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6a 页

先觉宗乘卷二
径山语风老人 圆信 较定
无地地主人 郭凝之 汇编

*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池州甘贽行者。一日入南泉设斋。黄檗为首座。行者
请施财。黄檗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甘曰。恁么道。争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6b 页 X87-0186.png
消得某甲䞋。便将出去。须臾复入曰。请施财。黄檗曰。
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甘乃行䞋。(翠岩真云。甘贽行者。黠儿落节。黄檗施财。
何曾梦见。妙喜举翠岩语云。一等是随邪逐恶。这云居罗汉。却较些子 楚石琦云。恁么恁么。扶起甘贽。推倒
黄檗。不恁么。不恁么。扶起黄檗。推倒甘贽。只如恁么中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恁么。又作么生。师子咬人。韩獹逐
块)又一日入寺设粥。仍请南泉念诵。南泉乃白椎曰。
请大众。为狸奴白牯。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甘拂袖便
出。南泉粥后问典座。行者在甚处。典座曰。当时便去
也。南泉便打破锅子。(妙喜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甘常接待往来。
有僧问曰。行者接待不易。甘曰。譬如喂驴喂马。僧休
去。有住庵僧。缘化什物。甘曰。有一问。若道得即施。乃
书心字。问是甚么字。曰心字。又问妻。甚么字。妻曰心
字。甘曰。某甲山妻。亦合住庵。其僧无语。甘亦无施。又
问一僧。甚么处来。曰沩山来。甘曰。曾有僧问沩山。如
何是西来意。沩山举起拂子。上座作么生会沩山意。
曰借事明心。附物显理。甘曰。且归沩山去好。(保福闻之。乃仰
手覆手)药山令供养主抄化甘行者。问甚处来。曰药山
来。甘曰。来作么。曰教化。甘曰。将得药来么。曰行者有
甚么病。甘便舍银两铤。意山中有人。此物却回。无人
即休。主便归纳疏。药山问曰。子归何速。主曰。问佛法
相当。得银两铤。药山令举其语。主举巳。药山曰。速送
还他。子著贼了也。主便送还。甘曰。繇来有人。遂添银
施之(同安显云。早知行者恁么问。终不道药山来)

* 唐剌史陆亘(嗣法南泉愿)

陆亘。字景山。苏州吴人。观察池州时。请南泉普愿禅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6c 页 X87-0186.png
师。入郡伸弟子礼。公问曰。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
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作么生
出得。南泉召大夫。公应诺。南泉曰。出也。(高峰妙云。南泉潦倒。手脚
不亲。纵饶出得。也是死货。高峰只向他道。大夫还曾示人么。才拟祇对。便与乱棒打出。非特为遮汉脱却鹘臭
布衫。要使天下衲僧。个个解粘去缚。庆快平生)公从此开解。即礼谢问。弟子
从六合来。彼中还更有身否。南泉曰。分明记取。举似
作家。曰和尚不可思议。到处世界成就。南泉曰。适来
总是大夫分上事。公异日谓南泉曰。弟子亦薄会佛
法。南泉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曰寸丝不挂。南
泉曰。犹是阶下汉。又曰。不见道。有道君王不纳有智
之臣。南泉一日上堂。公曰。请和尚为众说法。南泉曰。
教老僧作么生说。曰和尚岂无方便。南泉曰。道他欠
少甚么。曰为甚么有六道四生。南泉曰。老僧不教他。
公与南泉见人双陆。指骰子曰。恁么不恁么。正恁么
信彩去时如何。南泉拈起骰子曰。臭骨头十八。公问。
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或时坐。或时卧。如今拟镌作佛。
还得否。南泉曰得。公曰。莫不得否。南泉曰。不得。(云岩云。坐
即佛。不坐即非佛。洞山云。不坐即佛。坐即非佛)。

(天奇拈云。陆亘大夫向这石头上。坐卧不安。仔细捡点将来。
皆是自不守分。不是南泉。争得风光遍界。恁么便恁么。不恁么便不恁么。若不具眼。总是泥里洗土块。灵岩證
据。洞山交互。方见得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公向南泉道。肇法师也甚奇
怪。解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南泉指庭前
牡丹花曰。大夫。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圆悟勤云。陆亘
手攀金锁。南泉八字打开。直得七珍八宝罗列目前。乃竖起拂子云。天地一指。万物一马。通身是眼。分疏不下)。

(妙喜杲云。若向理上看。非但南泉谩他。陆亘大夫一点不得。亦未摸着他脚跟下一茎毛在。若向事上看。非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7a 页 X87-0187.png
但陆亘大夫谩他南泉一点不得。亦未梦见他汗臭气在。或有出来道。大小径山。说理说事。只向他道。但向理
事上会取)。

(楚石琦云。大众还会么。你若向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上会。落在肇法师圈䙌里。若向理事上会。又
落在妙喜葛藤中。总无自由分。只如南泉指牡丹向陆亘道。大夫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你毕竟如何会。
天宁不惜眉毛。为你诸人。下个注脚。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妙喜颂云。天地同根伸一问。未曾
抬步巳亡家。无阴阳处华重发。玉本无瑕却有瑕)公又问。天王居何地位。曰
若是天王。即非地位。曰弟子闻说。天王是居初地。曰
应以天王身得度者。即现天王身而为说法。公辞归
宣城治所。南泉问。大夫去彼。将何治民。公曰。以智慧
治民。南泉曰。恁么则彼处生灵。尽遭涂炭去也。南泉
入宣州。公出迎接。指城门曰。人人尽唤作瓮门。未审
和尚唤作甚么门。曰老僧若道。恐辱大夫风化。曰忽
然贼来时。作么生。南泉曰。王老师罪过。公又问。大悲
菩萨。用许多手眼。作甚么。南泉曰。祇如国家。又用大
夫。作甚么。(楚石琦代云。随家丰俭)暨南泉圆寂。院主问。大夫何
不哭先师。公曰。院主道得即哭。院主无对(长庆代云。合哭不合
哭)。

(密云悟代云。苍天苍天。虽似将哭代哭。也可救一半)

* 唐相圆裴休(嗣法黄檗运)

相国裴休居士。字公美。河东闻喜人也。家世奉佛。儿
时与兄弟偕隐。昼讲经。夜著书。经年不出户。中年后
不食荤血。常斋戒。屏嗜欲。香炉贝典。不离左右。咏歌
赞呗。以为法乐。剌洪州时。入龙兴寺。观𦘕壁乃问。是
何图相。主事者对曰。高僧真仪。公曰。真仪可观。高僧
何在。主事无对。公曰。此间有禅人否。曰近有一僧。投
寺执役。颇似禅者。僧即黄檗运也。公延至。曰适有一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7b 页 X87-0187.png
问。诸德吝辞。今请上人。代酬一语。黄檗曰。第言之。公
举前问。黄檗朗声曰。裴休。公应诺。黄檗曰。在甚么处。
(径山杲禅师。因李参政到山。举此公案拈云。裴公将错就错。脱尽根尘。黄檗信口垂慈。不费心力。似地擎山。不
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虽然如是。黄檗只有杀人刀。且无活人剑。今日大资相公。或问云门。真
仪可观。高僧在甚么处。云门亦召云相公。相公若应诺。云门即向道。今日堂中。特谢供养。楚石琦云。裴相国道。
高僧在甚么处。分明换却眼睛。黄檗更召相公。刚把钵盂安柄。老妙喜与人错下注脚。便道似地擎山。不知山
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蹉过了也。天宁即不然。亦召相公。相公应诺。劈脊便棒。免教这汉向死水里
淹杀)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曰吾师真善知识也。遂延
入府署。笃志内典。深入法会。既通彻祖意。复博综教
相。诸方禅学咸谓。裴相不浪出黄檗之门也。一日公
以所解一编示黄檗。黄檗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
曰。会么。公未测。黄檗曰。若便恁么会得。犹较些子。若
也形于纸墨。何有吾宗。公一日拓一尊佛。于黄檗前
跪曰。请师安名。黄檗召曰。裴休。公应诺。黄檗曰。与汝
安名竟。公礼拜。(妙喜云。裴公黄檗。可谓如水入水。似金博金。虽然如是。捡点将来。不无渗
漏。今日或有捧一尊像。请云门安名。即向道。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若云谢师安名。即向道。下坡不走。快便难
逢。楚石琦云。裴公捧像。黄檗安名。冷地看来。如大家教新妇相似。直是好笑。笑须三十年。妙喜既不能坐断。未
免随例颠倒。唤作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周人以柏。殷人以栗)。

公谒石霜诸禅师。石
霜拈起笏问。在天子手中为圭。在官人手中为笏。在
老僧手中。且道唤作甚么。公无对。石霜乃留下笏。(密云
悟代云。和尚不打自招)公启建法会。问僧。看什么经。曰无言童
子经。曰有几卷。曰两卷。曰既是无言。为甚么却有两
卷。僧无对。(后龟山代云。若论无言。非惟两卷)

公为观察。入山访华林
觉禅师。问曰。还有侍者否。曰有一两个。祇是不可见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7c 页 X87-0187.png
客。公曰。在甚么处。华林乃唤大空小空。时二虎自庵
后出。华林语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公问
曰。师作何行业。感得如斯。华林良久曰。会么。曰不会。
华林曰。山僧常念观音。(空音湛颂云。僧来展具巳输筹。常念观音独不休。雕虎风
生君未会。可怜空磕破钟楼)。

公尝与圭峰密禅师游。入其阃域。休
居尝不御酒肉。著释氏文数万言。如作劝发菩提心
文。圆觉经叙。法界观叙。禅源诠叙。原人论叙。世皆服
其精要。

* 唐常侍王敬初(嗣法沩山祐)

王敬初。襄州人。为常侍。视事次。米和尚至。公乃举笔
示之。米曰。还判得虚空否。公掷笔入宅。更不复出。米
致疑。明日凭鼓山供养主。入探其意。米亦随至。潜在
屏蔽间侦伺。供养主才坐。问曰。昨日米和尚有甚么
言句。便不相见。公曰。狮子咬人。韩卢逐块。米闻此语。
即省前谬。遽出朗笑曰。我会也。我会也。公曰。会即不
无。你试道看。米曰。请常侍举。公乃竖起一只箸。米曰。
这野狐精。公曰。这汉彻也。(大沩哲云。米胡虽然如是。且只得一橛。常待云。这汉
彻去。大似看楼打楼。大沩即不然。常侍虽是个俗汉。笔下有生杀之权。米胡是一方善知识。要且出他圈䙌不
得。当时待他掷下笔。但向道。我从来疑著这汉)。

问僧。一切众生。还有佛性也
无。僧曰有。公指壁上𦘕狗子曰。这个还有也无。僧无
对。公自代曰。看咬著汝。

鄂州无等禅师谒公。辞退将
出门。公召曰和尚。无等回顾。公敲柱三下。无等以手
作圆相。复三拨之便行。

公初见睦州。睦州问曰。今日
何故入院迟。公曰。看打毬来。睦州曰。人打毬。马打毬。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8a 页 X87-0188.png
公曰。人打毬。睦州曰。人困么。曰困。睦州曰。马困么。曰
困。睦州曰。露柱困么。公惘然无对。归至私第。中夜忽
然有省。明日见睦州曰。某甲会得昨日事也。睦州曰。
露柱困么。曰困。睦州许之。

临济与公到僧堂。公问。这
一堂僧。还看经么。临济曰。不看经。曰还习禅么。临济
曰。不习禅。曰既不看经。又不习禅。毕竟作个甚么。临
济曰。总教伊成佛作祖去。曰金屑虽贵。落眼成翳。临
济曰。我将谓你是个俗汉(楚石琦云。临济吹毛剑。什么处去也。若也拈出。有什
么王常侍在。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 唐尚书陈操(嗣法陈睦州)

睦州剌史陈操。位至尚书。参睦州陈尊宿。一日睦州
看经次。公问。和尚看什么经。睦州曰。金刚经。公曰。六
朝翻译。此当第几译。睦州举起经曰。一切有为法。如
梦幻泡影。

公与僧斋次。拈起糊饼。问僧。江西湖南。还
有这个么。僧曰。尚书适来吃个甚么。公曰。敲钟谢响。
又斋僧次。躬自行饼。一僧展手拟接。公却缩手。僧无
语。公曰。果然果然。(楚石琦代云。久知尚书不吝)

问僧。有个事。与上
座商量得么。曰合取狗口。公自掴口曰。某甲罪过。曰
知过必改。公曰。恁么则借上座口。吃饭得么。

又斋僧
自行食次。至首座前曰。请施食。首座曰。三德六味。公
曰错。首座无对。(楚石琦代首座。敲钵作声)又与僚属登楼次。见数
僧行来。有一官人曰。来者总是行脚僧。公曰不是。曰
焉知不是。公曰。待来勘过。须臾僧至楼前。公蓦唤上
座。僧皆举首。公谓诸官曰。不信道。

公看资福禅师。资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8b 页 X87-0188.png
福见来。便画一圆相。公曰。弟子与么来。早是不著便。
更画圆相。资福于中著一点。公曰。将谓是南番舶主。
资福便归方丈。闭却门。(雪窦云。陈操止具一只眼。复颂云。团团珠绕玉珊珊。马载
驴驮上铁船。分付海山无事客。钩鳌时下一圈栾。复云。天下衲僧跳不出)。

(千岩颂云。吾家密事俗人知。月蚀
卢仝便有诗。只为慎初兼护末。不知失却两茎眉)又与禅者颂曰。禅者有玄
机。机玄是复非。欲了机前旨。咸于句下违。

* 宋驸马李遵勖(嗣法谷隐聪)

李遵勖。存公武。举进士。大中祥符间。真宗召对便殿。
尚万寿公主。后拜宁国军节度使。公探索宗要。无间
寒暑。谒谷隐。问出家事。谷隐以崔赵公问径山公案
答之。公于言下大悟。作偈曰。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
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宗门武库云。李公得心要
于石门聪禅师。尝作二句偈。寄发运朱正辞。时许式为淮南漕。朱以李颂示许。请赓之。朱曰。雨催樵子还家。许
曰。风送渔舟到岸。又请浮山远禅师和之。浮山偈曰。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通身虽是眼睛。也待红垆
再煅。锄麑触树迷封。豫让藏身吞炭。鹭飞影落秋江。风送芦花两岸。诸公见大敬之。李后复续末二句。今所传
惟李一颂而巳)。

公一日与坚上座送别。公问。近离上党。得届
中都。方接麈谈。遽回虎锡。指云屏之翠峤。访雪岭之
清流。未审此处彼处的的事作么生。上座曰。利剑拂
开天地静。霜刀才举斗牛寒。公曰。恰直今日耳聩。上
座曰。一箭落双雕。公曰。上座为甚么。著草鞋睡。座以
衣袖一拂。公低头曰。今日可谓降伏也。上座曰。普化
出僧堂。慈明在杨大年所。大年朝中见公曰。近得一
道人。真西河师子。公曰。我以拘文。不能就谒柰何。大
年归语慈明曰。李公佛法中人。闻道风远至。有愿见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8c 页 X87-0188.png
之心。政以法不得与侍从过从。慈明于是黎明谒李
公。公阅谒。使童子问曰。道得即与上座相见。慈明曰。
今日特来相看。又令童子曰。碑文刻白字。当道种青
松。慈明曰。不因今日节。馀日定难逢。童又出曰。都尉
言。与么则与上座相见去也。慈明曰。脚头脚底。公乃
出。坐定。问曰。我闻西河有金毛师子是否。慈明曰。甚
么处得者消息。公便喝。慈明曰。野干鸣。公又喝。慈明
曰恰是。公大笑。慈明辞。公问。如何是上座临行一句。
慈明曰。好将息。公曰。何异诸方。慈明曰。都尉又作么
生。公曰。放上座二十棒。慈明曰。专为流通。公又喝。慈
明曰瞎。公曰好去。慈明应喏喏。及还唐明。公遣两僧
讯之。慈明于书尾画双足。写来僧名寄之。公作偈曰。
黑毫千里馀。金椁示双趺。人天浑莫测。珍重赤须胡。
宝元戊寅。公遣使邀慈明曰。海内法友。惟师与杨大
年耳。大年弃我而先。仆年来顿觉衰落。忍死以一见。
公仍以书抵潭帅敦遣之。慈明恻然。与侍者舟而东
下。舟中作偈曰。长江行不尽。帝里到何时。既得凉风
便。休将橹棹施。至京师。与公相会月馀。而公果没。公
临终时。膈胃躁热。有尼道坚。谓曰。众生见劫尽大火
所烧时。都尉切宜照管主人公。公曰。大师与我煎一
服药来。坚无语。公曰。这师姑药也。不会煎得。时慈明
来视。公画一圆相。又作偈献师曰。世界无依。山河匪
碍。大海微尘。须弥纳芥。拈起幞头。解下腰带。若觅死
生。问取皮袋。慈明曰。如何是本来佛性。公曰。今日热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9a 页 X87-0189.png
如昨日。随声便问。临行一句作么生。慈明曰。本来无
挂碍。随处任方圆。公曰。晚来困倦。更不答话。慈明曰。
无佛处作佛。公于是泊然而逝。二庙尤留神空宗。闻
公化与慈明问答。嘉叹久之。慈明哭之恸。临圹乃别。

* 宋侍郎文公杨亿(嗣法广慧琏)

侍郎文公。杨亿居士。字大年。幼举神婴。壮负才名。未
知有佛。一日过同僚。见读金刚经者。且笑之。彼诵自
若。公窃疑曰。是岂出孔孟之右乎。何佞甚。因阅数板。
懵然始少敬信。后会翰林李维。勉令参问。迨三十时。
由秘书监。出守汝州。首谒广慧。公便问。布鼓当轩击。
谁是知音者。广慧曰。来风深辩。公曰。恁么则禅客相
逢。祇弹指也。广慧曰。君子可入。公应喏喏。广慧曰。草
贼大败。夜语次。广慧曰。秘监曾与甚人道话来。公曰。
曾问云岩谅监寺。两个大虫相咬时如何。谅曰。一合
相。某曰。我祇管看。未审恁么道还得么。广慧曰。这里
即不然。公曰。请和尚别一转语。广慧以手作拽鼻势
曰。这畜生更𨁝跳在。公于言下脱然无疑。有偈曰。八
角磨盘空里走。金毛狮子变作狗。拟欲将身北斗藏。
应须合掌南辰后。公又问。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未审在甚么处。广慧曰。敲砖打瓦。又问。风穴道。金沙
滩头马郎妇。意旨如何。广慧曰。更道也不及。又问。承
和尚有言。一切罪业。皆因财宝所生。劝人疏于财利。
然南阎浮提众生。以财为命。邦国以财聚人。教中有
财法二施。何得劝人疏财乎。广慧曰。幡竿尖上铁笼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9b 页 X87-0189.png
头。公曰。海坛马子似驴大。广慧曰。楚鸡不是丹山凤。
公曰。佛灭二千岁。比丘少惭愧。公置一百问请答。广
慧一一答回。详在洞山聪禅师语要中。

慈明依唐明
嵩禅师。嵩谓慈明曰。杨大年内翰。知见高。入道稳。实
子不可不见。慈明乃往见大年。公问曰。对面不相识。
千里却同风。慈明曰。近奉山门请。公曰。真个脱空。慈
明曰。前月离唐明。公曰。适来悔相问。慈明曰作家。公
便喝。慈明曰却是。公复喝。慈明以手划一划。公吐舌
曰。真是龙象。慈明曰。是何言欤。公唤客司点茶。元来
是屋里人。慈明曰。也不消得茶罢。又问。如何是上座
为人一句。慈明曰切。公曰。与么则长裙新妇拖泥走。
慈明曰。谁得似内翰。公曰。作家作家。慈明曰。放你二
十棒。公拊膝曰。这里是甚么所在。慈明拍掌曰。也不
得放过。又问。记得唐明当时悟底因缘么。慈明曰。唐
明问首山。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首山曰。楚王城畔。
汝水东流。公曰。祇如此语意旨如何。慈明曰。水上挂
灯毬。公曰。与么则孤负古人去也。慈明曰。内翰疑则
别参。公曰。三脚虾蟆跳上天。慈明曰。一任𨁝跳。公乃
馆于斋中。日夕质疑。恨见之晚。久之慈明辞还河东。
公曰。有一语寄与唐明得么。慈明曰。明月照见夜行
人。公曰。却不相当。慈明曰。更深犹自可。午后更愁人。
公曰。开宝寺前金刚。近日因甚么汗出。慈明曰知。公
曰。上座临行。岂无为人底句。慈明曰。重叠关山路。公
曰。与么则随上座去也。慈明嘘一声。公曰。真师子儿。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89c 页 X87-0189.png
大师子吼。慈明曰。放去又收来。公曰。适来失脚踏倒。
又得家童扶起。慈明曰。有甚么了期。公笑。尝问鹿门
昭山主曰。入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时如何。昭曰。君
子坦荡荡。又问李都尉曰。释迦六年苦行。成得甚么
事。都尉曰。担折知柴重。又与都尉唐明广慧汾阳问
答次。都尉曰。弥陀演化于西方。达磨传心于东土。胡
来汉现水到渠成。五岳镇静以峥嵘。百谷朝宗而浩
渺。一灵之性。托境现形。三有之中。凭何立命。慈明曰。
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公曰。尼剃头不复生子。慈明曰。
陜府铁牛能哮吼。嘉州大象念摩诃。都尉曰。侧跳上
山巅。慈明曰。骑牛不著靴。(元叟端云。大小唐明。墙堑不坚。扄鐍不固。致令他俗
人。有入室操戈之举。是你诸人。且作么生会。击拂子云。白鹭下田千点雪。黄鹂上树一枝花)广慧
曰。进象倒戈。汾阳曰。端身裂面破。问玄沙不出岭。保
福不渡河。善财参知识五十三员。慧远结黑白一十
八士。雪峰三度上投子。智者九旬讲法华。这六个汉。
为复野干鸣。为复师子吼。速道速道。慈明曰。水急鱼
行涩。峰高鸟不栖。公曰。泗州大圣。慈明曰。土上加泥
更一重。都尉曰。舌上覆金钱。明曰。半夜款乐动。谁人
得知音。慧曰。歌谣满路人皆望。汾阳曰。看壁𦘕人笑。
问风穴提印。南院传衣。昭公演化于西河。嵩师领徒
于并垒。南宗之旨。北土大兴。且道二师承谁恩力。慈
明曰。不入莲池浴。懒向雪山游。公曰。清凉山里万菩
萨。慈明曰。维摩会中诸圣集。都尉曰。背负乾薪遭野
火。慈明曰。口是祸门。广慧曰。藏头白。海头黑。汾阳曰。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0a 页 X87-0190.png
告天手捺地嘘嘘问。忉利透日月之上。四禅无风火
之灾。三交驾铁牛之车。临汝握全提之印。猕猴有一
面古镜。狸奴有万里神光。直下承当。是何人也。慈明
曰。朝看东南。暮看西北。公曰。狸奴白牯却知有。慈明
曰。淹杀家头蒿。都尉曰。月里煮油铛。慈明曰。石人腰
带。广慧曰。陈蒲鞋周金刚。汾阳曰。直裰又缝胡钉铰。
问一切诸佛尽在里许。动即丧身失命。觑著两头俱
瞎。拟议之时。千山万水。直下会得也。是炭库里坐地。
有不惜眉毛者。通个消息来。慈明曰。百杂碎。公曰。平
生不妄语。慈明曰。也要道过。都尉曰。出穴兔遭罥。慈
明曰。东西无滞碍。南北得自由。广慧曰。振锡下犁泥。
汾阳曰。穿山透石壁。鼻孔血淋淋。慈明复有颂曰。一
言才出彻龙庭。搅动须弥帝释惊。三世诸佛齐坐了。
杖头傀儡弄双睛。公答曰。今年桃李味甘香。一颗千
金买得尝。贮药胡卢拖鼠味。穴门小窄转难藏。五台
山里有文殊。罗汉天台洞内居。为问子湖一只狗。何
如普化一头驴。再答曰。蜘蛛网中坐虫儿。不敢过昨
夜三尺雪。百鸟尽遭饥。果熟树低垂。鹅肥甑箄破。借
问末山尼。何如刘铁磨。慈明又作宗本颂。左顾右觑。
黄昏莽卤。展手回来。早是彰露。且道作么生。是彰露
底句。公曰。正杀人时𥅄出头。慈明曰。两脚捎空手叉
胸。都尉曰。左须右发隐文章。慈明曰。维摩一默。文殊
赞善。若遇老僧在彼。各与三十棒。且道这二老汉。过
在甚么处。公曰。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慈明曰。迦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0b 页 X87-0190.png
叶不擎拳。阿难不合掌。都尉曰。似犊牛儿未用角时。
慈明曰。忙屈拳打令。又曰。教有明文。佛身充满于法
界。老僧今日充满于法界。侍郎即今在甚么处。公曰。
布裙一截泥。努出膝盖子。慈明曰。宽口布裤三尺杖。
都尉曰。河水一担直三文。慈明曰。只见鼻头宽。不见
顶后湿。盖庶几龙象蹴踏。信非驴所堪矣。公因微恙。
问环大师曰。某今日忽违和。大师慈悲。如何医疗。环
曰。丁香汤一碗。公便作吐势。环曰。恩爱成烦恼。环为
煎药次。公叫曰有贼。环下药于公前。叉手侧立。公瞠
目视之曰。少丛林汉。环拂袖而出。又一日问曰。某四
大将欲离散。大师如何相救。环乃槌胸三下。公曰。赖
遇作家。环曰。几年学佛法。俗气犹未除。公曰。祸不单
行。环作嘘嘘声。公书偈。遗李都尉曰。沤生与沤灭。二
法本来齐。欲识真归处。赵州东院西。都尉见。遂曰。泰
山庙里卖纸钱。都尉即至。公巳逝矣。公修景德传灯
录。入大藏流通于世。

* 宋侍郎杨杰(嗣法天衣怀)

杨杰。字次公。无为人也。宋元祐中。为侍郎。自号无为
子。公历参诸名宿。晚从天衣游。天衣每引庞居士机
语。令研究深造。后奉祠泰山。一日闻鸡鸣。睹日如盘
涌。忽大悟。遂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
婚。女大须嫁。讨甚閒工夫。更说无生话。书以寄天衣。
天衣称善。时海印信禅师见之。亦有偈曰。我无男婚。
亦无女嫁。困来便打眠。谁管无生话。其亘相提唱尔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0c 页 X87-0190.png
耳。公又问。本嵩律师。以宣律师所讲毗尼性体。本嵩
以偈答曰。情智何尝异。犬吠蛇自行。终南的的意。日
午打三更。公肯之。比提刑日。与果昌觉禅师。同游山
次。公拈起大士饭石问。既是饭石。为甚么咬不碎。果
昌曰。祇为太硬。公曰。犹涉繁词。果昌曰。未审提刑作
么生。公曰硬。果昌曰。也是第二月。公为写七佛殿额。
乃问。七佛重出世时如何。果昌曰。一回相见一回新。
公领之而巳。投子聪禅师。尝被人杀监寺。更押聪系
狱。时公按行入州界。梦神人云。州有肉身菩萨。枉坐
缧绁。公即访吏。以聪事告。公遽立释之。其赞投子青
像曰。一只履两牛皮。金乌啼处木鸡飞。半夜卖油翁
发笑。白头生得黑头儿。复赞五祖曰。人孰无父。祖独
有母。其母为谁。周氏季女。浊港滔滔入大江。门前依
旧长安路。及会芙蓉楷禅师。公曰。与师相别几年。芙
蓉曰七年。公曰。学道来。参禅来。芙蓉曰。不打这鼓笛。
公曰。恁么则空游山水。百无所能也。芙蓉曰。别来未
久。善能高鉴。公大笑。公有辞世偈曰。生无可恋。死无
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便奄
然而终。公有辅道集。苏轼为序。传于代。

* 宋签判刘经臣(嗣法智海逸)

刘经臣。字兴朝。为签判。少以逸才登仕版。于佛法未
之信。年三十二。会东林照觉总禅师。始醉心祖道。后
抵京师。谒慧林冲禅师。于僧问雪窦。如何是诸佛本
源。答曰。千峰寒色。语下有省。岁馀官雒幕。就参韶山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1a 页 X87-0191.png
杲禅师。将去官辞韶山。韶山嘱曰。公如此用心。何愁
不悟向。后或有非常境界。无量欢喜。宜急收拾。若收
拾得去。便成法器。若收拾不得。则成失心之患。未几
复至京师。趋智海。依正觉逸禅师。请问因缘。智海曰。
古人道。平常心是道。尔十二时中。放光动地。不自觉
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公益疑不解。一夕入室。智海
举传灯所载香至国王。问波罗提尊者。何者是佛。尊
者曰。见性是佛。意旨如何。公不能对。疑甚。归就𥨊熟
睡。至五更觉来。方追念间。见种种异相。表里洞彻。六
根震动。天地回旋。如云开月现。喜不自胜。忽忆韶山
临别所嘱之言。姑抑之。逗明。悉以所得告智海。为證
据。智海曰。更须用得始得。公曰。莫要践履否。智海厉
声曰。这个是甚么事。却说践履。公默契。(幻寄云。签判不能于千峰
寒色瞥地。遂带累波罗提尊者。入无尾巴猢孙队中。轮转流浪悲夫)乃作发明心地颂
八首。及著明道谕儒篇。以警世。(词曰。明道在乎见性。余之所悟者。见性而
巳。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杨子曰。视听言貌。思性
所有也。有见于此。则能明乎道矣。当知道不远人。人之于道。犹鱼之于水。未尝须臾离也。唯其迷已逐物故。终
身由之而不知。佛曰大觉。儒曰先觉。盖觉此耳。昔人有言曰。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又曰。大道祇在目前。要
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
去处。祇这语声是。此佛者之语道。为最亲者。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兴则见其倚于衡也。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也。取之左右。逢其源也。此儒者之语道。为最迩者。柰何此道。唯可心传。不立文字故。世尊拈花。而妙心传于迦
叶。达磨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花竞秀。分宗列派。各有门庭故或瞬目杨眉。擎拳举指。或行棒行
喝。竖拂拈槌。或持义张弓。辊毬舞笏。或拽石搬土。打鼓吹毛。或一默一言。一吁一笑。乃至种种方便。皆是亲切
为人。然祇为太亲故。人多罔措。瞥然见者。不隔丝毫。其或沉吟。迢迢万里。欲明道者。宜无忽焉。祖祖相传。至今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1b 页 X87-0191.png
不绝。真得吾儒所谓忿而不发。开而弗违者矣。余之有得。实在此门。反思吾儒。自有其道。良哉孔子之言。默而
识之。一以贯之。故目击而道存。指掌而意喻。凡若此者皆合宗门之妙旨。得教外之真机。然而孔子之道传之
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既没。不得其传。而所以传于世者。特文字耳。故余之学。必求自得而后巳。幸余一夕
开悟。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口之所谈。手足之所运动。无非妙者。得之既久。日益见前。每以与人。人
不能受。然后知妙。道果不可以文字传也。呜呼是道也。有其人则传。无其人则绝。余既得之矣。谁其似之乎。终
余之身。而有其人邪。无其人邪。所不可得而知也。故为记颂歌语。以流播其事。而又著此篇。以谕吾徒云)。

* 宋清献公赵抃(嗣法蒋山泉)

赵抃。字悦道。衢州西安人。号知非子。官至参政。年四
十馀。摈去声色。系心宗教。初从蒋山法泉禅师游。微
有省。又从大名天钵寺重元禅师问心要。师曰。公立
朝论政。崇化明伦。奚暇刻意于此。公曰。闻别传之旨。
人人本有之事。岂抃不能。愿究明之。师乃令看狗子
无佛性话。会佛慧居衢之南禅。公日亲之。慧未尝容
措一辞。后典青州。政事之馀。多宴坐。忽大雷震惊。即
契悟。作偈曰。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澄不动湛如水。一
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举头苍苍喜复喜。
刹刹尘尘无不是。中下之人不得闻。妙用神通而巳
矣。佛慧闻笑曰。赵悦道撞彩耳。元丰初年。七十二。以
太子少保告老。退居三衢。与山僧野老。往来无间。名
所居为高斋。以诗自见曰。轩外长溪溪外山。捲帘空
旷云水间。高斋有问如何答。清夜安眠白昼闲。又题
偈见意曰。腰佩黄金巳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
欲识高斋老。祇是柯村赵四郎。复曰。切忌错认。公一
日遍辞亲友。其子㞦问后事。公厉声叱之。遗佛慧书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1c 页 X87-0191.png
曰。非师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力矣。少顷语如平时。
忽趺坐而化。年七十七。佛慧以偈赞曰。仕也邦为瑞。
归欤世作程。人间金粟去。天上玉楼成。慧剑无纤缺。
冰壶彻底清。春风瀫水路。孤月照云明。

* 宋丞相张商英(嗣法兜率悦)

丞相张商英居士。字天觉。号无尽。蜀人也。年十九。应
举入京。道由向氏家。向预梦。神人报曰。明日接相公。
凌晨公至。向异之。劳问勤腆。乃曰。秀才未娶。当以女
奉洒扫。后果及第。乃娶之。初任主簿。因入僧寺。睹梵
夹庄严甚。乃怫然曰。吾孔圣书。不及胡人教耶。夜坐
书室。冯纸长吟。中夜不眠。向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
公以前意白之。正此著无佛论。向应声曰。既是无佛。
何论之有。当须著有佛论始得。公疑其言。遂止。后访
一同列。见佛龛前经卷。乃问何书。云维摩诘所说经。
公信手开。阅至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处。叹曰。胡
语亦能尔乎。问此经几卷。曰三卷。乃借归。阅次向氏
问。看何书。公曰。维摩诘所说经。向曰。可熟读此经。然
后著无佛论。公繇是深信佛乘。留心祖道。因提刑至
汾。谒大达国师塔。及梦国师接引。觉而阅其语。至国
师问马祖西来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国师去。
祖唤曰大德。国师回首。祖曰。是甚么。公乃有省。作偈
曰。是甚么是甚么。罗睺殿前灯。是火不是阿祖唤。回
洎被善财觑破。毗岚风急九天高。白鹭眼盲鱼走过。
元祐六年。为江西漕。首谒东林照觉总禅师。觉诘其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2a 页 X87-0192.png
所见。与已合。乃印可曰。吾有得法弟子。住玉溪。乃慈
古镜也。亦可与语。公复因按部。过分宁。诸禅迓之。公
到先致敬玉溪慈。次及诸山。最后问兜率悦禅师。悦
为人短小。公曾见龚德庄。说其聪明可人。乃曰。闻公
善文章。悦大笑曰。运使失却一只眼了也。从悦临济
九世孙。对运使。论文章。政如运使。对从悦论禅也。公
不然其语。乃强屈指曰。是九世也。问玉溪去此多少。
曰三十里。曰兜率聻。曰五里。公是夜乃至兜率。悦先
一夜梦。日轮升天。被悦以手搏取。乃说与首座曰。日
轮运转之义。闻张运使。非久过此。吾当深锥痛劄。若
肯回头。则吾门幸事。首座曰。今士大夫。受人取奉惯。
恐其恶发别生事也。悦曰。正使烦恼祇退得。我院也
别无事。公与悦语次。称赏东林。悦未肯其说。公乃题
寺后拟瀑轩诗曰。不向庐山寻落处。象王鼻孔谩辽
天。意讥其不肯东林也。公与悦语。至更深论及宗门。
事。悦曰。东林既印可运使。运使于佛祖言教。有少疑
否。公曰有。悦曰。疑何等语。公曰。疑香严独脚颂德山
拓钵话。悦曰。既于此有疑。其馀安得无耶。祇如岩头
言。末后句是有耶是无耶。公曰有悦。大笑。便归方丈。
闲却门。公一夜睡不稳。至五更下床。触翻溺器。乃大
彻。猛省前话。遂有颂曰。鼓寂钟沉拓钵回。岩头一拶
语如雷。果然祇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遂叩方
丈门曰。某巳捉得贼了。悦曰。赃在甚处。公无语。悦曰。
都运且去。来日相见。翌日公遂举前颂。悦乃谓曰。参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2b 页 X87-0192.png
禅祇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之说。公巳深悟。然
至极微细处。使人不觉不知。堕在区宇。乃作颂證之
曰。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
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临机不碍。应物无
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谁得谁失。何亲何疏。拈头作
尾。指实为虚。翻身魔界。转脚邪涂。了无逆顺。不犯工
夫。公邀悦至建昌。途中一一伺察。有十颂叙其事。悦
亦有十颂酬之。时元祐八年八月也。悦又设三问。问
学者。一曰。拨草参玄。只图见性。即今性在什么处。公
颂曰。阴森夏木杜鹃鸣。日破浮云宇宙清莫对曾参
问曾晢。从来孝子讳爷名。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
眼光落地时。作么生脱。公颂曰。人间鬼使符来取。天
下花冠色正萎。好个转身时节子。莫教阎老等闲知。
三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什么处去。公
颂曰。鼓合东村李大妻。西风旷野泪沾衣。碧芦红蓼
江南岸。却作张三坐钓矶。盖得悦炉韛为多。公尝问
觉范洪禅师。汾阳临济五世嫡孙也。今其法派。皆谓
三玄三要。一期建立语。但于诸法。不生异见。一切平
常即是。祖意是否。慈明接人。亦多举汾阳十智同真
话。愿遂闻其说。觉范曰。十智同真。与三玄三要。同一
关棙。诸方祇爱平实见解。不信有悟门。使汾阳再生。
亲为剖析。亦以为非矣。公嗟咨久之曰。然乃其旨趣。
岂无方便。觉范答偈曰。十智同真面目全。于中一智
是根源。若人欲见汾阳老。劈破三玄作两边。公又问。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2c 页 X87-0192.png
临济四种宾主法门。觉范答。文长不载。公尤喜接引
尊宿。曾荐浩布裈。知大阳院事。未几复请浩。住玉泉。
开堂日。众官毕集。浩顾视大众曰。君不见。又曰。君不
见。公操蜀音曰。和尚见。浩应声曰。但得相公见便了。
即下座。公又访玑道者于洪之翠岩。玑门迎。公问。如
何是翠岩境。玑答曰。门近洪崖千尺井。石桥分水绕
松杉。公握玑手曰。闻道者名素矣。何能作此祇对。玑
曰。适然耳。公微笑。仍哦曰。野僧迎客下烟岚。试问如
何是翠岩。后便以前二句足之。林下相传为盛事。先
是公在慧林。一僧谈禅。不肯诸方公问蚬子答祖师
西来意。乃曰。神前酒台槃意旨如何。其僧张目直视
曰。神前酒台槃。公戏之曰。庙中是夕有灯则巳。不然
蚬子佛法。遂为虚施。其入游戏三昧。又皆此髅。政和
间。公被谪渚宫。会峨眉中峰。民师特过访之。议论教
乘。公极叹赏。闻民充夹山座元。公致书佛果勤禅师
曰。民座主舍义学。开宗眼如波。斯珍宝满船。遇风到
岸矣。勤亦喜出峡。南游顺流下荆门。当是时公以道
学自居。少见推许。勤舣舟谒之。剧谈华严旨要曰。华
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法。所以即一而万。了
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
波。公于是不觉促榻。勤遂问曰。到此与祖师西来意。
为同为别。公曰同矣。勤曰。且得没交涉。公色为之愠。
勤曰。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毫过患。犹是转句。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3a 页 X87-0193.png
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
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公乃首肯。翌日复举事法
界理法界。至理事无碍法界。勤又问。此可说禅乎。公
曰。正好说禅也。勤笑曰。不然。正是法界量里在。盖法
界量未灭。若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量灭。始好说禅。
如何是佛乾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是故真净偈曰。
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
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公曰。美哉斯论夫。岂
易闻乎。于是以师礼。留居碧岩。初泐潭准禅师示灭
也。大慧求塔铭于公。相见次。公问。上人祇么著草鞋
远来。曰某数千里行乞。来见相公。公曰。年多少。曰二
十八。公曰。水牯牛年多少。曰两个。公曰。什么处学得
遮虚头来。曰今日亲见相公。公笑曰。且坐吃茶。才坐
复问。远来有何事。大慧趋前曰。准和尚示寂。茶毗。目
睛牙齿数珠不坏。舍利无数。山中耆旧。皆欲相公大
手笔作塔铭。激励后学。特特远来。公曰。有一问。上人
若道得即做。若道不得。与钱五贯。裹足归兜率。参禅
去。曰请相公问。公曰。闻准老眼睛不坏是否。曰是。公
曰。我不问者个眼睛。曰问什么眼睛。公曰。问金刚眼
睛。曰若是金刚眼睛。在相公笔头上。公曰。老夫为他
点出光明。令照天照地去也。公又问。尔师准吾知之
久矣。尔不远辛苦而来。于准亦有得乎。大慧曰。若有
得则不来见大丞相也。公曰。咄者掠虚汉。异日语大
慧曰。余阅雪窦拈古。至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曰。大冶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3b 页 X87-0193.png
精金。应无变色。投卷叹曰。审如是。岂得有临济今日
耶。遂作颂曰。马师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髅三日聋。黄
檗闻之惊吐舌。江西从此立宗风。后平禅师遣书求
颂本。余作颂寄之曰。吐舌耳聋师巳晓。搥胸祇得哭
苍天。盘山会里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颠。诸方往往
以余聪明博记。少知余者。师自江西法窟来。必辨优
劣。试为老夫言之。大慧曰。居士见处。与真净死心合。
真净颂曰。客情步步随人转。有大威光不能现。突然
一喝双耳聋。那吒眼开黄檗面。死心拈曰。云岩要问
雪窦。既是大冶精金。应无变色。为甚么却三日耳聋。
诸人要知么。从前汗马无人识。祇要重论。盖代功公
拊几曰。不因公语。争见真净死心用处。若非二大老。
难显雪窦马师尔。且述偈曰。马师喝下立宗风。嗟我
三人见处同。海上六鳌吞饵去。栖芦谁更问渔翁。公
于宣和四年十一月黎明。口占遗表。命子弟书之。更
作偈曰。幻质朝章八十一。沤生沤灭无人识。撞破虚
空归去来。铁牛入海无消息。言讫。俄取枕。掷门󳶢上。
声如雷震。众视之。巳薨矣。公有颂古护法论。行于世
(公见云岩。和忠道者牧牛颂曰。两角指天。四足踏地。拽断鼻绳。牧甚尿屁。甚为击节。公一日问大慧。佛具正遍
知。亦有漏处。吾儒尚云。西方有圣人。尧舜禹汤皆圣人也。佛何故略不及之。大慧曰。佛且以梵王帝释为凡夫
即馀可知矣。公曰。何以知之。大慧曰。吾教备言。佛出世时。则梵王前引。帝释后随公大击节。以为高论。张文定
谓王荆公曰。孔孟后岂无人。惟儒门淡薄。收拾不住。故独钟于马祖诸老耳。公曰。达者之言也。公注海眼经。其
说八成就如是我闻一时云。事无不是之谓如。理无不如之谓是。三界独尊之谓我。心洞十方之谓闻。多之所
宗之谓一。一之所起之谓时。大慧云。自来无人如此说)。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3c 页 X87-0193.png

* 宋侍郎李弥逊(嗣法圆悟勤)

李弥逊。号普现居士。少时读书。五行俱下。年十八中。
乡举登第。京师旋历华要。二十八岁。为中书舍人。常
入圆悟室。一日早朝回至天津桥。马跃。忽有省。通身
汗流。直造天宁。适悟出门。遥见便唤曰。居士且喜。大
事了毕。公厉声曰。和尚眼花作甚么。悟便喝。公亦喝。
于是机锋迅捷。凡与悟问答。当机不让。公后迁吏部。
乞祠禄归闽连江。筑庵自娱。忽一日示微恙。遽索汤
沐浴毕。遂趺坐。作偈曰。谩说从来牧护。今日分明呈
露。虚空拶倒须弥。说甚向上一路。掷笔而逝。

* 宋给事冯楫(嗣法龙门远)

冯楫。字济川。蜀遂宁人。官给事。号不动居士。自壮扣
诸名宿。虽在仕涂。不忘学佛。最后居龙门。从佛眼远
禅师再岁。一日同远经行法堂。偶童子趋庭。吟曰。万
象之中独露身。远拊公背曰。好聻。公于是契入。绍兴
丁巳。除给事。会大慧禅师。就明庆开堂。大慧下座。公
挽之曰。和尚每言于士大夫曰。此生决不作这虫豸。
今日因甚却纳败关。大慧曰。尽大地是个杲上座。你
向甚处见他。公拟对。大慧掌之。公曰。是我招得。(后白杨顺
和尚闻之。代公擎起掌云。念你作新长老。又代大慧。提起袈裟云。几多人要不能得在)越月特
丐祠。坐夏径山。榜其室曰不动轩。一日大慧升座。举
药山问石头曰。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承闻南方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慈悲示诲。石头
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4a 页 X87-0194.png
你作么生。药山罔措。石头曰。子缘不在此。可往江西
见马大师去。药山至马祖处。亦如前问。马祖曰。有时
教伊剔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教伊扬
眉瞬目者是。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不是。药山大悟。
大慧拈罢。公随至方丈曰。适来。和尚所举底因缘。某
理会得了。大慧曰。你如何会。公曰。恁么也不得。苏嚧
娑婆诃。不恁么也不得。㗭哩娑婆诃。恁么不恁么总
不得。苏嚧㗭哩娑婆诃。大慧印之。以偈曰。梵语唐言。
打成一块。士哉俗人。得此三昧。大慧又举似尼妙总。
妙总曰。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曰。却是庄子注郭象。
大慧见其语异。复举岩头婆子话问之。妙总答偈曰。
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别宫商。云山海月都抛
却。赢得庄周蝶梦长。大慧休去。以语公。公疑其所悟
不根。后过无锡。招至舟中。问曰。婆生七子。六个不遇
知音。祇这一个也不消得。便弃水中。大慧老师言。道
人会得。且如何会。妙总曰。巳上供通。并是诣实。公大
惊。乌龙长老。访公说话次。公问。昔有官人。问泗州大
圣曰。师何姓。大圣曰姓何。曰住何国。大圣曰。住何国
此意如何。乌龙曰。大圣本不姓何。亦不是何国人。乃
随缘化度耳。公笑曰。大圣决定姓何。住何国。如是往
返数次。后致书于大慧。乞断此公案。大慧曰。有六十
棒。将三十棒打大圣。不合道姓何。三十棒打济川。不
合道大圣决定姓何若是。乌龙长老。教自领出去。其
论遂定。大慧一日过明月庵。见壁间𦘕髑髅。公因有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4b 页 X87-0194.png
颂曰。尸在这里。其人何在。乃知一灵。不居皮袋。大慧
不肯。别作颂曰。即此形骸。便是其人。一灵皮袋。皮袋
一灵。公益叹服。公后知邛州。所至宴晦无倦。尝自咏
曰。公事之馀喜坐禅。少曾将胁到床眠。虽然现出宰
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绍兴二十三年秋。乞休致。预
报亲知。期以十月三日。告终。至日令后厅置高座。见
客如平时。至辰巳间。具衣冠降阶。望阙肃拜。请漕使
摄邛事。著僧衣履。踞高座。嘱诸官吏及道俗。各宜向
道。扶持教门。建立法幢。遂拈拄杖。按膝蜕然而化。漕
使请曰。安抚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颂。公张目索
笔书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书
毕。竟尔长往。建炎后。名山巨刹。教藏多不存。公屡以
已俸印施。凡一百二十八藏。门人蒲大聘。尝志其事。
有语录颂古。行于世。

* 宋侍郎张九成(嗣法径山杲)

张九成。字子韶。杭州盐官人。号无垢居士。历官礼部
侍郎。未第时。因客谈。杨文公吕微仲诸儒。皆由禅学。
而至心慕之。闻宝印楚明禅师。道传大通。居净慈。请
问入道之要。楚明曰。此事唯念念不舍。久久纯熟。时
节到来。自然證入。复举赵州柏树之话。令时时提撕。
久之无省。辞谒善权清禅师。问此事人人有分。个个
圆成是否。清曰然。曰为甚某无入处。清于袖中出数
珠曰。此是谁底。公俛仰无对。清复袖之曰。是汝底则
拈取去。才涉思惟。即不是汝底。公悚然。未几留苏氏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4c 页 X87-0194.png
馆。一夕如厕。以柏树子话究之。闻蛙鸣。释然契入。有
偈曰。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么时
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届明谒法印一禅师。机语
颇契。适私忌。就明静庵。供云水主僧惟尚。才见乃展
手。公便喝。惟尚批公颊。公趋前。惟尚曰。张学录何得
谤大般若。公曰。某见处祇如此。和尚又作么生。惟尚
举马祖升堂百丈卷席话诘之。(马祖升堂。众才集。百丈出卷席。祖便下座)
叙语未终。公推倒卓子。惟尚大呼张学录杀人。公跃
起。问傍僧曰。汝又作么生。僧罔措。公殴之。顾惟尚曰。
祖祢不了。殃及儿孙。惟尚大笑。公献偈曰。卷席因缘
也大奇。诸方闻举尽攒眉。台盘趯倒人星散。直汉从
来不受欺。惟尚答曰。从来高价不饶伊。百战场中奋
两眉。夺角冲关君会也。丛林谁敢更相欺。绍兴癸丑。
魁多士复谒惟尚于东庵。惟尚曰。浮山圆鉴曰。饶你
入得汾阳室。始到浮山门。亦未见老僧在。公作么生。
公叱侍僧曰。何不祇对。僧罔措。公打僧一掌曰。虾蟆
窟里。果没蛟龙。丁巳秋。大慧董径山。学者仰如星斗。
公阅其语要。叹曰。是知宗门有人。持以语惟尚。恨未
一见。及为礼部侍郎。偶参政刘公。请大慧说法于天
竺。公三往不值。暨大慧报谒。公见但寒暄而巳。大慧
亦默识之。寻奉祠还里。至径山。与冯给事诸公议格
物。大慧曰。公祇知有格物。而不知有物格。公茫然。大
慧大笑。公曰。师能开谕乎。大慧曰。不见小说载。唐人
有与安禄山谋叛者。其人先为阆守。有𦘕像在焉。明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5a 页 X87-0195.png
皇幸蜀见之。怒令侍臣以剑击其像首。时阆守居陜
西。首忽堕地。公闻顿领深旨。题不动轩壁曰。子韶格
物。妙喜物格。欲识一贯。两个五百。大慧始许可。后守
邵阳。丁父艰。过径山饭僧。秉钧者。诋大慧议及朝政。
遂窜大慧于衡阳。令公居家守服。服除。安置南安。丙
子春。蒙恩北还。道次新淦。而大慧适至。与联舟剧谈
宗要。未尝语往事。于氏心传录曰。宪随舅氏。自岭下
归新淦。因会大慧。舅氏令拜之。宪曰。素不拜僧。舅氏
曰。汝姑叩之。宪知其尝执卷。遂举中庸天命之谓性
三句以问。大慧曰。凡人既不知本命元辰下落处。又
要牵好人入火坑如何。圣贤于打头一著不凿破。宪
曰。吾师能为圣贤凿破否。大慧曰。天命之谓性。便是
清净法身。率性之谓道。便是圆满报身。修道之谓教。
便是千百亿化身。宪以告舅氏。曰子拜何辞。继镇永
嘉。丁丑秋。丐祠枉道。访大慧于育王。越明年。大慧得
旨。复领径山。谒公于庆善院。公曰。某每于梦中。必诵
语孟何如。大慧举圆觉曰。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
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公曰。非师莫闻此论也。其
颂黄龙三关(黄龙尝问僧曰。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却复伸手曰。我手
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所得。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驴脚。示此三问。莫有契旨。丛林谓之黄龙三关)曰。
我手何似佛手。天下衲僧无口。纵饶撩起便行。也是
鬼窟里走。(讳不得)我脚何似驴脚。又被黐胶粘著。翻身
直上兜率天。巳是遭他老鼠药。(吐不出)人人有个生缘
处。铁围山下几千年。三灾直到四禅天。这驴犹自在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5b 页 X87-0195.png
旁边。(煞得工夫)公设心六度。不为子孙计。因取华严善知
识日供。其二回食。以饭缁流。尝供十六大天。而诸位
茶杯。悉变为乳。书偈曰。稽首十方佛法僧。稽首一切
护法天。我今供养三宝天。如海一滴牛一毛。有何妙
术能感格。试借意识为汝说。我心与佛天无异。一尘
才起大地隔。傥或尘销觉圆净。是故佛天来降临。我
欲供佛佛即现。我欲供天天亦现。佛子若或生狐疑。
试问此乳何处来。狐疑即尘尘即疑。终与佛天不相
似。我今为汝扫狐疑。如汤沃雪火销冰。汝今微有疑
与惑。鹞子便到新罗国。

* 宋知府葛郯(嗣法灵隐远)

葛郯。字谦问。官知府。少擢上第。玩意禅悦。首谒无庵
全禅师问道。无庵令究即心即佛。久无所契。请曰。有
何方便。使郯得入。无庵曰。居士太无厌生。巳而佛海
来居剑池。公因从游。乃举无庵所示语。请为众普说。
佛海发挥之曰。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双眼横。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留旬日而后返。
一日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炉然顿悟。颂曰。非心
非佛亦非物。五凤楼前山突兀。艳阳影里倒翻身。野
狐跳入金毛窟。无庵肯之。即遣书呈佛海。佛海报曰。
此事非纸笔可既。居士能过我。当有所闻。遂复至虎
丘。佛海迎之曰。居士见处。止可入佛境界。入魔境界
犹未得在。公加礼不巳。佛海正容曰。何不道金毛跳
入野狐窟。公乃痛领。公尝问诸禅曰。夫妇二人相打。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5c 页 X87-0195.png
通儿子作證。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或庵礼禅师
著语曰。小出大遇。淳熙六年。守临川。八月感微疾。索
笔大书曰。大洋海里打鼓。须弥山上闻钟。业镜忽然
扑破。翻身透出虚空。召僚属示之曰。生死如昼夜。无
足怪者。若以道论。安得生死。若作生死会。去道远矣。
语毕。端坐而化。

* 宋放牛居士余公(嗣法无门开)

放牛居士余公。杭州人。自幼遍参诸方。宋淳祐间。参
无门开公佛眼禅师。凡开口。被无门劈面截住。连道
不是不是。居士退而思曰。许多年下工夫。岂无欢喜
处也。曾零零碎碎悟来。终不伏无门道不是不是。及
见臭庵。遂扣之曰。吾师得无门甚么见解。敢对人天。
颠倒是非。臭庵曰。我在无门座下。无法可得。无道可
传。祇得两个字。居士问曰。两字如何说。臭庵曰。不是
不是。居士遂彻悟。乃曰。今日始知。无门老人为人处。
一点恶水。不曾轻洒著人。因述是非关。行于世。尝曰。
大聪明人。才闻此事。便将心意识领解。所以认影为
真。执空求实。无有悟处。腊月三十日。眼光欲落时。向
阎罗老子道。待我澄心摄念。却来与你去。断不可也。
须是急参急悟始得。又曰。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
居士身。而为说法。是法平等。不离本心。十方三界。六
道四生。万别千差。皆归当念。看经食素。布施消灾。不
隔纤毫。临官治政。事主奉亲。有何不可。若乃妄谈般
若。说法安身。诳惑人天。随业受报。色身与法身无异。
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 第 196a 页 X87-0196.png
我性与佛性一同。但要识得本心。便可出离生死。把
揽放船。不是不是。臭庵赞曰。放牛居士述是非关。大
似醉汉骂街。孰敢婴其锐。惟眼里闻声者。识是醒时
语。

先觉宗乘卷二双髻释顿让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