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326-06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四
            宋 李心传 撰
绍兴八年十有二月(按是月/癸丑朔)甲寅检校少傅奉国军节
度使知绍兴府赵鼎充醴泉观使免奉朝请从所请也
 中卫大夫贵州防禦使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司右
军统制杜琳降横行遥郡二官琳擅遣士卒过淮采薪
为敌人掩执以去韩世忠劾之故有是命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326-0681b.png
乙卯左朝奉大夫主管洪州玉隆观冯楫守宗正少卿
假徽猷阁待制为国信计议副使楫既罢归行至镇江
复召楫入对奏疏曰臣尝谓天下之事有经有权顾所
遇如何耳遇经事而可以守常则何以权为遭变事而
蕲于有济乌可舍权而不用焉国家自靖康以来敌人
南侵二圣北狩族属臣民随寓沙漠宗庙陵寝遥居伪
境继而太上皇帝讣至梓宫未还岂独陛下羹墙之念
造次不忘凡百臣子孰不痛愤昨缘朝廷遣使请上皇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326-0682a.png
梓宫使还道敌人讲和之言从而应之往返通好窃闻
比有许还地归梓宫之报然索礼太高朝廷未有所处
使人踌躇境上而稽于过界道途之议皆云士大夫有
不可屈之言诸大将有君辱则臣辱之说咸欲奉兵以
示威臣恐此声若出万一有妨和议则机会何时可复
得耶使金人无还地归梓宫之意固不敢自屈以奉彼
如或有之是陛下之屈乃为父母兄弟宗庙陵寝祖宗
境土族属臣民而屈耳为父母兄弟宗庙陵寝是屈而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326-0682b.png
行孝弟也为祖宗境土族属臣民是屈而施仁慈也陛下
少降其礼而能返父母兄弟族属臣民于旧都还祖宗
境土于版籍复宗庙陵寝于邦内一举而兼备孝弟仁
慈之四德自古帝王之用心何以加于此乎然所谓屈
者岂真我辱哉循斯须之权耳乃伸之阶也会稽之役
勾践屈于吴王卒能破吴鸿门之会高祖屈于项羽卒
能兴汉然则兹屈也非所以为伸欤假如诸大将不许
陛下降礼以就之自非同心恊谋一戎衣可以空敌庭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326-0682c.png
然后上皇梓宫可还太母渊圣銮舆可复族属臣民可
返宗庙陵寝可安臣恐敌廷未易遽空也借能空之两
国又须交兵残害亿万生灵之性命而后底定岂若不
血一刃而遂如所欲乎臣愿陛下毋惑士大夫之言毋
徇诸将之议断自渊衷度利多害少则行之傥陛下俄
顷少降万乘之尊果得金人革心归上皇之梓宫还太
母渊圣之銮驾返我族属臣民复我故疆境土则是陛
下于十有馀年渺茫怀想之中一日之间母子兄弟复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326-0682d.png
得相见宗庙陵寝复得奉祀族属臣民复得绥睦臣谓
累世南面之乐未有如陛下今日之乐也臣所以不避
忌讳而妄为陛下陈之虽然自古和不能独成有威然
后能成其和和而有威其和乃固如专任和而废威使
彼以信来夫复何疑其或继之以诈将何以待之哉臣
愿陛下谕使人笃于讲和敕将帅严于修备责效于使
人归功于将帅降礼以成和议严备以固和好如是则
有万全之功无不测之患矣上览疏即日除楫故官与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326-0683a.png
王伦偕见使人议事
丙辰诏曰朕以眇躬抚兹艰运越自初载痛二帝之蒙
尘故兹累年每卑辞而遣使不难屈已徒以为亲虽悉
意于经营终未得其要领昨者惊传讳问恭请梓宫彼
方以讲好而来此固当度宜而应朕念陵寝在远梓宫
未还伤宗族之流离哀军民之重困深惟所处务适厥
中既朝虑而夕思又广询而博访言或同异正在兼收
事有从来固非创议枢密院编修官胡铨职在枢机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326-0683b.png
属分乖廉陛之仪遽上封章肆为凶悖初投匦而未出
已誊藁而四传导倡陵犯之风阴怀劫持之计傥诚心
于体国但合输忠惟专意于取名故兹眩众闵其浅虑
告尔多方勿惑胥动之浮言庶图可久之大计时秦桧
恐言者不已故白上下此诏以戒谕之 检校少傅庆
远军节度使郭仲荀提举醴泉观仲荀既入见遂有是
命 尚书户部员外郎钱观复罢殿中侍御史郑刚中
言观复性资阴狠台章顷数论其短执政庇而留之刘
卷一百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326-0683c.png
大中丧子观复随其柩宿于城外廉耻不立故绌之
丁巳太府少卿耿自求直显谟阁知常州 军器监丞
李若虚守尚书户部员外郎 直徽猷阁提举华州云
台观汪召嗣知抚州
戊午秦桧奏大金使名未正乞令人与计议改江南为
宋诏谕为国信如不受封册不遣泛使皆当先事言之
上曰朕受祖宗二百年基业为臣民推戴已踰十年岂
肯受其封册兼画疆之后两国各自守境每事不相关
卷一百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326-0683d.png
涉惟正旦生辰遣使之外非时不许往来朕计已定
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李纲言臣窃见朝
廷遣王伦使金国奉迎梓宫往返屡矣今伦之归与金
使偕乃以江南诏谕为名不著国号而曰江南不云通
问而曰诏谕此何礼也臣请试为陛下言之金人毁宗
社逼二圣而陛下应天顺人光复旧业自我视彼则仇
雠也自彼视我则腹心之疾也岂复有可和之理然而
朝廷遣使通问冠盖相望于道卑辞厚币无所爱惜者
卷一百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326-0684a.png
正以二圣在其域中为亲屈己不得已而然犹有说也
至去年春两宫凶问既至遣使以迎梓宫亟往遄返初
不得其要约今伦使事初以奉迎梓宫为指而金使之
来乃以江南诏谕为名责实己自乖戾则其所以罔朝
廷而生后患者不待语而可知臣在远方虽不足以知
其曲折然以愚意料之敌为此名以遣使其邀求大略
有五必降诏书欲陛下屈体降礼以听受一也必有赦
文欲朝廷宣布班示郡县二也必有约束欲陛下奉藩
卷一百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326-0684b.png
称臣禀其号令三也必求岁赂广其数目使我坐困四
也必求割地以江南为界淮南荆襄四川尽欲得之五
也此五者朝廷从其一则大事去矣金人变诈不测贪
婪无厌纵使听其诏令奉藩称臣其志犹未巳也必继
有号召或使亲迎梓宫或使单车入觐或使移易将相
或使改革政事或竭取赋税或朘削土宇从之则无有
纪极一不从则前功尽废反为兵端以谓权时之宜听
其邀求可以无后悔者非愚则诬也使国家之势单弱
卷一百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326-0684c.png
果不足以自振不得已而为此亦无可奈何今土宇之
广犹半天下臣民之心戴宋不忘与有识者谋之尚足
以有为岂可忘祖宗之大业生灵之属望弗虑弗图遽
自屈服祈哀乞怜冀延旦暮之命哉臣愿陛下特留圣
意且勿轻许诏群臣讲明利害可以久长之策择其善
者而从之 试尚书礼部侍郎曾开充宝文阁待制知
婺州先是秦桧尝因语和议事曰此事大系安危开于
坐中抗声曰丞相今日不当说安危止合论存亡尔桧
卷一百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326-0684d.png
矍然惊其言而罢遂命出守开辞改提举江州太平观
 左奉议郎林待聘试太府少卿 进士颜师与特补
右迪功郎师与卓兄也上以真卿故官卓等三人卓遄
死故改命焉 故左中大夫李回再复资政殿学士以
其妻郭氏讼刘大中挟情报怨也兵部侍郎兼权吏部
尚书张焘言回尝受张邦昌伪命为执政今来恩命窃
恐公议纷然不允诏刘大中所劾无寔尽还职名依条
与恩泽其从伪一节俟与范宗尹谢克家别取旨秦桧
卷一百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326-0685a.png
恨二人不已故因事及之
己未吏部尚书李光参知政事秦桧与光初不相知特
以和议初成将揭榜欲藉光名以镇压耳上意亦不欲
用光桧言光有人望若同押榜浮议自息上乃许之
御史中丞勾龙如渊上疏以振纪纲辨邪正明赏罚谨
名器审用度厚风俗去文具七事为献诏三省枢密院
常切遵守先是有诏观文殿学士孟度提举万寿观赴
行在如渊入对论庾已试罔功难以更加器使上曰朕
卷一百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326-0685b.png
盖欲遣庾奉使上又厉声曰在朝莫更有小人如渊曰
如赵鼎为相隳尽纪纲乃窃贤相之名而去王庶在枢
府使尽奸计乃以和议不合卖直而去刘大中以不孝
得罪亦窃朝廷美职善罢去上曰卿如何不论如渊曰
今士论见孟庾之召王庶之去已有一解不如一解之
语愿陛下不惜庾一人以正今日公论其他一一容臣
为陛下别白之上色稍解翌日以庾知严州(孟庾初召/及除日历)
(全不见据如渊退朝录云尔今因如渊上殿附书之以/事考之必在刘大中未落职之前大中落职在癸亥去)
卷一百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326-0685c.png
(此四日事/亦相近也)
癸亥秦桧奏吕本中行赵鼎修哲宗史成迁特进词云
谓合奉晋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贱霸鼎为首相于议和
通使未尝不佥同议论今命词如此皆鼎风旨欲窥伺
和议之不成为脱身之计上因谕己酉年金人南下之
时鼎为台臣尚欲与金人画江为界当时传言金国遣
使来遂留鼎于四明接伴既而卢伸等自军中窜来非
金使也鼎追见朕于章安镇当时岂以议和为非此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326-0685d.png
张守备见今守赴江西大帅去尚未还卿可遣书问之
桧曰便可录此圣语付史馆(按日历又云臣桧等退窃/叹上明智照临洞见臣下)
(反覆之态/岂欺我哉) 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刘大中
落职以御史中丞勾龙如渊再论其不孝也制曰含齿
之类共知笃于爱亲垂髫之童莫不羞称不孝岂有居
仪刑之重任为名教之罪人民罔具瞻朕有逸罚大中
顷由过听擢在要津猥以小才遂当大用忘所生之天
属视厥父如路人爨烟不同寝疾弗问事皆有状闻者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326-0686a.png
寒心人谁无亲咸所切齿其词起居郎权中书舍人刘
一止所作也 尚书驾部员外郎王居修罢殿中侍御
史郑刚中论居修缘大臣姻故遽叨郎选故黜之 布
衣姚举上书诏赐束帛
甲子诏太府寺丞莫将所上封事通晓世务议论可采
令閤门引见上殿将之书曰臣窃见近者金使求聘且
许交河南地界还梓宫归东朝渊圣皇族议者杂然益
以为诈已而见行人过索礼仪又肆臆度之说何众人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326-0686b.png
之难晓一至是乎且夙夜以思天之所以纯佑陛下无
过此举深虑臆度之说少眩圣意陛下惜一日之屈而
隳其初心臣闻中原扰攘无甚于晋方十六国之长雄
于中原其相吞灭者皆其族耳苻坚一举而败于合肥
李靖谓非谢元之善乃苻坚之不善盖时为慕容垂所
陷也由是言之纷纷者之论谓养吾兵威一举而足以
灭敌者亦不通乎古今之说也孟子曰太王事獯鬻勾
践事吴畏天者也陛下以太王之心行勾践之策达孝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326-0686c.png
于父母致恭于兄弟敦睦于九族一举而悉如吾志此
天相陛下之明验也臣闻兴师十万则不得操事者七
十万家此危道也今日之议成虽未可以去兵而亦可
以少休兵矣夫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
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此今日四川之事大可虑也今
日之议成则兵之戍于外者可以移于近兵之冗于食
者可以汰而减兴农桑而省馈饷俾四方万里举无科
抑怵惕之劳顾不可乎今关市重敛商贾不通财货彫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326-0686d.png
虚钱宝空乏公私扫地赤立之际也今日之议成费可
渐积商可渐通钱可渐增变警扰之习为阜民归迁徙
之劳为永业俾城郭郊野举有还定之安顾不可乎是
四事者至易晓也而纷纷之说犹不喻焉盖亦未之思
耳或者又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卑辞而益币者进也
臣应之曰陛下遣使以和请敌以和应非无约而请也
使人之来徜徉境上举止甚高言辞颇倨非卑辞也敌
以和应出于实矣在我所以自治而待之者何如耳非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326-0687a.png
谲奇无以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臣于此多有说焉使
获奉清闲之燕以毕其说非特臣之幸实天下之幸
乙丑诏绍兴府南班不带遥郡宗室十八员岁拨上供
米五百斛令同判大宗正事士袅均给之以士袅言宗
室俸薄者不足于籴故也 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
平观钱伯言卒于严州
丙寅资政殿学士新知潭州王庶落职提举临安府洞
霄宫时御史中丞勾龙如渊论庶之罪以为荐用非人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326-0687b.png
屡遭缴駮而归罪后省骄蹇自恣不下堂庑而倨见从
官倾耳侧足惟幸王伦不还和议不成使人及境而色
大沮于是始有求去之请也庶本赵鼎所荐方刘大中
之去庶已不安鼎之将去庶愈不安变诈百出营救万
方谓鼎不逐朝臣为不成宰相手段交结张戒一日曰
此子不了得一事及其去也乃敢冒言以和议不合卖
直而去伏望重行窜削以明庶欺君罔上愚弄天下之
罪制曰庶大言以惑众小智以饰奸既陈立异之辞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326-0687c.png
有坏成之意倘谓和戎之非策则虽执义以何惭乃因
知已之莫由遂欲脱身而邀誉第务死党宁知有君其
词亦刘一止所作也 尚书考功员外郎李弥正礼部
员外郎高闶并罢御史论弥正闶与修神宗实录元丰
之法元祐之政固二事也范冲以元祐史臣之后而膺
论撰之职则虽曰尽公终亦致疑此赵鼎之失也厥书
既成阅日已久纵有得失后之作史者尚得而去取之
必建重修之议此张浚之过也弥正旧校勘官闶为史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326-0687d.png
官本非所长者也至赵鼎再相弥正乃以前日之罢为
不易逢之机闶以前日之举为不得已之事诞谩反覆
以儒济奸伏望特行罢黜以戒在位故二人并罢(日历/直作)
(臣寮上言而有谨按/字恐是郑刚中疏) 枢密院编修官赵雍上书曰臣
伏见金使到阙朝见之礼弥旬未决宰执台谏定长久
之策未得其中意者陛下以梓宫未还母兄在远急于
迎见或欲少抑礼节以全大伦此宜群臣庶民仰体圣
意克赞孝心何苦立为异论然中外定分诚不可乱其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326-0688a.png
礼且金人之祸十五年矣始者我不习兵望风奔溃其
后民心衔痛愿雪国耻淮上屡胜金有惧我死战之师
是以去春哭我以上皇之丧今岁示我以豫贼之废使
我遭国凶讣则宅忧而弛征伐喜废豫贼则释怨而望
和好皆彼浅近陋隘之术而大臣不能洞照其奸猥相
与从事于遣使彼得以怠我之事我无以乘彼之隙王
伦一行使旨屡变反令邀求将见名位紊乱冠履易置
天倾地覆莫甚于此名号一屈尚可望号令海县责备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326-0688b.png
臣节休息盗贼固结人心哉况金人肆祸亘古无比我
乃凭一介之使忘千百年无穷之耻更欲自屈不知其
可也周赧王时秦强楚弱楚愿和秦约之武关比其至
也闭关夺之使效藩臣之礼居三年怀王发病卒秦归
其丧太子畏秦复娶秦女以和先臣司马光曰秦之不
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昏其雠
彼之绐我以渺茫之梓宫劫我以难从之称号母兄未
见乃先事雠均之二策孰为得失乎天子之孝与臣庶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326-0688c.png
不同报难报之恨雪难雪之耻精变天地诚动金石震
国威立法制为匹夫匹妇复雠而朝四夷于明堂此陛
下之职而群公所当尽心也若膝一屈则礼经扫地拜
恩不暇一岁遣使再岁遣使三岁遣使国力大弊所议
无期费岁月殚财计失人心我之九庙尽在臣妾当是
之时陛下虽欲长侍母兄度可如意乎为今日之计当
以讲和为中国一事不必张皇委宰相平见使者遣使
臣再议直俟梓宫已还母兄相见然后徐议称号折中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326-0688d.png
典礼南北兄弟自有故事愿陛下少抑一身孝爱之情
俯循天下至正之论臣不胜甚幸(雍所上疏未得本月/日且附此或移附金)
(使入阙/之前)
丁卯左宣教郎王扬英为太常博士扬英丹阳人献所
著黼扆箴十二篇上召对而有是命
戊辰国信计议使王伦言金使作诏谕江南四字名目
不正秦桧曰须是见得国书恐封册事非便上曰朕嗣
守太祖太宗基业岂可受金人封册(日历大臣秦桧奏/曰陛下坚守此两)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326-0689a.png
(句臣谨按不受封册上两尝宣谕岂待桧言之日历成/于秦熺之手其意欲逃责于后世而妄为此说尔今不)
(取/)伦又言胡铨上书首欲诛臣乞正鼎镬之罪以弭烦
言诏伦无罪可待
己巳王伦冯楫同班入对 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乞
差胡邦用知靖州上曰郡守牧民之官亦藩屏所寄当
自朝廷选差若皆由将帅辟置非臂指之势也
庚午御史中丞勾龙如渊入对先是主管殿前司公事
杨沂中权主管马军司公事解潜权主管步军司公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326-0689b.png
韩世良至都堂见秦桧曰以主上受金书欲行屈己之
礼万一军民汹汹将若之何退至御史台以其副上如
渊且言今三大将在外它日见责以尔等为宿卫之臣
乃令上行此礼不知何词以对如渊告以诸公不须尔
他日第令计议使取国书纳入禁中必不行其他礼数
沂中等以手加额曰若得如此天下万幸如渊具以其
言入奏且言今日和议实陛下以徽宗显肃皇后梓宫
与母兄之重在人国中宸心朝夕不遑宁处遂遣王伦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326-0689c.png
奉使请和今日金人既遣报使赍书而来傥若不受必
至归曲于我一日兴师彼则有辞此和议固不可坏而
礼文之间动辄过当若不度利害勉而从之则堂堂中
国一旦遂为敌人屈己如臣管见必遣王伦与使人反
复商议取得敌书纳入禁中则礼不行而事定矣上曰
果如此即无以加俟以此而付之(此并据如渊退朝录/修入如渊所记又曰)
(如渊请对条取敌书之策曰昨日三衙杨沂中韩世良/解潜来见臣云某等昨诣都堂覆宰执说闻官家受敌)
(书必欲行屈己之礼万一军民汹汹即某等弹压不得/有一劄子今将副本来呈中丞此亦非某等生事盖缘)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326-0689d.png
(有大底三个在外它日问某等云尔等为宿卫之臣如/何却使官家行此礼数不知使某等如何辞对其所说)
(大底三个盖谓韩世忠张浚岳飞也此言虽似挟持然/亦此事涉大利害诚不可轻议臣告以诸公不须如此)
(他日只是令王伦取敌书纳入禁中必不行其他礼数/三人者以手加额曰若得如此天下万幸臣所见惟是)
(令伦早开谕使人取得/敌书纳入最为良策) 殿中侍御史郑刚中言今日
之势尤急于边郡如楚泗通泰滁濠江鄂以至荆襄关
峡之地不过二千馀郡愿诏大臣精选二十馀辈分而
布之使其招徕牧养朝廷又时遣使按行无状者易之
处处得人则须以持久增敕赐金之事可行矣从之(熊/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326-0690a.png
(小历系之庚午/盖付出之日也)
辛未参知政事李光言诸路月桩最为民间重害而江
东西为甚元降指挥许取拨应干上供封桩诸司并州
县等不以有无拘碍上供经制酒税课利及漕司移用
等钱桩办如此州县尚自应办不足今江南路漕司往
往将移用等钱于逐州主管司专委通判拘收不许取
拨致民不堪命欲下诸路应月桩钱许将诸色钱桩办
如有馀方许漕司拘收庶几垄亩之民不致失业光又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326-0690b.png
奏今日急务莫切于理财之政有避其名而因失其实
者有无其实而徒存其名者未易概举姑论其大者二
事常平之法本出于汉耿寿昌今州县钱榖有属常平
司者名色非一悉总于户部右曹今乃以王安石之故
而废之既使香盐司兼领又别差主管官一员有司莫
知适从钱榖因致失陷发运使本以总六路财计以漕
挽中都馈饷为职兵兴以来既无输转今乃以籴买事
委之其本钱无虑五六百万缗皆从朝廷给降此国用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326-0690c.png
所以益窘也望罢常平主管官依旧令香盐司兼领罢
发运司其籴买经制等事令户部侍即专领庶几名正
而事成官省而职举秦桧进呈上曰月桩事朕数为赵
鼎言之鼎不以为意常平司当复置三省可条具取旨
癸酉秘书省著作郎胡珵尚书司勋员外郎兼史馆校
勘朱松秘书省著作佐郎张广凌景夏秘书省正字兼
史馆校勘常明范如圭上书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
死前者上皇讣闻陛下方宅大忧天下受其辱矣今者
卷一百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326-0690d.png
闻诸道路口语籍籍审如此是将辱在陛下之身臣等
得其死为有名之时也人谁无死为君父死之为有宋
宗社死之为古今臣子忠孝大训死之岂为无名乎或
难臣者曰彼将归我渊圣皇帝归我天枝之族属归我
中原之故地重质以要我大义以动我是国人颙颙望
之十年而未致者曾无亡矢遗镞之费一朝而获虽使
主上为是一稽颡屈膝焉宜无所爱也岂与夫新垣衍
帝秦仓猝之谋张仪捭阖之论同日道哉臣曰固也昔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326-0691a.png
者刘项相持荥阳成皋之间尝置太公俎上约高祖降
矣为高祖者信其诈谋而遽屈则分羹之语不敢出诸
口而天下亦非刘氏有矣唯高祖不信不屈日夜思所
以图楚者而上下戮力焉故至于汉有天下大半诸侯
皆附楚兵疲食尽而割鸿沟东西之约自至太公吕后
自归故敌不至于穷蹙败亡之迫而与我连和者古无
有也臣闻四太子者方据汴都晏然抚有中原之民关
辅淮楚之备未始一日彻而戍卒各不下数万未有可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326-0691b.png
图之衅彼亦何忧何恐而一旦无故与我连和幡然若
是何为也哉顾易晓尔彼狃夫荐食之威动则得志而
我甚易恐故喜为和之说以侮我又虑我训兵积粟蓄
锐俟时而事有不可测知者故不得不为和之说以挠
我中国民力日就困竭而敌使之至无已时盖坐弊敌
国疲于奔命无出此计者不惮一费而获永宁犹之可
也今年秋如是矣冬又如是矣明年又如是子产之言
曰用币必百两百两必千人几千人而国不亡臣所不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326-0691c.png
忍闻也殚竭膏血以养骄惰之兵屯戍不用郁其愤憾
缓急则曰讲和讲和使此辈一旦藉口而召乱将何以
弭其变哉故臣尝谓秦之衡人金之和使兵家用一胜
百之术也六国不悟衡人割地之无餍故至于社稷不
血食国家不悟敌使讲和之得策其祸亦可胜道哉而
况敌人虞诈所从来久时时备禦犹惧或不免也而乃
嗜其甘言信之不惑其料事亦疏矣彼以和之一字得
志于我十有二年矣以覆我王室以弛我边备以竭我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326-0691d.png
国力以解体我将帅以懈缓我不共戴天之雠以绝望
我中国讴吟思汉之赤子奈何至今而犹未悟也陛下
躬曾闵之行受敌人之侮不过曰使获伸东朝一日之
养于天下是亦足矣遑恤其他信如道路之言则敌人
之要我至不逊也至无稽也是坐而约降我也艰难以
来彼苟可以毒我者无遗力矣独欠约降一事尔今不
虑而从之且梓宫何在在境已乎母后何在渊圣皇帝
何在皆在行已乎中原故地版图何在在使者所已乎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326-0692a.png
陛下奈何不顾祖宗社稷二百年付托之重将不虑而
从之以万乘之尊冒险而侥倖彼敌人者苟或济其不
逊无稽之谋而蹂躏以逞将焉避之哉刘豫之监甚未
远也当是时累百王伦何补救败之际而伦之在金为
功臣矣可得而追戮哉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未必臧乎故曰圣人甚祸无
故之利不可不察也臣等疏远小臣然于行在与备一
官司之列坐縻廪粟无以报大赐情迫理极义不爱身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326-0692b.png
冒千雷霆甘俟斧钺臣等无任惶惧激切屏营之至如
圭又言臣窃谓徽宗显肃之灵母后渊圣之意所以眷
眷焉庶几得归者以陛下身为皇帝有国有家故也陛
下不顾安危轻身以从雠则我国家将为雠敌所有陛
下虽欲求措身之所且不可得梓宫辇辂其将安归女
真自以于陛下为不共戴天之雠虽陛下未能即日报
复宁不虑陛下他日终为之害乎其所以扬言欲以梓
宫母后渊圣悉归于我者岂诚然哉是欲以计取陛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326-0692c.png
而除已之害尔陛下纵不爱身柰宗庙何柰梓宫皇太
后何柰渊圣何今女真之使以诏谕江南为名要陛下
以稽首之礼自公卿大夫以至六军万姓莫不扼腕忿
怒岂有听陛下北面而为仇敌之臣哉万一陛下拂天
下之情屈身于敌意外之患有不可胜言者矣陛下勿
谓屈一已便可以得女真之欢心彼其无厌之求宁有
穷已设若拥梓宫而南邀六飞奉迎于境或强吾母后
渊圣为手书以召陛下会于大河之北或欲易吾之将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326-0692d.png
相去其所恶而用其所爱又欲使其腹心之臣来预吾
之政事如监于方伯之国者又欲使吾散遣戍卒之兵
平治险隘以利其戎车能从之乎凡此数者一有不从
忿怒之兵必不旋踵而至岂如今日痛愤肝胆之际明
谕敌使而谢遣之然后诏在廷之臣与守边之将讲明
战守之策日夜饬厉常若临敌表里江淮必足以防侵
轶之患矣愿陛下枕戈尝胆深思此策而力图之则梓
宫终有山陵之期母后终有东朝之养渊圣终免鸰原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326-0693a.png
之难陛下终得遂孝悌之心而天下臣子亦得伸眉吐
气食息世间俯仰无所愧怍与夫忍耻事雠荣辱祸福
相去万万矣时士大夫皆以和为不可而如圭与王庶
曾开户部侍郎李弥逊监察御史方庭实言之尤力(弥/逊)
(庭实奏疏未得本/当访求增入之)
甲戌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韩肖胄以旧职签书枢
密院事
乙亥以韩肖胄为大金奉表报谢使光山军承宣使枢密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326-0693b.png
副都承旨钱愐副之 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江南西
路马步军副总管兼统制本路屯驻军马贾和仲罢以
参知政事李光劾其轻佻妄作也
丙子金国诏谕使尚书右司侍郎张通古明威将军签
书宣徽院事萧哲至行在言先归河南地徐议馀事以
左仆射府馆之 监察御史施庭臣为侍御史庭臣抗
章力赞和议故有是除(胡元质成都丁记施庭臣除侍/御史入谢自陈在朝无援不自)
(意蒙亲擢至此太上曰卿勾涛所荐弗以相/语耶此与张焘劾疏所云全不同今不取)命下中外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326-0693c.png
骇愕 诏左朝奉大夫沈该选人陈懋上书可采懋改
合入官该令閤门引见上殿以该献书言和议也 兵
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张焘言陛下信王伦之虚词发自
圣断不复谋议便欲行礼群臣震惧跼舛罔措仰惟圣
孝通于神明固可使仇敌革心惟我之听然必已得梓
宫已得母后已得宗族乃始可议彼此通好经久之礼
今彼特以通好为说意谓割地讲和而已几陛下之所
愿欲而加于圣心者当是时也在廷之臣莫能正救曾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326-0693d.png
鲁仲连之不如岂不获罪于天下万世乎为臣如此何
以生为臣是以不避鈇钺之诛再干天听伏望陛下俯
询舆情稍宽圣虑母务欲速缓以图之天下幸甚 御
史中丞勾龙如渊右谏议大夫李谊殿中侍御史郑刚
中请至都堂与宰执议事初如渊既见上陈取敌书之
策后数日但闻朝论决欲行屈己之礼军民时出不平
之语闻之有可骇者上自大臣下至百执事朝夕惴惴
恐此礼一行或生意外之变阖城百姓有终夕不能寐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326-0694a.png
者而近甸常润会稽之间民悉不安于是入奏同谊请
对又呼台吏问朝廷有大议论在法许台諌见宰执商
议否曰有如渊取法视之果然乃入奏即日有旨并许
(此据如渊退朝录修入徐梦莘北盟会编云张通古/来时上与秦桧已议定而朝臣犹未佥谐通古要与)
(人主抗礼又欲上面拜金国之诏议/未定故通古在馆多日未得引见)
丁丑诏大金遣使前来止为尽割陜西河南故地与我
讲和许还梓宫母兄亲族馀无须索虑士民不知妄扇
惑令尚书省榜谕 起居郎刘一止试中书舍人司农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326-0694b.png
寺丞莫将赐同进士出身除起居郎将入对遂有是命
都省翻黄下吏部试兵部侍郎兼权吏部尚书张焘试
吏部侍郎晏敦复言仰惟陛下圣孝天至痛梓宫之未
还念两宫之未复不惮屈己与敌议和夙夜焦劳诚心
恳切孜孜汲汲惟恐后时特以众论未同故未敢轻屈
尔幸而日者上自朝廷下逮百执之臣小大一心无复
异议朝夕进退从容献纳庶几天听可回卒不致屈此
宗社之福也彼施廷臣乃务迎合辄敢抗章力赞此议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326-0694c.png
姑为一身进取之资不恤君父屈辱之耻覈寔定罪殆
不容诛乃由察官超擢柱史夫御史府朝廷纲纪之地
而陛下耳目之司也前日勾龙如渊以附会此议而得
中丞众论固已嗤鄙之矣今庭臣又以此而跻横榻一
台之中长贰皆然既同乡曲又同腹心惟相阿附变乱
是非岂不紊国家之纲纪蔽陛下之耳目乎众论沸腾
方且切齿而莫将者又以此议由寺丞而擢右史如渊
庭臣庸人也初无所长但知观望而将则奸人也考其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326-0694d.png
平昔奚所不为陛下奈何遽与此辈断国论乎诗曰忧
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曰小人成群斯可愠也今如渊
庭臣将辈渐已成群岂国家之福哉伏望睿断幡然而
改特加斥逐庶几少杜群枉之门天下幸甚至于议和
则王伦实为谋主彼往来敌中至再四矣陛下所倚以
为腹心而信之如蓍龟者也今其为言自己二三事之
端倪盖亦可见更为陛下仰念祖宗付托之重俯念亿
兆爱戴之诚贵爱此身毋轻自屈但务雪耻以思复雠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326-0695a.png
加礼其使厚资遣发谕以必得事实之意告其国人皆
曰不可之状使彼悔祸果出诚心惟我所欲尽归于我
然后徐议所以报之之礼似未晚也如其变诈将复诱
我以虚辞则是包藏终不可测便当励将士保疆场自
治自强以听天命以俟天时天时既至何为不成何求
不得伏愿陛下少忍而已所谓自强之策岂有甚高难
行之论特患陛下不为而已君臣上下协力一心定为
规模一新庶政安往而不得哉矧我将士浸皆可用比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326-0695b.png
之往年气已数倍万一未能进取以之自守盖有馀矣
释此不为甘心卑辱之事臣窃惑之仰惟陛下脱身艰
难苦厄之中保有国祚一纪于兹其所恃者不在人心
乎自朝廷有屈己之议上下皆已解体傥遂成屈己之
事则上下必至离心人心既离何以立国伏愿陛下戒
之重之臣世受国恩身参法从不敢自同众人是用辄
敢尽言夫言而犯雷霆之怒罪固当死不敢救正而使
陛下受屈辱之耻罪亦当死所有施庭臣莫将除命更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326-0695c.png
合取自圣旨指挥一止亦言将丞九列骤缀从班人以
为将上书附和议而得之臣之误恩与将同制臣若不
言人必以臣自为地而不忠乞并臣罢之于是将庭臣
皆不敢拜时焘既力诋拜诏之议秦桧患之焘亦自知
言切恐得罪遂托疾在告桧使给事中兼权直学士院
楼炤谕之曰北扉阙人上欲以公为直院然亦使途耳
公疾平宜早出焘大骇曰果有是言愈不敢出矣焘乃
不主和议者若使草国书岂能曲徇意指哉焘尝思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326-0695d.png
不过一去今日之事其去在我一受迁官他日以罪去
则事由人矣桧不能夺遂止(按张焘行述所载执奏施/庭臣等除命事与晏敦复)
(行状全同而魏掞之谠议以此奏为焘所作是时焘以/兵侍兼权吏书而敦复为左选侍郎以事考之则二人)
(同上/也) 是日台諌官勾龙如渊等再诣都堂议国书事
秦桧曰若王伦商量不听则如之何如渊曰正恐伦未
能办此亦尝率易入文字请相公参政亲见使人与议
庶国事早济李光曰此固不可惮第一至馆中遂有如
许礼数如渊曰事固如此然视人主之屈则有间矣光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326-0696a.png
默然遂召国信计议使王伦副使冯楫至都堂如渊语
伦曰公为使人通两国之好凡事当于敌中反覆论定
安有同敌使到此而后议者伦泣且曰伦涉万死一生
往来敌中者数四今日中丞乃责伦如此桧等共解之
曰中丞无它亦激公使了取书事耳伦曰此则不敢不
勉戊寅如渊与李谊入对上曰士大夫但为身谋向使
在明州时朕虽百拜亦不复问矣上辞色俱厉如渊曰
今日事势与在明州时不同谊曰此事莫须召三大将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326-0696b.png
来与之商议取其稳当乃可上不答久之曰王伦本奉
使至此亦持两端秦桧素主此议今亦来求去去则无
害它日金人只来求朕岂来求秦桧二十七日已卯上
召伦入对责以取书事是晚伦见使人商议以一二策
动之使人惶恐逐许明日上诏宰执就馆见使人受国
书纳入人情始安或曰时欲行此礼宰臣秦桧未有以
处因问给事中炤炤举书谅阴三年不言之句以对桧
悟于是上不出而桧摄冢宰即馆中受书以归敌使始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326-0696c.png
知朝廷有人此闻之王师愈(此并据如渊/退朝录脩入)如渊又言讲
和之事系国利害礼文之间所当商㩁其如大议盖已
素定初不待道涂之言而决也沈该轻儇俗子素无循
行近因上书亦蒙召对深虑希进之人迎合圣意自此
妄有陈献乘时猎取官职有紊纪纲为害不细望赐寝
罢先是张焘晏敦复因论施庭臣莫将除命亦言该赃
吏不当由冗散召对至是遂寝 尚书右司员外郎范
同直宝文阁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公事从所请也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326-0696d.png
己卯吏部侍郎晏敦复户部侍郎李弥逊梁汝嘉兵部
侍郎兼史馆修撰兼权吏部尚书张焘给事中兼直学
士院楼炤中书舍人兼资善堂翊善苏符权工部侍郎
萧振起居舍人薛徽言同班入对(按此时兵部侍郎吴/表臣馆伴新除中书)
(舍人刘一止权礼部侍郎尹焞/起居郎莫将未上故从官止此)上奏曰臣闻圣人与众
同欲是以济事自古人君施设注措未有不以从众而
成违众而败者伏见今日屈己之事陛下以为可士大
夫不以为可民庶不以为可军士不以为可如是而求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326-0697a.png
成臣等窃惑之仰惟陛下独以为可者谓梓宫可归也
渊圣可还也母后可复也宗族土地可得也国人不以
为可者谓敌人素多变诈今持虚文以来而梓宫未归
渊圣未还母后未复宗族土地未得何可遽为卑辱之
事此公论也以陛下圣孝固无所不尽然天下公论又
不可不从使天诱其衷敌果悔祸惟我之从而梓宫已
归渊圣已还母后己复宗室土地皆已得之则两国通
好经久之礼尚有可议岂有但信其虚辞一未有所得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326-0697b.png
而遂欲屈膝以从之乎一屈之后将举国以听之臣等
恐彼之所许未必可得而我之为国日朘月削遂至不
可复支矣臣等窃闻敌使入境伴使北向再拜问敌帅
起居此故事也然军民见者或至流涕夫人心戴宋如
此虽使者一屈犹为之不平况肯使陛下不顾群议断
而行之万一众情不胜其忿而王云刘晏之事或见于
今日陛下始有追悔之心恐己晚矣传曰众怒难犯专
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臣等职在论思窃闻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326-0697c.png
舆议不敢缄默伏望圣慈俯同众情毋遂致屈而缓图
之不胜幸甚上览奏愀然变色曰卿言可谓纳忠朕甚
喜士大夫尽忠如此然朕必不至为敌所绐方且熟议
若决非诈伪然后可从如不然当拘留其人再遣使审
问虚实焘等顿首谢奏焘所草也 新除权礼部侍郎
兼侍读尹焞言臣伏见本朝兵革之祸亘古未闻我国
无人致以扰乱昨者城下之战诡诈百出二帝北狩皇
族播迁宗社之危己绝而续陛下即位以来十有二年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326-0697d.png
虽中原未复仇敌未殄然而赖祖宗德泽之厚陛下勤
抚之至所以亿兆之心无有离异远近爱戴国势可保
设若人心轻摇岂至今日前年徽宗皇帝宁德皇后崩
问遽来莫究不豫之状天下之人痛心疾首而陛下亦
且屈意降志以迎奉梓宫请问讳日为事遂使敌意益
骄谓我无人乃再启和议于今日意欲潜图混一臣妾
中国陛下必为此议则人心自去祖宗积累之业陛下
十二年勤抚之功当决于此矣不识陛下亦尝深谋而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326-0698a.png
熟虑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臣观陛下所以不顾众
说力求和好者不过谓梓宫未还母兄宗族在人掌握
不知敌人之情专尚奸诈敌人之求无有纪极坐竭帑
藏敛及百姓感动人心沮丧士气异时悔之固无及已
礼曰父母之雠不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今陛下
方将信仇敌之谲诈而觊其肯和以舒目前之急岂不
失不共戴天不反兵之义乎又况使人之来以诏谕为
名以割地为要欲与陛下抗礼于庭复使陛下北面其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326-0698b.png
君则是降也非和也今以不戴天之雠与之和且犹不
可况实降乎臣窃为陛下痛惜之或以为金国内乱惧
我袭已故为甘言以缓王师傥或果然尤当训饬号令
申严赏罚鼓士卒之心雪社稷之耻尚何和之为务时
近臣皆入焞以疾固辞新命乃上此疏及移书秦桧言
今敌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
怠则中国号令皆从敌出国事废置皆从敌命侵寻朘
削天下有生灵涂炭之忧谗间疑贰将帅有诛戮夺权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326-0698c.png
之害奸宄生心大势奈何将见敌人坐收成功相公被
天下之责无所归咎愿相公从容榻前力陈大计以谓
敌人与我有不戴天之雠靖康以来屡堕其术今若一
屈使为口实贾怨诲兵自困自毙岂真忍为此议比者
窃闻主上以父兄未返降志辱身于九重之中有年矣
然亦自是未闻敌人悔过还二帝于沙漠继之梓宫崩
问不详天下之人痛恨切骨则敌人贪噬之性不言可
见天下方将以此望于相公觊有以革其已然岂意为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326-0698d.png
之已甚乎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内则进君子
而远小人外则赏当功而罚当罪使主上之孝悌通于
神明道德成于安强勿以小智孑义而图大功不胜幸
甚桧得其书已不乐读至小智孑义之语乃大怒之
庚辰尚书右仆射秦桧见金国人使于其馆受国书以
归前一日从官既对上召王伦责其取书事伦见北使
张通古以一二策动之通古亦恐遂请明日(此据勾龙/如渊退朝)
(录/)或曰时欲行此礼桧未有以处因问给事中直学士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326-0699a.png
院楼炤炤举书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之句以对桧悟于
是上不出而桧摄冢宰受书(此据熊克小历丑按以上/二条前三日丁 勾龙如)
(渊议国书时已约略载入此处又为/记通古允授国书缘起故复及之)通古犹索百官备
礼迎其书桧乃命三省枢密院使朝服乘马导从(赵甡/之遗)
(史云金人遣张通古来要上北面拜诏朝廷议未定或/请列祖宗御容而置金人诏书于其中拜之至于纷纷)
(不定者累日通古索备玉辂迎诏书百官导从至是犹/未决秦桧独主其事坐于待漏院中置玉辂于殿门之)
(外命三省使服银绯服绿枢密院使服紫腰金鱼赴馆/候使人出则或导或从使人以为百官也日高通古等)
(始出馆驰马入殿门有亲事官一人拽马羁敌使藤杖/击其首伤竟不肯放通古所持诏其词不逊上皆容忍)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326-0699b.png
(之锡赍通/古等极厚)时上特以皇太后故俯从敌约而桧必欲屈
已天下咎之(绍兴讲和录载金人国书略云向者建立/大齐本以休兵欲期四方宁谧奈何八年)
(之间未能安定有失从来援立之意于是已行废黜况/兴灭国继绝世圣人所尚可以河南之地俾为主云云)
(今略掇取附见或削去亦可张中兴圣政何辅龟鉴彼/秦桧何人也再入相位投置 浚而不之救摇撼赵鼎)
(而不知恤同已和议者用背已言战者斥戊午集议问/之廷臣廷臣以为不可问之将臣将臣以为不可上自)
(宰执下至侍从台谏内而卿监郎官外而监司郡守皆/以为不可王伦妄诱金使移书悖慢且以诏谕江南为)
(名是欲臣妾我也而吾国含垢茹耻略不知校澹庵胡/公至欲揭桧首于藁街而新州之行志士饮气他日韩)
(世忠有伏兵洪泽劫金使以坏和之谋晏敦复不以身/计误国有到老愈辣之性竟亦不能以沮成说也范如)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326-0699c.png
(圭有曰桧不病狂奈何为此桧盍亦知所反矣夫以盈/庭分议竟不能夺一桧之议者其为说亦有二焉其一)
(则倡孝悌之说足以动人主之听其二则立三日思虑/之言有以坚人主之心嗟夫秦桧倡和议而藉口于孝)
(悌是以蔡京欲行绍述而借继志述事之说无异也秦/桧欲议之不摇而要君以三日思虑是与安石欲行新)
(法而要君以讲学术之说无异也然而天听俯顺群议/莫移盖亦有说云耳彼诸公之疏谓梓宫不可还而梓)
(宫之还有日矣太后不可复而太后之复有期矣陜西/河北之地不可得今可得矣谓敌不足信今可信矣此)
(桧所肆行而无忌惮也孰知尼玛哈达兰之奸计哉彼/以陜西归我正所以分吾川蜀之兵力也以河东归我)
(正所以弊我东南之事力也我以艰难理之彼迟以数/年而收拾之犹外府也何其不虑及此耶 吕中大事)
(记建炎之初内有纲外有泽此可为之一机也而汪黄/以主和失之绍兴之间内有鼎外有浚此又有为之一)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326-0699d.png
(机也而秦桧以主和失之失此二机天地之大义不立/使我高宗抱终天之痛可胜惜哉盖尝大臣任事者张)
(赵朱吕数人惟浚在外鼎在内至公血诚相与扶持此/义然浚终始主战鼎始主战终主守则鼎之规模已与)
(浚少异若颐浩胜非虽内有平贼之功而外但为避敌/之谋则皆不知此义者也大将用命者张刘韩岳数人)
(张浚谓诸大将惟飞世忠可倚大事而二人必欲扫强/敌坏和议则真知此义若光世之沉酣酒色不喜恢复)
(每每退屯而俊不受行府之命不与刘锜共功不与世/忠同谋但与沂中为腹心以附秦桧之和议而已则皆)
(不知此义者也是则诸臣之不知义者多矣而南渡百/年公论独切齿于一桧者何也盖汪黄坏之于事势未)
(定之时而桧坏之于事机垂成之日为可恨也诸公之/言和者依违于其间而桧独断然为南自南北自北之)
(说也他相或一年或二年或不数月而桧独相二十年/之久也方其入相之初朝士皆动色相贺惟晏敦复目)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326-0700a.png
(之为奸人然向子忞于绍兴之初与胡安国论曰与桧/同时被执军前鲜有生者独桧尽室而归非大奸能如)
(是乎当时安国犹以为忠其子寅犹以子忞之言为过/则桧之奸可以欺贤人君子也如此方桧之初主和曰)
(我有二策可以耸动天下今无相不可行及再主和曰/臣恐亦有未便欲望更思虑三日又三日曰臣恐别有)
(未便知上意坚确不移乃乞决和议不许臣下干预则/桧之奸足以欺圣主也如此桧虽以和议断自圣衷而)
(人心公议终不可遏争之者台諌则张戒常同方庭实/辛次膺侍从则梁汝嘉苏符楼炤张九成曹开李焘晏)
(敦复魏矼李弥逊郎官则胡埕朱松张广凌景夏宰执/则赵鼎刘大中王庶旧宰执则李纲张浚其他如林李)
(仲范如圭常明许䜣潘良贵薛徽言尹焞赵雍王时行/连南夫汪应辰樊光远交言其不可大将岳飞世忠亦)
(深言其非计而胡铨乞斩王伦秦桧孙近二疏都人喧/腾数日不定人心亦可知矣诸公之议愤激恳切而终)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326-0700b.png
(不足以折桧者则有说矣谓梓宫不可还今还矣谓太/后不可复今复矣谓陕西河南之地不可得今可得矣)
(谓敌不可信今可信矣此桧之所以能排众议也然不/能复雠雪耻而使吾君抱终天之痛以为孝悌不能自)
(复土宇而乃乞丐于仇雠以立国家此如圭所谓相臣/以为忠而不知身陷于大不忠主上以为孝而不知身)
(陷于大不孝樊光远所谓金人诡诈不足忧而信实深/可惧其可信愈甚则其可惧愈甚皆至论也一人之私)
(不能以胜千万人之公/虽桧亦末如之何也)
辛巳御史中丞勾龙如渊言今和议己定将遣某使又
将遣某使自时厥后岁必再三而使者冠盖益相望于
途矣欲望特诏有司检照近年体例参酌中制将所得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9a 页 WYG0326-0700c.png
恩例凡使者在馆及至界首者比旧减三分之二汴京
或燕中者减半直至金国者全破庶几久而可行诏三
省枢密院照会
是月尚书吏部员外郎王次翁试秘书少监(日历无此/今以本省)
(题名/附入) 虚恨蛮王历阶犯嘉州忠镇寨执寨将茹大猷
以归虚恨乃乌蛮之别种所居高山之后夷人以高为
虚以后为恨故名焉其地东接马湖南抵邛部川北接
中镇地方三百里墟落数十天禧以前朝廷岁以酒食
卷一百二十四 第 39b 页 WYG0326-0700d.png
犒劳嘉祐间始入寇遂徙寨于阳山江北以避之绍圣
间乞于嘉州博易不许至是遣其徒来忠镇寨为汉人
所杀蛮益雠恨有判官田二三本新津县吏也亡命蛮
中常惎历阶为边患遂举族入寇转掠忠镇十二村民
殆尽 鄜延既陷第六将李世辅为金右副元帅宗弼
所喜累迁知同州及敌废伪齐世辅乃与其徒王世忠
领遇等潜谋遣使臣白彦忠等持书抵川陕宣抚副使
吴玠使出兵为外应是冬左监军萨里干自大同之陕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0a 页 WYG0326-0701a.png
西见左都监布尔噶苏议割地事萨里罕每过都邑必须
使将吏妻女侍饮世辅忿之比过同州世辅乃伪称足疾
伏兵州廨因犒其从者醉而悉杀之遂縳萨里罕上马
欲以南归敌骑追及之世辅与亲校崔皋托卜忠等数
十人决围而出且战且前至五交原追骑益众世辅谓
曰迫我急即急杀之矣故敌骑尾而不迫世辅度众寡
不敌乃解萨里罕縳折箭为誓纵之使去时洛水溢世
辅无舟不得渡敌人又会兵断其归路世辅遂奔夏州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0b 页 WYG0326-0701b.png
其父同州观察使永奇及其家百馀人皆为敌所族世
辅清涧人也(徐梦莘北盟会编云世辅与知华州王世/忠谋归朝为其下告变于珠赫贝勒世忠)
(被杀金人西元帅萨里罕来同州谋杀世辅世辅伏兵/州廨执萨里罕率兵走半涂萨里罕说世辅曰欲执我)
(何往也世辅曰往江南归大宋耳萨里罕曰若往江南/江南与大金和议大金以河南之地许归江南江南喜)
(于得地讲和必送我归本国汝则被害矣世辅曰何以/为信萨里罕乃于近体楮衣中取出一文字即金国主)
(密发来退地之文世辅信之遂暂放萨里罕令去世辅/出奔为金人所追且行且战其下皆尽金人遂杀世辅)
(一家亲属此所云与诸书差不同但梦莘系今年五月/恐太早熊克小历系之今秋今从张汇节要附今年冬)
(更须参考世辅行述称萨里罕召公计事公疑不利于/已移疾不往萨里罕怒领兵数百人欲以掩公以张汇)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1a 页 WYG0326-0701c.png
(节要考之萨里罕是行因见布尔噶苏计事非掩世辅/而出盖行述容有润色也行述又称世辅与萨里罕折)
(三箭为誓令翼二圣还疆土/及毋杀同州之民今不尽载)
是岁四川制置使胡世将即成都潼川府资普州广安
军创清酒务岁收息钱四十五万缗旧成都都酒务许
人户买扑分认岁课为钱四万八千馀缗(建炎三/年额)赵开
行隔槽法所增至十四万六千馀缗(绍兴元/年额)及世将改
为官监所入又倍自后累益增加至五十四万八千馀
(绍兴二十/五年数)而外邑及民户坊场又为三十九万馀缗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1b 页 WYG0326-0701d.png
(淳熙二/年数)于是隔槽之法已坏诸郡渐变为官监而民户
坊场率以三年一榜卖公私俱困矣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四 第 42a 页 WYG0326-0702a.png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四金人地名考證
  尼玛哈(原书作黏罕/误改见卷一)
  达兰(原书作挞辣/误改见卷一)
  萨里罕(原书作撒离喝/误改见卷十一)
  布尔噶苏(原书作拔束误/改见卷二十八)
  珠赫贝勒(原书作折合孛堇/误改见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