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尺牍¶
尺牍¶ 第 433c 页
布水台集卷第三十二
住明州天童寺匡庐黄岩沙门道忞著

* 尺牍

** 与同庵蒋孝廉

数载阻胡隔越久乖鱼雁顷接玉如弟书始知偕宝
眷归自江上阖门俱庆福履如宜忻慰忻慰念自帝
京版荡来郡县之覆亡者十而九抑不似扬之埽土
尽也民至埽土尽岂非乐深而哀甚者邪于最甚之
中无丰德厚福而获安全焉有是理哉则谓非天之
眷居士不可独公车顿于癸未之役犹恨甘泉淑灵
之气未发越居士耳然贫道迩来亲睹宰明属以癸
未起家者数矣非其名捐则其身败者有之甚而身
名俱败者亦有之则又安知非天之与居士后而实
与居士先邪所冀懋昭明德以终迓天之庥己耳天
步尚艰惟冀顺时珍爱。



淮扬称天下金穴素封之家奚啻千门万户如居士
之澹薄明志有何慢藏乃家贫而亦遭劫邪盗而无
良至是其绿林之最下者乎虽然今之所谓良臣古
之所谓民贼然则今之所谓民贼古将无名而命之
矣应知世愈趋而愈下则人亦安往而不下哉经云
佛心所缘缘苦众生彼劫掠贤人之罪当如七遮议
条罪大苦深则亦何由解脱唯是既因地倒还从地
起所望居士以地天为量慈氏为师生大哀悯发深
悲愿翻彼劫夺之想兴我喜舍之心愿令此辈过兹
以往处处富有赀财身身得大自在精严不与取戒
尽形尽寿而坚持洁清尤巢许受用等诸天斯乃至
圣大人成己成物之怀也想高明志有同然或不以
为笑其以我言为服乎。

** 与安丘三如源思马二孝廉(长讳长春次讳澄)
尺牍¶ 第 434a 页

昨过贵邑猥承加意接待或居士引诱多人为善则
可在山僧觉难消受耳别来蒙福庇一路康安奈为
泰雨彻公苦留五莲度夏然淮甸之催符旋至秋初
当即策杖南迈矣虽彼此出作入息共一夙兴夜寐
而齐楚异方未知会晤更复何时所冀精勤在道期
于觉岸同登斯善焉辱命撰准提庵记意思生涩勉
为搦管殊愧不文谨书上取裁度馀弗备及。

** 与搴玉孙阳江(讳自修)

春回大地山光明媚而白驹忽来天外偶语小立坐
对岩前虽半日千载也门下自是血性汉不作廉纤
态度然既欲留心此事当向千圣万灵分疏不下锥
劄不入处透顶透底始得所以古有县崖攃手绝后
再稣之喻夫云攃手绝后则放舍身命如大死人虽
有耳目实无闻见而来偈云旧云明云三生皆违无
生之旨不揣愚蒙并前长歌一例奉和幸惟炤谅无
嫌续貂。



前夏闻出山后北骑己渡江闽浙溃师沿途劫掠深
为相遭忧幸京邑不大蹂躏想阖门清吉迩来起居
佳胜育生归竟不面别殊失申候中间谢事颠末必
为居士言之详矣每念俊骨天生澄襟似涤肯拼选
官不如选佛则丹霞老子直拜下风岂特跨拘邻上
哉贫道固望之久而般若六喻可谓屡见经年有识
复不当自裁邪退休山寺颇惬幽情乃为走声者累
虽耕而反馁抑未免告困高门耳故某禅特为众匈
石头谨此讯问多福尚冀有以导引之。

** 与介子黄居士

不孝忞于门下虽未识荆然耳熟大名三十年盖胸
中有江上二黄之日久矣况彼此得预天童筹室业
为法社连支则又何啻君子千里同风己哉乃者不
尺牍¶ 第 434b 页
幸天丧哲人先和尚奄就后世闵予小子俨然忧戚
之中日惴惴先人行业放失无以昭布来兹适吾幢
兄移檄山中徵不孝所述年谱且雅称门下高谊肯
以笔铁头点出先和尚末后光明虽则门下于先师
有无缝塔样不欲盖覆将来然俾不孝辈荣施多矣
敬当匍匐江上頫泣涕兴以请于下执事然有幢兄
恳告在前则不孝辈惟据岁谱依实供通而己忝辱
同仁知必有以炤谅也。



开先明法师忞受业先子也当其无恙时道法广被
荆扬盖与一雨润蕴璞愚中分震旦焉乃没且一十
三载未有碣上之词顷拮据先和尚铭事不觉百感
中来泚达于面頫仰先子所交天下名公卿皆相继
化去无存间存矣而言之不文言文矣而择法眼无
与焉求其海内兼而有之足以行远惟法兄一人先
子固未奉尘乎或哀弟之诚为一开生面庶几后世
学佛之辈尚有闻风而踔厉者敬以为请。



违范几何时沧桑之变不意屡见频年闻洛邑顽民
独推江上则其蹂躏也将必甚如是为吾道兄忧不
去心者累月然周身之防无论绰能包孔而昌文既
没天岂忍当吾世而中斩乎迨新秋访真秏而后喜
乃可知弟亦以忝主天童有愧阴翊之言因谢事今
己退耕慈之灵峰精舍矣先年为受业先子图不朽
冀一言以传幸蒙赐俞乃久不擿下岂先子地卑邪
或弟驽不足进邪抑略而忘之邪今因申候辄复奏
请者庶几必不吝慈焉临楮不胜神兴之至。

** 复尔宁杨居士

兀庵来具道门下高才俊骨令人不禁神往左右及
披翰简乃知汜分江上益知渊源之有自也黄澄江
尺牍¶ 第 434c 页
贞忠劲节根于至性故其托之豪素见为词章者非
独严冠履秩君父之彝伦固己胸罗今古学贯天人
矣山僧偶获此槁于畸人之手深藏秘笥日惟壁梭
化变有所遄逸是惧何幸俨然赐教重以寿梓之举
此盖天不欲泯其芳躅而暴扬于门下耳敬授兀庵
赍上弁首即请如椽发摅文而行远不倍屣于质野
固陋之言乎翘想光仪草勒弗备。

** 与荆二哥

去夏闻尊翁大故不胜为居士凄其以居士方谨周
身之防又不敢为尊翁即位而哭蕴结之怀徒付之
浩叹而己居士主退尊翁主进毕竟进者不如退者
之高然当炉不避火使尊翁得如居士固九动而十
全抑天下后世其谓尊翁何无论马革裹尸自合英
雄本色与其公案狼狈于今曷若大事了办于昔则
尊翁之进又未见其少逊于居士之退也故乡丹阳
己安堵矣闻复栖迟槜李何邪因风候问尚冀以时
自爱。

** 复尔保程居士

镜水秦山净如菱华新炤不谓别来无时翻成锋镝
危亡之地保障生民恨无睦州巨履有大神变其如
法幢徒建何客秋以贱恙欲就医江外所谓出队云
者亦因行掉臂之说耳乃居士责以厉滞磨昏求人
作士急救宗门县丝为务顾山僧非其人者然明谕
则皆忠言谠议也若云暑往寒自来冬藏春自发释
迦老子何日不放光动地溪云泉石无时不说法如
雷如旁友所昌言正是时人窠臼何居士亦雷同近
日遽印可作佛门宗子哉呵呵若在广润门下换骨
洗肠重整顿通身是眼更须参请即以是意讯之旁
友何如。

** 复仲英杨居士
尺牍¶ 第 435a 页

远辱鱼笺褒嘉过甚盖居士徒向山僧虚名耳使见
山僧实面将恐丑拙难看未有不废然而返者也如
来教所述种种亦即是未见得杨纯粹如果觌面一
见则生死一著不可得变难艰苦不可得以至夙禀
愚钝汩没尘缘底悉皆不可得矣不见庞居士于一
口吸尽西江水语下豁然大悟便道有男不须婚有
女不须嫁大家团圞头共说无生话岂不是亲见目
前无可得使有可得又安能湘水沈金而以摝篱自
卖哉虽然千里驰香法音求示岂可徒然山僧记得
古德问僧向甚么处去曰西山住庵去古德云我向
东山头唤你你便来得么曰不然古德曰你住庵未
得在请居士向者里通个信与山僧然后山僧开示
居士未迟也。

** 复次牧冯居士

伏读来教自笑饶舌无端然再四惟忖不得不更饶
舌一上也先子舆有言君子所为众人不识诸方如
是则可门下亚圣大贤心眼迥殊岂亦惑夫悠悠之
说邪夫蒙举止非敢曰君子但以法门为公正不敢
认作一家一己事所以今夏有唯一山幢高原立僧
之举辄以己衣分授先师者衣之俾说法举扬贵夫
宗风不坠耳昔妙喜谪梅阳时有传瞎堂远公偈颂
提唱以往者妙喜骇曰老师莫年有子如是邪因寓
书通诚并寄赠圜悟所付己衣然则在古明眼尊宿
有行之者矣而蒙亦只如虫禦木不意后先一揆合
他古圣若符节然良以此心苟公未有不合者乃诸
方反见非谪甚至比例父亡兄为代父生子于乎噫
嘻何从得此伤伦灭理之谭则又不止令人胡卢绝
倒矣夫代父生子所谓昔无而今有者也若夫三人
者皆十年二十年亲炙先师又先师屡言之蒙者故
今夏之举诸方当简其提唱之是与不是不必论蒙
尺牍¶ 第 435b 页
授衣之当与不当也何也苟其提唱无据虽坐脱立
亡九峰拊背不肯奈何果若合乎先师意旨则真父
所生子矣安可以父没一旦未与卜其家室而遂弃
其孤哉世有丧心之兄焉如此而诸方亦肯之乎否
邪以此固知古人重道不重衣重道故心公心公故
眼明眼明故不与其子弥光辈而与其居恒未一睹
面之同门者是也今人重衣不重道不重道所以识
暗识暗故心私心私故惟贵递相传受之子徒虽有
同门超卓如远公者概不齿录也然蒙闻之其人存
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彼衣者政也虚器也行
解者人也真道也故行解相应即门下所谓苕帚柄
亦可当柱杖如其不然诸方纵曰亲相付授不亦临
济送直裰窦八脱布衫之多事中更多事哉请以质
之门下更请以质之诸方何如。

** 与开阳李居士

子瞻作圜泽传具载三生石诗今一读之犹然酸鼻
乃者公燕之会与居士别盖二十馀年矣仅一饷而
分岐身前邪身后邪芒芒大有因缘盖有不可问者
虽然君子千里同风安用𥕏𥕏曳毗邪与占波斗额
而春寒秋热鼻孔自时时相挂况三生亦世谛有耳
于第一义谛则无何也世谛以有念为念故一念涌
千波至人以无念为念故一念包三世三世既尔十
虚类然十虚既然则可谓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
与水相通故吾与居士亦游于至人之天而己当年
蒙示戒杀文祇尝宝鼎一脔迩来笔阵想追屈宋而
上之然文亦道之华也黄檗老人唱道于光黄之日
久矣子舆氏曰由孔子至于今百有馀岁去圣人之
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孰与生
同井里有如居士者然则茹其英而吐其华又安可
逊彼私淑而曰无有乎尔哉临风惜旧可胜萦怀。
尺牍¶ 第 435c 页

** 复天中沈居士

敬披来教用心至切入处甚深说理极透子细简点
将来不出仰山道底昔雪峰目临济为白拈贼雪窦
则道夫善窃者鬼神莫测临济既为雪峰知道未称
好手况山僧痿痿羸羸且恁过时却遭居士无端扭
捏一上令人太是不甘虽然山僧内中更有吃紧一
则因甚居士偏拈不著邪。

** 与虞尊高居士

尊翁丁季宦楚皓首方归生入玉门之庆又不当与
足下斑衣载舞之欢合作传奇一部邪流闻道路正
复凄清不浅况叨知爱者因足下之谊窃伤尊翁为
国忘家数十年廉如孙叔敖而功不获食守如田即
墨而烈无从饮思作天问乃星辰则己易位矣两曜
且复东行矣彼苍告余以无如何可奈何于尊翁未
识荆不敢通笺奏惟左右道达之托鸿讯问不尽攸
怀。

** 复长卿姚居士

贫道以菲躬眇德俨然锡卓灵山得不触忌波旬乃
累大檀弘护卒俾倾而复峙隍而复平然揣魔军嫉
妒尚未销歇几欲搏风高翥非敢逍遥物外庶免矰
缴之忧而无如金汤德厚未忍恝然孤负也惭愧教
言褒嘉过甚不觉回惶稽于裁答统惟慈光炤谅县
父母一片护持苦心闻尚僦居城中谨奏笺致谢幸
转达之馀俟面倾弗备。

** 复奕远祁居士

往岁在云门侧闻倜傥不羁之风饫矣方宠光未承
为恨至若令先君以翩翩佳公子当佛灭又后五百
岁非内交于缁侣非要誉于乡党朋友乃不吝割捐
巨赀顿复千秋己废之名蓝谁在见闻之下不生随
喜之心况俨然重以典席之命属厥眇躬然则匍匐
尺牍¶ 第 436a 页
捐糜以趋效焉未酬知遇也抑何敢优游怠忽致方
明诏所愧摧残樗朽利生乏珍而广润复有未了之
缘傥大檀宥其颛愚而宽假之不以官守是责俾閒
身得转徙于缑江镜水之湄庶奉教有辰矣如不弛
其鞭箠则广润倾颓亦檀护之忧也恭傒后命谨还
赵壁乡老先生书亦祈道达愚意。

** 复万韬宗居士

伏读来教知一往嗜道之怀不以人废言耳若谓寰
区衲子学识尽罗胸中非惟山僧不敢承当抑不试
故艺尼丘盖贱之矧山僧忝为临济儿孙哉重辱
胜法见招海鸟畏享大牢虽其天性固宜而广润属
有未了之缘正难拈一放一以卒妨大命奈何遴选
无私更推有德惟高裁其折衷之弗备。

** 复彦远胡居士

每闻河渚之间有偃骞风尘若楚士悲鲁儒泣其人
者其向诣则未知何如也既而稍悉其行藏于子山
与然之口益向往久之不自谓今春西子湖头遂获
剧谭倾倒邪但恨一见不再见惆怅实深耳前惠手
教无便鸿抑誉太不虞莫知云答非怠也费蕴老热
肠冷眼真可谓素心人其于道峰外护亦己毕殚其
力矣韩子遽钱允武潘天行吕半隐数君子承枉顾
亦可人馀则教颜尚未奉祇挹清光耳谨复弗备。

** 复邺嗣李居士

江桥分手寒暑倏更贫道固东西南北之人也兼之
业风飘荡顷复自能仁而之吴兴之道场山矣道阻
且长鸿鱼益窅未审比来佳况何如承属梵君传后
之书人事纷拿久虚报命今夏属山中静简无为方
始就槁因观生感未免有过激之词然东坡梦作祭
春牛文或以为太杀伤时或以为唤醒无妨随色摩
尼亦就他人看去不揣邺嗣高明更复以为何如也
尺牍¶ 第 436b 页
侍者乞明州特遣驰上兵凶继见风雨不常万惟珍
摄弗备。



周生脱白辱翰先容美厥成人孰大于是然空山惟
寂历六户绝喧嚣加以殿草未芟槽厂先著固非说
纷慕华者之所服又岂持梁跃骏者之能尝乎但既
承嘉命法无拒人鳞翔羽泳听其自化而己谨复。

** 复帏灯凌居士

贫道谬托人师德实凉俭所以循山傍涧散发采薇
之志盖自沧更桑变以来己矢死靡他矣不谓业风
鼓荡爰自甬徂台自台徂越木偶翻为土偶所笑竟
莫知税驾之乡邪今春之仲又以吴兴诸大君子挽
兹道峰树高风王益切颠殒之虞所快门无俗驾座
有鸿儒以为此生遭逢幸虽以居士之美如英美如
玉未即奉尘而谭而令先君之精忠峻节早知大德
者之必有后何意假令姊之善缘辱德音之下逮清
风披拂如挹光仪第愧闻时富贵见后贫穷不副来
教之注存耳所谕一如命安排谨复不尽。

** 与荆溪诸护法书

山僧年登望七百念俱灰前冬有金粟之赴者以先
业为獍枭剥啄万不得己强起一拨而反诸正耳乃
去秋复蒙大檀再过武原苦以龙池见挽无论峻阪
盐车力非罢驽所堪抑天道好虚地道流谦今寰海
名山东南望刹不幸诸子往往有尸而祝之者矣山
僧又于祖父三席总一肩承绍纵瑶田协梦一粥皆
缘其若犯天地盈满之戒招人神嫉妒之愆何然终
诺大檀上荆溪者以万兄诸子方在阋墙不得不暂
过而调剂之及造龙池复如命议安两序者以此间
群情欲散金粟又嗷嗷待餔山僧不能旷日持久以
候立住持故耳今此来虽为海印道场亦为继席之
尺牍¶ 第 436c 页
人伏望大檀早推贤者德爱山僧则成我之恩等于
生我之厚将殒身而效命尚衔结以何辞否则惟有
掉臂长往而己恐大众一朝星散禹门依旧鳄藏先
此披沥丹衷统惟高明炤察是祷。

** 复献吉沈居士

贫道徒有空名而无适用方负非达而闻之愧不谓
乐道敦仁如居士固亦谬听人言而尤措意于区区
者乎前拟就梓槜李盖有成说既而深思征帆未北
马首欲东恋堀之蚖何以解嘲于当世也邪即日过
娄东统承慈炤则己有为孺子而下榻者矣深铭雅
爱敬谢嘉招弗备。

** 复香城姚居士

法城赖有墙堑自先栖真开社鸳湖早己神交左右
矣不意金地之招遥及无似江陵点首敢自沈吟第
才脱夏天衫又穿冬月袄得无令人不堪惆怅只堪
怜者邪岂不夙夜畏行多露想在高明必能原之谅
之谨谢弗敏弗备。

** 复尊素王居士

浪迹湖江阅人如海非无渊才博雅之士至若门下
之胸藏山泽气薄云天则寥寥罕见矣祇挹清光恨
以为晚乃塞鸿越燕各有天涯遂不能长兹白社共
阐大猷忾叹如何山僧衰颓易老岂堪北地风霜青
淄之辙旋即言归所望了诸未了亦驾出天都二十
四桥风月尚有待于玄赏之人也。

** 复默全张居士

客冬承以仙丸见惠药我孔多自审衰暮之年似难
少此然安得移家东海长就仓公之市邪春杪将赴
青州去平江且三千里矣广川饮片愈难索求度惟
颐神啬思节饮时餐或能保有残息再与居士轩眉
一笑乎希勤道业长此永怀。
尺牍¶ 第 437a 页

** 复明卿刘居士

途间忽尔沾恙匆匆别来心日摇摇如县旌不置也
本空至知即康安殊可欣慰山僧道德轻微无能阐
化大东小东徒费居士心力周旋贻累实深北兵暂
驻淮扬今己渡江多日而广陵专使复日催上道北
海之辙觉似难回马首或凭仗道力以提挈新长老
者福庇山门则受赐多矣流光似箭人亦几何惟勤
證无生庶相见有期耳幸加意弗备。

** 复天石施居士

承乏天童四载沧桑递变饥馑臶臻而食堂万指人
无菜色之忧念贤乔梓弘护乐施之高谊盖未尝一
日忘心也乃者浮兄急流谢事复虑丛席虚旷特于
寰海宗工之内遴选山僧卒惠教临之虽门下为千
秋法社计长久而山僧蒙兹宠召不亦荣施多与既
辱知遇之隆遄思先业之大抑焉敢徘徊顾惜其间
但无奈老眼昏华龙钟己甚且业与昭易众檀期修
华严大忏往有成约或仗庇威光了兹胜缘而残喘
犹存得以祇奉尘谭其在来岁朱明之候乎趋命期
期统希恕悉。

** 复包兄元孺林居士

自甲午春因含芳弟邮致鱼笺于伯兄不通音问又
复五见青黄矣喜客岁雪槱来得读手示知伯兄鲜
健合十加额者再至若生世乱离家园破坏此堪忍
界之所以为苦娑婆也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今
土之不净如此岂天殃人祸之为与皆由我辈往昔
纵贪瞋痴恣无明燄不自净其心之过耳居今之世
苟能改往修来自可转祸为福业旋消故殃不造新
将见天宫佛国不难随愿受生亦安往而不得其乐
郊哉虽然世界等空华诸佛同幻梦自弟观之佛国
天宫且如海上蜃楼假有非实而况其凡乎古之至
尺牍¶ 第 437b 页
人在乐不荒处忧不困明斯道也愿伯兄与诸眷属
亦以此道牧心自忘荠之甘荼之苦矣弟惭道德荒
芜恒为业风鼓吹昔自吴兴之淮而之青齐今复由
淮之道峰且更再住天童[番*支]北迁南迄无宁岁未卜
何年一笔勾下尚得以衰暮之馀从兄于盘湖之沚
掬水瀹茗一畅其生平哉尚冀聿修明德以迓后祉
焉。

** 复族弟含芳居士

闻过南徐即泄下不止盖此身虚妄积劫以来众苦
蕴崇所患非一日矣然知苦断集慕灭修真从上佛
祖鲜不因之而了办己躬大事者是故经言病乃众
生良药岂不信哉如今不用苓芡白朮理气壮元但
自内观病从身生身从业生业从心生心何所生如
此鞭策如此起疑如此考究忽然洞彻根元则千生
万劫所有苦本莫不霍然病己马首垂东弗及遣候
旅次客途尚冀善为调摄不宣。

** 复妹八姑晃道人

去春雪槱来读八姑手信知令伯母与你殷勤事佛
专精向道之心此心即是道心亦即成佛作祖之正
因也若云福缘浅薄思先母而不见及欲闻山僧法
信又不知更在何日者此则著于世俗情见情见若
著斯尘缘之所以征逐佛道之所以背驰世界之所
以峥嵘死生之所以往复也今承专恳无别开示只
要你与令伯母当下剿绝诸凡情见情见若尽方知
春寒秋热老僧之法信不次传来夜寐夙兴先母之
真仪不谋觌面矣如此宁惟通昼夜而知且无今古
之间然既无今古之间然岂有东西之睽隔东西不
隔无去无来又何生而何死哉你与令伯母其尚勉
之。
布水台集卷第三十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