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383-08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九
  纪年
   熙宗孝成皇帝一
熙宗孝成皇帝小名和里玛后改名亶武元皇帝嫡长
孙也幼而聪达贯通经业喜文辞威仪早有大成之量
太宗深所爱重所与游处尽皆文墨之士有未居显位
者咸被荐擢执射赋诗各尽其所长以为娱适既登储
卷九 第 1b 页 WYG0383-0877b.png
位人望颇归时尼雅满诸帅皆大父行潜萌窥觎幸刘
豫有江上之请大兵不在其掌握太宗崩传位于帝犹
称天会十三年
(乙/卯)天会十三年春上尊谥于大行皇帝诏诸郡咸立太
宗之灵
 抛盏烧饭(北俗/也)吏民挂服及禁音乐一月而罢
夏四月宋太上皇帝卒于五国城
 徽宗寿五十四岁遗言欲归葬内地帝未之许宋兵
卷九 第 2a 页 WYG0383-0878a.png
 部侍郎司马朴与通问使朱弁同在燕山闻之遂缞
 服朝夕哭帝义之而弗问
宋遣何藓来使通问二圣
升所居曰会宁府建号上京仍改官制(按金史本纪天/眷元年八月颁)
(行官制以京师为上京府曰会宁旧上京为北京地理/志云上京金之旧土海古勒之地天眷元年建号上京)
(又云会宁府旧为州太宗以建都升为府太宗当作熙/宗传写之误耳通鉴纲目绍兴八年云金太宗尝下诏)
(改定官制而未毕至是置三师三公三省六曹台院寺/监等官宇文虚中参定其制绍兴八年即天眷元年也)
(是金之建上京定官制实在天眷元年此书一书于天/辅七年又书于天会十三年重复舛□今姑仍旧文而)
卷九 第 2b 页 WYG0383-0878b.png
(辨正/之)
 初宋宇文虚中来使留之授以官至是使参定官制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尚书省置令一人次左右丞相皆平章事左右丞皆
 参知政事侍中中书令皆居丞相之下为兼职
 元帅府置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左右监军左右都监
 枢密院置使副签书院事
 大宗正府置判同签书事
卷九 第 3a 页 WYG0383-0878c.png
 宣徽院置左右使同知签书事
 六部初置吏户礼三侍郎后置三尚书仍兼兵刑工
 既而六曹皆置尚书郎官左右司及诸曹皆备
 国史院置监修以宰相兼领次修史同修史
 御史台置大夫中丞侍御史以下而大夫不除中丞
 惟掌讼牒及断狱会法
 谏院置左右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并以他官兼之与台
 官皆充员而已
卷九 第 3b 页 WYG0383-0878d.png
 翰林学士院置承旨学士侍读侍讲学士直学士待
 制修撰而承旨不除
 殿前司置都点检左右副检点左右卫军
 劝农司置使副
 记注院置修注
 太常寺置卿少
 秘书省置监少以下皆备
 国子监官不设(按金史选举志云天/德三年始置国子监)
卷九 第 4a 页 WYG0383-0879a.png
 外道置转运使而无刺举故官吏无所惮都事令史
 用登进士第者须其选官无磨勘之法每一任转一
 官此其大略也
封左副元帅尼雅满为晋国王领三省事(金史本纪/三月事)
元帅府右监军乌绅为尚书左丞相(金史本纪十一月/事○按此下三条)
(非一月事以其皆除拜/事故以事类比而书之)
 二帅乃金主所忌故以相位易兵柄先是刘豫有侵
 江南之请独遣鄂勒欢行则二帅兵柄已去矣
卷九 第 4b 页 WYG0383-0879b.png
封太宗长子宗盘为宋国王领三省事(按金史宗磐传/熙宗即位优礼)
(宗室拜尚书令封宋国王熙宗本纪天会十三年十一/月以尚书令宋国王宗磐为太师而宗磐之拜尚书令)
(封宋王则不书叉本纪是年三月以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封晋王二王之封必当同时史书宗翰而不书宗)
(磐盖疏/略耳)冀王鄂勒欢鲁王达兰正除左右副元师(按金/史鄂)
(勒欢以右副元师薨于天会十三年未尝封王薨后追/封潞王皇统六年进封冀王达兰以天会十四年封鲁)
(国王又考金太祖太宗之世宗室无封王者尼雅满元/勋至是年始封晋王宗磐太宗冢子太宗舍之而立熙)
(宗故亦于是年封王馀宗室封王者皆在二王之后此/书于是年书冀王勒勒欢鲁王达兰而鄂勒欢传亦言)
(熙宗即位封冀/周王皆属缪误)
卷九 第 5a 页 WYG0383-0879c.png
 宗盘虽得三公之位失望储贰之除以至谋叛盖始
 于此也未几鄂勒欢薨以达兰代之进除左监军乌
 珠为右副元帅
除知燕京枢密院事韩企先尚书右丞相西京留守高
庆裔尚书左丞萧庆尚书右丞(按金史本纪高庆裔萧/庆为左右丞十一月事)
(又按金史韩企先传天会六年代刘彦宗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七年迁尚书左仆射兼侍中)
(宗干劝太宗改用汉官制度立尚书省以下诸司府/寺以企先为右丞相历相两朝几二十年则企先为)
(右丞相久矣盖太宗熙宗皆尝改官制懋昭但知企/先于改官制时为右丞相故系之此年而不知其在)
卷九 第 5b 页 WYG0383-0879d.png
(太宗/时也)
 三人皆尼雅满腹心故不欲用之于外
乌珠戍边屯于黎阳
 时上以新丧恐南宋乘隙而动故也
夏五月鄂勒欢自燕山入见薨于路(按原书于鄂勒欢/薨不书月据金史)
(补/)
冬宋王宗盘提兵攻蒙古(按此书熙宗时书用兵蒙古/者三是年及天眷元年皇统)
(六年也然天眷皇统皆呼沙呼实即一事而复出至是/年则此书以为宗盘而通鉴纲目亦为呼沙呼未知孰)
卷九 第 6a 页 WYG0383-0880a.png
(是/)皇伯权领三省事(按皇伯海陵父宗干也太祖之子/宗峻为嫡而宗干最长金史熙宗)
(纪天会十四年以宗领三者事盖海陵/即位后记事者讳宗干名改称皇伯)
 大金初起尝假兵于蒙古及其得国也不偿元约
 致彼有怨言宗盘乘其不意而攻之由是失蒙古
 之附
兴燕云两河夫四十万人之蔚州交牙山采木为筏由
唐河及创开河道运至雄州之北虎城造战船欲由海
道入伐江南是役起于是岁之夏以百姓大困啸聚蜂
卷九 第 6b 页 WYG0383-0880b.png
起海道之行遂成中辍
 刘豫遣人持海道图及木作战船小样献于大金故
 有是役
(丙/辰)天会十四年春尼雅满乌绅在相位
冬刘豫分道侵江南
 先是豫以尼雅满高庆裔得立每岁皆有厚赂而蔑
 视其他诸将至是豫闻南宋将亲征告急求援且乞
 先攻江上帝使诸将相议之领三省事宗盘以为难
卷九 第 7a 页 WYG0383-0880c.png
 乃听豫自行遣乌珠提兵黎阳以观衅于是豫以其
 子麟领行台尚书许清臣权大总管李邺冯长宁皆
 参行台谋议以李成孔彦舟关师古为将签乡兵三
 十万号七十万分道南侵中路趋合肥以麟统之东
 路由紫金山出涡口犯定远县趋宣徽二州以侄貌
 统之西路由光州犯六安彦舟统之
宋杨沂中败刘貌前锋于越家坊又与吴锡大败之于
藕塘刘麟孔彦舟等皆望风奔溃
卷九 第 7b 页 WYG0383-0880d.png
 时貌兵至淮东阻韩世忠承楚之兵不敢进复还顺
 昌麟乃从淮西系浮桥而渡数十万众次于濠寿之
 间猊以数万过宁远县欲趋宣化以犯建康宋杨沂
 中与貌前锋遇于越家坊败之貌孤军深入恐宋军
 掩其后欲会麟于合肥沂中至藕塘又与猊遇宋吴
 锡率劲卒五千突入猊军中众溃乱遂大败貌挺身
 走麟闻貌败亦望风而溃孔彦舟围光州亦引去北
 方大恐
卷九 第 8a 页 WYG0383-0881a.png
 是时金已厌豫然未废豫者以尼雅满庆裔尚在也
 豫既败绩帝加责问废豫之几决于斯矣
刘豫欲立子麟为储嗣遣冯长宁请于帝帝曰先皇所
以立尔者谓尔有德于河南之民也尔子还有德耶朕
当遣人咨访河南百姓以定之
 豫之乞立储嗣也盖以探帝意尔及闻帝是语则明
 知其不免矣然欲南归则恐有张邦昌之祸计惟有
 视景偷生乞怜待命而已
卷九 第 8b 页 WYG0383-0881b.png
夏国兴兵自河清军渡河由云中府路天德军界取所
亡马于达靼既而得马回国往返并不假道朝廷亦莫
有问罪者
 昔尼雅满尝欲假道夏国以攻川陜夏人拒之今乃
 擅越我境以取所亡马而竟莫之问罪盖是时尼雅
 满乌绅皆罢军事彼知萨里罕无能为也
(丁/已)天会十五年春除杜充燕京三司使
 时尼雅满乌绅俱在相位达兰居沂州(按沂州时属/刘豫达兰不)
卷九 第 9a 页 WYG0383-0881c.png
 (当居之达兰时为左副元帅元帅/府在祁州沂州盖祈州之误也)萨里罕归云中乌
 珠自黎阳归燕山
二月宋遣王伦为奉迎梓宫使
 是年宋问安使何藓等回始知道君及宁德皇后已
 相继上仙故有是遣
夏左丞高庆裔以赃下大理寺狱
 庆裔乃尼雅满腹心宗盘之徒欲挫尼雅满故先折
 其羽翼也
卷九 第 9b 页 WYG0383-0881d.png
达兰萨里罕以内起大狱各之草地避暑
尼雅满乞免官为庶人赎高庆裔之罪帝不许斩高庆
裔于会宁市
 庆裔临刑尼雅满哭别之庆裔曰我公早听某言事
 岂至于今日某今死耳我公其善保之以此知庆裔
 尝教尼雅满之反也时山西路转运使刘思肃州防
 禦使李兴麟河东北路转运使赵温讯皆坐庆裔下
 狱思伏诛兴麟杖脊除籍为民温讯值改元赦得免
卷九 第 10a 页 WYG0383-0882a.png
 其馀连坐甚众皆尼雅满之爪牙尼雅满自是失势
 愤闷而薨
刘豫乞兵侵江南帝阳许之
 刘豫具言郦琼全军新降自九月十三日到京且陈
 过江自效当以琼为乡导乘势并力乞兵南征帝以
 废豫之议已定阳许其行且遣使驰传至东京以防
 琼诈降为名立散其众
除博索为左都监大托卜嘉为右都监
卷九 第 10b 页 WYG0383-0882b.png
大起诸路军马南征
 起兵南征之令初下人莫知其废豫也时有夜宿太
 原府祁县女直千户舍音贝勒之营见舍音将行与
 其家人泣别杀一豕以舍音之衣裹之并将小弓箭
 挂豕身而埋之于后营家人祝之曰舍音以阵亡葬
 之矣此如江南焚香替代之类于斯可见人心厌兵
 之甚也
冬十一月废刘豫伪齐亡
卷九 第 11a 页 WYG0383-0882c.png
 先是帝已定议废刘豫会豫乞师不已乃建元帅府
 于太原及屯兵河间令齐国兵权听元帅府节制遂
 分戍于陈蔡汝毫许颍之间于是尚书省檄豫治国
 无状帝下诏数之略曰建尔一邦逮兹八稔尚勤兵
 戍安用国为遂令达兰等以伐江南为名代守汴京
 先约刘麟单骑渡河计事麟以二百骑至武城与乌
 珠遇竟为所斩二将同葛王褒驰至汴京入东华门
 逼豫出见乌珠以鞭麾命羸马载之而去废为蜀王
卷九 第 11b 页 WYG0383-0882d.png
 时豫弟益守陜西上又别遣萨里罕提兵声言攻蜀
 即长安擒益又恐汴人不安绐之曰汝旧主人少帝
 在此于是民心稍定而北军亦不敢扰民
豫之废也汴京有钱九千八百馀万缗绢百七十馀万
疋金百二十馀万两银一千六十馀万两粮九千万石
(按通鉴纲目云金一百二十馀万两银一千六百馀万/两米九十万石绢二百七十万疋钱九千八百七十馀)
(万缗北书第三十一卷刘豫录云马二万四千匹钱九/千八百七十馀万缗绢二百七十万疋金百二十馀万)
(两银六千万两/粮九十万石)而方州不在此数豫即帝位建元阜昌
卷九 第 12a 页 WYG0383-0883a.png
凡八年
 豫既废迁居琼林苑阿里布寨达兰逼其北行且问
 豫欲何之豫请居相州及乞故魏王宅达兰伪从之
 行近相州遽发之燕山又发之中京既又发之上京
 给夫子庙以居之昔金初破上京尽屠其城后徙有
 罪者于其中视为罪地如南地琼崖之类(按金史本/纪天会十)
 (五年十二月徙蜀王刘豫临潢府此上京即谓/临潢府乃辽之上京非金之上京会宁府也)
建行台尚书省于汴京除张孝纯行台左丞相萧三宝
卷九 第 12b 页 WYG0383-0883b.png
努张通古右丞相
除东京(辽东/也)留守宗隽太保领三省事封兖国王(按金/史本)
(纪天眷元年七月东京留守宗隽来朝十月以东京留/守宗隽为尚书左丞相封陈王二年以左丞相宗隽为)
(太保领三省事进封兖国王此书宗隽为太保/领三省事封兖国王于天会十五年与史不合)
 帝以宗盘豪猾难保故藉宗隽才力以制之无何二
 人竟共图叛逆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