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260-A¶
1260-A¶ 第 1a 页

* No. 1260-A
列祖提纲录叙
住黄梅四祖双峰山东吴嗣祖沙门戒显撰

灵山拈华。少室安心。虽曰直指单传不立文字。而以
楔出楔。用兵止兵。既于无言说中而藉言说。即于无
纲要中而有纲要。故曰。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
字。即同魔说。不易之道也。柰耳食者流。胶滞陈说。谓
既称向上。众流截断。恶藉文言。又云。既号宗门。拈来
便是。岂有格则。且援曹溪不识字。为躲根捷径。由是
邪正不分。朱紫混杂。群言淆乱。瓦缶争鸣。言不涉典
章。事不合轨则。街谈俚语。信釆乱道。蜀日粤雪。反肆
讥诃。而宗门事大变矣。呆翁悦和尚。与余同土。且共
事有年。既而法嗣南涧旋从继席。道行四载。痛念法
门江河日溃。砥柱无门。佛祖慧命攸关。端在说法。乃
裒集列祖法语。分门析类。辑成部帙。自上堂小参示
众普说。以至随机拈示。各有科条。其见诸行事者。千
端万绪。一准大智老祖百丈清规。纲举目张。各有部
从。题曰列祖提纲录。比类以观。如亚夫细柳之阵。纪
律精严。如光弼入子仪军。壁垒一变。俾末学晚进。犹
及见古德说法大全。厥功匪细矣。或曰。禅贵胸襟流
出。称性吐露。今编列义类。动成格则。令剽窃之徒。印
板打来。模子脱出。不更与贼过梯乎。余曰。非也。学家
1260-A¶ 第 1b 页 X64-0001.png
杜撰乱说。只为不通纲要。倘肯向此精研。自然识法
者惧。如入清庙明堂。见三代礼乐。绵蕞倨侮。自惭儿
戏高者。金章玉句。剔骨刷髓。次者亦规行矩步。言不
妄发。狐犴喧嚣。得此大救。悬之国门。布之丛席。岂不
与统要联珠五灯诸集。共为宗门日月也哉。

康熙五年仲秋三日
* No. 1260-B
列祖提纲录叙
住金陵栖霞寺古闽嗣祖沙门大依撰

吾宗自大智以下。典模大备。诚所云三代礼乐也。洎
南宋后。稍凌夷衰微矣。有明二百馀年。岌岌于广陵
散熹庙间。诸老先后。高建旗鼓于江东南。嗣而两宗
门下。莫不家发丰城之剑。人怀射斗之光。但颓靡之
馀。丛席草创。法纪未详。近一二老成。留意旧章者。亦
既神而明之。然纲要未经提揭。而条理依旧参商。予
二十年前。与呆翁和尚。同参济下尊宿。每抗论及此。
盖不胜扼腕焉。既而南北各师。吴楚异域和尚。久出
世名蓝。为东南衲子所皈。一日竟拂衣去。抱特立之
志。走天下名山川。广搜博采。二十年来。而列祖提纲
1260-A¶ 第 1c 页 X64-0001.png
成。自粤北归。首抵金陵。过我摄山烧灯道故。爰出是
书。命为弁首。快意之馀。焚香载读。如登百丈堂。见声
钟伐鼓。千五百人。济济蹡蹡。载奔载拜也。至于法言
之超卓。眼目之分明。四百馀人。如出一人。四十馀卷。
不多一字。集者之心力。真镕铸古今矣。或云。禅贵妙
悟。文言其末。规则奚为。设若令世尊。降天垂宝盖之
重。向纸钱灰里坐卧。舍花雨梵乐之供。就厨房竹筒
里觅食。则四十九年。百万人天。将何所瞻依。何所开
悟耶。抑思沛公之马上。终归制度。鹏举之野战。还习
阵图。安有到潼关云见天子。外宫墙能富百官也。是
书也。三百馀种。三千馀则。合上下古今人。先型俱在。
目击道存。皆和尚之血心。片片赤手提持。倘或承言
滞句。播弄篇章。带累呆和尚没量罪过。而列祖亦没
量罪过也。   康熙七年正月上元日
* No. 1260-C
列祖提纲缘起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述

宗门列祖之机缘拈颂。禅灯诸录。载之详矣。宋元诸
尊宿。见后学罕能通究。复为采摭机缘。系以拈颂。别
1260-A¶ 第 2a 页 X64-0002.png
订集本。流布丛林。使学者备考明辨。易若指掌。此真
大法光明幢也。其拈古集曰宗门统要。颂古集曰颂
古联珠。然统要又见续集。联珠亦见通集矣。惟列祖
升座提纲语。古今采集者阙如。每遇丛林先辈。咸为
慨叹。行悦人微道薄。闻见陋狭。勉承先辈之志。借百
丈清规。住持日用诸事。会集列祖提纲语。二十年间。
蒐猎群策。以事集言。因言立事。或今或古。随见随书。
故无尊卑世次。宗派异同。仅如妙喜之正法眼藏。其
编次标题。槩遵清规。旧本所集。古今提唱宗师四百
馀人。在临济至龙池幻祖下三世止。曹洞至寿昌经
祖下三世止。云门澄祖下二世止。其沩仰云门法眼。
及五宗前正传旁出诸祖。各收至灯录止。处提纲语。
三千馀则。丛林所宜事务之要。三百馀种。命曰列祖
提纲录。次四十二卷。虽列祖提持佛法大纲旨要。固
不在兹。而于唱道立言之体。大略备矣。庚子春。因谢
先南涧院事。乃携是稿。浪游粤东。感都督栗公性然。
并刘公新庵凤庵两护法喜流通大法。捐资共为剞
劂首倡。雄郡郡伯陆公孝山葭州太尊闵公捷宇保
昌邑侯李公。集公。及王公曼寿李公茂先张公遍庵
萧公圣至等。解橐捐资。翕然乐助。板刻既成。谨书缘
起于右。

康熙五年十二月成道日
1260-A¶ 第 2b 页 X64-0002.png

* 提纲录凡例


* 是书大要。以清规诸事为纲。列祖提纲作目。但从上列祖。提持大法纲要。本不合分门别类。同世间事类备要等书柰有祖以来所遗微言妙句。散漫不一。学者纵欲博览。而禅门典籍。未必尽备。纵备。未必尽谙先德说法大故。因借清规住持日用诸事。略详其槩。犹全鼎一脔。大海一滴。用被初机。兼资闳览。
* 圣节在至元重编清规中。只详启建圣节上堂轨仪。至如满散。除疏语外。皆未详也。见圆悟诸祖。俱有圣节满散语。愚恐至元以前古清规内。有此成式。不敢遽遗。故立为满散一种。又见演祖诸师不分启散。而单名圣节者。此一种似乎难顿。只得从权。亦立为正节。如此等类。是编常有。大凡提纲之名。伹与清规九章相近。即为编立。若非切事应机。与九章太不相合。及雷同前辈者。俱不载。
* 提纲篇首。如先德单目。上堂示众。不立别名者。俱借五参。一事统摄。若九章内叠见。而屡编者。在五参晚参及四节小参内亦少收。
* 夏前告香普说。在先德全部录中。不能多见。又欲如清规法式者。更是难得。是编仅录古林月江二
1260-A¶ 第 2c 页 X64-0002.png
* 是编无关宗派。凡尊宿提纲。有合于从上法式。其言句又得简古。而开人眼目者槩收。
* 佛法住持。日用升座。上堂小参。普说等体。在清规仪礼中。久巳详明。今时诸方往往讹传混行。甚至叠用二号者。虽于化门无大关系。殊欠典型。故清规一书。不可不时置案头。所以是编提纲。篇首所载。升座上堂等名。各依先德旧本。槩不敢少有更异。
* 是编问答机缘。一槩不录。主于提纲故也。如就当机问答提唱者。间载一二。
* 事遇提纲。多者多收。少者不妨一则。所贵存其事耳。如清规所载。请主丧者。为大方宗师。举迁化诸佛事内有唱衣时提衣佛事法语。愚曾遍索。古今缺如。然提衣之名。仍载诸目录。一以使后学。知法门有此大体。次待后来好古者补行。馀悉类此。
* 提纲后。凡有叙谢结座二种。一槩不删。
* 诸祖提纲。或在大藏。或在群书。虽比事寻索按语较对。而讹阙雷同之陋。深知不免。实愧心力逮尽。独智难周耳。伏望大方明眼宗师。曲垂删正。
1260-A¶ 第 3a 页 X64-0003.png

* 列祖提纲录总目



* 卷首

* 叙
* 缘起
* 凡例
* 卷一(祝釐)

* 圣节启建(八则)
* 正节日(三十一则)
* 圣节满散(六则)
* 景命四斋月旦(十四则)
* 月望(十则)
* 初八念三(共二则)
* 改元登极(共二则)
* 千秋节(二则)
* 受敕奉旨(共九则)
* 卷二

* 降香到(七则)
* 受师号并紫衣(共八则)
* 圣主请升座(三则)
* 天眷请升座(五则)
* 宗藩请升座(四则)
* 诏汰(三则)
* 诏复(五则)
* 卷三(报恩)

* 圣忌(六则)
* 圣后忌(二则)
* 祈晴(四则)
* 祈雨(十四则)
* 谢雨(五则)
* 祈雪(二则)
* 谢雪(二十则)
* 卷四(报本)

* 佛降诞(六十则)
1260-A¶ 第 3b 页 X64-0003.png
* 卷五

* 佛成道(三十三则)
* 佛涅槃(二十七则)
* 涅槃日先期率众财(一则)
* 卷六(尊祖)

* 初祖忌拈香(二十则)
* 百丈忌(二则)
* 开山忌(五则)
* 开山忌上堂(三则)
* 嗣法师忌拈香(三十三则)
* 嗣法师忌上堂(七则)
* 嗣法师翁忌拈香(二则)
* 师翁忌上堂(二则)
* 扫历代祖塔拈香(四则)
* 祖塔塔主请上堂(五则)
* 受业忌拈香(一则)
* 父母忌(共二则)
* 卷七(住侍日用)

* 上堂(五参一百五十则)
* 卷八

* 上堂(五参七十则)
* 卷九

* 上堂(五参一百六十七则)
* 卷十

* 上堂(五参一百七十九则)
* 卷十一

* 上堂(五参三十则)
* 晚参(八则)
* 小参(结制三十七则)
* 卷十二

* 小参(解制十五则)
* 小参(冬夜二十七则)
* 卷十三
1260-A¶ 第 3c 页 X64-0003.png

* 小参(岁夜三十六则)
* 小参(对灵五则)
* 卷十四

* 普说(告香二则)
* 普说(夏前告香四则)
* 普说(中夏一则)
* 普说(特请一则)
* 卷十五

* 普说(特请五则)
* 卷十六

* 普说(特请三则)
* 念诵(十四则)
* 水陆会(六则)
* 卷十七

* 肃众(十九则)
* 训童行(一则)
* 为行者普说(一则)
* 受法衣(一则)
* 病起(十七则)
* 掩关(五则)
* 启关(三则)
* 近待尊宿(引座二十则)
* 卷十八

* 迎待尊宿(叙谢五十九则)
* 护法至(叙谢二十五则)
* 到宗刹诸山(三十则)
* 卷十九

* 施主请升座(特请十八则)
* 庆生(十则)
* 祈嗣(四则)
* 饭僧(九则)
* 施斋田(一则)
* 供罗汉(七则)
* 放生(五则)
* 供法衣(九则)
* 卷二十

* 供法帔(二则)
* 供宝盖(二则)
1260-A¶ 第 4a 页 X64-0004.png
* 资冥(二十二则)
* 受煎点(众请法嗣小参兼秉拂共三则)
* 通嗣书至(六则)
* 法眷书至(二则)
* 嗣法师遗书至(二则)
* 为嗣法师举哀(六则)
* 二亲遗书至(一则)
* 归省受业(三则)
* 卷二十一

* 受请升座(拈衣五则)
* 拈敕黄(六则)
* 拈护法疏(七则)
* 拈公帖(六则)
* 指法座(五则)
* 登座垂语(四则)
* 受请提纲(二十六则)
* 再受请提纲(二则)
* 受请当晚小参(五则)
* 辞众(六则)
* 头首受请住持引座(十六则)
* 卷二十二

* 头首受请借座升座(五则)
* 头首受请当晚小参(一则)
* 头首受请借座辞众(一则)
* 入院炷香佛事(三门三十二则)
* 佛殿(三十三则)
* 伽蓝堂(十二则)
* 祖堂(二十二则)
* 据室(三十五则)
* 到院上堂(二十四则)
* 卷二十三

* 开堂祝圣佛事(拈敕黄三则)
* 捧御香(二则)
* 拈劄付(九则)
* 拈公帖(四则)
* 拈护法疏(二十则)
* 拈方外交疏(五则)
* 拈山门疏(九则)
* 拈诸山疏(二则)
* 拈三宗疏(二则)
* 拈宗刹疏(二则)
* 拈江湖疏(五则)
* 指法座(四十二则)
1260-A¶ 第 4b 页 X64-0004.png
* 拈祝太上皇皇太后等香(四则)
* 拈祝圣香(二十则)
* 拈护法香(十一则)
* 拈报谢香(一则)
* 烧怀香(四十则)
* 卷二十四

* 白椎后垂语(四十三则)
* 请就别刹开堂(八则)
* 入院后请开堂(二十六则)
* 卷二十五

* 入院日请开堂(四十则)
* 卷二十六

* 入院日请开堂(八则)
* 载住入院(十则)
* 当晚小参(十六则)
* 卷二十七

* 当晚小参(十三则)
* 载住当晚小参(二则)
* 为建寺檀越升座(一则)
* 管待耑使(四则)
* 留请两序(五则)
* 报谢出入(七则)
* 报谢回寺(八则)
* 卷二十八

* 报谢回寺(十八则)
* 白众出队(六则)
* 出队归(二十则)
* 立圣像胎骨(二则)
* 入腹脏(三则)
* 开光明(十则)
* 圣像成(九则)
* 卷二十九

* 请藏经(一则)
* 舍经函(一则)
* 迎经开经(共四则)
* 焙经补经(共二则)
1260-A¶ 第 4c 页 X64-0004.png
* 营建劈草(一则)
* 开基立磉(共三则)
* 竖柱(二则)
* 上梁(八则)
* 挂寺额(二则)
* 落成(九则)
* 铸镬(一则)
* 结灶进火(共三则)
* 法座成(三则)
* 建宝塔(一则)
* 上塔珠宝索(共三则)
* 相轮合尖(共二则)
* 建寿塔(一则)
* 定基开基(共二则)
* 立石开闭(共三则)
* 请行桥并谢(共五则)
* 开田并谢看(共四则)
* 卷三十

* 退院辞众(二十则)
* 退院载归(四则)
* 为住持迁化佛事(入龛移龛共一则)
* 锁龛(四则)
* 法堂挂真(三则)
* 举哀(二则)
* 奠茶汤(三则)
* 大夜对灵小参(二则)
* 起龛(四则)
* 全身入塔(四则)
* 阇维奠茶汤(一则)
* 秉炬(五则)
* 卷三十一

* 秉炬(四则)
* 安骨(二则)
* 起骨转骨(共二则)
* 煅骨(二则)
* 灵骨入塔(三则)
* 撒骨(一则)
* 入祖堂安牌(五则)
* 估唱(提衣缺法语)
* 下遗书(尊宿讣至二十则)
* 两序(请西序头首三则)
* 请两堂首座(十则)
* 留首座(二则)
1260-A¶ 第 5a 页 X64-0005.png
* 请藏主侍者(共五则)
* 请东序知事(一则)
* 请监寺提点(共三则)
* 请典座(三则)
* 卷三十二(两序)

* 请修造(二则)
* 请化主(五则)
* 发化主(十则)
* 请监收(四则)
* 举名德兼法嗣立僧(十四则)
* 立僧后秉命普说(一则)
* 秉命入室后普说(一则)
* 两序进退(五则)
* 挂钵时请知事(二则)
* 请两序(三则)
* 卷三十三

* 谢西序头首(六则)
* 谢两堂首座(十则)
* 谢书记藏主(七则)
* 谢知殿侍者(共二则)
* 谢东序知事(六则)
* 谢都监监院(共五则)
* 谢维那(三则)
* 谢典座(三则)
* 谢化主(十一则)
* 谢庄主(一则)
* 谢诸庄监收(五则)
* 谢两序(十则)
* 剃发执刀垂示(十则)
* 付衣垂示(八则)
* 卷三十四(大众)

* 度僧上堂(七则)
* 付戒(八则)
* 办道具钵盂拄杖拂子(共三则)
* 大挂搭归堂(四则)
* 名胜挂搭(一则)
* 普请(七则)
* 为亡僧锁龛(六则)
* 起龛(十八则)
* 奠茶汤(二则)
* 住持为亡僧秉炬(四十则)
1260-A¶ 第 5b 页 X64-0005.png
* 卷三十五

* 住持为亡僧秉炬(三十五则)
* 起骨(三则)
* 煅骨(三则)
* 入塔(二十一则)
* 撒骨(一则)
* 为尼起龛(二则)
* 秉炬(二则)
* 入塔(二则)
* 为优婆塞起棺(一则)
* 秉炬(五则)
* 起骨(一则)
* 入圹撒土(十则)
* 点主(一则)
* 为优婆夷起棺(三则)
* 秉炬(八则)
* 煅骨(一则)
* 入塔(三则)
* 撒骨(一则)
* 点主(一则)
* 建楞严会(三则)
* 卷三十六(节腊)

* 结制(九十则)
* 卷三十七

* 中夏(十二则)
* 建盂兰盆会(一则)
* 解制(七十五则)
* 卷三十八

* 头首四节秉拂(结制四则)
* 解制(二则)
* 冬夜(二则)
* 岁夜(三则)
* 住持谢四节秉拂(二十则)
* 元旦(三十则)
* 卷三十九

* 元旦(四十五则)
* 立春日(十一则)
* 元宵(五十二则)
* 卷四十
1260-A¶ 第 5c 页 X64-0005.png

* 寒食(十则)
* 铺帐簟(一则)
* 端午(四十二则)
* 建青苗会(六则)
* 散青苗会(五则)
* 炙茄会(二则)
* 卷四十一

* 立秋日(五则)
* 开旦过(一则)
* 中秋(四十二则)
* 重阳(三十则)
* 开垆(十五则)
* 卷四十二(法器)

* 开垆(三十五则)
* 冬至(四十五则)
* 铸法钟(一则)
* 挂法钟(二则)
* 鸣法钟(三则)
* 施法钟(一则)
* 挂板(二则)
* 挂钟板(三则)
* 挂木鱼(一则)
* 制法鼓(四则)


列祖提纲录总目(终)No. 1260
列祖提纲录卷第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 圣节启建提纲(祝釐)
1260-A¶ 第 6a 页 X64-0006.png

圆悟勤禅师。开圣节上堂。顶天履地。共荷皇恩。含齿
戴发。均承帝力。神霄降庆。真主示生。倾万国丹心。祝
一人圣寿。当阳有路。万派朝宗。一句无私。辄输肝胆。
还委悉么。皇图齐北极。圣寿等南山。

天申节开启上堂。五月天申节。真人降中天。万国倾
葵藿。处处启法筵。云居古道场。共爇一炷烟。龙图凤
历等乾坤。睿算弥隆亿万年。下座。

大慧杲禅师。圣节上堂。拈香罢。忽雷震骤雨。遂云。震
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即今法雷巳震。法鼓
巳击。慈云巳布。甘露巳洒。事上也合。理上也合。事理
既合。且作么生话会。下座。与大众到大佛殿。启建乾
龙圣节。

元叟端禅师。圣节启建上堂。一佛出现。千佛赞扬。一
华开敷。千叶周匝。一人端拱无为。八表来朝。万邦入
贡。只如林下道人。共乐升平。同归化育一句。如何举
唱。下座。就大佛宝殿。启建天寿圣节。

恕中愠禅师。启建圣节上堂。拈拄杖。崇高不极。广博
无涯。是谓圣中之圣。天中之天。驭三光以照临。总万
宇而光宅。无思不服。有感必通。画拄杖。擘开华岳连
天秀。放出黄河彻底清。

启建上堂。心王不妄动。六国一时通。罢拈三尺剑。休
弄一张弓。正恁么时。直得黄河清彻。白日流辉。金轮
御而玉烛调。麒麟出而凤凰现。普天之下。用至道而
不知。怀生之伦。荷大造而无谢。且林下道人。如何祝
1260-A¶ 第 6b 页 X64-0006.png
赞。竖拂子。只将者个真消息。仰祝吾皇亿万年。

了庵欲禅师。上堂。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左击拂子云。者
个不是狮子吼。右击拂子云。者个不是无畏说。诸人
耳在一声中。一声遍在诸人耳。不是寂听生欣悦。恁
么恁么。卷舒立方外乾坤。不恁么不恁么。横纵挂域
中日月。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恁么。下座。诣
大佛殿。启延天寿圣节。

上堂。前佛性命。后佛纪纲。竖拂子云。总在拂子头上。
拈起也风生百谷。放下也水肃千江。今朝启建圣节。
合作么生举唱。击拂子云。卧龙才奋迅。丹凤便翱翔。

* 正节提纲

五祖演禅师。圣节上堂。十二月初八日。今上皇帝降
诞之辰。不得说别事。乃高声云。皇帝万岁皇帝万岁。

真净文禅师。圣节上堂。率土之土。皆属王土。率土之
民。莫非王民。今朝腊月八日。当释迦如来成道之辰。
是今上皇帝降诞之日。所谓前圣后圣。圣德共明。人
王法王。王道同久。应千年之庆运。统万国之欢心。伏
惟。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复召众云。大殿上念佛。祝
延圣寿。下座。

佛眼远禅师。圣节上堂。皇帝以天下为家。兆民为子。
父子一体。天下一家。王爱于民。民敬于王。爱敬既同。
王道无外。所以佛言。如民得王。又云。如民之王。且王
外无民。民外无王。王在民外。民不受赐。民在王外。王
1260-A¶ 第 6c 页 X64-0006.png
道不广。如何曰民。无知曰民。如何曰王。圣神曰王。今
上皇帝至神至圣。为民父母天宁。降诞之节。日月星
辰。联珠合璧。江河淮济。激浊剔清。乾坤造化。草木虫
鱼。呈祥瑞显奇特。皆皇帝至德之所感致也。伏愿南
山比寿。北岳齐龄。永永万年。无穷无极。遂下禅床作
舞曰。会么。山僧舞蹈扬尘。万岁万岁万万岁。下座。

虎丘隆禅师。圣节上堂。示现天宫补处身。尧风舜日
耀乾坤。今朝共祝南山寿。万国来朝万乘尊。

铁关枢禅师。圣节上堂。乾坤大一统。玉帛朝万邦。森
罗同一舌。起立合掌云。万寿无疆。

大慧杲禅师。天申圣节上堂。稽首能度诸世间。无量
殊胜福德聚。金轮统御四天下。普施群生安隐乐。还
有知恩报恩底么。良久云。一年三百六十日。唯有今
日最吉祥。

应庵华禅师。圣节上堂。圣谛第一义。高而无上。广不
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乾坤依此而覆载。日月依
此而照临。虚空依此而宽广。万灵依此而变通。故我
林下道人。依此学无为法。悟无生忍。且道。报恩一句。
作么生道。一炉沉水一声佛。仰祝吾皇亿万年。

圣节上堂。天上无双日。阎浮一至尊。万年松不老。圣
寿等乾坤。

圣节上堂。时康道泰。天清地宁。一人端拱无为。万物
各得其所。普天率土。无不承恩。航海梯山。均蒙雨露。
释迦弥勒。共乐升平。文殊普贤。咸剔正化。尘尘刹刹。
1260-A¶ 第 7a 页 X64-0007.png
曾现威光。物物头头。全彰正眼。且道。报恩一句。作么
生道。祇将一味无求法。仰祝天申亿万年。

密庵杰禅师。圣节上堂。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诸
佛说不到。拂子善提持。乃举起拂子云。还见么。以此
祝君寿。寿算等须弥。

圣节上堂。诸佛不说说。祖师不闻闻。留下一转语。千
古镇乾坤。且道。是那一转语。蓦起恭身叉手云。皇帝
万岁万万岁。

圣节上堂。灵机廓彻。妙叶无私。智鉴洞明。通途绝迹。
一切处现吉祥事。不昧见闻觉知。亘尘沙劫。坚密身
突出。行住坐卧。天上天下歌有道。五湖四海乐无为。
林下道人。将何报德。多子塔前消息在。一回拈出一
回新。

天申圣节上堂。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證得虚空
时。无是无非法。既无是又无非。便乃以虚空为正体。
以恒沙国土为妙用。以须弥不动之山为寿山。以功
德甚深之海为福海。包罗万有。津济四生。实天中之
天。圣中之圣。适当诞弥之月。仰倾葵藿之诚。一句全
提。千祥并集。祝圣君寿。地久天长。

会庆圣节上堂。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佛功德海既难量。吾君圣寿亦如是。

圣节上堂。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惟有十月二十
二。吉星垂照最希可。

雪岩钦禅师。圣节提纲。万化之源。万物之母。德被河
1260-A¶ 第 7b 页 X64-0007.png
沙。量包海宇。圣中之圣。主中之主。庆会一时。寿崇千
古。以坤自责。月朗太虚。以乾为子。红日卓午。正恁么
时。香蔼金炉。帘垂玉殿。如何是荡荡无为之句。卓拄
杖云。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复举智度菩萨母容受一
切法而无分别相。师颂云。一切法离分别相。依前诸
相自如如。春风影里乾坤大。无限江山开画图。

乾会节提纲。健行不息之谓乾。万法归一之谓会。会
万法归自已者。其惟圣人乎。运乾德以位天者。其惟
至理乎。理之至也。本乎无作。人之圣也。体乎无为。尧
风荡荡兮舜日熙熙。

中峰本禅师。圣节示众。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一气含
容万有。民无得而名焉。功高列圣之上。德迈群王之
先。荡荡乎用大。巍巍乎体坚。龙抱九重天上日。真光
垂照万斯年。大众还知么。即日瑞分刹土。春满寰区。
大毗卢顶分身。优昙钵华吐𦦨。以故。天下称之为圣
人之佳节也。但生植于天地之间者。莫不被其泽。惟
我释氏之流。乃被其泽之尤者也。何以为然。盖孤虚
柔弱。而不能自立也。言孤则远离亲族。不营世家。言
虚则寄食檀门。栖迟林麓。言柔则潜心空寂。守节循
规。言弱则守护性真。不与物竞。自非圣人不忘佛嘱
曲垂外护。则僧园资具。安敢自称常住。而不遭陵夺
于他人之手乎。由是吾侪安居暇食。一时一刻咸出
圣恩。虽天覆地擎。不足云喻。使尽形求法。终身向道。
至若忘躯毕命。亦不足以酬其万分之一。岂容懈怠
1260-A¶ 第 7c 页 X64-0007.png
懒堕。虚延白昼。而更驰情于利欲者乎。兹遇圣节。曲
引微忱。以相勉励。记得后唐庄宗皇帝。问兴化和尚
云。朕收中原。获得一宝。只是无人酬价。化曰。请陛下
宝看。帝乃引手舒幞头脚。化曰。君王之宝。谁敢酬价。
龙吟雾起。虎啸风生。则不无庄宗兴化。若曰酬中原。
宝价。至竟未曾定夺。臣僧。遥对天廷。辄成一偈。盖天
盖地中原宝。无古无今塞太虚。价重乾坤酬未得。伫
看皇化越唐虞。

天目礼禅师。圣节上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
哉。万物生焉。君何言哉。万方安宁。风调雨若。海晏河
清。正恁么时如何。野老不知尧舜力。勾芒祭罢饷春
耕。

圣节上堂。坐琉璃殿。垂夜明帘。混然一体以难该。冥
应众缘而无忒。从上以来。推尊此位。且全身奉重一
句。如何举唱。妙叶群机齐入贡。从教诸道自分权。

楚石琦禅师。圣节上堂。举无著与外道论义。著云。天
下太平。国王长寿。外道杜口不能破。师颂云。义有河
沙数。不出者一句。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嘴处。

无用宽禅师。天寿圣节上堂。威音王佛。今朝示现。德
被苍生。光腾海甸。不假揩磨。不须煅鍊。太湖臣僧。聊
通一线。吾皇圣寿等乾坤。赫赫神光普周遍。便下座。

笑隐䜣禅师。圣节上堂。下兜率降阎浮。本迹不二。御
金轮宣正法。权实全彰。乘愿示生。随机阐化。灵枢密
运。跻吾民于安养之中。宝鉴高提。措四海于钧陶之
1260-A¶ 第 8a 页 X64-0008.png
内。故我林泉之下。化日舒长。钟鼓清时。玄风远播。三
轮不住。施受俱捐。毕竟如何祝赞。良久云。无为功德
不思议。净智妙圜体空寂。

圣节上堂。化工密运。纳群生于覆焘之中。端拱无为。
跻四海于仁寿之域。如华严海融摄三千世界。似帝
网珠交罗百亿山河。正与么时。如何是不涉诞生底
句。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了庵欲禅师。天寿圣节上堂。摩醯正眼。洞彻十虚。迦
陵仙音。遍周沙界。标三才而建立。举四海而安之。缵
列圣之丕图。膺灵山之付嘱。摧怨破敌。运金刚轮。发
政施仁。作狮子吼。当流虹之瑞旦。庆万世之昌期。然
则蒉桴土鼓。共乐升平。尧舜之君。犹有化在。所以道。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万仞崖头。纵横得妙。卓拄杖云。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国恩。

天寿节上堂。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
只要今日了。且道。了个什么。良久云。甲辰正月十一
日。大元天子降生时。刹海尘毛咸稽首。万年松长万
年枝。

圣节上堂。金刚正体。洞彻十虚。般若灵光。该罗万有。
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于色尘之内。而
理不可分。与天地同一覆焘。与日月同一照临。与山
岳同一穹崇。与江河同一流注。所谓佛佛授手。祖祖
相传。若圣若凡。皆承恩力。庆逢嘉运。仰祝尧龄。一句
当阳。如何举唱。劫石有销日。君恩无尽时。
1260-A¶ 第 8b 页 X64-0008.png

资圣南禅师。圣节上堂。顾视左右曰。诸人还知么。夜
明帘外之主。万化不渝。琉璃殿上之尊。四臣不昧。端
拱而治。不令而行。寿逾百亿须弥。化洽大千沙界。且
道。正恁么时。如何行履。野老不知黄屋贵。六街慵听
静鞭声。

蒋山泉禅师。圣节上堂。拈拄杖。击法座一下云。以此
功德。祝延圣寿。便下座。

用彰俊禅师。圣节上堂。麟凤龟龙。昨夜一时出现。臣
僧拄杖子。见此休徵嘉瑞。欢喜踊跃。出来与无量寿
世尊。把臂交欢。同声庆赞。拈拄杖。大道虚玄天地先。
昆虫草木悉陶埏。神功普极三千界。睿算超过亿万
年。以拄杖卓一下。

石屋珙禅师。天寿圣节上堂。箕翼长明。地天长泰。风
不鸣条。雨不破块。君乃尧舜之君。俗乃成康之俗。王
母昼下云旗翻。海山四月蟠桃熟。

* 满散提纲

圆悟勤禅师。散圣节上堂。神霄真人降驾。长生帝君
御极。神灵开旦。夷夏钦风。万瑞咸臻。千灵拥祐。布羲
轩无私之政。追盘娲太古之风。万国赤子歌谣。八表
昆虫鼓舞。福流千界。庆集一人。林下禅人如何图报。
共持清净无为化。仰祝吾皇亿万春。

散乾龙节上堂。渊圣皇帝。君临万国。北狩未还。乾龙
节临。祝严睿算。臣僧一句。了无覆藏。还委悉么。佛殿
里烧香。
1260-A¶ 第 8c 页 X64-0008.png

散天申节上堂。天上古佛。人间至尊。五月下降阎浮。
五月君临万国。奋中兴业。清四海尘。永固龙图。长坚
凤历。遥瞻北阙。仰祝南山。一句全提。当机显露。还委
悉么。建炎天子天申节。圣寿弥隆亿万年。

无文灿禅师。崇寿节满散。二千年前。四月八日。西天
竺国。亲曾出现。二千年后。东震旦土。依旧示生。天上
天下。惟我独尊。前身后身。一梦两觉。长育万物。如春
行地。照临万物。如月行空。承乾之运。而无可见之功。
行坤之道。而无可见之迹。臣僧一坐六十小劫。入思
惟三昧经八十返。求一语赞叹不可得。求一语名状
不可得。于不可得中。乃见王母面授新熟蟠桃。恭遇
满散。未免和盘托出。良久云。太后举觞今上拜。九重
春色异人间。

乾会节满散。昨朝方祝圣人寿。今朝又祝圣人寿。天
地中间两重人。同时出现相前后。扶桑树头。红日方
升。蟠桃枝上。春风未老。直得东湖番湖。交口赞叹。芝
山阁山。鞠躬稽首。自有天地开辟。以至于今。如此盛
事。希有希有。祝圣人福。祝圣人寿。祝圣人多男子。顾
视大众云。可中忽有人出来问。圣人福圣人多男子
不待问。敢问圣人寿。毕竟是多少。竖起拂子云。万年
松在祝融峰。

恕中愠禅师。满散上堂。一年三百六十日。惟有此日
最吉祥。黄河澄清圣人出。文经武纬开明堂。圣人既
出。天下太平。无为而治。不令而行。南北风尘俱荡尽。
1260-A¶ 第 9a 页 X64-0009.png
熙熙万姓歌黄唐。

* 景命四斋日月旦提纲

圆悟勤禅师。八月旦日上堂。秋光清浅。明明不退转。
群木萧疏。一一解脱道。不出阴界。可以遍历浮幢王。
不立纤尘。可以具足金刚智。何况园里菜青。田中禾
熟。岂非岁稔时和。心融境寂。且不离向背一句。作么
生道。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五月旦日上堂。铁树𩰀松。石牛哮吼。火云亘天长万
丈。金乌普照大光明。直得东海鲤鱼。振鬣扬鳞。南国
波斯。呈桡舞棹。文殊普贤。不敢说理说事。德山临济。
不敢行棒行喝。正恁么时会么。拄杖拟吞三世佛。灯
笼百斛泻明珠。复云。释迦老子道。若有一人发真归
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五祖和尚又云。一人发真归
源。十方虚空。磕著筑著。山僧即不然。若有一人发真
归源。十方虚空。锦上铺花。

真净文禅师。上堂。今朝十月一。天下煖炉开。衲僧顶
门眼。依旧蒙尘埃。岁月既巳往。死生还到来。床添新
藁荐。一任雪成堆。遂拈袈裟角云。大众。人人有分。须
是顶门眼开始得。喝一喝。下座。

大慧杲禅师。上堂。古者道。了得一万事毕。今朝是九
月一。诸人作么生了。蓦拈拄杖云。不得唤作拄杖子。
便了取好。既不唤作拄杖子。作么生了。掷下云。差之
毫𨤲。失之千里。

月旦上堂。月生一。铁轮天子寰中敕。月生二。丰干骑
1260-A¶ 第 9b 页 X64-0009.png
虎入闹市。月生三。蟭螟眼里巨鳖翻。蓦拈拄杖云。莫
有同生同死底么。出来与径山拄杖子相见。良久云。
见义不为。何勇之有。掷下拄杖。

应庵华禅师。月旦上堂。召大众云。三日前五日后。若
不挥剑。渔父栖巢。明果有一转语。也要诸人共知。犀
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华入牙。下座。

雪岩钦禅师。八月一日上堂。方便门。解脱门。毗卢宝
阁门。以拄杖一击。八字俱开。然虽如是。只许向者里
暂时止宿。一息一食而巳。若欲直指大休大歇大安
乐田地。前头大有活路在。

蒙庵岳禅师。上堂。腊月初岁云徂。黄河冻巳合。深处
有嘉鱼。活泼泼跳不脱。又不能相煦以温。相濡以沫。
惭愧菩萨摩诃萨。春风几时来。解此黄河冻。令鱼化
作龙。直透桃花浪。会即便会。痴人面前。且莫说梦。

恕中愠禅师。上堂。今朝七月一。屋角秋风动。无上解
脱门。豁达无遮拥。东来西来。南来北来。明窗下如法
安排。是佛是祖。是圣是凡。手面上等与一送。有主有
宾。全体全用。彻骨风流。十八不共。三千刹海夜沉沉。
妙高山色自孤耸。

石屋珙禅师。七月旦日上堂。人间秋十日。湖寺便生
凉。竹色溪边绿。荷花镜里香。即心犹未是。作境谩搏
量。空劫巳前事。今朝为举剔。

了庵欲禅师。上堂。小尽二十九。大尽三十日。从头检
点来。今朝二月一。春山叠乱青。春水漾虚碧。寥寥天
1260-A¶ 第 9c 页 X64-0009.png
地间。独立望何极。老明觉。向者里打开宝藏。运出家
珍。其柰坐在尊贵中。致使诸人当面蹉过。喝一喝。

愚丘静禅师。月旦上堂。月生一。东岩乍住增愁寂。红
尘世路有多端。米面仓储无颗粒。崖为伴泉为匹。飒
飒清风来入室。山王土地暗中忙。云版钟鱼偷泪滴。
世人莫道守空岩。亦有东篱打西壁。

灵耀良禅师。上堂。不知时分之延促。不知日月之大
小。灰头土面。且与么过。山僧每遇月朔。特地斗钉家
风。抑扬问答。一场笑具。虽然如是。因风撒土。借水献
花。有个葛藤露布。与诸人共相解摘看。蓦拈拄杖。击
香台曰。参堂去。

别峰宝印禅师。月旦上堂。六月初一。烧空赤日。十字
街头。雪深一尺。扫除不暇。回避不及。冻得东村廖胡
子。半夜穿靴水上立。

* 月望提纲

谷隐聪禅师。月望上堂。十五日巳前诸佛生。十五日
巳后诸佛灭。十五日巳前诸佛生。你不得离我者里。
若离我者里。我有钩子钩你。十五日巳后诸佛灭。你
不得住我者里。若住我者里。我有锥子锥你。且道。正
当十五日。用钩即是。用锥即是。遂有颂云。正当十五
日钩锥一时息。更拟问如何。回头日又出。

圆悟勤禅师。三月望日上堂。云。华残雨过。巳度韶光。
风暖云凝。将临夏景。不逐四时凋变。随例七八五分。
更或削迹吞声。不免牵藤引蔓。百草头上则且置。脚
1260-A¶ 第 10a 页 X64-0010.png
下泥深一句。作么生道。春日晴黄莺鸣。

密庵杰禅师。月望上堂。十五日巳前。开池不待月。十
五日巳后。池成月自来。正当十五日。吹无孔笛。唱太
平歌。佛及众生。同声唱和。且道。超群拔萃一句。作么
生道。四海浪平龙睡稳。九天云静鹤飞高。

上堂。今朝六月十五。祝圣升堂击鼓。木童火里吹笙。
石女云中作舞。也大奇也大奇。天无四壁。地绝八维。
五湖四海来入贡。衲僧闻见眼如眉。喝一喝。下座。

了庵欲禅师。上堂。今朝九月半。万事随时变。霜风刮
地来。木叶尽零乱。古人道。要识不迁义。但向万物凋
落处会取。是你诸人。会也未。若也会得。旋岚偃岳而
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丽天
而不周。其或未然。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
来。

月望上堂。十五日巳前。水向石边流出冷。十五日巳
后。风从花里过来香。正当十五日。火后一茎茅。铁蛇
钻不入。喝一喝。

上堂。昨日十四。今日十五。大法难明。时光易度。动则
涉尘劳之境。静则沉昏醉之乡。动静双泯。则落空亡。
动静双收。则颟顸佛性。到者里。须知有透脱一句始
得。拈拄杖云。倒跨杨岐驴。踏杀长沙虎。掷下拄杖云。
三岁孩儿抱花鼓。莫来拦我毬门路。

石田薰禅师。三月望上堂。但得本莫愁末。唤甚么作
本。唤甚么作末。松柏千年青。不入时人意。牡丹一日
1260-A¶ 第 10b 页 X64-0010.png
红。满城公子醉。山僧恁么道。若有不肯底。是我同参。

圆极岑禅师。月望上堂。韩信打关。未免伤锋犯手。张
良烧栈。大似曳尾灵龟。既然席捲三秦。要且未能囊
弓裹革。烟尘自静。我国晏然。四海九州。尽归皇化。自
然牛閒马放。风以时雨以时。五谷熟万民安。大家齐
唱村田乐。月落参横夜向阑。

报本利禅师。月望上堂。今日月望。打个糊饼。供养大
众。拈拄杖作圆相曰。还识此饼么。不伹恭养一人。百
千万亿人。祇是一个细嚼饱餐。不得咬破。虽然如是。
切忌面生。参。

* 初八念三提纲

雪岩钦禅师。上堂。一夜雨声滴滴。元是檐前雪消。冷
地令人忆著相国寺里芭蕉。何也零零落落。一似宜
春台上。正月八日赶斋。和尚底七条。

真净文禅师。上堂。十月二十三。天寒下暖帘。昏黄一
觉睡。南海出榆甘。

* 改元登极提纲

雪峰慧禅师。建炎改元上堂。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
之大宝曰位。今上皇帝。践登宝位。万国归仁。草木禽
鱼。咸被其德。此犹是圣主应世边事。王官降诞巳前
一句。天下人摸索不著。

龙牙才禅师。因钦宗皇帝登位。众官请上堂祝圣。巳
就座。拈拄杖卓一下曰。朝奉疏中道。本来奥境。诸佛
妙场。适来拄杖子。巳为诸人说了也。于斯悟去。理无
1260-A¶ 第 10c 页 X64-0010.png
不显。事无不周。如或未然。不免别通一消息。舜日重
明四海清。满天和气乐升平。延祥拄杖生欢喜。掷地
山呼万岁声。掷拄杖下座。

* 千秋节提纲

愚庵及禅师。千秋节冬至上堂。千秋令节今朝是。九
九阳生第一爻。四海阴霾俱解駮。宕云深处祝唐尧。

金山惟仲禅师。皇太子韩国公头晬之辰。上堂。妙高
台畔。龙象骈阗。化城阁前。圣贤会合。正是我皇植福
之地。乃为禅流选佛之场。洞启法门。广开要路。悟之
者。头头显道。物物明心。高蹈大方。圆融至理。迷之者。
重重昧性。句句乖宗。空自精勤。终无了达。苟能于斯
一致画断两边。不离当人便同正觉。真可谓金轮统
御。玉烛遐明。万国宾从。八方宁静。龙蛇出穴。丹凤来
梧。野老谣歌。行人让路。尧风与祖风并扇。舜日共佛
日齐明。奔波游子径归家。是处高人游佛国。然虽如
是。且龙生龙子底句。又作么生。良久曰。非但天神来
密祐。更资遐算助吾皇。

* 受敕奉旨提纲

圆悟勤禅师。在蒋山。受敕升座。寒岩枯木白云堆。散
质何能中巨材。岂为虚声彻清禁。紫微圣诏九天来。
既然事出意外。要须直下承当。所贵正眼流通。仰祝
无疆睿算。直得昆虫草木。悉仰动地风光。大地生灵。
咸沾唐虞睿泽。处处和风遍野。人人喜气盈眸。感覆
焘无疆之恩。荷一人生成之德。正当恁么时。还委悉
1260-A¶ 第 11a 页 X64-0011.png
么。碧桃冉冉凝朝露。红杏蒙蒙映彩霞。

改昭觉寺为崇宁。敕黄到开堂。全机大用。触处现成。
溢目清光。贯通今古。一尘含法界。一念遍十方。尽大
地是真实人。总刹海为大解脱。只在当人略回光相。
自著眼看。可以克證无生。顿超方便。是故。诸佛出世。
为一大事因缘。祖师西来。亦不出见性成佛。只如今
日奉皇帝敕。建大伽蓝。赐额度僧。祝严圣寿。一场佛
事。耀古腾今。判府旌旆光临。群贤车盖毕集。四众瞻
仰。万姓歌谣。为国开堂。举扬宗教。山僧不敢囊藏被
盖。其有诸佛说不尽底。祖师提不起处。对众八字打
开去也。遂举拂子云。大众。还见么。击禅床云。还见么。
见处透脱。闻处精明。一念返本还源。即具顶门三眼。
万里更无纤翳。千圣齐立下风。坐断报化佛头。直得
壁立千仞。且道。是什么人境界。雕弓巳挂狼烟息。万
里歌谣贺太平。下座。

龙门远禅师。拨田劄子至上堂。谢恩毕。举百丈和尚
谓众云。你等为我开田我与你说一段大义。众开田
了。请师说大义。百丈起来。展手舒伸。大众。古人得恁
么径截。还会他恁么方便处么。百丈说大义。辛勤事
可知。龙门无道理。大众绝狐疑。帝力乾坤重。君恩雨
露垂。有人相借问。云外略扬眉。为什么扬眉。良久云。
万古长春。

密庵杰禅师。奉圣旨。就本寺开堂。上堂。灵源不昧。万
古徽猷。入此门来。莫存知解。知解既不生。如王宝剑
1260-A¶ 第 11b 页 X64-0011.png
杀活临时。举一明三。目机铢两。尘尘刹刹。普现威权。
物物头头。全彰正眼。便见一尘含法界。一句截千差。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高而无上。
仰不可及。渊而无下。深不可测。自然风行草偃。水到
渠成。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尔如然。何故。乃是当人
从无量劫来。现成受用境界。契劵分明。直饶千佛出
现。各各放大宝光。也侵占一星儿不得。所以道。一切
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佛法常现前。以此
寿圣人。则天长地久。以此祝贤佐。则伊尹周公。以此
保国安民。以此康福天下。殊胜中殊胜。奇特中奇特。
毕竟结角罗纹。在什么处。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间无
水不朝东。复举僧问百丈大智禅师。如何是奇特事。
百丈云。独坐大雄峰。僧礼拜。百丈便打。师云。百丈善
能据虎头。亦能收虎尾。虽然。头尾两全。至竟未彻源
底。今日忽有问灵隐如何是奇特事。只对他道。为国
开堂。僧若礼拜。伹云知恩方解报恩。且道。与百丈是
同是别。若拣得出。平步青霄。其或未然。更听一颂。虎
骤龙骧与么来。蓦然平地起风雷。棒头正眼明如日。
凛凛清风廓九垓。久立众慈。伏惟珍重。

奉圣旨。就灵隐寺开堂。上堂。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
机。去则印住。住则印破。不去不住。当头坐断。千眼顿
开。明如杲日。宽若太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人
人具足。物物圆成。拈一机则千机万机顿赴。说一句
则千句万句流通。譬如善舞太阿。一不触手。二不堕
1260-A¶ 第 11c 页 X64-0011.png
地。三不住空。又如狮子筋琴。抚之则群音顿绝。所以
道。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
作黄金。普令一切有情无情。不堕有为。不住无为。富
贵不能骄。贫贱不能困。各各安其分。守其当。直得尧
风荡荡。帝道平平。野老讴歌。渔樵鼓舞。且凭个什么
道理便乃如是。天高群象正。海阔百川朝。复举波斯
匿王问佛胜义谛公案。师云。拓开天关。踏翻地轴。言
言见谛。句句朝宗。还他过量人。能提过量事。于过量
境界中。作过量殊胜佛事。虽然。未免一处誵讹在。今
日忽有问径山胜义谛中还有世俗谛否。若言其有
智不应一。若言其无智不应二。一二之义。其义云何。
只对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何以报。万国
尽欢呼。久立众慈。伏惟珍重。

元叟端禅师。大德七年八月二日。护持圣旨到山。领
众望阙谢恩罢。上堂。平生抱愚拙。必意安林丘。磐陀
一片石。松下聊优游。回鸾五色诏。瞥尔来岩幽。天恩
浃肌骨。浅薄将何酬。愿君为尧舜。愿臣为伊周。金枝
与玉叶。光耀千千秋。万民赡粳稌。四海销戈矛。竺仙
正法眼。如水常东流。

了庵欲禅师。圣旨至上堂。久晴不雨。田夫皱断眉头。
久雨不晴。衲僧浸烂鼻孔。进一步。撞倒百亿须弥山。
退一步。踏翻无边香水海。且截断千差孤危不立一
句。作么生道。好。大众。叠叠纶音下九天。融融春意满
林泉。一炉沈水一声佛。仰祝吾皇亿万年。
1260-A¶ 第 12a 页 X64-0012.png

林泉伦禅师。至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奉旨。就大都
大悯忠寺。举火焚烧道藏伪经。除道德经外。尽行烧
毁。师升座。谢恩毕。拈香云。佛心天子悯众生。恐堕三
途邪见坑。个里了无偏党处。就中朱紫要分明。所以
道。圣鉴无私。天机莫测。既来颂德。敢不酬恩。此香端
为祝延。大元世主当今皇帝圣躬。万岁万岁万万岁。
伏愿金轮与法轮同转。福越三祗。舜日共佛日齐明。
寿延亿劫。次举火云。忆昔当年明帝时。曾凭烈焰辨
妍媸。大元天子续洪范。显正摧邪谁不知。嗟乎。道教
阴蠹佛书。自古至今。造讹捏伪。益窃释经言句。图谋
贝叶题名。谤毁如来。赃诬先圣。丑辞恶语。何可言哉。
无蒂狂谈。实难遍举。始自张陵杜撰。不尊老氏玄言。
谬作醮书兼集灵宝。诈道从空而得。妄言太上亲传。
用三张鬼法。以诳惑愚夫。设五运神符。而魇奸匹妇。
以此观之。葛孝先徒搜要妙。陶洪景谩述浮辞。杜光
庭白拈巧偷。劫贼无异。陆修静外好里弱。说客何殊。
若非吃苦不甘。争肯说长道短。鲍静被诛犹可。王浮
招报非轻。傅奕姜斌。不堪齿录。张生焦辈。何足言论。
寇谦之口舌澜翻。损他利已。林灵素机谋謟诈。败国
亡家。毁人祖兮定遭一时之辱。灭贤良兮必招三世
之殃。因果无差。报应有准。呜呼。悲法琳不遇而遭贬。
嗟道世虽再而难为。致令释子伤心。幸得皇天开眼。
恭惟。我大元世主圣明皇帝陛下。辟邪归正。去伪存
真。恐众生永堕迷津。今万姓咸登觉路。雪冤巳竟。感
1260-A¶ 第 12b 页 X64-0012.png
谢皇恩。粉骨碎身。莫能酬报。遂以火炬打一圆相云。
诸仁者。只如三洞灵文。还能證此火光三昧也无。若
也于斯会得。家有北斗经。枉教人口不安宁。其或未
然。从此灰飞烟灭后。任伊到处觅天尊。急著眼看。

普觉朋禅师。嘉佑伍年。奉旨断还九里松集庆古路。
上堂。山前一片閒田地。旷大劫来无界至。今朝恢复
又归来。坐断脚头并脚尾。东也是。西也是。南北东西
无不是。毕竟酬恩作么生。十里荷花九里松。直指堂
前香一炷。

弘觉忞禅师。顺治十六年。天使至召师上京问道。上
堂。有大陀罗尼门。明踰日月光。量同真法界。烈似金
刚𦦨。坚如持刹风。是故名为正句。亦曰居顶。亦曰顶
王三昧。即者顶句。其昧之自含生也。则触途成滞。其
章之自诸圣也。则遍界光通。不见。祖师道。国王长寿。
天下太平。直得外道六师。亡锋结舌。饮气吞声。默无
言说。岂非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者耶。大众既承
此恩。合作么生祇受。龙袖拂开千圣眼。金毛狮子奋
全威。喝一喝。卓拄杖下座。

诏住大内万善殿。结制日。奉旨开堂。圣驾亲临。特差
内院官。执香迎师升座。师拈香。祝圣问答毕。乃云。灵
山密旨。千圣同宣。少室真宗。万灵共證。其柰依稀越
国者多。彷佛杨州者众。正如入京朝圣主。才到潼关
即便休。所以不睹广大门风。焉知威德自在。拈拄杖
卓一下云。若向者里一蹋。鸿门洞开两扇。则可谓脚
1260-A¶ 第 12c 页 X64-0012.png
跟不动。身入帝乡。造托非他尽蹋御园春色。钦承有
自无违咫尺天颜。诸仁者。宣德门前。且无曲径。含元
殿上。觅甚长安。然则把定乾坤。奚烦顾伫。流通正眼。
端在兹辰。何故。欣逢圣主隆吾道。千载难忘此一时。
复云。制结皇家。禅安大内。地炉掘深深之炕。兽炭烧
𦦨𦦨之煤。钦差内院三员。正副监司两位。禁城把断。
密不通风。阊阖牢关。水无渗渫。如此严切。为汝诸人。
诸人合作么生即得。若作皮骨通身换。难报我皇护
念恩。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卓拄杖下座。

列祖提纲录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