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0c 页
续灯正统卷三十三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天童密云悟禅师法嗣
****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潮州茶阳林氏子也。幼
沈毅。有夙慧。读书一目五行俱下。总角以艺文擅名
乡曲。试为生员。然性不耽世好。飘然有尘外想。及冠
读大慧录。忽忆前身云水参方。历历如见。即走匡庐
开先。投若昧芟染。昧以师志不群。使参憨山清黄檗
有辈数尊宿。皆深契之。终不自肯。后参天童于金粟。
因阅殃崛产难机缘。忽大彻从上关键。童命掌记室。
亲炙十有四稔。崇祯壬午七月。童示寂。众请继席。开
法天童。
上堂。目击道存。锋铓不犯。头头显露。物物
全彰。犹是因高就下。曲为今时。况复言中取则。句里
呈机。举古明今。拈三播两。大似郑州出曹门。何异南
辕而北辙。殊不知。当人脚跟下。立地一著子。如天普
盖。似地普擎。抽一机则千机顿赴。展一目则万目毕
张。透声透色绝遮拦。亘古亘今无处所。还生死得伊
么。还染污得伊么。还荣枯得伊么。还推迁得伊么。总
有德山棒如雨点。也则打他不著。临济喝似雷奔。也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1a 页 X84-0591.png

端际。出现无尽身云。一举步间。游历无边国土。正是
泥里洗土块。虾跳不出斗。诸仁者。从上既有如此广
大门风。稳密田地。何不推他阿爷。向后放出渠侬一
头。与么直截承当去。正恁么时。接续流通一句。作么
生道。天高群象正。海阔百川朝。
上堂。天童寺里开
炉。以虚空为炉床。四大部洲为炉脚。须弥卢为火箸。
七金山为炭团。其馀森罗万象。日月星辰。赤县神洲。
山川人物。为引火黄叶。且道。火种聻。以拄杖画一画
曰。饶尔向者里荐得。透脱分晓。及乎施用。未有其方。
也则是个守死善道。要得发焰联辉。正未可在。当恁
么时。发焰联辉一句。作么生道。喝一喝曰。八万四千
非凤毛。三十三人入虎穴。
上堂。拈拄杖横按曰。有
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卓一下曰。有时一喝。如踞地
狮子。移拄杖过东。复移向西曰。有时一喝。如探竿影
草。掷下拄杖曰。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灵利汉。若向
者里。著得一只眼。临济老子。不直半文钱。其或未然。
莫怪海门风浪紧。干戈原是太平基。
上堂。哀哀三
叹蓼莪章。罔极无能一报偿。至竟吾门真大孝。回光
直荐本爷娘。灼然欲报至恩。须是亲见本生爷娘。则
于一切时。如龙得水。无一念落虚。于一切处。似虎靠
山。无丝毫走作。纵横收放。全彰本地风光。出没卷舒。
独露金刚正体。便能不动尘际。坐宝王刹。不动舌头。
转大法轮。俾人人达本生缘。使各各知恩有地。所以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1b 页 X84-0591.png

者。大众。祇如山僧。近日有人从岭南来。报道生身慈
母。巳于辛巳冬朔迁化了也。且道。即今作么生与本
生爷娘相见。山色翠浓春雨歇。北堂萱草倚兰开。
上堂。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更有一人。且道。得个
甚么。喝一喝曰。迥超今古格。不共汝同盘。卓拄杖下
座。
上堂。众集。蓦拈拄杖掷下曰。不得动著舌头。向
者里道一句看。众默然。师曰。死去十分。便下座。侍者
向前拾起度与师。师接得便打。
开炉上堂。乾坤索
然陡变。高岸夷为平川。木头生了耳。灶底没了烟。饥
时饥得眼翻白。冻时冻得手挛卷。有底没转智。只管
穷厮炒饿厮煎。横吞栗棘蓬。倒跳金刚圈。有底讶郎
当誇。我能向镬汤中澡浴。炉炭里安禅。剑树边经行。
刀山上打眠。朝悠悠暮悠悠。谁解骑骏马骤高楼。蹋
倒嘉州大象。趯翻陜府铁牛。嘘嘘。直饶如是。也较山
僧一筹。何以。衲被蒙头万事休。
上堂。六户无关钥。
西风彻骨寒。家家门首路。一一透长安。大众。外布施
象马七珍。内布施头目髓脑。今日山僧。尽情为诸人
舍施了也。其有饥餐未厌。欲壑难填底。道峰更倩拄
杖子。化作三十三天王。为卢至长者破悭著。拈拄杖
卓一下曰。那贵殊祥生九穗。好看比屋尽黄金。
开
炉上堂。佛法无多子。久长难得人。山僧昔在兹山。以
不办长久之念。住凡四周寒暑。散席他往。东住天台。
南住于越。西住吴兴。北住青齐。巳经十有一载。无端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1c 页 X84-0591.png

当今日开炉。作么生得。接燄联辉去。拱手曰。著力全
在诸兄弟。
顺治己亥夏。师应召入京。上命迎师。进
万善殿。驾随到。传谕免礼赐坐。上慰劳毕。敕学士王
熙冯溥曹本荣状元孙承恩徐元文至。上命学士问。
老和尚来自天童。如何是天童得力句。师曰。奉皇上
诏书。特特到此。问如何是正法眼藏。师竖拳曰。突出
难辨。又问。如何是观自在。师鼓掌曰。还闻么。复问。大
学之道。在明明德。朱子曰。明明之也。如何是明之底
道理。师曰。问取朱文公去。士皆无语。上甚欣喜。上曰。
老和尚因甚机缘悟道。师曰。长疑产难因缘。后来有
个会处。学士曰。大慧也从此打失布袋。者公案。毕竟
作么生。师曰。明破即不堪。又问。女子出定公案。请下
一转语。师曰。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士曰。婆子请
赵州转藏经。只转得半藏。那半藏作么生转。师曰。学
士起身礼拜皇上著。又问。发心参禅即是善。如何又
说不思善不思恶。既善恶都不思。当何处著力。师曰。
善恶总从心生。心若不生。善恶何著。士沉吟。师震威
一喝。上曰。才涉思惟。总成意识边事。师曰。大哉王言。
上问。如何是悟后底事。师曰。待皇上悟后即知。学士
进曰。悟即不问。师曰。问即不悟。上首肯复问。有个雪
峤和尚。闻渠真率不事事。末后示寂甚超脱。老和尚
可知其人否。师曰。先法叔住开先时。曾受西堂之职。
及示寂云门。遗命主后事。乃述。雪老人。于丁亥年八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2a 页 X84-0592.png

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
了。至二十六日酉时。果索茶饮。唱雪花飞之句。奄然
坐逝。然近代如林皋和尚之升堂告众。箬庵和尚之
预定逝期。其事详载塔铭。皆忞所撰。则又不止一雪
峤老人也。上曰。学道须是恁么方好。是日自辰至午。
方始回宫。
上一日问。南泉斩猫意旨如何。师曰。直
逼生蛇立化龙。上曰。赵州当日。顶草鞋出去。南泉许
为救得猫儿。若问老和尚。合作么生。师曰。老冻脓。为
他閒事长无明。
上一日。手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拈起曰。请老和尚。下一转语。师曰。日轮正卓午。上问。
梁武帝见达磨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磨曰廓然无
圣。意旨如何。师曰。绵包特石。上曰。对朕者谁。磨曰不
识。又作么生。师曰。铁裹泥团。上曰。今问老和尚。如何
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上曰。对朕
者谁聻。师曰。即日恭惟皇上圣躬万福。
上自召见
师后。驾数幸万善殿。师屡辞还山。上留法嗣旅庵月
山晓皙。开法善果隆安。驾躬送出京。锡弘觉禅师印
号。师南还。谢天童金粟院事。投老会稽化鹿之平阳。
鼎建宝坊于黄龙峰下。为开山第一代焉至康熙甲
寅六月廿有七日。说偈吉祥而逝。世寿七十九。僧腊
五十五。有九会语录。布水台集若干卷。行世。
**** 宁波府雪窦石奇通云禅师
娄东徐氏。幼因笃疾。陡
现异境。乃辞母。脱白于南广遇老宿。令看父母未生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2b 页 X84-0592.png

见。童叱出。忽一日入室。未启口。童便棒。于是大彻。顿
脱凝滞。不离左右者。十有三载。崇祯辛巳。童命住台
之灵鹫。僧问。如何是灵鹫境。师曰。秀峰齐插耳。曰如
何是境中人。师曰。觌面案山横。曰如何是目前事。师
打曰。脑后荐取。问一口气不来。甚处安身立命。师曰。
鼻孔撩天。顾邑侯问。宗门事从何门得入。师曰。从无
门入。曰儒家必从读书门入。无门如何得入。师曰。铜
墙铁壁。曰那里是铜墙铁壁。师曰。刻刻在前。师问正
侍者。寒时寒杀。热时热杀。你试道看。正曰。寒时由他
寒。热时由他热。耿兵宪叙话次。师曰。公本分事相应
也未。曰要自家亲到。师曰。如何是亲到消息。曰正要
求指示。师曰。未举步时三十棒。次日耿呈颂。师阅毕
曰。未在更道。耿拟进语。师蓦掩其口。
上堂。一二三
四五六七。逗到今朝是人日。春风蓦面忽相逢。扑破
鼻头撞破额。灵鹫寺里。今日有斋。大众开单展钵。拈
匙放箸则且置。应时及节一句作么生。泥牛起舞春
悠悠。不风流处也风流。
受景星岩请升座。春山叠
乱青。春水漾虚碧。寥寥天地间。独立望何极。古德恁
么说话。大似在孤峰顶上。等个人来。大众且道。他要
等个甚么人。击香几曰。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
暗点头。
受雪窦请升座。杲日当空。十虚普照。清风
匝地。遍界全彰。如是则景星与雪窦齐高。乳峰与玉
柱一体。瀑飞千丈影含珠。星坠半岩光映月。无彼无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2c 页 X84-0592.png

全收。放行把住。自在纵横。一切临时。不容拟议。正当
恁么时一句。作么生道。明年自有新条在。恼乱春风
卒未休。
建法堂上堂。腊月正穷冬。日日是好日。百
草头呈古佛家风。一毫端现宝王刹。直得普贤大士。
运斤成风。文殊师利。不拘绳墨。所以道。建大厦非一
木之能。济巨川非一棹之力。况慧日高悬。法幢重建。
且道。毕竟承谁恩力。还委悉么。分明举鼎调羹手。拨
转如来正法轮。
上堂。长安甚闹。吾国晏然。拈拄杖
曰。大众。不可道拄杖子不晏然也。遂点曰。低声低声。
解制上堂。僧出叉手而立。师曰。且站一边。僧以拳
加头上。师曰。捏怪作么。僧又加一拳。师曰。不识羞。僧
绕禅床。弹指一下。师便打。乃曰。正月十五。泥牛辄舞。
布袋打开。西秦东鲁。
上堂。一之日寒风急。寸丝不
挂底。即乃顶门裂。裂裂。现出三头六臂。把主风神一
掴。直得须弥山倒地。无数英俊𨁝跳。禅和被他压死。
不能转身吐气。直待春雷起蛰。蓦地叫曰。屈屈屈。堪
述。绝后再苏。真欺不得。喝一喝。
上堂。古人道。者一
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了也。我立地待你搆去。是则是。
诬人之罪。义所难容。
上堂。五月十五。榴花喷火。宝
王刹海高悬。直得万岁塔与乳峰山。一齐起舞。且道。
何故。国有定乱之剑。家有白泽之图。
上堂。举僧问
云门。一言道尽时如何。门曰。老僧在尔钵盂里。师乃
呵呵大笑曰。大众分明记取。
法幢上座。请上堂。永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3a 页 X84-0593.png

日山僧来。普请看方便。竖起拄杖曰。大众见不见。见
则便与么去。随处作主。遇缘即宗。当年本山真觉大
师。到曹溪时。振锡三下。卓然而立。遂一宿而返。今朝
不妨有个同参。若不见山僧。大似劳而无功。所以宗
师唱导。譬如沧溟上客。独泛兰舟。月渚烟波。随情放
旷。欲抛香饵。为待长鲸。即今还有么。卓拄杖曰。三千
剑客分明在。那许庄周致太平。
上堂。月朔月望。月
圆月缺。一句全提。万机寝削。卓拄杖曰。看看掷下来
也。咄。
小参。举五祖住太平时。上堂曰。太平不会禅。
一向外边走。腊月三十夜。赢得一张口。且道。如何是
太平口。自曰。两片皮也不识。五祖与么卖弄口皮即
得。要是衲僧受用则未在。山僧不恁么。雪窦不会禅。
一向家里坐。腊月三十夜。分明成话堕。扯索底扯索。
抬木底抬木。谷应山鸣。声光辘辘。呵呵呵。夜深山寺
煖烘烘。个个寮房一炉火。
顺治庚子。师还南广。革
应为禅。浚盐铁河。直达于寺。以利舟楫。阅三载。将东
归乳峰。未几疾作。命二侍举时。皆以子时对。乃点首。
至午夜端坐而化。门人迎龛返四明。窆于妙高峰顶。
世寿七十。腊四十有五。
**** 嘉兴府古南牧云通门禅师
常熟张氏子。丱岁礼兴
福洞闻老宿为师。初参博山。次谒天童于金粟。童问。
即今事作么生。师拟议。童便打。师礼拜。童于背上。筑
一拳曰。你若作打会。入地狱如箭。自是发愤咨参。后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3b 页 X84-0593.png

骨清凉。童曰。何不道过时谁不骨清凉。师于言下豁
然。又作活眼泉偈。正思索时。偶右手于左臂一触。忽
然契悟。久掌记室。出住古南。僧问。临济初住院曰。我
欲于此建立黄檗宗旨。如何是黄檗宗旨。师打曰。一
棒血淋淋。曰今日问和尚。如何是天童宗旨。又作么
生。师又打曰。再犯不容。僧礼拜。师复打。曰恩大难酬。
师曰。道得一半。问不生不灭是如何。师曰。好人不肯
做。定要屎里卧。问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时如何。师曰。
放下坐具著。曰恁么则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打曰。
未到你在。僧作礼曰。彼既丈夫我亦尔。师曰。只恐不
是玉。
上堂。举遵布衲于药山浴佛次。山问曰。汝只
浴得者个。还浴得那个么。遵曰。把将那个来。药山便
休。药山垂丝千尺。意在深潭。遵布衲钩在不疑。四楞
塌地。祇如药山休去。还有商量也无。掷下拄杖曰。不
劳再勘。
上堂。举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椎曰。谛观
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老将不谈兵。文殊
特请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正当恁么时。山僧
性命。在诸人手里。其或眼目定动。诸人性命。却在山
僧手里。卓拄杖下座。
上堂。古南个村僧。性燥多瞋
骂。佛法懒得说。终日寻人打。打打打。上士笑呵呵。下
士便惊怕。怕怕怕。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天下。
上堂。
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个无心道人。释迦老子。好
与三十棒。有一人。长年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3c 页 X84-0593.png

上堂。抛
下拄杖曰。扑落非他物。复擎起作舞曰。纵横不是尘。
汝诸人还见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么。复击香几
曰。一片榆楠木。敲来响杀人。
上堂。昨夜西风号不
歇。远近山头都是雪。朝来依旧日头红。岭上石人。冻
得皮肤裂。下座。
请首座上堂。日南长至。节届书云。
天心复见。扶扬抑阴。紫罗抹额。绣裙腰甚。生标致。赫
赤布裙。无来替换。家无滞货不发。所以烹金琢玉。须
知作者钳锤。荷教扶宗。全仗本色兄弟。挥佛日于西
垂。回狂澜于既倒。岂不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你大
众还见么。物宜求新。楼前海棠花。开却一朵两朵。人
宜求旧。即日堂中第一座。少渠不得。且阿那个是第
一座。卓拄杖曰。苏州有。
住破山。指山门曰。石桥东
锁。古涧西来。佛祖门户。古今洞开。还见么。祥麟及瑞
凤。尽入此山来。佛殿三面好。山中一所空王殿。喝退
麻三斤。打开乾屎橛。甚处与古佛相见。以坐具打圆
相曰。交。据室。金刚圈抛来。任你跳得。栗棘蓬剌来。尽
你吞得。山僧尚有三十棒在。何故。临济门下。令不虚
行。卓拄杖。
上堂。出山发尚青。还山齿半落。入门仔
细看。青山宛如昨。黄叶打头来。高林风索索。驰骋不
知休。当初悔行脚。昔有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
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
皆愕然。非其言。大众。邻人只知百年一身。不知念念
迁变。新新不住。梵志虽知当体无常。有变有灭。不知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4a 页 X84-0594.png

老病非他物。渴饮饥餐祇旧人。下座。
上堂。战马听
锣声。簇簇通身痒。临济吃拄杖。山河齐合掌。好事不
瞒人。裁成凭郢匠。拈拄杖旋转曰。山僧运斤也。诸人
试摸鼻孔上。还有一点泥也无。复卓拄杖曰。多虚不
如少实。
住极乐。开炉上堂。昭阳城外。烟水茫茫。极
乐庵中。红炉焰焰。向火焰中。拈一茎毛。贵图大家知
有。脱若七十三八十四。低头打算。算到尽未来际。有
甚了期。还会么。击拂子曰。朝生鹞子扑天飞。
上堂。
极乐极乐。天涯海角。铺子将收。家私落索。雪峰木毬。
普化铃铎。摇摇打打。扪扪摸摸。仔细看来。是何面目。
钟鸣铜山崩。剑举蜀头落。还会么。云门参见睦州。会
得秦时𨍏轹。参。
住鹤林上堂。僧问。旧店新开人尽
睹。重光祖印乞师慈。师曰。殿前双柏立。进曰。恁么则
山灵生色。四众沾恩。师曰。门外万松排。僧礼拜。师乃
曰。杨子江心大浪。飞白连天。铁瓮城边好山。排青立
地。肇开香刹。有此禅林。缟衣听法舞层霄。乌帽逢僧
閒半日。寄奴泉信为王者所凿。杜鹃花浪传仙子移
归。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山僧今日。借释迦老子手中
一华。拈示大众。遂举拂子曰。见么。若也见去。芳菲满
袖。烂熳惊人。若也不见。却成当面蹉过。众中有具眼
底。莫被山僧谩好。复举玄素禅师。住山时。有僧敲门。
素曰谁。僧应曰是僧。素曰。莫道是僧。佛来亦不著。僧
问曰。为甚不著。素曰。无汝栖泊处。大众。玄素禅师。传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4b 页 X84-0594.png

道。青天白日。寐语作么。诸公若言下了然。便见古人
立地处。其或未然。下座同礼祖师三拜。
浙中归上
堂。祖师一机。深明向上。当阳一句。只在声前。提得则
天上人间。放则无处回避。所以道。昭昭于心目之间。
而相不可睹。晃晃于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到者里。
流水桃花。别通春色。鸡鸣犬吠。各露风光。在处可作
津梁。无方不堪垂手。是则是。祇如维摩居士道。法非
文字。言语断故。还有道得转身句者么。良久曰。青蛇
上竹一种色。黄鸟过墙无限情。
住天童。开炉上堂。
僧问。了明差别智。方證涅槃心。千七葛藤都拈却。德
山托钵意如何。师曰。年老成魔。曰为甚被雪峰一拶。
直得低头归方丈。师曰。赚杀阇黎。曰祇如岩头曰。大
小德山。未会末后句聻。师曰。好与三十棒。曰密启其
意又如何。师曰。来日来向你道。曰既会末后句。因甚
只得三年活。师曰。开眼作梦。僧礼拜。师乃曰。今日开
炉。诸人还识开炉底意么。霜花点白。山寮各下暖帘。
枫叶飞红。将见坚冰踵至。通方上士。鉴在机先。得旨
归根去。天寒人寒。滴水滴冻。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
忧。不假炭煤。宏开炉鞴。直下化钝铁作良金。镕顽铜
成法器。妙手虽呈。大功不宰。驱沩山水牯。直入栏圈。
打疏山木蛇。横钻泥土。且道。甚么时节。是他出头分。
莫看水草嫌枯淡。好听春雷换甲鳞。下座。
立春上
堂。灵枢密运。四序推移。天地之间。其犹橐籥。看看冬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4c 页 X84-0594.png

第一机。天下老和尚。未曾提著。山僧又如何折合。举
拂曰。看看。五彩画头。黄金点额。复击一击曰。好好一
只春牛。被山僧一鞭粉碎了也。闻一知二。从他遍界。
分身。认影迷头。一任眼𥉌眵地。
上堂。十五日巳前。
野田祭妇。鬼哭神号。十五日巳后。鸟语如簧。山花似
锦。正当十五日。红日三竿。曲肱而枕。佛法二字。摸索
全无。山僧恁么告报。会得则途中受用。不会则世谛
流布。
上堂。顶门只眼。明明非见。脚跟一窍。了了常
知。古者道。从生至死。祇是者个。回头转脑作么。正是
怜儿不觉丑。天童者里。还有回头转脑者么。拍膝曰。
且喜天下太平。
小参。举岩头上堂曰。吾尝究涅槃
经七八年。睹两三段义。似衲僧说话。又曰休休。时有
一僧。出礼拜请举。岩头曰。吾教义如𠁼字三点。第一
向东方下一点。点开诸菩萨眼。第二向西方下一点。
点诸菩萨命根。第三向上方下一点。点诸菩萨顶。岩
头七八年。看教指东画西。原来未会在。乃信手点曰。
敢问诸人。山僧点个甚么。有僧进语。师曰。去。无汝啖
啄分。
冬至小参。今之夕群阴极。潭影藏山光黑。无
足之人欲夜行。往往扶篱兼摸壁。咄咄咄。参玄客。千
言万语唤归家。艰辛休向途中觅。如何是到家消息。
几个乌鸦殿角栖。一双白鹤松边立。还会么。归堂吃
茶去。
示众。大海不宿死尸。虚空不著五色。大火聚
中。不藏蚊蚋。无住法中。不立迷悟。汝等诸人。图参禅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5a 页 X84-0595.png

示众。善知识无家。以丛林为家。
十方衲子无家。亦以丛林为家。盖善知识。以丛林为
家者。本为蓄养衲子。续佛慧命。衲子亦以丛林为家
者。本为亲近知识。发明大事。故衲子尊知识为师。知
识视衲子为弟子。尊为师有父道焉。视为弟有子道
焉。既父子共住。管理家业。为子者自当知得我父。山
场许多在某处。田园许多在某处。乃至家私什物。共
有许多。又当照管某山柴该养。某山柴该斫。某田该
种。某地该锄。不使荒芜。界限一一分明。收藏一一牢
固。此真克家子也。纵使其父后日过世外人。无议不
能侵佔。何故。盖为父子一体。父之家业。子自然有分。
亦为子平日肯照管得清楚。不致忘失。设使虽在其
父荫下。自不留心。山荒也不管。地荒也不管。无菜蔬
吃也不管。无柴烧也不管。乃至杓柄短长。家中事问
著。一总不知。此子决不能向后绍父家业也。何故。为
伊全靠著其父过日。稼穑艰难。出入经纪。全不操心。
向后总把家业。与他祖父田园。四至界限。都不能分
晓。又如何承当得去。所以抛家失业。自甘做个客作
贱人。你要知克家之子么。从上大有样子。杨岐于慈
明三十年任监院。是也。云峰于大愚。冒寒化米化炭。
是也。演祖于白云充磨头。是也。佛眼大慧。享大名于
天下。然在学地。俱充化士。奔走途中得益。乃至雪峰
饭头。沩山典座。此才入丛林者。皆知得。不必再举。
师自谢事天童。十馀秋。隐遁无定居。至康熙辛亥冬。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5b 页 X84-0595.png

于鹤林祖塔右。不一载。塔石迸裂。其法嗣秀峰玮。拉
诸同门。启塔视之。洪水涌龛而出。遂依法阇维。获舍
利千馀颗。光莹如菽。门人分归。营塔于西华西资鹤
林诸处。
**** 苏州府遁村报恩浮石通贤禅师
平湖人。俗姓李。幼
不茹荤。十九脱白。历扣真寂云门。懵无入路。乃偕同
志。上莺窠山顶掩死关。闻举尸在者里。其人何在。忽
有省。后参天童。得厥旨。出住吴江之报恩。上堂。指法
座。当阳显露。达者方知。从地升高。阿谁无分。正恁么
时。便乃掀翻宝座。喝散大众。岂不俊哉。其或未然。怪
山僧不得。遂升拈香毕。乃曰。假使顶戴百千劫。身为
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竖
拂子曰。报恩今日传法也。大众一齐担荷。掷拂子下
座。
上堂。举世尊初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
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门曰。我当
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世尊创
业垂统。道化万方。那虑后人之颠覆。云门凤历新颁。
肃清宇宙。辄翻上祖之遗规。虽则光先裕后。有祖有
孙。检点将来。不无自累。毕竟如何得恰好去。卓拄杖
曰。天然习气最难忘。才出头时燄炽张。将谓无人能
抗拒。谁知后代有韶阳。
上堂。三春巳过。九夏初临。
聚玄徒于林间。扇真风于世外。篆不雕之心印。提出
格之宗乘。且道。出格宗乘。作么生提。还有道得者么。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5c 页 X84-0595.png

上堂。
元旦一。万事吉。衲僧不用加参。管取通身眼彻。何故。
不羡铁牛耕陆地。惯能井底种林檎。
上堂。乌飞兔
走急如梭。明暗何曾昧得他。个里本来无可说。谓言
无说巳成多。竖拂曰。大众且道。是有说是无说。掷拂
子下座。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花园摆
宴。曰见后如何。师曰。茅屋疏篱。
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曰。风过树头摇。
问如何是一。师曰贼。曰学人为
何是贼。师曰。抱赃叫屈。
问行住坐卧不离者个。如
何是那个。师曰。放汝三十棒。曰过在甚么处。师曰。垛
生招箭。
问家亲作崇是如何。师曰。只要个护身符
子。曰如何是护身符子。师曰。但恁么举。
师居常。以
马祖一喝。百丈因甚三日耳聋。勘验来学。罕有契其
机者。丁未七月示微疾。危坐终日。至二十五辰刻。索
浴坐化。阅世七十有五僧腊五十六。门人孤卓浚迎
龛。窆全身于径山鹏搏峰下。
**** 台州府通玄林野通奇禅师
自幼穷研教典。后出蜀
南询。掩关当湖。忽接天童参禅偈曰。一念未生前。试
看底模样。疑情顿发。一日失足堕楼有省。遂破关。参
天童于吴门之清凉。随童住育王。童上堂。举世尊初
生下地。便解指天指地。汝等诸人。犹向老僧拟讨甚
么碗。曳拄杖下座打散。师自此全身脱落。一日将破
碗入库取油。童问。你为甚打破常住碗。师曰。不是某
打破底。童曰。为甚在汝手里。师曰。城门失火。殃及池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6a 页 X84-0596.png

通玄。次居东塔栖真。后迁天童。
上堂。今朝吾佛降
生。却向金盘澡洗。便乃指天指地。大似不知羞耻。更
道唯吾独尊。山僧未敢相许。且道。山僧有甚长处。便
乃开许大口。以拄杖卓曰。当门不用栽荆棘。后代儿
孙惹著衣。
上堂。举丹霞访忠国师。值睡次公案。侍
者瞠眼寐语。累他国师寝食不安。丹霞虽解就地埋
人。殊不顾旁观看破。还有知得侍者吃棒。丹霞吃惊
底么。不辞颂出。端居丈室独安眠。不意春花落槛前。
可恨游蜂胡乱采。至今赶向草堤边。
上堂。汝等未
到天童寺。将谓天童异世间。及乎到来亲目击。依然
松竹倚青山。明明松竹林。明明祖师意。若或瞥尔情
生。未免触途成滞。且道。不涉程途一句。如何显示。蓦
卓拄杖曰。还家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
上
堂。昔日先师会下。万指围绕。梁法味者颇多。追法乳
者谁切。山僧举扬般若。以报先师莫大之恩。可谓冤
有头债有主。从前得力处一句超今古。且道。是甚么
句。蓦拈拄杖卓曰。汗马无人识。重论盖代功。复卓一
下。
上堂。山僧四大不强。无能为众说法。遂拈拄杖
曰。惟者木上座。虽则全无孔窍。却能善说法要。击香
几曰。切莫随伊颠倒。
师病中。首座问曰。古人临末
梢头。留下一言半句。作将来眼目。即今有何垂示。师
曰。动即祸生。曰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师曰。多口作么。
曰不为分外。师蓦面一拳。座便礼拜。
师将示寂。出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6b 页 X84-0596.png

今是甚么时候。冶曰午时。师瞪目视之。冶曰。前蒙和
尚记莂。今请和尚更取法名。师曰。行果圆成。冶礼谢。
师安祥而逝。
**** 黄介子居士
讳毓祺。毗陵澄江闻人也。慧业夙禀。博
综内外典籍。久游天童磬山之门。有所契入。曾作语
录序。有石磬音嘹亮。聋人耳更闻。斯言不我欺也。昔
汉武。以兵法教去病。病曰。不在学古。顾方略何如。明
皇示韩斡御府图。干曰。不愿观也。去病胸中有活法。
韩干胸中有活马。磬山胸中。有活玄要。猛虎口边拾
得。毒蛇头上安排。为天下人抽钉拔楔。岂口耳所能
传授耶。我于是录。聊窥一斑云云。后天童将顺世。以
衲衣赠之。至甲申。鼎革士。罹难南都狱中。一日书偈
扇头。寄同参牧云禅师曰。剑树刀山掉臂过。长伸两
脚自为摩。三千善逝原非佛。百万波旬岂是魔。潦倒
不妨天亦醉。掀翻一任水生波。夜来梦作修罗手。其
奈双丸忽跳何。遂掷笔而终。
续灯正统卷三十三
宁波府天童山翁道忞禅师 第 596c 页 X84-0596.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