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祭文¶
祭文¶ 第 151c 页
石雨禅师法檀卷第二十
嗣法小师净柱编

* 祭文

** 祭具足法兄文

于乎于乎。于乎哀哉。一恸欲继。再恸复苏。三恸复欲
继。道乎情乎。肠俱可裂。生未同埋。死未同穴。此恸于
情也。生也不及。死犹可追。此恸于情之至也而又何
恸乎。死者自灭。生者自存。此恸于道也。死实生也。生
实死也。此恸于道之至也而又何恸乎。继复苏。苏复
继道乎情乎。吾巳矣乎。于乎尚飨。

** 祭麦浪法兄文

云门一派。兄为次子。我又次之。百难一比。兄具说通。
拖泥带水。我溺烟云。掉头不理。不水则山。忽数寒暑。
散曰自高。愧不能耳。闻先师赴。归首讯兄。法座改观。
金光增明。天台且入。蝇翅巳成。修涂骥尾。终拟附行。
不期法华。竟成终席。我过联床。剧谈两夕。登座指挥。
属累如昔。兄亦有心。我自不识。指云门言。寥落何堪。
老弟当此。我亦巳甘。兄再三让。我再三谦。今日回思。
句句哽咽。以哽咽意。可奠兄乎。复不成歌。奈何奈何。

** 祭西筑宗禅师文

至灵前拈祭文曰。生从何来。死从何去。那个能无此
一滴泪。将此一滴飞入九天。九天不知。滴入九地。九
地不会。且问灵骨毕竟在什么处。良久曰。到江吴地
尽。隔岸越山多。维那遂宣祭文曰。师乎师乎。赴至之
日。殊不可信。云巳二七。所可疑者。先有十日。梦师怡
然。欲有他适。送师迟迟。云帆只尺。追不可亲。如千里
隔。无可疑者。师向无疾。曰近有之。无众苦厄。别子将
闻。趁残暑入。九日不出。索饮食毕。兀坐胡床。合掌西
讫。随暮课声。渺然圆寂。某曰不然。师愿颇坚。字虽曰
西。意不在焉。筑西筑室。锡杖泉边。志之所共。證诸流
祭文¶ 第 152a 页
泉。同辞西筑。受云门嘱。某苦游询。师归碌碌。效古定
光。示人以福。诗乞补松。号栽松子。古殿一新。庄严不
止。至孝慈严。语溪所传。事翁与母。相继解县。寄闻天
华。荐升于天。书乃约曰。世事纭纭。了武唐局。可以就
焚。独忆云门。汝巳潦倒。屈指诸方。磬山巳老。我独慕
之。门庭尚悄。得遂所怀。是生可了。是故闻之。痛为蹰
踟。梦耶非耶。占其来辞。红轮既陨。秋风凄其。采菊盈
把。雨泪如澌。西湖巳竭。棹不可拽。高峰巳颓。杖不可
挈。愁云四垂。萧萧落叶。定光无光。法相相灭。末后殷
勤。无德可答。问师何之。示人亲切。人自不知。某亦饶
舌。撮土为香。当龛一爇。大众哀哀。一时漏泄。

** 祭尔密法兄文

呜乎日中玉兔夜半金乌霜飞六月大地淆讹哭既
不成歌复无声要终原始实烦忍听花宫烨烨同参
乍结万指丛中目击而合并触逆流洞水分游剡溪
雪棹东山是幽初开讲席香台焕赫循循诱人憧憧
谢屐石伞忽摧载撑载持未克手足力曷可支重开
五位推兄独贵一整复整颓纲大备伤哉法流运不
可周津梁示倦一疾弗瘳嗣法有人庶得其真我归
自闽陟江若奔合掌一别笑谈不撤如深夜灯炽然
乃灭是眼可瞒神光却圆敬修杯茗滴破重玄重玄
若许乌兔复处红炉迫霜瓣香一缕。

** 祭瑞白法兄文

正惜狂澜不可遮那堪砥柱复倾斜才掀百丈潜狐
穴又逐千江涌素车叶落有根归石伞法流何处剩
龙华瓣香一扫寻灵骨痛唱新丰慰克家。

** 祭久默法侄文

惟苗有种灵根独拥一穗两岐分香播陇得名兰芎
天华首众得地龙华其名愈重或出或处或夺或纵
去就得宜低昂贾勇欲隐如影欲讳如钟靖共尔位
祭文¶ 第 152b 页
人天接踵建无胜幢妖邪震恐戒云栖虎法云门龙
端规肃矩复整颓风水之四海月之天中影分流散
莫不朝宗法流宝寿句与山崇当我闽适扺掌谈衷
闽归未久讣音何从珠光含浦剑气埋丰不堪著眼
烁破虚空今夕何夕雁堕塔丛薄修钵饭泪捲西风
尚飨。

** 祭嵌石兄文

于乎兄之生也荆南之青溪我之生也浙西之武水
云水相逢影形相倚共礼云门于石伞耶溪联策诸
方于名山胜水兄精严也嫌五色粪之恶臭我疏散
也事一瓢饮之閒游参询既暇随缘去留或高或下
一出一处两心相参易地相许兄念母仪兄母即我
母也我不远三千里之波涛代为亲省我劳拮据我
处即兄处也兄不惜一喘息之匡赢躬为佐助我巳
倦飞而知还乐西溪之偏僻兄又无心而出岫欣金
泽之云关往往来来越寒度暑拟投老于龙门之鹦
鹉峰居讵意单丝不线寄遨游于宝寿之七十二贤
峰畔此则孤掌谁鸣脱尔长行谓宿债之必酬勤乎
嘱累示定业之难逭呜呼精严毕竟先驱灵骨先归
无缝塔疏散终成滞货痴魂滞此最顽皮兄其有灵
忍受蔬仪我虽不敏敢轻杯茗一滴九泉三生永赖
呜呼尚飨。

** 祭即念关主

一炷香一杯水将谓汝供我谁知我供汝一生上下
分明今却拈头作尾且道何故如是良久曰不顺非
孝不奉非辅。

** 奠正法禅侄文(即唐祈远)

呜呼惟灵处为真儒唯孝与廉出为真释唯净与禅
其外护也云兴霞举其内护也珠藏玉贮龙华得名
閒名巳成金粟得地地偶欹倾干戈四起归宁故里
祭文¶ 第 152c 页
一方庐舍庶几可倚咄哉性空撒手波洪佛法世法
两不耐功噫不因昔日旁参我谁送呜呜一笛风尚
飨。

* 杂著

** 规约

读贺家池上天华寺一一轩窗向水开之诗则知寺
之阅人多且久矣今复新于陶章诸宅宗晓张道尊
共请先师湛然和尚雅集龙象重整宗纲复得达虚
关主辅翼之自先师圆寂门庭愈肃僧众愈调关主
兹又以谦自居特虚丈室见招山野欲思所以报佛
恩于不朽防渗漏于未然耳奈山野久耽山水少入
丛林无可益于法门但怜时弊慕古道近贤者远不
肖或堪与同志者共诸师友能不以人废言信从少
分清规递相砥砺即是自信信人终不至于慢人自
慢矣又何佛恩之不可报檀信之不可酬慧命之不
可永继乎。

** 堂约

若未知有者须信矿中有金必用勤淘勤汰既知有
者须信金中有矿还有热灶热炉一口气打将来管
取成钗成钏迟延些冷将去未免费炭费柴作是观
者则惟恐规矩之不严又何虑绳墨之络索哉恐有
以放肆为洒落将狂妄作逍遥者鼓而攻之约罚如
左。

** 宝泉寺规约

上古丛林都遵佛制自百丈大师以来宗门大盛故
有不作不食之风开田说义之举及乎沿流至今半
以耕锄为业惟汲汲以利自图竟不知义从何说智
眼观之实为可叹仅有寿昌黄檗诸老虽不离锄镬
不妨规矩可观威仪可畏此真可起作食之风者今
宝泉破宇颓垣大众云集二时所须不能尽取给于
祭文¶ 第 153a 页
檀那未免有效颦之愧若更疏慵威仪全缺不惟向
去道法不隆吾又恐退失一方善信而后巳故趁此
时约诸兄弟为法为众为此一方各自努力执务恪
守清规共安澹泊必以见道为期至于兴废盛衰自
有分在无甚强焉约立于左。

** 题法相戒酒卷后

长耳古佛风颠无定迹递代沿流变现不尽应以宰
官居士诸男女得度者能俱现身为说本法更多酒
徒词客应接无虚往予踞西筑庵闻酒气与茶香斗
额愧不能和其光因寻参方外往来二十年矣今值
司理黄公一整茶鎗酒旗大败予来得升座话清平
话沤和勤旧出卷读之何异老衲法言此又宰官之
现比丘身也逆顺随缘彼此相现莫要扶持此末运
么请看脚下是什么下得一语现与不现俱成剩义
其或未然且吃茶去。

** 云门初住规约

近日住持不无条约但设而不行行而不整致使人
心日下丛席就衰今显圣家声未坠先师遗属犹存
诸兄弟惜乎丈室久虚恐负方来龙象复蒙护法宰
官正信居士见招山野住持业巳不辞众请规矩重
新则我岂敢谨就先师所未足参入云栖之少分佛
法无多贵在力行而无倦行之既整何烦王法以加
焉。

** 题苏门黄孝廉太上感应袖珍

圣贤经传深浅随机易乎明著难乎隐微如药之性
妙于应病如影赴镜妍丑斯正或专受持或工书写
或随传唱同归善也枣割新裁继往开来功高敷演
其利博哉工于佩带无往不在曲顺人情体物无累。

** 放生大意

登越山得山林居士邀过草堂坐忽苍头告主人有
祭文¶ 第 153b 页
馈生鱼者主人即速命放以适丁禅侣良集为喜余
因引郑子产章为问孔硕诸公子各说所见巳余曰
子产之道恐即在圉圉洋洋悠然而逝处盖校人烹
之即校人之鱼也使畜而至于得其所哉是子产之
鱼也子产可欺也子产放鱼之道不可欺也即子产
之鱼亦千古不可烹也诸公子俱跃然喜得放生大
意时武林报国院三学师在座索余为文以竟放生
池事遂走笔记此倘见闻者以余语为当则同證无
生不特同證子产之道同放子产之鱼而巳又何止
放生得长生耶。

** 说梦篇

方宾侯先曾梦游雪峰及入山历诸境喜与梦中无
异告余余曰即今是梦唯文殊菩萨亲證所以道却
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真是大梦觉人故能于梦醒
俱梦之中承昔愿力善入游梦三昧指迷人间示同
迷梦非真如梦中人于违顺境起苦乐见也亦非冥
然无苦乐违顺而言醒也余自乙亥冬主会稽云门
席喜陶石梁居士讲学甚得宗门旨趣一日偕祁季
超居士访余曝背檐下梁曰连日讲学谈及因果人
不甚信因以梦喻颇觉晓了余曰山僧亦喜说梦每
对人说你即是我人不甚解乃以昔年梦事告之初
梦入山觉幽邃可爱忽值虎哮吼奔突余时魂分失
意复得樵者相救击虎虎毙且感且醒身汗漓漓魂
犹未定见月明在牖山鸡奏更斯时斯境梦耶醒耶
庄周蝴蝶了不可辨复自念曰一卧如尸尸是我也
梦身入山身是我也梦山山亦我也虎亦我也我复
爱我山畏我虎复得我樵击我虎而救我身以感我
之樵醒时一览违顺苦乐物物头头亦复如是两居
士大笑余又尝以我證我境游我之梦告我之人而
我之人亦不信真可谓寥寥天地间独立望何极安
祭文¶ 第 153c 页
得人焉与同游梦乡同作梦事心心相知镜镜相炤
牙为宾主振我说梦之宗而大梦觉仍书赠宾侯居
士其为我分身说梦乎。

** 普明寺安执事引

泥金刚不入水筋骨不出木罗汉不入火舍利不明
所以普明寺寒炉发焰紫云峰白浪滔天要使久参
初学各各量才堂内堂外齐齐知有倘有出格汉子
不拘绳墨也要还我三玄三要的落处方可明窗安
置如或不然大家相聚吃茎齑不吃任从伊。

** 斋单引

经云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
證之者且道普明寺里谁是其人有甚饆饠䭔子一
任下来还有么不见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

** 堂规

安禅结制原是好肉挖疮以世无生知必待挖疮而
医药疮愈而后知全体之妙有疮未愈而遂废医药
者如大事未明而便忽规绳也野鹤孤云谁非自在
既肯放下云头必有大不得巳事然后信人入人保
社听人炉韝岂又厌钳锤之严密哉姑立十则务在
力行微细条章事凭众职。

* 行状

师讳上明下方字石雨出禾之嘉善陈氏望族父文
锦进礼退义以型其躬一乡儒者为之下晚以艰于
育子令其庶徐氏如法相祷定光古佛而有身徐实
为师生母师之生明万历癸巳正月廿九日午也自
幼徇齐气宇俊逸如独鹤摩霄稍长入塾所诵习即
了大义不屑句读亦不慕儒冠二九谐伉俪则曰从
父所制匪我思存也父游双塔师随之行见缁衣攸
叙宛然三代礼乐计决出家既又曰老父在未可奉
身而去也迨父捐馆营窀穸巳母令依法相西筑宗
祭文¶ 第 154a 页
禅师薙染相传甲寅孟秋之朔云嗣是恒与静安老
宿专修净土一日念佛忽擿鱼子笑曰不特西方可
生东方亦可生矣静曰莫草草未是汝到家处示以
南泉三不是语师钝置疑碍横生胸痛不止乙卯春
参云门湛老和尚于禾之石佛师以前念佛事呈门
曰此信心真切尘劳暂息耳复以碍胸作苦事告门
曰愚痴东西参禅图大安乐岂是苦得来的纵苦得
来也是苦禅参他作么师承启迪如暗得灯自此工
夫不用气力矣时辈多弄口头擎拳竖指者满堂师
窃谓禅若是者等参的我也会得一日见邻单商量
公案到相关处师出曰我却道得众曰你试道看师
作女人拜而出一众失色师笑曰禅至此亦为可怜
俄舍去一钵飘然有孤身万里之志遂为新安诸名
士所重后憩承天阅楞严至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
文殊者忽觉身心世界打成一片同参微相谓曰石
公似有所得请试看蓦扭住曰道道师满口逼抑无
对闻门主东塔又如请益门示以一人所在也要到
半人所在也要到遂南询拨草乞食罗岩山下虽无
深入宇宙每一頫仰自谓寸丝不挂人矣丁巳春参
博山来禅师以颂偈呈政山曰语句未玄谆谆以死
工策励直抵衡岳结茆毗佛洞刀耕火种值岁俭即
以带沙糠为禅悦师恬如也戊午夏游五乳谒憨山
大师谈至无生话酬唱甚洽巳未觐云门升坛纳满
壬戌春辞门住山门曰下流甘堕小乘那师曰岂懒
赞之流亦小乘耶门曰亦是小乘奈单丁苦究之愿
甚坚登天目最奇崄处庵曰西方潜一载馀枯槁淡
薄倍于南岳工夫至此所谓死得活不得者是也癸
亥冬闻云门大开炉韝海内英衲无不毕集即下山
进堂默祷韦驮曰一生所参学问积劫所护命根尽
情交与菩萨惟凭菩萨慈悲说竟大恸自此精进日
祭文¶ 第 154b 页
倍一日因见堂中商量浩浩结同志者十人约不语
限七日彻證未至所期门上堂曰放下著忽觉通身
庆快如穷子归家口占偈曰平空一掷绝踌躇转眼
风波彻太虚会得竿头舒卷意放生原是钓来鱼录
呈云门门阅毕大呵曰弄者个彀当作么门取偈入
袖中又三日闻僧举大慧竹篦子话曰如荔枝相似
壳也去了核也去了放在人口中只是不解吞师不
觉失声大笑首座麦大师问曰做甚么师正色曰幸
遇我持不语戒自是首座每邀入室不让于师矣一
日门火浴僧有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身甚抖战
门曰且莫问话先把者抖战去了著师出曰和尚何
得以相貌取人门将答师即作抖势曰又作么生门
曰贼师曰贼贼便归众嗣同化山和尚入室门问曰
如何是一口道不尽底句师曰晨昏礼拜和尚也是
寻常事门曰赵州道无意作么生师曰和尚喜著棋
某甲粗知门曰他道有又作么生师信口颂曰家家
有幅遮羞布放下便能当雨露独怪当年老赵州擿
却头巾顶却裤门喜之以偈印曰分明识得赵州狗
拾得鼻头失却口莫于万丈峰头立且向丛林陆沉
走并付断拂一枝故师自号断拂子嗣为洞宗三十
三代也继谒黄蘖有禅师于棋隆以绝学无为徵论
竟日大为赏识寻往黄安鹞儿山养静冬夜不设卧
且竟夕趺坐积草为裯时当体罢则幪首假寐毕尽
抖擞之风偶游渚宫闻云门讣音南还显圣卜塔竟
治任入天台栖息香柏峰庚午春同具足和尚住嵊
之西明作活埋计有翻转杜园还杜田那管十年廿
年三十年之句继徙宝泉因象田兰芎坚请结冬不
得巳而起壬申出住天华暨登座举扬大法妙协全
提至若钳锤学者别具作家手眼因邪打正俾帘外
转身知有尊贵一路每见狂妄之徒谬称證悟师以
祭文¶ 第 154c 页
金针玉线细密工夫为之落草盘桓则口噤不能加
答盖师平日所贵者真操实履直达佛祖堂与其家
风严密率类此甲戌冬峨云王冢宰世培祁中丞等
请主显圣杭州司李黄元公闻师敏捷未有以异之
一旦徒步入山即鸣鼓请说法师便升座公礼拜问
曰请大师举扬云门未了公案师曰竹拖凤尾慵迎
客公曰今日亲见作家师曰松作龙吟懒送人乃垂
示法语皆赴来机公嘉叹复问曰明头来时如何师
曰耶溪不许扁舟宿公曰暗头来时如何师曰此去
钱塘尚隔程公曰不明不暗来时如何师曰杭州理
公事时向居士道一日在报国院与石车和尚同座
公问车曰往天童还到云门否车曰且看公曰雨大
师不放过时如何车曰与他一顿棒师曰居士还甘
么公曰天童和尚在背后师曰原来不甘公又问车
曰两石相磕时如何车曰一辗便死公顾师曰和尚
如何师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师之应机详载
语录兹不广引也丙子春严印持闻子将诸居士请
主宝寿即宋石田薰禅师息影处也先是有五百年
前石田五百年后石雨之谶故诸居士请师益坚师
顾众曰能事钁头者随我而去师见法门愈乱不久
自有定论掩关大书曰定论不须下千古偷安聊尔
约三秋于关后葺茆为别室忽得石砌如八角古井
师启视之见舍利杂五色土知为薰公窆地印持诸
公以为舍利藏见有时谶之所云良不诬矣集生余
中丞会同闽绅京台王光禄等于戊寅冬迎主闽之
长庆巳卯夏徙雪峰集诸房众导以上进渐知向风
辛巳游古汀舣舟韩埠缁素遮道延入灵山结夏秋
寓狮峰开戒及冬应鸳湖禅师孝廉朱联岳黄苏门
普明之请才解制而赣州嵯峨漳州三平俱以住持
相延师底力辞之居考亭之灵峰凡五阅月复归宝
祭文¶ 第 155a 页
寿是冬再主天华癸未春屺瞻葛太常请兴龙门师
见栋宇湫隘乃卜筑东偏鼎新殿堂躬先荷畚为大
众倡鸠工庀材不两载而巳落成甲申冬石仓曹侍
御等请主禾之东塔期毕归龙门乙酉秋会四方多
难兵燹交加龙门邻刹半作行营一众耸惧师示以
安心静守昼夜结参因或少懈荷戟之士钦其道力
莫敢举刃相傃焉山阿以宁皋亭之阳有佛日者唐
本空禅师故刹也迩来住持难得其人本山勤旧偕
护法存忆唐总宪武山钱郡伯等数延师主席师不
允丙戌秋敦请至三有泣言大师不往古刹必废者
师幡然从之比入院参徒骈集廪无宿春领众行化
以瞻不足而废者修缺者补丛林应用翕然就绪及
开炉弘戒众万有二千馀指师书门以示来参曰择
木岭相见了也松篁桥滑倒时如何松篁桥相见了
也为甚僧堂前不肯住僧堂前相见了也且道丈室
向东向西若也道得许汝相见不则且居门外丁亥
夏闽抚佟君持景师道望修币遣官迎兴芝山雪峰
二刹师婉辞以谢抚军顺其意不强起之孟秋魔事
忽作师不惟不校深加怜恻故唐总宪曰道高魔高
道与魔原相对待吾师汪汪千顷于人何所不容尤
见道力弘深化人以不屑之教诲大为羡服大为浣
慰届冬结制宿衲响臻倍于客岁一日坐金汤阁叹
曰世界如此多事不如归去好乃嘱维那元正三日
解制众咸惊异盖师历坐道场凡结冬俱于正月廿
九日解因师以是日诞诸禅德必申庆祝而后去也
众白师请如初师不许三之日解制上堂曰人人藤
斗笠个个水云包出门踏著草途路转迢遥到者里
不倒断得一回直饶说个回途得妙就路还家便是
千里万里昔洞山辞云岩岩问向甚么处去山曰无
岩曰莫还乡去么山曰无岩曰几时回山曰待和尚
祭文¶ 第 155b 页
有住处即回岩曰此去难得相见山曰难得不相见
今日若道难得相见便生几多情见了也只因洞山
是个得的便道个难得不相见看他何等稳密何等
把细佛日期中岂少一知半解只是到者些原委处
未免走作即今你要东去西去不见古人道直须向
万里无寸草处去又云出门便是草又云不出门亦
是草便见举措不得只因你不能向异类中行且道
异类又如何行乃屈指曰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
六马为甚么七人不道参至晚升座示众曰一期圆
满可谓有始有终若论本分家风一落始终必不免
于始终之患须知本自无始又何有终今人不解自
推只管向外推求推到伏羲神农黄帝以上说盘古
便为分混沌之始不知盘古是个甚么混沌是个甚
么若看一念未萌以前父母初生之际岂不真是盘
古真是混沌只因不觉总在始终里面安身一有始
终便有生灭便有轮回所以一切圣贤苦口教你参
禅参到一举一动亦无始终处便是就路还家便是
出轮回处且道始终毕竟如何免得你且将年月日
时推看推到一刹那际如击石火闪电光相似以拂
子击案曰如者一响说他始也得说他终也得说他
生也得说他灭也得若再推到初生即有灭再推到
当处发生随处灭尽再推推即是不生不灭便好孤
迥迥峭巍巍一任逆来顺往七纵八横踢倒便行撩
起便走有甚么拘恋处便是解脱丈夫便是出尘罗
汉还有此等人到此等地步么不则惜取眉毛好初
四日辞众出山柱作礼问曰和尚几时来师曰初八
九日便回初五日次上墩初六日至宝寿嘱付事宜
谆谆不倦初七日上龙门是日山风甚厉师有寒色
遂泄泻示疾至晚付托后事亦如宝寿次早命具汤
沐浴旋谓侍者智海曰扶老僧起来师端坐不语时
祭文¶ 第 155c 页
同门兄妙首座宝首座律监院等侍侧察师有去意
亟问曰和尚还有分付也无师曰我无甚么分付少
顷寄浮法师仝陈华甫益朋二居士恰从禹航来问
候师一见合掌微笑遂坐脱时戊子正月初八日申
时也赴及远迩靡不惊痛越九日化山和尚渡江来
封龛容貌如生封竟乃筮塔于龙门案山金龟岩下
去寺三百武坐南向北师世寿五十有六僧腊三十
又五初师主龙门葛公屺瞻恐师再受别请师曰脱
余若赴诸山毕竟归根此地公欣然今师豫知时至
示寂兹山信师言之不爽巳师天性冲醇凡应缘酬
物俱以慈忍力循循善诱有美必彰有瑕必隐为世
导师罕有其比然整躬勤励自超方以至行道三十
馀年虽祁寒溽暑丙夜不寐先觉有言古之君子其
责巳也重以周师之谓与嗣师而建幢者即念现主
越之象田石浪如主信之鹅湖饶之荐福其馀尚在
水边林下潜行密用师尝谓门弟子曰诱引后学度
量须仿博山接纳上流机用宜如显圣双眼圆明振
起吾宗使狐狼野干假借不得是所深望也每见时
辈分洞分济抑此扬彼主普明时挝毒鼓推出瞎驴
使接断桥一脉有曰洞济相参千古一遇至若所历
道场去住如云停鸟飞不可方格其机辩峭拔入理
深谈则见于各会语录中其游戏翰墨绰有风雅则
见于雪蕉诸作别有辟邪说合若干卷并传于丛林
后之览者将藉是以知师者焉不肖柱觐师有年维
是生平涉历本末机缘闻之颇详谨仿年谱例撰次
行实惟祈立言君子博综先师遗墨摘其大要论而
著之以垂不朽后学幸甚往哲幸甚时戊子仲春朔
旦摄佛日方丈事嗣法小师净柱拜状。
石雨禅师法檀卷第二十(终)

祭文¶ 第 156a 页


(杭州府海宁县慧力寺比丘净时等
助刻资肆两
槜李苾刍弘籥 梁溪苾刍等睿
 盐官苾刍智圆 仝劝募刻此)

(佛月石雨大和尚法檀二十卷费银
九十五两)

(岁在巳丑春王正月道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