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曹洞宗¶ 第 604a 页
续灯正统卷三十五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 曹洞宗
** 大鉴下第十六世
*** 天童珏禅师法嗣
**** 宁波府雪窦足庵智鉴禅师
滁之全椒吴氏子。儿时
喜读佛书。一日母与洗手疡。戏问。是甚么。师曰。佛手
耳。视母为大笑。俄失二亲。走真州。依长芦了剃染。参
究厉精。胁不至席者数年。时大休珏典第一座。目师
为法器。具戒后。入象山之郑行山。缚庵而居。山当海
岸多妖怪。有巨蟒入庵。矫首怒视。越数日复旋绕于
床。师不顾。蟒为引去。变怪百出。皆不可惑。徐亦帖然。
一夕深定中自念。此岂外物耶。遂豁然大悟。身心世
界。洞如琉璃。乃下山见延寿然。曰日来肚大。无物可
餐。庵小无床可卧。若能与食。展庵则住。否则去。然曰。
者汉从甚处见鬼见神。来者里纳败。师便喝。于是反
覆徵诘不能屈。然乃曰。鉴公彻人也。复走见大休于
岳林。机辩逸出。休曰。今后佛祖。不奈尔何矣。因令为
众行丐。师荷二囊。随得即受。备历艰勤。翠山宗白头。
谓师曰。为众竭力。得无劳耶。师曰。须知有不劳者。曰
尊贵位中收不得时如何。师曰。触处相逢不相识。曰
曹洞宗¶ 第 604b 页 X84-0604.png

宗以手掩师口。师拂袖而退。宗迁雪窦。挽师偕行。时
法堂新饬。命师普说。宗窃听之。叹曰。吾生有耳。未尝
闻也。出世继其席。
上堂。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
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凡六坐道场。皆王公大人
推引。绍熙辛亥谢事。退居雪窦之东庵。明年七月示
恙。诫众曰。吾行矣。送终须务简约。勿素服哀恸。言讫
而逝。阅世八十有八。夏五十三。塔全身于本山之左。
有藏其须发者。缕缕皆获舍利。道声震海内。而迹曾
不越四明。故自号足庵。
*** 雪窦宗禅师法嗣
**** 扬州府泰州广福微庵道勤禅师
本郡俞氏子。上堂。
举僧问同安。如何是和尚家风。同安曰。金鸡抱子归
霄汉。玉兔怀胎入紫微。曰忽遇客来。将何祗待。同安
曰。金果早朝猿摘去。玉华晚后凤衔来。师曰。广福即
不然。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祇向他道。翠竹丛边歌
欸乃。碧岩深处卧烟萝。忽遇客来将何祗待。没底篮
儿盛皓月。无心碗子贮清风。
*** 善权智禅师法嗣
**** 绍兴府超化藻禅师
开炉上堂。雪满寒窗。烧尽丹霞
木佛。冰交野渡。冻杀陜府铁牛。直得寒灰发𦦨。片雪
不留。任运纵横。现成受用。诸禅德要会么。衲帔蒙头
坐。冷煖了无知。
*** 净慈晖禅师法嗣
曹洞宗¶ 第 604c 页 X84-0604.png

**** 常州府华藏明极慧祚禅师
晚参。举洞山冬至夜。请
泰首座吃果子。山曰。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
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且道。过在甚么处。泰曰。
过在动用中。山唤侍者。掇退果桌。师颂曰。洞山果子
谁无分。掇退台盘妙转机。今夜为君轻点破。牡丹花
下睡猫儿。
** 大鉴下第十七世
*** 雪窦鉴禅师法嗣
**** 宁波府天童长翁如净禅师
生而岐嶷。不类常童。长
学出世法。参足庵于雪窦。庵令看庭前柏树子话。有
省。呈颂曰。西来祖意庭前柏。鼻孔寥寥对眼睛。落地
枯枝才𨁝跳。松萝亮鬲笑掀腾。庵颔之。后出世。屡迁
名刹。住净慈时。奉敕升天童。捧敕黄示众曰。云开九
天。呈起曰。看彩凤衔出。且道。如何委悉。急急如律令。
敕。
开炉上堂。召众打圆相曰。个是天童火炉。近前
则烧杀。退后则冻杀。忽有个汉出来道。合作么生。㘞。
火炉动也。
上堂。霜风号肃杀。木叶堕萧[台-台+(癸-天+虫)]。举拂子
曰。看。惟有玲珑岩。崔嵬望转高。所谓天童滞货。今朝
短贩一遭。莫有酬价底么。下座巡堂。
上堂。外不放
入。内不放出。痛下一槌。万事了毕。且道如何。太白峰
前令斩新。内外纪纲俱委悉。
谢新旧两班。上堂。开
无间地狱。现阎罗大王。聚夜叉一部。列牛头两行。与
其进者。剑树上猛火进用。与其退者。刀山里寒冰退
藏。且道。理会甚事。叵耐饭饱弄箸。判断矢急尿床。其
曹洞宗¶ 第 605a 页 X84-0605.png

上堂。天童铁臭老拳头。
打杀江湖水牯牛。夜深忽然生个卵。天明推出大日
头。且道如何。哂㫰诸人烝湿处。免教行步滑如油。
完桥上堂。去那边去。来者里来。中间绝壑断崖。且道。
如何相委。以拂子作弯桥势曰。看。依俙金磴阔。彷佛
彩虹弯。人从桥上过。又作么生。松萝影里开天巧。翰
墨光中入画看。
上堂。灵云见处桃花开。天童见处
桃花落。桃花开春风催。桃花落春风恶。灵云且置。莫
有与天童相见者么。春风恶桃花。跃浪生头角。
新
起妙严阁。庆忏升座。推倒多年老鼠窠。扫空平地笑
呵呵。棱嶒榱桷插云表。万亿斯年盖覆多。大众见么。
今朝成就大缘。千古发挥大事。且道如何。卓拄杖曰。
斫额任他门外客。到家还我个中人。复举。文殊问无
著。近离甚处。曰南方。殊曰。南方佛法。如何主持。曰末
法比丘。少奉戒律。殊曰。多少众。曰或三百。或五百。师
曰。春风钩引鹧鸪啼。曰此间佛法。如何主持。殊曰。凡
圣同居。龙蛇混杂。曰多少众。殊曰。前三三。后三三。师
曰。平地波涧驾铁船。天童者两转语。仅与诸方。眉毛
厮结。更有两转语。要为诸方点眼。或三百或五百。铜
钱铁钱。省数足陌。前三三后三三。萝葡芋艿。浅贮满
担。诸方忽然眼开。决定拍手大笑。且道。笑个甚么。不
笑巴叉。便笑杜撰。虽然。笑者还稀。或有人问天童多
少众。便向道。新起妙严誇第一。团圞都在画图中。
上堂。陆修静。陶渊明。文殊普贤。作圆相曰。咦。一款具
曹洞宗¶ 第 605b 页 X84-0605.png

举世
尊初生公案。颂曰。无忧树下浴婴孩。清晓蔷薇带露
开。转过衲僧相见处。后槽驴马出胞胎。
举初祖对
武帝不识话。颂曰。金乌飞上玉栏干。黑漆昆崙对面
看。毕竟者些传不得。落花流水大无端。
举杨岐栗
棘蓬金刚圈话。颂曰。肘后蓦生閒落索。风前忽布闹
叉撑。那吒八臂空惆怅。夜半三更白昼行。
师六坐
道场。两奉天旨。法道之盛。可想见也。示寂说偈曰。六
十六年。罪犯弥天。打个𨁝跳。活陷黄泉。门人塔全身
于本山。
*** 华藏祚禅师法嗣
**** 宁波府东谷光禅师
举世尊答波斯匿王问。胜义谛
中有世俗谛否话。颂曰。无听无说意无穷。铁壁银山
一线通。何处是渠真圣谛。秋风昨夜到梧桐。
举药
山指案山荣枯二树话。颂曰。三三两两不相同。携手
行行入草中。掇转脚跟穿绣履。何妨腊月鼓春风。
举船子接夹山。至覆船而逝话。颂曰。藏身处没踪迹。
无影树头灵鸟宅。没踪迹处莫藏身。不萌枝上春花
拆。有来由谁辨的。天晓西风拂拂吹。松钗一径争抛
掷。
举僧问曹山。灵衣不挂时如何。山曰曹山今日
孝满。曰孝满后如何。山曰曹山好颠酒话。颂曰。曹山
颠酒有谁谙。醉语狂言不自惭。夜半日头当午照。骑
半背面著靴衫。
举韶国师问龙牙。天不能盖。地不
能载。此理如何。牙曰道者合如是话。颂曰。大海心中
曹洞宗¶ 第 605c 页 X84-0605.png

来使铁钱。具如联珠集中。
** 大鉴下第十八世
*** 天童净禅师法嗣
**** 襄州鹿门觉禅师
参长翁。值翁上堂曰。一个乌梅似
本形。蜘蛛结网打蜻蜓。蜻蜓落了两片翼。堪笑乌梅
咬铁钉。师在众中。不觉失笑曰。早知灯是火。饭熟几
多时。后承印可。
出住鹿门。示众曰。尽大地是学人
一卷经。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以者个眼。读如是经。
千万亿劫。常无间断(报恩秀曰。看读不易)。
师尝作五位颂曰。
正中偏。月黑云笼午夜天。佛祖无踪凡圣尽。个中谁
辨往来源。偏中正。金井玉盘秋水冷。海天红日巳生
东。馀辉不照毗卢顶。正中来。戴角披毛知几回。应物
转身全得妙。云收终不露崔嵬。偏中至。觌面谁能容
拟议。手提妙印不当风。大用繁兴岂凝滞。兼中到。无
舌儿童方会道。拨尘何处得逢源。撒手回途还得妙。
*** 东谷光禅师法嗣
**** 宁波府天童直翁一举禅师
(语载增集续传灯第一卷二十七纸。以版失欠
录。俟搜讨出当补入)。
** 大鉴下第十九世
*** 鹿门觉禅师法嗣
**** 青州普照一辨禅师
精究教相旨趣。后弃去。往参鹿
门。得言外旨。出世中都万寿。室中尝设百问。勘验诸
方。一曰。声前荐得。落在今时。句后承当。迷头认影。作
曹洞宗¶ 第 606a 页 X84-0606.png

安。且道。甚么处相见得个端的。又曰。回途转位。直须
戴角披毛。唤作畜生得么。又曰。念念释迦出世。步步
弥勒下生。为甚么拟心即错。动念即乖。又曰。有口赞
不尽。无言心自明。是则裂破虚空。不是则鬼家活计。
上人端的处。道将一句来。如是憧憧筹室。契其机者
鲜焉。师尝作四宾主颂。宾中宾。天涯奔走几经春。负
学论功日转贫。行海渊深须遍涉。义天空阔不容尘。
宾中主。衣穿瘦骨露无馀。独镇寰区晖太初。三尺匣
中诛佞剑。百篇囊里荐贤书。主中宾。丹墀鞭静九宫
开。万里江山绝点埃。脱却襕衫戴席帽。声声只道那
边来。主中主。重岩幽𨗉锁烟岑。古洞龙吟雾气深。石
女唱归红焰里。木人运步觅知音。又颂浮山示投子
十六题。一识自宗。问答休将句偈酬。到头佛祖一齐
收。九年面壁巳多事。立雪神光亦强求。二死中活。今
时及尽更何亲。云锁幽岩冻锁津。堪羡岭头增意气。
雪中独绽一枝春。三活中死。合头相似喜人情。水月
空华镜象荣。荒径客迷芳草渡。拟将石火当天明。四
不落死活。到头采汲不虚施。运水搬柴自合时。燕语
未归帘幕静。晓莺啼处绿杨垂。五背舍。三峰华岳总
平治。雪压寒林折冻枝。一念不生全体现。纤毫才动
落阶墀。六不背舍。路阔岩高碧涧流。山华开遍接云
楼。雨馀何处莺声啭。不顾残春语未休。七活人剑。耳
听无如眼听亲。南山下雨北山云。动容举止方圆异。
曹洞宗¶ 第 606b 页 X84-0606.png

冰雪路难行。未萌巳落威音际。才拟玄微堕阱坑。九
平常。春来幽谷水冷冷。策杖优游傍钓汀。好个太平
无事客。汨罗未必独惺惺。十利道拔生。少室灵山事
宛然。不曾谈教不安禅。回光一句超今古。大丈夫儿
谁后先。十一言无过失。默时似说说时无。迷悟刚令
与道疏。莫谓人根有利钝。粗言细语不关渠。十二透
脱。雪后风和晓霁天。莺啼华笑柳含烟。凤楼不宿桃
源客。半夜穿鞋人市廛。十三透脱不透脱。劈箭机锋
著眼看。当阳趁妙哂傍观。云横谷口迷巢鸟。雪拥柴
门去路难。十四称扬。寒潭不与月为期。万古松声韵
不移。眼听耳观如会得。方知佛祖密传持。十五降句。
当台明镜影难藏。露柱灯笼自举扬。千圣不曾留半
偈。少林巳是不相当。十六方入圆。携琴玉女夜归时。
凤转丹霄入紫微。香雾喷华烟霭重。汀洲渔棹月依
稀。又五位颂曰。正中偏。斗柄初横半夜前。密室不燃
龙凤烛。广寒宫殿月当天。偏中正。木女手提无字印。
失晓昆崙暗皱眉。自然羞睹秦时镜。正中来。剑树刀
山也自摧。玉马嘶声离月殿。九重依旧锁苍苔。偏中
至。大用纵横无巧智。渔歌樵唱谒金门。太平不是将
军致。兼中到。头角完全无异号。脱珍著弊入廛来。纵
横踏破今时道。
*** 天童举禅师法嗣
**** 宁波府天童云外岫禅师
郡之昌国卫人。逸其氏。依
曹洞宗¶ 第 606c 页 X84-0606.png

象山智门郡之天宁。次继西竺坦席。后迁天童。
上
堂。闹市红尘里。有闹市红尘里佛法。深山岩崖中。有
深山岩崖中佛法。山僧昨日出城门。闹市红尘里佛
法。一时忘却了也。行到二十里松云满目。便见深山
岩崖中佛法。大众且道。如何是深山岩崖中佛法。良
久云。白云澹泞。出没太虚之中。青萝夤缘。直上寒松
之顶。便下座。
上堂。以拂子打圆相曰。摩诃衍法。离
四句。绝百非。又打一圆相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
道斯为美。又打一圆相曰。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
亲收得。诸人还见么。所见不同。互有得失。天童者里。
毋固毋必。
一日问众曰。天童今日大死去也。汝辈
作么生救。无印證出曰。请和尚吃饭。师曰。天童今日
大死去也。汝不要相救。證曰。寱语作么。师曰。天童今
日大死去也。阿谁与我同行。證曰。和尚先行。大證后
随。师呵呵大笑。遂示寂。塔全身于本山。
** 大鉴下第二十世
*** 天童岫禅师法嗣
**** 宁波府雪窦无印大證禅师
饶州鄱阳史氏子。幼颖
异。依州之昌国寺智节剃染。初谒荆石琰于圆通。不
契。时思庵睿居閒房。师委身日就锻鍊。嗣闻云外唱
道天童。往依之。得入室。师资唱和。有若大沩之得寂
子。至治癸亥。应诏金书大藏。英宗赐织金屈眴。南还
江浙。丞相脱欢。请师主衢之南禅。继领光孝。迁信之
曹洞宗¶ 第 607a 页 X84-0607.png

上堂。千说万说。不若觌
面一见。昨日二十九。今朝七月一。报汝参禅人。此中
有深秘。娘生两只眼。个个如黑漆。急急急。回头觑破
天真佛。良久曰。且道。是甚面目。下座。巡堂吃茶。
上
堂。妙妙妙。衲僧鼻孔无多窍。玄玄玄。刹竿头上挂青
天。智士宁容袖手。良马岂待挥鞭。全超棒喝。不落蹄
筌。百鸟不来春又去。岩前赢得日高眠。
举世尊。才
升座。文殊遽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
便下座话。颂曰。春风乍扇巳天涯。是处根茎竞发芽。
何必子规更饶舌。重教啼血染山花。
元顺帝至正
庚子。退居定水之圆明庵。明年九月廿一示寂。阇维。
牙齿数珠不坏。舍利明莹。门人景云等。建塔于庵之
后。寿六十五。
*** 普照辨禅师法嗣
**** 磁州大明宝禅师
尝作五位颂曰。正中偏。月锁深宫
午夜前。烛残人静丹墀冷。一片虚明照碧天。偏中正。
晓天不挂秦台镜。金乌才拟出扶桑。依稀还被轻烟
映。正中来。深夜寒梅雪里开。馥馥幽香无间断。头头
触处绝纤埃。偏中至。大用全彰无忌讳。携手相将贺
太平。熙熙风物从来异。兼中到。妙尽功忘非善巧。枯
木龙吟大地春。灵根秀出寒岩草。
**** 慈云觉禅师
普照室中垂问曰。声前荐得。落在今时。
句后承当。迷头认影。作么生是空劫巳前自已。师曰。
半夜石人无影象。纵横谁辨往来源。问不见一法。始
曹洞宗¶ 第 607b 页 X84-0607.png

吃饭忘其饥。力充忘其饱。作么是力充底人。师曰。巨
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问直得不恁么来
者。犹是儿孙边事。如何是向上人。师曰。半夜乌鸡雪
里啼。问行玄体妙。落在今时。究理穷源。关山万里。只
如未知有底人。如何趋向。师曰。床窄先卧。问迷时千
卷少。悟后一言多。且道。悟了底人。如何履践。师曰。出
不由户。坐不当堂。问岸如欲止先停棹。车若不行须
打牛。如今打牛也。车行也未。师曰。下载清风付与谁。
**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 大明宝禅师法嗣
**** 太原府王山体禅师
参大明。一日见雀子啄生饭。师
乃拍手一下。雀飞去。大明适后至。亦于师背上打一
掌。师惊顾。明曰。还是雀子辜负你。你辜负雀子。师罔
措。明曰。幸是可怜生。却乃互相辜负去。师豁然有省。
于是典侍者。戮力十年。秘重深严。不见参学。一日抽
单。罔不疑怪。或问。明侍者何往。明曰。诸方来诸方去。
何介意哉。曰参学何如。明曰。道有参学。栽他头角。道
无参学。减他威光。一众方疑。后受嘱隐山西太原府。
府运两衙。请主王山。
上堂。者里莫有冲流度刃者
么。试出来相见看。僧出。从东过西。又从西过东。师曰。
未得一场荣。先刖两胫足。曰也知和尚惯用此机。师
曰。罪不重科。僧拟议。师便打。僧为吐舌。师曰。棺材里
瞠甚眼睛。乃曰。似者等行脚。祖师门下。有甚交涉。同
曹洞宗¶ 第 607c 页 X84-0607.png

衲僧家到者里。剑甲未施。贼身巳败。岂不屈辱先宗。
山僧今日。若不痛与针锥。达磨一宗。堪作甚么。喝一
喝曰。逢人不得错举。
师尝谓学者曰。狮子有三种。
第一超宗异目。第二齐眉共躅。第三影响不真。超宗
异目者。见过于师。堪为种草。齐眉共躅者。减师半德。
落在今时。若影响不真。则狐犴猥势。羊质虎皮。祖师
门下。有甚用处。
又尝发明洞上宗旨曰。既有尊贵
之位。须明尊贵底人。须知尊贵底人。不处尊贵之位。
方明尊贵。不落阶级。
五位颂曰。正中偏。夜深古殿
锁轻烟。寂尔苔封臣不立。密密光辉未兆前。偏中正。
玉人不睹临台镜。子夜星河雾气浓。依旧青山不露
顶。正中来。木人携杖火中回。趁起泥牛耕练色。放教
石马步苍苔。兼中至。转侧相逢全意气。交辉终不犯
锋铓。大用纵横无变异。兼中到。明暗尽时光不照。石
女有智妙难穷。解栽绝顶无根草。
**** □□府□□仁山恒禅师
久待大明。深入堂奥。明一
日以衣法付之。师曰。恒不是恁么人。明曰。不是恁么
人。自不殃及伊。师乃唯唯受之。盖法乳恩深也。明嘱
曰。汝既如是。第一不得。容易出世。若躁进轻脱。中间
必有坎坷。厚养久之。乃出住□□焉。
僧问。洞山巳
邈云岩真。因甚到过水睹影。始云大悟。师曰。不是深
心人不知。曰如何是深心人。师曰。十八女儿不系腰。
复示以颂曰。柳底黄鹂送好音。轻轻唤著愈伤心。阑
曹洞宗¶ 第 608a 页 X84-0608.png

花下影。依俙拂断枕头琴。
*** 普照宝禅师法嗣
**** 顺天府大庆寿寺虚明教亨禅师
济州任城王氏子。
先是有汴州慈济寺僧福安者。山居有年。于邙山村。
倚树而化。王氏母。梦其求托宿。遂生师焉。七岁出家。
十五游方。参普照。未有所入。一日以事往睢阳。宿赵
渡。于马上忆击板因缘。疑情百结。将抵河津。同行警
曰。此河津也。师忽有省。下马悲喜交集。至陨涕归。以
告照。照曰。此僵卧人。似欲转动。日面佛。月面佛。意旨
如何。师复茫然无所对。后闻板声乃大悟。以颂呈照
曰。日面月面星。流电卷少或迟疑。面门著箭咄。照曰。
吾今后瞒。汝不得也。后出世五坐道场末。继席普照。
寻奉旨主庆寿金兴定。己卯七月十日索笔书偈。端
坐而化。其偈失录。尚记其末云。咦一二三四五六七
塔于。
** 大鉴下第二十二世
*** 王山体禅师法嗣
**** 彰德府磁州大明雪岩满禅师
初参普照宝。宝曰。兄
弟年后。正宜参扣。老僧当年。念念以佛法为事。师遽
避席进曰。和尚而今如何。宝曰。如生冤家相似。师曰。
若不得此语。几累我枉行千里。宝下禅床。握师手曰。
作家那。师与胜默光同参。有所逆。尝跪受呵斥。或问
其故。师曰。今诸方师资。法属诤讼招讥。狮子身中虫。
曹洞宗¶ 第 608b 页 X84-0608.png

贤。后造王山。山举洞山睹影话。师疑甚。山曰不疑言
句。是为大病。子今既疑。则病发矣。子知此病。则子药
也。师一日读五位颂。至折合终归炭。里坐忽大悟曰。
今日方知。病即药也。呈山。山曰。料掉没交涉。师曰。和
尚此回瞒不得也。山可之。俾接踵住持。
上堂举。洞
山解夏曰。秋初夏末。兄弟东去西去。直须向万里无
寸草处去。良久曰。祇如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石
霜曰。出门便是草太阳。曰直饶不出门。亦是草漫漫
地。师曰。三个老汉。虽然异口同音。未免撞头磕额。何
故一人。大开口了合。不得一人。高抬脚了。放不下一
人。紧闭门了出不去。王山即不然。遍十方界。非外。全
在一微尘。在一微尘非内。遍十方界。祇者一微尘及
尽。不可得也。向那里安门甚处入草。还委悉么。休侵
洞岭。初秋草请看。疏山﨟月莲。下座。
僧问高邮定。
透网金鳞。以何为食。定曰。乾屎橛。僧无语。师代曰。谢
供养。师于金泰和六年丙寅十月寂。当宋宁宗开禧
二年。其颂语最多。兹仅录正偏五位。如左曰。正中偏。
𨗉洞沉沉锁翠烟。午夜碧空清似镜。一轮明月上层
巅。偏中正。欲晓云浓封古径。雪屋灵明梦未惺。冥然
又若寒宵永。正中来。木人携锡下崔嵬。纵横不履今
时地。石径祥莲衬足开。兼中至。高提妙印无真伪。碧
纱丛里恣情眠。一任岩前花雨坠。兼中到。突兀三光
曾未照。梦手敲空听者稀。迥然不落宫商调。
曹洞宗¶ 第 608c 页 X84-0608.png

**** 顺天府庆寿胜默光禅师
初参郑州宝。后参王山得
法。出世开堂。尝谓众曰。传法当如船子。求法当如可
祖。苟不然者。其何以荷如来之大法哉。
上堂。我宗
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德山。齿不关风。纳尽败缺。要
识纲宗。先须识句岩头。脑后见腮。莫与往来。总好与
三十痛棒。还有不甘者么。如无莫怪。压良为贱。
示
众举。麻谷到章敬。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
敬曰是是。谷又到南泉。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
而立。泉曰。不是不是。师曰。是无可是。非无真非。是非
无主。万善同归。枭鸡昼夜徒自支离。我无三寸。鳖得
唤龟。迦叶不肯。一任攒眉。
僧问。如何是祖意。师曰。
针头削铁。曰如何是教意。师曰。佛面剥金。
举九峰
不肯首座话。颂曰。元座徒亡一炷烟。九峰不是抑高
贤。若将一色为承绍。辜负先师不借缘。
*** 仁山恒禅师法嗣
**** 彰德府磁州大明诠禅师
依仁山得旨。赋性潇洒。□
排谐谈笑。仁山常嘱定。侍者拘检之。师曰。人生一梦
而巳。快乐一世是好梦。拘检一世是恶梦。我宁作好
梦耳。人以为佳言。徒单二驸马。赴南京任道。过大明
入堂。见一僧面壁而坐。驸马曰。好个澹汉。师曰。今日
被驸马。著盐酱也。
*** 庆寿亨禅师法嗣
**** 开封府大觉西溪弘相禅师
沂水王氏子。初弃家事。
祖照通经。得僧服。恣览内外典。凡十年乃弃。参虚明
曹洞宗¶ 第 609a 页 X84-0609.png

之少林沂州之普照。最后住清凉。元遗山好问。与师
同游兰若峰。道中偶谈。及避𡨥事。时师以为。凡出身
以对世。能外生死。然后有所立。生死虽大事。视之要
如翻覆手。然则坎止流行。无不可者。此须从静工中
来。念念不置境。当自熟耳。时雪途石滑。师失跌。同行
莫能救。直下数十尺。仅碍大树而止。遗山惊问。师方
神色自若。徐曰。学禅四十年。脚跟乃为石头取勘。闻
者笑服。因汉境熟之言。果其日用事。纯而不妄也。年
六十四示寂。有语录文集行世。
**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 雪岩满禅师法嗣
**** 顺天府报恩寺万松行秀禅师
河内人。族蔡氏。气骨
不凡。幼便超然有出世志。父母难之。然知终不可。以
世相夺。因携送刑州净土寺。礼赟允落发秉具。后决
力参究。担囊距燕。历潭柘过庆寿。参胜默老人。老人
曰。学此道如锻金。滓秽不净。则精金不显。观君眉宇
间。大有物在。此物非一番寒彻骨。不能放下。子后自
见。不在老僧多言。且令看长沙转自已。归山河大地
话。半载无所入。默曰。我只愿你迟会。久之。一日忽有
省。于玄沙未彻语。尚未透。次参雪岩满于磁之大明。
言下忽悟曰。得恁么近。从前伎俩。一火而烬。始知胜
默为人处。依雪岩二年。尽得其底蕴。岩付衣偈。勉以
流通大法。自是两河三晋。皆钦师名。于是法门。隐然
曹洞宗¶ 第 609b 页 X84-0609.png

师应之。次住中都万寿。金明昌癸丑。章宗诏入禁庭
升座。帝躬自迎礼。闻法感悟。赐锦绮大僧伽衣。承安
丁巳。诏住大都仰山栖隐寺。以继开山玄冥顗席。次
移锡报恩洪济。元太宗庚寅。复奉敕。主中都之万寿。
晚年退居从容庵。数迁钜刹。大振洞上之宗。道化称
极盛焉。
上堂举。昔有跨驴人。问僧何往。僧曰。道场
去人。曰何处不是道场。僧以拳殴之。曰者汉没道理。
向道场里。跨驴不下。其人无语。师曰。尽道者汉。有头
无尾。能做不能。当殊不知。却是者僧前言。不副后语。
汝既知举足下足。皆是道场。何不悟骑驴跨马。无非
佛事。万松要断。者不平公案。更与花判道。吃拳没兴
汉。茅广杜禅和。早是不尅己。那堪错过他道场。惟有
一佛法。本无多留。与阇黎道。户唵萨哩嚩。
栖隐上
堂。莲宫特作梵宫修。圣境还须圣驾游。雨过水澄禽
汎子。霞明山静锦蒙头。成汤也展恢天网。吕望稀垂
钓月钩。试问风光甚时节。黄金世界桂花秋。
上堂。
所谓道人者。不知月之大小。不知岁之馀闰。山僧即
不然。今年三百八十四日。前月大尽。此月小尽。即今
闰四月一日。辰末巳初。忽有个汉出来道。疏通伶俐。
知时按节。即不无要。且无道人气息。山僧以手掩鼻
道退后退后。为甚么聻道。人气息太煞熏人。
示众。
机轮转处。智眼犹迷。宝镜彰时。纤尘不度。开拳不落
地。应物善知时。两刃相逢时。如何回互咄。
示众。踢
曹洞宗¶ 第 609c 页 X84-0609.png

是半提。大用全彰。如何施设。
示众。去即留住。住则
遣去。不去不住。渠无国土。何处逢渠。在在处处。且道。
是甚么物。得恁么奇特。
示众。动则埋身千尺。不动
则当处生苗。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更买草鞋。行
脚始得。
示众。向上一机。鹤冲霄汉。当阳一著。鹞过
新罗。直饶眼似流星。未免口如匾担。且道。是甚么宗
旨。
僧问。诸佛不出世。为甚却降诞王宫。师曰。青山
常举足。曰亦无有涅槃。为甚却灭度双林。师曰。白日
不移轮。 问明与无明。其性无二。如何是无二之性。
师曰。天晓不露。
问撒手那边的人。为甚么不居正
位。师曰。大功不宰。曰回途者边的人。为甚么不堕偏
方。师曰。至化无为。
问向道莫去。归来背父。如何得
不背父去。师曰。切忌回头。
问心心放下难。如何是
放下底人。师曰。担取去。
问僧洞山道。龙吟枯木。异
响难闻。如何是异响。曰不会。师曰善解龙吟。
问是
处是慈氏。无门无善财。为甚么却道。琉璃殿上无知
识。师曰。拆殿了相见。
瞎全真问。某甲三十年来。打
叠妄心不下。乞师方便。师曰。汝妄心有来多少时也。
未审本来有妄心否。祇如妄心作么生断。只者妄心
断。即是不断。即是真闻。廓然作礼而去。
晚年幽居
多暇。尝拈掇宏智百颂曰。从容庵录。又著请益录。踵
碧岩。后尘开宝镜重垢。甚有补于宗门。师天资敏利。
百家之学。无不淹通。三阅大藏。首尾熟贯。有祖灯录。
曹洞宗¶ 第 610a 页 X84-0610.png

法喜集。若干卷。净土仰山洪济。万寿四刹。皆有录行
世。以元定宗元年丙午后四月五日示疾。七日书偈
曰。八十一年。只此一语。珍重诸人。切莫错举遂逝世。
寿八十一生。宋乾道二年丙戌。僧腊六十。茶毗于通
玄门外。舍利无数。诸方门人分而塔焉。
**** □□府竹林巨川海禅师
有风铃颂曰。铜唇铁舌太
尖新。楼角悬来不记春。言外百千三昧法。因风说与
个中人。
学士陈秀王尝问。万松弥勒菩萨。为甚么
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松曰。真心本净故不修禅。定妄
想本空故。不断烦恼。又问。香山大润。润曰。禅心巳定
不须。更修断尽烦恼。不须更断。后持以问师。师曰。本
无禅定烦恼。公曰。惟此为快耳。
续灯正统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