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六祖下二十四世¶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3a 页

续指月录卷八


* 六祖下二十四世

** 临济宗

*** 婺州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

萧山人。族姓董。
年十九。薙发受具。会行丞相府饭僧。师随众入。中峰
本和尚适在座。遥见师呼而问曰。汝日用若何。师曰。
念佛。本曰。佛今何在。师拟议。本厉声叱之。师作礼求
示法要。本以狗子无佛性话授之。缚茅灵隐。胁不沾
席者三年。一日闻雀声有省。亟往见本。具陈悟由。本
复叱之。师愤然归。中夜忽鼠翻食猫器。堕地作声。恍
然开悟。即往质本。本曰。赵州何故云无。师曰。鼠餐猫
食。本曰。未也。师曰。饭器破矣。本曰。破后如何。师曰。筑
碎方甓。本乃微笑。嘱曰。善自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
彰。师受嘱。隐天龙之东庵。诸山争相劝请。师逸至乌
伤之伏龙山。卓锡岩际。誓曰。山有水。吾将止焉。俄山
泉溢出。作白乳色。师遂依大树以居。初山有禅寺。名
圣寿。荒废巳久。当师入山。乡民咸获梦异。遂相率披
蒙茸以访。见师晏坐不动。各献饮食。共营起建。寻因
旧号。成大伽蓝。朝廷三遣重臣降香。锡号佛慧圆鉴
普济大禅师。并锡金襕法衣○上堂。僧问如何是第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3b 页 X84-0083.png
一句。师曰。有口如哑。曰如何是第二句。师曰。有眼如
盲。曰如何是第三句。师曰。棒折也未放你在。乃掷下
拂子曰。此是老僧第二句。如何是第一句。便下座○
上堂。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日照山河影动
摇。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背水阵圆增勇健。曰
如何是人境俱夺。师曰。任是锋刃常坦坦。假饶毒乐
也閒閒。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野老不知尧舜
力。鼕鼕打鼓祭江神。僧礼拜。师曰。有麝自然香。何用
当风立○示众。举德山拓钵因缘。拈曰。末后句子。德
山岩头雪峰。总跳不出。乃喝一喝。大丈夫当为真王。
何以假为○示众。良久曰。大众会么。会则事同一家。
不会则万别千差。临济和尚道。我在黄檗吃六十痛
棒。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量一顿吃。不知谁为下
手。时有僧出曰。某甲下手。济度杖与僧。僧拟接。济便
打。看他的的显示者些子。无你诸人近傍处。岂常情
之所能测。老僧寻常痛口骂你。痛棒打你。你不作无
明会。便作佛法会。又何曾梦见我先祖门风。所以古
人云。临济之道。将坠于地。痛哉。正与么时。合作么生。
超群须是英灵汉。敌胜还他师子儿○示众。今年腊
月二十五。云门一曲曾无谱。争似无明调转高。等閒
唱出千山舞。大地为琴。虚空为鼓。拍拍相随。声声相
助。汝诸人须听取。白雪阳春何足数。个中端的孰知
音寥寥永夜松风度○示众。举琅琊觉禅师曰。有句
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好一堆烂柴。大慧和尚拈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3c 页 X84-0083.png
曰。作贼人心虚。虽然如是。恩大难酬。师曰。一人作佛
法商量。一人作世谛流布。简点将来。总欠悟在。无明
见处。也要诸人共知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枝。树倒藤
枯响○示众。举文殊普贤起佛见法见。还免得贬向
二铁围山么。世尊也是怜儿不觉丑○示众。江月照。
松风吹。面面青山展笑眉。经有经师。论有论师。莫怪
老僧无法说。劳汝诸人立片时○示众。举调达谤佛。
生身陷入地狱。佛令阿难传旨。汝在狱中安否。达曰。
我虽在狱中。如受三禅天乐。阿难曰。汝还求出否。达
曰。我待世尊来便出。阿难曰。世尊是三界大师。岂有
入地狱分。达曰。我岂有出地狱分。师曰。临危不悚。真
大丈夫○日本国请法衣上堂。举石门聪曰。西天二
十八祖。尽得传衣付法。东土六祖之后。得道者多。只
传其法。不传其衣。无明则不然。衣以表法。故谓之法
衣。人能弘道。故谓之法身。无处不遍。无处不明。故谓
之法眼。高峰老祖。法衣一顶。今春对众。请与高丽国
金刚山供养去也。幻住先师法衣一顶。我得来三十
年矣。如今大拙首座。又要请归供养。虽然如是。从上
诸祖。各各有三十棒分。无明亦有三十棒分。众中莫
有下得者般毒手者么。有则出来下手看。如无。他时
后日。不得向背地里叫苦叫屈。击拂子下座○僧参。
师问甚处来。僧曰。浙西。师曰。此间无饭吃。来作什么。
僧曰。求和尚佛法。师唤僧近前。乃打一拳云。会么。僧
云。不会。师曰。呆子拳头也不识(石车乘拈曰若是个伶俐衲僧拨著便知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4a 页 X84-0084.png
来处既然不会累千岩老汉更打一拳我当时若见拟议连棒趁去何故不入虎穴争得虎子○法音𣽘曰青
山孤月近趺坐意如何要会拳头旨千山尽懡㦬)○学士宋景濂谒次。师问。
闻公阅尽一大藏教。有诸。士曰。然。师曰。公耳阅乎。目
观也。士曰。亦目观尔。师曰。使目之能观者。公为谁耶。
士扬眉向之。师于是相视一笑(山茨际颂曰林下寻师叩板扉扬眉相向
颇依稀作家手眼天然别笑杀全韬杀活机)○至正丁酉六月十四日。示
微疾。沐浴更衣。集众说偈曰。平生饶舌。今日败阙。一
句轰天。正法眼灭。投笔而逝。弟子用陶龛奉全身瘗
于青松庵(中峰本嗣)

*** 苏州师子林天如惟则禅师

吉安庐陵人。族谭氏。受
业禾山。得法中峰。僧问佛佛授手。祖祖相传。毕竟传
个甚么。师曰。脚未跨门。与你三十棒了也○僧问如
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解。未审和尚如何为人。师
曰。虾蟆𨁝跳上天。蚯蚓蓦过东海。曰恁么则超佛越
祖去也。师曰。你向那里见得。曰今古应无坠。分明在
目前。师曰。杜撰禅和○华严会僧问。无边刹境。自他
不隔于毫端。既有自他。如何不隔。师曰。怀州牛吃禾。
益州马腹胀。曰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既有始
终。如何不离。师曰。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曰此会
翻宣教典。毋劳说禅。且望和尚直谭教文。师曰。山僧
无两个舌头。曰一真法界。十种玄门。还有自他终始
也无。师喝曰。那得许多骨董来。曰既无许多骨董。毕
竟华严所说何义。师曰。说华严。曰离却法界玄门。华
严经在甚处。师曰。在你诸人手里。曰与么则信。受奉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4b 页 X84-0084.png
行去也。师曰。赠你三文买草鞋○问德山小参不答
话。问话者三十棒。意作么生。师曰。我者里不行。有问
即答。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又作么生。师拈棒。僧便
走。师曰。作贼人心虚○问禅门一派。分为五宗。其间
还有优劣也无。师曰。五五二十五。曰临济一宗。儿孙
遍地。他有何长处。师曰。细鱼咬断鸬鹚脚。白鹭惊飞
上树梢。曰涅槃心易晓。差别智难明。五宗异同。请师
开示。师曰。退身三步○师不住山。居恒随机开导。行
省平章。咸稽颡执弟子礼。屡起江浙诸名山。坚却不
赴。遁迹吴淞间。弟子就吴中搆地结屋。名师子林○
至正十四年。帝师锡以佛心普济文慧大辩禅师号。
兼赐金襕法衣。示寂后。塔于水西源(中峰本嗣)

*** 日本建长古先印原禅师

国之相州人。姓藤氏。藤为
日本贵族。师生有异徵。年十三。父母顿舍出家。剃染
受具。慨然航海南询。初谒无见于天台。见指往天目。
参本和尚。本命给侍。师屡呈见解。本呵之曰。根尘不
断。如缠缚何。师退而悲泣。食寝俱废。本怜其诚。因语
之曰。此心包罗万象。迷则生死。悟则涅槃。生死之迷。
固是未易驱斥。涅槃之悟。犹是入眼金尘。当知般若
如大火聚。近之则焦首烂额。惟存不退转一念。生与
同生。死与同死。自然与道相符。脱使未悟之际。千释
迦。万慈氏。倾出四大海水。入汝耳根。总是虚妄尘劳。
皆非究竟。师闻不觉悚然汗下。一日有省。趋告本。曰
印原撞入银山铁壁去也。本曰。既入银山铁壁。来此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4c 页 X84-0084.png
何为。师释然领解。本因嘱曰。善自护持○一日示疾。
谓侍者曰。时至矣。可持觚翰来。乃曰吾塔巳成。未书
额耳。大书心印二字。端坐而逝。初门人欲画师像。预
索赞语。师作一圆相。题其上曰。妙相圆明。如如不动。
触处相逢。是何面孔(中峰本嗣已上三人)

*** 建宁仰山古梅正友禅师

贵溪丁氏子。参绝学诚。发
明宗旨。流寓江淮。垂三十年。思得佳山水结茅归隐。
慕武夷幽胜。遂入闽。建阳簿蒋德懋。洎长者陈益宗。
舍园作庵。迎师开山。敕额大觉妙智。室中每举狗子
无佛性话。钳锤勘验。不少假借○结制上堂。仰山结
制。寻常活计。眼里放光。鼻孔斢(他口切)气。遇饥而餐。遇
困即睡。诸方撒土扬沙。仰山心空及第○上堂。九旬
禁足。又过一半。心地未明。如牵火钻。光阴莫虚度。了
却闲公案。平地无端捉得贼。老僧出来为汝断○解
夏上堂。九旬禁足。特地成错。三月安居。无绳自缚。布
袋解开。乾坤寥廓。放去若龟毛。收来悬兔角。试将两
眼挂虚空。一阵凉风生殿角○小参。日落山头惨。云
横谷口阴。欲明生死事。直见本来人。还有会得本来
人底么。良久曰。夜静不劳重借月。玉蟾常挂太虚中
(般若诫嗣)

*** 杭州净慈德隐普仁禅师

婺之兰溪赵氏子。十四祝
发。二十参方。时了然义禅师。弘大辨之道于智者寺。
师往叩。机锋触发。遂受记莂○洪武初。高帝亲帅六
师至婺州。幸智者寺。诏师主之。后迁净慈○一日示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5a 页 X84-0085.png
微疾。屈指计曰。今夏五月矣。左右曰。然。师曰。八月八
日最良。吾将逝矣。至期。整衣端坐而逝(智者义嗣)

*** 杭州止庵德祥禅师

本郡人。与同庵俱为平山嗣。德
业风雅。为时贤所重。一日将涅槃。众请说偈。师忽倚
座曰。者一队噇酒糟汉。我争如你何。竟趋寂(净慈林嗣)

*** 金陵天界同庵易道夷简禅师

主南屏净慈。福缘日
甚。敕主天界。进院日上堂。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沙界。
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者无上轮。如何转去。卓拄
杖云。转也。转也。遂下座(净慈林嗣巳上二人)

*** 湖州弁山白莲南极懒云智安禅师

嘉兴沈氏子。示
众。万法归一。无孔铁锤当面掷。一归何处。抹过西天
并此土。青州布衫重七斤。寒岩古木璚华春。仁者勤
慇问端的。娘生鼻孔从来直。倘然言下解知归。九九
方明八十一(海门则嗣)

*** 处州福林白云智度禅师

郡之丽水人。族吴氏。闻无
见睹和尚说法华顶。往叩之曰。西来密意。未审何如。
睹曰。待娑罗峰点头。却与你道。师拟进语。睹便喝。师
曰。娑罗峰顶。白浪滔天。花开芒种后。叶落立秋前。睹
曰。我这里无残羹馊饭。师曰。此非残羹馊饭而何。睹
颔之。遂服勤数载。辞去日睹嘱曰。昔南岳受太鉴记
莂。后得马祖授以心法。针芥相契。不在多言。勿掉三
寸舌诳人。须真正见解。著于行履。方为报佛深恩耳
○洪武己酉。诏徵天下高僧。建法会于蒋山。师应诏
后。还至杭。杭人奉居虎跑。秋趋华顶。明年春示微疾。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5b 页 X84-0085.png
仍回福林。沐浴更衣。索笔书偈曰。无世可辞。有众可
别。太虚空中。何必钉橛。掷笔而逝。阇维舍利五色。齿
牙数珠皆不坏。建塔󰢍于院西(华顶睹嗣)

*** 明州天童元明原良禅师

宁海周氏子。扫洞宗宏智
禅师塔曰。呜呼。山不让尘。故能成其高。海不让流。故
能成其深。师非宿备六度万行之愿轮。则曷由树大
法于古今(寿昌源嗣)

*** 杭州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

台之仙居袁氏子。参
了堂于天宁。堂问何来。师曰。天童。堂曰。冒雨冲寒。著
甚死急。师曰。正为生死事急。堂曰。如何是生死事。师
以坐具作撼势。堂曰。敢来者里捋虎须。参堂去。一日
室中举庭前柏树子话。师拟开口。堂劈口便掌。从此
悟入。初出世抚州北禅。后迁云居径山。洪武初。师应
诏说法称旨。后衔命祀庐山礼成○上堂。老僧开荒
时。于法堂基上。掘得一个鈯斧子。久聚兄弟。若有用
得著者。两手分付。若是荷负不去。老僧收得来。著甚
死急。不如飏向擸𢶍堆里。从他日炙风吹去也。蓦拈
拄杖卓一下。鞭起铁牛耕大地。谁能井底种林檎○
冬至上堂。举洞山冬夜与泰首座吃果子次。问曰。有
一物明如日。黑如漆。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过
在甚么处。座曰。过在动用中。洞山令侍者掇退果桌。
师曰。当断不断。反招其乱。若是径山见他道过在甚
么处。便与掀翻果桌。亦使洞山知有宗门向上爪牙。
今日儿孙不致寂寥。虽然。也须脚踏实地始得。拈拄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5c 页 X84-0085.png
杖。不向蓝田射石虎。何人知是李将军。卓拄杖下座
○浴佛日上堂。举药山因遵布衲作殿主浴佛次。乃
问曰。汝只浴得者个。还浴得那个么。遵曰。把将那个
来。山休去。师曰。药山能纵不能夺。布衲能夺不能纵。
总未具超宗眼在。黄龙南禅师曰。二尊宿一出一入。
未见输嬴。三十年后不得错举。早是错下名言。径山
见处。也要诸人共知。今日殿中普请浴佛。者个那个。
不得动著。杓柄到手。更莫颟顸。击拂子。将此深心奉
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僧问如何是云居境。师曰。
路转溪回空院静。曰如何是镜中人。师曰。大平时代
自由身。曰人境巳蒙师指示。愿闻一句接初机。师曰。
无毛鹞子贴天食○僧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
时如何。师曰。达道者方知。曰和尚何得干戈相待。师
曰。捉贼不如吓贼。曰明眼人瞒他一点不得。师曰。情
知你不是好心○师铲草次。僧问者片田地。几时刬
得乾净。师举起锄头曰。未审上座唤作甚么。僧无语。
师抛下锄头曰。者片田地。几时刬得乾净○僧问骑
虎头。收虎尾。中间事作么生。师曰。渠侬得自由。曰只
如古人道。我也弄不出。意旨如何。师曰。入水见长人
○示众。夫为宗师者。不得巳垂示一言半句。无非为
学者抽钉拔楔。解粘去缚。譬如善舞太阿。自然不伤
其手。近代据师位。训学徒。记持文字。崇饰语言。誇耀
后来。增长恶习。不知有自已出身之路。如衣坏絮。行
棘林中。不能自由。少林直指之宗。于此坠地。良可痛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6a 页 X84-0086.png
伤。汝辈行脚。各须带眼。莫教堕他网中。出头不得。只
如古人道。入此门来。莫存知解。若纳山僧见处。直饶
知解顿忘。犹是门外汉。到者里须辨缁素始得。珍重
○永乐元年十月二十三日。示寂于不动轩。阇维烟
𦦨所至。舍利如贯珠。塔于凌霄之阳(天童一嗣)

*** 温州江心觉初慧恩禅师

久依孚中信分座说法。凡
见人参叩。便高声示之曰。休去歇去有再问。则以棒
趁出(天界信嗣)

*** 慈溪定水见心来复禅师

南昌丰城人。姓王氏。谒南
楚于双径。久之乃得證入。命掌内记。无何避兵会稽。
遂住慈溪定水○示众。举文殊维摩。各说不二法门。
颂曰。妙喜文中问疾过。机先勘破老维摩。刹尘常说
虚空听。一默相酬早是多○文殊令善财采药。颂曰。
是。药拈来会得么。神方不必问耆婆。若言杀活全工
巧。大地群生病转多○百丈侍马祖游山。野鸭子飞
过。颂曰。野鸭群飞过去忙。马师见处只寻常。直饶忸
得鼻头破。也是丧车后药囊○洪武元年。以高僧徵
召至京。赐食内庭慰劳优渥。适建钟山大会。敕师升
座说法。复命蜀王椿从师问道。师答蜀王问参禅法
要曰。禅宗正脉。以心传心。单提径示。直接上根。不涉
言诠。不存知解。如击石火。似闪电光。见即便见。了即
便了。得即永得。一闻千悟。获大总持。用而无尽。体不
可穷。若乃展转思量。取舍分别。悉属邪禅邪道。非菩
提智。生死到来。总用不著。是则参须实参。悟须实悟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6b 页 X84-0086.png
良由自證。匪假他求。昔闽王请罗山闲禅师开堂。闲
升座。方收敛僧伽黎。乃曰珍重。便下座。闽王近前执
闲手曰。灵山一会。何异今日。看他罗山作家。不假言
说。而闽王天鉴。自出常情。后来洞山聪曰。罗山忍俊
不能禁。大展家风吼一音。纸墨如山书莫尽。衲僧休
向义中寻。此古人直捷指示处。宗眼明白。与众不同。
贫僧恁么忉怛。早是画蛇添足。冒渎睿聪。然蒙赐问。
不容缄默。冀国政之暇。少加垂览○复答晋王问禅
要曰。殿下以菩萨应身。乘愿再来。弘护佛法。善世利
生。于统理国务之暇。常切究竟佛祖一大事因缘。此
实不忘本愿故也。但于日用放舍诸缘。休息万念。念
起即觉。常觉不昧。行住坐卧。饮食起居。应事接物。看
得力不得力。勿随事物转。涉他机境。盖世间万事万
理。皆出于心。心若了时。无法不了。所以曰。心生则种
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知心无自性。缘起即空。
不用多工。最为省要。法华经曰。治世语言资生业等。
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华严经曰。不坏世间相。而成出
世间法。先德曰。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
心体。此乃佛祖直指示人处。若日用工夫。目前事物。
莫管他是善是恶。是逆是顺。是净是秽。譬如宝鉴当
台。洞照妍丑。物来即应。物去不留。不要起一念分别
拣择心。亦不要问他静时闹时苦时。乐时尽与尽力
真实做去。若到无理会处。却是好消息。便与一时放
下。忽然知解两忘。人法双泯。即是大休歇大自在大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6c 页 X84-0086.png
安乐时节也。昔有国王问波罗提尊者曰。何者是佛。
尊者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尊者曰。我见佛性。
王曰。性在何所。尊者曰。性在作用。王曰。若当用时。几
处出现。尊者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
当为我说。尊者即曰。在胎曰身。处世名人。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
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
唤作精魂。此便是究明自性底榜样。殿下宿具般若
种智。必能照了。奚俟鄙言○师年七十馀。因坐胡党
被逮。临刑时怡然自适。所著有蒲庵集行世(径山悦嗣)

*** 杭州净慈休庵无旨可授禅师

台之临海李氏子。参
普觉于灵隐。问答之顷。疑情顿释。住中竺将辞。净慈
诸勤旧争迎。屡却不听。强居二载。挝鼓告退○一日
示疾。召左右曰。吾逝矣。左右进觚翰。师麾去曰。吾宗
本无言说。泊然而寂。火浴齿牙贯珠不坏。设利光莹。
色如金晶。其徒敛诸不坏并遗骼。归龙华塔而藏焉
(灵隐明嗣)

*** 杭州普明立中成禅师

郡之钱塘人。姓孙氏。年十三。
投慈光若山出家。首谒祖芳联禅师。一日室中举腊
月火烧山话。师呈颂曰。白云迷却旧行踪。腊月烧山
火正红。忽地慈风来扇发。冷冰冰处暖烘烘。联器之。
后于北郭建普明寺。以接方来○正统辛未。六月十
三日。上堂说偈曰。今年八十一。老病随缘且遣日。今
年记著后年事。后年记著今年日。至癸酉。如期坐化。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7a 页 X84-0087.png
寿八十三。茶毗舍利无算。建塔于普明(祖芳联嗣)

*** 杭州净慈照庵宗静禅师

郡之高氏子。自幼薙落本
山。适祖芳联领院事。师依之。久乃得旨。旋典藏钥○
永乐中应选。出主护国。寻迁雪窦。后净慈虚席。举师
补之。朝廷颁赐大藏。师诣阙谢恩。止于弥陀寺。示微
疾。谓左右曰。吾缘止矣。沐浴更衣。危坐而寂。塔于藕
华之祖丘。有三会语录(祖芳联嗣巳上二人)

*** 温州瑞安护龙太初启原禅师

日本国人。姓源氏。九
岁入建长寺出家。十八请告南询。历三年。抵福州时。
吴元之丙午二月进京。贡上表物。受斋衬毕。敕见季
潭泐公。指令遍参。后谒乌石愚禅师。一日愚上堂曰。
雪覆千山。因甚么孤峰不白。师示众曰。雷声隐隐。雨
点全无。峰曰。草庵上盖琉璃瓦。石室中藏玛瑙瓶。师
曰。大虫骑却南山虎。愚曰。虎生七子。阿那个无尾巴。
师曰。第七个。愚曰。且放汝三十棒。由是许师入室○
后结茅庐阜。复移石龙。出世广度。迁罗阳三峰。再迁
护龙。尝垂三关语。舜若多神。因甚么向平地上拖泥
带水。金翅鸟王劈海取龙吞。因甚么被泥鳅吞却。三
世诸佛说不得。因甚么狸奴白牯念摩诃○一日集
众说偈曰。生也铁面皮。死也铁面皮。一击百杂碎。白
日绕围。掷笔坐逝(乌石愚嗣)

*** 金陵灵谷非幻无涯永禅师

衡之西安人。年十二。投
乌石杰峰愚和尚出家。愚问何处来。师应声曰。虚空
无向背。愚指钟示师。师信口成颂曰。百鍊炉中滚出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7b 页 X84-0087.png
来。虚空元不惹尘埃。如今挂在人头上。触著洪音遍
九垓。愚奇之。旋为祝发。居下版。服勤积久。疑滞尽释。
得无碍辩。愚为印可○永乐间。擢为僧录右阐教。敕
住灵谷。会朝廷建大斋坛。礼官董事甚严。师若不经
意者。左右怪问之。师曰。自家有一大事甚紧。无暇他
及。沐浴更衣。趺坐书偈曰。生死悠悠绝世缘。蒙恩永
乐太平年。者回撒手归空去。雪霁云消月正圆。投笔
而逝。上闻。遣中官致祭。茶毗舍利遍布(乌石愚嗣巳上二人)

** 曹洞宗

*** 西京万寿雪庭福裕禅师

太原文水张氏子。师五龄
解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一目十行。遭乱丧家。道逢
老僧。令师出家。曰汝能诵得法华经。则一生事毕。师
曰。佛法止此乎。莫更有向上消息否。老僧异之。遂偕
谒休林古佛于仙岩曰。此子龙象种也。得奉巾瓶。他
日必成大器。林欣纳之。乃为祝发受具。遂与双溪广
公同参者七年。次参万松秀禅师。一见便许入室。问
子从何得个消息。便恁么来。师曰。老老大大。向学人
纳败阙作么。秀曰。老僧过在何处。师曰。学人且礼拜。
暂为和尚盖覆却。秀大喜。遂为印可(法音𣽘曰且道盖覆个什么咄
千年田八百主)○从此亲炙十年。值壬辰之变。祖刹荒芜。朝
命以师补之。寻承万松海云。重以尺牍相招。遂应朝
命。世祖潜邸。命师作资戒会○宪宗诏诣帐殿。奏对
称旨。俾总领释教○世祖即祚。因论辨伪经。驰驿以
闻。火其书。赐光宗正法之号。命师故里创建精舍。曰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7c 页 X84-0087.png
报恩。给田若物以饭众。时万寿祖席乏人。众请师主
之。师姿颖悟。三阅藏教而成诵。透掖后学无勌色。通
群书。善翰墨吟咏。其上堂普说。几十万言。播在丛林。
门人请梓之。师闻而叱之曰。此吾一时游戏所发。安
可以形迹为哉。既老勌于接纳。归栖嵩阳○僧问如
何是西来意。师曰。待乳峰点头。即向汝道(龙唐柱云有问如何
是西来意即向他道直待乳峰点头亦不向汝道)○问如何是向上尊贵一
路。师曰。渔歌惊起沙汀鹭。飞出芦花不见踪(三宜盂公一字
入公门九牛拔不出)○问九年面壁时如何。师曰。官不容针。曰
一花五叶时如何。曰私通车马。曰恁么新丰一曲。因
师唱出也。师曰。谁买黄金铸子期○至元乙亥秋。示
微疾。书偈告终。塔于寺之西隅(报恩秀嗣)

*** 燕京报恩林泉从伦禅师

参万松见阿那律。得闻天
眼因缘。忽有省曰。设使五眼俱瞎。又能开我向上眼
矣。因举似万松秀。秀问如何是向上眼。师曰。瞎秀曰。
真个瞎。师复曰。瞎瞎。秀颔之。初住万寿。上堂。禅禅禅。
非正非偏。无意路。有玄渊。超今返古。绝后光先。但能
忘影迹。何必守蹄筌。直指人心见性。须凭祖意通玄。
九年面壁真消息。端的其中有秘传○元世祖至元
九年。诏入内殿。从容问辨。薄暮将退。帝曰。在先有问。
皆言无说。今何却有说耶。师曰。理本无说。今且约事
而言。帝曰。何故理无言说。师曰。理与神会。如人食蜜。
中边皆甜。若问蜜之色相。紫白可言。若论味之形容。
实难诉说○示众。北斗似杓。南斗似瓢。任伊斟酌。暖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8a 页 X84-0088.png
日凉飙。冬至寒食一百五。须知气节不相饶。到此莫
有解吞吐者么○僧问法眼道。我二十年只作境会。
既不作境会。合作么生会。师曰。猿抱子归青嶂后。鸟
啼花落碧岩前○示众。若论此事。如丹凤冲霄。不留
其迹。良由性空寥廓。慧日精明。照五蕴之皆空。使万
缘之俱泯。直得星攒碧落。月浸丹墀。翡翠帘垂。烛香
人静。当此之际。那容喘息。宁许窥窬。密室不通风。玄
门难措足。虽然如是。一点灵明通宇宙。那拘西竺与
曹溪○示众。妙用纵横。智体不动。子虽依倚。父全不
知。撒乾盖而本自无心。踞坤舆而端然有力。此亦寂
而不动。感而遂通之朕兆也。于此半遮半露。似晦似
明。菉竹猗猗。有裴君子。孰能于是了别心佛之根茎
枝叶者耶。虽倚蒲危坐。虚室生白。心月孤圆。秋天独
迥。犹须转身不居一色。直得雁回北塞。声噎南楼。木
女初闻。石人遥听。祇知日午是三更。那信天明方半
夜。何也。月满犹亏半。乌沈始是圆○示众。黄河九曲。
谁能直下承当。白浪千寻。孰解其间荐得。透与不透。
尽自澜翻。将心用心。休教蹉过。直须知有云外立千
峰。不可言无岩前分万壑。灵松带露。怪柏欺霜。傲四
时而莫可彫零。超万象而敢为主宰。凭何道理。便乃
如斯。天得一清。地得一宁。衲僧得一。鼻直眼横。怕汝
不信。试摸索看○示众。语忌十成。正虽正而不应居
正。机贵回互。偏虽偏而莫滞于偏。所以道澄源湛水。
尚棹孤舟。古佛道场。犹乘车子。争肯教伊向死水里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8b 页 X84-0088.png
作活计。到此地面。活泼泼。转辘辘。方有少分相应。虽
则水澄月满。一念万年。正是道人可愁虑处。何也。有
德非为德。无功始是功。直得妙尽无依。功成不处。万
类千般。莫能收管。有时横身劫外。有时垂手廛中。正
去偏来。无非兼带。这边那畔。不滞有无。祇此建化玄
门。便是抄直要路。若也于斯洒洒落落。了了明明。不
枉不向响山中。善通音耗。未萌枝上。能辨春秋。咦。还
达此意么。若解无中能唱出。方知元不住宫商○至
元辛巳。十月二十日。奉旨就大都悯忠寺。焚烧道藏
伪经。除道德经外。尽行烧燬。命师下火。师升座。以火
炬打一圆相曰。诸仁者。祇如三洞灵文。还能證此火
光三昧也无。若也于斯会得。家有北斗经。人口保安
宁。其或未然。从此灰飞烟灭尽。任伊到处觅天尊。急
著眼看(报恩秀嗣)

*** 吾舍从宽禅师

临终。问其次兄曰。佛祖父母。我今一
箭射杀。二哥以为何如。随整襟坐脱(报恩秀嗣)

*** 上都华严全一至温禅师

邢州郝氏子。幼聪慧异常
儿。六岁祝发。参万松秀和尚。秀命为侍者。凡秀偈颂
法语。一闻辄了。遂得法焉。常以侍者代应对。机锋不
可犯。太保文贞公刘秉忠。荐师有经世才。世祖召见。
与语大悦。留内庭三载。多有赞益。将授以官。坚辞还
山。锡号曰。佛国普安大禅师○至元丁卯五月示疾。
右胁而逝。异香三日。茶毗舍利无数(报恩秀嗣)

*** 丞相耶律楚材居士

辽人也。别号湛然居士。因金灭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8c 页 X84-0088.png
辽。公归金。改称移剌。时京师禅伯甚多。公独重圣安
澄和尚。常访以祖道。屡举古尊宿语录中所得叩之。
澄间有许可。公自以为得。及遭忧患。求道愈亟。遂再
以前所得访澄。澄为大翻前案。不然所见。公甚惑焉。
问其故。澄从容谓公曰。昔公居要地。又儒者多不谛
信佛书。惟搜摘语录。以资谭柄。故予不敢苦加钳锤
耳。今揣公心。果为本分事。子岂得不为苦口。然予老
矣。有万松老人者。宗说精通。宗门大匠。公能见之。自
当了公大事。公唯唯。往谒万松。甚有契合。杜绝人迹。
苦心力究者三年。乃获印證。先是元世祖将西征。有
司奏五台等处僧徒。有能咒术武略。及有膂力者。为
部兵扈从西征。公言于上曰。释氏之高行者。必守不
杀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證鹅珠。守死不拔生草
者。法王法令。拳拳奉行。虽死不犯。用之从兵。岂其宜
哉。其不循法律者。必无志行。在彼既违佛旨。在此岂
忠王事。故皆不可以从王师也。帝从之(报恩秀嗣)

*** 屏山李纯甫居士

初恃文誉。好排释老。偶遇万松秀
和尚于邢台。一言之下。遂获契證。乃尽翻内典。遍究
禅宗。注金刚楞严等经。序辅教原教等论。尝著少室
面壁庵记略曰。远磨大师西来。孤唱教外别传之旨。
岂吾佛教外。复有所传乎。特不泥于名相耳。真传教
者。非别传也。自师之至。其子孙遍天下。渐于义学沙
门。以及学士大夫。潜符密契。不可胜数。其著而成书
者。清凉得之以疏华严。圭峰得之以钞圆觉。无尽得
六祖下二十四世¶ 第 89a 页 X84-0089.png
之以解法华。颖滨得之以释老子。吉甫得之以论周
易。伊川兄弟得之以训诗书。东莱得之以议左氏。无
垢得之以说语孟。使圣人之道。不堕于寂灭。不死于
虚无。不缚于形器。相为表里。如符劵然。虽狂夫愚妇。
可以立悟于便旋顾盼之间。如分馀灯。以烛冥室。顾
不快哉。士著述甚多。开发后学。大有功于宗乘。临终
无疾。趺坐合掌面西而逝(报恩秀嗣巳上六人)

*** 顺德天宁弘明虚照禅师

辽州申氏子。参仙岩。因默
坐闻磬声。豁然有省。乃振锡燕之归义。值太保刘文
正公向道有契。付嘱毕。乃沐浴更衣。索笔书偈云。四
大无常。名为幻身摆手便行。入无生灭。汝当善自珍
重。趺坐而逝。茶毗得舍利百颗。刘文正公入奏。塔舍
利于天宁。嗣法门人子颜子淇等。二十有八人。皆坚
苦特立之士。洞上一宗。斯为盛焉(仙岩德嗣)

续指月录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