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鉴下第十五世¶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2a 页

锦江禅灯卷第五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 大鉴下第十五世

** 天童觉法嗣

*** 襄州石门清凉法真禅师

剑门人。上堂。柳色含烟。春
光迥秀。一峰孤峻。万卉争芳。白云淡泞巳无心。满目
青山元不动。渔翁垂钓。一溪寒雪未曾消。野渡无人。
万古碧潭清似镜。宾中有主。拄杖横挑日月轮。主中
有宾。踏破草鞋赤脚走。直得宾主互显。杀活自由。理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2b 页 X85-0142.png
事浑融。正偏不滞。入荒田不拣。信手拈来草。且道如
何委悉。尘中虽有隐身术。争似全身入帝乡。

** 黄龙新法嗣

*** 嘉定府九顶寂惺惠泉禅师

僧问。心迷法华转。心悟
转法华。未审意旨如何。师曰。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
重。上堂。昔日云门有三句。谓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
句。随波逐浪句。九顶今日亦有三句。所谓饥来吃饭
句。寒来向火句。困来打睡句。若以佛法而论。则九顶
望云门。直立下风。若以世谛而论。则云门望九顶。直
立下风。二语相违。且如何是九顶为人处。

*** 嘉兴府华亭性空妙普庵主

汉州人。久依死心获證。
乃抵秀水。追船子遗风。结茅青龙之野。吹铁笛以自
娱。多赋咏。得之者必珍藏。其山居曰。心法双忘犹隔
妄。色空不二尚馀尘。百鸟不来春又过。不知谁是住
庵人。又警众曰。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
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治太平。又曰。不耕而食
不蚕衣。物外清閒适圣时。未透祖师关捩子。也须存
意著便宜。又曰。十二时中莫住工。穷来穷去到无穷。
直须洞彻无穷底。踏倒须弥第一峰。建炎初。徐明叛。
道经乌镇。肆杀戮。民多逃亡。师独荷策而往。贼见其
伟异。疑必诡伏者。问其来。师曰。吾禅者。欲抵密印寺。
贼怒欲斩之。师曰。大丈夫。要头便斫取。奚以怒为。吾
死必矣。愿得一饭以为送终。贼奉肉食。师如常斋出
生毕。乃曰。孰当为我文之以祭。贼笑而不答。师索笔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2c 页 X85-0142.png
大书曰。呜呼惟灵。劳我以生。则大块之过。役我以寿。
则阴阳之失。乏我以贫。则五行不正。困我以命。则时
日不吉。吁哉至哉。赖有出尘之道。悟我之性。与其妙
心。与其妙心。孰与为邻。上同诸佛之真化。下合凡夫
之无明。纤尘不动。本自圆成。妙矣哉妙矣哉。日月未
足以为明。乾坤未足以为大。磊磊落落。无挂无碍。六
十馀年。和风混俗。四十二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
佛不拜。笑矣乎笑矣乎。可惜少年郎。风流太光彩。坦
然归去付春风。体似虚空终不坏。尚飨。遂举箸饫餐。
贼徒大笑。食罢复曰。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
如今正好乘时。便请一刀两段。乃大呼斩斩。贼方骇
异。稽首谢过。令卫而出。乌镇之庐舍免焚。实师之惠
也。道俗闻之愈敬。有僧睹师见佛不拜歌。逆问曰。既
见佛。为甚么不拜。师掌之曰。会么。曰不会。师又掌曰。
家无二主。绍兴庚申冬。造大盆。穴而塞之。修书寄雪
窦持禅师曰。吾将水葬矣。壬戌岁。持至。见其尚存。作
偈嘲之曰。咄哉老性空。刚要喂鱼鳖。去不索性去。祇
管向人说。师阅偈笑曰。待兄来證明耳。令遍告四众。
众集。师为说法要。乃说偈曰。坐脱立亡。不若水葬。一
省柴烧。二省开圹。撒手便行。不妨快畅。谁是知音。船
子和尚。高风难继百千年。一曲渔歌少人唱。遂盘坐
盆中。顺潮而下。众皆随至海滨。望欲断目。师取塞戽
水而回。众拥观。水无所入。复乘流而往唱曰。船子当
年返故乡。没踪迹处妙难量。真风遍寄知音者。铁笛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3a 页 X85-0143.png
横吹作散场。其笛声呜咽。顷于苍茫间。见以笛掷空
而没。众号慕。图像事之。后三日。于沙上趺坐如生。道
俗争往迎归。留五日阇维。设利大如菽者莫计。二鹤
徘徊空中。火尽始去。众奉设利灵骨。建塔于青龙。

** 青原信法嗣

*** 成都府正法希明禅师

汉州人。解制上堂。林叶纷纷
落。乾坤报早秋。分明西祖意。何用更驰求。若恁么会
得。始信佛祖之道本自平夷。大解脱门。元无关钥。弥
纶宇宙。偪塞虚空。量不可穷。智不能测。若也未明此
旨。不达其源。任是百劫熏功。千生炼行。徒自疲苦。了
无交涉。若深明此旨。洞达其源。乃知动静施为。经行
坐卧。头头合道。念念朝宗。祖不云乎。迷生寂乱。悟无
好恶。得失是非。一时放却。如是则谁迷谁悟。谁是谁
非。自是诸人独生异见。观大观小。执有执无。已灵独
耀。不肯承当。心月孤圆。自生违背。何异家中舍父。衣
内忘珠。致使菩提路上。荆棘成林。解脱空中。迷云蔽
日。山僧今日幸值众僧自恣。化主还山。诸上善人得
得光访。不可缄默。随分葛藤。曲为今时。少开方便。也
须是诸人著眼各自谛观。若更拟议寻思。白云万里。
遂拈拄杖曰。于斯明得。灵山一会俨在目前。其或未
然。更待来晨分付。

** 兜率悦法嗣

*** 丞相张商英居士

字天觉。号无尽。年十九应举入京。
道由向氏家。向预梦神人报曰。明日接相公。凌晨公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3b 页 X85-0143.png
至。向异之。劳问勤腆。乃曰。秀才未娶。当以女奉洒埽。
公谦辞再三。向曰。此行若不了当。吾亦不爽前约。后
果及第。乃娶之。初任主簿。因入僧寺。见藏经梵夹金
字齐整。乃怫然曰。吾孔圣之书。不如胡人之教。人所
仰重。夜坐书院中。研墨吮笔。凭纸长吟。中夜不眠。向
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公以前意白之。正此著
无佛论。向应声曰。既是无佛。何论之有。当须著有佛
论始得。公疑其言遂巳之。后访一同列。见佛龛前经
卷。乃问曰。此何书也。同列曰。维摩诘所说经。公信手
开卷阅。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处。叹曰。胡人之
语。亦能尔耶。问此经几卷。曰三卷。乃借归阅次。向氏
问。看何书。公曰。维摩诘所说经。向曰。可熟读此经。然
后著无佛论。公悚然异其言。由是深信佛乘。留心祖
道。元祐六年。为江西漕。首谒东林照觉总禅师。觉诘
其所见处。与已符合。乃印可。觉曰。吾有得法弟子住
玉溪。乃慈古镜也。亦可与语。公复因按部过分宁。诸
禅迓之。公到。先致敬玉溪慈。最后问兜率悦禅师。悦
为人短小。闻龚德庄尝言。悦聪明。乃曰。闻公善文章。
悦大笑曰。运使失却一只眼了也。从悦临济九世孙。
对运使论文章。政如运使对从悦论禅也。公不然其
语。乃强屈指曰。是九世也。问玉溪去此多少。曰三十
里。曰兜率聻。曰五里。公乃过兜率。先是说梦手抟日
轮。觉与首座曰。日轮运转之象。闻张运使过此。吾当
深锥痛劄。若肯回头。则吾门幸事。座曰。今之士大夫。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3c 页 X85-0143.png
受人取奉。惯恐其恶发别生事也。悦曰。正使烦恼。祇
退得我院。也别无事。公与悦语次。称赏东林。悦未肯
其说。公乃题寺后拟瀑轩诗。其略曰。不向庐山寻落
处。象王鼻孔谩辽天。意讥其不可东林也。公与悦语
至更深。论及宗门事。悦曰。东林既印可运使。运使于
佛祖言教。有少疑否。公曰有。悦曰。疑何等语。公曰。疑
香严独脚颂。德山托钵话。悦曰。既于此有疑。其馀安
得无耶。祇如岩头言末后句。是有耶是无耶。公曰有。
悦大笑。便归方丈闭却门。公一夜睡不稳。至五更下
床。触翻溺器。乃大彻猛省前话。遂有颂曰。鼓寂钟沉
托钵回。岩头一拶语如雷。果然祇得三年活。莫是遭
他授记来。遂扣方丈门曰。某巳捉得贼也。悦曰。赃在
甚处。公无语。悦曰。都运且去。来日相见。翌日公遂举
前颂。悦乃谓曰。参禅祇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
之说。公巳深悟。然至极微细处。使人不觉不知。堕在
区宇。乃作颂證之曰。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
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
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谁得谁失。
何亲何疏。拈头作尾。指实为虚。翻身魔界。转脚邪涂。
了无逆顺。不犯工夫。公邀悦至建昌。途中一一伺察。
有十颂叙其事。悦亦有十颂酬之。时元祐八年八月
也。

** 法云杲法嗣

*** 西蜀銮法师

通大小乘。佛照谢事居景德。师问照曰。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4a 页 X85-0144.png
禅家言多不根何也。照曰。汝习何经论。曰诸经粗知。
颇通百法。照曰。祇如昨日雨今日晴。是甚么法中收。
师懵然。照举痒和子击曰。莫道禅家所言不根好。师
愤曰。昨日雨今日晴。毕竟是甚么法中收。照曰。第二
十四时分不相应法中收。师恍悟。即礼谢。后归蜀居
讲会。以直道示徒。不泥名相。而众多引去。遂说偈罢
讲曰。众卖花兮独卖松。青青颜色不如红。算来终不
与时合。归去来兮翠霭中。由是隐居二十年。道俗追
慕。复命演法。笑答偈曰。遁迹隐高峰。高峰又不容。不
如归锦里。依旧卖青松。众列拜悔过。两川讲者争依
之。

** 泐潭准法嗣

*** 隆兴府云岩典牛天游禅师

成都郑氏子。初试郡庠。
复往梓州试。二处皆与贡籍。师不敢承。窜名出关。适
会山谷道人西还。因见其风骨不凡。议论超卓。乃同
舟而下。竟往庐山。投师剃发。不改旧名。首参死心不
契。遂依湛堂于泐潭。一日潭普说曰。诸人苦苦就准
上座觅佛法。遂拊膝曰。会么。雪上加霜。又拊膝曰。若
也不会。岂不见乾峰示众曰。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
著。落在第二。师闻脱然颖悟。出世云盖。次迁云岩。尝
和忠道者牧牛颂曰。两角指天。四足踏地。拽断鼻绳。
牧甚屎屁。张无尽见之甚击节。后退云岩。过庐山栖
贤。主翁意不欲纳。乃曰。老老大大。正是质库中典牛
也。师闻之述一偈而去。曰质库何曾解典牛。祇缘价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4b 页 X85-0144.png
重实难酬。想君本领无多子。毕竟难禁者一头。因庵
于武宁。扁曰典牛。终身不出。涂毒见之。巳九十三矣。
上堂。卓拄杖曰。久雨不晴劄。金乌飞在钟楼角。又卓
一下曰。犹在㲉。复卓曰。一任衲僧名邈。上堂。马祖一
唤。百丈蹉过。临济小厮儿。向粪扫堆头。拾得一只破
草鞋。胡喝乱喝。师震声喝曰。唤作胡喝乱喝得么。上
堂。象骨辊毬能巳尽。玄沙斫牌伎亦穷。还知么。火星
入裤口。事出急家门。上堂。三百五百。铜头铁额。木笛
横吹。谁家接拍。时有僧出。师曰。也是贼过后张弓。上
堂。宝峰有一诀。对众分明说。昨夜三更前。乌龟吞却
鳖。至节上堂。晷运推移。日南长至。布裈不洗。无来换
赞。大小玉泉。无风浪起。云岩路见不平。直下一锤粉
碎。遂高声曰。看脚下。

** 大沩瑃法嗣

*** 眉州中岩慧目蕴能禅师

本郡吕氏子。年二十二。于
村落一富室为校书。偶游山寺。见禅册阅之。似有得。
即裂冠圆具。一钵游方。首参宝胜澄甫禅师。所趣颇
异。至荆湖。谒永安喜。真如哲。德山绘。造诣益高。迨抵
大沩。沩问。上座桑梓何处。师曰西川。曰我闻西川有
普贤菩萨示现。是否。师曰。今日得瞻慈相。曰白象何
在。师曰。爪牙巳具。曰还会转身么。师提坐具绕禅床
一匝。沩曰。不是者个道理。师趋出。一日沩为众入室。
问僧。黄巢过后。还有人收得剑么。僧竖起拳。沩曰。菜
刀子。僧曰。争奈受用不尽。沩喝出。次问师。黄巢过后。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4c 页 X85-0144.png
还有人收得剑么。师亦竖起拳。沩曰。也祇是菜刀子。
师曰。杀得人即休。遂近前拦胸筑之。沩曰。三十年弄
马骑。今日被驴子扑。后还蜀。庵子旧址。应四众之请。
出住报恩。上堂。龙济道。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
无迷悟人。祇要今日了。师曰。既无迷悟。了个甚么。咄。
上堂。举雪峰一日普请搬柴。中路见一僧。遂掷下一
段柴曰。一大藏教祇说者个。后来真如哲道。一大藏
教不说者个。据此二尊宿说话。是同是别。山僧则不
然。竖起拂子曰。提起则如是我闻。放下则信受奉行。
室中问崇真毡头。如何是你空劫巳前父母。真领悟
曰。和尚且低声。遂献投机颂曰。万年仓里曾饥馑。大
海中住尽长渴。当初寻时寻不见。如今避时避不得。
师为印可。一日与黄提刑奕棋次。黄问。数局之中。无
一局同。千著万著则故是。如何是那一著。师提起棋
子示之。黄伫思。师曰。不见道。从前十九路。迷杀几多
人。师住持三十馀载。凡说法。不许录其语。临终书偈
趺坐而化。阇维时暴风忽起。烟所至处。皆雨设利。道
俗斸其地皆得之。心舌不坏。塔于本山。

*** 怀安军云顶宝觉宗印禅师

上堂。古者道。识得凳子。
周匝有馀。又道。识得凳子。天地悬殊。山僧总不恁么。
识得凳子。是甚么閒家具。一日普说罢。师曰。诸子莫
要散去。更听一颂。乃曰。四十九年。一场热閧。八十七
春。老汉独弄。谁少谁多。一般作梦。归去来兮。梅梢雪
重。言讫下座。倚杖而逝。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5a 页 X85-0145.png

** 昭觉纯白法嗣

*** 成都府信相宗显正觉禅师

潼川王氏子。少为进士
有声。尝昼掬溪水为戏。至夜思之。遂见水泠然盈室。
欲汲之不可。而尘境自空。曰吾世网裂矣。往依昭觉
得度。具满分戒。后随众咨参。觉一日问师。高高峰顶
立。深深海底行。汝作么生会。师于言下顿悟曰。钉杀
脚跟也。觉拈起拂子曰。者个又作么生。师一笑而出。
服勤七祀。南游至京师。历淮浙。晚见五祖演和尚于
海会。出问。未知关捩子。谁过赵州桥。赵州桥即不问。
如何是关捩子。祖曰。汝且在门外立。师进步一踏而
退。祖曰。许多时茶饭。元来也有人知滋味。明日入室。
祖曰。你便是昨日问话底僧否。我固知你见处。祇是
未过得白云关在。师珍重便出。时圆悟为侍者。师以
白云关意扣之。悟曰。你但直下会取。师笑曰。我不是
不会。祇是未谙。待见者老汉。共伊理会一上。明日祖
往舒城。师与悟继往。适会于兴化。祖问师。记得曾在
郡里相见来。师曰。全火祇候。祖顾悟曰。者汉饶舌。自
是机缘相契。游庐阜回。师以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
行所得之语告五祖。祖曰。吾尝以此事诘先师。先师
云。我曾问远和尚。远曰。猫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
德。非素达本源。不能到也。师给侍之久。祖钟爱之。后
辞西归。为小参。复以颂送曰。离乡四十馀年。一时忘
却蜀语。禅人回到成都。切须记取鲁语。时觉尚无恙。
师再侍之。名声蔼著。遂出住长松。迁保福信相。僧问。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5b 页 X85-0145.png
三世诸佛六代祖师。总出者圈缋不得。如何是者圈
䙌。师曰。井栏唇。上堂。举仰山问中邑。如何是佛性义。
邑曰。我与你说个譬喻。汝便会也。譬如一室有六窗。
内有一猕猴。外有猕猴。从东边唤猩猩。猕猴即应。如
是六窗俱唤俱应。仰乃礼拜。适蒙和尚指示。某有个
疑处。邑曰。你有甚么疑。仰曰。祇如内猕猴睡著时。外
猕猴欲与相见。又作么生。邑下禅床执仰山手曰。猩
猩与你相见了。师曰。诸人要见二老么。我也与你说
个譬喻。中邑大似个金师。仰山将一块金来。使金师
酬价。金师亦尽价相酬。临成交易。卖金底更与贴秤。
金师虽然闇喜。心中未免偷疑。何故。若非细作。定是
贼赃。便下座。

** 俨首座法嗣

*** 潼川天宁则禅师

早业儒。词章婉缛。既从释。得法于
俨首座。而为黄檗胜之孙。有牧牛颂。寄以满庭芳调
曰。咄者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为贪原上绿
草嫩离离。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争知道
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
高提。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直待心调步稳。青松下
孤笛横吹当归去。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世以禅语
为词。意句圆美。无出此右。或讥其徒以不正之声。混
伤宗教。然有乐于讴吟。则因而见道。亦不失为善巧
方便随机设化之一端耳。

** 浮山真法嗣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5c 页 X85-0145.png

*** 峨眉灵岩徽禅师

僧问。文殊是七佛之师。未审谁是
文殊之师。师曰。金沙滩头马郎妇。

** 信相显法嗣

*** 成都府金纯文禅师

僧问。如何是大道之源。师曰。黄
河九曲。曰如何是不犯之令。师曰。铁蛇钻不入。僧拟
议。师便打。

** 五祖演法嗣

*** 成都府昭觉寺克勤佛果禅师

彭州骆氏子。世宗儒。
师儿时。日记千言。偶游妙寂寺。见佛书三复。怅然如
获旧物。即去家。依自省祝发。从文照通讲训。又从敏
行授楞严。俄得病濒死。叹曰。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
句中。吾欲以声求色见。宜其无以死也。遂弃去。至真
觉胜禅师之席。胜方创臂出血指示师曰。此曹溪一
滴也。师矍然良久曰。道固如是乎。即徙步出蜀。首谒
玉泉皓。次依金銮信。大沩哲。黄龙心。东林度。佥指为
法器。而晦堂称。他日临济一脉属子矣。最后见五祖。
尽其机用。祖皆不诺。乃谓祖强移换人。出不逊语。忿
然而去。祖曰。待你著一顿热病打时。方思量我在。师
到金山。染伤寒困极。以平日见处试之。无得力者。追
绎五祖之言。乃自誓曰。我病稍间。即归五祖。病痊寻
归。祖一见而喜。令即参堂。便入侍者寮。方半月。会部
使解印还蜀。诣祖问道。祖曰。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
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祇要檀那认得
声。提刑应喏喏。祖曰。且子细。师适归侍立次。问曰。闻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6a 页 X85-0146.png
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否。祖曰。他祇认得声。师曰。祇
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甚么却不是。祖曰。如
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聻。师忽有省。遽出见
鸡飞上阑干鼓翅而鸣。复自谓曰。此岂不是声。遂袖
香入室通所得。呈偈曰。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
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祇许佳人独自知。祖曰。佛
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祖遍谓山
中耆旧曰。我侍者参得禅也。由此所至推为上首。崇
宁中。还里省亲。四众迓拜。成都帅翰林郭公之章。请
开法六祖。更昭觉。政和间。谢事复出峡南游。时张无
尽寓荆南。以道学自居。少见推许。师舣舟谒之。剧谈
华严旨要曰。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法。所
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莫穷。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
是无风匝匝之波。公于是不觉促榻。师遂问曰。到此
与祖师西来意。为同为别。公曰同矣。师曰。且得没交
涉。公色为之愠。师曰。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毫
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
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公乃首肯。
翌日复举事法界理法界。至理事无碍法界。师又问。
此可说禅乎。公曰。正好说禅也。师笑曰不然。正是法
界量里在。盖法界量未灭。若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
量灭。始好说禅。如何是佛。乾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
是故真净偈曰。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6b 页 X85-0146.png
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公曰。
美哉之论。岂易得闻乎。于是以师礼。留居碧岩。复徙
道林。枢密邓公子常。奏赐紫服师号。诏住金陵蒋山。
学者无地以容。敕补天宁万寿。上召见褒宠甚渥。建
炎初。又迁金山。适驾幸维杨。入对。赐圆悟禅师。改云
居。久之复领昭觉。僧问。云门道须弥山。意旨如何。师
曰。推不向前。约不退后。曰未审还有过也无。师曰。坐
却舌头。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提坐具曰。者个是境。
那个是法。师曰。却被阇黎夺却鎗。问古人道。楖栗横
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未审那里是他住处。师
曰。腾蛇缠足。路布绕身。曰朝看云片片。暮听水潺潺。
师曰。却须截断始得。曰此回不是梦。真个到庐山。师
曰。高著眼。问猿抱子归青嶂后。鸟啼花落碧岩前。此
是和尚旧时安身立命处。如何是道林境。师曰。寺门
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曰如何是境中人。师
曰。僧宝人人沧海珠。曰此是杜工部底。作么生是和
尚底。师曰。且莫乱道。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如何得
透脱。师曰。倚天长剑逼人寒。曰祇如树倒藤枯。沩山
为甚么呵呵大笑。师曰。爱他底著他底。曰忽被学人
掀倒禅床拗折拄杖。又作个甚么伎俩。师曰。也是贼
过后张弓。问明历历露堂堂。因甚么乾坤收不得。师
曰。金刚手里八棱棒。曰忽然一唤便回。还当得活也
无。师曰。鹙子目连无奈何。曰不落照不落用。如何商
量。师曰。放下云头。曰忽遇其中人时如何。师曰。骑佛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6c 页 X85-0146.png
殿出山门。曰万象不来渠独语。教谁招手上高峰。师
曰。错下名言。上堂。通身是眼见不及。通身是耳闻不
彻。通身是口说不著。通身是心鉴不出。直饶尽大地
明得。无丝毫透漏。犹在半途。据令全提。且道如何展
演。域中日月纵横挂。一亘晴空万古春。绍兴五年八
月示微恙。趺坐书偈遗众。投笔而逝。茶毗舌齿不坏。
设利五色无数。塔于昭觉寺之侧。谥真觉禅师。

***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禅师

临邛李氏子。严正寡言。十
四圆具。后因读法华经。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
解。持以问讲师。讲师莫能答。师叹曰。义学名相。非所
以了生死大事。遂卷衣南游。造舒州太平演禅师法
席。因丐于庐州。偶仆地烦懑间。闻二人交相恶骂。谏
者曰。你犹是烦恼在。师于言下有省。及归。凡有所问。
演即曰。我不如你。你自会得好。或曰。我不会。我不如
你。师愈疑。遂咨决于元礼首座。礼乃以手引师之耳。
绕炉数匝。且行且语曰。你自会得好。师曰。有冀开发。
乃尔相戏耶。礼曰。你他后悟去。方知今日曲折耳。太
平将迁海会。师慨然曰。我持钵方归。复参随往一荒
院。安能究决已事耶。遂作偈告辞。之蒋山坐夏。邂逅
灵源禅师。日益厚善。从容言话间。师曰。比见都下一
尊宿。语句似有缘。灵源曰。演公天下第一等宗师。何
故舍而事远游。所谓有缘者。盖知解之师。与公初心
相应耳。师从所勉。径趋海会。后命典谒。适寒夜孤坐。
拨炉见火一豆许。恍然自喜曰。深深拨有些子。平生
大鉴下第十五世¶ 第 147a 页 X85-0147.png
事只如此。遽起阅几上传灯录。至破灶堕因缘。忽大
悟。作偈曰。刀刀林鸟啼。披衣终夜坐。拨火悟平生。穷
神归破堕。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念之永不忘。门
开少人过。圆悟因诣其寮。举青林搬土话验之。且谓
古今无人出得。你如何会。师曰。有甚难。悟曰。祇如他
道。铁轮天子寰中旨。意作么生。师曰。我道帝释宫中
放赦书。悟退语人曰。且喜远兄便有活人句也。自是
隐居四面大中庵。属天下一新崇宁万寿寺。舒守王
公涣之。命师开法。次补龙门。道望尤振。后迁和之褒
禅。枢密邓公洵武。奏赐师号紫衣。上堂。台山路上过
客全稀。破灶堂前感恩无地。雪埋庭柏。冰锁偃溪。虽
在南方火炉头。不入他家齑瓮里。看看。腊月三十日。
便是孟春犹寒。你等诸人各须努力向前。切忌自生
退屈。

锦江禅灯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