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六祖下第十四世¶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697b 页

指月录卷之二十八


* 六祖下第十四世

** ▲隆兴府黄龙死心悟新禅师

韶州黄氏子。(传作王)
有紫肉幕左肩。右袒如僧伽黎。比壮。魁岸黑面如梵
僧。以气节盖众。好面折人。初谒栖贤秀铁面。秀问。上
座甚处人。师曰。广南韶州。又问。曾到云门否。师曰曾
到。又问。曾到灵树否。师曰曾到。秀曰。如何是灵树枝
条。师曰。长底自长。短底自短。秀曰。广南蛮莫乱统。师
曰。向北驴只恁么。拂袖而出。秀器之。而师无留意。至
黄龙。谒晦堂。堂竖拳问曰。唤作拳头则触。不唤作拳
头则背。汝唤作甚么。师罔措。经二年方领解。然尚谈
辩无所牴牾。堂患之。偶与语。至其锐。堂遽曰住住。说
食岂能饱人。师窘乃曰。某到此弓折箭尽。望和尚慈
悲。指个安乐处。堂曰。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
安乐处政忌上座许多骨董。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全
(传作偷)心乃可耳。师趋出。一日闻知事捶行者。而迅雷
忽震。即大悟。趋见晦堂。忘纳其屦。即自誉曰。天下人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697c 页 X83-0697.png
总是参得底禅。某是悟得底。堂笑曰。选佛得甲科。何
可当也。因号死心叟 谒哲禅师于岳麓。哲问。是凡
是圣。师曰。非凡非圣。哲曰。是甚么。师曰。高著眼。哲曰。
恁么则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师曰。且道是凡是圣。哲
曰。争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师仰屋作嘘声。哲曰。气
急杀人。师曰恰是。拂袖便出 谒法昌遇禅师。遇问。
近离甚处。师曰。某甲自黄龙来。遇曰。还见心禅师么。
师曰见。遇曰。甚么处见。师曰。吃粥吃饭处见。遇插火
箸于垆中曰。这个又作么生。师拽脱火箸便行 师
室中问僧。月晦之阴。以五色彩著于暝中。令百人千
万人。夜视其色。宁有辨其青黄赤白者么。僧无语。师
代曰。个个是盲人 王正言问。尝闻三缘和合而生。
又闻即死即生。何故有夺胎而生者。师曰。如正言作
漕使。随所住处即居其位。还疑否。王曰不疑。师曰。复
何疑也。王于言下领解 师住翠岩时。翠岩有淫祠。
乡人祷禬酒胾无虚日。师诫知事令毁之。知事辞以
不敢掇祸。师曰。使能作祸。吾自当之。乃躬自毁拆。俄
有巨蟒。盘卧内。引首作吞噬之状。师叱之。蟒遁。安寝
无他。

雪堂行和尚。拾遗录载此事云。是齐安王祠。乃李
主景远也。复云。师一夜梦神人。峨冠而前告曰。弟
子为师所斥。不遑安处。欲之广南。假庄夫六十人。
师梦中诺之。未几庄夫疫死者。满其数。师后问学
者曰。且道果有鬼神否。若道有。又不打杀死心。若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698a 页 X83-0698.png
道无。庄夫为什么却死。答者皆不契。适真净会中
元首座至。师如前问。元云。甜瓜连蒂甜。苦瓠连根
苦。师大喜之。元乃辨才高弟也。

领云岩。建经藏。太史黄庭坚为作记。有以其亲墓志
镵于碑阴者。师骂曰。凌侮不避祸若是。语未卒。电光
翻屋。雷击自户入。析其碑阴中分之。视之志巳灰烬。
而藏记安然无损 晚属疾。退居晦堂。夜参。竖起拂
子云。看看。拂子病死心病。拂子安死心安。拂子穿却
死心。死心穿却拂子。正当恁么时。唤作拂子。又是死
心。唤作死心。又是拂子。毕竟唤作甚么。良久云。莫把
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有乞末后句者。师示
偈曰。末后一句子。直须心路绝。六根门既空。万法无
生灭。于此彻其源。不须求解脱。平生爱骂人。只为长
快活 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晚小参。说偈曰。说
时七颠八倒。默时落二落三。为报五湖禅客。心王自
在休参。十五日泊然坐逝。茶毗。设利五色。后有过其
区者。获之尤甚。阅世七十二。坐四十五夏。塔于晦堂
丈室之北。

** ▲隆兴府黄龙灵源惟清禅师

生南州武宁陈氏。方
垂髫。日诵数千言。有异比丘见之。引手熟视。惊曰。菰
蒲中有此儿耶。告其父母令出家。年十七为大僧。见
延安耆宿法安。安曰。汝苦海法航也。我寻常沟渎耳。
黄龙心禅师。是汝之师。亟行无后。师至黄龙。泯泯与
众作息。问答茫然。不知端倪。夜誓诸佛前曰。傥有省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698b 页 X83-0698.png
发。愿尽形寿。以法为檀。世世力弘大法。初阅玄沙语。
倦而倚壁。起经行。步促遗履。俯取之。乃大悟。以所悟
宝觉。觉曰。从缘入者。永无退失。然新得法空者。多
喜悦。或致乱。令就侍者房熟寐 洪觉范。与师为法
门昆仲。尝闻师论曰。今之学者。未脱生死。病在什么
处。在偷心未死耳。然非其罪。为师者之罪也。如汉高
帝绐韩信而杀之。信虽曰死。其心果死乎。古之学者。
言下脱生死。效在什么处。在偷心巳死。然非学者自
能尔。实为师者钳锤妙密也。如梁武帝御大殿见侯
景。不动声气。而景之心巳枯竭无馀矣。诸方所说。非
不美丽。要之如赵昌画花逼真。非真花也 政和七
年九月十八日食罢。掩房遣呼以栖首座至。叙说决
别。乃起浴更衣。以手指顶。侍者为净发讫。安坐而寂。
前十日。自作无生常住真归告铭曰。贤劫第四尊释
迦文佛直下第四十八世孙惟清。虽从本觉应缘而
生。而了缘即空。初无自性。氏族亲里。莫得而详。但以
正因一念为所宗。承是厕释迦之远孙。其号灵源叟。
据自了因所了妙性。无名字中示称谓耳。亦临济无
位真人。傅大士之心王类矣。亦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惟證乃知。馀莫能测者欤。所以六祖问让和尚。什么
处来。曰嵩山来。祖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
不中。祖曰。还假修證否。曰修證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祖曰。即此不污染。是诸佛之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
是。兹盖独标清净法身。以遵教外别传之宗。而拣云。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698c 页 X83-0698.png
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然非无报化大功大用。谓
若解通报化。而不顿见法身。则滞污染缘。乖护念旨。
理必警省耳。夫少室道行。光腾后裔。则有云门偃。奋
雄音绝唱于国中。临济玄。振大机大用于天下。皆得
正传。世咸宗奉。惟清望临济。九世祖也。今宗教衰丧。
其未尽绝灭者。唯二家微派斑斑有焉。然名多愧实。
顾适当危寄。而朝露身缘。势迫晞坠。因力病释俗从
真。叙如上事。以授二三子。吾委息后。当用依禀观究
即不违先圣法门。而自见深益。慎勿随末法所向。乞
空文于有位。求为志铭。张饰说以浼吾。至嘱至嘱。因
(应作目)所叙曰无生常住真归告。且系之以铭。铭曰。
无涯湛海。瞥起一沤。亘乎百年。曷浮曷休。广漠清汉。
歘生片云。有无起灭。隐显何分。了兹二者。即见实相。
十世古今。始终现量。吾铭此旨。昭示汝曹。泥多佛大。
水长船高 门弟子。遵师遗诫。藏骨石于海会。示生
死不与众隔也。

** ▲龙兴府泐潭草堂善清禅师

谒黄龙。龙示以风幡
话。久而不契。一日龙问。风幡话子作么生会。师曰。迥
无入处。乞师方便。龙曰。子见猫儿捕鼠乎。目睛不瞬。
四足踞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能如
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失一也。师从
是屏去闲缘岁馀。忽然契悟。以偈告龙曰。随随随。昔
昔昔。随随随后无人识。夜来明月上高峰。元来祇是
这个贼。龙颔之。复告之曰。得道非难。弘道为难。弘道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699a 页 X83-0699.png
犹在已。说法为人难。既明之后。在力行之。大凡宗师
说法。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子入处真实。得
坐披衣向后自看。自然七通八达去。师复依止七年。
乃辞 韩子苍问大慧曰。清公如何。慧曰。向闻其拈
庞居士问马大师。不与万法为侣因缘云。鱼龙虾蟹。
向甚处著。若如此。亦浪得其名。子苍持此语达师。师
曰。公向他道。譬如一人船行。一人陆行。二人俱至。慧
闻此语。乃曰。草堂得也。

** ▲吉州青原惟信禅师

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
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
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
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
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更参三十年迥无入处在)

** ▲漳州保福本权禅师

黄山谷初有所入。问晦堂。此
中谁可与语。堂曰。漳州权。师方督役开田。山谷同晦
堂往。致问曰。直岁还知露柱生儿么。师曰。是男是女。
黄拟议。师挥之。堂谓曰。不得无礼。师曰。这木头。不打
更待何时。黄大笑 上堂。举寒山偈曰。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老僧即不然。
吾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堪比伦。来朝日出东。
传者以为笑。死心和尚见之叹曰。权兄提唱若此。诚
不负先师所付嘱也。

** ▲太史山谷居士黄庭坚

初谒秀圆通。语具圆通章。
自是遂著发愿文。痛戒酒色。日惟朝粥午饭。锐志参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699b 页 X83-0699.png
求。既依晦堂。乞指径捷处。堂曰。祇如仲尼道。二三子
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
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巳。一日侍堂山行次。
时岩桂盛开。堂曰。闻木樨花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
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堂
笑曰。祇要公到家耳。久之谒死心新禅师。随众入室。
心见张目问曰。新长老死。学士死。烧作两堆灰。向甚
么处相见。公无语。心约出曰。晦堂处参得底。使未著
在。后左官黔南。道力愈胜。于无思念中。顿明死心所
问。报以书曰。往年尝蒙苦苦提撕。长如醉梦。依稀在
光影中。盖疑情不尽。命根不断。故望崖而退耳。谪官
在黔南。道中昼卧觉来。忽尔寻思。被天下老和尚瞒
了多少。惟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为也。

** ▲秘书吴恂居士

字德夫。参晦堂。堂谓曰。平生学解
记忆多闻即不问。你父母未生巳前。道将一句来。公
拟议。堂以拂子击之。即领深旨。连呈三偈。其后曰。咄
这多知俗汉。咬尽古今公案。忽于狼藉堆头。拾得𧏙
螂粪弹。明明不直分文。万两黄金不换。等闲拈出示
人。祇为走盘难看。

** ▲隆兴府兜率从悦禅师

初首众于道吾。领数衲。谒
云盖智和尚。智与语。未数句。尽知所蕴。乃笑曰。观首
座气质不凡。奈何出言吐气。如醉人耶。师面热汗下。
曰愿和尚不吝慈悲。智复与语锥劄之。师茫然。遂求
入室。智曰。曾见法昌遇和尚否。师曰。曾看他语录。自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699c 页 X83-0699.png
了可也。不愿见之。智曰。曾见洞山文和尚否。师曰。关
西子。没头脑。拖一条布裙。作尿臭气。有甚长处。智曰。
你伹向尿臭气处参取。师依教即谒洞山。深领奥旨。
复谒智。智曰。见关西子后。大事如何。师曰。若不得和
尚指示。洎乎蹉过一生。遂礼谢。师复谒真净。后出世
鹿苑。有清素者。久参慈明。寓居一室。未始与人交。师
因食蜜渍荔枝。偶素过门。师呼曰。此老人乡果也。可
同食之。素曰。自先师亡后。不得此食久矣。师曰。先师
为谁。素曰。慈明也。某沗执事十三年耳。师乃疑骇曰。
十三年堪忍执事之役。非得其道而何。遂馈以馀果。
稍稍亲之。素问。师所见者何人。曰洞山文。素曰。文见
何人。师曰。黄龙南。素曰。南匾头。见先师。不久法道大
振如此。师益疑骇。遂袖香诣素作礼。素起避之曰。吾
以福薄。先师受记。不许为人。师益恭。素乃曰。怜子之
诚。违先师之记。子平生所得。试语我。师具通所见。素
曰。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师曰。何谓也。素曰。岂不见
古人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如是累日。素乃印可。仍
戒之曰。文示子者。皆正知正见。然子离师太早。不能
尽其妙。吾今为子点破。使子受用得大自在。他日切
勿嗣吾也。师后嗣真净。如素所戒 师室中设三语。
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祇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
甚么处。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么
生脱。三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么处
去。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0a 页 X83-0700.png

张无尽以颂答三问。其一曰。阴森夏木杜鹃鸣。日
破浮云宇宙清。莫对曾参问曾晰。从来孝子讳爷
名。其二曰。人间鬼使符来取。天上花冠色正萎。好
个转身时节子。莫教阎老等闲知。其三曰。鼓合东
村李大妻。西风旷野泪沾衣。碧芦红蓼江南岸。却
作张三坐钓矶。

元祐六年冬。浴讫集众说偈曰。四十有八。圣凡尽杀。
不是英雄。龙安路滑。奄然而化。

** ▲东京法云佛照杲禅师

谒圆通玑禅师。入室次。玑
举僧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子曰不许夜行。
投明须到。意作么生。师曰。恩大难酬。圆通大称赏之。
后数日举立僧秉拂。机思迟钝。鬨堂大笑。师有惭色
次日特为大众茶。安茶具在案上。惭无以自处。偶打
翻茶具。瓢子落地。跳数跳。悟得答话。机锋迅捷。无敢
当者。复至真净处。因看祖师偈云。心同虚空界。示等
虚空法。證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豁然大悟。后出世
时。上堂小参。常谓人曰。和尚绍圣三年十一月二十
一日。悟得方寸禅。又言。和尚熙宁三年。文帐在凤翔
府供申。当年陷了华山一十八州。你辈茄子瓠子。那
里得知。或曰。宝华王座上。为甚么一向世谛。师曰。痴
人佛性岂有二种耶。

大慧宗门武库云。法云佛照杲禅师。尝退居景德
铁罗汉院。殿中有木罗汉数尊。京师苦寒。杲取而
烧之。拥垆达旦。次日淘灰中得舍利无数。诸座主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0b 页 X83-0700.png
辈。皆目之为外道。盖佛照乃丹霞辈流。非俗眼所
能验也。又云。佛照杲和尚。初住归宗。专精行道。未
尝少懈。深夜修敬罢。坐于僧堂地垆中。忽见二僧
入堂。一人庞眉雪顶。一人少年。皆丰姿颀然。杲心
喜。自谓曰。我座中有如此僧。须臾二人出堂。杲袭
其后。见入佛殿中。杲亦随入。灯影荧煌。垆中尚有
火。杲炷香礼佛。二僧复出。亦袭其后。至佛殿前。偶
失所在。自念忘却香匣在殿内。回身取时。见殿门
扃钥。遂唤直殿。行者守舜开门。舜取钥匙开门。见
垆中香烟未散。香匣在宝阶上。自不谕其故。妙喜
亲见佛照说。时守舜在旁。犹指以为證。

** ▲隆兴府泐潭湛堂文准禅师

初谒梁山乘禅师。乘
曰。驱乌未受戒。敢学佛乘乎。师捧手曰。坛场是戒耶。
三羯磨梵行阿阇黎是戒耶。乘大惊。师笑曰。虽然敢
不受教。遂受具足戒。于唐安律师。既谒真净。净问。近
离甚处。师曰大仰。曰夏在甚处。师曰大沩。曰甚处人。
师曰。兴元府。净展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师罔措。净曰。
适来祇对。一一灵明。一一天真。及乎道个我手何似
佛手。便成窒碍。且道病在甚处。师曰。某甲不会。曰一
切现成。更教谁会。师服膺。就弟子之列。馀十年。所至
必随。绍圣三年。真净移居石门。衲子益盛。凡入室扣
问。必瞑目危坐。无所示。见来学则往治蔬圃。率以为
常。师谓同行恭上座曰。老汉无意于法道乎。一日举
杖决渠。水溅衣。忽大悟。走叙其事。净诟曰。此乃敢尔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0c 页 X83-0700.png
藞苴耶。自此迹愈晦。名愈著 初云岩虚席。郡牧命
死心禅师举所知。心曰。准山主住得。某未尝识渠。见
有洗钵颂甚好。牧请举。心举云。之乎者也。衲僧鼻孔。
大头向下。若也不会。问取东村王大姐。牧奇之。出请
主云岩 死心举师住云岩。心谓寺丞张邦昌曰。这
个长老。极有鼻孔。一日会诸山于南昌。师后至。心指
曰。这川僧唱喏也破句。便敢出来做长老。师喝一喝
曰。何尝破句来。心顾昌曰。向道有鼻孔。昌大悦 一
日新到相看。展坐具。师曰。未得人事。上座近离甚处。
曰庐山归宗。师曰。宗归何处。曰嗄。师曰。虾蟆窟里作
活计。曰和尚何不领话。师曰。是你岂不从归宗来。曰
是。师曰。驴前马后汉。问第二上座。近离甚处。曰袁州。
师曰。夏在甚处。曰仰山。师曰。还见小释迦么。曰见。师
曰。鼻孔长多少。僧拟议。师曰。话堕阿师 问僧。你来
作甚么。曰特来问讯和尚。师曰。云在岭头闲不彻。水
流涧下太忙生。曰和尚莫瞒人。师曰。马大师为甚么
从阇黎脚跟下走过。僧无语。师曰。却是阇黎瞒老僧
 一日法堂上逢首座。便问。向甚么处去。座曰。拟与
和尚商量一事。师曰便请。曰东家杓柄长。西家杓柄
短。师曰。为甚拈起巩县茶瓶。却是饶州磁碗。曰临崖
看浒眼。特地一场愁。师叫屈。座吐舌而退 僧问。教
中道。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销陨。未审
此理如何。师遂展掌点指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一
罗二土三水四金五太阳六太阴七计都。今日计都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1a 页 X83-0701.png
星入巨蟹宫。宝峰不打这鼓笛。便下座 上堂。五九
四十五。圣人作而万物睹。秦时𨍏轹钻头尖。汉祖殿
前樊哙恁。曾闻黄鹤楼崔颢题诗在上头。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可知礼也。君子务本。本立
而道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蓦拈拄杖
起身云。大众。宝峰何似孔夫子。良久曰。酒逢知已饮。
诗向会人吟。卓拄杖下座 上堂。劄。久雨不晴。直得
五老峰头黑云叆叇。洞庭湖里白浪滔天。云门大师
忍俊不禁。向佛殿里烧香。三门头合掌。祷祝咒愿。愿
黄梅石女生儿。子母团圆。少室无角铁牛。常甘水草。
喝一喝云。有甚么交涉。复顾众曰。不因杨得意。争见
马相如 师自浙回泐潭。谒深禅师。(亦真净嗣)寻命分座
闻有悟侍者。见所掷㸑馀有省。诣方丈通所悟。深喝
出。因丧志。自经于延寿堂厕。后出没无时。众惮之。师
故于半夜登溷。方脱衣。悟即提净水至。师曰。待我脱
衣。脱罢。悟复到。未几供筹子。师涤净巳。召接净桶去。
悟才接。师执其手问曰。汝是悟侍者那。悟曰诺。师曰。
是当时在知客寮。见掉火柴头。有个悟处底么。参禅
学道。祇要知个本命元辰下落处。汝刬地作此去就。
汝在藏殿移首座鞋。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又在知
客寮移枕子。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汝每夜在此移
水度筹。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因甚么不知下落。却
在这里恼乱大众。师猛推之。索然有声。由是绝迹
 师平生律身以约。虽领徒弘法。不异在众时。晨兴后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1b 页 X83-0701.png
架祇取小杓汤洗面。复用濯足。其他受用。大率类此。
放参罢。方丈侍者人力。便如路人。扫地煎茶。皆躬亲
为之。政和五年夏。师卧病。进药者令忌毒物。师不从。
有问其故。师曰。病有自性乎。曰无。师曰。既无自性。以
空纳空。吾未尝颠倒。首座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师
曰。跛驴上壁。曰和尚也好吃一服药。师曰。朽木搭桥。
曰也知和尚不解忌口。师曰。你作么生。座拟进语。师
曰。你也好吃一服药。七月二十日。更衣说偈而化。阇
维。得设利。晶圆光洁。睛齿数珠不坏。塔于南山之阳。

** ▲瑞州清凉慧洪觉范禅师

郡之彭氏子。少孤。依三
峰靘禅师为童子。日记数千言。十九试经得度。从宣
秘度讲成实唯识论。逾四年。弃谒真净于归宗。净迁
石门。师随至。净患其深闻之弊。每举玄沙未彻之语
发其疑。凡有所对。净曰。你又说道理耶。一日顿脱所
疑。述偈曰。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著花。叵耐
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净见为助喜。

智證传曰。余昔庵于高安九峰之下。有僧问予曰。
临济会中两僧。一日相见。同时下喝。临济闻之。升
座曰。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禅客。僧
便问。那个是宾。那个是主。临济曰。宾主历然。余方
欲酬之。顿见三玄三要之旨。于是再拜曰。大哉无
为寂灭之幢也。虽百千世。有闻之者。偷心死尽。况
余去大师馀二百年哉。作偈曰。一句中具三玄门。
一玄中具三要路。细看即是陷虎机。忽轰一声涂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1c 页 X83-0701.png
毒鼓。偷心死尽眼麻迷。石女梦中毛卓竖。又萝湖
野录云。寂音尊者洪公。初于归宗。参侍真净和尚。
而至宝峰。一日有客。问真净曰。洪上人参禅如何。
真净曰。也有到处。也有不到处。客既退。洪不自安。
即诣真净求决所疑。真净举风穴颂曰。五白猫儿
爪距狞。养来堂上绝虫行。分明上树安身法。切忌
遗言许外甥。且作么生是安身法。洪便喝。真净曰。
这一喝也有到处。也有不到处。洪忽于言下有省。
翌日因违禅规遭删去。时年二十有九。及游东吴。
寓杭之净慈。以颂发明风穴意。寄呈真净曰。五白
猫儿无缝罅。等閒抛出令人怕。翻身跳踯百千般。
冷地看他成话杷。如今也解弄些些。从渠欢喜从
渠骂。却笑树头老舅翁。只能上树不能下。自后复
阅汾阳语录。至三玄颂。荐有所證。妙喜老师盖尝
语此。而丛林鲜有知者。反以文华才辩而掩其道。
微妙喜。亦何由取信于后耶。又按林间录。觉范自
述云。古之人有大机智。故能遇缘即宗。一章。是觉
范与僧谈灵云偈。至玄沙未彻语。僧请益。觉范因
示偈曰。灵云一见不再见云云。

至临川。与朱世英游。相好。俄上蓝长老者至。上蓝谓
世英曰。觉范闻工诗耳。禅则其师犹错。矧弟子耶。世
英笑曰。师能勘验之乎。上蓝曰诺。居一日。同游疏山。
饭于逆旅。上蓝以手画案。谓师曰。经轴之上。必题[米-木+八]
字。是何义。师即画圆相。横一画曰。是此义也。上蓝愕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2a 页 X83-0702.png
然。师为作偈曰。以字不成八不是。法身睡著无遮蔽。
衲僧对面不知名。百众人前呼不起。上蓝归举似世
英。世英拊手曰。孰谓诗僧亦能识字义乎。因同看汾
阳。作犊偈牛曰。有头无角实堪嗟。百劫难逃这作家。
凡圣不能明得尽。现前相貌有些些。师谓世英曰。此
偈又予字义之训诂也 崇宁二年。会无尽居士张
公。于峡之善溪。张尝自谓。得龙安悦禅师末后句。丛
林畏与语。因夜话及之曰。可惜云庵不知此事。师问
所以。张曰。商英顷自金陵酒官。移知豫章。过归宗见
之。欲为点破。方叙悦末后句。未卒。此老大怒骂曰。此
吐血秃丁。脱空妄语。不得信。既见其盛怒。更不欲叙
之。师笑曰。相公但识龙安口传末后句。而真药现前。
不能辨也。张大惊。起执师手曰。老师真有此意耶。师
曰。疑则别参。乃取家藏云庵顶相。展拜赞之。书以授
师。其词曰。云庵纲宗。能用能照。天鼓希声。不落凡调。
冷面严眸。神光独耀。孰传其真。观面为肖。前悦后洪。
如融如肇 枣柏曰。华严第三会。于须弥山顶上说
十住。表入理弃智。非生灭心所得至故。如须弥山在
大海中。高八万四千由旬。非手足攀揽所及。明八万
四千尘劳山。住烦恼大海。于一切法无思无为。即烦
恼海枯竭。尘劳山便成一切智山。烦恼海便成性海。
若起心思虑。有所攀缘。则尘劳山愈高。烦恼海愈深。
不可至其智顶。师曰。首楞严曰。汝但弃其生灭。守于
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故维摩大士现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2b 页 X83-0702.png
神力。即时须弥灯王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
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
所未见。其室广博。悉包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无所妨
碍。宝觉禅师曰。以师子座之高广。毗耶室之狭小。伫
思其间。即成妨碍。尝问转运判官夏倚汝言。情与无
情共一体。时有狗卧香桌下。乃以压尺击香桌又击
狗曰。狗有情即去。香桌无情即住。如何得成一体。倚
不能对。宝觉曰。才入思惟。便成剩法。前圣所知。转相
传授。皆此旨也。而学者莫能明。如言弹指而五百毒
龙屈伏。女子之定亦出。尤昭著明白者也。沩山尝语
仰山曰。寂子速道。莫入阴界。而仰山曰。慧寂信位亦
不立。予恨仰山极力道不尽 法华经曰。世尊于一
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师曰。沩山尝
曰。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而学者
不能深味此语。苟认意度而巳。譬如众盲扪象。随所
得之为是。故象遍为尾为蹄为腰为牙。而全象隐矣。
般若经曰。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者。真常也。非凝
然一物卓不变坏之常也。而解法华者曰。佛音深妙。
触处皆闻。超越凡圣。则其舌广长。高出梵世。此殆所
谓随语生解。谬矣乎 楞伽经曰。不应摄受随说计
著。真实者离名字故。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
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
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师曰。僧问九峰
禅师曰。深山中还有佛法也无。答曰有。僧曰。如何是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2c 页 X83-0702.png
深山中佛法。答曰。石头大者大小者小。今学者闻举。
便欣然以为解了。有诘之者则曰。触目全真。头头显
现。嗟乎此所谓观指不得实义者也。予尝与僧自逍
遥山。经乱石涧。入五峰。休于树阴。举此因缘。作偈曰。
石头若是佛法。法身应不灵圣。佛法若有大小。法身
应分少剩。枯骨头上没汁。衲僧眼见不信。八万四千
法门。一句为汝说尽 唐僧复礼有法辩。当时流辈
推尊之。作真妄偈。问天下学者曰。真法性本净。妄念
何由起。从真有妄生。此妄何所止。无初即无末。有终
应有始。无始而无终。长怀懵兹理。愿为开玄妙。析之
出生死。清凉国师答曰。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能
迷非所迷。安得长相似。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知
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圭
峰禅师答曰。本净本不觉。由斯妄念起。知真妄即空。
知空妄即止。止处名有终。迷时号无始。因缘如梦幻。
何终复何始。此是众生源。穷之出生死。又曰。人多谓
真能生妄。故妄不穷尽。为决此理。重答前偈曰。不是
真生妄。妄迷真而起。悟妄本自真。知真妄即止。妄止
似终末。悟来似初始。迷悟性皆空。皆空无终始。生死
由此迷。达此出生死。师谓。二老所答之辞。皆未副复
礼问意。彼问真法本净。妄念何由而起。但曰。迷真不
觉。则孰不能答耶。因为明其意作偈曰。真法本无性。
随缘染净起。不了号无明。了之全佛智。无明全妄情。
知觉全真理。当念绝古今。底处寻终始。本自离言诠。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3a 页 X83-0703.png
分别即生死。

徐六喻担板。

宗镜录曰。虽然心即是业。业即是心。既从心生。还从
心受。如何现今消其妄业。报答曰。但了无作。自然业
空。所以云。若了无作恶业。一生成佛。又曰。虽有作业。
而无作者。即是如来秘密之教。又凡作业。悉是自心
横计外法。还自对治。妄取成业。若了心不取境。境不
自生。无法牵情。云何成业。师为作偈释其旨曰。举手
炷香。而供养佛。其心自知。应念获福。举手操刃。恣行
杀戮。其心自知。死入地狱。或杀或供。一手之功。云何
业报罪福不同。皆自横计。有如是事。是故从来。枉沉
生死。雷长芭蕉。铁转磁石。俱无作者。而有是力。心不
取境。境亦自寂。故如来藏。不许有识 师曰。晋鸠摩
罗什。儿时。随母至沙勒。顶戴佛钵。私念钵形甚大。何
其轻耶。即重。失声下之。母问其故。对曰。我心有分别
故。钵有轻重耳。予以是知。一切诸法。随念而至。念未
生时。量同太虚。然则即今现行分别者。万类纷然。何
故灵验不等。曰是皆乱想虚妄。如因梦中事。心力昧
略微劣故也。嗟乎人莫不有忠孝之心也。而王祥卧
冰则鱼跃。耿恭拜井则泉冽。何也。盖其养之专。故灵
验之应。速如影响 涅槃经。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义不然。何以故。诸
佛世尊。惟有密语。无秘密藏。譬如幻主机关木人。人
虽睹见屈伸俯仰。莫知其内而使之然。佛法不尔。咸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3b 页 X83-0703.png
令众生悉得知见。云何当言佛世尊有秘密藏。佛赞
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实无秘密之
藏。何以故。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观见。
如来之言亦复如是。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人不解。
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又曰。又无语者。犹如
婴孩。言语未了。虽复有语。实亦无语。如来亦尔。语未
了者。即秘密之言。虽有所说。众生不解。故名无语。故
石头曰。乘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药山曰。更须自看。
不得绝却言语。我今为汝说者个语。显无语底。长庆
曰。二十八代祖师。皆说传心。且不说传语。且道心作
么生传。若也无言启蒙。何名达者。云门曰。此事若在
言语上。三乘十二分教。岂是无说。因甚么道教外别
传。若从学解机智得。只如十地圣人。说法如云如雨。
犹被佛诃见性如隔罗縠。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
悬殊。虽然如是。若是得底人。道火何曾烧著口耶。师
每曰。衲子于此彻去。方知诸佛无法可说。而證言说
法身。如何是言说法身。自答曰。断头船子下扬州
 大般若经曰。诸天子窃作是念。诸药叉等言辞咒句。
虽复隐密。而当可知。尊者善现。于此般若波罗密多。
虽以种种言辞显示。而我等辈。竟不能解。善现知彼
心之所念。便告之言。汝等天子。于我所说不能解耶。
诸天子言。如是如是。具寿善现复告言。我曾于此不
说一字。汝亦不闻。当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
密多。文字言说皆远离故。由于此中说者听者及能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3c 页 X83-0703.png
解者皆不可得。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證无上正等
菩提。其相甚深。亦复如是。曹溪大师将入灭。方敢全
提此令者。知大乘种性纯熟故。僧问归新州意旨。乃
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至江西马祖。南岳石头。则大
振耀之。故号石头为真吼。马祖为全提。其机锋如大
火聚。拟之则死。学者乃欲以意思解。不亦误哉 有
僧谓师曰。如古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
不落。或答曰不昧。问如何是大悲千手眼。答曰通身
是。有闻之者。则曰我则不然。曰遍身是。或有问如何
是佛。或答曰。臭肉等来蝇。有闻之者曰。我则不然。破
驴脊上足苍蝇。或问。拟借一问以为影草时如何。或
答曰。何必。有闻之者曰。何不道个不必。如诸老宿所
示。何以分其优劣。得达其旨。于法无碍。谓一切语言。
无用拣择。信手拈来也耶。则彼皆轻重问答锱铢而
较之。谓临机直须辨别也耶。则彼之理致具在。若无
可同异者。此吾所尝疑不能释也。师曰。我不解子之
疑。然闻世尊在日。有比丘。根钝。无多闻性。佛令诵苕
帚二字。日夕诵之。言苕则巳忘帚。言帚则又忘苕。每
自剋责。系念不休。忽能言曰苕帚。于此大悟。得无碍
辩才。子能如诵苕帚者。当见先德大慈悲故为物之
心。僧詟应而去 庄子言。藏舟于壑。藏山于泽。释者
遣语如流。至曰藏天下于天下。未有不嗒然危坐置
笔而思者。晦堂老人。尝问学者。此义如何。对之甚众。
晦堂笑曰。汝善说道理。师作偈记其意曰。天下心知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4a 页 X83-0704.png
不可藏。纷纷嗅迹但寻香。端能百尺竿头步。始见林
梢挂角羊。又问。列子载。两小儿论日远近不决。而质
于孔子。孔子不答。其意何在。学者皆曰。圣如夫子。亦
莫能辨此理。是无以说也。晦堂亦笑之。师作偈释之
曰。凉温远近转增疑。不答当渠痛处锥。尚逐小儿争
未巳。仲尼何独古难知 师曰。灵源禅师谓予曰。道
人保养。如人病须服药。药之灵验易见。要须忌口乃
可。不然服药何益。生死是大病。佛祖言教是良药。污
染心是杂毒。不能忌之。生死之病无时而损也。予爱
其言。追念圆觉经曰。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
如是人。现世即菩萨。法句经曰。若起精进心。是妄非
精进。伹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南岳思大禅师。悟入
法华三昧。即诵曰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汾阳无
业大达国师。一生答学者之问。但曰莫妄想。是谓称
性之语。见道径门。而禅者易其言。反求玄妙。良可笑
也。

师之著述。最佳者。是临济宗旨一篇。自首至无尽
颔之。皆论三玄三要。录于临济章。次述十智同真。
录于汾阳章。次述四宾主。录于临济章。龙山论宾
主语。录龙山章。洞山论宾主语。录洞山章。次与朱
世英上蓝。论经轴首火字语。录之本章。论法华经
世尊广长舌语。录于本章。独论华严经语。教乘常
谈不录耳。

建炎二年五月。示寂于同安。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4b 页 X83-0704.png

** ▲南岳石头怀志庵主

预讲席十二年。宿学争下之。
尝欲会通诸宗异义。以正一代时教。有禅者问曰。杜
顺贤首宗祖师也。而谈法身则曰。怀州牛吃禾。益州
马腹胀。此偈合归天台何义耶。师不能对。即游方至
洞山。谒真净。问古人一喝不作一喝用。意旨如何。净
叱之。师趋出。净笑呼曰。浙子斋后游山好。师忽领悟。
久之辞去。净曰。子所造虽逸格。惜缘不胜耳。师识其
意。拜赐而行。诸方力挽出世。师不应。庵居于衡岳石
头二十年。不与世接。有偈曰。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
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或
问。住山多年有何旨趣。师对曰。山中住。独掩柴门无
别趣。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 崇宁元
年冬。遍辞山中之人。曳杖竟去。留之不可。曰龙安照
禅师吾友也。偶念见之耳。龙安闻其肯来。使人自长
沙迎之。居于最乐堂。明年六月晦。问侍者日蚤暮。曰
巳夕矣。笑曰。梦境相逢。我睡巳觉。汝但莫负丛林。即
是报佛恩德。言讫而寂。

** ▲庐山罗汉院系南禅师

临示寂。升座告众曰。罗汉
今日倒骑铁马。逆上须弥。踏破虚空。不留朕迹。乃归
方丈。跏趺而逝。

** ▲信州永丰慧日庵主

自机契云居。熟游湘汉。暨归
永丰。或处岩谷。或居廛市。令乡民称丘师伯。凡有所
问。以莫晓答之。忽语邑人曰。吾明日行脚去。汝等可
来相送。于是赆路者毕集。师笑不巳。众问其故。即书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4c 页 X83-0704.png
偈曰。丘师伯莫晓。寂寂明皎皎。日午打三更。谁人打
得了。投笔而逝。

** ▲泉州尊胜有朋讲师

尝疏楞严维摩等经。学者宗
之。每疑祖师直指之道。故多与禅衲游。一日谒开元。
迹未及阃。心忽领悟。元出遂问。座主来作甚么。师曰。
不敢贵耳贱目。元曰。老老大大。何必如是。师曰。自是
者不长。元曰。朝看华严。夜读般若。则不问。如何是当
今一句。师曰。日轮正当午。元曰。闲言语。更道来。师曰。
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风波。然虽如是。祇如和尚恁么
道。有甚交涉。须要新戒草鞋穿。元曰。这里且放你过。
忽遇达磨问你。作么生道。师便喝。元曰。这座主。今日
见老僧。气冲牛斗。师曰。再犯不容。元拊掌大笑。

** ▲庆元府育王无竭净昙禅师

绍兴丙寅夏。辞众檀。
归付院事。四众拥视。挥扇久之。书偈曰。这汉从来没
缝罅。五十六年成话杷。今朝死去见阎王。剑树刀山
得人怕。打一圆相曰。嗄。一任诸方钻龟打瓦。收足而
化。阇维。设利如霰而下。

** ▲蕲州五祖法演禅师

绵州邓氏子。年三十五。始弃
家祝发受具。往成都。习唯识百法论。因闻菩萨入见
道时。智与理冥。境与神会。不分能證所證。西天外道
尝难比丘曰。既不分能證所證。却以何为證。无能对
者。外道贬之。令不鸣钟鼓。反披袈裟。三藏奘法师至
彼。救此义曰。如人饮水冷煖自知。乃通其难。师曰。冷
煖则可知矣。如何是自知底事。遂往质本讲曰。不知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5a 页 X83-0705.png
自知之理如何。讲莫疏其问。伹诱曰。汝欲明此。当往
南方扣传佛心宗者。师即负笈出关。所见尊宿。无不
以此咨决。所疑终不破。洎谒圆照本禅师。古今因缘
会尽。惟不会僧问兴化。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化云打
中间底。僧作礼。化云。我昨日赴个村斋。中途遇一阵
卒风暴雨。却向古庙里避得过。请益本。本云。此是临
济下因缘。须是问他家儿孙始得。师遂谒浮山远禅
师。请益前话。远云。我有个譬喻。说似你。你一似个三
家村里卖柴汉子。把个匾担。向十字街头立地问人。
中书堂今日商量甚么事。师默计云。若如此。大故未
在。远一日语师曰。吾老矣。恐虚度子光阴。可往依白
云。此老虽后生。吾未识面。伹见其颂临济三顿棒话。
有过人处。必能了子大事。师潸然礼辞。至白云。遂举
僧问南泉摩尼珠话请问。云叱之。师领悟。献投机偈
曰。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
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云特印可。令掌磨事。一日有
僧。见磨转。遽指以问师曰。此神通耶法尔耶。师褰衣
旋磨一匝。僧无语。未几云至。语师曰。有数禅客。自庐
山来。皆有悟入处。教伊说亦说得有来由。举因缘问
伊亦明得。教伊下语亦下得。祇是未在。师于是大疑。
私自计曰。既悟了。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
遂参究累日。忽然省悟。从前宝惜。一时放下。走见白
云。云为手舞足蹈。师亦一笑而巳。师后曰。吾因兹出
一身白汗。便明得下载清风。云一日示众曰。古人道。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5b 页 X83-0705.png
如镜铸像。像成后。镜在甚么处。众下语不契。举以间
师。师近前问讯曰。也不较多。云笑曰。须是道者始得。
乃命分座。开示方来。

雪堂和尚拾遗录云。五祖在受业寺。逐字礼莲经。
一夕遇屎字欲唱礼。遽疑。乃白诸老宿曰。如何屎
字亦称为法宝。某礼至此疑不解。老宿曰。据汝所
问。可以南询。汝正是宗门中根器也。祖遂南游。初
抵兴元府。经时逗留。随房僧赴请。稍违初志。受业
师闻之。寄信至祖。祖开缄。只见两行字云。汝既出
得醋瓮。又却淹在酱缸里。祖读罢。即日登途。往浙
西参圆照本。次见浮山远。远异其根器。指见白云
端。端示以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因缘。久之未
契。一日自廊趋上法堂。疑情顿息。未几令充磨头。
下与灯录同。岂拾遗所载礼经事。是成都习唯识
巳前事。迦叶不覆藏因缘。乃白云所示南泉摩尼
珠因缘。乃师所请益。记者各述所闻。而拾遗所载。
固灯录所删弃耶。拾遗录又云。白云一日室中举
云门示众。如许大栗子吃得几个。众下语皆不契。
问师。师曰。悬羊头卖狗肉。云骇之。师尝曰。我参二
十年。今方识羞。后灵源闻叹曰。好识羞两字。因作
正续铭。遂载铭中。有俗士投师出家。自曰舍缘。师
曰。何谓舍缘。士曰。有妻予舍之。谓之舍缘。师曰。我
也有个老婆。还信否。士默然。师乃颂曰。我有个老
婆。出世无人见。昼夜共一处。自然有方便。并录以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5c 页 X83-0705.png
博闻。

问。如何是临济下事。师曰。五逆闻雷。曰如何是云门
下事。师曰。红旗闪烁。曰如何是曹洞下事。师曰。驰书
不到家。曰如何是沩仰下事。师曰。断碑横古路。僧礼
拜。师曰。何不问法眼下事。曰留与和尚。师曰。巡人犯
夜 问。如何是佛。师曰。露胸跣足。曰如何是法。师曰。
大赦不放。曰如何是僧。师曰。钓鱼船上谢三郎。

径山杲云。此三转语。一转具三玄三要。四料拣。四
宾主。洞山五位。云门三句。百千法门。无量妙义。若
人拣得。许你具一只眼。

圆悟一日请益。临济四宾主怎生。师曰。也祗个(秪下应有
是字)程限。是甚么闲事。又云。我这里却似马前相扑。倒
便休 师谓圜悟曰。你也尽好。只是有些病。悟再三
请问。不知某有甚么病。师云。只是禅忒多。悟云。本为
参禅。因甚么却嫌人说禅。师云。只似寻常说话时多
少好。时有僧便问。因甚嫌人说禅。师云。恶情悰 师
一日问圜悟无缝塔话。悟罔然。直从方丈至三门。方
道得。师云。你道得也。悟云不然。暂时不在。便不堪也
 三佛一日相谓曰。老和尚祇是乾爆爆地。往往说
心说性不得。因请益。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师曰。譬如
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五色是数。摩尼是佛身。圜
悟谓二老曰。他大段会说。我辈说时。费多少工夫。他
祇一两句便了。分明是个老大虫。师闻之乃曰。若说
心说性。便是恶口。又曰。猫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6a 页 X83-0706.png
德。所谓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若不如是。尽是弄
泥团汉 三佛侍师。于一亭上夜话。及归灯巳灭。师
于暗中曰。各人下一转语。佛鉴曰。彩凤舞丹霄。佛眼
曰。铁蛇横古路。佛果曰。看脚下。师曰。灭吾宗者。克勤
耳 开圣觉。初参长芦夫铁脚。久无所得。闻师法道。
径造席下。一日室中问云。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
他是阿谁。觉云。胡张三黑李四。师然其语。时圜悟和
尚为座元。师举此语似之。语云。好则好。恐未实。不可
放过。更于言下搜看。次日入室。垂问如前。觉云。昨日
向和尚道了。师云。道甚么。觉云。胡张三黑李四。师云。
不是不是。觉云。和尚为甚昨日道是。师云。昨日是。今
日不是。觉于言下大悟。觉后出世住开圣。见长芦法
席大盛。乃嗣夫。不原所得。拈香时。忽觉胸前如捣。遂
于痛处发痈成窍。以乳香作饼塞之。久而不愈。竟卒
 举僧问洞山。如何是善知识眼。山曰。纸撚无油。洞
山老汉不是无。祇是大俭。或有人问四面。如何是善
知识眼。但向伊道瞎。且要相称纸撚无油。也大奇。不
堪拈掇有谁知。回身却忆来时路。月下腾腾信脚归
 示众。佛祖生冤家。悟道染泥土。无为无事人。声色
如聋瞽。且道。如何即是。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
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忽有个出来道。恁么也得。不恁
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祇向伊道。我也知你向鬼
窟里作活计 示众。举德山答僧。我宗无语句。雪峰
闻之有省。后峰云。我当时空手去空手归因缘。(语具雪峰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6b 页 X83-0706.png
章)师云。白云今日说向透未过者。有个人从东京来。
问伊甚处来。他却道苏州来。问伊苏州事如何。伊道
一切寻常。虽然如是。谩白云不过。何故。祇为语音各
别。毕竟如何。苏州菱邵伯藕 小参。举陆亘大夫问
南泉。弟子家中有一片石。也曾坐也曾卧。拟镌作佛
得么。云得。陆曰莫不得么。云不得。大众。夫为善知识。
须明决择。为甚么他人道得也道得。他人道不得也
道不得。还知南泉落处么。白云不惜眉毛。与汝注破。
得又是谁道来。不得又是谁道来。汝若更不会。老僧
今夜为汝作个样子。乃举手云。将三界二十八天。作
个佛头。金轮水际作个佛脚。四大洲作个佛身。虽然
作此佛儿子了。汝诸人又却在那里安身立命。大众
还会也未。老僧作第二个样子去也。将东弗于逮作
一个佛。南赡部洲作一个佛。西瞿耶尼作一个佛。北
郁单越作一个佛。草木丛林是佛。蠢动含灵是佛。既
恁么。又唤甚么作众生。还会也未。不如东弗于逮还
他东弗于逮。南赡部洲还他南赡部洲。西瞿耶尼还
他西瞿耶尼。北郁单越还他北郁单越。草木丛林还
他草木丛林。蠢动含灵还他蠢动含灵。所以道。是法
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既恁么。汝又唤甚么作佛。还会
么。忽有个汉出来道。白云休寐语。大众记取这一转
 示众。将四大海水为一枚砚。须弥山作一管笔。有
人向虚空里。写祖师西来意五字。太平下座。大展坐
具礼拜为师。若写不得。佛法无灵验。有么有么。便下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6c 页 X83-0706.png
座。大众散。师高声云。侍者。者应诺。师曰。收取坐具。复
问侍者云。收得坐具么。者提起坐具。师曰。我早知汝
恁么也 上堂。说佛说法。拈槌竖拂。白云万里。德山
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白云万里。然后恁么也不
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也则白云万
里。或有个汉出来道。长老你恁么道。也则白云万里。
这个说话。唤作矮子看戏。随人上下。三十年后一场
好笑。且道笑个甚么。笑白云万里 谢街坊上堂。街
坊昨日将一把沙到方丈前。一见老僧。劈面便撒。赖
遇老僧先见。衫袖一遮。并不妨事。今朝举似大众。不
敢隐藏。何故。赏伊大胆。下得这个手脚。忽有人问白
云。为什么只恁休去。不见道。老不以筋力为能。然虽
如是。宾主历然 端和尚忌辰。上堂。去年正当恁么
时。多前年三件事。今年正当恁么时。多去年七件事。
这十件事。数不过者甚多。何也。去却七三存一事。是
去年说是今日。急如箭。黑似漆。无言童子口吧吧。无
足仙人劈胸趯。乃云交。下座 上堂。汝等诸人。见老
和尚鼓动唇吻。竖起拂子。便作胜解。及乎山禽聚集。
牛动尾巴。却将作等闲。殊不知。檐声不断前旬雨。电
影还连后夜雷 谢监收上堂。人之性命事。第一须
是○。欲得成此○。先须防于○。若是真○人。○○
 上堂。山僧昨日入城。见一棚傀儡。不免近前看。或见
端严奇特。或见丑陋不堪。动转行坐。青黄赤白。一一
见了。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山僧忍俊不禁。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7a 页 X83-0707.png
乃问长史高姓。他道。老和尚看便了。问甚么姓。大众。
山僧被他一问。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还有人为
山僧道得么。昨日那里落节。今日这里拔本 示众
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
成。达磨大师信脚来。信口道。后代儿孙多成计较。要
会开花结果处么。郑州梨。青州枣。万物无过出处好
 示众云。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众生并为增语。
或有人出来道。盘山老聻。但向伊道。不因紫陌花开
早。争得黄莺下柳条。若更问五祖老聻。自云。诺。惺惺
著 师云。三乘人出三界狱。小果必藉方便。如穴地
穿壁。取自天窗中出。惟得道菩萨。从初入地狱。先与
狱子不相疑。一切如常。一日寄信去。觅得酒肉。与狱
子吃。至大醉。取狱子衣服行缠。结束自身。却将自已
破衣服。与狱子著。移枷在狱子项上。坐在牢里。却自
手捉狱子藤条公然从大门出去。参禅人。须是恁么
始得 师曰。我这里禅。似个什么。如人家会作贼。有
一儿子。一日云。我爷老后。我却如何养家。须学个事
业始得。遂白其爷。爷云。好得。一夜引至巨室。穿窬人
宅开匮。乃教儿子入其中取衣帛。儿才入匮爷便闭
却复锁了。故于厅上扣打。令其家惊觉。乃先寻穿窬
而去。其家人即时起来。点火烛之。知有贼。但巳去了。
其贼儿在匮中。私自语曰。我爷何故如此。正闷闷中。
却得一计。作鼠咬声。其家遣婢点灯开匮。匮才开了。
贼儿耸身吹灭灯。推倒婢走出。其家人赶至中路。贼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7b 页 X83-0707.png
儿忽见一井。乃推巨石投井中。其人却于井中觅贼。
儿直走归家问爷。爷云。你休说。你怎生得出。儿具说
上件意。爷云。你恁么尽做得 师垂语曰。譬如水牯
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

月林观颂云。牛过窗棂。错为安名。大唐国里。不见
一人 高峰妙颂云。等闲放出这牛儿。头角分明
举似谁。若向尾巴尖上会。新罗鹞子过多时。

师一日持锡绕廊曰。莫有属牛人问命么。众皆无语。
师乃曰。孙膑今日开铺。更无一人垂顾。可怜三尺龙
须。唤作寻常破布 常展手问僧曰。如何唤作手
 室中常问僧。倩女离魂。那个是真底。

万庵柔颂。忆昔春风上苑行。烂窥红紫厌平生。如
今再到曾行处。寂寂无人草自生 或庵体颂。纵
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普融藏主入室次。师举离魂话问之。有契。呈偈
曰。二女合为一媳妇。轮机绝断难回互。从来往返
绝踪由。行人莫问来时路。

崇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上堂辞众曰。赵州和尚有
末后句。你作么生会。试出来道看。若会得去。不妨自
在快活。如或未然。这好事作么说。良久曰。说即说了
也。祇是诸人不知。要会么。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珍重。时山门有土木之役。躬往督之。诫曰。汝等好作
息。吾不复来矣。归方丈净发澡浴。旦日吉祥而逝。年
八十馀。先是五祖遗记曰。吾灭后可留真身。吾手启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7c 页 X83-0707.png
而举。吾再出矣。师住山时。塑手泥涞中裂相去容七。
众咸异之。师尝拜塔。以手指云。当时与么全身去。今
日重来记得无。复云以何为验。以此为验。遂作礼。及
将亡之夕。山摧石陨。四十里内岩谷震吼。阇维设利
如雨。塔于东山之南。

** ▲提刑郭祥正

字功甫。谒白云。云上堂曰。夜来枕上。
作得个山颂。谢功甫大儒。庐山二十年之旧。今日远
访。白云之勤当须举。与大众请。巳后分明举似诸方。
此颂岂惟谢功甫大儒。直要与天下有鼻孔衲僧。脱
却著肉汗衫。莫言不道。乃曰。上大人丘乙巳。化三千
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士切疑。后
闻小儿诵之。忽有省。以书报云。云以偈答曰。藏身不
用缩头。敛迹何须收脚。金乌半夜撩天。玉兔赶他不
著。

萝湖野录云。郭谒端。端问曰。牛醇乎。对曰醇矣。端
遽厉声叱之。郭不觉拱而立。端曰。醇乎醇乎。于是
为郭升堂。而发挥之曰。牛来山中。水足草足。牛出
山去。东触西触。又不免送之以偈曰。上大人。丘乙
巳。化三千。可知礼。当是一事。所记各有所详耳。

元祐中。往衢之南禅。谒泉万卷。请升座。公趋前拈香
曰。海边枯木。入手成香。爇向垆中。横穿香积如来鼻
孔。作此大事。须是对众白过始得。云居老人。有个无
缝布衫。分付南禅禅师。著得不长不短。进前则诸佛
让位。退步则海水澄波。今日嚬呻六种震动。遂召曰。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8a 页 X83-0708.png
大众还委悉么。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泉曰。递相钝置。公曰。因谁致得 崇宁初到五祖。请
祖升座。公趋前拈香曰。此一瓣香。爇向垆中。供养我
堂头法兄禅师。伏愿于方广座上。擘开面门。放出先
师形相。与他诸人描邈。何以如此。白云岩畔旧相逢。
往日今朝事不同。夜静水寒鱼不食。一垆香散白莲
峰。祖遂云。曩谟萨怛哆钵啰野。恁么恁么。几度白云
溪上望。黄梅花向雪中开。不恁么不恁么。嫩柳垂金
线。且要应时来。不见庞居士问马大师云。不与万法
为侣者是甚么人。大师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
向汝道。大众。一口吸尽西江水。万丈深潭穷到底。略
彴不是赵州桥。明月清风安可比 后又到保宁。亦
请升座。公拈杳曰。法鼓既鸣。宝香初爇。杨岐顶𩕳门。
请师重著楔。保宁卓拄杖一下曰。著楔巳竟。大众證
明。又卓一下。便下座 到云居。请佛印升座。公拈香
曰。觉地相逢一何早。鹘臭布衫今脱了。要识云居一
句玄。珍重后园驴吃草。召大众曰。此一瓣香。薰天炙
地去也。印曰。今日不著便。被这汉当面涂糊。便打。乃
曰。谢公千里来相访。共话东山竹径深。借与一龙骑
出洞。若逢天旱便为霖。掷拄杖下座。公拜起。印曰。收
得龙么。公曰。巳在这里。印曰。作么生骑。公摆手作舞
便行。印拊掌曰。祇有这汉。犹较些子。

** ▲安吉州上方日益禅师

开堂日。上首白槌罢。师曰。
白槌前观。一又不成。白槌后观。二又不是。到这里。任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8b 页 X83-0708.png
是铁眼铜睛。也须百杂碎。莫有不避危亡底衲僧。试
出来看。时有两僧齐出。师曰。一箭落双雕僧曰。某甲
话犹未问。何得著忙。师曰。莫是新罗僧么。僧拟议。师
曰。撞露柱汉。便打。

** ▲赣州显首座

赋性高逸。机辩自将。保宁勇禅师以
子育之。因示以神剑颂。提得神锋胜太阿。万年妖孽
尽消磨。直饶埋向尘泥里。争奈灵光透匣何。显曰。漫
效颦亦提得一个。勇曰。何不呈似老僧。显便举云。凛
凛寒光出匣时。乾坤闪烁耀潜辉。当锋截断毗卢顶。
更有何妖作是非。勇曰。忽遇天魔外道来时如何。显
以坐具便摵。勇作倒势。显拂袖便行。勇曰且来。显曰。
且去掘窟。勇笑而巳。寻谒端禅师于白云。端称于众。
待以犹子之礼。一日端与净居瑶公游水磨。显偕数
衲先在。遂侍端右。瑶曰。显兄且莫妨稳便。端曰。从他
在此听话。显曰。不曾带得褾手钱来。便行。二老相顾
为之解颜。

** ▲洪州泐潭景祥禅师

室中问僧。达磨西归手携只
履。当时何不两只都将去。曰此土也要留个消息。师
曰。一只脚在西天。一只脚在东土。著甚来由。僧无语
 问僧。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如何是尘中现底
身。僧指香垆曰。这个是香垆。师曰。带累三世诸佛。生
陷地狱。僧罔措。师便打 师常叉手夜坐。如对大宾。
初坐手与趺缀。至五鼓必齐膺。因号祥叉手焉。

** ▲和州光孝慧兰禅师

不知何许人也。尝以触衣书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8c 页 X83-0708.png
七佛名。丛林称为兰布裈。建炎末。逆虏犯淮。执师见
酋长。长曰。闻我名否。师曰。我所闻者唯大宋天子之
名。长恚令左右以锤击之。锤至辄断坏。长惊异。延麾
下敬事之。经旬师索薪自焚。无敢供者。亲拾薪成龛。
怡然端坐。烟焰一起。流光四腾。虏跪伏多灼肤者。火
绝得五色舍利。并灵骨北归。所执僧尼悉听自便。和
人至今咏之。

** ▲真州长芦真歇清了禅师

襁褓入寺。见佛喜动眉
睫。至沔汉扣丹霞之室。霞问。如何是空劫巳前自巳。
师拟对。霞曰。你闹在且去。一日登钵盂峰。豁然契悟。
径归侍立。霞掌曰。将谓你知有。师欣然拜之。霞翌日
上堂曰。日照孤峰翠。月临溪水寒。祖师玄妙诀。莫向
寸心安。便下座。师直前曰。今日升座更瞒某不得也。
霞曰。你试举我今日升座看。师良久。霞曰。将谓你瞥
地。师便出。

** ▲明州天童宏智正觉禅师

隰州李氏子。母梦五台
一僧解环与环其右臂乃孕。遂斋戒。及生右臂特起
若环状。七岁日诵数千言。十一得度。十八游方。至香
山谒成枯木。甚器之。一日闻僧诵莲经。至父母所生
眼悉见三千界。瞥然有省。即诣丈室陈所悟。山指台
上香合曰。里面是甚么物。师曰。是甚么心行。山曰。汝
悟处又作么生。师以手画一圆相呈之。复抛向后。山
曰。弄泥团汉。有甚么限。师曰错。山曰。别见人始得。师
应诺诺。即造丹霞。霞问。如何是空劫巳前自巳。师曰。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9a 页 X83-0709.png
井底虾蟆吞却月。三更不借夜明帘。霞曰。未在更道。
师拟议。霞打一拂子曰。又道不借。师言下释然。遂作
礼。霞曰。何不道取一句。师曰。某甲今日失钱遭罪。霞
曰。未暇打得你在。且去 绍兴丁丑九月。谒郡僚及
檀度。次谒越帅赵公令詪。与之言别。十月七日还山。
翌日辰巳间。沐浴更衣端坐告众。顾侍僧索笔作书。
遗育王大慧禅师。请主后事。仍书偈曰。梦幻空华。六
十七年。白鸟烟没。秋水连天。掷笔而逝。龛留七日。颜
貌如生。

** ▲江州圆通德止禅师

历阳金紫徐闳中之季子。双
瞳绀碧。神光射人。十岁未知书。既我童强记过人。为
文多奇语。弱冠梦异僧授四句偈。巳而有以南安岩
主像遗之者。即傍所载聪明偈。自是持念不忘。后五
年随金紫将漕西洛。一夕忽大悟。连作数偈。一曰。不
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声。夜半吹灯方就枕。
忽然这里巳天明。每啸歌自若。众莫测之。乃力求出
家。父弗许。欲以官授之。师曰。某方将脱世网。不著三
界。岂复剌头于利名中耶。请移授从兄珏。遂祝发受
具。

** ▲衡州华药智朋禅师

依宝峰有年无省。因为众持
钵。峰自题其像曰。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
轻。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咦。你是何人。
至焦山。枯木成禅师。见之叹曰。今日方知此老亲见
先师来。师遂请益其赞。成曰。岂不见法眼拈夹山境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9b 页 X83-0709.png
话曰。我二十年祇作境会。师即契悟。(萝湖野录云。成指偈问师曰。汝
会么。师曰不会。成曰。汝记得法灯拟寒山诗否。师遂踊至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于忆字处。成遽以手掩师
口曰。住住。师豁然有省)乃曰。元来恁么地。成曰。汝作么生会。师
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成曰。直须保任。师应诺。

** ▲吉州青原齐禅师

从云盖智禅师出家。执事首座。
座一日秉拂罢。师问曰。某闻首座所说。莫晓其义。伏
望慈悲指示。座谆谆诱之。使究无著说这个法。踰两
日有省。以偈呈曰。说法无如这个亲。十方刹海一微
尘。若能于此明真理。大地何曾见一人。座骇然。后遍
参至石门印契 示寂日。说偈遗众曰。昨夜三更过
急滩。滩头云雾黑漫漫。一条拄杖为知巳。击碎千山
与万山。

** ▲天台山如庵主

看云门东山水上行语。发明巳见。
归隐故山。猿鹿为伍。郡守闻其风。逼请住持。师作偈
曰。三十年来住此山。郡符何事到林间。休将琐琐尘
寰事。换我一生闲又闲。遂焚其庐。竟不知所止。

** ▲平江府西竺寺尼法海禅师

宝文吕嘉之姑。领旨
于一公。诸名儒屡挽应世。坚不从。将示寂。说偈曰。霜
天云雾结。山月冷涵辉。夜接故乡信。晓行人不知。届
明坐脱。

** ▲东京慧林怀深慈受禅师

寿春府夏氏子。生而祥
光现舍。文殊坚禅师遥见疑火也。诘旦知师始生往
访之。师见坚辄笑。母许出家。依净照于嘉禾资圣。照
举良遂见麻谷因缘问曰。如何是良遂知处。师即洞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09c 页 X83-0709.png
明。出住资福。屦满户外。蒋山佛鉴勤禅师。行化至。茶
退。师引巡寮。至千人街坊。鉴问。既是千人街坊。为甚
么祇有一人。师曰。多虚不如少实。鉴曰。恁么那。师赧
然。值朝廷以资福为神霄宫。因弃往蒋山。留西庵陈
请益。鉴曰。资福知是般事便休。师曰。某实未稳。望和
尚不外。鉴举倩女离魂话反覆穷之。大豁疑碍。呈偈
曰。祇是旧时行履处。等闲举著便誵讹。夜来一阵狂
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鉴拊几曰。这底岂不是活祖
师意。

** ▲平江府万寿如瑰證悟禅师

凡见僧必问。近日如
何。僧拟对。即拊其背曰。不可思议。将示寂。众集。复曰
不可思议。乃合掌而终。

** ▲越州天衣如哲禅师

自退席寓平江之万寿寺。饮
啖无择。人多侮之。有以瑞岩唤主人公话问者。师答
偈曰。瑞岩常唤主人公。突出须弥最上峰。大地掀翻
无觅处。笙歌一曲画楼中。一日曰吾行矣。令拂拭所
乘笋舆。乃书偈告众曰。道在用处。用在死处。时人祇
管贪欢乐。不肯学无为。叙平昔参问。勉众进修巳。忽
竖起拳曰。诸人且道。这个落在甚么处。众无对。师挥
案一下曰。一齐分付与秋风。遂入舆端坐而逝。

** ▲大觉法庆禅师

因侍者读洞山录。作愚痴斋处。者
曰。古人甚奇怪。师谓侍者曰。吾化后汝可唤之。若能
回来。是有道力也。后预知时至。乃作颂曰。今年五月
初五。四大将离本主。白骨当风飏却。免占檀那地土。
六祖下第十四世¶ 第 710a 页 X83-0710.png
衣物尽付侍者斋僧。始闻初夜钟声坐逝。侍者记昔
约遂唤师。师应曰作么。者曰。和尚何裸跣而去。师曰。
来时何有。者欲强穿衣。师曰。休留与后人。者曰。正恁
么时如何。师曰。也只恁么。复书一偈曰。七十三年如
掣电。临行为君通一线。铁牛𨁝跳过新罗。撞破虚空
七八片。俨然而化。

** ▲临安府广福院惟尚禅师

初参觉印。问曰。南泉斩
猫儿。意旨如何。印曰。须是南泉始得。印以前语诘之。
师不能对。至僧堂忽大悟曰。古人道。从今日去。更不
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信有之矣。述偈呈印曰。须是南
泉第一机。不知不觉蓦头锥。觌面若无青白眼。还如
𪂶𪂶守空池。举未绝。印竖拳曰。正当恁么时作么生。
师掀倒禅床。印遂喝。师曰。贼过后张弓。便出。

指月录卷之二十八