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383-07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二
  州县载记
太祖太宗初兴战争四十馀年吞并诸蕃割据燕云南
北开疆五千里东西四千里共二百馀州
建京五处
  南京三司使司 西京计司 中京度支使司
  上京盐铁使司 东京户部使司(按原书以南京/为燕京阙载东)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383-0776b.png
  (京今据辽/史增改)
大藩六处
  南大王府 北大王府 伊实王府 黄龙府
  兴中府 奚王府
钱帛司三处
  长春路(按原书长春路误作平/春路今据辽史改正)辽西路 平州路
节镇州四十七(按此下五条原书与辽史地理志不同/者甚多今一依辽志为正然州军废置)
(更革历朝容有不同辽史地理志与百官志已不尽符/原书与辽志不同之处或自别据一时之制今仍附识)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383-0777a.png
(于后以资参考其有谬误/重复者则逐加辨正云)
  祖州 怀州 庆州 泰州 长春州 仪坤州
   龙化州 饶州 徽州 成州 懿州 渭州
   镇州(以上上/京道)开州 保州 辰州 兴州 海
  州 渌州 显州 乾州 贵德州 沈州 辽
  州 通州 双州 同州(按辽史地理志误作尚/州今据百官志及金史)
  (地理/志)咸州 信州 宾州 懿州 苏州 复州
   祥州(以上东/京道)成州 宜州 锦州 川州 建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383-0777b.png
  州 来州(以上中/京道)平州(以上南/京道)丰州 云内州
  奉圣州 蔚州 应州 朔州(以上西/京道)
   原书无苏州有绵州(辽志不载天祚保大/元年怨军攻绵州)海北
   州蓟州(辽史并为/刺史州)
观察防禦团练使十三处
  永州 静州(以上上/京道)益州 宁州 归州 宁江
  州 广州 镇海府 冀州 衍州(以上东/京道)高州
   武安州 利州(以上中/京道)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383-0777c.png
   原书无益州宁州镇海府冀州衍州有泰州(本/节)
   (镇州又误/入此条)
刺史州七十一
  乌州 降圣州 维州 防州 招州(以上上/京道)
  州 贺州 宣州 怀化州 卢州 铁州 崇
  州 耀州 嫔州 嘉州 辽西州 康州 宗
  州 海北州 岩州 集州 祺州 遂州 韩
  州 银州 安远州 威州 清州 雍州 湖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383-0777d.png
  州 渤州 郢州 铜州 涑州 荆州 吉州
   麓州 胜州 顺化州 连州 肃州 安州
  (以上东/京道)恩州 惠州 榆州 泽州 北安州
  潭州 松江州 安德州 黔州 严州 隰州
  (辽史百官/志误为湿)迁州 润州(以上中/京道)顺州 檀州 涿
  州 易州 蓟州 景州 滦州 营州(以上南/京道)
  宏州 德州 宁边州 归化州 可汗州 儒
  州 武州 东胜州(以上西/京道)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383-0778a.png
   原书惟载金肃河清曷董五花曷董五处(按五/花曷)
   (董二城辽志不载振武初存/乡兵二百人防守后更为县)
诸臣头(原书/作投)下州十六
  徽州 成州 懿州 渭州 壕州 原州 福
  州 横州 凤州 遂州 丰州 顺州 闾州
   松山州 豫州 宁州
   原书无成州懿州渭州原州横州凤州遂州丰
   州顺州闾州松山州宁州有驩州卫州荆州问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383-0778b.png
   州(疑闾州/之误)随州和州澄州全州义州遂昌州员
   州营州唐州粟州黑州河州麓州宗州
  控制诸国
西路控制沙漠之北
  置西路都招讨府阿尔威部族卫驴驹河统军司
  倒挞岭统军司(按原书无统军司/三字今据辽史补)镇抚蒙古特呼
  勒诸军
云中路诸司控制西夏(按原书作云中路控制度盖/文有讹脱今据辽史补正)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383-0778c.png
  置西南面都招讨司西京兵马都部署司金肃河
  清军五花城南北大王府伊实王府山金司
燕山路备禦宋人
  置燕京都总管府节制马步军控鹤指挥使都统
  军司牛栏监军寨石门详衮司南北皮室司猛苏
  拉司并𨽻总管
中上京路控制奚境
  置诸军都虞候司奚王府大详衮司大国舅司大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383-0778d.png
  详衮司五院司塔干尔司
辽东路控扼高丽
  置东京兵马都部署司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
  挥使保州统军司汤河详衮司金吾营双宽司
长春路镇抚女真室韦
  置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咸州兵马详衮司东北路
  都统军司
  四至邻国地里远近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383-0779a.png
东南至新罗国西以鸭渌江东八里黄土岭为界至保
 州一十一里
次东南至五节度熟女真部族共一万馀户皆杂处山
 林尤精弋猎有屋居舍门皆于山墙下辟之耕凿与
 渤海人同不出租赋或遇征伐各量户下差充兵马
 兵回各各逐使归本处所产人参白附子南星茯苓
 松子猪苓白布等物并系枢密院所管差契丹或渤
 海人充节度管押其地南北七百馀里东西四百里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383-0779b.png
 西北至东京五百馀里
又次东至熟女真国不属枢密院所管其地东西八百
 馀里南北一千馀里居民皆杂处山林耕种屋宇与
 熟女真五节度同然无君长首领统押精于骑射今
 古以来无有盗贼词讼之事任意迁徙多者百家少
 者三两家而已不与契丹争战或居民等自意相率
 赍金帛布黄蜡天南星人参白附子松子蜜等诸物
 入贡或只令于边上买卖讫却归本国平日商贾人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383-0779c.png
 等就入其国买卖亦无所碍沿边亦不以为防备西
 至东京二百馀里
东北至生女真国西南至熟女真国界东至新罗国东
 北不知其极居民屋宇耕养言语衣装与熟女真国
 并同亦无君长所管精于骑射前后屡有战争常设
 防备南北二千馀里沿边创筑城堡搬运粮米差拨
 兵甲屯守西南至东京六百里
又东北至乌舍国阿里玛国博和罗国等国每国各一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383-0779d.png
 万馀户西南至生女真国界衣装耕种屋宇言语与
 女真人异枢密院差契丹或渤海人充逐国节度使
 管押不出征赋兵马每年惟贡进大马蛤珠青鼠皮
 貂鼠皮胶鱼皮蜜蜡之物及任便往来买卖西至上
 京四千馀里
正东北至铁离国南至阿里玛等国界居民言语衣装
 屋宇耕养稍同阿里玛等国无君长皆杂处山林不
 来服属统押亦无争战事复不进贡惟以大马蛤珠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383-0780a.png
 鹰鹘青鼠貂鼠胶鱼皮等物为交易西南至上京五
 千馀里
次东北至靺鞨国东北与铁离国为界无君长统押惟
 有耕种春夏居屋室中秋冬则穿地为洞深可数丈
 而居之以避寒不进贡亦不争战惟以鹰鹘鹿细白
 布青鼠皮银鼠皮大马胶鱼皮等为交易西南至上
 京五千里
又次北至铁离实保禅国言语衣装屋舍与靺鞨稍同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383-0780b.png
 无君长管押不进贡亦不争战惟以羊马牛驼皮毛
 之衣为交易西南至上京四千馀里
正北至蒙果勒国无君长所管亦无耕种以弋猎为业
 不常其居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而已
 不来争战惟以牛羊驼马皮毳之物为交易南至上
 京四千馀里
又次北至伊奇哩国无君长首领管押凡事并与蒙古
 国同甲寅岁曾率众入边界为盗圣宗命驸马都尉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383-0780c.png
 统兵往征讨大破其国尔后更不复为盗惟以牛羊
 驼马皮毳之物为交易东南至上京五千馀里
又次西北至布古鲁特国又西北(原阙/四字)又次北近西至
 达勒达国各无君长每部族多者三二百家少者五
 七十家以部族内最富豪者为首领不常厥居逐水
 草以弋猎为业其妇人皆精于骑射常与我兵争战
 前后屡为所败尝命亲近为西北路兵马都统率番
 部兵马十馀万防讨亦制禦不下自太祖建国已来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383-0780d.png
 惟此二国为害常遣兵攻战如暂安静以牛羊驼马
 皮毳为交易不过半年又却为盗东南至上京六千
 馀里
西近北至生吐蕃国又西至党项突厥等国皆不为害
 亦不进贡往来盖以熟土浑突厥党项等部族所隔
 东南至云州三千里
正西与西夏以黄河为界
西南至宋麟州府界又次南近西定州平山界又南至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383-0781a.png
 霸州城北界河又次南至遂城北鲍河为界又南近
 东至沧州北海又南至安肃军涧河为界又南近东
 至登州北海又南至雄州北拒马河为界又南至海
 (按自麟州以下皆与宋分界处原书无宋字直接/西夏一条之下殊欠明晰今增入宋字另为一条)
  四京本末
上京 太宗建
 上京临潢府乃大部落之地离来州数十里即北行
 海岸俯挹沧溟与天同碧穷极目力不知所际有尼都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383-0781b.png
 河其东北三十里即长泊也涉沙碛过白马淀渡土河亦
 云撞撞水聚沙成堆少人烟多林木其河边平处帝曾于
 此处过冬凡八十里至张司空馆七十里至木叶馆离中
 京皆无馆但宿穹帐欲至木叶山三十里许有居人瓦
 屋及僧舍(按此条本之宋三朝国史契丹传/而文义讹脱不接今据通考补正)
中京 圣宗建(按原书误作承天太/后建今依辽史改正)
 中京之地奚国王牙帐所居奚本曰库莫奚其先东
 部宇文之别种也窜居松漠之间俗甚不洁而善射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383-0781c.png
 猎好为寇抄其后种类渐多分为五部一曰页赫二
 曰美佛赫三曰齐格四曰布库五曰实克德每部数
 千一人为其帅随逐水草东京东过小河唱叫山道
 北奚王避暑庄有亭台由古北口至中京北皆奚境
 奚本与契丹等后为契丹所并所在分奚契丹汉人
 渤海杂处之奚有六节度枢密省统领言语风俗与
 契丹不同善耕种步射入山采猎其行如飞又契丹
 图志云奚地居上东燕三京之中土肥人旷西临马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383-0781d.png
 盂山六十里其山南北一千里东西八百里连亘燕
 京西山遂以其地建城号曰中京
南京 太宗建
 南京本幽州地乃古冀州之域舜以冀州南北广远
 分置幽州以其地在北方阴幽也东有朝鲜辽东北
 有楼烦白檀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唐置范
 阳节度临制奚契丹自晋割赂建为南京析津府户
 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383-0782a.png
 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膏腴蔬蓏
 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
 问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
 射耐劳苦石晋未割弃已前其中番汉杂斗胜负
 不相当既筑城后远望数十里间宛然如带回环缭
 绕形势雄杰真用武之国也
东京 太宗建
 东京本渤海王所都之地在唐时为黑水靺鞨二种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383-0782b.png
 依附高丽者黑水部与高丽接胜兵数千多骁武古
 肃慎氏地也与靺鞨相邻称为强国所居多依山水
 地卑湿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其国西北与契丹接太
 祖之兴始击之立其子东丹王镇其地后曰东京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