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荐悼门¶
荐悼门¶ 第 704b 页

禅林疏语考證卷之三


* 荐悼门

*** 荐父首七(诸七切念俱可通用)

无父何怙悲风惨一七之辰。有佛可依湛云覆三千
之界。负肩酬德。绕足投诚。 切念(亡考某)四生凡品。
五浊浮躯。顷婴无妄之灾深期有永。岂意有为之幻
遽作无常。嗟嗟撒手以便行。切切承颜而莫得。虽娑
婆海上载乘明月以旋归。然痴慢山前恐碍飞云之
来往。爰痛南垓之念。敬修西竺之缘。(入佛事)伏愿(亡
荐悼门¶ 第 704c 页 X63-0704.png
父)空空了了解除久久之愆尤。是是非非结绝初初
之公案。长揖秽土以超生。顿开妙莲而见佛。

无父何怙
诗蓼莪曰。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负
肩酬德
父母恩难报经曰。父母于子有大增益。
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设若右肩负父左
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未足报父母恩。

○绕足投诚
圆觉经曰。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
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

○四生○五浊○无妄之灾
并见上。
○切切

家语六本曰。切切而悲。
○承颜
隽不疑见暴胜
之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南垓之念
毛诗有南垓篇。有声无词。晋束晢补
亡诗序曰。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

*** 二七

一十四日幽阴莫侍严君之训。千百亿身显化可胜
调御之悲。假佛慈以报父慈。必佛道乃成子道。 切
(亡父某)苦海浮沤尘寰幻迹。因际齧藤之厄。遽惊
曳杖之歌。肃然容。忾然声。莫返幽都之魄。发是心。作
是念。敬修净土之因。(入佛事)伏愿先君(某)渡初江之
巨浪。登法海之慈舟。七宝池中尽洗业障报障烦恼
障。九莲台上常闻妙音梵音海潮音。

严君
易下彖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调御
谓如来十号之一也。
○齧藤之厄
见上
庆生之注。
○曳杖之歌
记檀弓曰。孔子蚤作。负
荐悼门¶ 第 705a 页 X63-0705.png
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
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
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
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
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
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
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
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肃然容忾然声

记祭义曰。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
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
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幽都之魄
楚辞曰。魂兮
归来。君无下此幽都。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
下幽冥故称幽都。
○初江
谓十王第二初江王
也。

*** 三七

父止于慈巳参宋帝之陛。子竭其孝宜阐觉皇之规。
作般若因。成涅槃果。 切念亡父(某)有凡夫名。无寿
者相。槐柯国内忽迷梦蝶之魂。枣叶世间遽绝蜗庐
之影。眼看白璧曷胜忍死之情。魄入黄泉孰是超升
之所。爰恳佛力。用资冥途。(入佛事)伏愿亡父(某)礼十
号之慈尊。悟一乘之妙道。好著脚处超登解脱之楼。
是转身时直入光明之藏。

父止于慈
大学曰。为人父止于慈。
○宋帝

荐悼门¶ 第 705b 页 X63-0705.png
十王第三宋帝王也。
○般若○涅槃
并见名义。

○槐柯国内
异闻集曰。淳于棼家居广陵。宅南有
古槐树。棼醉卧其下。梦二使者曰。槐安国王奉邀。
棼随使入穴中。见榜曰大槐安国。其王曰。吾南柯
郡政事不理。屈卿为守理之。棼至郡凡二十载。使
送归遂觉。因寻古槐下穴洞然明朗。可容一榻。有
二大蚁乃王也。又寻一穴直上南柯。即棼所守之
郡也。
○梦蝶之魂
庄子曰。昔日庄周梦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
蘧蘧然周也。注栩栩。蝶飞之貌。蘧蘧。僵直之貌。

枣叶世间
六祖坛经云。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
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
不减。
○蜗庐
见上。
○眼看白璧
黄鲁直哭邢
惇夫诗曰。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眼
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黄泉
文选
曰。朝发高堂上。暮宿黄泉下。注高堂生所居。黄泉
死所葬。又左传注。天玄地黄。泉在地中。故言黄泉。

*** 四七

嗟我父兮正属五官之考劾。为其子者敬投万佛之
慈悲。聊以输诚。讵云报德。 切念亡父(某)生我鞠我
恩斯勤斯。载我形劳我生。莫永椿庭之寿。幽之出冥
之入。曷明槐国之魂。欲冀超升须勤忏悔。(入佛事)
愿亡父(某)业障冰消。尘缘雪净。黄金殿内常瞻紫磨
之容。红藕花心时听苦空之偈。
荐悼门¶ 第 705c 页 X63-0705.png

五官
谓十王第四五官王也。
○生我鞠我

蓼莪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载我形劳我生

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
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椿庭之寿
○槐国之魂
并见上。

*** 五七

三思严父之云亡曷其有所。五历冥官之考劾欲见
无由。用阐鸿规。敬陈象教。 切念亡父(某)眯目于尘
缘影里。置身于石火光中。蝶梦蚁酣竟弃三千之世。
乌飞兔走倏惊五七之辰。向往之方谓何。超升之路
安在。辄凭佛果。少赞仙游。(入佛事)伏愿光浮于业镜
台前。雾散于阎罗殿下。高高山上往来不碍白云飞。
深深海中出入自然明月现。

象教
见上。
○眯目
庄天运曰。播糠眯目。
○石
火光中
杜甫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
此身。
○蝶梦
见上。
○蚁酣
山谷诗。风急啼鸟
未了。雨来战蚁方酣。又钱昭度夏晚诗。黄蜂衙退
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
○乌飞兔走
张衡序
曰。日者大阳之精。积而成鸟象乌。月者阴精之宗。
积而成兽象兔。
○仙游
谓有德之人死。以仙游
之语美之词也。舒梓溪吊松岳万于琦诗曰。旧爱
应留鹤。仙游岂化猿。
○阎罗
谓十王第五阎罗
王也。

*** 六七
荐悼门¶ 第 706a 页 X63-0706.png

椿殒燕山徒切百千之恨。蓂观尧砌倏惊六七之临。
欲资冥途。乃修道筏。 切念不孝(某)罪积于躬。祸延
所怙。跼高蹐厚嗟遗体之遑安。出幽入冥叹营魄之
奚往。既被六尘之罥难免黑愆。况生五浊之区谁为
白净。特效三归之敬。致恳十力之尊。(入佛事)伏愿地
藏借往生之光。变成碎见在之案。瑶池万仞金风动
而水上生花。宝阁千寻珠帘捲而云中见佛。

蓂观尧砌○祸延所怙○跼高蹐厚
并见上。

遗体
记祭义。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营魄
老子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注营魂也
神也。魄精也。
○六尘
谓色声香味触法也。
○黑
愆○十力
并见上。
○变成
谓十王第六变成
王也。

*** 七七

严君见背泰山当七七之期。善逝垂慈莲国开三三
之品。不弘象教。曷报鸿恩。 切念不孝(某)德惭后嗣
祸及先君。星陨露晞悲惨遽形于庄蝶。日征月迈荏
苒巳历于曦乌。想居东岳之幽阴。莫诉南垓之痛苦。
谨依法炬。冀破幽关。(入佛事)伏愿亡父(某)业海枯而
功德山高。障云散而菩提月现。光浮莲宇豁开双眼
见如来。风动宝林骤听一音宣妙法。

严君
见上。
○见背
李令伯陈情表曰。生孩六
月慈父见背。文选注曰。背死也。
○泰山
谓十王
第七泰山王也。
○善逝
谓十号之一也。
○象教
荐悼门¶ 第 706b 页 X63-0706.png

见上。
○星殒
令孤楚卒之夕。有大星陨于寝
室之上。其光烛庭。又宋仪望吊友人诗。忽尔传星
殒。凭栏涕泗纷。
○露晞
通典曰。田横死吏不敢
哭。但随柩叙哀。后代相承以为挽歌。名薤露蒿里。
后李延年分为二。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庶
人。歌曰。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生一
去何时归。又云。蒿里谁家地。聚敛精魄无贤愚。鬼
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庄蝶
见上。

○日征月迈
见诗小宛。
○荏苒
见上。
○曦乌

事苑曰。曦光谓日也。尧命羲氏和氏掌之。故以
日为曦光。乌谓日。曰阳乌。中有三足乌。
○南垓之

见上。

** 六旬

椿树烟迷巳茹六旬之苦。奈河浪阔岂胜九回之悲。
乃阐雷音。用资云路。 切念亡父(某)自弃诸孤莫知
其所。沉沉苦海孰为驻足之津。渺渺爱河莫识回头
之岸。不凭道筏。安抵故乡。(入佛事)伏愿亡父(某)驾般
若舟。登涅槃岸。两月之哭泣既卒于此。七重之文案
愿赦除之。

九回之悲
司马迁报少卿书曰。肠一日而九回。
又崔鲁春日长安即事曰。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
愁肠日九回。
○诸孤
左僖九年曰。初献公使荀
息传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
若之何。注言其幼贱与诸子县藐。欲屈辱荀息。使
荐悼门¶ 第 706c 页 X63-0706.png
保护之。

** 小祥

父弃尘寰既适小祥之日。佛临浊国是名大觉之尊。
用归佛慈。乃酬父德。 切念亡父(某)蚁穴浮生蜗居
潜迹。曩惊大故嗟嗟飞雀之散瓶。今届小祥恻恻迅
驹之过隙。欲资吾父之云路。须凭我佛之风规。(入佛
事)伏愿都市庭前破三百六旬之苦具。弥陀国内放
八万四千之光明。得闻大事之因缘。获證无生之法
忍。

蚁穴○蜗居
并见上。
○大故
孟子曰。今也不
幸至于大故。注大故大丧也。
○飞雀之散
七贤
女经云。雀来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縠穿雀飞去。识
心随业走。
○迅驹过隙
史记魏豹传曰。人生一
世间。如白驹过隙耳。小颜云白驹谓日影也。隙壁
隙也。
○无生法忍
棱严云。无生法忍。注真如实
相名无生法忍。无漏真知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
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宜名无生忍。
瑜伽论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

** 大祥

凶经三年痛失䌽衣之侍。吉蠲一日告成禫服之祥。
欲尽馀哀。爰修胜会。 切念先君(某)顷以熊屏之梦
遽为蚁穴之游。嗟无泪之可挥。虽有身而莫赎。倚庐
切切可胜曦驭之驰。陟岵哀哀倏届孔琴之御。拟破
后后之冥关。须仗空空之妙觉。(入佛事)伏愿(某)绝转
荐悼门¶ 第 707a 页 X63-0707.png
轮枢。契常住法。不生不灭直空当下之身心。若住若
来大笑从前之梦幻。

䌽衣之侍
见上。
○禫服之祥
谓禫除服祭名
大祥。后间一月而禫。见礼记。
○熊屏之梦
晋平
公梦朱熊窥其屏。恶之而疾。问于子产。对曰昔共
工之卿曰浮游。败于颛顼。自沉于淮。其色赤。其言
善笑。其行善顾。其状如熊。为天王崇。见之堂则王
天下者死。见之堂下则邦人骇。见之门则近臣忧。
见之庭则无伤。今窥君之屏。病而无伤。其祭颛顼
共工乎。从其言而病间。
○蚁穴之游
见上。
○有
身莫赎
诗黄鸟曰。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注赎贸
也。若可贸以他人则人皆愿百其身以易之矣。

倚庐
记问丧曰。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
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哭泣无时。服
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
○切切
见上。

曦驭
谓日也。见上杜诗。义和冬驭近。愁畏日车
翻。
○陟岵
诗陟岵曰。陟彼岵兮瞻望父兮。注山
无草木曰岵。孝子行役不忘其亲。故登山以望其
父之所在。
○孔琴之御
记檀弓曰。孔子既祥。五
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 忌日

以卒日而为讳日。嗟严父之何之。转业风而作释风。
仰世尊之如在。聊申一日之悃。庶服终身之丧。 切
念先君(某)精魄往而不还。音容邈而莫睹。虽一日二
荐悼门¶ 第 707b 页 X63-0707.png
日乃奄而亡。实千年万年莫消此恨。露晞薤叶风动
木枝。永言孝思不遑启处。适衣黑衰之日。敬邀缁服
之流。(入佛事)伏愿无边烦恼海彻底乾枯。无量智慧
花廓然开发。悟无所悟之法。證无所證之门。

终身之丧
记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
谓也。
○精魄○薤叶
并见上。
○风动木枝

诗外传曰。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至则皋鱼也。
被褐拥剑哭于路左。孔子下车而问其故。对曰吾
少好学周流天下而吾亲死。一失也。高尚其志不
事庸君而晚无成。二失也。少失交游寡于亲友而
老无所托。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
亲不逮。往而不可返者年也。逝而不可追者亲也。
吾于是辞矣。立哭而死于是。孔子之门人归养亲
者一十三人。
○不遑启处
见诗四牡。

** 安葬

死则充如实切倚庐之念。葬者藏也幸安归窆之魂。
爰建道场。用资冥路。 切念先君(某)劬劳德重。教育
恩深。昔梦黄熊遽入绝迹消声之域。今封白马幸依
归魂掩魄之乡。用报罔极之恩。敬遵大慈之典。(入佛
事)伏愿先君(某)见清净身于山色之间。听广长舌于
溪声之内。本来面目恍然相逢。无始命根嚗地顿断。

死则充如
记檀弓曰。始死充充如有穷。
○倚庐

见上。
○葬者藏也
檀弓曰。葬也者藏也。藏也
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
荐悼门¶ 第 707c 页 X63-0707.png
椁周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
○归窆
谓葬曰
归窆。檀弓曰。县棺而封。注封作窆。
○梦黄熊

昭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
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
梦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
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
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
其或者未之祀也乎。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赐子
产莒二方鼎。
○封白马
范式。字巨卿。张邵。字元
伯。相与为友。元伯寝疾而卒。范式忽梦元伯呼曰。
巨卿吾巳某日死。某日葬。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
更服朋友之服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巳发引。
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
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白马而来。母曰是必
巨卿也。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罔极之恩

见诗蓼莪。
○清净身广长舌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初参东林总禅师。与论无情话有省。遂
献投机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恍然

老子。
○嚗地
庄子曰。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
放杖而笑。注嚗然放杖声。

** 荐父通用

南山无桥木之亲终天抱痛。西域有妙莲之主易地
归仁。欲报亲恩。须求佛力。 切念先君(某)既作幽泉
荐悼门¶ 第 708a 页 X63-0708.png
之梦。岂胜逝水之悲。陟岵兴嗟伤音容之何在。蓼莪
托咏痛精魄之安归。既追攀无从。岂修荐而敢阙。(入
佛事)伏愿先君(某)尘劳蠲净廓尔而云散天清。业障
顿除豁然而冰消雪释。宝网玲珑之下获礼慈尊。天
花缥缈之中得闻妙乐。

桥木之亲
世说曰。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三
笞之。乃问商子。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名桥。南山
之阴有木名梓。何不往观之。二子往观。见桥木高
而仰。梓木实而俯。还告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梓
者子道也。注为子者见父。不能卑下逊顺。如梓木
实而俯。是以遭挞也。
○易地○幽泉
并见上。

逝水之悲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
○陟岵○蓼莪○精魄
并见上。
○追攀

杜甫诗。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玲珑
扬雄
甘泉赋曰。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珑。注玲珑明貌。

缥缈
木玄虚海赋曰。群仙缥缈餐玉清涯。注向
曰缥缈高远貌。又善曰远视之貌。

*** 荐母首七

悲惊萱背俄经七日之临。忧郁草心莫尽三春之报。
欲超冥苦。爰叩佛慈。 切念亡母(某)恭处北堂。职谨
南涧。未悟空花之幻。遽惊风木之悲。迨想慈容孰化
归来之鹤。静思厚德惭观返哺之乌。既欲报德于慈
闱。敢后输诚于觉苑。(入佛事)伏愿(同父首七)

萱背○三春○北堂○南涧
并见上。
○空花
荐悼门¶ 第 708b 页 X63-0708.png

见圆觉经。
○风木悲
见上。
○归来之鹤
述异
传曰。荀环事母孝。好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
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巳
至。乃驾鹤之仙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
相与款对巳乃辞去。跨鹤腾空妙然烟灭。
○返哺
之乌
事文后集引禽经云。慈乌曰孝。乌长则返
哺其母。山谷诗。看尽林乌反哺儿。

*** 二七

二七日中莫侍慈闱之侧。三尊座下愿修圣教之科。
思报鸿恩。特昭蚁悃。 切念亡母(某)泡影浮生。尘劳
幻质。奈井蛇之伤齧。致瓶雀之分飞。泪眼欲枯瞻徒
嗟于陟岵。愁肠如割望莫遂于倚门。蹐地奚容。吁天
何及。幸有竺天之教。堪为冥地之资。(入佛事)伏愿(仝父二七)

蚁悃○井蛇○瓶雀○陟岵
并见上。
○倚门

战国策曰。王孙贾之母谓贾曰。汝朝出而晚来。吾
则倚门而望。暮出而不还。吾则倚闾而望。
○蹐地
○吁天
并见上。

*** 三七

历观蓂砌倏经三七之辰。尘锁萱庭实切百千之恨。
追悼欲通于幽壤。庄严特建于道场。 切念亡母(某)
未悟浮沤之幻。遽兴逝水之悲。黑地冥途孰是回光
之法炬。涨天苦海谁为出险之慈航。唯依我佛之洪
庥。庶拔吾亲之滞魄。(入佛事)伏愿(同父三七)

萱砌○萱庭○逝水之悲
并见上。
荐悼门¶ 第 708c 页 X63-0708.png

*** 四七

三圣移司巳定罪功之籍。五官考案复明轻重之权。
欲救慈亲于既往。须投皇觉以资生。 切念亡母(某)
六阴弱质五浊浮生。意谓百年可尽跃水之养。岂期
一旦遽惊堕月之悲。萱庭尘迹之悠悠。槐国梦魂之
杳杳。嗟冥关之莫测。幸佛法之可凭。(入佛事)伏愿(仝
父四七)。

三圣移司
谓十王第一秦广王。第二初江王。第
三宋帝王也。
○五官
见上。
○跃水之养
后汉
姜诗广。汉人。事母至孝。妻庞氏。奉顺尤笃。母性好
饮江水。妻出汲而奉之。母嗜鱼脍。每召邻母同食
之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常
以供二母之膳。
○堕月之悲
锦绣万花谷前集
南齐王融豫章王墓志曰。半岳摧峰。中河坠月。鲸
骖惋慕。葆吹徘徊。
○槐国
见上。

*** 五七

三十五日游冥司莫见封人之母。千万亿生离业网
惟依大觉之尊。还以事之。匪以报也。 切念亡母(某)
全兰蕙之夙心。抵桑榆之晚景。不知不觉遽兴鹤吊
之悲。何往何之实切狐疑之想。欲追悼于冥地。敬致
恳于觉天。(入佛事)伏愿(仝父五七)

封人之母
左隐元年。庄公寘姜氏于城颍而誓
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
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
荐悼门¶ 第 709a 页 X63-0709.png
对曰。小人有母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
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故。公语之故。且
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
谁曰不然。公从之。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
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桑榆
见上秋科之
下。
○鹤吊
晋书曰。陶侃丁母忧在墓下。忽有二
客来吊。仪服鲜异。礼毕遗人寻之。但见双鹤飞天
而去。
○狐疑
见上。

*** 六七

变成殿下想深亡母之惊忧。调御座前堪灭众生之
业垢。乃弘大教。用展哀诚。 切念亡母(某)节誓柏舟
香浮萱砌。报之罔极。期于供菽之勤。倏尔无常。乃作
梦槐之戚。诸子深忧其无恃。黄泉相见以何之。谨依
竺乾之风规。用作东震之几杖。(入佛事)伏愿(仝父六
七)。

变成○调御
并见上。
○柏舟
毛诗曰。汎彼柏
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母
也天只。不谅人只。
○萱砌
见上。
○供菽之勤

礼记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葬。
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梦槐○黄泉
○竺乾○东震
并见上。

*** 七七

云渺泰山痛亲容之何在。月悬鹫岭喜佛力之堪依。
罔极之报云何。不孝之罪至矣。 切念亡母(某)质备
荐悼门¶ 第 709b 页 X63-0709.png
纯坤。志怀干蛊。奈才婴疾疢遽如厚地之倾摧。虽欲
报劬劳莫尽昊天之覆焘。日月之徂难驻。霜露之感
弥深。爰启法筵。用资冥福。(入佛事)伏愿(仝父七七)

泰山○纯坤○干蛊○疾疢○覆焘
并见上。

霜露之感
汉公孙弘病笃。上书乞骸骨。上报曰。
君不幸罹霜露之疾。何恙不巳。注罹者遭也。霜露
之疾。伤寒小疾也。恙忧也。巳止也。言遭小疾何乃
忧患不能止也。

** 六旬

屈指六旬实切蓼莪之恨。投诚诸佛愿怜刻木之哀。
特设慈航。用超苦海。 切念亡母(某)浮生偶寄。幻疾
遽归。恩斯勤斯感德莫酬于厚地。弃我忘我祈哀徒
吁于旻天。兹临卒哭之期。实切沥心之悃。(入佛事)
(仝父六旬)

蓼莪之恨
见上。
○刻木之哀
孝子传曰。丁兰
事母孝。母亡。刻木为母事之。
○卒哭
檀弓曰。卒
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巳。注卒哭而讳其名。事
生之礼毕。事鬼之事始矣。

** 小祥

云锁萱庭巳届小祥之日。光浮莲沼愿归大觉之尊。
尺疏敷宣。寸诚恳切。 切念亡母(某)命惊逝水魂入
重泉。白云遽失于孤飞。黄壤安从而再见。哺乌怀感
岂堪树木之风声。驾鹤来归空诵蓼莪而雨泣。兹适
周期之岁。特修梁武之仪。(入佛事)伏愿(仝父小祥)
荐悼门¶ 第 709c 页 X63-0709.png

萱庭○逝水○重泉
并见上。
○白云孤飞

狄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曰。吾亲舍其
下。瞻怅久之。
○黄壤○哺乌○驾鹤○蓼莪

见上。
○梁武之仪
见前诵经完满之注。

** 大祥

萱花萎谢䌽衣方叹于凝尘。桑荫逡巡素服忽惊于
易色。谨修梵典。聊表孝思。 切念先妣(某)妇道克全
母仪绰著。深冀椿龄之永。可沾茨祉之荣。奈法昧有
为莫出娑婆之网。而灾婴无妄遽翻般若之舟。永言
孝思。不遑启处。靡依靡恃。适值周公报政之时。以祷
以祈。载阐梁武修斋之法。(入佛事)伏愿(仝父大祥)

䌽衣
见上。
○逡巡
杜甫歌云。后来鞍马何逡
巡。说文曰却退貌。
○椿龄
见上。
○茨祉
诗瞻
彼洛矣曰。君子至止福如茨。注君子指天子也。茨
积也。
○灾婴无妄
见前。
○周公报政
史鲁世
家曰。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
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
然后除之。故迟。
○梁武修斋之法
见上。

** 忌日

忌日载临怅望萱花之秀。释风播诞聿修兰竺之缘。
特竭孝诚。用严生品。 切念先妣(某)自弃蜗庐几经
曦历。念丧虽有制而哀岂有尽。纵理或可裁而恩讵
可忘。临追远之辰。愈极时思之感。(入佛事)伏愿(仝父
忌日)。
荐悼门¶ 第 710a 页 X63-0710.png

萱花○蜗庐○曦历
并见上。

** 安葬

路惨背萱痛音容之莫见。日严翣柳幸魂魄之有归。
资象法以庄严。藉龙神之拥护。 切念不孝(某)衅积
厥躬。祸延先妣。周于衣。周于棺。周于椁。幸真宅之永
藏。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冀冥途之可拔。谨启法筵
用展悠思。(入佛事)伏愿(仝前安葬)

背萱
见上。
○翣柳
记檀弓曰。人死斯恶之矣。
无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绞衾。设蒌翣。为使人勿
恶也。注绞衾以饰其体。蒌翣以饰其棺。则不见死
者之可恶矣。又周礼曰。衣翣柳之材。注葬车曰柳
车。
○周于衣周于棺周于椁
见礼记。
○魂魄

淮南子曰。天气为魂。地气为魄。礼记注。魂者神也
阳也气也。魄者精也阴也。魂气归于天。体魄复于
地。

** 荐母通用

萱堂月冷空馀刻木遗踪。兰砌云愁遽起感邻别恨。
一生一死之抱痛。三薰三沐以输诚。 切念先妣(某)
凡笼厕迹世网缠身。偶忘彩服之欢。遽作黄梁之梦。
呱呱而泣念无恃以何依。杳杳之容痛有身而莫赎。
恭延缁侣用展丹哀。(入佛事)伏愿(仝父通用)

萱堂○刻木
并见上。
○感邻
晋王隐之。字处
默。濮阳鄄城人。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
大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每闻其哭。辍
荐悼门¶ 第 710b 页 X63-0710.png
餐投筋为之悲泣。
○一生一死
史郑当时传。翟
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三薰三

韩愈答吕医山人书云。方将坐足下。三薰而
三沐之。
○彩服之欢
见上。
○黄梁之梦
枕中
记曰。开元中吕翁经邯郸。有卢生同邸。主人方蒸
黄粱。卢具言处世困厄。翁取囊中枕以授之曰。枕
此当荣适如愿。卢适枕。未几登第。出入将相五十
年。荣盛无比。忽寤。吕翁在旁。黄梁尚未熟。
○呱呱
而泣
书益稷曰。启呱呱而泣。注呱呱泣声。
○无
恃○莫赎
并见上。

** 双荐父母

父云配天既极天摧之苦。母者犹地复深地裂之悲。
爰建道场。用资冥路。 切念不孝(某)双亲倾逝。五内
分崩。因愆尤铢积于无知。致祸变贯仍之叵测。悲风
惨惨怅椿树之空庭。堕月沉沉慨萱花之殒砌。不假
荐修之力。曷酬鞠育之恩。(入佛事)伏愿二亲俱乘正
修之因。各指往生之路。红莲台上不妨步步相随。碧
玉阶前管取头头寻著。宁拘曰男曰女。尽教同号同
名。

愆尤
杜诗。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贯仍

语先进。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注仍因也。贯事
也。
○椿树○随月○萱花○鞠育
并见上。

*** 荐祖父

祖父云亡实重配天之感。伽婆垂悯敢忘投地之恭。
荐悼门¶ 第 710c 页 X63-0710.png
少展微诚。用酬厚德。 切念祖父(某)抱孙爱笃贻嗣
谋深。虑切移山方起愚公之志。忧忘负壑遽兴庄子
之悲。分甘之报谓何。茹苦之哀益甚。爰启法务。用资
冥途。(入佛事)伏愿祖父沾白毫光。礼紫金相。九莲台
畔永荡百劫之愆。七宝阶前顿受一生之记。

伽婆
见圆觉经。
○抱孙
记曲礼曰。君子抱孙
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王父
尸。
○贻嗣
毛诗曰。丰水有𦬊。武王岂不仕。诒厥
孙谋以燕翼子。注仕事诒遗燕安翼敬也。
○愚公
之志
列子曰。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扣石恳壤。
箕畚运于北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长
息曰。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若不平
于是。河曲知叟无以应之。
○庄子之悲
庄子曰。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
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注壑中之舟。泽中之山。
可谓藏之固密。而有时乎失之。夜半有力。言造化
也。负之而走。失也。言人之为计虽至深密。而时有
不得自由者。
○分甘
晋王羲之牵诸子抱弱孙。
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

*** 又

遗我以安方致庞公之喜。息我以死遽兴庄子之悲。
启竺国之遗规。作幽都之法炬。 切念祖父(某)幸享
荐悼门¶ 第 711a 页 X63-0711.png
龟畴之福。方深燕翼之谋。岂期二竖之为妖。遽成永
诀。遂使诸孙之失望。徒切深悲。兹集僧伦。聿修善果。
(入佛事)伏愿祖父(某)摧烦恼山斩爱欲罥。金绳月映
光摇八德莲池。玉树风鸣声彻七重宝网。(荐父诸七
伏愿俱可用)。

遗我以安
汉庞德公辍耕于陇上。妻子耘于前。
荆州剌史刘表问曰。先生苦于畎亩而不肯官禄。
后世何似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我
今遗之以安。虽在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而
去。
○息我以死
见上荐父四七之注。
○幽都

见上。
○龟畴之福
书洪范曰。天乃锡禹洪范九
畴。彝伦攸叙。注洪大。范法。畴类也。孔氏曰。天与禹
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
以成九类。易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盖治水
功成。洛龟呈瑞。如箫韶奏而凤仪。春秋作而麟至。
亦其理也。
○燕翼之谋
见上。
○二竖为妖

上保瘟病之注。
○永诀
文选。夏侯常侍诛曰。存
亡永诀。注良云。诀永别也。
○金绳○八德池

见上。

*** 荐祖母

祖母云亡莫遂陈情之念。婆伽立教庸申哀慕之思。
冀破冥关。用登觉地。 切念祖母(某)恩深刘母。行守
班姬。意谓寿龄可享庞洪之福。岂期永诀徒怀乌鸟
之私。杳然逝魄未审何之。寂若慈容不堪回想。爰请
荐悼门¶ 第 711b 页 X63-0711.png
法侣特弘圣规。(入佛事)伏愿(巳下伏愿俱用荐父荐祖父的)

陈情之念
晋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
亡。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情遂
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晋
帝。徵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老无人奉养。遂不
应。乃上表陈情。
○婆伽
见圆觉经。
○刘母

前。
○班姬
汉书。班倢伃。班况之女。成帝朝为婕
妤。帝游后庭。尝欲同辇载。辞曰。观古图𦘕。贤圣之
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仝辇
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
有樊姬。今有班倢伃。
○庞洪之福
汉司马相如
传曰。湛恩庞洪。注师古曰。庞洪皆大也。庞音龙。

永诀
见上。
○乌鸟之私
文选注。善曰。葛龚丧
伯父还。传曰。乌鸟之情诚窃伤痛。毛诗蓼莪。孝子
不得终养。翰曰。乌鸟反哺其母。言我有乌鸟之私
情。乞毕祖母之养。

*** 又

钟情祖母痛皈地府之幽。皈命慈尊愿荷觉天之庇。
幽苦莫述。佛荫无方。 切念祖母(某)龟木方浮。鼠藤
遽断。有百身而莫赎。无一念之敢忘。睹影自怜曷胜
李密之苦。扪心独痛实切元卿之哀。少报含饴。略申
献曝。(入佛事)伏愿(仝前)

钟情
晋王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
简曰怀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
荐悼门¶ 第 711c 页 X63-0711.png
及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
恸。
○龟木方浮
阿含云。佛告诸比丘。譬如大海
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过出头。浮有一木。
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流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
遇此孔。至海东浮木或至海西。围绕亦尔。虽复差
违。或复相得。凡夫漂流五趣之海。还复人身。甚难
于此。
○鼠藤遽断○百身莫赎○李密之苦○扪

并见上。
○元卿之哀
齐宗元卿旱孤。为祖
母所养。祖母病。元卿在远辄心痛。大病则大痛。小
病则小痛。以此为常。卿里号宗曾子。
○含饴

明德后曰。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
○献曝
见上。

*** 荐伯叔父

引而进之矜恤素勤于诸父。死者澌也超升实藉于
鸿慈。爰建殊因。用申哀绪。 切念故伯(某)赋形蚁磨。
寄迹蜗庐。忽兴负壑之悲。遽作摧峰之惨。嗟尔浮生
空成梦梦之梦幻。顾予忍死徒切殷殷之殷忧。不凭
大觉之光。曷度冥关之苦。(入佛事)伏愿。

引而进之
檀弓曰。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
而进之也。
○死者澌也
释名曰。死者澌也。消澌
也。
○蚁磨
晋天文志云。日月本东行。天西旋入
于海。牵之以西。如蚁行磨上。磨左旋蚁右行。磨疾
蚁迟不得不西。
○蜗庐○负壑
见上。
○摧峰之

见上荐母四七堕月之注。
○梦梦
诗注。不
明也。
○殷殷
诗正月。忧心殷殷。注疾痛也。
荐悼门¶ 第 712a 页 X63-0712.png

*** 又

忧心孔亟痛伤诸父之沦亡。愿力弘深庸阐佛乘而
荐拔。 切念故伯(某)慨思诸父遽入黄垆。引而进之
从子之恩莫报。宛其死矣亡灵之魄奚之。欲申追挽
之思。爰展慈悲之教。(入佛事)伏愿。

沦亡
陈子昂诗。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黄
垆○引而进之
并见上。

*** 荐伯叔母

怀从母之深恩。悲忽兴于逝水。阐觉皇之妙教。泽祈
渗于重泉。 切念故伯母(某)兰蕙贞心。蘋蘩素志。岂
意天年之凋丧。倏惊地魄之沉迷。从侄兴思尽是伤
心之泪。诸孤追想无非泣血之声。爰建道场。用资冥
福。(入佛事)伏愿。

蘋蘩素志○逝水○重泉○诸孤
并见上。
○泣

檀弓曰。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
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 又

幽泉迥隔莫追从母之慈容。净土超升实藉法王之
巨力。 切念故伯母(某)常切相夫之助。素深犹子之
恩。近闻蛇镜之惊忧。巳见鹿车之促召。云愁烟惨忍
观见日之花。雨泪风悲痛悼井藤之树。不阐大教。安
展悲诚。(入佛事)伏愿。

幽泉○犹子
并见上。
○法王
法华云。我为法
王。于法自在。
○蛇镜之惊
见上庆生之注。
○鹿
荐悼门¶ 第 712b 页 X63-0712.png
车促召
谓鹿车者。以鹿挽车故名鹿车。车即运
载之义。喻三乘之人。各以所乘之法。运出三界而
至涅柈也。法华云。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
是也。
○见日之花
按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注
犬芝也亦名日及。生于粪土。暮生。见日则死。不知
是否。
○井藤
见上。

*** 荐兄弟

鸰原日永素深同气之恩。雁阵风寒俄起断声之惨。
爰殚一诚。用叩十力。 切念亡兄(某)孔怀念切。孝友
情深。俱忘枘凿之谋。允叶埙篪之韵。荆花庭畔常嬉
春砌之风。棣萼楼间几对夜床之雨。忽衅钟于蜗舍。
乃梦入于蚁柯。爰修释氏之仪。用笃天伦之眷。(入佛
事)伏愿。

鸰原
诗棠棣曰。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
况也永叹。
○同气
棱严。佛告阿难。汝我仝气。情
均天伦。谷梁传曰。兄弟天伦也。何休注。兄先弟后。
天之伦次。
○雁阵
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
阳之浦。
○孔怀
诗棠棣曰。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枘凿
楚辞曰。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
而难入。注凿穿孔也。枘刻木端所以入凿者也。锄
铻相距貌。
○埙篪
见上。
○荆花
续齐谐记曰。
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欲分财。庭前有紫荆花忽
破为三。明旦枯死。真兄弟相感复合。紫荆亦茂。注
三人田真田广田庆也。
○棣萼
诗棠棣曰。棠棣
荐悼门¶ 第 712c 页 X63-0712.png
之华。鄂不[革*(华-(十*〡*十)+(人*〡*人))][革*(华-(十*〡*十)+(人*〡*人))]。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夜床之雨

韦应物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蜗舍○
蚁柯○天伦
并见上。

*** 又

吹篪播咏方欣和乐之怀。易箦致惊遽切哀号之惨。
爰申丹悃。用叩金容。 切念亡兄(某)挈挈利涂。营营
世网。忽起鸰原之变。遂形蝶梦之悲。夕对春风惆怅
棣华之难[革*(华-(十*〡*十)+(人*〡*人))]。早观朝露咨嗟薤叶之易晞。兹延苾刍
僧。特设伊蒲供。(入佛事)伏愿。

吹篪
见上。
○易箦
记檀弓曰。曾子寝疾病。乐
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
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
闻之瞿然曰。呼曰华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
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
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
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
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巳
矣。举扶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挈挈营营
毛诗
注。契契忧苦也。营营往来貌。
○鸰原○蝶梦○棣
华○薤叶○苾刍○伊蒲
并见上。

*** 荐姊妹

生则同胞常轸天伦之爱敬。死而异处深忧地魄之
沉沦。惟我三界尊。能救一切苦。 切念亡姊(某)未离
有漏。遽入无常。静思手足之情。岂胜万感。载念音容
荐悼门¶ 第 713a 页 X63-0713.png
之逝。莫得一瞻。不凭四智之慈。曷救九幽之苦。(入佛
事)伏愿。

同胞○天伦
并见上。
○四智
成唯识论曰。一
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九幽
见上。

*** 又

痛割天伦实殷同气之念。哀投佛宝敬致斋心之诚。
 切念亡姊(某)蝶梦迷真。凤拳成谶。惆怅连枝之秀
遽尔凋零。凄凉拱木之魂杳然知识。爰陈梵典。用资
冥途。(入佛事)伏愿。

同气○蝶梦
并见上。
○凤拳
集异记曰。孙氏
求官。梦双凤集拳。后丧母。
○连枝
苏子卿诗。况
我连枝树。与子仝一身。
○拱木
事文前集曰。秦
伯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秦伯怒曰。若尔之年
者。宰上之木拱矣。公羊僖三十二年。宰。冢也。拱。可
以手对抱。

*** 荐夫

交欢二姓本期奉箕帚之勤。俄别千秋难使效蘋蘩
之托。庸仗竺天之力。敬资冥地之光。 切念亡夫(某)
甫及壮年偶婴微疾。遽作邯郸之梦。倏为幽壤之游。
乘乘兮无皈。空期百年之愿。皇皇兮何在。永诀千岁
之容。不祈佛恩。曷利苦趣。(入佛事)伏愿。

箕帚
前高帝记。单父人吕公。好相人。见汉高祖
状貌重之曰。臣相人多矣。无如季相。臣有息女愿
荐悼门¶ 第 713b 页 X63-0713.png
为箕帚妾。卒与季。注高祖姓刘。名邦。字季。
○二姓

谓唐时朱陈一村二姓。世为婚姻。
○蘋蘩○邯

并见上。

*** 又

无夫曰寡。可胜伉俪之情。有佛可依。爰致超升之祷。
庶凭法炬。用破幽关。 切念亡夫(某)汩没爱河。沉沦
幻海。一疾弗瘳遽谶凤拳之集。百年永诀空嗟鸾影
之孤。营魄漫漫。怨怀戚戚。敢因佛果。用报大恩。(入佛
事)伏愿。

无夫曰寡
见孟子。
○伉俪
左传曰。齐侯请继
室于晋。韩宣子使叔向曰。寡君未有伉俪。君有辱
命。惠莫大焉。注伉俪匹耦也。
○凤拳
见上。
○鸾

异苑曰。昔罽宾王获一鸾乌。王甚爱之。欲其
鸣而不能致。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逾戚。三
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
镜以映也。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
而绝。
○营魄
见上。

*** 荐妻

百年偕老深期举案之欢。一疾弗瘳忽致鼓盆之叹。
嗟死者不可生也。非至尊孰能救之。 切念亡室(某)
克宜其家来皈于室。岂意兆困宫之厄。居然为坤壤
之游。琴瑟断弦伊谁能续。珠玑遗佩安得重拈。不胜
炊臼之忧。须假献芹之荐。(入佛事)伏愿。

举案之欢
见上。
○鼓盆之叹
庄子妻死。惠子
荐悼门¶ 第 713c 页 X63-0713.png
吊之。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不亦甚乎。庄子
曰。人且偃然𥨊于巨室。我皦皦然随而哭之。自以
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琴瑟断弦
续韵府曰。夫
妇和合如诗所谓鼓琴。中道之丧如琴之断弦。

炊臼之忧
酉阳杂俎曰。江淮王生善卜。有贾客
张瞻将皈。梦炊臼中。问王生曰。君归不见妻矣。臼
中炊无釜也。瞻皈妻巳卒。注釜与妇人之妇音同。
所以详字音之意而言也。
○献芹
见上。

*** 又

兰台人寂徒兴舞镜之悲。凤阁香销爰有断弦之惨。
特凿小心。用投大觉。 切念亡(某)夙勤妇道。素稔闺
仪。本期月满秦楼。讵意云皈巫峡。谓之何哉。鼓盆之
叹尤甚。曷其有所。坠剑之忧殊深。爰启法延。特申菲
供。(入佛事)伏愿。

舞镜○断弦
并见上。
○秦楼
列仙传曰。萧史
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白鹤孔雀。公女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因教弄玉吹箫作凤凰鸣。公
为作凤凰台。夫妻在其上。一旦凤至皆随凤飞去。
又李白诗。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巫峡

玉高唐赋曰。昔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台。望高唐
视气。王问玉曰此何气。对曰所谓朝云也。王曰何
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常游高唐。怠而昼𥨊。梦见
一妇人曰。妾巫山女也。为高唐客。闻王游高唐。愿
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阳高丘北。
荐悼门¶ 第 714a 页 X63-0714.png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在阳台之下。
○鼓

见上。
○坠剑
吕氏春秋曰。楚人有涉江行
舟。自舟遗剑。遽刻其舟曰。我于此坠剑。求必得之。
其迷有如此者也。

** 荐产厄

血河浩渺可胜业网之忧。法海弘深能涤罪根之秽。
谨投三宝。用罄一诚。 切念(某)形忝坤仪。业缠震旦。
载生载育方欣坐蓐之期。不待不停遽抱梦槐之戚。
念厥容之杳杳。痛彼魄之茫茫。雪涕盈襟。痛心疾首。
欲消孕育之苦。须仗调御之光。(入佛事)伏愿引出黑
漫漫地。来瞻碧湛湛天。血池顿乾花轮之光浮五色。
地狱忽破宝树之韵演三乘。

坤仪○载生载育○梦槐○痛心疾首
并见上。

*** 荐子

愁结燕山无奈桂枝之摧折。诚倾净土庸冀莲蕊之
开敷。乃启法筵。用展悲思。 切念男(某)当户谋深。肯
堂念切。偶昧藏舟之谶。遽成易箦之悲。声闻九天复
无鹤鸣而子和。魂游九地空怜蝶是而人非。不假佛
臂之光。安破幽都之暗。(入佛事)伏愿。

桂枝
谓称人子曰桂子。见上。
○当户○肯堂○
藏舟○易箦
并见上。
○鹤鸣子和
易系辞曰。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又刘禹锡吟白君哭崔儿诗
悽然寄题诗。庭梧巳有雏栖处。池鹤今无子和声。

○九地○蝶是○幽都
并见上。
荐悼门¶ 第 714b 页 X63-0714.png

*** 又

兰凋玉砌沉沉之愁露迷空。凤出丹霄寂寂之悲风
匝地。一生一死之致恨。载祈载祷以陈情。 切念(某)
偶以少年皈于厚夜。杨彪之怀舐犊。实切深忧。仲尼
之哭伯鱼。奈何永诀。倚门失望合室致惊。欲资去程。
乃陈大教。(入佛事)伏愿。

兰凋玉砌
谢玄与从兄朗。为叔父安所器。因戒
约子侄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
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庭阶耳。
○一生一死

上。
○杨彪
魏志。汉大尉杨彪。子脩为曹操所杀。
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曰悔无日殚先见之明。犹
老牛舐犊之爱。操为改容。
○仲尼
家语曰。孔子
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生伯鱼。鲁昭公以鲤鱼赐。
孔子荣君之赐。故名曰鲤。而字伯鱼。伯鱼年三十。
先孔子卒。
○永诀○倚门
并见上。

*** 荐女

贱息云亡未获超生之地。慈皇护念弘开救死之门。
谨以寸忱。寓之尺疏。 切念女(某)早作无常之梦。遽
倾有漏之身。泪眼欲枯空望音容之愈邈。愁肠几绝
徒嗟魂魄之弗皈。兰房寂寂而云愁。泉路悠悠而日
暗。特凭佛果。少赞仙游。(入佛事)伏愿。

贱息
史赵世家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注息子也。
○仙游
见上。

*** 又
荐悼门¶ 第 714c 页 X63-0714.png

谢庭兰殒曷胜遗体之悲。楚峡云收徒切游魂之望。
兹欲超升于贱息。敢忘皈向于慈尊。 切念(某)禀性
惟和。赋质甚弱。幻身才疾悠然忽弃于兰房。真魄何
之意者尚滞于槐国。苦海之沉沦莫度。爱河之浩渺
难升。乃延缁衣之流。特恳皇觉之庇。(入佛事)伏愿。

谢庭○遗体○楚峡○贱息○槐国
并见上。

*** 荐岳父

东坦恩深方借泰山之庇。南柯梦断遽为坤壤之游。
欲超净土而往生。须仗慈尊以追悼。 切念岳父(某)
处尘劳海。受幻妄身。深期有永之年托兹河润。岂谓
无常之寂遽尔山颓。达者即电影而观。我则失冰清
之映。思酬厚德。乃阐洪规。(入佛事)伏愿。

东坦
晋王义之。王导从子也。郗鉴使门生求女
婿于导。导今就东厢偏观子弟门生。皈曰。王氏诸
少并佳。然闻言各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
独若不闻。鉴曰此佳婿。访之乃义之。遂妻以女。

泰山
欧阳永叔尝曰。今人呼妻父为岳公。以泰
山有丈人峰。呼妻母为泰水。不知出何书也。注泰
山。山名。在鲁地东岳也。以其上有丈人峰。故以岳
为称焉。
○南柯
见上。
○冰清
谓妇翁曰冰清。
女婿曰玉润。晋卫玠妻父乐广皆有重名。议者以
为妇翁冰清。女婿玉润。注言若冰之清洁。如玉石
之润泽。
○电影
见金刚经。

*** 又
荐悼门¶ 第 715a 页 X63-0715.png

泰山其颓乎子婿之情奚忍。黄泉无色也婆伽之果
可凭。特设蒲馐。俯申芹献。 切念岳父(某)两间肖貌
万事营心。意谓百年可尽冰清之映。云何一旦遽成
坠月之悲。冥冥之往何之。岩岩之瞻徒切。谨邀净侣
特建法筵。(入佛事)伏愿。

泰山○黄泉○婆伽○芹献
并见上。
○两间肖

前刑法志曰。人宵天地之貌。注宵与肖同。

冰清坠月
并见上。

*** 荐岳母

亲同泰岳骤惊独逝之懿魂。爱重门阑犹痛无依之
半子。欲酬广庇。乃集良因。 切念岳母(某)才婴病痾
遂及大故。五漏之身遽殒。一灵之性何存。顾予东坦
之诚心岂胜忍死。藉我西方之法力克遂往生。乃请
僧伽。爰陈法务。(入佛事)伏愿。

泰岳
见上。
○门阑
杜赠李令问诗。门阑多喜
色。女婿近乘龙。
○大故○东坦
并见上。

*** 又

云愁半岳痛懿魄以何之。泪洒中庭皈慈尊而投悃。
无以为报。乃尽厥心。 切念(某)夙全妇道。绰著母仪。
克谐室家之欢。尤笃门阑之爱。奈何龟龄数歉。遽尔
蝶化梦长。晓山黯黯结愁云。夜壑茫茫奔逝水。特建
西来之教。用申东坦之诚。(入佛事)伏愿。

半岳
见上。
○中庭
记檀弓曰。孔子哭子路于
中庭。
○门阑○蝶化○夜壑○逝水○东坦

荐悼门¶ 第 715b 页 X63-0715.png
见上。

*** 荐女婿

东床佳婿忽兴逝水之悲。西土圣人能救重泉之苦。
爰修象教。特罄蚁诚。 切念(某)厕迹凡笼。置身尘网。
夤缘有幸曩谐中雀之因。幻化无常今叶镜蛇之谶。
安得金刚之不坏。欲瞻玉润以无从。不资物外之善
缘。安荐门中之娇客。(入佛事)伏愿。

东床○逝水○重泉○象教○蚁诚
并见上。

中雀
唐高祖宝皇后。父毅。尝谓妻曰。此女有奇
相。何可妄与人。因𦘕二孔雀于屏间。请婚者射二
矢。阴约中目则得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
后射。各中一目。遂皈之。
○镜蛇○玉润
并见上。

○娇客
谓称女婿曰娇客。东坡和王子立风雨
败书屋有感曰。妇翁不可挝。王郎非娇客。

*** 又

门阑愁结忽伤坦腹之亲。衣袂泪零痛切斋心之祷。
 切念(某)顷以夤缘之幸。得谐子婿之观。嗟尔三生
奈椿龄之有限。俄然一梦使荆阃之无依。变欢声为
堕月之愁。转喜气作悲风之惨。爰修西教。用荐东床。
(入佛事)伏愿。

门阑○坦腹○夤缘
翰墨全书曰。深念夤缘。注
自有夙昔之缘。非偶然耳。
○椿龄○荆阃○堕月
○东床
并见上。

** 荐大沙门
荐悼门¶ 第 715c 页 X63-0715.png

示寂双林法身本无来往。言旋葱岭幻体乃有灭生。
欲崇本师之因。须藉我佛之果。 切念本师(某)戒月
孤圆法雷普震。依作昏途之炬。用为苦海之舟。奈何
齧断鼠藤。遽尔打穿雀縠。悠悠明月夜载孤帆。惨惨
寒烟昼迷丈室。少申孺慕。乃演金科。(入佛事)伏愿德
山益峻。生生披如来之衣。悲海弥深。世世处诸佛之
室。普作无边佛事。常转无尽法轮。

双林
见上。
○葱岭
初祖达磨坐少林九年。先
传法及袈裟于惠可。乃住禹门千圣寺。十月五日
端坐而逝。葬态耳山定林寺。明年使者宋云西域
还。于葱岭遇师。手携只履而往。云皈为言。门人启
圹视之。唯空棺只履。
○鼠藤○雀縠○孺慕○金

并见上。

** 入塔

灵骨巳藏。叹师容之益邈。全身不散。冀道脉之恒昌。
爰启法筵。用酬慈荫。 切念本师(某)佛门柱石。法窟
爪牙。幻疾才沾遽到火灭烟飞之地。觉灵如在幸托
埋光铲彩之区。巳失先辈之典型。安存后昆之模范。
乃集净侣。聿弘清规。(入佛事)伏愿品位弥崇。光明益
著。混入堪忍界若耀海之骊珠。高坐涅槃城似当空
之桂魄。

柱石
汉由延年谓霍光曰。将军为国柱石。今谓
柱石者欲掌拄宗门令法久住也。
○爪牙
诗祈
父曰。祈父予王之爪牙。注爪牙鸟兽所用以为威
荐悼门¶ 第 716a 页 X63-0716.png
者也。
○埋光铲彩
唐史曰。埋光铲彩。使之不耀。

○典型
孟子曰。大甲颠覆汤之典刑。
○后昆

尚书曰。垂裕后昆。
○模范
杨子曰。师者人之模
范也。
○骊珠桂魄
圆觉经序。处生死流。骊珠独
耀于沧海。踞涅柈岸。桂轮孤朗于碧天。

** 生忌

涅槃海湛本无漩澓之波。幻化门开乃有往还之迹。
爰遵大教。少展时思。 切念本师(某)自敛形声。几经
岁月。慧灯晦焰不蒙破暗之光。法雨屯膏未见润枯
之泽。兹逢示(降寂)之日。益动永言之思。乃集方袍。聿修
净供。(入佛事)伏愿兴大法云。注甘露雨。乘愿船而行
慧海。满帆风过家乡。观缘相而游寂场。一片月明古
道。

漩澓
说文曰。漩回泉也。澓水回流。
○屯膏

屯卦。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传。膏泽不下及。是以
德施未能光大也。人君之屯也。
○愿船
净土文
云。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呼引众生上大愿船。

*** 荐师(禅僧用)

昔入空门巳礼真如之佛。今皈寂境遽抛假合之身。
爰依大教之规模。用报我师之法力。 切念(某)脱迹
凡笼。委身净刹。巳悟有为之幻。思修无漏之因。本冀
僧臈之弥增。讵意妄身之顿弃。虽黄梅子熟未明向
上玄机。然红藕花香须问现前受用。欲严往生之驾。
恭修追荐之功。(入佛事)伏愿不离浊邦而生净邦。不
荐悼门¶ 第 716b 页 X63-0716.png
出魔界而入佛界。弥勒弹指之处认取千圣之门。迦
叶破颜之时顿悟一乘之理。

规模
谓规所以为圆者。是一个大圈子。模。铸金
之模空廓也。皆以其大纲言。
○弥勒弹指
华严
云。尔时善财童子敬达弥勒菩萨。合掌白佛言。唯
愿大圣开楼观门。令我得入。尔时弥勒菩萨即弹
指。门自然开。善财即入。入巳还闭。
○迦叶破颜

见上。

*** 又(禅僧用)

空室云寒惊觉灵之顿逝。虚堂月冷伤德范之何存。
欲报洪恩。乃陈象教。 切念(某)出家离父母。与佛作
儿孙。蜂钻故纸未知所出之因。鼠齧枯藤忽际无常
之苦。既涉生死之海。孰识升沉之方。乃集同伦。恭陈
法务。(入佛事)伏愿(某)破除三惑。清净六根。空即色色
即空。炤见本来之面目。死亦生生亦死。得安现在之
身心。

象教
见上。
○蜂钻故纸
传灯录。神瓒禅师见
蜂子投窗求出。师曰。世界如许阔不肯出。钻他故
纸。
○鼠齧枯藤
见上。
○三惑
天台四教仪集
注云。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

** 荐徒(禅僧用)

久侍巾瓶拟作当家之种。遽捐衣钵遂为逝水之波。
稽首祈恩。洗心致悃。 切念(某)滥入僧伦忝为佛子。
每思沉沦之苦。拟作出离之因。奈何善愿方坚而幻
荐悼门¶ 第 716c 页 X63-0716.png
形弗驻。苦功未就而世数巳终。欲助往生。须凭法力。
(入佛事)伏愿顿破无明之壳。永断烦恼之根。宝树林
中伎乐声声闻般若。金沙地上天花色色见真如。

逝水
见上。
○洗心
棱严云。洗心非正。落于邪
见。注修妙观智涤内垢障。故云洗心。

*** 荐寺院赴应僧师徒通用(未落发者亦通用)

幻影非真忽灭风灯之焰。佛慈莫量庸修水月之功。
 窃念(某)巳入空门未谙戒律。岂修不坏之法。遽有
无常之惊。苦海波深孰是涅槃之岸。冥途路险谁为
般若之光。乃引竺国之清规。用作幽都之宝筏。(入佛
事)伏愿善根不昧。魔障速清。迥脱尘劳。直破重重之
罥。默融妙法。顿增种种之光。

空门
见要览。
○清规○幽都
并见上。

*** 又

生入空门难留幻妄之体。死皈冥境须凭荐拔之功。
庶脱浊邦。方超净界。 切念(某)身居梵刹。心醉尘缘。
律仪之训未闲。昏迷卒岁。福慧之功莫习。苒荏一生。
不凭我佛之慈仁。曷救下凡之沉没。(入佛事)伏愿破
业罥而出冥关。扫魔风而消怨敌。慈光远暨快逢甘
露之濡。苦具顿除喜见花轮之现。

** 荐出家居士有斋戒者

幻影难留便尔恁么而去。真皈有在奄然顺化而游。
欲往净方。特修梵典。 切念(某)置身白业。谢迹红尘。
善愿方隆思熟黄梅之米。善根未就空栽破岭之松。
荐悼门¶ 第 717a 页 X63-0717.png
嗟岸树之难存。痛井藤之易绝。一灵遽往。(某)七俄临。
(入佛事)伏愿舍业报身出尘劳海。金台晃耀光浮水
面之莲。宝网玲珑韵奉空中之乐。

白业
见上。
○红尘
事苑。尘本不红。以言其染
也。
○黄梅
坛经云。次日五祖潜至碓坊。见能腰
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
曰米熟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
碓三下而去。
○破岭
林间录云。四祖大师居破
头山。山中有无名老僧。唯植松。人呼为栽松道者。

○岸树○井藤
并见上。

** 和尚诞日

切念(某)是名凡夫滥居人道。幼尊鲁诰未得求仁之
方。晚皈佛乘岂究明心之旨。虚彼岁月。愧此形骸。俯
思生育之恩。未尽犬马之报。况诸男蚤逝一孙仅存。
家堂之享祀久虚。坟丘之祭扫何日。不孝之罪巳日
积而日深。哀慕之衷实弥久而弥切。兹值悬弧之旦。
益动寸草之心。谨请僧伽用陈法务。(入佛事)以兹功
德专荐考妣超生净域者。伏愿冥关立破。获睹清净
之光。业网顿空。永脱幽沉之境。琉璃地上时闻天乐
铿锵。菡萏花间每见玉毫灿烂。并冀血属共出苦轮。
(某)无任瞻仰圣慈。激切恳祷之至。

鲁诘
见上。
○犬马之报
汉汲黯传曰。臣常有
狗马之心。师古曰思报效也。
○悬弧○寸草

见上。
○考妣
虞书曰。如丧考妣。尔雅。父曰考。母
荐悼门¶ 第 717b 页 X63-0717.png
曰妣。
○琉璃
见名义集。
○菡萏
尔雅曰。荷芙
蓉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其茎茄。其叶蕸。其木蔤。花
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禅林疏语考證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