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254-09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国志补注卷四

  编修杭世骏撰

  魏书

  桓二陈徐卫卢传

  桓阶 太祖定荆州 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
桓阶别传曰上已平荆州引为主簿每有深谋疑
事尝与阶筹之或日昃忘食或夜坐彻旦擢为赵
卷四 第 1b 页 WYG0254-0999b.png
郡太守会郡寮乏人上曰北边未靖以卿威能震
敌德足怀远故用相烦是亦寇恂河内之举阶在
郡时俸尽食酱醉上闻之数戏之曰卿家酱颇得
成不邪诏曰昔子文清俭朝不谋夕而有脯粮之
秩宣子守约箪食鱼飧而有加粱之赐况乎大魏
富有四海栋宇之大臣而有蔬食非吾所以礼贤
之意也其赐射鹿师二人并给媒(齐人谓曲糵为媒) 又
曰阶为赵郡太守期月之间增户万馀路有遗一
卷四 第 2a 页 WYG0254-1000a.png
囊耕者见之举以系树数日其主还取

  文帝践阼迁尚书令

  桓阶别传曰阶为尚书令文帝行幸见诸少子无
裈上搏手曰长者子无裈乃抱与同乘是日拜三
子为郎使黄门赍衣三十囊赐曰卿儿能趋可以
裈矣

  陈群 制九品官人之法

  傅子曰司空陈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评次
卷四 第 2b 页 WYG0254-1000b.png
人才之高下各为辈目州置都而总其议 孙楚
集奏曰九品汉氏本无班固著汉书序先代贤智
以九条此盖记鬼录次第耳而陈群依之以品生


  进爵颍乡侯

  水经注曰潩水又南径颍阴县故城西魏明帝封
司空陈群为侯国

  泰字玄伯

卷四 第 3a 页 WYG0254-1000c.png
  世说曰正始中人士所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
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顗
方陈泰

  景元元年薨

  汉晋春秋曰曹髦之薨司马昭闻之自投于地曰
天下谓我何于是召百官议其事昭垂涕问陈泰
曰何以居我泰曰公光辅数世功盖天下谓当并
迹古人垂美于后一旦有杀君之事不亦惜乎速
卷四 第 3b 页 WYG0254-1000d.png
斩贾充犹可以自明也昭曰公闾不可得杀也卿
更思馀计泰厉声曰意惟有进于此耳馀无足委
者也归而自杀

  陈矫 子本嗣 本弟骞

  世说注引世语曰本字体元 汉晋阳秋曰陈骞
兄本有名于世与夏侯玄亲交拜其母骞求为中
领军闻玄会于其家悦而归既入户玄曰相与未
致于此骞当户立良久曰如君言乃趋而出意气
卷四 第 4a 页 WYG0254-1001a.png
自若玄以此大知之

  和常杨杜赵裴传

  常林 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
所在有绩

  魏略曰林历宰守刺史所在检身节用其家常饥
乏糟糠缊弊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辛毗 明帝即位

卷四 第 4b 页 WYG0254-1001b.png
  魏略曰明帝时常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
坐上问左右此何官侍中辛毗对曰此谓御史旧
簪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

  青龙二年诸葛率众出渭南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
请与亮战明帝终不听是岁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
军军师使持节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

  晋阳秋曰诸葛亮据渭水南原诏使高祖拒之亮
挑战遗高祖巾帼巾帼妇女之饰欲以激怒冀获
卷四 第 5a 页 WYG0254-1001c.png
曹咎之利朝廷虑高祖不胜忿愤而卫尉辛毗骨
鲠之臣帝乃使毗仗节为高祖军司马亮果复挑
战高祖奋怒将出应之毗仗节中门而立高祖乃
止 世说曰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
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司马宣王既与
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
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
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卷四 第 5b 页 WYG0254-1001d.png
  毗女宪英 外孙夏侯湛为其传

  太平御览引夏侯孝若为辛宪英传曰夫人性不
好华丽琇上夫人鼲子帔缘以锦不肯服从外孙
胡母杨上夫人锦被夫人取反卧之

  满田牵郭传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

  古今刀剑录曰郭淮于太原得一刀文曰宜为将
后遂为将军及与蜀将战败失此刀

卷四 第 6a 页 WYG0254-1002a.png
  徐胡二王传

  徐邈

  魏氏春秋曰徐邈善画作水獭标于水滨群獭集


  颍川典农中郎将

  魏略曰上以农殖大事将选典农以徐邈为颍川
典农中郎将

  胡质 子威嗣

卷四 第 6b 页 WYG0254-1002b.png
  拜见父停厩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
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
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

  刘氏史通难曰古人谓方牧为二千石者以其禄
有二千石故也名以定体贵实甚焉甚使廉如伯
夷介如黔敖苟居此职终不患于贫馁者如胡威
之别其父也一缣之财犹且发问则千石之俸其
费安施料以牙筹推以食箸察其厚薄知不然矣

卷四 第 7a 页 WYG0254-1002c.png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晋武帝起居注曰豫州刺史胡威忠素质直思谋
深奥其以威为监军刺史如故

  王昶 昶陈治略五事

  太平御览引王昶考课事曰尚书侍中考课一曰
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综理万机以考庶绩三
曰进视惟允以考谠言四曰出纳王命以考典政
五曰罚法以考典刑

卷四 第 7b 页 WYG0254-1002d.png
  王基

  魏氏春秋曰司空东莱王基当世大儒岂不达礼
而纳司空太原王沈女以姓同源异故也(此出刘聪载记
聪大鸿胪刘弘之辞)

  以基著勋前朝改封基孙廙而以东武馀邑赐一子爵
关内侯

  晋太康起居注曰故司空王基夙为先帝授任基
子冲尚书郎中虽在清途犹未免楚挞其以冲为
卷四 第 8a 页 WYG0254-1003a.png
治书侍御史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王淩 吴大将全琮数万众寇芍陂淩率诸军逆讨
水经注曰肥水东北径白芍亭东北积而为湖谓
之芍陂陂周一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
言楚孙叔敖所造魏太尉王淩与吴将张休文战
于芍陂即此处

  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淩 大军奄至百尺逼淩 军
卷四 第 8b 页 WYG0254-1003b.png
到邱头淩面缚水次

  水经注曰沙水又东南流注于颍谓之交口水次
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 魏书郡国志曰司马宣
王讨太尉王淩大军至百尺堨即此堨也今俗呼
之为山阳堰非也盖新水首受颍于百尺沟王莽
名郡为新平故堰兼有新阳之名 水经注曰渠
又右合五池沟上承泽水中流渠谓之五池口魏
嘉平三年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淩于寿春自
卷四 第 9a 页 WYG0254-1003c.png
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也今其地为
五池乡矣 又曰颍水又东径丘头丘头枕水
魏书郡国志曰宣王军次丘头王淩面缚水次故
号武丘矣

  淩至项饮药死

  干宝晋纪曰淩到项见贾逵祠在水侧 其年八月
太傅有疾梦淩逵为疠甚恶之遂薨

  水经注曰谷水径小城北又东径刺史贾逵祠北
卷四 第 9b 页 WYG0254-1003d.png
王隐言祠在城北非也庙前有碑碑石金生干宝
曰黄金可采为晋中兴之瑞 王隐晋书曰永嘉
元年陈国项县贾逵石碑中生金人盗凿取卖卖
已复生此江东中兴之瑞也 还冤记曰宣王有
疾白日见淩来并贾逵为祟因呼字曰彦云缓我
宣王身亦有打处少日遂薨

  广字公渊

  世说曰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谓
卷四 第 10a 页 WYG0254-1004a.png
妇曰新妇颜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大丈夫不
能彷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杰 刘峻注引魏
氏春秋曰广有风量才学名重当世与傅嘏论才
性同异行于世

  母丘俭 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传首京师
旧唐书地理志曰霍丘县北有安丰津斩毌丘俭


  钦亡入吴

卷四 第 10b 页 WYG0254-1004b.png
  谨上还所受魏使持节前将军山桑侯印绶

  水经注曰山桑邑俗谓之北斗城昔文钦之封山
桑侯疑食邑于此

  转为庐江太守鹰扬将军王淩奏钦贪残 曹爽以
钦乡里厚养待之

  魏略曰文钦为庐江太守为都督王淩所奏钦诉
曹爽爽谓曰淩责卿载灰两船何用为乎曰闻足
下起染舍故烧作灰耳

卷四 第 11a 页 WYG0254-1004c.png
  诸葛诞

  曹嘉之晋纪曰诸葛诞以气厉称常倚柱读书雷
震其柱诞读书自若

  自出攻扬州刺史乐綝杀之

  太平御览引魏末传曰诞杀乐綝有典农都尉数
说诞于是收而斩之骂曰卿坐舌先人以竹搀其
舌然后杀之

  渡黎浆水

卷四 第 11b 页 WYG0254-1004d.png
  水经注曰芍陂渎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注黎浆
黎浆水东径黎浆亭南文钦之叛吴军北入诸葛
绪拒之于黎浆即此水也东注肥水谓之黎浆水


  围上诸军临高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

  王隐晋书曰诸葛反淮南孟康王慕曰宜作土山
敛诸侯材板(阙)橹以为攻具

  诞子靓字仲思吴平还晋靓子恢字道明位至尚书
卷四 第 12a 页 WYG0254-1005a.png


  晋诸公赞曰吴亡靓入洛以父诞为太祖所杀誓
不见世祖 恢别传曰恢少有令闻称为明贤避
难江左中宗召补中簿

  邓艾 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
古今刀剑录曰邓艾年十二曾读陈太丘碑碑下
掘得一刀黑如漆长三尺馀刀上常有气凄凄然
时人以为神物

卷四 第 12b 页 WYG0254-1005b.png
  时欲广田畜榖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
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
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通典曰宣王善之皆如艾计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西
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馀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
人且耕且守兼循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
淮颍大理诸陂于颍南北穿渠三百馀里溉田三
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田兵
卷四 第 13a 页 WYG0254-1005c.png
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迁汝南太守

  太平寰宇记曰故西平城在汝南西平县西七十
里有二十四陂魏典农邓艾所造也

  先登至江由

  任豫益州记曰江由左担道案图在阴平县北于
成都为西邓艾束马悬车处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
卷四 第 13b 页 WYG0254-1005d.png
世说曰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 张怀瓘
书断曰会善书有父风相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
𨽻书逸志飘然有凌云之志亦所谓剑则干将镆
铘焉 韦续九品书曰上下魏钟会八分

  会帐下督 本属胡烈 争赴杀会

  王隐晋书曰卫瓘监军护军钟会素与瓘至厚坐
则同床行则同舆会书板上欲杀胡烈等示瓘瓘
言不可会自削弃反问瓘何许问消息相疑益露
卷四 第 14a 页 WYG0254-1006a.png
瓘厕上见烈故给使令出语三军会逼瓘不得议
定经宿不眠各横刀膝上 古今刀剑录曰钟会
克蜀于成都土中得一刀文曰太一会死入帐下
王伯升伯升后渡江刀遂飞入水 干宝晋纪曰
钟会邓艾将伐蜀与刘寔别客谓寔曰二将当破
蜀不寔曰必破蜀但皆不还客问其故寔曰治道
在于克让因著崇让论曰季世不能让贤虚谢见
用之恩莫肯让于胜己

卷四 第 14b 页 WYG0254-1006b.png
  初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辨
注易及老子

  世说曰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
弼未弱冠往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
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
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

  又曰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
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
卷四 第 15a 页 WYG0254-1006c.png
注为道德二论 又曰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
自说注老子旨何意多所短不复得作声但应诺
诺遂不复注因作道德论

  方技传

  华陀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
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
中便断肠前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
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卷四 第 15b 页 WYG0254-1006d.png
  玉涧杂书曰华陀固神医也然范晔陈寿记其治
疾皆言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云 云)
决无之理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形而形之所以生
者以气也陀之药能使人醉无所觉可以受其刳
割与能完养使毁者复合则吾所不能知然腹背
肠胃既以破裂断坏则气何由含安有如是而复
生者乎审陀能此则凡受支解之刑者皆可使生
王者之刑亦无所复施矣

卷四 第 16a 页 WYG0254-1007a.png
  陀死后

  冢记曰华陀墓在项城

  东阿王作辩道论曰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
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郤俭始能行气导引慈
晓房中之术俭善辟榖悉号三百岁卒

  博物志曰魏王所集方士名上党王真陇西封君
达甘陵甘始鲁女生谯国华陀字元化东郭延年
唐霅冷寿光河南卜式张貂蓟子训汝南费长房
卷四 第 16b 页 WYG0254-1007b.png
鲜奴辜魏国军吏河南赵圣卿阳城郤俭字孟节
庐江左慈字元放右十六人魏文帝东阿王仲长
统所说皆能断榖不食分形隐没出入不由门户
左慈能变形幻人视听厌刻鬼魅皆此类也 又
曰皇甫隆遇道士姓封名君达其馀养性法即可
放用大略云体欲常少劳无过虚食去肥浓节酸咸
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春夏施泻秋冬闭
藏武帝行之有效 又曰典论又云王仲统云甘
卷四 第 17a 页 WYG0254-1007c.png
始左元放东郭延年行容成御妇人法并为丞相
所录间行其术亦得其验降就道士刘景受千云
母九子元方年三百岁莫知所在武帝恒御此药
亦云有验 鲁女生别传曰封君达陇西人也少
好道初服黄连丸五十馀年乃入鸟鼠山又于山
中服水银百馀年还乡里年如二十者常骑青牛
改号为青牛道士 神仙传曰甘始者太原人也
善行气不饮食又服天门冬行房中之事依容成
卷四 第 17b 页 WYG0254-1007d.png
玄素之法更演益之为一卷用之甚有近效治病
不用针灸汤药在世百馀岁乃入王屋山仙去

  杜夔 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
乐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晋后略曰钟律之器自周之末废而汉成哀之间
诸儒修而治之至后汉末复隳矣魏氏使协律知
音者杜夔造之不能考之典礼徒依于时丝管之
声时之尺寸而制之甚乖失礼度 博物志曰汉
卷四 第 18a 页 WYG0254-1008a.png
末丧乱无金石之乐魏武帝至汉中得杜夔旧法
始复设轩悬钟磬至于今用之于夔也 魏台访
议曰后汉尺度稍长魏代杜夔亦制律吕以之候
气灰悉不飞凡律各有所摄引而申之至于六十
相生者相变如黄钟之管下生林钟以阳生阴故
变也相摄者相通如中吕之管摄于物应以母权
子故相变者异时而各应相通者同月而继应应
有早晚者非正律气乃子律相感寄母中应也

卷四 第 18b 页 WYG0254-1008b.png
  管辂 吏部尚书何晏请之

  名士传曰是时曹爽辅政识者虑有危机晏有重
名与魏姻戚内虽怀忧而无复退也著五言诗以
言志曰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畏大网罗忧
祸一旦并岂若集五湖从流唼浮萍水宁旷中怀
何为怵惕惊盖因辂言惧而赋诗

  乌桓鲜卑东夷传

  短人国

卷四 第 19a 页 WYG0254-1008c.png
  突厥本末记曰自突厥北行一月有短人国长者
不踰二尺亦有一尺者头少毛发若羊胞之状突
厥呼为羊胞头其旁无他种类相侵俗无寇盗但
有大鸟高七八尺恒伺短人啄而食之短人皆持
弓矢以为之备按此亦在西北即魏略之短人国



卷四 第 19b 页 WYG0254-1008d.png










  三国志补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