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国 百丈龟镜文¶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5a 页

禅林备用卷之七


* 国 百丈龟镜文

夫两桂垂阴。一华现瑞。自尔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
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
负众僧。故有监院。调和众僧。故有维那。供养众僧。故
有典座。为众僧作务。故有直岁。为众僧出纳。故有库
头。为众僧典翰墨。故有书状。为众僧守护圣教。故有
藏主。为众僧迎待檀越。故有知客。为众僧请召。故有
侍者。为众僧看守衣钵。故有寮主。为众僧供侍汤药。
故有堂主。为众僧洗濯。故有浴主水头。为众僧禦寒。
故有炭头炉头。为众僧乞丐。故有街坊化主。为众僧
执劳。故有园头磨头庄主。为众僧涤除。故有净头。为
众僧给侍。故有净人。所以行道之缘。十分备足。资身
之具。百色现成。万事无忧。一心为道。世间尊贵。物外
优闲。清净无为。众僧为最。回念多人之力。宁不知恩
报恩。晨参暮请。不舍寸阴。所以报长老也。尊卑有序。
举止安详。所以报首座也。外遵法令。内守规绳。所以
报监院也。六和共聚。水乳相参。所以报维那也。为成
道业故。应受此食。所以报典座也。安处僧房。护惜什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5b 页 X63-0645.png
物。所以报直岁也。常住之物一毫无犯。所以报库头
也。手不把笔。如救头然。所以报书状也。明窗静桉。古
教照心。所以报藏主也。韬光晦迹。不事追陪。所以报
知客也。居必有常。请必先到。所以报侍者也。一瓶一
钵。处众如山。所以报寮主也。宁心病苦。粥药随宜。所
以报堂主也。轻徐静默。不昧水因。所以报浴主水头
也。缄言拱手。退已让人。所以报炭头炉头也。忖已德
行全缺应供。所以报街坊化主也。计功多少。量彼来
处。所以报园头磨头庄主也。酌水运筹。知惭惜愧。所
以报净头也。宽而易从。简而易事。所以报净人也。是
以丛林之下。道业惟新。上上之机。一生取办。中流之
士。长养圣胎。至如未悟心源。时中亦不虚弃。是真僧
宝。为世福田。近为末世之津梁。毕證二严之极果。若
或丛林不治。法轮不转。非长老所以为众也。三业不
调。四仪不肃。非首座所以率众也。容众之量不宽。爱
众之心不厚。非监院所以护众也。修行者不安。败群
者不去。非维那所以悦众也。六味不精。三德不给。非
典座所以奉众也。寮舍不修。什物不备。非直岁所以
安众也。畜积常住。减尅众僧。非库头所以赡众也。书
状不工。文字灭裂。非书状所以饰众也。几桉不严。喧
烦不息。非藏主所以待众也。憎贫爱富。重俗轻僧。非
知客所以赞众也。礼貌不恭。尊卑失序。非侍者所以
命众也。打叠不勤。守护不谨。非寮主所以居众也。不
闲供侍。恼乱病人。非堂主所以恤众也。汤水不足。寒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5c 页 X63-0645.png
暖失宜。非浴主水头所以浣众也。预备不前。众人动
念。非炉头炭头所以向众也。临财不公。宣力不尽。非
街坊化主之所以供众也。地有遗利。人无全功。非园
头磨头庄主所以代众也。懒堕并除诸缘不具。非净
头所以事众也。禁之不止。命之不行。非净人所以顺
众也。如其众僧轻师慢法。取性随缘。非所以报长老
也。坐卧参差。去就乖角。非所以报首座也。意轻王法。
不顾丛林。非所以报监院也。上下不和。斗诤坚固。非
所以报维那也。贪婪美膳。毁訾粗餐。非所以报典座
也。居处受用。不思后人。非所以报直岁也。多贪利养。
不恤常住。非所以报库头也。事持笔砚。驰骋文章。非
所以报书状也。慢易金文。看寻外典。非所以报藏主
也。追陪俗士。交结贵人。非所以报知客也。遗忘召请。
久坐众僧。非所以报侍者也。以已妨人。慢藏悔盗。非
所以报寮主也。多嗔少喜。不顺病缘。非所以报堂主
也。桶杓作声。用水无节。非所以报浴主水头也。身利
温暖。有妨众人。非所以报炉头炭头也。不念修行。安
然受供。非所以报街坊化主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非所以报园头磨头庄主也。涕唾墙壁。狼藉东司。非
所以报净头也。专尚威仪。宿无善教。非所以报净人
也。盖以旋风千匝尚有不周。但知舍短从长。共办出
(尺瑞反)寅之事。所冀狮子窟中。尽成狮子。旃檀林下。纯
是旃檀。令斯后五百年。再睹灵山之会。然则法门兴
废。系在僧徒。僧是福田。所应奉重。僧重则法重。僧轻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6a 页 X63-0646.png
则法轻。内护既严。外护必谨。设使粥饭主人。一期主
化。丛林执士。偶尔当权。常宜敬侍同袍。不得妄自尊
大。若也贡高我慢。私事公酬。万事无常。岂能长保。一
朝归众。何面相看。因果无差。恐难回避。僧为佛子。应
供无殊。天上人间。咸所恭敬。二时粥饭。理合精丰。四
事供需。无令阙少。世尊二千年遗荫。盖覆儿孙。白毫
光一分功德。受用不尽。但知奉众。不可忧贫。僧无凡
圣。通会十方。既曰招提。悉皆有分。岂可妄生分别。轻
厌客僧。旦过寮三朝权住。尽礼供承。僧堂前暂尔求
斋。等心供养。俗客尚犹照管。僧家忍不逢迎。若无有
限之心。自有无穷之福。僧门和合。上下同心。互有短
长。递相盖覆。家中丑恶。莫使外闻。虽然于事无伤。毕
竟减人瞻仰。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天魔外
道。所能坏也。若欲道风不坠。佛日常明。壮祖域之光
辉。补
皇朝之圣化。愿以斯文。为龟镜焉。

* 有 住持

佛祖传持。延洪慧命。轨范三界。开凿人天。明向上事。
转大法轮。居金粟如来方丈之位。得善现尊者长老
之名。入室升堂。告香普说。世出世间。法如法说。行说
俱到。名实相当。举古明今。师承有据。或单提直截。对
接上根。或设化随机。诱劝中下。成就胜缘。权衡纵夺。
致若行道说法之暇。勾稽钱谷簿书。丰俭随宜。供众
修造。虽曰世间馀事。古今亦号难齐。苟能兼济。斯谓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6b 页 X63-0646.png
全才。不及此者。竭力运谋。修造尽心。供众安僧。列职
任贤。庶毋旷役。斯谓三等住持。良非细事。焚修祈祷。
贵在专诚。临众闲居。无宜慢易。丛林之设。老病为先。
照拂矜怜。尤须介念。方来高士。加礼送迎。率身以先。
无事不办。如密庵披衣夜卧。代先师持戒。克振家声。
地藏指石说心。与弟子投机。得大智慧。此皆千古典
刑。佛法重任也。

* 虞 前堂

表率丛林。人天眼目。分座说法。开凿后昆。吃粥饭。赴
茶汤。[(厂@((既-旡)-日+口))*页]后瞻前。训兄弟。行典刑。中规合矩。坐禅领众。
悉有条章。斋粥精粗。分付执事。亡僧后事。捡察主行。
赴众稍违。传语下肩。唱食方来。请益委曲开示之。绳
绳百世。岂细事哉。如灵树之有云门。圆悟之有大慧。
名位乌可轻任者耶。

* 陶 后堂

位居后板。辅赞宗风。轨则庄端。晚生标格。行丛林事。
训责兄弟。属在前堂。如阙前堂。仍后堂板送钵位。别
日上堂。说及却转前板。插单唱食。打板坐禅。众寮前
第三下板绝。归堂。烧香一炷。即上被位坐禅。既摄前
堂。馀事一体。

* 唐 都监寺

山门重任。贵在得人。百丈监院。干办公私。今都寺是
也。大刹多职。书记方任荷负。贵得翰墨清新。黼黻宗
社。朝夕勤于香火。岁计考于簿书。参辞官员。贺谢檀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6c 页 X63-0646.png
越。出纳收支。准备供众。斋粥常运。胜心待物。不可轻
易。行仆有犯。量过行移。罪亡重科。诚告听恕。庄库职
务。择举公心。尊贤容众。和气霭然。供众缺乏。竭力运
谋。修造事务。尽心成美。同事才德。推剔行止。涉私密
谕。或大过累及山门。密覆住持。毋闻清众。方便处置。
万不失一也。二时拨忙赴堂。他营语及同事。公私纤
粟分明。种种爱护常住。如杨岐之佐慈明。石窗之辅
宏智。异日遇缘即宗。人天模范。盛大光明。未可量也。

* 吊 书记

声名清雅。翰墨典严。制文须合古规。发语当为新鉴。
悚动观听。辉映林泉。

若曰佛祖慧命。岂在兹乎。黄龙
南和尚。遇云峰悦禅师。指见慈明。方决大事。谋西江。
华藏遁庵会下。充书记。代赴张循王府。升座。到府门。
问曰。书记若会禅。家间自有教授。谋即归寺。焚却所
畜文字。径造天童。默耕此道。凡十年不出僧堂。方了
大事。后住雪豆。至天童法道大振。任重致远。丛林共
知。

* 民 藏主

掌握金文。严设几桉。常备汤茶香烛。延迎。兄弟看经。
初入经堂。先白堂主。同到藏司相看。送归桉位。对触
礼一拜。此古法也。今人物骈集。藏列东西。务在驰名。
所职何事。直须宗乘洞达。圣教该通。点对出入经卷。
书填残缺字画。焙拂补粘。尽心成美。亦为报佛之恩。
名宝无辜矣。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7a 页 X63-0647.png

* 伐 维那

梵语维那。唐言悦众。丛林典则。一一举行。位列东班。
职居清要。送往迎来。礼须勤重。病僧将息。令得其宜。
兄弟粗心。委曲调护。挂搭归堂。捡示度牒。上帘收帐。
闭炉打扇。当计寒暖。亡僧衣物。务要公明。念诵举经。
详缓合节。

二时打锤。堂前钟鸣。离位入堂。左手上香
一炷。退两步半。问讯合掌而入。槌边立。先看逐日回
向神示。钟绝。打槌一下。众展钵。再鸣槌一下。合掌默
回向当日神明。声微缓引至清净法身处。左手作盖
势。侧按槌墩。右手打槌。高不过五寸。声绝方下槌。急
缓合度。首座唱食。至有无字。朝龛转身。退立板头。食
遍进前。打锤一下。合掌至门限里。转身面圣僧。问讯
合掌。归钵位。

若施主斋僧。遍食槌后。从龛后。转左边。
朝首座问讯。复转打槌一下。请施财。

若楞严会。化香
烛。或有它缘。戒臈簿假簿。当送过客司。并请假烦打
槌回向。细大事务。列诸条章。凡僧堂关系。水头炭头
供头。一一提点。便众为怀。若夫兴化会里。克宾棒下
罚钱出院。百世标准也。

* 罪 知客

官贵檀越尊宿。诸山门子报及。预当门迎。次报方丈
库司。知客即同引见接礼。轻重临时变通。送安下巳。
相引人事。游山披览。不得妄谈鄙事。接迎方来兄弟。
茶汤管顾。如仪。施主入山。须预引接。维那假出丛林
事一体行之。或自有他缘。须白侍者。事同一也。旦过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7b 页 X63-0647.png
寮常备灯油柴炭。僧堂前捡点行益客人粥饭整齐。
遇亡僧。同侍者把帐。暂到死。主其丧事。雪豆在大阳。
禅月石霜会下。皆典此职。垂烈百世。

* 周 知浴

凡遇开浴。斋前挂牌。寒月五日一浴。暑热每日淋汗。
粥了发火。铺设浴室。挂手巾。出面盆拖鞋。铺脚布。参
头差行者直浴。半晚浴头覆首座方丈维那。鸣鼓三
下。浴圣。桶内皆著汤。次第巡廊鸣板三下。鸣鼓开浴。
一通僧众。二通头首。三通知事行者。四鼓人力监作。
弹压浴次刊揭门首。住持二鼓前后。

室内小牌。白字
一汤。二水。三满。打小板。

出浴。看有设浴施主课经回
向。盖妙触宣明。成佛子住。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则功
不浪施矣(古来住持。例在三鼓入浴。用屏风者。遮行者也。藏室和尚住温州能仁。因干在二鼓
入浴。浴罢。请罪于头首)。

* 发 知殿

严净几桉。常满灯油。圣像时当拂尘。供养随宜修设。
施主香钱油钱。无移互用。责令行仆勤奉香灯。或遇
风起。须灭炉火。结起幡脚。勿近琉璃。

朔望节。假开设
殿门。士庶往来。随心瞻仰。

大刹佛殿。成道涅槃。讽经
了煎汤。毋得多重抄觅灯油钱。令生厌心。返招恶果
也。

* 商 侍者

烧香之职。近侍左右。听教朝昏。期法道集大成。举贤
能合舆论。相看通覆。委曲周旋。尊宿诸山。送迎合礼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7c 页 X63-0647.png
每事博问先知。不致贻笑。上下方丈。如子侍父。馀时
不可预坐方丈。行仆失事。时时诫之。住持事繁。是事
关抱。维那知客他出。回向打槌。事同一也。亡僧轮把
帐。

住持暂不赴堂。立班讽经如常。久出则归众也。


山相访。在两班后。人事插香展拜。

官员到来。拱听答
对。住持恐有失应答处。当代言之。

上堂佛事。请益因
缘。随即录呈。庆喜之侍瞿昙。香林之侍云门。佛祖寄
重。其可忽诸。

书状之职。英财特立。黼黻宗门。官员书尺往还。山门
制疏作榜。方丈命下具草。禀呈。如无书记。文翰一体。
乃赞辅住持也。既不预回向打锤。亡僧不应把帐。然
亦随方毗尼。当究宗乘。期出生死。毋事笔砚。虚度一
生。如石田之侍破庵。不尚翰墨。慧命重焉。

请客之职。出类拔萃。毗赞丛林。官贵尊宿。诸山相访。
须当具礼款延。节﨟茶汤。特为管待。先当具请状。书
自已名。烧香侍者他故。回向打槌把帐。一同。上位到
门。或住持未知。首先迎接。早晚咨参。克成道业。异日
领袖丛林。自兹发轫矣。

衣钵之职。谙历丛林。老成之士。乃任厥责。诸方通用
晚辈。败德误事非轻。进纳贤良。忠谏过失。应缘接物。
不可违时。方丈一应礼节。究心提点。头首寮舍缺典。
一一以时照拂之。两序进退。须预咨谋。贵在得人。庶
符舆论。如佛照和尚。两主育王。皆元庵主侍左右。浙
翁退知客后。韬晦前资十七年。元异顾之。

密庵和尚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8a 页 X63-0648.png
住华藏。松源岳司藏钥。脾疾赴众缺典。庵叱之。后赴
灵隐。不得侍行。如侍者掌衣钵閤。左转右旋之。二大
老后世其家。住持者可不审诸。

圣僧侍者。贵在道心。二时下供。打下堂槌。朝夕交点
被钵位。中夜剔灯。同维那交收亡僧钱。住持迁化。系
把帐。上首不过堂入堂打槌。供头上供。参头打下堂
槌。本山侍者名字退耕和尚。自此职历至前板。然后
出世。此是前辈立身之模范也。

* 汤 列项职员

副寺之职。职小任重。众人命脉所系。米面当须细洁。
粥饭贵得精丰。酱黄豆豉。合办及时。盐醋姜油。满足
供众。缺乏预谋上首。尅落常慎下流。无徇私情。勿图
已计。推情保惜。如护眼睛。先德分司列任。本为众人。
今昧原深加刻削。粗饭薄粥。臭醋淡齑。非惟任责者
之无知。实在住持之有过。

典座之职。无真心供养者。不宜徇关节妄请之。当与
前堂首座谋议。从众擢用。万不失一也。当广种蔬菜
力除草秽。四时合种杂物。勤看老圃须知。园丁当以
私惠优其寒暑。调和羹菜。五味须全。油酱椒料。常住
有限。须出已囊助办堂供。一人办心。诸天办供。多见
所在。假名职图监收。园地半占。㘽麻苧以为园丁补
洗。递代相承。习以成弊。厨中不许弃贱诸物。执役选
用苦行老成。若设大斋。食次与上首知事商议。过多
减除皆不可也。行者不律。诲而至再。不受训者。责之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8b 页 X63-0648.png
罚之。同利均俵。粥饭上桶。焚香。望僧堂设拜。常把众
人顶在头上。自获福利。不汝欺也。

直岁之职。日生事务。无爽其时。护惜山林庇风水。牧
养火佃。成褫常住。扫洒廊庑。疏决沟渠。措办柴薪。巡
警火盗。灰记漏迹。待晴整捉。凡大修造。各有司存。勤
苦向前。以尽厥职。古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思之。

庄主之职。提督农务。不可失时。捡察田段。牧养客佃。
顽暴者惩戒之。贫病者优补之。单丁者以时差役之。
旱涝灾氛。课诵禳保。勿纵淫祀。恣害物命。诸佃重过。
具申山门。暂到经过。温存食宿。毋尚刻剥。竭力运谋。
使火佃有追思之心。常住有羡馀之益。方为善美矣。

寮元之职。随处毗尼。江左丛林盛时。大慧挂牌普说。
班列西序之下者。当知所自也。

每日早粥下堂。茶头
鸣寮前大板三下。大众归寮问讯。寮长分手。寮主副
寮对面左右位。副寮出烧香一炷。归位。茶头当中立。
喝云。(不审)大众和南了。各回寮舍问讯。

朔望系寮元自
烧香。令挂点汤牌。烧汤出盏。鸣寮前大板。大众如常
入位。寮长分手。寮元起。烧香中炉上下间。问讯了。复
位坐。行汤毕。起炉前谢汤。每日督备茶汤。冬月炭火。
暑天熟水。烧汤泡衣。洗衣濯足。收拾动用什物。经书
玩具。为众如已。何事不办。事事准绳合度。人人礼皃
可观。所谓旃檀丛林。旃檀围绕也。

寮主之职。为众结缘。递相恭敬。维那拜请。送归寮舍。
捡点经书玩具。夏中兄弟借看。具名上单。中夏收起。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8c 页 X63-0648.png
兄弟入寮。系接迎之。公界坐禅看经。看守经匮。夜间
同寮元巡视经桉。或失锁者。留记锁之。天明白之。遇
节腊。举经回向。一旬职满。退白堂司。寮元它出。馀事
一同。

副寮之职。其事繁重。寮中什物。逐一交割分明。职务
一旬。关摄诸事。粥前参后。不许登阁。有急切干者。须
白寮主书日书名。打板上阁。庶免后患。时时提点汤
瓶。夜看火烛贼盗。扫地拭桉。换水添香。勿容外人止
宿。寄卖物件。子细收藏。衣竿熨斗。洗衣桶。众人所用
之物。各收元处。善用其心。获胜妙功德也。

望寮之职。先辈深有意焉。受职到寮。预知寮中细大。
副寮出盏点茶。相与收拾。放参药石。行醋行盐。结缘
边事也。

延寿堂主。奉养病僧。常备姜枣。油烛五味。以时管遇。
病者呻吟。当生悯念。病稍轻安。勿纵补益。恣啖无厌。
久佔房榻。病是众生良药。当改过日新。孤灯独照时。
正好著力。

街坊之职。缘化施主添助常住。随彼施心。毫厘无易。
缘事若多。不可重扣。初檀令生厌贱。世尊乞食。不越
七家。如阿难之历街切。贫女寄破毡。奉佛。生难遭想。
则可也。

水头之职。每朝烧汤。众人洗面。手巾乾净。冬月焙烘。
常备灯烛牙药。更点未出。铺排面盆。候洗面毕。覆盆
元处。揭起手巾。妨污染也。盆留一二只。旧巾一条。以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9a 页 X63-0649.png
待后来者。预积柴薪。善缘为念。

炭头之职。暑月做造炭团。办积白炭。或化施主。或出
库司。预当究心备准足用。开炉后。粥了参前。更点未
出。装炉。斋后随宜添之。无失常度。以道为怀。可也。

磨头之职。清众喉噤。麦用淘洗。乾湿令均。罗厨细密。
面分头次。舂米洁白。筛簸糠碎。依时出粜。或归库司。
或俵同利。务在公明。为众办事外。修持道业。如东山。
妙用纵横。火中莲也。

园头之职。勤苦率先。灌溉地段。㘽布蔬苗。存抚园丁。
朝夕无怠。收种下子。及节依时。火种刀耕。以古为念。
忽然抛下󰑁头归去。岂不快哉。

树头之职。山门松径。荫样竹木。护惜山林。备修造。常
切巡视。㘽补及时。因果历然。功无浪施。人少松枯再
来良未晚也。

净头之职。果自因生。每朝扫地。装香及时。剔灯点烛。
换筹洗厕。出桶拖鞋。手巾乾净。汤水宽容。澡豆频添。
灰土常满。或时狼藉打并。宜勤讨柴洗筹。俯恤人力。
触边明净。道业圆成。雪豆在灵隐。牧庵妙喜宝峰会
中。皆服勤斯务矣。

* 坐 百丈规绳颂

按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
居律寺。虽则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轨度。故常尔
介怀。乃曰祖宗之道。欲诞布化。冀其将来。永不泯者。
岂当与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耶。(梵语阿含。今云阿笈摩。即小乘教也)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9b 页 X63-0649.png
或曰。瑜伽论璎珞经大乘戒律何不依随耶。师曰。吾
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
范务其宜也。于是创意别立禅居。颂曰。

「 昔时居律寺
 别院启禅门
 大智禅师后
 方知祖道尊」


大哉大智禅师之立法也。尊住持以隆道德。列班序
以显才能。纲纪丛林。昭烈今古。贵要人人遵守。祖道
愈光。设或悖法乱伦。斯文丧矣。因立制令。区别贤愚。
见贤思齐。庶成保社。

一堂中及寮内。去失衣物等。须具衣物色数。时节处
所。闻白主事。验认有无虚实。如情重者。白堂司集
众。搜堂及寮。犯者公行。妄者辨众。颂云。

「 众中如去失
 色件要分明
 物重须搜捡
 情轻事可评。」


一圣众内。或有盗窃酒色。及斗诤污众。喧乱不律等
事。皆集众弃逐出院。不从。即闻公。颂云。

「 盗财并斗诤
 酒色污僧伦
 速遣离清众
 容留即败群。」


一或有假号窃形。混于清众。并别致喧挠之事。堂司
维那捡举。抽下本位挂搭。摈令出院。贵安清众也。
颂云。

「 不信天真佛
 来为假比丘
 即时抽挂搭
 去矣莫回头。」


一或有重犯。玷辱同伦。并院门。即须集众。以拄杖杖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49c 页 X63-0649.png
之。焚烧道具。逐从偏门而出者。示耻辱也。颂云。

「 犯重焚衣钵
 应须集众人
 山藤聊示耻
 驱摈出偏门。」


一堂内清众。如不充主首。掌握山门。但随众斋粥参
请外。当各自省己守分。积德隆道。用光丛席。不可
已外干管院务。擅自更张生事。走扇是非。有挠清
众。无令安静。违者。即准院令。颂云。

「 三条椽下客
 自了一身休
 幸有僧知事
 何须强出头」


详此条制。有四种益。(一)不污清众。生恭信心。故三业
不善。不可共住。准律合用梵坛法治之。当驱出院。清
众既安。恭信生矣。(二)不毁僧形。徇佛制故。随宜惩罚。
得留法服。后必悔之。(三)不扰公门。省狱讼故。(四)不泄
外护。纲宗故。四来同居。凡圣孰辨。且如来应世。尚有
六群之党。况今像末。岂得全无。向见有辈。但见一僧
有过。便雷同讥诮。殊不知。轻众慢法。其损甚大。今禅
门若无妨害者。宜依百丈丛林格式。量事区别。虽立
法防奸。未为贤士。然宁可有法而无犯。不可有犯而
无教。推百丈大智禅师。护法之益。其为大矣。

禅林备用卷之七
国 百丈龟镜文¶ 第 650a 页 X63-06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