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三
卷九十三 第 1a 页 WYG0326-03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三
            宋 李心传 撰
绍兴五年九月辛未朔诏总制司近取漕司杂税及常
平增收顽子钱钞旁勘合钱耆户长雇钱常平一分宽
剩钱正税零畸剩数等并罢以久旱用都省请也 封
吴才人母孺人张氏为咸宁郡夫人弟世景盖并补承
信郎
卷九十三 第 1b 页 WYG0326-0306b.png
壬申徽猷阁待制权川陜宣抚副使邵溥按属郡守赵
承之不法赵鼎曰溥在蜀中极振职上曰人情多锐于
其初久之往往懈怠若常如此甚佳虽古帝王亦然唐
明皇开元天宝治乱可见矣鼎曰陛下知此中兴之功
宜不难致天下幸甚 武功大夫薛纮落致仕充川陜
宣抚司干办公事用吴玠请也 诏知昌州文正伦知
怀安军吕协中知中江县鲜于戢知郪县程果知小溪
县高岑各进一官以潼川诸司按令审择所部守令功
卷九十三 第 2a 页 WYG0326-0306c.png
状以闻故有是命 观文殿学士知绍兴府孟庾乞许
便宜从事诏遇边机调发军马不可俟报者权许便宜
行讫以闻俟过防秋如旧
癸酉右奉议郎淮西宣抚司干办公事韩元杰知濠州
用刘光世奏也濠州自建炎以来就命降寇为郡及是
始用文臣
甲戌大理评事诸葛行仁献家藏书籍万有一千五百
卷诏补其家将仕郎一资行仁辞乞为父恺升通直郎
卷九十三 第 2b 页 WYG0326-0306d.png
仍旧致仕从之 尚书省言封州引试举人差右迪功
郎陈焕充考试官不应格诏本路漕臣特降二官 诏
进士唱名依故事令馆职殿上侍立用秘书省著作佐
郎李公懋请也 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季陵
卒于广州
乙亥上御射殿赐进士汪洋等(洋初见三/年三月)二百二十人
及第出身时右修职郎黄中对策言陛下贵为天子富
有四海而两宫北狩阙然温凊之奉者十年于此矣人
卷九十三 第 3a 页 WYG0326-0307a.png
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所谓十年者岂可多得陛
下思念及此岂不为之痛心然臣恐陛下有思念忧惧
之言而未有思念忧惧之诚心也故凡有是诚者必有
是事臣不识陛下所改作者果何等事耶今天下之弊
可谓极矣臣不能以遍举要之非蹈常袭故者所能为
也臣愚以为独在于陛下安之以诚益之以刚健明诏
二三执政大臣思有所矫拂于世俗事事刮磨整齐之
必尽去天下之宿弊而为之一新其耳目然后治效将
卷九十三 第 3b 页 WYG0326-0307b.png
有可观祖宗之烈为可复父兄之耻为可雪也陛下欲
实惠及民当先为省财之术宜约祖宗兵数立为定制
自今募兵皆以年二十以上至年五十而罢遣之痛削
任子之法纵未能如祖宗之数要亦不可过三岁取士
之制此省财之一端也洋策言治道之要不在乎他在
反求诸己而已臣不知陛下之志将行帝王之道耶抑
将为霸者之事耶今圣策乃以正心诚意为言则帝王
之道陛下固知之矣臣愿陛下以帝王之道为可以必
卷九十三 第 4a 页 WYG0326-0307c.png
至以圣人之言为可以必信勤而行之不自懈怠夫睹
邑之迁徙宰臣之废置进取之前却政事之措划人才
之进退皆当今之大事而不可不为者乃纷纷不定则
陛下所以为自治之计从可知矣臣恐敌国之有以窥
陛下也彼刘豫之为逆臣神人共愤固不当与之较彼
此之势然使彼一旦遽能迁善而改过发政而施仁有
以深服于人心则陛下之势岂不危哉愿陛下以混一
区宇为心使施设措置莫不当理从谏如转圜见善如
卷九十三 第 4b 页 WYG0326-0307d.png
不及纯而不已盛德日进使海内皆有归往之心然后
大举六师削平蕃伪所谓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叛也惟陛下力行之耳今日之事陛下将责之宰相兴
利而除害耶苟非陛下信之笃而用之专如齐小白之
于管仲则宰相之贤者方且畏惧而避嫌而其不贤者
又将因循以败事矣将责之台谏使之进贤而退奸耶
苟非陛下谏则必行言则必听如唐太宗之于魏郑公
则台谏之贤者方且量力而就规而其不贤者又将观
卷九十三 第 5a 页 WYG0326-0308a.png
望而言事矣又将责之山林特起之士使之献可而替
否耶苟非陛下尽礼以致之克己以从之若蜀先主之
于诸葛亮则山林之士其贤者方且奉身而退而其不
贤者又将谄谀以求进矣详定官中书舍人胡寅等定
中为首选辅臣奏中系有官人上问故事如何沈与求
曰臣闻皇祐元年沈文通考中第一仁宗曰朕不欲以
贵胄先天下寒畯遂以冯京为第一文通第二上曰可
用此故事遂擢洋为第一(朱胜非闲居录云赵鼎作相/殿试策不问程文善否但用)
卷九十三 第 5b 页 WYG0326-0308b.png
(程颐书多者为上科是岁状元汪洋按/黄中策乃不用颐书与胜非所云不合)时新复诗赋上
欲重其选策试日谓大臣曰诗赋取士累年未闻有卓
然可称者俟唱名日可将省试诗赋高等人特与升甲
以劝多士遂诏省试魁赋郑厚循二资与升擢差遣中
潜善族孙厚莆田人也同日赐特奏名进士汪乔年以
下二百七十二人同出身至助教诏五路人依祖宗故
事与升等而取应宗子不尤等四人武举正奏名进士
张深等五人亦次第补官自是以为例(熊克小历云郑/厚特依第三名)
卷九十三 第 6a 页 WYG0326-0308c.png
(今从厚所上辞免劄子按日历厚绍兴八年十月以左/从事郎上殿十年正月戊午以左从事郎泉州观察推)
(官冲替克/实甚误)
丁丑中书舍人朱震言窃见将作监丞郭千里畜养娼
妇侵夺民田尝经按治虽得远阙终非所宜望赐寝罢
从之(以后省而按吏顷/所未有故著之)
庚辰右朝奉郎江汉特差主管台州崇道观从所请也
(汉不审量又/得祠当考)
辛巳中书舍人朱震徽猷阁待制兼史馆脩撰范冲以
卷九十三 第 6b 页 WYG0326-0308d.png
资善堂职事同班入对 左朝奉郎通判平江府梁弁
为监察御史
壬午张浚奏江上诸军事艺精强非前日之比赵鼎曰
承平时陜西并边人马亦未必如此皆陛下累年葺治
之力沈与求曰去岁敌人奄至淮甸赖陛下英断决策
向前遂使敌计尽废然亦恃此事力可以捍敌故也上
曰此皆卿等协赞向使朱胜非尚为相必劝朕退避今
已无江浙矣 镇宁崇信军莭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
卷九十三 第 7a 页 WYG0326-0309a.png
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蕲黄州制置使岳飞检校少保赏
功也 左朝散郎前权枢密院计议官湖南路干办公
事冯楫言遂宁诸县自康定年立法以税杂钱一千一
百一十文折一匹䌷今潼川路随军漕司行下新科约
乃以六百文折一匹绢又不许纳正色每匹估钱七千
五百文乞改正诏宣抚司觉察 诏川陜宣抚司差拨
人船优给路费以礼敦遣和靖处士尹焞赴行在以范
冲再有请也 徽猷阁待制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张灏
卷九十三 第 7b 页 WYG0326-0309b.png
卒于开州
癸未太常寺少卿陈桷直龙图阁知泉州尚书刑部员
外郎范直方直秘阁提点福建路刑狱公事时海寇未
平故命桷出守 尚书吏部员外郎董弅试太常少卿
监察御史钱叶为都官员外郎
甲申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张守自福州
入见命坐赐茶
乙酉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赵鼎上重脩神宗实录五
卷九十三 第 8a 页 WYG0326-0309c.png
十卷旧文以墨新修以朱删出以黄及进呈上起诣殿
东壁焚香再拜受书内侍设案捧书至御坐前鼎搢笏
展书修撰范冲进读上起立拱观礼毕复御坐赐鼎以
下银合茶药又延鼎冲升殿命坐赐茶后三日制鼎进
二官为左光禄大夫冲及直史馆任申先著作佐郎张
九成李公懋校勘李弥正喻樗前史官常同王居正刘
大中熊彦诗环中并进一官校勘合珵王蘋邓名世改
京秩鼎四辞不拜冲等亦以未终篇为言诏将来节次
卷九十三 第 8b 页 WYG0326-0309d.png
进书了毕更不推恩冲等乃受命九成言在馆未及一
月最无功乃命俟终篇进秩于是提举诸司宣庆使明
州观察使入内内侍省都知兼内侍省都知梁邦彦以
劳迁景福殿使而承受入内东头供奉官干办御药院
张令亦进一官自后进书率如此例 降迪功郎告身
于浙西诸州博籴每道四千缗亦不作进纳与理为官
户仍理选限(日历无此今以明年三月二/十九日吏部申明状附入) 诏临安府
在城寄付兑便钱会子毋得出门仍依在京小平钱法
卷九十三 第 9a 页 WYG0326-0310a.png
立定刑名用守臣梁汝嘉请也都人不以为便翌日遽
罢之
丁亥都督行府言契勘屯驻军马比去岁其数过倍费
用浩瀚皆自行在措置应副比尝置司讲究近画旨并
罢即里外军国之费除茶盐课入外止仰上供钱物资
助不容少有违欠而当职官往往循习积弊罕肯留心
居常则缓催理以沽名誉急阙则太骚扰以资吏奸理
合严行戒饬诏户部开坐州军应干上供钱物粮斛䌷
卷九十三 第 9b 页 WYG0326-0310b.png
绢丝绵等合起发赴行在名色数目镂板遍下监司州
郡通知当职官各仰身体今来训诫之意当思国步艰
虞屯兵众广用度增多恪守条令悉心措置专意收簇
如期起发资助军国大计监司常切点检催督户部每
限类聚每路每州有无拖欠开具以闻如尚敢违慢或
循情纵弛即依条劾罪当议重加惩责以为官吏不恤
国事之诫监司户部失觉察御史台得以弹奏 殿中
侍御史谢祖信言臣比闻朝廷用任伯雨章疏追治章
卷九十三 第 10a 页 WYG0326-0310c.png
惇蔡卞以诬谤宣仁之罪谪授散秩子孙补外臣系是
章惇家姻戚即欲具奏乞解职任缘臣初除言事官日
首蒙陛下面赐宣谕此事仍奉圣训有排浮议而用臣
之语臣亦自以去惇之亡已数十年耳目之所不接似
无所碍故不敢引此以请伏思数日臣既待罪言责以
陛下听纳之深每有论奏不敢观望顾避上负知遇窃
虑臣今后论事之际不无间嫌反复熟计义当引去伏
望圣慈许臣解罢前件职任除在外合入差遣或宫观
卷九十三 第 10b 页 WYG0326-0310d.png
一次不许然祖信不自安未几卒去 常州言民潘念
八剔肝愈父病诏依格倍给米帛仍常存恤之
戊子史馆奏乞将宗泽行实与汪伯彦等所编元帅府
事迹参照具录进呈断自圣意付之史官上曰朕昨以
使事至河北逮今十年当时事历历可记也赵鼎等曰
臣闻泽尝劝陛下勿为河朔之行信否上曰诚有之然
王云之死乃邦人疑其为奸细而杀之泽不为无过鼎
曰使泽一言以留陛下此天意也至于泽不能救云之
卷九十三 第 11a 页 WYG0326-0311a.png
死岂得无过然事有重轻 左从事郎蔡安强特改左
宣教郎安强比阳人以荐对改官遂命为诸王宫大小
学教授
己丑左朝散大夫新知信州余应求为江南西路提点
刑狱公事应求坐李纲累久废至是稍录之 敕赐进
士及第汪洋乞避远祖嫌名洋年十八上以其与王拱
辰同岁赐名应辰时言者请赐新进士儒行及中庸篇
诏正字高闶校正上将亲书以赐闶言儒行词说夸大
卷九十三 第 11b 页 WYG0326-0311b.png
类战国纵横之学盖出于汉儒杂记望止赐中庸庶使
学者知圣学渊源而不惑于杂上从之 左迪功郎雅
州严道县尉谢惇德特改左宣教郎签书昌州军事判
官以所陈六策议论可采也惇德六策一曰正国体大
略谓天下治乱如人身之安危人禀阴阳以生阳为正
气阴为邪气以一身而论天下则近忠良布直道遵古
法施善教省费用守谦恭皆正气也近淫僻信谗言任
独见施虐政贪财货崇奢侈皆邪气也崇观之失在邪
卷九十三 第 12a 页 WYG0326-0311c.png
胜正也反崇观之失监于祖宗成宪则国体强二曰正
身大略谓人主一身神明之宅也仁义礼乐之器也政
教法度之本也邪正贤愚之鉴也朝廷百官之仪也四
方万国之表也若夫饰伪矫诬以幸人之不知是不能
安其宅暴虐残贼以伤一气之和是不能守其器效僻
乱常以倾先王之治是不能立其本喜谗悦佞以塞忠
直之路是不能明其鉴私嬖权倖以掩白日之光是不
能肃其仪逸豫败度以毁威仪之则是不能端其表三
卷九十三 第 12b 页 WYG0326-0311d.png
代汉唐之亡未有不由是三曰求贤大略谓人君未尝
不欲治贤者未尝不欲仕振古以来致治之君成功之
贤如此其少何哉当秦隋之季非无贤也在上者恃侈
靡之骄恣淫欲之私纵悦佞之僻以害正直而驱之使
避地也汉唐之兴非多贤也在上者恭而不骄公而不
私正而不僻屈己尊道而贤者乐为之用也有天下者
其可不鉴四曰奉天大略谓君之奉天犹臣之事君子
之事父也揆之天理岂使一人坏法乱纪纵其私欲弃
卷九十三 第 13a 页 WYG0326-0312a.png
民而弗保乎君弃其民天亦弃之君残其民天亦残之
今国家多艰寇盗尚炽天未悔祸陛下诚能尽诚以事
天吁俊尊贤以兴爱民保民之政则佑德助顺将无所
不致矣五曰爱民大略谓天下之得失在于爱民与不
爱民昔汉之兴困于平城危于吕氏颠蹙于七国篡夺
于王莽而汉终不亡者盖当是时人心思汉甚如饥渴
则民未厌汉故也必俟党锢成讼君子尽诛小人盈廷
民大失望而后亡唐之兴危于武后殆于韦庶人奔走
卷九十三 第 13b 页 WYG0326-0312b.png
于安史几亡于奉天而唐终不亡盖于是时朱滔谋叛
无乐从者则民心未厌唐故也必俟白马祸兴君子尽
戮小人满朝民大失望而后亡臣未见不爱民而能兴
国家保社稷傅之无穷者也六曰服四裔大略谓天地
之法尝严于中国而略于四裔严于中国故尚教化而
以道德为强略于四裔故尚功利而以兵甲为强中国
之君有能严甲兵之备而不失之虚持威福之柄而不
失之弱聪明作哲而不失之蔽严恭寅畏而不失之骄
卷九十三 第 14a 页 WYG0326-0312c.png
政教详明而不失之乱天将诱之福之迪之启之助之
彼人之强者孰能胜天哉惇德依政人时年且七十矣
既受命又为表以谢大略谓天恩荣被而不蒙朝廷推
爱民之心行爱民之政是有益于臣无补于国大非臣
之素愿后二岁卒于家
庚寅上以御书尚书一帙赐赵鼎翌日鼎奏谢上曰尚
书所载君臣相戒敕之言所以赐卿政欲共由此道以
成治功耳
卷九十三 第 14b 页 WYG0326-0312d.png
辛卯端明殿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宇文粹中
复资政殿学士 中侍大夫保信军承宣使带御器械
神武中军统制权主管殿前司公事提举宿卫亲兵杨
沂中权发鄜延路马步军副都总管自渡江后诸将为
统制军马者必以资序带六等兵官沂中以扈卫之劳
特升等也
壬辰诏元符上书邪说尤甚范柔中等二十七人身亡
未任子者并与一子官赵鼎进呈上曰此乃蔡卞蔡京
卷九十三 第 15a 页 WYG0326-0313a.png
之罪献言者有可取则施行之无可取则容纳之如此
则上无拒谏之名而下有敢言之士何至立为邪等名
目其误太上皇帝皆此类也唐太宗时马周上书言贞
观初米斗直一缣而天下帖然百姓知陛下忧怜之也
今一缣易粟十馀斛而百姓咸怨以为陛下不忧怜之
也其言可谓切至矣太宗亦优容之复加擢用如柔中
等子孙与一文学不为过当 国子监丞张戒面对奏
上曰臣幸因轮对辄撰成书一封宗社大计军国重事
卷九十三 第 15b 页 WYG0326-0313b.png
臣靡不尽言愿陛下万几之暇留神省览上曰甚善戒
进呈讫奏曰臣所论事既多必有不合圣心处上曰朕
览天下章奏不如此朝廷初无拒谏之意人臣进言其
可行者行之其不可行者置之朕未尝加罪戒曰诚如
圣谕人臣进言若皆合圣心即是陛下所已知者又何
用言为上曰不惟己知已施行不须言若人臣进言必
欲合人主之意即是观望戒曰陛下明此天下幸甚
中侍大夫华州观察使解潜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卷九十三 第 16a 页 WYG0326-0313c.png
所部将佐军兵义兵敢勇效用并𨽻本司使换资序请
给如旧仍速赴行在供职潜部曲仅三千馀人老弱减
汰者三之一焉 故辽宣徽北院使行左金吾卫大将
军刘彦升特赠左武大夫贵州团练使以其子武翼大
夫迥援例有请也
甲午诏自今用恩例陈乞岳庙人并令吏部勘当有无
违碍申省初赵鼎欲优西北故家子孙之落南者不俟
年及率以祠禄处之遂换阶官理资任终身不复铨试
卷九十三 第 16b 页 WYG0326-0313d.png
论者数以为言至是始条约焉 太常谥故相刘挚曰
正肃既而其家言正字犯挚父名乃更为忠肃
乙未赵鼎奏昨日蒙降出国子监丞张戒所上书其言
虽有过当小臣敢尽言如此亦不易得上曰戒因面对
携此书来上几万八千言朕熟览之其间固有过当然
其忧国爱君之心诚有可嘉戒自言恐忤圣意惟陛下
容之方患朕之过失不得自闻民之疾苦不得上达大
开言路以防壅蔽岂罪言者朕意自欲赏之沈与求曰
卷九十三 第 17a 页 WYG0326-0314a.png
陛下容纳忠言如此使臣下忘忌讳思有以仰裨圣德
何患不闻尽言上曰戒言朕有仁宗皇帝守成之德而
不知太祖创业之心此言良是朕见仁宗皇帝在位四
十二年德洽民心至今天下诵之仰慕如尧舜文武故
当时立政用人之事朕尝置在左右朝夕以为法至于
太祖以神武创业朕诚不及也鼎曰陛下以仁宗皇帝
为法此乃中兴之基本至于太祖创业艰难愿陛下常
留圣虑则施之行事自然合若符莭 太府寺丞徐度
卷九十三 第 17b 页 WYG0326-0314b.png
枢密院编修官李諠左迪功郎孙雄飞并守秘书省正
字 故宝文阁直学士王古尽还合得恩泽(古元符户/部尚书党)
(籍待制以上第二/十九人温州安置)
丙申乡贡进士翁绩以军功补下州文学绩崇安人也
丁酉权户部侍郎张致远奏呈岁计上曰今中外大小
之臣罕肯任责若人人体国以公事同家事何忧不足
仍须每事节省积少成多唯赡军赏功务在激劝此不
可减耳监司守令有不经意于常赋惰慢尸素者户部
卷九十三 第 18a 页 WYG0326-0314c.png
宜纠劾之当议窜责(十一月丙戌所书/章疏恐可附此)
戊戌徽猷阁待制赵子淔复徽猷阁学士知西外宗正
事子淔宣政间依梁师成以进赵鼎引用之(此据朱胜/非闲居录)
(附入详具七月壬/辰免审量滥赏注)
是月淮西宣抚司统制官华旺复光州 名雷州寇准
庙曰旌忠
自靖康之末两河之民不从金者皆于太行山保聚太
原义士张横者有众二千来往岚宪之间是秋败金人
卷九十三 第 18b 页 WYG0326-0314d.png
于宪州擒其守将又有梁青者怀卫间人聚众数千人
破神山县平阳府判官郑奭以大军讨之不敢进居数
日都统乌玛喇引骑五百与奭会深诮之乃并其兵与
青战兵败为青所杀(此据张汇节要修入汇称横有众/十八人青有众近四十人二人共)
(无六十人对敌六千人之众而熊克小历乃称横有众/二千青有众四千未知克误或传写者误以十为千也)
 金主以右副元帅鲁王昌为左元帅左监军沈王宗
弼为右元帅右监军萨里罕为左监军
卷九十三 第 19a 页 WYG0326-0315a.png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三金人地名考證
  乌玛喇(原书作五马误/改见卷三十)
  萨里罕(原书作撒离喝/误改见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