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2c 页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三
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
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
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
** 青原思禅师传
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幼出家。每
群居论道。师惟默然。后闻曹溪。往参。问曰。当何所务。
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甚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
祖曰。落何阶级。师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3a 页 X86-0633.png
器之。居众首焉。一日祖谓师曰。从上衣法双行。师资
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
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
门。汝当分化一方。毋令断绝。师既得法。归住青原。六
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
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
坐。寂若忘生。第一座问曰。汝师巳逝。空坐奚为。迁曰。
我禀遗命。故寻思耳。座曰。汝有师兄思和尚。今在吉
州。汝缘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耳。迁即礼辞祖龛。直
诣青原参礼。师曰。子何方来。迁曰曹溪。师曰。将得甚
么来。曰未到曹溪。亦不失。师曰。若恁么用。到曹溪作
甚么。迁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诘勘多端。机辩自
在。遂印为法嗣。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 天然尊贵不落阶级
一语投机如蜂得蜜
曹溪一脉枝分派衍
从此儿孙雷驱电捲」
** 南岳让禅师传
南岳怀让禅师者。金州人也。姓杜氏。生时白气应于
玄象。太史占奏。为国之法器。帝敕金州太守。亲慰其
家。年十岁有异僧见之。告其父母曰。此儿出家。必获
上乘。年十五辞亲。依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授
具。后谒嵩山安和尚。指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么处
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
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师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修證否。师曰。修證则
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
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
门。汝当分化一方。毋令断绝。师既得法。归住青原。六
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
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
坐。寂若忘生。第一座问曰。汝师巳逝。空坐奚为。迁曰。
我禀遗命。故寻思耳。座曰。汝有师兄思和尚。今在吉
州。汝缘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耳。迁即礼辞祖龛。直
诣青原参礼。师曰。子何方来。迁曰曹溪。师曰。将得甚
么来。曰未到曹溪。亦不失。师曰。若恁么用。到曹溪作
甚么。迁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诘勘多端。机辩自
在。遂印为法嗣。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 天然尊贵不落阶级
一语投机如蜂得蜜
曹溪一脉枝分派衍
从此儿孙雷驱电捲」
** 南岳让禅师传
南岳怀让禅师者。金州人也。姓杜氏。生时白气应于
玄象。太史占奏。为国之法器。帝敕金州太守。亲慰其
家。年十岁有异僧见之。告其父母曰。此儿出家。必获
上乘。年十五辞亲。依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授
具。后谒嵩山安和尚。指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么处
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
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师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修證否。师曰。修證则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3b 页 X86-0633.png
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祇这不染污的。诸佛之所护
念。汝善护持。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
杀天下人。并在汝心。师执侍一十五年。后往衡岳。有
沙门道一。在山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乃取一砖于
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么师曰作镜。一曰。砖岂得
成镜耶。师曰。磨砖不得成镜。坐禅岂得做佛。一曰。如
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
是一大了悟。遂付其法。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
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 气槩冲天心虚没量
揽曹溪水兴波作浪
睡著马驹一砖打起
蹴踏横行触者皆死」
** 永嘉真觉禅师传
永嘉无相大师者。讳玄觉。永嘉人。姓戴氏。丱岁出家。
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于四威仪中。常冥
禅观。后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
溪。初到振锡携瓶。绕祖三匝。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
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师曰。生
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于时大众。无不
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
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意。师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
无意谁当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善哉。
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矣。策公乃留师。翼日下山。回
念。汝善护持。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
杀天下人。并在汝心。师执侍一十五年。后往衡岳。有
沙门道一。在山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乃取一砖于
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么师曰作镜。一曰。砖岂得
成镜耶。师曰。磨砖不得成镜。坐禅岂得做佛。一曰。如
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
是一大了悟。遂付其法。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
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 气槩冲天心虚没量
揽曹溪水兴波作浪
睡著马驹一砖打起
蹴踏横行触者皆死」
** 永嘉真觉禅师传
永嘉无相大师者。讳玄觉。永嘉人。姓戴氏。丱岁出家。
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于四威仪中。常冥
禅观。后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
溪。初到振锡携瓶。绕祖三匝。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
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师曰。生
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于时大众。无不
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
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意。师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
无意谁当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善哉。
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矣。策公乃留师。翼日下山。回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3c 页 X86-0633.png
温江。学者辐辏。号真觉。谥无相大师。著禅宗修悟圆
旨。名永嘉證道歌。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 金锡孤标生龙活虎
不是老卢几遭轻侮
言前荐得一宿便行
纵然超越犹是儿孙」
** 一行禅师传
一行禅师。钜鹿人。姓张氏。丱岁不群。博洽记诵。读书
不再览。初从嵩山普寂禅师。乃悟世幻。遂礼出家。剃
染受具。尝传密教于金刚无畏。结集毗卢遮那经疏。
登坛灌顶。受瑜珈五部法。又寻究于阴阳谶纬之书。
访算法于天台国清寺异僧。尽得其蕴。自此声名藉
甚。开元三年。诏入见。咨出世道。及安国抚民之法。对
称旨。号称天师。以国为问。答曰。銮舆有万里之行。社
稷终吉。以金盒进曰。至万里即开视。乃当归少许耳。
后禄山作乱。上幸成都。至万里桥。悟当归之谶。洒然
忘忧。终吉者。至昭宗而绝。昭宗曾封吉王也。开元九
年。朝廷以历不验。诏师改撰新历。师推大衍历书五
十二卷。入唐书律历志。先是有邢和璞者。道术人也。
谓尹愔曰。一行和尚。真圣人也。汉洛下闳造历时云。
八百年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大衍历出。闳言验矣。
开元十一年。师制水浑天仪成。古未之有也。师嗣北
宗普寂。又以学灌顶故。为密宗五祖。赞曰。
「 显密之宗谶纬之故
大衍一成阴阳合度
世出世法靡不该练
五地之行于师乃见」
** 江西马祖一禅师传
旨。名永嘉證道歌。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 金锡孤标生龙活虎
不是老卢几遭轻侮
言前荐得一宿便行
纵然超越犹是儿孙」
** 一行禅师传
一行禅师。钜鹿人。姓张氏。丱岁不群。博洽记诵。读书
不再览。初从嵩山普寂禅师。乃悟世幻。遂礼出家。剃
染受具。尝传密教于金刚无畏。结集毗卢遮那经疏。
登坛灌顶。受瑜珈五部法。又寻究于阴阳谶纬之书。
访算法于天台国清寺异僧。尽得其蕴。自此声名藉
甚。开元三年。诏入见。咨出世道。及安国抚民之法。对
称旨。号称天师。以国为问。答曰。銮舆有万里之行。社
稷终吉。以金盒进曰。至万里即开视。乃当归少许耳。
后禄山作乱。上幸成都。至万里桥。悟当归之谶。洒然
忘忧。终吉者。至昭宗而绝。昭宗曾封吉王也。开元九
年。朝廷以历不验。诏师改撰新历。师推大衍历书五
十二卷。入唐书律历志。先是有邢和璞者。道术人也。
谓尹愔曰。一行和尚。真圣人也。汉洛下闳造历时云。
八百年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大衍历出。闳言验矣。
开元十一年。师制水浑天仪成。古未之有也。师嗣北
宗普寂。又以学灌顶故。为密宗五祖。赞曰。
「 显密之宗谶纬之故
大衍一成阴阳合度
世出世法靡不该练
五地之行于师乃见」
** 江西马祖一禅师传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4a 页 X86-0634.png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邡县人。姓马氏。本邑罗汉寺
出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有轮文。幼依
资州唐和尚授具。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山。遇让和尚。
密授心印。后开法于江西。四方学者云集。师一日谓
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
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
等开悟。又以楞伽经文。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
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
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
无别心。不取善。不取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
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惟心。森罗万象。一
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妙果。亦复
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
此意。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
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言。心地随时说。菩提亦秪宁。
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是为南岳下一世。座下开
悟弟子。一百三十馀人。出世者七十六人。禅道东来。
自此为最盛。赞曰。
「 马驹如龙牛行虎视
百三十人一脚踏地
法流西江百川东倒
一滴㳽漫润兹枯槁」
** 石头迁禅师传
石头希迁禅师。端州高要陈氏子。母初怀妊。不喜茹
荤。师生在孩提。不烦保母。既冠。然诺自许。乡峒獠民。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4b 页 X86-0634.png
畏鬼神。多淫祀。杀牛酾酒。习以为常。师辄往毁丛祠。
夺牛而归。岁盈数十。乡老不能禁。后直造曹溪得度。
属祖圆寂。禀遗命谒青原。乃摄衣从之。一日原问曰。
有人道岭南有消息。师曰。有人不道岭南有消息。原
曰。若恁么大藏小藏。从何而来。师曰。尽从这里去。原
然之。师久参。既得心印。即往衡山。南寺之东。有石如
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师看肇论。至会万物
而为已者其惟圣人乎。师乃拊几曰。圣人无已。靡所
不巳。法身无相。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物体
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遂掩卷。
不觉寝。梦自身与六祖。乘一龟游泳深池之内。觉而
详之。灵龛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
游性海矣。遂著参同契。发明禅宗之旨。是为青原下
一世。赞曰。
「 獦獠佛性元自有因
一寻师去即得其真
踞坐石头其路甚滑
纵能行者也吃一蹋」
** 清凉澄观国师传
清凉国师。讳澄观。山阴人。姓夏侯氏。出家于应天寺。
十四得度。学律于栖霞。受菩萨戒于常照。传涅槃起
信论法界观还源记于瓦棺。造东京受杂华于大诜。
从荆溪习止观法华维摩等疏。谒牛头忠径山钦。咨
决南宗心印。谒慧云明了北宗玄理。此土儒墨老庄
诸子。竺乾诸部异计。四韦五明。显密仪范。莫不旁通
博综。巡礼五台瞻瑞相。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
夺牛而归。岁盈数十。乡老不能禁。后直造曹溪得度。
属祖圆寂。禀遗命谒青原。乃摄衣从之。一日原问曰。
有人道岭南有消息。师曰。有人不道岭南有消息。原
曰。若恁么大藏小藏。从何而来。师曰。尽从这里去。原
然之。师久参。既得心印。即往衡山。南寺之东。有石如
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师看肇论。至会万物
而为已者其惟圣人乎。师乃拊几曰。圣人无已。靡所
不巳。法身无相。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物体
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遂掩卷。
不觉寝。梦自身与六祖。乘一龟游泳深池之内。觉而
详之。灵龛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
游性海矣。遂著参同契。发明禅宗之旨。是为青原下
一世。赞曰。
「 獦獠佛性元自有因
一寻师去即得其真
踞坐石头其路甚滑
纵能行者也吃一蹋」
** 清凉澄观国师传
清凉国师。讳澄观。山阴人。姓夏侯氏。出家于应天寺。
十四得度。学律于栖霞。受菩萨戒于常照。传涅槃起
信论法界观还源记于瓦棺。造东京受杂华于大诜。
从荆溪习止观法华维摩等疏。谒牛头忠径山钦。咨
决南宗心印。谒慧云明了北宗玄理。此土儒墨老庄
诸子。竺乾诸部异计。四韦五明。显密仪范。莫不旁通
博综。巡礼五台瞻瑞相。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4c 页 X86-0634.png
讲华严大经。造新疏钞。后居京师。德宗召讲内殿。谓
以妙法。清凉朕心。赐号清凉法师。为教授和尚。译华
严新经。帝亲御译场。元和五年。宪宗问华严法界宗
旨。豁然有悟。敕有司铸金印。赐号大统清凉国师。师
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目夜发光。昼仍不瞬。日记
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尽形一食。宿不离衣。为七
帝门师。去贤首百馀年。遥禀其旨。所著疏记。四百馀
卷。讲华严经五十遍。寿一百二岁。是为华严四祖。赞
曰。
「 秉大智印范围法界
入总持门具四无碍
九尺长躯百年住世
七帝门师事不思议」
** 天皇悟禅师传
天皇道悟禅师。婺州东阳张氏子。神仪挺异。幼而生
知。年十四。恳求出家。父母不听。遂损减饮膳。日才一
食。形体羸悴。父母不得巳而许之。依明州大德。披剃
受具。精进梵行。推为勇猛。或风雨昏夜。晏坐丘冢。身
心安静。离诸怖畏。首谒径山国一受心法。服勤五载。
后参马祖。重印前解。依止二夏。乃谒石头。问曰。离却
定慧。以何法示人。头曰。我这里无奴婢离个甚么。曰
如何明得。头曰。汝还撮得虚空么。曰恁么则不从今
日去也。头曰。未审汝早晚向那边来。曰道悟不是那
边人。头曰。我早知汝来处也。曰师何以赃诬于人。头
曰。汝身现在。曰虽然如是。毕竟如何。示于后人。头曰。
谁是后人。师从此顿悟。罄前二哲匠所传。后住郡之
以妙法。清凉朕心。赐号清凉法师。为教授和尚。译华
严新经。帝亲御译场。元和五年。宪宗问华严法界宗
旨。豁然有悟。敕有司铸金印。赐号大统清凉国师。师
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目夜发光。昼仍不瞬。日记
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尽形一食。宿不离衣。为七
帝门师。去贤首百馀年。遥禀其旨。所著疏记。四百馀
卷。讲华严经五十遍。寿一百二岁。是为华严四祖。赞
曰。
「 秉大智印范围法界
入总持门具四无碍
九尺长躯百年住世
七帝门师事不思议」
** 天皇悟禅师传
天皇道悟禅师。婺州东阳张氏子。神仪挺异。幼而生
知。年十四。恳求出家。父母不听。遂损减饮膳。日才一
食。形体羸悴。父母不得巳而许之。依明州大德。披剃
受具。精进梵行。推为勇猛。或风雨昏夜。晏坐丘冢。身
心安静。离诸怖畏。首谒径山国一受心法。服勤五载。
后参马祖。重印前解。依止二夏。乃谒石头。问曰。离却
定慧。以何法示人。头曰。我这里无奴婢离个甚么。曰
如何明得。头曰。汝还撮得虚空么。曰恁么则不从今
日去也。头曰。未审汝早晚向那边来。曰道悟不是那
边人。头曰。我早知汝来处也。曰师何以赃诬于人。头
曰。汝身现在。曰虽然如是。毕竟如何。示于后人。头曰。
谁是后人。师从此顿悟。罄前二哲匠所传。后住郡之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5a 页 X86-0635.png
左天皇寺。石头法道大行。是为青原下二世。赞曰。
「 那边不住从何处来
一见石头八字打开
以此示人只贵知有
颠倒拈来如弄丸手」
** 大珠海禅师传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云寺智
和尚受业。初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
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
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
曰阿那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
一切具足。更无欠小。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师于言下。
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执侍六载。后以受业
师老。遽归奉养。乃晦迹藏用。外示痴讷。撰顿悟入道
要门一卷。是为南岳下二世。赞曰。
「 自持宝藏更向他求
一言指出应用自由
越有大珠圆明光透
随方照耀不落窠臼」
** 黄檗运禅师传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
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后游京师。因人
启发。乃往参百丈。丈问。巍巍堂堂从何来。师曰。巍巍
堂堂。从岭南来。丈曰。巍巍堂堂。当为何事。师曰。巍巍
堂堂。不为别事。便礼拜。问曰。从上宗乘。如何指示。丈
良久。师曰。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丈曰。将谓汝是个
人。乃起入方丈。师随后入。曰某甲特来。丈曰。若尔则
他后不得孤负吾。丈一日问师。甚么处去来。师曰。大
「 那边不住从何处来
一见石头八字打开
以此示人只贵知有
颠倒拈来如弄丸手」
** 大珠海禅师传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云寺智
和尚受业。初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
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
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
曰阿那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
一切具足。更无欠小。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师于言下。
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执侍六载。后以受业
师老。遽归奉养。乃晦迹藏用。外示痴讷。撰顿悟入道
要门一卷。是为南岳下二世。赞曰。
「 自持宝藏更向他求
一言指出应用自由
越有大珠圆明光透
随方照耀不落窠臼」
** 黄檗运禅师传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
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后游京师。因人
启发。乃往参百丈。丈问。巍巍堂堂从何来。师曰。巍巍
堂堂。从岭南来。丈曰。巍巍堂堂。当为何事。师曰。巍巍
堂堂。不为别事。便礼拜。问曰。从上宗乘。如何指示。丈
良久。师曰。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丈曰。将谓汝是个
人。乃起入方丈。师随后入。曰某甲特来。丈曰。若尔则
他后不得孤负吾。丈一日问师。甚么处去来。师曰。大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5b 页 X86-0635.png
雄山下。采菌子来。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丈
拈斧作斫势。师即打一掴。丈吟吟而笑。便归上堂曰。
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
今日亲遭一口。裴相国镇宛陵。一日请师至郡。以所
解一篇示之。师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曰会么。裴
曰未测。师曰。若恁么会得。犹较些子。若也形于纸墨。
何有吾宗。裴乃赠以诗。有拟欲事师为弟子之句。自
后请益。为说黄檗心要。自尔黄檗门风。盛于江表矣。
是为南岳下三世。赞曰。
「 大雄山下有一大虫
哮吼一声闻者耳聋
疾雷之机掣电之眼
西来门风从此太险」
** 沩山祐禅师传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
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
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
参学之首。侍立次。丈问谁师曰某甲。丈曰。汝拨炉中。
有火否。师拨之云。无火。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
之曰。汝道无这个。聻。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丈
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
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巳物。不从他
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祇是无虚妄。
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是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师一日上堂云。老僧百年后。向山下檀越家。作一头
水牯牛。右胁下书五字曰。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
拈斧作斫势。师即打一掴。丈吟吟而笑。便归上堂曰。
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
今日亲遭一口。裴相国镇宛陵。一日请师至郡。以所
解一篇示之。师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曰会么。裴
曰未测。师曰。若恁么会得。犹较些子。若也形于纸墨。
何有吾宗。裴乃赠以诗。有拟欲事师为弟子之句。自
后请益。为说黄檗心要。自尔黄檗门风。盛于江表矣。
是为南岳下三世。赞曰。
「 大雄山下有一大虫
哮吼一声闻者耳聋
疾雷之机掣电之眼
西来门风从此太险」
** 沩山祐禅师传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
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
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
参学之首。侍立次。丈问谁师曰某甲。丈曰。汝拨炉中。
有火否。师拨之云。无火。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
之曰。汝道无这个。聻。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丈
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
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巳物。不从他
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祇是无虚妄。
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是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师一日上堂云。老僧百年后。向山下檀越家。作一头
水牯牛。右胁下书五字曰。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5c 页 X86-0635.png
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毕
竟唤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礼拜而退。从此称为沩仰
宗。机缘甚多。是为南岳下三世。赞曰。
「 百丈壁立来者望崖
惟师直入拨火心开
作水牯牛异类中行
仰山勘破父子家声」
** 圭峰密禅师传
圭峰禅师。讳宗密。果州人。姓何氏。世业儒。宪宗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值遂州道圆禅师法席。味其道法。
遂求披剃授具。一日随众僧。斋于府吏任灌家。居末
座。以次授经。得圆觉十二章。诵未终轴感悟。归告于
圆。圆曰。此经诸佛授汝耳。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汝行
矣。无滞一隅。遂辞去。谒荆南忠禅师洛阳照禅师。皆
蒙印可。抵襄汉。因病僧付华严疏。即上都清凉观大
师之所撰也。览之欣然曰。吾禅遇南宗。教逢圆觉。一
言之下。心地开通。今复得此大法。吾其幸哉。遂讲之。
以未见清凉。乃以书遥叙门人之礼。清凉印曰。毗卢
性海。与吾同游者。舍汝其谁欤。转轮真子。可以喻也。
文宗诏入内。赐紫衣。帝累问法要。朝士归慕。惟裴相
休。深入堂奥。受教为外护。师以禅教学者互相非毁。
乃著禅源诠。及圆觉华严金刚起信唯识法界观行
愿品诸经论疏钞。及道场修證仪。凡九十馀卷。是为
华严五祖。赞曰。
「 万里封侯投笔而取
吾师一投直出生死
性海同游真子之印
入法界门是称亚圣」
竟唤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礼拜而退。从此称为沩仰
宗。机缘甚多。是为南岳下三世。赞曰。
「 百丈壁立来者望崖
惟师直入拨火心开
作水牯牛异类中行
仰山勘破父子家声」
** 圭峰密禅师传
圭峰禅师。讳宗密。果州人。姓何氏。世业儒。宪宗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值遂州道圆禅师法席。味其道法。
遂求披剃授具。一日随众僧。斋于府吏任灌家。居末
座。以次授经。得圆觉十二章。诵未终轴感悟。归告于
圆。圆曰。此经诸佛授汝耳。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汝行
矣。无滞一隅。遂辞去。谒荆南忠禅师洛阳照禅师。皆
蒙印可。抵襄汉。因病僧付华严疏。即上都清凉观大
师之所撰也。览之欣然曰。吾禅遇南宗。教逢圆觉。一
言之下。心地开通。今复得此大法。吾其幸哉。遂讲之。
以未见清凉。乃以书遥叙门人之礼。清凉印曰。毗卢
性海。与吾同游者。舍汝其谁欤。转轮真子。可以喻也。
文宗诏入内。赐紫衣。帝累问法要。朝士归慕。惟裴相
休。深入堂奥。受教为外护。师以禅教学者互相非毁。
乃著禅源诠。及圆觉华严金刚起信唯识法界观行
愿品诸经论疏钞。及道场修證仪。凡九十馀卷。是为
华严五祖。赞曰。
「 万里封侯投笔而取
吾师一投直出生死
性海同游真子之印
入法界门是称亚圣」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6a 页 X86-0636.png
** 临济义玄禅师传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邢氏子。幼负出尘之志。及
落发授具。初参黄檗。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问声
未绝。檗便打。如此三度问。三度痛打。师不契。遂辞去。
檗曰。不须他去。秪往高安滩头。参大愚。必为汝说。师
到大愚处。愚曰。甚处来。师曰。黄檗来。愚曰。黄檗有何
言句。师曰。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
知某甲有过无过。愚曰。黄檗恁么老婆心切。为汝得
彻。因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师于言下大悟。乃曰。元
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愚搊住曰。这尿床鬼子。适来道
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甚么
道理。速道速道。师于大愚胁下。筑三拳。愚拓开曰。汝
师黄檗。非干我事。师辞回黄檗。檗见便曰。这汉来来
去去。有甚了期。师曰。只为婆心太切。檗曰。甚处去来。
师曰。昨蒙指示。往参大愚。去来。檗曰。大愚有何言句。
师举前话。檗曰。大愚老汉饶舌。待来痛与一顿。师曰。
说甚待来。即今便打。随后便掌。檗曰。这风颠汉。来这
里。捋虎须。师便喝。檗唤侍者。引这风颠汉。参堂去。从
此禅宗机锋迅捷。自师始。为临济宗南岳下四世。赞
曰。
「 黄檗师子爪牙才露
大愚之机如鹰拿兔
胁下三拳腮边一掌
适犯其锋非为粗莽」
** 洞山价禅师传
瑞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出家。从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6b 页 X86-0636.png
师念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
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
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默禅师披剃。年二十
游方。初参沩山。举忠师无情说法话请益。沩为开示。
不契。乃指往参云岩。师遂辞。径造云岩。举前话。问无
情说法。该何教典。岩云。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
悉皆念佛念法。师于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太奇也太
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
得知。师参久。一日辞岩问曰。百年后忽有问。还描得
师真否。如何抵对。岩良久云。秪这是。师沈吟。岩曰。价
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师犹涉疑。后因过水睹影。
大悟前旨。有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
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
么会。方始契如如。厥后盛化于豫章高安之洞山。权
开五位。善接三根。大阐一音。广弘万品。横抽宝剑。剪
诸见之稠林。妙叶弘通。截万端之穿凿。又得曹山深
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于是天下共
推为曹洞宗。是为青原下四世。赞曰。
「 本来面目一摸便见
无情说法似乎还欠
既见云岩掀翻窠臼
过水睹影方始通透」
** 曹山寂禅师传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出
家登戒。寻谒洞山。山问。阇黎名甚么。师云本寂。山云。
那个聻。师云。不名本寂。山深器之。自此入室。盘桓数
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
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默禅师披剃。年二十
游方。初参沩山。举忠师无情说法话请益。沩为开示。
不契。乃指往参云岩。师遂辞。径造云岩。举前话。问无
情说法。该何教典。岩云。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
悉皆念佛念法。师于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太奇也太
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
得知。师参久。一日辞岩问曰。百年后忽有问。还描得
师真否。如何抵对。岩良久云。秪这是。师沈吟。岩曰。价
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师犹涉疑。后因过水睹影。
大悟前旨。有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
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
么会。方始契如如。厥后盛化于豫章高安之洞山。权
开五位。善接三根。大阐一音。广弘万品。横抽宝剑。剪
诸见之稠林。妙叶弘通。截万端之穿凿。又得曹山深
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于是天下共
推为曹洞宗。是为青原下四世。赞曰。
「 本来面目一摸便见
无情说法似乎还欠
既见云岩掀翻窠臼
过水睹影方始通透」
** 曹山寂禅师传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出
家登戒。寻谒洞山。山问。阇黎名甚么。师云本寂。山云。
那个聻。师云。不名本寂。山深器之。自此入室。盘桓数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6c 页 X86-0636.png
载。山密授洞上宗旨。遂辞去。往曹溪礼祖塔。回宜黄。
众请开法。师志慕六祖。遂以所住之山名曹。法席大
兴。学者云萃。洞上之宗。至师为盛。师因僧问五位君
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
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
带者。理事混融。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
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
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
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师
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
言。是也。此吾法宗要。乃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
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
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
路。无事无身落始终。故应机之际。语忌十成机。贵回
互。此曹洞宗旨也。为青原下五世。赞曰。
「 越格之资不存名迹
超方之眼一见便识
五位虚玄宗旨绵密
是故至今犹黑似漆」
** 鸟窠道林禅师传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本郡富阳人也。姓潘氏。母朱氏。
梦日光入口。因而有娠。及诞异香满室。遂名香光。九
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授具。后诣长安西明
寺复理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理示以真妄颂。俾修
禅那。师问曰。初云何观。云何用心。理久而无言。师三
礼而退。后南归。参径山国一禅师。发明心地。因见秦
众请开法。师志慕六祖。遂以所住之山名曹。法席大
兴。学者云萃。洞上之宗。至师为盛。师因僧问五位君
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
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
带者。理事混融。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
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
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
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师
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
言。是也。此吾法宗要。乃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
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
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
路。无事无身落始终。故应机之际。语忌十成机。贵回
互。此曹洞宗旨也。为青原下五世。赞曰。
「 越格之资不存名迹
超方之眼一见便识
五位虚玄宗旨绵密
是故至今犹黑似漆」
** 鸟窠道林禅师传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本郡富阳人也。姓潘氏。母朱氏。
梦日光入口。因而有娠。及诞异香满室。遂名香光。九
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授具。后诣长安西明
寺复理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理示以真妄颂。俾修
禅那。师问曰。初云何观。云何用心。理久而无言。师三
礼而退。后南归。参径山国一禅师。发明心地。因见秦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7a 页 X86-0637.png
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
人谓之鸟窠禅师。白居易侍郎。出守兹郡。因入山谒
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
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
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
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
虽道得。八十翁翁行不得。白作礼而退。是为四祖下
旁出第八世。赞曰。
「 乘日光来依自性住
故才出头天然妙悟
巢居长松人道是险
但看他人不自简点」
** 雪峰存禅师传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泉州曾氏子。家世奉佛。师生恶
茹荤。于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见幡花设像。为之动
容。年十二。从其父游莆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遽拜
曰。我师也。遂留侍焉。落发授具。久历禅会。参德山。问
从上宗乘学人。还有分也无。山打一棒曰。道甚么。曰
不会。至明日请益。山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
师因此有省。岩头闻之曰。德山老人。一条脊梁。骨硬
似铁。拗不折。然虽如此。于唱教门中。犹较些子。师与
岩头同参。深得切磋之力。师与头同辞德山。山问。甚
么处去。头曰。暂辞和尚下山去。山曰。子他后作么生。
头曰不忘。山曰。子凭何有此说。头曰。岂不闻智过于
师。方可传授。智与师齐。减师半德。山曰。如是如是。当
善护持。师同礼拜而退。后回闽中。开法于雪峰。常教
人谓之鸟窠禅师。白居易侍郎。出守兹郡。因入山谒
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
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
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
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
虽道得。八十翁翁行不得。白作礼而退。是为四祖下
旁出第八世。赞曰。
「 乘日光来依自性住
故才出头天然妙悟
巢居长松人道是险
但看他人不自简点」
** 雪峰存禅师传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泉州曾氏子。家世奉佛。师生恶
茹荤。于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见幡花设像。为之动
容。年十二。从其父游莆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遽拜
曰。我师也。遂留侍焉。落发授具。久历禅会。参德山。问
从上宗乘学人。还有分也无。山打一棒曰。道甚么。曰
不会。至明日请益。山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
师因此有省。岩头闻之曰。德山老人。一条脊梁。骨硬
似铁。拗不折。然虽如此。于唱教门中。犹较些子。师与
岩头同参。深得切磋之力。师与头同辞德山。山问。甚
么处去。头曰。暂辞和尚下山去。山曰。子他后作么生。
头曰不忘。山曰。子凭何有此说。头曰。岂不闻智过于
师。方可传授。智与师齐。减师半德。山曰。如是如是。当
善护持。师同礼拜而退。后回闽中。开法于雪峰。常教
青原思禅师传¶ 第 637b 页 X86-0637.png
学人危坐如枯木杌。时号为枯木堂。后出云门法眼
二宗。青原下五世。赞曰。
「 熟处难忘蔬笋习气
钟梵经声闻之心醉
师棒如龙友嘴如铁
故此出身自然超越」
** 附录云门偃禅师赞(嗣法雪峰)
「 才见睦州闭门推出
挨身一拶顿折一足
从此转身盖天盖地
雪峰未见早巳心契」
** 法眼益禅师赞(嗣法罗汉桂琛。琛嗣玄沙师备。备嗣雪峰)
「 一切现成了无顾伫
万象之中堂堂独露
一味平怀目前即是
才落思惟便落第二」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三
二宗。青原下五世。赞曰。
「 熟处难忘蔬笋习气
钟梵经声闻之心醉
师棒如龙友嘴如铁
故此出身自然超越」
** 附录云门偃禅师赞(嗣法雪峰)
「 才见睦州闭门推出
挨身一拶顿折一足
从此转身盖天盖地
雪峰未见早巳心契」
** 法眼益禅师赞(嗣法罗汉桂琛。琛嗣玄沙师备。备嗣雪峰)
「 一切现成了无顾伫
万象之中堂堂独露
一味平怀目前即是
才落思惟便落第二」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