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鉴下第十八世¶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57b 页

锦江禅灯卷第八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 大鉴下第十八世

** 东林颜法嗣

*** 汀州报恩法演禅师

果州人。上堂。举俱胝竖指因缘。
师曰。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
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

*** 婺州智者元庵真慈禅师

潼川李氏子。初依成都正
法寺出家。具戒后游讲肆。听讲圆觉。至四大各离。今
者妄身当在何处。毕竟无体实同幻化。因而有省。作
颂曰。一颗明珠。在我者里。拨著动著。放光动地。以呈
诸讲师。无能晓之者。归以呈其师。遂举狗子无佛性
话诘之。师曰。虽百千万亿公案。不出此颂也。其师以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57c 页 X85-0157.png
为不逊。乃叱出。师因南游。至庐山圆通挂搭。时卐庵
为西堂。为众入室。举僧问云门。拨尘见佛时如何。门
云佛亦是尘。师随声便喝。以手指胸曰。佛亦是尘。师
复颂曰。拨尘见佛。佛亦是尘。问了答了。直下翻身。劝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颂尘尘三昧曰。
钵里饭桶里水。别宝昆崙坐潭底。一尘尘上走须弥。
明眼波斯笑弹指。笑弹指。珊瑚枝上清风起。卐庵深
肯之。

*** 昭觉绍渊禅师

上堂。举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
门曰体露金风。师曰。要明陷虎之机。须是本色衲子
始得。云门大师具逸群三昧。击节扣关。于闪电光中。
出一只手。与人解黏去缚。拔楔抽钉。不妨好手。子细
检点将来。大似与贼过梯。昭觉则不然。忽有僧问。树
凋叶落时如何。只答他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长天一色。且道。与云门是同是别。复曰。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上堂。镕瓶盘钗钏作一金。搅酥酪醍醐
成一味。如是宾主道台。内外安和。五位君臣齐透。四
种料拣一串。放行则细雨濛濛。秋风飒飒。把住则空
空如也。谁敢正眼觑著。且道。放行为人好。把住为人
好。复曰。等闲一似秋风至。无意凉人人自凉。

*** 张栻字敬夫

累官吏部侍郎。尝问道于道颜曰。见即
便见。拟思即差。又作么生。颜曰。还问不知有。栻曰。政
当知有时如何。颜曰。闻声见色只如常。栻豁然有省。
乃留偈曰。闻声见色只如常。熟察精粗理自彰。脱似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58a 页 X85-0158.png
虚空藏碧落。曾无少剩一毫芒。颜然之。后方疾革。定
叟求教。栻曰。蝉蜕人欲之私。春融天理之妙。语讫而
逝。栻平生潜心经史。动以古圣贤自期。所著有论孟
太极诸书。学者称为南轩先生。

** 西禅需法嗣

*** 南剑州剑门安分庵主

少与木庵同𨽻业安国。后依
懒庵。未有深證。辞谒径山大慧。行次江干。仰瞻宫阙。
闻街司喝侍郎来。释然大悟。作偈曰。几年个事挂胸
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裂破。一声江上侍
郎来。遂径回西禅。懒庵迎之。付以伽梨。自尔不规所
寓。后庵居剑门。化被岭表。学者从之。所作偈颂走手
而成。凡千馀首。盛行于世。

** 大沩行法嗣

*** 常德府德山子涓禅师

潼川人。上堂。见见之时。见非
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遂喝曰。鲸吞海水尽。露出
珊瑚枝。众中忽有个衲僧出来道。长老休寐语。却许
伊具一只眼。上堂。横按拄杖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七
六五四三二一。循环逆顺数将来。数到未来无尽日。
因七见一。因一亡七。踏破太虚空。铁牛也汗出。绝气
息无踪迹。掷拄杖曰。更须放下者个。始是参学事毕。
上堂。拈拄杖曰。有时夺人不夺境。拄杖子七纵八横。
有时夺境不夺人。山僧七颠八倒。有时人境两俱夺。
拄杖子与山僧削迹吞声。有时人境俱不夺。卓拄杖
曰。伴我行千里。𢹂君过万山。忽然撞著临济大师时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58b 页 X85-0158.png
如何。喝曰。未明心地印。难透祖师关。

** 育王光法嗣

*** 临安北涧居简禅师

潼州龙氏子。依邑之广福院得
度。参别峰涂毒。沉默白究。一日阅卐庵语有省。再参
佛照机契。自是往来其门者五十年。走江西。访仲温
于罗湖。与师议论。大奇之。遂以大慧居洋屿庵竹篦
付之。师异焉。久之出世台之报恩。晚迁净慈。上堂。识
得一。万事毕。了事衲僧。一字不识。直饶恁么。未称全
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上堂。举密师伯与洞山
在饼店。密于地上画一圆相。谓洞山曰。把将去。山曰。
拈将来。后来保宁勇和尚曰。非但二人提不起。尽大
地人亦提不起。北涧敢道。保宁计穷力尽。上堂。举赵
州入僧堂曰。有贼有贼。见一僧便捉曰。贼在者里。僧
曰。不是某甲。州托开曰。是即是。不肯承当。师曰。赵州
收处太宽。放去太急。净慈则不然。家贼难防。家财必
丧。卓拄杖曰。只可错捉。不可错放。淳祐丙午春示寂。
书偈曰。四月一日珍重六字。至期假寐而逝。

** 未详法嗣

*** 蜀僧方辨

谒六祖。曰善塑。祖正色曰。试塑看。辨不领
旨。乃塑祖。可高七尺。曲尽其妙。祖观之曰。汝善塑佛
性否。曰不善佛性。酬以衣物。辨礼谢而去。

*** 太瘤蜀僧

居众。尝叹佛法混滥。异见蜂起。乃曰。我参
禅若得真正知见。当不惜口业。遂发愿礼马祖塔。长
年不辍。忽一日塔放光。感而有悟。后遍至丛林。勘验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58c 页 X85-0158.png
老宿。过雪窦山前云。者老汉。口里水漉漉地。窦闻其
语。意似不平。及太见。窦云。你不肯老僧那。太云。老汉
果然水漉漉地。遂摵一坐具便出。直岁不甘。中路令
人殴打。损太一足。太云。此是雪窦使之。他日须折一
足偿我。后果如其言。

*** 蜀中仁王钦禅师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闻名不如见
面。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闹市里弄猢狲。曰如
何是道。曰大虫看水磨。

*** 德普禅师

绵州蒲氏子。得度受具。解唯识起信论。两
川无敢诘难。号为义虎。时惟胜还自江西。吕大防出
镇成都。执弟子礼。日夕造室。普窃听其议。一不能晓
归卧看屋梁曰。胜昔尝业讲有声。吕公世称贤者。相
与敬信如此。吾乃不信可乎。乃出蜀至荆州金銮。夜
与一衲俱。普问。经论何负禅宗。而长老多讥诃之耶。
曰以其是识情义理思想边量。非能发圣得道。脱有
得道发圣者。皆藉之以为缘耳。倘不因自悟。惟经论
是仗。则能读能知能见解者。皆證圣成道去矣。惟以
死语是所知障故。祖师西来也。如经言。一切众生本
来成佛。汝信之乎。曰世尊之语。岂敢不信。曰既信矣。
远来何为。曰闻禅宗有别传法故来耳。衲笑曰。是则
未信。非能信也。今积翠南禅师出世久。子见之不宜
后。普即日遂行。熙宁元年至黄龙。问阿难问迦叶。世
尊传金襕外。别传何法。迦叶呼阿难。难应诺。迦叶曰。
倒却门前刹竿著。意旨如何。南曰。上人出蜀。曾到玉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59a 页 X85-0159.png
泉否。曰曾到。又问。曾挂搭否。曰一夕便发。南曰。智者
道场。关将军打供与结缘几时何妨。普默然理前问。
南俛首。普趋出大惊曰。两川义虎。不消此老一唾。

*** 潼川报恩道熙禅师

曾与宝福送书。往泉州王太尉
处。尉问。漳南和尚。近日还为人也无。师云。若道为人。
即屈著和尚。若道不为人。又屈太尉。尉云。道取一句。
待铁牛能齧草。木马解含烟。师云。某甲惜口吃饭。尉
良久又问。驴来马来。师云。驴马不同途。尉云。争得到
者里。师云。谢太尉领话。

*** 范蜀公送圆悟禅师行脚

观水莫观污池水。污池之水鱼鳖卑。登山莫登迤逦
山。迤逦之山草木稀。观水须观沧溟广。登山须登泰
山上。所得不浅所见高。工夫用尽非徒劳。南方幸有
选佛地。好向其中穷妙旨。他年成器整颓纲。不负男
儿出家志。大丈夫休拟议。岂为虚名灭身计。百年随
分觉无多。莫被光阴暗添岁。成都况是繁华国。打住
只因花酒惑。吾师幸是出家儿。肯随龌龊同埋没。吾
师幸有虹蜺志。何事踌躇溺泥水。岂不见。吞舟之鱼
不隐卑流。合抱之木不生丹丘。大鹏一展九万里。岂
同春岸飞沙鸥。何如急驾千里骥。莫学鹪鹩恋一枝。
直饶讲得千经论。也落禅家第二机。白云长是恋高
台。暮罩朝笼不暂开。为慰苍生霖雨望。等闲依旧出
山来。又不见。荆山有玉名璚瑶。良工未遇居缝蒿。当
时若不离荆楚。争得连城价倍高。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59b 页 X85-0159.png

*** 无心广道者

梓州人。初游方。问云盖智和尚。兴化打
维那意旨如何。智下禅床展两手吐舌示之。广打一
坐具。智云。此是风力所转。又问石霜琳和上。琳云。你
意作么生。广亦打一坐具。琳云。好一坐具。祇是你不
知落处。又问真净。净云。你意作么生。广亦打一坐具。
净云。他打你亦打。广于此大悟。净因作颂曰。丈夫当
断不自断。兴化为人彻底汉。巳后从他眼自开。棒了
罚钱趁出院。

*** 汉中沙门意忠上座

寻师访道。选佛参禅。干木随身。
逢场作戏。然其场也戏乎一时。以其功也利益千古。
于是革其旧制。郢人犹迷。徇器投机。变通在我。岂以
绳墨拘其大猷。而为规矩之所限哉。是谓有子不可
教。其可教者语言糟粕也。非心之至妙。其至妙之心
在我。不在文字语言也。纵有明师密授。不如心之自
得。故曰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皆灵然心法之妙用也。
故有以破麦也即为其硙。欲变米也即为其碾。欲取
面也即为其罗。欲去糠也即为其扇。而规模法则。总
有关捩。消息既通。皆不拨而自转。以其水也。一波才
动。前波后波。波波应而无尽。以其硙也。一轮才举。大
轮小轮。轮轮运而无穷。由是上下相应。高低共作。其
妙用也。出乎自然。故不假人力之所能为。而奇绝可
观。玄之又玄。然后左旋右转。竖去横来。更相击触。出
大法音。皆演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而闻者闻其
心。见者见其性。以至嗅尝知觉。尽获法喜禅悦之乐。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59c 页 X85-0159.png
又何即米面诸所须物。供香积厨而为二膳。饱禅者
辈。往来选佛者欤。

*** 自庆藏主

蜀人。丛林知名。遍参真如晦堂普觉诸大
老。游庐阜。入都城。见法云圆通禅师。与秀大师偕行。
到法云。秀得参堂。以庆藏主之名达圆通。通曰。且令
别处挂搭。俟此间单位空。即令参堂。庆在智海偶卧
病。秀欲诣问所苦。而山门无假。乃潜出智海见庆。庆
以书白圆通。道秀越规矩出入。圆通得书知之。夜参
大骂。此真小人。彼以道义故。𢬵出院来讯汝疾。返以
此告讦。岂端人正士所为。庆闻之遂掩息。丛林尽谓。
庆遭圆通一诟而卒。

*** 峨眉山白长老

尝云。乡人雪窦有颂百馀首。其词意
不甚出人。何乃浪得大名于世。遂作颂千首。以多十
倍为胜。自编成集。妄意他日名压雪窦。到处求人赏
音。有大和山主。遍见当代有道尊宿。得法于法昌遇
禅师。出世住大和。称山主。气吞诸方。不妄许可。白𢹂
其颂往谒之。求一言之鉴。取信后学。大和见乃唾云。
此颂如人患鸦臭。当风立地。其气不可闻。自是白不
敢出似人。后黄鲁直闻之。到成都大慈寺。大书于壁
云。峨眉白长老。千颂自成集。大和曾有言。鸦臭当风
立。无师自悟之流。费尽心血。将谓取胜于人。及见智
者。一场热閧。只为贡高堕此窟穴。参学人。切莫萌此
遗臭诸方。

* 大鉴下第十九世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60a 页 X85-0160.png

** 天童杰法嗣

*** 夔州卧龙山破庵祖先禅师

广安州王氏子。初参密
庵。闻上堂语有省。后庵住灵隐。命师分座。有道者请
益曰。胡孙捉不住时如何。师曰。用捉他作甚么。如风
吹水。自然成纹。住后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忍
俊不禁。为诸人作个撇脱。拈拄杖卓一下曰。流水暗
消溪畔石。劝人除却是非难。

*** 饶州荐福曹原生禅师

南剑人。咏灵云石曰。云去云
来非有意。云来云去亦无心。有无截断灵何在。突兀
一峰青到今。

* 大鉴下第二十世

** 卧龙破庵先法嗣

*** 临安府径山无准师范禅师

剑州雍氏子。九岁出家。
请益老宿坐禅之法。宿曰。禅是何物。坐底是谁。师昼
夜体究。一日如厕。提前话有省。谒育王佛炤。炤问。何
处人。师曰剑州。炤曰。带得剑来么。师随声便喝。炤笑
曰。者乌头子。也乱做。至灵隐。时破庵为第一座。同游
石笋庵。有道者请益胡孙子话。师于旁大悟。初住明
州清源。后受诏住径山。上堂。灵山指月。曹溪话月。递
代相传。證龟成鳖。范上座寻常有一张口。挂在壁上。
未曾动著。今日无端入者行户。事到如今。只得东簸
西簸。未免拈起多年历日。于中点出些子误赚处。说
似诸人。且要郭大李二邓四张三。知得江南两浙春
寒秋热。虽然如是。黄河三千年一度清。上堂。若论个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60b 页 X85-0160.png
事。直是省要易会。多是诸人自作艰难。自作障碍。所
以有时东廊西廊。见诸人和南问讯。山僧便乃低头
相接。其实无他。只要诸人识得长老是西川隆庆府
人氏。若识得去。便与诸人打些乡谈。说些乡话。如今
且未说。你识得长老。且各自知得。自家乡贯也得。还
知么。明州六县。奉化八乡。上堂。名不得。状不得。取不
得。舍不得。只么得。且道得个甚么。三人證龟成鳖。理
宗召入脩政殿。奏对详明。赐金襕僧伽衣。又宣诏慈
明殿。升座说法。帝垂帘而听。赐号佛鉴。淳祐己酉三
月旦日疾作。遂升座谓众曰。山僧既老且病。无力与
诸人东语西话。今勉强出来。将从前说不到的。尽情
向诸人抖擞去也。遂起身抖衣曰。是多少。便归方丈。
十五日集众遗嘱。至夜书偈曰。来时空索索。去也赤
条条。更要问端的。天台有石桥。掷笔而逝。塔全身于
圆照庵。

*** 临安府灵隐石田法薰禅师

眉山彭氏子。初游石霜。
礼雷迁塔。述偈曰。一念慈容元不隔。何须特地赐乖
张。平高就下婆心切。恼得雷公一夜忙。师名因是大
著。闻穹窿破庵道望。遂往依焉。室中举世尊拈华迦
叶微笑。师曰。焦砖打著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庵
阴奇之。初住苏之高峰。迁枫桥钟山净慈灵隐。示众。
但得本。莫愁末。唤甚么作本。唤甚么作末。松柏千年
青。不入时人意。牡丹一日红。满城公子醉。山僧恁么
道。若有不肯底。是我同参。弟子师俊。绘师像求赞。有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60c 页 X85-0160.png
曰。末后一句分付厨山。众颔讶之。明日忽示疾。退归
保寿。趣办终焉计。窆全身于院之后山。

*** 南康府云居即庵慈觉禅师

蜀人。举僧问叶县。如何
是学人密用心处。县曰闹市辊毬子。曰意旨如何。县
曰普请众人看。师颂曰。辊毬闹市众人看。一阵清风
吹面寒。定乱不须双刃剑。活人何必九还丹。师始登
云居时。先一夕宿瑶田庄。梦伽蓝安乐公谓曰。汝与
北山。祇有一粥缘。明日午后至寺。晚参罢。会同袍二
僧斗狠。闻于司。凡新到例遭斥逐。师深切疑讶。后数
年。蜀士有宦达于朝。以云居虚席。请师补处。师欣然
承命。且复徵往梦。竟至瑶田庄而寂。

** 净慈仲颖法嗣

*** 温州江心一山了万禅师

族临川金氏。貌瘠而弱。年
十五。业程文有声。然素志出家莫夺去。从金溪常乐
院思仁祝发。俄有灵芝产户枢。占者曰。吉徵也。及游
方。谒偃溪闻公。荆叟珏公。简翁敬公。皆相语合。柬叟
领南屏。择师掌记。师偶经神祠。见纸灰随风旋起。师
脱然忘所證。亟以白叟。诘之终无凝滞。遂蒙印可。未
几江淮总统。以开先迎居之。师莅事。丛林鼎新。又十
年升住江心。少不适意。辄弃去。寺众数百恳留。随至
冯公岭。不从。泣别散去。师恬然如脱桎梏焉。

*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 无准范法嗣

*** 明州天童别山祖智禅师

蜀之顺庆杨氏子。十四得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61a 页 X85-0161.png
度。闻僧诵六岩语悦之。时岩住苏之穹窿。亟往从焉。
因阅华严经。弥勒楼阁入巳还闭之语。恍如梦觉。遂
颂灵云见桃花曰。万缘丛中红一点。几人欢喜几人
嗔。岩颔之。最后见无准于雪窦。准知是法器。待之弥
峻。时或棒喝交下。一语不少贷。师拟对。辄噤不能发。
由是知解都丧。久之作而言曰。吾生平伎俩皆死法。
今见此翁。始行活路。既而准移径山。命师分座。宝祐
丙辰。被旨住天童。一囊一钵。缚茅以居。庚辰九月旦
示众曰。云淡月华新。木脱山骨露。有天有地来。几个
眼睛活。有省问者。师曰。不及相见。各自努力。越十日。
夜分呼侍者。嘱后事。珍重大众。叉手而寂。

** 金山开法嗣

*** 临安府径山石溪心月禅师

眉州人。僧问。如何是佛。
师曰。矮子看戏。

* 大鉴下第二十二世

** 无用宽法嗣

*** 重庆府缙云山如海真禅师

碧峰参。师于地上画一
圆相。峰以袖拂之。师复画一圆相。峰于中增一画。又
拂之。师再画如前。峰又增一画成十字。又拂之。师复
画如前。峰于十字加四隅成卐文。又拂之。师乃总画
二十圆相。峰一一具答。师曰。汝今方知佛法宏胜如
此。宜往朔方。其道大行。

* 大鉴下第二十五世

** 少林裕法嗣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61b 页 X85-0161.png

*** 昭觉仲庆禅师

上堂。吃盐添得渴。下座。僧问。吃盐添
得渴时如何。师曰。咬影狗子无屎吃。

** 后庵照法嗣

*** 䦹邡进禅师

僧问。逢桥折桥时如何。师曰。那讨者般
人。进云。师意如何。师曰。从来好手不彰名。

* 大鉴下第二十六世

** 古拙俊法嗣

*** 普州东林无际悟禅师

二十出缠。缚竹为庵。研励无
懈。四指大书帖亦不看。只是拍盲做钝工夫。后得大
彻大悟。师有偈曰。无念即著空。有念即著执。有无两
相忘。非空亦非执。又曰。寂照无上下。光明处处通。本
来无皂白。何处不含容。楚山参。师问。数年来住在何
处。山曰。我所住廓然无定在。师曰。汝有何所得。山曰。
本自无失。何得之有。师曰。莫不是学得来底。山曰。一
法不有。学自何来。师曰。汝落空耶。山曰。我尚非我。谁
落谁空。师曰。毕竟如何。山曰。水浅石出。雨霁云收。师
曰。莫乱道。只如佛祖来也不许。你若纵横吞得一大
藏教。现百千神通。到者里更是不许。山曰。和尚虽是
把断要津。其奈劳神不易。师拍膝一下曰。会么。山便
喝。师笑曰。克家须是破家儿。恁么干蛊也省力。山掩
耳而出。授法偈曰。我无法可付。汝无心可受。无付无
受心。何人不成就。

* 大鉴下第二十七世

** 东林悟法嗣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61c 页 X85-0161.png

*** 简州天成寺楚山绍琦禅师

唐安雷氏子。八岁入乡
校。授经成诵。九岁失怙。诣玄极通禅师。学出世法。后
谒无际。示以无字公案。偶闻开静板鸣。碍膺冰泮。往
见际。际曰。还我无字意来。师曰。者僧问处偏多事。赵
老何曾涉所思。信口一言都吐露。翻成特地使人疑。
曰如何是汝不疑处。师曰。青山绿水。燕语莺啼。历历
分明。更疑何事。曰未在更道。师曰。头顶虚空。脚踏实
地。际曰。亦未在。师乃礼拜。际曰。如是如是。后居天柱。
僧问。如何是天柱境。师曰。涧阔云归𣆶。山高日出迟。
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额下眉遮眼。腮边耳搭肩。曰
如何是天柱家风。师曰。云甑炊松粉。冰铛煮月团。曰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海神撒出夜明珠。曰学人
不会。师曰。文殊失却玻瓈盏。曰如何是佛。师曰。生铁
秤锤。曰如何是法。师曰。石头土块。曰如何是僧。师曰。
黑漆拄杖。曰不涉寒暑者。是甚么人。师曰。为汝道了
也。汝还识否。僧拟对。师咄曰。拟心即乖。开口便错。眨
得眼来。错过去也。曰原来恁地近那。师曰。汝见个甚
么道理。曰面目分明。当机不露。师震声一喝。僧当下
豁然。景泰五年。住投子。僧问。远离皖山。来据投子。海
众临筵。请师祝圣。师曰。鼎内长生篆。峰头不老松。曰
祝圣巳蒙师的旨。投子家风事若何。师曰。提瓶穿市
过。不是卖油翁。曰只如祖师道。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还端的也无。师曰。虽然眼里有筋。争奈舌头无骨。曰
赵州道。我早侯白。更有侯黑。意作么生。师曰。不因弓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62a 页 X85-0162.png
矢尽。未肯竖降旗。问今日和尚升座说法。未审有何
祥瑞。师曰。麒麟步骤丹霄外。优钵花开烈火中。曰如
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雪消山顶露。风过树头摇。

*** 无碍鉴禅师

阆中人。法嗣于无际悟。尝作牧牛颂以
示人。自序曰。夫有相有因。故立牧牛规矩。无面无状。
了无从处安名。广开法施医方。量拟病根瘳痼。逾城
虽异。入室皆同。不妨信手招来。也是一场懡㦬。自无
始劫来。牧头水牯。掣断鼻绳。奔竞驰走。历遍郊坰。无
处揣摸。孜孜忖度筹量。数数推穷大事。欲拯迷途。须
循捷径。罔辞劳苦。而步水登山。峭紧芒鞋。而描踪捕
迹。盖由迷头认影。眷恋芳丛。背觉合尘。贪爱自弊。坑
坎堆阜窈窱。几番退屈狐疑。烟霞浩渺幽深。愤志岂
容疏慢。深加勇猛精进。一心惟觅疃痕。踤然㘞地逢
伊。触碎银山铁壁。安居折脚铛下。柴门谷口云深。箫
箫玉鉴涵秋。炯炯冰壶浸月。梁山惯爱扬家丑。始信
南泉唤作牛。明初塔于阆之圆觉庵。

*** 太平府八峰山广善宝月潭禅师

大慧参。师问。如何
是祖师西来意。慧曰。东岭上有云。师曰。有雨云无雨
云。慧曰。雨淋淋地。师曰。下后如何。慧曰。白浪滔天。师
曰。如何是万法归一。慧曰。人间寒暑不能侵。师曰。如
何是青州布衫。慧曰。赖遇良工手。师曰。杲日当空无
所不照。因甚么被片云遮却。慧曰。船去船来岸不移。
师曰。人人有个影子。因甚踏不著。慧曰。昨日有人从
广东来。师曰。尽大地是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慧
大鉴下第十八世¶ 第 162b 页 X85-0162.png
曰。东海鲤鱼吞却日。师曰。如是如是。付以偈曰。乾坤
虽大不能藏。日月虽明难逾光。绍续慧灯常不灭。流
传千古继诸方。阇维。塔于中川报恩寺。

*** 重庆府西禅雪峰瑞禅师

天奇参。师问。无奇乃移时
方觉。答曰。涧底顽冰吞宇宙。性湖明月匣天寒。师大
喝曰。汝还有嫌凡爱圣底心。扫妄求真底见。奇曰是。
师曰。你若嫌凡爱圣。断般若之善根。你若扫妄求真。
绝诸佛之命脉。震声又喝。真又是谁。妄又是谁。凡又
是谁。圣又是谁。奇心中豁然。

** 少室淳拙才法嗣

*** 益都亮禅师

问僧。何处来。僧曰。东西南北来。师打曰。
无主孤魂。僧曰。瞎棒不得乱打。师曰。瞎棒且喜有个
瞎汉吃在。僧云瞎瞎。师曰。瞎了八万四千毛孔。也未
在。

锦江禅灯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