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1a 页 WYG0383-0859c.png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六
纪年
太宗文烈皇帝四
(庚/戌)天会八年春尼雅满乌绅伊都居云中鄂勒欢居燕
山
达兰屯潍州
遣台吉贝勒达尔吉天使铁黑贝勒提兵南援乌珠
卷六 第 1b 页 WYG0383-0859d.png

右都监栋摩以病薨(按金史栋摩以天会七年春/薨此书于八年与史不合)
乌珠取明州(宋史本纪正月甲辰/朔攻明州己未入城)
乌珠再攻明州张俊率众拒之高桥战数合虑我益
兵复来与守臣刘洪道俱避去乌珠遂破明州屠其
城高宗御舟次台州我师以船至昌国县追袭之提
领海舟张公佑(宋史通鉴纲目/并作张公裕)引大船来击我师遂
退
卷六 第 2a 页 WYG0383-0860a.png

李彦仙守禦甚备罗索益生兵攻之愈急城破彦仙
巷战而死时陜民虽妇女亦升屋以瓦掷师哭李观
察不辍彦仙守陜再踰年大小二百战及城破其官
属陈思道等五十一人皆与同死无屈降者自是我
师始西而全陜没矣
三月我师取潭州
守臣向士諲遁王暕刘玠(宋史通鉴纲/目作刘价)赵聿之死之
卷六 第 2b 页 WYG0383-0860b.png

民犹极口骂且巷战我师屠其城而去
取荆南府
守臣唐悫遁
取澧州
守臣王淑遁
我师复取东京杀宋上官悟由是宋四京皆没
时东京虽城守而势愈危更遣河北首领聂渊攻之
卷六 第 3a 页 WYG0383-0860c.png

乌珠自越州执李邺复还杭州
乌珠取秀州
宋守臣赵士医死之乌珠以辎重不可遵陆遂由秀
州平江取塘岸路而还乌珠下平江府出常州过吴
县统制陈思恭以舟师邀于太湖击败之几获乌珠
(按原书此上二条叙取秀州于还杭州之正/前又叙陈思恭邀击事重复无伦次今改)
夏四月萨里罕及哈富等攻邠州(按原书作汾州是时/宋张浚与金师相拒)
卷六 第 3b 页 WYG0383-0860d.png

宋张浚遣曲端拒我两战皆捷至白店原萨里罕乘
高望之惧而号哭金人因目之曰啼泣郎君既而罗
索整军复战宋吴玠败绩曲端退屯泾原(按原书此/条不载罗)
(索败吴玠而后文乃云陜西大战有三范致虚陜府/曲端邠州白店原刘锡富平原宋师皆败前后不相)
(照会今据通/鉴纲目补)
乌珠回至镇江宋韩世忠屯焦山寺以邀我师乌珠不
得济遣使致辞愿还所掠益以名马世忠不从
卷六 第 4a 页 WYG0383-0861a.png

会战世忠谓诸将曰是间形势无如金山龙王庙者
金人必登此觇我虚实乃遣偏将将三百卒伏庙中
又遣二百卒伏江岸(按宋史通鉴纲目俱云百/人伏庙中百人伏岸侧)戒之
曰闻江中鼓声岸兵先集庙兵继出金师果有五骑
趋龙王庙庙中之伏喜先鼓而出五骑招策以驰仅
得其二有一人红袍玉带既坠复跳驰而脱诘二人
即乌珠也既而战数十合俘获甚众又获乌珠之婿
卷六 第 4b 页 WYG0383-0861b.png

辞愿还所掠以假道世忠不从益以名马又不从时
达兰在潍州乃遣贝勒台吉趋淮以为援(按此条所/载与宋史)
(御韩世忠传及通鉴纲目同其中纪录之误业经/ 批通鉴辑览驳正仰惟)
(圣鉴超卓洞烛千古今敬录于/ 此以订循诵习传之谬)
金山屹峙江心何能驰骑且乌珠志在济江岂肯行次
中流舍舟以临险地致有疑当日金山与南岸相连属
者不知浮玉之名即取其无所附丽而树影中流钟声
卷六 第 5a 页 WYG0383-0861c.png

通陆自昔已然方舆纪要因于金山下增对岸二字谓
庙在银山殊无确据况世忠屯戍焦山与金山银山东
西相去均远登眺亦无所见其为附会显然惟王象之
及熊克皆云庙在北固较为可信盖北固距江南岸既
得振策以驰而山居东北与焦山正直故可登之以觇
虚实二人皆以宋人纪宋事自当得实非若宋史成自
元时仅据传闻而不详形势徒滋后人之疑议也至谓
卷六 第 5b 页 WYG0383-0861d.png

服至大定明昌间始酌用中国制度其初必无褒衣博
带之人况身临战阵岂有服袍玉以从事者其为宋人
誇饰附会无疑即此可證金山驰马之荒唐矣
乌珠欲自建康谋北归不得或教于芦场地开渠二十
馀里上接江口在世忠之上流遂傍冶城西南隅凿渠
一夜渠成次早出舟为世忠尾击所败终不得济乃揭榜
募人献所以破海舟之策
卷六 第 6a 页 WYG0383-0862a.png

风息则出江有风则勿出盖以海舟无风不可动也
又以火箭射海舟箬篷则不攻自破矣
乌珠一夜造火箭暨明天霁无风引舟出江其疾如飞
而海舟皆不动乃以火箭射海舟箬蓬世忠军乱焚溺
而死者不可胜数
世忠与馀军至瓜步弃舟而陆奔
乌珠辎重自瓜步口舳舻相衔至六合不绝为宋岳飞
卷六 第 6b 页 WYG0383-0862b.png

几取扬州承州赵立中炮死又取楚州会闻宋师出陜
右托言应之因而西去(按取承州在八月赵立死在九/月此因言乌珠还师遂终言其)
(事/尔)
乌珠自江南回初至江北每遇亲识必相持泣下诉
以过江艰危几不得免又达兰时在潍州遣人诮乌
珠南征无功可止于淮东俟秋高相会再征江南乌
珠推避不从会闻宋人出陜右乌珠因而应之于是
卷六 第 7a 页 WYG0383-0862c.png

而西去
云中留守高庆裔献议于尼雅满曰吾君举兵止欲取
两河故汴京既得而复立张邦昌后以邦昌废逐故再
有河南之役方今两河州郡既下之后而官制不易风
俗不改者可见吾君意非贪大亦欲循邦昌之故事也
元帅可首建此议无以恩归他人尼雅满从之于是令
右监军乌绅驰请于朝帝从之
卷六 第 7b 页 WYG0383-0862d.png

尤善达兰尝有许立豫之意庆裔尼雅满腹心也恐
为达兰所先遽建此议务欲功归尼雅满而又使豫
知恩出于己望其厚报也或谓本宋邓州叛臣张刚
中献策于庆裔以三班奉职酬之复以其说为己策
献于尼雅满非也我师取山东止以邦昌为名不易
官制不改风俗者其议素已定矣不然达兰岂敢擅
许人以大都耶
卷六 第 8a 页 WYG0383-0863a.png

合上意共推刘豫
庆裔自云中由燕京河间越旧河之南首至豫所𨽻
景州会吏民于州治谕以求贤建国之意郡人莫敢
言皆曰愿听所举某等不知贤者庆裔徐露意以属
刘豫郡人迎合上意又豫适景州人也故共戴之庆
裔喜曰尔与朝廷帅府之意正相合耳遂令列状举
之庆裔至德博东平一依景州之例既至东平则分
卷六 第 8b 页 WYG0383-0863b.png

可胜计麟猊辈后于庆裔有恩府门生之称良以此
也
高庆裔自河南归至云中具陈诸州郡共戴刘豫之意
及持诸吏民愿状于尼雅满
尼雅满复令庆裔驰问刘豫可否豫阳辞之又且推
前知太原张孝纯庆裔归报尼雅满尼雅满又遣庆
裔谕豫曰戴尔者河南百姓推孝纯者独尔一人难
卷六 第 9a 页 WYG0383-0863c.png

纯辅尔后孝纯由此得还宋
辽东汉军万户韩常与太行义士原子明战于真定西
山胭脂岭为子明所败千户刘庆馀被炮折其胫由是
解军职换授静江军节度使知徐州
万户比都总管之职千户比节度使百人长比刺史
若解军出官对格换授此特武元初起兵所差之人也
至换受时凭武元差札押字则为御书庆馀随常父
卷六 第 9b 页 WYG0383-0863d.png

之任今燕云诸路民兵千户百人长乃以家业或丁
数定之一时随军所差也在军则权为千户百人长
散则还为庶人或就军中受代则复为一散军而已
非可比御书者也今民兵充者极多御书补者极少
蔚州百姓刘黑龙造妖起兵既而获之
河北签军首领聂渊再取东京
时山东河朔已为我师所取京东京西盗贼大起四
卷六 第 10a 页 WYG0383-0864a.png

乌绅来见帝回至云中与尼雅满伊都同往白水泊避暑
(白水泊在云中之上乃/昔辽主避暑之地也)鄂勒欢之望国崖避暑(望国崖/在儒州)
(望云/县北)
宋复颍昌府(宋史本纪/在五月)又复鄜州(通鉴在五月○按原/书系此条于秋今改)
(正/)
秋尼雅满乌绅伊都自白水泊归至云中鄂勒欢自望
国崖至燕山达兰自潍州亲攻江东
卷六 第 10b 页 WYG0383-0864b.png

五国城在国都西楼之东北千里时将立刘豫乃徙
二帝居之(按西楼乃辽之上京临潢府金所都为会/宁府亦号为上京此书遂以金之上京为)
(西楼/误也)
八月宋师复永兴军
宋吴玠复永兴军帝令乌珠自京西星驰至陜西与
罗索等合而宋张浚等亦劄诸路合兵四十万约日
会于耀州大战
卷六 第 11a 页 WYG0383-0864c.png

部侍郎知制诰韩昉为册礼使副于九月九日立刘豫
于大名府国号大齐
宋北京陷没南军闻豫至遂闭门杀金兵后复降豫
至是诛为首者数十人于莘县豫由此不居北京复
还东平以张孝纯为尚书左丞相李孝扬张柬权为
左右丞弟益为北京留守子麟知济南府时大金又
以乌珠南征所降李邺李俦郑亿年臣豫豫降南京
卷六 第 11b 页 WYG0383-0864d.png

颍昌顺昌兴仁寿春府名复旧州名豫自以生景州
守济南节制东平僭位大名遂起四郡强壮为云从
子弟应募者数千人
豫置三卫官曰翊卫曰亲卫曰勋卫以士大夫之子
为之二年升一等满六岁则试以弓马合格人出官
方豫之僭立也止用天会年号是冬奉帝命改元阜
昌
卷六 第 12a 页 WYG0383-0865a.png

权侍郎后罢什一之法将山东百姓六十以下二十
以上皆签发为兵每亩田科钱五百
又建归受馆于宿州招延南方士大夫军民置𣙜场
通南北之货
尼雅满归张孝纯以相刘豫
孝纯守太原几一年而被执至尼雅满前逼令下拜孝
纯曰未审帐上是何人众曰元帅孝纯曰元帅是大
卷六 第 12b 页 WYG0383-0865b.png

大臣之礼事今至此惟有死耳何相窘迫耶竟不拜
尼雅满不能强之因囚归云中是年五月六日尼雅
满将避暑白水泊谓孝纯曰公于此无治生事俟某
秋归当还公于乡里又顾云中留守高庆裔曰如有
人欠孝纯钱物可督还之母晚孝纯归乡矣孝纯初
闻是语不知其所以盖是时尼雅满与刘豫之议密
定外人莫之知也至是尼雅满遣孝纯南归止云归
卷六 第 13a 页 WYG0383-0865c.png

素发儿孙将整旧斑衣之句则莫知其相豫也明矣
暨孝纯既至河朔欲由济南归徐徐乃其乡里也主
者曰当与公共至东平节制司某得公檄公方可归
徐矣既行则孝纯之兄孝忠孝立及诸侄乡人竞远
迓之孝纯方喜慰之际无何至汶上豫已僭位遽拜
为相当是之时孝纯昵于亲党惧于还北因而遂丧
晚节惜也
卷六 第 13b 页 WYG0383-0865d.png

先是我萃兵淮上宋张浚欲分道出兵由同州鄜延
以𢷬我虚乃檄召熙河经略刘锡秦凤孙渥泾原刘
锜环庆赵哲会兵甚众皆言我锋方锐浚不从时曲
端已死乃诈立其旗罗索曰彼绐我也拥兵骤至舆
柴囊土藉淖平行进薄其营与锡等战互有杀伤胜
负未分铁骑出不意直击环庆军他路兵无与援者
会赵哲离所部哲军见尘起惊遁宋诸军亦退我师
卷六 第 14a 页 WYG0383-0866a.png

陜府曲端战于邠州白店原刘锡战于耀州富平原
宋师皆败至是战之后宋师退保两川而州郡尽入
金矣
冬十月归秦桧于宋(按原书此条在败刘锡军一/条之前今据通鉴纲目移正)
用尼雅满计也桧之入北从二帝之上京逮二帝东
徙韩州桧依达兰为其任用达兰南征以桧为参谋
以催钱粮为名挈家泛小舟抵涟水军自言杀北军
卷六 第 14b 页 WYG0383-0866b.png

知其非逃归也
桧之南归也宋之朝士多疑之惟范宗尹李回与桧
善力荐其忠及引对桧言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
南北自北遂建议讲和
尼雅满密谕诸路令同日大索两河之民一日北境州
县皆闭门及拘行旅于道凡三日而罢一应客户并籍
入官刺其耳为官字锁之云中及散养民间立价鬻之
卷六 第 15a 页 WYG0383-0866c.png

韦高丽之域者
盖既立刘豫以旧河为界恐陷北者逃归故耳
乐寿县得客户六十八人误作六百八人以报尼雅满
尼雅满必责其数县官乃执穷民以足之凡被掠归
云中者不令出城无以自活士大夫往往乞食于途
尼雅满患贫民之多恐致生事遂以散米赈济为名
诱三千人出城令甲士坑之
卷六 第 15b 页 WYG0383-0866d.png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