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1b 页
No. 1590
锦江禅灯卷第一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 金陵牛头山智威法嗣

*** 舒州天柱山崇慧禅师

彭州陈氏子。唐乾元初。往舒
州天柱山创寺。永泰元年赐额。僧问。如何是天柱境。
师曰。主簿山高难见日。玉镜峰前易晓人。问达磨未
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
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
月。僧无语。师复曰。阇黎会么。曰不会。师曰。自已分上
作么生。干他达磨来与未来作么。他家来大似卖卜
汉。见汝不会。为汝锥破卦文。才生吉凶。尽在汝分上。
一切自看。僧曰。如何是解卜底人。师曰。汝才出门时。
便不中也。问如何是天柱家风。师曰。时有白云来闭
户。更无风月四山流。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
曰。灊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晖。问如何是大
通智胜佛。师曰。旷大劫来未曾壅滞。不是大通智胜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1c 页 X85-0121.png
佛是甚么。曰为甚么佛法不现前。师曰。只为汝不会。
所以成不现前。汝若会去。亦无佛可成。问如何是道。
师曰。白云覆青嶂。蜂蝶恋庭华。问从上诸圣有何言
说。师曰。汝今见吾有何言说。问宗门中事请师举唱。
师曰。石牛长吼真空外。木马嘶时月隐山。问如何是
和尚利人处。师曰。一雨普滋。千山秀色。问如何是天
柱山中人。师曰。独步千峰顶。优游九曲泉。问如何是
西来意。师曰。白猿抱子来青嶂。蜂蝶衔华绿药间。大
历十四年归寂。塔于山之北。

* 五祖下第四世

** 益州无相法嗣

*** 益州保唐寺无住禅师

初得法于无相大师。乃居南
阳白崖山。专务宴寂。经累岁。学者渐至。勤请不巳。自
此垂诲。虽广演言教。而唯以无念为宗。唐相国杜鸿
渐。出抚坤维。闻师名。思一瞻礼。遣使到山延请。时节
度使崔宁。亦命诸寺僧徒。远出迎引。至空慧寺。时杜
公与戎帅。召三学硕德。俱会寺中。致礼讫。公问曰。弟
子闻。和尚说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法门。是否。师曰然。
公曰。此三句是一是三。师曰。无忆名戒。无念名定。莫
妄名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公曰。后句
妄字。莫是从心之忘乎。曰从女者是也。公曰。有据否。
师曰。法句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
妄。精进无有涯。公闻疑情荡然。公又问。师还以三句
示人否。师曰。初心学人还令息念。澄停识浪。水清影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2a 页 X85-0122.png
现。悟无念体。寂灭现前。无念亦不立也。于时庭树鸦
鸣。公问。师闻否。师曰闻。鸦去巳又问。师闻否。师曰闻。
公曰。鸦去无声。云何言闻。师乃普告大众曰。佛世难
值。正法难闻。各各谛听。闻无有闻。非关闻性。本来不
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
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
免声尘之所转。当知闻无生灭。闻无去来。公与僚属
大众稽首又问。何名第一义。第一义者从何次第得
入。师曰。第一义无有次第。亦无出入。世谛一切有。第
一义即无。诸法无性性。说名第一义。佛言。有法名俗
谛。无性第一义。公曰。如师开示。实不可思议。公又曰。
弟子性识微浅。昔因公暇。撰得起信论章疏两卷。可
得称佛法否。师曰。夫造章疏。皆用识心思量分别。有
为有作。起心动念。然可造成。据论文云。当知一切法。
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
无有变异。唯有一心。故名真如。今相公著言说相。著
名字相。著心缘相。既著种种相。云何是佛法。公起作
礼曰。弟子亦曾问诸供奉大德。皆赞弟子不可思议。
当知彼等但徇人情。师今从理解说。合心地法。实是
真理不可思议。公又问。云何不生。云何不灭。如何得
解脱。师曰。见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灭。既无生
灭。即不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不生名无念。无念即
无灭。无念即无缚。无念即无脱。举要而言。识心即离
念。见性即解脱。离识心见性外。更有法门识无上菩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2b 页 X85-0122.png
提者。无有是处。公曰。何名识心见性。师曰。一切学道
人。随念流浪。盖为不识真心。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
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不乱。不取不舍。不沈
不浮。无为无相。活鱍鱍。平常自在。此心体毕竟不可
得。无可知觉。触目皆如。无非见性也。公与大众作礼
称赞。踊跃而去。师后居保唐寺而终。

* 大鉴下第一世

** 南岳怀让禅师

金州杜氏子。于唐仪凤二年四月八
日降诞。感白气应于玄像。在安康之分。太史瞻见。奏
闻高宗皇帝。帝乃问。是何祥瑞。太史对曰。国之法器。
不染世荣。帝传敕金州太守韩偕。亲往存慰其家。家
有三子。唯师最小。炳然殊异。性唯恩让。父乃安名怀
让。年十岁。唯乐佛书。时有三藏玄静过舍。告其父母
曰。此子若出家。必获上乘。广度众生。至垂拱三年。方
十五岁。辞亲往荆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师出家。通天
二年受戒。后习毗尼藏。一日自叹曰。夫出家者。为无
为法。天上人间无有胜者。时同学坦然。知师志气高
迈。劝师谒嵩山安和尚。安启发之。乃直指诣曹溪。参
六祖。祖问。甚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
师无语。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
处。祖曰。作么生。师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修
證否。师曰。修證则不无。污染即不得。祖曰。祇此不污
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
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病在汝心。不须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2c 页 X85-0122.png
速说。师执侍左右一十五年。先天二年。住衡岳居般
若寺。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衡岳山。常习坐禅。师知
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甚么。一曰。图作佛。师乃
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么。师曰。磨作
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
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
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
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
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
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礼拜问曰。如何用心即合
无相三昧。师曰。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
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又问。道非色相。云何
能见。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
一曰。有成坏否。师曰。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
道也。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
相。何坏复何成。一蒙开悟。心意超然。侍奉十秋。日益
玄奥。入室弟子总有六人。师各印可曰。汝等六人同
證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一人得吾眼。
善顾盻。一人得吾耳。善听理。一人得吾鼻。善知气。一
人得吾舌。善谈说。一人得吾心。善古今。曰一切法皆
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若达心地。所作无碍。非
遇上根。宜慎辞哉。天宝三年八月十一日。圆寂于衡
岳。谥大慧禅师。最胜轮之塔。

* 大鉴下第二世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3a 页 X85-0123.png

** 南岳让法嗣

*** 江西道一禅师

汉州䦹邡县马氏子。本邑罗汉寺出
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
岁依资州唐和尚落发。受具于渝州圆律师。唐开元
中。习禅定于衡岳山中。遇让和尚。同参六人。唯师密
受心印。始自建阳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
山。大历中。隶名于钟陵开元寺。时连帅路嗣恭。聆风
景慕。亲受宗旨。由是四方学者云集座下。一日谓众
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
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
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
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
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
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
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
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
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
此意。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
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亦祇宁。
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僧问。和尚为甚么说即心
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
佛。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曰。向伊道不是物。
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曰。且教伊体会大道。问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3b 页 X85-0123.png
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即今是甚么意。庞居士问。不昧
本来人。请师高著眼。师直下觑。士曰。一等没弦琴。唯
师弹得妙。师直上觑。士礼拜。师归方丈。居士随后曰。
适来弄巧成拙。又问。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此理
如何。师曰。者里无水亦无舟。说甚么筋骨。一夕西堂
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问。正恁么时如何。堂曰。正
好供养。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师曰。经入藏。禅
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百丈问。如何是佛法旨趣。
师曰。正是汝放身命处。师问百丈。汝以何法示人。丈
竖起拂子。师曰。祗者个。为当别有。丈抛下拂子。僧问。
如何得合道。师曰。吾早不合道。问如何是西来意。师
便打曰。吾若不打汝。诸方笑吾也。有小师耽源行脚
回。于师前画个圆相。就上拜了立。师曰。汝莫欲作佛
否。曰某甲不解捏目。师曰。吾不如汝。小师不对。邓隐
峰辞师。师曰。甚么处去。曰石头去。师曰。石头路滑。曰
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
振锡一声。问是何宗旨。石头曰。苍天苍天。峰无语。却
回举似师。师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峰
又去依前问。石头乃嘘两声。峰又无语。回举似师。师
曰。向汝道石头路滑。有僧于师前作四画。上一画长。
下三画短。曰不得道一画长三画短。离此四字外。请
和尚答。师乃画地一画曰。不得道长短。答汝了也。有
讲僧来问曰。未审禅宗传持何法。师却问曰。座主传
持何法。主曰。沗讲得经论二十馀本。师曰。莫是师子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3c 页 X85-0123.png
儿否。主曰不敢。师作嘘嘘声。主曰。此是法。师曰。是甚
么法。主曰。师子出窟法。师乃默然。主曰。此亦是法。师
曰。是甚么法。主曰。师子在窟法。师曰。不出不入。是甚
么法。主无对。遂辞出门。师召曰座主。主回首。师曰。是
甚么。主亦无对。师曰。者钝根阿师。洪州廉使问曰。吃
酒肉即是。不吃即是。师曰。若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
丞福。师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转
化无穷。师于真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门山。于林
中经行。见洞壑平坦。谓侍者曰。吾之朽质。当于来月
归兹地矣。言讫而回。既而示疾。院主问。和尚近日尊
候如何。师曰。日面佛月面佛。二月一日。沐浴跏趺入
灭。元和中谥大寂禅师。塔曰大庄严。

** 荷泽神会法嗣

*** 西隐进平禅师

京兆吴氏子。出家于永安山明福院。
风表端雅。诸经大论皆所研寻。销文鍊注令人乐闻。
末思禅观。于洛下遇荷泽会师了悟。且曰。甚矣不自
外知者所知难乎哉。后至唐州。遂居西隐山。剌史郑
文简。请入城阐扬宗旨。示灭年八十一。大历十四年
三月。塔于云顶。

* 大鉴下第三世

** 马祖一法嗣

*** 西山亮座主

蜀人也。颇讲经论。因参马祖。祖问。见说
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师曰不敢。祖曰。将甚么讲。师
曰。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4a 页 X85-0124.png
师抗声曰。心既讲不得。虚空莫讲得么。祖曰。却是虚
空讲得。师不肯便出。将下阶。祖召曰座主。师回首。祖
曰。是甚么。师豁然大悟。便礼拜。祖曰。者钝根阿师。礼
拜作么。师曰。某甲所讲经论。将谓无人及得。今日被
大师一问。平生功业一时冰释。礼谢而退。乃隐于洪
州西山。更无消息。

*** 则川和尚

蜀人也。庞居士相看次。师曰。还记得见石
头时道理否。士曰。犹得阿师重举在。师曰。情知久参
事慢。士曰。阿师老耄。不啻庞公。师曰。二彼同时。又争
几许。士曰。庞公鲜健。且胜阿师。师曰。不是胜我。祇欠
汝个幞头。士拈下幞头曰。恰与师相似。师大笑而巳。
师摘茶次。士曰。法界不容身。师还见我否。师曰。不是
老师。洎答公话。士曰。有问有答盖是寻常。师乃摘茶
不听。士曰。莫怪适来容易借问。师亦不顾。士喝曰。者
无礼仪老汉。待我一一举向明眼人。师乃抛却茶篮。
便归方丈。

* 大鉴下第四世

** 归宗常法嗣

*** 汉南高亭和尚

有僧自夹山来礼拜。师便打。僧曰。特
来礼拜。何得打某甲。僧再礼拜。师又打趁。僧回举似
夹山。山曰。汝会也无。曰不会。山曰。赖汝不会。若会。即
夹山口哑。

** 章敬腪法嗣

*** 金州操禅师

请米和尚斋。不排坐位。米到展坐具礼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4b 页 X85-0124.png
拜。师下禅床。米乃坐师位。师却席地而坐。斋讫。米便
去。侍者曰。和尚受一切人钦仰。今日坐位被人夺却。
师曰。三日后若来。即受救在。米三日后果来。曰前日
遭贼。

** 南泉普愿法嗣

*** 云顶日子和尚

亚溪来参。师作起势。溪曰。者老山鬼。
犹见某甲在。师曰。罪过罪过。适来失祇对。溪欲进语。
师乃叱之。溪曰。大阵前不妨难禦。师曰是是。溪曰。不
是不是。赵州云。可怜两个汉。不识转身句。

* 大鉴下第五世(旁出)

** 遂州圆法嗣

*** 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

果州西充何氏子。家本豪盛。
髫龀通儒书。冠岁探释典。唐元和二年。将赴贡举。偶
造圆和尚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剃。当年进具。一日
随众僧。斋于府吏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经。得圆觉
十二章。览未终轴。感悟流涕。归以所悟之旨告于圆。
圆抚之曰。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此诸佛授汝耳。行矣。
无自滞于一隅也。师涕泣奉命礼辞而去。因谒荆南
忠禅师。忠曰。传教人也。当宣导于帝都。复见洛阳照
禅师。照曰。菩萨人也。谁能识之。寻抵襄汉。因病僧付
华严疏。即上都澄观大师之所撰也。师未尝听习。一
览而讲。自欣所遇曰。向者诸师述作。罕穷厥旨。未若
此疏辞源流畅。幽赜焕然。吾禅遇南宗。教逢圆觉。一
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今复偶兹绝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4c 页 X85-0124.png
笔。罄竭于怀。暨讲终思见疏主。时属门人泰恭断臂
酬恩。师先赍书上疏主。遥叙师资。往复庆慰。寻泰恭
痊损。方随侍至上都。执弟子之礼。观曰。毗卢华藏。能
随我游者。其汝乎。师预观之室。惟日新其德。而认筌
执象之患永亡矣。北游清凉山。四住鄠县草堂寺。未
几复入终南圭峰兰若。大和中。徵入内赐紫衣。帝累
问法要。朝士归慕。唯相国裴公休。深入堂奥。受教为
外护。师以禅教学者。互相非毁。遂著禅源诸诠。为录
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
以贻后代。其都序略云。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
云思惟修。亦云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
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
名定。定慧通名为禅。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
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禅行。
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谭禅理。少说禅行。
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人。伹目真性为禅者。是不
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非离真性别有
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
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谁
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
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亦
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
名心地。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者但是六中之一。当
其第五。岂可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5a 页 X85-0125.png

** 长庆安法嗣

*** 益州大随法真禅师

梓州王氏子。妙龄夙悟。决志寻
师。于慧义寺出家。圆具后南游。初见药山道吾云岩
洞山。次至岭外。大沩会下数载。食不至充。卧不求暖。
清苦鍊行。操履不群。沩深器之。一日问曰。阇黎在老
僧此间。不曾问一转话。师曰。教某甲向甚么处下口。
沩曰。何不道如何是佛。师便作手势掩沩口。沩叹曰。
子真得其髓。从此名传四海。尔后还蜀。寄锡天彭堋
口山龙怀寺。于路旁煎茶。普施三年。因往后山。见一
古院号大随。群峰矗秀。涧水清冷。中有一树围四丈
馀。南开一门。中空无碍。不假斧斤。自然一庵。颜曰木
禅。师乃居之。十馀载影不出山。声闻于外。四方玄学
千里趋风。蜀主钦尚。遣使屡徵。师皆辞以老病。署神
照大师。上堂。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二
缘。而有差别。故诸圣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凡夫
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无二
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
者个坏不坏。师曰坏。曰恁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
去。僧不肯。后到投子举前话。子遂装香遥礼曰。西川
古佛出世。谓其僧曰。汝速回去忏悔。僧回大随。师巳
殁。僧再至投子。子亦迁化。问如何是大人相。师曰。肚
上不贴榜。问僧。甚处去。曰西山住庵去。师曰。我向东
山头唤汝。汝便来得么。曰不然。师曰。汝住庵未得。问
生死到来时如何。师曰。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曰谁受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5b 页 X85-0125.png
供养。师曰。合取钵盂。庵侧有一龟。僧问。一切众生皮
裹骨。者个众生为甚骨裹皮。师拈草履覆龟背上。僧
无语。问如何是诸佛法要。师举拂子曰会么。曰不会。
师曰。麈尾拂子。问如何是学人自已。师曰。是我自已。
曰为甚么却是和尚自已。师曰。是汝自已。问如何是
大随一面事。师曰。东西南北。问佛法遍在一切处。教
学人向甚么处驻足。师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问父子至亲。岐路各别时如何。师曰。为有父子。问如
何是无缝塔。师曰。高五尺。曰学人不会。师曰。鹘崙砖。
问和尚百年后。法付何人。师曰。露柱火炉。曰还受也
无。师曰。火炉露柱。问僧。甚处去。曰峨眉礼普贤去。师
举拂子曰。文殊普贤总在者里。僧作圆相抛向后乃
礼拜。师唤侍者。取一贴茶与者僧。众僧参次。师以口
作患风势曰。还有人医得吾口么。众僧竞送药以至。
俗士闻之。亦多送药。师并不受。七日后师自掴口令
正。乃曰。如许多时鼓者两片皮。至今无人医得。即端
坐而逝。

** 赵州谂法嗣

*** 益州西睦和尚

上堂。有俗士举手曰。和尚便是一头
驴。师曰。老僧被汝骑。士无语。去后三日再来白言。某
甲三日前著贼。师拈杖趁出。师有时蓦唤侍者。者应
诺。师曰。更深夜静。共伊商量。

** 龙潭信法嗣

*** 鼎州德山宣鉴禅师

简州周氏子。廿岁出家依年受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5c 页 X85-0125.png
具。精究律藏。于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般若。
时谓之周金刚。忽谓同学曰。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
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后闻南方禅
席颇盛。师气不平。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
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我当搂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遂担青龙
疏钞出蜀。至澧阳路上。见一婆子卖饼。因息肩买饼
点心。婆指担曰。者个是甚么文字。师曰。青龙疏钞。婆
曰。讲何经。师曰。金刚经。婆曰。我有一问。你若答得。施
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别处去。金刚经道。过去心不可
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审上座点那个
心。师无语。遂往龙潭。至法堂曰。久向龙潭。及乎到来。
潭又不见。龙又不现。潭引身曰。子亲到龙潭。师无语。
遂栖止焉。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
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烛度与师。师拟接。潭复
吹灭。师于此大悟。便礼拜。潭曰。子见个甚么。师曰。从
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至来日。龙潭升
座谓众曰。可中有一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
不回头。他时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师将疏钞。堆
法堂前。举火炬曰。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
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焚之。于是礼辞。直抵沩山。
挟复子上法堂。从西过东。从东过西。顾视方丈曰。有
么有么。山坐次殊不顾盻。师曰无无。便出。至门首乃
曰。虽然如此。也不得草草。遂具威仪再入相见。才跨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6a 页 X85-0126.png
门提起坐具曰。和尚。山拟取拂子。师便喝。拂袖而出。
沩山至晚问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当时背却法
堂著草鞋出去也。山曰。此子巳后向孤峰顶上。盘结
草庵。呵佛骂祖去在。师住澧阳三十年。属唐武宗废
教。避难于独浮山之石室。大中初。武陵太守薛廷望。
再崇德山精舍。号古德禅院。将访求哲匠住持。聆师
道行。屡请不下山。廷望乃设诡计。遣吏以茶盐诬之。
言犯禁法。取师入州。瞻礼坚请。居之大阐宗风。上堂。
若也于已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伹
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
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釐系念。三涂业因。瞥尔
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
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
无益。小参示众曰。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
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某甲话也未问。和尚因甚么
打某甲。师曰。汝是甚么处人。曰新罗人。师曰。未跨船
舷。好与三十棒。僧参。师问维那。今日几人新到。曰八
人。师曰。唤来一时生按著。龙牙问。学人仗镆铘剑。拟
取师头时如何。师引颈近前曰㘞。牙曰。头落也。师呵
呵大笑。牙后到洞山举前话。山曰。德山道甚么。牙曰。
德山无语。洞曰。莫道无语。且将德山落底头。呈似老
僧看。牙方省便忏谢。有僧举似师。师曰。洞山老人不
识好恶。者汉死来多少时。救得有甚么用处。僧问。如
何是菩提。师打曰出去。莫向者里屙。问如何是佛。师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6b 页 X85-0126.png
曰。佛是西天老比丘。雪峰问。从上宗乘。学人还有分
也无。师打一棒曰。道甚么。曰不会。至明日请益。师曰。
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峰因此有省。岩头闻之
曰。德山老人一条脊梁骨。硬似铁。拗不折。然虽如此。
于唱教门中。犹较些子。曰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
三十棒。临济闻得。谓洛浦曰。汝去问他。道得为甚么
也三十棒。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伊作么生。浦
如教而问。师便打。浦接住送一送。师便归方丈。浦回
举似临济。济曰。我从来疑著者汉。虽然如是。你还识
德山么。浦拟议。济便打。上堂。问即有过。不问犹乖。有
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某甲始礼拜。为甚么便打。师
曰。待汝开口。堪作甚么。师令侍者唤义存。存上来。师
曰。我自唤义存。汝又来作甚么。存无对。上堂。我先祖
见处即不然。者里无祖无佛。达磨是老臊胡。释迦老
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
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
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有
僧相看。乃近前作相扑势。师曰。与么无礼。合吃山僧
手里棒。僧拂袖便行。师曰。饶汝如是。也祇得一半。僧
转身便喝。师打曰。须是我打你始得。曰诸方有明眼
人在。师曰。天然有眼。僧擘开眼曰猫。便出。师曰。黄河
三千年一度清。师见僧来。乃闭门。其僧敲门。师曰阿
谁。曰师子儿。师乃开门。僧礼拜。师骑僧项曰。者畜生
甚处去来。雪峰问。南泉斩猫儿意旨如何。师乃打趁。
四祖下第六世(旁出)¶ 第 126c 页 X85-0126.png
却唤曰会么。峰曰不会。师曰。我恁么老婆心也不会。
僧问。凡圣相去多少。师便喝。师因疾。僧问。还有不病
者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不病者。师曰。阿㖿阿㖿。师
复告众曰。扪空追响。劳汝心神。梦觉觉非。竟有何事。
言讫安坐而化。即唐咸通六年十二月三日也。谥见
性禅师。

锦江禅灯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