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序¶
序¶ 第 335a 页

* 序

居士而荷担法任者。于迦文之世有净
名。于达磨之世有杨衒之。于马祖之世
有庞蕴。宋元以来。名卿哲匠。或奕叶相
承。或拳踢互应。语载传灯僧史。昭昭然
不可诬也。其卓然而杰出者。如何密庵
付法田素庵。素庵付法缁流。衣钵相继
七叶而愈光盖佛祖之所重者在法。法
之所在。虽总持尼凌行婆俞道婆辈。举
足以显扬提唱为千古伟人。至今存其
语言。如金锁玄关。得其蕴者谓之真参
实悟稍一疑滞。则银山铁壁耸之。面目
前矣。此无依道人之所以承先启后独
擅美于今日也。道人为世名儒。腹笥百
城。风范一世牙轴之严。整子裔之诵传
邺架王库。殆不是过及其弃公车而图
佛乘。若将以天假之年为法门作于城
者备美之地必言到而行随之富有日
新孳孳不倦宜其法源寿域岌嶪汪洋
矣。道人多著述。辩博典故。则有鉴灿芳
摹诸书。宣扬教海则有法华金刚诸注。
序¶ 第 335b 页
游泳艺林。则有孔孟周易诸解。流演宗
乘。则有指南醒世诸刻。莫不珠灿玉辉。
洞彻源底。至于无依一录。则道人之现
居士身而阐扬少室不传之秘者。故其
为语去华存实去嚣存朴不然博雅。如
道人岂不能剪削雕刻为赵华叶龙以
衒耀人耳目如近代之宗匠云哉道人
盖深悉大法之不在形言。不过聊为指
注以广化同流耳。于是更念授受之不
可自我而斩然也。垂丝掷钓。乃有冲浪
如锦鳞然者。故慨然以千钧之任付之。
道人可谓不负佛祖与本师而为传灯。
会中人矣行见灯光刹影亘世无穷又
岂特密庵之七叶而已。


大清康熙岁次丁未七月既望南村嗣
祖沙门僧鉴拜撰




序¶ 第 335c 页
无依道人录
武原无依道人徐昌治觐周甫著
南村钓雪氏僧鉴删定嗣法比丘超悟录

* 付法始末

此道人自叙其入道之由。与付法之所源起也。道
人为老参钜儒。文集而外有语录。语录得法后之
所著述也。故叙道人录者。始之以付法之颠末。而
偈与颂次之。叙与志又次之。书与记又次之。故凡
语句之无关于佛乘者。概不与录。而道人汲汲为
法之心。于是乎纯一不杂。即为道人之后者。亦可
知所取法矣。
僧鉴题

余自少至壮。日以佞佛礼僧为第一义。而未娴于法。
迨戊辰。随僧济公谒密云老人。命名通昌。时老人王
化金粟。法道初辟。予虽闻提撕。茫茫不知落处。阅已
已庚午。老人出山。石车禅师嗣之。此年余始斋僧施
茶。石师时过余。荷其策励。一启口皆钳锤虽不能洞
晓。然心未尝不殷殷向往也。相与阅春秋。如同一
日。石师顺世。法堂席虚。戊寅秋。因率诸檀护公请本
师费隐老人继席。冬杪。即有查姓偷葬粟山顶一
事邻近百人。众共击逐。遂迁怒寺僧。鸣官彺逞费老
人曰。堂头事也。与众何预。单身对簿。适大雨。余冒湿。
拉同袍。挈庠友。代白署篆魏公祖。魏躬迎本师入宾
馆有加礼焉。状牌立销。次闻府间有行。余入禾谒当
事。一一冰释。丛林巩而法幢振。此实始基之。己卯。密
老人以天童事故出山。抵白下。予致书宁波马总台
为之婉达诸当道(语载致马书中)事既调摄。老人拟
归天童。路经禾于余随本师往迎。蒙入金粟山。聚谈
序¶ 第 336a 页
数日。受命辑辟邪集一帙。老人盖深知昌之衷曲素
直。故以此书委托如此。庚辰。册务浩繁。本山饭僧田。
暨寺基约百亩。余集收字图七甲代为免役。壬午大
荒。余手捧钵盂。募粮募金。殚厥心力。所获既丰。稍稍
活众。癸未。犹未稔也。劝缘如之。甲申。助买南房数间。
助买园地二亩。年斋僧二次。乙酉迄丁亥。本师赴天
童。请百师处首座寮。为弋人所慕。戊子。有不利老人
者。浪传金粟为天童下院。老人不平。不远千里。亲诣
金粟。彻底澄清。余于气胜者。调以礼义。胜者浃以道。
彼此矛盾便休。余力议尝住不可一日无主。遂率众
檀护。合爱憎共筮之韦天。得百痴禅师继席焉。本师
因有不遇明公威德重。几乎梵宇草芊芊之赠。嗣宁
波歉收。天童窘食。四方饷馈。皆余一人遍叩镇官护
送开船。搜抢虽至。毫末不动。此盖明明天助。非人力
也。又有达人作用不寻常。手眼高明见大方之赠。庚
寅。余寿老人于福严。相订同游云间。约略五灯正续
盖五灯一书。自绍定至今。四百馀祀。纂修无人。僧史
阙略。老人远溯迦文。以至巳身。辑汇成书颜曰严统。
命百痴兄董其事。而予与同门李公士材。实始终之
复苦刻资莫继。其续灯五卷。二百二十馀叶。余独力
刻成。辛卯秋。一友以乃公曾售田金粟。拉知戚与百
师议赎。余曰。君之父产不可弃独。不为百师地乎。此
田百师祖业也。亦当相体。权宜者。内取六亩。退作加
价。毕竟亏损常住。于心弗安。余将附近金粟田六亩
补之。事虽名为常住。实所以安百师也。后百师以他
客行谍。拂衣出山。违予初心。故田亦不补。百师出山
后。法道凌夷。而此山遂成邮递裨贩所矣。壬辰暮春。
序¶ 第 336b 页
费本师过余。集米百石。余送至径山。盘桓七日。古今
机缘。颇多商确。因严统未竣。又助刻正本百叶。及著
径山志序。老人喜而赐杖。且铭诸杖曰。觌体现前。描
画不得。妙运超方。了无群惑。指点人间。疏通正脉。又
书赠曰。立地顶天一丈夫。儒宗释典旨相符。年来体
道深深喜。宜把瞿昙担子扶。余婉笑辞曰。高天厚地
之恩。敢同木石。窃念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谬许肩荷。
幸脱罗笼。老人欣然曰。不惟其名。惟其实。便是竿头
更进处。遂赠一号。号无依道人。嗣后益蒙垂注。辞之
不得。至丙申春仲于虞山。维摩室中受付嘱焉。

* 偈颂

余晚年入道。宜綮自修。遇古人之善言懿行。有合
于本分中者。时为拈颂以自写所得。虽不敢名为
了手亦不甘自蒙蔽以少昧其生平。故自得法以
至今日。即茹斋盟佛。分置家业与诸儿辈。存此已
往之年。以报佛恩。宣法化。更不复预人间事矣。偈
与颂虽不文。姑存以正诸同志者。

** 脱家

「 断情须铁汉。勘破炉中雪。欲了何时了。一决罔不决。」


钓雪鉴曰。截铁斩钉。手亲眼办。非大了当人。不能
作此语。他日续传灯而集著作。只此偈可当之。

** 分家示五儿

「 初祖一花开五叶。予家内外喜同辙。庭前各衍旧风云。笑傲乾坤展大业。」


百痴元曰。西来大意人人有。谁家灶内火无烟。

** 参学

「 了知佛法无多子。切莫依稀辨朱紫。说到无言可说
序¶ 第 336c 页


百痴元曰。悟真言的。大有过人处。

** 护法

「 法周沙界赖人传。遍地红炉炽火然。更藉添薪莲社侣。人人出手护真禅。」


钓雪鉴曰。不惟自护。且教人护。佛法从此不衰矣。

** 本师辑五灯颂以记之

「 不分东土与西天。法脉相承那用参。有正有旁须验过。当前一指是司南。」


「 天王杰出又天皇南岳青原各续芳拨转云礽当日谬于今正派凛如霜」


「 薪传灯续信奇哉明眼应须契本来瞿老非前今岂后任人衍法任人开」


「 五峰金粟出天童钵钵相承奕叶隆透得室中无味话曹溪未到路先通」


费老人曰大有衲僧气概。

** 和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 未牧

「 头角未露一声哮自在纵横去路遥黑白始分牝牡相生来柔顺长灵苗」


*** 初调

「 顺性今朝也受穿何烦童子又加鞭绳头在手随时转到处风光不用牵」


*** 受制

「 踏著溪山便骋驰朝行暮宿紧相随休贪水草东西路奔走能生两足疲」


*** 回首
序¶ 第 337a 页

「 捩穿鼻孔始回头不是天生禀性柔早晚加鞭还策励烟云客路莫停留」


*** 驯伏

「 不分内外与中边束缚无拘意洒然信步行来皆坦道腾腾任运漫劳牷」


*** 无碍

「 万别千差性本如超群惟此总无拘一身负荷皆全力本分何曾有欠馀」


*** 任运

「 息肩还得卧云中渴饮饥餐处处同物我尽捐知解净本无南北与西东」


*** 独照

「 法外无心心亦閒不留辙迹在人间扬眉瞥尔开双眼炤彻银山铁壁关」


*** 双泯

「 隔墙清听绝无踪形影孤寒照碧空但见皇封成一片稼苗不犯草丛丛」


钓雪鉴曰提唱本分显露日久功深一此不
懈觐翁其真牧牛者与梁山普明大有知音矣。

** 阅世有感

「 人世难逃受苦煎那从火里蔚青莲瞥然充溢天池水遍界光华享大年」


** 次韵示诸禅客

「 满眼祥光碍膺绝尘劳堪叹没休歇三三两两气吞吴各吐珠玑如落叶」


** 赠金粟百禅师即次前韵

「 煅炼红炉火不绝一丹到手群情歇等閒拈出好风
序¶ 第 337b 页


** 除夕

「 世途扰扰竟何之欲了弗了了亦痴个事不随华岁去刹那千载阿谁知」


** 岁朝

「 万古恒尝一旦新物华搬运旧时春韶光虽向人情换不识何人契本真」


** 元旦步沈菁莪韵

「 纷纷庆贺古今然孰溯清流返浊泉独有达人明本质岁华不改永尧年」


** 四威仪

「 山中行八十气盈盈略彴分明都历过后架洗脚别有因」


「 山中住面壁意专注阶前立雪安心时风吹壒𡒁归何处」


「 山中坐瑞草敷猊座法轮转展树下垂一指拈花真笑破」


「 山中卧鸡足何时寤袈裟守护百千年覆去翻来独唱和」


钓雪鉴曰四威仪颂石屋高峰录中有之盖林下
人工夫无处不在故作此以验其底蕴也觐翁年
甫九十而不衰更能于日用中检点若此且其为
语俨然本色老衲湔涤文人习气殆尽非工夫纯
粹者讵易臻此。

** 胡宣子诘祝仲基本分内有偈无偈话草答

「 偈到忘言思虑绝不通一线怎休歇试看晓日丽中天光明何处不漏泄」

序¶ 第 337c 页



「 有无不争好与丑本分岂人所拘守单刀直取颜良头百万军威都了手」


** 望日迟明

「 光射帐中非是月禅机达旦转超越参得心空及第归何如不第且休歇」


无依道人昌传南岳正宗三十五世费隐容老和
尚法自丙申以来参透自巳无悟无迷为法求人
如饥如渴肩担十年靡刻弛遇缘一旦始欣传彻
见绿野上人讳超悟诚信端悫寸步罔越谨守既
有馀恢拓无不足遂以拂子一握嘱以表信偈云。

「 佛祖渊源流脉长灯灯续焰法轮扬探筹从不分缁素甘露重开转泽梁」


** 又勉励一首

「 遍野郊园有脚春绿云静霭任天真身膺法道无馀事力挽颓风是至人」




** 和吴万为诵百和尚出山韵

「 去来何用毒相攻室内操戈总是空曳屦飘然擎日月达人何处不潜踪」


「 堪笑时人眼不开妄仇龙象搅狮台佛家自有安身法枉伴浮棺去复来」


「 粟山延藏百馀年经到俄听有讪传共尔一身为去住情狂端不识真禅(是日予适请藏经至)


「 云迹深藏匝竹庵祥光紫气绕澄潭宗风动地无高下瓢笠随身有指南(百师时憩锡梵胜庵)

序¶ 第 338a 页

** 孤云兄继百和尚住持金粟作偈相招次韵答


「 忭舞清规高百丈惊闻洒扫旧苔痕风光到处皆流映莫使孤轮旦复昏」


** 答蔡子榖送木老法叔入院偈

「 金粟堂中老国师阳春𢋫唱正其时当年同调今非昔早不推心漫怨迟(附原偈)


(大唐国里无禅师花发优昙古佛时孤掌何如双拍板秦溪击楫勿迟迟)


** 颂本师费老人

「 道脉千秋仗仔肩。光辉遍界我翁宣。盖天盖地奇男子。亘古亘今大圣贤。不誇神骏支林重。巳占蓬门竺国先。从此相承师范远。英英绣虎解忘筌。」


** 除夕次韵

「 一年光景去如梭。隔岁铜催又若何。斗柄光从五夜转。书云节又四旬过。含元殿里笙簧沸。野老村中爆竹多。独有至人回造化。此时也唱太平歌。」


** 挽破颜和尚

「 振铎吾乡十载馀。婆心一片更谁如。三秋猿哭秦峰冷。一夜鸱鸣法席虚。脚下仍多狮象侣。寰中剩有水云居。依然此日瞻遗范。肠断魂销孰念余。」


** 挽百痴和尚

「 等閒掷去杖成龙。叹息斯人不再逢。佛法我惭张运使。文章君是悦云峰。方欣念载知交旧。讵意孤龛云雾封。剩对西风挥老泪。昏衢光烛与谁共。」


** 立夏日登凌霄峰

「 踏遍松杉路侧崎。诸峰顶上摘芳蓠。灵禽力弱踪难
序¶ 第 338b 页


金粟百痴禅师曰词端旨确骨古调清当与师川
大年辈并垂不朽。

** 月影

「 午夜流光光映身。当头照见人非人。阶前云度添长荫。台上花移舞短绅。来去依稀漂白浪。晦明彷佛露清神。柳梢描出娑婆像。斜望西楼焦兔真。」


** 步潜夫李年兄梅花韵

「 消息单传雪岭神。繁华刊落露清真。馨香一段含生意。冰骨千秋显出尘。月夜欹斜疑碧汉。垄头疏放笑征人。自从瞿老亲拈后。在在分明总是春。」


** 步子建王年翁晴泛韵

「 碧水韶光劈面开。沧溟西泛一苇来。吴山胜境翻新象。春洞桃花丽旧苔。寂历禅心推拾得。逍遥千古颂浮杯。吮毫难写坡堤意。策杖还誇曼五台。」




* 拈颂

钓雪鉴曰拈与颂唐宋诸大老举有之张无尽托
钵颂苏长公上佛印颂计国夫人念经颂张拙秀
才悟道颂大略不事雕饰直写本色心印心法印
法也他如圆悟之碧岩万松之评唱言深意晦隐
索深钩使浅近人莫由窥其边际无怪乎有少林
提唱诸公从而义理之也觐翁学佛而能以平易
之词指示后学心法双彰语默路绝真可与唐宋
诸君子握手矣。
序¶ 第 338c 页

「打牛即是打车即是公案。」

【颂云把柄都在手纵横得自由𦆆纤俱净尽何处觅
车牛。】

「赵州勘破台山婆子公案。」

【颂云婆勘阿师不在蓦直州勘婆子不在台山各勘
本来面何曾别问津。】

「牵牛向溪东放不免食他国王水草向溪西放
不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些公案。」

【拈云本分一著一生受用不尽唯随分而纳方免非
分而营。】

「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公案。」

【拈云将谓有本可据调羹尚少滋味在。】

「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不扳枝足不踏树树下
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则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
失命公案。」

【颂云句下无生忍临机藉指南西来恁么意开口告
人难。】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句归何处公案。」

【颂云拟议却从言下起倚墙傍壁转转生直得有无
双遣葛藤斩尽马前相扑一倒便休休休含元殿里
觅长安作么。】

「今晚一觉睡来日是新年公案。」

【著云曙色未分人尽望及乎天晓也寻常。】

「果悟则一一不著问人而自明公案。」

【拈云千峰势至岳边万派声归海上是他家里人方
谙这般说话且道那个是家里人良久云又来问我
那。】
序¶ 第 339a 页

「僧问慧力昌禅师云佛力法力即不问如何是
慧力昌云踏倒人我山扶起菩提树玉林别云
吃官酒卧官街当处死当处埋木老人拈云高
高山顶立还他慧力昌深深海底行须是我报
恩法兄始得但一人入佛而不能入魔一人入
魔而不能入佛老僧则不然山月如银牵老兴
閒行不觉过溪西。」

【颂云识透上头关铁鞭都打碎呵呵呵人我不容立
菩提何处栽魔佛亘古判优昙火里开。】

「圜悟老人答大慧有句无句公案。」

【颂云描不成兮画不就黑白分明绝体究相随来也
话更奇飞鸟归巢各依旧。】

「禅如大海将钵盂盛得些子公案。」

【西江漫誇一口吸钵盂如何难测海不会个中吞吐
意忖度短长真可慨。】

** 写怀

「 无手人打无舌人无舌人连忙道个不必概观僧俗兮暴殄真不必世趋如是兮冷眼亦不必」


** 别古

「 泥佛宜庆水荡漾波光彼岸砥」


「 金佛宜度炉赤心片片印森罗」


「 木佛宜度火烁破乾坤炤今古」


(觐周目赵州三不度予谓三宜度盖古人委身饲虎悬崖毕命与夫析骨还父析肉还母俱以大休
歇显大神通则三佛之度正三佛之妙用云)。

** 静观(二首)

「 未生前事未生了未来后事未来了现在十方云去去有何不了待人了」

序¶ 第 339b 页

「 世缘日日增百岁不能了识得无干涉自心先了了」


** 步韵赠禅堂云庵侄

「 物换时移不记年逆顺从无两样天水平石出非无会雨骤龙翔别有缘羡侄番新品古宿节承访旧话真禅垂手闹市如山静树下閒行何不然」


** 和韵赠莲社心源法师

「 我昔亲承瑞烛来莲花三度火里开自惭无德当灵应何意莲社灿锦台佛室辉煌呈彩色禅灯炫耀启圣胎弥陀处处勤指引为报西方净土阶」


** 毒蛇世尊恶毒蛇阿难(俱答顾来初问)

「 两两提撕情未瞥福堂追绎太分别不思本分真空体勤求儆语怎休歇」


** 乾矢橛

「 矢橛何曾值半文将来拟议有何情佛法无多原平等浊自浊兮清自清」


** 庭前柏树子

「 眸迎柏子最分晓觌面相呈真凑巧佛本无前亦无后囫囵吞枣知者少」


** 和顾来初立夏送春韵

「 岁序如梭去不留夏景初贲春未收冷暖虽向人情换衰旺岂因代谢愁密密生意随时转隐隐禅心始复周尽知梅蕊消息好谁道荷畔吐香稠」


** 代沤天法兄募米偈

「 道高何虑生不辰休叹禅和󵎎刺身杖驾瓢囊光日月法弘远近震天人尘尘欢喜开生面钵钵频添赖巨仁莫谓一沤酬有限化跻光天遍届春」


** 顾来初求不二门答云

「 不二无门径寻求亦无途自心能了悟复何一与多」

序¶ 第 339c 页

** 斋单

觐周日语云人无寿夭禄尽则亡现前所见如乙未
年王玄冶贾惺常贺仲嘿吴圣水及大侄伯玄同时
相继而殁此诸君子年尚可延食正饶裕而一时夺
则夺之昔凝观寺僧法庆开皇三年造夹纻释迦立
像高丈六功未毕庆遂卒其日有宝昌寺僧大智死
经三日而苏白寺僧云于阎罗王前见法庆甚有忧
色少顷见像来王前王遽走下阶合掌礼拜此像像
谓王曰法庆造我功未毕柰何令死王顾问一人曰
法庆合死未答曰命未合终而食料巳尽王曰可给
荷叶俾终其福业大智甫说令于凝观寺看之须臾
之间遂见法庆苏活果苏后喜餐荷叶以为隹味及
啖馀食终不得下像成之后数年乃亡如是莫大功
德料尽则死转给则生可见多食不如少食浓食不
如淡食也予自丙子除暮侍立父侧父云我睹此分
岁品物件件欲得而啖之竟若不容我啖者予闻而
剌心二十年如一日今于八月十五日静室落成礼
诵法华尊经梁皇宝忏告申茹素随著四弗箴曰弗
旨弗肥弗营弗暴庶几哉弗求多便弗少弗求浓便
弗淡无弗可以自勉无弗可以勉人正是红灯焰焰
空荧扰急急回头早是迟。

(日泞耕叟吴宪跋)

(阅觐周居士此文胜阅云栖戒杀七则因忆韩晋公滉有吏司冥录一日对滉云凡人食料具有记籍二
品以上日支五品以上旬支六品至九品季支平常人岁支滉诘以我明日所食几何吏曰但不可泄漏
食品巳定遂密写御前食糕腹胀黄昏啜橘皮汤二盏启看一一不谬数之前定如此今人不能戒杀为
口腹故然滋味于我至轻性命于彼甚重识得禄尽则亡四字尚敢再穷水陆恣杀业乎
马囧伯云昔万羊丞相李德裕食至止少百羊遂戒杀偶人馈百烝羊虽坚辞竟数满不禄)。
序¶ 第 340a 页

** 劝勉内人并悼亡

「 苦海无边佛为度彼岸登兮孽不堕意中了了断诸缘有何功德不负荷」


「 锦绣世界一时收逍遥路上别有秋大地山河包不尽个事承当永不休」


「 一生行履汝周旋笑谈因果在目前登时撒手分别去留下福田事事全」


「 内助去矣我形单好比麻油树上摊愿汝会得祖师意只亦陶然免涕潸」

序¶ 第 34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