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雪窦祖英上¶
●雪窦祖英上¶ 第 341c 页

祖庭事苑卷第三
睦庵 (善卿) 编正

* ●雪窦祖英上

阳春白雪
古乐府曲名也。唐显庆二年。太常上言。
礼记.家语云。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是知琴
操曲弄。皆合于歌。
又张华博物志云。白雪。是大帝
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名。
又楚大夫宋玉。尝对楚
襄王云。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俚巴人。国中
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歌薤露。国中属而和者
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
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
是以唱弥高。其和弥寡也。
是知白雪琴曲。本宜合
●雪窦祖英上¶ 第 342a 页 X64-0342.png
歌。以其调高。人和遂寡。自宋玉之后。未有能和者。
五年。吕才造琴歌白雪等曲。制歌辞。编入乐府。

碧云
江文通拟休上人别怨云。西北秋风至。楚客
心悠或。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露彩方泛艳。月
华始裴回。宝书为君掩。瑶琴讵能开。相思巫山渚。
怅望阳云台。膏炉绝沈燎。绮席生浮埃。桂水日千
里。因之平生怀。

清风
丞民之诗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郑氏云。吉
甫作此工歌之诵。其调和人之性。如清风之养万
物。

大圭不琢
礼器云。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
侯黼。大夫黻。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牺尊疏布。鼏
禅杓。此以素为贵也。注。大圭三尺。杼上。终葵首。琢。
为篆字之误也。明堂路曰大路。殷路也。鼏或作幕。
禅。木白理也。黼黻。音甫弗。大羹。上音泰。和。胡卧切。
越。音活。牺。素何切。鼏。莫历切。禅。音善。

衡鉴
衡以平万物。鉴以照万类。


即计切。诗.传云。来也。

贻赠
上与之切。赐也。

总缉
文政序总缉成二百二十首。今此本复增五
十首。乃知雪窦平日著述散落甚多。卒难考纪。

舍诸
上始野切。论语曰。山川其舍诸。

悫志
当作确。坚也。苦角切。易。确乎其不可拔。又选
●雪窦祖英上¶ 第 342b 页 X64-0342.png
云。稚志弥确。悫。谨也。非义。

炎宋
上于廉切。宋以火德王天下。故曰炎宋。本朝
祖宗受禅。自宋而起。故称宋也。

孟陬
将侯切。尔雅。月名。正月为陬。
离骚云。摄提贞
于孟陬。事义未详。

辟命
辟。公侯也。谓赴公侯之命。尔雅。皇.王.后.辟.公.
侯。君也。

抑留
于棘切。屈也。

抚会
肇云。若能舍己心于封内。寻玄机于事外。齐
万有于一虚。晓至虚之非无者。当言至人。终日应
会。与物推移。乘运抚化。未始为有也。

芜辞
上武扶切。荒芜也。深芜浅净。诗病也。

赆别
徐刃切。财货也。孟子。行者必以赆。

奥域
孙绰游天台赋云。天台山者。皆玄圣之所游
化。灵仙之所窟宅。阙载于常曲者。以所立冥奥。其
路幽迥。故雪窦引用以送僧。

绝槩
古代切。大也。赋云。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
则有四明.天台。

烈作
当作列。行列也。烈。炎也。非义。


徒耐切。青黛也。

彤霞
上徒宗切。赤也。

赤松子
神仙传云。黄初平。年十五时。在山中牧羊。
有道士目而异之。辄将至金华山四十馀年。其兄
初起。寻久之不巳。遇一道士将见与弟语。兄问。羊
●雪窦祖英上¶ 第 342c 页 X64-0342.png
何在。平曰。近在山之东。兄即往视之。一无所睹。平
遂与偕至山所。平环视而叱之。于是白石皆变为
羊而起。兄方叹曰。弟得仙道。如此可学否。曰。唯好
道。即得起。乃弃妻孥。服松苓五万曰。遂得仙。平自
号赤松子。

白道猷
神洲感通录云。沙门帛道猷。承天台石梁
终古无度者。乃慷慨曰。彼何人斯。独无贞操。故使
圣寺密尔对面千里。遂揭锡独往。径趣石梁。周瞰
崖崄。久之。方获其山。石梁非一圣寺。亦多将欲直
度。且虹梁亘谷。下望万寻。上阔尺许。莓苔斜侧。东
边似通。西碍大石。攀登路绝。猷乃别思异较。夜宿
梁东。便闻寺西磬声经呗唱萨。勇意相续。通夕不
安。又闻声曰。却后十年。当来此住。何须苦求。虽尔
不息。辰夕惋恨。结草为庵。弥年禅观。后试造梁。乃
见横石洞开。梁道平正。因即得度。遂见栋宇宏壮。
图塔环奇。神僧接叙。宛同素识。中食既讫。将陈住
意。僧曰。却后十年。自当至此。何劳早住。相送度梁。
横石巳塞。
又梁僧传云。猷居赤城山石室坐禅。有
壮蛇竞出。大十馀围。循环往复举头向猷。经半日
而去。后一日。神现形。诣猷曰。法师威德既重。来止
此山。弟子推室以相奉。猷曰。贫道寻山。愿得相值。
何不共住。神曰。弟子无为。不可。何部属未洽法化。
卒难制禦。远人往来。或相侵触。人神道异。是以去
尔。猷曰。本是何神。居之久。近欲移何处。曰。弟子。夏
●雪窦祖英上¶ 第 343a 页 X64-0343.png
帝之子。居于此山二千馀年。寒石山是家舅所治。
当往波住。寻还山阴庙。临别手赠猷香三奁。于是
凌云鸣鞞吹角而去。
猷尝有招道一高僧住云门
诗云。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迷山翳。风至
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
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开此无事迹。
以待无俗宾。长啸自林际。归此保天真。奁音廉。

大轻
上音泰。

风虎云龙
易.传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
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甫遇切。风也。

𩖼
分勿切。风疾也。

玲珑
上郎丁切。下卢红切。风声也。

非閒
居苋切。隔也。

副全提
副当作赴。趋也。副。贰也。非义。

裴相国
唐裴休。字公美。河内济源人。志操坚正。童
龀时。兄弟同学于济源别墅。休经年不出门。昼讲
经籍。夜课诗赋。虞人有以鹿贽兄俦者。俦与弟俅
炰之。召休食。休曰。我等穷生。菜食不充。今日食肉。
翌日何继。无宣改馔。独不食。长庆中登第。又应贤
良方正升甲科。历官在相位五年。咸通初。迁吏部
尚书.太子少师。卒。
休性宽慧。为官不尚激察。而民
吏畏服。善为文。长于书翰。自成笔法。家世奉佛。休
尤深于释典。太原凤翔近名山。多僧寺。视事之隙。
●雪窦祖英上¶ 第 343b 页 X64-0343.png
游践山林。与义海僧讲求佛理。中年后。不食荤血。
常斋戒。屏嗜欲。香炉.贝典不离斋中。咏歌赞呗以
为法乐。时人重其高洁。而鄙其太过。多以辞语嘲
之。休不以为忤。
镇洪州日。慕高安黄檗山希运禅
师之道。乃迎入府中。居开元寺演法。休一日述所
解一编呈师。师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云。会么。
休云。末测。师云。若便与么会得。犹较些子。若也形
于纸墨。何有吾宗。休乃赠诗一章云。自从大士传
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
日度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
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蜀水。在今筠
州米山县北三里。桉晋书.地理志云。蜀水源出县
内小界山。东流五百九十里。入南昌县漳水合。耆
老传云。仙人许逊为旌阳县令。有奇术。晋末。人皆
疾疠。多往蜀诣逊请救。与水投之上流。疾者饮之。
无不愈也。邑人敬其神异。故以蜀水为名。
元丰间。
高丽僧统义天。以华严大教慕学于钱塘净源法
师。躬朝 上国。当世宗匠悉皆参礼。至如大觉.圆
照诸禅师。皆有问答摹印别行。然泥在文字之学。
知解之外。诘无所得。尝问佛印元禅师曰。裴休爱
黄檗。重圭峰。优劣如何。元曰。在黄檗为优。天曰。何
以知之。元曰。尝读裴休所作圭峰塔铭序云。休与
师。于法为昆仲。于义为朋友。又尝览传灯录.裴公
赠黄檗诗云。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雪窦祖英上¶ 第 343c 页 X64-0343.png
其爱重优劣可知矣。人皆以为名对。

式芳尘
式。法也。芳尘。犹清尘也。

断际
筠州黄檗希运禅师也。生闽方。幼从本州黄
檗山出家。后嗣百丈之道。裴相国事以师礼。以师
酷爱旧山。常名师为黄檗。唐大中年。终于本山。敕
谥断际禅师。

李相国
唐李翱。字习之。幼勤于儒。博学好古。为文
尚气质。正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三迁至
京兆府。司录参军。元和初。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
寻权知职方员外郎。十五年六月。授考功员外郎。
并兼史职。七月初。出为朗州剌史。
大和初。入朝为
谏议大夫。寻以本官知制诰。三月二日拜中书舍
人。以缪举柏耆。坐是左授少府少监。俄出为郑州
剌史。五年。出为桂州剌史.御史中丞。充桂管防禦
使。七年。改授潭州剌史.湖南观察使。八年。徵为刑
部侍郎。九年。转户部侍郎。七月。检校户部尚书.襄
州剌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会昌中卒。谥曰文翱。

不尝执国政。或谓相国者。误矣。为朗州剌史时。闻
药山惟俨禅师玄化。屡请不起。乃躬入山谒之。会
师看经。殊不顾揖。侍者云。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
曰。见面不如闻名。师呼。太守。翱应[妳-女+口]。师曰。何得贵
耳贱目。翱拱手谢之。曰。如何是道。师以手指上下。
曰。会么。翱曰。不会。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翱乃忻
惬作礼。述偈云。鍊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
●雪窦祖英上¶ 第 344a 页 X64-0344.png
经。我来问道无馀事。云在青霄水在瓶。
翱与韩愈.
柳宗元.刘禹锡为文会之交。自相述古言。法六籍。
为文黜浮华。尚理致。言为文者。韩.柳.刘焉。韩愈常
论。仲尼既没。诸子异端所。荀.孟复之。杨.墨之流洗
然遗落。殆周.隋之世。王道弗兴。故文中子有作。应
在乎诸子左右。唐兴。房.魏既亡。失道尚华。至有武
后之弊.安史之残。吾约二三子。同致君复尧舜之
道。不可放清言而废儒。纵梵书而猾夏。敢有邪心
归释氏者。有渝此盟。无享人爵。无永天年。先圣神
明是糺是殛。
无何。翱邂逅于俨禅师。顿了本心。末
由户部尚书.襄州剌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复遇
紫玉禅翁。且增明道趣。著复性书上下二篇。大抵
谓本性明白。为六情玷污。迷而不返。今牵复之。犹
地雷之复见天心矣。即内教之返本还源也。其书
露而且隐。盖而又彰。其文则象系中庸。隐而不隐。
释教其理。则从真舍妄。彰显自心。弗事言陈。唯萌
意许也。韩.刘览之。叹曰。吾道萎迟。翱且逃矣。见宋
僧传。

列星
史记.天官书曰。太微宫。五帝坐。后聚二十五
星。蔚然。曰郎位。汉明帝时。馆陶公主为子求郎。帝
不许。赐钱一千万。曰。天郎官上应列星。出宰百里。
非其人。民受其殃。

药峤
渠庙切。山锐而高也。


弥远切。远也。
●雪窦祖英上¶ 第 344b 页 X64-0344.png

台辅
春秋曰。三公上应三台星。故曰台辅。

藩维
上甫烦切。篱也。周礼。九州之外曰藩国。

仙都
处之山名。世传黄帝升遐之处。

太守
汉景帝改郡守为太守。

褰帷
东汉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旧交阯土
多珍产。前后剌史率多无清行。故吏民怨叛。中元
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剌史及合浦太守。有司举琮
为交阯剌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
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自活。
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诛斩
渠师。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
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复徵拜为冀州剌史。旧典。
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琮之部。升车言
曰。剌史当远视广听。紏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
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百城闻风。自然竦震。

化条
汉书剌史六条分化。颜师古云。汉官典职仪
云。剌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
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强宗豪右
田宅踰制。以强陵弱。以众暴寡。二.二千石不奉诏
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
为奸。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励杀人。怒则任刑。喜
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瓦
裂。祅祥讹言。四.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
竉顽。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二千
●雪窦祖英上¶ 第 344c 页 X64-0344.png
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

经纬
下于贵切。文能经天。武能纬地。有武无文。无
以怀远。有文无武。无以禦乱。

笺函
以色加纸曰笺。

开士
应法师云。梵语菩萨。此言开士。谓以法开导
之士。前秦符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名曰开士。


苦回切。大也。张也。


徒的切。见也。

夜光
史记。隋侯祝元畅。因之齐。道上见一蛇将死。
遂以水洒。摩傅之神药而去。忽一夜。中庭皎然有
光。意谓有贼。遂案剑视之。乃见一蛇衔珠在地而
往。故知前蛇之感报也。以珠光能照夜。故曰夜光。

焦桐
东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也。避地吴会。吴人
有烧桐而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
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时人名曰焦尾琴
焉。又在陈留。日闻邻人弹琴于屏。邕潜听之。谓邻
人曰。公弹琴何为有杀心。邻人曰。向吾鼓弦。见螳
螂方鸣。蝉相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
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
乎。邕然之。其妙听若此。


步皆切。推也。

罔象
当作象罔。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
丘而望。还归。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朱
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乃使象罔。象罔
●雪窦祖英上¶ 第 345a 页 X64-0345.png
得之。见庄子。吃。口懈切。诟。口豆切。

塞请
上苏则切。

四河
一.殑伽。二.尼连。三.信度。四.私阿。此四天四大
河。

枯蘖
下五割切。伐木馀也。

踪横
上当作纵。

黄头
梵云迦毗罗。此言黄头。以佛生迦毗罗国。就
生处而称佛为黄头大士也。

碧眼
初祖达磨大师眼有绀青之色。故称祖曰碧
眼。

离微
宝藏论。其出微。其入离。知入离。外尘无所依。
知出微。内心无所为。内心无所为。诸见不能移。外
尘无所依。万有不能羁。又离者。体不与物合。亦不
与物离。五色不能污。五音不能乱。徵者。体妙无形。
无色无相。应用万端。而不见容。离.微二字。道之妙
也。


落干切。晚也。

少林
少林寺。乃魏沙门跋陀制。菩提达磨梁大通
元年泛舶至此土。会武帝。问答不契。遂之魏之洛
阳。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如是九
年。得二祖可。以传其法。旧作普通八年。误矣。

花未
当作花木。

庾岭
六祖卢行者自密授衣法。是夜潜遁。有道明
者。与数十人蹑迹而追。至大庾岭。明最先见。祖乃
●雪窦祖英上¶ 第 345b 页 X64-0345.png
置衣钵于盘石。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
明举之。如山不动。

仲尼伯雪
温伯雪。南国贤人也。适齐。舍鲁。仲尼见
之而不言。子路曰。夫子欲见温伯雪子久之。今见
不言。何也。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
可以容声矣。见庄子。

倾盖
倾盖。非温伯雪。乃程子也。家语。孔子之郯。逢
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顾谓子路。取束
帛以赠先生。子路屑然对曰。由闻士不中间见。女
嫁无媒居。子不以交礼也。有间。又顾谓子路。子路
又对如初。孔子曰。由。诗不云乎。有美一人。清阳宛
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贤士也。于斯
不赠。则终身不能见也。倾盖。驻车也。倾。仄也。郯。音
谈。

鳞凤
瑞应图云。麟.凤.龟.龙。国之四瑞。麟。仁兽也。四
灵之首。凤。王者之嘉祥。为鸟之长。龟。水族之灵。介
虫之长。龙。鳞虫之长。亦谓之四灵。又云。麟有五彩。
腹下黄。高一丈二尺。

巢许
逸士传。许由。字仲武。颖川阳城人。隐于箕山。
师于齧缺。依山而食。就河而饮。尧知其贤。让以帝
位。由闻之。乃临河洗耳。有巢父者。饮犊。牵而避之
曰。恶吾水也。后卒。尧封其墓曰箕公。

蟾印
上时廉切。月光也。

高蹈
徒到切。践履也。
●雪窦祖英上¶ 第 345c 页 X64-0345.png

不知为贵
肇云。如曰不知。则公贵矣。

鹫峰
西域记云。梵语姞栗陀罗矩吒山。此云鹫峰。
即释尊说法华之地。出王舍城最为高显故。表出
过二乘。以多栖鹫鸟。因以名焉。又云。山形似鹫头。
亦名鹫头峰。

坏衲
坏衲。指迦叶也。迦叶头陀第一。著坏衲衣。十
诵云。衲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
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易染。
八.难坏。九.更不须馀衣。十.不失求道。

熊岭
即达磨塔所也。塔记云。大师化缘巳毕。传法
得人。乃端居而逝。即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也。葬
于熊耳山。起塔定林寺。
颜师古云。熊耳山在顺阳
北。益阳县东。其山两峰状若熊耳。因以名焉。与少
林相去三百馀里。据此。非二祖立雪之处。盖指事
之误也。

索索
昔各切。惧貌。又散也。

菀转
当作宛转。

平阗
上房连切。下音田。平阗。盛貌。


当作辨。别也。弁。皮变切。周冠名。非义。下仿此。

虎兕
下徐妹切。青色一角似牛。重千斤。

石窗
四明记云。山之上有自然石窗。四面透明。故
曰四明。

掣断金锁
禅月览李白集诗。常思李太白。仙[竺-二+妻]驱
造化。玄宗致之七宝床。虎殿龙楼无不可。一朝力
●雪窦祖英上¶ 第 346a 页 X64-0346.png
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紫皇案前五色麟。忽
然掣断黄金锁。五湖太浪如银山。满船载酒搥鼓
过。贺老成异物。颠狂谁敢和。宁知江边坟。不是犹
醉卧。

轻舍
书冶切。

七星
七星。剑饰也。西京杂记云。高祖斩白蛇剑。剑
上有七星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匣。
剑在室中。光影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
加磨蓥。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
射人。

把欲
赠行人。当作欲把赠行人。

卞和
楚人卞和献玉于楚厉王。王曰。石也。遣使刖
一足。及武王即位。和又献之武。武王复怒。又刖一
足。至楚文王立。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召而
谓曰。刖足者。何怨乎。曰。不怨刖足。而怨真玉以为
凡石。忠事以为慢事。是以哭之。文王乃使工剖石。
乃真玉也。文王叹曰。哀哉。二先君易刖人足。而难
于剖石。令和果是璧。乃国宝也。见韩子。

轻触不轻触
第三板一行脱三字。


毋彼切。无也。

慷慨
上苦郎切。下苦爱切。竭诚也。

曲木据位
韶阳云门大师云。诸方老秃奴。曲木禅
床上坐。求名求利。问佛答佛。问祖答祖。痾屎送尿
也。三家村里老婆传口令相似。识甚么好恶。总似
●雪窦祖英上¶ 第 346b 页 X64-0346.png
者般底。水也难消。利刀斩却百千万亿个有甚么
过。

楚甸
堂练切。郊甸也。

累累
力追切。说文。缀得理也。一曰蔓也。又网落也。

尺𨤲
理之切。十毫曰𨤲。

规矩
圜曰规。方曰矩。

周行
瑞应经云。菩萨示生。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
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宏纲
古郎切。网之大绳也。


音告。

春雨
春雨如膏。百谷仰之。

春云
易通封验曰。立春。青阳云出。房如积水。春分。
正阳云出。张如白鹤。

枯荄
古哀切。草根也。

离离
当从草。作篱。轻细貌。

维风
维。辞助也。

幽石
公羊传曰。云触石而生。肤寸而合。不崇朝而
遍天下者。太山之云也。

一花
达磨谓可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
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但出此衣并吾
法偈。用以表明。听吾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
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独运孤明
第三板十三行脱运字。

历魏游梁
见少林。
●雪窦祖英上¶ 第 346c 页 X64-0346.png


之欲切。视也。


居宜切。绊也。


他代切。姿熊美貌也。

垂天
云垂于天。庄生取以比鹏翼。


于其切。恨声。

悠悠
夷周切。远也。

菡萏
上户感切。下徒感切。莲花欲舒貌。

万卉
许贵切。草之总名也。


子六切。迫也。


侧救切。

雠敌
当作酬敌。谓远赴酬问。敌应群机。雠。冤也。非
义。

寒山老
天台寒山子。本无氏族。始丰县西七十里。
有寒.闇二岩。子尝居寒岩中。故以名焉。容貌枯倅。
布擩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时来国清寺。就
拾得取菜滓食之。或廊下徐行。或时叫噪。寺僧以
杖逐之。翻身抚掌大笑。虽出言如狂。而有意趣。

白云抱幽石
寒山子诗云。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
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不记年。屡见春
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兰芷
左思齐都赋曰。其草则有杜若.蘅菊.石兰.芷
葸.兰芷。古人所以比君子。
家语曰。芝兰生于深林。
不以无人而不芳。

空生
梵云须菩提。又云苏补底迦。此有三义翻译。
●雪窦祖英上¶ 第 347a 页 X64-0347.png
一曰空生。谓初生之时。家室尽空。以表解空之相。
二曰善现。谓生时种种善瑞显现。三曰善吉。谓生
巳。相师占之云。此子唯善唯吉。
西域记云。本东方
青龙陀佛。影化释迦会下。今为禅者之通称。谓参
玄解空之士也。

岭南
黄梅密付老卢衣盂。奔驰为岭南之归。

鄙彼
论语或问子西曰。孔子曰。彼哉。彼哉。说者曰。
言无足称也。

伊予
犹是我也。

古人有言
贯休拟君子有所思。我爱尹吉甫。思贤
作商颂。我爱杨子云。理乱皆如凤。振衣中夜起。露
华香旖旎。扑辟骊龙明月珠。敲出凤凰五色髓。陋
巷萧萧㭊㭊。缅想斯人胜圭璧。寂寞于载不相逢。
无限浮生尽虚掷。君不见沈约道。佳人不在斯。春
光为谁惜。

骊龙
郎奚切。黑色龙也。

频弹指
云岩晟。初参百丈海。侍左右二十年。不悟
玄旨。弹指掁然下山。后谒药山。方乃契悟。

八纮
淮南子云。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桂。九
州之外有八埏。埏之外有八纮。东北方纮曰荒土。
东方之纮曰桑野。东南方之纮曰众安。南方之纮
曰反户。西南方之纮曰火土。西方之纮曰沃野。西
北方之纮曰沙所。北方之纮曰委羽。故曰四方四
角谓之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又九夷.八狄.七戎.
●雪窦祖英上¶ 第 347b 页 X64-0347.png
六蛮。谓之四海。

寥沈
下呼决切。寥。沈空貌。

蔼蔼
于盖切。盛貌。

天骥
几利切。天马也。详见颂古。


锄祐切。马疾步也。

大鹏
步登切。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
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
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见庄子。

湛卢
吴王剑名也。笔谈云。古剑名湛卢者。谓其湛
湛然黑色也。

射斗牛
晋书。雷焕善天文。张华因望斗牛间常有
异气。乃邀焕夜登楼仰视。焕曰。仆察之久矣。乃宝
剑之精上于天。在豫章酆城县界。华乃荐焕为酆
城令。焕至。修狱。掘基得石匣。有双剑。光甚艳发。使
送一与张公。一留自佩。华后被诛。剑遂失。焕卒。子
为州从事。佩父剑之延平。于腰间忽跃堕水。使人
投之。但见两龙长数丈。燔莹有文章。投者惧而返。

点额
水经云。鳣鲔出巩穴。三月则上度龙门。得度
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鳣。张连切。鲔。羽轨切。二鱼
名。

云萝
女萝也。博物志云。寄草木生。根不著地。而条
叶蔼然如植。即菟丝也。

洲渚
上音州。尔雅曰。水中可止曰洲。下章与切。释
名曰。遮也。能遮水使旁流也。
大般若云。善现白佛。
●雪窦祖英上¶ 第 347c 页 X64-0347.png
云何菩萨为与世间作洲渚故。发趣无上正等菩
提。佛言。譬如巨海。大小河中高显可居。周回水断。
说名洲渚。如是善现。色前后际断。乃至诸佛正等
菩提前后际断。由此前后际断。一切法断。此一切
法前后际断即是寂灭。即是微妙。即是如实。谓空
无所得。色断爱尽。无馀离染。永灭涅盘。菩萨欲为
有情开示寂灭微妙之法。是为世间作洲渚故。发
趣菩提。

园林
华严。普贤菩萨答普慧言。佛子。菩萨有十种
园林。所谓生死是菩萨园林。无厌舍故。教化众生
是菩萨园林。不疲倦故。


徒案切。惧也。难也。

十影神驹
王子年拾遗云。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
巡行天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
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
日而行。五名踰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二形十影。
七名腾雾。乘云而趋。八名挟翼。身有肉翅。遍而驾
焉。
佛本行经云。我念往昔有一马王名鸡尸。行疾
如风。时有五百人入海求宝。忽值恶风。吹至罗刹
国。其国多有罗刹女。即往救接。与彼娱乐。时女谓
诸商人曰。是城南面不得从彼而去。有一商主自
生疑念。以何等过。不听。南去。即执利刀寻往所禁
之处。见一微径。甚可畏惧。状如地狱。近城有一高
树。即上观看。见彼城中多有死人。或有食半。或唯
●雪窦祖英上¶ 第 348a 页 X64-0348.png
筋骨。是诸苦人仰观树上。作如是言。汝今济拔于
我。我本商人。五百同伴船破至岸。遭罗刹女先受
五欲。入此城中巳被食半。商主曰。颇有方便得脱
是苦。苦人曰。有一方便。至十五日。有一马王来诣
海岸。出人声言。谁欲渡彼大咸海水。我今安隐得
度彼岸。若值马王。即免斯苦。商主闻巳。即告诸人
慎莫放逸。共诣彼处。见于马王。时彼马王语诸商
人。汝等莫生染著。可乘我背。或执我身.脚足.支节。
马即飞腾行疾如风。度海彼岸。

五色祥麟
本行经云。昔者菩萨身为鹿王。厥体高
大。身毛五色。众鹿伏从。数千为群。国王出猎。群鹿
分散。投岩堕坑。荡树贯棘。摧破死伤。所杀不少。鹿
王睹之。哽噎。吾为众长。宜当明虑。凋残群小。罪出
我也。径自入国。乃到殿前。跪而言曰。小畜贪生。寄
命国界。卒逢猎者。群类奔逃。或生相失。或死狼藉。
天仁爱物。实为可哀。愿自相选。日供太官。乞知其
数。不敢上欺。王甚奇之。曰。太官所用。日不过一。不
知汝等伤死甚多。若实如之。吾誓不猎。
鹿王退还。
悉命群鹿具以斯意。群鹿伏听。自相差次。应先行
者。每当就死。过辞其王。王为涕泣。诲喻之曰。浮世
皆尔。孰有免之。卿路念佛仁教。慈心向彼人王。慎
无怨矣。日日若兹。中有应行者而身有胎。曰。死不
敢避。乞须挽身。更取其次。欲以代之。其次顿首涕
泣曰。必当就死。尚有一日一夜之生。斯须之命。
●雪窦祖英上¶ 第 348b 页 X64-0348.png
时至不恨。鹿王不忍枉其生命。明日遁众。身诣太
官。厨人识之。即以上闻。王问其故。辞答如上。王怆
然为之流涕。岂有畜兽杀身济众。吾为人君。日杀
众生。王遣鹿去。还其本居。敕一国界。若有犯鹿者。
与人同罚。
祥麟。今引鹿王缘。鹿。非麟。文者之饰辞
耳。

瓴甋频磨
音令滴。尔雅云。瓴甋谓之甓。郭璞云。㼾
砖也。
昔马祖尝庵居。但务坐禅。一日。让和上谓曰。
汝坐禅图甚么。祖曰。图作佛。让遂取一片砖磨于
庵前。祖曰。磨砖何为。让曰。欲作镜。祖曰。磨砖岂得
作镜。让曰。磨塼既不作镜。坐禅岂得成佛。祖遽然
而起曰。如何即是。让曰。如人驾车。车若不行。打车
即是。打牛即是。祖无对。让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
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
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
达其理。

卢公语
中宗神龙初。遣内侍薛简诏六祖赴阙。祖
辞以疾。薛简因问祖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
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
也。此理如何。祖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见
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
坐。究竟无證。岂况坐邪。


正作抵。音帝。根也。
●雪窦祖英上¶ 第 348c 页 X64-0348.png

希声
老氏曰。大音希声。


于计切。目生障也。

子州
史记。子州。字支父。尧以天下让许由。由不受。
又让子州。州曰。以我为天子。可也。虽然。我适有幽
忧之疾。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单卷
单。姓。卷。名。舜以天下让卷。卷曰。予立于宇宙
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动
劳。秋收敛。形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消摇
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

归去来
晋陶潜。为彭泽令。是时郡遣督邮至。县吏
当束带见督邮。潜乃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向闾里小儿。乃自解印绶。将归田里。因而命篇云
归去来辞。见陶潜集。

甄别
上居延切。察也。下笔列切。辨也。

旷排
犹远去也。

沽待
沽。卖也。语云。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忽致
致当作置。弃置也。致。至也。非义。

讥褒
上几音。下博毛切。讥䛼褒赞也。

衣裓
古得切。衣前襟也。

一寻
六尺曰寻。

韬光
它刀切。藏也。

八骏
穆天子传。天子之八骏。一曰赤腰。二曰盗骊。
三曰白牺。四曰骅骝。五曰騄耳。六曰渠黄。七曰踰
轮。八曰山子。骊。音离。马深黑色。騄。音绿。
●雪窦祖英上¶ 第 349a 页 X64-0349.png

观气
四祖大师谓众曰。吾武德中游庐山。登绝顶。
望破头山。紫气如盖。下有白气。横分六道。汝等会
否。众皆默然。五祖曰。得非和上它后横出一枝佛
法否。祖曰。然。即牛头懒融是也。

师子话
云岩晟参药山次。山问。闻汝解弄师子。是
否。曰。是。弄得几出。曰。弄得六出。我亦解弄。曰。和上
弄得几出。我弄得一出。曰。一即六。六即一。晟后到
沩山。山曰。闻长老在药山弄师子。是否。曰。是。长弄
耶。还有置时。曰。要弄即弄。要置即置。置时。师子在
甚么处。曰。置也。置也。

[虒-虎+乇]愬
[虒-虎+乇]当作𤟍。陟革切。愬。色责切。𤟍愬。张耳貌。或
音卓朔。非义。


它历切。解也。

西江水
庞蕴居士初参马祖。问云。不与万法为侣
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
道。


披义切。衣帔也。


音口。击也。

凌晨
上当作陵。侵也。下皆仿此。

屈眴
即达磨大师所传袈裟。至六祖。遂留于曹溪。
屈眴。梵语。此云大细布。缉木绵华心织成。其色青
黑。里以碧绢。唐肃宗上元初。降诏请衣入内供养。
凡六年。至永泰初五月五日夜。代宗梦能大师请
衣却归曹溪。至七日。命中使杨崇景奉而置之。眴。
●雪窦祖英上¶ 第 349b 页 X64-0349.png
音舜。

花偈
初祖达磨传法一花五叶之偈。

刘阳叟
刘阳。当作浏阳。邑名也。即潭州石霜庆诸
禅师受道吾法印。遁迹自处。于时始为二夏僧。因
避世。混俗于长沙浏阳陶家坊。人不之识。洞山价
访而得之。遂辟居石霜山。

希冀
几利切。望也。

动天地
贯休拟古别离。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
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伊予非此辈。送人空把
臂。它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

蓬岛
即蓬莱山也。其说具十二鳌。

宵征
宵。夜也。征。行也。诗。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百城
华严。善财童子自福城东六塔庙处。与五众
等礼文殊师利。发菩提心巳。渐次南行。历一百一
十城。见五十二善知识。至弥勒楼阁前。白言。大圣。
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
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入巳还闭。

惠理
惠。当作慧。陆鸿渐记云。晋西域异僧慧理。指
今灵隐飞来峰曰。此吾国灵鹫小峰。何时飞来至
此。颂题送广华严归鹫峰。即灵隐也。故用慧理事。

楼阁
缘见百城。


可浪切。拒也。

九野
即古九州。尔雅。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
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杨州。济河间曰
●雪窦祖英上¶ 第 349c 页 X64-0349.png
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于真切。褥也。

三十四老
西域二十八祖.支那六祖。然达磨来此
土为初祖。实三十四也。

颓纲
上杜回切。下坠地也。

袭尔
似入切。合也。

琼玖
上渠营切。下举有切。玉名。诗。投我以木桃。报
之以琼玖。

龙骑
当作龙骥。见它本。

睥睨
上匹诣切。下奴计切。视也。

射虎
西汉李广。北平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
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入矣。

又韩诗外传。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似虎。弯弓射之。
没金饮羽。
葛稚川西京杂记云。李广与兄弟共猎
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
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
也。它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矢饮羽。
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簳折
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杨子云。云曰。至诚则金石为
开。予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
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
共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
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棹
扬鬣。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上死者十馀
●雪窦祖英上¶ 第 350a 页 X64-0350.png
人。又予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
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
𢰸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
沈溺缺斧之事。何金石所感之偏乎。子云无以应
子。毙。音弊。顿化也。溲。所留切。小便也。

观马
秦穆公使伯乐举人求马。伯乐举九方堙求
马。三月而反。曰。得马矣。在沙丘。牡而黄。及马至。则
牝而骊。公谓伯乐曰。子所求马者。毛色牝牡不知。
败矣。伯乐太息曰。一至此乎。堙之所观者。天机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也。果得千里
马。见淮南子。

甑人
楚王夫人尝夏乘凉。抱铁柱感孕。后产一铁。
楚王令干将铸以为剑。三年乃成双剑。一雌一雄。
干将密留雄。以进雌于楚王。王閟于匣中。常闻悲
鸣。王问群臣。臣曰。剑有雌雄。鸣者忆雄耳。王大怒。
即收干将杀之。干将知其应。乃以剑藏屋柱中。因
嘱妻莫耶曰。日出北户。南山其松。松生于石。剑在
其中。
妻后生男。眉閒尺。年十五。问母曰。父何在。母
乃述前事。久思惟。剖柱得剑。日夜欲报楚王。王亦
慕觅其人。宣言。有得眉閒尺者。厚赏之。尺遂逃。俄
有客曰。子得非眉閒尺耶。曰。然。客曰。吾甑山人也。
能为子报父雠。尺曰。父昔无辜。枉被茶毒。君今惠
念。何所须耶。客曰。当得子头并子剑。尺乃与剑并
头。
客得之。进于楚王。王大喜。客曰。愿烹之。王遂投
●雪窦祖英上¶ 第 350b 页 X64-0350.png
于鼎。客绐于王曰。其首不烂。王方临视。客于后以
剑拟王头堕鼎中。于是二首相齧。客恐尺不胜。乃
自刎以助之。三头相齧。寻亦俱烂。见孝子传。绐。音
待。欺也。

峥嵘
上士耕切。下户萠切。峻貌。

曾閒
古苋切。


溥巴切。花房也。

卷席
百丈海一日与马祖游山。见野鸭子。祖问曰。
是甚么。丈曰。野鸭子。曰。甚么处去。丈曰。飞过去。祖
遂引手[捅-用+(司-(一/口)+士)]百丈鼻头。丈作痛声。祖曰。何曾飞过。丈
于是大悟。至明日。祖升堂。丈出卷却面前礼拜席。
祖便下座。

掩耳
丹霞天然禅师初参石头。因缘相契。躬执爨
役凡三年。忽一日。石头告众曰。来日刬佛殿前草。
至来日。大众与童行各备锹𨰃刬草。唯师以盆盛
水洗头。于和上前胡跪。石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
方与说戒法。师乃掩耳而去。后谒马祖。入僧堂。骑
圣僧项。众皆惊呼。祖见之曰。我子天然。下来。师下
作礼曰。谢师赐名。

曹溪流
见云门录序曹溪。

止水
庄子云。人鉴于止水而不鉴于流水。唯止能
止众止。此颂意反庄语也。

皮髓
达磨大师欲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巳。
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时道副曰。如我所见。不离文
●雪窦祖英上¶ 第 350c 页 X64-0350.png
字。不执文字。而为道用。师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
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
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
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
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遂传衣钵。

石头有言
青原思令石头希迁持书往南岳让和
上处。曰。待汝回。吾有个鈯斧子与汝住山。迁至彼。
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让曰。子
问大高生。何不向下问。迁曰。宁可永劫沈沦。不慕
诸圣解脱。让便休。迁回。思曰。书达否。迁曰。书亦不
达。信亦不通。思曰。作么生。迁乃举前话。复云。去时
蒙和上许鈯斧子。便请。思垂下一足。迁便礼拜。

古之送人
子路将行。辞于孔子。子曰。赠汝车乎。赠
汝言乎。对曰。请以言。子曰。不强则不达。不劳则无
功。不忠则无亲。不信则无复。不恭则失礼。慎此五
者。子路曰。由请终身奉之。见家语。

新丰曲
洞山价。唐大中末。居新丰山。以山称之也。
一日。示众云。兄弟。初秋夏末。或东去西去。直须向
万里无寸草处去始得。又曰。只如万里无寸草处
作么生去。因僧举到石霜。霜闻之。乃云。出门便是
草。洞山闻。乃曰。大唐国内能有几人。

杲杲
古老切。日出也。从日在木上。故曰在上为杲。
在下曰杳。在中曰东也。

光阴
晋陶侃语人曰。圣者惜寸阴。众人当惜分阴。
●雪窦祖英上¶ 第 351a 页 X64-0351.png

蒲柳
晋顾悦。与文帝同年而发早白。帝问之。何也。
曰。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质。望秋先落。


音无。禁亡辞也。

夺席
东汉戴凭。字次仲。汝南平兴人也。正旦朝贺。
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
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馀席。故京
师为之语云。解经不穷戴侍中。

诵帚
正作帚。增一阿含云。尊者周利槃特性多暗
钝。佛教使诵扫帚。得扫忘帚。得帚忘扫。六年之中。
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准曰。帚者彗。扫者除。除
彗即喻八正道。粪者喻三毒垢也。以八正道彗扫
三毒垢。所谓扫帚义者。正谓此矣。深思此理。心则
开解。得阿罗汉道。彗。似岁切。帚也。

伐木
诗。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
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
则民德归厚矣。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
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丁丁
中耕切。伐木声。

濛濛
音蒙。细雨貌。

古人之言
即大法眼颂寄复长老云。渠渠渠。我我
我。南北东西皆可可。可可不可可。但唯我无不可。


呼括切。

曾鄙
褒美切。耻也。
●雪窦祖英上¶ 第 351b 页 X64-0351.png

遗我
余贵切。

木羊儿
行奯长老尝作颂寄雪窦云。万变施为不
系时。清风何必在东西。有人问我西来意。石虎吞
却木羊儿。

不器
论语。子曰。君子不器。包氏曰。器者。各周其用。
至于君子。无所不施。雪窦谓至人者。无所不至者
也。


当作詀。伫陷切。被诳也。馀仿此。

销烁
下当从金。作铄。书药切。销金也。铄。灼铄。光也。
非义。

因事
丛林或说因事。往往妄议当日[彳*畏]琐世谛杂
事。岂其然也。夫宗师唱道。无不因此事而有语言
偈颂以接引学者。岂存诚于世谛者哉。若宗师因
世谛彼非此是。以出示人天。又何足为后世法耶。
至如初洞山因事颂曰。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前
头狗尿天。刹竿头上煎䭔子。三个猢狲夜簸钱。

慈明因事颂。时来开钵展巾单。饭了收盂困即眠。
石人抚掌呵呵笑。木女弹筝你自筝。又韶九峰因
事颂。收得便除四足。两耳却挂金镮。好是月明深
夜。一声清透松关。此皆因事而作。岂留情于是非
动静之间者哉。

落落碌碌
碌。当作琭。玉也。碌。石也。非义。老氏曰。不
琭琭如玉。落落如石。说者曰。玉琭琭。贵而巳矣。不
能贱也。石落落。贱而巳矣。不能贵也。
●雪窦祖英上¶ 第 351c 页 X64-0351.png

𧬊速
𧬊。音西。声振也。一曰呻叹。谓何呻叹之频速
也。语见度夏空过因缘。故雪窦引用。

白蘋
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浸淫
溪谷。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谓之白蘋者。以
其色青而花白也。
周处风土记曰。萍蘋。芹菜之名
也。大者蘋。小者萍。

十二鳌
列子.汤问。归墟之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
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
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
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禽兽皆纯
缟。珠玕之树皆丛生。花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
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
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
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
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鳌十五举首
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
动。而龙伯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
前。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趋归其国。灼其骨以数
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
之播迁者巨亿计。帝愤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
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牺.神农之时。其国人犹数
十丈。桉此止六鳌尔。颂云十二。诸方互多建立。故
难揩定。然唯理是从。

几番
孚饭切。
●雪窦祖英上¶ 第 352a 页 X64-0352.png

踟躅
上直离切。下直诛切。踟躅。未见所出。

猿攀
灵光之猿。攀掾而相追。掾。音传。陈掾。驰逐也。
司马正说。

鹤望
飞来双白鹤篇曰。五里一反顾。十里一裴回。

又文选。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以扬音。

王老师
池州南泉普愿禅师。郑州新郑人。姓王氏。
得马祖之法。即唱道南泉。常自称王老师。尝示众
云。尽大地觅个痴钝人不可得。

金阙
金阙。国门也。崔豹古今注云。阙。君门下。以人
臣至此思其所阙。或君自思补阙过。布以丹垩。其
下𦘕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之类。以示万民。又阙者。
缺也。门两边缺然。[门@我]閟。自序也。

履水
韩诗外传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似有礼
者。重而下之。似有智者。履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
而消。似知命者。历险致远。似有德者。或本作履冰。

倾盖
见前颂倾盖。同途不同辙。

夏云
陶潜四时诗。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古有春云处处生。诗云。春色
遍空明。春云处处生。入风衣暂敛。随车盖转轻。作
叶还依树。为楼欲近城。含愁上对影。似有别离情。

乾城
苑法师云。乾闼婆。此云寻香城。谓十宝山间
有音乐神。名乾闼婆。忉利诸天意须音乐。此神身
有异相。则知天意。往彼娱乐。因此事故。西域名乐
人为乾闼婆。彼乐人多幻作城郭。须臾如故。因即
●雪窦祖英上¶ 第 352b 页 X64-0352.png
谓龙蜃所现城郭亦为乾闼婆城。
又物类相感志
云。一说蜃即蛤也。车螯是大蛤。能吐气为楼台。海
中常依岛屿间出此气。一云龙。一云蜃。蜃之为状
如螭龙。而有耳角皆鬣。江海中望如烈火。而多变
化。天之将雨。朝暮间吐气。黑霭结成楼台。屋栏分
明。一视之间。变现阔狭高低。故无揩定。

雨从何来
刘禹端公求雨于云居山感应。遂问云
居膺曰。雨从何来。居曰。从端公问处来。公喜而谢
之。膺却问曰。问从何来。公无语。

风作何色
西禅东平与官员坐次。西禅云。风作何
色。官无语。禅却问僧。僧拈起衲衣云。在府中铺。禅
云。用多少帛子。僧云。勿交涉。禅无语。云门代云。咄。
者话堕阿师。见怀和上云门室录。

波波棱棱
雪窦禅录。凡作语句。未尝妄发。必有依
据。且如波波棱棱之语。即僧问清平。波波棱棱时
如何。平云。为君不达。僧云。达后如何。平曰。休更茵
茵陈陈。又如大勋不竖赏。即僧问风穴。刻舟求剑
远。当体事如何。穴云。大勋不竖赏。柴门草自深。又
头长三尺知是谁。即僧问洞山。如何是沙门行。山
云。头长三尺。颈长二寸。又如今抛掷西湖里。即僧
问岩头。如何是道。头云。破草鞋抛掷湖里著。又如
五帝三皇是何物.谁道黄金如粪土.白月宫中天
马驹。皆禅月歌诗中语也。

三三九九
僧问云门。如何是向上一窍。门云。九九
●雪窦祖英上¶ 第 352c 页 X64-0352.png
八十一。又僧问。如何是最初一句。门云。九九八十
一。又僧问。以字不是。八字不成。未审是甚么字。门
云。九九八十一。

詨讹
上正作殽。胡交切。溷殽。杂也。下五禾切。谬也。


当作瞑。合眼也。


常恕切。晓也。


楚税切。细手衲也。

象骨老师
象骨。即雪峰之别山。以形似而称。雪峰
存因送鼓山。后有语云。一只圣箭子射入九重城
里去也。时太原孚云。须勘过始得。遂于中路把住
云。甚么处去。山云。九重城里去。孚云。忽遇围逼。又
作么生。山云。它家自有青霄路。孚云。恁么则离宫
失殿去。山云。何处不称尊。孚便休去。归谓雪峰云。
一只胜箭子被我拗折了也。峰云。它有语在。孚云。
者老汉脚跟未点地。

偃草
于殄切。仰也。论语。草上之风必偃。

毗城痴爱
维摩诘经。文殊师利云。世尊殷勤致问
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维
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
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

清拙
潘岳闲居赋.序曰。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
事。筑室种树。消摇自得。此清拙也。

[褒-保+(共-八)]岩
当作襄岩。居士庞蕴。字道玄。衡阳人也。元和
初。方寓襄阳。止遁岩窦。今襄阳有庞公岩。初参石
●雪窦祖英上¶ 第 353a 页 X64-0353.png
头。次谒马祖。与丹霞为友。后示疾。州牧干公往省
问。居士乃曰。慎勿空诸所有。亦莫实诸所无。善住
世间譬如影响。言讫。枕公膝而化。

难御
音语。禁也。


必别切。叶韵。


正作齧。五结切。噬也。

林樾
音越。阴也。

堪为
当作堪与。

偏索
当作遍索。


郎括切。手取也。

后夜
当作后夜。

拟寒山
拟。比拟也。寒山子诗云。白鹤㘅苦桃。千里
作一息。欲往蓬莱山。将此充粮食。未达毛摧落。离
群情惨恻。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

莲城
处州之仙都也。

欹侧
上去宜切。倾也。

飞瀑
蒲木切。山泉急下也。

再成古诗
此诗前有和于柲丞白发诗一章。盖当
时失于编录。故补之于此。诗曰。茎茎𩯭上丝。偶对
菱花照。孰为当老颜。我曾几年少。知音知未知。相
逢且相笑。

商山吟
商山。即四皓所隐之地。皓为𩯭眉交白老
者之称。四皓者。一.东园公。二.绮里季。三.夏黄公。四.
角里先生。颜师古曰。四皓称号。本起于汉。更无姓
●雪窦祖英上¶ 第 353b 页 X64-0353.png
名可称。知此盖隐居之人。匿迹远害不自显。秘其
氏族。故史传无得而详。班氏不载于书。诸家皆臆
说。一无取焉。在乌如在曰。未见所出。角。音禄。

刍狗
老氏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者曰。束
刍为狗。祭祀所用。事巳。则弃而捐之。

金粟
十门辨惑论云。维摩是金粟如来。吉藏师云
事出思惟三昧经。自云未见其本。


若到切。相违也。

戏靠
师一日见安岩。问曰。春秋多少。岩曰。与陜府
铁牛同岁。师曰。陜府铁牛年多少。岩无语。师因戏
作此颂。

疏黑白
所初切。通也。演义九云。西域邪见九十五
种。为十一宗。统收所计不出四见。四见不出二因。
一是无而忽有。是曰无因。二是所计处谬。是曰邪
因。第十一无因论师。计一切万物无因无缘。自然
而生。自然而灭。故此自然是常。是万物因。此计一
切无染净因。如棘剌自[丝*戍]。鸟色非染。鹤色自白。瑜
伽第七云。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
法。答。谓见世间无有因缘。或时歘尔大风卒起。或
时一日寂然止息。或时忽尔暴沙沬漫。于一时间
顿即空竭。或时郁尔果木敷荣。或一时间飒然衰
悴。由如是故。起如是见。立无因论。
又此方庄生云。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
以为辨。说者曰。鹄白乌黑。禀之自然。以文会之。正
●雪窦祖英上¶ 第 353c 页 X64-0353.png
同无因邪见。


尺尹切。动也。


它典切。面惭也。

归帝乡
庄子。夫圣人有道。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厌
俗上仙。乘彼白云。归于帝乡。

偃溪
玄沙会中有道怤上座。夜静入室礼拜云。道
怤与么来。乞和上慈悲。指个入路。玄沙云。还闻偃
溪水声么。怤云。闻。沙云。从者里入。怤即镜清也。

桃花
灵云勤自雪峰谒玄沙。沙云。那里何似者里。
云曰。也祇是桑梓。别无它故。沙云。恒然。又云何不
道。云曰。道有甚么难。沙云。便请。云乃成颂。三十年
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
至如今更不疑。沙云。灼然桑梓之能。
云曰。向道固
非外物。沙云。是。是。云曰。不敢。不敢。沙云。谛当。甚谛
当。甘保汝未彻在。云曰。和上还彻也未。沙云。与么
始得。云曰。亘古亘今。沙云。甚好。甚好。遂作偈送行
云。三十年来只如常。几回落叶放毫光。自此一出
云霄外。圆音体性应法王。右二缘见光化三年智
严所集玄沙广录。

庭柏
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
树子。僧云。和上莫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
僧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

宝陀岩
西域记云。梵语宝陀洛伽山。此言孤绝处。
观自在菩萨所居之山。在南海中。众宝宫殿与大
●雪窦祖英上¶ 第 354a 页 X64-0354.png
菩萨而为眷属。

未迹
当作末迹。


胡甲切。近也。

石城
金陵之石头城也。


五各切。鸟名。


鱼蹇切。山之峰。

宗雷
宗炳.雷次宗。白莲社客也。详见十八人。


史甲切。吴兴水名。

河声西听
周朴诗。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禹力
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去衙山色远。浸水日光低。中
有高人在。纱巾倚杖黎。

融老
牛头懒融庵居山中。以禅定为业。人来辄不
起。皆谓之懒融。居常飞走率衔花以献。自见四祖
之后。无有此异。


方遇切。释名曰。敷布其义曰赋。

瑞雪
腊为瑞。春为灾。

五六
韩诗外传云。凡草木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

玉马
晋书。新蔡王腾发于并州。于常山真定县遇
天大雪。平地数丈。雪融不积。腾怪而使掘之。得玉
马高数尺。

铜驼
北凉录云。先酒泉南有铜驼出。言虏犯者。大
雨雪。沮渠蒙逊遣工取之。得铜数万斤。


乌关切。水曲也。

赵州关
谂和上示众云。赵州关也难过。僧云。如何
●雪窦祖英上¶ 第 354b 页 X64-0354.png
是赵州关。师云。石桥是。又问僧云。甚么处来。南来。
师云。还知有赵州关否。僧云。须知有不涉关者。师
云。者贩私盐汉。众中或以庭前柏.吃茶去为赵州
关。误矣。

灵槎
博物志云。天河与海通。海滨年年八月有浮
槎。往来不失信。博望侯张骞乃多赍粮食。乘槎而
去。忽忽不学昼夜。奄至一处。见城郭居室。室中多
织女。唯一丈夫率牛。临渚不饮。惊问之。此人何由
至此。骞乃问。此何处所。曰。君可往蜀问严君平。乃
如其言。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斗牛。
○因话
录云。汉书载张骞穷河源。言其奉使之远。实无天
河之说。唯张茂先博物志说赍粮乘槎到天河。见
饮牛丈夫。遣问严君平。客星犯斗牛。即此人也。后
人相传得支机石。持以问君平。都是凭虚河之说。
今城都严真观有一石。呼为支机石。皆云当时君
平留之。宝历中。于下第还家。于京师途中。逢官差
递。失舁张骞槎。先在东都禁中。今准诏系有司取
进。不知是何物也。先辈诗往往有张骞槎者。相袭
讹谬矣。纵出杂书。亦不足据也。


子计切。说文云。雨止云罢曰霁。


余救切。兽名。似猿。

烟水茫茫
洛京慧林寺。故光禄卿李憕居第。禄山
陷东都。憕以居守死之。子源少时以贵游于豪侈。
善歌闻于时。及憕死。悲愤自誓。不住.不娶.不食肉。
●雪窦祖英上¶ 第 354c 页 X64-0354.png
居寺中五十馀年。
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
游甚密。促交语竟日。人莫能测。一日。相约蜀青城
峨嵋山。源欲自荆州溯[山*夬]。泽欲取长安斜谷路。源
不可。曰。吾以绝世事。岂可复道京师哉。泽默然。久
之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路。
舟次南浦。见妇
人锦裆负罂而汲者。泽望而泣曰。吾不欲由此者。
为是也。源惊问之。泽曰。妇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
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今既见。无可逃者。公
当以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一
笑为信。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外当与公
相见。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乳
三日。往视之。儿见源果笑。具以语王氏。氏以家财
葬泽山下。源遂不果行。返寺中。问其徒。则既有命
矣。
后十二年。自洛适吴赴其约。至所约。闻葛洪川
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
临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呼问。泽公健否。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
勿相近。唯勤修不坠。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
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巳遍。却回
烟棹上瞿塘。遂去。不云所之。后二年。李德裕奏源
忠臣子笃孝。拜谏议大夫。不就。死寺中。年八十矣。

○烟水茫茫。盖颂家自有深意。且以文势推之。但
创其远情尔。不必涉事。尤为简当。然吾教论受生。
经论备载。三缘啐啄。一不可差。安有此身未灭而
●雪窦祖英上¶ 第 355a 页 X64-0355.png
先托质巳三年矣。设以菩萨人随意生身。一多自
在者。如此泽又何必见锦裆而泣耶。详此。乃好事
者为之。而理不可考。

遗我
余贵切。

呈似君
请道末后句。此五当作注字写。见它本。

难瞒
瞒。当作谩。欺也。下仿此。

金槌
槌。当从金。作锤。说文云。铁为黑金。故曰金锤。
槌。蚕曲拄。非义。

指南
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于𣵠鹿。蚩尤作大
雾迷于四方。帝在车以指指南而示士。卒擒蚩尤
而斩之。遂号指南车。

三尺
吾佛摄应归真。了无一相可得。从真起应。乃
有千尺.丈六.三尺之身。以至猿猴.鹿.马随类化身。
三尺多引俱尸长者。未见出于何经。


直陵切。示也。戒也。

革辙
上古核切。改也。下直列切。途辙也。

傅大士
大士。婺州义乌人。齐建武四年五月八日。
生于双林乡傅宣慈家。名翕。天监十一年。纳刘氏
女。名妙光。生普成.普光二子。尝致书于梁武帝。自
号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后会西域僧嵩头陀。曰。我
与汝。毗婆尸佛所发愿。今兜率宫衣钵见在。何时
当还。因命照水观影。见圆光宝盖。即弥勒菩萨也。

德云
华严。善财童子渐次南行。向胜乐国。登妙峰
山。于其山上。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观察求觅。渴仰
●雪窦祖英上¶ 第 355b 页 X64-0355.png
欲见德云比丘。经于七日。见彼比丘在别山上徐
步而行。见巳。往诣。顶礼其足。清凉疏主云。忘所住
位。方为得旨。

涂毒鼓
泥洹经云。佛告迦叶。譬如良医合和诸药。
以涂其鼓。若有众斗战被疮。闻彼鼓声。一切悉愈。
唯除命尽。及应死者。此摩诃衍法鼓音声。亦复如
是。一切众生闻其音声。淫怒痴箭不乐。菩提未发
意者。犯四堕法及无间罪。一切除愈。唯除一阐提
辈。

乐闻
鱼教切。欲也。

毗耶离
此云广严。维摩诘所居之城。

弋者慕
杨子.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
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𩾯
飞冥冥。弋人何慕焉。说者或引此缘。则弋者何慕。
言不可慕也。颂意弋者慕。固反此义。

透法身
见云门录上偈颂福朗上座缘。

潦倒
上云皓切。下卢考切。老之状也。

啾秋
即由切。古颂云。扬汤不止沸。祖师来去薪。啾
啾依旧闹。各各谓修真。

秘魔岩
宋传云。名常遇。姓阴。范阳人。出家于燕北
安国寺。来居五台山之秘魔岩。即文殊降龙之所。
因以为名焉。常持一木叉。每见僧来礼拜。即叉却
僧颈。云。那个魔魅教你去出家。那个魔魅教你行
脚。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学者少
●雪窦祖英上¶ 第 355c 页 X64-0355.png
有酬对。唯晋州藿山景通。即大禅佛也。才到便跳
入怀中坐。师于藿山背抚三下。山便走出云。三千
里外詀我来。

保福谩人
漳州保福从展禅师四谩人。一.问僧。殿
里是甚么佛。僧云。和上定当看。师云。释迦佛。僧云。
莫谩人好。师云。却是你谩我。二.问僧。作甚么业。吃
得与么大。僧云。和上也不小。师便作蹲势。僧云。和
上莫谩人好。师云。却是你谩我。三.问僧。汝名甚么。
僧云。咸泽。师云。忽遇枯涸者如何。僧云。谁是枯涸
者。师云。我是。僧云。和上莫谩人好。师云。却是你谩
我。四.问浴主。汤锅阔多少。主云。请师量。师便作量
势。主云。和上莫谩人好。师云。却是你谩我。

缘生
缘生。即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生。解脱论云。
一.无明者。不知四谛。二.行者。身.口.意业。三.识。入胎
一念心名识。四.名色。共相续心起心数法及迦罗
逻色。五.六入者。六内入。六.触者。六触身。七.受者。六
受身。八.爱者。六爱身。九.取者。四取。十.有者。是业能
起欲色.无色有。十一.生者。于有阴起。十二.老死者。
阴熟曰老。阴坏散名死也。又于一刹那中成十二
因缘。如眼见色。痴人起爱。于此时净乐者心痴。此
谓无明。思著是无明缘行。心著此行缘识。知相应
心数法及彼所造色缘故。诸根清净。是名色缘六
入。无明.触是六入缘触。喜触缘受欲。受缘爱以著
取净乐。是爱缘取。以著思是取缘有。彼法起是有
●雪窦祖英上¶ 第 356a 页 X64-0356.png
缘生。往巳是老。念散坏是死。

布鼓
汉王尊为东平相。谓王之太傅曰。毋持布鼓
向雷门。说者曰。雷门。越之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
击之。声闻洛阳。布鼓。以布为鼓。无声也。毋。音无。

铁劵
僧问雪窦。如何是缘生义。师云。金刚铸铁劵。
僧云。学人不会。师云。闹市里牌。僧云。恁么则行到
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师云。[利-禾+不]下。劵。去愿切。

名实无当
肇法师云。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
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
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
名实无当。万物安在矣。
清凉国师云。若实则名。见
面即应知名。若名即实。召火即应烧口。

春米
当作舂。书容功。

崔嵬
上徂回切。下吾回切。大高也。

空生岩中
见后录须菩提岩中。

图𥁞
当作图𦘕。

五老师子
庐山记云。栖贤寺。寺之东北有五老峰。
历历可数。中有师子峰。状若刻削。云物隐映。尤所
肖似。庐山之胜。此最为优者。

居士
凡具四德。乃称居士。一.不求仕宦。二.寡欲蕴
德。三.居财大富。四.守道自悟。又菩萨行经云。有居
财之士.居家之士.居法之士.居朝居山之士。通名
居士也。


乌灰切。倚也。
●雪窦祖英上¶ 第 356b 页 X64-0356.png

太湖
吴地志云。太湖在吴县西南四十里。周回三
万六千顷。一名具区泽。

七百甲子
赵州从谂俗寿一百二十岁。尝有人问。
师年多少。师云。一穿数珠数不足。镇府塔记云。师
得七百甲子欤。七百甲子乃泛举一百二十之大
数。实一百一十六岁馀八月。凡四万二十日也。

连城璧
史记。赵国有卞氏璧。秦欲以十五城易之。
赵遣閵相如进璧。秦昭王得璧而不割地。相如诈
云璧有瑕。取而指之。因倚柱不还。曰。请割地。斋戒
五日方受璧。王若急臣。臣则头璧俱碎。王惧碎璧。
而不敢加害。璧竟归赵。

悲风流水
古二曲名。陈纂琴书云仲尼作。

呜咽
呜。心有所恶。若吐也。咽。声塞也。

希声
见云门录上。

定乾坤句
云门大师行脚时。有官人问。还有定乾
坤句么。门云。苏噜苏噜悉哩萨诃。

兰舟
选.注。兰舟.桂桡。取香洁之异。

八咏
唐沈约八咏。登楼望秋月.会圃临春风.秋至
悯衰草.寒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
佩去朝市.披褐守山东。

碧云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儒释先辈往往谓
慧休诗也。雪窦多用此意。如送僧云碧云流本
是诗家。又和顽书记云汤慧休辞岂易闻。暮风吹
断碧溪云是也。桉文选。乃江淹拟慧休别怨诗。实
●雪窦祖英上¶ 第 356c 页 X64-0356.png
江淹作也。

选佛
丹霞然始读书。方应举长安。遇禅客。问云。奚
为。然曰。选官。客曰。选官何如选佛。然因扣选佛之
由。欣然感悟。后得法于石头也。

难兄难弟
东汉陈元方子长文。即陈群也。与季方
子孝光。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决。咨于太丘。太丘
即陈寔。元方.季方父也。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
难为弟。
又晋王珉。字秀杰。少有才艺。名出于兄王
询之右。语曰。法护非不嘉。僧弥难为兄。法护。询小
字。僧弥。泯小字也。

芳菲
音妨妃。芳香草也。菲。草盛貌。

玄沙
玄沙。名师备。福州闽县谢氏子。幼以渔钓为
业。唐咸通初。俄有出尘之志。从芙蓉山灵训受业。
三十落发。得戒于道玄律师。布衲甚屡。食午接气。
而终日宴坐。晚谒雪峰。峰喜其善抖擞诸业。居以
头陀称之。既得法于雪峰。竟不它适。
晚居玄沙。四
方学者而辐凑焉。嗣其道者颇盛。如罗汉琛.安国
球。皆师席之白眉也。然门弟子得其法而抱道嘉
遁者。不可得而详。僧传禅录岂能悉数。
予尝过抗
之外沙。瞻礼还乡和上真身。其石刻云。师讳道勤。
󳲇越李氏子。从师落发。二十受具。得正法眼藏于
玄沙备。建隆初。入吴越。抵钱塘之普安。虽不开堂
演唱。而参玄入室者。常盈五百。兴国丙子夏六月。
师忽谓侍僧曰。吾还乡矣。僧莫之晓。因索笔书偈
●雪窦祖英上¶ 第 357a 页 X64-0357.png
云。还乡寂寂杳无踪。不挂孤帆水陆通。踊得故关
田地稳。更无南北与西东。后三日。正坐而尽。寿六
十。腊四十五。全身俨然。今留院之北隅。虽庭宇颓
𡉏。而瞻礼者踵武不绝。以师有还乡偈盛传于时。
故不以名显。遂号还乡和上云。

袈裟
梵云袈裟。此言不正色。律云。一切上色衣不
得畜。当作袈裟。业疏曰。字本作迦沙。梁葛洪撰宁
苑。下添衣。言道服也。

刻夜灯
竟陵王子良尝夜集诸学士。刻烛为诗。四
韵者刻一寸。以此为率。共以为无难。遂击铜钵立
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见南史。

芦芽穿膝
观佛三昧海经。尔时。菩萨坐于树下。入
灭意三昧。三昧境界名寂诸根。诸天啼泣。泪下如
雨。劝请菩萨当起饮食。作是请时。声遍三千大千
世界。菩萨不觉。有一天子。名曰悦意。见地生草穿
菩萨肉。上生至肘。告诸天曰。奇哉男子。苦行乃尔。
不食多时。唤声不闻。草生不觉。

为盖
魏文帝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莎罗
此云高远。以其林木森耸。出于馀木之上。或
翻坚固。误矣。由莎罗与娑啰声相近也。若呼坚固。
则转舌言之。若呼高远。则依平言之也。


下浪切。

磷磷
力珍切。石在湍水间也。

慧休
汤。浴姓也。古沙门多以俗姓或师姓称之。
●雪窦祖英上¶ 第 357b 页 X64-0357.png
如竺道生.帛道猷.竺法汰等是也。自道安法师始
称释氏。译十诵律。乃见其文四河入海。无复河名。
四姓出家。同一释种。
慧休。字茂远。住长干寺。嗜酒
好色。轻释侣。慕俗意。秉笔造牍。文辞斐然。才锋挺
出。名誉顿上。至宋世祖孝武。敕令还俗。授杨州文
学从事。意气既高。甚有惭慨。会出补句容令。不得
意而卒。见沈约.朱书.颜延之。每薄汤慧休制作。委
巷中歌谣耳。方当误后生事。

红叶
志闲颂云。僧家无事最幽闲。近对青松远对
山。诗句不曾题落叶。恐随流水到人间。
又郑虔为
广文博士。学书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屋。遂
借僧房居止。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

今古情
当作合古情。见它本。

槁木
苦皓切。庄子。形固可使如槁木。

膺门
东汉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年
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
妄接士宾。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
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
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
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
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
息。大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
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慧
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雪窦祖英上¶ 第 357c 页 X64-0357.png

眹兆
上直引切。吉凶形兆也。

鹤树
涅槃经。尔时。世尊娑罗林下寝卧宝床。于其
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于是时顷。便般涅盘。入
涅槃巳。其娑罗林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
合为一树。垂覆宝床。盖覆如来。其树即时惨然变
白。犹如白鹤。枝叶.花果.皮𠏉。悉皆爆烈堕落。渐渐
枯悴摧朽无馀。

双趺
见云门录上。

学步
庄子.秋水。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
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尔。

大向
当作大飨。周礼。掌客。主合诸[仁-二+(亡/大)]。而飨则具十
二[举-与+穴].具百物。诸侯为宾。大飨尚暇脩而巳矣。谓不
享味也。暇。丁贯切。签[月*车]也。

香饭
维摩诘经云。尔时。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
诸菩萨当于何食。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
入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
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于是维摩诘不起
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而告之言。汝往上方界
分。度如此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
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愿得世尊所
食之馀。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
于是香积如来
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百万菩萨
但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佛言。可往。须臾之间。
与化菩萨至维摩诘舍。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
●雪窦祖英上¶ 第 358a 页 X64-0358.png
子之座。诸菩萨皆坐其上。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
维摩诘。香饭普薰毗耶离城.三千大千世界。语舍
利弗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美饭。大悲所
薰。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有异声闻念是饭少。
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
德。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端若须弥。乃
至一切犹不能尽。于是钵饭悉饱众会。其诸食者。
身安快乐。

鹙鹭
梵云舍利弗。此言鹙鹭子。以其母之眼如鹙
鹭。因母得名。故云舍利子。智慧第一。辩捷无双。

郁头蓝
普耀经云。世尊逾城出家。至檀特山。始于
阿蓝迦蓝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
头蓝处三年。学非想非非想定。知非亦舍。
普集经
云。菩萨于二月八日菩提树下。举头见明星。悟道
成佛。欲先往报恩。有神人报云。阿蓝迦巳死七日。
郁头蓝巳死三目。乃往鹿野苑度五俱轮。


徒结切。日昃也。


奔谟切。日加申时也。

顶罩烧钟
众中或举戴火鍱腹外道缘。意甚不类。
尝见蜀僧云。此蜀语也。川人或讥人之无知。则云
烧钟盖却你头。往往唤作孟夏渐热。盖雪窦。川人
也。

雨花
王遇切。从上而下曰雨。

黄金宅
黄金宅。僧伽蓝之总称也。贤愚经云。须达
●雪窦祖英上¶ 第 358b 页 X64-0358.png
长者欲买园造精舍。祇陀太子言。若能以黄金布
地。令间无空者。便当相与。须达言。诸。谨随其价。太
子言。我戏语尔。须达言。太子不应妄语。便使人。象
负金出。八十顷中。须臾欲满。残馀少地。须达思惟。
何藏金足不多不少。当取满之。祇陀问言。嫌贵置
之。答言。不也。自念金藏何者可足。当得补满。祇陀
念言。佛必大德。乃使斯人轻宝乃尔。教齐且止。勿
更出金。园地属卿。树木属我。我自上佛。共立精舍。

闹市
夹山和上垂语云。闹市里识取天子。百草头
上荐取老僧。


姊末切。逼也。

憍尸迦
六欲天主帝释也。大智度论云。昔摩伽陀
国中。有婆罗门。名摩伽。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
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第
二天上。摩伽婆罗门为天主。三十二人为辅臣。

俱胝老
婺州金华山俱胝和上。始以庵居。以尼实
际激厉其志。方有慕大之心。俄然天龙至庵。因具
陈实际到庵之缘扣之。天龙竖一指示之。师即显
悟。将示寂之秋。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
用不尽。言讫奄化。天龙嗣大梅常。即马祖之的孙。

粝竭节
梵云粝竭节。此言杖。智门祚和上纲宗歌
云。粝竭节。拽路布。灵利衲僧通一路。师子不捉麒
麟儿。猛兽那堪床下顾。粝。或作剌。郎达切。

露冕
东汉郭贺。字乔卿。雒阳人。拜荆州剌史。引见
●雪窦祖英上¶ 第 358c 页 X64-0358.png
赏赐。恩宠隆异。及到官。有殊政。百姓便之。歌曰。厥
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显宗巡狩到南
阳。时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敕行部去
幨惟。使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每所经过。吏人
指以相示。莫不荣之。

苍苍
苍苍青青天之色。穹穹窿窿天之形。盖以天
地之大德。以比无私之政治也。

倚毗
犹毗倚也。

生祠
古人有德政。惠及生民。往有遗爱。去思为立
生祠。绘塑形像。以四时飨之。东汉王堂。字敬伯。广
汉郪人也。永初中。西羌寇巴郡。为民患。诏书遣中
郎将尹就攻讨。连年不剋。三府举堂治剧。拜郡守。
堂驰兵赴贼。斩虏千馀级。巴.庸清净。吏民生为立
祠。庸。即上庸县也。郪。千私切。

蒱团
当从浦。作蒲。水草。可以作席蒱摴。蒲。戏也。非
义。

猿猱
下奴刀切。猴也。

纶言
礼记.[糸*(色-巴+田)]衣。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
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游。犹浮也。不可用
之言也。綍。音弗。

紫袍
僧史。古之所贵。名与器焉。赐人章服。极则朱
紫。缘皇黄绶乃为降次。故曰加紫绶。必得金章。今
僧但受其紫而不金。方袍。非绶也。寻诸史。僧衣赤.
黄.黑.青等色。不闻朱紫。按唐书。则天朝有僧法朗
●雪窦祖英上¶ 第 359a 页 X64-0359.png
等。重译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为阎
浮提主。唐氏含微。故由之革命称周。法朗.薛怀义
九人并封县公。赐物有差。皆赐紫迦沙.银龟袋。赐
紫自此始也。又玄宗时。友爱颇至。以宁王疾。遣中
使尚药。驰惊旁午。唯僧崇宪医效。帝悦。赐绯鱼袋。
又代宗永泰年中。章敬寺僧崇慧与道士角术告
胜。中官巩庭玉宜赐紫衣一副。除鱼袋也。今大宋
降诞节赐。其或内道场僧巳著紫。又赐紫罗衣三
事。谓之重紫。

都护
西汉郑吉。会稽人也。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
繇是为郎。吉初破车师国。又降日逐王归汉。威震
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
自吉始焉。颜师古曰。并护南北二道。故谓之都护。
都犹大也。功也。

百越
越图经。百越。越之别名。百。以种类不一之称。
亦名越绝。犹破吴之恶.越恶绝也。或谓灵越。言山
海灵异所出。

信旗
崔豹古今注。信幡。古徽号也。幡亦旗属。以题
表官号。以为符信。故为信幡。若乘舆。则𦘕白虎。取
其义而有威信之德也。魏有东青龙.南朱雀.西白
虎.北玄武。畿内黄龙。亦信也。今晋朝唯白虎示信。
用鸟取其飞腾轻疾也。一曰鸿雁.燕乙。有去来之
信是也。

白蘋汀
古诗。柳恽江洲采白蘋。恽尝作吴兴太守。
●雪窦祖英上¶ 第 359b 页 X64-0359.png
为政清净。人吏怀之。

祖庭事苑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