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尺牍¶
尺牍¶ 第 422a 页
布水台集卷第二十九
住明州天童寺匡庐黄岩沙门道忞著

* 尺牍

** 与空林远禅师

士燮忧生蒙庄乐死虽拘旷不同至于均忘其羊则
臧之读尚未见其多于谷之游也况惑志于丧得咎
休哉乃今之若尔亡羊者又不专在横目而在吾党
之硕大者矣山空水涸万木凋残独兄一人彻本无
生去华存实惟能齐物我一禨祥蜉蝣人间世出世
等举无足以婴宁又何贰于夭寿而云庆且赞邪虽
然麟凤之为祥也珠玉之为贵也不自贵祥而不能
必世之不贵与祥也称觞九顿三祝华封所谓我用
我法兄第任之己耳俚言微币具存别幅惟冀慈纳
弗备。



手教所训诸方事非爱弟深至不尔然愚衷窃计外
宁必有内忧幸诸方药石弟则弟生矣辨云乎哉兹
者山中勤旧勖弟腊八开戒属先制不可擅废而天
童动止向为诸方绳准非大方名德如某师为二师
亦无以光昭先烈弟为戚然曰如我空兄者所谓佛
祖不为以琐末干之可乎况某何如人者屈无上之
尊罪莫大焉请更计宜者则又进曰首开滹沱之席
者颠普化也而兄视运公恒白鹫岭之椎者妙吉祥
也而师兼七佛彼空师养志就閒以荷法耳岂真傲
倪万物不空我相哉且方丈与彼所谓相视而笑莫
逆于心者苟藩垣未破曷称焉弟卒无词以应谨遣
侍僧告白惟辱命之。



靖退之节虽知足之分生而素植然自友朋之教益
多矣而兄之教弟尤甚故今获放怀于青松白石之
尺牍¶ 第 422b 页
下豪毛兄赐也客秋屡欲过访但未卜云踪攸寄及
鹿宕来知在姚之山南北间则弟患渫濒死虽今草
鞋稍健闻方受供城中恐过而劳烦主人则又大不
便也特遣侍僧走候区区豪素不尽欲言。

** 复白云鹿门西禅师

六十不造屋七十不造衣此方内常谭耳若夫出格
而游方之外如赵州八十犹行脚宝掌千岁走支那
则兄与弟辈不过出幼孩稚而己六十二而造殿矗
云霄正是其时彼五十称寿而劳人远祝不亦笑杀
二阇黎哉忙不及走候恕不过督。



承谕四明法道全仗天童雪窦五磊三老牚持走天
下衲子造福一方此在我费石二兄良然若弟者本
录录无所能人顷以风波屡阅忧畏婴心弥益虺虺
徒彰残朽而己况毁求全而日至过欲寡而未能进
退方维谷敢曰不采无穷高自矜伐哉白云古香火
几烬赖法力复然耳然山在有力之家终必负之而
趋何幸掇而听赎此殆天诱其衷语云邻有丧舂不
相况兄以称贷命但环视周身除楖栗败天公外无
长焉尽底掀翻得绸一匹布一端附上聊充交关酒
水之需云尔统惟海含死罪死罪。



法驾踰钱唐半载矣每念白云出岫朝莫斯还岂长
令碧嶂丹岩寂而无侣邪道者来知返锡郡城不能
出山叙阔奈何辱谕郡侯韦君须弟同入天童为二
家取和之说使弟闻之不觉仰天长笑且頫而深悲
也夫费兄不知何如若弟自顾窃为佛法中人业唱
道二山矣职在开凿人天俾荐本有而超然尘劳之
外者乃不意自有怨结致烦尘劳中人为我辈取和
昔阿难晨朝乞乳为世尊身小有疾维摩诘责言默
尺牍¶ 第 422c 页
住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于乎身为知
识须人和会是非如斯粗言又堪使异人闻邪韦君
幸无维摩诘护惜佛法心使有此心将以我辈为彼
耻又肯亲出此粗言邪兄得无近韦君而谬听乎请
更详之。



正想光仪忽辱手教彷佛如同面晤第恨经年以来
异见异闻之事不获焚膏继晷为一长谭耳兄为韦
君留城数月卒就空王宝殿而弟自先大师告寂至
今将百日中间奔走云门退五磊虚广润劳而无功
如此徒以后事襄大师博道路之言然则弟之虚名
又何如兄实效也大师蒙厚赙而馀波复及不肖何
邪谨此复谢无任神驰。



历考古今弘法婴难自师子尊者以下无虑数十辈
类皆瑰伟权奇生知博达之士岂大川利涉必需善
水舟师而艰险危虞天固不以等流尝试与夫弟本
碌碌常行乃膺天私笃亦得随堕其中顾何福要天
而幸蹑昔贤芳躅哉今兄独为弟拊膺致叹者得母
以弟尤存世俗知见即以世俗所应唁伤者而唁伤
弟乎深荷厚遗更铭雅爱不尽不尽。

** 与台山梅庵宜禅师

广陵一别不觉四见青黄仁兄虽善藏六其如丰干
早己饶舌故弟稔知松门寒石之间有所谓伊人久
矣然彼此薶身千丈岩前无因担簦造谒日惟引领
遥望赤城一片霞而己去岁之秋忽接老人讣音奔
走涕洟方殷泰山倾颓之感而私心自计窃有之子
我觏之欢乃舟扺曹娥又以灵舆归四明不果愿然
犹冀事竣言旋尚得从兄一步石梁之梯讵意夙业
深重陊兹弥戾车中虽今天台咫尺云连太白之峰
尺牍¶ 第 423a 页
而俗务羁人无由摆扑加之神劳病作跬步难前故
特遣侍僧走候春深雾重万惟珍重四大为法为人
自爱弗备。

** 与双林山幢禅师

前渡江邀金栗时于虎林得接手诏𢟪然见黄居士
不泯先和尚德业与兄存没无二之心即欲具笺裁
答以年谱虽己脱稿业锓刻未完是以迟迟至今前
书所以有援云庵之说者盖山中兄弟正恶有以私
意具述如来教云云故耳今幸属居士直笔吾兄相
与讨论则先和尚末后光明自应与岁月不能老矣
彼此同为佛祖儿孙以笔舌不相饶至今雌黄无己
时弟心为之恫然日久况同一师学奈何其抑人扬
己状中千祈勿以片字加人庶泯末世诤竞之风则
法门幸甚惟兄与居士斟酌之年谱率略恐无以表
章和尚冀裁正为感弗备。



阻江越邑烽火连年去岁稍通鱼雁闻法驾复出队
江淮迩来想己还山矣双径兵抄盗掠无宁日而上
刹在临馀之交不审鼓钟鱼磬尚镗然水答山酬罔
或差叙否匏系一方动止有碍既乏夌云之锡又无
缩地之谋何时对谭一倾倒邪特遣小师走讯乞惠
德音以慰饥渴。



黄介老履道存诚期绍千秋绝学乃父子遭异变岂
祸生有自邪抑无妄之灾与若无妄之灾则楚书曰
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我善矣而彼不自以为
宝于我何若祸生有自则无论学道人不得为君亲
报复律有明条抑天时人事何如而甘自冥冥决事
哉可哀亦可怅也兄从江上来或知其故幸以语弟
弟思白衣操三寸管能表章吾道庶几斯人焉。
尺牍¶ 第 423b 页

** 复净远禅师

湖山明媚风日和融造托幽玄扣关问故饮最上之
高流饫称心之雅论开窗对古碧移榻就青阴弟于
兹时盖忘今夕是何夕矣乃尘缨未脱仙苑难留徘
徊松径话别溪桥则又何啻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
人兮步迟迟而己哉次日即趋神道路访灵兄于皋
亭之西坞承翰简遂不能以时裁答愧惋如何武林
溪口弟己处处志之矣未审他日再来还识桃源路
否。

** 与隆庆唯一禅师

语风老人开法从心之馀可谓八十翁翁入场屋矣
但其真率不事事过慈明其于纪纲丛林弟窃有杞
人之忧近闻在嘉禾得兄为第一座此真所谓鱼之
有水法社之隆弟将计日俟之但今丛林师法大坏
而学者知见如恶叉聚弟每思得南公举止演祖手
眼之宗师而又挟先师之位望者数十布满天下则
法门痼疾庶可救疗然上之化下捷如影响况语风
法匠耆年又有兄之俊拔者为之激扬铿锵乎所冀
放出南山鳖鼻长沙大虫或入室或垂示必深锥痛
劄去其膏肓必死之疾则吾人幸甚后昆幸甚。

** 与宝庆南源禅师

还山四十日中间开戒结冬分身支应不递有失候
问然每询之往来禅者知山门镇静道体如宜想今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即日恭惟起居多福必有征而
无己也梅惠连以累代簪缨一朝落魄旅寓江东殊
可恻怆前僦屋延寿王界盖去天童十里而遥以地
方寡偶不果居客岁白云兄及黄蠡老与弟商量惟
侧近上刹处最幽深得山舍数间安其妻孥彼既乐
嘉遁则鸿雁有中泽之集复朝日夕月乎兄当自忘
其迁[番*支]之忧矣瑞草生庭不无多兄一事但念其家
尺牍¶ 第 423c 页
世奉先黄檗老人虞卿慕义彼何为者况流先德之
慈哉乞尊裁示下何如。

** 复宝寿远门禅师

去秋之暮遽以弘法婴非常之祸由是奔走东瓯往
来郡会者凡十阅馀月即龙唐新住皆不能遣一介
行李致讯左右愧歉愧歉令先师石兄和尚一代宗
匠岂人微言轻如蒙辈者所能暴扬一二且又经浪
师如椽愈难珷玞并玉矣然既辱明命兼承好木材
公远来不敢以鄙陋固诿谨按令师生平得序文二
千五百言铭词四百言附柬尘览不审堪上石否幸
赐教馀惟珍育不既。

** 复东隐玉如法师

天上扬州一旦鞠为茂草独东隐赖道力巍然于破
户颓垣之侧董氏持来书知兴居与法眷胜常喜跃
可言退耕山寺盎乏升斗之储而口门饶有数丈阔
加以累岁禾麦无秋民间道殣相望苾刍与檀林俱
毙奈何孟拟灯后以分卫来兼省诸道友乃为大众
坚不听前故某禅特分丐维扬所望鼎言吹歔如同
晤对为感乾师传侍者失简收己逸前状烦再书来
当有以报命也。

** 与石盂慈筑法师

别来数载道躬何如若弟则发白面皱居然衰颓老
翁矣返思三十年前休夏宝山散步黄芦苦竹间一
诵功臣政桥上山万重桥下水千里之句则寒清入
骨至今牛涧岭下路犹或梦寐践之乃匏系有众之
累不获重理旧楫一探往迹奈何渴想高谊无缘对
面短函候问不尽郁思。

** 复全一禅师

一月灵峰窃聆绪论心神俱爽却为业风飘荡更堕
罗刹鬼国昨帝城来询知道躬多福清白之家风愈
尺牍¶ 第 424a 页
旧赤穷之活业转新独弟不解作何罪垢桎梏天童
虽今能一笔勾下超步灵峰其如四方丧乱分卫无
门未免多却法如一番波吒也相时而动动罔不臧
兄必为弟肯可矣兰若固清幽终是濒海之乡密移
一步似更深稳己语灵峰知事代弟埽榻恭俟惟冀
不吝慈悲是祷。



蒙兄成褫得遂肥遁之思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可谓
安其所乐终产矣奈负乘致寇虺蜴为灾几欲奋翥
长征远翔天外复虞孤兄三载周旋所以措置灵峰
之意然陟险蹈危未免以日为年诸般废阁候问差
沱正复临风怅望不虞手示下颁又审道躬嘉胜殊
为快慊但论月留云之致日就荒唐寻梅问水之蹊
己成茅塞非但晓猿夜鹤共伫清尘而屋角新篁尚
有待于披拂也敬迓玄旌速期命驾。

** 与本愚禅师

倏违道范三见青黄然高明之宇冰雪之怀未尝不
在羹墙寤寐中拟以道路稍坦夷非过访则邀迎庶
几风雨鸡鸣相见匪遐乃本僼来闻己没娄江涌石
头城岂不益令人瞻日月而思悠悠邪兹因侍者匈
建康想虎座犹在三山二水间敬遣问兴居南山南
北山北云踪所憩定以语我俾他时得鹪鹩寄一枝
也若弟之谢事天童知闻饫矣故不赘。

** 复鉴吾禅师

客冬有短章奉候兼奏谢事退耕之说想己达之慈
座矣昭阳赖道力不惟无首领之虞而鸡犬桑麻犹
然化日光天迩来闻益归命三尊从此天人将炽盛
庶几修罗亦衰杀恚瞋独弟四载天童豪无寸补迨
今投老空山复受有众之累支繁干折得不闵伤然
叨在月爱三昧中或幸而免耳兹因化士匈淮扬岂
尺牍¶ 第 424b 页
曰九里借河润正以春风改律即日恭惟起居多福
特申讯问可任葵倾。



翰教谆谆极承雅爱然至人化物不有己躬所以地
藏恒居地狱迦文亦降迹娑婆夫地狱陋矣即娑婆
亦异方贤圣见闻随喜多生下劣心者则何利何名
而迦文顾乐生此土诚以佛心所缘缘苦众生盖思
有以拯拔之耳彼青齐僻在海堧禅道佛法不闻可
知因客冬大觉之请自鄙愚蒙敢云吾道其东亦或
为之兆乎且岁直奇荒抑弟不佞又不能却夫慕膻
之徒人贫智短计惟暂应山东少弛祥光负担不谓
其不可遂有如来教所云也语有之见可而进知难
而退当此纷拿之世弟亦将三思而后行若夫冒利
沽名辱乃宗党吾知免夫冀宽高明之虑幸无忧劳
是请。

** 与同参友人

违教多日时一往动履盖得之唯兄者甚详顷岁来
非但侧身西望即积翠亦邈如山河矣丰草之野兔
正喧高崖之苍鹰未放岂道不与时强邪抑老汉无
意后昆邪然今世道方交丧学者例乏行脚正因而
一等为人师复大张声利而绥之来如二竖子既据
中坚矣彼庸医复欢譊其侧虽俞跗奈何则兄之引
退盖宜而未可訾议者然孟轲氏又曰兆足以行何
也亦盍为之兆乎因风候问尚冀顺时保爱弗备。



范蠡为越谋吴卒灭吴俾越以霸矣复逃越泛江湖
自号鸱夷子皮凡三而舍去皆致产千金何经纶之
宜于国家若此闻足下亦然募湖山不食之田而树
艺之地力自尽故凡所以饫四来者皆不檀而办虽
足下三十年诸方岂以钁头边事与圃农自老者较
尺牍¶ 第 424c 页
贱良然在坑满坑在谷盈谷道之施设亦无往不妙
有如此邪或疑足下有道是矣不大行而小试俾媟
吾者为前声奈何予谓此正足下之有得于道者也
今之城隍聚落三三五五岂乏拈椎而竖拂者使足
下不为此而为彼则人之媟之也将愈甚废而中权
足下有焉亦以我为知言乎否邪。



兵戈绎骚连年累月而宝坊适当孔道非法力则蟏
蛸将在户矣钟磬谁偕金鼓齐鸣哉矧珠米桂薪之
日食堂鹜去云来犹觇悲愿之深者独某前后太白
灵峰豪无佐佑而两地禅者日往来行李踵接于庭
虽沧溟无不翕受而沾濡莫己得不太无厌生邪近
况何如敬此讯问。

** 与秀昆道旧

奉违教言倏己五更裘葛多传六环金锡或夌邪水
或挂八公不定在水一方故每每徒向蒹葭结想耳
上刹旁城隅兵火之后可保满架蔷薇沿堤榆柳青
青依旧否某迩来谢事天童退耕山寺不异出岫云
夌霄鹤庶几今春散步芜城定与高座再酌广陵涛
上方水潦倒尊前有日矣又以大众留夙怀莫展可
如何因鸿便敬此候问兴居时寒更冀为道珍爱。

** 与圣阜上人

往岁秦山过烦神用调燮又以卞急之故深负云门
诸公呵呵所不负者惟大师一人而己上人弃儒从
释固知不为刊落情封然既堕身三宝则天殆假上
人以入道之缘也无常生死摩竭大鱼凡在有识谁
免噬吞所以远公有言生由化有化以情感乃至灵
辔失御生途日开方随贪爱于长流岂一受而己哉
如此则虽尔我极生厌离尚恐锢习难痊况寒而增
之冱燄而益之薪乎所愿上人捐国弃俗膏智车秣
尺牍¶ 第 425a 页
明马涉江浮海庶几送者皆自崖而返则上人自此
远矣若复徘徊眷顾甘与世缘俱尽正恐祸将弥运
为之奈何刹那变易会面难期肝膈之语统惟神炤。

** 与澄霁上人

别来尝想高怀幽韵第恨无从促膝快谭耳大隐庵
庭前梅当益苍轩后竹当愈翠以至敲风而吟邀月
而啸在二君必倍有佳致而无如我辈年运往矣鹤
发龙钟生意落穆无复昔年态度何然足下方富有
春秋及时有为正其宜者因风讯问曷胜神来。

** 复南山塔主

先师墓铭上石承谕出赀相助夫为人后者以丕承
先烈为孝况不孝非仅传太白之灯且又忝继先师
法席岂于身馀敢怀鄙吝正以有忌不孝名袭先师
馀芬欲多方而排挤者若如命祇承将谓于足下有
所关通故沉吟至今耳然不孝闻昔古德有入西山
者有庵大梅者有眯其双瞳如归宗常者有终身不
道其姓族乡邑如三祖灿者初未尝不愿其閒名立
谢而流芳遗烈至今未沫岂非逃名而名我随避名
而名我就者与借非其人纵镌泰华之山勒龙门之
碣将见人同势灭骨逐尘消又乌识其谁氏之子哉
故不孝尝咏龙山有曰碑版尚空专甲字江湖偏譒
隐山名堪嗟无限方坟客春草年年带雨生盖此意
也则不孝之从违可知矣伏乞足下即如媢嫉者之
心抑恒顺众生不孝将从事先佛之训焉聊助不丰
深以为愧。

** 与径山古囊监院

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此孔氏家法也况
我辈出家儿沤观刹海电拂圣贤者哉且人生一饮
一啄莫非前定使山僧依报合在宝山迟速要当有
日设若不尔虽奉敕住持而云居一粥之缘早预谶
尺牍¶ 第 425b 页
于瑶田庄之土地神矣闻费和尚目下己入院足下
自是高明恐稍存意见则伤山僧法体非小故特遣
圆鉴以鄙意来疏通幸足下即以提挈山僧者拥戴
费和尚则铭刻正复不浅矣短章如面有冀注存。

** 复月章瑜侍者

聚散风云浮沤起灭从何而得山僧之寿诞而足下
与众檀必欲行世谛礼并白将泰山邪水之官路当
作人情哉一行作住持即苦多乐少宁有承乏他方
院子便忧天下之忧而忧荷担越州之大能仁寺顾
反乐天下之乐而乐乎山僧年登耳顺百事灰心即
今还辙广陵不过图完向岁之残局至于兴建法幢
非但无福亦无此心力也结个铁头茅屋于长林丰
草之下饥来吃饭困来打眠庶几毕此馀生斯为厚
幸矣不审有此大因缘否乡绅诸大檀护处乞为我
致谢不敏馀不备及。

** 与泰雨彻上人

客冬过我匆匆别去殊为媟嫚日者归与念动窃欲
取道琅琊则九仙五朵之空翠浮天悉县马首缅怀
昔人遵海游观不胜凭吊往迹之思矧辱金地主人
遥从海上招手也邪第参随既众未免取扰上方为
可愧嫌焉耳相见伊迩统惟垂炤弗备。



一夏之中叨蒙雅爱得放怀林麓日披襟以当无价
之松风天上即不可知人间清福己受用极矣眷兹
青山白云顾欲别而难离但扬州专使再来越国简
书旋至人既劳于奔命觉高卧殊为不安秋后三日
将俶装就途念星月天同河山地异从兹会面未卜
何期猛拟造城言别又恐炎蒸酷暑应接为劳谨托
管城君专申致意人事纷拿惟冀善为珍啬金玉自
爱临楮可胜萦怀之至。
尺牍¶ 第 425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