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曹洞宗¶
曹洞宗¶ 第 776c 页

续灯存稿卷第十一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 曹洞宗

** 大鉴下第十六世

*** 净慈晖禅师法嗣

**** 常州华藏明极慧祚禅师

举洞山冬夜吃果子公案。
颂曰。洞山果子谁无分。掇退台盘妙转机。今夜为君
轻点破。牡丹华下睡猫儿。

*** 雪窦宗禅师法嗣

**** 泰州广福微庵道勤禅师

郡之俞氏子。上堂。举僧问
同安如何是和尚家风。安曰金鸡抱子归霄汉。玉兔
怀胎入紫微。曰忽遇客来将何祇待。安曰金果早朝
猿摘去。玉华𣆶后凤衔来。师曰。广福则不然。有问如
何是和尚家风。只向他道。翠竹丛边歌欸乃。碧岩深
处卧烟萝。忽遇客来将何祇待。没底篮儿盛皓月。无
心碗子贮清风。

*** 善权智禅师法嗣

**** 越州超化藻禅师

开炉上堂。雪满寒窗烧尽丹霞木
佛。冰胶野渡冻杀陜府铁牛。直得寒灰发焰。片雪不
留。任运纵横现成受用。诸禅德还会么。衲帔蒙头坐。
曹洞宗¶ 第 777a 页 X84-0777.png
冷暖了无知。

*** 天童珏禅师法嗣

**** 明州雪窦足庵智鉴禅师

滁州吴氏子。儿时母与洗
手痬。因问曰是甚么。师曰我手何似佛手。早失恃怙。
依真歇于长芦。时大休居第一座。深器之。后隐象山。
深夜开悟求證于延寿。复见大休。住后上堂。世尊有
密语。迦叶不覆藏。一夜落华雨。满溪流水香。

** 大鉴下第十七世

*** 华藏祚禅师法嗣

**** 东谷光禅师

上堂。藏身处没踪迹。无影树头灵鸟宅。
没踪迹处莫藏身。不萌枝上春华坼。有来繇。谁辨的。
天晓西风拂拂吹。松钗一径争抛掷。

*** 雪窦鉴禅师法嗣

**** 明州天童长翁如净禅师

生而岐嶷不类常童。长学
出世法。参足庵于雪窦。看庭前柏树子话有省。呈颂
曰。西来祖意庭前柏。鼻孔寥寥对眼睛。落地枯枝才
𨁝跳。松萝亮格笑掀腾。庵颔之。出世阅数刹。后迁净
慈。复奉敕升天童。捧敕黄示众曰。云开九天呈起。曰
看彩凤衔出。且道如何委悉。急急如律令。敕开炉上
堂。召众打圆相曰。个是天童火炉。近前则烧杀。退后
则冻杀。忽有个汉出来道合作么生。㘞火炉动也。上
堂。霜风号肃杀。霜叶堕萧骚。举拂子曰。看。唯有玲珑
崖嵬望转高。所谓天童滞货今朝短贩一遭。莫有酬
价底么。下座。巡寮上堂。外不放入。内不放出。痛下一
曹洞宗¶ 第 777b 页 X84-0777.png
槌。万事了毕。且道如何。太白峰前令斩新。内外纪纲
俱委悉。进退两序上堂。开无间地狱。现阎罗大王。聚
夜叉一部。列牛头两行。与其进者剑树上猛火进用。
与其退者刀山里寒冰退藏。且道理会甚事。叵耐饭
饱弄箸。判断屎急尿床。其或未然。华柳春风入戏场。
上堂。天童铁臭老拳头。打杀江湖水牯牛。夜深忽然
生个卵。天明推出大日头。且道如何晒㫰诸人焏湿
处。免教行步滑如油。谢造桥上堂。去那边去。来者里
来。中间绝壑断崖。且道如何相接。以拂子作弯桥势
曰。看。依稀金磴阔。彷佛彩虹弯。人从桥上过。又作么
生。松萝影里开天巧。翰墨光中入画看。上堂。灵云见
处桃华开。天童见处桃华落。桃华开春风催。桃华落
春风恶。灵云且置。莫有与天童相见底么。春风恶桃
华。跃浪生头角。新起妙严庆忏升座。推倒多年老鼠
窠。扫空平地笑呵呵。从空架起生头角。盖覆驴牛不
厌多。今朝成就。大缘千古。发挥大事。且道如何。斫额
任他门外客。到家还我个中人。复举文殊问无著近
离甚处。著曰南方。殊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曰末
法比丘少奉戒律。殊曰多少众。著曰或三百或五百。
师曰春风勾引鹧鸪啼。著问文殊此间佛法如何住
持。殊曰龙蛇混杂凡圣交参。著曰多少众。殊曰前三
三后三三。师曰。平地波澜钩铁船。者两转语要与诸
方眉毛厮结。更有两转语要与诸方点眼。或三百或
五百。铜钱铁钱省数足百。前三三后三三。萝卜芋奶
曹洞宗¶ 第 777c 页 X84-0777.png
浅贮满担。诸方忽然眼开。决定拍手大笑。笑个什么。
不笑巴叉便笑杜撰。虽然笑者还稀。忽有人问天童
多少众。便向他道。新起妙严誇第一。一齐都在画图
中。师六坐道场。未禀师承。众有是请。师曰我待涅槃
堂里拈出。果临终拈香曰。如净行脚四十馀年。首到
乳峰失脚堕于陷阱。此香今日不免拈出。钝置我住
雪窦足庵大和尚。并书辞世偈曰。六十六年罪犯弥
天。打个𨁝跳活陷黄泉。咦。从来生死不相干。书毕泊
然而逝。塔全身于本山。

** 大鉴下第十八世

*** 天童净禅师法嗣

**** 雪庵从瑾禅师

因僧请益倩女离魂话。师示以颂曰。
南枝向暖北枝寒。何事春风有两般。凭仗高楼莫吹
笛。大家留取倚栏看。(按师嗣心闻贲。系济宗。误入此)

**** 襄州鹿门觉禅师

参长翁。值翁上堂曰。一个乌梅似
本形。蜘蛛结网打蜻蜓。蜻蜓落了两片翼。堪笑乌梅
咬铁钉。师在众中不觉失笑曰。早知灯是火。饭熟几
多时。后承印可。出住鹿门。示众曰。尽大地是学人一
卷经。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以者个眼。读如是经。千
万亿劫常无间断(报恩秀曰。看读不易)。师尝作五位颂曰。正中
偏。月黑云笼午夜天。佛祖无踪凡圣尽。个中谁辨往
来源。偏中正。金井玉盘秋水冷。海天红日巳生东。馀
辉不照毗卢顶。正中来。戴角披毛知几回。应物转身
全得妙。云收终不露崔嵬。偏中至。觌面谁能容拟议。
曹洞宗¶ 第 778a 页 X84-0778.png
手提妙印不当风。大用繁兴岂凝滞。兼中到。无舌儿
童方会道。拨尘何处得逢源。撒手回途还得妙。

** 大鉴下第十九世

*** 直翁举禅师法嗣

**** 明州天童云外岫禅师

世居昌国。生而身材眇小。精
悍有馀。往从直翁和尚受业。究明曹洞宗旨彻法源
底。出世慈溪石门。历象山智门。迁郡之天宁。升住天
童。师机用奔轶绝尘。虽鹘眼龙睛亦无窥瞰分。能巧
譬傍引务欲俯就学者而曲成之。洞宗之传独赖焉。
上堂。闹市红尘里有闹市红尘里佛法。深山岩崖中
有深山岩崖中佛法。山僧昨日出城。闹市红尘里佛
法一时忘却了也。行到二十里松云。便见深山岩崖
中佛法。大众且道。如何是深山岩崖中佛法。良久曰。
白云澹伫出没太虚之中。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
谢首座书记藏主上堂。以拂子打圆相曰。摩诃衍法
离四句绝百非。又打一圆相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
之道斯为美。又打一圆相曰。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
里亲收得。诸人还见么。所见不同互有得失。天童者
里毋固毋必。师后示寂。无馀赀。禅者率钱津送后事。
建塔葬于本山。

*** 鹿门觉禅师法嗣

**** 青州普照一辨禅师

精究教相旨趣。后弃去往参鹿
门。得言外旨。出世中都万寿。室中尝设百问勘验诸
方。一曰声前荐得落在今时。句后承当迷头认影。作
曹洞宗¶ 第 778b 页 X84-0778.png
么生是空劫巳前自已。又曰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
安。且道什么处相见得个端的。又曰回途转位直须
戴角披毛。唤作畜生得么。又曰念念释迦出世。步步
弥勒下生。为什么拟心即错动念即乖。又曰有口赞
不举。无言心自明。是则裂破虚空。不是则鬼家活计。
上人端的处道将一句来。如是憧憧筹室。契其机者
鲜焉。师尝作四宾主颂。宾中宾。天涯奔走几经春。负
学论功日转贫。行海渊深须遍涉。义天空阔不容尘。
宾中主。衣穿瘦骨露无馀。独镇寰区晖太初。三尺匣
中诛佞剑。百篇囊里荐贤书。主中宾。丹墀鞭静九宫
开。万里江山绝点埃。脱却襕衫戴席帽。声声只道那
边来。主中主。重岩幽邃锁烟岑。古洞龙吟雾气深。石
女唱归红焰里。木人运步觅知音。又颂浮山示投子
十六题。一识自宗。问答休将句偈酬。到头佛祖一齐
收。九年面壁巳多事。立雪神光亦强求。二死中活。今
时及尽更何亲。云锁幽岩冻锁津。堪羡岭头增意气。
雪中独绽一枝春。三活中死。合头相似喜人情。水月
空华镜象荣。荒径客迷芳草渡。拟将石火当天明。四
不落死活。到头采汲不虚施。运水搬柴自合时。燕语
未归帘幕静。晓莺啼处绿杨垂。五背舍。三峰华岳总
平治。雪压寒林折冻枝。一念不生全体现。纤毫才动
落阶墀。六不背舍。路阔岩高碧涧流。山华开遍接云
楼。雨馀何处莺声啭。不顾残春语未休。七活人剑。耳
听无如眼听亲。南山下雨北山云。动容举止方圆异。
曹洞宗¶ 第 778c 页 X84-0778.png
大赏将军不语勋。八杀人刀。凛凛霜风刮地生。千山
冰雪路难行。未萌巳落威音际。才拟玄微堕阱坑。九
平常。春来幽谷水泠泠。策杖优游傍钓汀。好个太平
无事客。汨罗未必独惺惺。十利道拔生。少室灵山事
宛然。不曾谈教不安禅。回光一句超今古。大丈夫儿
谁后先。十一言无过失。默时似说说时无。迷悟刚令
与道疏。莫谓人根有利钝。粗言细语不关渠。十二透
脱。雪后风和晓霁天。莺啼华笑柳含烟。凤楼不宿桃
源客。半夜穿[革*(华-(十*〡*十)+(人*〡*人))]入市廛。十三透脱不透脱。劈箭机锋
著眼看。当阳趁妙哂傍观。云横谷口迷巢鸟。雪拥柴
门去路难。十四称剔。寒潭不与月为期。万古松声韵
不移。眼听耳观如会得。方知佛祖密传持。十五降句。
当台明镜影难藏。露柱灯笼自举扬。千圣不曾留半
偈。少林巳是不相当。十六方入圆。𢹂琴玉女夜归时。
凤转丹霄入紫微。香雾喷华烟霭重。汀洲渔棹月依
稀。又五位颂曰。正中偏。斗柄初横半夜前。密室不燃
龙凤烛。广寒宫殿月当天。偏中正。木女手提无字印。
失晓昆崙暗皱眉。自然羞睹秦时镜。正中来。剑树刀
山也自摧。玉马嘶声离月殿。九重依旧锁苍苔。偏中
至。大用纵横无巧智。渔歌樵唱谒金门。太平不是将
军致。兼中到。头角完全无异号。脱珍著毙入廛来。纵
横踏破今时道。

** 大鉴下第二十世

*** 天童岫禅师法嗣
曹洞宗¶ 第 779a 页 X84-0779.png

**** 明州雪窦无印大證禅师

族番阳史氏。生于大德丁
酉正月二十四日。自幼颖异。从昌国寺智节芟染受
具。山游初谒荆石琬于圆通不契。时云外唱道天童
师往依之。一日入室次。针芥相投遂命典藏。复见中
峰于天目。雅相器重。至正间诏天下名衲善书者书
金字藏经。师应诏。事竣上赐织金屈眴之衣。泰定初
南还。丞相脱欢公领行宣政院事起师出世衢之南
禅为云外嗣。云外嗣直翁举。直翁嗣东谷光。东谷嗣
明极祚。明极嗣自得晖。盖隰州古佛之六世孙也。继
领光孝。迁信之祥符。至正七年移越之定水。阅九年
迁雪窦。上堂。千说万说不若觌面一见。昨日二十九。
今朝七月一。报汝参玄人。光阴如箭疾。娘生两只眼。
个个黑如漆。急急急。回头看取天真佛。良久曰。是何
面目。下座巡寮吃茶。上堂。妙不妙。衲僧鼻孔多无窍。
玄不玄。刹竿头上无青天。志士宁容袖手。良马岂待
加鞭。全超棒喝。不落蹄筌。百鸟不来春又过。岩房赢
得日高眠。居四年退归定水之圆明庵。明年辛丑九
月二十一日示寂。世寿六十有五。阇维牙齿数珠不
坏。舍利明莹。建塔庵后。

*** 普照辨禅师法嗣

**** 磁州大明宝禅师

尝作五位颂曰。正中偏。月锁深宫
午夜前。烛残人静丹墀冷。一片虚明照碧天。偏中正。
晓天不挂秦台镜。金乌才拟出扶桑。依稀还被轻烟
映。正中来。深夜寒梅雪里开。馥馥幽香无间断。头头
曹洞宗¶ 第 779b 页 X84-0779.png
触处绝纤埃。偏中至。大用全彰无忌讳。𢹂手相将贺
太平。熙熙风物从来异。兼中到。妙尽功忘非善巧。枯
木龙吟大地春。灵根秀出寒岩草。

**** 慈云觉禅师

普照室中垂问曰。声前荐得落在今时。
句后承当迷头认影。作么生是空劫巳前自已。师曰。
半夜石人无影象。纵横谁辨往来源。问。不见一法始
是半提。作么生是全提底道理。师曰石马骤千山。问。
吃饭忘其饥。力充忘其饱。作么是力充底人。师曰。巨
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问。直得不恁么来
者犹是儿孙边事。如何是向上人。师曰半夜乌鸡雪
里啼。问。行玄体妙落在今时。究理穷源关山万里。只
如未知有底人如何趋向。师曰床窄先卧。问。迷时千
卷少。悟后一言多。且道悟了底人如何履践。师曰出
不由户坐不当堂。问。岸如欲止先停棹。车若不行须
打牛。如今打牛也。车行也未。师曰下载清风付与谁。

**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 大明宝禅师法嗣

**** 太原府王山体禅师

侍大明室中十年。未尝露圭角。
一旦辞去。或问大明侍者何往。明曰禅和家诸方来
诸方去。何介意哉。又问参学何似。明曰。若道有参学。
栽他头角。若道无参学。减他威光。于是一众方疑。后
蒙印许。久隐西山。府运两衙请住王山。师尝谓众曰。
师子有三种。第一超宗异目。第二齐眉共躅。第三影
响不真。若超宗异目者。见过于师堪为种草。若齐眉
曹洞宗¶ 第 779c 页 X84-0779.png
共躅者。减师半德落在今时。若影响不真者。狐犴猥
势羊质虎皮。又曰既有尊贵之位。须明尊贵底人。须
知尊贵底人不处尊贵之位。方明尊贵不落阶级。五
位颂曰。正中偏。夜深古殿锁轻烟。寂寂苔封尘不立。
密密光辉未兆前。偏中正。玉人不睹临台镜。子夜星
河雾气浓。依旧青山不露顶。正中来。木人𢹂杖火中
回。趁起泥牛耕练色。放教石马步苍苔。偏中至。转侧
相逢全意气。交辉终不犯锋铓。大用纵横无变异。兼
中到。明暗尽时光不照。石女有智妙难穷。解栽绝顶
无根草。

**** 仁山恒禅师

久侍大明遂臻堂奥。明付以衣拂。师曰
某甲不是恁么人。明曰不是恁么人自不殃及渠。师
以法乳恩深僶勉而受。明复嘱曰。汝既如是。第一不
得容易为人。若轻脱躁进。必有坎坷。

** 大鉴下第二十二世

*** 王山体禅师法嗣

**** 磁州大明雪岩满禅师

初见普照宝。照曰兄弟年俊
正须参叩。老僧当年念念常以佛法为事。师乃避席
曰和尚即今作么生。照曰如生冤家相似。师曰若不
得和尚此语几乎枉行千里。照便下禅床握师手曰
作家那(报恩秀曰。死灰里一颗豆爆)。复参王山得受记莂。继踵住
持。上堂。举洞山示众曰。秋初夏末兄弟东去西去。直
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曰。只如万里无寸草处
作么生去。石霜曰。出门便是草。大阳曰。直饶不出门
曹洞宗¶ 第 780a 页 X84-0780.png
亦自草漫漫地。师曰。三个老汉虽然异口同音。未免
撞头磕额。何也。一人大开口了合不得。一人高抬脚
了放不下。一人紧闭门了出不去。王山即不然。遍十
方界非外。全在一微尘。在一微尘非内。遍十方界。只
者一微尘许也须及尽不可得。向那里安门。甚处入
草。还会么。休侵洞岭初秋草。请看疏山腊月莲。僧问
高邮定和尚透网金鳞以何为食。定曰乾屎橛。师闻
之曰谢供养。五位颂曰。正中偏。邃洞沉沉锁翠烟。午
夜碧空清似镜。一轮明月上层巅。偏中正。欲晓云浓
封野景。雪屋灵明梦未醒。冥然又若寒宵永。正中来。
木人𢹂锡下崔嵬。纵横不履今时地。石径祥莲衬足
开。偏中至。懒提妙印无真伪。碧莎丛里恣情眠。一任
岩前华雨坠。兼中到。突兀三光曾未照。梦手敲空听
者稀。迥然不堕宫商调。

**** 胜默光禅师

举九峰不肯首座公案。颂曰。元座徒亡
一炷烟。九峰岂是抑高贤。若将一色为承绍。孤负先
师不借缘。示众。举麻谷振锡话曰。是无可是。非无可
非。是非无主。万善同归。枭鸡昼夜徒自支离。我无三
寸。鳖得唤龟。迦叶不肯。一任攒眉。

**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 雪岩满禅师法嗣

**** 燕京报恩万松行秀禅师

河内解人也。族姓蔡。往从
邢州净土寺赟公芟染受具戒。首参胜默。令看长沙
转自已归山河大地话。经半载无所入。默曰我只愿
曹洞宗¶ 第 780b 页 X84-0780.png
汝迟会。一日忽有省。复举玄沙未彻话有疑。遂往叩
雪岩于大明。未逾月不觉伎俩顿尽。因命掌记。后承
付嘱。寻还净土。辟万松轩以自适。耆旧敦请住持。次
迁中都万寿承安。丁巳诏住大都栖隐禅寺。𣆶居报
恩。小参。举昔有跨驴人路遇众僧。问何往。僧曰道场
去。人曰何处不是道场。僧以拳殴之曰。者汉没道理。
向道场里跨驴不下。其人无语。师曰。人人尽道者汉
有头无尾。能作不能当。殊不知却是者僧前言不副
后语。汝既知举足下足皆是道场。何不悟骑驴跨马
无非佛事。万松要断者不平公案。不免更与华判一
上。吃拳没兴汉。茅广杜禅和。早是不克已。那堪错怪
他。道场唯有一。佛法本无多。留与阇黎道。唵护萨哩
嚩。金章宗诏师于内庭升座说法。躬自迎礼。闻所未
闻。契悟感慨。赐锦绮大僧伽衣。上堂。莲宫特作梵宫
修。胜境还须圣驾游。雨过水澄禽泛子。霞明山静锦
蒙头。成汤亦展恢天纲。吕望希垂浸月钩。试问风光
甚时节。黄金世界桂华秋。闰四月旦上堂。所谓道人
者。不知月之大小岁之馀闰。山僧即不然。今年三百
八十四日。前月大尽此月小尽。即今闰四月一日辰
末巳初。忽有个出来道。通疏伶俐知时按节。要且无
道人气息。山僧不免以手掩鼻道退后退后。作什么
聻。道人气息。珍重。示众。机轮转处智眼犹迷。宝镜开
时纤尘不立。开拳不落地。应物善知时。两刃相逢时
如何回互。示众。去即留住。住即遣去。不去不住。渠无
曹洞宗¶ 第 780c 页 X84-0780.png
国土。甚处逢渠。在在处处。且道是甚么物。得恁么奇
特。示众。动则埋身千丈。不动则当地生苗。直饶两头
撒开中间放下。更买草鞋行脚始得。示众。踏翻沧海
大地尘飞。喝散白云虚空粉碎。严从立令犹是半提。
大用全彰如何施设。示众。向上一机鹤冲霄汉。当阳
一路鹞过新罗。虽然眼似流星。未免口如匾担。且道
是何宗旨。师室中问僧。洞山和尚道龙吟枯木异响
难闻。如何是异响。僧曰不会。师曰子善解龙吟。僧问。
明与无明其性无二。如何是无二之性。师曰天晓不
露。问诸佛不出世为甚么却向王宫生。师曰青山常
举足。曰亦无有涅槃为甚么却向双林灭。师曰白日
不移轮。问撒手那边底人为甚么不居正位。师曰大
功不宰。曰回头者畔底人为甚么不堕偏方。师曰至
化无为。问向道莫去归来背父如何得不背父去。师
曰切忌回头。问。心心放下难。如何是放下底人。师曰
担取去。问。是处是慈氏。无门无善财。为什么道琉璃
殿上无知识。师曰拆却殿了相见。师于百家之学无
不该通。三阅大藏。恒课华严。入室弟子百二十人。𣆶
年退居从容庵。示寂寿八十一。

**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 报恩秀禅师法嗣

**** 西京少室雪庭福裕禅师

太原文水张氏子。生时有
异徵。八九岁一目十行。乡里有圣小儿之称。遭乱父
兄离散。茕然无依。遇一老比丘谕师学僧曰。汝能诵
曹洞宗¶ 第 781a 页 X84-0781.png
一卷法华则一生事毕矣。师曰佛法止于此乎。比丘
惊异。遂偕往仙岩谒休林古佛曰。此儿龙象种也。得
侍巾瓶。他日必成大器。林纳之乃为祝发受具戒。与
双溪同服勤七载。时万松住报恩。师辄腰包独往。室
中机契遂蒙印可。复亲炙数载。后住少室。世祖潜邸
命师设大资戒会。戊申诏住和林兴国。世祖即祚因
论辨伪经。师驰驿以闻。火其书。赐光宗正辨之号。命
即故里建精舍。敕额曰报恩。仍给田以饭众。时万寿
虚席。众复请师主之。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
待乳峰点头即向汝道。问如何是尊贵一路。师曰。渔
歌惊起沙汀鹭。飞出芦华不见踪。师问僧道源不远
性海非遥且道在什么处。僧拟议。师便喝。𣆶年退居
嵩阳。乙亥七月二十日示微疾。集众书偈而逝。世寿
七十三僧腊五十二。塔于所居之西隅。

** 大鉴下第二十五世

*** 少室裕禅师法嗣

**** 西京少室灵隐文泰禅师

自幼颖悟过人。从雪庭游
遂默契玄旨。后继领住持。上堂。尘劫来事只在于今。
河沙妙德总在心源。试教渠觌面相呈。便不解当风
拈出。且道过在什么处。卓拄杖曰。只为分明极。翻令
所得迟。

**** 太原府报恩中林智泰禅师

汾阳之鱼城人。族姓温。
铲䰂于华严。一日喟然叹曰。大丈夫当究明生死大
事。焉能区区于此耶。遂往叩雪庭于万寿。服勤数载
曹洞宗¶ 第 781b 页 X84-0781.png
室中机契。后奉敕住报恩。一日示疾。集众曰。吾缘止
于此矣。汝等善自护持。当惜寸阴勿令虚度。复书偈
曰。修起忠师无缝塔。推倒自家无相身。无相身。无相
身。无相身中绝点尘。书毕怡然而逝。

**** 泰安州灵岩足庵净肃禅师

永平张氏子。从香山寿
圣受业。参方二十馀年。见知识数辈。皆不契。后参雪
庭于万寿。亲炙久之蒙印證。初住万寿。次迁少室灵
岩。后退居香山。一日集众诀别。右胁而逝。(中林禅师为之铭曰。
辽天鼻孔点地脚跟。心明眼正行古颜温。其事愈大其志愈敦。诸方老宿遍叩其门。为雪庭嗣为万松孙。机轮
迅速电掣雷奔。高标觉树密固灵根。慧灯朗照销铄群昏。全机大用摇乾荡坤。掀翻渤澥踢倒昆崙。三世诸佛
一口浑吞。二边不滞中道宁论。三居大刹四众咸尊。去来绝朕动静无痕。虚空烂坏斯道常存)

** 大鉴下第二十六世

*** 少室泰禅师法嗣

**** 西京宝应还源福遇禅师

霍州灵石王氏子。依邑之
兜率芟染。遍游讲席。号称义虎。弃去谒灵隐。投诚入
室。一日闻隐上堂举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师遂
颖脱。即蒙印可。后住天庆。迁宝应。僧问如何是祖师
西来的的大意。师曰。风送泉声来枕畔。月移华影到
窗前。皇庆癸酉十月示寂。世寿六十九僧腊四十九。

**** 济南府灵岩秋江洁禅师

雪轩参。师问何来。曰青州。
师曰带得青州布衫来么。曰巳呈似和尚了也。师领
之。俾参堂。久之一日忽然大悟。遂诣丈室。不及启口
师遽曰金锁玄关打开了也。轩曰千年桃核里觅甚
旧时仁。师乃嘱曰。是汝本有之事。善自护持。他日能
曹洞宗¶ 第 781c 页 X84-0781.png
弘吾道非汝而谁。

*** 灵岩肃禅师法嗣

**** 西京宝应月岩永达禅师

汾州刘氏子。受业于里之
天宁。每以生死为激励。往见灵岩。岩深器之。亲炙数
载遂入阃奥。乃曰。发證由师。行之在已。乃往泰安掩
关。四众请住宝应。不得巳而起。后示微疾端坐而逝。

**** 封龙古岩普就禅师

滹阳人。族姓刘。年十五出家于
禅庆。首参灵岩。岩以本分钳锤示之。未几开悟。大德
六年月庵海退席。诸山具疏请师补处。敕赐妙严弘
法大禅师号。次迁封龙。后退居灵栖。示寂世寿七十
有七。

** 大鉴下第二十七世

*** 宝应遇禅师法嗣

**** 邓州香严淳拙文才禅师

平阳府临汾姚氏子。生有
异质。见僧则合掌作礼。稍长往从福严普公受业。尝
读證道歌。至幻化空身即法身欣然契悟。遂谒还源
呈所解。源印可之。复阅大藏于龙门历三载。泰定甲
子主少室。寻移香严。僧问如何是理法界。师曰。虚空
扑落地。粉碎不成文。曰如何是事法界。师曰。到来家
荡尽。免作屋中愚。曰如何是理事无碍法界。师曰。三
冬枯木秀。九夏雪华飞。曰如何是事事无碍法界。师
曰。清风伴明月。野老笑相亲。至正壬辰五月十七日
沐浴更衣集众申诫饬。翌旦吉祥而逝。葬全身于雪
庭塔右。世寿八十。
曹洞宗¶ 第 782a 页 X84-0782.png

*** 灵岩洁禅师法嗣

**** 金陵天界雪轩道成禅师

云州赵大王之远孙也。父
徙保定遂家焉。年十五从郡之兴国寺薙落。师广颡
平顶雄伟气象。少有远志。甫受具戒即结侣密究单
传之旨。后闻秋江法席之盛遂往参叩(语具灵岩洁章)。旋还
青社。缁素请住普照。洪武十五年诏立僧司。师应选。
三十年秋八月敕师住持天界。师奏不会佛法。上御
制诗赐之曰。不答来辞许默然。西归只履旧单传。鼓
钟朔望空王殿。示座从前数岁年。上堂。白云万顷卷
舒露劫外真机。红叶千峰灿烂显个中妙旨。亘古今
而不昧。经尘劫以长存。鸟道虚通运步玄关绵密。狮
弦错落按指古韵铿锵。直得石女点头木人拍手。拈
起金针玉线穿过机先。截来兔角龟毛发明向上。正
偏独露隐显全该。所以物物头头尘尘刹刹未有丝
毫欠少。大众还会么。夜来木马云中过。惊起南辰北
斗藏。上堂。阴极阳回化日长。梅华处处喷清香。个中
消息无多子。遍界何曾有覆藏。如是明明兼带。百草
头边相逢。密密宣扬。万象光中独露。利名场上荐取
无位真人。人我山中显示本来面目。影含宗鉴。心生
则种种法生。身是道场。心灭则种种法灭。石女高提
宝印。文彩全彰。木人暗度金梭。丝毫不昧。牵动劫外
机轮。烜赫寰中日月。潜通遐迩。直得枯木生华。该括
古今。解使寒冰发焰。云笼古路依依野色还迷。月满
寒岩皎皎神光遍照。六门机息。何须宛转旁参。一色
曹洞宗¶ 第 782b 页 X84-0782.png
功圆。切忌当头印破。白牛运步巳蒙建化之缘。玉马
嘶风总是利生边事。且道如何是向上事。咄。兔角杖
挑潭底月。龟毛拂挂岭头云。上堂。三阳交泰万物咸
新。显一真之妙用。总造化之渊源。尘尘合道处处通
津。法筵大启觉苑弘开。国运与佛运齐兴。皇风共宗
风并扇。只如道旧岁巳去新岁到来。未审去从何去
来自何来。如斯评论转见誵讹。敢问大众。衲衣下一
著子还有增减去来也无。良久。腊尽阳和无影树。春
回华发不萌枝。上堂。五月榴华照眼明。熏风啼鸟遍
岩扃。机先一著无玄妙。切忌当人认色声。记得夹山
会禅师示众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
耳目之所到。天童觉曰。夹山老子解开布袋。将差珍
异宝撒向诸人面前了也。正当恁么时。又作么生。路
不拾遗君子称美。师曰。二老师见处一一检点将来
总成漏逗。凤山则不然。若是色见声求即非家珍。了
知目前无一法。头头物物总相应。其或未然。更听末
后一句。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太宗践
祚。师奉旨使日本宣谕。圣化二年与同使官僚还。备
奏。上大悦。恩宠之隆有加。六年敕就钟山建普度大
斋会。命师升座说法。听者数万人。十一年入觐。复奉
敕于大庆寿建斋会。赐赉尤加。宣德三年师以老表
辞还山。上悯之遣内臣护送南还天界西庵养老。七
年腊月八日示微疾。诀众说偈趺坐而逝。上闻遣中
官致祭。有文。世寿八十一僧腊七十五。茶毗烟焰五
曹洞宗¶ 第 782c 页 X84-0782.png
色。仙鹤翔空。异香缥缈。官贵四众万人咸叹希有。舍
利圆红者无算。敕赐建塔于鹫峰禅寺。

*** 封龙就禅师法嗣

**** 西京天庆息庵义让禅师

真定府李氏子。丱岁薙落。
受具遍叩诸方。末后诣封龙参古岩。岩一见辄称赏
之。后出世天庆。次迁熊耳之空相泰山之灵岩洛之
嵩少。庚辰夏遘疾。乃谓门人曰。斯疾不起矣。须营塔。
至五月十二日塔工毕。师嘱后事。遂书偈曰。来时本
净。去亦圆周。虚空作舞。任意优游。右胁而逝。

** 大鉴下第二十八世

*** 少室才禅师法嗣

**** 南阳府万安松庭子严禅师

河南缑氏县人。族姓樊。
幼多疾苦。父母虑其不育。俾从少林霁云受业。十八
受具。师天资奇逸。通内外典。首谒江月照。次见息庵
让。后参淳拙才。拙示宝镜三昧反覆诘辨。师大豁疑
碍。拙曰荷担大法尽在子躬。付偈有五乳峰头狮子
子。光前耀后自超群之句。时万安虚席。四众请师主
之。洪武二年已酉迁少室。力田给众。有偈曰。乱后归
来自耨耘。生涯辛苦与谁论。昼拈块石驱山鸟。夜宿
巢庵逐野豚。肠断秋风频击柝。目窥夜月以销魂。年
来始识农夫苦。一饭仍思施主恩。十三年冬周王殿
下为国母慈孝皇后资修冥福。命师升座说法。赐僧
伽黎以旌之。后以老閒居云。

*** 天庆让禅师法嗣
曹洞宗¶ 第 783a 页 X84-0783.png

**** 熊耳崧溪子定禅师

偃师马氏子。七岁从古岩祝发。
迨岩迁化往参息庵命典藏。一日室中白事次。言下
豁然大悟。住后莅众严峻凛若秋霜。一日示微疾。谓
众曰。吾世缘巳毕时节至矣。汝辈勿以情识眷恋。末
后一句听吾分付。良久。就枕泊然而逝。

** 大鉴下第二十九世

*** 万安严禅师法嗣

**** 嵩山少室凝然了改禅师

嵩阳金店之茂族也。自龆
龀系念空宗。遂依止少林。年二十始纳僧服。初见月
印于香山。闻松庭唱道于天庆师遂往参。一日松上
堂曰一言迥脱独拔当时。师言下释然。寻归隐二祖
庵。洪武二十三年会祖庭虚席。合山敦请。师力辞不
获巳而起。上堂。莫向言中取则。直须句外明宗。若能
如是。彻古该今。自繇自在。知么。永乐十九年忽集众
诀别。复说偈曰。吾年八十七。出夕复入夕。撒手威音
外。绵绵与密密。泊然而逝。

** 大鉴下第三十世

*** 少室改禅师法嗣

**** 嵩山少室俱空契斌禅师

平阳府垣曲人。参凝然求
示心要。朝夕咨叩。一日睹秦封槐豁然开悟。径投丈
室。然一见遽曰契斌参得禅也。洞上一宗密在尔躬。
景泰四年接踵住持。僧问如何是空劫巳前事。师曰
乌龟向火。

** 大鉴下第三十一世
曹洞宗¶ 第 783b 页 X84-0783.png

*** 少室斌禅师法嗣

**** 西京定国无方可从禅师

洛阳许氏子。礼福先芘峰
薙落。初参超化宗。入室请益有省入。后诣少室叩俱
空示以绵密阃奥。师罔措。一日偶检传灯。见天衣以
行者五人俱召实上座因缘。遂默契五位奥旨。即蒙
印可。住郏鄏定国。后于成化十年六月示寂。世寿六
十四僧腊四十。塔于少室祖坟。

** 大鉴下第三十二世

*** 定国从禅师法嗣

**** 嵩山少室虚白月舟文载禅师

通州人。世系蔚州广
宁王氏。祖讳才。从太宗靖内难。官至武德将军。遂家
通州。母梦僧投宿觉面生。师从万安白庵空公芟染。
往武林纳具。还即掩关。因阅万松拈提古宿机缘。若
面墙者久之忽有省曰。曹洞宗风大播天下。有织锦
回文之工。非针线绵密盘旋回互不触当头者。莫能
与也。遂出关参无方亲。依久之乃承印记。正德改元
住少室。上堂。达磨西来。以一乘法直指单传令人见
性成佛。至我少室。如九鼎系于单丝。汝等诸人趁色
力强健。打办个事切须努力。莫等閒过日。嘉靖三年
甲申师年七十。退居三十六峰之中。

** 大鉴下第三十三世

*** 少室载禅师法嗣

**** 北京宗镜小山大章宗书禅师

顺德南和李氏子。自
幼异于常儿。每嬉戏必作佛事。年十馀岁淹通经史。
曹洞宗¶ 第 783c 页 X84-0783.png
一日忽掩卷叹曰。此非出世法也。遂告辞父母往投
里之开元祝发。闻月舟法席之盛往谒。因亲炙八载。
方蒙印可。嘉靖三十六年少室疏请。师叹曰先师化
后三十馀年。曹洞一宗殆将湮没。前辈有言。禅林下
衰弘法者多。假我偷安不急撑拄之。其崩溃跬可须
也。虽惭付嘱。其柰付嘱乎。遂主之。时方亢旱。河井乾
涸。师至泉源复涨。丙寅迁宗镜。隆庆改元游西山三
学洞。喜其幽深遂居焉。至冬忽示微疾。腊月十六日
索笔书偈曰。宗镜宗镜。心法成行。即日圆觉。镜破宗
正。书毕危坐而逝。世寿六十八僧腊五十六。茶毗骨
分为三。于宗镜顺德少室建塔焉。

** 大鉴下第三十四世

*** 宗镜书禅师法嗣

**** 西京少室大千幻休常润禅师

南昌进贤黄氏子。幼
时观演杂剧有感。遂往伏牛山从坦然平祝发。居三
载茫无所措。质疑不决。南谒万松于径山。投诚咨叩。
松曰疑是何人措者何物。师益加疑闷。乃往听讲楞
严。至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忽有省。遂叩大方莲。问曰
忽现镜中像时如何。方曰直须打破。师不契。复参小
山举前话。山曰何必打破。师曰争柰镜像何。山曰即
今镜像安在试拈出我看。师当下释然。益自奋发。一
日室中。山举洞山我今不是渠话问师曰。既不是渠
毕竟是阿谁。师领旨呈偈曰。若要识此人。有个真消
息。无相满虚空。有形没踪迹。曾为佛祖师。常作人天
曹洞宗¶ 第 784a 页 X84-0784.png
则。龟毛拂子清风生。兔角杖头明月出。山曰。子毋剿
说。更须自入悟门。师曰。尚不借缘。从何门入。山曰。既
不借缘。汝何为至此。师曰因不借缘所以至此。山曰
就不借缘一语其意云何。师曰。彩凤翻飞身自在。铁
牛奔吼意常閒。山曰善哉。翌日辞行。山付偈有定作
人天主当思少室秋之句。师曰某是何人敢当此言。
山复嘱曰。吾道不振久矣。焉能袖手耶。师唯唯。逮山
迁化。佥议住持非师不可。师逊谢再三。众乃举山付
嘱语以激之。师遽堕泪不复言。遂领院事。时万历二
年甲戌秋也。师体貌丰硕。声若洪钟。襟度坦夷。荷负
大法。朝夕乾乾无少怠。入室弟子二百七十人。万历
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诀众书偈而逝。

**** 建昌府廪山蕴空常忠禅师

寿昌请问法要。师曰。汝
能精进。不肯自欺。便是彻首彻尾工夫。一日闻禅者
论金刚经。师诃之曰宗眼不明岂为究竟。昌闻茫然
自失。便请问如何是宗眼。师拂衣而起。昌复请益。师
曰我实不知汝自看取。昌后于大好山得悟。诣丈室
呈所得。师曰悟则不无。却须受用得著始得。恐只是
药汞银禅也。

**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 小室润禅师法嗣

**** 北京大觉清凉慈舟方念禅师

唐县杨氏子。年十岁
从金台广德大慈义公芟染。受具游讲席。探性相宗
旨。一旦弃去。遂往少林参幻休。休问甚处来。师曰北
曹洞宗¶ 第 784b 页 X84-0784.png
方。休曰北方法道与此间如何。师曰水分千派流出
一源。休见其言异。命充维那。一日游初祖面壁处。忽
然契悟。乃曰。五乳峰前好个消息。大小石头块块著
地。诣丈室呈似。休印可之。嘱曰。从上佛佛祖祖。以自
已所證递相承袭。欲令一切众生知有。余得之小山
先师。今以授汝。宜体佛祖之心为心。以续慧命。然虽
如是。须晦迹林泉待时而出。付以偈曰。无上涅槃心。
佛祖相传付。吾今授受时。云净峰头露。时年二十八
矣。遂往五台掩关。日惟一食不设卧具。后赴东台请。
偶双目失明。师曰幻身非有病从何来。习定七日双
目复明。南游补陀还。次越之大善寺。众请止风涂说
法。湛然澄参。师问止风涂向青山近。越王城畔沧海
遥时如何。然曰。月穿沧海破。波斯不展眉。师复问洞
上宗旨。然呈偈曰。五位君臣切要知。个中何必待思
惟。石女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外机。井底红尘腾
霭霭。山头白浪涌飞飞。诞生本是无功用。不觉天然
得帝基。师曰。语句绵密不落终始。真当家种草也。汝
后截断天下人舌头有分在。乃付以偈曰。曹溪一滴
水。佛祖相分付。至今授受时。大地为甘露。咄。五乳峰
头无镞箭。射得南方半个儿。壬辰嘉兴缁素请住东
塔。寻赴云居之请。万历二十二年甲午秋五台古清
凉专使请师开法。缁素恳留。未几示寂。门人湛然迎
遗骨。塔于显圣之南山。

**** 嵩山少室无言正道禅师

豫章胡氏子。投上蓝芟染。
曹洞宗¶ 第 784c 页 X84-0784.png
年十五遇老宿。知休开示法要。遂从休游憩南岳净
瓶岩。一日休谓师曰。欲究明此事。须将宗教葛藤穿
过始得。乃命往见逊庵。庵语休曰。无言足称法器。切
不可以一知半见障渠胸臆。第令南询自参自悟。休
拈张拙颂验师。师曰。真如尚不可为。何颂之有。休见
其颖利。复命参少室幻休。一日幻上堂。师出问如何
是洞上家风。幻曰。月下三华树。峰前双桂枝。师曰和
尚还别有否。幻曰惟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师言下
大悟即呈偈曰。云攒绝顶。月锁幽岩。石人抚掌。木女
舒颜。幻即印以偈曰。无言的旨不离言。玄唱玄提妙
绝传。今日单传亲印授。他年双桂利人天。万历十八
年庚寅师主少室。僧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
久。意旨如何。师曰。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问如何
是新年头佛法。师竖拂子曰会么。曰不会。师曰。来年
更有新条在。不假重重为指陈。一老宿问如何是无
言。师曰四时行焉。他日又一老宿问如何是无言。师
曰百物生焉。师机用敏捷。襟怀平实。后示寂塔于祖
茔。

*** 廪山忠禅师法嗣

**** 建昌府寿昌无明慧经禅师

抚州崇仁裴氏子。生而
颖异。澹然无所嗜好。九岁入乡墩便问浩然之气是
个什么。墩师异之。及长诵金刚经若获故物。往依廪
山。常疑四句偈。一日见傅大士颂曰。若论四句偈。应
当不离身。不觉释然。述偈曰。金刚四句偈。无影亦无
曹洞宗¶ 第 785a 页 X84-0785.png
形。本来无一字。遍界放光明。时年二十四矣。偶阅大
藏。一览至宗眼品始知有教外别传之旨。遂辞廪山
结茅于峨峰绝顶。作偈曰。踏上云头第一峰。眼中宽
博小虚空。当时欲见无由见。今日相逢处处同。又一
日检传灯。见僧问兴善如何是道。善曰大好山。师疑
不决。昼夜提撕寝食俱废。因搬石次坚不可举。极力
推之豁然大悟。述偈曰。欲参无上菩提道。急急疏通
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师关。往呈廪
山。山印为法器。至是始薙发受具。影不出山者又二
十四载。至万历甲午年五十一始出住宝方。有禅者
问师曾见何人便住此山。师曰总未行脚。禅者曰岂
以一隅而小天下乎。师善其言。遂过杭访莲池大师。
复北游谒无言达观瑞峰诸老。皆器异之。返锡住寿
唱。上堂。拈香示众曰。会么。此是三世诸佛用不尽底。
一齐撒向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犹用不尽。西天东
土历代祖师亦用不尽。山僧今日信手拈来与大众
商量。还是教外别传经中玄旨不。函盖乾坤随波逐
浪不。截断众流抬荐商量不。大用现前探竿影草不。
当阳撒出金刚宝剑不。据实而论。穷劫不尽。要且具
眼者拣辨得出白是白黑是黑。即不囫囵打作一块。
始可定丛林之是非。验学者之邪正。然后应圣应凡
自然不被诈明头之所欺。举措应缘无不合辙。然此
道离微疏之久矣。众中有大智者当拌身命尽力匡
扶。以悟为期。自他兼利。一生不足再拌一生。尽其三
曹洞宗¶ 第 785b 页 X84-0785.png
生自然合得。古人云。不入生死大海。难得无价宝珠。
此犹是钝机。伶俐汉一闻便知妙。然虽如是。不得春
风华不开。且谩道及至华开又吹落。上堂。诸佛时常
说法。不须拟议猜详。是什么法。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不论通宗透教。只贵直下承当。承当个什么。云腾致
雨露结为霜。蛟龙不宿死水。猛虎岂行路傍。透得者
些关棙。何须愿往西方。不问先佛后祖。鼻孔一样放
光。作么生放光。化被草木赖及万方。释迦不肯泄破。
达磨九年覆藏。峨峰不惜口业。一下为众宣扬。且道
作么生宣剔。挥尺一下曰。罔谈彼短靡恃已长。上堂。
腊八逢辰丛林设粥。所为何缘。无非顺俗。衲僧门下
不必如斯。岂不闻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
有。若恁么则三世诸佛巳立下风。况迦文佛乎。且道
狸奴白牯有甚长于诸佛。首座曰。为他金烹大冶玉
出蓝田。师曰。然虽如是。宝坊不免连狸奴白牯一齐
趁出三门外。何也。秉纲立纪振丛林。海晏河清正令
行。好汉尽收归宝所。化城推倒不留人。首座曰。和尚
道化城推倒不留人。在和尚分上即得。某甲则不然。
师曰汝又作么生。座曰。閒挑布袋浑无事。笑等街头
一个人。师曰也是閒弦子。下座。上堂。长空无路禅者
偏行。白浪滔天智人能攫。万丈玄门过去。犹落那边。
千尺井中出来。终居此岸。伏藏纯金不顾。补囊破钵
何留。行平地。惊心步。险崖放胆。本色分上智眼鉴诸。
只如不涉此因缘。又是什么去就。首座曰。翻翻㩆㩆
曹洞宗¶ 第 785c 页 X84-0785.png
真奇怪。直胜三千夜不收。师曰珍重。观音圣诞上堂。
五分真香预巳然。光明云起遍三千。普熏三世真如
际。以祝当今万万年。更冀满朝宰辅合国军民共乐
尧天。观音大士且喜来也。某甲有句话请问。大士实
是今日圣诞耶。只如天无盖地无底。一切世界有情
无情从何而起。道得即共大士七十三八十四。道不
得未免拄杖道道。良久曰。先已告过。当仁不让。念大
士记正法明王。且放三十棒。上堂。挥尺一下曰。宗乘
中事难以措辞。大道门庭争容拟议。等閒垂一机。如
太阿锋离匣。逢之者死不移时。似涂毒鼓受槌。闻之
者丧不旋踵。所谓妙峰峻仞野兽难藏。宝树晶光灵
禽莫泊。其用也单趁金毛归野窟。直追铁额入深山。
扫天下之搀抢。拂世间之孽屑。提堕坑落堑之类。揭
迷封滞壳之流。其功也使法界世界虚空界一体同
观。俾佛道人道地狱道万法融会。虽然如是。犹未为
向上事。且道出格限量外一句作么生道。咦。正令不
行先斩首。大机一发圣贤悲。久立珍重。师中兴宝坊
峨峰寿昌三刹。别建庵院二十馀所。不扳外援不发
化主。尝曰万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缘。𣆶年益勤。迨七
旬尚混劳侣耕凿不息。丈室萧然惟作具而巳。益王
向师道德。深加褒美。每叹曰去圣时遥。幸遗此老。万
历丁巳腊月七日师自田中归。谓众曰老僧自此不
复砌石矣。众皆愕然。除夕上堂曰。今年只有兹时在。
试问诸人知也无。那事未曾亲磕著。切须绵密做工
曹洞宗¶ 第 786a 页 X84-0786.png
夫。复曰。此是老僧最后分付一著。大众切宜珍重。新
正十三日示微疾。遂不食。曰。老僧非病。会当行矣。十
四日手书辞道旧。十七晨兴集众索笔大书曰。今日
分明指示。掷笔端坐而逝。茶毗火光五色。顶骨诸牙
不坏。建塔于方丈。世寿七十一僧腊四十四。

** 大鉴下第三十六世

*** 大觉念禅师法嗣

**** 绍兴府云门显圣湛然圆澄禅师

本郡夏氏子。母顾。
梦僧入室而娠。亲没窭甚充邮卒。因误投公牒。惧辱
走投隐峰。峰示念佛底是谁。三昼夜辄有省。时年二
十。乃往从天荒山妙峰芟染。偶闻禅客论傅大士法
身偈。师默契。便能记持经书。解一切义理。寻诣云栖
受具。返即掩关宝林。因忆乾峰举一不得举二话。豁
然大悟。述颂曰。举一举二别端倪。个里元无是与非。
雪曲调高人会少。独许韶阳和得齐。二老何曾动舌。
诸方浪自攒眉。拟议鹞过新罗。刻舟求剑元迷。再诣
云栖。栖举高峰海底泥牛话。师乃推出傍僧曰大众
證明。又一日火浴僧回。栖曰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
师曰谢和尚挂念。栖休去。慈舟念禅师自北京来。寓
止风涂。师往谒求證。遂定师资之礼(语具慈舟章)。万历甲
寅开法云门广孝。次迁径山东塔显圣。上堂。云门扇
子𨁝跳。今日拈来好笑。云何露柱怀胎。生个儿子高
叫。大众且道是何音响。还有人知得消息么。若无人
知。山僧代通去也。作哇哇声曰。诸人若还解笑。一切
曹洞宗¶ 第 786b 页 X84-0786.png
不曾欠少。若也更问如何。驴年去也未了。众中莫有
问话底么。有则出来。只要打草惊蛇。一僧才出。师曰
真是一场业地。拽拄杖便下座。上堂。朔风凛凛正隆
冬。叶落园林露本容。彫尽繁柯真实在。何必殷勤问
主翁。物理循复枯必然荣。目下虽然穷彻骨。来年依
旧笑春风。上堂。师才就座。忽闻鸡鸣乃曰。呀赤头上
座巳为诸人转第一义谛根本法轮了也。更要讨甚
么消息。若也不会。重新再举。击拂子曰。者个是声有
耳皆闻定非聋汉。举拂子曰。者个是色。有眼皆见定
非瞎汉。更无丝毫瞒昧。不见道频呼小玉元无事。只
要檀郎认得声。上堂。老侬不识元字脚。强出人前要
说法。错读曾参作鲁三。合堂大众皆笑杀。者一笑中
有妙。若还悟得其中意。点破当头者一窍。良久曰。动
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乙卯住径山。上堂。香巳拈了。
佛法则不敢举扬。何也。汝诸人一段光明亘古不昧。
不可平地撒屎。虽然如是。既为众兄弟所邀。不可杜
口。略举题目以为影响。且道如何是题目。今日岂不
为结制上堂耶。然诸方结制皆四月十五为定规。新
径山者里以五月十一为准的。虽然迟早不同。且要
得旨为准。譬如行船。早发迟发不同。到岸同也。大众
要知到岸消息么。不见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非去
非来亦非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若
向者里会得。以大圆觉为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十方微尘刹土总是一个道场。过去无量劫不曾结。
曹洞宗¶ 第 786c 页 X84-0786.png
未来无量劫不曾解。生死也在里许。涅槃也在里许。
乃至是非得失邪正圣凡解脱不解脱轮回不轮回
总在里许。于中还有你用心处么。还有你计较处么。
咄。众中忽有个汉出来道。新长老今日请你举扬宗
乘。缘何引经据论广布葛藤。是何心行耶。山僧到者
里无言可对。只得聊借古人行径以图塞口。只如先
径山举竹篦子曰。者个不得唤作竹篦子。不得不唤
作竹篦子。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山僧不
免效颦。举拂子曰。者个不得唤作拂子。不得不唤作
拂子。唤作拂子则触。不唤作拂子则背。不得有言不
得无言。不得转机不得著语。中间有一句是山僧底。
有一句是诸人底。有一句山僧底即是诸人底。有一
句诸人底即是山僧底。也有主也有宾。也有照也有
用。众中还有缁素得出底么。一僧拂袖而出。师曰适
来自起而今自倒。便下座。小参。烟雨盗将山色去。溪
风送得水声来。本来法法皆如是。莫教心识强安排。
众中若作境会。许你具一只眼。若作佛法会。打破你
头。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示众。天得一以清。地得
一以宁。君王得一天下平。只是衲僧分上用不著。何
也。不见道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初师到北京寓嘉熙
寺。一日同达大师月川法师陶石篑黄慎轩两太史
玩月次。慎轩卧次问马祖玩月因缘。师曰你睡我立
不得为汝说法。慎轩亟起谢过。月川曰内翰蹉过了
也。达大师曰吾下语不及此老。师过杭。闻谷慧闻等
曹洞宗¶ 第 787a 页 X84-0787.png
数员知识洎众护法。各具柬迎师。慧闻柬内曰。今日
大众要与和尚作家相见。和尚若来巳堕情识。和尚
不来犹缺慈悲。师阅毕即将柬扯破曰。者客作汉到
老僧面前纳败阙。师至即升堂南面而立。慧闻曰。和
尚莫要般门弄斧。师便与一掌曰速道速道。闻面赤
无语。师曰死汉。闻谷即率众礼拜。师同无念禅师司
成陶石篑围炉次。陶曰。无念师在此。阿师得力句乞
为举似。师曰向火背犹寒。巡漕苏云浦问。鸳鸯绣出
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如何是金针。师曰。山僧京
都走一转。不曾遇著一个人。苏拟进语。师曰古佛过
去久矣。师访无念禅师问曰。古人道如红炉上飞片
雪相似。且道古人还具透关眼也未。念曰我不见有
什么古人。师遽指曰背后底聻。念便休去。师生平脱
略。遇人无贵贱。一味本色。五坐道场。凡利济有情无
不从事。天启六年腊月于显圣作付嘱语。四日过天
华上堂。其徒明智白往九华。师曰汝去老僧即今起
程。复与众语。至夜分右胁而逝。奉全身塔于钵盂山
之阴。世寿六十六僧腊三十八。

*** 少室道禅师法嗣

**** 嵩山少室心悦慧喜禅师

保定满城刘氏子。出家于
普济。偶阅传灯。至僧问玄沙如何是无缝塔。沙曰者
一缝大小。豁然有省。往见无言。久而彻證。言付偈曰。
密法无法付。当传何以传。无传无付处。明暗妙同参。
后无言迁化。师接踵住持。
曹洞宗¶ 第 787b 页 X84-0787.png

*** 寿昌经禅师法嗣

**** 广信府博山无异元来禅师

舒城沙氏。生有白衣重
包。荤酒自绝。年十六游金陵听讲。遂不事文句。往五
台从静庵通公芟染。初参寿昌于峨峰不契。乃去复
谒于宝方。昌同。蚁子解寻腥处走。苍蝇偏向臭边飞。
是君边事臣边事。师曰臣边事。昌呵之曰大有人笑
你在。师曰。先所论皆是。到者里因甚不是。昌曰。此一
不是。彼一切都不是。师乃发愤。因见伽蓝像倒地有
省。别居宗乘堂二载。一日如厕见人上树。豁然大悟。
趋见昌。昌曰婆子具什么眼目便烧却庵。师曰黄金
增色。昌复举玄则禅师龙吟雾起虎啸风生公案。师
立呈颂曰。杀活争雄各有奇。模糊肉眼曷能知。吐光
不遂时流意。依旧春风逐马啼。昌首背之。住博山上
堂。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几幅素缣描不就。博山
出世亦为一大事因缘。一条白练蓦头穿破。颜老汉
曾相委。多少人天被热瞒。博山今日信手拈来分明
举似。要使人人鼻孔撩天。个个脚跟点地。如赤珠宝
镜照万象以无遗。若玉钥金匙启千门而洞达。诸昆
仲。此事不从功行得。不从修證得。不从思议得。不从
学问得。不从禅定得。有等将自已身心炼得如枯木
寒灰百年在定。终是一个死人。于本分事全无交涉。
所以玄沙道。直饶得似澄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
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
如火销冰。箭既离弦无返回势。诸昆仲。须就明中取
曹洞宗¶ 第 787c 页 X84-0787.png
则。莫于暗里偷光。向华柳街头逴得九衢春色。于芙
蓉岸畔带来八面秋光。应用无亏。随缘自在。诸昆仲
且道作么生是博山行履处。良久曰。自有一双穷相
手。不轻祇揖等閒人。僧问银碗盛雪明月藏鹭意旨
如何。师曰。露骨瘦山环紫雾。塞流小涧长青苔。问如
何是功。师曰三人同一春。曰如何是共功。师曰力士
舁杖鼓。曰如何是功功。师曰胡狲上露柱。曰不得敲
唱双举请示正中妙叶。师曰高低云绕树。曰谢师答
话去也。师曰远近鸟衔华。上堂。博山今日不说有法。
不说无法。不说亦有亦无法。不说非有非无法。离四
句绝百非。石人点头青山皱眉。深寒博得三春暖。破
雾披云入翠微。上堂。如何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如
何是法。古路迢迢苔藓滑。仍将佛法问根源。云散长
空鹤唳天。纤尘不立清如洗。三个猢狲夜簸钱。诸昆
仲。宗门中事岂同容易。一言一句。一大藏教注不破。
历代祖师机深智广。潜兴密运须弥倒。卓拄杖横趋。
绘彩色于空中。掷大千于方外。且道向甚么处扪摸。
所以云。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古圣不安排。至今
无处所。玄沙大师恁么老婆心切。也只要诸人知个
落处始得。诸昆仲。青黯黯处。樵子不借路以还家。绵
密密时。机妇罢金针而夜织。香销锦帐。露浥芙蓉。发
清啸于深闺。吐微言于连枕。情浓意洽。试问诸昆仲
还知得也无。良久曰。分明一段风流事。不与诸人较
短长。僧问如何是不断声色堕。师曰断桥分野水。曰
曹洞宗¶ 第 788a 页 X84-0788.png
如何是类堕。师曰孤棹举平原。曰如何是尊贵堕。师
曰。裂破几重清世界。倒骑玉象趁麒麟。师初住博山。
迁闽之董岩大仰鼓山洎金陵之天界。仍还博山。于
崇祯三年秋示寂。首座问和尚尊体如何。师曰尽有
些子受用。座曰还有不病者也无。师曰热大作么。座
曰来去自由请道一句。师为书历历分明四字。投笔
坐化。塔全身于本山。寿五十六。

**** 东苑湛灵元镜禅师

建阳冯氏子。父天载。母吴。生于
万历丁丑。幼从虎啸岩一心受业。后参无明。一日偶
阅维摩经。至此室何以空无侍者。维摩诘言诸佛国
土亦复皆空。豁然悟入。述偈曰。识破不值半文钱。可
怜摸索许多年。宗流尽是欺心汉。说甚西来别有传。
投丈室呈似明。明曰赵州勘破婆子你道那里是勘
破处。师厉声曰老和尚休作怪。明为助喜。后开法一
枝庵。上堂。佛法本无多。南辰贯北河。都来三七字。降
尽鬼神魔。寻归隐武夷。示寂世寿五十四僧腊三十
六。

**** 建昌府寿昌阒然元谧禅师

南昌王氏子。参无明于
峨峰示以父母未生前面目话。一日推磨失手撞磨
盘有省。占偈有本来面目不须寻一点灵明亘古今
之句。后闻蛙鸣彻證。一日告无明曰。某根器下劣。幸
遇和尚得离苦海。犹恐宿习难以屏除。昨对护法神
前祝愿。某此生福薄智短不敢妄生节目。使我终身
居学地。生生不离善知识。福慧具足报佛祖恩。是所
曹洞宗¶ 第 788b 页 X84-0788.png
愿也。无明曰。欲兴利济。非两足莫能为也。子深知源
委矣。

**** 福州鼓山永觉元贤禅师

建阳人。族蔡氏。弱冠补郡
庠。读书山舍闻僧诵经。至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
得个欢喜处。后见寿昌呈所解。昌勉看乾屎橛话。年
四十弃家。昌为祝发。一日昌自田间归。师逆而问曰。
如何是清净光明身。昌振衣而立。师曰只此别更有
么。昌拂衣便行。师随入丈室。不及启口昌拈拄杖连
打三下曰。向后不得草草。明年昌迁化。师还闽舟。次
延津。闻僧诵诸佛謦欬俱共弹指。乃彻见寿昌用处。
有偈曰。金鸡啄破碧琉璃。万歇千休只自知。稳卧片
帆天正朗。前山无复雨鸠啼。上堂。今年五月又过五。
鸣起法钟敲法鼓。不用如何。若何拈今举古。展两手
曰。佛法当堂两手交。露柱灯笼齐作舞。诸仁者。还承
当得么。拈拄杖。晴乾不肯走。直待雨淋头。卓一卓下
座。

续灯存稿卷第十一
曹洞宗¶ 第 788c 页 X84-078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