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561a 页

宗镜录卷第二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如上所说。妙旨难闻。云何顿断疑心。生于
圆信。

答。所以云难信者。如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
人无信者。实相之理。止在心中。无劳远觅。近
而不识。说之不信。故云难信。是以须具大信。
方断纤疑。此是难解难入之门。难省难知之
法。如针锋上。立无边身菩萨。将藕孔中丝。悬
须弥之山。不思议中不思议。绝玄妙中绝玄
妙。所以法华会上。身子三请。四众惊疑。只如
五千退席之人。皆有得圣果之者。闻说十方
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开权显实。直指自心。尚
乃怀疑拂席而起。何况末法机劣之人。遮障
既深。见惑尤重。情尘尚壅。欲火犹烧。而能荷
檐斯大事者欤。是以妙得其门。成佛匪离于
当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于多生。唯在信心。
别无方便。以是入道之原。功德之母故。所以
古圣云。明者德隆于即日。昧者望绝于多生。
会旨者山岳易移。乖宗者锱铢难入。此宗镜
录。不拣内道外道。利根钝根。但见闻信入者。
皆顿了一心。理事圆足。如圆觉经云。譬如大
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脩罗。饮其水者。
皆得充满。如华严经颂云。深心信解常清净
者。古释云。与理相应。方曰深心。若昔染今
净。净则有始。始即必终。非常净也。信烦恼即
菩提。方为常净。由称本性而发心故。本来是
卷二十六 第 561b 页 T48-0561.png
佛。更无所进。如在虚空。退至何所。慨众生迷
此。起同体大悲。悼昔不知。誓期当證。有悲。故
不为无边所寂。有智。故不为有边所动。不动
不寂。直入中道。是谓真正发菩提心。又云。信
佛身名等于众生。则知我名。如佛名也。信佛
法门随宜而立。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门。信
佛意业光明遍照。则知自心无不知觉。则一
切因果理事。皆众生性有。如性非金玉。虽琢
不成宝器。良以众生。包性。德而为体。约智海
以为源。故须开示。所以般若文殊分云。若知
我性。即知无法。若知无法。即无境界。若无境
界。即无所依。若无所依。即无所住。如是开示。
如是信入。则是真实句。亦是金刚句。以无虚
假及可破坏。故云尔。如大集经云。真实句者。
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
是。又云。一众生心。一切众生心悉皆平等。名
金刚句。是知无有一法可得。名深信。坚固。如
金刚不可沮坏。无信心中能见佛。若有一法
可信。即是邪见。一切不信。方成其信。如般若
经云。若念一切法。不念般若波罗蜜。不念一
切法。则念般若波罗蜜。如是解者。可谓深达
实相。善说法要矣。所以云。无一法。可得。名深
达实相。如法华经偈云。于诸过去佛。在世或
灭后。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诸佛本誓愿。
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未来
世诸佛。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
乘。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
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
知已。导师方便说。天人所供养。现在十方佛。
卷二十六 第 561c 页 T48-0561.png
其数如恒沙。出现于世间。安隐众生故。亦说
如是法。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
道。其实为佛乘。释曰。本师以出至梵天之舌
相。演真实言。放一万八千之毫光。现希奇瑞。
乃至地摇六动。天雨四华。謦欬弹指之声。周
闻十刹。百千诸佛世界。一道融通。引三世之
觉王。同诠此旨。付十方之大士。共显斯宗。
故十方谛求更无馀法。论位是最实之位。言
诠乃第一之诠。可谓究竟指归。真实行处。若
但志心读诵。灵感难思。毛孔孕紫檀之香。舌
表变红莲之色。何况信解悟入。如说修行。供
养则福过正遍知。行处则可起如来塔。有斯
大事。孰不归依。除不肖人。实难信受。又如神
力品偈云。以佛灭度后。能持是经者。诸佛皆
欢喜。现无量神力。嘱累是经故。赞美受持者。
于无量劫中。犹故不能尽。是人之功德。无边
无有穷。如十方虚空。不可得边际。能持是经
者。则为已见我。亦见多宝佛。及诸分身者。故
知證此一毫之灵智。量逾无尽之太虚。如观
牖隙之中。远见十方之际。现神力以嘱累。恐
坠斯文。发欢喜以赞扬。唯精斯旨。今者与诸
有缘信士。遇兹正教之人。自缅曩生。障深垢
重。诸佛出世。不睹毫光。得厕嘉筵。亲闻正法。
复思夙愿。微有良因。于末法中。偶斯遗教。既
欣遭遇。傍悯未闻。遂乃略出要诠。遍示后学。
可谓醍醐之正味。不觉不知。甘露之妙门。不
问不信。如斯大失。实可惊心。是以安乐行品
云。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
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
卷二十六 第 562a 页 T48-0562.png
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
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
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
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
是法中。释曰。于在家出家四众之中。生大慈
心者。即是示如来一心方便门。慈能与乐。俱
令信入。同證大般涅槃四德之乐。于非菩萨
人中。生大悲心者。即是外道邪见。不生正信
之人。悲能拔苦。即是示如来一心解脱门。皆
令悟解。永拔分段变易二死之苦。此宗镜录。
于后若遇有缘信心。或晓夜忘疲。精勤披览。
以悟为限。莫告劬劳。是以诸大菩萨。皆思过
去波流苦海。作不利益之事。丧无数身。都无
利益。又今犹处生死恶业之中。皆是过去世
中。妙行不勤故。今者偶斯正典。可谓坐参。但
仗三宝威神。诸佛加备。无诸难事。早得心
开。普及一切法界含生。皆同此悟。即斯愿矣。
须知圆宗罕遇。若芥子投于针锋。正法难
闻。犹盲龟值于木孔。若非夙熏乘种。久积善
根。焉偶斯文。亲得传受。应须庆幸。荷佛慈恩。
所以古人或重。教轻财。则输金若市。或忘身
为法。则立雪幽庭。且金是身外之浮财。岂齐
至教。命是一期之业报。曷等真诠。是故因闻
般若深经以为乘种。遂得乘急。常聆妙音。可
以身座肉灯。归命供养。皮纸骨笔。缮写受持。
如大涅槃经云。佛言。善男子。于乘缓者。乃名
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菩萨摩诃萨。于此
大乘。心不懈慢。是名本戒。为护正法。以大乘
卷二十六 第 562b 页 T48-0562.png
水而自澡浴。是故菩萨虽现破戒。不名为缓。
止观云。戒急乘缓者。事戒严急。纤毫不犯。三
种观心。了不开解。以戒急故。人天受生。或随
禅梵世。耽湎定乐。世虽有佛说法度人。而于
其等全无利益。设得值遇。不能开解。震旦一国。
不觉不知。舍卫三亿。不闻不见。著乐诸天。及
生难处。不来听受。是此意也。譬如系人。或
以财物求诸大力。申延日月。冀逢恩赦。在人
天中。亦复如是。冀善知识化导修乘。即能得脱。
若于人天不修乘者。果报若尽。还堕三途。百
千佛出。终不得道。若理事俱缓者。永坠泥犁。
失人天果报。神明惛塞。无得道期。回转沈沦。
不可度脱。故知处世俗家。拘三界狱。不求一
念出离。犹如散禁之人。应须生如来家。遇善
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事戒理乘。双行双
照。身律心慧。俱习俱持。以戒急故。受人天之
身。以乘急故。绍祖佛之位。如是则方谐本
愿。不负初心。可以上合慈风。下同悲仰。难逢
良便。恐虑缘差。深劝诸贤。莫成后悔。又我此
宗镜所录之文。但为最上根人。不入馀众生
手。唯令佛种不断。闻于未闻。誓报慈恩。不孤
本愿。若涉名利。非被此机。如古德释华严教
所被机。五简非器。一违真非器。谓不发菩提
心。不求出离。依傍此经求名求利。庄饰我人。经
非彼缘。故非其器。经云。为名利说法。是为魔
业。又云。不净说法堕恶道等。二背正非器。
谓诈现大心。伪饰邪善。近灭人天。远违成佛。
堕阿鼻狱。多劫受苦。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
善根。是为魔业。三乖实非器。谓虽不邪伪。然
卷二十六 第 562c 页 T48-0562.png
随自执见。以取经文。遂令超情至教。迥不入
心。故成非器。地论云。闻作闻解。不得不闻。又
如随声取义五过失等。此上三位。俱是凡愚
众生境界。经云。此经不入一切馀众生之手。
唯除菩萨。良以此经。非是众生流转之缘。故
不入手。四狭劣非器。谓一切二乘无广大心。
亦非此器。经云。一切声闻缘觉。不闻此经。何
况受持。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
随自宗中修行。未满初阿僧祇。此亦非器。经
云。菩萨摩诃萨。虽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
罗蜜。修习道品。若未闻此经。虽闻不信受持
随顺。是等犹为假名菩萨。

问。璎珞经等。十
千劫修十信行满。何故此中无量亿等时。不
信此经。

答。以彼但于行布位中。修行信等。于
此圆融普贤十信。一摄一切。犹未闻信。故知
不偶斯文。虚功累劫。才闻此旨。便入圆通。但
不涉前五非器之中。则永固一乘之佛种。可
以手得。可以心传。深嘱后贤。无失法利。又若
过去。曾闻此法。未得信入。以法力所熏。方起
疑心。若未曾闻。疑终不起。如入大乘论云。薄
福之人。不生于疑。能生疑者。必破诸有。是以
著有众生。皆因染习。如轻毛之不定。垢净随
缘。犹素丝之揽色。青黄任受。悉是闻熏之力。
各入三乘之门。况闻宗镜之中。速发一乘之
种。但有心者。熏皆得成。华严论云。如世间一
切井泉。以海为体。若人饮者。皆得海味。一体
无异。但随业力而得咸味。此经亦尔。若有大
心众生。闻持信入。便得如来法身佛性。大悲
智味。阐提之人。无所堪任。然如来智性。常作
卷二十六 第 563a 页 T48-0563.png
生因。故知具大信根者。闻之成佛。如不信者。
即是阐提。然虽不信。亦熏其种。故云如来智
性。常作生因。所以法华经偈云。若有闻法者。
无一不成佛。昔泥蛤闻法而生天。厩象听经
而悛恶。比丘戏笑而获果。女人思惟而悟空。
何况闻宗镜中纯圆顿教。如善见律论云。昔
佛在世时。到瞻婆罗国迦罗池边。为众说法。
时彼池中。有其一蛤。闻佛池边说法之声。即
从池出。入草根下。听佛说法。时有一人。持杖
放牛。见佛在坐。为众说法。即往佛所。欲闻法
故。以杖刺地。误著蛤头。即便命终。生忉利天。
以福报故。宫殿纵广十二由旬。与诸天女。娱
乐受乐。即乘宫殿。往至佛所。头顶礼足。佛知
故问。汝是何人。忽礼我足。神通光明。相好无
比。照彻此间。蛤天即以偈而答曰。往昔为蛤
身。于水中觅食。闻佛说法声。出至草根下。有
一牧牛人。持杖来听法。杖劖刺我头。命终生
天上。佛以蛤人所说偈。为四众说法。是时众
中八万四千人。皆得道迹。蛤天人得须陀洹
果。含笑而去。大智度论云。昔王不立厩于寺
者。谓此王有象。可以敌国。每有怨敌。庄严器
仗。无不剋胜。后敌国皆惧。久而无敌。遂于寺
中。立厩养之。久闻僧众礼念。熏心。驯善成性。
后有邻国兵众相侵。严象敌之。都不肯战。其
王忧愁。虑国衰败。智臣白王。此象久久处之
精舍。见闻善事。与之化矣。可处屠坊。令常见
杀。后未经久。恶心还起。畜生尚尔。况复于人。
近善不善。近恶不恶。故儒典中。亦令君子慎
所习也。今若闻宗镜。熏起一乘。广大难量。善
卷二十六 第 563b 页 T48-0563.png
利无尽。杂宝藏经云。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
心求道。无不获果。乃至戏笑。福不唐捐。如往
昔时。有老比丘。年已朽迈。神情昏塞。见诸年
少比丘。种种说法。闻说四果。心生羡尚。语少
比丘言。汝等聪慧。愿以四果以用与我。诸少
比丘。嗤而语言。我有四果。须得好食。然后相
与。时老比丘。闻其此语。欢喜。即设种种肴膳。
请少比丘食。共食已。更相指挥。弄老比丘。语
言。大德。汝在此舍一角头坐。当与汝果。时老
比丘。闻已欢喜。如语而坐。诸少比丘。即以皮
鞠打其头上。而语之言。此是须陀洹果。老比
丘闻已。系念不散。即获初果。诸少比丘。复弄
之言。虽与汝须陀洹果。然其故有七生七死。
更移一角。次当与汝斯陀含果。时老比丘。获
初果故。心转增进。即复移坐。诸少比丘。复以
鞠打头。而语之言。与汝二果。时老比丘。益加
专念。即證二果。诸少比丘。复弄之言。汝今已
得斯陀含果。犹有往来生死之难。汝更移坐。
我当与汝阿那含果。时老比丘。如言移坐。诸
少比丘。复以鞠打。而语之言。我今与汝第三
之果。时老比丘。闻已欢喜。倍加至心。即时复
證阿那含果。诸少比丘。复弄之言。汝今已得
不还之果。然故于色无色界。受有漏身。无常
迁坏。念念是苦。汝更移坐。次当与汝阿罗汉
果。时老比丘。如语移坐。诸少比丘。复以皮鞠
撩打其头。而语之言。我今与汝彼第四果。时
老比丘。一心思惟。即證阿罗汉果。得四果已。
甚大欢喜。设诸肴膳种种香华。献诸比丘。报
其恩德。与少比丘。共论道品无漏功德。诸少
卷二十六 第 563c 页 T48-0563.png
比丘。发言滞塞。时老比丘。方语之言。我已證
得阿罗汉果已。诸少比丘。闻其此音。咸皆谢
悔先戏弄罪。是故行人。宜应念善。乃至戏弄
犹获实报。况至心也。又杂宝藏经云。昔有一
女。聪明智慧。深信三宝。常于僧次。请一比丘
就舍供养。后时便有一老比丘。次到其舍。年
老根钝。素无知晓。斋食讫已。女人至心求请
说法。敷坐头前。闭目静坐。比丘自知不解说
法。趣其泯眼。弃走还寺。然此女人。至心思惟
有为之法。无常苦空。不得自在。深心观察。即
时获得须陀洹果。既得果已。向寺求觅。欲报
其恩。然此比丘。自审知弃他逃走。倍生惭耻。
转复藏避。而此女人。苦求不已。方自出现。女
人见已。具说蒙得道果因缘。赍供报恩。老比
丘闻。甚大惭愧。深自剋责。亦复获得须陀洹
果。是故行者。应当至心精诚求法。若至心者。
所求必證。如上所获圣果。岂有前人为说深
妙法耶。皆是自悟。从心所證。可验宗镜。达者
无疑。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佛言。我今演
说心地妙法。引导众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
诸佛如来过无量劫。时乃说之。乃至以是因
缘。难见难闻。菩提正道。心地法门。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闻是妙法。一经于耳。须臾之顷。摄
念观心。熏成无上大菩提种。不久当坐菩提
树王。金刚宝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严十地品云。金刚藏菩萨云。佛子。此集一
切种一切智功德。菩萨行法门典。若诸众生
不种善根。不可得闻。解脱月菩萨言。闻此法
门。得几所福。金刚藏菩萨言。如一切智所集
卷二十六 第 564a 页 T48-0564.png
福德。闻此法门。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闻此
功德法门。而能信解受持读诵。何况精进如
说修行。是故当知。要得闻此习一切智功德
法门。乃能信解受持修习。然后至于一切智
地。故知若不闻此不思议广大威德圆顿法
门。何由修行。速證究竟一乘。常乐我净大涅槃
果。以众生处不定聚中。闻小修小。遇权习权。
不偶斯文。俱成大失。今所集者。所益弘多。设
闻而不修。亦成其种。何况闻思修者。如先
德云。如今若要直会。但不取一切相即得。更
无别语。佛是自心义。亦名为道。亦云觉义。觉
是灵觉之性。只今自鉴照语言。应机接物。扬
眉动目。运手动足。皆是自灵觉之性。亦是心。
心即道。道即佛。佛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所
测。若知诸法从心生。即不应执。执即不知。若
不见本性。十二分教则为虚设。故知因教明
心。何执文义。又教从心生。心由教立。离心无
教。离教无心。岂心外别有教而可执乎。所以
唯识疏云。若顿教门。大不由小起。即无三时
前后次第。即华严经中。说唯一心。是初成道
竟最初一说。又云。诸愚夫类从无始来。虚妄
分别因缘力故。执离心外。定有真实能取所
取。如来大悲。以甘露法。授彼令服。断妄狂心。
弃执空有。證真了义。华严等中。说一切法皆唯
有识。所以佛證唯识。说一心经。令依修学。释
云。天亲造颂。成立佛经。令诸学者。了知万法
皆不离心。即大乘中道义理显矣。是知圆中
之信。此信难成。

如起信钞。问云。此信若言本
有。众生何故沈迷。如其本无。凭何发起。

答。
卷二十六 第 564b 页 T48-0564.png
此信本来非有非无。以非有故。众生沈迷。以
非无故。遇缘即起。若言定无。发起何物。若
言定有。何假因缘。然上所述。是约迷悟因缘
说。若论此信。须不信一切法。乃能成信。亦不
是非有非无。何者。以众生不觉。似迷非迷。真
性不沈故。即不是非有。以一念复本。似悟非
悟。不从新得故。不是非无。故云自心起信。还
信自心。又何故此心难信。以如来本觉体。即
众生心。诸佛菩萨不能见。如来本觉体。离见
相故。当知众生心绵密。亦不可见。大品经云。
佛观众生心。五眼不能见。无自他能所相故。
昔人诗云。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又云。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是以宗镜深旨。一
心妙门。非大智而不能观。匪大根而不能信。
观之即齐佛智。信之即入圆通。但恳志无疑。
决取成办。如管子云。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
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商人通贾。倍
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不远。利在前也。渔人
入海。海水百仞。冲波迸流。宿夜不出。利在水
也。此乃世间勤苦求利之志耳。如或坚求至
道。晓夕忘疲。不向外求虚襟澄虑。密室静坐。
端拱宁神。利在心也。如利之所在求无不获。
况道之在心。信无不得矣。故知训格之言。不得
暂舍。可以镂于骨。书于绅。染于神。熏于识。所
以楚庄。轻千乘之国。而重申叔一言。范献贱
万亩之田。以贵舟人片说。此乃成家立国。尚
轻珍重言。况宗镜中。言下契无生。闻之成大
道。宁容轻慢乎。

问。一心具实性。凡圣是虚
名者。云何作凡之时。炽然系缚诸有。證圣之
卷二十六 第 564c 页 T48-0564.png
日。豁尔解脱真空。乃知不唯但名。的有其事。

答。虽有其事。如同梦中之事。设有其名。皆
非得物之名。故知梦觉俱虚。名体双寂。如净
名私记云。法相如是。岂可说乎。若说。则言有
一法可得。存法作解。还是生死业。今时只欲
令众生除一切见。此中见无别义。亦无巧释。
如人夜梦。种种所见。比至觉时。总无一物。今
亦尔。虚妄梦中。言有万法。若悟其性。毕竟无
一物可得。此中亦无能说能示。亦无能闻能
得。是以异生非堕凡夫地。迷处全空。诸佛不
證真如门。悟时无得。则不见有一法可断。无
生死所出之门。不见有一法可成。无菩提能
入之路。思益经云。诸佛出世。不为令众生出
生死入涅槃。但为度生死涅槃之二见耳。现
宝藏经云。文殊师利言。大德迦叶。如人热病。
是人种种妄有所说。是中宁有天鬼持耶。有
大明医。饮彼人酥。热病即愈。止不妄说。是中
颇有天鬼去不。答言。不也。乃至世间如是颠
倒热病。无我我想。住我想已。流转生死。是故
如来出现于世。随彼形色应解法门。知解我
想。断于颠倒。为彼众生而演说法。既闻法已。
除一切想。无所执著。知解想已。越度诸流。到
于彼岸。名为涅槃。是中颇有我及众生。寿命
养育。人及丈夫。可涅槃者不。答言。无也。文殊
言。为是利故。如来出世。但为显示平等相故。
不为生。不为灭。但为解知烦恼不实。释曰。如
来出世。但为显示平等相者。夫执妄苦而求
离。望圣量而欲修。皆是妄我施为。情识分别。
是以大雄垂迹。但示正宗。破妄我。而显真我
卷二十六 第 565a 页 T48-0565.png
之门。斥情识。而归净识之道。真我净识。即平
等相。以净识绝分别。真我无执情。绝分别故。
差别自亡。无执情故。平等自现。首楞严经云。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
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
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
劳颠倒华相。大般若经云。佛言。善现。一切法
皆以无起无作为趣。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是
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起无作中。趣与非趣。
不可得故。大集经云。佛言。若有菩萨。成就自
然慧。方便。而求菩提。于此五阴中。为如实觉。
故求于菩提。是菩萨知色无常。而行布施。乃
至受想行识亦如是。知识无常。应行布施。知
识苦。知识无我。知识钝。知识无智。知识如
幻。知识如野马。知识如水中月。知识如梦。知
识如影。知识如响。知识如旋火轮。知识无我。
知识无众生。知识无命。知识无人。知识无主。
知识无养。知识如空。知识无相。知识无愿。知
识无作。知识无生。知识无起。知识无出。知识
无形。知识寂静。知识离。知识无终。知识无
成。知识与虚空等。乃至知识如涅槃性。而行
布施。菩萨如是行施时。以施离故知识亦离。
以识离故。知施亦离。以识施离故。知愿亦离。
以愿离故。知识施愿亦离。以识施愿离故。知
菩提亦离。以菩提离故。知识施愿离。而知一
切法同菩提性。善男子。是为菩萨出世间檀
波罗蜜。是知识空故。一切凡圣万法皆空。以
了此空故。方能行无上菩提。具足十波罗蜜。
则悲智圆满。二利无亏。具此悲智。何所为耶。
卷二十六 第 565b 页 T48-0565.png
佛种不断故。佛种不断。有何相耶。谓成三德。
救护众生。成就恩德。永断烦恼。成于断德。了
知诸行。成于智德。是以入此宗镜。动止唯心。
更无一法而能破坏。如大虚空藏所问经云。
譬如有情。于空中行。而彼虚空无有破坏。如
是一切有情。于真如中行。而彼真如无有断
坏。菩萨如是。由以智故。于色于法。以真如
印之。不于真如间断破坏。是为菩萨以如来
印。印于真如。不间断善巧智故。

问。归命三
宝。是仗他胜缘。四谛法门。依真俗二境。乃至
三乘三藏。六度六通。三十七品助道之门。十
八不共果位之法。云何总归一心正义。而悉
圆通。

答。诸圣以无为而得名。圆修以无作
而成行。不分别诸境。是真调伏心。了一切法
空。则常在三昧。超日三昧经云。知色心空。得
佛何难。斯之谓矣。故知一切诸法颇有不由
心者。心摄一切。如如意珠。无不具足。且论三
宝。义广恒沙。今依古德。约五教门。略论同别
二种三宝。一约观别论三宝者。一小乘。以妄
心即空为佛宝。寂灭为法宝。无诤为僧宝。二
大乘初教。妄心不可得为佛宝。离思惟为法
宝。无我为僧宝。三终教。妄心无自性。无碍
自在为佛宝。以是寥廓名法宝。以无所求
为僧宝。四顿教。以妄心本无生为佛宝。绝
念为法宝。无分别为僧宝。五一乘圆教。以妄
心起无初相不动为佛宝。以无非是为法宝。
以无非是为僧宝。二同体三宝者。一小乘。
约立事就义门。以末归本故。佛体上觉照义
边为佛宝。轨则义边为法宝。违诤过尽为僧
卷二十六 第 565c 页 T48-0565.png
宝。二初教。约会事从理门。以能见三宝差别
相即平等故。以真空为佛宝。此空离自他为
法宝。此离无二为僧宝。三终教。约理事融显
门。以即事中有理。理中有事故。以本觉为佛
宝。恒沙性德为法宝。性德不二为僧宝。四顿
教。约绝相理实门。以三宝无为相与虚空等
故为佛。佛即是法。法即是僧。五圆教。约融通
无碍门。以法界诸法。无不是宝故。以觉故。约
义而论皆佛宝。轨则而言。无非是法。和合而
言。无不是僧。是以不动真心。成一体 宝。虽
约机开五教。随智各不同。然不离一心门。而
分同别理。所以教中。但云自归依佛等。终不
云归依于他。故云自性不归。无所归处。夫归
者。是还原义。众生六根。从一心起。既背自原。
驰散六尘。今举命根总摄六情。还归其本一
心之原。故曰归命一心。即具三宝。夫一体三
宝者。只是一心。心性自能觉照。即佛宝。心体
本自性离名法宝。心体无二即僧宝。思益经
云。知法名为佛。知离名为法。知无为名僧。是
菩萨遍行。知法名为佛者。即是真佛法身如
来。佛即是法故。法即是佛。亦犹如来者。即诸
法如义。次应问言。法即是佛。于义已解。何者
是法故。次句云。离即是法。以一切法本性离
故。心体离念。即是觉故。次应问言。法本自离。
则无所修。何得有僧。次解云。知无为名僧。无
为即法。法本自离。由知无为。故得成僧。故大
品经云。由知诸法空。分别须菩提等。故大般
若经云。般若甚深。知一切法本性离故。又文
殊云。如佛世尊。堪受供养。以于一切法觉实
卷二十六 第 566a 页 T48-0566.png
性故。是故经云。如实觉一切法。名为大舍。释
曰。于一切法见心自性。即是如实究竟之觉。
即是顿成佛义。三宝常现世间义。真实慈义。
同体悲义。大喜舍义。具足檀波罗蜜义。一切
愿行成就义。

又璨大师问可大师曰。但见和
尚。即知是僧。未审何者是佛。云何为法。


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汝知之
乎。若有不信如上所引祖佛诚言。一体三宝
归依自心之旨。不唯后果永堕泥犁。亦乃现
受人间华报。如大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
善男子。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人分别三
宝。于此大乘。无有三归分别之相。所以者何。
于佛性中。即有法僧。为欲化度声闻凡夫故。
分别说三归异相。又云。若有不识三宝常存。
以是因缘唇口乾燋。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
醋咸淡六味差别。一切众生。愚痴无智。不识
三宝是长存法。是故名为唇口乾燋。复次善
男子。若有众生。不知如来是常住者。当知是
人则为生盲。若知如来是常住者。如是之人。
虽有肉眼。我说是等名为天眼。又若决定直
心信伏。入宗镜中。于刹那间念念见一心三
宝。常现世间。或障重遮深。任经尘劫。终不省
信。尚不闻三宝之名。岂遇一真之道。如法华
经偈云。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
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
灭不灭。乃至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
僧祇劫。不闻三宝名。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
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故知亲见佛亲
卷二十六 第 566b 页 T48-0566.png
闻法人难得。阿难二十年为佛侍者。尚不见
佛面。唯观救世者。轮回六趣中。又但与缘心
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大宝积经云。实
行沙门。以正法身。尚不见佛。何况形色。以空
远离。尚不见法。何况贪著音声言语。以无为
法。尚不见僧。何况当见有和合众。又舍利弗。
问诸比丘。汝等从何闻法。答。无有五阴。十二
入。十八界。从是闻法。又问。汝等为谁弟子。
答。无得无知者是彼弟子。是以悟者方知。非
言所示。又心为苦实际。名苦谛。心性无和合。
名集谛。心本寂灭。名灭谛。心本圆通。名道谛。
观心空。出声闻乘。观心假。出菩萨乘。观心中。
出诸佛乘。观实相心。非色非心。不同顽碍。故
非色。不同受等妄情分别。故非心。非色非心。
以为戒体。出律藏。广博严净经云。若能持此
经。具足一切戒。金刚三昧经。明悟本觉者。佛
言。如是之人。不存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
虽无法服。虽不具戒。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
获圣果。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一切诸法。
毕竟寂灭。心寂灭故。名究竟毗尼。又云。若不
得心。则不念戒。若不念戒。则不思慧。若不思
慧。则无复起一切疑惑。既无疑惑。则不持戒。
若不持戒。是则名为真持戒也。文殊师利所
问经云。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
萨犯波罗夷。菩萨璎珞本业经云。一切菩萨
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
尽故。戒亦无尽。大乘千钵大教王经云。一者
如来一切心法。金刚自性。本来清净。毕竟寂
灭。菩萨若于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觉心
卷二十六 第 566c 页 T48-0566.png
真净。了见心性无染无著。是故菩萨能持十
重戒者。是则名为不坏毗尼。又一切善恶等
法。可轨可持。出经藏。观心能研妙义。出论藏。
是以檀因心舍。圆清净之施门。戒因心持。成
自性之净律。辱因心受。具无生之大忍。进因
心作。备牢强之进门。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则
禅因心发。般若灵鉴。穷幽洞微。则智从心起。
即六度门。故经云。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
何者。经云。无可与者。名为布施。岂心外有法。
可住相耶。经偈云。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
宁执事法分持犯耶。经云。忍者。于一刹那尽
一切相。及诸所缘。又云。何谓菩萨能行忍辱。
佛言。见心相念念灭。岂可伏捺自心。对治前
境。而为忍受耶。经偈云。若能心不起。精进无
有涯。又云。何谓菩萨能行精进。佛言。求心不
可得。宁著有为。妄兴劳虑耶。经云。不见心相。
名为正定。岂避喧杂。而守静尘耶。经云。不
求诸法性相因缘。是名正慧。宁外徇文言强
生知解耶。是知心外见法。尽名外道。故经云。
外道乐诸见。若直了自心。则不为诸见所动。
如经云。菩萨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
则一切法。夫言无所见者。非是离一切法。云
无所见。即见一切法。而无所见。以无所有。即
一切法。一切法。即无所有故。首楞严经云。法
法何状。所以经颂云。若能除眼翳。舍离于色
想。不见于诸法。则得见如来。大足法师。临终
题壁偈云。实相言思取。真如绝见闻。此是安
安处。异学但云云。
宗镜录卷第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567a 页 T48-0567.png

      丙午岁分司大藏都监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