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僧宝正续传目录¶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6b 页


*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一卷

* 罗汉南禅师
* 圆通旻禅师
* 兜率照禅师
* 潜庵源禅师
* 泐潭照禅师

第二卷

* 宝峰准禅师
* 花药英禅师
* 明白洪禅师
* 开福宁禅师
* 智海勤禅师

第三卷

* 龙门远禅师
* 禾山方禅师
* 文殊道禅师
* 法轮端禅师
* 黄龙逢禅师

第四卷

* 圜悟勤禅师
* 宝峰祥禅师
* 云居悟禅师
* 白杨顺禅师

第五卷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6c 页 X79-0556.png
* 草堂清禅师
* 大沩果禅师
* 护国元禅师
* 云居如禅师
* 真牧贤禅师

第六卷

* 鼓山圭禅师
* 径山杲禅师
* 福严演禅师
* 黄龙震禅师

第七卷

* 德山木上座
* 临济金刚王
* 代古禅师与洪觉范书(驳僧宝传)



No. 1561
僧宝正续传卷第一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

* 罗汉南禅师

禅师讳系南。生汀州张氏。少出家。依金泉寺得度具
戒。性纯淡志节高远。涉历丛林。参云居祐禅师。发明
心地。既膺最后付嘱。将复遍扣诸方。时祐同门法昆
照觉禅师。宏法东林。宗风特盛。师往谒之。照觉预知
其来撞巨镛。聚徒五千指。出迎于虎溪之外。师繇是
名称蔚然。增重于世。未几南康守命出世罗汉。嗣法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7a 页 X79-0557.png
云居。道价著于天下。学者谓之小南。僧问。声色不到。
病在见闻。言诠不及。过在唇吻。此一理二义。请师直
指。师云。一字不著画。曰。古溪澄水迎新月。旧岭寒梅
再遇春。师云。二字不成双。曰。半夜彩霞笼玉象。天明
峰顶在云遮。师云。好个真消息。问。师子儿随众后。三
岁便能大哮吼。未出林一句作么生。师云。头破额裂。
曰。出林后一句作么生。师云。脑门著地。曰。不出不入
时如何。师云。进前退后。曰。且道落在什么处。师云。大
众有眼。乃云。道应无私。力不可敌。如风行草偃。似春
至花开。佛手不能遮。人心宁可遏。顺之则物物光辉。
逆之则头头失色。不逆不顺。任器方圆。呼召随声。高
低自尔。临镜而像。彼此情忘。现如幻神通。成如幻正
觉。直得庐山万叠共转法轮。鄱水千寻同宣密义。便
与么。金鸡啄破琉璃壳。玉兔挨开碧海门。又曰。𦘕角
红楼报晓春。万家齐贺。物咸新。谁知庭际青青柏。便
是当年问法人。无身可身。无岁可岁。始终无变。往复
常存。四时迁而不迁。一气动而非动。百年生死若浮
云。十世古今如电影。情超象外。道契环中。不有丝毫。
虚空同寿。但向见闻觉知。识取本来面目。还见么。玉
兔沉西岭。金乌出海东。又曰。不假一锤成大宝。太阿
出匣冷光寒。为君截断𦏰羊角。打就虚空碧玉盘。好
拈掇。更须看。翻来覆去黑漫漫。以拂击禅床下座。又
曰。山堂。今日巳开炉。点淡寒云雪未铺。拨火任君谈
冷暖。不知谁解唤司徒。古圣求人向热灰里。诸佛行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7b 页 X79-0557.png
道火焰中便见。刹刹尘尘皆同自巳。心心念念尽合
他宗。便与么会转不相当。何故一句合头语。万劫系
驴橛。又曰。天地为炉鞴。日月作钳锤。烹清风方成佛
成祖。炼白云方有法有仪。圆光项佩。卐字胸题。阿呵
呵。知不知。倒骑师子座。𨁝跳上须弥。又曰。一夏九十
日。日日无差。一日十二时。时时不异。犹如黄金之黄。
碧天之碧。其色其高不变不坏。安一名。著一字。与吾
灵觉何相似。便乃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
伏镜里魔军。成就梦中佛果。今朝法岁巳圆。勘破了。
还知么。移身摇太华。掬汗洒醍醐。又曰。物我两如。是
非一气。云无心而解听龙吟。充天塞地。风无迹而能
闻虎啸。拔木鸣条。道无根而善应诸缘。分缁列素。忽
然一念合风云。不知谁是我。行无所行。住无所住。大
笑呵呵。希逢罕遇。又曰。禅不禅道不道。三寸舌头。胡
乱扫。昨夜日轮飘桂香。今朝月窟生芝草。阿呵呵。万
两黄金无处讨。一句绝思量。诸法不相到。师临迁化
日。举二禅者立僧。上堂云。欲扬大法。须籍其人。借与
便风便好扬帆举棹。昔日僧问。赵州某甲乍入丛林。
乞师指示。你吃粥了也未。僧云。吃粥了。州云。洗钵盂
去。其僧豁然大悟。只如今日。鸣钟之后。升堂巳前。人
人吃粥。饱即便休若。也嚼得破。碍塞人。嚼不破。却许
伊。罗汉今日。倒骑铁马。逆上须弥。踏破虚空。不留朕
迹。诸人还见么。夜来风起蒲庭香。吹落桃花三五树。
下座。归方丈。跏趺而逝。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7c 页 X79-0557.png

* 圆通旻禅师

禅师名道旻。兴化仙游蔡氏子。其母梦吞摩尼珠。巳
而孕。生五岁。足不能履。口不能言。母抱游西明寺。见
佛像。遽履地合掌。称南无佛。因作礼。人大异之。及官
学大梁。忽厌尘俗。去依景德寺得祥律师。以诵经得
度具戒。遍参宗匠。从真如哲公最久。晚闻泐潭乾禅
师道望。往依焉。一见知其在大沩众称旻古佛者。深
器之。师以力参。所得举以似乾。乾未之许。一夕侍立
次。乾举世尊拈花因缘令下语。益不契。繇是尽弃其
所闻。久之随经行次。乾以拄杖加肩。长嘘云。会么。师
拟对。乾即打之。有顷拈一枝草示云。是什么。师拟对。
又喝之。师豁然悟。即作拈花势云。此去更不疑老汉
舌头也。乾挽住云。更道更道。师云。南山起云。北山下
雨。鼻孔解语无讨处。即礼拜。乾可之。他日谓曰。庐山
胜绝。汝缘熟在彼。遂辞焉。建中靖国元年。出世江夏
之灌溪。迁庐山圆通。初道济禅师创革圆通。临终嘱
曰。吾塔以青石为之。他日塔红。即吾再来。及师至之
夕。塔为之红。遐迩惊叹。知师盖道济后身也。由是宗
风鼎盛。衲子云奔辐凑。师孤节苦行。终其身。僧问。如
何是佛法向上事。师曰。劈箭溪头水倒流。进云。藏头
露影时如何。师便打。进云。谢师答话。师云。瞎问十二
时中如何履践。师云。风不来。树不动。僧于言下有省。
政和初。蔡太师京。奏赐椹服圆机师名。范左丞致虚
初自内翰。出师豫章。过圆通。语次叹曰。行老矣。堕在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8a 页 X79-0558.png
金紫囊中去。此事稍远。师亟呼内翰。翰应诺。师曰。也
不远。翰云。好更望指示。师曰。此去豫章有四程。翰伫
思。师曰。见即便见。拟议即差。翰颔之而喜。枢密吴公
居厚拥节归钟陵。见师曰。顷赴省。试过圆通。赵州关
因问讷老。透关底事如何。讷云。且去做官今五十馀
年。师曰。曾明得透关底事么。密云。八次经过常存念。
然未脱洒在。师举扇云。请使扇。密挥扇。师曰。有甚不
脱洒处。密大喜云。更请末后句。师摇扇两下。密云。亲
切亲切。师曰。吃嘹舌头。谏议彭公汝霖手写观音经
施师。师拈起云。遮个是观音经。那个是谏议经。彭云。
此是某亲写。师云。写底是字那个是经。彭笑云。却了
不得也。师云。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彭云。人人有分。
师曰。莫谤经好。彭云。如何即是。师举经示之。彭抚掌
大笑云。嗄好。师曰。又道了不得。相国安公南迁。见师
曰。一生做官。今日被谪。觉见从前但一梦耳。师曰。相
公觉耶。公曰。此皆本有。但未甚明了。师召相公。公举
首。师云。了也。公曰。犹被事碍。师云。离京几程到此。公
曰。四十二日。师云。甚处被碍来。公笑曰。极得力。师云。
直下受用去(公云。如何受用。师曰。朝朝相似)。合掌钦喜。师曰。但空诸
有。勿实所无。公云。幸遭遇。不敢忘。左司都贶问曰。是
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如何凑泊。师云。全身入火
聚。都云。毕竟如何。师云。蓦直去。都沉吟。师曰。可更吃
茶。都云。不消得。师曰。何不恁么会。都忽有省。笑曰。太
近邪。师云。十万八千。都即有偈曰。可可思议。是大火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8b 页 X79-0558.png
聚。便恁么去。不离当处。师曰。犹有遮个在。都云。便请
直指。师云。便恁么去。铛是铁铸。都云。尽善尽善。九江
守李端夫问曰。识心虚凝。忽然诸境现前时如何。师
云。石火烧身。守豁然省曰。打破虚空也。师云。什么处
下手。守鸣指一下。师云。不恁么却恁么。守叩曲折而
去。师之全机得大自在。开发尤多。三年冬。以院事卑
得法弟子守惠。请老于朝。朝廷从之。有旨。令守惠次
补寺任。明年冬十月九日。集众说偈曰。泥牛昨夜大
哮吼。惊得须弥藏北斗。南北东西没处寻。拈得鼻孔
失却口。复云。至道虚寂。迥脱根尘。光境俱亡。灵机绝
待。真常任运。宁属去来。应周无方。不存格则。牢关敲
磕。掣电难通。直须千眼顿开。可以死生无间。自兹决
别可葬全身。三百年后当兴佛事。临行一著不落见
知。折半破三好生荐取。随声抚膝一下。泊然而逝。阅
世六十八。坐五十夏。门人奉遗命塔其全身。唯取平
时所聚须发火之。悉为舍利。州上其事。赐号妙空之
塔。师居圆通十有二年。随机接物。力法匪躬。然绝不
许记其语句。其徒有不忍弃之者。相与私缀之。师廉
知诫曰。尔必欲隳吾素志。却后三十年乃可拈出。及
通惠禅师如其约而出之。左司陈公瓘览小参语云。
若有一疑。如芥子许。是汝善知识。即尊重囋叹。衍以
为之序。既而枢密张公德远。侍郎冯公济川。皆韪其
言。

赞日。圆通来应塔红可也。殁谓三百年后当兴佛事。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8c 页 X79-0558.png
或身后好事者为之辞。何则旻固尝悟彻者也。彻则
万化同功。群机普赴。奚适而非旻邪。先佛云。吾无生
不生。无在不在。如是则圣贤抚会。尘尘尔念念尔。奚
三百年之局乎。果去矣。必三百年而复来。则营营形
数之间。无乃小乘乎。且无边刹海不隔毫端。十世古
今不移当念之旨。安在哉。李君商老状其事而暴美
之。不究宗门抚会之妙。当并按也。

* 兜率照禅师

禅师讳惠照。南安军郭氏子。依了山院。出家得度。具
受游方。与从悦禅师游。悦参真净。颇称有得。师预闻
其旨。遂卓庵于石头。其后悦见石霜素侍者。复得石
霜末后句。以书抵师曰。曩参未善。犹有末后句在。师
以偈答曰。参禅只要心安乐。了得心安万事休。况是
禅心犹假立。谁论末后与当头。竟不往。及悦出世兜
率。迎致居第一座。元祐中。无尽张公转江西漕。谋入
黄龙。见晦堂心禅师。暮宿兜率。与悦夜语。因及石霜
末后大事。无尽豁然有省。遂以出世因缘。向悦称法
嗣。悦去世。无尽命师继其席。师曰。先师有末后句。运
使得之。照未尝得。岂可嗣法邪。无尽曰。汝寻常满口
道得。却会不得。师忽然悟。乃曰。敢不奉命。遂开悦公
法门。问。如何是第一义谛。师曰。锤下分付。曰。第二义
门请师举唱。师曰。千家帘幕春光在。几处园林秀色
新。曰。学人未晓。师曰。劳而无功。曰。争奈分付了也。师
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曰。法鼓才声。大众云集。学人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9a 页 X79-0559.png
上来乞师指示。师云。天静不知云去处。地寒留得雪
多时。学人未晓。乞师端的。师云。一重山背一重人。乃
曰。龙安山上。道路纵横。兜率宫中楼阁重叠。虽非天
上不是人间。到者心安全忘诸念。善行者不移双足。
善入者不动双扉。自能笑𢕟烟萝。谁管坐消岁月。既
然如是。向上还有事也无。良久云。莫教推落岩前石。
打破下方遮日云。又曰。衲僧袖里神锋。截断有句无
句。随宜独立真规。处处清风满路。更知结角罗纹。始
解针来线去。师性方严有操守。居兜率二十有七年。
仿像天宫内院。作新一刹。冠绝人世。安众不过四十。
遇缺员则补之。供馔珍丽。率众力道。弥谨无尽。每以
古佛称之。宣和元年休夏日。沐浴更衣。礼观音大士
三拜。退居丈室。端然而逝。寿七十一。臈四十七。阇维
烟所及处。悉有舍利。多琥珀色。灵骨莹如冰玉。眼睛
与舌不烬。无尽为之赞曰。兜率照老没可把。七月十
五日解长夏。礼却观音三拜竟。退归方丈嗒然化。也
无遗书忉忉怛怛。也无偈颂之乎者也。也无衣钵俵
散大众。也无病痛呻吟阿耶。卒死丹方传与人。禾山
鼓向别处打。

* 潜庵源禅师

禅师名清源。豫章新建邓氏子。依洪岩僧处信。得度
具戒。参武泉常云居舜泐潭月三大士。颇见咨揖。然
疑未决。晚依积翠南禅师。一日闻举洞山。初见云门
因缘。不觉失笑。南问。何为而笑。师曰。笑黄面浙子怜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9b 页 X79-0559.png
儿不觉丑耳。自是容为侍者。阅七年咨参决择。道眼
高妙。绝出人表。丛林称之。以比南院。守廓南公去世。
师开法西山惠严。迁南康清隐。力法自将。不与诸方
斗铺席。衲子以枯淡。多望崖而去之。坐是单丁。住山
十馀年。初南州高士潘延之问道于积翠。与师定交
为方外友。至是迎归西山。未几洪帅命居大宁。一时
衲子贤士夫从之问道。坌集其室。师说法简易。期人
于悟而后巳。尝示众曰。寒风激水成冰。杲日照冰成
水。冰水本自无情。各各应时而至。世间万物皆然。不
用强生拟议。又曰。先师初事栖贤寔。泐潭澄历二十
年。宗门奇奥。经论要妙。莫不贯穿。及因云峰以见慈
明。则一字无用。遂设三关语。以验天下禅者。而禅者
如叶公𦘕龙龙现即怖。或问三关语。学者每难透何
也。师曰。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大智如文殊师利。
欲问空三佛义。即遭摈出。以其自堕艰难。故起现行
耳。寻以高年。不任主事。退闲。自号潜庵。诸刹争迎致
供养。且依以为重。故居无定。方建炎三年八月五日。
示寂于城阴之章江。住世九十有八。安居七十八夏。
方未寂时。齿堕而复生。发薙而燔之。悉为舍利。及是
烬馀。尤不胜数。塔于惠严之东阿。师莫年德高望重。
以深诚勉人。以善从之。化者甚盛。有僧执侍十有二
年。于道未有所契。及将出世。师曰。汝侍吾徒费岁月。
傥嗣法不应以世情自昧。其人遂嗣翠岩机焉。其主
法有体。类如此。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59c 页 X79-0559.png

* 泐潭照禅师

禅师讳惟照。简州阳安李氏子。母方孕。梦异僧持应
器踵门。若将寄食者。一夕有光。发其室卢。里人相惊
且而育。师儿时趣尚超卓。稍长泊然。不旨从俗。屈首
受书。至性相近习相远。遽曰。凡圣一体。以习故差别
如是。我知之矣。去家走成都。依鹿苑寺青泰为童子。
乞名惟照。志始生之异焉。十九得度具戒。泰尝使之
受起信论于大慈寺中。讲辄归卧。泰诘之。对曰。既称
正信大乘。夫岂言说所能了邪。于是尽弃所闻。虚心
游方。时楷禅师居大洪山。名震天下。往依之。一见以
为俊朗。委曲容接。师亦奋励。急于透脱。尝夜坐阁道
间。徼巡者传呼过之。随声有省。即趋丈室。吐所悟。楷
揶揄之。师疑焉。复将彻究源底。于是遍参宗师。往来
楷所是。后历三吴。闻揩以罪为民。居沂水之芙蓉庵。
趣往唁之。未至间。仆夫被酒迷失道。师却行及之。举
杖奋击。忽大悟。及见楷。望而喜曰。今日相见。庸非鳌
山耶。因留佐耕。湖上服役累年。尽得芙蓉之道。致政
王少宰有子。亡且有年矣。忽梦其归。翌日而师至。问
其生年。适与其子亡日合。因抱持泣。以为后身也。遂
命出世洛阳之招提。迁舒州甘露。再迁三祖。宣和初
道行闻于朝。有旨。移庐山之圆通。先是住持守惠。以
事罢去。复自诉于有司。阅三年。得旨。还旧住。信至。师
怡然拽杖出门。与二三禅者。徜徉山谷间。未几泐潭
虚席。江西师尽礼致请。遂补处焉。师姿容丰硕。音声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60a 页 X79-0560.png
朗润。身荷大法。名尊诸方。自号阐提。尝示众曰。坐禅
好诸禅德。不用胡思乱想。坐教悟去。你若悟去。十二
时中便有自由分。佛也不奈你何。祖也不奈你何。你
也自不奈何。岂更听别人指挥。所以达磨大师西来。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何曾有许多屈曲言句。教你思
量。生受今时。诸方丛林未尝有一个善知识。不教你
参禅学道修行。乃至禅头首座同行道伴。亦皆教你
参学。更看话下语。商量因缘。研穷今古。你辈更不识
好恶。甘作众生。就人学去。更向案子头大𠕋小𠕋。录
将去。采拾言句。攒花簇。锦记忆筑。向肚皮里。为禅为
道。苦哉递相坏了。也不是遮个道理。你诸人本无许
多事。只为始行脚时。撞著一个没见识长老。教你许
较。劳攘打头。便参得个庭前柏树子话。又参得斩猫
儿话。洗钵盂话。野狐话。勘婆话。参得一肚皮禅道。便
棹腰摆胯。称我是方外。高人面前说得恰似真个背
地里千般乱做次第一文。也不直才有些子违顺风
起。便见手忙脚乱为什么。如此只是学得来。奉劝莫
学。须是自办取始得。你不见祖师少林九年面壁。二
祖立雪齐腰。黄梅聚七百高僧衣钵。后来独付庐老。
于是时也看那个因缘。淘汰那个古今。曾下得什么
语。既不是因缘。你辈又苦死瞒生。学图个什么别。无
人向你恁么道。只是宝峰忒煞老婆教。你莫参禅。莫
学道。莫看经。莫念佛。以至礼拜烧香种种劳攘。你须
道十二时中毕竟如何度。时宝峰只教你如大死人。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60b 页 X79-0560.png
你若真个如大死人。有什么闲工夫去。参禅学道。礼
拜烧香。许多费力。山僧五处住院。凡教徒不出此。如
大死人四个字。直是我悟得底。且不在一大藏教里。
传灯录五家宗派古今言句里。是平生所證底法。所
行底法。你若直下会去。且不曾教坏。你适来。有一兄
弟入室问。莫是如大死人却活么。禅客莫问活。你但
死了更死。你又不曾死。只管要活作什么。而今听普
说了。下去堂中。或堂前后架试坐看。有时被你久久
坐。忽然死得也不定。建炎改元。北人南渡。泐潭日不
下千钵坐食。师超摇法乐。略不以介意。而檀施四来。
齐厨济足。人到于今称颂之。二年正月辛丑夜参。因
叙洞下宗旨。不断如线。而名世续慧命者零落。无几
因欷歔江下沾襟。明日闭方丈不出。又明日手写数
语遍与山中耆宿。辞诀。众大骇。至有哭之恸者。师皆
拒而不与之接。至中夕。遽命烛。集执事者。嘱以后事。
语终。泊然而逝。阅岁四十有五。坐二十五夏。时御史
中丞陆德先.西京宗正赵公士暕.尚书郎方公昭通.
大夫冯公温舒.徽猷阁待制宋公唤秀.州剌史韩
公昭同会泐潭。颇问道于师。见其脱去之状。益歆慕
焉。火馀五色舍利。烱如珠玉。齿舌不烬。塔于寺之西
峰。师初在西京。漕使徐公闳中有子。冠且婚矣。见师
说法次。忻然慕之。即弃荣剔发具戒。名曰德止。以夙
悟才辩。有名于世。

赞曰。教中以七地巳前菩萨福智为修生。八地巳去
僧宝正续传目录¶ 第 560c 页 X79-0560.png
福智为报得。若阐提。年二十有八出世。五迁巨刹。所
至勃兴。槌拂之下。动如阡陌。初未尝遣化。而供馔珍
丽。服用完新。庸非报得者欤。方是时丛林以侈靡相
尚。照因其时。阔达大度。顺学者之欲。而嫚骂诸方。特
以如大死人为教。然托其身后。竟未有继其风者。呜
呼异哉。

僧宝正续传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