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六祖下三十四世¶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5b 页

续指月录卷十八


* 六祖下三十四世

** 临济宗

*** 宁波天童密云圜悟禅师

字觉初。宜兴蒋氏子。甫离
襁褓。便喜兀坐。俨然若有所思者。八岁无师训。知念
佛。长事耕穫。偶得六祖坛经。释锄观之。始知有宗门
向上事。遂快志参究。一日负薪入市。忽见柴堆突露
面前有省。二十九岁弃妻拿。三十从龙池幻有传和
尚脱白。二六时中。一心究参。除佣作杂务之外。时时
以已事参询。莫喻传旨。日遭诟詈。至病而汗不苏者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5c 页 X84-0125.png
浃旬。殷勤四载。始纳僧服。阅九载。究心未證。偶过铜
棺山。豁然大悟。时传和尚移锡燕都普照。师往省觐。
传曰。老僧离汝三载。还有新会处么。师曰。一人有庆。
万民乐业。传曰。汝又作么生。师曰。特来省觐和尚。传
曰。念子远来。放汝三十棒。师珍重便出(晦山显颂云迸破铜棺险
出头焕然等现万机休劈空独握掀天棒涂毒声腾四百州)○师访汝登周海门
居士。士以道学。门庭高峻。望隆一世。师与之本色相
见。脱略窠臼。士为手舞足蹈。馆师别业。晨夕咨證。因
晤无念有禅师于陶宗伯望龄府第。大为赏识。天台
有无择者。向师名。欲以机辩相见。适师路次栽松。遽
尔问曰。山有狮子。特来一弄。师举起钁头便打。择拟
议。师直打趁○传和尚再住龙池。师复往省。传问汝
到诸方。曾见甚么人。师以脚打地。以手拍膝。传曰。汝
许多时。一些气息也无。师曰。和尚疑则别参。一日传
上堂。举拂问曰。诸方还有这个么。师震威一喝。传曰。
好一喝。师连喝两喝归位。传顾师曰。更喝一喝看。师
即出法堂。传便下座(牧云门颂曰一番风雪一番寒寒尽春来暖气宽只者何劳重
举出驿亭西去是长安)○师随入方丈作礼云。适来某甲触忤
和尚。便出。传即命师居西堂寮。一日挝鼓集众上堂。
付师衣拂。师辞再三。传复命入室。嘱累扶持佛法。师
即画圆相五位。呈传曰。若据某甲扶佛法。任他五位
圆相。都来聪与三十棒。莫道分明为赏罚。传笑而颔
之。遂得法(时师年四十八岁万历三十九年辛亥二月三日)○传既寂。师守
龛三载毕。始应众请。继席龙池。上堂。一叶落。天下秋。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6a 页 X84-0126.png
一尘起。大地收。今朝七月六日。无论一叶落不落而
天下秋。众兄弟已备知矣。举拂子。一尘起也。作么生
是大地收底道理。掷下拂子。若知扑落非他物。始信
纵横不是尘。下座○普请上堂。据众兄弟担了饭米
来。伴悟上座。各各冀明已躬下事。不合动静众兄弟。
然而谚有之曰。有例不可。灭无例不可。兴百丈和尚
创丛林。立规矩。有普请例。及诸尊宿。亦有普请说。所
谓作则均其劳。饭则同其食。自今观之。似乎不然。作
者应当作。閒者应当閒。致令古风彫丧。法门澹泊。无
他。盖主法者不举之过也。要且者般事。无处得藏窜。
所以谓之大道。谓之公案。担荷者般事。须是者般汉。
若是畏刀避箭。躲懒偷安。不足为伴。虽然。却有个验
处。且道以何为验。良久曰。打鼓普请看○上堂。我觉
洪师弟。募万人缘。要往台山斋僧。今日先从家里斋
起。悟上座无以报答。蓦拈拄杖曰。不但洪师弟。设使
释迦老子。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乃至狮象狐浪。泥猪
疥狗。法界有情。总到者里。悟上座。别无供养。总与他
一顿。从教怨入骨髓。永劫不忘。掷下拄杖。将此深心
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下座○上堂。六月日头真
个热。赤肉团边如火逼。试问现前诸兄弟。无位真人
彻未彻。若也彻。向无阴阳地上竖去横来。若也未彻。
未免明日热如今日。下座○上堂。开方便门。示真实
相。拈拄杖。击香几一下。方便门开也。竖起拄杖。真实
相示也。诸人还委悉么。若也见得彻去。便可以拈拄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6b 页 X84-0126.png
杖作丈六金身用。将丈六金身。作拄杖子用。然后拄
杖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
一棒。雨似盆倾。汝等诸人。切莫向古庙里去躲。一棒
打折你驴腰。莫言不道。下座○通玄解制上堂。八月
一。结制毕。腰间包。头上笠。通玄寺里放门开。行脚衲
僧搀先出。被人拶著要翻身。切莫随人穿却鼻。复举
洞山曰。秋初夏末。将谓忘却。东去西去。乱走作么。直
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坐断路头。石霜曰。出门便是
草。奴见婢殷勤。大阳曰。直饶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地。
同坑无异土。者队老汉。总被山僧折倒了也。诸人还
知出身处也无。若也知得。日销万两黄金。不为分外。
其或未然。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喝一
喝。下座○上堂。今朝五月五日。知事头首。要老僧升
座应个时节。老僧再三思量。无可计较。何也。雄黄烧
酒。固是不宜。要且无个铜钱买糯谷。思量到计穷力
极。忽然得个富不有馀。贫无不足底。平等法门。正好
与世移风易俗。乃擎起两拳曰。只将者两个大粽子。
供养大众。一任横咬竖咬。忽然咬著自家底。管取人
人饱足。免得穷厮煎。饿厮炒○上堂。僧问如何是过
去佛。师曰。释迦老子。曰如何是现在佛。师曰。大地众
生。曰如何是未来佛。师曰。莫妄想。乃曰。诸人尽道解
制。殊不知天童之制。结解不结解。总不必论。只如老
僧终日趁著大众。不挑砖。便搬瓦。不运土。便抬石。见
你们稍迟缩。不是喊。便是骂。汝诸人作么生会。还知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6c 页 X84-0126.png
老汉为人处么。良久曰。三生六十劫○因雪上堂。昨
日青山。今朝白雪。众兄弟。好消息。野鹿行人。步步成
迹。唯有挂角羚羊绝气息。从来猎犬难寻觅高著眼
始得○上堂。师不升座。伫于座前曰。老僧气喘不能
说话。遂咳𠻳吐痰于地曰。众兄弟。试道看。良久无有
出者。师以脚抹却。归方丈○上堂。当头一著。坐断要
津。才然侧耳。丧却家珍。从来佛法。不顺人情。所以道。
出群须是英灵汉。敌胜还他师子儿○上堂。默时说。
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怎如临济小厮儿。赤手全
提白拈贼。喝一喝○上堂。举拄杖曰。举一不得举二。
放过一著。落在第二。掷下拄杖曰。老僧落二去也。且
一又如何举。便下座○上堂。三世诸佛不知有。从空
放下。狸奴白牯却知有。平地升高。从空放下。无众生
可度。从地升高。超佛越祖。超佛越祖。众生度尽恒沙
佛。无众生可度。诸佛何曾度一人。虽然如是。忽若两
头坐断。中间撒开。突出难辨一句。又作么生道。披蓑
侧笠千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前○上堂。未到天童。不
妨疑著。巳到天童。冰消瓦解。何故聻。不见道。闻名不
如见面。面既见矣。诸人分上。成得甚么边事。一翳在
眼。空花乱坠○上堂。禅不在参。道不在悟。直下了然。
超佛越祖。蓦拈拄杖曰。即今莫有超佛越祖者么。卓
拄杖曰。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掷拄杖曰。为甚么
如此。抚掌曰。这里放过则不可○上堂。树彫叶落。明
明脱体全彰。云散天空。杲杲日轮当午。正恁么时。霜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7a 页 X84-0127.png
风劈面来。诸人还觉寒毛卓竖也无。若也觉得。如龙
得水。似虎靠山。日用头头全体露。折旋俯仰没遮拦。
喝一喝○上堂。六月初一正炎热人人通体汗流出。
忽然一阵凉风来。个个仍前乾暴暴。且道乾暴暴底
是汗。流出底是汗。流出底是。则不应有乾暴暴底时
节。乾暴暴底是。则不应有汗流出底时节。恐误赚诸
人。老僧不敢道破。也须各各自悟。讨个分晓始得○
上堂。子规啼血满花枝。口口声声祇叫归。不耐时人
犹不省。年年三月又来啼。大众还委么。自是不归归
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卓拄杖一下○上堂。太白山
中尽有柴。一株不许众人搬。老僧不是多护惜。为要
诸人彻骨寒。虽然如是。祇如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诸人又向甚么处回避。若也回避得。可以高超三界。
独步大方。其或未然。各各照顾眉须始得○一日众
请上堂。师至法堂前。以手揖众云。巳为大众上堂了
也。转身便归方丈(二隐谧颂云八十婆婆不识羞涌身画阁卖风流深深揖下无人釆
只得懡㦬归去休)○一日挂牌入室。有僧才跨门。即曰不用
拈提。请师便棒。悟曰。为什么聻。僧无语。悟便打(弘觉忞云
者僧将成九仞之山尚亏一篑之土若是山僧待道为什么聻但向道横趋金殿过定惹御炉香敢保先师拄
杖子两手分付)○僧问狭路相逢。髑髅粉碎。当恁么时。无位
真人在何处安身立命。师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曰
恁么则万里无云。一轮迥照去也。师曰。脚跟下好与
三十棒○僧问曹溪一滴。直透龙池。如何是直透龙
池底事。师曰。脚穿过髑髅。曰源远流长一句。作么生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7b 页 X84-0127.png
道。师曰。但与么去○僧问如何是三宝。师曰一顿胡
饼两顿粥。曰不问这三饱。师曰。老僧日日奉持(法音𣽘颂
云一顿胡饼两顿粥衲僧千足与万足慇勤说向参玄者六六原来三十六)○僧问虚空
破了将何补。师云将你补(法音𣽘颂云虚空破了将你补明眼衲僧休莽卤刹
刹观音妙智力尘尘能救世间苦)○师于龙池。通玄。金粟。黄檗。育王。
天童。凡六座道场。三十馀年。宗风大振。座下踰三万
指。海内宿衲。久巳领徒匡众者。向师之风。无不皈依
座下○崇祯辛巳。国戚田公。为皇贵妃赍紫衣入山。
请师升座。复得俞旨。请住金陵报恩。师以衰老固辞
○壬午春。拽杖归通玄。七月三日示微疾。五日手书
复护法祁侍御。六日有僧自都中来。问喝作喝会。棒
作棒会。入地狱如箭射。毕竟作么生会。师便打。僧礼
拜。师曰。千句万句。皆从自了。自已不了。吃棒不了。七
日晨兴。巡阅匠工如平日。及午归丈室。语侍僧倦甚。
登寝榻少顷。方起坐跏趺。泊然而逝。世寿七十有七。
全身龛迎还天童。塔于幻智庵右陇。语录题请入大
藏流通(龙池传嗣)

*** 常州磬山天隐圆修禅师

荆溪闵氏子。自幼失怙。鬻
蔬奉母。恒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弱冠听讲楞严。一切
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
不真。故有轮转。惕然知有生死大事。遂往投龙池幻
有传和尚出家。二十四得度。参父母未生前话。久未
有入。一日随传出窑运砖次。同事说四大名山。菩萨
出现。神通广大。传曰。者里也不少。师进曰。如何是者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7c 页 X84-0127.png
里神通。传曰。快度砖来。师于言下有得○一日偶展
楞严。至佛咄阿难。此非汝心处。蓦然打失本参。会传
北行。师掩关龙池。阅古人公案。复于云门扇子话去
不得。力究两载。忽闻驴鸣大悟。乃曰。忽闻驴子叫。惊
起当人笑。万别与千差。非声非色闹。遂破关与同参
密云悟禅师。趋京都。觐传于普照寺。传曰。别来三载。
各呈似看。师进曰。人说北地寒。我说南方暖。寒暖不
知人。穷人知寒暖。传颔之。次日入室。问历历孤明时
如何。传曰。待汝到这田地与你道。师便喝。传曰。汝还
起缘心么。师拂袖便出○一日传因事穿褊衫。举椅
子作女人拜。向师云。汝上坐。待我拜汝为师。师笑呈
偈曰。木人提唱笑呵呵。更著衣衫谁识他。昨日覸来
是男子。今朝还作老婆婆。传览毕。笑曰。此偈甚惬老
僧意。即日命掌记室。久而印可○出住磬山。次迁法
济。后住报恩。上堂。禅非解会。道绝功勋。妙体湛然。真
机独露。不可以心思。不可以意想。不可以言宣。不可
以默照。不可以色见。不可以声求。一念回光。便同本
有。恁么则释迦老子。睹明星时。见个甚么来。者里透
得顿越三祇。坐断报化佛头。随时著衣吃饭。还有向
上一路在。蓦竖拄杖曰。释迦老子。在诸人眼睫毛上。
放光动地。祇是不得动著。动著则三十拄杖。何故。不
见道。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上堂。一
尘不立。犹在半途。截断众流。尚居门外。且道谁是到
家者。顾左右云。观音菩萨。将钱买糊饼。放下手时。原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8a 页 X84-0128.png
来是馒头。到者里。直得如天普盖。似地普擎。耳内藏
得须弥山。眼内著得四大海。方有语话分。且道此人。
浑身在恁么处。委悉么。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閒人
天地间○上堂。拈拄杖曰。老僧有时拈拄杖子。不作
拄杖子用。有时拈拄杖子。作拄杖子用。有时以拄杖
子。行遍四天下。掷向壁角落里。有时抛下拄杖子。独
自打顿去。诸人者里见得。便会得我临济大师的宾
中主。主中宾。宾中宾。主中主。虽然。切不得动著。动著。
则打你头破脑裂。莫言不道。卓拄杖○示众。今朝正
是腊月半。大事分明须了办。莫待临时有屈伸。解脱
门开成大患。堂中个个老成人。著著拈来要方便。言
言见谛剔祖灯。自古传持吹毛剑。吹毛剑。有何验。当
阳拈出与人荐。蓦掷拄杖曰。怕令停囚长智○示众。
灵源湛寂。智体自如。触处洞然。随方应用。目前无法。
拈来物物全彰。个里无私。举起头头成现。须是恁么
人。行得恁么事。且道那个是恁么人。禾山打鼓。雪峰
辊毬。赵州吃茶。云门糊饼。到者里总用不著。且道有
甚长处。卓拄杖曰。偶然独立千峰顶。闲看湖帆自往
来○示众。今时禅门大变。总是个弄虚头汉。教坏人
家男女。不肯指点人做实地工夫。刚刚学些魔嘴说
话。不顾本分中。黑漆漆地。老僧者里不比诸方。容人
打口令。谓之参禅。若要在此住。须将从前学来的。尽
情吐却。净净地本分参究一回。讨个分晓始得。若不
如斯。唐丧光阴有何利益(玉林琇书记携二猫上方丈问师。那个好。师指曰。者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8b 页 X84-0128.png
个好。琇便掷下而去。复入。见猫在地几死。更与一踏。师拈拄杖打趁。琇转身曰。和尚也挣命。师打曰。你不知鼠
之害。只欲行祖师门下事。琇高声曰。说甚祖师不祖师。师曰。与么为甚踏杀猫。琇曰。和尚作者个说话。入地狱
如箭射。师乃低头归方丈。至晚小参举前话曰。老僧到者里性命几合不存。众中有人代得一转语相救老僧
么。箬庵问出众云。大众。和尚今日普请。拂袖便出。师曰。过去了也。琇云。箭去西天十万里。犹在自巳国里拟议
亦出。师卓拄杖曰。虽然如是。不因渔父引。争得见波涛)○问如何是法身边事。
师曰。黑漆桶。如何是法身。师曰。烂东瓜。如何是法身
向上事。师曰。三家村里酒帘子○师风仪磊落。赋性
恬退。亲炙龙池一十八载。累命分座说法。皆辞逊。初
入磬谷。值雪深五十馀日。炊烟几绝。师于饥禽野兽
中。安之晏如。独念法门衰晚。师道陵夷。力恢济上纲
宗。大阐别传旨趣。痛呵穿凿。严辩正邪。四方向道之
士。承风踵接。竞喧宇内。崇祯乙亥。九月二十三日。示
寂。塔全身于磬山之右(龙池传嗣)

*** 杭州径山语风雪峤圆信禅师

宁波朱氏子。九岁闻
诵弥陀经。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自此发心。至二
十九岁出家。热病几死。梦神告言。明日愈也。饮冷水
汗出果瘥。即便行脚。尝自恨云。既出家。当作何事。每
日痴呆。衣食多废。隆冬骨露。遇无裤者。即解敝裤与
之。赤体七日夜。冷气攻腹。痛不可忍。如此两载。苦无
入处(或强师还俗饮酒啖螺一月后忽空中垂金色大臂搯断鼻梁犹不悛数日后复垂大臂取喉
内筋扯去数寸痛欲绝扪颈上筋结成块即捲衣渡江其块始消其痕不灭)○上秦望。访
妙祯山主。主举昔有他心通僧住山。遇少林僧欲勘
之。其僧早知。预过溪候。顷之少林僧至。他心通僧问
何来。答云。天竺。他心通僧即负过溪。至急流问曰。我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8c 页 X84-0128.png
闻有三天竺。汝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少林僧无语。还
负掷溪边谓之曰。饶汝家里死。果如所言。祯令坐中。
各转一语。为少林出气。各转语竟。祯叱师曰。宗门中
语。何得乱话。师惶愧不巳。誓欲明此公案。至五更。闻
报钟。即捏拄杖跃大石上。高提那一竺来。自此通身
是个疑情。手指日轮曰。午时决要明白。石头间跨上
跨下。狠提。从前妄想俱扫。只此话头不舍。猛跨上石。
忽前后际断。如空中迸出日光。又若山崩海裂。内中
所有之物。一一洞见。无身相可得。复喝一喝。张三杀
人。李四偿命。明日返天台。求人印證。抬头见古云门
三字。乃大悟。尔时发愿弘云门宗。途中说句云。一上
天台云更深。脚跟踏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影。见
得他时打断筋。乃走西天目礼佛。至活埋庵。僧请偈。
有香炉一个折只脚之句。遂念莲池宏大师。决为我
印證。直走云栖。到时天晚。次早大众喧嚷云。法堂上
香炉冷地爆碎。堂头要这僧出来忏悔。封锅不煮粥
饭。师自念此谶。天目题香炉峰因缘。乃印證我也。入
大禅堂跪曰。香炉是某甲打碎。特为忏悔。大众即执
方丈。宏曰。不是他。你去说与他。他是客。不是你打碎。
师曰。打碎香炉。不分宾主。又遣问曰。打得几块生。师
曰。赃物现在。旁一僧曰。何不去方丈前礼拜。求许开
锅。师往跪叩首数百。侍者传语云。去开锅也。少顷。僧
又云。尚未开。汝再往礼拜。师复进跪叩数百。头欲破。
侍者曰。开也。师谢而出。宏命维那云。新到是菩萨行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9a 页 X84-0129.png
人。好生留住。师饭毕。堂中礼九拜。唱曰。某甲不学好。
累及大众。雨淋淋地竟去○后师再上云栖。问如何
得成佛作祖去。宏曰。问道于盲。师曰。道岂盲耶。宏曰。
我盲。师打圆相曰。总在这里。宏指圆相曰。盲。师曰。见
妇不须重下泪。还他原是个中人。宏曰。不是个中人。
师曰。却好。宏曰。好好。师礼拜。次日呈偈。宏为逐句著
语。偈曰。不解西方不学禅(云栖宏著云低声低声)偶来尘世祇
随缘。(宏著云解也学也)三间茅屋傍溪住。(宏著云溪深路滑)两扇竹
窗关月眠。(宏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醉尽衲衣那有结。(宏著云怎似寸丝不
挂)养长头发欲成颠。(宏著云成颠亦不恶)自从会得吾师意。(宏著
语云胡饼里讨汁)白雪飘飘六月天。(宏云夏行冬令寒暑不正)复嘱以头
陀行。住双髻山。续佛慧命。(师初住时念高峰妙六年于此我亦六年及期满石
板自鸣师方腰包戴笠其房火起自燃后住径山千指庵时年已六十矣)遂往参龙池传
和尚。室中机契。即获心印。出住径山。上堂。师云。咄咄
咄。千年常住一朝僧。今日祖令当行。十方坐断。且道
还有祥瑞也无。钟楼生耳朵。佛殿又怀胎。司理黄海
岸居士出问曰。如何是钟楼生耳朵。师拈生香示之
曰。会取这个。进云。如何是佛殿又怀胎。师曰。产下也。
士礼拜。师乃曰。承命老人至此。理荒残之祖席。这个
唤做狗尾续貂。那管家家门前火把子。钓鱼船上谢
三郎即不问。新妇骑驴阿家牵。道将一句来。还有人
道得么。一拂击开金殿月。万家无个不光明。复举疏
山问沩山树倒藤枯公案。至明招处举前话。招云。更
使沩山笑转新。山云。原来沩山笑里有刀。师召大众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9b 页 X84-0129.png
曰。要见沩山笑里刀么。呵呵大笑。下座○黄海岸居
士请上堂。师举临济云。有一人论劫在途。不离家舍。
有一人离家舍。不在途中。那个合受人天供养。师曰。
这个语话。大似掩耳盗铃。瞒人自瞒。诸人要识这两
个人么。馀杭纸贵。一状领过○黄介子居士请小参。
师举古佛偈云。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于佛何殊别。径山则不然。鳣
鱼水底聚。鹞子贴天飞。会得此中意。成佛更无疑○
小参。师升座曰。有一人超出佛祖。千圣莫能窥。诸祖
不敢正视。良久曰。诸人要识此人么。只在汝等动用
中。还会么。会则不妨出众道看。举洞山掇果桌话。师
曰。当时首座恁么下语。至今还有下语者么。如无。径
山为伊下个注脚。过在动用中。不得果子吃。洞山太
无端。咄咄咄咄咄○黄海岸居士问云。入泥入水时
如何。师曰。滑杀人。士云。久闻雪峤。及至到来。不见一
点。师曰。日头大。士云。雪镕后如何。师曰。春水满溪流。
士云。大师曾见甚么人来。师点胸云。雪老。士礼拜○
师举三日前。梦室中火起。老僧喝两喝。火𦦨渐微。自
占曰。般若如大火聚。日来老僧举扬家丑。莫非正应
此梦。余集生居士云。早是大地火发了也。师曰。老僧
甚么处安身。一僧进云。请师再不注脚。师曰。向居士
鼻孔里。士云。打失鼻孔。救取眉毛。师颔之○嘉禾三
塔僧慈雨。自负有得。师以婆子烧庵话扣之曰。正恁
么时如何。下一语看。僧云。感恩不尽。师曰。太煞露筋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29c 页 X84-0129.png
骨。僧乞师代语。师曰。大似商人落夜。僧礼拜(刘觉岸居士云
今诸方讹传感恩不尽是师语殊谬)○僧问高峰云。人人有个影子。因
甚踏不著。师曰。踏著即祸生○僧问路逢狮子时如
何。师即震威一喝。僧无语。师打出○僧问如何是休
粮方。师曰。两粥一饭。进云。此理如何。师曰。不曾嚼著
一粒米。进云。若然。一切人皆相似也。师曰。不堕诸数
○僧礼拜云。望师慈悲。佛法布施。师曰。穷。进云。大师
用不尽的。师曰。悭。乃举鸟窠拈布毛公案。师亦拈布
毛吹之。问僧曰。会么。僧云。这是鸟窠的。师曰。钝根奴。
明明示汝。又道是鸟窠的。即喝出○师真率不羁。诋
呵诸方。无当意者。寡耦少徒。一筇孤往。后归老径山。
一夕呼茶饮毕。唱自所书小儿曹。生死路上好逍遥。
皎月清霜晓。一杯茶。坐脱去了。遂示寂。顺治丁亥八
月二十六日也。觉浪杖人为建塔双径。后弘觉忞公。
复迁全身塔于云门右麓(龙池传嗣)

*** 湖州净名抱朴大莲禅师

杭之临安骆氏子。年十五。
投妙严祝发。二十二往云栖受具。初游讲席。一日自
念数年以来。于教相旨趣。虽有理会处。生死岸头。全
用不著。遂更衣入径山禅期。三七日中。廓然洞彻。述
偈曰。自幼失亲娘。遍觅于他乡。蓦然一相见。更不再
思量。解制即往荆溪。参叩龙池传和尚。传曰。汝是何
方人。师曰。古杭云栖弟子。传曰。云栖说何法。师曰。云
栖不说法。传曰。老僧这里也不说法。师曰。某甲自远
瞻风而来。云何不说法。传曰。老僧牙齿疏缺。师曰。道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30a 页 X84-0130.png
不在牙齿上。传曰。不是这个时节了。师云。道无古今。
传曰。上座明白了。师云。不知还许明白否。传曰。巳道
过了。至夜。师曰。亲切处更乞一言。传据座而巳。师唤
侍者点茶来。传曰。上座不妨伶俐。师曰。某甲耳聋。传
休去○师一日礼辞。传曰。老僧犹有语。言未尽在。师
曰。和尚言虽未尽。其意某甲巳知。传曰。且道老僧意
作么生。师便喝。传曰。再喝一喝看。师转身便出。传付
以源流拂子○住后僧问佛是何义。师曰。觉义。僧曰。
佛还迷否。师曰迷。僧曰。既觉。云何复迷。师曰。不迷。又
问作么。僧曰。也须问过。师拈棒打出。问如何是夺人
不夺境。师曰。蛱蝶穿花影。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
曰。掀眉扫白云。曰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彼此无
消息。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推窗看月明○鱼
山熊居士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举茶杯曰。请茶。
士曰。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作么生。师曰。脱
壳乌龟飞上天。问如何是麻三斤。师曰。斤两分明○
示众曰。冷地里闻人说著修行二字。不觉失笑何以
故。心本无念。将个什么来修。亦复无形。又修个什么。
且本是绝待。才涉修行。便成两橛。若有个伶俐汉。一
识破便放下。何等妥贴。何等自在。虽然。也须透过一
番始得。不是说了便休。珍重○师于崇祯二年。八月
示寂(龙池传嗣巳上四人)

** 曹洞宗

*** 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

别字大千。南昌进贤王氏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30b 页 X84-0130.png
子。幼背二亲。从从父游。常目摄群优。洒然若有所创
知诸幻皆戏局也。无常谓何。乃入伏牛山。礼坦然平
公祝发。居三载。知摄心如按浮瓜。起灭相乘。茫无所
措。质疑未决。南谒万松于径山。通所疑。松诘之曰。疑
是何人。措者何物。师未决。退而至九华。一夕觉身同
虚空。疑甚。乃听讲楞严。至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处。忽
尔有省。廓然如镜中象。不落空有。乃知前境虚空。直
尘劳一息耳。后参大方莲公。问现镜中象时如何。莲
曰。直须打破。师曰。打破后如何。莲曰。亦未离心境。师
未决。参小山书禅师。始至举前话。书曰。何必打破。师
曰。其柰镜象何。书曰。镜象安在。师有省。一日书问师
曰。畴昔之疑决否。师举掌。书曰。将毋以罔象问景耶。
师曰。此外更无何有。书曰。试披衣捡之。力行二年。愈
益精进。书举洞山我今不是渠诘之曰。既不是渠。毕
竟是何人。师领悟。以偈答曰。若要识此人。有个真消
息。无相满虚空。有形没踪迹。曾为佛祖师。尝作乾坤
则。龟毛拂子清风生。兔角杖头明月出。书曰。子无剿
说。更须自入悟门。师曰。尚不借缘。从何门入。书曰。既
不借缘。何为至此。师曰。因不借缘。所以至此。书曰。就
不借缘一语。于意云何。师曰。彩凤翻风身自在。铁牛
奔吼意常闲。书曰。善哉。明日辞行。书付偈曰。定作人
天主。当思少室秋。师曰。常润是甚么人。安敢当此。书
嘱曰。吾道不振久矣。岂宜袖手耶。师唯唯。逮书示寂。
佥议继席。非师不可。师执意谦退。再请再却。众乃举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30c 页 X84-0130.png
书付嘱之偈。师遽堕泪。不复言辞。乃住少室。师体
礼硕。声若鸿钟。与诸学人甘澹泊。而襟度夷旷。一力
负荷大法。朝夕乾乾。无少倦色。告香入室者。二百七
十人○万历乙酉四月念七日。书偈告寂(宗镜书嗣)

*** 建昌廪山蕴空常忠禅师

本郡人。为居士时。尝讲姚
江良知之学。一日客游镇江鹤林。过一老宿。号古溪
者。谓谭曾参月舟和尚。乃从剃落。老宿病。又谓之曰。
子既出家。可遍参知识去。师遂往中州。闻小山书和
尚道风。即谒之。书问来为何事。师云。为生死求出离
法。书曰。生死在何处。要你出离。师无语。书曰。且去务
下著。一日师又问。如何得见性成佛。书曰。你吃饭也
未。师云。巳吃了。书曰。舌在你口里。还见么。师云。毕竟
如何得成佛。书曰。佛是乾屎橛。汝咬得破么。师拟再
问。书摇手曰。不是不是。师益心疑之。乃辞书遍访诸
方名宿。久之有省。乃彻见书作用。因复返嵩山。适值
书他出。师迎而问云。达摩面壁在甚么处。书指曰。阿
那青黯黯处。师云。东指西话作么。书曰。南方杜撰禅
和。如麻似粟。师云。切忌魔魅人家男女。书拈拄杖便
打。师礼拜。书便偕归。会书谢少林事。往住北京宗镜。
师随行。服勤三载。深得玄旨。书每勘验之。机锋不让。
一日辞归。书付以偈曰。宗镜门下万株松。长年占断
白云封。人间未许閒相识。一枝迸出笑春风○师归
建昌。于从姑僻处。每危坐。人或问之。师摇手曰。汝不
会去。或曰。师且为我说看。师云。这岂不是不会。人咸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31a 页 X84-0131.png
笑之。因到覆船山见绍隆大师故迹。乃题诗于箫曲
峰静室壁间云覆却船兮赚雪峰。渠无生死太空空。
玉箫声断千山冷。谁听猿啼夜月中。盖深有感也。盱
江之新城有廪山。去郭二十里。八面秀拔。师游喜之。
因结茅栖止者二十年。不与人接。诸士绅故人。多来
相访。唯默坐而巳。罗近溪邓潜谷二公。与论性命之
学。皆超出情见。及举宗门向上事。人多未能领略○
无明经公。向师道行高峻。特求出家授戒。师云。出家
须出五蕴家。且待此事明著。尚不为迟。皈戒须皈自
心法。岂必三坛为能圆。你知十六沙弥。继灯成佛么。
出家如此。是真丈夫。经又问如何是入道法要。师云。
汝但能精进不欺。便可彻头彻尾。经一日与诸兄弟
论金刚义甚快。师闻之笑云。宗眼不明。非为究竟。经
大惊。便问如何是宗眼。师振衣而起。经益疑之。一日
举前话问师。师云。我不如你。你自看去。经后隐峨峰。
因如大好山语下大悟。走廪山以偈呈师。师云。悟则
不无。更要受用得著。若受用不著。祇用个汞银禅也。
因举南泉王老师卖身话勘验之云。子试道南泉是
何心行。经曰。这老汉没盖载。待你头出角著。又问甘
贽行者。请念诵南泉打破锅子。意旨如何。经曰。拂袖
便行钩有饵。锅儿打破玉无瑕。师奇之。乃云。他日子
弘剔祖道。吾不如也○师生平言行缜密。如美玉在
璞。非有真为法人。拒而不见。见人谭某于何处有省
悟。何处有證入。辄勃然呵之云。汝何所见。敢以此證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31b 页 X84-0131.png
据人耶。打破大明国。寻不出几人能真参实究。在你
敢作大妄语。以未悟谓悟。未證谓證耶。有拈颂若干。
超绝卓异。秘不示人(邓徵君与师交最久尝有诗寄师云入海泥牛不见踪龙山太
煞露家风谁知别有深深意韵出新丰调不同师见之笑云公可谓知得山僧一半也)○一日
师无疾忽告众曰。我有一个未了底事。汝等须知。众
无语。乃命澡浴整衣。遂端坐而瞑。茶毗顶骨不坏。塔
于本山。后司理黄端伯居士。同寿昌谧公。复迁塔于
廪山之麓(宗镜书嗣)

*** 魏博大伾隐庵如进禅师

广平永年人。族姓陈。得法
于小山书公。养道于大伾之兴国寺。影不出山。足不
蹈阃者数载。凡尼姑妇女。不许入门。无容面谒。久之
开堂说法。机如走珠。口似悬河。衲子肩摩接踵。趋谒
如狂。一日应请北游。途宿三教堂。主僧进曰。此中向
有憨布袋像。供西壁。后为羽士居此。于顶上安双髻。
改呼为钟离仙。迁供东壁。每每缁衣黄冠。争衡代位。
至今荤酒淫祀。妖孽一方。殊为怪事。求和尚除之。师
以拄杖指其像曰。者块泥团。变怪多端。不守本分。恼
乱人间。髡头佛祖。丫髻神仙。出乖现丑。魔魅闾阎。彼
此搬弄。东那西迁。妄生喜怒。暮四朝三。不遇老僧行
正令。多年冷地受牵缠。四大各复。返本还源。从此一
方齐物论。即刻送汝上长安。咄咄。连棒粉碎。而邪孽
从兹肃清(宗镜书嗣)

*** 龙冈大方如迁禅师

陜西凤翔岐山县之李氏子。年
十七。礼本郡无踪本公为师。首参悦庵喜和尚。授具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31c 页 X84-0131.png
指示向上一路。寻入青峰山。吊影单栖。有所开悟。谒
大章书和尚于立雪庭。遂留依止。朝夕入室。陶镕从
上机缘。乃蒙印可。有针头玉线。海底铁牛。日夜辛勤。
记伊保守之嘱○师至怀庆。郑世子让国。潜修白业。
闻师至。乃建精舍于龙冈。延师晏寂。慈圣皇太后赐
大藏经。护敕御书大法宝藏四字。至龙冈。创寺安供
○后师无疾端坐而化。塔于寺右(宗镜书嗣)

*** 邺下古风通玄禅师

本郡王氏子。龆年礼大妙师祝
发。甫壮南询。与伾山进往谒小山书禅师。一见直以
龙象期许。久之。乃付衣法。后闻帝阙。奉旨开堂于真
定舍利寺。代王聘请开法于山西大同○僧问如何
是道。师曰。何不问已。僧曰。自已云何是道。师曰。处处
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透长安。僧曰。向上更有事也
无。师曰有。僧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青山低处见天
阔。红藕开时闻水香。未几辞归。效陈蒲鞋养亲。建愿
王庵以休老。后无疾端坐而逝。塔于庵侧(宗镜书嗣)

*** 顺德鹊山天然圆佐禅师

邑之范氏子。偕大方迁公。
参小山书和尚于少室。机契。竟付衣钵。归里隐蓬鹊
山石河庵。有请说法者。师辞甚坚。柱史吴公率四众
再三迎请。乃上堂。以拂子打圆相曰。会么。向上一路。
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苟非忘形去智。丧偶
息机。亲到虚灵不昧。了了常知底田地过来。要见他
拈花之旨。面壁之宗。大似数他桃李宫墙外。终非已
有。诸人还要知佛祖直指底消息么。乃以拂击案云。
六祖下三十四世¶ 第 132a 页 X84-0132.png
适来山僧已自告报了也。便下座○僧问拈椎竖拂。
举古明今。皆是止啼黄叶。如何是金钱。师曰。只见雷
霆施号令。那知星斗焕文章。曰和尚自把火行。其如
学人何。师曰。闭目中秋坐。却怨月无光○蓬岩吴柱
史问如何是般若体。师曰。寂然不动。曰如何是般若
用。师曰。感而遂通。曰如何是下手得力处。师曰。罔象
到时光灿烂。曰如何是不得力处。师曰。离娄行处浪
滔天。曰恁么则儒释未始有异。师指空曰。此儒耶。释
耶。同耶。异耶。公作礼曰。谢指示○万历乙酉十月。师
预知时至。浴毕坐逝(宗镜书嗣巳上六人)

续指月录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