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2b 页
正源略集卷第三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 青原下宗镜三世
** 幻休润禅师法嗣
*** 北京大觉慈舟方念禅师
别号清凉。唐县人。族姓杨。
年十岁。投金台广德大慈老宿披剃。自念生死事大。
受具。历穷性相宗旨。知非的要。遂往少林。参幻休润
和尚。润问。甚处来。师曰。北方来。润曰。北方道法。与此
方如何。师曰。水分千派。流出一源。润曰。恁么则何用
到此。师曰。流出一源。水分千派。润可之。即命典维那
师掩关五台。昼则一食。夜则孤坐。久之自念。差别
智不可不明。乃肆游诸方。一切苦行。人所蹙頞者。师
皆亲历。后至石城。精厉过分。双目忽盲。师曰。幻身非
有。病从何来。将身心一时放下。硬坐七日。双目复明
师应请住禾之东塔。豫之云居匡庐。升座。打○相
曰。会么。若向者里会得。不妨稳当。若乃外求。反被者
个碍在。山僧昔在古道处。看他七处徵心。自觉虚豁
豁地。若非面壁岩前裂破达磨面孔。未免依样葫芦。
未有了日。大众。祇如达磨。是何面目。也须亲见一回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2c 页 X85-0012.png

绽。且道。阿那个是家里人。拈拄杖曰。见面不如闻名。
掷拄杖下座。后欲投老台山。越中缁白。力挽师归宝
林道场。示寂后。法嗣湛然澄公。迎龛塔于显圣南山
之麓。
** 廪山忠禅师法嗣
*** 建昌黄龙寿昌无明慧经禅师
抚州崇仁裴氏子。诞
时难产。祖父诵金刚般若而娩。因名经。初生颖异。长
貌苍古。九岁入乡塾。便问。浩然之气。是个甚么。塾师
异之。长依廪山忠和尚出家。常疑金刚四句偈。必有
指据。偶见傅大士颂曰。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不
觉释然。遂辞廪山。隐峨峰。尝登绝顶顾盻。而作偈曰。
踏上云头第一峰。眼中广博小虚空。当时欲见无由
面。今日相逢处处同。结庐三年。人无知者。阅传灯。见
僧问兴善。如何是道。善曰大好山。师日夜提撕。至忘
寝食。一日因搬石次。坚不可举。极力推之。豁然大悟。
即述偈曰。欲参无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
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师关。遂往廪山呈偈。忠和
尚即为印可。始许薙发受具。自此服勤左右。日夕温
研。影不出山者二十四年。出住宝方。时年五十一矣
上堂。挥尺一下曰。宗乘中事。难以措辞。大道门庭。
争容拟议。等閒垂一机。如大阿锋离匣。逢之者。死不
移时。似涂毒鼓受槌。闻之者。丧不旋踵。所谓妙峰峻
仞。野兽难藏。宝树晶光。灵禽莫泊。其用也。单赶金毛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3a 页 X85-0013.png

孽屑。提堕坑落堑之类。揭迷封滞壳之流。其功也。使
法界世界虚空界。一体同观。俾佛道人道地狱道。万
法融会。虽然如是。犹未为向上事。且道。出格限量外
一句。作么生道。正令不行先斩首。大机一拨圣贤悲。
久立珍重 上堂。真正龙象子。有时提得起放不下。
有时放得下提不起。不弄死蛇头。要捋生虎尾。有时
跨上金毛背。自然足下清风起。会么。水不涸兮鱼自
在。山青幽处鸟安详 僧参。师问。赵州道。台上婆子。
我为汝勘破了也。毕竟勘破在什么处。僧曰。和尚今
日败缺了也。师曰。老僧一生。也不柰何。好教你知。若
实会。举似来看。僧拟进语。师打一棒云。者掠虚汉
上堂。有始无终。衲僧活计。有终无始。衲僧常规。有始
有终。衲僧家具。无始无终。衲僧巴鼻。透得一句。生死
自在。透得二句。来去自由。三句透得。可以为人天师。
四句总透得。可以为佛祖师。大众。且作么生透。良久
曰。五虎凌空攒玉兔。二鸾翀汉趁金乌 僧问。和尚
因甚不行脚。师云。木马休鞭横两腿。铁牛不索莽低
头。白鹤啄鱼颈项直。班鸠呼雨嘴头钩。会么。僧无对。
师曰。行脚去 上堂。抽筋不动皮。换骨不见血。筋骨
一齐空。游行不倒跌。达磨大师。解灭不解生。释迦老
人。解生不解灭。要知生灭不相干。除是当年乾矢橛。
喝一喝 僧问。未相见时如何。师云。今日不答话。进
云。相见后如何。师云。向道不答话。僧又拟伸问。师即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3b 页 X85-0013.png

院二十馀所。七旬。尚混劳侣。耕凿不息。丈室萧然。惟
作具而巳。益王。向师道德。深加褒美。每叹曰。去圣时
遥。幸遗此老。万历丁巳腊月七日。师自田中归。谓众
曰。老僧自此不复砌石矣。众皆愕然 除夕上堂。曰
今年只有此时在。试问诸人知也无。那事未曾亲磕
著。切须痛下死工夫。复曰。此是老僧最后分付著。大
众切宜珍重。新正十三日示微疾。遂不食曰。老僧非
病当行矣。大众环侍不怿。师以偈谕之曰。人生有受
非偿。莫为老病死慌。可笑无生法忍。将何业识消亡。
一时云净祥光发。佛祖聊安此道场。十四日。书辞道
俗。十六日。作举火偈曰。无始劫来祇者个。今日依然
又者个。复将者个了那个。者个那个同安乐。复命侍
者。代为发火宣偈。次晨。取水盥漱拭身曰。不必再浴。
乃索笔大书曰。今日分明指示。掷笔端坐而逝。茶毗。
火光五色。顶骨诸牙不坏。即于本寺方丈建塔。
* 青原下宗境四世
** 大觉念禅师法嗣
*** 越州云门显圣湛然圆澄禅师
会稽夏氏子。母梦僧
入室而娠。长为邮卒。因传符踰期惧受辱。走投隐峰。
峰示念佛底是谁。三昼夜辄有省。后谒妙峰剃落。依
三载。一日看乾峰示众话。遂冰释无疑。即颂曰。举一
举二别端倪。个里元无是与非。雪曲应稀人会少。独
许韶阳和得齐。二老何曾动舌。诸人徒自攒眉。拟议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3c 页 X85-0013.png

止风图。师趋座。呈所见求决择。舟问。止风图向青山
近。越王城傍沧海遥时如何。师曰。月穿潭底破。波斯
不展眉。舟又问洞上宗旨。师呈颂曰。五位君臣切要
知。个中何必待思惟。石女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
外机。井底红尘腾霭霭。山头白浪滚飞飞。诞生本是
无功用。不觉天然得帝基。舟曰。语句绵密。不落始终。
真当家种草也 参云栖。栖举高峰海底泥牛话问。
内有一句。且道。是那一句。师推出傍僧曰。大众證明。
栖颔之 僧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正色厉声。数其
往事。僧作瞋告辞。师曰。且磨者一点著。僧礼拜 鸳
湖谒问。目前无法。意在目前。其旨如何。师曰。闻令师
出关。是否。曰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又作么生。
师曰。请出我要止静湖。便出 师在云栖。因师送亡
僧回。栖问众曰。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师出众曰。谢
和尚挂念 上堂。老僧没能柰。行动少自在。齿缺不
关风。心直兼口快。昨夜撞倒须弥山。直得帝释天尊
龙床宝座去了半块。且道。山僧恁么举扬。是何道理。
良久曰。大似三江人唱曲 上堂。擎杈和尚。时中擎
条木杈。道得也杈下死。道不得也杈下死。一日被人
藏过。便双手托空。张口㘞地。者老汉。将谓多少奇特。
元来离却杈子。便伎俩巳尽。山僧即不然。借得人一
柄拂子。东拈西弄。今日巳被讨去了。遂竖指曰。幸有
者个。不从人借的。甚是现成。而复人人有分。未證底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4a 页 X85-0014.png

华寺。示众。后有僧告假。师曰。老僧今晚亦欲起程。至
夜半。遂右胁而逝。时天启六年十二月四日。世寿六
十六。僧腊三十八。门人奉全身。塔于显圣寺南钵盂
山之阴。
** 寿昌经禅师法嗣(四人)
*** 信州博山无异元来禅师
因登厕睹上树人。大悟。见
寿昌。昌曰。近日如何。师曰。有个活路。祇是不许人知。
曰。因甚不许人知。师曰。不知不知 上堂。第一义作
么生观。佛法二字不可黏著。黏著则埋没慧命。入荒
田不拣草。犹较些子。博山当日在佛法中。头出头没。
蒙先师亲垂只手提挈。在净白地上。仍被净白为碍。
不免将脚跟下一片地。抛向他方不可说不可说世
界之外。然后向太虚空翻觔斗。孤标独立。始得些子
实用。今日与诸昆仲相见。譬如白日攫金。诸人历历
见博山。博山总不见诸人。还信得及么。诸昆仲。若见
明此事。须在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撞破虚空。始
能捕空捉影。博山记得亲近先师。犹骊龙颔下探珠。
猛虎喉中夺雀。今日不免贵买贱卖去也。诸昆仲。还
有估价底也无。良久曰。也不可当面错过 上堂。说
个佛字。好与三十棒。杖头有眼明如日。说个法字。好
与三十棒。优钵无根满树花。说个禅字。好与三十棒。
分付老卢高著眼。说个僧字。好与三十棒。莫教流落
在天涯。过得潇湘渡口。便知清白人家。管甚烟云埋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4b 页 X85-0014.png

好一棒打杀贵太平。免使儿孙落荒草。诸昆仲。开眼
说梦。醒亦是迷。白酒青盐。我乃是谁。寒冰烈火。痛下
针锥。今古几多伶俐汉。分明辜负一双眉。复笑曰。博
山罪过 上堂。卓拄杖曰。转山河归自已。月明当户
照。转自已归山河。风冷压山居。撞钟撞著老僧心。祥
云从地起钟声。为甚么披七条衣。宝盖自天垂。总不
恁么道。又作么生。不是家乡客。徒劳话岁寒。此五种
见地。虽则赏罚分明。也要诸人委悉。有一人。在蕴界
屏处。说非法语。有一人。在净白地上涕唾。有一人。拨
草瞻风搀行夺市。有一人。露盘卓斝解作家方。有一
人。针拶不见血。火烧不知痛。病在膏肓。不堪疗治。有
人于此简辨得出。博山分付拄杖子。一任天下横行。
其或未然。卓拄杖曰。楖𣗖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
峰去。崇祯三年示微疾。訚首座问。和尚尊候如何。师
曰。尽有些子受用。座曰。还有不病者么。师曰。热大作
么。座曰。来去自由。请道一句。师书历历分明四字。掷
笔而逝。寿五十六。塔全身于本山。
*** 建州建阳东苑晦台镜禅师
别号湛灵。潭阳冯氏子。
生于万历丁丑。幼从虎啸岩。一心受业。后参寿昌经。
一日偶阅维摩经。至此室何以空无侍者维摩诘言
诸佛国土亦复皆空。豁然悟入。述偈曰。识破不值半
文钱。可怜摸索许多年。宗流尽是欺心汉。说甚西来
别有传。昌阅之。即印可 上堂。佛法本无多。南辰贯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4c 页 X85-0014.png

瞿昙一生。黄金高北斗。买不得个人笑。及至末后拈
枝花。惹发饮光特地觑破。却将从上祖宗家产。一时
俱籍没却。究竟有甚么风流。我试问你。英灵男子。自
有本分。不为人欺瞒的活计。又当如何 除日上堂。
僧问。寿昌和尚。临七十岁夜。示众曰。今年只有斯时
在。试问诸人。会也无。此莫便是老汉先分付的末后
句否。师曰。杓卜听虚声。熟睡饶谵语。曰在新长老分
上。又作么生。师曰。击破寒潭月。痴猿何处窥。曰作家
亲父子。别有不传传也。师曰。靴头绽线。脚指何知。乃
曰。百岁翁翁失却父。当堂独坐没尊卑。东村王老夜
烧钱。打鼓小儿失却椎。到者里。生死谁知折合。性命
作何以归。蛙盆打破啾啾闹。庄周梦蝶乱飞飞。噫嘻
嘻。灯笼露柱。谩自依稀 上堂。师良久曰。千古万古
事。当不得我眉毛纵一纵。当不得我额头点一点。当
不得我拄杖子卓一卓。当不待我震声喝一喝。你若
不会。灯笼露柱。替你下涅槃堂。且道。为甚么如此。立
地死汉。有甚么救处。一日示疾。以手指岩下曰。此处
可以埋我。有行者问曰。试或死了埋了。又作么生分
发。师笑曰。恰好恰好。者再问。师巳脱去。时崇祯三年
七月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塔于所指之岩石下。
*** 建昌府寿昌阒然谧禅师
参先寿昌于峨峰。示以父
母未生前话。一日推磨失手。触磨盘有省。占偈。有本
来面目不须寻。一点灵明亘古今之句。呈昌。昌颔之。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5a 页 X85-0015.png

识浪平。不是泥牛开只眼。焉知猛虎坐中厅。后祠部
海岸黄公。请师继席寿昌。顺治已丑示寂。寿七十一。
塔于本山。
*** 鼓山永觉贤禅师
幼习儒。年二十。补邑诸生。读书山
刹中。闻僧举南泉斩猫公案。忽有省。诣董岩。参寿昌
经和尚求决择。昌曰。此事。不可于一机一境上取则。
须是百匝千重。垂手直过。尚当遇人。所谓身虽巳在
青云外。犹更将身入众藏。因勉看云门乾屎橛语。过
十馀年。往寿昌落发。一日问寿昌。如何是清净法身。
昌振衣而立。师曰。祇此。更别有么。昌拂衣便行。时身
心豁然。如开千重锁相似。入方丈礼拜。不及启口。昌
打三棒曰。向后不得草草。后过延平津。闻僧诵诸佛
謦欬俱共弹指。顿超前解。乃彻见寿昌用处。作偈曰。
金鸡啄破碧琉璃。万歇千休祇自知。稳卧片帆天正
朗。前山无复雨鸠啼 上堂。老僧无伎俩。祇打鼓山
鼓。不说禅与道。不论佛与祖。甜瓜现成甜。苦瓜现成
苦。露结必为霜。云腾必致雨。看来万法仍旧。自然超
佛越祖。千圣既皆如是。老僧何用重举。然有一事报
君知。也要大家看取。昨夜捉得石乌龟。天明看时。原
是螺江女 闻谷大师入塔。请上堂。师顾众曰。你等
还知闻大师住处也未。莫是鼻孔里安禅。眉毛下𨁝
跳么。莫是清风度廊下。秋月转檐前么。莫是红霞不
离碧落。白日祇绕须弥么。恁么说话。似则也似。在则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5b 页 X85-0015.png

相见。挥案曰。一音演说。随类各解。收拳曰。忽化作出
海金龙。直透青霄去也。你诸人。莫认驴鞍桥。作阿爷
下颔 上堂。正脉难通。邪见易炽。超佛越祖。看来总
是阶梯。妙唱玄提。即此便名窠臼。白云岩下。多沉出
格之英。芳草渡头。久滞他乡之客。所以曹洞门下。别
设宗趣。金凤抟空。不止须弥顶上。铁牛驾浪。偏入大
海波心。不犯当头。犹贵转身有路。行于异类。直须足
下无私 示张二水相国。我宗。无意识领略的禅。无
逐段商量的句。直要向全无缝罅处透入。通身脱落
后承当。其或未能顿领。始有看话头等法。盖是死尽
偷心。庶几天光自发。近日宗风大变。率尚虚头。师徒
授受。专学答问拈颂。甚至饮酒戏笑。自谓。我宗门下。
不受绳检。不拘小节。视吾辈劝勉。直以为老婆禅。呜
呼。魔鬼兴妖。静思良可痛哭。顺治丁酉十月十七日
示寂。寿八十。塔建本山。
* 青原下宗镜五世
** 湛然澄禅师法嗣(六人)
*** 绍兴府明因麦浪怀禅师
山阴黄氏子。五岁。驱乌天
王寺。十七。秉具云栖。游讲肆有声。闻宗门事。遂参云
门湛然。门问。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如何是见不及处。
师下语无当。乃再拜求示旨要。门曰。者里无甚旨要。
汝时中但看个见不及处。自有所诣。师参究之久。愈
觉茫然。一日看云栖举海底泥牛衔月走话问众。时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5c 页 X85-0015.png

即席拈盘胡桃曰。我用处不换机。你唤他作甚么。师
一掌扑落。门曰。汝适来道。佛祖舌头。瞒你不得。一盘
胡桃。汝便被他瞒也。寿圣师问门。如何是临济七事
随身。门答云云。师以手掩门口曰。休将闲学解。埋没
祖师心。门大怒曰。汝探头太过了。师惊疑 定林上
座问曰。大德尊号。师曰麦浪。定曰。无风时。向何处安
身立命。师于定面上。轻摇一扇。定曰未在。师曰。三尺
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门曰。虽然。麦浪善行
剑刃上事。若无后语。二人都成布袋里老鸦。何故。机
不离位。堕在毒海。师于此顿释寿圣之疑。开法梅墅
古弥陀寺。上堂。昨日是人日。今朝是谷朝。斩新一句
子。莫认驴鞍桥。汝等欲将我新年佛法。偿他旧日陈
债。好向山僧未升法座。诸人未到法堂时。一眼觑破。
巳落权乘。那堪拈椎竖拂。说妙谈玄。若有个汉子出
来。掀翻法座。喝散大众。还可救得一半。其或未然。山
僧自救去也。卓拄杖。下座 示众。篾穿乌龟壳。个个
空索索。棒打石人头。击击向嚗嚗。独有衲僧行履。从
来不受穿凿。昨夜泥牛生两角 师侍湛次。湛曰。灵
虚有吹毛偈。汝批判看。师曰。借剑看。灵以手作斫势。
师曰。是白铁。灵曰。我适才桥上。见僧打碎了个钵盂。
师曰。好败阙。湛曰。且喜灵虚脚跟稳密。其如麦浪气
宇如王。
*** 龙门佛日石雨方禅师
初出家。随老宿专修净土。一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6a 页 X85-0016.png

曰。未是汝到家处。示以三不是话。师钝置。疑碍横生。
胸痛不止。遂参云门湛。湛曰。参禅图大安乐。岂是苦
得来的。纵苦得来。也是苦禅。参他作么。师如暗得灯。
自此工夫。踊跃谒博山憨山黄檗诸老。谆谆以死工
策励。再参湛老和尚。结同志不语。限七日彻證。一日
闻湛上堂曰。放下著。忽觉疑情冰释。口占偈曰。平空
一掷绝踌蹰。转眼风波彻太虚。会得竿头舒卷意。放
生原是钓来鱼。湛问。如何是一口道不尽底句。师曰。
晨昏礼拜和尚。也是寻常事。湛曰。赵州道无。意作么
生。师信口颂曰。家家有幅遮羞布。放下便能当雨露。
独怪当年老赵州。掷去头巾顶却裤。湛大喜。付以断
拂一枝。故师自号断拂 上堂。举拂云。此是第二义。
复举曰。此是第三义。百义千义万义。咄。有甚么交涉。
若是个汉。才拈起斧子。从教斧子讴歌。放下锄头。直
得锄头作舞。那管江南江北瓦砾荆棘。如或未然。也
要披苔剥藓。读残碑续断碣。免使碌砖瓦砾。七片八
片。泥金刚努目。木罗汉攒眉 上堂。有物先天地。将
甚么作眼。无形本寂寥。举拂曰。者个是甚么。能为万
象主。天际日上月下作么生。不逐四时凋。瞒历代老
古锥即得。普明者里。也有一偈。无物先天地。有形本
寂寥。不为万象主。常逐四时凋。于傅大士边会得。百
鸟衔花。天人送供。于普明者里会得。𦝫缠八斗。肩挑
担二。虽然。若得江南风气暖。梅花何必待春开 上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6b 页 X85-0016.png

空。会得横抽宝剑。云归远岫。明他脑后钳锤。若是以
言遣言。以理遣理。忽然撞著无手人行拳。无舌人解
语。便道是格外之谈。无义之语。若要与他施主福慧
双圆。水也消他不得 上堂。选佛场开。只要个心空
及第的人。既是其人。便能善通消息。若一机一境。问
答语言。转身拂袖。以为能事。教山僧何处与汝分个
优劣。你又何处会得舌根谈而不谈的道理。所以一
入门来。便死在佛日语下。要见佛日重辉。也大难在。
还要见佛日重辉么。倒跨黄鹤峰。何须问弥勒。
*** 越州显圣三宜盂禅师
武林丁氏。依真寂脱白。参云
门澄。进堂打七。有省。一日入室。澄问。如何是一口道
不尽的句。师曰。问取典座。澄即为印记 上堂。新丰
一句。当阳道破。不涉唇吻。巳成露布。细雨濛濛。黄花
满路。打失衲僧鼻孔。忘却邯郸故步。古镜台前几错
误。顾大众曰。露。小参。牛头未见四祖。百鸟衔花。见后
野鬼飞沙。堪笑长汀布袋子。却从闹市作生涯。召众
云。归堂吃茶。康熙乙巳十月初八日。语侍者曰。三日
后吾行矣。者曰。和尚尊候甚安。何云便去。师曰。看老
僧登场。一笑而逝。于显圣前冈建塔。
*** 绍兴府东山尔密澓禅师
会稽王氏子。生而雄伟。力
能仆牯。家贫未尝读书。然日诵金刚经。不由师训。似
解其理。谒贞白珊和尚于大慈。决志力参。殆忘寝食。
偶往德清探友。舟中闻锣声。豁然有省。偈曰。锣震空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6c 页 X85-0016.png

十七。父兄逼以婚。潜往开元。投贞白大师剃落。服勤
数载。领性相二宗。非其好。辞白。参云门湛老人。恍有
宿契。师呈闻锣因缘。门曰。汝夙有善根。故得随观音
入道。命充维那。一日门上堂曰。放下著。师因此全身
脱落。作偈曰。夜半霜寒月忽低。行人到此尽迟疑。翻
身踏著来时路。默默星辉斗柄垂。门嘉其幽玄绵密
适博山开法天界。师谒之。山与论物不迁旨。徵辨
竟日。了无窒碍。山曰。江南佛法。洵自有人。住弥陀寺
上堂。未出蔷薇洞时。有一句子。从剡溪流出三江
鳖子。门外倘有过钱塘。拾得者。不妨人天众前拈出
验看。如无。山僧唱菩萨蛮去也。良久。喝一喝曰。千里
乌骓不易骑。时首座出礼拜。师曰。你在弁山。拾得个
陈年榾柮。直饶满口道尽。拈来好一炉烧却。座曰。者
老汉。犹作者个去就。师曰。也要大家知。
*** 绍兴上虞香雪庵具足明有禅师
会稽杨氏子。弱龄
事亲至孝。因父病危。乃割股救之。年二十二出家。便
参念佛是谁。谒云门湛。每承提训。颇有发明。次年。闻
僧举北斗面南看话。疑情逼抑。一日在殿经行。举首
见前山。豁然大悟。偈曰。虚空粉碎无偏正。大地平沉
孰是亲。从今了却相思债。石虎泥牛笑转新。湛见助
喜 后出住上虞之香雪。示众。云门活口。德山辣手。
正眼看来。二俱是丑。验尽天下衲僧。翻身落人窠臼。
不若本色住山。饱餐饭了抖擞。休管他家馊残。但逞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7a 页 X85-0017.png

北斗。石雨和尚问。堪与佛祖为师。佛祖又学个甚么。
师曰。佛祖聻。石曰。与佛祖为师聻。师曰。黄山谷后园
种菜。石曰。不问佛不问祖。不管你佛。不管你祖。速道
速道。师曰。东村桃树。西陇梅花 示疾日。即念现禅
师问。古人道。病有不病者。如何是不病者。师默然。曰
恁么便是那。师曰。三十棒领出自打。曰临末稍头一
句作么生。师震威一喝。曰不会。曰不会会取好。曰会
后又如何。师曰。南山云北山雨。时未有继嗣。乃以如
意法衣法卷。寄石雨和尚。付毒端道上座偈曰。香柏
支分秀。随缘折一枝。花开香雪远。何必异苗为。后示
寂。塔于显圣之南山。
*** 洪都百丈瑞白雪禅师
桐城杨氏子。薙染参云门。看
拖死尸话。疑情逼拶。如挑千觔担子相似。至广孝。闻
湛上堂。有竖起脊梁生铁铸。放下面皮莫回顾。犹如
象王脱金锁。若不如是何劫悟之语。痛哭苦参工夫。
遂得成片。一日。湛举南泉斩猫因缘。师忽领悟。复结
制打七。至六日。闻钟声大彻。参金粟。适上堂次。师出
众便喝。粟便打。师又喝。粟又打。师曰。者老汉败阙了
也。便归位。继席云门。次移湖之弁山延庆蕺山白雀。
台之护国。赣之崆峒。后因南昌建安王。钦师道望。请
住百丈 上堂。三尺冰河连底冻。数株枯树尽银花。
太阳一出峰头外。清潭依旧走鱼虾。见色明心虽好
事。撒却时人几眼沙。莫有清净宝目不受翳障者么。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7b 页 X85-0017.png

斗中。师曰。嗄。僧拂袖曰。岭外彰牙爪去也。师曰。者野
狐精 师晚居崆峒时。以禅版东敲西敲。凡有僧请
益。亦禅版敲示之。师住百丈。第举百丈清规。而重撰
之时。复荷锸与作务。明春谷日。示微疾。诲众益笃。谈
笑自如。三月十九迟明起浴。谓侍者。扶老僧入龛。日
正卓午。吉祥而逝。师生万历甲申十一月廿六日戌
时。崇祯辛已三月十九日午时示寂。世寿五十八。僧
﨟三十八。塔全身于弁山。
** 博山来禅师法嗣(四人)
*** 信州瀛山雪关訚禅帅
上饶傅氏子。八岁丧父母。依
景德寺傅公和尚出家。一日见坛经火烧海底句。疑
之。乃参博山来。来令究船子藏身公案。急切提撕。偶
入槽厂。见磨鼻拽脱。有省。呈偈曰。直下相逢处。由来
绝覆藏。舌头原是肉。嚼破也无妨。来喜曰。子可参禅
也。后作五颂。请寿昌衲衣。来曰。宗门语句。如满口含
冰。不曾道出水字。子风骨太露。更须死心一番始得。
师乃掩关穷践。凡六载。大彻源底。开法瀛山。时山荒
𡉏。师潇然。作破院歌以自乐 﨟八上堂。直下承当。
是何话杷。官不容针。私通车马。须弥高大柱堪题。海
天空阔桥难跨。花堤柳巷尽穿开。宝殿珠帘谁放下。
雪山夜半睹明星。若到瀛山痛棒打。靠拄杖下座
上堂。九十日期今巳满。闭门作活事如何。不会捏杀
猕猴子。重叠关山未易过。大抵末法禅期。真参罕遇。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7c 页 X85-0017.png

豆爆。还有不跨石门。扶竖晏祖门风者么。如无。且向
芦花深处宿。月明穿过钩鱼台 唐祈远孝廉请。上
堂。远问。如何是参禅入手处。师曰。一一踏翻始得。曰
如何是参禅得力处。师曰。把定乾坤。远礼退。又一僧
问。如何是参禅入手处。师曰。截千人之头臂。剜万人
之心肝。曰如何是参禅险难处。师曰。拆佛殿。毁魔宫。
曰。如何是参禅得力处。师曰。逆水船出顺水风。乃曰。
诸兄弟。者些答话。虽是撇他閒骨董。也不曾思索出
来。不见。洞山初禅师云。言无展事。语不投机。乘言者
丧。滞句者迷。他家是透顶彻底人。临机应用。洒脱非
常。不似今人要句句投机。却被言句碍杀。径山道。赵
州禅。只在口唇边山僧道。赵州禅。如神庙里签。千掣
千应。万掣万灵。初不曾安排古凶。使人规避祸福也。
方山老人道。得意者所说皆是。失意者所言皆非。若
以是非得失。而论古驳今。山僧绾上眉毛。一任诸方
贬驳。卓拄杖下座 师。以丁酉秋示微恙。乃谢事南
迈。十月朔。行抵瀛山。遗书谢诸檀越。时寿昌阒公。自
博山来候问。和尚安否。师曰。你道。我生耶死耶。阒曰。
末后句也须分付。师弹指一声。微笑而逝。师世寿五
十有三。坐三十七夏。门弟子迎归博山。建塔于莲花
峰之右。
*** 郁州嵩乳道密禅师
泗州唐氏子。年十四。投景会剃
染。二十事包笠。初历讲肆。阅楞严。至虽得多闻不成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8a 页 X85-0018.png

昌基隆。次参云门金粟。复参博山来和尚。一日随众
采茶。忽睹涧底白云飞起。有契。遂冲口说偈曰。欲知
来去处。好看白云窝。青山常靠倚。出入也由他。归举
似来。来见便问。汝作甚么来。师曰。熟境难忘。来曰。即
今一口气不来。向甚么处安身立命。师曰。某甲终不
通去处。来曰。莫便是你安身立命处么。师曰。终不作
此见解。来曰。作与不作。总不免老僧痛棒在 出住
淮安古檀度寺。元旦上堂。师卓拄杖曰。识得一。万事
毕。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天下平。衲僧
得一。鼻直眉横。设若一亦不立。又作么生。掷拄杖曰。
门帘忽被风吹去。杲日光腾四壁清。上堂。寿昌师翁。
搬底是石块。博山先师。见底是一株树。瀛山师兄。径
山师兄。一等是口挂壁上。老僧睹白云底聻。顾左右。
喝一喝曰。住住。老僧见底。诸人不知。诸人见底。老僧
不知。蓦起身曰。慧炬三昧。净光明三昧。连击拂子。下
座。
*** 福州长庆宗宝独禅师
广州陆氏子。六岁。闻邻妪发
愿来生童真出家见性成佛语。遂触宿因。坚出世志。
及披剃。惟事苦参。年十四有省。复参石压笋斜出。岩
悬花倒生话。遂得瞥脱。三十出岭。参博山来和尚。来
与语器之。一日拈骑牛入佛殿话。问师。即呈偈曰。贪
程不觉晓。愈求愈转渺。相逢不是渠。才是却颠倒。蚁
子牵大磨。石人抚掌笑。别有一生机。不落宫商调。来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8b 页 X85-0018.png

向后不得辜负。师拜别。出住庐山。次开法广之罗浮。
及长庆等处 上堂。竖拂子曰。我宗无语句。亦无一
法与人。既是无语句。华首今日说个甚么。既无一法
与人。诸上座。今日向华首觅个甚么。诸上座。此是彻
底相为。莫要错过。切莫踏步向前。各人照管自已脚
跟下。莫要他觅。
*** 江宁独峰竹山道严禅师
顺庆大竹县沈氏子。总角。
染衣南游。初预讲肆。一日走京口。登凌云亭。忽身心
世界顿然一空。遂罢讲。往参博山来于天界。典第二
座。山见师领众当机。动合宗旨。遂授名道严。且嘱曰。
汝当以道法严持也 上堂。蓦拈拄杖曰。一滴水。作
大海之波涛。一点尘。遍大千之境界。连卓三下曰。天
不能盖。地不能载。本分衲僧。只是寻常。无为道者合
当如是。毕竟据个甚么道理。便得恁么行径。良久。击
禅床曰。对月思玄度。临风忆谢公 上堂。击如意曰。
姑孰城里。有大人气象。白苧山头。有毒鼓先声。独峰
与龙象交集。万象与虚空并会。茶里饭里。行时坐时。
共转法轮。世尊升座。文殊白椎。独峰上堂。院主拈香。
其间还有自肯底么。良久。顾众曰。官圩东畔王三老。
日日担薪上太平。
** 东苑镜禅师法嗣
*** 江南天界寺觉浪盛禅师
建宁浦城张氏子。十九岁。
见大父归寂。自疑曰。者一点灵明。向甚么处去。一日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8c 页 X85-0018.png

见百丈再参公案。顿彻马祖机用。从前宝惜。冰释无
疑。出关参博山于董岩受具。是冬。谒东苑镜。苑问。子
闻博山提唱维摩经否。师曰曾闻。苑曰。弥勒得一生
受记作么生。师曰。大有人疑著。苑曰。你又恁么去。师
异之。向日次。师问。古德劫火洞然。者个坏不坏。有云
坏。有云不坏。此意如何。苑曰。你又恁么来。师遂折节
过冬。苑细验其生平参證处。及徵诘五家堂奥差别
之旨。师恣意披其所见。苑感叹曰。不期。子乃能深入
此秘密法门。吾寿昌者枝慧命。属子流布去也。随苑
礼寿昌。昌勘问。大奇之。问。东苑曾将子说甚么。师曰。
曾被他赚了一上。昌曰。作么生被他赚。师曰。者老汉。
又恁么去也。昌笑曰。子作怪那。师曰。是和尚自致得。
因复问昌曰。闻东苑当时答和尚一语。如何满口便
许可他。若是某甲。决不轻易放过。昌曰。祇如他道和
尚莫作怪在。你当作么生。师才开口。被昌劈面一掌。
师曰。也是贼过后张弓。昌曰。且喜有人吃掌。自此与
昌多有诘问机缘。昌为深喜 住宝筏上堂。向上一
路。千圣不传。本分风光。须自领悟。山僧便恁么下座。
还有亲切为人处也无。大众便恁么礼拜而退。还有
不相孤负处也无。虽然。官不容针。正好添花锦上。石
女夜抛梭。文彩焕然满地。木人朝唱曲。音声杳而难
闻。其中还有正偏兼带不落是非者。出来唱和看。众
无语。师曰。恁么则山僧倒骑露地白牛。游戏十方刹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9a 页 X85-0019.png

自然尊 大雄庵上堂。师升座。击香台曰。闻么。良久。
朗声曰。巍巍独坐大雄峰。一喝曾教三日聋。今日当
阳明举似。西江吸尽吐东风。且不与万法为侣者。是
甚么人。一僧出众曰。阁静不须重借月。三更自有夜
明帘。师顾视曰。乾闼婆王。亲托出摩尼。光影照三千。
更有于光明门头出身者么。李太宰出曰。近有提婆
达多一颂。平地孤堆最误人。枉将法座赚冤亲。瞿昙
自有金针度。认影迷头又隔津。师曰。何不道提婆别
有金针度。太宰拊手曰。此文是老婆勘破。有来繇也。
师震威一喝。便下座 问。石头和尚道。木头碌砖。此
意如何。师曰。艺压当行。曰或问和尚如何是道。作么
生。师曰。好皮不染皂。曰如何是禅。师曰。好人不债钱。
曰此与石头答。有同别否。师曰。白马庙前好伞铺。曰
不会。师曰。木屐店在对门开。曰恁么一般要用也。师
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僧礼拜。师大笑 上堂。
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以为体。
祇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将山门来佛殿里。移厨库
在钟楼上。惟佛与佛。乃能究尽山僧拄杖。蓦顾左右
曰。咄。莫妄想 上堂。疏雨打窗清梦里。好山深锁白
云中。有题最是难藏覆。竹浪萧萧一夜风。百草头上
识取祖师。草枯了也。闹市里识取天子。市散了也。与
诸兄甚处相见。良久。以手拍曰。猩猩。我与你相见了
也。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9b 页 X85-0019.png

** 鼓山贤禅师法嗣
*** 福州鼓山为霖道霈禅师
建安丁氏子。年十四出家。
十八参方。首礼闻谷大师于宝善。次参鼓山贤和尚。
看庭前柏树子话。三年无所入。辞游两浙。后复归鼓
山。充维那。山一日垂语曰。一口吸尽西江水。马师此
语。只道得八成。还有下得十成语者么。师进曰。某甲
尽力。也只道得八成。山乃呵出。师一夜不安。至四鼓
方捲帘出门。了然大彻。次上方丈曰。某甲今日有个
十成语。举似和尚。山喝曰。汝作么生。师乃背身叉手
向山曰。请和尚鉴。山曰。好与七藤条。师便礼拜。自是
入室。商确玄奥。无不吻合。山示寂。遂继席焉 上堂。
庾岭一铺功德。无尽劫来成就。今日一回拈出。便见
光辉宇宙。不须雪点红炉。一切万法仍旧。春水盈盈
竞流。春山叠叠挺秀。春鸟关关和鸣。春树葱葱郁茂。
若能直下便见。即是瞿昙之后。更作佛法商量。此人
却不唧𠺕。乃举拂召大众曰。见么。是大神咒。是大明
咒。击案下座 小参。金牛唤人吃饭。赵州叫人吃茶。
二老觌面分付。不知谁是作家。或有个汉出来问。鼓
山又作么生。有愿从来不撒沙 上堂。人人有一天
真佛。相好光明皆具足。可惜日用而不知。五阴坑中
自埋没。喝一喝曰。五阴坑。为诸人打破了也。真佛即
今在甚么处。蓦举拂子曰。容颜甚奇妙。又喝曰。切忌
捏目。
青原下宗镜三世¶ 第 19c 页 X85-0019.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