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383-08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七
  纪年
   太宗文烈皇帝五
(辛/亥)天会九年春尼雅满乌绅伊都居云中鄂勒欢居燕
山达兰攻淮东为宋将张荣所败
 时宋张荣据通州粮具尽杀人为粮又以地势不利
 率舟船入缩头湖作水寨以守达兰在泰州谋再渡
卷七 第 1b 页 WYG0383-0867b.png
 江欲先破水寨以舟师直攻之荣亦出数十舟载兵
 与我师遇仓皇欲退不可觇我师只有战舰数舟在
 前馀皆小舟水退阻隔不得前乃舍舟而陆大呼来
 攻我师不得骋舟中自乱多溺水死达兰婿博诺为
 荣所获达兰率馀兵奔还楚州遂退师(按原书此条/有评论语词)
 (意浅陋/今删去)
尼雅满自云中以燕云汉军及女直军一万人付右都
监耶律伊都北攻耶律达实林牙耶律佛德林牙于漠
卷七 第 2a 页 WYG0383-0867c.png
北和勒端城既行拘伊都妻子于女直城
 达实佛德辽天祚帝之族也林牙者契丹之官也和
 勒端城者契丹之北土也以伊都乃契丹之族故止
 付以女直汉军又质其妻子
起燕云民兵北攻和勒端城仍起燕云河东夫运粮随
伊都北行
 和勒端城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
 馀里尽沙漠无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胜计
卷七 第 2b 页 WYG0383-0867d.png
 车牛十无一二得还
夏达兰之众自淮东归淮北休兵于宿迁县乐马湖
 达兰自天会八年攻淮南至是方渡淮休兵于宿迁
 是行也攻战之久人马疲敝既至宿迁复值马灾死
 亡殆尽食之不尽往往弃掷道路时新为张敌万
 败锐气沮丧又宋兵已复淮东去我师不远且多传
 宋兵来袭军中每夜无故而惊加之寇盗乘时蜂起
 东北大恐达兰不能遽回故自是岁四月屯宿迁至
卷七 第 3a 页 WYG0383-0868a.png
 七月始北归以刘豫请兵戍边因留台吉贝勒屯刘
 伶庄额哩页屯淮阳
完颜摩哩与鄂拉札哈以数万骑分为两道南征一自
凤翔一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
 宋吴璘吴玠歃血誓众为备甚力已而鄂拉札哈先
 期而至阵于原北玠率诸将列阵而待更战迭休鄂
 拉札哈大败由他道遁归摩哩方攻箭筈关为玠别
 遣将击退二军卒不得合
卷七 第 3b 页 WYG0383-0868b.png
渤海万户大托卜嘉过淮阳知军张涣置酒于舟中涣
因语及刘豫即位托卜嘉抚掌叹曰某大辽之大姓氏
也大金初招某许开国辽东其后被坚执锐从军争战
积有年矣虽一郡安閒未可得也豫山东一郡守耳势
穷出降今当是任岂不负某耶
尼雅满禁窃盗一钱者死罪
 此高庆裔劝以重刑止盗也为盗者知劫窃同于一
 死故窃盗息而劫盗炽
卷七 第 4a 页 WYG0383-0868c.png
高庆裔请于尼雅满令诸州郡置地牢
 牢深三丈分隔死囚居其下徒流居其中笞杖居其
 上外起夹城重堑以围之尼雅满行其说
河东南路都总管萧庆招降太行红巾首领齐实武渊
贾敢等送于尼雅满尼雅满尽杀之于狱
 自齐实之徒既死后无复降者
罗索既卒乌珠遂会诸道及女直兵合数万人南征宋
张浚命吴玠先据凤翔之和尚原以待乌珠造浮梁于
卷七 第 4b 页 WYG0383-0868d.png
宝鸡县渡渭攻原与吴玠连战三日共三十馀阵我师
大败乌珠中流失仅以身免于是乌珠始自河东还燕

 乌珠自天会七年秋离燕山率众南征既而回攻陜
 右以图剑外至是岁冬由河东归燕山是行也宋陈
 思恭战于姑苏韩世忠战于大江刘锡战于富平吴
 玠战于剑外凡四战虽败世忠与锡我军不能无损
 加之往返万里首尾二年乌珠始行有从马数百至是
卷七 第 5a 页 WYG0383-0869a.png
 宿六马而还平阳守萧庆以三马奉之乌珠之众自
 是不振
尼雅满以萨里罕为陜西路经略使屯军于凤翔
 哈富既死乌珠且回故尼雅满除萨里罕是职也是
 时刘豫已立踰年矣陜西之地割属刘豫而大金于
 陜西尚设官屯众何哉是以翟兴之军守伊阳东西
 路阻吴玠之军又保和尚原陜西强敌之地人心未
 安豫虽有得地之名我师终未能去也
卷七 第 5b 页 WYG0383-0869b.png
是岁宋高宗绍兴元年
(壬/子)天会十年春尼雅满乌绅伊都居云中鄂勒欢乌珠
居燕山达兰居祁州除乌珠为元帅府左都监
尼雅满谕枢密院磨勘文武官出身转官冒滥以云中
留守高庆裔参主之夺官爵者甚众
刘豫遣人之元帅府议迁东京及会大金兵共攻西京
翟兴山寨兴没于阵
 自去年冬刘豫弟益守东京益迎合豫意遣在京官
卷七 第 6a 页 WYG0383-0869c.png
 属并父老史平僧录德真道录王从问之东平邀豫
 迁居东京豫以翟兴大军见屯西京伊阳山寨相去
 不远又陜西道久为兴所断豫深恶之时陜西五路
 尽为大金所取割属刘豫豫居东平以翟兴屯西京
 东西路阻豫每遣人之陜西则假道于金由怀卫越
 太行取蒲解渡河以往故力请于尼雅满期必破兴
 会兴将杨伟降豫且陈破兴之计于是发女直万户
 彻克穆渡河阳张声势扬言将欲攻兴兴尽发兵以
卷七 第 6b 页 WYG0383-0869d.png
 应之杨伟潜引大军由间道以袭兴营兴兵既出众
 寡不敌遂力战而死兴之馀军无能复振时二月也
 至四月豫乘势还居东京是日大风飞瓦拔木都人
 震恐豫因曲赦之
夏尼雅满试举人于白水泊磁州胡砺为魁
 是举也尼雅满密诫试官勿取中原人故是岁止试
 辞赋不试经义砺以被掠馆于知制诰韩昉家昉燕
 人也用昉乡贯故误取之
卷七 第 7a 页 WYG0383-0870a.png
秋帝如中京
 时诸将邀上观辽土及两河地故有是行
诸将会于燕山将欲迎上于中京会乌绅猎居庸关遇
驰递者得伊都反状
 伊都之降也以为西军大监军官久不迁心常怏怏
 其攻和勒端也失其金牌朝廷疑其与林牙暗合遂
 质其妻子自是伊都有叛心明年九月约燕京统军
 反统军之兵皆契丹人伊都谋诛西军之在云中者
卷七 第 7b 页 WYG0383-0870b.png
 尽约云中河东河北燕京郡守之契丹汉儿令杀女
 直之在官在军者天德知军伪许之遣其妻来告变
 时乌绅为西监军自云中来燕微闻伊都有反意而
 未之信适与通事汉儿纳延回行数百里因猎居庸
 之东憩于山上遥见二骑驰递交相遇于道立马交
 谈久而不去乌绅疑之命数骑追一人至诘曰尔何
 人也曰伊都使者以军事诣燕山科里统军司(科里/亦契)
 (丹/也)乌绅曰尔适相遇者何人曰此乃科里统军使之
卷七 第 8a 页 WYG0383-0870c.png
 伊都者乌绅曰尔等适立马话及何事曰问候乌绅
 曰非也问候之语无许久又曰别话乌绅曰亦非也
 话别之语无许久又曰叙家事乌绅曰家事故非立
 马叙又曰叙往事乌绅曰往事亦非立马叙驰者辞
 穷面颤又且战慄不已乌绅察其言色兼素疑伊都
 科里皆契丹反覆之徒因以诈折之曰我知尔二人
 为伊都议反者近有人密告伊都科里反期云于今
 日各有使至我故来此伺之果得尔辈夫何隐哉其
卷七 第 8b 页 WYG0383-0870d.png
 人谓乌绅果知不敢隐伊都之叛由是败露盖乌绅
 多计皆如此类尼雅满以下诸将咸莫及之
族诛契丹统军科里元帅府诸将分捕伊都叛党仍令
诸路尽杀契丹
 时诸路大乱月馀方止河东八馆五百户山金司伊
 苏王府南北王府四部族衙诸契丹详衮率众蜂起
 亡入夏国及北奔沙漠契丹附大金者由此一乱几
 成灰烬
卷七 第 9a 页 WYG0383-0871a.png
乌绅至云中伊都微觉父子以游猎为名遁入夏国夏
人问以有兵几何云亲兵二三百遂不纳投鞑靼鞑靼
先受乌绅之命其首领诈为出迎具食帐中密围以兵
鞑靼善射伊都出敌不胜父子皆死乌绅驰之云中尽
诛其残党仍杀尼雅满次室萧氏而还
 尼雅满自燕山令乌绅西捕伊都及至云中伊都已
 走乌绅尽诛其残党及杀尼雅满次室萧氏回至燕
 山请罪于尼雅满曰萧氏本契丹天祚元妃也(按此/称天)
卷七 第 9b 页 WYG0383-0871b.png
 (祚元妃即辽天祚帝之后也考辽史天祚帝后萧氏/从帝西狩以疾崩不言入金且史言后以大安三年)
 (入宫至天祚亡国年将六十矣尼雅满何以犹纳为/次室而宠爱之耶尼雅满所纳意必天祚帝宫嫔此)
 (所言本之契丹国/志盖传闻之误尔)与兄实乃仇敌不得已而相从彼
 素忍死以事兄者将有待于今日也今既见事无成
 恐不利于兄且兄横行天下万夫莫当而此人处帷
 幄之间可以寸刃害兄于不测事当预防某以爱兄
 之故已擅杀之尼雅满起谢既而泣下噫兄弟同心
 若是宜乎其能成功也
卷七 第 10a 页 WYG0383-0871c.png
蔚州守萧特默格杀尼雅满使者既叛而获之平州守
郭药师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萧庆下元帅府狱既而
获免皆困女直之域尼雅满谓材可聚众以药师富没
其家财(按原书云以药师家富尽夺之据分注则是因/药师有罪而没入其家财非尼雅满夺之以入)
(已也今/改正)
 郭药师南北反覆人也药师以契丹降将被宋朝宠
 遇锡赉之厚不可殚言或引之出入宫禁骄恣浸生
 是时宋中山帅臣谓其狃功怙宠放纵士卒居处奉
卷七 第 10b 页 WYG0383-0871d.png
 用率效辽仪至僭旧帅之礼如置差遣司礼乐司用
 龙凤旗鼓之类皆非人臣之分既而药师外叛导金
 围宋大金虽以权宜用之其心岂不疑之哉始夺其
 常胜军并器甲鞍马散之继没入其家财药师得不
 死幸矣
冬云中副留守李处能(宣和间归宋赐/姓名赵敏修)以预伊都之叛
族诛帝以伊都逆谋乃元帅府不能抚之尼雅满以下
各决柳条有差既获伊都降赦
卷七 第 11a 页 WYG0383-0872a.png
 帝欲自中京幸燕云以伊都之乱复还阙
宋叛臣杜充知相州以其孙自江南逃来充不闻官而
擅纳之为节度副使胡景山所首告诬充阴通南宋尼
雅满遣人驰诣相州锁充付元帅府狱鞠之
 充知相州尚肆作威福蔑视同僚人多憾之故为景
 山乘伊都之乱发之充以铁索付狱鞭箠炮烙备历
 重刑凡几年而后脱初尼雅满问充曰尔欲复归南
 朝耶充曰元帅敢归南朝监军敢归南朝惟充不敢
卷七 第 11b 页 WYG0383-0872b.png
 归也尼雅满顾诸将笑之充之无耻一至于此背君
 负国宜并为大金所不容矣
元帅府诸将以上已回各分归本所
内枢密院国相杨朴以病卒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