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6c 页

续灯存稿卷第七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临济宗

**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 天目妙禅师法嗣

**** 杭州天目中峰明本禅师

本郡钱塘孙氏子。母梦无
门开道者持灯笼至家。觉而生。师神仪挺异具大人
相。才离襁褓便跏趺坐。能言即歌赞梵呗。凡嬉戏必
为佛事。九岁丧母。年十五决志出家。甫冠阅传灯录。
至庵摩罗女问曼殊。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么却
被生死之所流转。有疑。巳而往参高峰。峰孤峻严冷
不假人辞色。一见师欢然许为祝发。一日诵金刚经
至荷担如来处。恍然开悟。时年二十有四。实至元丙
戌岁也。明年从高峰薙染。又明年受具戒。未几观流
泉有省诣峰求證。峰为打趁出。既而民间讹传选童
男女。师因问峰曰忽有人来问和尚讨童男女时如
何。峰曰我但度竹篦子与他。师于言下洞然彻法源
底。峰尝书真赞示师曰。我相不思议。佛祖莫能识。独
许不肖儿。得见半边鼻。或问高峰诸弟子优劣。峰曰
若初院主等一知半解不道全无。如义首座固是茎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7a 页 X84-0727.png
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维那却是竿上林新篁。他
日成材未易量也。迨峰迁化。师领院事。王臣问道无
虚日。因谢事遨游江湖。或船或庵居无定处。咸榜曰
幻住。僧俗争相瞻礼手额曰江南古佛。仁宗聘召不
至。赐金襕袈裟并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号。复敕师子
禅院为师子正宗禅寺。时宣政院虚灵隐径山待师。
师不就。先是驸马太尉沈王王璋尝遣人从师问法。
以为未足。复请旨亲赍御香入山参谒。师为升座普
说。至治中特旨降香赐金襕伽黎。师每斥学者但尚
言通不求实悟。尝示众曰。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
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做一件大
事。第三拌舍积劫以来所习所重不下。又不具久远
不退转身心。毕竟病在于何。其实不识生死根本故
也。凡见学者辄问曰汝唤甚么作生死。或者茫然无
对。或者谓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是生死。师曰直
饶知得亦生死所知亦生死。又或指一念忽起是生
一念忽灭是死。师曰。离一念起灭亦生死也。是说皆
枝叶耳非根本也。夫根本者性真圆明本。无生灭去
来之相。良由不觉瞥起妄心。迷失本源虚受轮转。以
故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盖根乎迷而本
乎妄也。当知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阴四大。至于动
不动法皆是生死根本。若不曾向真实法中脱然超
悟。更于悟外别立生涯不存窠臼。岂堪向生死岸畔
劄脚。或纤毫不尽。未免复为胜妙境缘惑在那边起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7b 页 X84-0727.png
诸异想。虽曰晓了其实未然。惟有痛以生死大事为
已重任者。死尽偷心方堪凑泊。直下傥存毫发许善
恶取舍爱憎断续之见。则枝叶生矣。可不慎乎。示众。
瞻在前忽在后。竹鸡昼啼。华鲸夜吼。未了听一言。如
今谁动口。嗟夫学人将此一等言句作个相似底道
理商量。把自家一片洁白田地添者般野狐涎沫点
污了也。却不思古人开口处如大火聚如大风轮。无
你凑泊处。又如吹毛利剑等閒拈出。直要断人命根。
此岂可以心意识卜度而为得哉。若然则阿难不假
再修。二祖不劳断臂。何则。彼阿难二祖聪慧过人。意
识明了。如汝所解者彼岂未闻耶。盖是心不妙悟则
见地不脱。若见地不脱则动是情意识辊作一团。在
处依草附木承虚接响。致使上味醍醐蕴在伊不净
器中变成毒药。一切时中如个不解脱鬼相似。见人
说心说性便乃扶篱摸壁凑泊将去。才见人举起没
巴鼻捩转面皮突出牙爪处。未免意识不行。便乃浑
仑吞枣。如此等辈日用一心中常有二主互相起灭。
有时缘般若则忘世谛。或缘世谛则忘般若。自不知
是脚跟下蹉过。却谓我工夫未熟履践未纯而然。便
乃精修白业作有漏因以为资助。又有一等颟顸佛
性儱侗真如者。日用遇一切境界只作一个道理硬
自排遣。乃至破律仪犯禁戒皆无忌惮。及乎弄到差
别境中排遣不行处。自不知是当面著谩。却谓我力
量未充闻见不广而然。便乃参求古教该博见闻。又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7c 页 X84-0727.png
或忘形死心停机息念以资狂慧。如上二种学者盖
为自无正念。况是打头不曾遇著个咬猪狗手脚底
宗师与之涤荡。坐在病中不自觉知。终日肆口而谈
纵舌而辩。总是隔[革*(华-(十*〡*十)+(人*〡*人))]抓痒。如此参学要于生死岸头
一念相应。如吹网欲满。非愚即狂也。近世为人师者
往往不能穷其源底。只欲学人速得知解暖热门庭。
多将个瑞岩主人公。临济无位真人。即心是佛。他是
阿谁等语与人打交辊。亦不顾他立脚未稳。恐他不
能领解。又向他道参底是谁。学底是谁。要见本性底
是谁。只欲他便向者里认个光影。使其擎拳竖指进
前退后。不离当处便是西来本意。矧乎学人不识好
恶堕他窠臼。如油入面不得出头。诚可哀悯。良由不
知众生心中圆净湛然元无污染。只为情生智隔想
变体殊。一妄瞥兴万缘各立。外则妄见山河大地明
暗色空。内则妄见四大五蕴见闻知觉。乃至八万四
千尘劳及与菩提真如涅槃佛性等相。皆不出此一
妄而有。然此妄念若欲去除。直须是工夫纯熟脱落
根蒂。坐断圣凡划然开悟。不然。直饶你见超二祖慧
过阿难。正坐在第八识中。以识去识以妄遣妄。如避
身影于日中灭眼华于空里。徒自劳神转成差别。所
以从上诸老宿不柰伊何。拈出一把折柄刀子剌在
伊命根上。待伊挨到转身不得处。奋命一挨卒地断
爆地折。妄消想灭见谢执忘。便见森罗万象廓尔平
沉。闻见觉知当处解脱。并百千世界融归一心。自然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8a 页 X84-0728.png
法法全真头头显露。然虽如是。若要向衲僧面前开
口吐气。更须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待伊死髑髅上活
眼重开。方有语话分。大都是无量劫中生死根本。今
日要与一期和盘翻转岂易事哉。如其不尔。你但以
妄想心生妄想见。忽忽草草认个目前鉴觉昭昭灵
灵。吃饭著衣开口动舌底唤作自已。又妄认山河大
地鹊噪鸦鸣风动尘起处唤作法身。却不思命根未
断见地不脱。坐在六尘缘影里不肯知非。有时被人
说个不是便乃牵引古人谭玄说理处从头印过。只
与么麻缠纸裹依稀彷佛辊过一生。逗到腊月三十
日四山交逼真境现前。换却眼睛从前认底总皆不
是了也。到者里甘听处分噬脐何及。然后招妄谭般
若欺罔圣贤之报。百劫千生受诸苦楚。如此等事从
古至今赚人多矣。岂不见古人有偈曰。学道之人不
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
本来人。本上座到者里事不获巳。更为伊与古人翻
款去也。学道之人不识真。用识作么。只为从前认识
神。也不较多。生死本即不问。如何是本来人。喝一喝。
切忌错下注脚。与大觉长老书曰。初六日分袂不及
拜送。悬情依依未能暂忘。昨者坐语未及他论。而首
以住院承嗣叩之者。惟恐足下苟徇世谛故也。某与
足下纳交一十六年。彼此心怀洞然明白。岂意足下
不谅愚情反欲相及。何临事翻覆若此耶。古人于法
嗣嫡传所以深明宗系者。大法源委不可诬也。世漓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8b 页 X84-0728.png
俗薄奉金请拂以院易嗣者有之。某尝痛心于此。夫
大觉虽先师开山。然十方丛林尽有尊宿。舍彼不取
而必欲某尸之。何识量之不广也。某非畏住持。实畏
嗣法于开山也。故退避力辞而举足下为之主政。以
足下自师一山禅师。岂可苟徇世俗而易其所师哉。
由此言之。某犹不欲以先师座下人迭尸大觉。而况
牵枝引蔓欲为某之嗣乎。闻命骇然。专浼逆流。塔主
预此拜闻。望以玉峡之音直与拈出。或欲徇俗易嗣
则某断然不敢与足下一日相聚也。至扣至扣。至治
癸亥八月十五说偈辞众曰。我有一句。分付大众。更
问如何。无本可据。置笔安坐而逝。世寿六十一僧腊
三十七。奉全身塔于本山之西冈。天历二年敕谥智
觉。塔曰法云。复命虞文靖公集为之铭。元统二年赐
广录三十卷入藏。号普应国师(大觉泰定叟也。皇庆间瞿运使霆发屡请
师住大觉。师力辞。举定叟应命。叟尝历职于开先一山万和尚会中。后复参师。及出世欲改嗣师。师以是书却
之。令嗣一山)。

**** 杭州天目断崖了义禅师

湖之德清汤氏子。年十七
闻禅者诵高峰上堂语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曰有大善知识必能为人拔钉去楔。遂往参谒。侍
峰于死关。峰令看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因名从一。
他日峰为众举牛过窗棂话。师闻而有疑。日夕体究。
偶过钵盂塘见松枝雪坠有省。诣峰呈颂曰。不问南
北与东西。大地山河一片雪。声未绝峰痛棒打出。不
觉陨身崖下。崖悬壁立人意其必死。同学扪萝接磴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8c 页 X84-0728.png
以救之。师无所苦。乃自誓七日取證。未至期豁然大
悟。复驰至死关大呼曰。老和尚今日谩我不得也。复
说偈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照便无踪。自此不
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峰乃上堂曰。山僧二十
馀年布缦天网子打凤罗龙。不曾遇得一虾一蟹。今
日有个蟭螟虫撞入网中。固是不堪上眼。三十年后
向孤峰绝顶扬声大叫。且道叫个甚么。举拂子曰。大
地山河一片雪。师谓同学曰。尽大地有一人发真归
元从一皆知之。峰叹其俊快。寻回省亲乃奉母入武
康上柏结茅以居。人见其混俗。罔测其意。后还山见
峰。峰曰大有人见你拖泥带水。师曰两眼对两眼。遂
为薙落。改名了义。峰既示寂。师益韬晦。颓然居下版。
四众累请勉住师子正宗禅寺一载。示众。若要超凡
入圣永脱尘劳。直须去皮换骨绝后再苏。如寒灰发
焰枯木重荣。岂可作容易想。我在老和尚处多年。每
被大棒打彻骨髓。不曾有一念远离心。直至如今才
触著痛处不觉泪流。岂似你等欢喜踊跃。咬著些子
苦味便乃掉头不顾。殊不知苦味能除百病。大凡工
夫若到省力时。如顺水流舟。只要梢公牢牢把舵。才
有丝毫异念生。管取丧身失命。若到纯一处不可起
一念精进心。不可起一念懈怠心。不可起一念求悟
心。不可起一念得失心。才有念生即有一切邪魔入
你心腑。使你颠狂胡说乱道。永作魔家眷属。佛也难
救你。戒之戒之。元统元年岁除日谓侍者曰。有一件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9a 页 X84-0729.png
事天来大。你还委悉么。良久曰。明日是季朝。正月六
日诣法云塔西。指空地曰更好立个无缝塔。其𣆶与
禅者谭笑如平时。至夜分乃曰老僧明日天台去也。
者曰某甲随师去。师曰你走马也趁我不及。翌旦跏
趺而化。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九。藏全身于云深庵。
化之日雷砰雨射白昼晦瞑。及葬。雪华缤纷林木缟
素。送葬者数千人。悲恸哀恋声憾山谷。初中峰示寂
会葬斋次。师谓众曰。后十二年更为老僧一会。众未
深信。至是始验。至顺二年七月朝廷钦师道行敕谥
佛慧圆明正觉普度大师。

**** 大觉布衲祖雍禅师

明州宁海人。侍高峰最久。躬事
舂㸑貌甚黑瘠。戆而少文。初为院主后首众。提唱超
卓。高峰迁化。众请中峰居大觉。中峰力辞推师主之。
惜乎住世不久。尝见其山居偈曰。就树缚茅成屋住。
拾荆编户傍溪开。是他懒瓒无灵验。惹得天书三度
来。高风远韵槩可想见云。后于中竺桂子堂书偈坐
逝。(中峰和尚题师像赞曰。浙东山。浙西水。面目俨存。真机不倚。莲华峰突兀半天。桂子堂腥臊万里。玻瓈谁
道匪家珍。沉沉法海深无底)

按禅灯世谱。高峰嗣下列有空中假。五灯续略集
有处州白云空中假禅师得法高峰。栖白云山。四
方禅衲闻风来赴。屦满户外。至元丙子夏。一日援
笔书偈曰。地水火风先佛记。掘地深埋第一义。一
免檀那几片柴。二免人言无舍利。书毕趺坐而化。
愚谓高峰老祖生平踞断死关。且罕接见。何况许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9b 页 X84-0729.png
可。当时如布衲雍公从初至终传铭中班班可考。
尚未闻其绍祖嗣法。其馀或参叩开悟。未必绝无
其人。而一知半见。但存以志不泯。未敢擅列法嗣
下也。今济宗仅老祖一脉。虽于后学无关。亦足为
今时影响附会者作针砭。

*** 灵云定禅师法嗣

**** 般若绝学世诚禅师

示众。有志之士趁众中柴乾水
便。僧堂温暖。发愿三年不出门。决定有大受用。有等
才作工夫。觉得胸次轻安目前清净便一时放下。作
偈作颂口快舌便。将谓是大了当。误了一生。可惜前
来许多心机。中途而废。三寸气断将何保任。众兄弟。
若欲出离生死。参须实参悟须实悟始得。

*** 径山陵禅师法嗣

**** 杭州径山竺远正源禅师

欧阳文忠公之裔。世居南
康。年二十七弃家薙染。受具参方。首谒虚谷。谷举龙
潭吹灭纸烛话。师曰焦石可破层冰。谷曰破后如何。
师曰探索乃知。谷曰所知者何事。师拟对。谷劈脊便
棒。师悚然喻旨。后出世观音兴圣。次补道场灵隐。后
迁径山。赐号佛慧慈照普应禅师。后示寂。全身塔于
径山。弟子分爪发舍利藏于道场。世寿七十二僧腊
四十五。

**** 婺州宝林桐江绍大禅师

严州吴氏子。世居桐江。因
以为号。幼入里之凤山寺出家剃染。受具戒参虚谷
于径山。佩服心印。遍游江湖。凡名匠所在咸往步历。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29c 页 X84-0729.png
一日慨然叹曰。吾今而后乃知法之无异味也。遂罢
参。手翻大藏凡三过。内外学咸通其旨。东屿居净慈
请典藏钥。至顺壬申出世郡之乌龙。后迁云黄宝林。
一时法会号称极盛。一日示微疾。鸣鼓集众叙谢。众
请偈。师接笔掷地曰。纵书到弥勒下生宁复离此。翛
然而化。世寿七十四僧腊五十八。阇维舍利如绀珠。
齿牙不坏。所著有三会语录。

*** 铁山琼禅师法嗣

**** 汝州香严无闻思聪禅师

香山人。初参独峰令看不
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话。同云峰月山等六人立盟互
相究竟。次见淮西无能教示无字话。一日晤同参敬
上座。敬问你六七年来有甚见处。师曰每日只是目
前无一物。敬曰你者一络索从甚处来。师罔然问曰
毕竟明此大事应作么生。敬曰不见道要知端的意
北斗面南看。说了便去。师被一拶。直得行不知行坐
不知坐。五七日间不提无字。倒只看要知端的意北
斗面南看。偶到净头寮与众同坐。疑情不解。有饭食
顷。顿觉胸次轻清情想破裂。目前人物一切不见。省
来通身汗流。遂见敬。敬举扇曰速道速道。师遽曰举
起分明也妙哉。清风匝匝透人怀。个中消息无多子。
直得通身欢喜来。自此下语作颂都无滞碍。及至向
上一路又不得洒落。乃入香严山过夏单提无字。一
日不觉身心如一座屋倒却四壁一般。无一法可当
情。复谒无方普。普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曰鼻竖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0a 页 X84-0730.png
眼横。普曰者是学得底。师曰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普
曰不问者个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面目。师竖起拳
曰看。普曰好与三十拄杖。师拂袖便出。适值铁山和
尚从高丽回至石霜。师往见。山问仙府何处。师曰汝
州。山曰风穴祖师面目如何。师将二十年工夫通说
一遍。山把定咽喉问如何是无字。师曰近从潭州来
不得湖北信。山曰未在更道。师曰和尚几时离高丽。
山曰未在更道。师喝一喝拂袖便出。山曰者兄弟都
好。只一件大病。道我发明了。师闻而感激。因求决择。
复入光州山中前后十七年方得颖脱。尝示众曰。法
无定相遇缘即宗。秉金刚剑吞栗棘蓬。截断衲僧舌
头。坐却毗卢顶𩕳。竖一茎草作丈六金身。将丈六金
身作一茎草。直教寸丝不挂。月冷秋空。寒灰发焰。到
者里唤作佛法入地狱如箭射。不唤作佛法亦入地
狱如箭射。诸仁者毕竟作么生会。不见船子和尚道。
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虽然恁么。正眼观
来尽是閒家具。衲僧分上料掉没交涉。

*** 道场信禅师法嗣

**** 湖州福源石屋清珙禅师

苏之常熟人。俗姓温。生于
宋咸淳初。幼依兴教崇福寺薙染受具戒。首参高峰
示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服勤三年无所发明。辞峰。
峰曰。温有瞎驴。淮有及庵。宜往见之。因至建阳参及
庵。庵问何来。师曰天目。庵曰有何指示。师曰万法归
一一归何处。庵曰汝作么生会。师无语。庵曰此是死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0b 页 X84-0730.png
句。什么害热病底教汝与么。师拜求指的。庵曰有佛
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意旨如何。师不契。庵曰者
也是死句。师不觉悚栗汗下。一日入室。庵再理前话。
师曰上马见路。庵呵曰汝在此几多时犹作者个见
解。师发愤而去。中途忽举首见风亭豁然有省。遂返
语庵曰某甲今日会得活句也。庵曰汝作么生会。师
曰清明时节雨初晴。黄莺枝上分明语。庵颔之。因复
亲炙数载辞去。庵门送之曰。他日与汝同龛。未几庵
迁道场师复依之典藏钥。悦堂訚主灵隐请师居第
二座。罢参后卓庵湖之霞雾山。凡樵蔬之役皆躬为
之。喜吟味。有山居诸偈流播丛林。广教府驰檄请住
当湖福源。师坚卧不起。往返至再师勉就入院。上堂。
把住也锋铓不露。放行也十字纵横。水云深处相逢
却在千峰顶上。千峰顶上相逢却在水云深处。今朝
福源寺里开堂演法。昨日天湖庵畔垦土耕烟。所以
道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可传真寂之风。仰助无为之
化。正与么时如何。拈拄杖卓一下。九万里鹏才展翼。
十千年鹤便翱翔。谢专使并三塔和尚首座都寺上
堂。睦州唆临济吃棒不是好心。杨岐逼慈明𣆶参不
是好心。赵州访道吾不是好心。福源专使逼人住院。
且道是好心不是好心。珊瑚枕上两行泪。半是思君
半恨君。谢殿主净头上堂。一身清净则多身清净。一
世界清净则多世界清净。东司头臭气。佛殿里蓬尘。
且道从什么处得来。以手掩鼻曰。又是一点也。中秋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0c 页 X84-0730.png
谢藏主上堂。天上月正圆。人间月方半。诸人恐未知。
打鼓普请看。道是如来藏里摩尼珠。又似宾头卢尊
者手中琉璃碗。比也不可比。辩也不可辩。天风吹露
湿桂华。香浸云边广寒殿。上堂。我有一句子欲与诸
人说破。又恐诸人骂。我不与诸人说破。又恐诸人疑
我。且道如今说即是不说即是。抚膝曰。知我罪我吾
无辞焉。上堂。黄梅俾老卢踏碓。石头讥药山不为。有
一丈篷可以使八面风。无三尺鞭难以控千里马。伊
兰园里不生旃檀。黄檗树头讨甚蜜果。上堂。动若行
云止犹谷神。水中咸味色里胶青。细雨湿衣看不见。
閒华落地听无声。上堂。所闻不可闻。所见不可见。昨
夜五更风。吹落桃华片。苍苔面上生红霞。百鸟不来
春烂熳。上堂。吃饭要止饥。饮水要止渴。著衣要免寒。
归乡要到家。学道要到三世诸佛开口不得处。参禅
要到历代祖师插脚不入处。若不如此。倚他门户傍
他墙壁。听人指挥吃人洟唾。总不丈夫。福源与么说
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上堂。是圣是凡入门便见。波
斯鼻孔开眼便见。蚌蛤心肝开口便见。诸人两茎眉
毛横在眼上因甚看他不见。明眼人前三尺暗。上堂。
腊月一。水生骨。虚明自照不劳心力。白鸥寒雁芦华
无处寻他踪迹。待得日暖冰融水面宽。依旧飞来照
破湖光碧。平山和尚至上堂。即心即佛也不是。非心
非佛也不是。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不是。恁么也
不是。不恁么也不是。恁么不恁么总不是。子细看来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1a 页 X84-0731.png
直教你无用心处正好用心。卓拄杖。藕穿平地为荷
叶。笋过东家作竹林。一住七年。后以老引退。复归天
湖。至正间朝廷降香币。皇后赐金襕法衣。闻天湖之
风者莫不心爽神慕。以为真得古先德遗型。一日示
微疾。遂集众诀。众请后事。师索笔书偈曰。青山不著
臭尸骇。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
后一堆柴。书毕掷笔而逝。阇维舍利五色。塔于天湖
之原。以及庵之塔配之。示不忘同龛意也。寿八十一
腊五十四。高丽国师太古愚公尝侍师得旨。王闻钦
渴。表达朝廷。敕谥佛慈慧照禅师。仍乞移文江浙。请
师舍利归国供养。师山居语颇多。其略曰。有人问我
何年住。坐久才方省得来。门外碧桃亲手种。春光二
十度华开。厌烦劳役爱安閒。个样如何住得山。百丈
巳前岩穴士。生涯全在钁头边。种了冬瓜便种茄。劳
形苦骨作生涯。众人若要厨堂好。须是园头常在家。
茅屋低低三两间。团团环绕尽青山。竹床不许閒云
宿。日未斜时便掩关。明明见了非他见。了了常知无
别知。记得去年烟雨里。猿来偷去一双梨。移家深入
乱峰西。烟树重重隔远溪。年老心閒贪睡稳。厌闻钟
响与鸡啼。钁头添铁屋头悬。健即锄云倦即眠。红日
正中黄独熟。甘香不在火炉边。又示众曰。念未生时
犹妄觉。瞥兴一念便伤他。工夫到此切须记。枯木岩
前蹉路多。深言密语真得自在三昧云。

**** 杭州净慈平山处林禅师

本郡仁和王氏子。生时有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1b 页 X84-0731.png
异徵。年十二父母命投邑之广严寺出家。十七受具
戒。即告其母参方。母为治装使行。越数日复还。母壁
语曰。大凡学道当持不退转心。何趑趄乃尔耶。师遂
痛自警策。溯涛江谒及庵于金华。庵一见器之留居
侍司。一夕庵撚纸沁膏以代烛。举示师曰龙潭吹灭
汝作么生。师方拟答。庵遽以手掩其口。从此悟入。庵
迁道场命典藏钥。未几秉拂升座。机如瓶泻众咸慑
伏。洎庵示寂往依虚谷陵于仰山。一日僧持茶瓢请
颂。谷见之惊叹宗门有人。以第二座处之。后出世大
慈定慧。瓣香所归为及庵嗣。复开山当湖福源。再迁
中竺。行宣政院使请主净慈。一住十有八年。殿堂钟
鼓为之一新。丞相达识铁睦尔请移灵隐。正谋起废
值张吴自苏入杭。兵燹迭至殿材悉燬。师谓众曰吾
缘尽矣。乃还净慈更衣沐浴集众说偈而化。世寿八
十三僧腊六十六。敕谥普慧性悟禅师。

**** 婺州罗山正觉石门至刚禅师

世居山麓。得法于及
庵。游历罢归里。里中善信即其地营建宝坊。文其楣
曰正觉。岁除日谢道德首座顺侍者看病上堂。岁事
除。年华毕。尊莫尊乎道。贵莫贵乎德。觉即般若因。顺
即菩提佛。当知种豆不生麻。因果自然明历历。然虽
如是。且道如何见得。八福田中看病第一。小参。踏翻
生死海涓滴不留。推倒涅槃城纤尘不立。且是不劳
馀力。如壮士挥戈锋铓不犯。如人善射毫发无差。自
然处处逢源头头合辙。不假修證本自圆成。尽大地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1c 页 X84-0731.png
是胜妙觉场。遍法界是真如实地。悟取人人有分。了
知个个无亏。一念不生入三摩地。一尘不动转大法
轮。自利利他俱登彼岸。全身放下总得自繇。到者里
说甚涅槃生死真如佛性。了无一法当情。直得十方
坐断。今日举扬般若。端为追荐上峰最庵主。不动脚
跟高超乐土。不劳举念即识无生。击拂子。见彻本来
无隐蔽。纷纷桂子散天香。临终诀众偈曰。七十六年
了然宽廓。拶破虚空须弥倒卓。

*** 匡庐源禅师法嗣

**** 杭州海门天真惟则禅师

别号冰檗老人。吴兴费氏
子。母梦异僧分卫到门。觉而有娠。及诞异香袭人。髫
年礼杭之祐福高林寿公为师。年十六受具戒。二十
三游方。谒楚石千岩无见无闻等一十八员尊宿。因
缘不契。后之匡庐遇无极禅师亲炙之。极终日不语
无所启发。一日值极如厕。师急趋前问曰如何是祖
师西来意。极擒住曰道道。师豁然顿悟。于是遨游江
湖。平山居灵隐招致典藏。后因受业老病遂归省侍。
四方学者麇至。固请开法。开堂日僧问作么生是佛
祖为人处。师曰狗舐热油铛。曰和尚今日开堂还有
为人处么。师曰猛虎当途坐。曰岂无方便。师震威一
喝。问如何是日面佛。师曰今日云生。曰如何是月面
佛。师曰夜来再看。上堂。十五日巳前提水放火。十五
日巳后鹊噪鸦鸣。正当十五日风恬浪静国泰民安。
有一句到你哑却我口。无一句到你瞎却你眼。三文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2a 页 X84-0732.png
钱娶个黑老婆。头不梳面不洗。知他是凡是圣。师曰
应庵老汉大似倚富欺贫。卖弄不少。海门即不然。十
五日巳前明不离暗。十五日巳后暗不离明。正当十
五日明暗顿忘古今绝待。你诸人向甚么处体究。击
拂子。閒中不契林泉乐。坐久但闻风雨声。腊八上堂。
威音王以前未晓一法一字时早是超佛越祖了也。
黄面老子因甚腊月八夜方始成道。者噇酒糟汉惑
乱世间何有了期。海门今日点破了也。汝诸人即今
成道也未。卓拄杖。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上堂。顾
视左右曰。看来也著甚死急。然虽如是。到者里也不
得放过。喝一喝下座。上堂。道火被火烧。说水被水溺。
会禅被禅缚。以手指左边曰却被者僧勘破。腊八上
堂。昼见日。夜见星。登舟疑岸动。捏目便华生。老瞿昙
昔年到而不点。则上座今日点而不到。诸人要见明
星么。以拂子打圆相喝一喝。上堂。我若向上举扬。如
下弋箭相似。佛来祖来俱中。汝等向何处逃避。若能
具此眼目。堪为人天之师。若或不然。自救不了。倘有
人问我西来祖意。只向他道今日输了一转语也。还
有人免得此箭么。卓拄杖。上堂。我坐汝立。谁得谁失。
总然佛祖到来亦难辨的。以拂子打圆相。咄。天下衲
僧跳不出。上堂。蟋蟀鸣晓庭。芙蓉照秋水。遥望海天
晴。鸥鹭多如雨。若也别解参。隔越三千里。往往事从
叮嘱起。洪武初诏徵天下高僧赴京天界住持。西白
金公首以师名荐。俄以足疾请归。癸酉仲春示微疾。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2b 页 X84-0732.png
一日侵晨告众遂瞑目而逝。茶毗获舍利无数。顶骨
牙齿舌根不坏。阅世七十有一坐夏五十有八。弟子
智旻等建塔于本山。永乐甲午更名天真。宣德乙卯
敕赐海门禅寺。

*** 瑞岩宝禅师法嗣

**** 台州华顶无见先睹禅师

本郡仙居叶氏子。从古田
垕禅师薙染。初参藏室珍于天封。次谒方山宝于瑞
岩。筑室华顶乾乾朝夕。一日作务次涣然冰释。趋白
方山。山说偈印之。复归华顶一坐四十夏。华顶高寒
莫能久处。师足不越户限。辟娑罗轩以导来学。示众。
风泠泠。日杲杲。薝卜华开满路香。池塘一夜生春草。
堪悲堪笑老瞿昙。四十九年说不到。阿呵呵。拍禅床
下座。示众。若论此事。一大藏教诠注不及。天下老和
尚拈提不起。直饶有倾湫之辩倒岳之机。到者里一
点也用不著。诸仁者。饥则吃饭困则打眠。热则乘凉
寒则向火。一一天真一一明妙。何得踏步向前论禅
论道。将鱼目为珠。认橘皮作火。不见道大机须透彻。
大用须直截。不识东家孔丘翁。却向他邦寻礼乐。卓
拄杖。元统甲戌五月望日遗书谢道侣。说偈跏趺而
逝。阇维白乳如注。舍利凝结成五色彩。瘗于所居之
西。锡号真觉塔曰寂光。

**** 明州松岩秋江元湛禅师

久从龙象游。后参方山得
旨。偶游明之松岩。爱其清胜不忍去。遂趺坐石上。俄
有二虎踞坐其侧若护卫状。师命之伏。枕其背熟睡。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2c 页 X84-0732.png
山民异之。即其处创精蓝以居之。师不涉世事。法施
之外澹如也。将化别众就龛说偈曰。洗浴著衣生祭
了。跏趺晏坐入龛藏。华开铁树泥牛吼。一月长辉天
地光。复谓众曰。十五年后寺当火。启龛则火可止。至
期果然。众亟开龛。师神色如生爪发俱长。(恕中和尚礼塔偈曰。
活葬松岩二十年。眼睛鼻孔尚依然。我来欲起那伽定。石火光中话别传)

**** 杭州凤山一源灵禅师

宁海人。从径山云峰芟染。参
方山于瑞岩充堂司。一日入室请益赵州勘婆话。山
曰维那你试下一语看。师曰尽大地人无柰者婆子
何。山曰山僧则不然。尽大地人无柰赵州何。师当下
如病得汗。后住凤山上堂。举世尊升座文殊白椎公
案。师曰世尊巳是错说。文殊巳是错传。新凤山今日
巳是错举。会么。字经三写乌焉成马。一日见僧掷选
佛图。师示偈曰。百千诸佛及众生。休向图中强较量。
心印当阳轻掷出。堂堂安坐寂光场。复曰。古人无剪
爪之工。汝辈后生忍唐丧光阴。且掷图选佛。到极合
煞时掷得一个印出。便欢喜道我成佛了。殊不知一
切时一切处皆是汝成佛处。汝却不知。

*** 东岩日禅师法嗣

**** 明州天童平石砥禅师

送愠藏主省径山元叟和尚
偈曰。山头老汉八十一。如此东南大法城。双𩯭又添
新岁白。片言能使古风清。为人不用击虎术。养子宁
忘舐犊情。明月堂前坐深夜。馀光分得到长庚。

*** 高峰日禅师法嗣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3a 页 X84-0733.png

**** 日本国梦窗智曤国师

姓源氏。本国势州人。宇多天
王九世孙也。九岁出家。十八为大僧。每梦游中国乃
决志参方。初见一山宁。备陈求法之诚。山曰我宗无
语句亦无一法与人。师曰岂无方便乎。山曰本来廓
然是大方便。师疑闷不辍。复谒高峰。峰曰一山有何
指示。师述前语。峰厉声喝曰何不道和尚漏逗不少。
师于言下有省。益自奋励。一夕坐久忽倚壁身踣。豁
然大悟。作偈有等閒击破虚空骨之句。呈似峰。峰为
印可。乃出无学元公渊源以界之。后于本国大弘宗
教。赐号普济国师。

*** 荐严道禅师法嗣

**** 台州瑞岩空室恕中无愠禅师

本郡临海陈氏子。从
径山寂照薙落。参方首谒灵石于净慈。后参一元灵
逾年。归觐照命居择木寮。复游四明见太白砥典藏。
一日偕木庵聪大宗兴往台州紫箨山谒竺元道。才
拟开口问无宇话。被元一喝。师豁然大悟。直得通身
汗下。遂呈颂曰。狗子佛性无。春色满皇都。赵州东院
里。壁上挂葫芦。元笑曰恁么会又争得。师拂袖便出。
繇兹感激。间语同参曰。此事如人饮水冷煖自知。决
不在言语文字上。我辈若不遇者老和尚。几被知解
埋没一生。他日设有把茅盖头。当不忘所自。后古鼎
铭主径山招师归。蒙堂日涉玄奥且为学者矜式。无
何以避兵还四明。不喜出。仅两住山皆甫及三载而
退。初主象山之灵岩。复主黄岩之瑞岩。时梦堂噩居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3b 页 X84-0733.png
瑞龙。觊师为寂照嗣。师曰素志有在不可夺也。开堂
日拈香曰。古人出世拈香酬法乳也。今人出世拈香
酬世恩也。愠上座总不然。昔年行脚到紫箨山中参
个老布衲。彼亦无法可授。我亦无法可受。只向无授
受中拈出。供养前住昆山荐严禅寺竺元道和尚。不
图报德酬恩。只要大家知委。僧问。用则波腾海沸全
真体以运行。体则镜净水沉举随缘而会寂。者个是
用不离体。体不离用。作么生是体用双忘一句。师曰
胡狲吃毛虫。曰。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
机似一滴投于巨壑。者是久客还家暂忘岐路。作么
生是天然受用一句。师曰骑马踏凳不如步行。曰。豁
开户牖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瞥转一机十世
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者个是捏定死蛇头。彻底无
转智。作么生是盖天盖地一句。师曰。虚空无向背。日
月自循环。僧曰。莫言少室儿孙少。自有甘心断臂人。
师曰。家无白𤢟之图。亦无如是妖怪。僧曰。毕竟水须
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师曰七棒对十三。僧礼拜
问如何是瑞岩境。师曰风吹不入。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曰水洒不著。曰。人境巳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
何。师曰真不掩伪。曰诸法寂灭相因甚舟行岸移云
驶月运。师曰好个消息只恐错会。曰两重公案。师曰
海水不生冰。问如何是函盖乾坤句。师曰猛虎口里
活雀儿。曰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师曰金刚手中八楞
棒。曰如何是随波逐浪句。师曰李白捉月张骞乘槎。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3c 页 X84-0733.png
问。维摩丈室不以日月为明。和尚丈室以何为明。师
曰物见主眼卓竖。曰摩竭掩室毗耶杜词相去多少。
师曰一坑埋却。曰。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毕
竟明什么边事。师曰塞北千人帐。江南万斛船。小参。
灵岩峭绝到者应难。巳到者享用安然。未到者竛竮
孤露。孤露底正好踏步向前。享用底直须退步就已。
所以道事无一向。有时拈头作尾。有时拈尾作头。收
放纵横宁存轨辙。摩竭掩室毗耶杜词。虽曰正令全
提。要且未臻其极。山僧今夜入门之始聚首之初。与
汝诸人约法三章。第一不得起佛见。第二不得起法
见。第三不得道不起佛见法见。若也依而行之。管取
眉毛厮结。蓦拈拄杖。明眼汉没窠臼。高高处观之不
足。低低处平之有馀。卓拄杖。铁牛不吃栏边草。直向
须弥顶上眠。谢专使上堂。达磨大师十万里西来。要
作个驰书达信汉。及乎面对梁王。尽力只道得个不
识。拈拄杖。有宾有主有礼有乐。手面分开白月团。顶
门撼动黄金铎。上堂。明月照高岩。悬水响前岭。耳目
一何清。冥然了心境。咄哉。观世音担雪来填井。下座。
上堂。祖师意无别法。下地走穿却鞋。上床眠脱却袜。
只恁么太誵讹。不恁么无合煞。沩山水牛百丈野鸭。
带水拖泥不足观。脑后圆光最辉赫。喝一喝。上堂。风
不来树不动。心不生境不到。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
曰乾屎橛。僧问杨岐如何是佛。岐曰三脚驴子弄蹄
行。好大众。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回。上堂。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4a 页 X84-0734.png
禅和家道我无有不知无有不会。忽有人问如何是
行脚事。便口如匾担。病在于何。病在多知多解。恁么
参学不如三家村里种田汉。忽有人问今岁稼穑如
何。一一道出如瓶泻水。盖其无知解故无拣择故。秋
气向寒各自归堂。珍重。上堂。辞亲割爱剃发染衣。入
此门来合为何事。若也知渐识傀是真出家。一出尘
俗恩爱家。二出三界火宅家。三出粗惑烦恼家。四出
细惑无明家。出得四家始称衲僧家。且道如何是衲
僧家。撞著冤家恶口小家。上堂。心如工伎儿。意如和
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众伎。大众。还识得心也未。
若识得心便识得意。识得意便识得诸识。识得诸识
便识得妄想。妄想灭则诸识灭。诸识灭则意灭。意灭
则心灭。心灭则一切灭。所以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
种种法灭。喝一喝。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什么过。下
座。上堂。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拈拄杖。释迦老子
来也。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一一放大光明
照彻恒沙国土。于其中间若圣若凡有情无情。被其
光者无不證大涅槃获大安乐得大受用。靠拄杖。此
时若不究根源。直待当来问弥勒。示众。岩寺春深草
树肥。几回特地启柴扉。行人只在青山外。杜宇声声
唤不归。上堂。赤肉团上有一物。昭昭灵灵恍恍惚惚。
随事变通了无拘束。要知来处分明。不离举足下足。
今时丛林中闻与么道。便道说老婆禅。殊不知云无
心而出岫。水盈科而或流。遇高山而必止。至大海而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4b 页 X84-0734.png
方休。拍禅床。瑞岩上堂诸佛出世是第二头。祖师西
来是第三首。饶你向威音那畔别立生涯。百草头边
全明杀活。布袋里老鸦未知有出身一路在。且道作
么生是出身一路。是日无人问话师乃曰。今日无人
问话。不是冷落门庭。正是光显门庭。何也。若论此事
实不在语言上。若在语言上。释迦老子四十九年说
一大藏之乎者也岂是无言耶。因甚末后向灵山百
万众前单单拈起一枝华。惟迦叶一人点头知尾蓦
地破颜微笑。既是物值货当。便道吾有正法眼藏分
付摩诃迦叶。由此递代相传直至于今。当时岂有攒
华簇锦辩口利辞。问一句来答一句去。凑得团圞合
得恰好。然后始相付嘱乎。诸禅德。若要绍续此个门
风。不用广求文义。不用息念归空。但向世尊未拈华
处。迦叶未微笑时。一领领取。如白衣拜相。如平地登
仙。不涉阶梯掀翻途辙。巍巍自在稳坐家堂。五欲八
风窥觑无门。四生九有笼罩不住。便见无恩不报无
德不酬。亦见山僧远离四明波波挈挈而至于此。踞
曲录床抛沙撒土不为分外。拈拄杖。祝融峰顶上。露
滴万年松。开山忌拈香。未见岩头口似磉盘。既见岩
头眼如木𣔻。本然理拄地撑天何劳置问。主人翁呼
来唤去犹欠惺惺。插香。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散
忌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日是开山空照祖师
入般涅槃之晨。山僧将不可说不可说恒河沙世界
作一筵席。百亿须弥卢山作一碗饭。百亿香水海作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4c 页 X84-0734.png
一碗羹。聊陈供养。正恁么时且道将此筵席向什么
处铺设。若向世界上铺设。世相巳成筵席。若向虚空
铺设。虚空又如何铺设。不得颟顸儱侗只与么休去。
众中莫有出手措置者么。如无。山僧自出手去也。竖
拂子。恒河沙世界。百亿须弥山。百亿香水海。华簇簇
锦簇簇。总在拂子头上。不宽不隘无欠无馀。大众且
道空照祖师还来受此供养也无。受与不受且置。你
道他即今在什么处安身立命。击拂子。家家门前赫
日月。太平不用将军威。结夏小参。圆觉伽蓝人人具
足。在天同天在地同地。自是诸人探头太过不能搆
得。故劳释迦调御。曲开方便之门。立期立限如逼生
蛇化龙。要汝亲證亲悟。庞居士道。十方同聚会。个个
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好大众。箭不虚发
发必中的。语不虚发发必全真。针眼鱼吞却嘉州大
象即不问。且道可大师三拜得髓还端的也无。拍禅
床。一年春又过。台榭绿阴多。上堂。相逢不拈出。举意
便知有。打失双眼睛。留得一张口。孤峰顶上呵佛骂
祖。窍凿顶门。十字街头掣风掣颠。符悬肘后。长沙虎。
子湖狗。拈起粗辣藜。好与臂脊搂。请侍者上堂。赵州
与文远斗劣不斗胜。老大不识羞。相席还打令。致使
明眼人无由辩邪正。邪正既不辩。展转成毛病。瑞岩
百不能。爱用无星秤。称起太虚空。锱铢无欠剩。以此
为瑞为祥。以此为坑为阱。断衲僧之咽喉。续佛祖之
慧命。上堂。坐深井者不知太虚之宽广。忘偏见者方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5a 页 X84-0735.png
明至理之圆融。与么说话譬如以大地作射垛。挽弓
所向无不中的。众中忽有人出来道。如斯举唱今古
罕闻。山僧唤侍者点一碗茶供养他。更有出来道如
斯举唱未获全提。亦唤侍者点一碗茶供养他。且道
还有为人处也无。雪压难摧涧底松。风吹不动天边
月。师尝室中垂语曰。稳坐家堂。主人翁因甚不识。掀
翻大海掴碎须弥。平地上因甚抬脚不起。眼光烁破
四天下。自家眉毛落尽因甚不见。前后下语多不契。
其机锋峻拔。学者莫能拟议。一日谢事入松岩。岩为
秋江湛公隐处。万山之巅人迹罕至。师悉遣徒御崭
然独处。众涕泣哀请。坚拒不出。洪武七年夏日本国
遣使入贡。向师道风奏请师化其国。以水晶数珠峨
山石砚为贽。上召至阙。师以老病辞。上悯而不遣。留
处天界。全室泐公延致丈室。时宋公景濂方在翰林。
诣师剧谈道妙。一时朝士靡不敬慕。是年冬奉诏东
还。十七年弟子居顶住鄞之翠山迎师就养。四方叩
谒者无虚日。金齿大理僧至京。特入翠山。五十馀人
拜床下各求偈语而去。一日示微疾。谆谆勉众以祖
道自重。索笔书偈曰。七十八年无法可说。末后一句
露柱饶舌。咄。书毕端坐而逝。时洪武十九年丙寅七
月十日也。寿七十有八腊五十有九。遗命阇维煅骨
散水竹间。居顶不敢遵乃于唐岙之原奉骨瘗焉。师
天性纯粹。待衲子如慈母。遇法门有叛教背义者必
面折之不少贷。奉师惟谨。尝侍寂照立至三鼓。不命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5b 页 X84-0735.png
不敢退。所著有二会语。重拈雪窦拈古一百则。续颂
大慧竹庵颂古一百一十则。山庵杂录。净土诗。四明
乌斯道撰行业碑。

**** 明州天童了堂一禅师

至正二年住台之紫箨。次迁
天宁天童。上堂。僧问昔。日保寿开堂三圣横身相为。
临济住院普化尽力扶持。毕竟明甚么边事。师曰。两
头俱坐断。一剑倚天寒。曰。与么则五位君臣齐列下。
三玄戈甲一时收。师曰错下名言。僧喝。师曰乱统禅
和如麻似粟。乃曰。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将丈六金
身作一茎草。好大众。不是苦心人不知。便下座。上堂。
最初一句末后一机。直下构得。灯笼露柱动地放光。
其或未然。竹山今日失利。示众。樵歌来叠嶂。帆影落
汀洲。胡狲戴席帽。直上树梢头。七星剑。五云楼。毬打
人兮人打毬。万事难把玩。鱼吞水面沤。上堂。长[㭰]鸟
芳树不栖。摩斯迦沧溟不入。龙泉与鈯斧同铁。利钝
悬殊。良骥与驽骀同途。迟速有异。以拂子画一画。华
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小参。灵光不昧万古徽猷。智
鉴洞明十虚普应。时临亚岁节届。书云击。动法鼓。大
众云集。一一天真一一明妙。更说个甚么。若说有法
又被有碍。若说无法又被无碍。若说不有不无法又
被不有不无碍。若说不不有不不无法又被不不有
不不无碍。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日可冷
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以拂子画一画。黄檗树头
悬蜜果。无言童子唱巴歌。问。文殊与普贤。万法悉同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5c 页 X84-0735.png
源。如何是同源底法。师曰胡张三黑李四。曰一毛吞
巨海于中更何言。师曰不劳悬古镜天晓自鸡鸣。曰
是非不到处还有句也无。师曰情知你乱会。问名假
法假人空法空请师直指。师曰曾问几人来。曰无根
树子向甚么处栽。师曰更深犹自可午后更愁人。曰
只在目前为甚么再三不睹。师曰千年常住一朝僧。

**** 径山大宗兴禅师

台州人。尝与恕中木庵三人结伴
参方。罢游紫箨。累历名刹。后迁径山。临终忽叹曰。夫
三十。妇六龄。毕竟偶不成。遂坐脱去。

*** 保宁茂禅师法嗣

**** 苏州灵岩南堂了庵清欲禅师

族朱氏。台之临海人。
得法于古林。初出世中山之开福。继迁本觉。三主灵
岩。开堂日。僧问。丹山鸾凤九苞文。地位清高隔五云。
四海具瞻时一见。愿闻真唱答明君。师曰。千峰朝华
岳。万派肃沧溟。曰万方有道归明主一句无私利有
情。师曰黄河九曲水出昆崙。曰。祝赞巳蒙师指示。向
上宗乘事若何。师曰眼不见鼻孔。问。曹溪流。非止水。
一滴忽来千波竞起时如何。师曰退后退后。曰平生
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师曰莫谤山僧好。问。
天不言四时行地不言万物生。学人有疑愿闻开示。
师曰。万人遐仰处。红日到天心。曰。野老不知尧舜力。
鼕鼕打鼓祭江神。师曰眼见如盲口说如哑。曰。千古
华山山脚下。又添潘阆倒骑驴。师便喝。问。仲冬严寒
年年事。晷运推移事若何。师曰。昨夜日轮飘桂华。今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6a 页 X84-0736.png
朝月窟生芝草。曰仰山近前叉手意旨如何。师曰奴
见婢殷勤。曰香严叉手近前又作么生。师曰大家厮
淈𣸩。曰去此二途请师别道。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
问。单传直指巳涉离微。坐断千差请师答话。师曰。破
镜不重照。落华难上枝。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乌
龟钻败壁。曰即色明心附物显理时如何。师曰癞马
系枯桩。曰。三九二十七。牛头南马头北。如何是接手
句。师曰百华深处鹧鸪啼。问一不做二不休时如何。
师曰水底捞明月。曰退一步又作么生。师曰。相逢尽
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问如何是佛。师曰面前
案山子。曰法即不问如何是僧。师曰三头两面得人
憎。僧礼拜。师却问曰如何是法。僧曰。明年更有新条
在。恼乱春风卒未休。师曰洎不问过。问。阴极阳生则
不问。祖师门下事如何。师曰石笋抽条长丈二。曰牛
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华阴山前百尺井。曰见后
如何。师曰祝融峰顶万年松。曰去此二途愿闻法要。
师曰休将閒学解埋没祖师心。问。举一不得举二。放
过一著落在第二时如何。师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
腹胀。曰。云门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释鼻孔。
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又作么生。师曰西川斩
画像陜府人头落。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处
处绿杨堪系马。曰见后如何。师曰家家门首透长安。
曰见与未见时如何。师曰。鲇鱼上竹竿。俊鹘趁不及。
问。说法不应机总是非时语。作么生得应机去。师曰。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6b 页 X84-0736.png
夜半起来失却牛。天明起来失却火。问如何是通宗
通途。师曰东去西去。曰如何是叶带叶路。师曰南来
北来。问蟭螟虫吞却虎时如何。师曰赏你大胆。曰恁
么则退身三步。师曰漳泉福建头匾如扇。僧拟议。师
便打曰一任举似诸方。问如何是德山棒。师曰义出
丰年。曰如何是临济喝。师曰俭生不孝。问佛未出世
时如何。师曰释迦自释迦。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弥勒
自弥勒。曰。承师有言释迦不受然灯记。毕竟受什么
人记。师曰自家肚皮自家画。问。腊人冰铁弹子即且
置。如何是金刚圈栗棘蓬。师曰我早知你吞透不下。
曰岂无方便。师喝曰棒上不成龙。问。以字不成八字
不是。是什么字。师曰一大藏教里寻取。曰恁么则辉
天鉴地去也。师曰烁破阇黎面门。问云门放洞山三
顿棒意旨如何。师曰沙里无油。曰鸟窠吹起布毛又
作么生。师曰石中有髓。问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
西来意。师曰拈灯笼来佛殿里。将山门安灯笼上。曰
还有为人处也无。师曰。若无举鼎拔山力。千里乌骓
不易骑。上堂。夜来州中琴堂上般杂剧。也有端严奇
特。也有丑陋不堪。鬼面神头亦自好笑。且道笑个什
么。我观世间人。是个大杂剧。所谓文武医卜士农工
商。各逞己能互相欺诳。逗到腊月尽头。不觉一场败
阙。具眼旁观掩口不暇。喝一喝。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岸柳摇金梅破玉。万邦一气转洪钧。下座巡堂吃茶。
上堂。绝罗笼。脱羁锁。虽是善因而招恶果。咄。老松源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6c 页 X84-0736.png
与么说话。于唱教门中足可观光。要作临济儿孙未
得在。开福莫有长处么。击拂子。星河秋一雁。砧杵夜
千家。上堂。举松源和尚示众。古者道拈起也天回地
转。放下也草偃风行。冶父则不然。拈起也乾坤黯黑。
放下也瓦砾生光。忽有一个半个蓦然[翟*支]瞎顶门。达
磨一宗未至寂寥在。老松源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
方。寿山即不然。拈起也南山起云。放下也北山下雨。
不拈不放时如何。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
水。上堂。南泉斩猫赵州戴草鞋而出。兴化法战克宾
设饡饭便行。是皆发挥本有灵光。要且不借别人鼻
孔出气。所以前日首座说法高耸人天。今朝道伴相
过光剔宗眼。且道山僧鼓两片皮成得什么边事。拍
禅床。从前汗马无人识。只要重论盖代功。清明上堂。
冬至寒食一百五。今朝正是三月六。山又绿水又绿。
一声款乃渔家曲。山僧昨日偶尔郊行作得一偈。举
似大众。华冠不整舍那衣。秃帚还随破畚箕。五个老
婆三个丑。一佛红杏换消梨。下座。上堂。举五祖演和
尚曰。诸庄旱涝不以为忧。一堂兄弟不会狗子无佛
性话深为可忧。师曰。重处偏坠。松源和尚曰。久聚兄
弟正路行者有。只是不能用黑豆法。难以荷负正宗。
双法到此平沉。苦屈苦屈。师曰。同坑无异土。克由叵
耐二大老。把他诸人埋向万仞坑里。若据山僧见处。
黑豆法有甚难用。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
岂不是黑豆法。僧问云门。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7a 页 X84-0737.png
杀祖向什么处忏悔。门曰露。岂不是黑豆法。乾峰示
众曰。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云门出众
曰昨日有人从径山来却往天台去。峰曰典座明日
不得普请。岂不是黑豆法。者里悟去。山僧性命在诸
人手里。若也蹉过。诸人性命却在山僧手里。卓拄杖。
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上堂。药山久不上堂。院主
椎钟击鼓。分明尽底掀翻。犹道一词不措。本觉据令
提纲。不作者般调度。今朝月旦拈香。拨开向上一路。
谁言射虎不真枉发千钧之弩。元宵上堂。释迦老子
道。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五祖和尚道。
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筑著磕著。若向筑著磕著
处会得。只会得祖师禅不会如来禅。若向悉皆消殒
处会得。只会得如来禅要且未会祖师禅。山僧道。一
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性相平等。且道是如来禅是
祖师禅。喝一喝。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自馀是什么。
碗脱丘满散青苗。上堂。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
各得解。灵山会上退席五千。逝多林中半聋半哑。眼
空四海必有商量。心洞十方孰辨真假。卓拄杖。绿杨
阴里戴嵩牛。芳草渡头韩干马。喝一喝下座。上堂。春
日晴。黄莺鸣。大藏小藏鼻孔眼睛。木马嘶。泥牛舞。寿
山不打者破鼓。便下座。上堂。一大藏教束之高阁。长
期短期无绳自缚。莫更纷纷纭纭。直须洒洒落落。杨
岐一头驴只有三只脚。潘阆倒骑归攧杀黄番绰。五
味拈来饡秤锤。别有香风满寥廓。喝。上堂。八月秋何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7b 页 X84-0737.png
处热。达磨老臊胡。有语非干舌。齧镞破关。斩钉截铁。
父子虽亲不传。未是神仙妙诀。喝。上堂。九九九。释迦
老子不知有。翻转面皮伸出毛手。握金刚椎碎窠臼。
突出无位真人。一一面南看北斗。应庵老人一时逞
俊。未免以己方人。本觉则不然。九九九。狸奴白牯却
知有。展开驴脚伸出佛手。把住黄绢幼妇。放行外甥
齑臼。铁鞭击碎珊瑚枝。惊起土星犯牛斗。喝一喝。上
堂。正觉山前明星现时。释迦世尊与大地众生一时
成佛。祖师门下蹉口道著佛字𠻳口三日。前行不到
末后太过。各与二十拄杖。忽有一个不顾危亡底汉
出来道。本觉与么判断也合吃二十拄杖。山僧却须
分付明窗下安排。何故。佛灭二千岁。比丘少惭愧。上
堂。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力。示现自在
法。拈拄杖。不是大愿力。卓拄杖。不是自在法。举起也
千身弥勒。放下也随处释迦。只为诸人眨上眉毛。却
入娑罗双树间去也。靠拄杖。见之不取千载难忘。师
得寿七十。至正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五日示寂于秀
之南堂。

**** 苏州定慧大方禅师

至正十六年春出世定慧。时方
兵兴占住佛屋。缁徒戚戚。师曰何不休去歇去。语嘿
跌宕不可测识。一日忽谢院事。侨居灵岩华首座寮。
盛称总管周侯义卿之贤。且曰我将火化须侯作證。
明十八年九月八日。侯以郡事登灵岩。时苏录判善
长贾典史天瑞从侯至山。师闻欣然出迎。陪侯夜话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7c 页 X84-0737.png
曰某将此月十四日即此山火化。侯其为我證明。兼
吾教下衰。侯念世尊付嘱国王大臣为法外护。慎无
忘此言。至十三日复以偈寄侯曰。昨日岩前拾得薪。
今朝幻质化为尘。慇勤寄语贤侯道。碧落云收月一
痕。侯未深信。师复以偈别众。是夜请于华乞以燥薪
叠高棚。仍借一龛坐去。华谓薪当从命。龛则无有。师
指其床曰此亦足矣。翌晨登殿与众僧别。即升柴棚。
两袖皆析。燥薪得火即烈焰炽然。于大火聚中祝香
曰。灵苗不属阴阳种。根本元从劫外来。不是休居亲
说破。如何移向火中栽。于烈炽中度数珠与华曰。聊
当记忆。于是四众始惊信拜礼。烟焰所至多得舍利。
且闻异香。薪尽火灭不坏者二舌根齿牙。侯闻惊怛
不巳为悼章二。复为建塔于灵岩。别众偈曰。前身元
是石桥僧。故向人间供爱憎。憎爱尽时全体现。铁蛇
火里嚼寒冰。郑明德为之铭。

**** 明州瑞云清凉实庵松隐茂禅师

族郑氏。奉化人。自
幼喜习禅。趺坐辄达旦。年十八投杭之传法寺希颜
出家。既剃落禀戒于昭庆惠律师。奋志参方。见南涧
泉公于云居。一夕松下经行。闻岩泉声微有所触。泉
命往永福谒古林。林问来作什么。师曰生死事大特
求出离。林曰。明知四大五蕴是生死根本。何缘入此
革囊。师拟对。林便打。师豁然悟入。林器之命居第一
座。逾年回浙。中月江印主道场。延师分座说法。至正
壬午行宣政院请主明之瑞云山清凉寺。一日有僧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8a 页 X84-0738.png
问答未竟。以手拍地而笑。师曰滞货何烦拈出。僧嘘
一声。师厉声便喝。一住十五年。后退隐东堂。影不出
山。元明良公师之犹子也。迎归天童之此轩。一日示
微疾。集众诀别。众请偈。师举手自指曰。此中廓然何
偈之为。端坐凭几。握右手为拳枕额而逝。火葬有天
华之祥。舍利无数。塔于瑞云西冈。世寿八十五僧腊
七十。谥佛光普照大师。

**** 温州仙岩仲谋猷禅师

谢藏主侍者上堂。一默相酬
雷轰电激。三呼领旨玉转珠回。七十三八十四。筑著
磕著。碍塞煞人。拈拄杖。昨夜西风枕簟秋。无数蝉声
噪高树。

**** 越州龙华会翁海禅师

台之临海人。年三十弃家投
径山虎岩祝发。初诣旃檀林挂搭。或见其举止山野
讥诮之。师发愤即住天目参中峰求开示。于是寝食
皆废。久之无所入。时东州居虎丘。古林居开元。东屿
居寒山。师出入三老之门有年。后住龙华。法嗣古林。
年九十三往育王守横川祖塔。偶损左足艰于步履。
日床坐。每至清夜朗吟古人偈语。其徒文涣曰。和尚
一生参学。至此不能受用。托吟咏自遣。师笑而言曰。
不见大慧和尚因病呻吟。左右曰生平呵佛骂祖今
乃尔。大慧曰痴子呻吟便不是耶。涣便礼拜。既寂火
化异香袭人。

*** 灵隐海禅师法嗣

**** 明州育王大千慧照禅师

永嘉麻氏子。年十五出家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8b 页 X84-0738.png
于邑之瑞光寺。礼了定落发受具戒。初谒晦机于净
慈。一日阅真净语。头陀石被莓苔裹。掷笔峰遭薜荔
缠。默识悬解。遂谒东屿于荐严。屿问东奔西走将欲
何为。师曰特来参礼。屿曰天无四壁地绝八荒汝向
什么处措足。师拍案而退。屿复召至返覆勘辨。遂留
执侍。天历间出世乐清之明庆。尝示众曰。佛法欲得
现前。莫存知解。缚禅看教皆为障碍。何如一法不立
而起居自在乎。德山棒临济喝亦有大不得巳尔。至
正间迁宝陀。未几宣政院署师名命主育王。室中垂
三关语以验来学。山中猛虎以肉为命何故不食其
子。虚空无背向何缘有东西南北。饮乳等四大海水
积骨如毗富罗山何者是汝最初父母。一时罕有契
其机者。居九年退居妙喜。泉上筑室曰梦庵。掩关独
处凝尘满案泊如也。洪武六年沐浴更衣索纸书偈
恬然坐逝。世寿八十五僧腊七十。茶毗牙齿目睛不
坏。设利五色。塔于梦庵之后。

**** 杭州径山悦堂颜禅师

出家于婺之宝林。得法东屿。
初住昆山之东禅。次迁万寿升净慈。后主径山。玺书
锡金襕法衣。

**** 明州育王雪窗悟光禅师

字公实。姓杨氏。蜀之新都
人。初出世白马。继迁开元育王。复领天童。虞文靖公
集尝赞师谓为佛果一枝凤毛麟角。宋文宪公濂有
四会语录序。

**** 杭州径山月林镜禅师

本郡人。受业于无传。久依东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8c 页 X84-0738.png
屿。因参本来人有省。述偈曰。本来人。本来人。无脑无
头作么寻。蓦然揪著个鼻孔。试勘元来是白丁。时有
老宿睨视曰可是。师与一掴。由是名振丛林。后主径
山。至正已卯示寂。寿八十六。塔陵霄东崖。

**** 建宁府斗峰大圭正璋禅师

福州福清人。礼湖南绝
听祝发。参东屿。闻屿颂俱胝竖指话。言下顿悟。遂上
方丈呈所得。屿曰作么。师曰古今现成事何必涉思
惟。屿曰既不涉思惟汝来者里作么。师曰请和尚證
明。屿曰證明个什么。师便喝。屿俾颂狗子无佛性话。
师遽曰。狗子佛性无。觑著眼睛枯。瞥尔翻身转。唵悉
哩苏嚧。屿抚而印之。后结茅斗峰渐成丛席。上堂。顾
视左右。良久曰。黄金虽贵入眼成尘。便下座。上堂。玉
宇霜清。琼林叶落。一句全提万机寝削。作者好求无
病药。上堂。举青州布衫话。颂曰。昨夜三更里。雨打虚
空湿。狸奴知不知。倒上树梢立。元旦上堂。元正启祚
万物咸亨。唤作新年头佛法。瞎却你眼。不唤作新年
头佛法。折却我舌。毕竟作么生。便下座。临终偈曰。生
本不生。灭亦无灭。幻化去来。何用分别。大众珍重。不
在言说。合掌而逝。

**** 椔塘明因天渊湛禅师

得法于东屿。尝依凤山一源
分座说法。一日呈秉拂语曰。翔凤山前行。看白云乍
舒乍捲。禺泉亭畔坐。听流水或抑或扬。眼处作耳处
佛事。耳处作眼处佛事。便见非唯观世音。我亦从中
證。凤山指便见两字曰。有此二字便是别人说话。师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9a 页 X84-0739.png
不觉解颜点首。礼谢而退。出语人曰。还丹一粒。点铁
成金堂。头老汉之谓也。

*** 天宁昙禅师法嗣

**** 三空道人

自幼具丈夫志。不为富贵所夺。见竺云昙
禅师示赵州无字话。阅数年。一日复见云。问曰生死
到来时如何。云曰生是谁耶死是谁耶。空乃低头问
讯。云觉其异于常时。再以前话徵之。空又低头问讯。
云呵之曰切忌死在者里。空拈起槵子曰。数珠一百
八。不数日示微疾。说偈而化。火后得舍利无算。

*** 天童坦禅师法嗣

**** 金陵天界孚中怀信禅师

明之奉化人。姓姜氏。年十
五出家祝发为大僧。竺西坦由华藏迁天童。师往质
疑。一日室中举兴化打克宾因缘。师曰俊哉狮子儿。
西颔之俾掌维那职。后出世明之观音。迁补陀。诏赐
广慧妙悟智宝弘教禅师。至正间升中竺。继住天童。
御史台奉疏命主大龙翔集庆寺。大明兵下金陵。僧
徒窜散。师宴坐一室。高皇帝亲幸嘉之。敕龙翔为大
天界寺。一日晨兴沐浴更衣趺坐。谓左右曰。吾归去
矣。遂瞑目。侍僧撼之请说偈。师瞋目叱之。遂握笔书
曰。平生为人列挈。七十八年漏泄。今朝撒手便行。万
里晴空片雪。书毕复瞑。丁酉八月二十四日也。时帝
统兵江阴。梦师谒见。问师来何为。对曰将西归告别
耳。帝还。闻师迁化。与梦符异之。诏出内府帛币助丧。
且命卜藏龛之地于伏牛。举龛之日帝亲致奠。送出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9b 页 X84-0739.png
都门之外。茶毗舍利如菽。贮以宝瓶。光发瓶外。世寿
七十八僧腊六十九。宋文宪公濂为之铭。

**** 天宁舜田明牧禅师

台之黄岩人。出家仙居三学寺。
闻天童竺西道望。往见之。西问达磨不来东土二祖
不往西天意旨如何。师曰金不博金水不洗水。西异
之。谓左右曰此法门爪牙也。复遍参名宿古林茂竺
元道东州永元叟端东屿海。咸器重之。时日溪泳居
天宁。师相与激剔。泰定初出世天台净慧。次迁仙居
广度处州连山。寻隐居雁山。丞相列怯里不华强起
主天宁。锡号佛智普慧禅师并赐金襕法衣。师气肃
如秋。尝即中峰辟室以居。蓄一鹤自号鹤松主人。一
日鹤忽死。师以诗悼之。踰年师亦示寂。

*** 玉山珍禅师法嗣

**** 金陵蒋山昙芳忠禅师

南康人。寺菑翌日梁王登山
谓师曰兴复若何。师曰赖有大檀越在。王曰寺既燬
矣佛依何住。师曰古佛过去今佛再来。王大喜。复笑
而言曰衲子所谓蒋薄粥者何也。师曰将谓殿下忘
却。赐号广慧圆悟大师。

*** 径山伏禅师法嗣

**** 明州育王月江正印禅师

郡之慈水刘氏子。年十三
礼月溪受业。后参虎岩伏。机缘相契蒙印可。初住苕
之道场。继迁育王。僧问如何是千尺舍那之身。师曰
肥不露内瘦不露骨。曰如何是丈六紫磨金色之身。
师曰切忌认奴作郎。曰和尚且莫压良为贱。师曰山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39c 页 X84-0739.png
僧从来柳下惠。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此意如何。师
曰无齿大虫当路坐。曰。疏山曰忽若树倒藤枯句归
何处。沩山呵呵大笑。又作么生。师曰曹娥读夜碑。曰
后来明昭为他点破还端的也无。师曰。临崖看浒眼。
特地一场愁。曰。今日学人问和尚树倒藤枯句归何
处。未审如何指示。师喝一喝。僧礼拜。问朝离东土暮
往西天是甚么人。师曰十字街头石敢当。曰昨日有
人从天台来因甚向南岳去。师曰鲇鱼上竹竿。曰。有
一人常在途中不离家舍。有一人离家舍不在途中。
且道孰优孰劣。师曰兔马有角牛羊无角。曰恁么则
庭前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师曰知时别宜堪作阇黎。
问达磨面壁意旨如何。师曰馊饭泥茶炉。曰六祖踏
碓又作么生。师曰兔子吃牛奶。曰。一人道不识。一人
道不会。意在甚么处。师曰凤林叱之。问师唱谁家曲
宗风嗣阿谁师。曰风吹石臼念摩诃。曰。恁么则巳得
真人好消息。人间天上更无疑。师曰水底捉麒麟。曰
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西天人不会唐言。曰如何
是夺境不夺人。师曰有马骑马无马步行。曰如何是
人境两俱夺。师曰新罗打鼓大唐斋。曰如何是人境
俱不夺。师曰闹市里抛碌砖。曰。人境巳蒙师指示。向
上宗乘事若何。师曰。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曰只
如杨岐祖师道。踏著秤锤硬以铁。哑子得梦向谁说。
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底遭火热。明甚么边事。师
曰如驴觑井如井觑驴。问如何是金佛不度炉。师曰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0a 页 X84-0740.png
苏嚧苏嚧。曰如何是木佛不度火。师曰悉利悉利。曰
如何是泥佛不度水。师曰赵州东院西。曰如何是真
佛内里坐。师曰嵩山破灶堕。问如何是一生二。师曰
元首明股肱良。曰如何是二生三。师曰黄河三千年
一度清。曰如何是三生万物。师曰山河无隔碍光明
处处通。曰只如新年头佛法还有者个消息也无。师
曰樊哙踏鸿门。都寺办斋上堂。云门吃糊饼咬著帝
释鼻孔。云峰吃馎饦咬著憍梵钵提舌头。诸人二时
上堂。吃粥吃饭合作么生。忽然咬破一个铁酸馅。方
知帝释鼻孔即是憍梵钵提舌头。憍梵钵提舌头即
是帝释鼻孔不见道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
别无断故。喝一喝。请头首上堂。善哉。三下板知识尽
来参。既善知时节。吾今不再三。古人与么道大似按
牛头吃草。云峰则不然。善哉三下板。收足上蒲团。脊
梁生铁铸。透过祖师关。一气转一大藏教。背手拈却
须弥山。七处徵心无心可觅。八还辨见无见可还。梦
入天宫犹未醒。金鸡啼上玉阑干。行化归上堂。有佛
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赵州老人大似抱桥柱澡洗把缆放船。山僧一出四
十馀日。有佛处与他锥破卦文。无佛处也曾勘过。历
了三州五县。逢人也曾错举来。只是土旷人稀知音
者少。摘杨华。摘杨华。青山忽忆便归去。尘世要看还
下来。上堂。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截断衲僧命根。拨开
向上一窍。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凡耳听不闻。诸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0b 页 X84-0740.png
圣呵呵笑。虚空𨁝跳舞三台。㷉斗煎茶不同铫。上堂。
麻三斤。乾屎橛。蜡人冰鹅护雪。猫有歃血之功。虎有
起尸之德。赵州亲见老南泉。临济未是白拈贼。青苗
会上堂。常啼菩萨卖却心肝学般若则易。破一微尘
出大经卷则难。破一微尘出大经卷则易。摄大千经
卷入一微尘则难。一掬之水可以涨滔天之浪。一篑
之土可以成九仞之山。也不易。也不难。青山长伴白
云閒。赴育王上堂。拖犁拽耙几经年。鼻孔撩天不受
穿。业债依然逃不得。又吹铁笛过鄞州。腊八上堂。我
观大地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
不能證得。释迦老子与么道。大似蟭螟虫向蚊子眼
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扬声大叫道。旷土人稀相逢
者少。简点将来也是噇酒糟汉。上堂。举僧问五祖一
大藏教是个切脚。未审切甚么字。祖曰钵啰娘。应庵
和尚问密庵如何是正法眼。密曰破沙盆。师曰。闽蜀
同风。肚里有虫。上堂。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
灯笼发笑。露柱点头。云门拈出胡饼。投子道个油油。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上堂。熏风自南来。殿阁生
微凉。老妙喜错认驴鞍轿作阿爷下颔。带累多少人
向者里卜度。还知诸佛出身处么。黄河三千年一度
清。卓拄杖下座。上堂。朝匆匆。暮匆匆。钵盂开口只要
噇空。南泉打破锅子。甘贽礼拜烝笼。击拂子。万里八
九月。一身西北风。结夏小参。琅琊点出五病。西院商
量两错。井蛙不足以语东海。夏虫不可以语冰霜。若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0c 页 X84-0740.png
是捎空俊鹘便合乘时。止泺困鱼徒劳激浪。是故从
上若佛若祖天下老和尚。莫不向刀山剑树上镬汤
炉炭中成等正觉。拔济有情。若约山僧看来。也是秤
锤蘸酢。喝一喝。解夏上堂。秋初夏末。兄弟家东去西
去。如壮士展臂不假他力。师子游行不求伴侣。盖为
人人脚跟下有条通天活路。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天
下老和尚与你把手共行。岂不见云门大师问洞山
近离甚么。查渡。夏在甚处。湖南。报慈几时离彼。八月
二十五。门曰放你三顿棒。洞山次日上方丈问。昨蒙
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甚么处。门曰饭袋子。江西
湖南便恁么去。山于言下大悟。云门提出倚天长剑
凛凛神锋不易。洞山敢将赤身冲他白刃。正与么时
如何。金乌啄破琉璃壳。玉兔挨开碧海门。昔汾阳有
辨验学人十条。古林和尚拟十偈。师从古林和之。其
辨正邪曰。上门上户数如麻。来者须教验正邪。石火
光中擒虎兕。电光影里辨龙蛇。恐颟顸曰。烦恼真如
休儱侗。无明佛性恐颟顸。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千
重太华山。巧辨不真曰。八还辨见元非妄。七处徵心
错认真。惠我岂无三昧力。阿难谩自说天伦。得用全
曰。西河师子坐当门。拟议教伊丧胆魂。一陌纸钱并
酒肉。閒神野鬼竞头奔。拟将来曰。荆山所得非良玉。
赤水求来不是珠。索性一槌俱击碎。西天胡子没髭
须。辨作家曰。疾雷震地难回避。赫日当空照大千。剑
客相逢无别事。磨砻三尺古龙泉。识机锋曰。德山棒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1a 页 X84-0741.png
下全生杀。临济喝中分主宾。拟议白云千万里。蓝田
疑杀李将军。句内明真曰。当阳突出囫囵句。按下云
头仔细参。无足仙人劈胸踢。无言童子口喃喃。显宗
用曰。宗说俱通体用全。抛来栗棘与金圈。看他吞透
不得底。空作杨岐直下孙。赞师机曰。白拈手段少人
知。板齿生毛老古锥。臂膊几曾从外曲。倒拈秃帚画
蛾眉。总颂曰。衲僧须透祖师机。大道堂堂达九衢。十
圣三贤明此旨。森罗万象转灵枢。夺将石像手中。笏
抉取骊龙颔下珠。捉败汾阳与浮佛。禹门三级化龙
鱼。至正间奉旨金山建水陆大会。命师升座说法。特
降御香䌽段。晚年庵居榜曰松月。自号松月翁。

**** 杭州径山南楚悦禅师

隆兴人。上堂。闻声悟道。见色
明心。蓦拈拄杖。者个是色。卓一下。者个是声。诸人总
见总闻。且道那个是明底心。那个是悟底道。喝一喝。
贪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敕谥佛慈法喜禅师。

*** 双林訚禅师法嗣

**** 杭州径山月江宗净禅师

兰溪倪氏子。诵楞严至如
标月指。豁然有省。参双林正庵。庵问黄檗打临济你
作么生会。师曰按牛头吃草。后出世径山。临示寂书
偈曰。祖师门下客。开口论无生。老我百不会。日午打
三更。泊然而逝。

*** 西白金禅师法嗣

**** 金陵保宁敏机觉慧禅师

吴兴人。得法西白金公。出
世嘉禾之祥符。复分座于天界。寻主保宁。宋文宪公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1b 页 X84-0741.png
濂尝为师作冲默斋记。

*** 时庵敷禅师法嗣

**** 杭州净慈佛鉴简庵希古师颐禅师

嘉禾李氏子。年
十七依万寿天宇净公受业。后宇住临江西华。师侍
行。室中因缘不契。愤然走灵隐谒时庵。庵问那里来。
师曰江西。庵曰曾见马大师顶相否。师曰千年桃核
里觅甚旧时仁。庵颔之。命居择木寮。后因狗子无佛
性话有疑。请益庵。庵曰待冷泉逆流即向汝道。忽一
日有省。诣方丈曰冷泉逆流也。庵曰见什么来。师曰
千峰势倒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庵喝曰。脱空谩
语汉。三十年后落节去在。师拂袖便出。后住杭之崇
福。徙万寿。永乐中徵修大典。师应诏。事竣敕主净慈。
宣德壬子忽语众曰。吾行矣。命浴更衣。书偈曰。须弥
一拳。大海一口。海竭山崩。乌飞兔走。危坐而寂。

*** 天界昙禅师法嗣

**** 金陵灵谷定岩净戒禅师

吴兴人。参觉原于天界。原
举桶箍爆因缘问之。师拟议。原厉声曰早迟八刻了
也。师言下大悟。洪武初诏住灵谷。示众。举长庆道总
似今日老胡有望。保福道总似今日老胡绝望。师颂
曰。平展机筹不用誇。抑扬元属当行家。曹溪波浪如
相似。那得儿孙若稻麻。有续刻联珠颂古行于丛林。
(少师姚广孝题师像赞曰。以此见定岩。指槐为柳。不以此见定岩。认辰作斗。若然则何以见定岩也。廓太虚而
为量。湛秋水以为神。其于说也无说而说。其于闻也无闻而闻。行犹霜洁。貌若春温。荣领非常之巨刹。钦承莫
大之鸿恩。名无远而弗届。德不孤而有邻。吁。是诚可谓先龙翔䜣大中之嫡孙也耶)。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1c 页 X84-0741.png

*** 天界泐禅师法嗣

**** 明州天童佛朗湛然自性禅师

云阳韩氏子。出家于
溧阳泓溪慧照庵。礼慧海智公为师。一日海问父母
未生前那个是你本来面目。自此怀疑蕴襟七年。时
与旌川草庵一幻生福友善切磨激发。二公之力居
多。庵一日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话问师。师拟议。庵
擘脊便打。师愤然彻夜不睡。天明忽闻敲火箸作声。
豁然洞彻。乃谓庵曰夜来公案今日要与汝决断。庵
握拄杖问句归何处。语未绝师劈手夺却拗作两橛
撺向窗外曰。别处烧。径入堂去。卧幻闻特来问曰。且
喜性兄大事了毕也。师喝曰贼不打贫儿家。一日问
庵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庵曰秋树飘黄叶寒天掘地
炉。师曰我且不问他。后谒天界全室。室中举似曰某
昔年曾问一师友祖意教意是同是别。他道秋树飘
黄叶寒天掘地炉。今日请和尚决断。室曰病翁年来
腕无力。拄杖床头且靠壁。师曰。有人不肯。和尚与么
道。室拈拄杖打曰待他露柱眼自开。铁蒺藜槌当面
掷。师便礼拜。后出世里之普光。洪武十五年迁常州
永庆。公选住抚州疏山。复被旨住持天童。僧问牛过
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师曰碗脱
丘。曰恁么则昔时大慧今朝佛朗也。师曰莫认六龙
城作舅家。曰。的旨师分付。回程事若何。师曰急须吐
却。上堂。一即三。三即一。是圣是凡分不出。木人著锦
衣。石女风流急。惯操没弦琴。能吹无孔笛。深深海底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2a 页 X84-0742.png
行。高高峰顶立。露柱来稽首。虚空齐应拍。万象侧耳
听。大家笑一掷。且道笑个什么。笑饭箩里饿死人。不
肯自家开口吃。饶你到三十三天。本来饥苦争消得。
卓拄杖曰。吽吽。便下座。上堂。今朝十月旦。衲子修冬
办。拨开炉焰火。更莫问柴炭。渴饮铜汁羹。饥餐铁钉
饭。大众还知囊无系蚁之丝。厨乏聚蝇之糁么。到与
么地不可躲懒。卓拄杖下座。谢头首上堂。布毛才吹。
化现无边华藏世界。金槌在握。纵擒一切诸佛如来。
扑碎茶瓯遍地金声玉振。挈漏灯盏触处耀古腾今。
兔角杖挑大千日月。龟毛拂转尘劫法轮。还见佛国
山𨁝跳撞破汝诸人鼻孔[翟*支]瞎汝诸人眼睛么。喝一
喝。春风夏雨应时来。李白桃红次第开。上堂。去年今
日居楞伽山。彼四众喜此处少一人。今年此日居佛
国山。此四众喜彼处少一人。击拂子。一身为无量身。
无量身为一身。行则普天普地行。坐则一切坐。说甚
么东西南北他方此界。检点将来犹在化城。且道宝
所一句作么生。便下座。上堂。贪瞋痴戒定慧。戒定慧
贪瞋痴。无明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无明。一切众生诸
佛。诸佛一切众生。月落山无影。风来树有声。大千无
对待。露柱闹纵横。喝一喝。下座。上堂。今朝十月初一。
衲子备炭开炉。汝善知时识节。吾不者也之乎。生佛
巳前茅草令。清风自在满皇都。一日有一峰宁和尚
会下数僧到。师问汝等是一峰和尚弟子否。僧曰是。
师曰借问汝家事得么。曰得。师曰错。复问。峡富山前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2b 页 X84-0742.png
三草二木昼夜作师子吼。是一峰语否。曰是。师复曰
错。僧无语。师曰汝等何得五戒也不持。𣆶年退归普
光。

*** 净慈德禅师法嗣

**** 杭州灵隐无文本褧禅师

四明定海人。姓谢氏。年十
四出家于郡之五台寺剃染受具。严习毗尼。闻孤峰
旺化保宁住叩。一日峰问曰。闻汝和梁山十牛颂。试
举看。师拟对。峰遽掩其口曰牛在甚么处。师曰巳犯
和尚苗稼了也。峰曰未在更道。师掩耳而出。峰异之
命为侍者。时仲芳伦公退居寺右新庵。师往来决择。
至正二十六年开法姑苏觉严。一瓣为孤峰嗣。洪武
中宜兴静乐院请师易讲为禅。未几诏徙蒋山禅寺
于孝陵之东。赐额灵谷。敕物外仲羲禅师。住持命师
居第一座。为众表率。洪武二十八年补灵隐。居五载。
一日示微疾。蒙室范堂洪候问。值师气喘。洪曰。赵州
道诸人被十二时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时辰。和尚作
么生。师竦身曰唤甚么作十二时辰。洪曰争柰气急
乎。师震声一喝。问左右今朝是几。曰二月二十七日。
乃索笔书偈曰。吾年七十有五。涅槃生死不堕。虚空
背上翻身。靠倒飞来小朵。掷笔泊然而化。阇维顶骨
不坏舍利无算。门人宗衍等敛诸不坏塔于双桂庵。
分爪发瘗于静乐。

*** 止严成禅师法嗣

**** 衢州乌石杰峰世愚禅师

郡之西安余氏子。自幼好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2c 页 X84-0742.png
礼佛塔。弱冠弃家投兰溪显教寺薙染受具足戒。谒
古崖石门断崖中峰诸大老。佩受法训。栖止南屏。三
年不踰户限。时止岩成倡道大慈。师复往谒。岩举南
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甚么。师茫然。于是仍返
南屏。一夕闻邻僧诵證道歌。至不除妄想不求真。豁
然如释重负。乃曰。佛法元在目前。人自远之耳。即述
偈曰。时时觌面不相逢。吃尽娘生气力穷。夜半忽然
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走见止岩。岩才见便喝曰
何处见神见鬼来。师曰今日捉了贼也。岩曰赃在何
处。师便喝。岩曰。开口合口都不是。向上道将一句来。
师曰遍界明明不覆藏。岩拈竹篦。师便掀倒禅床。岩
曰敢来者里捋虎须。连打三下。因命为侍者。后出世
里之乌石。迁广德石溪。开堂日僧问。远离乌石岭。来
赴石溪山。开示人天路。如何透祖关。师曰。龙生金凤
子。冲破碧琉璃。曰与么则觌面不相识千里可同风。
师曰重叠关山路。曰。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既然不立文字。何得流传至今。师曰。官不
容针。私通车马。曰直指人心指那个心。师曰开口不
在舌头上。曰。见性成佛。性在甚么处。师曰。太湖三万
六千顷。夜夜波心月色明。曰。记得傅大士道。空手把
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橘上过桥流水不流。此意如
何。师曰切忌当面蹉过。曰。与么则有意气时添意气。
不风流处也风流。师曰毫𨤲有差天地悬隔。曰。此事
且止。记得经中道。大富长者即是如来。为复是累劫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3a 页 X84-0743.png
中来。为复是今生契證。师曰。涧深华落远。山高树影
长。曰。今日直心居士捐舍家赀。营建石溪道场。请和
尚居住。是同耶是别耶。师曰。师子吼时草红绿。象王
行处百华红。曰既然如是得何果报。师曰。生生归佛
地。世世乐人天。上堂。大道无形离名绝相。不劳修證
岂涉言诠。一千七百祖师关。仔细看来只者是。依他
作解障自悟门。若欲扫去葛藤截断露布。直须向黄
面老子方欲拈华之际。金色头陀未曾微笑之时。便
与掀倒禅床喝散大众。免使后代儿孙行棒行喝竖
指擎拳。现出万种形仪千般伎俩。山僧今日更不指
东画西。直截与诸人通个消息。良久曰。天高群象正。
海阔百川朝。洪武三年十二月示微疾。书偈曰。生本
不生。灭本不灭。撒手便行。一天明月。掷笔而逝。

*** 天宝枢禅师法嗣

**** 杭州净慈逆川智顺禅师

温之瑞安陈氏子。母奉智
者大师像甚谨。一夕梦僧项有圆光。溯江流而上。曰。
我当为汝子。寤而有娠。师生而美质宿成。翛然有尘
外志。年七岁从仲父沙门慧光于崇兴精舍。及长受
具。遍历义海。忽弃去。入闽参天宝铁关求依住。关叱
曰。丈夫汉不于大丛林相颉颃。乃思局此耶。抽身便
入。师下。旦过悲泣。关闻乃命参堂。师由是壁立万仞
昼夜不辨。踰月因如厕睹中园匏瓜触发。顿觉大地
平沉。见关求證。关曰。此才入门耳。向上一著则千里
万里。又踰半载。一日忽厉声告关曰南泉败阙今巳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3b 页 X84-0743.png
见矣。关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甚么。师曰地上
砖铺屋上瓦覆。关曰南泉即今在甚么处。师曰鹞子
过新罗。关曰错。师亦曰错。关曰错错。师礼拜而退。俾
典藏钥。寻命分座说法。关趋寂。师继领院事。未几弃
去。过杉关抵百丈。上迦叶峰。渡江入淮礼诸祖塔。由
建业回浙。旋返永嘉开报恩于瑞安。迁主江心。复开
归原于平阳。朝廷赐院额及金襕袈裟。号佛性圆辨
禅师。平章燕只不花镇闽请住东禅雪峰。洪武初诏
徵有道高僧十人于钟山建会。师应诏。命升座说法。
上幸临。慰劳备至。南还升主净慈。六年复召入京。俄
示微疾。沐浴说偈坐逝。

*** 缙云真禅师法嗣

**** 五台山壁峰宝金禅师

乾州永寿人。族姓石。为邑名
胄。父母崇善。有桑门授以观音像。未几生师。诞时白
光盈室父母异之。甫六岁即命出家。薙染后遍历讲
肆。忽叹曰三藏之学皆标月指耳。遂更衣谒如海真
公于缙云。昼夜精勤。偶𢹂筐撷蔬忽凝坐不动历三
时方寤。真曰入定耶。师曰然。真曰何所见。师曰有所
悟。真曰悟处如何。师举筐示之。真曰不是。师置筐于
地拱手而立。真又曰不是。师便喝。真拦胸擒住曰道
道。师捏拳便筑。真曰未在。此尘劳暂息耳。必使心路
绝祖关透然后大法可明。师由是胁不沾席者三年。
一日闻伐木声汗下如雨。乃曰古人道大悟一十八
遍小悟无数岂欺我哉。未生前事今日方知。亟见真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3c 页 X84-0743.png
求證。真不诺。师掀倒禅床而出。翌日复见真。真于地
上画一圆相。师以袖拂去。真复画一圆相。师于圆相
中画一画又拂去。真再画一圆相。师于圆相中画十
字又拂去。真复画如前。师于十字隅作卐字又拂去。
真总画三十圆相。师一一具答。真大笑曰。参学悟者
世岂无之。能明大机用。宁复几人。遂授记莂。命往朔
方道当大行。先是师尝于定中见一山秀丽。重楼杰
阁金碧绚烂。诸菩萨行道其中。有招师者曰此秘魔
岩也。尔修道其中何遽忘之。后师游台山。道逢蓬首
女子身被五彩毙衣赤足徐行一黑獒随后。师问何
之。答曰入山。师曰入山何为。答曰一切不为。言讫而
没。叩同行者皆不见。或谓文殊化身云。师因就山建
灵鹫庵以待方来。僧俗闻风千里趋赴常至万指。至
正间召入内廷。值大雪夜有红光自师室中直透霄
汉。上惊叹赐金襕伽黎。明年祷雨辄应。敕赐寂照圆
明大禅师号。诏住海印寺。洪武初高皇帝即位。明年
燕都平诏师至京住大天界寺。问法称旨。辛亥设普
济会于钟山。命师涖其事。赐伊蒲馔。上亲幸临。御翰
赐诗宠赉优渥。壬子六月沐浴更衣集众言别。弟子
请偈。师曰三藏十二部尚为故纸吾言何为。端坐遂
瞑目。世寿六十五僧腊五十。茶毗舍利成五色。齿舌
皆不坏。

续灯存稿卷第七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第 744a 页 X84-074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