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天童派禅师法嗣¶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4b 页

续灯正统卷十二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九世

*** 天童派禅师法嗣

**** 宁波府天宁无镜彻禅师

举僧问岩头。浩浩尘中。如
何辨主。头曰。铜沙锣里满盛油话。颂曰。百万雄兵入
汉关。威如猛虎阵如山。单刀直取颜良首。不是关公
也大难。

**** 福州府金鳌峰定禅师

题玄沙像曰。青蓑不肯换金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4c 页 X84-0474.png
章。千古风流属谢郎。钓得锦鳞人不荐。夜寒沙上听
鸣榔。

*** 育王印禅师法嗣

**** 湖州府道场别浦法舟禅师

尝作鱼篮观音赞曰。月
眉斜印海门孤。逐浪随波不丈夫。双手向人提掇起。
却将鱼目换明珠。

**** 无极观禅师

题世尊出山像曰。王宫不住个痴呆。半
夜逾城真怪哉。苦行六年谁釆你。计穷只得出山来。

*** 育王瑞禅师法嗣

**** 宁波府瑞岩无量崇寿禅师

举白侍郎问鸟窠。如何
是佛法大意。窠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侍郎曰。三岁
孩儿。也解与么道。窠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
行不得。颂曰。恶无相貌善无形。皆自心田长养成。不
露锋铓轻点破。菩提烦恼等空平。举世尊夜睹明星
悟道机缘。颂曰。明星现处眼皮穿。汉语胡言万万千。
㬥富乞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

*** 何山清禅师法嗣

**** 福州府雪峰北山信禅师

举世尊睹星悟道机缘。颂
曰。六年冻得眼无光。一见明星雪后霜。担水出山频
唤卖。不知江海白茫茫。

*** 育王堪禅师法嗣

**** 饶州府荐福无文灿禅师

吉安泰和柳塘人。从育王
得法。理宗宝庆丁亥六月。受请住荐福。次迁开先。绍
定己丑。复主荐福。据室。山僧今日开地狱门。普请尽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5a 页 X84-0475.png
大地人。造地狱业。證地狱果。若有一人成佛作祖。我
誓不成正觉。

上堂。拈香毕。乃曰。天高地厚。日盈月
昃。全提半提。天地悬隔。灿上座。平生只会著衣吃饭。
闻人说佛法二字。如风过树头。如水浇顽石。今日裂
破面门。唤作长老。也欲与诸人论说一上。无端冒五
六月大热。行二千里修途。一时打失了也。虽然。赖有
拄杖子在。拈拄杖曰。拄杖子试说看。卓一下曰。清平
世界。切忌讹言。

当晚小参。鼓棹扬帆。驾没底船。横
行海上。神头鬼面。用无文印。勘验诸方。二千里远来
住山。单单地提持此事。举拂子曰。看看。印文巳露。划
一划曰。锦缝巳开。若佛若祖。若圣若凡。尽向者里一
印印定。直得尽乾坤大地风飒飒地。众中忽有个犯
众出来道。长老。你且莫大惊小怪。我在威音王佛世。
巳證是三昧。又作么生。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上堂。
云门放洞山三顿棒。黄檗打临济三顿棒。减灶添兵。
伤盐费酱。一不成单。二不成两。多少芦华对蓼红。时
人只看丝纶上。

上堂。诸佛法门。祖师要妙。夜来四
檐雨。说得盛水不漏。汝等诸人。若向者里承当。者里
保任。以手摇曳曰。料掉料掉。

开炉并谢耆旧踏田
上堂。赵州无宾主话。田地稳密底。开口便道著。信脚
便踏著。若是东西不辨。南北不分。未免被人侵疆越
界。荐福门下。总是田地稳密底人。拈起香匙。放下火
箸。一一天真。因甚如此公验分明。

上堂。临济处半
杓。拄山处半杓。玉本无瑕妄自雕琢。有年无德老睦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5b 页 X84-0475.png
州。无端拶折云门脚。

端午上堂。符不书。药不采。起
死禁不祥。拈拄杖曰。幸有者个在。卓一下曰。满院熏
风夏日长。人在藕华香世界。

开先结夏小参。大华
藏海。渺无边际。江河溪涧。流入其中。咸失本名。鱼龙
虾蟹。游泳其中。咸失本性。三世诸佛。于中成等正觉。
一切众生。于中流浪生死。现前大众。于中成就无功
用学。拈拄杖。卓一下曰。开先拄杖子。一口吸乾了也。
三世诸佛。一切众生。现前大众。毕竟向甚么处行履。
良久曰。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沉。

冬至
小参。滴水冰生。未可歇去。崖崩石裂。正好进程。直饶
会得一线长。要且未会长一线。直饶会得长一线。要
且未会一线长。所以乡谈相似。州县不同。开先则不
然。扰扰匇匇。晨鸡暮钟。唤冬作夏。唤夏作冬。一线短
长谁管得。雪霜尽处是春风。

再住荐福。当晚小参。
去去实不去。是法住法位。来来实不来。世间相常住。
山僧屈指五载。重到东湖。

荷尽巳无擎雨盖。春风犹
在柳梢头。无一丝毫去来相。无一丝毫新旧相。见则
与诸人共见。闻则与诸人共闻。个中忽有个出来道。
无文将常住物。作自已用。固有之。你也忒煞忒煞。嗄。
元来众中有人在。复举德山小参不答话。钩在不疑
之地。时有僧出著了也。山便打。果然僧曰。某甲话也
未问。因甚便打。不识痛痒汉。山曰。你是甚处人。第二
下铁锤来也。僧曰。新罗人。和声送出。山曰。未跨船舷。
好与三十棒。雷声浩大。雨点全无。大众。大小德山。龙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5c 页 X84-0475.png
头蛇尾。却引者僧。向草窠里。头出头没。当时待他道
某甲话也未问因甚打某甲。脚跟下痛与三十。何故
为人须为彻。

上堂。风萧萧。雨萧萧。天高地厚。水阔
山遥。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银。二祖大师。平白失了
一臂。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大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
自吃了四藤条。说著令人恨不消。

上堂。佛祖未兴
时。天然一句子。不东不西。不横不竖。衲僧家东咬西
嚼。从朝至暮横。也无奈何竖也无奈何。拍膝一下曰。
若向者里。进得一步。自然和声送出。两手分付。若祇
向册子上学得来。印板上脱将去。山无重数。水无重
数。

结夏上堂。百不知。百不会。饱吃饭。熟打睡。要得
尅期取證。须證如是三昧。

师尝与其友知无闻书
曰。住院何足道哉。近年敕差堂除者何限。可挂齿牙
者能几人。使吾有口。可以吞三世诸佛。则曲录床终
身不坐又何慊。无闻以为何如。某。昔者入众。见识字
人。多不修细行。遂决意不作书记。诸老据位称师者。
又多看不上眼。遂无意出世。今皆不遂其初矣。住院
十年。名为长老。只是旧时灿上座。饮食起居。与堂僧
无异。相从衲子。岁不下百数十人。遇五日挝鼓升堂。
以平时在诸老间。所得细大法门。随分东语西话。断
不敢以脱空语。笼罩学者。亦不敢以过头语。欺谩学
者。说到无巴鼻无滋味处。欣然自笑。听者不必解笑
也。士大夫多相知。然所知者。不过谓其读书也。能文
也。解起废也。硬脊梁也。盖胆毛几茎。则知者鲜矣。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6a 页 X84-0476.png

** 大鉴下第二十世

*** 净慈明禅师法嗣

**** 太原苦口良益禅师

参净慈。慈问曰。近离甚处。师曰。
瑞光。慈曰。正与么时。光在甚么处。师便喝。慈曰。且止
汝道。西湖水深多少。师拟议。慈便打。趁出。久之契悟。
献投机颂曰。临机一句。不露丝头。吹毛才展。大地全
收。慈曰。从上心印。汝今得之。宜处深谷。俟时行化。咸
淳癸酉。出住中山灵鹫。上堂。临济德山。云腾致云。赵
睦二州。合水和泥。拆东篱补西壁。眼观东南。意在西
北。一个个。祇有爱壁之心。且无割城之意。引得后来
一些没勾当底长老。连类比事。磨棱合缝。说黄底说
黄。论黑底论黑。平白地上。一堆一担。看来真个好笑。
若是喉中有气底。断不走恁般蹊径。时有数僧竞出。
师拈拄杖。一时打散。

*** 径山珍禅师法嗣

**** 杭州府径山元叟行端禅师

临海何氏子。母陈。世业
儒。师生而秀拔。十二。从族叔茂于馀杭化城院得度。
十八受具戒。一切文字。不由师授。初参藏叟于径山。
叟问。甚处人。师曰。台州叟便喝。师展坐具。叟又喝。师
收坐具。叟曰。放汝三十棒。参堂去。师于言下顿悟。后
典第一座于径山。元大德庚子。出世湖之资福。特旨
赐号慧文正辨禅师。次主中竺。皇庆壬子。迁灵隐。有
旨设水陆会于金山。命师说法。事竣入觐便殿。加赐
佛日普照陛辞。南归。养高于良渚之西丘。至治壬戌。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6b 页 X84-0476.png
径山虚席。请师补处焉。僧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十
字街头石敢当。曰只者便是么。师曰。月似弯弓。少雨
多风。

上堂。举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
无。又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有师曰。若以无
为究竟。后来因甚道有。若以有为谛当。前面因甚道
无。者里捉败赵州。许你天上天下。

上堂。心不是佛。
兔马有角。智不是道。牛羊无角。蓦拈拄杖。画一画曰。
一夜落华雨。满溪流水香。

上堂。秋风凉秋夜长。未
归客思故乡。拍禅床曰。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
有谁争。

上堂。边戍朝鸣角。空山夜答钟。人人皆共
听。何处不圆通。

元宵上堂。并谢监收浴主维那。千
粒万粒。从一粒生。只者一粒。从甚么处生。千灯万灯。
从一灯起。只者一灯。从甚么处起。识得一灯千灯。万
灯。灯灯不疑。识得一粒。千粒万粒。粒粒无碍。三脚驴
子弄蹄行。踏破无边香水海。拈拄杖。卓一下曰。顶门
也少者一下不得。

问。新到何方。圣者甚处。灵祇僧
曰。临朕砧。师曰。杜撰禅和。如麻似粟。参堂去。

问住
僧。棋盘石。斫破你脑门。钵盂池。浸烂你脚板。僧拟答。
师便喝。

问僧。擘开华岳连天秀。放出黄河彻底清。
即且置。平实地上。道将一句来。僧拟开口。师便打。

师以呵叱怒骂。为慈诱之诲。以不近人情。行大公之
道。凡有利物。皆阴为之。没齿不言。

生宋宝祐乙卯。
以至正辛巳八月四日示微疾。沐浴更衣。书偈诀众
曰。本无生灭。焉有去来。冰河发焰。铁树华开。投笔垂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6c 页 X84-0476.png
一足而化。留龛七日。颜色如生。世寿八十七。僧腊七
十六。以是月十一日。奉全身。葬于寂照塔院。分爪发
建塔化城。

*** 净慈颖禅师法嗣

**** 温州府江心一山了万禅师

临川金氏子。貌瘠而弱。
年十五。业程文有声。去从金溪常乐院祝发。游方。谒
偃溪闻。荆叟珏。简翁敬诸老。皆相吻合。东叟领南屏。
命师掌记。偶经神祠。见纸灰旋起。脱然忘所證。亟以
白叟。叟诘之有绪。为印可焉。游天台。众请开法寒岩。
踰三年。迁仙居紫箨。又十年。迁疏山。因事即挝退鼓。
江淮总统会诸山。以开先迎。师至。丛林鼎新。又十年。
迁住江心。少拂意即弃去。会庐山月涧明。迎师归东
溪。明寂。众复以开先请。师力却。不可。勉应之。

上堂。
静悄悄闹浩浩。浑不涉阶梯。巳踏向上道。万里无寸
草。出门便是草。撞著卖柴翁。便是栽松老。琉璃殿上
月团团。珊瑚枝上日杲杲。

上堂。逢尧舜。则陈典谟
要立生涯。遇桀纣。则用杀伐尽扫窠臼。吾辈人。乾[暻-京+恭]
曝。硬纠纠。净裸裸。赤洒洒。何曾有许多事。可怪陈睦
州。见僧入门便道。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子细看来。
也是穷急计生。

上堂。拈拄杖曰。此拄杖子。西天四
七。东土二三。天下老和尚。拈弄不出。今日落在开先
手里。无头无尾。能放能收。离相离名。能纵能夺。虽然。
如是也只为中下之机。忽遇上上人来时如何。以拄
杖画一画曰。放过一著。

皇庆壬子十一月二十六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7a 页 X84-0477.png
日。遘疾危坐。阅七日。命具浴更衣。书诀众语。泊然而
逝。阇维。收五色舍利。如菽无数。目睛齿牙顶骨俱不
烬。时改作豫章乌遮塔。江西行省丞相干赤命。以旧
藏世尊舍利奉于中。遣使分师之目睛舍利。贮之银
盒。陪葬焉其。馀分。葬东溪。

**** 宁波府奉化岳林栯堂益禅师

温州人。开法婺之天
宁。迁饶之荐福。后主明州大平。复升彰圣。晚住岳林。
上堂。古者道。我者里无法与人。只是据款结案。彰圣
者里。亦无法与人。亦不据款结案。拈拄杖曰。如何是
佛。赤脚踏莲花。如何是佛向上事。雕梁画栋。掷下拄
杖。便归方丈。

二月十五日上堂。击拂子曰。彰圣今
日。将三十年前。冷灰里爆出底乌豆。换老胡眼睛去
也。喝一喝曰。设有一法过于涅槃。我此一喝。不作一
喝用。

上堂。鲁祖面壁。麻谷闭门。二大老。虽与天宁
相去数百年。今日要各与他二十拄杖。何故。譬如油
蜡作灯烛。不以火点终不明。

示众。诸上座出。息不
保入息。二六时中。切莫将身心别处杂用。饶你掉臂。
也是祖师西来意。脚尖头也踢出。一尊古佛来。不如
无事好。

上堂。举黄龙三关话。师曰。黄龙老汉头匾。
所以说漳泉福建话逼真。谩得天下人过。谩漳泉福
建人不过。

上堂。以手指左边曰。者是香炉。指右边
曰。者是华瓶。能以一义作无量义。以无量义为一义
陈尊宿织蒲鞋。邓师伯打瓦鼓。

上堂。诸上座。步步
是诸人證明处。须是自肯。方可归家稳坐。若不然者。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7b 页 X84-0477.png
𧑀蛣腹蟹。水母目虾 上堂。五千四十八卷。只作一
句道却。遂起身曰。立地待诸人搆取。便下座。

上堂。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石脾入水
即乾。出水即湿。独活有风不动。无风自摇。

临终书
偈曰。八十三年。甚么巴鼻。柏树成佛。虚空落地。茶毗。
舍利莹然。齿牙数珠不坏。

**** 金华府智者云屋自閒禅师

括苍叶氏子。乌巨行九
世孙也。初参荆叟珏于灵隐。次谒东叟颖于净慈。掌
记室。一日因撰佛成道疏曰。发见精于午夜。叟曰。何
不道泯见精于午夜。师不觉股栗汗下。如发蒙蔀。彻
见叟垂手为人处。自是韬晦甚坚。虽双林迁智者。两
提鈯斧。乃为人所强耳。皇庆壬子十月二十五日。与
客语笑次。忽命侍僧取笔。书偈而逝。

*** 无方安禅师法嗣

**** 枯木荣禅师

有三祖赞曰。风恙缠身世莫医。家贫遭
劫更堪悲。谁知觅罪了无处。正是贼归空屋时。

*** 育王观禅师法嗣

**** 杭州府径山佛智晦机元熙禅师

豫章唐氏子。师与
兄元龄。俱习举业。龄既登第。师乃从西山山明祝发。
将游方。母具白金为装。师谓。财足丧志。辞之。依物初
于玉几。初。与语惊异。后谒东叟颖于南屏。典记室。至
元间。杨琏真加奉旨取育王舍利。躬诣师求记。因招
与俱。师辞曰。我有老母。兵后存亡不可知。遂辞归江
西。元龄死难。独母在堂。师奉之。以孝闻。元贞丙申。出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7c 页 X84-0477.png
世百丈。至大初。继席净慈。

上堂。云门道。个普字。尽
大地人不奈何。殊不知云门四棱蹋。地当时若与震
威一喝。待他恶发。徐徐打个问讯道。莫怪触忤好。非
但扶起此老。管取话行天下。

上堂。三界无法。何处
求心。白云为盖。流水作琴。古今无间。谁是知音。击拂
子曰。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上堂。独
坐大雄峰。寒灰拨不红。一星萤火出。孤鹤过辽东。

结制上堂。以手作结布袋势曰。南山今日结却布袋
口了也。汝等诸人。各各于其中。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忽有个冲开碧落撞倒须弥底。莫道结子不坚密。良
久曰。漫天网子百千重。

举太原孚闻角声悟道话。
颂曰。琴生入沧海。太史游名山。从此扬州城外路。令
严不许早开关。

延祐甲寅。复迁径山。巳而杖策归
南屏。而百丈大仰。争来迎请。师不获巳。遂返仰山。居
三年。将示寂。手书辞所与游者。复书偈诀众。掷笔而
化。当元仁宗延祐已未闰八月十七日。世寿八十二。
全身瘗于金鸡石下。复分爪发。塔于净慈西隐。

*** 径山闻禅师法嗣

**** 杭州府径山云峰妙高禅师

福之长溪人。世业儒。母
阮。梦池上婴儿合爪。坐莲华心。手捧得之。觉而生师。
因名梦池。神彩秀彻。嗜书力学。尤耽释典。依云梦泽。
薙染受具戒。首参痴绝。次见无准。后之育王。见偃溪。
典藏钥。一日。溪举譬如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
因甚尾巴过不得。师划然有省。遽曰。鲸吞海水尽。露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8a 页 X84-0478.png
出珊瑚枝。溪曰。也只道得一半。会溪迁南屏。师与俱。
后出世住宜兴大芦。继迁江阴劝忠。霅川何山。奉朝
命居蒋山十三载。德祐乙亥。寺被兵。军士有逼师求
金者。以刃拟师。师延颈曰。欲杀即杀。吾头非汝砺刃
石。辞色了无怖畏。军士感化。弃刃而去。元至元庚辰。
迁径山。先是。寺罹回禄。草创才什一。不数年遂还旧
观。

示众。前念是凡。后念是圣。一刀两段。更莫迟疑。
是以涅槃会上。广额屠儿。放下屠刀。便言。我是千佛
一数。虽然。若无举鼎拔山力。千里乌骓不易骑。


众。言前辨旨。句下明宗。东计山炽然。说法湛渎水。专
为流通者里搆得。未免递相钝置。若或尚存观听。扰
扰匇匇。晨鸡暮钟。

上堂。声色为无生之鸩毒。受想
乃至人之坑阱。者般说话。阿谁不知。然粗餐易饱。细
嚼难饥。

上堂。世界未形。乾坤泰定。生佛未具。觌体
全真。无端镜容大士。向鹰巢跃出。擘破面皮。早是遭
人描邈那。更缺齿老胡。不依本分。遥望震旦国。有大
乘根器。迢迢十万里。来意在搀行夺市。直得凤楼鼓
响。阿阁钟鸣。转喉触讳。插足无门。合国难追。重遭揭
露。新蒋山。迫不得巳。跨他船舷。入他界分。新官不理
旧事。毕竟如何。拍禅床曰。戍楼静贮千峰月。塞草閒
铺万里秋。

上堂。五峰峭峙。到者须是其人。一镜当
空。无物不蒙其照。祖师基业。依然犹在。衲僧活计。何
曾变迁。著手不得处。正好提撕。措足无门时。方堪履
践。直得山云澹泞。涧水潺湲。一曲无私。万邦乐业。正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8b 页 X84-0478.png
恁么时。功归何所。车书自古同文轨。四海如今共一
家。

至元戊子春。僧录杨辇真加奉旨。集江南教禅
诸德。朝觐论道。上问。禅以何为宗。师进前奏曰。禅也
者。净智妙圆。体本空寂。非见闻觉知之所可知。非思
量分别之所能解。上又曰。禅之宗裔。可历说乎。师曰。
禅之宗裔。始于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拈金色波罗
华。普示大众。惟迦叶一人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
藏。涅槃妙心。分付于汝。迦叶受嘱。由此代相授受。而
至菩提达磨。达磨望此东震旦国。有大乘根器。航海
而来。止少林九年。而得慧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
性成佛。是为禅宗也。上嘉之。师因从容奏曰。禅与教。
本一体也。譬如百千异流。同归于海。而无异味。又如
陛下坐镇山河。天下一统。四夷百蛮。随方而至。必从
顺承门外而入。到得黄金殿上。亲睹龙颜。方可谓之
到家。若是教家。只依文字语言。不达玄旨。犹是顺承
门外人。若是禅家。虽坐破六七个蒲团。未得證悟。亦
是顺承门外人。谓之到家。俱不可也。是则习教者。必
须了达玄旨。习禅者。必须顿悟自心。如臣等今日亲
登黄金殿上。亲睹龙颜。方可称到家人也。上喜。赐食
而退。陛辞南归。会径山复危荧惑。师为竭力营建。焕
然一新。癸巳六月十七日。书偈而逝。师生于嘉定已
卯二月十七日。世寿七十五。僧腊五十九。塔于寺之
西麓。

**** 湖州府何山铁镜至明禅师

福唐长溪黄氏子。首谒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8c 页 X84-0478.png
尧叟蓂于嘉禾天宁。复见偃溪于净慈。久之获印證。
访清溪沅于虎丘。藏叟珍于双径。至元辛巳。出世何
山。移大梅。大德庚子。复归何山。

上堂。著意驰求。驴
年见面。尽情放下。瞥尔现前。香严闻击竹声。彻见本
来面目。即不问。且道。恁么热。向甚么处回避。归堂吃
茶去。

上堂。原野秋阴。寒螀悉吟。枫林落叶。片片赤
心。达磨顶门无骨。儿孙海底摸针。忽然摸著时如何。
谁道龙王宫殿深。

上堂。达磨不来东土。官路少人
行。二祖不往西天。私酒多人吃。何山门前。一条大路。
南来北往。知是几多。只是中间一块石头。未曾有人
踏著。众中莫有踏著者么。掷下拄杖曰。看脚下。


堂。今朝八月二十五。记得洞山离查渡。落在云门网
子中。有屈至今无处诉。竖起拂子曰。云门大师来也。
合吃何山手中棒。且道。过在甚么处。不合鼓弄人家
男女。

仁宗延祐乙卯十一月十五日。呼其徒嘱后
事。索纸大书曰。绝罗笼。没回互。大海波澄。虚空独露。
掷笔翛然而逝。寿八十六。

**** 宁波府天童止泓鉴禅师

初住信州真如。移席天童。
上堂。诸佛不真实。说法度群生。菩萨有智慧。见性不
分明。白云无心意。洒为世间雨。大地不含情。能长诸
草木。古德与么提唱。于四谛法中。开凿人天。不妨善
巧。若据衲僧分上。何啻白云万里。

上堂。拈拄杖曰。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拄杖
子闻与么道。不觉忻忻笑曰。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9a 页 X84-0479.png
难。掷拄杖下座。

举太阳玄问梁山。如何是无相道
场。山指大士㡧子曰。者是吴处士画底。玄拟进语。山
急索曰。者是有相底。那个是无相底。玄遂有省。便作
礼。山曰。何不道取一句。玄曰。道即不辞。恐上纸笔。山
笑曰。此语上碑去在。颂曰。真空无相绝名模。空底精
兮画底粗。道即不辞难上纸。西天胡子没髭须。

*** 天童阡禅师法嗣

**** 九江府庐山圆通雪溪逸禅师

题兴化像曰。中原一
宝有来由。拶得君王引幞头。到此若无青白眼。当机
谁敢谩轻酬。

*** 双林朋禅师法嗣

**** 杭州府灵隐悦堂祖訚禅师

南康周氏子。端平甲午
八月一日生。年十三。依郡之嘉瑞僧偃。薙发受具。一
日阅华严。至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忽有省。即往
见别山智于蒋山。山问。近离何处。师曰。江西。山曰。马
大师安乐否。师叉手进前曰。起动和尚。未几。至杭见
断桥伦于净慈。慈问。临济三遭黄檗痛棒。是否。师曰。
是。慈曰。因甚大愚肋下筑三拳。师曰。得人一牛。还人
一马。慈颔之。慈逝。柏山介石补其处。一日。石室中。举
庭前柏树子话。师拟议。石抗声曰。何不道黄鹤楼前
鹦鹉洲。师言下顿悟。即命侍香。久之归庐山。东严日
住圆通。延师分座。九江守聘师。出世西林。至元甲午。
迁开先。又迁东林。元贞初。奉诏入对。称旨。赐玺书通
慧禅师号。并金襕法衣。大德乙巳。迁住灵隐。尝勘一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9b 页 X84-0479.png
僧曰。微尘诸佛。在你舌头上。三藏圣教。在你脚跟底。
何不瞥地。僧罔措。师便喝。

问僧。释迦弥勒是他奴。
他是阿谁。僧拟对。师便打。

问新到。何处来。曰闽中
师曰。彼处佛法如何住持。曰饥即吃饭。困则打眠。师
曰。错僧曰。未审。和尚此间。如何住持。师拂袖归方丈。
至大已酉。一日集众诀别。说偈曰。缘会而来。缘散而
去。撞倒须弥。虚空独露。乃泊然而逝。世寿七十六。僧
腊五十三。

*** 灵隐济禅师法嗣

**** 宁波府天童石门来禅师

尝作剪刀颂曰。浑钢打就
冷光浮。两刃交锋未肯休。直截当机为人处。何曾动
著一丝头。

**** 宁波府雪窦野翁炳同禅师

新昌张氏子。参大川。一
日入室次。川举腊月火烧山话。师拟开口。川遽拈竹
篦拄之。师豁然悟旨。后缚茅仗锡峰。日扄户书法华。
尝有老来非厌客。静里欲书经之句。晚应雪窦。


僧之华顶见溪西偈曰。高高峰顶屹云中。八十溪翁
眼界空。相见莫言行脚事。累他双耳又添聋。成宗大
德壬寅中秋日。升座辞众而逝。

*** 天宁彻禅师法嗣

**** 岳州府灌溪昌禅师

山居偈曰。閒来石上玩青松。百
衲禅衣破又缝。今日不忧明日供。生涯只在钵盂中。

*** 雪峰信禅师法嗣

**** 绍兴府大庆尼了庵智悟禅师

生福州王氏。幼礼祥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79c 页 X84-0479.png
山普升得度。诵维摩经。至诸佛国土亦复皆空。豁然
顿悟。时北山。退漳之南院。閒居鼓山西庵。师往参叩。
山问。上座甚么处住。师曰。不住南台江边。山曰。毕竟
住在甚么处。师不审便行。山叱曰。走作甚么。合吃山
僧手中棒。师面热汗下。次日复往。请益曰。某甲昨日
祇对和尚。有甚么过。山厉声曰。更来者里觅过在。师
释然曰。月明照见夜行人。山顾旁僧曰。看。渠根器不
凡。遂赠以偈。有相逢若问其中事。风搅螺江浪拍天
之句。后出世苏之西竺。一日痴绝来访。乃问。子悟处。
如末山见大愚。忽然撞著灌溪来时如何。师曰。大海
不让细流。痴绝一笑而巳。宝祐戊午。住大庆。僧问。灌
溪道。我在临济爷爷处得半杓。末山娘娘处得半杓。
毕竟是有是无。师曰。八花毬子上。何用绣红旗。


堂。拈拄杖曰。天垂十二阑干角。风满三千世界中。热
恼变成清净境。禅心顿觉悟真空。靠拄杖曰。有甚共
语处。

上堂。太阳门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时时九
夏。古人恁么道。未免坐在者里。大庆即不然。山转疑
无路。溪回别有村。

上堂。柳絮飘风。杏叶沐雨。好个
生机。快须荐取。以拂子击禅床曰。咄。三十年后。不得
错举。

*** 荐福灿禅师法嗣

**** 福州府支提愚叟澄鉴禅师

宁德张氏子。参无文于
荐福。遂得入室。后出世白云。至元辛卯。世祖敕住支
提。赐号通悟明印大师。其示寂曰。沐浴更衣。书偈曰。
天童派禅师法嗣¶ 第 480a 页 X84-0480.png
八十二年。落赚世缘。跃翻筋斗。应迹西乾。掷笔危坐
而逝。
续灯正统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