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鼓山圭禅师¶
鼓山圭禅师¶ 第 576b 页

僧宝正续传卷第六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

* 鼓山圭禅师

师名士圭。城都史氏子。世业儒。师幼而明敏。年十三。
依大慈寺宗雅首座。落发具授。大慈号四川学海。师
执经讲筵。志在楞严。阅五祀。伯父持一居士勉之南
询。即出关。谒玉泉勤云盖智百丈肃灵源清。所至参
承。皆蒙咨揖。晚依百丈归正首座。正博贯内外典籍。
一日正语以龙门佛眼道德。师闻而悦之。即自百丈
历东吴。观光保社。寻抵龙门。以咨参。所得扣之。佛眼
曰。汝解心巳极。只欠著力开眼耳。令主堂司。一日问
曰。绝对待时如何。佛眼曰。如汝僧堂中白槌相似。师
罔措。至晚。复举前问。佛眼曰。闲言语。师于言下。顿释
鼓山圭禅师¶ 第 576c 页 X79-0576.png
疑情。曰。东山铁酸饀。今而后。不复疑也。自是师资缘
契。决择日臻玄奥。政和末。佛眼被旨。迁褒禅山。师佐
其行。和守钱公请开法天宁。唱佛眼之道。佛眼谢褒
禅。钱复请于朝。以师继其席。阅七稔。九江守赵公移
师东林。未几胡马南渡。退居分宁之西峰。结茅于寺
旁竹间。号竹庵。有偈曰。种竹百馀个。结茅三两间。才
通溪上路。不碍屋头山。黄叶水去住。白云风往还。平
生只如此。道者少机关。及圜悟禅师归蜀。送别次。圜
悟剧称杲妙喜。师恨未之识。俄避地造仰山。适妙喜
亦至。遂相与定临济宗旨。偕还南康之云门庵。妙喜
曰。昔白云端师公谢事圆通约保宁勇禅师夏居白
莲峰。作颂古一百一十篇。有提尽古人未到处。从头
一一加针锥之语。吾二人同夏于此。虽效颦无愧也。
遂取古人公案一百一十则。各为之颂。发明蕴奥。不
开知见户牖。不涉言语蹊径。其颂女子出定话曰。不
假文殊神通。不用罔明弹指。尔时灵山会中。女子从
定而起。临济见僧入门。便喝颂曰。一喝喝上四禅天。
临济元来不会禅。尽道朝阳生户外。不知夜月落阶
前。德山见僧入门。便棒颂曰。棒下真鍮不博金。德山
彻底老婆心。后人只看波涛涌。不见龙王宫殿深。芭
蕉拄杖子话颂曰。绵州附子汉州姜。最好沉梨出麝
香。鲁子师僧才一嗅。鼻头裂破眼睛黄。若此类皆奇
作也。巳而入闽。闽帅参政张公宋以圣泉处师。稍迁
乾元。俄给事张公致远移师鼓山。授道元馀。创新栋
鼓山圭禅师¶ 第 577a 页 X79-0577.png
宇。尝示众曰。巧说说不到。心思思不及。命断眼豁开。
半钱也不直。又曰。不拥其前。不遮其后。上下四维。七
通八透。正当恁么时如何。八十翁翁行不得。又曰。目
击道存。巳涉文彩。执鞭回首。未免途程。直向混沌未
分时明白。父母未生时现成。翛然不落阴界。自由自
在。当恁么时如何。踏著关棙子。处处得逢渠。又曰。正
当明时如王宝剑。卓拄杖下座。又曰。玄路绝如解开。
口说话。圣量尽。方得不受人瞒。玄路不绝。只是说道
理。圣量不尽。依前落路岐。丞相张公德远出师七闽。
一日谓僚属曰。越山当福城三山之中。院独废绝。非
老禅不能办。即以属师。不数月。殿阁崇成。他日丞相
游鼓山。目其成绩。遂迎师复归鼓山。是时闽中法道
最盛。盖自师与真歇净照数公振发。绍兴甲子。有旨
移雁山能仁。为第一代。乙丑蒙恩。住龙翔新寺。丙寅
秋七月十八日。得旨谢院事。明日汤浴更衣。声钟集
众。师步至众集处。方趺座。泊然而逝。寿六十有四。腊
五十有一。火馀舌如红莲色。并二牙不烬。舍利不胜
数。门人奉遗命归之鼓山寿塔。师风姿奇厖。朗润。声
如钟。学兼内外。谈论衮衮。操持宗柄断断。然久益严
严与贤士大夫游。几半天下。皆一时宗奉祖道外护
佛乘者。晚居鼓山。自号老禅。书揩逌媚。尺牍所传。人
以为宝。其所为。禅家四六。及五字句。皆精绝。自成一
体。世多传诵。有语录。行于世。

赞曰。大慧禅师尝题师𦘕像曰。赞叹竹庵。也是妙喜
鼓山圭禅师¶ 第 577b 页 X79-0577.png
骂詈竹庵。也是妙喜。赞之骂之。各有所以。赞之者。为
渠具衲僧正眼。骂之者。为渠浸在醋瓮里。或曰。如竹
庵之为宗师也。不可赞。不可骂。精金美玉。自有定价。
赞之骂之。徒增话杷。妙喜闻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
齿三下。从渠钻龟打瓦。世以为确论。予谓。近代宗师
涉世交公卿大夫。言行相副。全节自高。宏法有体。由
灵源佛鉴而后。竹庵其贤哉。

* 径山杲禅师

禅师讳宗杲。宣州宁国奚氏子。幼警敏有英气。年十
三。始入乡校。一日与同窗戏譃。以砚投之。误中先生
帽。偿金而去。乃曰。读世书。曷若究出世法乎。即诣东
山慧云院出家。先是元丰戊午。院塑释迦像。有异人
丁生者。语寺僧曰。立像一纪。当生一导师。大兴宗教。
若像有难。是人方来。像毁。则是人亦有难。崇宁甲申。
有盗穴像腹。取其所藏。师以是岁适至。事慧齐为师。
明年落发受具。繇是智辩自将。淩跨流辈。阅古云门
录。恍若旧习。闻老宿绍珵久依天衣怀公。亟往上谒。
与闻雪窦奥旨。趋宝峰湛堂准禅师。见师风神爽迈。
特加器重。使之执侍。指以入道捷径。师横机无所让。
准呵之曰。汝未曾悟。病在意识颂解。则为所知障。时
李彭商老参道于准。师适有语曰。道须神悟。妙在心
空。体之不假于聪明。得之顿超于闻见。李叹赏曰。何
必读四库书。然后为学哉。因结为方外交。准将入灭。
师问。孰可依从。准以圜悟勤公语之。巳而重趼荆渚。
鼓山圭禅师¶ 第 577c 页 X79-0577.png
谒无尽居士张公。请铭准塔。公道望倾天下。师登其
门。承颜接辞。绰有馀裕。公称誉之。为名庵。曰妙喜。字
以昙晦。归宝峰。讫其事。复见无尽。从容问曰。居士谓
我禅何如。公曰。子禅逸格矣。师曰。宗杲实未自肯在。
公曰。行见川勤可也。于是佩服其言。放浪襄汉。会大
阳微禅师。密授曹洞宗旨。寻游东都。宣和六年。圜悟
禅师被旨。都下天宁。师自庆曰。天赐我得见此老。不
孤湛堂张公指南之意。遂迨天宁。及聆其升堂法要。
迥异平日所闻。即倾心依附。阅四旬。圜悟举僧问云
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云。东山水上行。若有人问
天宁。只向道。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于言下。豁然
顿悟。圜悟大喜。迁师择木堂。以古今差别因缘。密加
研练。一日圜悟饭。超然居士赵公。师预坐。忽忘举箸。
圜悟顾师而语超然曰。是子参得黄杨木禅也。师既
为所激。乘问扣曰。闻和尚尝问五祖话。不知记其答
否。圜悟曰。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作么生。五祖云。
描也描不成。𦘕也𦘕不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五
祖云。相随来也。师廓然脱去。知见玄妙。圜悟深可之。
使掌记室。著临济正宗记𢌿焉。分座令接衲。繇是以。
竹篦。应机施设。电闪星飞。不容拟议。丛林活然归重。
右丞吕公舜徒奏锡佛日之号。虏人犯顺。欲名僧十
数比去。师为所挟。会天竺密三藏日与论义。密尤敬
服。寻得自便。趋吴门虎丘。闻圜悟迁云居。欲往省觐。
道金陵。待制韩公子苍。与语喜之。以书闻枢密徐公
鼓山圭禅师¶ 第 578a 页 X79-0578.png
师川曰。顷见妙喜。辩慧出流辈。又能道诸公之事业。
衮衮不勌。实僧中杞梓也。抵云居。为众第一座。讥诃
佛祖。辩博无碍。圜悟亦让其雄。会世扰攘。入云居之
西。结庵于古云门寺基。因以为名。阅二年。避地湖湘。
转仰山。邂逅竹庵圭禅师。相与还云门。著颂古百馀
篇。久之游七闽。居海上洋屿。师闵诸方学者。困于默
照。作辨邪正说。以救其弊。泉南给事江公。创庵小溪。
延请师居。缁素笃于道者毕集。未半年。发明大事者
数十人。鼎需思岳弥光道谦遵璞悟本等皆在焉。一
日参政李公汉老。闻举庭柏话。有省。师可之。及公疾
革。作偈寄弥光。有深将法力荷云门之句。师平居绝
无应世意。圜悟在蜀闻之。嘱丞相张公德远曰。果首
座不出。无可支临济法道者。公寻还朝。适径山虚席。
必欲致师。师幡然起赴。开法于临安府。治唱圜悟之
道。说法竟。侍郎冯公济川问曰。师尝言。不作这虫豸。
今日为什么败阙。师曰。尽大地是个。杲上座你作么
生见。公无语。及居径山。四方佳衲子靡然坌集。至一
千七百。师无他约束。容其自律。发明巳见。率常有之。
上堂。僧问。逼塞虚空时如何。师便喝。进云。文殊普贤
来也。师云。逼塞虚空。甚么处与径山相见。僧亦喝。师
云。文殊普贤为甚在。你脚跟下过。僧拟议。师便打。问。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时如何。答曰。梦里惺惺。进云。将
谓和尚忘却。师云。你记得。试道看。进云。虽道不得。要
且不失。师云。元来不会。进云。从上来事。分付阿谁。答
鼓山圭禅师¶ 第 578b 页 X79-0578.png
曰。分付瞎汉。进云。临济一宗。全凭其力。师云。且喜不
干你事。问。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答。是天上天下
奈何不得底人。进云。为什么在径山座下。答曰。家无
小使不成君子。问。一夏百念日巳满。出门或有人问。
如何是径山道底。且作么生答他。师云。径山曾说甚
么来。进云。争奈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师
云。你作么生会。僧便喝云。三十年后大有人笑在。师
云。何必三十年后。只今大有人笑你。乃示众曰。寻常
向诸人道。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向
举起处承当。不得向意根下卜度。不得下语。不得良
久。或有人问。毕竟如何即向他道也无。毕竟也无如
何正当。恁么时四楞塌地掇在诸人面前。眼辨手亲
底一逴逴得去。便能罗笼三界。提拔四生。其或未然。
自是你诸人根性迟钝。且莫错怪径山好。师居数年。
法席日盛。宗风大振。号临济中兴焉。张侍郎子韶从
师之游。洒然脱去玄解。遂尊以师礼。时慧云院忘丁
生之谶。毁释迦故像而新之。实绍兴辛酉夏五月也。
师于是月。坐与张厚善。著逢掖编。置衡州。廖通直李
绎为结茅圃中。师既拘文。不与众俱。率令散处。花药
开福伊山。时容其受道。门庭益峻。乃裒先德机缘。间
与拈提。离为三帙。目曰正法眼藏。前参政李公太发
时居铎津。翰林汪公彦章税驾零陵。数通书问道。当
轴者滋不悦。移师梅州。其地荒僻瘴疠。药物不具。学
徒百馀。赢粮从之。阅六稔。毙者过半。师以道处之怡
鼓山圭禅师¶ 第 578c 页 X79-0578.png
然。由是居民向化。至绘师像。饮食必祀焉者有之。乙
亥冬。蒙恩北还。明年春。复僧伽黎。寻领朝命。住明州
育王山。逾年有旨。改住径山。天下宿衲。复集如初。时
上潜藩。雅闻师名。遣内都监。诣山问佛法大意。师升
堂有偈云。豁开顶门眼。照彻大千界。既为法中王。于
法得自在。仍作颂献曰。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
不寻常。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覆藏。上嘉美
久之。建邸立复遣内知客。入山供养五百应真。请师
说法。亲书妙喜庵大字。并制赞宠寄曰。生灭不灭。常
住不住。圆觉空明。随物现处。师升堂有偈曰。十方法
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只凭此口与舌头。祝吾
君寿无间歇。亿万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汞不竭。师
子窟内。产狻猊鸑鷟定出丹山穴。为瑞为祥遍九垓。
草木昆虫皆欢悦。稽首不可思议事。瑜如众星拱明
月。故今宣扬妙伽陀。第一义中真实说。师春秋高。求
解寺。任辛巳春。得旨退居院之明月堂。然宏法为人。
老而不勌。上即位。特赐号大慧禅师。隆兴建元。自恣
前一夕。有星殒于院之西。流光赫然。有声如雷。师示
微疾。八月九日。学徒问候。师勉以宏道。徐遣之曰。吾
翌日始行。至五鼓亲书遗奏。侍僧固请留颂。为写四
句。掷笔就寝。湛然而逝。寿七十有五。塔全身于堂之
后。寻诏所居为妙喜庵。谥曰普觉。塔曰宝光。师荷佛
祖正续。全体作用。扫除知见。无法与人。虽古宗师。无
以加之。殆其纵无碍辩。融通宗教。则奄有圜悟之风。
鼓山圭禅师¶ 第 579a 页 X79-0579.png
是以高峻门庭。容摄多众。若海涵地负。绰绰有馀。至
于棒喝讥诃戏笑怒骂。无非全提向上接人。第学者
难于凑泊耳。其阔略宏度脱去绳捡。所至学徒趋事。
虽崭崭露头角。号称诸方领袖者。师目使赜令。如侍
执然。所为偈赞颂古。绝妙古今。与贤士大夫往复论
道书。并上堂普说法语。凡五帙。行于世。

赞曰。近世吕公居仁尝谓。赵州说禅。如项羽用兵。直
行径前。无复辙迹。所当者破。所摧者服。非如他人铢
称寸度。较量轻重。然后以为得也。予观大慧说禅。抑
居仁称赵州者。是矣。凡中夏有祖以来。彻法源。具总
持。比肩列祖。世不乏人。至于悟门广大肆乐说无碍
辩才。浩乎沛然。如大慧禅师。得非间世者欤。盛矣哉。
其应机作略。能奢能俭。能崄能易。能纵能夺。机机尽
善。扄扄皆新。此所以风流天下。名动九重。号称中兴
临济。不是过也。迨其去世。未几道价愈光。法嗣日盛。
天下学禅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 福严演禅师

师讳文演。成都新都县扬氏子。年十八。依广寿院子
安。得度具戒。游大慈寺习经论。久之谒正法明禅师。
闻举云门糊饼话。有省。见雅首座雅有道行。指见昭
觉圆悟禅师机缘密契。了彻末后大事。圆悟去世。师
出关。首谒径山妙喜。相得尤深。次游南岳。首众僧于
福严。会勾龙漕使摄潭师命出世智度。唱圆悟之道。
僧问。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语未终。师便喝。僧亦
鼓山圭禅师¶ 第 579b 页 X79-0579.png
喝。师连两喝。僧作掀倒禅床势。师拈拄杖。僧归众。师
云。识休咎。问。如何是定林正主。答。坐断天下人舌头。
曰。未审如何亲近。答云。觑著则瞎。僧礼拜。师云。放你
三十棒。问。学人上来请师相见。师云。三要印开。进云。
功不浪施去也。答。见什么个。进云。宾主俨然。答。未是
向上行履。问。如何是向上行履。答。千圣立在下风。进
云。向上向下岂不是建立门庭。答云。唤钟作瓮。进曰。
作么生是建立底道理。答。我不见我心不见心。进曰。
得恁么那。答。真的始得又增。礼拜起云。请师答话。师
云。一念不生全体现。进云。达磨面壁太分明。答曰。望
空启告。进云。何得压良为贱。答。权衡在手。进曰。作家
宗师。答曰。何必。尝示众曰。明眼汉没窠臼。辨风云识
休咎。破关击节。电转星飞。直截当扬。劈面快与。便恁
么。稍称临济儿孙。不负方来扣击。到遮里拈出便刬。
即心非心。不将实法击。缀人尽情。与伊划断却。所以
道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圆同太虚。无欠无
馀。当恁么时。如何衩衣无盖覆。回颜满面惭。又曰。心
不可思。思之则七颠八倒。道不可学。学之则千差万
别。到遮里若湛寂凝然。去一向打在。无为无事处。抬
身不起。何故衲僧家直须奋大志铁脊梁。向时人行。
不得处行。向古人学。不到处学。行至无可行。学至无
可学。虚心久久地。不觉不知。本地风光。现前照用。著
著历落。不滞声香味触。正恁么时。犹是脱透边事。只
如朕兆未分时。如何澄天愧净。又曰。当阳坐断。凡圣
鼓山圭禅师¶ 第 579c 页 X79-0579.png
迹绝。随手放开。天地回转。直得日月交互。虎啸龙吟。
头头物物。耳闻目视。安立谛上。是个什么。还委悉么
阿。师吒喝一喝。下座。又曰。等闲地明白。不思量现成。
前佛后佛。于此指注不及。天下衲僧计较不就。制遏
不住。迥脱情尘。唯自肯方亲。全机放下。一向靠将去。
上无佛祖可依。下无自巳可据。如太虚空。更无窒碍。
直是烜赫地不昧。一切得遮巴鼻子。应用无穷。亦随
手捏破。何故太红炉中不容点雪。又曰。只守无生国
里。未是安居。直须万仞悬崖放身舍命。正当恁么时。
试露消息。著到遮里。须是个人始得。还委悉么计较。
寻不得有时。还自来云。㘞下座。师居智度。十有二年。
迁福严。衲子奔趋。法席之盛。卓冠湖湘。右丞张魏公
尝曰。演公真实无华。心口如一。道行纯固。老而益励。
盖衲子之矩范。乃吾乡之旧识也。绍兴丙子十一月
二十有六日。端居丈室。集耆旧。嘱以后事。手写偈曰。
养得纯熟。不费气力。当锋历落。谁敢拟议。圣凡染净
眼中花。地狱天堂得自在。喝一喝。掷笔而逝。世寿六
十五。僧腊四十八。阇维。五色舍利灵骨。藏院之三生
塔。师性和易。任真朴素。世以演道者称之。于圆悟之
道。提唱作略。能世其家。而安分。自将不苟。窃声势识
者。尤以此重之。

* 黄龙震禅师

师讳道震。金陵赵氏子。少依保宁觉印禅师。为童子。
觉印住泗洲普照。遇淑妑閤。择童行。守戒律者施度
鼓山圭禅师¶ 第 580a 页 X79-0580.png
牒。师在选中。得度具戒。久之辞觉印。谒丹霞淳禅师
与闻曹洞宗旨。因有颂曰。白云深覆古寒岩。异草灵
花彩凤㘅。夜半天明日当午。骑牛背面著靴衫。淳见
而异之。游湖湘。抵大沩。作插锹井颂曰。尽道沩山父
子和。插锹犹自带干戈。至今一井如明镜。时有无风
匝匝波。最后至黄龙。草堂清禅师一见契合。绝意他
往。日取藏教读之。一夕闻晚参鼓。步出经堂。举头见
月。忽有省。亟趋方丈。陈所悟。草堂深可之。自此履践
获大通彻。绍兴初。草堂避地曹山。迁疏山。师皆在焉。
居第一座。分座接衲。五年临川守给事程公命出世
曹山。唱草堂之道。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黑
漆昆崙穿市过。进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答云。卖扇
婆子手。遮曰。如何是人境俱夺。答曰。灰飞烟灭后。怕
你绝音容。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答曰。当年独坐雄
峰事。今日分明说向君。进云。只如向上宗乘。又作么
生。师以拂子击禅床。僧云。烹凡炼圣有玄功。万古丛
林作标格。便礼拜。尝示众曰。曹山门下有鹅王择乳
句。若人会得凡圣染净迷悟生死无二无别。若也不
会。则凡圣染净迷悟生死。谩他一点不得。久之。退隐
疏山之山堂。郡守叶公梦龄请居广寿。未几洪帅李
公迨移居百丈。师力丛林矩范。僧到必勘辩。一日僧
展坐具礼拜。师转身背却。僧收坐具便去。师乃唤回。
僧进前。师便归方丈。明日僧问讯云。某甲昨蒙和尚
慈悲。有个省处。师云。作么生。僧近师边。作听势。师取
鼓山圭禅师¶ 第 580b 页 X79-0580.png
拂子打之。僧大笑而去。若此类甚多。衲子翕然推服。
晚迁黄龙。是为积翠直下子孙。授道之处。院烬于兵
火。师慨然有兴复之志。阅数年。堂殿廊庑。迄抵于成。
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示微疾。集众告曰。老僧参
见海内有名尊宿十有七人。泊见草堂。始到不疑之
地。汝等当究本法。傥透脱无滞碍。随力量兴作。利益
众生。无虚弃光阴。左右固请留颂。命笔书曰。吾年八
十三。随顺世言谈。不落思量句。谁人共我参。翌日闻
钟声。奄然而寂。端坐三日。支体柔和。颜皃如生。阇维
日。云惨风悲。草木变色。烟焰所及。悉缀舍利。道俗取
之。旬日不竭。塔于寺之西崦。师为人刚正强力。甘枯
淡。务精进。迹未尝造檀越之门。近代宏法。唯师有古
尊宿风韵。议者比之常庵崇禅师云。

赞曰。演出关。栖迟妙喜之门。久甚。及开法出世。不忘
圜悟。有道者固应如此。震天资耿介。草堂晚居。泐潭
道大盛。时有厚奉香信请法语法衣者。草堂将与之。
震骤谏以为不可。草堂不允。震遂拂衣遁他境。呜呼
使异时主法宗师之门。震之志得行焉。其规正窃昌。
阴翊化权。岂浅浅哉。

僧宝正续传卷第六
鼓山圭禅师¶ 第 580c 页 X79-058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