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赞佛传法偈¶
赞佛传法偈¶ 第 1040c 页
赞佛传法偈¶ 第 1092c 页


缁门警训卷第十


* 赞佛传法偈

「 稽首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三祇修鍊万行功圆。
 纤瑕去而法性凝清。
 片善具而报化微妙。
 尔后上生兜率下降王宫。
 三十岁居道树成佛。
 四十九年住世教化。
 说法三百五十度。
 宣演八万四千门。」


王臣外护于四海九州。师僧内传于人间天
上。利益广大传法难思。故有偈云。

「 假使顶戴经尘劫
 身为床坐遍三千
 若不传法度众生
 毕竟无能报恩者」


传法有五 一受持 二看读 三讽诵 四
解说 五书写 外护内护流传即 佛法僧
宝不断也

* 禅林妙记前序京师西明寺释玄则撰

一切诸佛皆有三身。一者法身谓圆心所證。
二者报身。谓万善所感。三者化身。谓随缘所
现。今释迦牟尼佛者。法身久證报身久成。今
之出现盖化身耳。谓于过去释迦佛所。发菩
提心。愿同其号。故今成佛亦号释迦。三无数
劫修菩萨行。一一劫中事无量佛。中间续遇
锭光如来。以发布泥金华奉上。寻蒙授记得
无生忍。然一切佛将成佛时。必经百劫修相
好业。其释迦发心在弥勒后。当以逢遇弗沙
如来。七日翘仰新新偈赞遂超九劫在前成
赞佛传法偈¶ 第 1093a 页 T48-1093.png
道。将欲成时生兜率天。号普明菩萨。尽彼天
寿下阎浮提。现乘白象入母右胁。其母摩耶
梦怀白象。梵仙占曰。若梦日月当生国王。若
梦白象必生圣子。母从此后调静安泰。慈辩
日异。菩萨初生大地震动。身紫金色三十二
相。八十种好。圆光一寻。生已四方各行七
步。为降魔梵发诚实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抱入天祠天像悉起。阿私陀仙合掌叹曰。相
好明了必为法王。自恨当死不得见佛斯则
净饭国王之太子也。字悉达多。祖号师子颊。
父名净饭。母曰摩耶。代代为轮王。姓瞿昙氏。
复因能事别姓释迦。朗悟自然艺术天备。虽
居五欲不受欲尘。游国四门见老病死及一
沙门。还入宫中深生厌离。忽于夜半天神扶
警。遂腾宝马踰城出家。苦行六年知其非道。
便依正观以取菩提。时有牧牛女人煮乳作
糜。其沸高踊。牧女惊异。以奉菩萨。菩萨食之
气力充实。入河洗浴将登岸时。树自低枝引
菩萨上。菩萨从此受吉祥草。坐菩提树。恶魔
见已生瞋恼心。云此人者欲空我界。即率官
属十八亿万。持诸苦具来怖菩萨。促令急起
受五欲乐。又遣妙意天女三人来惑菩萨。尔
时入胜意慈定。生怜悯心。魔军自然堕落退
散。三妙天女化为瘿鬼。降魔军已。于二月八
日明相出时。而成正觉。既成佛已观众生根。
知其乐小未堪大法。即趣波罗奈国。度憍陈
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此则三宝出现之始
也。其后说法度人之数。大集菩萨之会。甚深
无相之谈。神通示现之力。经文具之矣。又于
赞佛传法偈¶ 第 1093b 页 T48-1093.png
一时升忉利天。九旬安居为母说法。时优阗
国王及波斯匿王。思慕佛德刻檀画氎。以写
佛形。于后佛从忉利天下。其所造像皆起避
席。佛摩其顶曰。汝于未来善为佛事。佛像之
兴始于此矣。化缘将毕。时徒厌怠。佛便告众。
却后三月吾当涅槃。复记后事如经具说。然
如来实身常在不灭。故法华云。常在灵鹫山
及馀诸住处。今生灭者是佛化身。为欲汲引
现同其类。所以受生复欲令知有为必迁。所
以示灭。又众生根熟所以现生。众生感尽所
以现灭。佛涅槃后。人天供养起诸宝塔。又大
迦叶召千罗汉。结集法藏阿难从锁须入。诵
出佛经一无遗漏。如瓶写水置之异器。一百
年外有铁轮王。字阿输柯。亦名阿育。役御神
鬼。于一日中天上人间。造八万四千舍利宝
塔。其佛遗物衣钵杖等。及诸舍利神变非一。
逮汉明感梦金躯日。佩丈六之容。一如释迦
本状。又吴主孙权烧椎舍利无所变坏。爰及
浮江石像汎海瑞容。般若冥力观音密验。别
记具之。事多不录。

* 赞弗沙佛偈

「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 汉显宗开佛化法本内传

传云。明帝永平十三年。上梦神人金身丈六。
项有日光。寤已问诸臣下。傅毅对诏。有佛出
于天竺。乃遣使往求。备获经像及僧二人。帝
乃为立佛寺。画壁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
南官清凉台。及高阳门上。显节陵所图佛立
赞佛传法偈¶ 第 1093c 页 T48-1093.png
像并四十二章经。缄于兰台石室。广如前集
牟子所显传云。时有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
位行难测志存开化。蔡愔使达请腾东行。不
守区域随至雒阳。晓谕物情崇明信本。帝问
腾曰。法王出世何以化不及此。答曰。迦毗罗
卫国者。三千大千世界一百亿日月之中心
也。三世诸佛皆在破生。乃至天龙鬼神有愿
行者。皆生于彼受佛正化。咸得悟道。馀处众
生无缘感佛。佛不往也。佛虽不往光明及处。
或五百年。或一千年。或二千年外。皆有圣人
传佛声教。而化导之。广说教义。文广故略也。
传示。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诸山道士
朝正之次。自相命曰。天子弃我道法远求胡
教。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其表略曰。五岳十
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褚善信等。六百九十
人死罪上言。臣闻。太上无形无名无极无上。
虚无自然大道出于造化之前。上古同遵百
王不易。今陛下道迈羲皇。德高尧舜。窃承陛
下弃本追末。求教西域。所事乃是胡神。所说
不参华夏。愿陛下恕臣等罪。听与试验。臣等
诸山道士多有彻视远听。博通经典。从元皇
已来太上群录。太虚符祝。无不综练达其涯
极。或策使鬼神吞霞饮气。或入火不烧。或履
水不溺。或白日升天。或隐形不测。至于方术
无所不能。愿得与其比较。一则圣上意安。二
则得辩真伪。三则大道有归。四则不乱华俗
臣等若比对不如任听重决。如则有胜乞除
虚妄敕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以今月
十五日可集白马寺。道士等便置三坛。坛别
赞佛传法偈¶ 第 1094a 页 T48-1094.png
开二十四门。南岳道士褚善信。华岳道士刘
正念。恒岳道士桓文度。岱岳道士焦得心。嵩
岳道士吕惠通。霍山天目五台白鹿等十八
山道士祁文信等。各赍灵宝真文太上玉诀
三元符录等五百九卷。置于西坛。茅成子许
成子黄子老子等二十七家子书。二百三十
五卷。置于中坛。馔食奠祀百神置于东坛。帝
御行殿在寺南门。佛舍利经像置于道西。十
五日斋讫。道士等以柴荻秥檀沈香为炬。绕
经泣曰。臣等上启太极大道元始天尊众仙
百灵。今胡神乱夏人主信邪。正教失踪玄风
坠绪。臣等敢置经坛上以火取验。欲使开示
蒙心得辨真伪。便纵火焚经。经从火化悉成
煨烬。道士等相顾失色。大生怖惧。将欲升天。
隐形者。无力可能禁。效鬼神者呼策不应。各
怀惭恧。南岳道士费叔才自感而死。太傅张
衍语褚信曰。卿等所试无验。即是虚妄。宜就
西来真法。褚信曰。茅成子云。太上者灵宝天
尊是也。造化之作谓之太素。斯岂妄乎。衍曰。
太素有贵德之名。无言教之称。今子说有言
教。即为妄也。信默然。时佛舍利光明五色。
直上空中旋环如盖。遍覆大众映蔽日先。摩
腾法师踊身高飞。坐卧空中广现神变。于时
天雨宝华在佛僧上。又闻天乐感动人情。大
众咸悦叹未曾有。皆绕法兰听说法要。并吐
梵音叹佛功德。亦令大众称杨三宝。𧩟善恶
业皆有果报。六道三乘诸相不一。又说出家
功德。其福最高。初立佛寺同梵福量。司空阳
城侯刘峻与诸官人士。庶等千馀人出家。四
赞佛传法偈¶ 第 1094b 页 T48-1094.png
岳诸山道士吕惠通等六百三十人出家。阴
夫人王婕好等。与诸宫人妇女二百三十人
出家。便立十所寺。七所城外安僧。三所城内
安尼。自斯已后广矣。传有五卷略不备载。有
人疑此传。近出本无角力之事。案吴书明费
叔才感死。故传为实录矣。

* 商太宰问孔子圣人

太宰嚭问孔子曰。夫子圣人欤。对曰。丘也博
识强记。非圣人也。又问。三王圣人欤。对曰。
三王善用智勇。圣非丘所知。又问。五帝圣人
欤。对曰。五帝善用仁义。圣非丘所知。又问。
三皇圣人欤。对曰。三皇善用时政。圣非丘所
知。太宰大骇曰。然则孰为圣人乎。夫子动容
有间曰。丘闻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
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
据斯以言。孔子深知佛为大圣也。时缘未升
故默而识之。有机故举。然未得昌言其致矣。

* 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

唐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日。始括天下僧
尼。隶祠部。玄宗天宝六年制所度僧尼。令祠
部给牒。肃宗至德元年祠部牒赐功臣卖始。
以此论之。延载前为僧依天竺法。有行业堪
任受道者。惟师摄受。如唐宫使会通谒鹊巢
道林禅师曰。弟子不愿为官志慕出家。愿和
尚摄受。道林曰。今时为僧行多浮滥。通曰。本
净非琢磨元明不随照。道林曰。汝若了净智
妙圆体自空寂。即真出家。何假外相。通曰。愿
垂摄受誓遵师教。道林乃与剃落。后来行业
既滥。检制兴焉。自然之理。所以黄面老子以
赞佛传法偈¶ 第 1094c 页 T48-1094.png
法付之国王大臣。盖以此也。今国朝圣泽洪
霈。特使穹其价者。政所以重教尊僧贵尚其
法也。明教嵩禅师曰。夫僧也者。其防身有戒。
摄心有定。辨明有慧。有威可敬。有仪可则。天
人望而俨然。近世多轻僧。固僧人自取。然
披僧伽黎者。若数世愿力之重。夙熏种智成
熟。未易得也。如本朝王文正公。旦临薨背时。
悔当初错了路头不作僧。乃嘱令诸子为削
其须发。衣以僧家三衣。然后入棺。要第二世
出头来使成僧。仍嘱侍郎杨大年。主其治命。
后杨以宰臣薨背。国家自有典故。虽不从所
请。只以三衣剃刀置之棺中。杨亦自悔竟。参
禅宗了悟自心。被旨详定景德传灯录。流布
西天此土。噫为僧之难有知此者。若是大丈
夫汉兴决烈之志。屏浮滥之行。从脚跟下一
刀两段。向佛祖外一觑便透。身心俱了亦不
为难。亦不患护身符子不入手。所以道。高山
流水深深意。自有知音笑点头。法晦致身宝
公道场有年。其为人谨愿朴厚。有决烈之志。
无浮滥之行。今谋进纳为僧。敬投敬信英伟
特达。大贤挥金助成其志。以此轴求警策。因
缕缕示之。亦欲世间贤士大夫。兴重教尊僧
之心知前辈虽为富贵所折困。末后亦有悔
之者。岁在己未中秋住钟山铁牛。

* 抚州永安禅院新建法堂记无尽居士撰

临川陈宗愈。于永安长老会中得大法。喜捐
其家赀。为建丈室作修廊。方且鸠林以新法
堂。而宗愈死。其二子号诉于常曰。吾先子之
未奉佛也安且强。既奉佛也病且亡。佛之因
赞佛传法偈¶ 第 1095a 页 T48-1095.png
果可信耶。其不可信耶。常曰。吾野叟也不足
以譬子。子第成父之志而卒吾堂。吾先师有
得法上首无尽居士。深入不二辨才无碍。随
顺根性善演音。法堂成当为子持书求诲决
子之疑。绍圣元年春常遣明鉴至山阳以书
来言。会予方以谏官召还未暇。明年鉴又至
京。待报于智海禅刹。尔时居士默处一室。了
明幻境。铁轮旋顶。身心泰定。明鉴雨泪悲泣。
殷勤三请。大悲居士。佛法外护付与王臣。今
此众生流浪苦海。贪怖死生迷惑因果。惟愿
居士作大医王。施与法药居士曰。善哉善哉。
汝乃能不远千里。为陈氏子咨请如来无上
秘密甚深法要。谛听吾说。持以告之。善男子。
大空寂间妄生四相。积气为风积形为地。积
阳为火积阴为水。建为三才。散为万品。一切
有情水火相摩。形气相结以四小相具四大
界。因生须养因养须财。因财须聚。因聚成贪。
因贪成竞。因竞成瞋。因瞋成狠。因狠成愚。因
愚成痴。此贪瞋痴诸佛说为三大阿僧祇劫。
人于百年劫中。或十岁二十岁。或三十四十
岁。或五六十岁或七八十岁。各于寿量自为
小劫。于此劫中而欲超越不可数劫。譬如蚯
蚓欲升烟云。无有是处。诸佛悲悯。开示檀波
罗蜜大方便门。劝汝舍财。汝财能舍。即能舍
爱。汝爱能舍。即能舍身。汝身能舍。即能舍
意。汝意能舍。即能舍法。汝能舍法。即能舍
心。汝心能舍。即能契道。昔迦叶尊者行化。
有贫媪以瓦破器中潘汁施之。尊者饮讫踊
身虚空。现十八变。贫媪瞻仰心大欢喜。尊者
赞佛传法偈¶ 第 1095b 页 T48-1095.png
谓曰。汝之所施得福无量。若人若天。轮王帝
释四果圣。人及佛菩提。汝意所愿。无不获者。
媪曰。止求生天。尊者曰。如汝所欲。过后七日
命终。生忉利天受胜妙乐。又罽宾国王在佛
会听法。出众言曰。大圣出世千劫难逢。今欲
发心造立精舍。愿佛开许。佛云。随尔所作。罽
宾持一枝竹插于佛前曰。建立精篮竟。佛云。
如是如是。以是精篮含容法界。以是供养。福
越河沙。鉴来为吾持此二说归语檀越。善自
择之。汝父所建堂室廊庑。比一器潘得福甚
多。生天受乐决定无疑。若比罽宾国王插一
枝竹。乃能含容无量法界。汝欲进此听吾一
偈。一竿修竹建精篮。风捲蟭螟入海南。恶水
泼来成第二。钝根蹉过问前三。于是明鉴踊
跃信受。归告其人笔集绪言。刻以为记。

* 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

文帝即宋高祖第三子也。聪睿英博雅称令
达。在位三十年。尝以暇日从容而顾问侍中
何尚之。吏部羊玄保曰。朕少来读经不多。比
日弥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辨。措怀而复不敢
立异者。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也。范泰谢
灵运常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政。必求性
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理为指南耶。近见颜延
之折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明佛法深尤为
名理。并足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敦此
化。则朕坐致太平矣夫复何事。尚之对曰。悠
悠之徒多不信法。以臣庸弊更荷褒拂。非所
敢当之。至如前代群英。则不负明诏矣。中朝
已远难复尽知。渡江以来。则王导周顗庾亮
赞佛传法偈¶ 第 1095c 页 T48-1095.png
王濛谢尚郤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举谢敷戴
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及王元琳昆季范注。
孙绰张玄殷顗等。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
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并
禀志归依措心归信。其间比对则兰获开潜
深遁崇邃。皆亚迹黄中或不测之人也。慧远
法师尝云。释氏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
源济俗亦为要务。窃寻此说有契理要。若使
家家奉戒。则罪息刑清。陛下所谓坐致太平。
诚如圣旨。羊玄保进曰。此谈盖天人之际。岂
臣所宜预。窃谓秦楚论强兵之事。孙吴尽吞
并之术。将无取于此也。帝曰。此非战国之具。
良如卿言。尚之对曰。夫礼隐逸则战士怠。贵
仁德则兵气衰。若以孙吴为志。苟在吞噬。亦
无取尧舜之道。岂惟释教而已哉。帝曰。释门
有卿亦有孔门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于
耳也。自是文帝致意佛经。及见严观诸僧辄
论道义屡延殿会。躬御地筵同僧列饭。时有
沙门竺道生者。秃出群品英义独拔。帝重之
尝述生顿悟义。僧等皆设巨难。帝曰。若使逝
者可兴。岂为诸卿所屈。时颜延之著离识论。
帝命严法师辨其同异。往返终日。笑曰。卿等
今日无愧支许之谈也。

* 后汉书郊祀志

志曰。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统其
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类。专务清净。精
进者为沙门。汉言息心。剃发去家绝情洗欲。
而归于无为也。又以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
形。所行善恶后生皆有报应。所贵行善以练
赞佛传法偈¶ 第 1096a 页 T48-1096.png
其精神。练而不已以至无生。而得为佛也。身
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
常无所不入故。能化通万物而大济群生也。
有经书数千卷。以虚无为宗。包罗精粗无所
不统。善为宏阔胜大之言。所求在一体之内。
所明在视听之表。归依玄微深远难得而测。
故王公大人观生死报应之际。无不据然自
失也。魏书云。其佛经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
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三世也。其修道
阶次等级非一。皆缘浅以及深。籍微以为著。
率在于积仁顺蠲嗜欲。习虚静而成通照也。

* 杭州净慈寺守一法真禅师扫地回向文

以此扫地功德。回向法界众生。色尘清净。尘
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声香
味触法亦复如是。又愿一世界清净。乃至尽
法界虚空界皆悉清净。同诸如来光严住持。
圆觉伽蓝清净觉地。永断习气净秽二边。凡
圣垢染一尘不立。如是愿清净智亦复清净。

* 随州大洪山灵峰寺十方禅院记

元祐二年九月。诏随州大洪山灵峰寺革律
为禅。绍圣元年外台始请移洛阳少林寺。长
老报恩为住持。崇宁改元正月。使来求十方
禅院记。乃书曰。大洪山在随州西南。盘基百
馀里。峰顶俯视汉东诸国。林峦丘岭犹平川
也。以耆旧所闻考之。洪或曰胡。或曰湖。未详
所谓。今以地理考之。四山之间昔为大湖。神
龙所居。洪波洋溢莫测涯涘。其后二龙斗搦
开层崖。湖水南落。故今负山之乡谓之落湖
管。此大洪所以得名也。唐元和中洪州开元
赞佛传法偈¶ 第 1096b 页 T48-1096.png
寺僧善信。即山之慈忍大师也。师从马祖密
传心要。北游五台山礼文殊师利。瞻睹殊胜
自庆。菩萨有缘发愿为众僧炊爨三年。寺僧
却之流涕嗟戚。有老父曰。子缘不在此往矣
行焉。逢随即止。遇湖即住。师即南迈。以宝历
二年秋七月。抵随州远望高峰。问乡人曰。何
山也。乡人曰。大湖山也。师默契前语。寻山转
麓至于湖侧。问岁亢旱。乡人张武陵具羊豕
将用之。何祈于湖龙。师见而悲之。谓武陵曰。
雨旸不时本因人心黑业所感。害命济命重
增乃罪。可且勿杀。少须三日吾为尔祈。武陵
亦异人也。闻师之言敬信之。师即披榛扪石
得山北之岩穴。泊然宴坐。运诚冥祷。雷雨大
作霁后数日。武陵迹而求之。师方在定。珠丝
羃面号耳挃体。久之方觉。武陵即施此山为
师兴建精舍。以二子给侍左右。学徒依向遂
成法席。大和元年五月二十九日。师密语龙
神曰。吾前以身代牲。辍汝血食。今舍身饷汝。
汝可享吾肉。即引利刀截左膝。复截右滕。门
人奔驰。其慈忍膝不克断。白液流出俨然入
灭。张氏二子立观而化。山南东道奏上其状。
唐文宗嘉之。赐所居额为幽济禅院。晋天福
中改为奇峰寺。本朝元丰元年又改为灵峰
寺。皆以祷祈获应也。自师灭至今三百馀年。
而汉广汝汾之间十数州之民。尊严奉事如
赴约束。金帛粒米相尾于道。货强法弱。僧范
乃革。前此山峰高峻堂殿楼阁。依山制形后
前不伦。向背摩序。恩老至止熟阅形胜。辟途
南入以正宾主。镵崖垒涧铲蚁补砌。嵯峨万
赞佛传法偈¶ 第 1096c 页 T48-1096.png
仞化为平顶。三门堂殿翼舒绳直。通廊大庑
疏户四达。净侣云集蔼为丛林。峨眉之宝灯
瑞相。清凉之金桥圆光。他方诡观异境同现。
方其废故而兴新也。律之徒怀土而呶呶。会
予谪为郡守。舍禅律而订之曰。律以甲乙禅
以十方。而所谓甲乙者。甲从何来乙从何立。
而必曰。我慈忍之子孙也。今取人于十方。则
忍之后绝矣。乙在子孙甲在慈忍。乙在慈忍
甲在马祖。乙在马祖甲在南岳乙在南岳甲
在曹溪。推而上之甲乙乃在乎菩提达磨。西
天四七。所谓甲乙者。果安在哉。又而所谓十
方者。十从何生。方从何起。世间之法以一生
二。一二为三。二三为六。三三为九。九者。究
也。复归为一。一九为十。十义乃成。不应突然
无一有十。而所谓方者上为方耶。下为方耶。
东为方耶。西为方耶。南为方耶。北为方耶。以
上为方则诸天所居。非而境界。以下为方则
风轮所持。非而居止。以东为方则毗提诃人
面如半月。以北为方则郁单越人寿命久长。
以西为方则瞿耶尼洲沧波浩渺。以南为方
则阎浮提洲象马殊国。然则甲乙无定。十方
无依。竞律竞禅奚是奚非。律之徒曰。世尊尝
居给孤独园竹林精舍必知太守言。世尊非
耶。予曰汝岂不闻。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
安居平等性智。此非我说。乃是佛说。于是律
之徒默然而去。禅者曰。方外之士一瓶一钵。
涉世无求。如鸟飞空遇枝则休。如龟游海值
木则浮。来如聚梗去如灭沤。不识使君甲乙
之乎。十方之乎。予曰。善哉。佛子。不住内。不
赞佛传法偈¶ 第 1097a 页 T48-1097.png
住外。不住中间。不住四维上下虚空应无所
住而住持。是真十方住持矣。尚何言哉。尚何
言哉。时崇宁元年正月上元日记。

* 唐修雅法师听诵法华经歌

「 山色沈沈松烟羃羃。
 空林之下盘陀之石。
 石上有僧结跏横膝。
 诵白莲经从旦至夕。
 左之右之虎迹狼迹。
 十片五片异花狼籍。
 偶然相见未深相识。
 知是古之人今之人。
 是昙彦是昙翼。
 我闻此经有深旨。
 觉帝称之真妙义。
 合目冥心子细听。
 醍醐滴入焦肠里。
 佛之意兮祖之髓。
 我之心兮经之旨。
 可怜弹指及举手。
 不达目前今正是。
 大矣哉甚奇特。
 空生要使群生得光辉。
 一万八千土。
 土土皆作黄金色。
 四生六道一光中。
 狂夫犹自问弥勒。
 我亦当年学空寂。
 一得无心便休息。
 今日亲闻诵此经始觉驴乘匪端的。
 我亦当年不出户。
 不欲红尘沾步武。
 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行行皆宝所。
 我亦当年爱吟咏。
 将谓冥搜乱禅定。
 今日亲闻诵此经。
 何妨笔砚资真性。
 我亦当年狎儿戏。
 将谓光阴半虚弃。
 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聚沙非小事。
 我昔曾游山与水。
 将谓他山非故里。
 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山河无寸地。
 我昔心猿未调伏。
 常将金锁虚拘束。
 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无物为拳拳。
 师诵此经经一字。
 字字烂嚼醍醐味。
 醍醐之味珍且美。
 不在唇不在齿。
 只在劳生方寸里。
 师诵此经经一句。
 句句白牛亲动步。
 白牛之步疾如风。
 不在西不在东。
 只在浮生日用中。
 日用不知一何苦。
 酒之肠饭之腑。
 长者扬声唤不回。
 何异
赞佛传法偈¶ 第 1097b 页 T48-1097.png
 世人之耳非不聪。
 耳聪特向经中聋。
 世人之目非不明。
 目明特向经中盲。
 合听不聪合明不明。
 辘轳上下浪死虚生。
 世人纵识师之音。
 谁人能识师之心。
 世人纵识师之形。
 谁人能识师之名。
 师名医王行佛。
 令来与众生治心病。
 能使迷者醒。
 狂者定。
 垢者净。
 邪者正。
 凡者圣。
 如是则非但天恭敬人恭敬。
 亦合龙赞咏。
 鬼赞咏。
 佛赞咏。
 岂得背觉合尘之徒不稽首而归命。」


* 梁皇舍道事佛诏

梁高祖武皇帝年三十四登位。在政四十九
年。虽亿兆务殷而卷不释手。内经外典罔不
措怀。皆为训解数千馀卷。而俭约自节罗绮
不缘。寝处虚闲昼夜无怠。致有布被莞席草
屦葛巾。初临太宝即备斯事。日唯一食永绝
辛膻。自有帝王罕能及此。旧事老子宗尚符
图。穷讨根源有同妄作。帝乃躬运神笔下诏。
舍道文曰。维天监三年四月八日。梁国皇帝
兰陵萧衍稽首和南。十方诸佛十方尊法十
方圣僧。伏见经云。发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
馀诸善不得为喻。能使众生出三界之苦门。
入无为之胜路。故如来漏尽智凝成觉。至道
通机德圆取圣。发慧炬以照迷。镜法流以澄
垢。启瑞迹于天中。烁灵仪于像外。度群迷于
欲海。引含识于涅槃。登常乐之高山。出爱河
之深际。言乖四句语绝百非。应迹娑婆示生
净饭王宫诞相。步三界而为尊。道树成光普
大千而流照但以机心浅薄好生厌怠。自期
二月当至双林。宗乃湛说圆常。且复潜辉鹤
赞佛传法偈¶ 第 1097c 页 T48-1097.png
树。阇王灭罪婆数除殃。若不逢值大圣法王。
谁能救接。在迹虽隐其道无亏。弟子经迟迷
荒。耽事老子。历叶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
弃迷知返。今舍旧医归凭正觉。愿使未来世
中童男出家。广弘经教化度含识。同共成佛。
宁在正法之中。长沦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
得生天。涉大乘心离二乘念。正愿诸佛證明
菩萨摄受。弟子萧衍和南。
缁门警训卷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