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283-A¶ 第 286a 页
* No. 1283-A
重刻宗范序
光绪丙戌。岁聿云莫。葭灰既动。瑞雪盈尺。友人杨仁
山邮寄是集来吴。同参灵虚道人招余往勘。余见其
格律精严。取裁的当。不禁踊跃赞叹曰。伊庵前辈可
谓先得我心矣。适有禅客在座。略顾册目。便不启阅。
少顷询曰。是篇何人所辑。巳得正悟否。灵虚子答云。
此公打破漆桶。于向上一著亲入密藏。深叹禅河泛
滥。后人无从问津。因于太虚空中倏钉个楔。有定据。
无准则。俾人由此契入。不致为黑风噩浪吹入罗刹
鬼国。是亦苦心士也。客曰。宗门下事。如电光石火。快
便难逢。神龙天马。尚难彷佛。范云乎哉。余应之曰。然
子言诚高矣美矣。第徐六担板。见尚未圆。诚能死尽
偷心。深入堂奥。必不斥此篇为剩语。客曰。何谓也。余
曰。千七百则公案。古人判为烂葛藤。但参学之士。咸
如二祖。一言契悟。即證无生。匪特千七百可聿付祖
龙。即三藏十二部亦可投之巨浸矣。何则。脚跟下事。
本无实法。只要灼破面门。立地搆取。则教网纲宗。皆
为灵龟迹耳。安所谓范乎。苟不如是。中下之士。智劣
心浮。闻多罗一言半偈。如蚊上铁牛。及阅古德机缘。
又复汗牛充栋。求其义严旨该。可以契入者。诚不可
得。则是集如见角识牛。望烟知火。循类以求。因指见
1283-A¶ 第 286b 页 X65-0286.png
月。较之重溟浩瀚。欲渡无筏者。不啻霄壤矣。客曰。范
之义敬闻命矣。终以贯教。其旨云何。余曰。此更作者
不得巳之苦衷也。参学得悟。如梦里拾金。缘无始气
习顿难[泳-永+(剪-月+(耳-一))]净。所谓风停波尚涌。理悟念犹侵也。若不
经大冶洪炉锻鍊净尽。终是说食不饱。古虽有眼正
不贵行履之说。亦祇一期方便。况今古相勘。岂只日
劫百倍。如不假弥陀大愿。生入莲花国中。则他日一
阴现。依旧落他圈缋。故智如永明。尚有角虎之喻。古
来禅德末后归重持名者。不可缕指。后人千万弗及。
安可一悟为休。漫云我作得主。吾愿同参上士。既得
正悟。正好借一句弥陀。消归秘密藏中。他日与同志
诸君上品上升。泛驾于七宝池内。庶不负伊庵先生
纂辑是篇接引后进之苦心也。客于是唯唯。灵虚子
曰。真兄可谓语言三昧。引人入胜矣。盍不将此段因
缘。载诸简端。以为鸿雪之一證乎。余应曰诺。客退。爰
笔以为之序。
赐进士出身赏戴花翎补用知府特授浙江湖州府
安吉县知县黔筑悟真居士李宗邺撰
之义敬闻命矣。终以贯教。其旨云何。余曰。此更作者
不得巳之苦衷也。参学得悟。如梦里拾金。缘无始气
习顿难[泳-永+(剪-月+(耳-一))]净。所谓风停波尚涌。理悟念犹侵也。若不
经大冶洪炉锻鍊净尽。终是说食不饱。古虽有眼正
不贵行履之说。亦祇一期方便。况今古相勘。岂只日
劫百倍。如不假弥陀大愿。生入莲花国中。则他日一
阴现。依旧落他圈缋。故智如永明。尚有角虎之喻。古
来禅德末后归重持名者。不可缕指。后人千万弗及。
安可一悟为休。漫云我作得主。吾愿同参上士。既得
正悟。正好借一句弥陀。消归秘密藏中。他日与同志
诸君上品上升。泛驾于七宝池内。庶不负伊庵先生
纂辑是篇接引后进之苦心也。客于是唯唯。灵虚子
曰。真兄可谓语言三昧。引人入胜矣。盍不将此段因
缘。载诸简端。以为鸿雪之一證乎。余应曰诺。客退。爰
笔以为之序。
赐进士出身赏戴花翎补用知府特授浙江湖州府
安吉县知县黔筑悟真居士李宗邺撰
1283-A¶ 第 286c 页 X65-0286.png
* No. 1283-B
序
琴轸失调。则改弦而更张之。教轨失驭。则鉴机而疏
通之。不疏则运塞。而通之道系于变。与时转移。救弊
扶衰。斯度生化法之大纲也。佛教东流。溯汉迄梁。学
者泥经语而不探心源。达摩倡为别传妙心见性成
佛之宗。而天下景从。此一变也。然师资授受间。心心
相印。不离文字语言。每有以巧见浮心。妄为摸拟者。
马祖复截言句。转为机用。其接百丈也。传有野鸭公
案。再参。一喝三日耳聋。逆顺莫测。诸方同风。不贵就
体消停。祇重从缘荐取。此又一变也。今夫觌面示机。
良马则窥鞭而遄驰。井蛙则堕底而无路。不开以参
究之方。将何以策鲁钝之进。繇是设一话头。塞断意
根。工夫淹熟。时至理彰。话头原无定则。沩山之诘香
岩。则以父母未生前道一句来。勘之。死心之诘山谷。
则以彼此死烧后何处相见。勘之。雪岩高峰相承。则
专于无梦想时主人公。彻了之。细剔精搜。深造阃奥。
三根普被。一心洞透。更无遗憾。此又一变也。易云。穷
则变。变则通。沿至明清。宗师家上堂小参各语。机锋
序
琴轸失调。则改弦而更张之。教轨失驭。则鉴机而疏
通之。不疏则运塞。而通之道系于变。与时转移。救弊
扶衰。斯度生化法之大纲也。佛教东流。溯汉迄梁。学
者泥经语而不探心源。达摩倡为别传妙心见性成
佛之宗。而天下景从。此一变也。然师资授受间。心心
相印。不离文字语言。每有以巧见浮心。妄为摸拟者。
马祖复截言句。转为机用。其接百丈也。传有野鸭公
案。再参。一喝三日耳聋。逆顺莫测。诸方同风。不贵就
体消停。祇重从缘荐取。此又一变也。今夫觌面示机。
良马则窥鞭而遄驰。井蛙则堕底而无路。不开以参
究之方。将何以策鲁钝之进。繇是设一话头。塞断意
根。工夫淹熟。时至理彰。话头原无定则。沩山之诘香
岩。则以父母未生前道一句来。勘之。死心之诘山谷。
则以彼此死烧后何处相见。勘之。雪岩高峰相承。则
专于无梦想时主人公。彻了之。细剔精搜。深造阃奥。
三根普被。一心洞透。更无遗憾。此又一变也。易云。穷
则变。变则通。沿至明清。宗师家上堂小参各语。机锋
1283-A¶ 第 287a 页 X65-0287.png
峻峭。愈的愈奇。而学人模棱揣窃。为生死心藐。务声
名心热。依样葫芦。擎拳竖指。或拂袖便行。或礼拜径
退。竟不辨彼知有之实虚。脱不落草盘桓。再三捞搜。
则其见地清彻。基脚坚牢。又乌从而印之。于此颟顸
率许。泾渭杂流。通者将复为塞。此殆乘运而变之一
时欤。大慧杲云。禅备众体。若祇爱击石火闪电光。谓
说义理禅。教坏男女。岂知波澜不阔。生死命根不断。
则不敢如此四楞著地为人。我伊庵先生知其然也。
编缉宗范一书。自参学以竟离垢。自利利他。叙秩井
然。括引古德研究熏修各范模则。多取婆禅。尽力穿
透。略不覆藏。毋论浅根薄质。览之均可依行发悟。惟
须就明眼人印證而巳。又以从朝至寝。明了意识主
事。易杂昭灵窠臼。专提无梦想时主公语。导人入门。
体会入微。匪孟浪郎君作略。衲捧读之。镜其苦心。随
喜其普愿。谨揭化机变通之理。以抉韦编采集之幽
衷。天下后世。其有同调者乎。无弃刍荛。證明斯偈。偈
云。死后生前体若何。电光石火耳聋多。要知无梦无
思主。磕破酣眠野鸭过。
道光乙未腊月望东川后学衲诺庵槃谈撰
名心热。依样葫芦。擎拳竖指。或拂袖便行。或礼拜径
退。竟不辨彼知有之实虚。脱不落草盘桓。再三捞搜。
则其见地清彻。基脚坚牢。又乌从而印之。于此颟顸
率许。泾渭杂流。通者将复为塞。此殆乘运而变之一
时欤。大慧杲云。禅备众体。若祇爱击石火闪电光。谓
说义理禅。教坏男女。岂知波澜不阔。生死命根不断。
则不敢如此四楞著地为人。我伊庵先生知其然也。
编缉宗范一书。自参学以竟离垢。自利利他。叙秩井
然。括引古德研究熏修各范模则。多取婆禅。尽力穿
透。略不覆藏。毋论浅根薄质。览之均可依行发悟。惟
须就明眼人印證而巳。又以从朝至寝。明了意识主
事。易杂昭灵窠臼。专提无梦想时主公语。导人入门。
体会入微。匪孟浪郎君作略。衲捧读之。镜其苦心。随
喜其普愿。谨揭化机变通之理。以抉韦编采集之幽
衷。天下后世。其有同调者乎。无弃刍荛。證明斯偈。偈
云。死后生前体若何。电光石火耳聋多。要知无梦无
思主。磕破酣眠野鸭过。
道光乙未腊月望东川后学衲诺庵槃谈撰
1283-A¶ 第 287b 页 X65-0287.png
* 凡例
* 一彻参中。无梦想见闻主。依稀解路甚多。一友于炮声有触。予曰。邻家放炮。与汝无梦想主何涉。便无语。故得有见处者。或问彼时炮声。与现在对谈。是同是别。或问炮声此际在甚么处。或问炮声过后。汝正眠无梦时。更何处相见。此是落草勘验。其有以擎拳下喝等机。及鼻直眉横等语祇对者。尽与扫除。要他将当时见处的实道一句。如真有印契。心有抓著痒筋话。方与点睛。否则重令参究。
* 一纲宗中。五家所建宗旨。尽足当机勘辨后人。毋须重添名相。
* 一洞祖过水睹影悟彻后。安知不重见云岩彻授宝镜。但录中未及叙出耳。
* 一示辨中。诸祖辩语。今依原文摘录。未敢擅更。然密祖追拂事。回生诀载其付法藏公不慎。于忍祖前印后辩。可以类推。至藏忍二祖。非寻常禅流可企及。勿因辩语。率生轻忽。
* 一湛祖枕子颂云。四大无我心如风。个中谁是主人公。廓然扑落原无物。始悔从前错用功。令补录以便阅者对勘。至云门瑞白位中诸祖。德隆望重。即腹胀吐血身亡。与疏山倒屙。大慧发毒。同关报境。毋以意见有殊。妄存轩轾。
* 一贯教中。禅宗顿圆。台宗妙圆。故知有后。兼须融会台宗。
1283-A¶ 第 287c 页 X65-0287.png
宗范卷上
菩萨戒弟子 钱伊庵 编缉
「 稽首释迦尊
十方三世佛
圣贤诸菩萨
摩诃声闻众
东西列代祖
第一最上乘
我依当代匠
究心无梦主
百日绝后苏
管窥豁一隙
历参诸开士
慈悯予钳锤
佛祖宗教理
广搜具薄信
浮沈卅五年
忽忽死将至
深愧负师恩
见浅习复厚
兼思涉俗辈
彼此抱同病
知解不敌业
腊底空慞恼
因兹缉宗范
朝夕痛自策
愿三宝加被
见者咸欢喜」
妙心别传分十章。
一禅源 二彻参 三调习 四入圣 五利人
六显喻 七机用 八纲宗 九示辩 十贯教。
原夫佛法东流。自汉至梁。经教广布。修契者代不乏
人。达摩单以别传妙心。直指人人见性成佛。毕竟以
何为妙心耶。故首之以禅源。源既定矣。学者从何而
契妙心。循古轨则。非参究不可。故继之以彻参。由参
菩萨戒弟子 钱伊庵 编缉
「 稽首释迦尊
十方三世佛
圣贤诸菩萨
摩诃声闻众
东西列代祖
第一最上乘
我依当代匠
究心无梦主
百日绝后苏
管窥豁一隙
历参诸开士
慈悯予钳锤
佛祖宗教理
广搜具薄信
浮沈卅五年
忽忽死将至
深愧负师恩
见浅习复厚
兼思涉俗辈
彼此抱同病
知解不敌业
腊底空慞恼
因兹缉宗范
朝夕痛自策
愿三宝加被
见者咸欢喜」
妙心别传分十章。
一禅源 二彻参 三调习 四入圣 五利人
六显喻 七机用 八纲宗 九示辩 十贯教。
原夫佛法东流。自汉至梁。经教广布。修契者代不乏
人。达摩单以别传妙心。直指人人见性成佛。毕竟以
何为妙心耶。故首之以禅源。源既定矣。学者从何而
契妙心。循古轨则。非参究不可。故继之以彻参。由参
1283-A¶ 第 288a 页 X65-0288.png
而悟。便与佛祖同一鼻孔。然有无始习气未消。故申
之以调习。习消力宏。真如深契。六祖曰。终身不退者。
定入圣位。故表之以入圣。如上四章。自行稳密。然须
运同体悲。讵可断佛种草。故勖之以利人。利他中。古
德有言句机用两路。故分别为显喻机用二门。显喻
在前者。初祖接机。亦以言显示。迨三四传。而始转为
机用。故机用次之。法久弊生。多诸巧见。建立宗旨。以
护正眼。故受之以纲宗。公案孔多。后来诸尊宿。各出
手眼以评唱之。其间权实示现。浅深偏圆。不无同中
有异。然均以成就来学佛知见。故广之以示辩。如上
九章。皆禅宗本分草料。第与诸经教。不可置之不贯。
故终之以贯教。自八至十。虽列利人后。而自利均须
十科广研也。予自笑挈挈波波。俨似跛足道人。满面
惭惶。说得行不得。然利根之士。脱能依此撩起便行。
终身不退。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当亦今时之第
二健儿欤。
* 禅源
灯录始七佛偈。本师传。则略采诸经公案。次列二十
八祖授受因缘。溯述源流。体裁应尔。今则不遑遍叙。
独指佛生不二。别传妙心为禅源。此宗旨。竖义于达
摩。流衍于诸祖。观初祖接可祖梁武杨衒之诸人。均
以言句显示。乃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者。良以学
人滞于经教。卒未能印合妙心。立地成佛。故乘时而
来。提唱顿宗。斯禅之源也。妙心者何。蠢动含灵。皆有
之以调习。习消力宏。真如深契。六祖曰。终身不退者。
定入圣位。故表之以入圣。如上四章。自行稳密。然须
运同体悲。讵可断佛种草。故勖之以利人。利他中。古
德有言句机用两路。故分别为显喻机用二门。显喻
在前者。初祖接机。亦以言显示。迨三四传。而始转为
机用。故机用次之。法久弊生。多诸巧见。建立宗旨。以
护正眼。故受之以纲宗。公案孔多。后来诸尊宿。各出
手眼以评唱之。其间权实示现。浅深偏圆。不无同中
有异。然均以成就来学佛知见。故广之以示辩。如上
九章。皆禅宗本分草料。第与诸经教。不可置之不贯。
故终之以贯教。自八至十。虽列利人后。而自利均须
十科广研也。予自笑挈挈波波。俨似跛足道人。满面
惭惶。说得行不得。然利根之士。脱能依此撩起便行。
终身不退。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当亦今时之第
二健儿欤。
* 禅源
灯录始七佛偈。本师传。则略采诸经公案。次列二十
八祖授受因缘。溯述源流。体裁应尔。今则不遑遍叙。
独指佛生不二。别传妙心为禅源。此宗旨。竖义于达
摩。流衍于诸祖。观初祖接可祖梁武杨衒之诸人。均
以言句显示。乃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者。良以学
人滞于经教。卒未能印合妙心。立地成佛。故乘时而
来。提唱顿宗。斯禅之源也。妙心者何。蠢动含灵。皆有
1283-A¶ 第 288b 页 X65-0288.png
佛性。而无始沈沦苦海者。不悟此心当体是佛。背觉
合尘。故全圆觉而成无明。迷而不返。然虽万劫轮回。
而不动之天真佛性。从无迁变。别记载初祖祇教可
祖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二祖种
种说心性道理。祖总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可祖
忽曰。我巳息诸缘。祖曰。莫不成断灭否。可曰。不成断
灭。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
体。盖息缘。则外境相空。无喘。则内寻伺绝。如墙壁。则
心行处灭。言不及。则言语道断。了知而无念。则寂照
同时。心境不二。迷悟不二。生佛不二。其恰好处。心亦
不可得。妙亦不可得。连不二两字。亦不可得。不可得。
亦不可得。非心非不心。非妙非不妙。放尿屙矢。嬉笑
怒骂。莫非妙心体现。今姑立以妙心之名。而为达摩
禅宗之源也。须知安心者安此。究心者究此。悟心者
悟此。调心者调此。入圣者入此。利人者利此。乃至诸
祖之显。喻机用纲宗示辩。并圆顿诸经论。皆不离此
心别有所指也。在初祖證心之楞伽经。则谓之自觉
境界。自觉圣智。自觉。则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常寂而
照。故名为自觉智。常照而寂。故名为自觉境。其馀如
来藏。自心现。不生不灭真识。均可一一消归。故初祖
引證心宗。可祖凡说法竟。每曰。此经四传后。变成名
相。悲哉。马祖引楞伽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三
界惟心一法之所印。初祖旁出之慧满师。常赍楞伽
以为心要。如说而行。极知悟心之后。必须消识功熏。
合尘。故全圆觉而成无明。迷而不返。然虽万劫轮回。
而不动之天真佛性。从无迁变。别记载初祖祇教可
祖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二祖种
种说心性道理。祖总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可祖
忽曰。我巳息诸缘。祖曰。莫不成断灭否。可曰。不成断
灭。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
体。盖息缘。则外境相空。无喘。则内寻伺绝。如墙壁。则
心行处灭。言不及。则言语道断。了知而无念。则寂照
同时。心境不二。迷悟不二。生佛不二。其恰好处。心亦
不可得。妙亦不可得。连不二两字。亦不可得。不可得。
亦不可得。非心非不心。非妙非不妙。放尿屙矢。嬉笑
怒骂。莫非妙心体现。今姑立以妙心之名。而为达摩
禅宗之源也。须知安心者安此。究心者究此。悟心者
悟此。调心者调此。入圣者入此。利人者利此。乃至诸
祖之显。喻机用纲宗示辩。并圆顿诸经论。皆不离此
心别有所指也。在初祖證心之楞伽经。则谓之自觉
境界。自觉圣智。自觉。则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常寂而
照。故名为自觉智。常照而寂。故名为自觉境。其馀如
来藏。自心现。不生不灭真识。均可一一消归。故初祖
引證心宗。可祖凡说法竟。每曰。此经四传后。变成名
相。悲哉。马祖引楞伽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三
界惟心一法之所印。初祖旁出之慧满师。常赍楞伽
以为心要。如说而行。极知悟心之后。必须消识功熏。
1283-A¶ 第 288c 页 X65-0288.png
乃今之禅客。微特不依经说而行。且不知楞伽所说
为何语。亦不知初祖何以独引此经以證心。置之不
论不议之列。可叹也。祇缘此经辞义古奥。数传后几
致绝响。三祖信心铭中。标此妙心为玄旨真如法界
等名以显之。四祖则令人念摩诃般若。五祖则兼令
人诵金刚般若经。六祖闻客诵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遂得开了。五祖复徵其初悟。祖言下大彻。启曰。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迨后开堂
说法。第一会便演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曰此须心行。
不在口念。口念心行。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
佛。摩诃是大。心量大如空。无有边畔方圆大小青黄
嗔喜是非善恶。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然莫
著空。有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即著无记
空。此一辈人。不可与语。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依正
万像。性空亦如是。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
性中。若一切善恶。尽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
故曰摩诃。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一切般若智。皆
从自性生。不从外入。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口
虽说空。不修此行。似人妄称国王。终不可得。般若者。
唐言智慧也。一切时处。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般若
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口说般
若。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
为何语。亦不知初祖何以独引此经以證心。置之不
论不议之列。可叹也。祇缘此经辞义古奥。数传后几
致绝响。三祖信心铭中。标此妙心为玄旨真如法界
等名以显之。四祖则令人念摩诃般若。五祖则兼令
人诵金刚般若经。六祖闻客诵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遂得开了。五祖复徵其初悟。祖言下大彻。启曰。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迨后开堂
说法。第一会便演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曰此须心行。
不在口念。口念心行。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
佛。摩诃是大。心量大如空。无有边畔方圆大小青黄
嗔喜是非善恶。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然莫
著空。有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即著无记
空。此一辈人。不可与语。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依正
万像。性空亦如是。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
性中。若一切善恶。尽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
故曰摩诃。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一切般若智。皆
从自性生。不从外入。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口
虽说空。不修此行。似人妄称国王。终不可得。般若者。
唐言智慧也。一切时处。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般若
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口说般
若。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
1283-A¶ 第 289a 页 X65-0289.png
即名般若智。波罗密。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
生灭起。名此岸。离境无生灭。名彼岸。悟此法者。即般
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
等佛。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
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摩诃般若波
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
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
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
八万四千智慧。以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
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
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
舍。即是见性成佛。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
须修般若行。持般若金刚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
德无量。经中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为最上乘大智
上根人说。须知本性。自有般若智。自用智慧常观照
故。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
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
更无差别。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
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我
于忍和尚处。一闻便悟。顿见本性。将此教法流行。令
学道者顿悟。各自观心见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
识直示正路。若起正真观照。一刹那妄念俱灭。识自
本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
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
生灭起。名此岸。离境无生灭。名彼岸。悟此法者。即般
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
等佛。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
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摩诃般若波
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
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
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
八万四千智慧。以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
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
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
舍。即是见性成佛。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
须修般若行。持般若金刚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
德无量。经中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为最上乘大智
上根人说。须知本性。自有般若智。自用智慧常观照
故。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
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
更无差别。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
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我
于忍和尚处。一闻便悟。顿见本性。将此教法流行。令
学道者顿悟。各自观心见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
识直示正路。若起正真观照。一刹那妄念俱灭。识自
本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
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
1283-A¶ 第 289b 页 X65-0289.png
昧。即是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者。是为无念。用即
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于六尘无染。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
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不思。常令念绝。即是法缚边
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至佛地。得此
顿法。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不得匿其正
法。是知摩诃般若。便是初祖的传妙心。且知六祖所
受五祖心印。尽在此篇发挥。罄尽无遗。苟能细心体
会。则摩诃般若一句。即是绝好话头。悟后熏修精密。
便是绝好调习功夫。又何必另觅话头。别起炉灶耶。
然此总在行人之便宜矣。又六祖最后开示。提唱般
若经中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悟一切处不住相。于
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
静。虚融淡泊。名一相三昧。若一切时行住坐卧。纯一
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人具二三昧。
依吾行者。决获菩提。證妙果。此二三昧。出文殊问般
若经。正是摩诃般若妙心体相。正是诸佛所传无念
而常知心体。正是楞伽经自觉境界自觉圣智。名异
而体同也。圭峰禅源诠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
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一行三昧。是一切三昧根
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相
传者。是此禅也。法运沿流。泯相归性。故总以般若印
心。六祖而后。虽立有五家之纲宗。千七百则之葛藤。
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于六尘无染。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
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不思。常令念绝。即是法缚边
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至佛地。得此
顿法。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不得匿其正
法。是知摩诃般若。便是初祖的传妙心。且知六祖所
受五祖心印。尽在此篇发挥。罄尽无遗。苟能细心体
会。则摩诃般若一句。即是绝好话头。悟后熏修精密。
便是绝好调习功夫。又何必另觅话头。别起炉灶耶。
然此总在行人之便宜矣。又六祖最后开示。提唱般
若经中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悟一切处不住相。于
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
静。虚融淡泊。名一相三昧。若一切时行住坐卧。纯一
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人具二三昧。
依吾行者。决获菩提。證妙果。此二三昧。出文殊问般
若经。正是摩诃般若妙心体相。正是诸佛所传无念
而常知心体。正是楞伽经自觉境界自觉圣智。名异
而体同也。圭峰禅源诠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
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一行三昧。是一切三昧根
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相
传者。是此禅也。法运沿流。泯相归性。故总以般若印
心。六祖而后。虽立有五家之纲宗。千七百则之葛藤。
1283-A¶ 第 289c 页 X65-0289.png
或平实商量。或机锋相见。乃至尽未来际。拈颂代别
徵判上堂小参秉拂普说。千岐万派。更无越乎摩诃
般若一相三昧之一源矣。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岳边
止。万派声归海上消。谓之教外别传也可。谓之离教
无禅也可。谓之不立文字也可。谓之无离文字而说
解脱也亦可。
* 彻参
众生妙心。本无生灭。而无始沈没三界者。以未知本
体主公安身立命处也。知则一念回机。便同本得。灵
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即如如佛。是则参究以
求了知。诚学者第一要矣。可祖种种说心性。初祖祇
遮其非。可云巳息诸缘。初祖复将莫成断灭勘之。而
后许證。此即究心发悟第一则榜样。然个中消息。悉
以言通。至礼拜而记得髓。则离言而显。机灵用活。别
行一路矣。迨后忏罪竟之印。谁缚汝之诘。子何姓之
问。三更入室之谈。乃至什么物什么来之徵。祖祖相
授。多于文字显示。盖以列祖名振当时。当机为道心
切。一语点睛。全身担荷。了无扭捏纤疑其间。故不须
多番勘验照用。以辩其真伪。其旁出诸祖。亦祇是临
时言接。惟六祖接荷泽。为用棒始。然指授仍不离言
诠也。马祖于问西来意便打。则专以棒接。而机用之
门大辟矣。古德云。从文字得力者弱。从事上得力者
强。从缘荐取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者。是也。其时
禅风大播。千里同风。知有后。广历诸方丛席。如赵州
徵判上堂小参秉拂普说。千岐万派。更无越乎摩诃
般若一相三昧之一源矣。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岳边
止。万派声归海上消。谓之教外别传也可。谓之离教
无禅也可。谓之不立文字也可。谓之无离文字而说
解脱也亦可。
* 彻参
众生妙心。本无生灭。而无始沈没三界者。以未知本
体主公安身立命处也。知则一念回机。便同本得。灵
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即如如佛。是则参究以
求了知。诚学者第一要矣。可祖种种说心性。初祖祇
遮其非。可云巳息诸缘。初祖复将莫成断灭勘之。而
后许證。此即究心发悟第一则榜样。然个中消息。悉
以言通。至礼拜而记得髓。则离言而显。机灵用活。别
行一路矣。迨后忏罪竟之印。谁缚汝之诘。子何姓之
问。三更入室之谈。乃至什么物什么来之徵。祖祖相
授。多于文字显示。盖以列祖名振当时。当机为道心
切。一语点睛。全身担荷。了无扭捏纤疑其间。故不须
多番勘验照用。以辩其真伪。其旁出诸祖。亦祇是临
时言接。惟六祖接荷泽。为用棒始。然指授仍不离言
诠也。马祖于问西来意便打。则专以棒接。而机用之
门大辟矣。古德云。从文字得力者弱。从事上得力者
强。从缘荐取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者。是也。其时
禅风大播。千里同风。知有后。广历诸方丛席。如赵州
1283-A¶ 第 290a 页 X65-0290.png
临济辈。指不胜屈。然门庭既别。曲调难齐。不无有浅
深纯杂之异。矧夫虚妄浮心。多诸巧见。口头弄滑。以
紫乱朱。在学辈既未能刻苦研穷。而专唇舌。为师者
不得不扫除言句。而变机锋。全提棒喝。塞断咽喉。电
闪雷轰。命丧真露。一点再点。鼻痛耳聋。三打三拳。得
牛完马。智过师而野狐一掌。斩勘众而狸奴一刀。百
千镜交光。正中益正。十八遍大悟。纯兮更纯。甚至逆
流洞水。胜祖强爷。尊重己灵。呵佛骂祖。总冀白璧之
无瑕。不厌黄金之久煅。然而利智上士。把得便行。钝
根阿师。茫然莫措。于是参寻同辙。方便异门。圜悟云。
释迦最后。径截省要。接最上机。虽迦叶二十八祖。少
示机关。多显理致。至付授际。靡不直面提持。如倒刹
竿。碗水投针。达摩破六宗。翻转我天尔狗。非拟议思
量可测。洎到梁魏。显言教外别传。逮曹溪详示宗通
说通。具正眼大解脱宗师。变革通途。俾不滞名相。不
堕理性言说。放出活卓卓地。脱洒自由妙机。遂见棒
喝交驰。以言遣言。以机夺机。以毒攻毒。以用破用。流
传七百年来。枝分派别。各显家风。然其归著。无出直
指人心。心地既明。无丝毫隔碍。脱去胜负彼我是非
知见解会。透到大休歇安稳之场。岂有二致哉。要须
个向上根器。具高识远见。深入阃奥彻底。信得及。把
得住。始可堪为种草。又云。老僧热病。死一日。黑漫漫
地。苏醒遂惊生死事。发心访道年许。只认得昭昭灵
灵。向四大身中作个动用。佛法上看即有。世法上看
深纯杂之异。矧夫虚妄浮心。多诸巧见。口头弄滑。以
紫乱朱。在学辈既未能刻苦研穷。而专唇舌。为师者
不得不扫除言句。而变机锋。全提棒喝。塞断咽喉。电
闪雷轰。命丧真露。一点再点。鼻痛耳聋。三打三拳。得
牛完马。智过师而野狐一掌。斩勘众而狸奴一刀。百
千镜交光。正中益正。十八遍大悟。纯兮更纯。甚至逆
流洞水。胜祖强爷。尊重己灵。呵佛骂祖。总冀白璧之
无瑕。不厌黄金之久煅。然而利智上士。把得便行。钝
根阿师。茫然莫措。于是参寻同辙。方便异门。圜悟云。
释迦最后。径截省要。接最上机。虽迦叶二十八祖。少
示机关。多显理致。至付授际。靡不直面提持。如倒刹
竿。碗水投针。达摩破六宗。翻转我天尔狗。非拟议思
量可测。洎到梁魏。显言教外别传。逮曹溪详示宗通
说通。具正眼大解脱宗师。变革通途。俾不滞名相。不
堕理性言说。放出活卓卓地。脱洒自由妙机。遂见棒
喝交驰。以言遣言。以机夺机。以毒攻毒。以用破用。流
传七百年来。枝分派别。各显家风。然其归著。无出直
指人心。心地既明。无丝毫隔碍。脱去胜负彼我是非
知见解会。透到大休歇安稳之场。岂有二致哉。要须
个向上根器。具高识远见。深入阃奥彻底。信得及。把
得住。始可堪为种草。又云。老僧热病。死一日。黑漫漫
地。苏醒遂惊生死事。发心访道年许。只认得昭昭灵
灵。向四大身中作个动用。佛法上看即有。世法上看
1283-A¶ 第 290b 页 X65-0290.png
即无。后白云老师云。你总无见处。自此全无咬嚼分。
后问演祖。觅心了不可得话。演曰。你须自参。始得者
好处。别人为汝著力不得。参来参去。忽因举频呼小
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如桶底脱。柏树子。麻三
斤。玄沙错过。睦州担板。诸公案。一一透过。黄龙示草
堂清风幡话。久不契。龙曰。子见猫捕鼠乎。目睛不瞬。
四足踞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心无
异缘。六根自静。百不失一。师屏去闲缘。岁馀忽悟。龙
曰。得道非难。宏道为难。宏道犹在己。说法为人难。既
明后。在力行之。晦堂问南公曰。大事本来如此。和尚
何得教人看话头。为伊搜寻。曰若不令汝如此寻究。
到无用心处。自见自肯。即埋没汝也。晦堂常举拳问。
唤作拳则触。不唤作拳则背。唤作甚么。真如院方师
参琅琊。惟看柏树子话。此即单研一句话头。一则公
案。一悟一切悟。样式也。传至大慧杲。极力主张参看
一个话头。普说云。云门寻常问学者。唤作竹篦则触。
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毕竟唤作甚
么。又恒举狗子语至无字。令学者参。云。经语祖语。诸
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过无字。一时透过。不用
卜度。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得作有无商量。不
得作真无之无卜度。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
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
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但行住坐卧。
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熟。口议心
后问演祖。觅心了不可得话。演曰。你须自参。始得者
好处。别人为汝著力不得。参来参去。忽因举频呼小
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如桶底脱。柏树子。麻三
斤。玄沙错过。睦州担板。诸公案。一一透过。黄龙示草
堂清风幡话。久不契。龙曰。子见猫捕鼠乎。目睛不瞬。
四足踞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心无
异缘。六根自静。百不失一。师屏去闲缘。岁馀忽悟。龙
曰。得道非难。宏道为难。宏道犹在己。说法为人难。既
明后。在力行之。晦堂问南公曰。大事本来如此。和尚
何得教人看话头。为伊搜寻。曰若不令汝如此寻究。
到无用心处。自见自肯。即埋没汝也。晦堂常举拳问。
唤作拳则触。不唤作拳则背。唤作甚么。真如院方师
参琅琊。惟看柏树子话。此即单研一句话头。一则公
案。一悟一切悟。样式也。传至大慧杲。极力主张参看
一个话头。普说云。云门寻常问学者。唤作竹篦则触。
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毕竟唤作甚
么。又恒举狗子语至无字。令学者参。云。经语祖语。诸
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过无字。一时透过。不用
卜度。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得作有无商量。不
得作真无之无卜度。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
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
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但行住坐卧。
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熟。口议心
1283-A¶ 第 290c 页 X65-0290.png
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落。如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
退志。得如此时。却是好消息。忽然打失布袋。不觉抚
掌大笑。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宾
客酬酢。公私各处。都是第一等好做工夫提撕底时
节。从此禅流。无不参一个话头为入门。话头不同。以
悟为则。伹激发得疑情起处。便是得力话头。麻三斤。
乾矢橛。一归何处。无字。谁字。父母未生前。死了烧了
向甚么处相见。无梦无想主人公在甚么处。皆可参
得。天奇瑞则单令人参谁字。以其切于日用。如行底
是谁。坐的是谁。语底默底是谁。闻见嗅触一一复各
是谁。这要悟底又复是谁。处处追著。念念提撕。忽然
磕著。便尔瞥地。近时禅者多以念佛的是谁为话头。
由文字而机用。由机用而话头。一变再变。逗会适时。
此本是置之一处。无事不办法门。此门一开。万古莫
易。尽未来际。当遵行之。于中根器难齐。受益不等。或
有宜于全无义味语入手者。如麻三斤。乾矢橛。青州
布衫等。话头是也。或有宜似带义路。藉以追搜。仍无
罅隙者。如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甚么处相见。
无梦无想时主公等。话头是也。借径不同。成功则一。
然学人发悟。多有未能深入堂奥者。故曰。绝后再苏。
欺君不得。若未到此田地。不道全无。终未了彻。或以
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及只这如今谁动口等语。强为
据證。遇有以法离见闻觉知诃之者。反以为移易惑
人。且至有误认昭昭灵灵以为是者。此断不可不辨。
退志。得如此时。却是好消息。忽然打失布袋。不觉抚
掌大笑。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宾
客酬酢。公私各处。都是第一等好做工夫提撕底时
节。从此禅流。无不参一个话头为入门。话头不同。以
悟为则。伹激发得疑情起处。便是得力话头。麻三斤。
乾矢橛。一归何处。无字。谁字。父母未生前。死了烧了
向甚么处相见。无梦无想主人公在甚么处。皆可参
得。天奇瑞则单令人参谁字。以其切于日用。如行底
是谁。坐的是谁。语底默底是谁。闻见嗅触一一复各
是谁。这要悟底又复是谁。处处追著。念念提撕。忽然
磕著。便尔瞥地。近时禅者多以念佛的是谁为话头。
由文字而机用。由机用而话头。一变再变。逗会适时。
此本是置之一处。无事不办法门。此门一开。万古莫
易。尽未来际。当遵行之。于中根器难齐。受益不等。或
有宜于全无义味语入手者。如麻三斤。乾矢橛。青州
布衫等。话头是也。或有宜似带义路。藉以追搜。仍无
罅隙者。如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甚么处相见。
无梦无想时主公等。话头是也。借径不同。成功则一。
然学人发悟。多有未能深入堂奥者。故曰。绝后再苏。
欺君不得。若未到此田地。不道全无。终未了彻。或以
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及只这如今谁动口等语。强为
据證。遇有以法离见闻觉知诃之者。反以为移易惑
人。且至有误认昭昭灵灵以为是者。此断不可不辨。
1283-A¶ 第 291a 页 X65-0291.png
昔沩山问香岩曰。闻汝在先师处。问一答十。父母未
生前道一句来。而香岩不能答。死心勘山谷云。死了
烧了向甚么处相见。而山谷于此茫然。高峰于百年
三万六千日。反覆元来是这汉。领得拖死尸的。及至
问无梦想主公。蚊子上铁牛。竟无下嘴处。是知高峰。
若不得雪岩追搜。焉有枕子彻悟境界。殷鉴不远。古
今同弊。以今时人根论。如以奇特等话头。苦于茫无
入处。又恐落无事甲里。若只以谁字参取。又易于水
乳不分。夹杂昭灵业识。不揣鄙见。总觉以无梦无想
主人公毕竟在甚么处安身立命。一个话头著倒。最
为妥当。不至生诸异见。以日用全是识情用事。略不
亲切。只是有梦有想时明了意识。到得睡著。明了不
行。复不作梦。直与死人一般。所云明了了。孤历历。圆
陀陀。光闪闪等光影。全粘贴不上。断不能认昭昭灵
灵。亦不敢认此闷绝无知之昏住为是。两头截定。既
易起疑。参情结秀。只眼迸开。自有推门落臼时节。故
于别则话头发悟者。多不脱尽识情。惟未生前面目。
死了烧了甚么处相见。及无梦想主公话头透出者。
必到绝后再苏境界。方能彻透。向八识上亚一刀。然
未生前。死烧后。在世谛尚非现在境。犹不及无梦想。
是现前事。仍确与未生烧后。无二无别。于此觑破。便
信得未生面目也恁么安身立命。烧后主公也恁么
安身立命。更不疑生疑死。心贴贴地。此外千万则话
头。无不迎刃而解。但于古德所传淆讹公案。如入定
生前道一句来。而香岩不能答。死心勘山谷云。死了
烧了向甚么处相见。而山谷于此茫然。高峰于百年
三万六千日。反覆元来是这汉。领得拖死尸的。及至
问无梦想主公。蚊子上铁牛。竟无下嘴处。是知高峰。
若不得雪岩追搜。焉有枕子彻悟境界。殷鉴不远。古
今同弊。以今时人根论。如以奇特等话头。苦于茫无
入处。又恐落无事甲里。若只以谁字参取。又易于水
乳不分。夹杂昭灵业识。不揣鄙见。总觉以无梦无想
主人公毕竟在甚么处安身立命。一个话头著倒。最
为妥当。不至生诸异见。以日用全是识情用事。略不
亲切。只是有梦有想时明了意识。到得睡著。明了不
行。复不作梦。直与死人一般。所云明了了。孤历历。圆
陀陀。光闪闪等光影。全粘贴不上。断不能认昭昭灵
灵。亦不敢认此闷绝无知之昏住为是。两头截定。既
易起疑。参情结秀。只眼迸开。自有推门落臼时节。故
于别则话头发悟者。多不脱尽识情。惟未生前面目。
死了烧了甚么处相见。及无梦想主公话头透出者。
必到绝后再苏境界。方能彻透。向八识上亚一刀。然
未生前。死烧后。在世谛尚非现在境。犹不及无梦想。
是现前事。仍确与未生烧后。无二无别。于此觑破。便
信得未生面目也恁么安身立命。烧后主公也恁么
安身立命。更不疑生疑死。心贴贴地。此外千万则话
头。无不迎刃而解。但于古德所传淆讹公案。如入定
1283-A¶ 第 291b 页 X65-0291.png
产难野狐托钵类。及五家纲宗言句。间有未能消归。
因此等公案。或全实相般若。或兼文字般若宗旨故
耳。此在后机锋纲宗内发明。至参究之法。须将无梦
想话头。先行划分清楚。我醒时时了意识现前流露。
可仗此明了搪抵。到睡著时。全体昏闷。绝无纤觉。竟
与世间顽空不殊。一毫作不得主。我这主公毕竟在
甚处安身立命。不得向无事甲里躲根。不得认此迷
闷的顽空便是。不得作血脉不断。所以能觉。强为消
通。不得谓了无气息。却好全体独露穿凿。不得举手
下喝。将醒时知觉运动抵挡。不得道这里谁求相见。
却正好扫除悟迹为极则。既一切不得。当此时我这
主公毕竟在甚处安身。愈无理会。愈要搜求。竖起脊
梁。卓起眉毛。反覆推寻。𢬵此生做个騃汉。工夫紧密。
刻不放松。便有打成一片光景。或因此豁然入定。人
法双忘。然参看话头。不贵长时定境。但可谓之善境
界。定起后。即便如前抖擞精神。迸入话头。以期发悟
为了当。或因此话头。并归一念。外不知境界。内不知
身心。仅只一个话头耿耿孤悬。亦不得认此一念为
是。此因心光逼紧所现。非本心也。本先师亦云。诸人
眠熟。不知一切。若道那时有本来性。又不知一切与
死无异。若道那时无本来性。睡眼忽醒觉知如故。还
会么。不知与死无异。眼开觉知如故。如是时是个甚
么。若不会。各体究取。私谓参话头之弊。岐路有二。一
说道理。二认光影。如参无梦想公案。忽然心中。谓要
因此等公案。或全实相般若。或兼文字般若宗旨故
耳。此在后机锋纲宗内发明。至参究之法。须将无梦
想话头。先行划分清楚。我醒时时了意识现前流露。
可仗此明了搪抵。到睡著时。全体昏闷。绝无纤觉。竟
与世间顽空不殊。一毫作不得主。我这主公毕竟在
甚处安身立命。不得向无事甲里躲根。不得认此迷
闷的顽空便是。不得作血脉不断。所以能觉。强为消
通。不得谓了无气息。却好全体独露穿凿。不得举手
下喝。将醒时知觉运动抵挡。不得道这里谁求相见。
却正好扫除悟迹为极则。既一切不得。当此时我这
主公毕竟在甚处安身。愈无理会。愈要搜求。竖起脊
梁。卓起眉毛。反覆推寻。𢬵此生做个騃汉。工夫紧密。
刻不放松。便有打成一片光景。或因此豁然入定。人
法双忘。然参看话头。不贵长时定境。但可谓之善境
界。定起后。即便如前抖擞精神。迸入话头。以期发悟
为了当。或因此话头。并归一念。外不知境界。内不知
身心。仅只一个话头耿耿孤悬。亦不得认此一念为
是。此因心光逼紧所现。非本心也。本先师亦云。诸人
眠熟。不知一切。若道那时有本来性。又不知一切与
死无异。若道那时无本来性。睡眼忽醒觉知如故。还
会么。不知与死无异。眼开觉知如故。如是时是个甚
么。若不会。各体究取。私谓参话头之弊。岐路有二。一
说道理。二认光影。如参无梦想公案。忽然心中。谓要
1283-A¶ 第 291c 页 X65-0291.png
人参究。不过令断妄念。别无奇特。又谓既无梦想。那
得主公。更以为虽所参在无梦想。而实不在此悟之
类。各各游思。未能悉举。此皆落说道理一边。次则既
无梦想。谁求相见。或谓心本不动。则梦与无梦不二。
或谓梦与无梦皆幻。其非幻者是真。种种说心说性。
总是说道理窠臼所收。都不知有悟门。或当参情紧
急。忽觉得本心如红日当空。或如孤灯独照。或大弥
虚空。或密入无间。或金光闪烁。或闇然空寂。或见大
地平沈。或见佛菩萨像。或觉得本心非青黄非大小。
种种一切影事。认为本心。岂知皆是认光影边所收。
亦复不是悟门。非本心也。大慧云。默照邪禅。自不證
悟。而以悟为建立为接引之词。以悟为落第二头。为
枝叶边事。自既不曾有證悟处。亦不信他有證悟者。
一味以空寂顽然无知。为威音那畔空劫巳前事。遇
善知识与说本分话。反以为非。此即说道理认光影
之辈。绝此二途。死抱话头。不使有第二念分岐。一切
时单提此无梦想主公一句。结成疑团。打又打不破。
舍又舍不得。正是得力时。切勿放松改辙。这便是吞
栗棘篷。跳金刚圈。铜墙铁璧。忽然㘞地一声。不觉死
中得活。庆快平生。便能与从上佛祖把手并肩。同一
鼻孔出气。雪峰毬。道吾笏。石巩箭。秘魔叉。是甚么闲
家具。到者里方说得有梦无梦不二。睡时醒时不二。
未生与巳生不二。未死与死后不二。指东瓜。画葫芦。
悬羊头。卖狗肉。说鹿为马。證龟成鳖。作家相见。你坐
得主公。更以为虽所参在无梦想。而实不在此悟之
类。各各游思。未能悉举。此皆落说道理一边。次则既
无梦想。谁求相见。或谓心本不动。则梦与无梦不二。
或谓梦与无梦皆幻。其非幻者是真。种种说心说性。
总是说道理窠臼所收。都不知有悟门。或当参情紧
急。忽觉得本心如红日当空。或如孤灯独照。或大弥
虚空。或密入无间。或金光闪烁。或闇然空寂。或见大
地平沈。或见佛菩萨像。或觉得本心非青黄非大小。
种种一切影事。认为本心。岂知皆是认光影边所收。
亦复不是悟门。非本心也。大慧云。默照邪禅。自不證
悟。而以悟为建立为接引之词。以悟为落第二头。为
枝叶边事。自既不曾有證悟处。亦不信他有證悟者。
一味以空寂顽然无知。为威音那畔空劫巳前事。遇
善知识与说本分话。反以为非。此即说道理认光影
之辈。绝此二途。死抱话头。不使有第二念分岐。一切
时单提此无梦想主公一句。结成疑团。打又打不破。
舍又舍不得。正是得力时。切勿放松改辙。这便是吞
栗棘篷。跳金刚圈。铜墙铁璧。忽然㘞地一声。不觉死
中得活。庆快平生。便能与从上佛祖把手并肩。同一
鼻孔出气。雪峰毬。道吾笏。石巩箭。秘魔叉。是甚么闲
家具。到者里方说得有梦无梦不二。睡时醒时不二。
未生与巳生不二。未死与死后不二。指东瓜。画葫芦。
悬羊头。卖狗肉。说鹿为马。證龟成鳖。作家相见。你坐
1283-A¶ 第 292a 页 X65-0292.png
我立。勘验初机。应时及节。逆行顺行。天地莫测。可谓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者矣。至参究之期。自百丈建丛
林来。倡设禅堂。定香立课。积代相承。功程加密。近时
中秋加香。十月结制。半枝行香。半枝坐香。至正月半
解期。谓之结冬围炉。取煅炼义。其中堂头。有警策。有
追索。有考察。首座。西堂。后堂。堂主。轮流开示。有悟入
者。入室请益。或许或不许。许则诸班首。各拈言句勘
辨。不许则令依前再参。复因人根浅钝。约分本分重
关末后。使之层层进入。必得三关齐透。方为了当。立
法良密矣。鄙意当行香时。只须大步经行。不必过于
催逼。大事因缘。原应各人痛念人命无常。誓取一身
了办。若香板过紧。安能心念不分。反致打失话头。且
色力有强弱。脚步有大小。后面抢前。撞肩踏踵。甚至
颠踣。其坐香时。遇有昏沈。重则令其立参。轻则以板
点肩。亦勿遽以香板重扑。恐致心惊血涌。犯吐红症。
或便中表堂。激发其惭愧心为孚。总之学人不发勇
猛大心。虽板如雨点。亦无济耳。谨附录于此。乞主法
者裁取焉。若夫本分重关末后之说。大悟有十八遍。
原未必人人一脚便踏到底。然有二三番悟彻者。亦
有四五六七番始圆悟者。更属无定。总以彻透为期。
似不必概定人法双忘。离念泯绝处。为本分体。以从
体所发一切诸用为重关。更以铁蛇钻入金刚眼等
句。不受人惑处为末后。此虽慈悲之故。略设阶级。然
终当以开首话头。使之透顶透底契證。否则逼令再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者矣。至参究之期。自百丈建丛
林来。倡设禅堂。定香立课。积代相承。功程加密。近时
中秋加香。十月结制。半枝行香。半枝坐香。至正月半
解期。谓之结冬围炉。取煅炼义。其中堂头。有警策。有
追索。有考察。首座。西堂。后堂。堂主。轮流开示。有悟入
者。入室请益。或许或不许。许则诸班首。各拈言句勘
辨。不许则令依前再参。复因人根浅钝。约分本分重
关末后。使之层层进入。必得三关齐透。方为了当。立
法良密矣。鄙意当行香时。只须大步经行。不必过于
催逼。大事因缘。原应各人痛念人命无常。誓取一身
了办。若香板过紧。安能心念不分。反致打失话头。且
色力有强弱。脚步有大小。后面抢前。撞肩踏踵。甚至
颠踣。其坐香时。遇有昏沈。重则令其立参。轻则以板
点肩。亦勿遽以香板重扑。恐致心惊血涌。犯吐红症。
或便中表堂。激发其惭愧心为孚。总之学人不发勇
猛大心。虽板如雨点。亦无济耳。谨附录于此。乞主法
者裁取焉。若夫本分重关末后之说。大悟有十八遍。
原未必人人一脚便踏到底。然有二三番悟彻者。亦
有四五六七番始圆悟者。更属无定。总以彻透为期。
似不必概定人法双忘。离念泯绝处。为本分体。以从
体所发一切诸用为重关。更以铁蛇钻入金刚眼等
句。不受人惑处为末后。此虽慈悲之故。略设阶级。然
终当以开首话头。使之透顶透底契證。否则逼令再
1283-A¶ 第 292b 页 X65-0292.png
参。勿轻许可。遂至有颟顸儱侗支离穿凿之流弊可
也。此是煅炼学人入手要事。乞来哲斟酌之。至悟后
每有悟迹未圆。或于五根了彻。而意根边犹是未清。
便觉无念则是。动念即乖。或上禅床则契。接事便不
相应。或心中明了。一语莫吐。种种诸病。久久淘汰。自
能纯熟合轨。所谓祇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昔兜率悦。通所见于清素。素曰。可以入佛。不可入魔。
不见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累日乃印可。戒曰。洞山
文示子者。皆正知见。子离太早。不尽其妙。今点破。使
子得大自在。兜率悦谓张无尽曰。东林既印可。运使
有少疑否。曰疑德山托钵语。悦曰。于此疑。馀安得无
疑。只如岩头末后句。有耶无耶。张曰有。悦笑归方丈
闭门。公一夜不稳。五更下床。触翻溺器。大彻。叩门曰。
捉得贼了。悦曰。赃在甚处。公无语。悦曰。都运且去。来
日相见。悦乃谓曰。参禅只谓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
是之说。公巳深悟。然至极微细处。不觉不知堕在区
宇。作颂證之。后张无尽得龙安悦末后句语。谓洪觉
范曰。可惜云庵(洞山文)不知此事。欲为点破。及叙悦末
后句未卒。此老大怒。骂曰。此吐血秃丁。脱空妄语。不
得信。既见其盛怒。更不欲叙之。洪笑曰。相公但认龙
安口传末后句。真药现前。不能辨也。公曰。老师果有
此意耶。洪曰。疑则别参。公取所藏云庵相赞之。佛心
才参灵源。每挥泪曰。此事我见甚分明。只是临机吐
不出。源告以须是大彻方自在。未几睹僧读药山采
也。此是煅炼学人入手要事。乞来哲斟酌之。至悟后
每有悟迹未圆。或于五根了彻。而意根边犹是未清。
便觉无念则是。动念即乖。或上禅床则契。接事便不
相应。或心中明了。一语莫吐。种种诸病。久久淘汰。自
能纯熟合轨。所谓祇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昔兜率悦。通所见于清素。素曰。可以入佛。不可入魔。
不见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累日乃印可。戒曰。洞山
文示子者。皆正知见。子离太早。不尽其妙。今点破。使
子得大自在。兜率悦谓张无尽曰。东林既印可。运使
有少疑否。曰疑德山托钵语。悦曰。于此疑。馀安得无
疑。只如岩头末后句。有耶无耶。张曰有。悦笑归方丈
闭门。公一夜不稳。五更下床。触翻溺器。大彻。叩门曰。
捉得贼了。悦曰。赃在甚处。公无语。悦曰。都运且去。来
日相见。悦乃谓曰。参禅只谓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
是之说。公巳深悟。然至极微细处。不觉不知堕在区
宇。作颂證之。后张无尽得龙安悦末后句语。谓洪觉
范曰。可惜云庵(洞山文)不知此事。欲为点破。及叙悦末
后句未卒。此老大怒。骂曰。此吐血秃丁。脱空妄语。不
得信。既见其盛怒。更不欲叙之。洪笑曰。相公但认龙
安口传末后句。真药现前。不能辨也。公曰。老师果有
此意耶。洪曰。疑则别参。公取所藏云庵相赞之。佛心
才参灵源。每挥泪曰。此事我见甚分明。只是临机吐
不出。源告以须是大彻方自在。未几睹僧读药山采
1283-A¶ 第 292c 页 X65-0292.png
薪归。僧指刀曰。鸣剥剥是个甚么。山拔刀作砍势。师
欣然掴僧一掌。冲口曰。彻彻。大海乾枯。虚空迸裂。四
方八面绝遮拦。万象森罗齐漏泄。此等诸人。均有所
见。祇以未得悟透。故有所滞。然悟得无梦想主公后。
前云淆讹公案。及五家纲宗。或未尽了者。祇须提起
所悟本分。逐一朗照心源。细细寻研。不经久间。自能
一一融归自己。其有文字不长者。当请益通文知识
点示。亦得荐取。夫然后古人陈烂葛藤。莫不一线穿
却。了无疑碍。提撕来学。不致添人枷锁。虽刻苦寻求。
参数十年话头始得者。与乍经一句。言下相应明了
者。悟境无二。然既有话头一门。后学必当于此入路。
话头起得疑情者。虽皆可参。然当以无梦想主公一
则。入手究取为尽善。如人饮水。冷煖自知。未曾饮者。
只认著有梦想时识性。不经明眼一劄。曾为浪子偏
怜客。剌剌不休。或有鉴我愚忱者乎。盖无梦想主公
既得荐取。其馀公案更无疑惑透不过者。至于悟后
行住坐卧。只须就本分上涵濡渐摩。其淆讹诸公案。
性宗诸经教。自能一一时复契合。更不得别寻法门。
惟遇诸善知识。须要虚心落草盘桓。不得强作解人。
不受人煅炼。得少为足。再广参当今老寂。尚论古人。
淘汰尽绝。了无遗憾。是之谓彻参。
* 调习
悟门了当。彻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
有情无情不二。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诸佛。于此
欣然掴僧一掌。冲口曰。彻彻。大海乾枯。虚空迸裂。四
方八面绝遮拦。万象森罗齐漏泄。此等诸人。均有所
见。祇以未得悟透。故有所滞。然悟得无梦想主公后。
前云淆讹公案。及五家纲宗。或未尽了者。祇须提起
所悟本分。逐一朗照心源。细细寻研。不经久间。自能
一一融归自己。其有文字不长者。当请益通文知识
点示。亦得荐取。夫然后古人陈烂葛藤。莫不一线穿
却。了无疑碍。提撕来学。不致添人枷锁。虽刻苦寻求。
参数十年话头始得者。与乍经一句。言下相应明了
者。悟境无二。然既有话头一门。后学必当于此入路。
话头起得疑情者。虽皆可参。然当以无梦想主公一
则。入手究取为尽善。如人饮水。冷煖自知。未曾饮者。
只认著有梦想时识性。不经明眼一劄。曾为浪子偏
怜客。剌剌不休。或有鉴我愚忱者乎。盖无梦想主公
既得荐取。其馀公案更无疑惑透不过者。至于悟后
行住坐卧。只须就本分上涵濡渐摩。其淆讹诸公案。
性宗诸经教。自能一一时复契合。更不得别寻法门。
惟遇诸善知识。须要虚心落草盘桓。不得强作解人。
不受人煅炼。得少为足。再广参当今老寂。尚论古人。
淘汰尽绝。了无遗憾。是之谓彻参。
* 调习
悟门了当。彻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
有情无情不二。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诸佛。于此
1283-A¶ 第 293a 页 X65-0293.png
安住。尽虚空遍法界。三乘六道。乃至细大蠢动含灵。
于此安住。我自无始轮回。至尽未来际。生生死死。亦
于此安住。不特有情于此安住。即十方三世微尘国
土。无情依报。亿兆品类。亦莫不于此安住。天然具足。
更无剩欠。尚有何事不了。须修造修补。画蛇添足耶。
中峰云。住地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我不知习气为
何物。乃欲以佛知见治之。良以众生无始既全圆觉
成无明。今日开悟便全无明成圆觉。觑到本地风光。
诚然如是。然在天台教中。谓之素身佛。判六即中。祇
是理即佛。全无庄严。天龙之所忽劣。纵令开悟。亦但
是名字即佛。正须由名字。而观行。而相似。而分證。上
至究竟。斯为到家。至禅门中。极重此理即。一念印契。
立地成佛。然众生无始结习。轻重不等。应须消尽。楞
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悟
心后。当知有调习法也。初祖九年面壁。诏人以行解
相应。又云。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勤措。不舍智就愚。不
抛迷就悟。此皆调习之说。二祖混迹酒肆屠门。曰我
自调心。何关汝事。三祖曰。不用求真。惟须息见。心若
不异。万法一如。宗非延促。一念万年。牛头融问四祖。
既不许作观。境起时如何对治。祖云。境缘无好丑。好
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
心任遍知。汝伹随心自在。无复对待。即名常住法身。
无有变易。六祖曰。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
度。又答荷泽。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
于此安住。我自无始轮回。至尽未来际。生生死死。亦
于此安住。不特有情于此安住。即十方三世微尘国
土。无情依报。亿兆品类。亦莫不于此安住。天然具足。
更无剩欠。尚有何事不了。须修造修补。画蛇添足耶。
中峰云。住地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我不知习气为
何物。乃欲以佛知见治之。良以众生无始既全圆觉
成无明。今日开悟便全无明成圆觉。觑到本地风光。
诚然如是。然在天台教中。谓之素身佛。判六即中。祇
是理即佛。全无庄严。天龙之所忽劣。纵令开悟。亦但
是名字即佛。正须由名字。而观行。而相似。而分證。上
至究竟。斯为到家。至禅门中。极重此理即。一念印契。
立地成佛。然众生无始结习。轻重不等。应须消尽。楞
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悟
心后。当知有调习法也。初祖九年面壁。诏人以行解
相应。又云。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勤措。不舍智就愚。不
抛迷就悟。此皆调习之说。二祖混迹酒肆屠门。曰我
自调心。何关汝事。三祖曰。不用求真。惟须息见。心若
不异。万法一如。宗非延促。一念万年。牛头融问四祖。
既不许作观。境起时如何对治。祖云。境缘无好丑。好
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
心任遍知。汝伹随心自在。无复对待。即名常住法身。
无有变易。六祖曰。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
度。又答荷泽。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
1283-A¶ 第 293b 页 X65-0293.png
證果渐中顿。圭峰答萧相公。顿则万行多方。焉能一
时圆满。语云。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
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肢体巳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
年志气方立。又答其若悟即同诸佛。何不发神通光
明之问云。识冰是水。藉阳气以消镕。悟凡即真。资法
力而修习。冰消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
灵通。始发通光之应。修心外无别行门。傅大士云。欲
得早成。戒心自律。心性虽空。贪瞋体实。莫言心王空
无体性。心性虽空。能凡能圣。是故相劝。好自防慎。刹
那造作。还自漂沈。南岳让云。修證则不无。马祖云。汝
等各信自心是佛。达摩来此。引楞伽佛语心为宗。无
门为法门。印众生心地。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
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
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三界惟心。森罗
万象。一法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
故有。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了此
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问如何修
道。师曰。道不属修。若言修道。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
言不修。即同凡夫。了得自性本来具足。但善恶事上
不滞唤作修。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若向外
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
生死根。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前中后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声
闻不知。圣心本无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證果。虽
时圆满。语云。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
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肢体巳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
年志气方立。又答其若悟即同诸佛。何不发神通光
明之问云。识冰是水。藉阳气以消镕。悟凡即真。资法
力而修习。冰消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
灵通。始发通光之应。修心外无别行门。傅大士云。欲
得早成。戒心自律。心性虽空。贪瞋体实。莫言心王空
无体性。心性虽空。能凡能圣。是故相劝。好自防慎。刹
那造作。还自漂沈。南岳让云。修證则不无。马祖云。汝
等各信自心是佛。达摩来此。引楞伽佛语心为宗。无
门为法门。印众生心地。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
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
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三界惟心。森罗
万象。一法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
故有。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了此
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问如何修
道。师曰。道不属修。若言修道。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
言不修。即同凡夫。了得自性本来具足。但善恶事上
不滞唤作修。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若向外
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
生死根。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前中后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声
闻不知。圣心本无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證果。虽
1283-A¶ 第 293c 页 X65-0293.png
悟却迷。若上根领会。更不历阶级地位。顿悟本性。对
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众生无量劫。常在法性
三昧中。著衣吃饭言谈。六根运用。尽是法性。不解返
源。逐相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所以道
不用修。但莫污染。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污染。若欲
直会平常心是道。无造作取舍是非断常凡圣。经云。
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今行住坐卧。尽是
道。即法界。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非离真有
立处。立处即真。一切法皆佛法。诸法即是解脱。行住
坐卧。悉不思议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
用。无为是有为依。不住于依。故曰如空无所依。迷为
识。悟为智。悟自本性。一悟永悟。如日出不与暗合。了
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法性本有。有不假
修。禅不属坐。坐即有著。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
日。坐起相随。戒行增熏。积于净业。伹能如是。何虑不
通。百丈云。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恶世出世一
切法。莫记忆缘念。放舍身心令自在。心如木石无分
别。心空无所行。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
切攀缘贪瞋。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
觉知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问对境如何
得心如木石去。师曰。诸法本不自言空言色。亦不言
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
解会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己一念妄想颠倒
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寂灭。
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众生无量劫。常在法性
三昧中。著衣吃饭言谈。六根运用。尽是法性。不解返
源。逐相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所以道
不用修。但莫污染。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污染。若欲
直会平常心是道。无造作取舍是非断常凡圣。经云。
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今行住坐卧。尽是
道。即法界。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非离真有
立处。立处即真。一切法皆佛法。诸法即是解脱。行住
坐卧。悉不思议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
用。无为是有为依。不住于依。故曰如空无所依。迷为
识。悟为智。悟自本性。一悟永悟。如日出不与暗合。了
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法性本有。有不假
修。禅不属坐。坐即有著。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
日。坐起相随。戒行增熏。积于净业。伹能如是。何虑不
通。百丈云。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恶世出世一
切法。莫记忆缘念。放舍身心令自在。心如木石无分
别。心空无所行。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
切攀缘贪瞋。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
觉知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问对境如何
得心如木石去。师曰。诸法本不自言空言色。亦不言
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
解会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己一念妄想颠倒
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寂灭。
1283-A¶ 第 294a 页 X65-0294.png
当处道场。又本性不可名目。本不是凡圣垢净空有
善恶。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
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虚
妄幻尘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往
来生死。如门开相似。人遇种种称意不称意事。心无
退屈。不贪名闻功德利养。不为世法滞碍。苦乐平怀。
衣食活命。兀兀如愚。稍有相应分。若广学知解。求福
智。皆生死。却被知解境风。漂溺生死海里。佛是无求
人。理是无求理。求之即乖。若著无求无为。复同有求
有为。若能一生心如木石。不被五欲八风所漂。即生
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有漏所
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
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努力猛究取。莫待老苦。整
手脚不得。伹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受生。都无自由
分。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对五欲八风
不动。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
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
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
能摄。夫读经教语言。皆须消归自己。但一切言教。祇
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有无诸境缚。是汝导师。能
照破有无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但离一切
声色。亦离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三乘教。皆治
贪瞋等病。今若有贪嗔等。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
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今但离有无诸法。亦离于
善恶。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
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虚
妄幻尘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往
来生死。如门开相似。人遇种种称意不称意事。心无
退屈。不贪名闻功德利养。不为世法滞碍。苦乐平怀。
衣食活命。兀兀如愚。稍有相应分。若广学知解。求福
智。皆生死。却被知解境风。漂溺生死海里。佛是无求
人。理是无求理。求之即乖。若著无求无为。复同有求
有为。若能一生心如木石。不被五欲八风所漂。即生
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有漏所
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
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努力猛究取。莫待老苦。整
手脚不得。伹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受生。都无自由
分。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对五欲八风
不动。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
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
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
能摄。夫读经教语言。皆须消归自己。但一切言教。祇
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有无诸境缚。是汝导师。能
照破有无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但离一切
声色。亦离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三乘教。皆治
贪瞋等病。今若有贪嗔等。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
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今但离有无诸法。亦离于
1283-A¶ 第 294b 页 X65-0294.png
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是佛。何愁佛不解
语。只恐被有无缚。不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
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若要福智。临时作得。
常叹今所依命。不食饥死。无水渴死。欠一日不生。欠
一日不死。被四大把定。不如先达者。入火不烧。入水
不溺。要烧溺便烧溺。要生即生。要死即死。去住有自
由分。如今心如虚空。学始有成。达摩云。心心如木石。
三祖云。兀尔忘缘。曹溪云。善恶都莫思量。马祖云。如
迷人不辨方所。肇公云。闭智塞聪。独觉冥冥。文殊云。
心如虚空故。敬礼无所观。甚深脩多罗。不闻不受持。
今但有无诸法。都不见闻。六根杜塞。能与么学。方有
修行分。这个语苦口逆耳。与么作得。至第二三生。能
向无佛处。坐大道场。成等正觉。又云。如人见火。但莫
手触。火不烧人。祇如今无十句。浊心贪心爱心染心
瞋心执心住心依心著心取心恋心。但是一句各有
三句。个个透过三句。但是一切照用任听纵横。一切
举动语默啼笑尽佛慧。于一一境。不惑不乱。不瞋不
喜。六根门头。刮削并当得净。是无事人。三句者。不住
贪染。亦不依住不贪染。亦无不依住知解。是名般若。
黄檗运云。佛与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
不曾生灭。无形相。不属有无新旧。非长短大小。超过
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如空无边际不
可测。惟此心是佛。众生著相外求。使佛觅佛。终不能
得。不知息念忘尘。佛自现前。此心众生不减。佛不添。
语。只恐被有无缚。不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
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若要福智。临时作得。
常叹今所依命。不食饥死。无水渴死。欠一日不生。欠
一日不死。被四大把定。不如先达者。入火不烧。入水
不溺。要烧溺便烧溺。要生即生。要死即死。去住有自
由分。如今心如虚空。学始有成。达摩云。心心如木石。
三祖云。兀尔忘缘。曹溪云。善恶都莫思量。马祖云。如
迷人不辨方所。肇公云。闭智塞聪。独觉冥冥。文殊云。
心如虚空故。敬礼无所观。甚深脩多罗。不闻不受持。
今但有无诸法。都不见闻。六根杜塞。能与么学。方有
修行分。这个语苦口逆耳。与么作得。至第二三生。能
向无佛处。坐大道场。成等正觉。又云。如人见火。但莫
手触。火不烧人。祇如今无十句。浊心贪心爱心染心
瞋心执心住心依心著心取心恋心。但是一句各有
三句。个个透过三句。但是一切照用任听纵横。一切
举动语默啼笑尽佛慧。于一一境。不惑不乱。不瞋不
喜。六根门头。刮削并当得净。是无事人。三句者。不住
贪染。亦不依住不贪染。亦无不依住知解。是名般若。
黄檗运云。佛与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
不曾生灭。无形相。不属有无新旧。非长短大小。超过
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如空无边际不
可测。惟此心是佛。众生著相外求。使佛觅佛。终不能
得。不知息念忘尘。佛自现前。此心众生不减。佛不添。
1283-A¶ 第 294c 页 X65-0294.png
六度万行。恒沙功德。本自具足。遇缘即施。缘息即寂。
不信此是佛。著相修行。皆妄想与道乖。此心明净如
空。无一点相貌。动念即乖法体著相。无始无著相佛。
修六度万行即次第。无始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
少法可得。此即真佛。如虚空。日升不曾明。日没不曾
暗。明暗相夺。空性不变。今不悟此心体。著相修行皆
恶法。供养十方佛。不如供一无心道人。无心者无一
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摇。外如虚空不塞
碍。无能所相貌得失方所。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
无栖泊处。望崖而退。恒河沙者。珍宝馨香沙不贪。粪
尿臭秽沙不恶。此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生佛更无
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不成
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解脱。然證有迟疾。有闻法一
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
乃住。更无可修可證。实无所得。一念得与十地得。功
用恰齐。只历劫枉辛勤耳。祖师西来。直指汝心本来
是佛。心心不异名祖。见此顿超三乘诸位。问现有种
种妄想。何以言无。曰妄本无体。是汝心起。若识心是
佛。心本无妄。那得起心更认妄。若不动念。自然无妄。
曰妄起时。佛在何处。曰觉正是佛。若无妄。觉亦无。问
今悟时。佛在何处。曰问从何来。觉从何起。语默动静
声色。尽是佛事。不可更头上安头。但莫生异念。山水
僧俗天地。总不出汝心。问若如此。何处是菩提。曰菩
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
不信此是佛。著相修行。皆妄想与道乖。此心明净如
空。无一点相貌。动念即乖法体著相。无始无著相佛。
修六度万行即次第。无始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
少法可得。此即真佛。如虚空。日升不曾明。日没不曾
暗。明暗相夺。空性不变。今不悟此心体。著相修行皆
恶法。供养十方佛。不如供一无心道人。无心者无一
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摇。外如虚空不塞
碍。无能所相貌得失方所。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
无栖泊处。望崖而退。恒河沙者。珍宝馨香沙不贪。粪
尿臭秽沙不恶。此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生佛更无
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不成
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解脱。然證有迟疾。有闻法一
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
乃住。更无可修可證。实无所得。一念得与十地得。功
用恰齐。只历劫枉辛勤耳。祖师西来。直指汝心本来
是佛。心心不异名祖。见此顿超三乘诸位。问现有种
种妄想。何以言无。曰妄本无体。是汝心起。若识心是
佛。心本无妄。那得起心更认妄。若不动念。自然无妄。
曰妄起时。佛在何处。曰觉正是佛。若无妄。觉亦无。问
今悟时。佛在何处。曰问从何来。觉从何起。语默动静
声色。尽是佛事。不可更头上安头。但莫生异念。山水
僧俗天地。总不出汝心。问若如此。何处是菩提。曰菩
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
1283-A¶ 第 295a 页 X65-0295.png
菩提相。问云何发菩提心。曰菩提无所得。汝闻发菩
提心。将谓学取佛去。任三祇修。亦只得报化。与本源
真性佛何涉。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此本源清净
心。生佛世界。有相无相。平等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
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觉覆。不睹本体。但直下无心。
本体自现。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等。伹莫
于见等上起解。亦莫于见等上动念。亦莫离见等觅
心。亦莫舍见等取法。不取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
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只是一真法界。
问。佛空得无明否。曰无明是诸佛得道处。所以缘起
是道场。道场者无所得也。问无明者为明为暗。曰非
明非暗。明暗是代谢法。无明且不明且不暗。不明不
暗。祇自本明。人但欲向明。不欲向暗。不爱无明烦恼。
分明道佛且不明。众生不暗。法无明暗故。沙门果者。
从息虑成。不从学得。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
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只欲多知解。翻成壅
塞。伹消融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我宗门但
知息心便休。汝伹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
师直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圣向外驰求。还
自迷心。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
人。无事亦无。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每日行住语言。
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禅者。皆著
一切声色。何不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寒灰死火
提心。将谓学取佛去。任三祇修。亦只得报化。与本源
真性佛何涉。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此本源清净
心。生佛世界。有相无相。平等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
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觉覆。不睹本体。但直下无心。
本体自现。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等。伹莫
于见等上起解。亦莫于见等上动念。亦莫离见等觅
心。亦莫舍见等取法。不取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
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只是一真法界。
问。佛空得无明否。曰无明是诸佛得道处。所以缘起
是道场。道场者无所得也。问无明者为明为暗。曰非
明非暗。明暗是代谢法。无明且不明且不暗。不明不
暗。祇自本明。人但欲向明。不欲向暗。不爱无明烦恼。
分明道佛且不明。众生不暗。法无明暗故。沙门果者。
从息虑成。不从学得。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
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只欲多知解。翻成壅
塞。伹消融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我宗门但
知息心便休。汝伹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
师直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圣向外驰求。还
自迷心。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
人。无事亦无。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每日行住语言。
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禅者。皆著
一切声色。何不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寒灰死火
1283-A¶ 第 295b 页 X65-0295.png
去。方少分应。伹离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在空。光明自
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无栖泊处。即是行
诸佛路。便是无所住而生心。此是你清净法身。名阿
耨菩提。古人道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若不会此。纵学得多知勤苦。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
名邪行。今伹学无心。久须实得。为你力量小。不能顿
超。但三五十年。得个入处。自然会去。法身从古至今。
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既会是意。努力尽今生去。出
息不保入息。告裴相云。即心是佛。无心是道。问圣无
心是佛。凡无心莫沈空否。师云。法无凡圣。亦无空寂。
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有无情尽。
宗门中只论息机忘见。问心既是佛。更修六度万行
否。师云。悟在于心。非关六度万行。诸度门中。佛心第
一。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
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此
意难信。达磨来。只可师一人。密信自心是佛。身心俱
无。是名大道。实无一法可得。名坐道场。道场者。只是
不起诸见。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
强牢精进。云如何是出三界。师云。善恶都莫思量。当
处便出三界。今伹无中栖泊。即是行诸佛路。众生轮
回不息者。意缘走作心。于六道不停。致受种种苦。今
但无心。顿息诸缘。但除人我憎爱胜负多种妄想。性
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菩提法佛等。心如顽石无缝罅。
一切法透不入。兀然无著。始少分应。即此身心是自
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无栖泊处。即是行
诸佛路。便是无所住而生心。此是你清净法身。名阿
耨菩提。古人道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若不会此。纵学得多知勤苦。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
名邪行。今伹学无心。久须实得。为你力量小。不能顿
超。但三五十年。得个入处。自然会去。法身从古至今。
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既会是意。努力尽今生去。出
息不保入息。告裴相云。即心是佛。无心是道。问圣无
心是佛。凡无心莫沈空否。师云。法无凡圣。亦无空寂。
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有无情尽。
宗门中只论息机忘见。问心既是佛。更修六度万行
否。师云。悟在于心。非关六度万行。诸度门中。佛心第
一。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
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此
意难信。达磨来。只可师一人。密信自心是佛。身心俱
无。是名大道。实无一法可得。名坐道场。道场者。只是
不起诸见。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
强牢精进。云如何是出三界。师云。善恶都莫思量。当
处便出三界。今伹无中栖泊。即是行诸佛路。众生轮
回不息者。意缘走作心。于六道不停。致受种种苦。今
但无心。顿息诸缘。但除人我憎爱胜负多种妄想。性
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菩提法佛等。心如顽石无缝罅。
一切法透不入。兀然无著。始少分应。即此身心是自
1283-A¶ 第 295c 页 X65-0295.png
由人。达摩面壁。都不令人有见处。只论忘机则佛道
隆。分别即魔军炽。问若无心行此道。得否。曰无心便
是行此道。说甚得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无
一念。便是境忘心自灭。无复可追寻。问如何得不落
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行路。未
曾踏著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
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念念不见一切相。安然端
坐。任运不拘。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千万人。只得三
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曰著力今生须了
却。莫教累劫受馀殃。临济云。学者要求真正知见。若
得正见。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
山僧指示人。只要你不受惑。要用便用。更莫迟疑。如
今病在不自信。被万境回换不自由。若歇得念念驰
求心。便与佛祖不别。欲识佛祖么。只你面前听法底
是。人信不及。便向外求。约山僧见处。与佛祖不别。今
多般用处欠甚么。一道神光未曾间歇。如是见得。祇
是一生无事人。你要与佛祖不别。但莫外求。你一念
心上清净光。是法身佛。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报身
佛。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化身佛。此三种佛。即今目
前听法底。祇为不向外求。有此功用。你四大色身不
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是你目前历历底
一个形段孤明。是这个解说法听法。如是见得。便与
佛祖不别。但一切时。更莫间断。触目皆是。只为情生
智隔。想变体殊。所以轮回。受种种苦。道流。心法无形。
隆。分别即魔军炽。问若无心行此道。得否。曰无心便
是行此道。说甚得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无
一念。便是境忘心自灭。无复可追寻。问如何得不落
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行路。未
曾踏著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
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念念不见一切相。安然端
坐。任运不拘。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千万人。只得三
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曰著力今生须了
却。莫教累劫受馀殃。临济云。学者要求真正知见。若
得正见。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
山僧指示人。只要你不受惑。要用便用。更莫迟疑。如
今病在不自信。被万境回换不自由。若歇得念念驰
求心。便与佛祖不别。欲识佛祖么。只你面前听法底
是。人信不及。便向外求。约山僧见处。与佛祖不别。今
多般用处欠甚么。一道神光未曾间歇。如是见得。祇
是一生无事人。你要与佛祖不别。但莫外求。你一念
心上清净光。是法身佛。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报身
佛。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化身佛。此三种佛。即今目
前听法底。祇为不向外求。有此功用。你四大色身不
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是你目前历历底
一个形段孤明。是这个解说法听法。如是见得。便与
佛祖不别。但一切时。更莫间断。触目皆是。只为情生
智隔。想变体殊。所以轮回。受种种苦。道流。心法无形。
1283-A¶ 第 296a 页 X65-0296.png
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本是一精明。分为六
和合。一心既无。随处解脱。只为驰求心不歇。上他古
人闲机境。若真道人。但随缘消旧业。要行即行。坐即
坐。无一念希求佛果。古云。若欲作业求佛。佛是生死
大兆。你但随处作主。立处即真。境来回换不得。纵有
五无间业。皆解脱大海。你欲得生死去住自由。即今
识取听法的人。无形相。无根本。无住处。活泼泼地。应
是万种施设用处。祇是无处所。号之为秘密。问如何
是四种无相境。师云。一念心疑被地碍。一念爱被水
溺。一念嗔被火烧。一念喜被风飘。若不被境转。处处
用境。达四大如梦幻。只你听法者。不是四大。能用四
大。如是见得。便乃去住自由。佛六通者。入色声香味
触法六界不被惑。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无依道人。
虽是五蕴陋质。便是地行神通。佛现不喜。地狱现不
怖。见诸法空相。变即有。不变即无。三界惟心。梦幻空
花。何劳把捉。唯听法底人。入火不烧。入水不溺。入地
狱如游园观。入饿鬼蓄生而不受报。缘何如此。无可
嫌底法。你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沈浮。不如休歇无
事去。巳起者莫续。未来者不要放起。一念心歇。唤作
菩提树。若念念歇不得。便上他无明树。入六道披毛
带角去。你若歇得。便是清净身界。三界神通变化意
生身。大珠云。心为根本。问根本以何法修。师云。坐禅
禅定。即得忘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
你无生心。坐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得如是定者。
和合。一心既无。随处解脱。只为驰求心不歇。上他古
人闲机境。若真道人。但随缘消旧业。要行即行。坐即
坐。无一念希求佛果。古云。若欲作业求佛。佛是生死
大兆。你但随处作主。立处即真。境来回换不得。纵有
五无间业。皆解脱大海。你欲得生死去住自由。即今
识取听法的人。无形相。无根本。无住处。活泼泼地。应
是万种施设用处。祇是无处所。号之为秘密。问如何
是四种无相境。师云。一念心疑被地碍。一念爱被水
溺。一念嗔被火烧。一念喜被风飘。若不被境转。处处
用境。达四大如梦幻。只你听法者。不是四大。能用四
大。如是见得。便乃去住自由。佛六通者。入色声香味
触法六界不被惑。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无依道人。
虽是五蕴陋质。便是地行神通。佛现不喜。地狱现不
怖。见诸法空相。变即有。不变即无。三界惟心。梦幻空
花。何劳把捉。唯听法底人。入火不烧。入水不溺。入地
狱如游园观。入饿鬼蓄生而不受报。缘何如此。无可
嫌底法。你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沈浮。不如休歇无
事去。巳起者莫续。未来者不要放起。一念心歇。唤作
菩提树。若念念歇不得。便上他无明树。入六道披毛
带角去。你若歇得。便是清净身界。三界神通变化意
生身。大珠云。心为根本。问根本以何法修。师云。坐禅
禅定。即得忘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
你无生心。坐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得如是定者。
1283-A¶ 第 296b 页 X65-0296.png
虽是凡夫。即入佛位。此顿悟门。无念为宗。妄心不起
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
念。念有无善恶苦乐冤亲爱憎。皆邪念。不念一切。惟
念菩提。名正念。菩提不可得。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
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得无念时。自然解脱。知二
性空。即是解脱。不空不得解脱。名为智二性空即体。
知二性空解脱名用。二性空者。不生有无爱憎等也。
若自了了无心。不住一切处者。即名了了见本性。这
不住一切处心者。即佛心。亦名无生心。经云證无生
法忍是也。未得如是时。努力用功。功成自会。一切处
无心即是会。但无爱憎心。即二性空。自然解脱。问如
何是常不离佛。答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毕竟
空寂。即常不离佛。得如是见。是为涅槃。證无生法忍。
亦名不二法门。亦名一行三昧。何故。不受爱憎。是二
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理。如论究竟解脱
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
净。自然解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努力努力。又真如
之性。亦空亦不空。以真如妙体。无形相。不可得。名空。
然空无体相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名亦不
空。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而入。取證无是处。
外不染声等。内不起妄念。名證。不作證想。名无證。亦
不作无證想。名无无證。是名毕竟證。僧问南阳忠曰。
如何用心。即得成佛。曰无心可用。即成佛。问无心谁
成佛。曰无心自成佛。成佛亦无心。问人持刀取命。是
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
念。念有无善恶苦乐冤亲爱憎。皆邪念。不念一切。惟
念菩提。名正念。菩提不可得。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
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得无念时。自然解脱。知二
性空。即是解脱。不空不得解脱。名为智二性空即体。
知二性空解脱名用。二性空者。不生有无爱憎等也。
若自了了无心。不住一切处者。即名了了见本性。这
不住一切处心者。即佛心。亦名无生心。经云證无生
法忍是也。未得如是时。努力用功。功成自会。一切处
无心即是会。但无爱憎心。即二性空。自然解脱。问如
何是常不离佛。答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毕竟
空寂。即常不离佛。得如是见。是为涅槃。證无生法忍。
亦名不二法门。亦名一行三昧。何故。不受爱憎。是二
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理。如论究竟解脱
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
净。自然解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努力努力。又真如
之性。亦空亦不空。以真如妙体。无形相。不可得。名空。
然空无体相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名亦不
空。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而入。取證无是处。
外不染声等。内不起妄念。名證。不作證想。名无證。亦
不作无證想。名无无證。是名毕竟證。僧问南阳忠曰。
如何用心。即得成佛。曰无心可用。即成佛。问无心谁
成佛。曰无心自成佛。成佛亦无心。问人持刀取命。是
1283-A¶ 第 296c 页 X65-0296.png
有是无。曰是无。痛否。曰痛亦无。问死后生何道。曰无
死无生亦无道。问既得无物自在。饥寒所逼。若为用
心。曰饥即食。寒即衣。问知饥寒应有心。师曰。汝心作
何体段。答无体段。师云。既无体段。即本来无心。何得
言有。问逢见虎狼。如何用心。曰见如不见。来如不来。
彼即无心。恶兽不能加害。问独脱无心名何物。曰唤
作无形段金刚大士。问有何功德。曰一念与金刚相
应。能灭殑伽沙劫生死重罪。得见殑伽沙诸佛。其金
刚大士功德无量。殑伽沙说不尽。问如何一念相应。
曰。忆智俱忘即相应。问忆智忘。谁见诸佛。曰忘即无。
无即佛。问无何得唤作佛。曰无亦空。佛亦空。故曰无
即佛。问既无纤毫可得。名为何物。还有相似者否。曰
本无名字。无相似者。世号无比独尊。努力依此修。无
能破坏者。独脱无畏。常有恒沙圣贤所护。河沙天龙
八部所敬。河沙善神来护。永无障碍。何处不得逍遥。
问。若为得成佛去。曰佛与众生一时放却。当处解脱。
问。作么得相应。曰善恶不思。自见佛性。问心有烦恼
否。曰烦恼性自离。问即心是佛。可更修万行否。曰诸
佛皆具二严。岂拨无因果耶。南泉曰。真理一如。潜行
密用。无人觉知。呼为无渗智。亦云无渗不可思议。等
空不动性。非生死流。妙用自足。始与一切行处得自
在。故曰于诸行处无所而行。亦云遍行三昧。普现色
身。用处无踪迹。不属见闻觉知。真理自通。妙用自足。
大道无形。真理无对。所以不属见闻觉知。如云不闻
死无生亦无道。问既得无物自在。饥寒所逼。若为用
心。曰饥即食。寒即衣。问知饥寒应有心。师曰。汝心作
何体段。答无体段。师云。既无体段。即本来无心。何得
言有。问逢见虎狼。如何用心。曰见如不见。来如不来。
彼即无心。恶兽不能加害。问独脱无心名何物。曰唤
作无形段金刚大士。问有何功德。曰一念与金刚相
应。能灭殑伽沙劫生死重罪。得见殑伽沙诸佛。其金
刚大士功德无量。殑伽沙说不尽。问如何一念相应。
曰。忆智俱忘即相应。问忆智忘。谁见诸佛。曰忘即无。
无即佛。问无何得唤作佛。曰无亦空。佛亦空。故曰无
即佛。问既无纤毫可得。名为何物。还有相似者否。曰
本无名字。无相似者。世号无比独尊。努力依此修。无
能破坏者。独脱无畏。常有恒沙圣贤所护。河沙天龙
八部所敬。河沙善神来护。永无障碍。何处不得逍遥。
问。若为得成佛去。曰佛与众生一时放却。当处解脱。
问。作么得相应。曰善恶不思。自见佛性。问心有烦恼
否。曰烦恼性自离。问即心是佛。可更修万行否。曰诸
佛皆具二严。岂拨无因果耶。南泉曰。真理一如。潜行
密用。无人觉知。呼为无渗智。亦云无渗不可思议。等
空不动性。非生死流。妙用自足。始与一切行处得自
在。故曰于诸行处无所而行。亦云遍行三昧。普现色
身。用处无踪迹。不属见闻觉知。真理自通。妙用自足。
大道无形。真理无对。所以不属见闻觉知。如云不闻
1283-A¶ 第 297a 页 X65-0297.png
闻。是大涅槃道。只个物不是闻不闻。问不属见闻。如
何契会。曰须会冥契自通。亦曰了因。非从见闻觉知
有。见知属缘。对物始有。者个灵妙不可思议。不是有
对。故云妙用自通。不依傍物。所以道通不是依通。事
须假物方得见。所以道非明暗。法离有无。潜理幽通。
无人觉知。亦云冥会。真理非见闻觉知。故云息心达
本源。故号如如佛。毕竟无依自在人。亦云本果。不从
生因所生。唯从了因所了。从上以来。祇教人会道。更
无别求。若思量作得道理。尽属句义。三乘五性义理。
无不唤作行履。处处受用具足即得。若论道即不是。
一向耽著。被他识拘。亦云贪欲成性。所以云佛不会
道。我自有修行。亦云正因。了六波罗密空。即物拘我
不得。祖师恐人迷著因果地位。故来传法度迷。江西
老宿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先虽说即心即佛。黄
叶止啼之说。如今多有唤心依佛。智为道。是闻觉知
俱是道。迷头认影。设认得。亦不是本来头。宁作心师。
不师于心。见闻觉知皆因缘照物而有。不可常照。所
以心智俱不是道。且大道非明暗法。离有无数。数不
能及。如空劫时。无佛名。无众生名。与么时正是道。只
是无人觉知他。数不及他。唤作无名大道。早属名句
了也。所以真理一如。更无思想。才有思想。即被阴拘。
便有众生及佛名。佛出世。唤三界智人。未出世时。唤
作甚么。佛只令人会道。体非凡圣。唤作还源返本。体
解大道。无量劫六道去来众生。为无了因。故生贪欲。
何契会。曰须会冥契自通。亦曰了因。非从见闻觉知
有。见知属缘。对物始有。者个灵妙不可思议。不是有
对。故云妙用自通。不依傍物。所以道通不是依通。事
须假物方得见。所以道非明暗。法离有无。潜理幽通。
无人觉知。亦云冥会。真理非见闻觉知。故云息心达
本源。故号如如佛。毕竟无依自在人。亦云本果。不从
生因所生。唯从了因所了。从上以来。祇教人会道。更
无别求。若思量作得道理。尽属句义。三乘五性义理。
无不唤作行履。处处受用具足即得。若论道即不是。
一向耽著。被他识拘。亦云贪欲成性。所以云佛不会
道。我自有修行。亦云正因。了六波罗密空。即物拘我
不得。祖师恐人迷著因果地位。故来传法度迷。江西
老宿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先虽说即心即佛。黄
叶止啼之说。如今多有唤心依佛。智为道。是闻觉知
俱是道。迷头认影。设认得。亦不是本来头。宁作心师。
不师于心。见闻觉知皆因缘照物而有。不可常照。所
以心智俱不是道。且大道非明暗法。离有无数。数不
能及。如空劫时。无佛名。无众生名。与么时正是道。只
是无人觉知他。数不及他。唤作无名大道。早属名句
了也。所以真理一如。更无思想。才有思想。即被阴拘。
便有众生及佛名。佛出世。唤三界智人。未出世时。唤
作甚么。佛只令人会道。体非凡圣。唤作还源返本。体
解大道。无量劫六道去来众生。为无了因。故生贪欲。
1283-A¶ 第 297b 页 X65-0297.png
名为在缠。不得自在。暂时岐路。今既如是会。却向里
许行履。不同前时。为了因会本果故。了阴界空。六波
罗密空。所以得其自在。若不向里许行履。如何摧挫
得五种贪。二种欲。佛菩萨具福智二严。为了因了六
波罗密空。体者个受用。所以不存知见。始得自在。若
有知见。即属地位。便有分剂心量。唤作酬因答果佛。
不得自在。今行六波罗密。先用了因会本果故。了此
是方便。受用始得自由。去住自在无障碍。亦云方便
勤庄严。亦云微妙净法身。只是不许分剂心量。若无
如是心。一切行处。乃至弹指合掌。皆是正因万行。皆
同无作。始得自在。所以魔外求我不得。唤作无住心。
亦云无渗智。不思议妙用自在。故云性海不是觉海。
觉海涉缘。即须对物他便妙。如今更别求建立义句。
觅胜负知解语言。言有佛救众生。求佛菩提皆贪欲
破戒。与道悬隔。且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法无动摇。不
依六尘。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所以智不是道。心
不是佛。今且莫唤心作佛。莫作见闻觉知会。者个物
本无许多名字。妙用自通。数量管他不得。是大解脱。
所以道人心无住处。踪迹不可寻。故云无渗智不思
议智。又云心如枯木。始有少分应。向那边会了。却来
这边行履。不證凡圣等位。实无少法可得。但是有因
有果。尽属无常生灭。但会取无量劫来性不变异。即
是修行。妙用而不住。便是菩萨行。达诸法空。妙用自
在。色身三昧炽然。行六波罗密空。处处无碍。处地狱
许行履。不同前时。为了因会本果故。了阴界空。六波
罗密空。所以得其自在。若不向里许行履。如何摧挫
得五种贪。二种欲。佛菩萨具福智二严。为了因了六
波罗密空。体者个受用。所以不存知见。始得自在。若
有知见。即属地位。便有分剂心量。唤作酬因答果佛。
不得自在。今行六波罗密。先用了因会本果故。了此
是方便。受用始得自由。去住自在无障碍。亦云方便
勤庄严。亦云微妙净法身。只是不许分剂心量。若无
如是心。一切行处。乃至弹指合掌。皆是正因万行。皆
同无作。始得自在。所以魔外求我不得。唤作无住心。
亦云无渗智。不思议妙用自在。故云性海不是觉海。
觉海涉缘。即须对物他便妙。如今更别求建立义句。
觅胜负知解语言。言有佛救众生。求佛菩提皆贪欲
破戒。与道悬隔。且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法无动摇。不
依六尘。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所以智不是道。心
不是佛。今且莫唤心作佛。莫作见闻觉知会。者个物
本无许多名字。妙用自通。数量管他不得。是大解脱。
所以道人心无住处。踪迹不可寻。故云无渗智不思
议智。又云心如枯木。始有少分应。向那边会了。却来
这边行履。不證凡圣等位。实无少法可得。但是有因
有果。尽属无常生灭。但会取无量劫来性不变异。即
是修行。妙用而不住。便是菩萨行。达诸法空。妙用自
在。色身三昧炽然。行六波罗密空。处处无碍。处地狱
1283-A¶ 第 297c 页 X65-0297.png
如游园观。不可道伊不得作用。众生无量劫。不自了
体。著于恶欲。不得自在。受种种苦。不自觉知。及至今
日。会取从来性。与今日不别。无受师曰。学般若菩萨。
如冰棱上行。临终一毫凡圣情量纤尘思念不尽。随
念受生。向驴胎马腹托质。泥犁镬汤煮煠。从前记持
见解智慧。都卢失却。依前为蝼蚁。虽是善因。而遭恶
果。且图个甚么。只为贪欲成性。二十五有。向脚跟下
系著。无成办期。祖师惟传心印。得者。即不检凡圣愚
智。直下便尔歇去。顿息万缘。越生死流。设有眷属庄
严。不求自得。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倘不如是。祖师来
此土。非常有损益。有益者。百千中。捞漉一个半个。堪
为法器。有损者。如前明从他依三乘教修行。却得三
贤四果。有进修分。所以云。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
须偿宿债。马祖问石巩曰。作么生牧牛。答一回入草
去。蓦鼻拽将回。曰子真牧牛。长庆安问百丈。何者是
佛。丈曰。大似骑牛觅牛。问识得后如何。丈曰。如人骑
牛至家。曰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
不令犯苗稼。安后云。三十年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
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转。才犯苗稼。便鞭挞。调伏既久。
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
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汝各有大宝。从眼门放光。照
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一切音响。如是六门。昼夜常
放光明。名放光三昧。自不识取。石头垂语云。言语动
用没交涉。药山曰。非言语动用。亦没交涉。头曰。我这
体。著于恶欲。不得自在。受种种苦。不自觉知。及至今
日。会取从来性。与今日不别。无受师曰。学般若菩萨。
如冰棱上行。临终一毫凡圣情量纤尘思念不尽。随
念受生。向驴胎马腹托质。泥犁镬汤煮煠。从前记持
见解智慧。都卢失却。依前为蝼蚁。虽是善因。而遭恶
果。且图个甚么。只为贪欲成性。二十五有。向脚跟下
系著。无成办期。祖师惟传心印。得者。即不检凡圣愚
智。直下便尔歇去。顿息万缘。越生死流。设有眷属庄
严。不求自得。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倘不如是。祖师来
此土。非常有损益。有益者。百千中。捞漉一个半个。堪
为法器。有损者。如前明从他依三乘教修行。却得三
贤四果。有进修分。所以云。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
须偿宿债。马祖问石巩曰。作么生牧牛。答一回入草
去。蓦鼻拽将回。曰子真牧牛。长庆安问百丈。何者是
佛。丈曰。大似骑牛觅牛。问识得后如何。丈曰。如人骑
牛至家。曰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
不令犯苗稼。安后云。三十年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
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转。才犯苗稼。便鞭挞。调伏既久。
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
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汝各有大宝。从眼门放光。照
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一切音响。如是六门。昼夜常
放光明。名放光三昧。自不识取。石头垂语云。言语动
用没交涉。药山曰。非言语动用。亦没交涉。头曰。我这
1283-A¶ 第 298a 页 X65-0298.png
里针劄不入。药山曰。我这里如石上栽花。头然之。药
山曰。祖师祇教保护。若贪瞋起。切须防禦。莫教掁抵。
是你欲知枯木石头。却须担荷。实无枝叶可得。然不
得绝却语言。我今为汝说这个语。显无语底。他那个
本来无耳目等貌。丹霞云。汝须保护一灵之物。不是
你造作名邈得。更说甚荐不荐。吾见石头。只教切须
自保护此事。不是你谈话得。各有一坐具地。更疑甚
么。你须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从外得。不著方
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贤。你更拟趁逐甚么。我此
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證。一饮一啄。各各有分。不用疑
虑。若识得。释迦老。凡夫是。庞公临终告于相曰。但愿
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惟宣师曰。凡夫无明。二乘
执著。离此病。是曰真修。不得勤。不得忘。勤即近执著。
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赵州云。你被十二时使。老僧
使得十二时。无事衣钵下究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
时粥饭。是杂用心。此外更无别用心处。不如是。大远
在。沩山祐曰。道人之心。无背无向。亦不闭眼塞耳。但
情不附物即得。问顿悟人更修否。曰若真悟。他自知
时。修不修。是两头语。今初心虽悟。犹有旷劫习气未
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修也。不可别有法教
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
纵有百千妙义。抑剔当时。此乃得座披衣自作活计
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
舍一法。若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
山曰。祖师祇教保护。若贪瞋起。切须防禦。莫教掁抵。
是你欲知枯木石头。却须担荷。实无枝叶可得。然不
得绝却语言。我今为汝说这个语。显无语底。他那个
本来无耳目等貌。丹霞云。汝须保护一灵之物。不是
你造作名邈得。更说甚荐不荐。吾见石头。只教切须
自保护此事。不是你谈话得。各有一坐具地。更疑甚
么。你须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从外得。不著方
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贤。你更拟趁逐甚么。我此
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證。一饮一啄。各各有分。不用疑
虑。若识得。释迦老。凡夫是。庞公临终告于相曰。但愿
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惟宣师曰。凡夫无明。二乘
执著。离此病。是曰真修。不得勤。不得忘。勤即近执著。
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赵州云。你被十二时使。老僧
使得十二时。无事衣钵下究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
时粥饭。是杂用心。此外更无别用心处。不如是。大远
在。沩山祐曰。道人之心。无背无向。亦不闭眼塞耳。但
情不附物即得。问顿悟人更修否。曰若真悟。他自知
时。修不修。是两头语。今初心虽悟。犹有旷劫习气未
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修也。不可别有法教
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
纵有百千妙义。抑剔当时。此乃得座披衣自作活计
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
舍一法。若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
1283-A¶ 第 298b 页 X65-0298.png
二。即如如佛。德山曰。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
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言之。皆自欺。何故。毫釐系念。三
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凡名号总空名。殊相
劣形皆幻色。求之固累。厌之又成患。只要一切时莫
用他声色。应是从前行履处。一时放却。顿脱羁锁。一
念不生。即前后际断。无一法可当情。仰山问。如何是
真佛行处。沩山曰。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𦦨之无穷。
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即如如佛。僧问。洞山
价教人行鸟道如何。曰不逢一人。直须足下无私去。
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相应。云
岩宝镜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
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僧问。还有
不病者么。洞山曰。有。问不病者还看和尚么。曰老僧
看他有分。看时不见有病。曹山辞。洞问。子向甚处去。
曰。不变易处去。问不变易处岂有去耶。曹曰。去亦不
变易。曹山云。若承当处分明。即转诸圣向己背后。方
得自由。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不论天堂地狱饿
鬼畜生。但是一切处不移易。元是旧时人。只不行旧
时路。若有忻心。还成滞著。若脱得。拣甚么。今人爱净
洁路。此病最难治。世间粗重事却轻。净洁病最重。只
如佛味祖味。尽为滞著。先师云。拟心是犯戒。得味是
破斋。佛味祖味才有心便犯。若无为无事净洁。此乃
重无以加也。祖师出世。只为这个。黧奴白牯修行却
快。驰觅佛祖菩提涅槃。几时休歇成办乎。皆是生灭
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言之。皆自欺。何故。毫釐系念。三
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凡名号总空名。殊相
劣形皆幻色。求之固累。厌之又成患。只要一切时莫
用他声色。应是从前行履处。一时放却。顿脱羁锁。一
念不生。即前后际断。无一法可当情。仰山问。如何是
真佛行处。沩山曰。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𦦨之无穷。
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即如如佛。僧问。洞山
价教人行鸟道如何。曰不逢一人。直须足下无私去。
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相应。云
岩宝镜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
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僧问。还有
不病者么。洞山曰。有。问不病者还看和尚么。曰老僧
看他有分。看时不见有病。曹山辞。洞问。子向甚处去。
曰。不变易处去。问不变易处岂有去耶。曹曰。去亦不
变易。曹山云。若承当处分明。即转诸圣向己背后。方
得自由。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不论天堂地狱饿
鬼畜生。但是一切处不移易。元是旧时人。只不行旧
时路。若有忻心。还成滞著。若脱得。拣甚么。今人爱净
洁路。此病最难治。世间粗重事却轻。净洁病最重。只
如佛味祖味。尽为滞著。先师云。拟心是犯戒。得味是
破斋。佛味祖味才有心便犯。若无为无事净洁。此乃
重无以加也。祖师出世。只为这个。黧奴白牯修行却
快。驰觅佛祖菩提涅槃。几时休歇成办乎。皆是生灭
1283-A¶ 第 298c 页 X65-0298.png
心。不如黧奴与白牯。兀兀无知。但饥吃草。渴饮水。若
能恁么。不愁不成办。不见道计较不成。是以知有。乃
能披毛戴角。始较些子。人人有坐具地。佛侵他不得。
恁么体会修行。饶令成佛作祖。也只这是。便堕三涂
地狱。也只这是。须与他作主始得。若作得主。即是不
变易。作不得。便变易也。问如何免得。曰知有即得。用
免作么。但是菩提涅槃烦恼无明等。总不要免。世间
粗重事。但知有即得。不要免。免即同变易去也。乃至
成祖成佛菩提涅槃。此等殃祸为不小。因甚如此。只
为变易。若不变易。只须触处自由始得。云居膺云。直
似一息不来底人。方与那个相应。有少许说话行履
分。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如人常在。愁甚么事不办。欲
知久远。只在如今。如归家。到即是。直得顶上光𦦨生
亦不是。有一毫去不尽。即被尘累。况更多。僧问龙牙。
古人得个恁么便休去。曰如贼入空室。问十二时中
如何著力。曰如无手人欲行拳始得。玄沙备云。还识
大悟么。虚空犹从迷妄幻生。何处有三界业。今道无。
尚诳语。岂况是有。知么。无门。解脱之门。无意。道人之
意。动起生死本。静堕昏沈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
静双收。颟顸佛性。必须对境如枯木寒灰。临时应用。
不失其宜。镜照诸像。不乱光辉。十方无影像。三界绝
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一段光明。未曾昏昧。
体寂寂。常的的。不动摇。朗然照。法尔天真。不同修證。
祇要虚闲。不昧作用。个中纤毫不尽。即魔眷属。直饶
能恁么。不愁不成办。不见道计较不成。是以知有。乃
能披毛戴角。始较些子。人人有坐具地。佛侵他不得。
恁么体会修行。饶令成佛作祖。也只这是。便堕三涂
地狱。也只这是。须与他作主始得。若作得主。即是不
变易。作不得。便变易也。问如何免得。曰知有即得。用
免作么。但是菩提涅槃烦恼无明等。总不要免。世间
粗重事。但知有即得。不要免。免即同变易去也。乃至
成祖成佛菩提涅槃。此等殃祸为不小。因甚如此。只
为变易。若不变易。只须触处自由始得。云居膺云。直
似一息不来底人。方与那个相应。有少许说话行履
分。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如人常在。愁甚么事不办。欲
知久远。只在如今。如归家。到即是。直得顶上光𦦨生
亦不是。有一毫去不尽。即被尘累。况更多。僧问龙牙。
古人得个恁么便休去。曰如贼入空室。问十二时中
如何著力。曰如无手人欲行拳始得。玄沙备云。还识
大悟么。虚空犹从迷妄幻生。何处有三界业。今道无。
尚诳语。岂况是有。知么。无门。解脱之门。无意。道人之
意。动起生死本。静堕昏沈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
静双收。颟顸佛性。必须对境如枯木寒灰。临时应用。
不失其宜。镜照诸像。不乱光辉。十方无影像。三界绝
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一段光明。未曾昏昧。
体寂寂。常的的。不动摇。朗然照。法尔天真。不同修證。
祇要虚闲。不昧作用。个中纤毫不尽。即魔眷属。直饶
1283-A¶ 第 299a 页 X65-0299.png
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无亏。触波不散。犹是生
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冰。终不却成冰。步步履
空。智识不能到。动即失宗。觉即迷旨。语路心行处绝。
若与么现前。更疑何事。没栖泊处。离去来今。本来真
净。动用更无欠少。不悟个理。妄涉尘事。染著纵悟。则
尘境纷纭。便拟敛念。破除遏捺。即落空外道。这里本
绝尘境无位次。悟则纵横不离本际。凡圣也无立处。
动静扬眉。是真解脱。尘劫事都在目前。时人不遇良
朋。不辨邪正。古德云。情存圣量。犹落法尘。己见未忘。
还同渗漏。不可持斋持戒。观空入定。便当去。外道八
万劫定。不免轮回。盖生死根不破。出家儿真实明达。
便同诸佛。寂照忘知。虚含万像。放舍闲缘。歇却心识。
方少许相亲。不如是。尽被识情带去。有甚自由分。如
今却不如无情木石说法。非常真实。只是少人能听。
具这个真实发明。便向六道中。同于诸佛净土。更惧
何生死。此一门超凡圣因果。毗卢妙庄严世界海。超
他释迦方便门。直下永劫。不教有一物与汝作眼见。
不可由汝用功庄严得。盖为识得。即大出脱。大彻头
人。莫祇长恋生死爱网。被善恶业拘。将去无自由分。
饶汝鍊得身心同虚空。到精明湛不摇处。不出识阴。
唤作如急流水。妄为恬静。尽出轮回不得。何似博地
凡夫。不用一毫功夫。便超拔去。肯么。人如海中坐。向
人乞水。若根钝。直须日夜忘疲。尽一生去。更得人荷
挟。刻骨究实。不妨易得。有一般说昭昭灵灵。能见能
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冰。终不却成冰。步步履
空。智识不能到。动即失宗。觉即迷旨。语路心行处绝。
若与么现前。更疑何事。没栖泊处。离去来今。本来真
净。动用更无欠少。不悟个理。妄涉尘事。染著纵悟。则
尘境纷纭。便拟敛念。破除遏捺。即落空外道。这里本
绝尘境无位次。悟则纵横不离本际。凡圣也无立处。
动静扬眉。是真解脱。尘劫事都在目前。时人不遇良
朋。不辨邪正。古德云。情存圣量。犹落法尘。己见未忘。
还同渗漏。不可持斋持戒。观空入定。便当去。外道八
万劫定。不免轮回。盖生死根不破。出家儿真实明达。
便同诸佛。寂照忘知。虚含万像。放舍闲缘。歇却心识。
方少许相亲。不如是。尽被识情带去。有甚自由分。如
今却不如无情木石说法。非常真实。只是少人能听。
具这个真实发明。便向六道中。同于诸佛净土。更惧
何生死。此一门超凡圣因果。毗卢妙庄严世界海。超
他释迦方便门。直下永劫。不教有一物与汝作眼见。
不可由汝用功庄严得。盖为识得。即大出脱。大彻头
人。莫祇长恋生死爱网。被善恶业拘。将去无自由分。
饶汝鍊得身心同虚空。到精明湛不摇处。不出识阴。
唤作如急流水。妄为恬静。尽出轮回不得。何似博地
凡夫。不用一毫功夫。便超拔去。肯么。人如海中坐。向
人乞水。若根钝。直须日夜忘疲。尽一生去。更得人荷
挟。刻骨究实。不妨易得。有一般说昭昭灵灵。能见能
1283-A¶ 第 299b 页 X65-0299.png
闻。大赚人。今问为甚睡时又不昭灵。认贼为子。是生
死根本。妄想缘气。只因前尘色声等法分别有。若无
前尘。汝此昭灵同于兔角。仁者。伹识取汝秘密金刚
体。山河大地。十方国土。色空明暗。及汝身心。乃至诸
佛成道利生。莫非皆承汝圆成威光所现。汝有如是
奇特当阳出身处。何不发明。今若不了。后入驴胎烧
煮去。此烦恼业。不是一两劫便休。直与汝金刚齐寿。
又云。诸人见有险恶大虫刀剑诸事。逼汝身命。生无
限怖。如画师自画地狱。看了却生怖。不是别人与汝
为过。欲觉此幻惑么。但识取汝金刚眼睛。若识得。不
教有纤尘得露现。何处更有虎狼刀剑解愶吓汝。直
至释迦如此伎俩。亦觅出头处不得。所以道沙门眼。
把定世界。不漏丝发。何处更有一物为汝知见。何不
急究取。云门偃云。向你道直下无事。早埋没也。更欲
寻言觅解。去道转远。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悬隔。然得
的人。道火何曾烧口。终日著衣吃饭。未曾触著一粒
米。挂一缕丝。此犹是门庭之说。须实得恁么始得。大
静云。心念纷飞。却将纷飞心。究纷飞处。究之无处。则
纷飞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
智本空。所缘境亦寂。寂而非寂者。盖无知寂之人。照
而非照者。盖无所照之境。境智俱寂。一性怡然。乃还
源要道。行崇曰。欲得相应。即如今立地便證。根思迟
钝。日夜究将去。忽然觑见。更莫以少为足。便能究竟。
乃至淫坊酒肆。触净好恶。以汝所见觑教尽。是此境
死根本。妄想缘气。只因前尘色声等法分别有。若无
前尘。汝此昭灵同于兔角。仁者。伹识取汝秘密金刚
体。山河大地。十方国土。色空明暗。及汝身心。乃至诸
佛成道利生。莫非皆承汝圆成威光所现。汝有如是
奇特当阳出身处。何不发明。今若不了。后入驴胎烧
煮去。此烦恼业。不是一两劫便休。直与汝金刚齐寿。
又云。诸人见有险恶大虫刀剑诸事。逼汝身命。生无
限怖。如画师自画地狱。看了却生怖。不是别人与汝
为过。欲觉此幻惑么。但识取汝金刚眼睛。若识得。不
教有纤尘得露现。何处更有虎狼刀剑解愶吓汝。直
至释迦如此伎俩。亦觅出头处不得。所以道沙门眼。
把定世界。不漏丝发。何处更有一物为汝知见。何不
急究取。云门偃云。向你道直下无事。早埋没也。更欲
寻言觅解。去道转远。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悬隔。然得
的人。道火何曾烧口。终日著衣吃饭。未曾触著一粒
米。挂一缕丝。此犹是门庭之说。须实得恁么始得。大
静云。心念纷飞。却将纷飞心。究纷飞处。究之无处。则
纷飞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
智本空。所缘境亦寂。寂而非寂者。盖无知寂之人。照
而非照者。盖无所照之境。境智俱寂。一性怡然。乃还
源要道。行崇曰。欲得相应。即如今立地便證。根思迟
钝。日夜究将去。忽然觑见。更莫以少为足。便能究竟。
乃至淫坊酒肆。触净好恶。以汝所见觑教尽。是此境
1283-A¶ 第 299c 页 X65-0299.png
界。方得圆修。翻掷自由。慧忠云。众生不能解脱者。情
累耳。悟道易。明道难。但脱情见。其道自明。明之言信
也。如禁蛇人。信其咒力药力。以蛇绾弄。揣怀袖中无
难。未知咒药者。怖骇弃去。但谛见自心。情见便破。今
千万疑不得用者。是未见自心者也。园头问梁山。家
贼难防时如何。曰贬向无生国里。曰莫是他安身立
命处么。曰死水不藏龙。问如何是活水里龙。曰兴波
不作浪。问忽然倾湫倒岳来时如何。梁山走下把住
云。阇黎。莫教打失老僧袈裟角。神鼎举洞山曰。贪瞋
痴。太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行便打。坐便锤。分付心
王仔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三人知不知。神鼎
不然。贪瞋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
随。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
不知。法眼益曰。见道为眼。明道为功。便能得大智慧
力。若未得如此。三界可爱底事。尽教去尽。才有纤毫
还未可。慈明歌曰。牧牛童。实快活。跣足披衣双角阔。
横眠牛上向天歌。人问如何牛未渴。回首看。家田阔。
四方放去休拦遏。八面无拘任意游。要收只在索头
拨。小牛儿。顺摩捋。角力未完难提掇。且从放在小平
坡。虑上高峰四蹄脱。日巳高。休吃草。捏定鼻头无少
老。一时牵向圈中眠。和泥看伊东西倒。笑呵呵。好不
好。又将横笛顺风吹。震动五湖山海岛。倒骑牛。脱布
袄。知音休向途中讨。若问牧童何处居。鞭指东西无
一所。奉先引古云。聪明不敌生死。乾慧岂免轮回。道
累耳。悟道易。明道难。但脱情见。其道自明。明之言信
也。如禁蛇人。信其咒力药力。以蛇绾弄。揣怀袖中无
难。未知咒药者。怖骇弃去。但谛见自心。情见便破。今
千万疑不得用者。是未见自心者也。园头问梁山。家
贼难防时如何。曰贬向无生国里。曰莫是他安身立
命处么。曰死水不藏龙。问如何是活水里龙。曰兴波
不作浪。问忽然倾湫倒岳来时如何。梁山走下把住
云。阇黎。莫教打失老僧袈裟角。神鼎举洞山曰。贪瞋
痴。太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行便打。坐便锤。分付心
王仔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三人知不知。神鼎
不然。贪瞋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
随。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
不知。法眼益曰。见道为眼。明道为功。便能得大智慧
力。若未得如此。三界可爱底事。尽教去尽。才有纤毫
还未可。慈明歌曰。牧牛童。实快活。跣足披衣双角阔。
横眠牛上向天歌。人问如何牛未渴。回首看。家田阔。
四方放去休拦遏。八面无拘任意游。要收只在索头
拨。小牛儿。顺摩捋。角力未完难提掇。且从放在小平
坡。虑上高峰四蹄脱。日巳高。休吃草。捏定鼻头无少
老。一时牵向圈中眠。和泥看伊东西倒。笑呵呵。好不
好。又将横笛顺风吹。震动五湖山海岛。倒骑牛。脱布
袄。知音休向途中讨。若问牧童何处居。鞭指东西无
一所。奉先引古云。聪明不敌生死。乾慧岂免轮回。道
1283-A¶ 第 300a 页 X65-0300.png
齐述达摩云。楞伽可以印心。经曰。诸法无法体。而说
惟是心。不见于自心。而起于分别。可谓大慈悲父。如
实极谈。我辈自不领受。问见息遂断分别乎。师曰。非
然也。如调马。马自见其影而不惊。以知影从自生出
故。以是知不断分别。亦舍心相也。只今目前如实而
观。不见纤毫。问钟鼓本无声。如何信。师曰。如彼声。无
有作者。无有住处。毕竟空故。诳凡夫耳。若鼓声实有。
钟声俱击。应不相参。所以玄沙道钟鼓不交参。句句
无前后。若不当体寂灭。如何得句句无前后耶。蒋山
元答王平甫云。佛祖无异于人。所异者能自护念耳。
滔天之水。源于滥觞。清净心中。无故动念。危乎甚于
滔天。其可动耶。佛祖付授。必叮咛曰。善自护持。问佛
法止此乎。师云。至言不烦。顾力行如何耳。客来无贵
贱。寒温外。无别语。即敛目入定。厨库火。师啜啖自若。
食毕无所问。师出。狂人入寺。杀一僧。即自刭。尸相枕。
走报交武。师归。过尸处。未尝视。登寝危坐。职事侧立。
冀处分。师敛目。竟不得请去。芙蓉楷曰。出家者。求脱
生死。休心息念。断绝攀缘。遇声色。如石上栽花。见利
名。如眼中著屑。无始来。此等不是不曾经历。何须苦
苦贪恋。如今不歇。更待何时。能尽今时。更有何事。若
得心中无事。佛祖犹是冤家。一切世事自然冷淡。方
始那边相应。不见隐山至死不肯见人。石霜置枯木
堂。与人坐卧。只要死了你心。投子使人办米。同煮共
飨。要得省取你事。诸宿若无长处。如何忍得。真净文
惟是心。不见于自心。而起于分别。可谓大慈悲父。如
实极谈。我辈自不领受。问见息遂断分别乎。师曰。非
然也。如调马。马自见其影而不惊。以知影从自生出
故。以是知不断分别。亦舍心相也。只今目前如实而
观。不见纤毫。问钟鼓本无声。如何信。师曰。如彼声。无
有作者。无有住处。毕竟空故。诳凡夫耳。若鼓声实有。
钟声俱击。应不相参。所以玄沙道钟鼓不交参。句句
无前后。若不当体寂灭。如何得句句无前后耶。蒋山
元答王平甫云。佛祖无异于人。所异者能自护念耳。
滔天之水。源于滥觞。清净心中。无故动念。危乎甚于
滔天。其可动耶。佛祖付授。必叮咛曰。善自护持。问佛
法止此乎。师云。至言不烦。顾力行如何耳。客来无贵
贱。寒温外。无别语。即敛目入定。厨库火。师啜啖自若。
食毕无所问。师出。狂人入寺。杀一僧。即自刭。尸相枕。
走报交武。师归。过尸处。未尝视。登寝危坐。职事侧立。
冀处分。师敛目。竟不得请去。芙蓉楷曰。出家者。求脱
生死。休心息念。断绝攀缘。遇声色。如石上栽花。见利
名。如眼中著屑。无始来。此等不是不曾经历。何须苦
苦贪恋。如今不歇。更待何时。能尽今时。更有何事。若
得心中无事。佛祖犹是冤家。一切世事自然冷淡。方
始那边相应。不见隐山至死不肯见人。石霜置枯木
堂。与人坐卧。只要死了你心。投子使人办米。同煮共
飨。要得省取你事。诸宿若无长处。如何忍得。真净文
1283-A¶ 第 300b 页 X65-0300.png
云。今人多是得个身心寂灭。前后际断。一念万年去。
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冷湫湫地去。便究竟。殊不知却
被此胜妙境障蔽。正知见不现前。神通光明不发露。
或执平常心是道为极则。天是天。地是地。大尽三十。
小尽廿九。此依草附木。不知不觉。一向迷将去。问我
手何似佛手。便道和尚手。我脚何似驴脚。便道和尚
脚。上座生缘。便道某州人莫错会。须要平常一路为
稳当。更不敢别移一步。不见临济道。我这里是活祖
师意。把来便用。立处即真。他不说这语得。那语不得。
此盖眼不开。百般忌讳。直饶与么说。当下忽然见得
分明。也是棺材里瞪眼。又云。佛法至妙无二。伹未至
妙。则互有长短。苟至于妙。则悟心人。如实知自心究
竟本来成佛。如实自在安乐。如实解脱清净。而日用
惟用自心。自心变化。把得便用。莫问是非。拟心思量
不是。也不拟心。一一天真自在。一一如莲花不著水。
所以迷自心作凡。悟自心成佛。今多不信自心。不悟
自心。不得自心明妙受用安乐解脱。心外妄有禅道。
妄立奇特。妄生取舍。纵修行多落外道二乘禅寂断
见境界。行伟师坐忘夜旦。谢绝交游。曰道业未办。岁
月如流。大根器如云门赵州。犹云我惟粥饭二时是
杂用心。又云我岂有工夫闲处用。矧行伟日劫相倍
者。讵暇清谈乎。死心新示末后句偈曰。末后一句子。
直须心路绝。六根门既空。万法无生灭。于此彻其源。
不须求解脱。平生爱骂人。只为长快活。灵源清云。学
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冷湫湫地去。便究竟。殊不知却
被此胜妙境障蔽。正知见不现前。神通光明不发露。
或执平常心是道为极则。天是天。地是地。大尽三十。
小尽廿九。此依草附木。不知不觉。一向迷将去。问我
手何似佛手。便道和尚手。我脚何似驴脚。便道和尚
脚。上座生缘。便道某州人莫错会。须要平常一路为
稳当。更不敢别移一步。不见临济道。我这里是活祖
师意。把来便用。立处即真。他不说这语得。那语不得。
此盖眼不开。百般忌讳。直饶与么说。当下忽然见得
分明。也是棺材里瞪眼。又云。佛法至妙无二。伹未至
妙。则互有长短。苟至于妙。则悟心人。如实知自心究
竟本来成佛。如实自在安乐。如实解脱清净。而日用
惟用自心。自心变化。把得便用。莫问是非。拟心思量
不是。也不拟心。一一天真自在。一一如莲花不著水。
所以迷自心作凡。悟自心成佛。今多不信自心。不悟
自心。不得自心明妙受用安乐解脱。心外妄有禅道。
妄立奇特。妄生取舍。纵修行多落外道二乘禅寂断
见境界。行伟师坐忘夜旦。谢绝交游。曰道业未办。岁
月如流。大根器如云门赵州。犹云我惟粥饭二时是
杂用心。又云我岂有工夫闲处用。矧行伟日劫相倍
者。讵暇清谈乎。死心新示末后句偈曰。末后一句子。
直须心路绝。六根门既空。万法无生灭。于此彻其源。
不须求解脱。平生爱骂人。只为长快活。灵源清云。学
1283-A¶ 第 300c 页 X65-0300.png
者未脱生死。病在偷心未死耳。古者言下脱生死。效
在偷心巳死。然非学者自能尔。实师家钳锤妙密也。
如梁武见侯景不动声色。而景之心枯竭无馀。洪觉
范引宗镜录云。虽然业即是心。既从心生。还从心受。
如何治其业报。原答。但了无作。自然业空。所以云。若
无作恶业。一生成佛。又曰。虽有作业而无作者。即是
秘密之教。又凡作业。悉皆自心横计外法。还自对治。
妄取成业。若了心不取境。境不自生。无法牵怀。云何
成业。师释曰。炷香供佛。心知获福。操刀杀戮。心知入
狱。或杀或供。一手之功。云何业报罪福不同。皆自横
计有如是事。是故从来枉沈生死。雷长芭蕉。铁转磁
石。俱无作者。而有是力。以不取境。境亦自寂。故如来
藏不许有识。又引罗什顶佛钵。念钵甚大即重下之。
曰。我心有分别。故钵有重轻。予以知一切随念。念未
生时。量同太虚。然今现行分别者。万类纷然。何故灵
验不等。是皆心力昧略微劣故也。王祥卧冰则鱼跃。
耿恭拜井则泉冽。盖养之专。故灵验之应速如响。又
引灵源曰。道人保养。如人病须服药。药之灵验易见。
要须忌口乃可。不然。服药何益。死生是大病。佛祖言
教是良药。污染心是杂毒。不能忌之。生死病无时损
也。予爱其言。追念圆觉经曰。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
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法句经曰。若起精进心。
是妄非精进。但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妙普曰。学道
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
在偷心巳死。然非学者自能尔。实师家钳锤妙密也。
如梁武见侯景不动声色。而景之心枯竭无馀。洪觉
范引宗镜录云。虽然业即是心。既从心生。还从心受。
如何治其业报。原答。但了无作。自然业空。所以云。若
无作恶业。一生成佛。又曰。虽有作业而无作者。即是
秘密之教。又凡作业。悉皆自心横计外法。还自对治。
妄取成业。若了心不取境。境不自生。无法牵怀。云何
成业。师释曰。炷香供佛。心知获福。操刀杀戮。心知入
狱。或杀或供。一手之功。云何业报罪福不同。皆自横
计有如是事。是故从来枉沈生死。雷长芭蕉。铁转磁
石。俱无作者。而有是力。以不取境。境亦自寂。故如来
藏不许有识。又引罗什顶佛钵。念钵甚大即重下之。
曰。我心有分别。故钵有重轻。予以知一切随念。念未
生时。量同太虚。然今现行分别者。万类纷然。何故灵
验不等。是皆心力昧略微劣故也。王祥卧冰则鱼跃。
耿恭拜井则泉冽。盖养之专。故灵验之应速如响。又
引灵源曰。道人保养。如人病须服药。药之灵验易见。
要须忌口乃可。不然。服药何益。死生是大病。佛祖言
教是良药。污染心是杂毒。不能忌之。生死病无时损
也。予爱其言。追念圆觉经曰。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
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法句经曰。若起精进心。
是妄非精进。但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妙普曰。学道
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
1283-A¶ 第 301a 页 X65-0301.png
动干戈定太平。圜悟勤曰。绵密无间。寂照同时。岁月
悠久。打成一片。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诚无出此。应
当处处全真。则触处皆渠。刹刹尘尘。皆在自大圆镜
中。愈密愈能转换也。云门道。直得乾坤大地无纤毫
过患。犹为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全提
时节始得。所以德山棒。临济喝。皆彻證无生。透顶透
底。到大用现前。方能全身出没。欲人全身担荷外。退
守文殊普贤大人境界。岩头曰。他得底人。只守闲闲
地。二六时中。无欲无依。自然超诸三昧。德山亦曰。但
无事于心。于心无事。则虚灵寂照。此既巳明。须当践
履。但只退步。愈退愈明。愈不会。愈有力量。异念才起。
即猛割断。令不相续。则智照洞然。步步踏实地。岂有
憎爱违顺拣择于其间哉。无明习气。旋起旋消。悠久
无力能扰人也。古以牧牛喻。诚哉。要久长人耳。直截
省要。最是先忘我见。使虚静恬和。任运腾腾。一切法
皆无取舍。向根根尘尘。应时脱然自处。孤运独照。照
体独立。物我一如。直下彻底。无照可立。如斩丝。一斩
一切斩。便自会作活计。佛见法见。尚不令起。则尘劳
业识。自冰消瓦解。养得成实。如痴兀而峭。措佛祖位
中。收摄不得。那肯入驴胎马腹也。赵州云。千亿个尽
觅作佛汉。于中觅作无心底难得。香林四十年方一
片。涌泉四十年尚自走作。南泉十八年能作活计。古
人无不如此密密践履。但逢缘遇境。无不管带。何止
此生。穷未来际。證无量圣身。也未是他泊头处。但一
悠久。打成一片。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诚无出此。应
当处处全真。则触处皆渠。刹刹尘尘。皆在自大圆镜
中。愈密愈能转换也。云门道。直得乾坤大地无纤毫
过患。犹为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全提
时节始得。所以德山棒。临济喝。皆彻證无生。透顶透
底。到大用现前。方能全身出没。欲人全身担荷外。退
守文殊普贤大人境界。岩头曰。他得底人。只守闲闲
地。二六时中。无欲无依。自然超诸三昧。德山亦曰。但
无事于心。于心无事。则虚灵寂照。此既巳明。须当践
履。但只退步。愈退愈明。愈不会。愈有力量。异念才起。
即猛割断。令不相续。则智照洞然。步步踏实地。岂有
憎爱违顺拣择于其间哉。无明习气。旋起旋消。悠久
无力能扰人也。古以牧牛喻。诚哉。要久长人耳。直截
省要。最是先忘我见。使虚静恬和。任运腾腾。一切法
皆无取舍。向根根尘尘。应时脱然自处。孤运独照。照
体独立。物我一如。直下彻底。无照可立。如斩丝。一斩
一切斩。便自会作活计。佛见法见。尚不令起。则尘劳
业识。自冰消瓦解。养得成实。如痴兀而峭。措佛祖位
中。收摄不得。那肯入驴胎马腹也。赵州云。千亿个尽
觅作佛汉。于中觅作无心底难得。香林四十年方一
片。涌泉四十年尚自走作。南泉十八年能作活计。古
人无不如此密密践履。但逢缘遇境。无不管带。何止
此生。穷未来际。證无量圣身。也未是他泊头处。但一
1283-A¶ 第 301b 页 X65-0301.png
味退步。切莫作限量也。又曰。透生死岂是小缘。当猛
利如救头燃。始有少相应。参士世智聪明。腊月三十。
不得纤毫力。良由最初无正因。末后劳而无功。古德
劝参涅槃堂里禅。诚有旨也。处生死良不易。惟大超
證之士。奋利根勇猛。一径截断则无难。此虽由自已
根力。亦假方便。于常时些小境中转得行。打彻不存
解见。凛然全体现成。践履将去。养得纯熟。到缘谢时。
自然无怖畏。只有清虚莹彻。无一法当情。如悬崖撒
手。弃舍得。无留恋。一念万年。觅生了不可得。岂有死
耶。古人坐脱立亡。行化倒脱。能得勇健。皆平昔淘汰
得净洁。香林四十年成一片。石霜劝休歇去。永嘉云。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盖兢兢岌岌。念兹在兹。方得无
碍自在。既舍身后。得意生身。随自意。趣后报。皆以理
遣。不由业牵。所谓透脱生死耶。报缘未谢。于世上有
如许参涉交互。应须到处使绰绰有馀裕始得。人生
各有缘分。不必厌喧求静。但中虚外顺。虽闹市沸汤。
亦恬然安稳。才有纤毫见剌。便打不过也。又曰。利根
一闻千悟不为难。要须脚跟牢实。谛当彻信。把得定。
作得主。一切违顺境界。差别因缘。打成一片。如太虚
空。无纤毫障隔。湛湛虚明。无有转变。虽百劫千生。始
终一如。方得平稳。多见聪明。根浮脚浅。向言语上认
得转变。即以世间无可过上。及至境界缘生。透脱不
得。因成进退。可惜。古人直是千魔万难悉尝遍。虽七
处割截。亦不动念。一往操心如铁石。以至透脱生死。
利如救头燃。始有少相应。参士世智聪明。腊月三十。
不得纤毫力。良由最初无正因。末后劳而无功。古德
劝参涅槃堂里禅。诚有旨也。处生死良不易。惟大超
證之士。奋利根勇猛。一径截断则无难。此虽由自已
根力。亦假方便。于常时些小境中转得行。打彻不存
解见。凛然全体现成。践履将去。养得纯熟。到缘谢时。
自然无怖畏。只有清虚莹彻。无一法当情。如悬崖撒
手。弃舍得。无留恋。一念万年。觅生了不可得。岂有死
耶。古人坐脱立亡。行化倒脱。能得勇健。皆平昔淘汰
得净洁。香林四十年成一片。石霜劝休歇去。永嘉云。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盖兢兢岌岌。念兹在兹。方得无
碍自在。既舍身后。得意生身。随自意。趣后报。皆以理
遣。不由业牵。所谓透脱生死耶。报缘未谢。于世上有
如许参涉交互。应须到处使绰绰有馀裕始得。人生
各有缘分。不必厌喧求静。但中虚外顺。虽闹市沸汤。
亦恬然安稳。才有纤毫见剌。便打不过也。又曰。利根
一闻千悟不为难。要须脚跟牢实。谛当彻信。把得定。
作得主。一切违顺境界。差别因缘。打成一片。如太虚
空。无纤毫障隔。湛湛虚明。无有转变。虽百劫千生。始
终一如。方得平稳。多见聪明。根浮脚浅。向言语上认
得转变。即以世间无可过上。及至境界缘生。透脱不
得。因成进退。可惜。古人直是千魔万难悉尝遍。虽七
处割截。亦不动念。一往操心如铁石。以至透脱生死。
1283-A¶ 第 301c 页 X65-0301.png
浑不费力。岂不是大丈夫超诣也。在家菩萨修出家
行。如火中莲。盖名位权势意气卒难调伏。况火宅烦
扰煎熬。除非自已直下明悟本真妙圆。到大寂定休
歇之场。尤能放下。廓尔平常。彻證无心。观一切法。如
梦幻泡。空豁豁地。随时消遣将去。即与维摩诘。傅大
士。庞居士。裴相国。杨内翰。在家胜士。同其正因。随已
力量。转化未悟。同入无为无事法性海中。则来阎浮
一遭。不为折本矣。又曰。近如裴杨之俦。投诚放下。就
宗师决择。刬去浮尘知见。大彻悟。始能超轶。与老禅
德抗行践履。到临合杀结角头。自解撒手。克證大解
脱。岂小事哉。惟此千劫不坏不移易一切贤圣根本。
是知宿世亦曾熏炙。遇缘而彰。然能自检点。二六时
中学佛法。巳是杂用心。则去却佛法。乃真净界中行
履矣。但依此一切不杂。即纯一洞然。无爱憎。离取舍。
亦不分彼我。不作得失。一切法坦然。皆我家不思议
处。静妙圆明受用之物尔。须令此心常时现前。不堕
昏沈。不生聪慧。入平等安闲寂静境界。那有恶作业
缘识情。干挠得此本妙光明也。祇恐临境界面前。都
卢忘失。依前纷乱。则不堪也。古之修行。亦只以自所
證入。时中照了。截断尘劳。教活卓卓地。悠久三二十
年淳熟。超出生死不为难。著力在行处。不重谈说。说
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盖定慧之力。回转业缘。正要
惺惺地。勇猛果决。千百生中常受用。其馀古人机缘
语句。不必要会。伹一著分明。则著著如此。千变万化。
行。如火中莲。盖名位权势意气卒难调伏。况火宅烦
扰煎熬。除非自已直下明悟本真妙圆。到大寂定休
歇之场。尤能放下。廓尔平常。彻證无心。观一切法。如
梦幻泡。空豁豁地。随时消遣将去。即与维摩诘。傅大
士。庞居士。裴相国。杨内翰。在家胜士。同其正因。随已
力量。转化未悟。同入无为无事法性海中。则来阎浮
一遭。不为折本矣。又曰。近如裴杨之俦。投诚放下。就
宗师决择。刬去浮尘知见。大彻悟。始能超轶。与老禅
德抗行践履。到临合杀结角头。自解撒手。克證大解
脱。岂小事哉。惟此千劫不坏不移易一切贤圣根本。
是知宿世亦曾熏炙。遇缘而彰。然能自检点。二六时
中学佛法。巳是杂用心。则去却佛法。乃真净界中行
履矣。但依此一切不杂。即纯一洞然。无爱憎。离取舍。
亦不分彼我。不作得失。一切法坦然。皆我家不思议
处。静妙圆明受用之物尔。须令此心常时现前。不堕
昏沈。不生聪慧。入平等安闲寂静境界。那有恶作业
缘识情。干挠得此本妙光明也。祇恐临境界面前。都
卢忘失。依前纷乱。则不堪也。古之修行。亦只以自所
證入。时中照了。截断尘劳。教活卓卓地。悠久三二十
年淳熟。超出生死不为难。著力在行处。不重谈说。说
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盖定慧之力。回转业缘。正要
惺惺地。勇猛果决。千百生中常受用。其馀古人机缘
语句。不必要会。伹一著分明。则著著如此。千变万化。
1283-A¶ 第 302a 页 X65-0302.png
岂移变得渠力用哉。内心既虚。外缘亦寂。著衣吃饭。
本自天真。不劳彫琢。若或立胜见。负我能。即祸事。切
须照管。由是可入无我真实。平等如如。不动不变。净
妙清凉。稳密田地矣。志公云。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
光中常自在。又曰。作家宗师。唯许人舍知见。胸中不
留毫发许。荡然如太虚空。悠久长养纯熟。此即本地
风光。本来面目。到此亘古亘今之地。脱离生死。有甚
难也。裴相国。庞居士。直以信得及。便得力。受用自在。
曹山道不变易处去。去亦不变易。盖履践深极。到无
渗漏之至。然后罗笼不住。学道之士。无丝毫意想。堕
在尘缘。直下心如枯木朽株。如大死人。无些子气息。
心心无知。念念无住。千圣出来。移换不得。乃可向枯
木上生花。发大机用。兴慈运悲。乃无功之功。无作之
作。岂落得失是非哉。才留一毫毛。则抵捂于生死界。
自未能度。安能度人。又云。如今照了本心。圆融无际。
色声诸尘。那可作对。迥迥独脱。虚静明妙。要须彻底
提持。勿令浮浅。直须高而无上。广不可极。净裸裸。圆
垛垛。无漏无为。千圣依之作根本。万有由建立。应须
斗顿回光。令绝形段。分明圆證。万变千化。无改无移。
谓之金刚王。谓之透法身。行住坐卧。无不透彻。物物
头头。靡有间隔。唤作乾白露净。单明自心。不可只么
守之。守住便落窠臼。却须勇猛割断。十分弃舍。转舍
转明。转远转近。抵死打叠。舍却命去。始是绝气息人。
方解向上行履。唯已自知。知亦不立。释迦弥勒。文殊
本自天真。不劳彫琢。若或立胜见。负我能。即祸事。切
须照管。由是可入无我真实。平等如如。不动不变。净
妙清凉。稳密田地矣。志公云。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
光中常自在。又曰。作家宗师。唯许人舍知见。胸中不
留毫发许。荡然如太虚空。悠久长养纯熟。此即本地
风光。本来面目。到此亘古亘今之地。脱离生死。有甚
难也。裴相国。庞居士。直以信得及。便得力。受用自在。
曹山道不变易处去。去亦不变易。盖履践深极。到无
渗漏之至。然后罗笼不住。学道之士。无丝毫意想。堕
在尘缘。直下心如枯木朽株。如大死人。无些子气息。
心心无知。念念无住。千圣出来。移换不得。乃可向枯
木上生花。发大机用。兴慈运悲。乃无功之功。无作之
作。岂落得失是非哉。才留一毫毛。则抵捂于生死界。
自未能度。安能度人。又云。如今照了本心。圆融无际。
色声诸尘。那可作对。迥迥独脱。虚静明妙。要须彻底
提持。勿令浮浅。直须高而无上。广不可极。净裸裸。圆
垛垛。无漏无为。千圣依之作根本。万有由建立。应须
斗顿回光。令绝形段。分明圆證。万变千化。无改无移。
谓之金刚王。谓之透法身。行住坐卧。无不透彻。物物
头头。靡有间隔。唤作乾白露净。单明自心。不可只么
守之。守住便落窠臼。却须勇猛割断。十分弃舍。转舍
转明。转远转近。抵死打叠。舍却命去。始是绝气息人。
方解向上行履。唯已自知。知亦不立。释迦弥勒。文殊
1283-A¶ 第 302b 页 X65-0302.png
普贤。德山临济。不敢正眼觑著。岂不是奇特事。一棒
上。一喝下。一句一言。一粗一细。若色若香。一时透穿。
方称无心境界。养得如婴儿相似。纯和冲淡。虽在尘
劳中。尘劳不染。虽居净妙处。净妙收他不住。随性住
缘。饥餐渴饮。善尚不起念。恶岂可复为。所以道随缘
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又云。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唯忘
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更不容拟议。
直下桶底子脱。入此大圆寂照胜妙解脱门。一了一
切了。只守闲闲地。初不分彼我胜负。才有毫芒见剌。
即痛刬之。放教七通八达。自由自在。长养纯密。千圣
亦觑不见。自己尚似冤家。只求得远离不隈傍。翛然
清静。虚而灵。寂而照。勇猛割断。彻底无纤毫挠胸次。
王老师谓之作活计。赵州除粥饭时是杂用心。悠久
践履使淳熟。乃合从上来无心体道。密密作用。自见
工夫。到下稍结角头。自然如悬崖撒手。岂不快哉。又
云。要须最初入作。便遇本色人。直截根源。退步就已。
以铁石心。将从前妄想见解。世智辩聪。彼我得失。一
时放却。直下如枯木死灰。情尽见除。豁然契證。从上
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见得彻此。始为入理之门。更
须教一念万年。纯一无杂。才有纤毫起灭。则落二十
五有。无出离之期。抵死谩生咬教断。然后田地稳密
圣凡位中收摄不住。始是如鸟出笼。自休自了处。得
座披衣。真金百鍊。举动施为。等闲荡荡地。根尘生死。
境智空妙。如汤沃雪。常自知时。更无分外。名无心道
上。一喝下。一句一言。一粗一细。若色若香。一时透穿。
方称无心境界。养得如婴儿相似。纯和冲淡。虽在尘
劳中。尘劳不染。虽居净妙处。净妙收他不住。随性住
缘。饥餐渴饮。善尚不起念。恶岂可复为。所以道随缘
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又云。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唯忘
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更不容拟议。
直下桶底子脱。入此大圆寂照胜妙解脱门。一了一
切了。只守闲闲地。初不分彼我胜负。才有毫芒见剌。
即痛刬之。放教七通八达。自由自在。长养纯密。千圣
亦觑不见。自己尚似冤家。只求得远离不隈傍。翛然
清静。虚而灵。寂而照。勇猛割断。彻底无纤毫挠胸次。
王老师谓之作活计。赵州除粥饭时是杂用心。悠久
践履使淳熟。乃合从上来无心体道。密密作用。自见
工夫。到下稍结角头。自然如悬崖撒手。岂不快哉。又
云。要须最初入作。便遇本色人。直截根源。退步就已。
以铁石心。将从前妄想见解。世智辩聪。彼我得失。一
时放却。直下如枯木死灰。情尽见除。豁然契證。从上
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见得彻此。始为入理之门。更
须教一念万年。纯一无杂。才有纤毫起灭。则落二十
五有。无出离之期。抵死谩生咬教断。然后田地稳密
圣凡位中收摄不住。始是如鸟出笼。自休自了处。得
座披衣。真金百鍊。举动施为。等闲荡荡地。根尘生死。
境智空妙。如汤沃雪。常自知时。更无分外。名无心道
1283-A¶ 第 302c 页 X65-0302.png
人。以此自修。转开未悟。令如是践履。岂不为要道哉。
又曰。当未起念。百不干怀时。圆融无际。脱体虚凝。一
切所为。曾无疑间。谓之现成本分。及至才起一毫头
见解。欲承当作主宰。便落在阴界里。被见闻觉知得
失是非笼罩。半醉半醒一般相似。透顶透底直下圆
成。了无形相。不废功用。不妨作为。语默起倒。不是别
人。稍觉纤毫滞碍。悉是妄想。直教洒洒落落。如太虚
空。如镜当台。如日丽天。动静去来。不从外得。放教自
由自在。不被法缚。不求法脱。尽始尽终打成一片。何
处离佛法外有世法。离世法外有佛法。是故祖师直
指人心。金刚般若贵人离相。如壮士屈臂。不借他力。
如此省要好长时自退步体究。令有个落著谛实證
悟之地。即是念念遍参无边无量大善知识。又云。彻
證无心。虽万机顿赴。岂挠其神。千难殊对。不干其虑。
平时如痴兀。及临事为物。风旋电转。无不当机。素有
所守也。如学射久久方中。悟则刹那。履践功夫。须资
长远。所以悟明之人。正要调伏。只如诸尘境。常流于
中窒碍。到得底人分上。无不虚通。全是自家大解脱
门。终日作为。未尝作为。了无欣厌。亦无倦怠。度尽一
切。而无能所。况生厌惰耶。苟性质偏枯。尤当增益所
不能。放教圆通。以沤和力。摄化开权。俯仰应接。俾高
低远近。略无差误。行常不轻行。学忍辱仙。遵先佛轨
仪。成就三十七助道法。坚固四摄行。到大用现前。喧
寂一等。如下水船。不劳篙棹。混融含摄。圆證普贤行
又曰。当未起念。百不干怀时。圆融无际。脱体虚凝。一
切所为。曾无疑间。谓之现成本分。及至才起一毫头
见解。欲承当作主宰。便落在阴界里。被见闻觉知得
失是非笼罩。半醉半醒一般相似。透顶透底直下圆
成。了无形相。不废功用。不妨作为。语默起倒。不是别
人。稍觉纤毫滞碍。悉是妄想。直教洒洒落落。如太虚
空。如镜当台。如日丽天。动静去来。不从外得。放教自
由自在。不被法缚。不求法脱。尽始尽终打成一片。何
处离佛法外有世法。离世法外有佛法。是故祖师直
指人心。金刚般若贵人离相。如壮士屈臂。不借他力。
如此省要好长时自退步体究。令有个落著谛实證
悟之地。即是念念遍参无边无量大善知识。又云。彻
證无心。虽万机顿赴。岂挠其神。千难殊对。不干其虑。
平时如痴兀。及临事为物。风旋电转。无不当机。素有
所守也。如学射久久方中。悟则刹那。履践功夫。须资
长远。所以悟明之人。正要调伏。只如诸尘境。常流于
中窒碍。到得底人分上。无不虚通。全是自家大解脱
门。终日作为。未尝作为。了无欣厌。亦无倦怠。度尽一
切。而无能所。况生厌惰耶。苟性质偏枯。尤当增益所
不能。放教圆通。以沤和力。摄化开权。俯仰应接。俾高
低远近。略无差误。行常不轻行。学忍辱仙。遵先佛轨
仪。成就三十七助道法。坚固四摄行。到大用现前。喧
寂一等。如下水船。不劳篙棹。混融含摄。圆證普贤行
1283-A¶ 第 303a 页 X65-0303.png
相。乃世世世间大善知识也。诸处周旋应变。于中虚
寂静觉。能不被静缚。则随所至处。皆我活计。唯中虚
外顺。有根本者。虽然非理相干。伹退步自照。只与直
下坐断。如初不闻不见。久久魔业自销尔。又曰。日久
不移易。拈弄收放得熟。小小境界。悉能照破割断。不
留朕迹。至生死际。结角罗纹。不相参杂。湛然不动。翛
然出离。此腊月三十涅槃堂里禅也。大慧杲曰。十二
时中随缘处。不得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著。起一恶念。
当急著精彩。拽转头来。若随他去。相续不断。非独障
道。亦谓之无智人。懒安云。一回入草。蓦鼻拽回。制恶
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此事许灵利
汉担荷。若使聪明。则无担荷分。虽易入而难保。盖入
处不深力弱也。世间尘劳事。如钩锁连环不断。得省
处便省。为无始来习得熟。若不力争。不知不觉日久
入得头深。腊月三十卒著手脚不办。要临终不颠倒。
今作事处莫教颠倒。如今颠倒。欲命终不颠倒无是
处。俗人在火宅中。与贪瞋痴为伴。作为见闻。无非恶
业。然于中打得彻。其力胜出家儿千倍。应以宰官身
度者。即现宰官身说法。便是报佛深恩也。但念念不
要间断。莫管得不得。便今生未得彻。命终亦不被恶
业牵。于日用中。亦不被尘劳困。后世出头。亦得现成
受用。今生虽不悟。亦种得般若种。生生不失人身。不
落恶趣。况心花发明耶。又曰。往往利根。得之不费力。
生容易心。便不修行。多被现境夺将去。作主宰不得。
寂静觉。能不被静缚。则随所至处。皆我活计。唯中虚
外顺。有根本者。虽然非理相干。伹退步自照。只与直
下坐断。如初不闻不见。久久魔业自销尔。又曰。日久
不移易。拈弄收放得熟。小小境界。悉能照破割断。不
留朕迹。至生死际。结角罗纹。不相参杂。湛然不动。翛
然出离。此腊月三十涅槃堂里禅也。大慧杲曰。十二
时中随缘处。不得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著。起一恶念。
当急著精彩。拽转头来。若随他去。相续不断。非独障
道。亦谓之无智人。懒安云。一回入草。蓦鼻拽回。制恶
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此事许灵利
汉担荷。若使聪明。则无担荷分。虽易入而难保。盖入
处不深力弱也。世间尘劳事。如钩锁连环不断。得省
处便省。为无始来习得熟。若不力争。不知不觉日久
入得头深。腊月三十卒著手脚不办。要临终不颠倒。
今作事处莫教颠倒。如今颠倒。欲命终不颠倒无是
处。俗人在火宅中。与贪瞋痴为伴。作为见闻。无非恶
业。然于中打得彻。其力胜出家儿千倍。应以宰官身
度者。即现宰官身说法。便是报佛深恩也。但念念不
要间断。莫管得不得。便今生未得彻。命终亦不被恶
业牵。于日用中。亦不被尘劳困。后世出头。亦得现成
受用。今生虽不悟。亦种得般若种。生生不失人身。不
落恶趣。况心花发明耶。又曰。往往利根。得之不费力。
生容易心。便不修行。多被现境夺将去。作主宰不得。
1283-A¶ 第 303b 页 X65-0303.png
日久迷而不返。道力不胜业力。魔得其便。定为魔摄。
临终不得力。千万记取。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则渐
除。因次第尽。行住坐卧。不可忘了。其馀古人差别言
句。皆不可为实。亦不可为虚。久久纯熟。自然默契本
心。不必别求殊胜奇特也。又曰。刳正性。除助因。违现
业。此了事汉。无方便修證中。真方便真修證也。又曰。
道家以妄想心。尚能留形住世。况此心全在般若中。
来生出头。随我今生愿力。安在般若中现成受用。此
决定事。又答人曰。众生颠倒。以日用境为实。不知全
体是梦。于中复妄分别。以想心系念。神识为实。梦殊
不知。正梦中说梦。颠倒中又颠倒。杲尝问先师。但以
手指曰。住住。休妄想。杲曰。某未睡时。佛赞依而行。佛
诃不敢犯。依师及自做零碎所得者。惺惺时都得受
用。及上床巳。作主不得。梦金宝则喜。梦刀剑恶境则
布。念睡著巳作主不得。况四大分散。始著忙。师曰。待
汝说底许多妄想绝时。汝自到寤寐恒一处也。初未
信。寤寐分明两段。敢开大口说禅。后闻举诸佛出身
处。薰风自南来。去却碍膺物。方知梦时便是寤时底。
寤时便是梦时底。佛言寤寐恒一。方始自知。拈出呈
似人不得。承问不觉实供。来教不是。问禅亦非。见诘
不免以昔所疑吐露。愿将老庞语提撕。但愿空诸所
有。慎勿实诸所无。先以目前境作梦会。然后将梦中
移来目前。则佛金鼓。孔子奠楹。决不是梦矣。又曰。见
佛祖如生冤家。方少分应。如此做工夫。日久不著起
临终不得力。千万记取。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则渐
除。因次第尽。行住坐卧。不可忘了。其馀古人差别言
句。皆不可为实。亦不可为虚。久久纯熟。自然默契本
心。不必别求殊胜奇特也。又曰。刳正性。除助因。违现
业。此了事汉。无方便修證中。真方便真修證也。又曰。
道家以妄想心。尚能留形住世。况此心全在般若中。
来生出头。随我今生愿力。安在般若中现成受用。此
决定事。又答人曰。众生颠倒。以日用境为实。不知全
体是梦。于中复妄分别。以想心系念。神识为实。梦殊
不知。正梦中说梦。颠倒中又颠倒。杲尝问先师。但以
手指曰。住住。休妄想。杲曰。某未睡时。佛赞依而行。佛
诃不敢犯。依师及自做零碎所得者。惺惺时都得受
用。及上床巳。作主不得。梦金宝则喜。梦刀剑恶境则
布。念睡著巳作主不得。况四大分散。始著忙。师曰。待
汝说底许多妄想绝时。汝自到寤寐恒一处也。初未
信。寤寐分明两段。敢开大口说禅。后闻举诸佛出身
处。薰风自南来。去却碍膺物。方知梦时便是寤时底。
寤时便是梦时底。佛言寤寐恒一。方始自知。拈出呈
似人不得。承问不觉实供。来教不是。问禅亦非。见诘
不免以昔所疑吐露。愿将老庞语提撕。但愿空诸所
有。慎勿实诸所无。先以目前境作梦会。然后将梦中
移来目前。则佛金鼓。孔子奠楹。决不是梦矣。又曰。见
佛祖如生冤家。方少分应。如此做工夫。日久不著起
1283-A¶ 第 303c 页 X65-0303.png
心。牯牛自调。猢狲子自死。引经云。心不妄想过去法。
亦不贪著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
寂。过去不思量。未来不计校。现在逆顺不著意。又曰。
逆我意者。只须一忍字定省。少时便过。顺境直是无
回避处。如磁石与铁。不觉合作一处。无情尚尔。况现
行无明。全身在里许。若无智慧。不觉不知被他引入
罗网。要求出。不亦难乎。所以入得世间。出世无馀。便
是这个道理。近失方便者。往往认现行无明。为入世
间。便将出世间法强差排。作出世无馀之事。悲乎。除
夙有誓愿。即时识破。作得主。不被障。引净名。佛为增
上慢。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若无上慢。淫怒痴性即是
解脱。若免此过。逆顺境无起灭相。方可作入得世间。
出世无馀。巳上是妙喜昔经历的。即今日用。只如此
修。愿趁色力健。亦入是三昧。又曰。善牧牛者。索头常
在手。争得犯苗稼。蓦地放却索头鼻孔无捞摸处。慈
明谓四方放去休拦遏。要收只在索头拨。未能如是。
当紧把索头。且与顺摩将。淹浸工夫熟。自然不著用
意提防矣。急则躁。缓则昏懈。俱错过。普照师修心诀
曰。空寂之心。圣不增。凡不减。佛祖所以异人者。能护
念耳。凡夫无始至今。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与性成。
虽顿悟本寂。与佛无殊。习卒难断。逢逆顺境。瞋喜是
非。炽然起灭。若不向般若著力。焉能对治无相。得到
大休歇地。如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
涌。理现念犹侵。杲师曰。利根不费力打发。便生容易。
亦不贪著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
寂。过去不思量。未来不计校。现在逆顺不著意。又曰。
逆我意者。只须一忍字定省。少时便过。顺境直是无
回避处。如磁石与铁。不觉合作一处。无情尚尔。况现
行无明。全身在里许。若无智慧。不觉不知被他引入
罗网。要求出。不亦难乎。所以入得世间。出世无馀。便
是这个道理。近失方便者。往往认现行无明。为入世
间。便将出世间法强差排。作出世无馀之事。悲乎。除
夙有誓愿。即时识破。作得主。不被障。引净名。佛为增
上慢。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若无上慢。淫怒痴性即是
解脱。若免此过。逆顺境无起灭相。方可作入得世间。
出世无馀。巳上是妙喜昔经历的。即今日用。只如此
修。愿趁色力健。亦入是三昧。又曰。善牧牛者。索头常
在手。争得犯苗稼。蓦地放却索头鼻孔无捞摸处。慈
明谓四方放去休拦遏。要收只在索头拨。未能如是。
当紧把索头。且与顺摩将。淹浸工夫熟。自然不著用
意提防矣。急则躁。缓则昏懈。俱错过。普照师修心诀
曰。空寂之心。圣不增。凡不减。佛祖所以异人者。能护
念耳。凡夫无始至今。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与性成。
虽顿悟本寂。与佛无殊。习卒难断。逢逆顺境。瞋喜是
非。炽然起灭。若不向般若著力。焉能对治无相。得到
大休歇地。如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
涌。理现念犹侵。杲师曰。利根不费力打发。便生容易。
1283-A¶ 第 304a 页 X65-0304.png
更不修治。日久依前流浪轮回。则岂可以一期所悟。
拨置后修耶。故悟后常须照察。妄念若起。都不随之。
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牧牛行是也。虽有后
修。因先悟妄念本空。心性本净。于恶断而无断。于善
修而无修。此乃真修真断。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
为宗。曹溪云。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任
运寂知。遮照无二。是顿门双修定慧也。然障浓习重。
观劣心浮。无明力大。般若力小。于善恶境。未免被动
静互换。心不恬淡者。不无妄缘。遣荡功夫矣。如云。六
根摄境。心不随缘。谓之定。心境俱空。鉴照无惑。谓之
慧。若掉举炽盛。则先以定门称理摄教。心不随缘。契
乎本寂。若昏沈尤多。则先以慧门摄法观空。照鉴无
惑。契乎本知。以定治乱想。以慧治无记。动静机亡。对
治功终。则对境遇缘。心心契道。任运双修。方为无事
人。何故。此顿门机有胜劣。虽先顿悟。烦恼浓厚。习气
坚重。被他昏乱昧却寂知。常然者。即借对治定慧。均
调昏乱。以及无为。虽借对治功。暂调习气。以先顿悟
心性本净。烦恼本空。虽是渐机所行。于悟人分上。可
谓点铁成金。愿研此语。更莫狐疑。真心直说中。判真
心息妄云。以无心法治妄心。非无心体。伹心中无物
名无心。诸师说做无心功夫不同。略明十种。一曰觉
察。平常绝念。提防念起。才生便觉破。后念不生。觉亦
不用。妄觉俱忘名无心。此息妄也。二曰休歇。谓不思
善恶。心起便休。遇缘便歇。冷湫湫如痴兀。方少相应。
拨置后修耶。故悟后常须照察。妄念若起。都不随之。
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牧牛行是也。虽有后
修。因先悟妄念本空。心性本净。于恶断而无断。于善
修而无修。此乃真修真断。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
为宗。曹溪云。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任
运寂知。遮照无二。是顿门双修定慧也。然障浓习重。
观劣心浮。无明力大。般若力小。于善恶境。未免被动
静互换。心不恬淡者。不无妄缘。遣荡功夫矣。如云。六
根摄境。心不随缘。谓之定。心境俱空。鉴照无惑。谓之
慧。若掉举炽盛。则先以定门称理摄教。心不随缘。契
乎本寂。若昏沈尤多。则先以慧门摄法观空。照鉴无
惑。契乎本知。以定治乱想。以慧治无记。动静机亡。对
治功终。则对境遇缘。心心契道。任运双修。方为无事
人。何故。此顿门机有胜劣。虽先顿悟。烦恼浓厚。习气
坚重。被他昏乱昧却寂知。常然者。即借对治定慧。均
调昏乱。以及无为。虽借对治功。暂调习气。以先顿悟
心性本净。烦恼本空。虽是渐机所行。于悟人分上。可
谓点铁成金。愿研此语。更莫狐疑。真心直说中。判真
心息妄云。以无心法治妄心。非无心体。伹心中无物
名无心。诸师说做无心功夫不同。略明十种。一曰觉
察。平常绝念。提防念起。才生便觉破。后念不生。觉亦
不用。妄觉俱忘名无心。此息妄也。二曰休歇。谓不思
善恶。心起便休。遇缘便歇。冷湫湫如痴兀。方少相应。
1283-A¶ 第 304b 页 X65-0304.png
此休歇妄心也。三泯心存境。谓一切妄俱息。不顾外
境。但自息心。妄心巳息。何碍有境。即夺人不夺境。泯
心存境息妄也。四泯境存心。将内外境悉观为空寂。
真心独照。即夺境不夺人。泯境存心息妄也。五泯心
泯境。谓内外心境俱寂。即人境俱夺。泯心境息妄也。
六存境存心。谓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境相对。心不
取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即人境俱不夺。存境存心灭妄也。七内外全体。谓内
身外器一切诸法。同真心体。湛然虚明。无一毫异。打
成一片。此内外全体息妄也。八内外全用。谓内外身
心器界诸法。一切动用施为。悉观作真心妙用。一念
才生。妙用现前。此内外全用息妄也。九即体即用。谓
空寂中灵明。体即用。灵明中空寂。用即体。惺惺寂寂
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此即体即
用息妄也。十透出体用。谓不分体用。四面八方。只作
一个大解脱门。圆陀陀地。体用不分。通身打成一片。
此透出体用灭妄也。以上不须全用。但得一门功夫
成就。其妄自灭。随根宿习。与何法有缘。即便习之。此
休歇妄心法门最要。故偏多说。其判真心出生死云。
生死本无。妄计为有。如人病眼见空中花。非实有也。
今知无生死不能脱者。功夫不到也。庵婆女问。明知
生是不生之法。为甚被生死转。文殊答云。其力未充。
其判真心正助云。妄未息时。以无心息妄为正。以习
众善为助。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
境。但自息心。妄心巳息。何碍有境。即夺人不夺境。泯
心存境息妄也。四泯境存心。将内外境悉观为空寂。
真心独照。即夺境不夺人。泯境存心息妄也。五泯心
泯境。谓内外心境俱寂。即人境俱夺。泯心境息妄也。
六存境存心。谓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境相对。心不
取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即人境俱不夺。存境存心灭妄也。七内外全体。谓内
身外器一切诸法。同真心体。湛然虚明。无一毫异。打
成一片。此内外全体息妄也。八内外全用。谓内外身
心器界诸法。一切动用施为。悉观作真心妙用。一念
才生。妙用现前。此内外全用息妄也。九即体即用。谓
空寂中灵明。体即用。灵明中空寂。用即体。惺惺寂寂
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此即体即
用息妄也。十透出体用。谓不分体用。四面八方。只作
一个大解脱门。圆陀陀地。体用不分。通身打成一片。
此透出体用灭妄也。以上不须全用。但得一门功夫
成就。其妄自灭。随根宿习。与何法有缘。即便习之。此
休歇妄心法门最要。故偏多说。其判真心出生死云。
生死本无。妄计为有。如人病眼见空中花。非实有也。
今知无生死不能脱者。功夫不到也。庵婆女问。明知
生是不生之法。为甚被生死转。文殊答云。其力未充。
其判真心正助云。妄未息时。以无心息妄为正。以习
众善为助。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
1283-A¶ 第 304c 页 X65-0304.png
不以方便种种熏习。亦无得净。故修一切善行为对
治。今人自恃天真。不习众善。恶道尚不能免。况脱生
死。其判真心验功云。如牧牛虽调。犹不敢放鞭绳。直
待趁入苗稼中不伤苗稼。方敢撒手。先将爱境想在
面前。若起爱憎则未熟。不生则熟。又遇爱憎境。特起
心令取。爱憎不起。是心无碍。如露地白牛。不伤苗稼
也。私谓宗门本分事。尽在六祖云。何期自心本自清
净。本自具足。本不生灭数语。牛头融亦云。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悉自具足。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来哲
须知自性天真。具足诸法。而当处寂灭。毕竟无所有。
离四句。绝百非。斯为不思议海印无相三昧。马祖云。
非圣贤行。非凡夫行。是菩萨行。不取善。不舍恶。达罪
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森罗万象。一法所印。自
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
舍恶。觌空入定。即属造作。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
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总无馀事。祇缘众生
无始来病在见诸法为实有。其所染执著宿习。复有
轻重不同。故诸祖于了悟后。总教人百不知百不会。
终日永寂如空。念念与本分相应。久久力量充足。本
性所具诸定慧神通功德。不期发而自发。不离此生。
即得解脱。百丈云。只今如虚空相似。学始有所成。临
命终时。寻旧路行。若怕临终慞狂。须如今便自由始
得。黄檗云。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
治。今人自恃天真。不习众善。恶道尚不能免。况脱生
死。其判真心验功云。如牧牛虽调。犹不敢放鞭绳。直
待趁入苗稼中不伤苗稼。方敢撒手。先将爱境想在
面前。若起爱憎则未熟。不生则熟。又遇爱憎境。特起
心令取。爱憎不起。是心无碍。如露地白牛。不伤苗稼
也。私谓宗门本分事。尽在六祖云。何期自心本自清
净。本自具足。本不生灭数语。牛头融亦云。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悉自具足。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来哲
须知自性天真。具足诸法。而当处寂灭。毕竟无所有。
离四句。绝百非。斯为不思议海印无相三昧。马祖云。
非圣贤行。非凡夫行。是菩萨行。不取善。不舍恶。达罪
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森罗万象。一法所印。自
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
舍恶。觌空入定。即属造作。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
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总无馀事。祇缘众生
无始来病在见诸法为实有。其所染执著宿习。复有
轻重不同。故诸祖于了悟后。总教人百不知百不会。
终日永寂如空。念念与本分相应。久久力量充足。本
性所具诸定慧神通功德。不期发而自发。不离此生。
即得解脱。百丈云。只今如虚空相似。学始有所成。临
命终时。寻旧路行。若怕临终慞狂。须如今便自由始
得。黄檗云。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
1283-A¶ 第 305a 页 X65-0305.png
明自然不照而照。到此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路。是
你清净法身。为你力量小。不能顿超。伹得三五十年。
须得个入处。自然会去。祖师直指汝心本是佛。心心
不异名之为祖。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众生
轮回不息生死者。意缘走作心于六道不停。致受种
种苦。汝今但学无心。如痴人顽石头。一切法透汝心
不入。始相应。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
自由人。临济曰。现今听法。无依道人历历地分明。未
曾欠少。你欲与佛祖不别。但如是见。心心不异。名之
活祖。诸法无自性。亦无生性。但有空名。名字亦空。认
他闲名错了也。设有。皆依变境。有个菩提依。涅槃依。
解脱依。境智依。菩萨依。佛依。你向依变中觅什么物。
你若求佛祖。即被佛祖魔缚。有求皆苦。不如无事。如
上所引。皆悟后调心正行。此从圆顿宗中圆空门入。
若能依而行之。即是行解相应。更得戒行交熏。不逾
此生。定得深證。其疾如风。然根器不齐。或在家辈。不
无俗累。其有习气浓厚。虽得瞥地。而昏散贪瞋。屡照
屡犯。不能处处作主。必须提起本分见地中。此昏散
贪瞋是本来空寂否。是情迷始有否。是起即为起否。
彻照当体寂灭。本分现前。昏散诸妄。自贴贴地消除
矣。或尚不能休歇。更须痛念多生流浪。今生幸得这
一著子明白。岂可再行随逐堕落。苦自呵责。一回入
草。猛与拽回。并择其习气最重者先治之。以慈治瞋。
以檀治悭。以禅治散。以慧治昏。以念佛治痴。以不净
你清净法身。为你力量小。不能顿超。伹得三五十年。
须得个入处。自然会去。祖师直指汝心本是佛。心心
不异名之为祖。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众生
轮回不息生死者。意缘走作心于六道不停。致受种
种苦。汝今但学无心。如痴人顽石头。一切法透汝心
不入。始相应。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
自由人。临济曰。现今听法。无依道人历历地分明。未
曾欠少。你欲与佛祖不别。但如是见。心心不异。名之
活祖。诸法无自性。亦无生性。但有空名。名字亦空。认
他闲名错了也。设有。皆依变境。有个菩提依。涅槃依。
解脱依。境智依。菩萨依。佛依。你向依变中觅什么物。
你若求佛祖。即被佛祖魔缚。有求皆苦。不如无事。如
上所引。皆悟后调心正行。此从圆顿宗中圆空门入。
若能依而行之。即是行解相应。更得戒行交熏。不逾
此生。定得深證。其疾如风。然根器不齐。或在家辈。不
无俗累。其有习气浓厚。虽得瞥地。而昏散贪瞋。屡照
屡犯。不能处处作主。必须提起本分见地中。此昏散
贪瞋是本来空寂否。是情迷始有否。是起即为起否。
彻照当体寂灭。本分现前。昏散诸妄。自贴贴地消除
矣。或尚不能休歇。更须痛念多生流浪。今生幸得这
一著子明白。岂可再行随逐堕落。苦自呵责。一回入
草。猛与拽回。并择其习气最重者先治之。以慈治瞋。
以檀治悭。以禅治散。以慧治昏。以念佛治痴。以不净
1283-A¶ 第 305b 页 X65-0305.png
治淫欲。种种法门。当询知识。研经教。以消蔽障。重习
一消。馀习随尽。百丈云。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沙
门除贪瞋病不去。亦须教渠修禅学慧。南泉云。若不
向里许行履。如何摧挫得五种贪二种欲。圜悟云。遵
先佛仪轨。成就三十七助道法。(即七觉八正等)修心诀中。亦
令对治定慧。均调昏乱。于悟人分上。是点铁成金。至
于念念觉照。必须努力殷勤空里步。尽尽推爷向里
头。放下又放下。二六时与空无捞漉处凝结共斗。长
年行坐。刻不放松。庶疾得一生了办。此须各人抚躬
自揣。如悟后心光脱露。处处现前。不为爱憎昏散所
蔽。只须任运保养圣胎。便是一员无事道人。其或世
缘劳重。宿习又浓。若不抖擞精神。种种善巧。诃斥调
治。口口说空。步步行有。或以为对治是教乘中事。宗
家儿所不屑为。或以为烦恼即菩提。遂尔肆意随逐。
醍醐上味。翻成毒药。竟不念事须渐除因次第尽之
嘱为何语。以致乾慧不敌业力。空花还结空果。到腊
月底毫无灵验。合论引无业师云。今解禅道如恒河
沙。纤尘不尽。未免轮回。丝念不忘。尽从沦坠。观其发
言。嫌他三乘菩萨。原其所习。不如五戒凡夫。临终圣
凡情量不尽。纤尘丝念未忘。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
托质。镬汤炉炭煮烧。从前记忆见解。一时失却。依旧
再为蝼蚁蚊虻。虽是善因。而遭恶果。此则聚三千大
千世界之铁。铸不得这一个大错字。
* 入圣
一消。馀习随尽。百丈云。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沙
门除贪瞋病不去。亦须教渠修禅学慧。南泉云。若不
向里许行履。如何摧挫得五种贪二种欲。圜悟云。遵
先佛仪轨。成就三十七助道法。(即七觉八正等)修心诀中。亦
令对治定慧。均调昏乱。于悟人分上。是点铁成金。至
于念念觉照。必须努力殷勤空里步。尽尽推爷向里
头。放下又放下。二六时与空无捞漉处凝结共斗。长
年行坐。刻不放松。庶疾得一生了办。此须各人抚躬
自揣。如悟后心光脱露。处处现前。不为爱憎昏散所
蔽。只须任运保养圣胎。便是一员无事道人。其或世
缘劳重。宿习又浓。若不抖擞精神。种种善巧。诃斥调
治。口口说空。步步行有。或以为对治是教乘中事。宗
家儿所不屑为。或以为烦恼即菩提。遂尔肆意随逐。
醍醐上味。翻成毒药。竟不念事须渐除因次第尽之
嘱为何语。以致乾慧不敌业力。空花还结空果。到腊
月底毫无灵验。合论引无业师云。今解禅道如恒河
沙。纤尘不尽。未免轮回。丝念不忘。尽从沦坠。观其发
言。嫌他三乘菩萨。原其所习。不如五戒凡夫。临终圣
凡情量不尽。纤尘丝念未忘。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
托质。镬汤炉炭煮烧。从前记忆见解。一时失却。依旧
再为蝼蚁蚊虻。虽是善因。而遭恶果。此则聚三千大
千世界之铁。铸不得这一个大错字。
* 入圣
1283-A¶ 第 305c 页 X65-0305.png
悟心之人。自解作活计。翻转本体作工夫。终日使得
十二辰。是之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其间多生调熟。
不离当生。便證圣位。六祖曰。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
大珠云。顿悟人。不离此生。即得解脱。即修时。即入佛
位修。顿悟者。不离此生。即超三界。又云。如此功业。由
行为本。若不降心而入。取證无有是处。自诳诳他。彼
此俱坠。努力努力。然禅宗下客。但论见性。不论禅定
解脱。在天台教中亦云。人解不同。有言顿悟即佛。无
复位次之殊。又有师言。顿悟初心。即究竟圆极寂灭
真如。有何位次。然平等法界。尚不论悟不悟。孰辨浅
深。既得论悟不悟。何妨论于浅深。乃至虽平等法界
无说无示。而菩萨行位终是炳然。宗镜录问。一心成
佛之道。还假历地位修證否。答此无住真心。实不可
修。不可證。不可得。非取果故。不可證。非著法故。不可
得。非作法故。不可修。若论地位。即在世谛行门。亦不
失理。以无位中。论其位次。不可起决定有无之执。经
明十地差别。如空中鸟迹。若圆融门。寂灭真如。有何
次第。若行布门。对治习气。升进非无。若得直下无心。
量出虚空之外。何用更历阶梯。如未顿合无心。一念
有异者。直须以佛知见治之。究竟圆融佛果。以是知
宗门下客。断不可偏执一见。扫除位次。甘堕笼统之
病也。惟宗门人。水到渠成。超證十地等妙。有不期然
而然之理。但宗门即生證圣者未可多得。初祖面壁
九年。二祖曰。我自调心。四祖十四岁入道。胁不及席。
1283-A¶ 第 306a 页 X65-0306.png
(见天然昱语录)六祖云。悟时自度。从上老祖。莫不注意熏修。
未肯罢手。何况我辈后学。略得一知半解。便自为撒
手了当。以致腊月三十作主不得。祇自欺耳。皓月供
奉问长沙岑。天下善知识。證三德涅槃也未。岑曰。大
德问果上涅槃。因中涅槃。曰问果上涅槃。岑曰。天下
善知识未證。功未齐于诸圣。曰未齐何谓善知识。岑
曰。明见佛性。亦名善知识。问未审功齐何道。名證大
涅槃。岑曰。摩诃般若照。解脱甚深法。法身寂灭体。三
一理圆常。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曰果上涅槃巳
蒙开示。如何是因中涅槃。岑云。大德。是须知见地了
彻。直与佛祖把手同行。但得因中涅槃。其多生炽然
之结习。须次第消尽。必至见思惑尽。方得超出三界。
按天台教。乃藏罗汉位。圆教是七信位。我宗门人。佛
亦不作。何况其馀。然无佛无众生。正是一尊本然自
性天真佛。渐摩纯粹。粗垢先落。忽然到此界内见思
先尽。永超三界。便是圆教七信位人。百丈云。去住自
由。黄檗云。随意而生。圭峰曰。中阴所向。天上人间随
意寄托。即是楞伽三种意生身。虽教中所判意生身。
有通狭不同。若依三藏法数所引。乃通教第三四五
地菩萨。修三昧得真空寂灭之乐。普入佛刹随意无
碍。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通教第八地菩萨。觉了诸
法自性之体如幻化无有。以无量神力普入佛刹。迅
疾如意无碍自在。名觉法自性意生身。通教第九十
地菩萨。觉一切法皆是佛法。得一身无量身一时普
未肯罢手。何况我辈后学。略得一知半解。便自为撒
手了当。以致腊月三十作主不得。祇自欺耳。皓月供
奉问长沙岑。天下善知识。證三德涅槃也未。岑曰。大
德问果上涅槃。因中涅槃。曰问果上涅槃。岑曰。天下
善知识未證。功未齐于诸圣。曰未齐何谓善知识。岑
曰。明见佛性。亦名善知识。问未审功齐何道。名證大
涅槃。岑曰。摩诃般若照。解脱甚深法。法身寂灭体。三
一理圆常。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曰果上涅槃巳
蒙开示。如何是因中涅槃。岑云。大德。是须知见地了
彻。直与佛祖把手同行。但得因中涅槃。其多生炽然
之结习。须次第消尽。必至见思惑尽。方得超出三界。
按天台教。乃藏罗汉位。圆教是七信位。我宗门人。佛
亦不作。何况其馀。然无佛无众生。正是一尊本然自
性天真佛。渐摩纯粹。粗垢先落。忽然到此界内见思
先尽。永超三界。便是圆教七信位人。百丈云。去住自
由。黄檗云。随意而生。圭峰曰。中阴所向。天上人间随
意寄托。即是楞伽三种意生身。虽教中所判意生身。
有通狭不同。若依三藏法数所引。乃通教第三四五
地菩萨。修三昧得真空寂灭之乐。普入佛刹随意无
碍。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通教第八地菩萨。觉了诸
法自性之体如幻化无有。以无量神力普入佛刹。迅
疾如意无碍自在。名觉法自性意生身。通教第九十
地菩萨。觉一切法皆是佛法。得一身无量身一时普
1283-A¶ 第 306b 页 X65-0306.png
现如镜中像。随诸种类得俱生。虽现众像而无作为。
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此三种意生身。惟初种
三昧乐。尚未断尽见思。然亦是须陀洹向。方能得之。
大非易事。圭峰云。惺悟不由情。临终能转业。谓情中
欲作。而察理不应。即须便止。情中不欲作。而察理相
应。即须便作。但由是非理。不由爱恶情。即临命终时。
业不能系。随意自在。天上人间也。但朝夕所作。被情
尘所牵。即临终被业所率而受生。若所作所为。由于
觉智。不由情尘。即临终由我自在而受生不由业也。
当知欲验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验寻常行心于尘境
自由不自由。私谓制情顺理。密行无间。临终念念现
前则有之。然其力充者。方能转业。力未充者。似亦未
能受生均不随业也。文殊答庵婆罗未充语。此即确
證。须知未悟之人。则贵眼正。既悟之后。全重行履。是
为有头有尾。若有头无尾。古德谓之终是不贵。永明
四料拣云。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此中万分危险。
幸勿恃先入之言。不加细察。作安心丸也。山庵杂录
载僧末山既死。现梦邹氏托生。其友亦梦之。既长。虽
自知前身是僧。不喜与僧交。痴呆如木石。天目山义
断崖见高峰得旨。既死。现梦托生吴兴细民家。复为
僧。名瑞应。字宝昙。受人礼拜供养无虚日。余山庵居
天界。宝昙在焉。察其所为。碌碌无异常人。间扣以己
躬下事。但懡㦬而巳。二人前身皆非常人。胡乃顿忘
如是。古谓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迷隔阴。修行人可
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此三种意生身。惟初种
三昧乐。尚未断尽见思。然亦是须陀洹向。方能得之。
大非易事。圭峰云。惺悟不由情。临终能转业。谓情中
欲作。而察理不应。即须便止。情中不欲作。而察理相
应。即须便作。但由是非理。不由爱恶情。即临命终时。
业不能系。随意自在。天上人间也。但朝夕所作。被情
尘所牵。即临终被业所率而受生。若所作所为。由于
觉智。不由情尘。即临终由我自在而受生不由业也。
当知欲验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验寻常行心于尘境
自由不自由。私谓制情顺理。密行无间。临终念念现
前则有之。然其力充者。方能转业。力未充者。似亦未
能受生均不随业也。文殊答庵婆罗未充语。此即确
證。须知未悟之人。则贵眼正。既悟之后。全重行履。是
为有头有尾。若有头无尾。古德谓之终是不贵。永明
四料拣云。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此中万分危险。
幸勿恃先入之言。不加细察。作安心丸也。山庵杂录
载僧末山既死。现梦邹氏托生。其友亦梦之。既长。虽
自知前身是僧。不喜与僧交。痴呆如木石。天目山义
断崖见高峰得旨。既死。现梦托生吴兴细民家。复为
僧。名瑞应。字宝昙。受人礼拜供养无虚日。余山庵居
天界。宝昙在焉。察其所为。碌碌无异常人。间扣以己
躬下事。但懡㦬而巳。二人前身皆非常人。胡乃顿忘
如是。古谓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迷隔阴。修行人可
1283-A¶ 第 306c 页 X65-0306.png
不慎欤。又载绝学诚公座下僧习禅有得。诚验以三
关语。其答如鼓应桴。早逝。生民家。父母俱有梦。一日
父𢹂入山见诚公。公问汝前身答我三转语。记得否。
进云试举看。既举。点首曰。是我语。诚嘱其父保之。他
寺僧因求为弟子。习鱼山梵吹。多得衬施。骄奢不法
事。无不为之。诚因立三大愿励学者。大凡参禅人。于
静定中。得个欢喜处。乃尘劳暂息。慧光少现。未为究
竟。八识田中无明根本尚在。喻如石压草。去石再青
矣。戒之。云栖法汇记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青草堂
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
为陈忠肃。知藏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
龄。其次则乘禅师为韩氏子敬。寺僧为岐王子。又其
次善师为董司户女。海印为朱防禦女。甚而雁荡僧
为秦氏子桧。造诸恶业。愚谓大愿大力如灵树生生
为僧。而云门三作国王。遂失神通。百世而下。如云门
者有几。况灵树乎。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则转展下
劣矣。即为诸名臣。亦非计之得也。又载隋梁州沙门
慧全。徒众中一人颇粗异。全素不录。忽云得那含果。
全疾。其人径至榻前。门闭如故。谓全曰。师命过。当生
婆罗门家。全曰。我一生坐禅。何故生彼。答师信道未
笃。外学未绝。虽有福业。不能超诣。今时僧有学老庄
者。有学举子业经书者。有学诗骚词赋者。在彼以禅
为务。但外学未绝。尚缘此累道。况恣意外学。而禅置
之罔闻。不知其可也。又载南岳天台二师。俱言以领
关语。其答如鼓应桴。早逝。生民家。父母俱有梦。一日
父𢹂入山见诚公。公问汝前身答我三转语。记得否。
进云试举看。既举。点首曰。是我语。诚嘱其父保之。他
寺僧因求为弟子。习鱼山梵吹。多得衬施。骄奢不法
事。无不为之。诚因立三大愿励学者。大凡参禅人。于
静定中。得个欢喜处。乃尘劳暂息。慧光少现。未为究
竟。八识田中无明根本尚在。喻如石压草。去石再青
矣。戒之。云栖法汇记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青草堂
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
为陈忠肃。知藏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
龄。其次则乘禅师为韩氏子敬。寺僧为岐王子。又其
次善师为董司户女。海印为朱防禦女。甚而雁荡僧
为秦氏子桧。造诸恶业。愚谓大愿大力如灵树生生
为僧。而云门三作国王。遂失神通。百世而下。如云门
者有几。况灵树乎。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则转展下
劣矣。即为诸名臣。亦非计之得也。又载隋梁州沙门
慧全。徒众中一人颇粗异。全素不录。忽云得那含果。
全疾。其人径至榻前。门闭如故。谓全曰。师命过。当生
婆罗门家。全曰。我一生坐禅。何故生彼。答师信道未
笃。外学未绝。虽有福业。不能超诣。今时僧有学老庄
者。有学举子业经书者。有学诗骚词赋者。在彼以禅
为务。但外学未绝。尚缘此累道。况恣意外学。而禅置
之罔闻。不知其可也。又载南岳天台二师。俱言以领
1283-A¶ 第 307a 页 X65-0307.png
众损己。一则止證铁轮。一则仅登五品。愚谓权实非
后学所能测。且莫问权。姑以实论。圣师尚尔。况凡夫
乎。彼大言不惭者。将超越二师上乎。可惧也巳。私谓
断崖义。五祖戒。青草堂。见地何等超卓。其正念亦岂
后学所能及。然受报辗转。隔生难定。况其下乎。以是
知见思未尽者。断不超出三界。即天上人界随意寄
托之说。亦须陀洹向果始能之耳。或问。如子所论。则
自梁陈迄今。凡传灯指月会元以及续灯诸录所载
各祖师。有几人巳经入圣。有几人巳断见思。不为三
界所缚。即如邓隐峰之倒立而化。衣皆顺体。孚上座
之讲涅槃经。挥尺一下而去。岩头岁之预知。大喝一
声而逝。紫柏老之临刑。圜中自在而脱。如此等师。可
决其出三界否。又如庞公之枕膝脱洒。灵照之我女
锋捷。张相之掷枕作声。杨杰之刻期坐亡。此等在家。
又将作何定论耶。答曰。此皆未可妄为臆断也。宗门
下客。伹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无三界可出。无众生
可度。亦不睹恶生嫌。亦不观善勤措。凡圣不立。憎爱
两亡。临终诸圣来迎也不欣。恶境界现也不惧。我王
库中无如是刀。只是一念万年。灵光独耀耳。然虽如
是。功熏所及。熟脱不等。但须返己自勘。外纷对五尘
而了不迷逐。是谓思惑尽相。是圆七信位人。巳超三
界外。不对五尘而不起纤欲。是谓见惑尽相。是圆初
信位人。此出三界有分。若犹未也。虽无三界可出。而
实未出三界。虽无众生可度。而须方便度尽心内众
后学所能测。且莫问权。姑以实论。圣师尚尔。况凡夫
乎。彼大言不惭者。将超越二师上乎。可惧也巳。私谓
断崖义。五祖戒。青草堂。见地何等超卓。其正念亦岂
后学所能及。然受报辗转。隔生难定。况其下乎。以是
知见思未尽者。断不超出三界。即天上人界随意寄
托之说。亦须陀洹向果始能之耳。或问。如子所论。则
自梁陈迄今。凡传灯指月会元以及续灯诸录所载
各祖师。有几人巳经入圣。有几人巳断见思。不为三
界所缚。即如邓隐峰之倒立而化。衣皆顺体。孚上座
之讲涅槃经。挥尺一下而去。岩头岁之预知。大喝一
声而逝。紫柏老之临刑。圜中自在而脱。如此等师。可
决其出三界否。又如庞公之枕膝脱洒。灵照之我女
锋捷。张相之掷枕作声。杨杰之刻期坐亡。此等在家。
又将作何定论耶。答曰。此皆未可妄为臆断也。宗门
下客。伹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无三界可出。无众生
可度。亦不睹恶生嫌。亦不观善勤措。凡圣不立。憎爱
两亡。临终诸圣来迎也不欣。恶境界现也不惧。我王
库中无如是刀。只是一念万年。灵光独耀耳。然虽如
是。功熏所及。熟脱不等。但须返己自勘。外纷对五尘
而了不迷逐。是谓思惑尽相。是圆七信位人。巳超三
界外。不对五尘而不起纤欲。是谓见惑尽相。是圆初
信位人。此出三界有分。若犹未也。虽无三界可出。而
实未出三界。虽无众生可度。而须方便度尽心内众
1283-A¶ 第 307b 页 X65-0307.png
生。切勿自欺。亦不必妄测古德。要而言之。约分四阶。
第一等人。行解相应。见思惑尽。或三界贪瞋痴思惑。
虽未断。而见惑巳断。此皆谓之入圣之流。得意生身。
随愿度生。固无论巳。第二等人。净沤识尚未净除。间
复昏动。便知见惑未尽。而熏修得力。寂照现前。念念
相续。始本合一。了知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
具足。见虽未尽。愈淘汰愈有力量。随缘消旧业。更不
造新殃。惟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祇是任运过时。毫
无纤疑。立处即真。更不思前算后。临命终时。也不计
校业生意生。勘破本分。心心不异。不变易处去。去亦
不变异。往来生死。是依变之境。向依变中著迷作么。
如斯等人。随其愿力。定得世世出家。童真入道。有进
无退。成圣匪遥。此是禅宗相传正脉行履也。第三等
人。见地清彻。而夙习浓厚。贪瞋痴念。时时现前。虽屡
加觉照。智弱惑强。兼复境缘逼迫。二六时中。驯伏时
少。打失时多。内照似寂。对境仍迷。若识惭愧。力与之
争。久久亦能随顺。由勉强入自然。若功用未足。猝遇
腊底消息。或不得力。必须勇猛放下万缘。死抱主人
翁。仗此般若正因。愿力强者先牵。便得后身童真入
道。再行参究。发悟熏修。或出头来一闻千悟。此亦见
地契證。功熏未齐。努力透关之行履正脉也。倘不如
是践履。口口说空。步步行有。提起古人公案纲宗。意
识卜度。拈颂也会。勘验也会。普说茶话法语也会。临
命终时。业识纷飞。乾慧不敲业力。随业受报。未有了
第一等人。行解相应。见思惑尽。或三界贪瞋痴思惑。
虽未断。而见惑巳断。此皆谓之入圣之流。得意生身。
随愿度生。固无论巳。第二等人。净沤识尚未净除。间
复昏动。便知见惑未尽。而熏修得力。寂照现前。念念
相续。始本合一。了知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
具足。见虽未尽。愈淘汰愈有力量。随缘消旧业。更不
造新殃。惟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祇是任运过时。毫
无纤疑。立处即真。更不思前算后。临命终时。也不计
校业生意生。勘破本分。心心不异。不变易处去。去亦
不变异。往来生死。是依变之境。向依变中著迷作么。
如斯等人。随其愿力。定得世世出家。童真入道。有进
无退。成圣匪遥。此是禅宗相传正脉行履也。第三等
人。见地清彻。而夙习浓厚。贪瞋痴念。时时现前。虽屡
加觉照。智弱惑强。兼复境缘逼迫。二六时中。驯伏时
少。打失时多。内照似寂。对境仍迷。若识惭愧。力与之
争。久久亦能随顺。由勉强入自然。若功用未足。猝遇
腊底消息。或不得力。必须勇猛放下万缘。死抱主人
翁。仗此般若正因。愿力强者先牵。便得后身童真入
道。再行参究。发悟熏修。或出头来一闻千悟。此亦见
地契證。功熏未齐。努力透关之行履正脉也。倘不如
是践履。口口说空。步步行有。提起古人公案纲宗。意
识卜度。拈颂也会。勘验也会。普说茶话法语也会。临
命终时。业识纷飞。乾慧不敲业力。随业受报。未有了
1283-A¶ 第 307c 页 X65-0307.png
期。再出头来。知在何日。虽本性原无变异。而隔世昏
暗。依然博地凡夫。且前世业重。堕落三途。均未可定。
古德云。虽善因而招恶果。思之思之。今时此等。在家
最多。出家中亦有之。昔日平侍者。而今黄秀才。我在
大阳山。看你做出来。其或逆行示现。此无论巳。均非
禅宗正传。临末稍头。一场㦬懡。伊谁之咎欤。第四等
人。刻苦参学。或发心在晚年。未得瞥地。而大限巳临。
或立志在少年。而寿命夭促。或参请虽多载。而未遇
作家。遽尔时至。古德云。今生不悟来生参。来生不了
后世再参。抱定一句死话头。与之俱没。千生万世。决
定期于了彻而后巳。亦须猛勇决定。仗此般若正因。
愿力强者先牵。后世受生如愿。参禅发悟。猫有插血
之功。虎有起尸之德。只须志坚。勿疑勿畏。此则宗门
人未得悟明临终之行履正脉也。如上所约自入圣
以至未悟。尽未来际宗门下客。不出四种之中。且多
在后三四两种内。今时之自命禅宗者。当如何善自
护侍。以期一生了当耶。
* 利人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若不传法度众
生。决定无能报恩者。宗门客既了悟巳。旷观众生同
具如来智慧。而从迷积迷。沈沦苦海。了无休日。其大
慈悯心。不期发而自发。出于势之不容已。内则普心
满运。外则人天共推。其间般若种熟。彻底掀翻。于诸
祖言句纲宗。无不一一默契。三藏十二部大小经教。
暗。依然博地凡夫。且前世业重。堕落三途。均未可定。
古德云。虽善因而招恶果。思之思之。今时此等。在家
最多。出家中亦有之。昔日平侍者。而今黄秀才。我在
大阳山。看你做出来。其或逆行示现。此无论巳。均非
禅宗正传。临末稍头。一场㦬懡。伊谁之咎欤。第四等
人。刻苦参学。或发心在晚年。未得瞥地。而大限巳临。
或立志在少年。而寿命夭促。或参请虽多载。而未遇
作家。遽尔时至。古德云。今生不悟来生参。来生不了
后世再参。抱定一句死话头。与之俱没。千生万世。决
定期于了彻而后巳。亦须猛勇决定。仗此般若正因。
愿力强者先牵。后世受生如愿。参禅发悟。猫有插血
之功。虎有起尸之德。只须志坚。勿疑勿畏。此则宗门
人未得悟明临终之行履正脉也。如上所约自入圣
以至未悟。尽未来际宗门下客。不出四种之中。且多
在后三四两种内。今时之自命禅宗者。当如何善自
护侍。以期一生了当耶。
* 利人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若不传法度众
生。决定无能报恩者。宗门客既了悟巳。旷观众生同
具如来智慧。而从迷积迷。沈沦苦海。了无休日。其大
慈悯心。不期发而自发。出于势之不容已。内则普心
满运。外则人天共推。其间般若种熟。彻底掀翻。于诸
祖言句纲宗。无不一一默契。三藏十二部大小经教。
1283-A¶ 第 308a 页 X65-0308.png
无不一一消归。接引来辈。应不失时。昨日定。今日不
定。昨日是。今日不是。喝下俨如吼师子。棒头敲出玉
麒麟。宗教双融。孤撑毒眼。逢尊宿。勘尊宿。逢作家。勘
作家。逢老参。勘老参。逢新学。勘新学。逢讲主。勘讲主。
逢士夫。勘士夫。有时官不容针。孤峻处特地孤峻。有
时私通车马。婆和处忒杀婆和。看人中毒。添把砒礵。
见人疲眠。送个枕子。方其入室普说。千言万语而不
为费词。猝然觌面当机。十度九休而不为辜负。或剥
尽核皮。与人下口。或抄尽家产。逼人纳财。解行兼隆。
头尾两正。神用莫测。品德纯全。伊何人欤。非乘愿而
再来者欤。我思其人。实获我心矣。次则见地清彻。而
文字稍有未长。于宗门则一线穿却。而教理则合辙
未圆。既未能如六祖之一听便了。亦未能如诸祖之
取义断章。若以三乘十二分教接人。自有诸讲主在。
我者里单提这一著子。如靠一座须弥山相似。又如
马前相扑倒便休。参究真实。了悟真实。践履真实。一
手抬。一手捺。机灵句活。杀活同时。登宝王位。倒用横
拈。据师子床。胡喝瞎棒。到处做得白拈贼。真不愧为
曹溪滴骨儿孙。浑身是个赖皮精也。尽算得少林阐
提种草。其下苦参切究。水到渠成。摸著老胡脚跟。打
失瞿昙鼻孔。然而河阳新妇子。眼目不道全无。其如
木塔老婆禅。机用那能全活。此是自救不了之俦。岂
胜出世为人之任。祇以悲心弥切。明眼难逢。或遇一
二有缘。但开示其参究轨则。逼劄工夫。铲去种种邪
定。昨日是。今日不是。喝下俨如吼师子。棒头敲出玉
麒麟。宗教双融。孤撑毒眼。逢尊宿。勘尊宿。逢作家。勘
作家。逢老参。勘老参。逢新学。勘新学。逢讲主。勘讲主。
逢士夫。勘士夫。有时官不容针。孤峻处特地孤峻。有
时私通车马。婆和处忒杀婆和。看人中毒。添把砒礵。
见人疲眠。送个枕子。方其入室普说。千言万语而不
为费词。猝然觌面当机。十度九休而不为辜负。或剥
尽核皮。与人下口。或抄尽家产。逼人纳财。解行兼隆。
头尾两正。神用莫测。品德纯全。伊何人欤。非乘愿而
再来者欤。我思其人。实获我心矣。次则见地清彻。而
文字稍有未长。于宗门则一线穿却。而教理则合辙
未圆。既未能如六祖之一听便了。亦未能如诸祖之
取义断章。若以三乘十二分教接人。自有诸讲主在。
我者里单提这一著子。如靠一座须弥山相似。又如
马前相扑倒便休。参究真实。了悟真实。践履真实。一
手抬。一手捺。机灵句活。杀活同时。登宝王位。倒用横
拈。据师子床。胡喝瞎棒。到处做得白拈贼。真不愧为
曹溪滴骨儿孙。浑身是个赖皮精也。尽算得少林阐
提种草。其下苦参切究。水到渠成。摸著老胡脚跟。打
失瞿昙鼻孔。然而河阳新妇子。眼目不道全无。其如
木塔老婆禅。机用那能全活。此是自救不了之俦。岂
胜出世为人之任。祇以悲心弥切。明眼难逢。或遇一
二有缘。但开示其参究轨则。逼劄工夫。铲去种种邪
1283-A¶ 第 308b 页 X65-0308.png
解。引入坦坦正途。间有一粒豆爆。亦可以空印空。古
德谓之单片子本分。在自己正须常居学地。而所印
之同流。尤须嘱其亲近高贤。以期得大自在。得大了
当。不至为七青八黄之辈。作虾蟆跳也。宗镜录云。祖
佛正宗。才有信处。皆可为人。先以闻解信入。后以无
思契同。若入信门。便登祖位。是也。如上所说。胥在宗
师分上。分其浅深。大约有此三类。若就学者论。根器
千差。造就匪一。随机设化。因地置宜。既登宝华王座。
缁白交参。鱼龙杂列。或布漫天之网。或垂一缕之丝。
庶几一雨所施。而大小草木咸蒙所润矣。其间林林
总总。初学为多。当剪截其知解。与一无义味话头。使
之苦参力究。见有话头抱得住者。巳得参情结秀。必
有悟境现前。时时提撕。俾使疾得相应。急不得。缓不
得。一气呵成。本光透露。此全在师家钳锤之妙密尔。
如或前人悠忽从事。话头倏在倏忘。何能打成一片。
须当激发其羞耻之心。以鞭策其进修之路。俾得翻
然勃然。速见油然沛然。而话头紧峭。悟机流行也。或
其人先巳得有话头。或全未亲近师家。总当令其从
参究进路。所有看过经论。及在前师家所说道理。通
令抛掷。一个元字脚不留。专研此话头。朝夕莫放。话
头不一。伹起得疑情者便是有缘。不须更换。倘有依
稀见处。随与铲除。勿使剁根。则枝叶脱落。本真觌面。
自有时至理彰之候。但勿轻易许可。必须勘得十成
稳密。肯心自许。才是施与点睛之时。盖学者终身受
德谓之单片子本分。在自己正须常居学地。而所印
之同流。尤须嘱其亲近高贤。以期得大自在。得大了
当。不至为七青八黄之辈。作虾蟆跳也。宗镜录云。祖
佛正宗。才有信处。皆可为人。先以闻解信入。后以无
思契同。若入信门。便登祖位。是也。如上所说。胥在宗
师分上。分其浅深。大约有此三类。若就学者论。根器
千差。造就匪一。随机设化。因地置宜。既登宝华王座。
缁白交参。鱼龙杂列。或布漫天之网。或垂一缕之丝。
庶几一雨所施。而大小草木咸蒙所润矣。其间林林
总总。初学为多。当剪截其知解。与一无义味话头。使
之苦参力究。见有话头抱得住者。巳得参情结秀。必
有悟境现前。时时提撕。俾使疾得相应。急不得。缓不
得。一气呵成。本光透露。此全在师家钳锤之妙密尔。
如或前人悠忽从事。话头倏在倏忘。何能打成一片。
须当激发其羞耻之心。以鞭策其进修之路。俾得翻
然勃然。速见油然沛然。而话头紧峭。悟机流行也。或
其人先巳得有话头。或全未亲近师家。总当令其从
参究进路。所有看过经论。及在前师家所说道理。通
令抛掷。一个元字脚不留。专研此话头。朝夕莫放。话
头不一。伹起得疑情者便是有缘。不须更换。倘有依
稀见处。随与铲除。勿使剁根。则枝叶脱落。本真觌面。
自有时至理彰之候。但勿轻易许可。必须勘得十成
稳密。肯心自许。才是施与点睛之时。盖学者终身受
1283-A¶ 第 308c 页 X65-0308.png
用。全在本分清楚。与佛祖把手齐肩。了无纤疑。彻见
无死无生。无凡无圣。生死一如。圣凡不二。我本来自
性天真佛。入天堂与落地狱。不变异一毫釐许。然后
到处一一践履将去。欢喜烦恼境界。来到面前。不为
摇夺。惟此一事实。馀二则皆非。如此保任缜密。临末
稍头。方得受用。万勿急于罗笼。将就许可。误会本分
重关末后三关之说。且先印以本分。再换话头。令参
重关。得重关后。再透末后言句。学者因此。无不廉纤
粘滞。仿佛依稀。甚至师家各私其私。均有三关密传。
一定板印。此家许过末后者。换一门庭。连本分也全
未是。易地同然。以至初学无所滴从。其不肯虚心再
参者。执定前师所许为是。甘心作一门外担板汉。了
此一生。其有良心未昧重行究推者。陆续将各处零
星所得。凑成一个搀前脱后支离的西来祖印。一经
明眼人追劄勘验。或在本分处作窠窟。或于重关边
躲生涯。或肆无忌惮。乱统抵塞。以为得大自在之末
后句。宗风至今日。真有不忍言者。各人根器利钝不
齐。岂能人人一节打通。或有二三番。或有五六番。始
得彻了。然最重是起手悟门。必须谛当清彻。宁可绝
嗣。讵可乱许。是则最初为人之要领也。学者既经知
有之后。其般若夙熟者。于诸家公案言句。自然处处
会归。毋烦师家点拨间有粘滞消不过之处。但令提
起本分。一一默契。此则不妨略以言句消解。所谓落
草之谈是也。或有根器鲁钝。参究多年。而不能相应
无死无生。无凡无圣。生死一如。圣凡不二。我本来自
性天真佛。入天堂与落地狱。不变异一毫釐许。然后
到处一一践履将去。欢喜烦恼境界。来到面前。不为
摇夺。惟此一事实。馀二则皆非。如此保任缜密。临末
稍头。方得受用。万勿急于罗笼。将就许可。误会本分
重关末后三关之说。且先印以本分。再换话头。令参
重关。得重关后。再透末后言句。学者因此。无不廉纤
粘滞。仿佛依稀。甚至师家各私其私。均有三关密传。
一定板印。此家许过末后者。换一门庭。连本分也全
未是。易地同然。以至初学无所滴从。其不肯虚心再
参者。执定前师所许为是。甘心作一门外担板汉。了
此一生。其有良心未昧重行究推者。陆续将各处零
星所得。凑成一个搀前脱后支离的西来祖印。一经
明眼人追劄勘验。或在本分处作窠窟。或于重关边
躲生涯。或肆无忌惮。乱统抵塞。以为得大自在之末
后句。宗风至今日。真有不忍言者。各人根器利钝不
齐。岂能人人一节打通。或有二三番。或有五六番。始
得彻了。然最重是起手悟门。必须谛当清彻。宁可绝
嗣。讵可乱许。是则最初为人之要领也。学者既经知
有之后。其般若夙熟者。于诸家公案言句。自然处处
会归。毋烦师家点拨间有粘滞消不过之处。但令提
起本分。一一默契。此则不妨略以言句消解。所谓落
草之谈是也。或有根器鲁钝。参究多年。而不能相应
1283-A¶ 第 309a 页 X65-0309.png
者。此终由于话头之不得力。总宜逼其苦究穷参。自
得慧光透发。或值病体垂危。大命告尽。其有志者。正
可藉以参涅槃堂里禅。与之撕挨。努力透关。抱此话
头以终。再世出头。便得悟彻。倘有于般若差别岐路。
逗漏多番。一线未达。或可放一线道。以满其苦参之
愿。而使临终安稳密行。此则又在师家临时之手眼
矣。或有参情紧而正眼未开。忽有似是而非之见剌。
横梗于中。屡拔不脱。此必所参话头误成窠臼。然终
有消不过公案言句。必须将消不过之公案言句。改
作话头。再行参究。而后其剌可拔。正眼可开。余先参
谁字话头。后忽觉得本来人。更不外于不动念时明
了之识。念既不起。则言语道断。心行亦灭。而一切普
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与宗门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诸言句。以及竖拳下棒诸机用。
无不印合。惟于无梦无想主人公会不过。去若非华
藏老人大慈手眼。令其改参无梦无想主公话头。则
终身为门外汉。所谓庵内人不知庵外事。及堂中事
作么生等语。一律支吾强解。那有闻楼梯上笑语声
一个消息。窥见枕子落地脚根。失之毫釐。差以万里。
寄语来哲。切勿自欺自足自满自画。而师家作用。亦
必披根到底。方可印證也。学者既得知有。或经师家
所造就。或先为他师所印可。而本分清楚。手眼明白
者。即将古德誵讹公案。及五家纲宗。一一拈勘。必令
其一一消归自己。再于如来一乘经论所说。一一契
得慧光透发。或值病体垂危。大命告尽。其有志者。正
可藉以参涅槃堂里禅。与之撕挨。努力透关。抱此话
头以终。再世出头。便得悟彻。倘有于般若差别岐路。
逗漏多番。一线未达。或可放一线道。以满其苦参之
愿。而使临终安稳密行。此则又在师家临时之手眼
矣。或有参情紧而正眼未开。忽有似是而非之见剌。
横梗于中。屡拔不脱。此必所参话头误成窠臼。然终
有消不过公案言句。必须将消不过之公案言句。改
作话头。再行参究。而后其剌可拔。正眼可开。余先参
谁字话头。后忽觉得本来人。更不外于不动念时明
了之识。念既不起。则言语道断。心行亦灭。而一切普
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与宗门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诸言句。以及竖拳下棒诸机用。
无不印合。惟于无梦无想主人公会不过。去若非华
藏老人大慈手眼。令其改参无梦无想主公话头。则
终身为门外汉。所谓庵内人不知庵外事。及堂中事
作么生等语。一律支吾强解。那有闻楼梯上笑语声
一个消息。窥见枕子落地脚根。失之毫釐。差以万里。
寄语来哲。切勿自欺自足自满自画。而师家作用。亦
必披根到底。方可印證也。学者既得知有。或经师家
所造就。或先为他师所印可。而本分清楚。手眼明白
者。即将古德誵讹公案。及五家纲宗。一一拈勘。必令
其一一消归自己。再于如来一乘经论所说。一一契
1283-A¶ 第 309b 页 X65-0309.png
合。此真难得种草。再须察其习气浓薄。示以牧牛功
熏。刻不放手。此牧牛功夫。在教家谓之修道位。本分
清彻。在教门谓之见道位。此依宗门人判断消解。若
教门见道。大小乘亦不同。小乘见道。巳登须陀洹果。
宗门家儿。何能及此。况圆教初信见道位耶。然宗门
行履。暗与圆教相合。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到处在不
变异处行履。法华经云。佛子住此地。即入诸佛位。常
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故无有异也。宗门有罢参之
说。谈何容易。惟佛一人方可罢参。若等觉菩萨。犹有
一分无明习气。不得云罢参。何况我辈略有微末知
解。所云见道。岑大虫所谓因中涅槃。与教中见道小
乘是初果位大远在。全仗悟后消识功力。使此牯牛
东西不犯苗稼。偏不附物。正不立玄。变成露地白牛。
要之习气轻得一分。真性露得一分。即牯牛白得一
分。然不过暂时而伏。若真白得一分。即圆教初住位。
破一分无明。證一分真如。方始说得。迨至无明习气
破尽。直至佛位。方得全身露地白牛现前也。后辈略
有知解者。大约终身是调习时。惟视其功行紧怠。为
临终得力与否之左券。此过去诸祖。及尽未来际宗
门人皆然。所宜与入室种草深细盘桓者也。至于在
家缙绅先生。及士女流辈。其有大志。必欲一生了办
者。其苦参话头。搜索逼扎。铲截知解。如遇话头横生
见剌。改换消不过公案。作为话头。𢬵命参究。种种轨
则。与出家儿毫无有异。此为最上根器者说。知有之
熏。刻不放手。此牧牛功夫。在教家谓之修道位。本分
清彻。在教门谓之见道位。此依宗门人判断消解。若
教门见道。大小乘亦不同。小乘见道。巳登须陀洹果。
宗门家儿。何能及此。况圆教初信见道位耶。然宗门
行履。暗与圆教相合。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到处在不
变异处行履。法华经云。佛子住此地。即入诸佛位。常
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故无有异也。宗门有罢参之
说。谈何容易。惟佛一人方可罢参。若等觉菩萨。犹有
一分无明习气。不得云罢参。何况我辈略有微末知
解。所云见道。岑大虫所谓因中涅槃。与教中见道小
乘是初果位大远在。全仗悟后消识功力。使此牯牛
东西不犯苗稼。偏不附物。正不立玄。变成露地白牛。
要之习气轻得一分。真性露得一分。即牯牛白得一
分。然不过暂时而伏。若真白得一分。即圆教初住位。
破一分无明。證一分真如。方始说得。迨至无明习气
破尽。直至佛位。方得全身露地白牛现前也。后辈略
有知解者。大约终身是调习时。惟视其功行紧怠。为
临终得力与否之左券。此过去诸祖。及尽未来际宗
门人皆然。所宜与入室种草深细盘桓者也。至于在
家缙绅先生。及士女流辈。其有大志。必欲一生了办
者。其苦参话头。搜索逼扎。铲截知解。如遇话头横生
见剌。改换消不过公案。作为话头。𢬵命参究。种种轨
则。与出家儿毫无有异。此为最上根器者说。知有之
1283-A¶ 第 309c 页 X65-0309.png
后。严守在家戒律。万行庄严。是佛四众弟子之列。亦
可接引有缘后辈。不为分外。但当道士大夫。有应酬
俗务倥偬。那能如禅和一心专办。惟心志慕道。必欲
得最上乘知见。兼之出仕省分。朝齐暮楚。不能与善
知识三五载常聚一方。既与有缘。察其参情结秀。知
见巳正。稍为私通车马。放一线道。使其得般若之味。
从此猛加功熏。以求其极。免致一无所得。或至异日
遇有别缘。全行退失。此等手眼。于出家中气质弱劣
而志真切者。亦可依样葫芦。斯则全在明眼宗师之
作用矣。至于平等士女。发心参寻。在男众则有一家
生计之累。在女众则有家人挠阻之艰。均须格外体
恤。若能参究苦切。而竟未得窥其门户者。亦须稍与
平实商量。知令途路。以不负其来意。然决须正见正
知。方与点拨。所谓能入佛而不能入魔者则可。如晦
堂之吾无隐乎尔者则可。如西天老祖之识得唤作
佛性不识唤作精魂者则可。降此则断断未可也。古
德接人差别眼目。各各不同。今略引一二则。以见大
端云尔。宗门灯灯相续。佛祖慧命攸关。乃负荷佛法
者第一件事。昔首山没。汾阳昭师闭关高枕。契聪让
之曰。佛法大事。静退小节。风穴惧应谶。忧宗旨堕灭。
幸有先师。今巳弃世。汝有力荷担大法。今何时而欲
高卧耶。昭矍然起。握聪手曰。非公不闻此语。促办装
吾行矣。然则宗眼圆明者。急思肩任佛法。尽力为人。
何可坐视宗风扫地。而不为之扶持提唱耶。僧问汾
可接引有缘后辈。不为分外。但当道士大夫。有应酬
俗务倥偬。那能如禅和一心专办。惟心志慕道。必欲
得最上乘知见。兼之出仕省分。朝齐暮楚。不能与善
知识三五载常聚一方。既与有缘。察其参情结秀。知
见巳正。稍为私通车马。放一线道。使其得般若之味。
从此猛加功熏。以求其极。免致一无所得。或至异日
遇有别缘。全行退失。此等手眼。于出家中气质弱劣
而志真切者。亦可依样葫芦。斯则全在明眼宗师之
作用矣。至于平等士女。发心参寻。在男众则有一家
生计之累。在女众则有家人挠阻之艰。均须格外体
恤。若能参究苦切。而竟未得窥其门户者。亦须稍与
平实商量。知令途路。以不负其来意。然决须正见正
知。方与点拨。所谓能入佛而不能入魔者则可。如晦
堂之吾无隐乎尔者则可。如西天老祖之识得唤作
佛性不识唤作精魂者则可。降此则断断未可也。古
德接人差别眼目。各各不同。今略引一二则。以见大
端云尔。宗门灯灯相续。佛祖慧命攸关。乃负荷佛法
者第一件事。昔首山没。汾阳昭师闭关高枕。契聪让
之曰。佛法大事。静退小节。风穴惧应谶。忧宗旨堕灭。
幸有先师。今巳弃世。汝有力荷担大法。今何时而欲
高卧耶。昭矍然起。握聪手曰。非公不闻此语。促办装
吾行矣。然则宗眼圆明者。急思肩任佛法。尽力为人。
何可坐视宗风扫地。而不为之扶持提唱耶。僧问汾
1283-A¶ 第 310a 页 X65-0310.png
阳。如何是接初机句。曰汝是行脚僧。问如何是辨衲
僧句。曰西方日出卯。问如何是正令行句。曰千里特
来呈旧面。问如何是立乾坤句。曰北俱卢州长粳米。
食者无瞋亦无喜。昭又曰。总将此四转语。勘验天下
衲僧了也。大愚芝曰。先师将此验衲僧。仔细思量。将
此四句。总被天下衲僧一时勘破。妙喜曰。诸人要识
大愚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伊庵曰。今日
宗师有将此四语验人者否。祖祢不了。殃及儿孙。
* 显喻
佛祖接人。有平实商量语。所谓以言显无言也。其紧
要开示。巳分见于禅源彻参调习入圣各门。然初机
发悟。处处逢源。古德提持。片片是锦。凡有关启辟悟
门指示修功者。略于此门节录之 世尊示随色摩
尼珠。五方天各说异色。世尊藏珠。抬手云。此珠作何
色。天云。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吾示世珠。便
说有青黄等色。吾将真珠示。便总不知。天悉悟 梵
志擎花两株供佛。佛曰放下。志放左右手花已。佛更
诏放下。志曰。两手皆空。更放下甚么。佛曰。汝当放外
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
死处。志悟无生忍 异见王问波罗提曰。佛性在何
处。提曰。性作用处有八。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
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奔
运。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
识唤作精魂。古德别云。不识是佛性。识得是精魂。妙
僧句。曰西方日出卯。问如何是正令行句。曰千里特
来呈旧面。问如何是立乾坤句。曰北俱卢州长粳米。
食者无瞋亦无喜。昭又曰。总将此四转语。勘验天下
衲僧了也。大愚芝曰。先师将此验衲僧。仔细思量。将
此四句。总被天下衲僧一时勘破。妙喜曰。诸人要识
大愚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伊庵曰。今日
宗师有将此四语验人者否。祖祢不了。殃及儿孙。
* 显喻
佛祖接人。有平实商量语。所谓以言显无言也。其紧
要开示。巳分见于禅源彻参调习入圣各门。然初机
发悟。处处逢源。古德提持。片片是锦。凡有关启辟悟
门指示修功者。略于此门节录之 世尊示随色摩
尼珠。五方天各说异色。世尊藏珠。抬手云。此珠作何
色。天云。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吾示世珠。便
说有青黄等色。吾将真珠示。便总不知。天悉悟 梵
志擎花两株供佛。佛曰放下。志放左右手花已。佛更
诏放下。志曰。两手皆空。更放下甚么。佛曰。汝当放外
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
死处。志悟无生忍 异见王问波罗提曰。佛性在何
处。提曰。性作用处有八。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
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奔
运。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
识唤作精魂。古德别云。不识是佛性。识得是精魂。妙
1283-A¶ 第 310b 页 X65-0310.png
喜云。敢问诸人。那个是佛性。那个是精魂 初祖安
心法门云。迷则人逐法。解则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
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是梦。若
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名正觉。问云何自心现量。答
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
自无。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法王。即得解
脱。从事得解者力强。事中见法者。即处处不失念。从
文字得解者力弱。即事即法者深。运为跳踉。悉不出
法界。若以法界入法界。即痴人。凡有施为。皆不出法
界心。心体是法界故。问世人种种学问。云何不得道。
答。由见己故。所以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苦不忧。乐
不喜。由不见己故。所以不知苦乐。由亡己故。得至虚
无。己尚自亡。更有何物不忘也。问诸法既空。阿谁修
道。答有阿谁。须修道。若无阿谁。即不须修道。阿谁者
亦我也。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
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
达佛道。即物不起见。名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原。此
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者任
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见道。不行一
物名行道。即一切处无处。即作处无作处。无作法即
见佛。若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
故得解脱。若见忆想分别。即受镬汤炉炭等事。现见
生死相。若见法界性。即见涅槃性。无忆想分别。即是
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又用常空
心法门云。迷则人逐法。解则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
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是梦。若
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名正觉。问云何自心现量。答
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
自无。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法王。即得解
脱。从事得解者力强。事中见法者。即处处不失念。从
文字得解者力弱。即事即法者深。运为跳踉。悉不出
法界。若以法界入法界。即痴人。凡有施为。皆不出法
界心。心体是法界故。问世人种种学问。云何不得道。
答。由见己故。所以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苦不忧。乐
不喜。由不见己故。所以不知苦乐。由亡己故。得至虚
无。己尚自亡。更有何物不忘也。问诸法既空。阿谁修
道。答有阿谁。须修道。若无阿谁。即不须修道。阿谁者
亦我也。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
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
达佛道。即物不起见。名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原。此
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者任
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见道。不行一
物名行道。即一切处无处。即作处无作处。无作法即
见佛。若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
故得解脱。若见忆想分别。即受镬汤炉炭等事。现见
生死相。若见法界性。即见涅槃性。无忆想分别。即是
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又用常空
1283-A¶ 第 310c 页 X65-0310.png
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可祖云。夫谓古异今。今
异古。复离四大。更有法身。解时。即今五阴心。是圆净
涅槃。此心具足万行。正称大定。四相寂灭。夫欲识心
定者。正坐时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无妄起是
心。知无内外是心。理尽归心。心既清净。净即本性无
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了无动。名自性定 三祖云。
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经根本。唯有一乘法。一乘者
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门。一切法不出自心。唯
心自知。心无形色。诸祖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
无别法。又曰。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
心。唯智能知。更无别行 摘三祖信心铭云。至道无
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莫逐有缘。勿住空
忍。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
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一心不生。万法无
咎。系念乖真。昏沈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
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得失是非。一时放
却。心若不异。万法一如。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一念万
年。万年一念。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六祖云因何闻
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般若之智亦无
大小。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小根。若悟顿
教。不执外修。但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
即见性。无相颂云。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
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菩提本
无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正见名
异古。复离四大。更有法身。解时。即今五阴心。是圆净
涅槃。此心具足万行。正称大定。四相寂灭。夫欲识心
定者。正坐时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无妄起是
心。知无内外是心。理尽归心。心既清净。净即本性无
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了无动。名自性定 三祖云。
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经根本。唯有一乘法。一乘者
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门。一切法不出自心。唯
心自知。心无形色。诸祖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
无别法。又曰。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
心。唯智能知。更无别行 摘三祖信心铭云。至道无
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莫逐有缘。勿住空
忍。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
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一心不生。万法无
咎。系念乖真。昏沈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
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得失是非。一时放
却。心若不异。万法一如。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一念万
年。万年一念。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六祖云因何闻
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般若之智亦无
大小。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小根。若悟顿
教。不执外修。但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
即见性。无相颂云。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
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菩提本
无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正见名
1283-A¶ 第 311a 页 X65-0311.png
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
顿教。悟即刹那间。此法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
为本。无住者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冤亲言说触剌
欺争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中不思前境。若前
今后念相续不断。名缚于诸法。念念不住。即无缚。此
是无住为本。外离一切相名无相。即法体清净。此是
无相为体。于诸境不染。曰无念。自念。常离诸境。不于
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
处受生。大错。云何立无念为宗。迷人于境上有念。便
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又云。无者无何
物。念者念何事。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相。念者念真
如。本性真如是念体。念是真如用。真如自性起念。六
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云何坐禅。此
法门无障无碍。于一切善恶境。心念不起。名坐。明见
自性不动。名禅。何名禅定。外离相名禅。内不乱名定。
若著相。心即乱。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
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于念
念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示智常云。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存一法守空
知。犹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
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已灵光常显现 永嘉觉
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大德自何方来。生大我
顿教。悟即刹那间。此法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
为本。无住者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冤亲言说触剌
欺争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中不思前境。若前
今后念相续不断。名缚于诸法。念念不住。即无缚。此
是无住为本。外离一切相名无相。即法体清净。此是
无相为体。于诸境不染。曰无念。自念。常离诸境。不于
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
处受生。大错。云何立无念为宗。迷人于境上有念。便
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又云。无者无何
物。念者念何事。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相。念者念真
如。本性真如是念体。念是真如用。真如自性起念。六
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云何坐禅。此
法门无障无碍。于一切善恶境。心念不起。名坐。明见
自性不动。名禅。何名禅定。外离相名禅。内不乱名定。
若著相。心即乱。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
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于念
念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示智常云。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存一法守空
知。犹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
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已灵光常显现 永嘉觉
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大德自何方来。生大我
1283-A¶ 第 311b 页 X65-0311.png
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
无速乎。觉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觉
方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觉曰。本自非动。岂
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
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时谓一宿觉 玄策告智
隍大定曰。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
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
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谒
六祖。师曰。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
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
定时也 师告薛简曰。烦恼即菩提。若以智慧照破
烦恼者。是二乘见解。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其
性无二。无二之性即实性。实性者。凡不减。圣不增。住
烦恼不乱。居禅定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
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曰道。我
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欲知心要。但一
切善恶都莫思量。自入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偈云。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
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
佛种。善能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
如用。又曰。法性本无生灭去来。依此修不失宗旨。偈
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
著 吉州思云。即言语是汝心。此心是实相法身佛。
无速乎。觉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觉
方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觉曰。本自非动。岂
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
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时谓一宿觉 玄策告智
隍大定曰。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
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
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谒
六祖。师曰。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
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
定时也 师告薛简曰。烦恼即菩提。若以智慧照破
烦恼者。是二乘见解。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其
性无二。无二之性即实性。实性者。凡不减。圣不增。住
烦恼不乱。居禅定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
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曰道。我
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欲知心要。但一
切善恶都莫思量。自入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偈云。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
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
佛种。善能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
如用。又曰。法性本无生灭去来。依此修不失宗旨。偈
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
著 吉州思云。即言语是汝心。此心是实相法身佛。
1283-A¶ 第 311c 页 X65-0311.png
与空齐寿。若入三昧门。无不是三昧。若入无相门。总
是无相。随立之处。尽得宗门。语言啼笑。屈伸俯仰。各
从性海发。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实相佛
家用。一切时中。更无一法可行。自是得法。不以得更
得。是以法不知法。法不闻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
以平等更行平等。故独一无伴侣。迷时迷于悟。悟时
悟于迷。迷还自迷。悟还自悟。无有一法不从心生。不
从心灭。是以迷悟总在一心 南岳思云。学者先须
通心。心得通。一切法一时。尽通闻说。静不生静念即
是本自静。闻空不取空。譬鸟飞空。若住空必有堕落
患。无住为本。自性体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
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定即慧体。慧即定用。离定无别
慧。离慧无别定。即定时是慧。即慧时是定。即定时无
有定。即慧时无有慧。性是如故。如灯是光体。光是灯
用。即定慧双修不相去离 牛头融绝观论。问何者
是心。答六根所观并是心。问心若为。答心寂灭心为
体为宗为本。心性寂灭即定。常解寂灭为慧。问何者
是智。答境赴解是智。问何者是境。答自身心性为境。
问。何者是舒卷。答照用为舒。心寂灭无去来为卷。舒
则弥游法界卷。则空迹难寻。问何者是法界。答边表
不可得。名见法界 觉禅师云。眼见一切色。眼不属
一切色。是自性解脱 缘禅师云。如有石寻常坐卧。
或作佛像。畏罪不敢坐。是意识自忙乱。石中本无罪
福 安禅师云。直心是道。直想直用。更不观空。亦不
是无相。随立之处。尽得宗门。语言啼笑。屈伸俯仰。各
从性海发。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实相佛
家用。一切时中。更无一法可行。自是得法。不以得更
得。是以法不知法。法不闻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
以平等更行平等。故独一无伴侣。迷时迷于悟。悟时
悟于迷。迷还自迷。悟还自悟。无有一法不从心生。不
从心灭。是以迷悟总在一心 南岳思云。学者先须
通心。心得通。一切法一时。尽通闻说。静不生静念即
是本自静。闻空不取空。譬鸟飞空。若住空必有堕落
患。无住为本。自性体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
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定即慧体。慧即定用。离定无别
慧。离慧无别定。即定时是慧。即慧时是定。即定时无
有定。即慧时无有慧。性是如故。如灯是光体。光是灯
用。即定慧双修不相去离 牛头融绝观论。问何者
是心。答六根所观并是心。问心若为。答心寂灭心为
体为宗为本。心性寂灭即定。常解寂灭为慧。问何者
是智。答境赴解是智。问何者是境。答自身心性为境。
问。何者是舒卷。答照用为舒。心寂灭无去来为卷。舒
则弥游法界卷。则空迹难寻。问何者是法界。答边表
不可得。名见法界 觉禅师云。眼见一切色。眼不属
一切色。是自性解脱 缘禅师云。如有石寻常坐卧。
或作佛像。畏罪不敢坐。是意识自忙乱。石中本无罪
福 安禅师云。直心是道。直想直用。更不观空。亦不
1283-A¶ 第 312a 页 X65-0312.png
求方便。经云。直视不见。直念不想。直受不行。直说不
烦 智达师心境颂云。境立心便起。心空境不生。若
将心系境。心境两俱盲。境心各自住。心境两俱清。悟
境心无起。迷心境共行。若迷心作境。心境乱纵横。悟
境心元静。知心境本清。知心无境性。了境心无形。境
虚心寂寂。心照境泠泠 甘泉师云。发心入道。先须
识本心。未识者以信为先。信者信心是佛。无始轮回
只是不敢信自心是佛。心外无别佛。举动施为更是
阿谁。如是解者。一念相应即名佛 石头祖云。汝心
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等。应用无方。
三界六道。唯是心现。水月镜像。有生灭耶。汝知之无
所不备。诸圣述言。欲显法身本寂。同归根耳 宗镜
云。此宗如何相应。答向即背。近即离。一门深入而忘
觉知。是心中自證法门。先德云。诸祖共传诸佛清净
自觉圣智真如妙心。不同世间文字所得。曹山云。从
缘荐得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瞥起本来无处所。
吾师暂说不思议。故知诸圣皆用此一念心起时了
不可得。是真不思议。离此决无。别无殊胜。岂非疾耶。
问如何即是。答是则第二头。非则第三首。心智路绝。
现量情消。住此之时。自然洞鉴。问绝却见闻。如何觉
悟。答只谓强觉妄知而能障道。唯当脱粘内伏。发自
灵知。根尘既消。光明顿发。今为昧性拘文者。假以言
诠方便开示。直指出六根现用常住无生灭性与佛
无异。亲證现知。分明无惑。今且指见闻二性者。当见
烦 智达师心境颂云。境立心便起。心空境不生。若
将心系境。心境两俱盲。境心各自住。心境两俱清。悟
境心无起。迷心境共行。若迷心作境。心境乱纵横。悟
境心元静。知心境本清。知心无境性。了境心无形。境
虚心寂寂。心照境泠泠 甘泉师云。发心入道。先须
识本心。未识者以信为先。信者信心是佛。无始轮回
只是不敢信自心是佛。心外无别佛。举动施为更是
阿谁。如是解者。一念相应即名佛 石头祖云。汝心
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等。应用无方。
三界六道。唯是心现。水月镜像。有生灭耶。汝知之无
所不备。诸圣述言。欲显法身本寂。同归根耳 宗镜
云。此宗如何相应。答向即背。近即离。一门深入而忘
觉知。是心中自證法门。先德云。诸祖共传诸佛清净
自觉圣智真如妙心。不同世间文字所得。曹山云。从
缘荐得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瞥起本来无处所。
吾师暂说不思议。故知诸圣皆用此一念心起时了
不可得。是真不思议。离此决无。别无殊胜。岂非疾耶。
问如何即是。答是则第二头。非则第三首。心智路绝。
现量情消。住此之时。自然洞鉴。问绝却见闻。如何觉
悟。答只谓强觉妄知而能障道。唯当脱粘内伏。发自
灵知。根尘既消。光明顿发。今为昧性拘文者。假以言
诠方便开示。直指出六根现用常住无生灭性与佛
无异。亲證现知。分明无惑。今且指见闻二性者。当见
1283-A¶ 第 312b 页 X65-0312.png
时即自性。祖曰。眼门放光。照破山河大地。又应眼时
若干日。万像不能逃影质。是知明暗自去来。灵光终
不昧。楞严经佛告匿王。汝三岁见河时。至年十三其
水云何。王答。如三岁时。乃至今六十二无异。佛言。汝
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尝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元
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此因国王示疑。寄破断
见方便。分别生灭不生灭二性。若不执断常见。则皆
是实相无生灭。即相恒真。方称究竟。闻性者。楞严云。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故知声尘自有无。闻性非生灭。又非唯闻性无生。返
观声尘亦无生灭。以从缘起。自体全无。如来敕罗睺
罗击钟一声。问阿难闻不。阿难言闻。钟歇无声。又问
闻不。答不闻。又击问闻不。又言闻。佛言。声消无闻。若
实无闻。闻性已灭。钟声更击。汝云何知。自是声尘或
有或无。岂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如梦
中闻舂捣声。闻性不昏。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
何消灭。乃至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则汝法
眼应时清净。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是以若了闻性。即
成正觉。斯岂不是因言悟道。今依祖教。更有一门最
为省要。所谓无心。何者。若有心则不安。无心则自乐。
古云。莫与心为伴。无心心始安。若将心作伴。动即被
若干日。万像不能逃影质。是知明暗自去来。灵光终
不昧。楞严经佛告匿王。汝三岁见河时。至年十三其
水云何。王答。如三岁时。乃至今六十二无异。佛言。汝
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尝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元
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此因国王示疑。寄破断
见方便。分别生灭不生灭二性。若不执断常见。则皆
是实相无生灭。即相恒真。方称究竟。闻性者。楞严云。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故知声尘自有无。闻性非生灭。又非唯闻性无生。返
观声尘亦无生灭。以从缘起。自体全无。如来敕罗睺
罗击钟一声。问阿难闻不。阿难言闻。钟歇无声。又问
闻不。答不闻。又击问闻不。又言闻。佛言。声消无闻。若
实无闻。闻性已灭。钟声更击。汝云何知。自是声尘或
有或无。岂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如梦
中闻舂捣声。闻性不昏。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
何消灭。乃至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则汝法
眼应时清净。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是以若了闻性。即
成正觉。斯岂不是因言悟道。今依祖教。更有一门最
为省要。所谓无心。何者。若有心则不安。无心则自乐。
古云。莫与心为伴。无心心始安。若将心作伴。动即被
1283-A¶ 第 312c 页 X65-0312.png
心瞒。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伹得无心。境自
不现。既无对待。逆顺何生。以迎境生恼。以顺境牵爱。
能令心动不安。今若无心坦然无事。不了无心之旨。
虽对治折伏。其不安相常现前。又无心有二。一澄湛
令无。则是摄念蠲消觉观。渐至微细。二当体本无。则
直了无生。以一念起处不可得故。经云。一念初起。无
有初相。是真护念。问本自无生。妄从何起。答为不了
本自无心名妄。知本无心。即妄无所起。真无所得。问
何故有心即妄。无心即无妄。答以法界性空寂无主
宰故。有心即有主宰即有分剂。无心即无主宰。即无
分剂。无分剂。即无生死问。为当离心是无心。即心得
无心。答即心得无心。问即心是有心。云何得无心。答
不坏心相而无分别。问岂不辨知也。答即辨知无能
所。是无心也。岂浑无用。始是无心。如镜照物。岂有心
耶。当知众生恒自无心。心体本来常寂。常用常寂。实
性自尔。非自有心方始用也。只为众生不了自心常
寂。妄计有心。心即成境。以即心无心故。心恒是理。不
得心相。即是众生不生。即理无理故。理恒是心。不动
心相。即是佛亦不生。圣凡常自平等法界也。又无心
者。不得作有无情见。将心作无。此即成有。若一切处
无心如土木。又成断灭。皆属妄识。是以称不思议宗
者。以有无情见不及故。问既不得作有无解。如何是
正了无心。答石虎山前斗。芦花水底沈。问众生皆有
佛性。云何不悟。答如水淡味恒然。著甘草甜。下黄莲
不现。既无对待。逆顺何生。以迎境生恼。以顺境牵爱。
能令心动不安。今若无心坦然无事。不了无心之旨。
虽对治折伏。其不安相常现前。又无心有二。一澄湛
令无。则是摄念蠲消觉观。渐至微细。二当体本无。则
直了无生。以一念起处不可得故。经云。一念初起。无
有初相。是真护念。问本自无生。妄从何起。答为不了
本自无心名妄。知本无心。即妄无所起。真无所得。问
何故有心即妄。无心即无妄。答以法界性空寂无主
宰故。有心即有主宰即有分剂。无心即无主宰。即无
分剂。无分剂。即无生死问。为当离心是无心。即心得
无心。答即心得无心。问即心是有心。云何得无心。答
不坏心相而无分别。问岂不辨知也。答即辨知无能
所。是无心也。岂浑无用。始是无心。如镜照物。岂有心
耶。当知众生恒自无心。心体本来常寂。常用常寂。实
性自尔。非自有心方始用也。只为众生不了自心常
寂。妄计有心。心即成境。以即心无心故。心恒是理。不
得心相。即是众生不生。即理无理故。理恒是心。不动
心相。即是佛亦不生。圣凡常自平等法界也。又无心
者。不得作有无情见。将心作无。此即成有。若一切处
无心如土木。又成断灭。皆属妄识。是以称不思议宗
者。以有无情见不及故。问既不得作有无解。如何是
正了无心。答石虎山前斗。芦花水底沈。问众生皆有
佛性。云何不悟。答如水淡味恒然。著甘草甜。下黄莲
1283-A¶ 第 313a 页 X65-0313.png
苦。心水亦然。起妄染则凡。冥真空则圣。性未尝变异。
又不觉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承当。但起无明。空成
倒想。问凡圣皆用一心真性成佛。云何见有前后。答
见虽前后。性且不亏。众生以无明梦未破。觉道力未
具。则佛性未现。法身未圆。岂是不具如来藏性。问如
何是菩提相。答约究竟菩提。体常冥寂。净名云。寂灭
是菩提。离诸相故。若以无相之相。方便门中不无显
示。令初发菩提心人分明无惑。如云寂照无二为菩
提相。如镜无心为体。鉴照为用。合为其相。亦即禅宗
即体之用是知。即用之体恒寂。知寂不二为心相。问
有念即生。无念即佛。云何圣凡一等。答众生虽起念。
不知念本无念。与佛无念等。妄堕有念中。佛得无念。
知念本无。众生虽现在念中。佛知念即无念。斯则佛
无念。与众生无念义同。又众生不知念空。于念成事
似有差别。若了念空。则苦乐境不执。以境从念生。心
空则境何有。既无有境。相缚自除。能所俱空。谁生取
著。既不取著。生死自无。圆觉云。知是空华。即无流转。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问即心成佛之宗。佛祖本怀。如
今信不及人。谓不现證。答若亲见。无一人而非佛。若
不信。无一佛而非人。迷则常作佛之众生。悟则现證
众生之佛。妄见成差。本性恒一。问如何是即今之佛。
答今一念起。了不可得。无有处所。是过去佛。过去不
有。未来亦空。是未来佛。即今念念不住。是现在佛。但
莫执莫断不取不舍。则三际无踪。一念圆具十法界。
又不觉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承当。但起无明。空成
倒想。问凡圣皆用一心真性成佛。云何见有前后。答
见虽前后。性且不亏。众生以无明梦未破。觉道力未
具。则佛性未现。法身未圆。岂是不具如来藏性。问如
何是菩提相。答约究竟菩提。体常冥寂。净名云。寂灭
是菩提。离诸相故。若以无相之相。方便门中不无显
示。令初发菩提心人分明无惑。如云寂照无二为菩
提相。如镜无心为体。鉴照为用。合为其相。亦即禅宗
即体之用是知。即用之体恒寂。知寂不二为心相。问
有念即生。无念即佛。云何圣凡一等。答众生虽起念。
不知念本无念。与佛无念等。妄堕有念中。佛得无念。
知念本无。众生虽现在念中。佛知念即无念。斯则佛
无念。与众生无念义同。又众生不知念空。于念成事
似有差别。若了念空。则苦乐境不执。以境从念生。心
空则境何有。既无有境。相缚自除。能所俱空。谁生取
著。既不取著。生死自无。圆觉云。知是空华。即无流转。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问即心成佛之宗。佛祖本怀。如
今信不及人。谓不现證。答若亲见。无一人而非佛。若
不信。无一佛而非人。迷则常作佛之众生。悟则现證
众生之佛。妄见成差。本性恒一。问如何是即今之佛。
答今一念起。了不可得。无有处所。是过去佛。过去不
有。未来亦空。是未来佛。即今念念不住。是现在佛。但
莫执莫断不取不舍。则三际无踪。一念圆具十法界。
1283-A¶ 第 313b 页 X65-0313.png
非因果而因果之法。如是则念念相应。念念成佛。凡
圣悉等。故云了了识心。是心是佛。欲得早成。戒心是
律。除此心王更无别佛。华严论云。不如一念缘起无
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问一念成佛。只入信门。如何
得目前了了分明而见。答目前无物。是真见佛。以一
切法性寂静故。如是通达。六根所对。无非见自性如
如佛矣。此名真见道。真供养。契如理之心。无见佛之
想。了自法性。是真供养。宝雨经云。如理思惟。即是供
养一切如来。谓一切不思。惟是真思。惟以顿悟一心。
无法可思量故。问云何亲自现證。得见自心之佛。答
若以智求。智则成解。解背圆宗。若起照心。照则立境。
随照失旨。皆影事。不契斯宗。若了真心。自然无心合
道。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问禅宗云今
须知诸佛出身处如何。答石牛生象子。木女孕婴儿。
诸佛从中出。最初成道时。见即便见。不在意思。人问
大梅云。神性独立。学人不识。答谁教汝问。又问。莫不
问者便是。答若不是。是阿谁如是问。问神性非声色。
师所示神性。学人只识得声色。不识真性。答如大空
藏。众宝皆具。福德人见。直捉明月宝珠。薄福人见铜
铁类。非藏中无宝。亦非主藏者不与。我向汝道性。汝
只见声色。如今扬眉动目。弹指謦咳。喃喃问答。总是
此性。唤作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若上根闻
便会。更不作诸恶。唤作一受常寂然。中根数数闻说
还会。下根千万与说。元来不会。虽记少许。如破布里
圣悉等。故云了了识心。是心是佛。欲得早成。戒心是
律。除此心王更无别佛。华严论云。不如一念缘起无
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问一念成佛。只入信门。如何
得目前了了分明而见。答目前无物。是真见佛。以一
切法性寂静故。如是通达。六根所对。无非见自性如
如佛矣。此名真见道。真供养。契如理之心。无见佛之
想。了自法性。是真供养。宝雨经云。如理思惟。即是供
养一切如来。谓一切不思。惟是真思。惟以顿悟一心。
无法可思量故。问云何亲自现證。得见自心之佛。答
若以智求。智则成解。解背圆宗。若起照心。照则立境。
随照失旨。皆影事。不契斯宗。若了真心。自然无心合
道。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问禅宗云今
须知诸佛出身处如何。答石牛生象子。木女孕婴儿。
诸佛从中出。最初成道时。见即便见。不在意思。人问
大梅云。神性独立。学人不识。答谁教汝问。又问。莫不
问者便是。答若不是。是阿谁如是问。问神性非声色。
师所示神性。学人只识得声色。不识真性。答如大空
藏。众宝皆具。福德人见。直捉明月宝珠。薄福人见铜
铁类。非藏中无宝。亦非主藏者不与。我向汝道性。汝
只见声色。如今扬眉动目。弹指謦咳。喃喃问答。总是
此性。唤作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若上根闻
便会。更不作诸恶。唤作一受常寂然。中根数数闻说
还会。下根千万与说。元来不会。虽记少许。如破布里
1283-A¶ 第 313c 页 X65-0313.png
珠。出门还漏却。知么。问即心即佛。祖佛同诠。云何不
说非心非佛。答即心即佛是表诠。令亲證自心了了
见性。非心非佛是遮诠。即破执夺情见依通意解妄
认之者。以心佛了不可得。此乃权立顿教泯绝无寄
之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是一机入路。若圆教。即
此情尽体露之法。有遮有表。非即非离。体用相收。理
事无碍。今时偏重遮非之词。不见圆常之理。所以祖
师云。是心是佛。如牛有角。非心非佛。如兔无角。并对
待强名边事。若豁悟本心。是非顿息。不一向离。起绝
言见。不一向即。起执指讥。若实亲證自宗。尚无能證
智心。及所證妙理。岂况更存知解乎。问信入此门。还
有退否。答信有二。若正信坚固。谛了无疑。理观分明。
乘戒兼急。则一生可办。谁论退耶。若依通之信。观力
粗浮。习重境强。遇缘即退。乃至但于佛法中种于信
心。谦下无慢。敬顺贤良。于诸恶人。心常慈悯。于胜已
者。咨受未闻。所闻胜法。奉行无忘。所有虚妄。依教蠲
除。于三菩提道。常勤不息。夫为人生之道。法合如然。
若不长恶而生。何须虑退。信烦恼即菩提。本来是佛。
更无所进。如在虚空。退至何所。问既是无言之道。绝
相之真。如何遍引言诠。广明行相。答非言何以知无
言。非相何能显无相。华严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
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
无示。又云。无离文字说解脱。斯皆以言显无言矣。华
严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声色。见佛神
说非心非佛。答即心即佛是表诠。令亲證自心了了
见性。非心非佛是遮诠。即破执夺情见依通意解妄
认之者。以心佛了不可得。此乃权立顿教泯绝无寄
之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是一机入路。若圆教。即
此情尽体露之法。有遮有表。非即非离。体用相收。理
事无碍。今时偏重遮非之词。不见圆常之理。所以祖
师云。是心是佛。如牛有角。非心非佛。如兔无角。并对
待强名边事。若豁悟本心。是非顿息。不一向离。起绝
言见。不一向即。起执指讥。若实亲證自宗。尚无能證
智心。及所證妙理。岂况更存知解乎。问信入此门。还
有退否。答信有二。若正信坚固。谛了无疑。理观分明。
乘戒兼急。则一生可办。谁论退耶。若依通之信。观力
粗浮。习重境强。遇缘即退。乃至但于佛法中种于信
心。谦下无慢。敬顺贤良。于诸恶人。心常慈悯。于胜已
者。咨受未闻。所闻胜法。奉行无忘。所有虚妄。依教蠲
除。于三菩提道。常勤不息。夫为人生之道。法合如然。
若不长恶而生。何须虑退。信烦恼即菩提。本来是佛。
更无所进。如在虚空。退至何所。问既是无言之道。绝
相之真。如何遍引言诠。广明行相。答非言何以知无
言。非相何能显无相。华严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
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
无示。又云。无离文字说解脱。斯皆以言显无言矣。华
严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声色。见佛神
1283-A¶ 第 314a 页 X65-0314.png
通力。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斯皆以相
显无相矣。问生佛同体。何故苦乐有殊。答佛性法性。
自了心源。妄想不生。不失正念。我所心灭。即不受生
死。即究竟常寂灭。以寂灭故。常乐自归。众生迷自性。
不达本心。种种妄想。不从正念。故即爱憎。以爱憎故。
心器破坏。即受生死。诸苦自现。欲知法要。守心第一。
若人不守心。得成佛者。无是处。引仰山云。顿悟自心
无相。犹若虚空。寄根发明。即本性具恒沙妙用。无别
所持。无别安立。即本地。即本土。引安国云。如梦好恶。
知床上安眠。全无忧喜。即识心见性。今闻作佛喜。闻
入地狱忧。不达心性在菩提床上安眠。妄生忧喜。引
大梅云。各自明心达本。得本末自至。心是本。但心不
附一切善恶而生。即知万法本自如如。宗镜释云。如
六祖道。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然常寂。妙
用恒沙。以诸佛是极善边。众生是极恶边。以善恶收
尽一切法。故云若不思量全归心体。如寒山云。万境
俱泯迹。方见本来人。未必须泯。只谓众生不达空花
起灭。不复一心本源。故令泯绝。若入心体。唯是湛然。
不落断灭。自然从体起用。用遍恒沙。引千顷云。十恶
五逆法。并从如来藏中现。本来是佛。只谓众生起念。
奔流至今。所以佛令灭意根。绝诸分别。一念相应。便
超正觉。岂教多知解。扰乱身心。汝今但绝见闻觉知。
境上莫生分别。随时著衣吃饭。平常心是道。此法甚
难。有问夜后无灯时如何。答悟道人常光现前。有什
显无相矣。问生佛同体。何故苦乐有殊。答佛性法性。
自了心源。妄想不生。不失正念。我所心灭。即不受生
死。即究竟常寂灭。以寂灭故。常乐自归。众生迷自性。
不达本心。种种妄想。不从正念。故即爱憎。以爱憎故。
心器破坏。即受生死。诸苦自现。欲知法要。守心第一。
若人不守心。得成佛者。无是处。引仰山云。顿悟自心
无相。犹若虚空。寄根发明。即本性具恒沙妙用。无别
所持。无别安立。即本地。即本土。引安国云。如梦好恶。
知床上安眠。全无忧喜。即识心见性。今闻作佛喜。闻
入地狱忧。不达心性在菩提床上安眠。妄生忧喜。引
大梅云。各自明心达本。得本末自至。心是本。但心不
附一切善恶而生。即知万法本自如如。宗镜释云。如
六祖道。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然常寂。妙
用恒沙。以诸佛是极善边。众生是极恶边。以善恶收
尽一切法。故云若不思量全归心体。如寒山云。万境
俱泯迹。方见本来人。未必须泯。只谓众生不达空花
起灭。不复一心本源。故令泯绝。若入心体。唯是湛然。
不落断灭。自然从体起用。用遍恒沙。引千顷云。十恶
五逆法。并从如来藏中现。本来是佛。只谓众生起念。
奔流至今。所以佛令灭意根。绝诸分别。一念相应。便
超正觉。岂教多知解。扰乱身心。汝今但绝见闻觉知。
境上莫生分别。随时著衣吃饭。平常心是道。此法甚
难。有问夜后无灯时如何。答悟道人常光现前。有什
1283-A¶ 第 314b 页 X65-0314.png
么昼夜。引云居云。世出世均自一念妄心有。念即是
境。见即是心。观自一念动。即恒沙世界一时动。观自
一念常定。即六道众生悉常定。若了一念体。即恒沙
世界常现自心。由迷一心。即境智胡越。又宗镜录云。
虽前引后證。文广义繁。何厌重说。如大论云。譬摇树。
果熟者前落。未熟者更须后摇。又捕鱼。前网不尽。后
网乃得。种种因缘。重说无咎。问如何得契斯旨。答境
智俱忘。如何说契。问如是则言思道断。心智路绝。答
此亦强言。虽欲隐形。而未亡迹。问如何得形迹俱忘。
答本无朕迹。如何欲亡。问如是。则如人饮水。冷煖自
知。当大悟时。方合斯旨。答此中亦无迷悟合不合道
理。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苦说数千般。古德云。尽十
方世界觅一人为伴不得。又云。只有一人承绍祖位。
终无二人。若未亲到。徒劳神思。此法一切凡圣大舍
身命处。不入此宗。皆非究竟。问如何践履。答教谁践
履。问莫不成断灭否。答尚不得常住。云何断灭。问乞
最后一言。答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
泥牛水上行 欧阳修问。高僧临生死。谈笑脱去。何
道致之答。定慧力耳。问今何无有。答古人念念在定。
临终安得乱。今念念散乱。临终安得定 问云居膺。
因何佛菩萨不被生死所拘。凡夫独萦此苦。答于清
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堕生死。佛菩萨善知清净性中
不落有无。即能所不立。问即有了不了人。答了尚不
可得。岂有能了人乎。汝应念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
境。见即是心。观自一念动。即恒沙世界一时动。观自
一念常定。即六道众生悉常定。若了一念体。即恒沙
世界常现自心。由迷一心。即境智胡越。又宗镜录云。
虽前引后證。文广义繁。何厌重说。如大论云。譬摇树。
果熟者前落。未熟者更须后摇。又捕鱼。前网不尽。后
网乃得。种种因缘。重说无咎。问如何得契斯旨。答境
智俱忘。如何说契。问如是则言思道断。心智路绝。答
此亦强言。虽欲隐形。而未亡迹。问如何得形迹俱忘。
答本无朕迹。如何欲亡。问如是。则如人饮水。冷煖自
知。当大悟时。方合斯旨。答此中亦无迷悟合不合道
理。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苦说数千般。古德云。尽十
方世界觅一人为伴不得。又云。只有一人承绍祖位。
终无二人。若未亲到。徒劳神思。此法一切凡圣大舍
身命处。不入此宗。皆非究竟。问如何践履。答教谁践
履。问莫不成断灭否。答尚不得常住。云何断灭。问乞
最后一言。答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
泥牛水上行 欧阳修问。高僧临生死。谈笑脱去。何
道致之答。定慧力耳。问今何无有。答古人念念在定。
临终安得乱。今念念散乱。临终安得定 问云居膺。
因何佛菩萨不被生死所拘。凡夫独萦此苦。答于清
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堕生死。佛菩萨善知清净性中
不落有无。即能所不立。问即有了不了人。答了尚不
可得。岂有能了人乎。汝应念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
1283-A¶ 第 314c 页 X65-0314.png
了不了人。凡圣俱是名。若随名生解即堕生死。若知
假名不实。即无有当名者。此是究竟极处若云我能
了彼不能了。是大病。见有净秽凡圣亦大病。作无凡
圣解。又属拨无因果。见有净性可栖止。亦大病。作不
栖止解。亦大病。然净性中虽无动摇。且不坏方便应
用。及兴慈运悲。如是慈悲。即今清净性。可谓见性成
佛矣 问大珠。如何得大涅槃。答不造生死业。问如
何是生死业。答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有證
有得。及不脱对治门。均生死业。问如何得解脱。答本
自无缚。何用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 黄檗云。人
多。谓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安心。屏事存理。不知
乃心碍境。理碍事。但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
用心也。人多不肯落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
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答
平常心是道。问还可趋向也无。答拟向即乖问。不拟
争知是道。答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真达不疑之地。如太虚廓然。岂可强是非耶。师悟理
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指示。师曰。吃粥了未。
答吃了也。师云。洗钵盂去。云门云。且道指示。无指
示。若言有。赵州向伊道甚么。若言无。这僧为甚悟去
皓月问。了即业障本来空。师尊可祖为甚却偿债
去。长沙岑曰。大德不识本来空。问如何是本空。答业
障是。问如何是业障。答本来空是。偈曰。假有元非有。
假灭亦非无。涅槃偿债义。一性更无殊 岑唤竺尚
假名不实。即无有当名者。此是究竟极处若云我能
了彼不能了。是大病。见有净秽凡圣亦大病。作无凡
圣解。又属拨无因果。见有净性可栖止。亦大病。作不
栖止解。亦大病。然净性中虽无动摇。且不坏方便应
用。及兴慈运悲。如是慈悲。即今清净性。可谓见性成
佛矣 问大珠。如何得大涅槃。答不造生死业。问如
何是生死业。答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有證
有得。及不脱对治门。均生死业。问如何得解脱。答本
自无缚。何用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 黄檗云。人
多。谓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安心。屏事存理。不知
乃心碍境。理碍事。但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
用心也。人多不肯落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
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答
平常心是道。问还可趋向也无。答拟向即乖问。不拟
争知是道。答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真达不疑之地。如太虚廓然。岂可强是非耶。师悟理
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指示。师曰。吃粥了未。
答吃了也。师云。洗钵盂去。云门云。且道指示。无指
示。若言有。赵州向伊道甚么。若言无。这僧为甚悟去
皓月问。了即业障本来空。师尊可祖为甚却偿债
去。长沙岑曰。大德不识本来空。问如何是本空。答业
障是。问如何是业障。答本来空是。偈曰。假有元非有。
假灭亦非无。涅槃偿债义。一性更无殊 岑唤竺尚
1283-A¶ 第 315a 页 X65-0315.png
书。书应诺。岑曰。不是本命。问不可离却今祇对。别有
第二主人。岑曰。唤尚书作至尊得么。问恁么总不祇
对时莫非主人。岑曰。非但祇对与不祇对。无始劫来
是个生死根本。偈曰。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
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妙喜拈曰。
祇对者既不是。却唤甚么作本来人。良久云。我恁么
道。且作死马医 僧举洞山云。兄弟。东去西去。直须
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云。只如无寸草处。作么生
去。石霜问有人下语否。答无。霜曰。何不道出门便是
草。僧回举洞山。洞曰。浏阳乃有古佛耶。太阳云。便不
出。亦草漫漫地。圆通云。且道脚跟下一句作么生。若
道万里无寸草。许你见洞山。若道出门便是草。许你
见石霜。若道不出亦草漫漫。许你见太阳。若总道不
得。许你参见延圣。何故。惟有好风来席上。更无闲语
落人间。石霜曰。初机先须识取头。其尾自至。疏山问。
如何是头。霜曰。直须知有。如何是尾。答尽却今时。问
有头无尾。答吐得黄金。堪作甚么。问有尾无头。答犹
有依倚在。问头尾相称。答渠不作这个解会。亦未许
渠在。后僧问九峰。如何是头。答开眼不觉晓。问尾。曰
不坐万年床。问有头无尾。答终是不贵。问有尾无头。
答虽饱无力。问头尾相称。答儿孙得力。室内不知
夹山云。明不越户。穴不栖巢。六户不掩。四衢无踪。学
不停午。意不立玄。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
殊 张拙云。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神灵共一家。一
第二主人。岑曰。唤尚书作至尊得么。问恁么总不祇
对时莫非主人。岑曰。非但祇对与不祇对。无始劫来
是个生死根本。偈曰。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
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妙喜拈曰。
祇对者既不是。却唤甚么作本来人。良久云。我恁么
道。且作死马医 僧举洞山云。兄弟。东去西去。直须
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云。只如无寸草处。作么生
去。石霜问有人下语否。答无。霜曰。何不道出门便是
草。僧回举洞山。洞曰。浏阳乃有古佛耶。太阳云。便不
出。亦草漫漫地。圆通云。且道脚跟下一句作么生。若
道万里无寸草。许你见洞山。若道出门便是草。许你
见石霜。若道不出亦草漫漫。许你见太阳。若总道不
得。许你参见延圣。何故。惟有好风来席上。更无闲语
落人间。石霜曰。初机先须识取头。其尾自至。疏山问。
如何是头。霜曰。直须知有。如何是尾。答尽却今时。问
有头无尾。答吐得黄金。堪作甚么。问有尾无头。答犹
有依倚在。问头尾相称。答渠不作这个解会。亦未许
渠在。后僧问九峰。如何是头。答开眼不觉晓。问尾。曰
不坐万年床。问有头无尾。答终是不贵。问有尾无头。
答虽饱无力。问头尾相称。答儿孙得力。室内不知
夹山云。明不越户。穴不栖巢。六户不掩。四衢无踪。学
不停午。意不立玄。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
殊 张拙云。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神灵共一家。一
1283-A¶ 第 315b 页 X65-0315.png
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妄想重增病。
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
花 洛浦云。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
圣。向道任汝天下乐欣欣。我终不肯。欲知上流。不将
佛祖言教贴在额头上。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直
须劫外明宗。莫向言中取则。是以石人几似汝。也解
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应难和 云门问。密密处
为甚么不知有。古德答。只为密密。所以不知有。问此
人如何亲近。答莫向密密处亲近。问不向密密处如
何。答始解亲近。门曰诺诺 乾峰曰。法身三种病二
种光。须一一透过。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向上一
窍在。云门出问。为甚么庵内人不知庵外事。乾峰呵
呵大笑。云曰。犹是学人疑处。乾曰。子是甚么心行。云
曰。也要和尚相委。乾曰。直须与么。方解稳坐。门应诺
诺 云门曰。古宿为慈悲故。有落草谈。若出草之谈。
即无与么。如仰山问僧。近离甚处。曰庐山。又问曾到
五老峰么。曰不曾。仰曰。汝不曾游山。此即慈悲之故。
有落草之谈 风穴参南院。机锋峻峭。南院亦未辨
得他。次日只寻常问云。夏在甚处。答与廓侍者过夏。
院问。向你道甚么。答始终只教某一向作主。院便打
推出。曰这般纳败阙汉。有甚用处。穴服膺。一日院问。
南方一棒作么商量。答作奇特商量。穴却问此间作
么商量。院拈杖云。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师。穴大彻
风穴举南院云。欲得亲切。莫将问来问。会么。问在
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
花 洛浦云。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
圣。向道任汝天下乐欣欣。我终不肯。欲知上流。不将
佛祖言教贴在额头上。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直
须劫外明宗。莫向言中取则。是以石人几似汝。也解
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应难和 云门问。密密处
为甚么不知有。古德答。只为密密。所以不知有。问此
人如何亲近。答莫向密密处亲近。问不向密密处如
何。答始解亲近。门曰诺诺 乾峰曰。法身三种病二
种光。须一一透过。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向上一
窍在。云门出问。为甚么庵内人不知庵外事。乾峰呵
呵大笑。云曰。犹是学人疑处。乾曰。子是甚么心行。云
曰。也要和尚相委。乾曰。直须与么。方解稳坐。门应诺
诺 云门曰。古宿为慈悲故。有落草谈。若出草之谈。
即无与么。如仰山问僧。近离甚处。曰庐山。又问曾到
五老峰么。曰不曾。仰曰。汝不曾游山。此即慈悲之故。
有落草之谈 风穴参南院。机锋峻峭。南院亦未辨
得他。次日只寻常问云。夏在甚处。答与廓侍者过夏。
院问。向你道甚么。答始终只教某一向作主。院便打
推出。曰这般纳败阙汉。有甚用处。穴服膺。一日院问。
南方一棒作么商量。答作奇特商量。穴却问此间作
么商量。院拈杖云。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师。穴大彻
风穴举南院云。欲得亲切。莫将问来问。会么。问在
1283-A¶ 第 315c 页 X65-0315.png
答处。答在问处。虽然如是。有时问不在答处。答不在
问处。汝若拟议。老僧在汝脚跟底。大凡参学眼目。直
须临机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
自滞壳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向来依
他作解。明昧两岐。一切扫却。直教如师儿哮吼一声。
璧立千仞。谁敢正眼觑著。觑即瞎却渠眼 法眼因
沙塞井泉。问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甚么碍。
自代曰。被眼碍 汾阳昭见老宿七十一人。后至首
山。问百丈捲席意旨。首云。龙袖拂开全体现。昭曰。师
意如何。首曰。象王行处绝狐踪。昭大悟。拜起曰。万古
碧浑空界月。再三捞漉始应知。有问。见何道理。便尔
自肯。曰正是我放身心处 圜悟请益济临四宾主
怎生。演祖曰。也只个程限。是甚么闲事。我这里却是
马前相扑倒便休。演谓悟曰。你也尽好。只是有些病
禅忒多。只是寻常说话时多少好。有僧问因甚嫌人
说禅。演曰。恶情悰 慧球云。欲得省要。却是山河大
地与汝发明。其道既常。亦能究竟。若文殊门入者。一
切土木瓦。砾助汝发机。若观音门入者。一切音响助
汝发机。若普贤门入者。不动步而到。以此三门方便
示汝。如将一只折箸搅大海水。令彼鱼龙知水为命。
会么 茫冲谓圆通旻曰。某堕金紫行。与此事稍远。
通呼内翰。公诺。通曰。何远之有。公跃然曰。乞再垂示。
通曰。此去洪都有四程。公伫思。通曰。见即便见。拟思
即差。公有省 吴居厚谒圆通曰。前问讷老透赵州
问处。汝若拟议。老僧在汝脚跟底。大凡参学眼目。直
须临机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
自滞壳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向来依
他作解。明昧两岐。一切扫却。直教如师儿哮吼一声。
璧立千仞。谁敢正眼觑著。觑即瞎却渠眼 法眼因
沙塞井泉。问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甚么碍。
自代曰。被眼碍 汾阳昭见老宿七十一人。后至首
山。问百丈捲席意旨。首云。龙袖拂开全体现。昭曰。师
意如何。首曰。象王行处绝狐踪。昭大悟。拜起曰。万古
碧浑空界月。再三捞漉始应知。有问。见何道理。便尔
自肯。曰正是我放身心处 圜悟请益济临四宾主
怎生。演祖曰。也只个程限。是甚么闲事。我这里却是
马前相扑倒便休。演谓悟曰。你也尽好。只是有些病
禅忒多。只是寻常说话时多少好。有僧问因甚嫌人
说禅。演曰。恶情悰 慧球云。欲得省要。却是山河大
地与汝发明。其道既常。亦能究竟。若文殊门入者。一
切土木瓦。砾助汝发机。若观音门入者。一切音响助
汝发机。若普贤门入者。不动步而到。以此三门方便
示汝。如将一只折箸搅大海水。令彼鱼龙知水为命。
会么 茫冲谓圆通旻曰。某堕金紫行。与此事稍远。
通呼内翰。公诺。通曰。何远之有。公跃然曰。乞再垂示。
通曰。此去洪都有四程。公伫思。通曰。见即便见。拟思
即差。公有省 吴居厚谒圆通曰。前问讷老透赵州
1283-A¶ 第 316a 页 X65-0316.png
关事如何。讷曰。且去做官。今不觉五十馀年。通曰。曾
明得透关事么。厚曰。未甚洒脱。通度扇曰。请使扇。厚
即挥扇。通曰。有甚不洒脱处。厚忽省曰。便请末后句。
通乃挥扇两下。厚曰。亲切亲切。通曰。吉獠舌头三千
里。睹贶问通曰。是法非思量分别所能解。如何凑泊。
通曰。全身入火聚。公曰。毕竟如何会。通曰。蓦直去公
沈吟。通曰。可更吃茶么。公曰不必。通曰。何不恁么会。
公契旨曰。元来太近。通曰。十万八千。公占偈曰。不可
思议。是大火聚。便恁么去。不离当处。通曰咦。犹有这
个在。公曰。乞再示。通曰。便恁么去。铛是铁铸 师远
举杨岐三脚驴话。有道宗师家无固必。有问随答。作
乾无事会。不见杨岐用处。乃至祖师千差万别门庭。
如何消遣。又有只向佛边会。却与自己没交涉。古人
道凡有言句。一一须消归自已。又作么生。又有只作
自已会。弃却古人用处。惟知明自已事。古人方便却
如何消遣。既消遣不下。却似抱桥柱洗澡。要且放手
不得。此亦是病。又有却去脚多少处会。此病最难医
也。所以他语巧妙处。学人卒难摸索。才拟心即差也。
前辈谓之杨岐宗旨。须是他屋里人到恁么田地。方
堪传授。这公案直须透顶透底汉方了得。直须向威
音那畔觑著。提起便行。捺著便转。却向万仞峰头进
一步。可以坐断天下人舌头。今有么。如无听一颂。三
脚驴子弄蹄行。直透威音万丈坑。云在岭头闲不彻。
水流涧底太忙生。湖南长老谁解会。行人更在青山
明得透关事么。厚曰。未甚洒脱。通度扇曰。请使扇。厚
即挥扇。通曰。有甚不洒脱处。厚忽省曰。便请末后句。
通乃挥扇两下。厚曰。亲切亲切。通曰。吉獠舌头三千
里。睹贶问通曰。是法非思量分别所能解。如何凑泊。
通曰。全身入火聚。公曰。毕竟如何会。通曰。蓦直去公
沈吟。通曰。可更吃茶么。公曰不必。通曰。何不恁么会。
公契旨曰。元来太近。通曰。十万八千。公占偈曰。不可
思议。是大火聚。便恁么去。不离当处。通曰咦。犹有这
个在。公曰。乞再示。通曰。便恁么去。铛是铁铸 师远
举杨岐三脚驴话。有道宗师家无固必。有问随答。作
乾无事会。不见杨岐用处。乃至祖师千差万别门庭。
如何消遣。又有只向佛边会。却与自己没交涉。古人
道凡有言句。一一须消归自已。又作么生。又有只作
自已会。弃却古人用处。惟知明自已事。古人方便却
如何消遣。既消遣不下。却似抱桥柱洗澡。要且放手
不得。此亦是病。又有却去脚多少处会。此病最难医
也。所以他语巧妙处。学人卒难摸索。才拟心即差也。
前辈谓之杨岐宗旨。须是他屋里人到恁么田地。方
堪传授。这公案直须透顶透底汉方了得。直须向威
音那畔觑著。提起便行。捺著便转。却向万仞峰头进
一步。可以坐断天下人舌头。今有么。如无听一颂。三
脚驴子弄蹄行。直透威音万丈坑。云在岭头闲不彻。
水流涧底太忙生。湖南长老谁解会。行人更在青山
1283-A¶ 第 316b 页 X65-0316.png
外 王萧问大随云。某有个见处。被人问。却开口不
得。过在甚处。随曰。过在有个见处。随却问几时到任。
曰去年八月。随曰。为甚么道开口不得。萧契悟 湛
堂谓大慧曰。我这里禅。你一时理会得。说也说得。拈
颂普说也做得。只欠这一解在㘞。若不得这一解。惺
惺思量时便有禅。才睡著便无了。如何敌得生死。杲
曰。正是某甲疑处。堂病亟。曰有个勤巴子汝必依之。
可了汝事。后见圜悟。举东山水上行语。杲呈四十九
转语。悟不肯。悟一日举云。天宁即不然。若问诸佛出
身处。但向道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杲豁然。悟察
杲虽得前后际断。动相不生。却坐静裸裸处。曰不易。
你到这田地。可惜死了不能活。不疑言句是为大病。
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须
知有这个道理。每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问之。杲开
口。便曰不是。饭时。杲把箸在手。忘下口。杲曰。这个道
理。如狗看热油铛。欲舐舐不得。欲舍舍不得。悟曰。喻
得极好。这便是金刚圈栗棘篷也。一日杲问。和尚曾
问五祖。祖道甚么。悟述祖云。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
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祖云。相随来也。杲曰。我会
也。杲既大彻。反于数禅客有疑。悟曰。我这里禅如大
海。你将个大海倾去始得。若将钵盂盛得些。是你器
量如此。能有几个得到你田地。悟语杲云。近诸方尽
成窠臼。我与佛鉴佛眼参禅。今佛鉴下。有一种作狗
子叫。鹁鸠鸣。取笑人。佛眼下。有一种觑灯笼。指东画
得。过在甚处。随曰。过在有个见处。随却问几时到任。
曰去年八月。随曰。为甚么道开口不得。萧契悟 湛
堂谓大慧曰。我这里禅。你一时理会得。说也说得。拈
颂普说也做得。只欠这一解在㘞。若不得这一解。惺
惺思量时便有禅。才睡著便无了。如何敌得生死。杲
曰。正是某甲疑处。堂病亟。曰有个勤巴子汝必依之。
可了汝事。后见圜悟。举东山水上行语。杲呈四十九
转语。悟不肯。悟一日举云。天宁即不然。若问诸佛出
身处。但向道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杲豁然。悟察
杲虽得前后际断。动相不生。却坐静裸裸处。曰不易。
你到这田地。可惜死了不能活。不疑言句是为大病。
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须
知有这个道理。每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问之。杲开
口。便曰不是。饭时。杲把箸在手。忘下口。杲曰。这个道
理。如狗看热油铛。欲舐舐不得。欲舍舍不得。悟曰。喻
得极好。这便是金刚圈栗棘篷也。一日杲问。和尚曾
问五祖。祖道甚么。悟述祖云。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
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祖云。相随来也。杲曰。我会
也。杲既大彻。反于数禅客有疑。悟曰。我这里禅如大
海。你将个大海倾去始得。若将钵盂盛得些。是你器
量如此。能有几个得到你田地。悟语杲云。近诸方尽
成窠臼。我与佛鉴佛眼参禅。今佛鉴下。有一种作狗
子叫。鹁鸠鸣。取笑人。佛眼下。有一种觑灯笼。指东画
1283-A¶ 第 316c 页 X65-0316.png
西。如眼见鬼一般。我这里且无这两般病。杲曰。击石
火。闪电光。引得无限人弄业识。举了便会了。岂不是
大窠臼。悟不觉吐舌。乃云休管他。我只以契證为期。
若不契證。终不放过。杲曰。契證即得。第恐恁么传将
去。举了便悟了。硬主张。击石火。闪电光。业识茫茫。未
有了日。悟深肯之 雪岩云。处州书记。说这工夫不
济事。动静二相打作两橛。我被说著。真个坐便有这
境。才拈提放箸。都不见了。他道参禅须起疑。大疑大
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我便提个乾矢橛。封了被。胁
不沾席。行坐只是昏散胶扰。霎时乾净不得。净慈七
兄弟坐禅。有修上座不在数。只是独行独坐。蒲团坐
如铁橛。行时挺起脊梁。我要近他说话。二年不得。我
因不倒头。昏散辊一团。不觉流泪起乡念。自此都放
下。两月后再来参假。却得这一放。十倍精神。元来究
明此事。不睡也不得。须中夜烂睡一觉。方有精神。一
日见修。问去年要与你说话。只避我。他道办道人无
剪爪工。更与你说话在。我末后道。今被昏散打并不
去。他云是你不猛烈。须是高著蒲团。竖起脊梁。三百
六十骨脊。八万四千毛窍。并作一个无字。我依他提
得转力。转见又散。到此尽命一提。忽见身心俱忘。目
前如一片银山相似。清清三昼夜。修问。我对云办道。
他云你唤什么作道。不能对。转加迷闷。首座云。你但
大开著眼。看是什么道理。被这一提。才上蒲团。面前
豁然开。如地陷一般。说似人不得。寻修兄。便道且喜
火。闪电光。引得无限人弄业识。举了便会了。岂不是
大窠臼。悟不觉吐舌。乃云休管他。我只以契證为期。
若不契證。终不放过。杲曰。契證即得。第恐恁么传将
去。举了便悟了。硬主张。击石火。闪电光。业识茫茫。未
有了日。悟深肯之 雪岩云。处州书记。说这工夫不
济事。动静二相打作两橛。我被说著。真个坐便有这
境。才拈提放箸。都不见了。他道参禅须起疑。大疑大
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我便提个乾矢橛。封了被。胁
不沾席。行坐只是昏散胶扰。霎时乾净不得。净慈七
兄弟坐禅。有修上座不在数。只是独行独坐。蒲团坐
如铁橛。行时挺起脊梁。我要近他说话。二年不得。我
因不倒头。昏散辊一团。不觉流泪起乡念。自此都放
下。两月后再来参假。却得这一放。十倍精神。元来究
明此事。不睡也不得。须中夜烂睡一觉。方有精神。一
日见修。问去年要与你说话。只避我。他道办道人无
剪爪工。更与你说话在。我末后道。今被昏散打并不
去。他云是你不猛烈。须是高著蒲团。竖起脊梁。三百
六十骨脊。八万四千毛窍。并作一个无字。我依他提
得转力。转见又散。到此尽命一提。忽见身心俱忘。目
前如一片银山相似。清清三昼夜。修问。我对云办道。
他云你唤什么作道。不能对。转加迷闷。首座云。你但
大开著眼。看是什么道理。被这一提。才上蒲团。面前
豁然开。如地陷一般。说似人不得。寻修兄。便道且喜
1283-A¶ 第 317a 页 X65-0317.png
且喜。我与他柳堤行一转。森罗万象。向来所厌弃物。
与无明烦恼昏散。元来尽自妙明真如性中流出。半
月馀动相不生。可怜不遇大手眼尊宿。与我打并。不
合向者里坐住。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于睡著无
梦想闻见地。又打作两橛。寤寐恒一之说。又透不过。
碍在胸中。十年后。来东天目。见一株古柏。触著向来
所得境界。和底一时飏下。自此不疑生死。不疑佛祖。
方始见径山老人立处 高峰参雪岩。方问讯。即打
出。闭门。再往。令看一话头。忽一日问谁与你拖这死
尸来。声未绝。即打。不知几。偶忆一归何处话。疑情顿
发。三昼夜目不交睫。抬头睹演祖真赞云。百年三万
六千日。反覆元来是遮汉。打破拖死尸疑。见钦问谁
拖死尸到这里。便喝。钦拈棒。把住云。今日打某甲不
得。钦曰。为甚打不得。拂袖便出。一日钦问。日间浩浩
时作得主么。答作得主。问睡梦中作得主么。答作得
主。又云。正睡著无梦想见闻。主在甚处。无语。钦嘱曰。
从今日去。也不要你学佛学法。但饥吃饭。困打眠。才
觉来。却抖擞精神。我这一觉。主公毕竟在甚处安身
立命。自誓云。𢬵一生做个痴呆汉。决要这一著子明
白。越五载。同宿友枕堕地作声。大悟。语学人曰。今负
一知半解不能了彻者。病在甚处。只为坐在不疑之
地。被参徒下一喝。不能辨邪正。盖从前得处莽卤也。
直须参到大彻田地。明得差别智。方能勘辨人。杀活
人。此吃折脚铛饭底工夫做到。如二人同时下喝。那
与无明烦恼昏散。元来尽自妙明真如性中流出。半
月馀动相不生。可怜不遇大手眼尊宿。与我打并。不
合向者里坐住。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于睡著无
梦想闻见地。又打作两橛。寤寐恒一之说。又透不过。
碍在胸中。十年后。来东天目。见一株古柏。触著向来
所得境界。和底一时飏下。自此不疑生死。不疑佛祖。
方始见径山老人立处 高峰参雪岩。方问讯。即打
出。闭门。再往。令看一话头。忽一日问谁与你拖这死
尸来。声未绝。即打。不知几。偶忆一归何处话。疑情顿
发。三昼夜目不交睫。抬头睹演祖真赞云。百年三万
六千日。反覆元来是遮汉。打破拖死尸疑。见钦问谁
拖死尸到这里。便喝。钦拈棒。把住云。今日打某甲不
得。钦曰。为甚打不得。拂袖便出。一日钦问。日间浩浩
时作得主么。答作得主。问睡梦中作得主么。答作得
主。又云。正睡著无梦想见闻。主在甚处。无语。钦嘱曰。
从今日去。也不要你学佛学法。但饥吃饭。困打眠。才
觉来。却抖擞精神。我这一觉。主公毕竟在甚处安身
立命。自誓云。𢬵一生做个痴呆汉。决要这一著子明
白。越五载。同宿友枕堕地作声。大悟。语学人曰。今负
一知半解不能了彻者。病在甚处。只为坐在不疑之
地。被参徒下一喝。不能辨邪正。盖从前得处莽卤也。
直须参到大彻田地。明得差别智。方能勘辨人。杀活
人。此吃折脚铛饭底工夫做到。如二人同时下喝。那
1283-A¶ 第 317b 页 X65-0317.png
有眼。那无眼。那个深。那个浅。还辨得出么 应庵举
白云端云。悟了须遇人始得。若不遇人。只是个无尾
巴猢狲。才弄出。便人笑。深信此道者。万中无一。私谓
历祖。乘大悲愿出世。为人开示言句。洵属美不胜收
兹门所录。重重透发心宗。体段大备。倘能精细研察。
尽可藉以彻了本来。其有欲融会淹贯者。更须遍阅
古今灯录。愈渊博而愈广大者也。然须知古德示人
千言万语。阨其要有二。一悟门。二保任。未悟之先。自
初学至久参。总须以悟门彻契为入手。所谓大疑大
悟。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是也。既悟后自破参至
腊终。全在功熏缜密为正行。所谓行解相应。那边明
白了。来这边行履是也。如以两者相较。则悟后工夫。
当无不自重己灵。自庆知有。即逢缘懈怠时知抱惭。
或不至如痴狂辈肆无忌惮。依前甘作博地凡夫。以
辜负唐丧此生知见。若未悟前。则全在师家钳锤妙
密。学人志量宏深。不到彻头。不肯歇手。脱有纤毫消
不过处。𢬵著十年廿载。必求透彻而后休。方得只眼
孤撑。种智深入。与佛祖把手同行。其于古人千差万
别公案。机用言句。如观掌纹。悉洞鉴明了。才不枉来
阎浮一番。是以悟门一著。尤为吃紧。须看古人参究
榜样。何等刻苦。何等勇猛。如大慧在湛堂座下。拈提
皆会。于门头户边消息。巳是七穿八达。少此一㘞。则
终不了当。必待薰风南来句。始剥去一层。又必待相
随来也句。方彻法源底。则今时人略有所得。顿尔不
白云端云。悟了须遇人始得。若不遇人。只是个无尾
巴猢狲。才弄出。便人笑。深信此道者。万中无一。私谓
历祖。乘大悲愿出世。为人开示言句。洵属美不胜收
兹门所录。重重透发心宗。体段大备。倘能精细研察。
尽可藉以彻了本来。其有欲融会淹贯者。更须遍阅
古今灯录。愈渊博而愈广大者也。然须知古德示人
千言万语。阨其要有二。一悟门。二保任。未悟之先。自
初学至久参。总须以悟门彻契为入手。所谓大疑大
悟。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是也。既悟后自破参至
腊终。全在功熏缜密为正行。所谓行解相应。那边明
白了。来这边行履是也。如以两者相较。则悟后工夫。
当无不自重己灵。自庆知有。即逢缘懈怠时知抱惭。
或不至如痴狂辈肆无忌惮。依前甘作博地凡夫。以
辜负唐丧此生知见。若未悟前。则全在师家钳锤妙
密。学人志量宏深。不到彻头。不肯歇手。脱有纤毫消
不过处。𢬵著十年廿载。必求透彻而后休。方得只眼
孤撑。种智深入。与佛祖把手同行。其于古人千差万
别公案。机用言句。如观掌纹。悉洞鉴明了。才不枉来
阎浮一番。是以悟门一著。尤为吃紧。须看古人参究
榜样。何等刻苦。何等勇猛。如大慧在湛堂座下。拈提
皆会。于门头户边消息。巳是七穿八达。少此一㘞。则
终不了当。必待薰风南来句。始剥去一层。又必待相
随来也句。方彻法源底。则今时人略有所得。顿尔不
1283-A¶ 第 317c 页 X65-0317.png
疑言句自满足者。奚翅万里崖州。又如雪岩巳得动
相不生。了知万象森罗皆妙明性流出。而无梦想处。
打成两橛。若非肯自刻苦。那有触著古柏彻底打并
时节。雪岩是过来人。便将此药头炙高峰之病。盖无
梦想见闻之际。是昏闷地位。明了意识不行。全没捞
摸处。不独雪岩高峰二尊宿透不去。大约尽未来际
禅客。或得见闻觉知光影者。于此总必打成两橛。其
无志气者。或强作血脉不断消解。或强谓谁求相见
理会。更不求通彻打并。此是古今学人通病。若高峰
以先得元来遮汉见地。巳透拖死尸主。更不𢬵此一
生做呆汉。那得有五载后枕子落地彻悟因缘。寄语
来哲。须知未透此关。总是有梦有想时夹杂昭灵业
识。非真白净主公也。且于古德言句中。如百丈云灵
光独耀独字。临济云历历孤明孤字。洞山所云三更
初夜月明前之初字前字。又古所云父母未生前主
公安身立命处句。死了烧了向甚么处相见句。身里
出门难句。堂中事作么生句。庵内人为甚么不知庵
外事句。种种此类。皆是浮面依稀影响。支吾消释。断
断不能彻底万分亲切契。證似此廉纤粘滞。笼统支
离。自救不能。如何勘验得学人邪正深浅。承嗣得佛
祖慧命。五体投地。痛哭顶礼。愿与诸来哲。具第一等
人志气。具第一等人刚骨。具第一等人猛烈。具第一
等人眼目。平气虚衷。我之所悟。倘不与无梦想主公
安身立命处相应。决不肯将就模糊。放过罢手。不计
相不生。了知万象森罗皆妙明性流出。而无梦想处。
打成两橛。若非肯自刻苦。那有触著古柏彻底打并
时节。雪岩是过来人。便将此药头炙高峰之病。盖无
梦想见闻之际。是昏闷地位。明了意识不行。全没捞
摸处。不独雪岩高峰二尊宿透不去。大约尽未来际
禅客。或得见闻觉知光影者。于此总必打成两橛。其
无志气者。或强作血脉不断消解。或强谓谁求相见
理会。更不求通彻打并。此是古今学人通病。若高峰
以先得元来遮汉见地。巳透拖死尸主。更不𢬵此一
生做呆汉。那得有五载后枕子落地彻悟因缘。寄语
来哲。须知未透此关。总是有梦有想时夹杂昭灵业
识。非真白净主公也。且于古德言句中。如百丈云灵
光独耀独字。临济云历历孤明孤字。洞山所云三更
初夜月明前之初字前字。又古所云父母未生前主
公安身立命处句。死了烧了向甚么处相见句。身里
出门难句。堂中事作么生句。庵内人为甚么不知庵
外事句。种种此类。皆是浮面依稀影响。支吾消释。断
断不能彻底万分亲切契。證似此廉纤粘滞。笼统支
离。自救不能。如何勘验得学人邪正深浅。承嗣得佛
祖慧命。五体投地。痛哭顶礼。愿与诸来哲。具第一等
人志气。具第一等人刚骨。具第一等人猛烈。具第一
等人眼目。平气虚衷。我之所悟。倘不与无梦想主公
安身立命处相应。决不肯将就模糊。放过罢手。不计
1283-A¶ 第 318a 页 X65-0318.png
岁月。与之苦切撕挨。庶几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绝后
再苏。欺君不得。庆快生平。證得本分清楚。真不愧为
少林儿孙。此则得得西来老古椎。所深望于常寂光
中者也。
宗范卷上
再苏。欺君不得。庆快生平。證得本分清楚。真不愧为
少林儿孙。此则得得西来老古椎。所深望于常寂光
中者也。
宗范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