居士(附原唱)
* 山居
* 赠东曙上人
* 拟首尾吟(四首)
* 拟古四首
* 赠别楚僧真愚
* 宿东昌谢居士家有感
* 怀古六首(陶朱 留侯 穆生 两疏 子陵 渊明)
* 雪师子
* 芡实
* 牵牛花
* 旧溪丁先生别号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4a 页
* 云栖六景(回耀峰 宝刀巃 壁观峰 青龙泉 圣义泉 金液泉)
* 诗石(三首)
* 示骑驴者
* 勉智清
* 赠若愚
* 赠捷堂胜上人
* 题牛头山庵
* 九日登高自述
* 兴浦庵示禅者兼寄张太史阳和
* 寄钱孝廉正峰
* 偶成十首
* 有感二首
* 王峤海居士广宣解银带为贽以铜炉答之
* 南关罗主政索题憩石园绝句
* 示智音至伏牛山
* 客有造谤者怜其愚示偈三首
* 除夕上堂有出多娑婆三韵索偈者口占(二首)
* 雪中掩关示乞戒者
* 挽心灯广传比丘
* 兄三洲公佃舍无门洞黄龙庵不受还归常住小诗见意
* 附

* 西湖晚渡
* 次高瑞南韵(二首)
* 和高瑞南咏时事
* 题灵隐寺前老松
* 田节妇歌
* 丝桐馀响
* 题三教图
* 蓝田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4b 页
* 一字至七字与长兄三洲公分咏风花雪月
* 出家别室人汤








云栖大师山房杂录卷二

** 说(散刻及遗稿俱增入)

*** 潞安沈王祈男为作积善生男说

维摩经云。善心诚实男。出男体也。法华普门品云。恭
敬礼拜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表生男之
因也。然菩萨惟欲人为善。则二经一意也。惟愿广发
善心。而复敬礼菩萨。则天必降祥。加以菩萨威神默
佑。必有大善大福大慧吉祥之男生于王宫矣。宜赠
法名曰广善云。



前既为积善生男之说矣。今又闻建清净之灵坛。集
德行之缁侣。诵秘密之真章。长永真固。期之以千日。
展此精诚。感通于大士。麟祥抱送。岂远乎哉。更冀敬
田悲田双行千日。所谓戒杀放生。恤贫救苦。种种方
便罔弗兴崇。则悲深而敬益广善积庆馀。功德滋培
笃生贤嗣。不惟具诸厚福。必当享有遐龄。因果不虚
无足疑者。于是再书。

*** 骷髅图说

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
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4c 页
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
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者也。如何是万般将不去。人
生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饮食衣服玩好。乃至娇
妻爱子。无常到来。那一件是将得去者。如何是惟有
业随身。人生所造诸贪瞋痴业。非礼奸淫。恣意宰杀。
为子逆父。为臣欺君。剋众成家。阴毒害物。种种恶业。
无常到来。这都紧紧随著你者。既然如是。若不猛省
回头。改恶从善。洗心念佛。岂非徒得人身。虚生浪死。
苦哉苦哉。我观世人个个皆好念佛。今三等列之。一
者极閒人。应当无昼无夜一心念佛。二者半閒半忙
人。应当营事已毕即便念佛。三者极忙人。应当忙里
偷閒十念念佛。又复富贵之人。衣禄丰足。正好念佛。
贫穷之人。安贫守分。正好念佛。有子孙人。得人替力。
正好念佛。无子孙人。心无牵挂。正好念佛。无病之人。
身力康健。正好念佛。有病之人。知死不久。正好念佛。
聪明之人。通经达理。正好念佛。愚钝之人。无杂知见。
正好念佛。以要言之。天上人间。四生九有。皆当念佛。
奉劝世人。何不趁此四大未作骷髅时早早念佛。直
待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懊悔无及了也。

*** 劝修作福念佛图说

「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人间天上。快乐逍遥。皆因广作诸福。最紧最要。故曰
为先。若欲高出人天。速超生死。直登不退。则有念佛
往生一门。最尊最胜。故曰第一。偈曰。作福不念佛。福
尽还沈沦。念佛不作福。入道多苦辛。无福不念佛。地
狱鬼畜群。念佛兼作福。后證两足尊。

作福 但作一福。福下一点。不论大小多寡。

「 孝顺父母
 忠报君王
 装塑佛像
 印造经典
 斋供僧伽
 敬事师长
 营修寺宇
 流通善法
 禁绝宰杀
 买放生命
 饭食饥民
 衣济寒冻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5a 页
 开掘义井
 修理桥梁
 平砌街道
 普施茶汤
 看疗病人
 给散药饵
 伸雪冤枉
 出减刑罪
 安养衰老
 抚育孤孩
 埋藏尸骨
 给与棺木
 饶免债负
 义让财产
 还他遗失
 救济患苦
 祈禳灾难
 荐拔亡魂
 劝和争讼
 生全人命」


念佛 千声填一圈。白黄红青黑可填五次。

无事身閒者时时勤念。有事缠身者早晚课念。至心
发愿。求生净土。平日遇福便作。作讫还念。即以所作
之福回向净土。求愿往生。 善人(某甲)受持。

*** 归戒图说

归依佛。不堕地狱。我今归依佛。

归依法。不堕饿鬼。我今归依法。

归依僧。不堕旁生。我今归依僧。

一不杀生 凡有命者。不得杀害。

二不偷盗 一针一草。不问不取。

三不邪淫 礼法持身。不犯外色。

四不妄语 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悉禁不说。

五不饮酒 酒名狂药。乱性迷魂。禁不入口。

既受归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诸恶。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如是诸恶不能尽举。但
瞒天昧心等事便不应作。众善。谓忠孝仁义。如是众
善不能尽举。但上顺天理下合人心等事便应力行。
念佛。谓一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每日或念一
千二千三五七千。或至于万。随意多少。凡一千念则
点一圈。先白。次黄。次红。次青。四遍点过。满四十八万。
持此佛前證明。乃议微细用心。参入玄境(弟子某甲)。受持。

*** 六斋月斋图说

六斋 每月六日。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
如遇月小。廿八廿九当持日斋。

月斋 每年正五九三个月当持月斋。不能三月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5b 页
持斋。必须三月戒杀。

经云。四天王每月六日巡行南赡部洲。初八廿三使
者巡。十四廿九太子巡。十五三十天王亲巡。考察人
间何人孝顺父母。何人忠报君王。何人正直公平。何
人慈悲方便。何人归依三宝。戒杀持斋。广修众善。如
是等人。加福增寿。何人忤逆父母。何人背叛君王。何
人欺诈奸巧。何人刚很暴虐。何人不信三宝。宰杀生
命广造诸恶。如是等人。削福减寿。又正五九月天王
分镇南洲考察罪福。又玉皇天帝正五九月以大宝
镜正照南洲考察罪福。可不惧哉。可不慎哉。此六日。
此三月。应当斋戒念佛。忏悔修省。其日念佛或六百
或六千。记点一圈。每月六圈。可用二载。若不能月斋。
必守六斋。傥更日日持斋。日日念佛。日日修德。大善
大善。

*** 念佛追荐亡灵往生图说

首七念佛(几)(几)(几)百。

二七念佛(几)(几)(几)百。

三七念佛(几)(几)(几)百。

四七念佛(几)(几)(几)百。

五七念佛(几)(几)(几)百。

六七念佛(几)(几)(几)百。

七七念佛(几)(几)(几)百。

通共念佛(几)十万(几)(几)百。

凡人于至亲亡殁。悲伤不已。然亡者无益。生者有损。
不若停悲。思为荐济。经言人死皆于七七日内托生。
当即此时作诸功德。今劝七七请僧诵经之外。更加
自己念佛。每日持念一千五百。有馀力或至二三四
千。七日总计若干。填注七下。七七日满回向焚化。能
令亡者罪障消灭。冤愆解释。早生善趣。不滞冥途。孝
子思亲。慈亲忆子。兄弟姊妹。夫妇眷属。师生朋友。念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5c 页
恩欲报。皆可行之。傥其初丧未及见此图说。亦可补
念十万八千。或更多。随意福资亡者。功德不可思议。

(士某人女某氏)为荐亡亲某人持念。

*** 戒杀生祀神说

药师经言。杀彼众生。呼诸魍魉。请乞福祐。终不可得。
经言如此明白。而世人惑于师巫。或保病。或禳灾。或
求财。或求官。或求子。大则用猪犬牛羊。小则用鸡鸭
鱼肉。祭献鬼神。希求感应。不知分定于天。鬼神不能
移易。其保病病愈者。命自不绝也。其禳灾灾灭者。悔
自当脱也。求财求官求子悉亦如是。非鬼神之力也。
然而杀他之命。延我之生。将他身宰割烹煮。望我身
富贵康宁。天理之所不容。阴律之所不赦。现世减其
寿年。死后堕于地狱。来生受其酬报。无功有祸。良可
悲哉。奉劝世人。何不将此献神之费而作善事。或兴
崇三宝。或买放生命。或济贫救苦。或砌路修桥。凡诸
善事。随力为之。为善延寿。为善消灾。为善万事平安。
为善子孙昌盛。知音君子。明理高贤。请试思之。傥刍
荛可采。伏乞俯从。幸甚幸甚。

*** 钓弋说

语云。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疑有脱文也。何也。圣人
者仁之至也。故尧之仁如天。钓矣弋矣。直不纲不宿
耳。是仁有未至也。或曰。舜德好生。不废四凶之诛。钓
弋奚病焉。不知四凶罪人。鱼与鸟何罪。文王泽及枯
骨。枯骨无知。鱼鸟有知。胡。孔子不谙物情至是。人馈
鱼。子产畜之池中。子产之所畜。孔子之所钓。子产惠
人。孔子其忍人耶。赐生而畜。共雉而不食。孔子之仁
之德之泽之惠必不减于尧舜文王子产明甚。是知
中和致。万物育。圣王治世使鸟兽鱼鳖咸若。弗育弗
若。何以为孔子。然则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独何与。
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从王事也。不得已也。若钓弋。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6a 页
则孔子自为之也。于可已而弗已也。故不足信。意者
子下或有曰字。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俗习未易
挽。姑就其习而为末世示仁术也。盖孔子之言也。非
孔子事也。

*** 弭盗说

九月望日。众僧说戒。有出众长跪。自陈其过曰。某甲
犯偷盗。视之。则居士含虚也。予曰。居士素循谨奉法。
何以有此。居士曰。非然也。眼盗色。耳盗声。乃至意之
盗法也。皆取非其有也。谓之非盗可乎。一针一草亟
忏之。心寇炽然。终其身不知忏。是舍攻城据邑之渠
魁。而穿窬之察也。愿师弘慈。为我雪罪。予曰。天下之
言盗者二。我往彼而取之者。窃盗也。物自来而取之
者。攘盗也。居士试思之。眼之盗色。其诸眼至于色。取
色而归之眼欤曰。眼未尝至色也。其诸色至于眼。眼
随而取之欤。曰。色未尝至眼也。如是。则非窃也。非攘
也。曷为而盗。居士曰。眼不至色。色不至眼。而潜通其
间者识也。如青黄等。遇之目。而揽之乎识田。是故识
为盗。予曰。證盗者出其赃。是青黄等。试取而出之。居
士曰。烂然青黄。昭我心目。是赃也。是故识为盗。予曰。
得其赃。当治其盗。色有青黄。而盗青黄者。青欤黄欤。
居士曰。识本自无。从缘而有。体性空寂。谁睹青黄。予
曰。能盗之人既无。所盗之物何有。两悉虚幻。盗果安
在。反覆穷之。盗不可得。而子将奚忏。居士抚然曰。快
哉论。不忏之真。忏也。上士其行之矣。中下之士如之
何则可。予曰。盗之入人室也。必瞰其睡眠。境之入人
心也。必乘其昏昧。未有室主惺惺而盗肆其志者。未
有心王历历而境得其便者。居士大悦称善。予曰。未
善也。止是而足矣。则室主无宴息之日。敌国有终身
之防。暂安之计虽得。永固之图未良。必也元恶授首。
乱流归降。一人无为。兆民惟康。行盗者绝。捕盗者亡。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6b 页
外户设而不闭。高枕卧其奚妨。居士再拜稽首曰。今
而后知弭盗之良方。

*** 释客愠

客有来游云栖者。既辞而归。未半道而返。茫然曰。吾
愠矣。吾愠矣。向归也。有儒士遇诸途问曰。闻云栖搆
禅室。众安而修净业有诸。吾应曰。有之。曰。曩云栖谓
天地吾庐矣。今胡旷天地之庐而庐栋宇欤。吾无以
对。是以愠而返。云栖曰。彼以言问。子以默对。何谓无
对。客固请。乃告之曰。彼儒也。盍以儒喻。浮云富贵。仲
尼之言也。乐道畎亩。伊尹之言也。不观其摄相于鲁。
佐时于殷乎。夫无恒者遇也。有主者心也。圣人不能
易时。能不易心而已。相鲁之心。佐殷之心。泗滨莘野
之心也。彼其所以大过人者以此。岂曰服章缝以终
身。荷犁锄而毕世。然后为仲尼伊尹乎哉明于此义。
则独宿孤峰。以岩穴为庐。非孑也。群居万指。以海众
为庐。非混也。席不暇暖。以云水为庐。非荡也。足不踰
阃。以屏榻为庐。非固也。尚友千古。以旷劫为庐。非高
也。俯就今时。以目前为庐。非卑也。盖至人洞万遇之
梦幻。等一心如虚空。以虚空心。应梦幻遇。其去不追。
其来不拒。任运焉尔矣。天地吾庐。意盖如是。岂真瓦
霄汉而阶堪舆哉。且知道者患内省之疚。而不患外
论之侵。求合乎天。而不必求人之不我议。故自信者
不以称讥贰志。正已者不以安危动心。子之愠。亦见
理犹未明耶。客意于是顿释。

*** 纪孝

李居士至自兰溪。称其友赵伟为母刲股。母命获延。
乞一言以赠。时有客从傍问曰。为人子。亲有疾。刲股
以进。孝欤。曰。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欤。
曰。然。客愕曰。师言前后矫乱。惑且滋甚。曰。吾明告子。
毁伤云者。谓不修其身而罹刑戮。与不慎重其身而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6c 页
折肢败面之谓也。非刲股之谓也。不然。爪蕃而剪。背
痛而捶。疡生而针且艾也。皆名不孝矣。夫身既亲之
遗。不刑之戮之折之败之以为亲羞。而刲之以为亲
寿。不孝者固如是欤。虽然。知刲股为孝则可。必刲股
然后孝则不可。执刲股为尽孝之道亦不可。何者。四
大非有。五蕴本空。故所刲者与土木等。能刲者与虚
空等。母子之恩情与梦事等。毁伤不毁伤与沤之生
灭等。如是。则不损一毛而称大孝。彼居士既归心内
教。其幸以予言思之。

*** 闽陈居士广缙字说

职官九品。人世之缙绅也。莲台九品。净土之缙绅也。
济济多士。诸上善人。其义一也。然则生净土亦求名
乎。众生执恋娑婆。如来标示净土。且令舍劣取胜。亦
因其势而利导之耳。无土而土。无生而生。无品而品。
夫是之谓极品。

*** 江居士广䆜字说

䆜。空也。宜号空有居士。庞老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
实诸所无。世间万事皆悉虚幻。本来是无。故愿空之。
慎勿实之也。知有非有。妄想自消。诸妄既消。不真何
待。

*** 自闻说(为江右王万基广眷)

(音卷)回顾也。回光反顾义也。楞严云。将闻持佛佛。何
不自闻闻。故字自闻。又云旋汝倒闻机。又云反闻闻
自性。皆此意也。因拟而为半偈曰。将念念弥陀。随应
自念念。

*** 字张翁三子说

清溪张先生有子三人。名其长以省。曰。是子盲于眼。
省者。为其少目也。名其次以劣。曰。是子短于身。劣者。
为其少力也。名其季以步。曰。是子诸相始足。步者。少
自此止也。因见予曰。仆三子命名如是。幸为我字之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7a 页
予乃于省也字之汝明。夫一无所见者斯能发天下
之真见。省。无目而有目矣。故受之以明于劣也字之
汝胜。夫养勇于怯者。斯能成天下之大勇。劣。无力而
有力矣。故受之以胜。于步也字之汝进。夫有目斯能
照矣。有力斯能行矣。能照则进不迷。能行则进不阻。
大有所为。非此子其谁与。故受之以进。清溪公博学
好礼。力行古道。孝慈廉介之行推重于乡评。我知其
昌厥后也。三子虽赋形不齐也庸何伤。于是乎为之
说。


** 偈颂(遗稿增入)

*** 慈圣皇太后遣内侍问法要敬以偈对

「 尊荣豪贵者。繇宿植善因。因胜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达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锦上花。重重美无尽。如是修福已。复应慎观察。修福不修慧。终非解脱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众生真慧性。皆以杂念昏。修慧之要门。但一心念佛。念极心清净。心净土亦净。莲台最上品。于中而受生。见佛悟无生。究竟成佛道。三界无伦匹。是名大尊贵。」


*** 法华疏偈

「 惟妙法华。盛传震旦。有信比丘。欲重梓之。诣彼逃名。大居士所。求于疏文。募化四众。居士作偈。以文属我。我亦无文。而作偈曰。此法华经。板百二十。计一板直。正十二铢。积六十金。板则成就。我见巨室。服玩宴乐。少分之费。足搆全经。云何世人。为彼弗惜。为此则吝。而于其中。颠倒行事。昔佛明诲。能于末法。演说此经。尽世难事。难中之难。所不能及。我谓末法。能刻此经。亦复如是。嗟乎此经。书者名笔。模者名木。镂者名刃。成者为字。而今此经。当在何处。明星荧荧。所不能證。双林寥寥。所不能灭。丈六尺身。所不能缩。千丈遍界。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7b 页


*** 劝修四料简

「 作福不念佛。福尽还沈沦。念佛不作福。入道多苦辛。无福不念佛。地狱鬼畜群。念佛兼作福。后證两足尊。」


*** 五十初度自咏(六偈)

「 我见世人作生日。僧道设斋俗设席。设斋我亦畏奔波。一榻萧然坐虚室。念念回光不背恩。是则名为作生日。」


「 我见世人贺生日。酒脯金珠并绮縠。更饶锦字满华堂。衲僧分上毫无益。降魔高竖太平旗。是则名为贺生日。」


「 我见世人避生日。裹粮潜形入山谷。怪我翻从山谷来。六街三市无人识。觅伊生处了然无。是则名为避生日。」


「 我见世人认生日。形骸初向胞胎出。便道身心自此成。昧却明珠扪影迹。豁然父母未生前。是则名为认生日。」


「 我见世人数生日。一二三岁乃至百。从头甲己又庚壬。却是空中论鸟迹。了知四十九年非。是则名为数生日。」


「 我见世人怕生日。一年年老无常逼。趁时作乐何太痴。鍊形永世终无实。请君努力悟无生。是则名为怕生日。」


*** 示广位

「 病从身生。身从业生。不造诸业。祸消福增。娑婆念佛。极乐标名。一心不乱。上品位登。」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7c 页

*** 示广照

「 不须索偈。偈亦性空。真照不灭。是汝已躬。」


*** 示大闻

「 持戒念佛。乞食支命。如是做去。法语已竟。」


*** 因性灵示众

「 聋哑痴僧。名曰性灵。世间好恶。何足评论。是非长短。何必强分。以此不说。即杜祸门。以此勿听。即塞谤门。以此不疑。成就信门。人能学我。万祸无侵。再或精进。圣道可成。」


*** 僧大文求偈字无外号含空

「 万象之中。唯空为大。空在我心。眇如一芥。大哉心乎。谁与对待。无对待故。是以无外。」


*** 示大琸

「 有生必有死。长短安足论。今得圆僧相。平生愿已满。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注想极乐国。上品莲华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


*** 僧自恣日偈

「 有过如病人。举过如医王。讳病而恶医。是名大愚痴。」


*** 为恶口比丘忏罪

「 口出秽语。如流蛆虫。尔身如厕。屎尿所丛。死在地狱。号曰烊铜。犁耕拔舌。痛彻心胸。报满为人。下贱贫穷。声哑口臭。无辜招凶。言纵有理。人不听从。呜呼哀哉。铭刻于中。」


*** 性祥更性常求语

「 作善致祥。善灭祥灭。有物永存。绵彼旷劫。非善非恶。非祥非殃。是故舍幻。住于真常。」


*** 新春日示众

「 今日贺新春。岁时重换却。昨日作么生。十二月廿八。」


*** 宿地藏院

「 济宁城。地藏院。隐隐犹闻发弘愿。巧禅和空钵还家。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8a 页


*** 还俗僧复祝发入灵隐

「 数年佛殿蔓延。一瞬魔宫震肃。即非新起规模。原是本来面目。」


*** 答台州王敬所侍郎

问。夜来床头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师
云。猫儿突出时如何。王无语。师自代云。走却
法师。留下讲案。因书颂曰。

「 老鼠唧唧。华严历历。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猫儿突出画堂前。床头说法无消息。无消息。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 采蕨叹

「 云栖主人爱食蕨。衲子山前群采折。采归食已洗足坐。忉忉唤我谈心诀。心诀何须待我谈。蹉过山前好时节。蕨蕨。竖起拳头向汝说。」


*** 七夕

「 旧年今日乞巧。生铁犁头笑倒。一拳打破死生关。露出堂堂师子貌。」


*** 放螺蛳有感

「 盘盘曲曲。深深密密。出门则带水拖泥。闭户则泯踪绝迹。险遭玉鼎调和。几被金针挑剔。今来复入波涛。但愿永离罗织。休嫌肢体廉纤。莫怪廊房窄塞。若知圆觉作伽蓝。眼前便是金刚窟。」


*** 走马灯

「 因缘动煖湿坚。和合青黄赤白。灵明一点无亏。轮转千回不歇。圆融首尾交参。行布后先莫越。且道劫劫波波。谁是到家时节(咦)。一回火灭烟消。管取安閒寂默。是则是。恐汝黑暗里坐。觑破向上机关。任取光辉洞彻。」


*** 示省吾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8b 页

「 曾子吾省吾。庄生吾丧我。庄若犯异端。夫子亦难躲。意必固我四皆无。无我丧我同一夥。」


*** 示沈居士见衡

「 五十年前咏见衡。一似描形不识面。要将无见当玄修。野狐伪作金毛现。愿依夫子真实言。念念存诚心不变。一朝悟取首楞严。见见之时非是见。」


*** 向偈附此以戒妄言

「 跨上白牛车。尺木横当面。顶门眼圆睁。正见时时现。千程复万程。永劫何曾变。毕竟是甚么来。黑脸胡僧坐壁边。一物不存如是见。」


*** 古语四颂

**** 大音希声

空谷幽然也。一呼而响应十方。雷霆寂然也。一鼓
而震惊百里。若夫春禽昼啼。秋虫夜鸣。繁其声者。
小音而己矣。故世尊默然良久。而外道谓开我迷
云。空生宴坐不言。而帝释云善说般若。大音希声。
非此之谓乎。颂曰。

「 不音之音。名曰至音。沈沈寂寂。吼动乾坤。无叩而鸣。古人所箴。学道之士。默以养真。」


**** 大器晚成

楩梓在山。千岁而巨材成室。干将铸冶。九载而神
光烛天。若夫槿花早发。而萎不终朝。蜉蝣易生。而
寿不逾夕。速其成者。小器而己矣。故长庆七破蒲
团而捲帘大悟。赵州八旬行脚而杰出丛林。大器
晚成。非此之谓乎。颂曰。

「 不器之器。名曰上器。积厚养深。一出名世。欲速不达。古人所刺。学道之士。静以俟势。」


**** 大智如愚

连城之璧。隐顽石而藏辉。照乘之珠。孕深渊而秘
彩。若夫象以齿而焚身。翠因毛而殒命。衒其智者。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8c 页
小智而已矣。故曹溪妙契五祖。而执劳负辛以韬
光。慈明亲见汾阳。而含垢忍耻以匿迹。大智如愚。
非此之谓乎。颂曰。

「 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


**** 大巧若拙

骐骥负千里之能而迹滥驽骀。栴檀值大千之价
而形同枯木。若夫振螳臂于齐轮。呈驴技于黔虎。
售其巧者。小巧而已矣。故马师具大机大用。而初
守钝于磨砖。香岩能答十答百。而终甘心乎学圃。
大巧若拙。非此之谓乎。颂曰。

「 不巧之巧。名曰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已。古人所少。学道之士。朴以自保。」









** 赞铭(散刻遗稿俱增入)

*** 多宝如来赞

「 非玉非金银。非珠犀玛瑙。猗顿失其富。海藏惭乏少。普应众生求。是名曰多宝。」


*** 包氏绣法华经赞

「 四十九年间。开示佛知见。得此一毫端。一切尘中现。人皆用笔墨。尔则针和线。叶叶莲华生。字字光明遍。心相本无形。即境能通变。我以笔为舌。今用斯为荐。共结菩提因。永转空王殿。」


*** 虚谷师像赞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9a 页

「 抚松携琴。悠然自适。外仪堂堂。内心寂寂。寂而能应。是名虚谷。」


*** 般舟心灯广传监寺像赞

「 流动兮如舟。亮达兮如灯。老而不倦兮。如舟长行灯长明。是之谓传法度众生。」


*** 大司成真实居士冯公禅像赞

「 古有冯公。殚心梵夹。续庆喜风。轻财护法。今有冯公。朝市林泉。被达磨衣。跏趺入禅。先后二公。殊行一轨。似空合空。如水投水。是之谓惟有真实。复何论乎皮髓。」


*** 方伯吴本如居士像赞

「 其心直。其容愉。其愿广。其怀虚。恩加藩臬。功被释儒。洁心饫羊公之菜。礼贤驻文侯之车。解脱岸东坡之帻。圆明握龙舒之珠。护法也不妨政教。安禅也时亲簿书。本来面目自如如。」


*** 许都阃元真像赞

「 将军身。菩萨心。剑戟场。栴檀林。不离幻。我。得自性之元真。」


*** 陈居士养源像赞

「 孝悌躬修。温良世守。请额者则曰俨太丘万石之风。议谥者则曰兼仲尼德容之有。而复归心觉路。积行檀门。尚志乎净名庞叟。是谓圣代之醇儒。乐邦之善友。」


*** 履素吴仲虚居士像赞

「 敏而无骄。积而能施。学优而倦于仕。生存守道而饬躬。临行以理而正志。诚哉素不染尘。虚不留滓。夫是之谓寰中开士。」


*** 读刘母贞寿编

「 贞以节称。寿以仁植。誉播乡评。荣来 帝锡。孝哉令子。光扬母德。」


*** 江阴冯居士像赞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9b 页

「 貌古而心亦古。学优而禄未优。晚荣章服。老贲园丘。非声色货利能移志。唯琴书竹石以消忧。是则敦儒道乃士林之逸品。修净业实莲土之高流。」


*** 兰谷居士郁公像赞

「 其心真。其行笃。其念佛惟日不足。潜德自生辉。兰香在幽谷。」


*** 画像自赞

「 瘦若枯柴。衰如落叶。呆比盲龟。拙同跛鳖。无道可尊。无法可说。问渠趺坐何为。但念阿弥陀佛。」


(柳纂法幢上人请题)

「 依肉像。出纸像。纸像固不真。肉像还成妄。那个是云栖和尚。」


(愿禅人请题)

「 十画九不像。恼杀丹青匠。庶几此近之。权留作供养。若道这便是。依然成两样。不两样。三十棒。」


*** 石像自赞

「 这老汉。顽如石。硉矹兮臞容。硠砊兮瘦骨。守痴呆矻矻乎孤危。没伎俩硁硁乎固执。坚以实。镌不得。打摹人。徒白黑。」


诸铭具载共住规约集。

** 诗歌(散刻及遗稿俱增入)

*** 警悟四首(有序)

屋可蔽风雨。慈受深禅师作也。予以衣食器
三足之成四。黏置座右。用以自警。非敢闻于
贤者也。

**** 原作

「 屋可蔽风雨。何苦斗华丽。尧舜古圣君。光宅天下被。茅茨未尝剪。土阶亦不砌。不知尔何人。鳞鳞居大第。」


**** 今拟

「 食可充饥肠。何苦尚腴靡。孔颜古圣师。悦心饱义理。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09c 页




「 器可足使令。何苦作淫巧。释迦三界师。万德备天藻。一持钵多罗。四缀犹未了。不知尔何人。杯箸严七宝。」




「 衣可盖形体。何苦竞文饰。迦叶首传灯。闻誉千古溢。头陀百结鹑。老死终弗易。不知尔何人。遍身皆绮縠。」


*** 斋僧

「 斋僧本善缘。因果非细事。或侵或那移。恶报繇此致。不见火枷烧。焦槛垂后世。」


*** 起会

「 起会本善缘。慎勿图利已。图利而起会。会起殃亦起。宝池诸上人。此会佳无比。」


*** 修造

「 修造本善缘。罪福于中伏。即此造天堂。即此造地狱。暂时誇壮观。后悔不能赎。」


*** 装塑

「 装塑本善缘。莫以佛为货。剋取佛身钱。一过是百过。自己好佛堂。冷落无人坐。」


*** 说戒

「 说戒本善缘。须已戒明备。如瞽引诸盲。彼此共颠坠。况复王制严。违制先得罪。」


*** 讲经

「 讲经本善缘。应观年与解。年少解未精。韫匮时有待。速成不坚牢。早发还先败。」


*** 即事(十首)

「 为众司蓝若。掉头出三门。应募典厨局。踊跃如飙奔。昼烹兼夜炮。仆仆甘劳辛。嗟哉复嗟哉。净秽胡不分。」


其二

「 参访乡邑间。动以路遥辞。应缘疆域外。束装疾驱驰。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0a 页


其三

「 东邻有家士。身恒处伽蓝。西邻出家儿。心惟恋尘寰。舍离清净众。善友呼不还。嗟哉复嗟哉。贤愚隔天潭。」


其四

「 先时出火宅。妻子如仇雠。少时返火宅。恩爱仍绸缪。忘失最初心。黄金变成鋀。嗟哉复嗟哉。升堕谁之尤。」


其五

「 古闻久积德。皓首犹陆沈。今见小有才。年少而自尊。堂堂据高位。如雏强淩云。嗟哉复嗟哉。止进繇人心。」


其六

「 大圣垂金口。为度诸有情。痴僧习古教。资之以营生。所得极微鲜。所失如丘陵。嗟哉复嗟哉。贵贱淆其评。」


其七

「 习听无生法。如啮木札羹。一闻长生术。酷嗜努力行。弃彼吠琉璃。坚持沼中冰。嗟哉复嗟哉。取舍难为情。」


其八

「 昔人悯后学。注疏通蒙求。今人背古德。笑斥同谣讴。千贤尽成非。惟已与佛俦。嗟哉复嗟哉。妍丑曾无羞。」


其九

「 春开讲演席。挂钵声相鸣。秋结禅那期。孤存二三僧。终身披舆图。曾不举足行。嗟哉复嗟哉。真赝何时明。」


其十

「 堂堂圆颅客。临终儿女颜。袅袅蛾眉流。坐脱如入禅。古来僧化俗。今俗为僧先。嗟哉复嗟哉。主宾诚倒颠。」


*** 义不可背

「 两情始相欢。结义重金石。一朝变故生。背弃已如掷。嗟哉禽兽心。鬼神瞰其侧。不见汉曾孙。故剑殷勤觅。毋以新情牵。顿令旧情失。新旧总归空。大梦何时极。愿言尽此身。同生极乐国。」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0b 页

*** 恩不可忘

「 壮士有烈心。不忘报一饭。况复知道者。忍作瞒心汉。颠危赖扶持。过眼不相看。试于静夜思。宁不愧流汗。平生是男儿。方寸常自勘。毕竟了此恩。同登极乐岸。」


*** 情不可系

「 古称君子交。汪汪澹如水。非彼情独疏。见道者如此。明皇得太真。漆胶谁能比。伤心马嵬驿。一别千年矣。恩爱竟何存。空华眼前美。痛哉无始来。四海别离泪。大苦永弃捐。同归极乐会。」


*** 怨不可藏

「 袁盎杀晁错。遂成千古冤。脱令无盎计。错岂终长年。大命非人为。冥冥使之然。四大自生死。于我何与焉。圣哉黄面叟。谈笑锥刀前。冤亲本平等。同游极乐天。」


*** 示孙居士无高

「 人苦凡夫名。超之欲入圣。操此上人心。穷高不知病。我观圣与凡。无欠亦无剩。廓然平等门。高下何足竞。抑之又抑之。乃见真如性。」


*** 读渊明诗有感因拟

渊明责子诗云。白发被双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
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年十六。懒惰固无匹。阿宣
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
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发肤日衰毁。所遭仍更奇。彩衣何翩翩。不殊五男儿。中年强力者。乃至旄与倪。聪明负耳目。灵林两相齐(性灵病聋。大林病瞽)。空山乏纸笔。幸喜多栗梨。稍知六与七。傲然超等夷。一饱无复事。念此堪涕洟。达哉陶彭泽。忘忧且衔杯。我亦巧作喻。如病宁废医。膏肓不可治。强治徒劳疲。何以代杯酒。高歌聊自怡。」


*** 乞身

「 一日十二时。十一在床卧。半时彳亍行。半时蹲踞坐。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0c 页


*** 有感

「 终日我求去。终日人求来。来者理若是。去者何为哉。去者理若是。来者真痴呆。法食四料简。详审毋张乖。」


*** 示牙虫

「 忆昔甫幼冲。斯齿为尔食。工如匠凿山。狡如狐处窟。觅之不可见。驱之不可出。残缺我门户。崩颓我垣壁。比邻失所侣。配偶亡其匹。几年百之半。已落三之一。或陈戟刺方。或献火攻策。客怜而教我。我笑而谢客。祇因咀嚼碍。所以讨治急。段食弃如唾。水饮甘如蜜。此乐常有馀。彼害奚足戚。殷勤报尔虫。安隐寓吾室。佛尚舍全身。吾何吝纤骨。吾骨及尔躬。二俱是幻色。」


*** 驱乌叹

「 万树喧啼乌。好鸟绝音响。毒啄所残害。惨酷甚罗网。身在袈裟下。能无慈悲想。嗟此浊恶林。我愿生安养。」


*** 行脚歌

路过安山驿。阻雨。宿千佛阁。闻众笑声。书此
以警。

「 挑包顶笠辞乡曲。才出门时又愁宿。长伸两脚旅邪眠。梦醒惟思一瓯粥。粥罢抽单问路行。午斋念念生饥腹。从朝至暮只如斯。不知身是沙门属。安山风雨阻征途。千佛楼前憩劳足。饱饭嬉然百不忧。时闻笑语声相续。问渠行脚事如何。面面相看口如木。生死事大非等閒。瞎走狂游恐非福。莫道平生止自知。阎家老眼明如烛。一朝打算草鞋钱。祇恐笑声翻作哭。」


*** 乔村瞽

过乔村。斋于村民某家。众方列坐受食。有丐
而瞽者。策杖徐至。从容言曰。饭不敢望。乞少
汤饮。辞貌高古。殆隐者也。感而赋此。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1a 页

「 乔村瞽。何其贤。百结伶仃兮。意气閒閒。辞多受少兮。心绝攀援。谁云无目兮。双眸烛天。彼持钵而登垄兮。胡不为之汗颜。洁其名而污其行者有矣。明于目而盲于心者皆然。吁嗟乎。乔村瞽。何其贤。」


*** 跛脚法师歌自嘲

「 跛脚法师胡以名。良繇能说不能行。我今行说两俱拙。不应无实当斯称。春王正月才过十。午间随例入浴室。失足俄沈百沸汤。不起床敷五十日。疮痍甫平筋力疲。左长右短行参差。东行夹辅二童子。西行交倚双筇枝。是故此师名跛脚。跛去跛来人笑杀。笑杀平生好放生。善因恶果理难合。颇有市肆旃陀罗。刲羊击牛烹凫鹅。鳖鳝蟹蛤杀无数。而反康豫无纤痾。放生诚有长寿理。因果无差休乱拟。我昔杀业今须偿。身痛心生大欢喜。傍人问我喜者何。我以此脚成蹉跎。趋奔无始至今日。步步趁入无明窠。或趋名兮据高位。冲寒踏。遍金阶地。或趋利兮走天涯。历尽燕秦并楚魏。或趋豪势候门墙。不减立雪之游杨。或趋女色越垣阃。繇此暮夜遭伤亡。或趋檀施求无已。匍匐泥涂没其趾。或趋友朋时往来。破夏践殒诸虫蚁。或趋五岳及三山。南驰北骛芒鞋穿。所以如来苦呵责。举足动足皆冤愆。幸哉今跛损成益。思欲閒行行不得。潜形敛迹守林峦。多种狂心一朝息。客来恕我不起延。兀兀似入磨砖禅。闭门无事且高枕。欲学翠色烟岚眠。祇愁此脚不终疾。趋奔万境仍如昔。愿君不跛如跛人。胜彼长年掩关客。」


*** 自恣有感

「 古自恣。协金兰。今自恣。生棘刺。口谈地狱忿起争。目对毗尼盲不视。何怪乎正法衰魔军炽。云栖主人发长叹。一则伤我心。一则慰我志。君不见。爱礼故存羊。宣尼曾告端木赐。」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1b 页

*** 华亭万竹林元宵有感

「 庭前爆竹声初歇。又是上元灯火节。弹指流光去不停。衲衣下事何时决。细寻思。堪痛切。各各这回须猛烈。提起陈年旧话头。直教打破疑团彻。」


*** 鬼子母揭钵图

「 鬼母失儿情太戚。天上人间求未得。钵盂指示空睹形。尽其神力不能出。回光省过大归依。刹那母子重相识。重相识。迟八刻。自家怀里抱婴儿。何必向如来膝下殷勤觅。」


*** 答头陀袁希贤

「 须知有念终无念。千丈绮罗无一线。谁识无情却有情。庭前铁树发新英。无亦非。有亦非。偏南倚北莫相讥。无亦是。有亦是。东行西去随我意。君不见。虚空本。自绝中边。东西南北何曾异。」


*** 观螟蛉二章

「 螟蛉螟蛉何其灵。得种归来兮呼謍謍。非已所生兮肖已形。巧矣乎。人不如螟蛉。」


「 螟蛉螟蛉何其冥。不惮劬劳兮育而婴。羽翼既成兮去不停。悲矣乎。人亦如螟蛉。」


*** 摈僧

「 摈之出。牵之入。不解此意堪太息。本人抱恨傍人讥。讥议云栖多是非。是非两忘岂不好。摄折门中胡可少。君不见。祇园庭无长臂踪。杏坛鸣鼓犹鼕鼕。」


*** 直夜叹

「 堂内身。堂外身。薄皮裹血痛痒均。堂内蚊。堂外蚊逢人则唼无疏亲。吁嗟兮。堂内之身帐复帐。素肤绰约如天上。堂外之身赤𩪸眠。肢体班駮珊瑚鲜。秦人歌。赵人哭。法门平等兮。何不损有馀补不足。寄语执事。僧。古人曾有嘱。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 上方开放生池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1c 页

「 寺放生。人所居。池放生。鱼所庐。怀吾居。爱吾庐。僧生情不殊。奈之何。造寺不惮劳与劬。开池愀然眉不舒。安知鱼之不为人。人之不为鱼。而但知居之可怀兮。何太愚。」


*** 即事

「 沈痾惮应酬。颓龄倦趋步。蓬门深谷中。高车忽相顾。非敢傲王侯。不欲为妾妇。知我必见原。罪我则生怒。知我与罪我。如电亦如露。劳他介绍人。切切怀忧怖。君不见。衔花岩下老古锥。无暇抬头拭涕吐。」


*** 有感

「 士俗不可医。祇为居无竹。种竹若成竿。俗士应不俗。惟人号曰呆。呆毒从胎来。封结甚牢固。千圣无能开。世间傥有医呆术。何繇败家与亡国。」


*** 云栖积雪(有序)

云栖四面皆山积雪之后。真银色世界也。有
禅者谓今居秽土求净邦。还许出秽韵求净
偈否。予可之。因出韵云。狗丑韭酒纽。偈毕。禅
者大悦。合掌曰。善哉。诚然乎不越娑婆是名
安养。

「 万山无人纵鹰狗。顽石高低尽遮丑。糁遍苔痕白似毡。压翻莆叶青如韭。寒膏时煮竹炉茶。洁体不陪金帐酒。水晶城外一声梆。玉关顿地开银纽。」


*** 腐渣叹

「 水溺其体兮磨碎其骨。拔其精华兮剩其滓质。劳人力而成兮。人复厌之而不食。暴殄天物兮是谁之责。不如炒作豆豉兮。物不损而人益。」


*** 送吴方伯蕴庵之任太常

「 吾翁与浙何多缘。黄堂藩臬恩绵联。浙人失翁如失母。翁独登比如登仙。仙凡路杳奚足恨。会见日月扬中天。甘棠遗爱被泉石。紫薇花共优昙鲜。」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2a 页

*** 沈居士广珊八十

「 我适生年八十一。君逢初度齐八十。我生正月二十二。君生先我才一日。筵前罗绮粲如花。门外宾朋密如织。世间祝寿比冈陵。我祝惟期安乐国。国中教主阿弥陀。超出人天寿无极。愿君忆念似慈亲。老去光阴莫虚掷。」


*** 雪弥勒(得红字)

「 巧塑天花屑。逡巡出圣躬。曾闻兜率院。今见水晶宫。玉液滋蟠腹。银光溢笑容。已空凡世黑。何必太阳红。」


*** 万历钱

「 顽铜初出冶。大宝已成文。外示团圆相。中存方正心。见逢三九运。更祝十千春。独有林间子。无卿亦不贫。」


*** 答张居士次韵

「 真诚学道人。惟图道眼亲。在地离纤土。居廛绝四邻。空华非有质。明镜本无尘。但自心成佛。何妨迹是民。」


*** 答詹恤部赴潼关备兵次韵(附原唱)

忆问楞伽日。蹉跎又六年。谈将千里隔。影共一灯
悬。野色通江岛。秋声入暮蝉。遥遥尘役者。几度法
堂前。

「 心是矜刑日。身当讨贼年。慈威机迭运。文武事非悬。剑气初侵斗。琴声欲堕蝉。伫看边烧熄。重话绿萝前。」


*** 题涅槃堂(有序)

真歇了禅师有涅槃堂诗一律。悽惋警切。令
人悲感兴起。予乃续成四律。置之堂中。未必
非病僧药石云。

**** 原作

「 访旧论怀实可伤。经年独卧涅槃堂。门无过客窗无纸。炉有寒灰席有霜。病后始知身是苦。健时多半为人忙。老僧自有安閒法。八苦交煎总不妨。」


**** 今和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2b 页

「 幻质宁知有败伤。举头惊到涅槃堂。一生尽也残更梦。万虑灰来皎日霜。过去业多心主乱。前趋路险脚跟忙。而今欲问安閒法。临渴开池事已妨。」


「 徒入空门最可伤。涅槃今是试僧堂。炎烧五内鱼游釜。痛切诸根草被霜。独抱痴禅成底事。旁修外术枉干忙。人人道有安閒法。争奈临行一句妨。」


「 脱体无依绝毁伤。沈痾终日自堂堂。心灯破暗明如月。慧剑降魔凛似霜。药病两非何足辩。死生双幻不须忙。从谁更觅安閒法。才说安閒便有妨。」


*** 宗乘净人落发

「 年少崭然远利名。出家何幸得成僧。丹台顿断丝千缕。佛殿新除草万茎。无见顶𩕳全显露。本来面目倍分明。宗门正启罗英杰。及第须登最上乘。」


*** 山阴兴浦庵次韵酬张阳和太史

「 玉殿传胪第一人。杖藜今到衲僧门。剡溪兴在连宵宿。莲社情多尽日论。定水净除心地垢。慧灯高烁性天昏。一朝勘破香岩钵。双报君恩与佛恩。」


*** 张太史搆山房见留再用前韵奉谢

「 七尺蘅茆百结鹑。安贫无事谒侯门。因过古寺酬先约。却荷仙舟接素论。出岫閒云难驻迹。埋尘宝镜欲磨昏。青山且辟维摩室。他日从来谢此恩。」


*** 兴浦庵夜话用前韵寄张大华

「 今代衣冠太古心。慎言常锁是非门。参禅志已齐张拙。好学名堪入鲁论。莲棹两移来白社。绳床几度坐黄昏。他年定慧功成日。须念从前止观恩。」


*** 兴浦庵夜话用前韵寄王龙溪武部

「 道学权衡正属君。绛帷风动马融门。三家古教随缘说。二字良知极口论。静力偏从忙里得。壮怀不为老来昏。阳明洞水今方涸。霖雨苍生莫负恩。」


*** 兴浦庵夜话用前韵寄王泗源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2c 页

「 早结仙游出世尘。又从庭训入黉门。扬州梦断琼花兴。海浦情牵贝叶论。摄念仅能收掉举。体心方可破迷昏。休将止观颟顸语。孤负天台教主恩。」


*** 净慈讲圆觉经雪中送别皖城刘景孟方伯

「 薇垣瑞彩动南屏。佛国重开了义经。千指饱分香积界。一官清沁玉围城。现身宛是初玄度。弘道惭非旧永明。歌呗满途休恨别。行看霖雨慰苍生。」


*** 次韵答朱春城太守(附原唱)

访道东归似悟真。又辞火宅出红尘。雪鸿到地虽
留迹。天女飞花不著身。面壁九年心尚炯。放生一
疏物皆春。独怜盛世无知已。未必金丹误洞宾。

「 孔老依希未识真。千家异计等微尘。一乘堂奥迷心眼。三界囹圄锁幻身。金紫光中荒白业。椠铅丛里失青春。十年前得逢知已。早作空王幕下宾。」


*** 次韵答王百谷居士(附原唱)

六十高僧雪满颠。泥涂老叟亦齐年。可容凡侣为
禅侣。已罢尘缘结净缘。施食每分香积饭。放生何
惜鹤林钱。庭前一亩沧浪水。也学东林种白莲。

「 人世真嗟事倒颠。彭殇徒自各论年。繁华冷淡灯前戏。会合分离梦里缘。紫燕情多悲旧垒。青蚨恩重托飞钱。知君已释琵琶恨。锦字新题七宝莲。」


*** 山居

「 平生命坐太孤星。峭似高峰冷似冰。自主自宾还自仆。空庵空榻复空铛。藤萝入户无人剪。灯火消烟借月明。独有纤毫孤未尽。白云时至伴幽清。」


*** 赠东曙上人

「 乾坤大夜正茫茫。云拥金轮起震方。万里乍惊天眼豁。千山初现佛头苍。繁星丽月难呈彩。毒雾坚冰敢恃强。伫看升腾当午运。普周群有沐恩光。」


*** 拟首尾吟(四首)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3a 页

「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大觉仙。华发莲生因带果。莲成华落实摧权。展开千叶全机现。摄入孤房众德圆。醒尽长安红紫梦。莲池非是爱栽莲。」


「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混俗仙。内协鱼龙成净侣。外连萍藻结良缘。画船箫鼓凉风夜。青笠丝纶细雨天。身在污泥浑不染。莲池非是爱栽莲。」


「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忍辱仙。幸自深根埋浊土。从他名卉占高原。颜开赫日烘偏艳。实坠秋霜凛倍坚。一点翠心含造化。莲池非是爱栽莲。」


「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解脱仙。洁体迥离红粉鬓。清香不恋绮罗筵。密通千孔除诸碍。秀出孤标绝众缠。碧水青天长自在。莲池非是爱栽莲。」


*** 拟古四首

「 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


其二

「 忖得翻成失。拟东仍复西。未来杳无定。何必预劳思。」


其三

「 蚕出桑抽叶。蜂饥树给花。有人斯有禄。贫者不须嗟。」


其四

「 草食胜空腹。茆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 赠别楚僧真愚

「 世人重如愚。真愚世所弃。祇恐愚不真。愚真道成易。」


*** 宿东昌谢居士家有感(憨山大师拈作悟道偈)

「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 怀古六首

**** 陶朱

「 战罢潢池鬓已皤。缘蓑青箬任烟波。功成莫谓长安乐。安乐须知患更多。」


**** 留侯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3b 页

「 魂惊博浪命如丝。谁料终成帝者师。万户满心方解组。赤松嫌我已归迟。」


**** 穆生

「 鲸肠鼹腹量难平。常感君王设醴情。故谷小溪春溜碧。欲烹新茗涤馀酲。」


**** 两疏

「 十年联袂事春宫。佔𠌫经生伎已穷。今日九天云雨近。何须蝼蚓伴神龙。」


**** 子陵

「 不脱芒鞋入帝阍。一衾春梦眷怀深。星台祇恐章频上。未必时时念故人。」


**** 渊明

「 尘网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须论。息交岂独忘知己。为爱吾庐夏木阴。」


*** 雪师子

「 扫聚成形势便雄。通身皎洁玉光浓。幻装也解惊群兽。不是寻常一色功。」


*** 芡实(俗名鸡头)

「 懒向人间报五更。昂藏野水足平生。不须罔象深深觅。突出明珠本见成。」


*** 牵牛花

「 朝著青衫午著绯。夕阳无复午时衣。荣光过眼真成梦。巢父从来不饮溪。」


*** 旧溪丁先生别号

「 溪水本无新与旧。久居方表旧溪名。自从认得溪边主。不趁桃花入武陵。」


*** 云栖六景(一载云栖纪事)

**** 回耀峰

「 东方初出渐当阳。使得人间万事忙。转轴西来山欲暮。宝光依旧映纱窗。」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3c 页

**** 宝刀巃

「 从来利刃号吹毛。万树松丝系独牢。莫谓钝根亏断德。此中原是活人刀。」


**** 壁观峰

「 九年少室坐岑崟。此地何人更效嚬。拂袖便归千嶂外。不来从尔问安心。」


**** 青龙泉

「 百竿青笕出流泉。飞舞东西起伏眠。玉乳不知来处远。祇疑香积有龙涎。」


**** 圣义泉

「 不依双岫不中峦。湛出当央第一泉。只恐老胡犹不肯。从教千里自涓涓。」


**** 金液泉

「 安养池中宝似绵。玉洄珠溜正潺湲。何年分得金刚种。来作云栖一派泉。」


*** 诗石(一载云栖纪事)

掘地得断碑。题曰宋随龙余知阁宅界。傍烂
石隐隐有诗。盖护宋跸南来。因家此。后乃舍
宅为寺。想见其人高士也。以意补葺石上诗。
录如左。

「 几年魂绕浙城西。十里荷花漾锦陂。踏遍两峰三竺路。又随青嶂入云栖。」


其二

「 千里旌旗拥六飞。投簪欲上钓鱼矶。无端忽被閒云引。回耀峰前掩竹扉。」


其三

「 洛邑名园歌舞沈。乱鸦啼破几黄昏。何人学得香山老。千载精庐有梵音。」


*** 示骑驴者

「 双耳披风老敝驴。长途力倦步行徐。低声说与扬鞭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4a 页


*** 勉智清

「 病瞋艾火恩成怨。蝇入窗棂暗作明。寄与云栖清侍者。好从閒夜自评论。」


*** 赠若愚

「 眼洞秋毫看更拙。耳聆斗蚁听还迟。不因米价探消息。争识王椽不是痴。」


*** 赠捷堂胜上人

「 擒却魔王得胜回。普天齐树纳降旗。千门万户欢声溢。正是将军报捷时。」


*** 题牛头山庵

「 峥嵘头角入青云。尾激东南大海浑。背上无人吹牧笛。老僧聊借作蒲茵。」


*** 九日登高自述

「 胸中一点云俱尽。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直去。不知何意又登高。」


*** 兴浦庵示禅者兼寄张太史阳和

「 雪山大士轮王子。麻麦支身乐有馀。何事钵盂三度湿。更教学士解金鱼。」


*** 寄钱孝廉正峰

「 知君觅句为陶情。别有仙方药更灵。谁信鼻端纤点白。妙过江上数峰青。」


*** 偶成十首

「 孤峰千仞立江心。八面洪涛愁杀人。奈是根深自坚固。几回经古又逢今。」


其二

「 素履难欺自反寻。死生祸福等浮尘。了知心与天心合。笑听干戈逼耳根。」


其三

「 剑戟林中树法幢。大人境界不寻常。翻思南岳颠危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4b 页


其四

「 烨烨黄金瑞吐花。钳锤炉炭任交加。临机何事浑无怯。体白纯真不杂沙。」


其五

「 昭代丛林遍幅员。百千龙象正联翩。平原蓦地生波者。却是渠侬眼未宽。」


其六

「 沮溺当年笑仲尼。仲尼亦恐解幽栖。应怜古德淆讹处。未许傍人取次知。」


其七

「 落魄平生倦倚攀。赤条条地任孤寒。休因萝蔓依他活。千尺乔松一例看。」


其八

「 繇来直道世难行。枉道求容我不能。万里滔滔大江水。从教百折也东倾。」


其九

「 木石岩居老此身。招提忽就本无心。如何水月空花境。恼得时人眼不禁。」


其十

「 二十年来破衲衣。终朝相伴不相离。会当乞食王城也。寄与时人更莫疑。」


*** 有感二首(有序)

山中一鸲鹆。昼则飞行。饮啄自如。夜则归宿。
人以其能诵佛名也。笼而致之中使。至则缄
口不语。复遣还山。适有载法师某入京师者。
感之赋此。

「 能言好鸟陪雕辇。乐说高僧逐画船。深谷无人问灵哑(寺有哑沙弥。字性灵)。一龛閒卧不知年。」


其二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4c 页

「 好鸟知几顿绝言。不才仍得返林泉。凭谁寄语船中客。此事劳君入讲筵。」


*** 王峤海居士广宣解银带为贽以铜炉答之

「 玉带虽珍体不坚。朱提百鍊色弥鲜。头陀未舍云山衲。唯有炉分劫外烟。」


*** 南关罗主政索题憩石园绝句

「 重华帝子居成侣。五柳先生醉作茵。今日使君无米癖。息机聊尔寄閒身。」


*** 示智音至伏牛山

「 伏牛此去三千里。终日骑牛却外寻。短笛一声春正好。知音犹恐未知音。」


*** 客有造谤者怜其愚示偈三首

「 皮毛脱尽肉消磨。体露堂堂白似珂。枯槁已非尘世相。从他称誉与讥呵。」


其二

「 枯骨群衔莫笑痴。淡中滋味少人知。一回咬彻金刚髓。何必肥甘始疗饥。」


其三

「 王宫太子雪山僧。尊贵繇来习自成。千二百人随左右。也应都是为虚名。」


*** 除夕上堂有出多娑婆三韵索偈者口占二首

「 六字真经摄义多。总持一似唱也娑。自从蓦直西方去。閒杀台山指路婆。」


其二

「 苦行无能学杜多。衲衣终岁尚娑娑。明朝又是新年也。借得婆衫却拜婆。」


*** 雪中掩关示乞戒者

「 六花装就玉乾坤。室有维摩示疾身。一夜毗尼谈未了。独怜孤负老婆心。」


*** 挽心灯广传比丘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5a 页

「 六十馀年照世来。炷残膏尽梦初回。谁言入灭光沈没。灼地辉天正不埋。」


*** 兄三洲公佃舍无门洞黄龙庵不受还归常住
小诗见意

「 莲花随水便为池。不染黄龙洞口泥。郁郁香林真种在。依然旧果发新枝(常住师号香林。名真果)。」






** 附(此下系大师未出家时作。在家弟子陈如玉笔记)

*** 西湖晚渡

「 买棹入平隍。翩翩万柳傍。乱烟迷野色。残照映湖光。骇鹿呼群切。寒鸦择树忙。诗成天欲暝。新月下前塘。」


*** 次高瑞南韵二首

「 肉身本传舍。迷人自难晓。障缘苦萦牵。烦恼何时了。知君起大慧。心似木已槁。跳出醉梦关。西方孰云杳。借问何能然。灯花发枯草。」


其二

「 人生似春宵。繁华奈将晓。君从闹里逃。一笑大事了。鍊形且多奇。朱颜讵能槁。我欲传禁方。天机恐深杳。聊将愿学心。慇勤付诗草。」


*** 和高瑞南咏时事(时嘉靖乙卯)

「 海上妖氛万里浮。年来闾巷尽戈矛。干城武士浑无策。投笔书生竞觅侯。乐土嗟今民力惫。战场何日泪痕收。穷檐固有匡时手。姓字凭谁达帝州。」


*** 题灵隐寺前老松

「 北海苍龙旧有愆。谪来尘世不知年。万重云裹遗踪在。千仞溪边舞爪悬。豪气自能蟠宇宙。灵胎岂得老林泉。他朝吸取清流去。散作甘霖遍九天。」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5b 页

*** 田节妇歌

「 旧时窗下青鸾剖。母为红颜儿襁褓。高堂今日罗绮筵。母为白头儿壮年。铁石心。四十载。虚空有尽情无改。抚遗婴。现头角。为报幽冥已如约。吁嗟乎。一生身世真辛苦。换得芳名照千古。眼中似母能几人。荻笔熊丸传里寻。」


*** 丝桐馀响

「 道人鼓琴不会按。平淡平淡复平淡。平平淡淡信手弹。自觉心头脱羁绊。曲终展卷写新诗。带得馀音笔端散。谩说丝桐解绕梁。却笑今朝在书案。」


*** 题三教图

「 胡须秀才书一卷。白头老子丹一片。碧眼胡僧袒一肩。相看相聚还相恋。不知说甚的。万古常不厌。想是同根生。血脉原无间。后代儿孙情渐离。各分门户生仇怨。但请高明玩此图。寻取当年宗祖面。」


*** 蓝田

「 蔼蔼平畦瑞起烟。山翁怀玉正高眠。春深莫讶犁锄静。不是人间稻黍田。」


此予为父执蓝田陈先生作也。先生子名如
玉者。乃于万历辛亥午日持此诗恳予重书。
追忆之盖四十八年于兹矣。夫先生以熟仁
之田。种比德之玉。诗之作也。田尚腴。玉始立。
今玉已从心。而顽石之寿复逾其七。田安在
哉。时移物迁。惘然如梦中过耳。漫漫长夜梦
觉何期。因有感而识焉。

*** 一字至七字与长兄三洲分咏风花雪月

「 花。千枝。万葩。红灿锦。彩铺霞。陪罗绮席。恋王孙家。晓露新妆湿。春风舞袖斜。青帝俄归幻化。玉容已付尘沙。洛阳园上无颜色。西土池中有物华。」


「 月。时圆。时缺。玉钩悬。银镜彻。然昏衢灯。生虚室白。斜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5c 页


*** 出家别室人汤

「 君不见。东家妇。健如虎。腹孕常将年月数。昨宵犹自倚门闾。今朝命已归黄土。又不见。西家子。猛如龙。黄昏饱饭睡正浓。游魂一去不复返。五更命已属阎翁。目前人。尚如此。远地他方那可指。閒将亲友细推寻。年去月来多少死。方信得。紫阳诗。语的言真不可欺。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里已眠尸。伶俐人。休瞌睡。别人与我同一类。狐兔相看不较多。见前放著傍州例。钻马腹。入牛胎。地狱心酸实可哀。若还要得人身复。东海捞针慢打挨。我作歌。真苦切。眼中滴滴流鲜血。一世交情数句言。从与不从君自决。」

山房杂录


菩萨戒弟子刘慧闻率子性泽施资敬刊

光绪二十五年春三月金陵刻经处识
山房杂录卷二目录¶ 第 1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