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428-06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六
            明 胡世宁 撰
  乞恩辞免升俸疏(官同前/)
臣闻士夫立心以不欺为本人臣事君以无隐为忠臣
顷因病乞休蒙恩未允即欲强起谢恩供职间奈缘旧
疾未瘳不能出户只得暂行调理今忽闻报该礼部题
奉圣旨胡世宁升俸一级钦此臣闻命惊惶不能寝食
卷六 第 1b 页 WYG0428-0643b.png
窃惟大礼再议臣时丁忧服阕寝疾在家远闻江淮饿
殍盈途采诸舆论皆谓天灾流行由我皇上孝心未遂
上下不孚以致圣治未彰而且臣工多玩无肯体国爱
民所致臣时感恩图报不忍缄默乃欲极言治道于后
而敢僭言大礼于先窃效古人忠信善道纳约自牖之
义实非专言大礼也况查臣奏至京大礼已定臣实无
一字之助于廷议也况臣同日他奏有曰皇伯之称不
忍遽改有曰称号已定不宜再更臣见亦有偏言亦有
卷六 第 2a 页 WYG0428-0644a.png
谬宜当罪黜不敢欺隐也彼他人之偏谬者皆罪黜未
复而臣独荷宽容且蒙召用叨冒巳甚今又缘此升俸
公议其谓臣何况臣衰病不职本等俸给犹愧素餐更
复增益踰分岂堪故虽感恩刻骨誓图死报而亦恐为
朝廷滥赏之累下情终日惭惶岂得安心供事也伏望
圣恩收回成命容臣调理数日幸疾痊可即起供职勉
效勤劳以消三品之俸如是过旬不愈则臣命薄终负
天恩乞敕吏部查例放回容臣閒住安养以终馀年使
卷六 第 2b 页 WYG0428-0644b.png
得免于尸素之惭叨冒之罪则尤感陛下曲成之德也
臣以私情累干天听不胜战慄奉圣旨俸巳升了不准
辞该衙门知道钦此
  陈情再乞天恩恳辞升俸疏
臣闻孔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又曰勿欺也而犯
之臣愚固滞确守圣言臣近因大礼书成蒙恩升俸一
级自惭非分具本力辞奏奉圣旨俸巳升了不准辞该
衙门知道钦此臣闻命自天措躬无地欲谢恩恭领则
卷六 第 3a 页 WYG0428-0644c.png
事理不当恐贻君父滥赏之累欲照前执辞则愚诚未
察恐犯天威冒渎之诛展转惭惶莫能为处不得不自
陈素履以沥愚衷而祈以少动天听也臣在正德年间
初任广西太平府知府继任江西兵备副使𠞰夷平贼
节效微劳臣皆不敢一字求纪以希升赏唯以敬事后
食之心不敢有他也今大礼之成实由圣孝格天而尚
书席书等首倡大义屡经廷辩不避艰险以赞陛下定
此中制垂宪百王升赏宜也经历黄绾等书因言礼识
卷六 第 3b 页 WYG0428-0644d.png
其才猷忠力可用而乃纂其言于中册疏其名以上请
意欲陛下法祖宗破常格而收用之亦宜也如臣在远
因事言及而且奏上于礼成之后实无一字之助也何
敢滥叨恩典况臣先蒙圣恩初任佥都御史巡抚未及
半年即升吏部右侍郎守制未尝一日到部又升今职
官叨三品日侍清光使臣果有忠益允惬舆情循资推
擢固未晚也今才到任二月卧病兼旬且因召用出自
圣衷未协舆论兼以才识短浅事体生疏自惭职业一
卷六 第 4a 页 WYG0428-0645a.png
事未尽一言无补恐孤圣德因病乞休何敢更叨踰分
之赏使臣冒领则先此有劳不言尽忠于先帝今则无
功受禄负恩于明主是臣既老而衰贪得忘戒也窃惟
自古帝王未有不以慎赏节财为保国长久之道今国
家常赋有限而经费无穷正德末年冒功升赏食费无
限天下几至大坏幸我皇上即位痛革此辈天下始安
今未五年冒滥渐开然皆武臣军匠也臣佐兵部义当
舍生执奏以助陛下恪守祖宗之法长保祖宗之天下
卷六 第 4b 页 WYG0428-0645b.png
而传之无穷惟以诚信未孚舆情未协未敢轻言实负
陛下也不意今日文职冒赏乃自臣始臣若祇受异日
何以言人何以感格圣明而贪昧误国之罪万死不足
以赎也故今冒死直言亦以诵法孔子勿欺而犯之训
也谚曰小事不通长算今闻太仓积银不及富势一家
之产天下空廪皆缺贫军数载乏粮往岁大同甘肃军
士之变皆由粮饷不继也凡受国恩者所宜人人体悉
事事撙节而担石积累以裕国储而赡军饷惜民穷而
卷六 第 5a 页 WYG0428-0645c.png
备急用也如臣升俸一级计每月多支米一十三石可
养穷军战士一十三人一年则多支一百五十六石所
谓不通长算也伏愿陛下裁省冗费自臣今始即赐收
回成命容臣以旧俸供职使得执法行事而效忠一二
以报圣德于涓埃则臣感恩过于升赏万万也奉圣旨
俸不必辞该衙门知道钦此
  因劾认罪乞恩罢黜疏
近该给事中余经劾臣心术奸回欲要速行罢黜等因
卷六 第 5b 页 WYG0428-0645d.png
臣廉耻素重初闻惶愧甚不能堪既而自省彼劝陛下
辩君子与小人实今日之急务也其欲进贤退不肖亦
言官之要职也其劾臣诸事人或自知无庸臣辩唯谓
臣奸回累疏秘计辄乞留中一节臣愚自负素抱忠赤
受知明主颇信天下而经以为奸臣苦不自知惟思近
奏保养圣躬并忠益事二疏内所言唯保身讲学二事
皆切陛下身心者臣愚献此恐涉沽名窃仿古人贴黄
之意请乞留中省览经缘此疑臣势难与辩唯乞圣明
卷六 第 6a 页 WYG0428-0646a.png
将臣原奏二本再赐亲览一遍则臣之心术忠邪莫逃
圣鉴更或批出九卿科道各抄看详臣言果涉奸回不
忠甘受显戮则臣心事亦得暴白于天下后世矣若谓
臣为索元礼告密之事则臣昔奏宸濠已被附势者诬
陷几灭身家今见凡为宸濠有功被难者皆横遭劾退
臣岂不惩而无故为此就如有之则所告何人何事其
虚其实圣明岂不施行经亦何从预知盖或误听人言
也其谓臣升俸不当宜速罢黜则允协公论亦中臣私
卷六 第 6b 页 WYG0428-0646b.png
臣当认罪求退更何颜复玷清班以咈公论也伏望圣
恩天地日月即从论劾将臣罢黜或俯察愚忠容臣休
致使臣得保馀生以全晚节则臣虽退犹荣感德无既
也臣势孤情迫冒死不避烦渎奉圣旨胡世宁不准休
致著照旧安心供职吏部知道
  乞回成命以全圣德而保治安疏
近该御用监太监张忠等题准将成造龙床顶架宝橱
金册金宝珠翠龙凤冠顶各项画轴并书篆春牌等件
卷六 第 7a 页 WYG0428-0646c.png
官匠赵奎等六十八员名内该升职五十四员冠带一
十四名事下本部节该兵科都给事中郑自璧等尽言
论谏本部尚书李偕臣等㨿法奏请俱奉圣旨已有旨
了钦此窃惟自古国家建官分职下至百工技艺之人
皆有月给俸粮使之各食其食而事其事非若民间雇
用工艺人等身非所属事必相酬也至于升官止惟武
职论功盖因用其死命其馀则皆遇缺抡材铨补非以
酬劳也今赵奎等岁食官廪成此工作乃其职分岂应
卷六 第 7b 页 WYG0428-0646d.png
更加升赏故如我太祖太宗创造两京宫庙城阙及各
项衣冠礼乐器物并各衙门廨宇比今赵奎等所作工
程何啻倍蓰千万若皆一一升职冠带则流外官岂堪
数纪而竭天下财力不足以供矣何以能至今日保民
如此之盛传天下如此之远也岂惟我祖宗列圣未尝
有此虽考古历代中叶之君亦未有因如是工作之成
而一旦升职如是之多者陛下试思此事传闻天下后
世以为何如其于圣德有累否也太监张忠素闻安静
卷六 第 8a 页 WYG0428-0647a.png
老成今不意其有此盖止知下植私恩不顾上亏国体
知爱忠者犹为惜之况我皇上天纵圣明即位以来痛
革权奸滥赏之弊再造我皇明万世之业岂宜误听人
言一旦有此陛下试敕户部通查天下额徵税粮岁入
几何岁用几何有无足彀更敕吏兵等部通查每岁功
升乞升各项官职几何该添俸粮几何常赋有限将何
以给窃惟自古国家财尽必取于民民穷必至于变我
皇上聪明睿智日新圣学其于古今治乱之原何事不
卷六 第 8b 页 WYG0428-0647b.png
知何思不到今思所以为祖宗保天下为天地养生民
者必由慎赏节财其于前旨之误郑自璧等之言必有
契于心矣而犹未即从者岂非以令出惟行不欲因臣
下之言而遽改也昔书言成汤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
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唯已改过不吝以为一代圣王
垂裕子孙六百年之天下至于今历代帝王祀之与天
地同久我皇上天性恭俭仁孝自来声色货利一无所
好盖实于汤有光者乃惟官赏或非功德吝于因言有
卷六 第 9a 页 WYG0428-0647c.png
改惟此一事岂忍圣德未全如汤也伏愿陛下痛思祖
宗创业之艰备访军民困苦之状思欲爱人必先节用
欲节用必先省官俯纳言官之谏曲从本部之请将赵
奎等升官前旨收回敕令照旧供役或止与署职冠带
俸粮照旧关支不许再后夤缘奏乞如此则纪纲正而
人心服财用足而民生安陛下圣德亦传于百世祖宗
鸿业长保于万年矣臣以病废庸才误蒙擢任兵部军
职之滥职所当言不敢负恩缄默谨昧死奉圣旨该部
卷六 第 9b 页 WYG0428-0647d.png
知道
  因疾让贤乞恩改任以图报疏
臣读周书周成王训迪百官有曰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不和政庞举能其官唯尔之能称匪其人唯尔不任故
昔舜命伯禹宅百揆而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命
伯夷作秩宗而伯拜稽首让于夔龙此虞周大臣济济
相让一时盛治旷古莫及而有宋盛时亦令常参官各
表让一人以自代盖有见乎此也臣之愚陋岂敢上希
卷六 第 10a 页 WYG0428-0648a.png
古人然幸逢陛下则虞周之主也臣久病极弱蒙恩叨
授今职才力不堪先已备陈不敢再渎唯以常日朝参
行步甚艰每进一门常再歇足而后能至比至御前痰
喘气促不能存立常时眩晕辄欲颠仆或时到部不能
坐堂至于近失朝仪尤玷班列况居兵部多事之司岂
臣窃禄养疾之地臣之自揣岂宜冒居斯任而久妨贤
路也若论国法分宜罢黜唯以先日累辞不获感恩图
报未敢乞休臣切见先任辽东巡抚今改南京都察院
卷六 第 10b 页 WYG0428-0648b.png
右副都御史李承勋素存经世之志卓有过人之才先
任南昌知府而华林码碯二山剧贼万馀皆其讨平口
不言功后任辽东巡抚而辽海三万等卫边墙积废皆
其修复人不告劳中间一任按察使于浙江而一时风
采光前绝后一任右布政于陜西而三边事体多访预
知此则臣尝久与同事而知之颇真虽今贤俊满朝固
不少此而自臣视之则数倍不及者也又有原任吏部
今改南京工部左侍郎何孟春臣虽不曾与处而素闻
卷六 第 11a 页 WYG0428-0648c.png
其通敏之才宏博之学清介之操刚正之气皆不可及
而且出身兵部素习筹边巡抚云南克平巨寇佐职铨
衡雅志推贤此皆人所共知者也然闻其亦有过失不
敢为匿盖其一时误认大宗小宗大夫士庶人之礼以
为天子诸侯之事识者非之臣初远闻深为错愕继又
闻其深悔前论之失而感圣德之宽容且曰幸蒙皇上
曲全此身安得驰驱边徼以尽心经画而图报于万一
也臣又喜其不文过饰非而感恩知报以为不失为忠
卷六 第 11b 页 WYG0428-0648d.png
实之士矣此圣人不贵无过而贵改过舜帝所以宥过
无大也臣又思昔唐虞之朝君圣臣贤宜其见无不同
论无不合也然考其时君臣相语有曰都者美其言也
俞者然其言也此其见同而论合者也又有曰吁者不
然其言也咈者甚不然之辞也此其见不同而论不合
者也然则孟春前论之失幸遇陛下尧舜之君宜其置
之吁咈而不计矣如蒙圣明深念本兵重寄特敕吏部
再加访察将李承勋何孟春二臣中推举一人代臣今
卷六 第 12a 页 WYG0428-0649a.png
职将臣量才改任南京部院卿寺对品相应职事使臣
得在彼就閒养疾以待及年休致幸保馀生则臣未死
之年皆陛下再生之德而此二臣中有能尽忠补报于
陛下者即臣区区图报之心也臣不胜祈望天恩之至
奉圣旨胡世宁著照旧供职钦此
  申明职掌以赐成命以尽臣节疏
臣以病废庸愚误蒙圣恩擢用量力不堪累辞不获乃
痛别祖宗坟墓而强疾舆榇以来誓而思曰此行病死
卷六 第 12b 页 WYG0428-0649b.png
道路不恤也罪死刑狱不恤也被污名而势不能辩任
难事而力不能堪以死皆不恤也其惟曰何以报我明
主之德而不为误国之臣乎夫自古天下之坏曰民穷
财尽也曰赏罚不当也自尧戒舜舜戒禹皆曰四海困
穷天禄永终戒财尽也我圣祖垂训有曰凡赏功要当
不当则人心不服久则祸必生焉戒赏滥也斯二者之
坏多在臣职兵部也使臣今佐兵部不能尽忠执法致
我皇上中兴之朝而复为滥赏耗财之事祖宗天下渐
卷六 第 13a 页 WYG0428-0649c.png
日以坏则臣误国之罪虽万死不足以赎也况臣衰病
才弱不堪军旅尽出人人之下圣明岂有不知而用之
兵部也其必以臣效忠先朝死罪不避今必不改初心
而兵部又最当执法之地也故特授臣斯职臣岂敢负
恩改节而不尽忠以报今使臣言得用则臣职得行可
以图报于万一言之不用则陛下任臣为无益臣亦终
当误国徒死而无益也故今受职之始敢预言之切惟
自古论兵先在足食我圣祖开创天下至今地不加辟
卷六 第 13b 页 WYG0428-0649d.png
也赋不加增也频遭水旱岁多蠲免比前所入盖益减
也然而内府供用不知比旧加几倍矣宗室世禄不知
比旧加几倍矣是皆不可得而减也乃惟正德年间权
奸黩货富势小人皆冒军功得升世袭军职始惟内官
家人市井富商终则文官子弟亦窃为之金紫冒滥数
无纪极至于各监局滥收食粮军匠数亦无纪此二途
者何益朝廷而岁耗国储数十百万臣初平贼江西见
彼杀贼之人无一报功报功之人无一见贼及后充军
卷六 第 14a 页 WYG0428-0650a.png
辽东见彼冒功之人势焰薰灼边人凛凛总镇官既夺
边军血战所得之首级以与之报功卫所官又尅边军
忍死所待之粮银以为之宴赏且又听之乘其马役其
人鞭笞呵叱如待囚𨽻彼为国家出死力者俛首丧气
不敢言其中心哀怨何可言也又闻有等身不出京而
寄名各边地之相去各数千里而或同时皆报此人获
功其虚冒何可言也我太祖悬世禄之赏以武臣之死
力盖以人非为其子孙孰肯决其躯命也然其时皆起
卷六 第 14b 页 WYG0428-0650b.png
自濠滁身经百战始得千百户一官指挥以上非有大
功绝不轻授岂知近日冒滥至此也彼真出死力者见
之谁不隳心也故昔宸濠之讨调军辽东人皆踊跃思
欲南降使非天命有定北军至彼天下大事去矣圣祖
所戒赏功不当久则祸生者盖几践之岂不甚可畏也
国家粮赋出自远方穷民终岁勤劳焦体烂足力耕所
得而或岁歉收薄贫不能输有司催并鞭笞哀号之苦
坐食者不闻也远运至京军士常年暴露剥浅渡江惊
卷六 第 15a 页 WYG0428-0650c.png
风拍浪艰危之状坐食者不见也通计船料车脚加耗
养军之费大率费米三石始运一石至京坐食者不计
也乃以养此蠹国害事之人是犹割子弟之肉以饲虎
狼岂不大可恤也识者谓当此时而更迟以一二年非
我皇上入继大统祖宗天下不可支矣天幸我皇上即
位明诏尽革此辈人心始快天下始安然有识者犹恨
不籍其家以足边储而济穷军之困戮其首以枭边境
而快愤军之心也自前二者耗国之馀至于今太仓积
卷六 第 15b 页 WYG0428-0650d.png
银不及富势一家之产天下空廪皆缺贫军数载之粮
无计可补记言国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
非其国者岂得不寒心也今各边一议出军便忧缺食
近者甘肃大同军士之变皆由粮饷不给也使仍不给
而各边效尤将如之何岂得不寒心也陛下今日所宜
特敕在廷文武大小臣僚会议所以不背祖宗成法而
能足国裕民赡军固边之策各陈所见择其善者而必
行之以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可也乃闻冒功革职
卷六 第 16a 页 WYG0428-0651a.png
之徒朝夕窥伺以图收复而食粮军匠已收及五千馀
名言官论谏再三本部执奏坚一忠诚剀切闻者流涕
而圣意未回中外汹汹臣切私忧而过计则曰弊端一
开其何能止恐冗食者渐如往昔之多而国用遂竭将
如之奈何既而忽自省曰陛下圣明焉得有是今惟宫
庙兴建器皿缮修孝思所急事欲速成工须广集不得
已也工完之后必有改尔或谓此出左右之意陛下误
听其言者臣以陛下圣如文武所任左右必皆正人而
卷六 第 16b 页 WYG0428-0651b.png
咸怀忠良事或未之思也臣请以国家譬诸山岳臣等
内外臣僚则皆附山之室宇也天下军民则山下之土
石也财用则犹山之元气周流于上下之间以滋荫土
石而壮山之趾者也使人各欲崇其室宇而日凿山之
土石以自培则山趾剥而元气耗山日易颓室宇其能
独安乎故不若内外同心体国节用爱人以辅我皇上
共固皇图于万载臣等子孙亦世受太平之福也伏愿
陛下以臣此言谋及大臣谕诸左右如其谓然乞降明
卷六 第 17a 页 WYG0428-0651c.png
旨凡昔冒功革职之人永不许议复再有冒者必诛无
赦食粮军匠亦不许再收已收者宫庙完日剐议裁革
使臣得附左右大臣之忠以安心效职于一二臣之愿
也天下之幸也如其皆谓不然则臣窃禄无补腼颜忧
悸死亡无日矣伏望圣慈怜悯丐臣馀生早赐骸骨还
乡不胜感戴天恩之至
  会议疏
近该吏部奉旨会议少詹事霍韬所奏内外官员迁转
卷六 第 17b 页 WYG0428-0651d.png
资格臣职当预议奈缘疾病不能进朝窃有鄙见不忍
缄默臣读虞书皋陶谟有曰在知人在安民又曰知人
则哲能官人是知人君代天理物其职专在于安民然
推安民之要又在于能知人而使官称其才也臣谨用
斟酌古今事宜遵照祖宗旧制拟为知人则例五条官
人则例一十五条上尘圣览以助睿思之万一昔宋臣
范仲淹上百官图于宋仁宗曰如此为叙迁如此为不
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且曰进退近臣不宜全委之宰
卷六 第 18a 页 WYG0428-0652a.png
相仲淹当时官非言路任匪铨曹岂不为越职当罪也
然其区区爱国之诚不遑自顾传至天下后世皆以为
忠而惜其不能尽用也臣之愚诚窃亦效此伏惟圣明
垂意省览天下幸甚
  计开
  知人则例五条
一论人之才术当以诚心体国爱民为主而才与守斟
酌品第有是心而才与守兼优者为第一等有是心而
卷六 第 18b 页 WYG0428-0652b.png
或才优守欠或守正才欠者为第二等无是心而才守
兼优者为第三等无是心而或有才无守或有守无才
者为第四等
一论人之心行当敕大臣科道翰林及在外方面正官
当以奸诈冒嫉为重而贪墨为次其部寺属官方面佐
贰及知府以下则惟罪其贪酷而偏诈之人尚未可去
一凡尚书侍郎都御史府尹翰林科道布政使按察使
兵备提学知府以上各项𦂳要官俱责到任一月后各
卷六 第 19a 页 WYG0428-0652c.png
举一人自代吏部择其举多者拟奏升擢庶多得人
一两京大臣及在外抚按官俱以能荐贤称职多者见
其知人之明异日可备吏部之选吏部堂上官尤宜责
其接人多访不必避嫌
一今内外臣僚皆以因循保守为贤其有尽忠为国担
当干事不避流俗者朝士则众怒群猜不能存立在外
司府等官亦多被众忌流谤考劾因而误黜以此尽沮
忠义之气万一国家有事无人肯当是皆彼职名不闻
卷六 第 19b 页 WYG0428-0652d.png
于上故也今宜法古御屏记名故事密访内外臣僚中
有尽忠体国才堪委用者亲记其名一二则彼不为奸
谤所陷而真才得用矣
  官人则例一十五条
一内阁三员或四五员旧当寅亮辅弼之任今又总裁
六部而议其进黜职任至重论理有缺宜当斟酌先朝
李贤等事例于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中取其才望出
众练达事体公忠体国知人有容者推补
卷六 第 20a 页 WYG0428-0653a.png
一两京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约共十四五员为一等
有缺宜于在外行事右都御史及两京左右侍郎坐堂
副都御史共二十四五员内推补仍须论其职务难易
轻重或量其才力所宜由简易而升重难或听其心志
所愿辞重难而就简易以均劳逸
一两京六部左右侍郎坐堂副都御史在外总制总督
等项右都御史约共二十四五员为一等有缺宜于两
京大理寺卿坐堂佥都御史府尹詹事学士并在外各
卷六 第 20b 页 WYG0428-0653b.png
处巡抚巡视南京管粮副佥都御史十三布政司左布
政使共四十馀人内推补其两京侍郎坐堂副佥都御
史亦当论其职务难易轻重或量其才力由简易而升
重难或顺其心愿辞重难而就简易以均劳逸
一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陜西四川
贵州云南两广勋阳南赣保定河南山东湖广江西淮
凤苏松各边腹巡抚并巡视河道都御史共二十三员
为一等右此等官最要得人最宜久任如宣德正统景
卷六 第 21a 页 WYG0428-0653c.png
泰年间各边巡抚有只用寺丞等官领敕行事不必官
大又如周忱在苏松自侍郎升尚书凡二十二年王翱
在辽东自佥都历升副都右都左都凡十有一年于谦
在河南山西一十八年陈镒在陜西亦十馀年是皆事
久功成保济得地方生民为朝廷分忧今此等官宜于
两京各寺卿少卿大理寺丞年深出众给事中御史郎
中在外右布政使按察使左右参政年深兵备副使上
等知府内推升原职高者升副都原职卑者升佥都十
卷六 第 21b 页 WYG0428-0653d.png
分资浅者止升署职令其领敕一般行事其有在边不
谙军旅而善理民事者改任腹里不为贬抑年深有劳
者就彼佥都升副都副都升右都常管此方十分年深
劳著者就升部院掌印如正统天顺年间金溓年富皆
自副都升户部尚书不为躐等盖先必如此广推方能
得人后必如此重擢方能久任久任方能修葺得边疆
完固抚治得百姓安乐以为国家久安长治之计
一两京府尹并在外十三布政司左布政使共十五员
卷六 第 22a 页 WYG0428-0654a.png
为一等俱要用心历练民事不厌烦劳者循资迁转此
官称职者留以久任选升六部侍郎并都察院坐堂副
都御史不必更升在外巡抚以致迁转不常不得尽心
民事其虽公廉而才力不称者迁改相应职事奸贪者
即时罢黜如天顺年间刑部尚书陆瑜礼部尚书萧暄
皆由布政径升今若止升侍郎副都不为躐等
一翰林春坊詹事府等官以备顾问侍讲读草制诰修
史牒最是清要之职唐宋以来多重此官以备卿辅之
卷六 第 22b 页 WYG0428-0654b.png
选然多选外官才学过人者试任虽取中状元亦令试
历民事方才取入翰林我国初多用徵聘隐逸之士永
乐宣德正统以来如杨士奇张洪由王府审理教授黄
淮刘铉张益由中书舍人邹济陈仲完由教职储懋王
洪陈山由给事中刘球李时勉陈敬中由主事胡俨由
知县蒋骥由行人于敬由御史各升翰林春坊詹事等
职又如张英由教职荐升给事中复进中允郭琎由参
政李贤由主事薛瑄由御史皆历升侍郎尚书兼詹事
卷六 第 23a 页 WYG0428-0654c.png
学士又如张显忠由翰林历升祭酒出为布政郭济历
任春坊复升知府王珣由检讨升大理寺丞巡抚贵州
欧阳谦由御史改编修复升郎中徐旭由御史升郎中
祭酒复改修撰罗汝敬由侍讲改御史是皆惟才所宜
不拘内外出入所以得人近年拘定庶吉士及进士第
一甲素称阁下门生者方得选授天下不无遗才今宜
遵复旧制不拘内外郎中职事但有文学才行出众者
许大臣言官论荐内阁吏部召试此官庶几得人而可
卷六 第 23b 页 WYG0428-0654d.png
储卿辅之望矣
一给事中御史皆有言责上而君身朝政缺失下而臣
僚是非邪正皆唯其所言是听使非其人人主误听其
言则聪明惑乱是非邪正不明误事不小不听其言又
为拒谏取谤天下至于御史又有巡按在外激浊扬清
除奸革弊之责所系一方利害尤重故自古慎重此官
我祖宗朝如王翱由寺正甄庸由知府左迁陈祚由参
议康庆由知州落职皆复升御史虞祥王铎年富由教
卷六 第 24a 页 WYG0428-0655a.png
职冀凯由州判官皆升给事中又如丁璿由主事马守
中由同知俱升御史徐旭由御史升郎中复改翰林欧
阳谦由御史入翰林复升郎中是皆唯才所宜不限资
格所以得人而又拔其尤者超擢侍郎佥都御史等官
所以肯尽其职且又不时考察使偏私浮伪者不得混
于其中以惑上聪明所以天下常受纳谏之福而君上
不受拒谏之名今宜使大臣于内外郎官及听选进士
中各荐所知必其忠直公正明识治体者方授此官三
卷六 第 24b 页 WYG0428-0655b.png
年之内考其敢言而忠谏有益举刺得宜及巡按在外
激扬兴革有益地方者留以久任超擢卿佐等官其虽
敢言而言或不切于事体或过于激烈易至触忤者则
迁改内外相应职事以保全之后仍记其忠直覈其后
效量加超擢其或当言不言或挟私附势妄奏及巡按
不职者明奏降黜如此则言官皆得忠正之人而朝廷
纳其忠谏有益于天下矣
一吏部文选考功兵部职方武选礼部仪制等司郎中
卷六 第 25a 页 WYG0428-0655c.png
亦须妙选若得其人亦宜久任量加超擢其中常不称
者即令外补
一通政司鸿胪寺官专取声音洪亮于本衙门迁转已
有旧规其有才堪部院者亦行推用
一两京坐堂佥都御史南京总督粮储都御史及各寺
卿佐并各部寺属官照常循资迁转然人才各有所长
有不相宜者彼此更调不妨
一在外布按二司官宜只于本地方衙门迁转虽有资
卷六 第 25b 页 WYG0428-0655d.png
格迟速不同临了总算有甚悬绝不得已者方推邻近
地方官升补仍照弘治以前事例佥事径升副使副使
径升按察使按察使径升左布政使参议径升参政参
政径升右布政使不必如今逐级挨升南北远调以致
往来不常虚旷岁月地方常致缺官误事其四川云南
贵州广西员缺宜于附近地方资浅人员内比常早升
以酬其劳远
一各道分巡佥事微闻国初选定道分九年方改后因
卷六 第 26a 页 WYG0428-0656a.png
改道不常凡遇地方难事皆推避不理以致豪强贪猾
任情作弊害民地方受患今宜皆如广东等处事例三
年满日方许改道仍须考其三年任内奸弊盗贼豪强
贪猾之有无以为殿最本司若有进表等项公差止于
贴堂副使或分巡满道佥事内差遣其分道三年之内
不许改差
一各处𦂳要兵备及提学官俱要于资浅人员内推其
才力相应者先升佥事后加副使常管此方其职任内
卷六 第 26b 页 WYG0428-0656b.png
事务不许他官操越如提学所管教官兵备所管有司
巡捕并卫所官有犯抚按衙门俱就委其提问不许改
委他官以致权柄不一事体难行兵备必须兼理本道
分巡以便行事至于练兵捕盗应该劝赏等项财物许
其措置或动支官钱如此久任专制方可责其成功十
分年深劳著者提学推升少卿祭酒等官兵备推升各
边巡抚其馀照常迁转才力不称者就行改调别任不
宜姑息
卷六 第 27a 页 WYG0428-0656c.png
一知府知州知县三等亲民之官使非其人则上司虽
有好官行得好事不能实到百姓所以自古国家慎重
此职汉制郎官出宰百里郡守入为三公唐制不历刺
史不得任侍郎列卿不历县令不得任台郎给舍我国
初取中进士俱选县官徵至贤才多选守令正统以来
知府俱责大臣保举知州知县另委吏部拣选所以得
人且又立为定制知府知州见上司不行跪礼以重其
职其久任卓异者不次超擢如何文渊由知府即升侍
卷六 第 27b 页 WYG0428-0656d.png
郎胡俨由知县即升检讨所以人多乐为此官弘治初
年又责其备荒积谷多少以为殿最所以民受实惠固
得邦本如此久长正德以来此官不重轻选骤升下焉
者惟图取觅得钱以防速退上焉者惟事奉承取名以
求早升皆不肯尽心民事以致民穷财尽一遇凶荒多
致饿死今宜遵复先朝旧规知府令在京堂上官于京
官七品以上在外在閒五品以上官内保举在外抚按
及布按二司掌印官于参议佥事同知知州内保举其
卷六 第 28a 页 WYG0428-0657a.png
知州知县俱听吏部预行拣选仍责抚巡布按二司于
府通判推官州同知知县内保举堪任知州之人州判
官县丞主簿儒学教职司府卫首领官内保举堪任知
县之人俱必其有爱民之诚有守巳之操有处事之才
三者俱备而后可任此职后有不称举主连坐误举者
先能自首则免到任之后察其奉公守廉而不尽心民
事才力不称者改任品级相应职事贪酷罢软者即时
罢黜其称职者留以久任知府九年上者即升四品京
卷六 第 28b 页 WYG0428-0657b.png
堂并布按二司长官次者照常升参政副使等职知州
九年上者即升参议知府郎中佥事次者照常升员外
府同知运同等官知县上者三年行取到京考其文学
德行出众者选入翰林忠直刚正识治体者选为科道
才识明敏者分任部寺属官其有深得民心愿留久任
者超擢府州正职次者九年六年照常迁转如此选任
方得民受实惠地方虽遇凶荒盗贼可保无虞矣
一在外知府知州知县并凡方面有司等官升选俱合
卷六 第 29a 页 WYG0428-0657c.png
注于原籍相近地方广西云贵有司尤宜查照弘治以
前事例只于本省人员内升选庶免其不服水土且得
到任易便不致地方旷官日久奉圣旨吏部看了来说
钦此
  病弱不能朝参恳乞休致疏
臣久病痰火虚弱常时一身之间随火变动为病百端
近自五月以来每入朝班侍立辄患腿膝酸软不能存
立节欲颠仆盖因身弱之极心时存敬气辄屏息以致
卷六 第 29b 页 WYG0428-0657d.png
火郁下焦注腿膝如是也是虽明知病原不能医疗者
由臣命薄不足以上承天宠也念臣昔遇权奸乱政不
能仰俯随时死生祸福旦夕难保然犹腼颜窃禄以致
久遭兵阵刑狱之苦荐历炎荒苦寒之地而万死无悔
者诚以上思先朝作养之恩下为今日兴复之计而欲
存身效用也幸遇皇上即位之初首擢臣以吏部之职
臣感殊遇巳分捐躯既而不幸事变中沮妄言取忌然
犹曲蒙圣眷宠召再三臣今强疾来京侍朝八月诚见
卷六 第 30a 页 WYG0428-0658a.png
陛下勤政好学至仁大孝而又恩礼臣下加志穷民诚
不世出可与致太平者虽臣位卑言高躁妄孤陋不足
以上当天心下协人望然犹冀忠诚积久渐当感孚可
得效涓埃之报于万一也乃不意病久益弱无如之何
故不得已在在累乞休致三乞改调南京其愿就南京
者尤非得已实以病弱不便朝参又不忍负恩辄去故
欲就彼安养数年庶几病愈可复进用也不意蒙恩未
允今病已深不敢再乞兹沥情款伏愿圣恩怜悯特赐
卷六 第 30b 页 WYG0428-0658b.png
还乡休致以终馀年不胜感戴之至
  重民牧以安民生以固国本疏(时官南京吏部左/侍郎)
准本部咨准吏部咨该监察御史朱豹奏前事节该吏
部题称合无行令两京文职三品以上官各将平日信
服不拘在京在外堪任知府者疏名上荐可荐者不嫌
于多已荐者不厌其重不可以亲雠而为嫌疑不可徇
私昵而为欺罔等因钦奉圣旨是在京在外有材识敏
达操存端谨志慕循良堪任知府的著两京文职三品
卷六 第 31a 页 WYG0428-0658c.png
以上官各将平昔所知疏名上荐钦此钦遵备咨通行
到臣臣愚所知数人不能去取踌躇累月今思在京志
行可保才堪知府之人有如南京刑部养病署郎中事
姜纲见任主事余锓等皆名誉素闻人或多荐年资将
及吏部自有擢用臣不敢以塞明诏外今访得先任光
禄寺少卿掌钦天监事后降直𨽻宿州知州乐頀先任
广东按察司副使后降广西藤县典史孙懋是皆操持
清苦志虑忠纯初任知县各播循良之誉继任给事中
卷六 第 31b 页 WYG0428-0658d.png
屡陈忠实之言暨后乐頀超迁卿寺而以御下过严致
来所属之怨一时被诬孙懋历官方面而以身在远方
不知校尉之真一时失待幸皆得遇圣恩辩明薄示惩
降今闻乐頀因疾还乡而日颂圣德于田里孙懋依限
到任而日勤民事于遐荒是皆夷险一心始终一节似
此循良巳试练达巳久之人论其原资复之清要一职
固宜因其巳降委之僻静一府尤称臣愚辄敢上闻以
备采择乞敕吏部再加访察量行擢用如臣今举欺罔
卷六 第 32a 页 WYG0428-0659a.png
徇私甘当重黜或彼后任犯赃非诬愿与连坐
  应诏自陈不职以弭灾异疏
准南京礼部咨该礼部等衙门会奏奉圣旨是两京文
武衙门大小官员著痛加脩省勉尽职业以回天意四
品以上官著自陈钦此钦遵除痛加脩省外切惟近日
灾变实出非常臣每见奏报一次惊惶累日及今捧读
圣旨敕谕益加忧惕无地自容思我皇上圣德中兴仁
孝恭俭岂宜有是也无乃以今天下民穷财尽不能再
卷六 第 32b 页 WYG0428-0659b.png
支荒歉而我圣祖垂训所忧民不聊生盗贼窃发豪杰
或乘隙而起者臣等在位之人有能致之无能禦之将
为国家无疆之恤是以天心仁爱预儆陛下而迭出灾
异乃一告不巳而再告屡深欲陛下一朝省悟而大奋
乾刚致果于用舍黜陟之间也书言邦之杌陧由一人
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是知人君未可以用一人之
误而不能种乱致灾去一人之当而不能转危弭变也
臣愚自省两京大僚之中未有如臣不职之甚者盖一
卷六 第 33a 页 WYG0428-0659c.png
则身弱之极遇事不堪委用二则见偏之过出言不能
合众三则愚罔之甚自以妄言为忠言而乃过忧明主
之孤立臣有此三失焉敢冒恩窃禄而不以告陛下哉
臣自到南京以来旧疾痰火比前益甚加以心神虚怯
语言蹇滞足难于行步手倦于执笔而又自前屡经言
官论劾人心所同即天意所在也臣岂敢再厕班列况
查南京各部皆止侍郎一员而惟吏部多臣一员似为
冗滥亦当裁革伏愿圣慈怜臣愚昧早赐罢黜以协公
卷六 第 33b 页 WYG0428-0659d.png
论以答天心臣不胜战慄待罪之至
  谢恩疏(时官南京工部尚书/)
臣原任兵部左侍郎累因多病不能朝参恳乞休致蒙
恩特改南京吏部左侍郎以便调养臣到南京窃禄优
閒巳逾半载正惭尸素无补累奏乞休未得今本年五
月十七日忽准吏部咨钦蒙圣旨升臣今职臣量材难
称无任战兢揣分不堪曷胜感激但惟天地之恩未报
犬马之性素存敢不益励勉膺新命期为国家守法信
卷六 第 34a 页 WYG0428-0660a.png
度节用爱人上思卿辅之义因事纳忠下同工技之流
执艺以谏更效华封仰天祝圣而多寿多男之是保愿
祈明主得贤立政而庶狱庶慎之罔兼臣已于本月二
十六日望阙谢恩到任理事外
  乞怜民困议
都水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据应天府呈据上元江宁
二县颜料铺户陈鉴谢雨等连名状告鉴等卖物当行
编充前役递年各衙门赔累消乏后蒙南京工部坐派
卷六 第 34b 页 WYG0428-0660b.png
福建等布政司办解折料价银一万四千两有零到部
派买银二朱等料比蒙审得朱料起运今用纲司水脚
浩大体照时价估计每银朱一百斤价银九十两二朱
一百斤价银八十两只勾完纳钱粮尚且靠损续有别
省料价解到不及千两买少卖多已蒙本部减估银朱
百斤价银八十五两二朱百斤价银六十六两亏累赔
补近有福建布政司仍解料银一万八千两到部又蒙
拘买朱料买多卖少以致货价腾贵若照减估价值买
卷六 第 35a 页 WYG0428-0660c.png
办不无尅损小民钱粮况是外省解纳鉴等京民难替
赔补乞怜移文加价买办等情据此看得铺户陈鉴等
告称蒙南京工部拘买银二朱料俱系外省钱粮况要
起运北京交纳合用纲司水脚浩大即今货价腾贵若
照减估价值买办不无尅损小民抑且京民难以赔补
乞要移文加价买办一节为照前项朱料铺户既称亏
价难以买办相应处分呈乞裁处等因到部送司案查
先于正德十三年为急缺供应家火物料等事奉本部
卷六 第 35b 页 WYG0428-0660d.png
送准工部咨开预备取讨生漆七十万斤桐油五十万
斤银朱五十万斤二朱三十万斤肥皂二十万斤铁线
三十万斤竹扫帚三十万把数目缘由前来已经案呈
通行分派浙江福建等七布政司办解节行催据湖广
福建广东江西陆续解到共该生漆一十二万四千六
百馀斤桐油六万九千六百馀斤银朱三万六百馀斤
二朱二万七百二十馀斤铁线三万六千馀斤肥皂一
万六千二百馀斤竹扫帚六千一百馀把俱巳转送南
卷六 第 36a 页 WYG0428-0661a.png
京内官监起运备用外内有福建布政司解到前项料
价一万四千一百五十四两三钱为照京价不彀买料
行令加徵价银四千七百四十七两三钱遇蒙正德十
六年四月二十二日诏书特加蠲免讫嘉靖四年又奉
工部咨开取预备铁线五万七千斤肥皂一十万斤竹
扫帚一十万把分派浙江等七布政司陆续解到铁线
三千八百馀斤肥皂九千三百馀斤竹扫帚五千一百
馀把已送该监起运奉本部送据福建布政司批差行
卷六 第 36b 页 WYG0428-0661b.png
都司经历吴敩福州中卫郭仁管解旧派福州等府罗
源县生漆等料巳徵价银共一万八千九百八十一两
四分四釐四毫二丝七忽六微到部送司随将银两照
数秤收贮库行拘上元江宁二县在册铺户查审买料
间今据前因卷查正德四年本部奏为修省事内一件
为急缺供用家火物料等事正德二年准工部咨开取
预备生漆五十万斤桐油三十万斤银朱二十万斤二
朱二十万斤肥皂二十万斤铁线二十万斤竹扫帚三
卷六 第 37a 页 WYG0428-0661c.png
万把分派湖广江西福建浙江四布政司共已解到价
银二十五万八千二百四十馀两本部内借银六万两
脩理武英殿等处应用又将银五万一千馀两给与铺
户买办生漆五万八千馀斤桐油四万八千馀斤银朱
一万二千馀斤二朱一万二千馀斤肥皂二万七千馀
斤竹扫帚四千馀把铁线三万二千馀斤送南京内官
监起运赴京交纳量勾数年之用查此数十万两之银
俱系民膏民脂若尽数买此物料积久必至乾涸损坏
卷六 第 37b 页 WYG0428-0661d.png
诚为可惜本部合无差官将此银两解运赴京收贮如
用油漆则买油漆如用肥皂则买肥皂如此则朝廷得
以实用而百姓又免起运之劳即今敌人时或出没若
将此银以为边储之用犹为有益等因节该工部议得
前项未买料银除前借用银六万两尚算该银一十四
万七千二百四十五两有零合无依拟行令照数解部
收贮若遇前项物料缺乏照例收买应用一则可免铺
户人等营求窥利一则可免运送脚钱及沿途夫役之
卷六 第 38a 页 WYG0428-0662a.png
费实为便益题奉武宗皇帝圣旨都准拟行钦此钦遵
备咨到部送司钦遵外今照福建解到生漆桐油等料
价银一万八千九百八十一两四分四釐四毫二丝六
忽六微内查得近奉本部送准兵部咨为年例冬衣缺
少纻丝绫䌷白绵等事内开针工局署局事司设监太
监贾友等题称南京内官长随四百七十九员名合用
纻丝绫䌷一千三百二十二疋每疋折银三两共该折
银三千九百六十六两移咨南京工部于该解本部料
卷六 第 38b 页 WYG0428-0662b.png
价银内扣数支送南京针工局俵散等因备咨到部送
司查得先年支剩在库料价银止有一百八十四两七
钱二分九釐六毫四丝二忽九纤五尘四埃不勾支送
就于前项福建解到料价银内动支三千七百八十一
两二钱七分三毫五丝七忽九微四尘六埃凑送该局
以作冬衣折支纻丝绫䌷银两外其馀料银一万五千
一百九十九两七钱七分四釐六丝九忽六微九纤五
尘四埃正与先年本部奏准解银事体相同又查得节
卷六 第 39a 页 WYG0428-0662c.png
该南京内官监揭帖开报内府皇城宫阙殿宇及诸禁
门城楼砖城内库等处损坏渗漏应合脩理缘由又称
节该南京内外守备会同府部科道等官相看回奏六
次已经三十五年即今坍损尤甚委系𦂳要去处相应
逐旋脩理等因到部为照前项工程浩大先于弘治十
五等年起本部节次会官奏议彼因年岁不丰财力艰
窘各衙门一向未敢轻议奏请兴工修理然计合用工
料必须预先整备今照前项料价银两合无不必买料
卷六 第 39b 页 WYG0428-0662d.png
听令本部明立文案收积在库备役内府𦂳要修理惟
复照前正德四年奏例差官解运工部收贮遇缺买料
应用均于事体官民两便具奏施行等因案呈到部臣
等看得前项坐取生漆桐油等料原系正德末年权奸
用事倍常加派多取之数有加银朱一料派坐五十万
斤福建一布政司派银八万六千馀两及后徵银解部
又因买价不敷派令加徵似此竭民膏血岂能尽供幸
赖我皇上即位权奸诛黜前项多派未完料价尽行蠲
卷六 第 40a 页 WYG0428-0663a.png
免民始得生今此赦前已徵在官银两论理各处亦有
而有司任其乾没不行查解今惟福建布政司官员奉
公体国起解前来今欲照依原估定价责令铺户买料
送纳既物价腾贵合用起运纲司水脚浩大难以赔补
欲照前加徵价银则此赦前多派料银各处拖欠未纳
者既得尽行蠲免而此福建官民已纳解到者反欲加
徵情理岂堪是此布政司官本因体国而反使殃民本
欲奉公而反令致怨也况查前料派后徵运过生漆一
卷六 第 40b 页 WYG0428-0663b.png
十二万四千六百馀斤桐油六万九千六百馀斤银朱
三万六百馀斤二朱二万七百二十馀斤铁线三万六
千馀斤肥皂一万六千二百馀斤竹扫帚六千一百馀
把又有嘉靖续派徵解过铁线三千八百馀斤肥皂九
千三百馀斤竹扫帚五千一百馀把通前二次量彀数
年之用今此价银一万八千九百八十一两有零内除
依奉工部咨到针工局题准事理动支三千七百八十
一两二钱七分有零凑送南京针工局以作冬衣折支
卷六 第 41a 页 WYG0428-0663c.png
纻丝绫䌷银两外其馀一万五千一百九十九两七钱
七分四釐六丝九忽六微九纤五尘若令买料起运照
依每年常装该造木桶板箱雨罩扛䌇锁钥事件动以
数千百计该用各项物料匠作工食约计银二千三百
八十馀两又约计南京兵部计拨装运马快船共三十
馀只又沿途人夫供送需索不知又费几何且物料积
久无用深可痛惜今思内府皇城前项宫阙殿宇及诸
禁门城楼砖城等处多有损坏虽云工程浩大地方荒
卷六 第 41b 页 WYG0428-0663d.png
歉一向未敢议脩倘后内有十分损坏处所亦难终不
脩理一时尽派民皆缓急难倚而且竭天下之力不足
以供是犹七年之病而求三年之艾非及今渐蓄终不
可得臣等若不预思奏处是负我皇上爱恤民隐之仁
遇灾修省之敕也如蒙轸念南京根本重地各处人民
灾困乞敕工部查议合无容臣等将前银不必买料立
案收贮库及查各布政司有如前项赦前原派巳徵未
解各项料银或料物原徵折价未曾买纳者一体解部
卷六 第 42a 页 WYG0428-0664a.png
䟎积以为修理内府宫殿门阙等处急缺备用免后尽
派小民缓急难倚惟复止照正德四年事例将银解京
工部收候遇缺买料应用
 
 
 
 
 
卷六 第 42b 页 WYG0428-0664b.png
 
 
 
 
 
 
 
 胡端敏奏议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